中日外交戰-朱元璋不征之國「不征諸夷」/懷良親王1329-1383年是日本南北朝時代的一位皇族。他是後醍醐天皇之子,其母親權大納言三位局則是二條為道的女兒。因擔任征西將軍,亦被尊稱為征西將軍宮。明太祖在1381年遣使責備「日本國王良懷」,威脅將要出征日本。「日本國王良懷」則復書表示若明朝征討日本,自己將積極備戰-乾坤浩蕩,非一主之獨權;宇宙寬洪,作諸邦以分守。蓋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乾坤浩蕩,非一主之獨權;宇宙寬洪,作諸邦以分守。蓋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清朝為什麼也延續明太祖朱元璋的對外策略,這也與當政者的考量有關,他們認為朱元璋當初的措施是得當的。正如康熙所說:“得其地不足以耕,得其人不足以臣”,“費兵靡餉”,“遷其人,棄其地”,“彈丸之地,得之無所有,不得無所損”


明朝歷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J6byVY

明朝君主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oRDUAa

明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u2UbZN


不征之國是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所提出的政策,宣布不會征服十五個鄰近國家,以維繫與這些國家的和睦關係,同時促進各國間貿易發展。
背景
明軍將蒙元軍事勢力趕出中原後,仍需要駐守大量兵力以防蒙古反擊。另一方面,帖木兒帝國中斷了明朝與其他國家貿易的絲綢之路。因此,明太祖決定承諾不會對鄰近國家使用軍事力量,同時於明州、泉州、廣州設市舶司,以促進與這些國家的貿易發展。
不征之國列表
明太祖所編的《皇明祖訓》中的「不征之國」
朝鮮
日本
大琉球
小琉球
安南
真臘
暹羅
占城
蘇門答喇
西洋
爪哇
彭亨
白花
三弗齊
渤泥
執行情況
明太祖執政期間並未有派軍征討任何一地。可是到了朱棣執政時,安南叛亂,曾征服安南,隨後安南爆發反明的藍山之亂,朱棣死後,明朝繼續派兵平亂,老將柳升在安南境內被黎利率領的叛軍殺害,明軍潰散,王通率領的明軍在援軍被殲滅後私下與安南議和,隨後明軍撤出。及後至明神宗年間,因日本入侵朝鮮,使明朝參與萬曆朝鮮戰爭協助朝鮮擊退日軍。
---------------------------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確立日本為「不征之國」?
2016-05-26 由 鍾穎川談歷史 發表于歷史
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統治後,在建立明朝的第二年,也就是明洪武二年(1369),下令編纂了一本《皇明祖訓》,也就是他對於後代子孫的祖訓,要求朱姓皇帝必須遵守的,在這份祖訓中,朱元璋寫到:
「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朱元璋明確宣布,將日本等15個海外國家列為「不征之國」,告誡後世子孫不得征討。這15個國家包括: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臘國、西洋國、瓜哇國、湓亨國、白花國、三佛齊國、渤泥國。
實際上,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是對日本有想法的,在朱元璋眼裡,日本就是個「國王無道民為賊」的小丑,洪武元年,朱元璋就派遣使者到了日本,要求日本對明朝稱臣,並且打擊倭寇對明朝沿海地方的侵擾,可是,沒想到,當時日本當權的是攝政王懷良親王,拒絕了朱元璋的稱臣的要求,還殺了明朝的使者
朱元璋得知這消息後,勃然大怒,揚言要派出百萬大軍,蕩平日本島國。  
針對朱元璋的開戰威脅,日本攝政王懷良親王強硬到底,寫了一封信。這封信不卑不亢,綿里藏針,表面上給了「天朝」面子,自認小國番邦,可是,實際卻暗藏「奉陪到底」的強硬,不對明朝服軟。針對朱元璋出兵的威脅,表示,你只要敢來,我就敢打
為什麼日本對明朝如此強硬呢?當時,日本的當權者分析了形勢,認為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一直沒有興趣對外擴張,而且,朱元璋剛剛取得政權,還需要鞏固,不太會再集結兵力對日本發動戰爭,而且,朱元璋沒有一隻海上作戰部隊,中國歷史上也從未有征服海上島國的記錄。綜合以上分析,日本才作出強硬的表示,拒絕了朱元璋的要求。
應該說,日本的分析是正確的,儘管日本一再不敬,但是,朱元璋畢竟是一個政治家,他在權衡了利弊之後,沒有作出出兵日本的決定。他的理由是:日本的來信中,已經稱呼我朝「天朝」,自稱為「臣」屬,就表示歸順我大明了,朕也就寬懷大度,不再追究了。
但是,朱元璋儘管宣布對日本「不征」,也不代表明朝承認日本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實際上,所謂「不征之國」的這些國家,都是確認中國為宗主國,自認為藩屬國的國家,朱元璋的意思就是,你們這些國家都是我的小弟,我不會為難你們。
這些「不征之國」呢,也給足了大明的面子,在表面上都承認明朝的宗主地位,在這個控制體系中,中國政權成為一元的中心,各朝貢國承認這一中心地位,構成中央政權的外藩。標誌著明朝華夷一家的政策的確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3nxr98.html
------------------------------
明太祖宣布十五個不征之國是哪些國家,他為何不進攻這些國家
2016-10-07 由 歷史論調 發表于歷史
熟知明史的人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曾經下令編纂《皇明祖訓》,宣布將朝鮮、日本等15個海外國家列為「不征之國」,告誡後世子孫不得恣意征討。那麼除了我們熟知的朝鮮、日本外,還有哪些國家呢,他為何不進攻這些國家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不征之國」是明朝宗藩制度和朝貢體系下的重要政策。有明一代,四周很多國家都是中國的藩屬國,因為明朝實力極其強大,這些國家需要尋求明朝的保護。順便說一句,明朝滅亡後,一部分國家脫離了中國的統治,如日本,但還有很多國家依然以替代明朝的清朝統治者為宗藩,後來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進入東亞和南亞地區,大清國自身難保,這些藩屬國基本被日本和西方列強所殖民。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對明代外交定下基調:一要奉行和睦,二則厲行海禁。奉行和平外交是華夏天朝傳統的「懷柔遠人」之道的延續,也是對蒙元統治者窮兵黷武對外擴張的否定。這15個國家分別是
1、朝鮮國,即高麗。其李仁人,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弒王氏四王,故待之。
2、日本國,雖朝實詐,暗通姦臣胡惟庸,謀為不軌,故絕之。明朝不征日本的原因很簡單,是受到忽必烈兩次征討日本均告慘敗的教訓影響。所以即使他知道日本和胡惟庸有勾結,卻只將日本列為不征之國,斷絕關係,並沒有興兵征討。
3、大琉球國,朝貢不時,王子及陪臣之子,皆入太學讀書,禮待甚厚。
4、小琉球國,不通往來,不曾朝貢。
5、安南國,三年一貢。安南就是今天的越南。
6、真臘國,朝貢如常,其國濱海。今天的柬埔寨。
7、暹羅國,朝貢如常,其國濱海。今天的泰國。
8、占城國,自占城以下諸國來朝貢時,內帶行商,多行譎詐,故沮之。自洪武八年沮至洪武十二年,方乃得止。其國濱海。今天的越南。
9—-15、
蘇門答剌(其國濱海)
西洋國(其國濱海)
爪窪國(其國居海中)
湓亨國(其國居海中)
白花國(其國居海中)
三弗齊國(其國居海中)
渤泥國(其國居海中)
這幾個國家基本上都是東南亞的小島國,大概在今天的印尼、菲律賓一帶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35ay28.html
------------------------------
“不徵之國”是明朝宗藩制度和朝貢體係以及海禁政策下的重要政策。高皇帝在處理藩屬關係上,有很強的華夷區隔的觀念,這種觀念盲目排外、褒華貶夷,影響了明朝當時的發展。
TA說
史上我國為何總遭日本侵擾卻不主動出擊?與朱元璋的一項國策有關2017-11-05 21:11
有明以降,日本人算是逆襲“翻身”了,從之前的附屬蕃國,變身屢屢欺主的惡奴,一而再再而地對華夏之邦發動侵略戰爭,而作為華夏大邦的明清卻選擇一退再退,一忍再忍,結果是讓日本人野心爆棚,終於悍然發動了長達十二年之久的侵華之戰
最初人民是在半山坡居住因為洪水淹不到,待外界知識提高後逐漸下山選擇有水有獵物的地方居住,漁獵是人類最初最原始的生產方式,漁獵基本是從自然資源中直接攝取,沒有自身的生產資料,而游牧有自己的羊群馬群作為產出的生產資料,游牧定居後逐漸演化為農耕文明,在農耕社會耕地是價值最大的存在。農耕統治者為了讓農民安心耕地宣揚安土重遷思想並禁止商業流通,所以農耕社會有耕地慾望沒有領地慾望,因為游牧思維是地方越大牧地越多,農耕則是除了佔領戰略要地外能耕種的沃土與會耕種的人才是寶貝,對疆域有選擇挑剔性。沒有進入工業社會之前世界上農作物的產量都是有限的,耕戰模式中,秋收剩下的食物成了糧食暴兵線,這種不好好種地又損失男性勞力又消耗糧食去打不能耕種的土地在儒教眼裡虧大發了。也只有秦始皇、漢武帝等雄主或李世民、朱棣等篡位皇帝以及漁獵、游牧的思維慣性才會啟動耕戰模式,其結果無一例外的被儒教譴責。農耕文明的安逸性發展到最後對耕地的慾望與早期相比又出現挑剔思想,沒排水開發過的耕地(三角洲、沼澤地)亦不願搬遷。雖西方文明朝代更迭,但古希臘、古羅馬的時候,對周圍的蠻族都是傳遞教授本國的文學知識和生活習慣,對科技是嚴防死守,所以後來羅馬覆滅,蠻族們還是羅馬,也都自認是羅馬後裔,不過科技就黑暗的中世紀了,科技知識則被阿拉伯人翻譯輾轉西方各國回到西方,儒教反之,對儒家思想嚴防死守,奇技淫巧當賞賜隨便送。這樣西方的文化、科技一直未被蠻化斷層,由於歐洲地理不便通過生活需求迫使其發展航海商業,通過流通性吸收各國文明知識與自身文明知識進行交流沖洗與積累。至16世紀以後擺脫宗教束縛的教育,隨著知識大量傳播普及推動西方進入工業文明科學大爆發。科技創物出現後,耕地、牧地、海洋、沙漠各種地貌的價值被徹底釋放。
子胥曰:“夫齊之與吳也,習俗不同,言語不通,我得其地不能處,得其民不能使。”
李斯諫曰:“夫匈奴無城郭之居,委積之守,遷徙鳥舉,難得而製也。輕兵深入,糧食必絕;踵糧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勝必殺之,非民父母也。靡蔽中國,快心匈奴,非長策也。”主父偃附議。
韓長孺:得其地不足以為廣,有其眾不足以為強,自上古不屬為人。
班固:“有其地不可耕而食,得其人不可臣而畜,來則懲而御之,去則備而守之。”華譚附議。
《前漢紀》:“是以春秋內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被發左衽。人面獸心。其與中國。殊章服。異習俗。食飲不同。言語不通。是以聖王禽獸畜之。不與約誓。不就攻伐。約之則費賂而見欺。攻之則師勞而致寇。得其土。不可耕而食。得其民。不可撫而畜也。是以明王外而不內。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民。正朔不加其國。來則懲以御之。去則備而守之。其慕義貢獻。則接以禮讓。”
江統:“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煩中國”,“得其地不可墾發,得其人無益於政”,“得地不可耕農,得民不可冠帶”。
苻融:“虛犛中國,投兵萬里之外,得其人不可役,得其地不可耕,固諫以為不可。”
淵:“蠕蠕,荒外無用之物,得其地不可耕而食,得其民不可臣而使,輕疾無常,難得而製;有何汲汲,而勞士馬以伐之?”
狄仁傑:若其用武荒外,邀功絕域,竭府庫之實,以爭磽確不毛之地,得其人不足以增賦,獲其土不可以耕織。苟求冠帶遠夷之稱,不務固本安人之術,此秦皇、漢武之所行,非五帝、三皇之事業也。
良弼:“臣居日本歲餘,睹其民俗,狠勇嗜殺,不知有父子之親、上下之禮。其地多山水,無耕桑之利,得其人不可役,得其地不加富。況舟師渡海,海風無期,禍害莫測。是謂以有用之民力,填無窮之巨壑也,臣謂勿擊便。”
伯顏:“臣等與識者議,此國之民不及二百戶,時有至泉州為商賈者。去年入琉求,軍船過其國,國人餉以糧食,館我將校,無它志也。乞不遣使。”
董士選“今劉深出師,以有用之民而取無用之地。就令當取,亦必遣使諭之,諭之不從,然後聚糧選兵,視時而動。豈得輕用一人妄言,而致百萬生靈於死地?”
“高麗去京師四千里, 地瘠民貧,夷俗雜尚,非中原比。萬一梗化,疲力治之,非幸事也,不如守祖宗舊制”
朱元璋:“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1] 
朱瞻基““太祖皇帝祖訓有云:'四方諸彝及南蠻小國,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力不足供給,得其民不足使令,吾子孫毋倚富強要戰功。'後因黎氏弒主虐民,太宗皇帝有吊伐之師,蓋興滅繼絕盛心也。而陳氏子孫為季■屠戮已盡,不得已徇土人之請,建郡縣,置官守。自是以來,交趾無歲不用兵,皇考念之,深為惻然。昨遣將出師,朕反复思之,欲如洪武中使自為一國,歲奉常貢,以全一方民命,卿等以為何如?”義、原吉對曰:“太宗皇帝平定此方,勞費多矣。二十年之功,棄於一旦,臣等以為非是。”上顧士奇、榮曰:“卿兩人云何?”對曰:“交趾,唐、虞、三代皆在荒服之外,漢、唐以來雖為郡縣,叛服不常。漢元帝時,珠崖反,發兵擊之,賈捐之議罷珠崖郡,前史稱之。夫元帝中主,猶能布行仁義,況陛下父母天下,與此豺豕較得失耶!”
何文淵:“麓川在南睡,彈丸耳!疆裡不過數百,人民不滿萬​​餘,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宜寬其天討”
張居正:“得其地不可耕也,得其民不可使也,而空費財力以事無益,使無辜之民肝腦塗地”
康熙:“得其地不足以耕,得其人不足以臣”,“費兵靡餉”,“遷其人,棄其地”,“彈丸之地,得之無所有,不得無所損” 。[2] 
不徵之國政策背景編輯
二十三年,海外諸蕃國以楊庭璧奉詔招諭,至是皆來降。諸國凡十:曰馬八兒,曰須門那,曰僧急裡,曰南無力,曰馬蘭丹,曰那旺,曰丁呵兒,曰來來,曰急蘭亦曈,曰蘇木都剌,皆遣使貢方物。
二十九年,召入朝,盡獻其所有珍異之物。時方議徵爪哇,立福建行省,亦黑迷失與史弼、高興並為平章。詔軍事付弼,海道事付亦黑迷失,仍諭之曰:“汝等至爪哇,當遣使來報。汝等留彼,其余小國即當自服,可遣招徠之。彼若納款,皆汝等之力也。”軍次占城,先遣郝成、劉淵諭降南巫裡、速木都剌、不魯不都、八剌剌諸小國。
三十年,攻葛郎國,降其主合只葛當。又遣鄭珪招諭木來由諸小國,皆遣其子弟來降。
元朝當時幾乎在東亞東南亞都有屬國,對於這樣的龐大勢力常人早就臣服投降了。
高麗歸服明朝後不久,朱元璋對來明的高麗使臣張子溫等說:“昔日好謊的君王如隋煬帝者,欲廣土地,枉興兵革,教後世笑壞他。我心裡最嫌。有,我這說的話,你去國王根底明白說到。”後來他又談到,“曩者中國歷代,數曾統馭,然興彼當時之人,皆有始有終,得失載於方冊,朕所見焉。所以前者命絕往來,使自為聲教,以妥三韓。”至於如何處理好與高麗的關係,朱元璋同樣吸取了以往的歷史經驗。他認為,“若漢、唐之夷彼,隋君之伐東,在朕之今日,非詐侮於我,安敢違上帝而勞擾生民者乎?”因此他想仿效上古之君“自甸侯綏服之外不治,令土人主之”,自己“雖不才”,但能察“聖人之心”,欲體天道以行仁,惟欲民安,不勞夷民。關於這點,朱元璋在後來與高麗的實際交往中,確實也履行了。洪武十九年(辛禑王十三年)五月,朱元璋與高麗使者說到:
“耽羅(今濟州島)我也想教些船去,不要一時拋在那裡。只離那里二十或三十里,往來週回槍著,逐一個拋者買了便回來。我又尋思不便當,恐又生出事來,不免又動刀兵,以此不買去了。原(元)朝放來的馬,只恁管,我不差人。我要差人時,一頭得了大都,便差人管去了。大概人不才的多。若差一個不才的人到那裡,那廝倚著朝廷的勢力,倚恃著朝廷的兵威,無所不為起來,便是激的不好了。我決然不差人,卻也地面近恁那裡,和羅州廝對著,從來恁管,只會恁管。我常想漢光武時,四夷請官,光武不許。蓋是光武從小多在軍旅中,知道許多弊病,所以不許他。這是光武識見高處。後來的君王多差了。便如高麗,也都分為郡縣,設置官守。後頭也是那不才之人,恃倚朝廷威勢,做的不好,都激變了。卻因朝廷事多,就不暇整理他了。”
可見,朱元璋從以往經驗中得到啟發,不想直接介入高麗內部事務,而想“麗人治麗”,最終兩國關係穩定,百姓相安。
  然而,在這問題上儘管朱元璋顯示出極大的善意,也沒能讓高麗完全斷絕與北元的關係,一心一意地歸服明朝。這是朱元璋所不能接受的,尤其是高麗殺明使、刺探軍情等一系列做法讓朱元璋極為憤怒。在給高麗的國書中,朱元璋明確表達了他的想法:
  “朕觀高麗之於中國,自漢至今,其國君臣,多不懷思,但廣詐交而構禍,在昔漢時,高氏失爵,光武復其王號,旋即寇邊,大為漢兵所敗。唐有天下,亦嘗賜封,隨复背叛,以致父子受俘,族姓遂絕。迨宋之興,王氏當國,逼於契丹、女真,甘為奴虜。元世祖入中原,當救本國於垂王,而乃妄懷疑二,盜殺信使,屢降屢敗,是以數遭兵禍。今王顓被弒,奸臣竊命,將欲為之,首構讎怨於我。……朕觀此姦之量,必恃滄海以環疆,負重山固險,意在逞凶頑以跳梁,視我朝調兵如漢唐。且漢唐之將,長騎射,短舟楫,故涉海艱辛,兵行委曲。朕自平華夏,攘胡虜,水陸通徵,騎射舟師諸將豈比漢唐之為。
  高麗隔大海,限鴨綠,始古自為聲教。然數被中國累朝征伐者,蓋為所生鸒端。朕觀累朝征伐高麗 者:漢伐四次,為其數寇邊境,故減之。魏伐二次,為其陰懷二心,與吳通好,故屠其所都。隋伐二次,為其寇遼西,闕蕃禮,故討降之。唐伐四次,為其弒君並兄弟爭立,故平其它,置為九都督府。遼伐四次,為其弒君並反复寇亂,故焚其宮室,斬亂臣康兆等數万人。元伐五次,為其納逋逃,殺使者及朝廷所置官,故興師往討,其王竄耽羅,捕殺之。原其釁端,皆高麗自取之也,非中國帝王好吞併而欲土地者也。”
朱元璋在與高麗的交往中自己得出了歷代君王征伐高麗(朝鮮半島)的原因,他認為是高麗君臣不懷思,廣詐交而構禍,一切皆為高麗之自取,而不是中國帝王好吞土地。這顯然只是朱元璋從自己的角度來說的,但也確實反映了他“善意”得不到回報時的氣憤與歸服高麗的決心。同時,朱元璋還總結了以往漢唐徵高麗失敗的原因,並對自己的軍事實力十分自信,目的是想告訴高麗國王:並非明朝沒有力量攻打高麗,只是他不想這樣做而勞擾生民。為了強調這點,朱元璋還曾對高麗國王說:
“今番兀都那雲南,我本不征伐他;他卻如常生邊鸒,以此無乃(奈)何去征他。一萬里遠,接連著吐番一帶,用熱多軍馬去守,又無益於中國。征伐之事,蓋出於不得已。……若不至誠,不愛百姓,生邊鸒,這等所為呵,我卻難饒你。我若徵你,不胡亂去,一程程築起城子來,慢慢的做也。”
朱元璋向高麗國王提徵雲南之事,是想說明征伐之事既無益於中國,也有損於對方,他本身並不願意興師征討,只要高麗依守本分,至誠事大,則兩國相安。
  面對形勢的變化,高麗也不得不斷絕了與北元的關係,重新恢復與明朝的友好關係。
  朱元璋以祖訓的形式告誡其子孫:“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祥。彼即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其後又在他頒列的十五不徵之國中,把高麗放在最先。[3] 
元朝初期,忽必烈曾經發兵征伐日本,導致日本念念不忘,於是終元之世,日本不與中國同好。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就派使臣持國書去日本、高麗、安南、占城四國,意思是宣告:元朝已經滅亡,現在中國是大明王朝,你們諸國趕緊奉大明為“正朔”來朝貢。高麗、安南、占城三國都很順從,立刻遣使赴明稱臣朝賀,惟獨日本沒有任何反應。令朱元璋更為惱火的是,不但日本人不來朝稱臣,而且“乘中國未定,日本率以零服寇掠沿海”。同時,被朱元璋消滅的張士誠、方明珍等殘部多逃亡海上,佔據島嶼,勾引倭寇出沒海上擄掠財貨,遼寧、山東、福建、浙江、廣東,“濱海之地,無歲不受其害”。“朕聞'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此古今不易之定理也。粵自古昔,帝王居中國而治四夷,歷代相承,咸由斯道,惟彼元君,本漠北胡夷,竊主中國,今已百年,污壞彝倫,綱常失序,由是英俊起兵,與胡相較,幾二十年。朕荷上天祖宗之佑,百神效靈,諸將用命,收海內之群雄,复前代之疆宇,即皇帝位,已三年矣。比嘗遣使持書,飛諭四夷,高麗、安南、占城、爪哇、西洋、瑣裡即能順天奉命,稱臣入貢。既而,西域諸種番王各獻良馬來朝,俯伏聽命;北夷遠遁沙漠,將及萬里,特遣徵虜大將軍率馬步八十萬出塞,追獲殲厥渠魁,大統已定。蠢爾倭夷,出沒海濱為寇,已嘗遣人往問,久而不答,朕疑王使之故擾我民。今中國奠安,猛將無用武之地,智士無所施其謀,二十年鏖戰,精銳飽食,終日投石超距。方將整飭巨舟,致罰於爾邦,俄聞被寇者 歸,始知前日之寇非王之意,乃命有司,暫停造舟之役。嗚呼!朕為中國主此,皆天造地設,華、夷之分。朕若效前王,恃甲兵之眾、謀士之多,遠涉江海,以禍遠夷安靖之民,非上帝之所託,亦人事之不然。或乃外夷小邦,故逆天道,不自安分,時來寇擾,此必神人共怒,天理難容。征討之師,控弦以待,果能革心順命,共保承平,不亦美乎?嗚呼!欽若昊天,王道之常,撫順伐逆,古今彝憲。王其戒之,以延爾嗣。”
朱元璋喝令“日本國王”:“不取締倭寇,就發兵把你抓起來!”結果,使者被日本人砍了腦袋。
自占城以下諸國來朝貢時,內帶行商,私通胡惟庸多行譎詐,故沮之。[4] 
面對倭寇的騷擾,明朝的海防政策的基礎是1372年發布的禁止海上貿易的命令。皇帝之所以實行這種種政策,是因為他害怕他的臣民會勾結中國以外的人民來向他的統治挑戰。他相信,室利佛逝國曾派遣間諜來到中國,所以就把它在朝貢名單中勾銷。這種禁令由市舶司所實施的管制辦法來加以貫徹。
朱元璋雖然一生以軍事和政治作為自己的“主業”。但他似乎特別謹慎用兵。洪武二十年十月。在與諸將論及兵政時,朱元璋這般說道:“國家用兵,猶如醫生用藥。開了大堆的藥,目的是要治病,不能沒什麼病就吃吃藥,那可要吃壞的!治國也如此,國家不太平,用兵來勘定禍亂。等天下太平了,只需整修甲兵.操練士卒,備作國防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應該要知道:用兵能消除禍亂,但也能招致禍亂,倘若恃富逞強,好大喜功,惹是生非,就會結怨挑釁,這不恰恰招惹了禍亂!正如醫生亂開瞑眩之藥,強迫無病之人服用,雖然不至於造成身體殘疾或送命,但足以大傷元氣!所以為國當政者應該常講軍事,但千萬不能窮兵黷武!”(《明太祖實錄》卷186)
這是一生講究“洪武”“尚武”的老辣皇帝的“諄諄教導”,這更是朱元璋從歷史經驗教訓中得到的頓悟。他在南京明皇宮奉天門給各部大臣做了這番告諭:“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如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惟西北胡戎(指漠北蒙古).世為中國患,不可不謹備之耳,卿等當記所言,知朕此意。”(《明太祖實錄》
洪武晚年,老朱皇帝生怕子孫後代狂妄、輕浮、率意用兵,從而招惹禍害,特地將自己的謹慎對外用兵之國策寫入了《皇明祖訓》之中:“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皇明祖訓·祖訓首章》)接著朱元璋開列了15個亞洲鄰國為大明的“不徵之國”。即規定子孫後代不得無故去侵犯。
不徵之國政策影響編輯
從朱元璋列周邊諸國為不徵之國之後,明朝就失去了對外開疆拓土的野心和動力,一直偏安於中國長城以南18行省範圍之內,成為當時的中國一個地方割據政權。由於往北騎兵限制打不過,往南祖訓約束不敢打,軍隊缺乏勝利沖刷失敗感導致明軍戰鬥意識渙散對北方產生心理恐懼,以致於俺答的比妓(意譯后妃)去明軍堡壘搶盔甲,明軍衛所士兵就畏懼如虎狼只能求助三娘子,終明一朝衛所逃兵多達百萬堪稱歷代之最。徵不徵不應該先去規定而是要跟據所處時代的環境來作出判斷,你不打他他打你,自我設限閹割後明軍逐漸連十八省的地區都保不住,本質上是個大號的宋朝,這個緊箍咒一直持續到明亡。唯一破壞洪武祖訓的明朝皇帝是永樂帝。朱棣不同與其他明朝皇帝,因為搶了本該屬於侄子的帝位他需要用功績洗刷自己,證明他比建文帝強,是朱元璋選錯了。事實也證明了宣德時期朱瞻基就開始以明太祖訓示名義與群臣商議最後全面收縮永樂的行為,內遷奴兒乾都指揮使司,罷黜交趾布政司。之後不管明朝如何艱難明朝歷代君臣都沒有想過像耶侓大石一樣去對外開拓而是選擇投降或戰死。
利瑪竇《利瑪竇中國札記》:“儘管中國人擁有裝備精良的部隊和海軍,要征服鄰邦,輕而易舉。但皇帝和人民,都不曾考慮,對外發動反侵略戰爭。從這個角度看,中國人和歐洲人真是截然不同。歐洲人成天只知道對外擴張。老想著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是利瑪竇也發現了中國人的世界觀存在著致命的畸形。中國幅員如此遼闊,邊界線如此悠遠綿長。但他們缺乏認知和見識。對天朝之外的事物一無所知。以至於,人人都認為,天朝上國,無奇不有。”
在明朝中後期,由於有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留下了非常翔實的歷史記載。其中包括1548年來到中國的葡萄牙人加列奧特,他寫下了《中國見聞錄》;嘉靖年間來到中國的葡萄牙人克魯茲,他寫下《中國情況記》;萬曆七年來到中國的馬丁·德·拉達,寫下出使中國記錄。這些外國人都對中國當時的情形有詳細的記載。
“因為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國人認為所有各國中只有中國值得稱羨。就國家的偉大、政治制度和學術的名氣而論,他們不僅把別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蠻人,而且看成是沒有理性的動物。在他們看來,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的國王、朝代或者文明是值得誇耀的;這種無知使他們越驕傲,一旦真相大白,他們就越自卑。”
“我認為中國人有一種天真的脾氣,一旦發現外國貨質量更好,就喜歡外來的東西有甚於自己的東西。看來好像他們的驕傲是出於他們不知道有更好的東西以及他們發現自己優勝於他們四周的野蠻國家這一事實。”①
“根據他們的典籍和史書記載,中國人的戰爭技藝和軍事知識是很古老的,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征服了許多著名的國家。一般人相信,他們從前征服過錫蘭,在該地附近的納加帕一坦(nagapatam)城,今天仍能看得到一座樓,即建築,他們叫做中國塔,據當地居民的傳說,它是中國人修建的。有人說它不能和中國的建築相比,這樣說也不一定正確。他們的書籍中絲毫沒有提到它,但這完全不是充分否定上述傳說的埋由,因為他們的書裡也沒有關於古基督教的任何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是.有過基督教的,並且也有過傳教活動。不管怎麼說,他們曾有114個藩國,但在今天他們只剩下幾個不多的鄰國,即使這幾個,有的還拒絕向他們納貢,有的則是中國人自己放棄的,認為最好平安地回歸本土,不要再為征服或占領其他國家而進行戰爭,自討麻煩。
除了對異邦進行征服和戰爭外,他們有許多年也在打內戰,所以有很多記載這些戰爭的專門著述。此外還有一部10卷的史書,只記那時的戰事、他們的將官、戰陣方式、軍旅、凱旋,及其他的事,其中有許多值得一讀的東西。這清楚表明,他們從前是英勇好戰的民族,儘管在今天這樣的人已是很少了。為什麼他們變得如此之少,其原因甚多,我將在下面予以說明。
在今天,中國表現出的武力強大,僅在於擁有大量的軍隊:因為除設置在韃靼邊境,及在海口和大河口艦船上的軍士外,每一省,以及在國內的每一個城鎮,都有自己的武裝,由當地支付費用,各有自己的將官;如某省需要軍隊,他們就動用本城鎮的武裝,總督一道命令,很容易集中一處。而如在邊境或國家其他地方有所需要,皇帝或兵部馬上從一省或兒省,按當時的需要和各省的能力,抽調軍隊;各省都不能保有相同的軍隊人數。
這些軍隊一直作好準備,如有缺少或死亡,即使城鎮很小,仍然有足夠的人立即中請參軍,於是位置很快得到補充。
在南京城,他們說有40000名兵卒,在北京城有80000名,在全國(如在中國住了許多年,對它有充分認識的利瑪竇神父所估計)超過100萬。同時,駱入祿(John RogUez)神父在中國常作旅行,並有機會拜訪了它的主要地區,並且十分留心。他說,從對他們的書籍所作的認真研究中,.發現在中國城鎮有594000名兵卒,而在與韃靼邊境的長城,有682888名兵卒,這還未把護岸艦隊的士兵數包括在內。如果我們看到,中國除人多外,其領土面積超過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德國、荷蘭和英國及屬於它的島嶼,那麼這個數字就不算多了。
在這眾多的人中,如果我們談談守衛邊疆的士兵,那無疑可以發現他們的勇氣和士氣。他們有時英勇地抗擊韃靼人。在1596年,日本人通過朝鮮國境,未遇抵抗,企圖進入中國,進行征服,中國英勇抗擊,日本人損失慘重,不得不棄甲而逃,一無所得地返回本國;同樣,艦隊的士兵也打過些仗,取得了勝利。但如果我們談到駐在國內城鎮的士兵,他們就缺乏士氣和勇氣了。不過你要知道,他們不僅是士兵,同時還一有其他的工作,因為他們是當地的居民,同時是裁縫、鞋匠等。他們始終準備奉皇帝之命出征,一有情況就離家去打仗。他們還必須在春季三個月和秋季三個月集合受訓操練:在大城市每天都要進行,即使在村鎮,也每天都須到場。
他們組織軍隊的方式如下:所有的軍隊,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都編成隊,如有缺員,有人補充,而在所屬的隊伍和等級,他們幾乎一直不變,那就是很少提升。我說幾乎一直不變,是因為在邊境,如有士兵立下戰功,他們有時任他為隊長,不用考試升到這一位置,但這是很罕見的事。
至於當尉官、校官和將官,則要通過考試。其中授一予兩個等級,(為更明白起見)我們可稱之為武碩士和武博士。第一種考試在省城舉行,考生.在那裡匯集,(就在生員考試的同一學院即學宮內)進行考試。出一道題目,即論題,有關軍事方面的問題,他們用筆作答,為此寫一篇文章或論述。理論考試結束,他們再進行實際考試。
他們必須安穩站立在奔馳的馬上,向一個大靶子,射9枚箭,從射箭及作文成績優異者中選擇一些人,授予第一等學位,也有其標記和服飾。第二等學位同年在宮廷授子,取得第一等學位的人在宮裡聚集,和以一前一樣進行考試,只是有關軍事的題目比以前更難。他們的標記和文學博士的相同,當國家處於和平時期,他們留在城市;到了戰爭期間,或軍事活動時,他們充任軍人,並有作為將官的特殊標記和服裝。畢業生當年任尉官的職務,這樣逐步上升,直到可以擔任將官,儘管沒有戰爭。那些僅取得第一等的,.則在戰時擔任低級的一般職位,但他們總是作某種指揮。
至於武器,我首先要說,中國很早就已使用火藥,他們擅長製造煙火,1年消耗的火藥,比現在5年用於軍火的還要一多。看起來在佔代他們更多地把火藥用於戰爭。因為甚至到今天,在南京城門及城的兩側,還看得見銅製大臼炮,即大砲。雖然砲身短,但製作卻很精良,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它們過去曾被使用過。但現在他們不知道怎樣使用砲廠,僅僅把炮當作擺設。不過他們仍使用臼炮(Mnrter pieces) ,即Spingard,但只有少量的,而且製作低劣。他們也有兩掌長的滑膛槍簡的手槍(Dagges),他們把3支,有時4支裝在一起,同時發射。他們的戰船上裝有炮,但是炮很小,他們也不知道怎樣把炮對準目標。但現在,中國官員找葡萄牙人在澳門製造了許多火器,滑膛槍開始進人中國,不過他們使用的一般武器是弓箭、矛和彎刀。
1621年,澳門城送給皇帝三尊大砲做禮物,還有隨行的砲衛,向他介紹使用的方法,在北京進行表演,使許多到場參觀發射的曼達林大為驚恐。當時,發生了一次不幸的意外,其中一尊炮猛烈反撞,打死一名葡萄牙人及三四名中國人,還有多人受驚。這些炮極受重視,被運往邊境去打韃靼人,鞋鞋人不認識這種新武器,很多人密集一處,遭受鐵炮的殺傷,他們立即潰逃,以後更加小心翼翼。
至於防護武器,他們使用圓扣帶、盔或冑,以及一些三指寬的鐵片,重疊在一起,用作前後胸甲,但它們沒有什麼作用,只能抵禦弓矢。
總之,他們的武器和兵士在今天己無意義。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國家沒有戰爭,他們己安逸舒適地生活了許多年。第二,他們重文輕武,以致一個小文官也敢和一員武將抗爭,毫不看重他。第三,他們用考試選擇武官,如我以上所述,他們都是生手,不懂戰事。第四,因為一切軍人,要么天生勇氣,要么以領導他們的貴人為榜樣,激發鬥志,要么受他們將官的教育,為紀律所鼓舞,但中國的士兵缺乏所有這些條件。總的來說,他們沒有什麼土氣,毫無英勇氣概,教育極差,囚為他們可以為小事鞭撻一名士兵,好像他是上學的孩子。第五,因為他們軍中,在尉官和將軍之上,有一位一直身穿長袍的大元帥,這個人始終留在中軍內,常常離戰場有一天的路程,在很遠處發號施令,在有危險情況時他已作好逃跑準備。第六,兵部(他們有兩個,一個在南京朝廷,另一個在北京朝廷,各有一位主管,兩個副手,八個或九個部員)裡沒有一個軍人或將官,或者任何見過戰爭的人。而全國的軍事仍由他們,特別由北京的兵部指揮。
現在再談談中國人在每年春三月.和秋三月進行的軍事訓練方法,那不能沒有一些收穫。他們練習用箭射靶子,而且射得也準。但他們的這種訓練實際上是世界上最可笑的。因為他們把人馬分成兩隊,一從是中國人,另一隊裝扮成敵人(有如我們在葡萄牙,孩子把自己分成摩爾人和基督徒),可以說是相互分開處於戰爭狀態,然後他們派出探子,把情報送給(坐在不遠處絲製華蓋即帳篷下的)曼達林,向他們報告說他們自己在何處,敵人又在何處,於是中國人派出軍隊去打敵人,他們彼此用刀矛交鋒,正像舞台上的演出。他們的操練就是這樣,或者略有增添。”
清朝前中期時利國安神父給德濟男爵的信:“漢人的馬不如我們的馬漂亮、健壯、快速,漢人也不會馴馬。他們只是把馬弄傷了,才使得馬馴服聽話。漢人的戰馬很膽小,它們聽到滿人的戰馬的嘶叫就逃。此外,由於它們都不打蹄鐵,它們蹄上的角質都損壞了,因此最好的馬到六歲也無法使用了。”
這都是盲目褒華貶夷、閉關鎖國所帶來的惡果。
不徵之國政策內容
高皇帝在處理藩屬關係上,有很強的華夷區隔的觀念。洪武十四年版的《祖訓錄》說:
凡海外夷國,如安南、占城、高麗、暹羅、琉球、西洋、東洋及南蠻諸小國,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逼近中國西北,世為邊患,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可見他認為這些地方不僅人口構成上就是“夷國”,且地理偏僻,不能給“中國”帶來實利,他打你可以,之後你可以反擊,但不可主動攻打。洪武二十八年版的《皇明祖訓》也延續了這一點,更具體地規定了15個“不徵之國”。這種閉關鎖國,盲目排外的褒華貶夷思想在漢官與漢化官員思想也可以看見。《元史·列傳》:“三嶼國,近琉求。世祖至元三十年,命選人招誘之。平章政事伯顏等言:“臣等與識者議,此國之民不及二百戶,時有至泉州為商賈者。去年入琉求,軍船過其國,國人餉以糧食,館我將校,無它志也。乞不遣使。”帝從之。”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對明代華夷基調:一要奉行不直屬,二則厲行海禁。奉行和平外交是華夏天朝傳統的“懷柔遠人”之道的延續,也是對蒙元統治者窮兵黷武對外擴張的否定。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編纂《皇明祖訓》宣布將朝鮮、日本等15個海外國家列為“不徵之國”,告誡後世子孫不得恣意征討。這15個國家是: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 、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剌(今蘇門答臘島八昔)、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爪窪國(今爪哇島)、湓亨國(今馬來半島)、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渤泥國(文萊)。[1] 
不徵之國政策意義
史書記載,隋煬帝免費招待“萬國賓客”,這些費用一旦皇家結不了賬,就要落在店家頭上,這簡直是皇帝拉著店家一起“賠本賺吆喝”。他死要面子讓百姓活受罪,只為換得“名義上的尊重”而毫無實際利益,結果得不償失。
於朝貢本質,當時有個意大利“中國通”利瑪竇,一針見血地指出:不是世界向中國朝貢,而是中國向世界朝貢。
利瑪竇是個傳教士,在中國前後逗留了28年,對中國國情可謂駕輕就熟。
以外人的眼光看中國的癥結,往往切中要害。利瑪竇的冷眼旁觀,外國朝貢體制純粹是中國中心論妄自尊大、凸顯中心的外在政治形式需要。他發現,在向明朝納貢的國家中,“來到這個國家交納貢品時,從中國拿走的錢也要比他們所進貢的多得多,所以中國當局對於納貢與否已全不在意了”。
利瑪竇在他的著述中寫道:“所謂進貢倒是有名無實的”,“中國人接納來自其他很多國家的這類使節,如交趾支那、暹羅、琉球、高麗以及一些韃靼首領,他們給國庫增加沉重的負擔。中國外交官知道整個事情是一場騙局,但他們不在乎欺騙。倒不如說,他們恭維他們皇帝的辦法就是讓他相信全世界都在向中國朝貢,而事實上則是中國確實在向其他國家朝貢。
如果說朝貢體制從制度層面支撐了中國中心論,那麼中華文化優越論則從精神層面滿足了中國中心論。利瑪竇說:“總的說來中國人,尤其是有知識的階層,直到當時對外國人始終懷有一種錯誤的看法,把外國人都歸入一類並且都稱之為蠻夷。”他說得一點不錯,中國人“偶而在他們的著述中,有提到外國人的地方,他們也會把他們當作好像不容置疑地和森林與原野裡的野獸差不多。甚至他們表示外國人這個詞的書面語彙也和用於野獸的一樣,他們難得給外國人一個比他們加之於野獸的更尊貴的名稱。”中國歷代正史的《蠻夷傳》與《外國傳》,可以為利瑪竇的觀察提供充足的證據。
在利瑪竇看來,這種超過閾度的中華文化優越感,使得當時中國人“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國人認為所有各國中只有中國值得稱羨。就國家的偉大,政治制度和學術名氣而論,他們不僅把所有別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蠻人,而且是看成沒有理性的動物。他們看來,世上沒有其他地方的國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誇耀的。”他批評中國人,“他們的驕傲是出於他們不知道有更好的東西以及他們發現自己遠遠優勝於他們四周的野蠻國家這一事實。”據利瑪竇的實地考察,當時中國人“為了表示他們對歐洲人的蔑視,當葡萄牙人初到來時,就被叫做番鬼,這個名字在廣東人中仍在通用。”儘管過了4個世紀,“番鬼”這詞至今仍在廣東話中流行。
與中華文化優越感如影相隨的,就是當時中國人對外部世界抱有盲目的疑懼與反感,以致“從不與他們國境之外的國家有過密切的接觸。”正如《中國札記》所說,“中國人害怕並且不信任一切外國人。他們的猜疑似乎是固有的,他們的反感越來越強,在嚴禁與外人任何交往若干世紀之後,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利瑪竇認為,中國人“不是出自任何個人考慮才起來反對外國人的,他們聲稱他們的動機是基於保全國家的完整,維護他們祖先的法制。”明朝這種誓死捍衛“祖先法制”的做法,不啻是當今某些鼓吹者的異代知音。
利瑪竇發現,正是出於這種超閾度的文化優越感,“中國人是那樣地固執己見,以致他們不能相信會有那麼一天他們要向外國人學習他們本國書本上所未曾記載的任何東西。”在他看來,這種對外來文明的頑固拒斥,使得“他們甚至不屑從外國人的書裡學習任何東西,因為他們相信只有他們自己才有真正的科學與知識”。
利瑪竇來華的年代,正是西方文明迅速反超中華文明的關鍵時期。由於拒絕外來文明中的先進因素,以推動中華文明的與時俱進,中國在世界之林中的地位自此以後日漸低落,利瑪竇也成為中華帝國文明夕照的最後目擊者之一。他在華長達28年,以外人的眼光看中國的癥結,往往切中要害。這裡列舉的,只是他對明朝人中國中心論與中華文化優越感的細微觀察,已讓400年後的國人有入木三分的感慨。
《中國札記》英譯本序言指出:“古老的文明可能走到一定的盡頭,但是無論在中國建立什麼樣的政體,或者強加給它什麼樣的政體,這個民族的基本特徵是不會改變的。 ”這一論斷,褒貶俱有。從貶的角度說,卻讓人如芒在背。難道在超閾度的中國中心論與中華文化優越感上,利瑪竇所擿發的痼疾仍會舊病復發嗎?但願國人不要讓這段話不幸而言中![5-6] 
-----------------------------------
史上我國為何總遭日本侵擾卻不主動出擊?與朱元璋的一項國策有關
原創| 2017-11-05 閱讀  4212贊  26
有明以降,日本人算是逆襲“翻身”了,從之前的附屬蕃國,變身屢屢欺主的惡奴,一而再再而地對華夏之邦發動侵略戰爭,而作為華夏大邦的明清卻選擇一退再退,一忍再忍,結果是讓日本人野心爆棚,終於悍然發動了長達十二年之久的侵華之戰。
朱元璋
那麼問題來了,偏居海外的日本如此猖獗,作為泱泱大國的明清朝廷為何不主動出擊,剿滅日本呢?這還得從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立國後所製定的一系列的對外政策有關,尤其是執行“不徵之國”措施,讓明王朝自我束縛,難展拳腳。
所謂的"不徵之國"是明朝宗藩制度和朝貢體係以及海禁政策下的重要政策。高皇帝在處理藩屬關係上,有很強的華夷區隔的觀念,這種觀念盲目排外、褒華貶夷,影響了明朝當時及後來華夏的發展。
不徵之國​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對明代華夷基調:一要奉行不直屬,二則厲行海禁。奉行和平外交是華夏天朝傳統的"懷柔遠人"之道的延續,也是對蒙元統治者窮兵黷武對外擴張的否定。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編纂《皇明祖訓》宣布將朝鮮、日本等15個海外國家列為"不徵之國",告誡後世子孫不得恣意征討。這15個國家是:
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剌(今蘇門答臘島八昔)、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爪窪國(今爪哇島)、湓亨國(今馬來半島) 、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渤泥國(文萊)。
朱棣
徵不征討不應該先去規定而是要跟據所處環境來判斷,你不打他他打你,自我設限閹割後明軍逐漸連十八省的地區都保不住,本質上是個大號的宋朝,這個緊箍咒一直持續到明亡。唯一破壞洪武祖訓的明朝皇帝是永樂帝。朱棣不同與其他明朝皇帝,因為搶了本該屬於侄子的帝位,他需要用功績洗刷自己,證明他比建文帝強,是朱元璋選錯了。
明朝中期版圖
​從朱元璋列周邊諸國為不徵之國之後,明朝就失去了對外開疆拓土的野心和動力,一直偏安於中國長城以南18行省範圍之內,成為當時的中國一個地方割據政權。中國人都講究個投桃報李,這其實是一種自欺人的“大國心態”,以為以己之善,就能換他人之愛,這實在是場白日夢。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宣德時期朱瞻基就開始以明太祖訓示名義,與群臣商議最後全面收縮永樂的行為,內遷奴兒乾都指揮使司,罷黜交趾布政司。之後不管明朝如何艱難,明朝歷代君臣都沒有想過去對外開拓,最不濟就是選擇投降或戰死。
利瑪竇​
利瑪竇是個傳教士,在中國前後逗留了28年,對中國國情可謂駕輕就熟。以外人的眼光看中國的癥結,往往切中要害。利瑪竇的冷眼旁觀,外國朝貢體制純粹是中國中心論妄自尊大、凸顯中心的外在政治形式需要。他發現,在向明朝納貢的國家中,"來到這個國家交納貢品時,從中國拿走的錢也要比他們所進貢的多得多,所以中國當局對於納貢與否已全不在意了"。
​康熙
至於清朝為什麼也延續明太祖朱元璋的對外策略,這也與當政者的考量有關,他們認為朱元璋當初的措施是得當的。正如康熙所說:“得其地不足以耕,得其人不足以臣”,“費兵靡餉”,“遷其人,棄其地”,“彈丸之地,得之無所有,不得無所損”


明太祖為什麼要列出「十五個不征之國「?
文史 08-05
一、朱元璋列出的15個不征的國家是哪些?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對明代外交定下基調:一要奉行和睦,二則厲行海禁。奉行和平外交是華夏天朝傳統的「懷柔遠人」之道的延續,也是對蒙元統治者窮兵黷武對外擴張的否定。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編纂《皇明祖訓》宣布將朝鮮、日本等15個海外國家列為「不征之國」,告誡後世子孫不得恣意征討。這15個國家是: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蘇門答臘國、西洋國、瓜哇國、湓亨國、白花國、三佛齊國、渤泥國。
二、15個不征之國與明朝關係如何?
1. 朝鮮國
明朝建立之初,統治朝鮮半島高麗王朝接受了大明的冊封,三年一貢,但之後明朝使者被高麗殺害殺,加之高麗侵佔明朝領土。雙方矛盾激化,高麗王遣兵派將欲入侵明朝。領兵大將李成桂趁機發動兵變,廢除高麗王,建立朝鮮李氏王朝。
建國後,李成桂與明朝和解,稱臣入貢,並派遣使者請求賜予國號。朱元璋命仍用古國號朝鮮。此後朝鮮內部雖然有爭權奪位的鬥爭,但對大明恭敬謹慎,無論是大明皇帝的生日,還是各種傳統節日紛紛入貢,一年四五次之多。在朱元璋、朱棣時期後宮就有十幾名朝鮮妃嬪,雙方關係可見一斑。
萬曆年間,日本豐臣秀吉大舉入侵朝鮮,大明朝出兵將日軍擊退,將朝鮮李氏王朝從滅亡的邊緣拉了回來。而朝鮮在之後對付後金的戰役中也曾出力。朝鮮一度不屈服於清朝,以至於清軍用武力將其征服,與明朝的藩屬關係才徹底斷絕。
2. 日本國
大明建國初年,倭寇肆意侵犯東南沿海一帶,朱元璋派遣湯和等人進行征討,並派人進行譴責,日本幕府將軍來書語出不遜,朱元璋十分惱怒,但鑒於元朝的前車之鑒沒有興兵,但下令厲行海禁,,不予通商。
永樂年間,日本的幕府將軍為了貿易利益,曾接受日本國王的封號。到嘉靖年間,日本兩路使者在寧波爭貢,發生械鬥,兇徒一路燒殺搶掠,引起了朝廷的不為不滿,於是嘉靖下令閉關絕貢,斷絕雙方的貿易往來。這引起了沿海地區商人的不滿,於是他們勾結日本浪人在東南沿海一帶,形成倭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之後在戚繼光、俞大猷等名將的協力打擊下,才將倭寇肅清。
萬曆年間,日本關白豐臣秀吉妄圖通過朝鮮入侵中國內地,明朝派遣大軍與日軍在朝鮮境內展開數年的激烈戰鬥,以後再無官方往來。雖然在南明期間,小朝廷曾多次派人赴日求援,但最終毫無結果。
3. 大琉球國
即琉球群島地區。當時島上分為南山、中山、北山三國。三國相繼向明朝進貢,成為明的藩屬國,之後中山國統一琉球地區,繼續與明朝保持藩屬關係,歷代琉球國王都需要接受來自明朝的冊封,明朝並賜琉球國王為「尚」姓。
萬曆年間隨著明與日本矛盾的激化,日本薩摩地區的大名島津家久派兵入侵琉球,琉球戰敗屈服,被迫向薩摩進貢,而此時的大明王朝也已經自顧不暇了。但琉球直到南明時期,依然入貢,「其虔事天朝,為外藩最雲。」
4. 小琉球國
即台灣地區。
5. 安南國
即越南北部地區。安南是第一個向明朝入貢藩屬國,雙方朝貢往來不斷。但永樂年間,安南發生內亂,大臣黎季犛廢除安南國王自立,1406年朱棣不顧「不征之國」的祖訓,派兵消滅安南,設置交趾布政使司,將安南納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統治之下。
由於明朝當地官吏的橫徵暴斂,安南地區反抗不斷,明朝陷入了「越戰」的泥潭,在宣德年間,最終放棄交趾地區,安南復國。雙方保持著朝貢關係,但一直在邊境地區摩擦不斷。
6. 真臘國
即柬埔寨。洪武、永樂年間,真臘時常遣使入貢,曾進獻「象二十八、象奴三十四人、番奴四十五人」,雙方往來頻繁。隨著明朝國力的衰落,「貢使不常至」。而真臘國內動蕩不安,萬曆年間真臘改名柬埔寨。
7. 暹羅國
即泰國。暹羅國應該是向大明入貢時間最長的,自洪武四年(1371年)開始入貢,一直到崇禎十六年(1643年),期間從未斷絕。萬曆年間曾要求率軍隊直搗日本本土,以協助明軍。如此看來暹羅應該是大明比較堅定的藩屬國。
8. 占城國
即越南南部地區。洪武年間,占城開始入貢,但因為屢次侵略真臘,奪取真臘的貢物,明朝曾一度拒絕其入貢。直到朱棣即位,才重新恢復朝貢關係。此後一度與明朝聯合滅掉了安南。但安南復國後,最終於1470年將佔城徹底吞併。
9. 蘇門答臘
即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地區。朱棣即位後,多次派遣使者前往蘇門答臘,賜予織金文綺、絨錦、紗羅等物,鄭和下西洋時也曾三次前往。而蘇門答臘自永樂三年起,每年入貢不絕。宣德八年蘇門答臘向大明朝進貢了「麒麟」等物。明英宗即位後,貢使漸稀。到成化年間,蘇門答臘使者至廣東,但卻沒有印信勘合(證明),自此以後,「貢使不至」。
10. 西洋頊理
即印度南部地區。文獻記載不多,朱元璋、朱棣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其國王也曾兩次入貢,進獻胡椒等土特產品。
11. 爪哇國
即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一帶。朱元璋滅元後,「其王昔里八達剌蒲遣使奉金葉表來朝,貢方物」。此後永樂、宣德年間貢使一年一至,有的年份甚至一年三至,但在正統、景泰、天順年間貢使逐漸稀少。1499年(成化年間)爪哇使者的船遭遇颱風,只有一條船抵達廣東,明朝予以賞賜,自此之後,再無朝貢。
12. 彭亨國
即馬來西亞彭亨州地區。洪武年間,開始入貢;鄭和下西洋時,曾多次入貢。之後隨著明朝衰亂,逐漸斷絕貢使往來。
13. 百花國
地處大海之中,因國中氣候溫暖,四季無霜雪,百花齊放,故名百花國。同樣文獻記載不多,洪武年間曾派人進獻白鹿、紅猴、龜筒、玳瑁、孔雀、鸚鵡、胡椒等物。
14. 三弗齊國
即蘇門答臘島南部一帶。洪武年間,朱元璋派遣使者詔諭其國,於是三弗齊國王馬哈剌札八剌卜多次遣使入貢黑熊、火雞、孔雀、五色鸚鵡、諸香、苾布、兜羅被等物。永樂年間隨著鄭和下西洋,三弗齊的朝貢更加頻繁。但隨著鄭和下西洋的結束,朝貢漸稀。
15. 渤泥國
即如今東南亞的汶萊。1370年朱元璋遣張敬之、沈秩為使者出使浡泥國,二人回國時,浡泥國王馬合謨沙派使者隨同來朝,並貢上鶴頂、生玳瑁、孔雀、梅花大片龍腦、米龍腦、西洋布等物。
鄭和下西洋時,渤泥國王親自率泛海來朝,不久渤泥國王病死,安葬於中國境內。在宣德皇帝放棄出海政策之後,渤泥國的朝貢逐漸減少。至萬曆年間,歷經內亂的渤泥國「不復朝貢,而商人往來不絕」。
三、為何朱元璋列為不征之國?
(1)元朝征日在先 受警示
太祖可能認為元朝就是敗在了窮兵贖武上!故以元亡為教訓,所以不希望子孫後代像元那樣窮兵贖武,導致亡國,故弄了個不征之國。
(2)朱元璋的保守思想所局狹的
朱元璋洪武四年頒布的詔書中說的極其詳盡明白。該詔書稱: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如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為中國患,不可不謹備之耳。」
(3)軍事角度:打下了消化不了的地方不要,節約民力。(當然標準朱元璋說了算)
(4)政治角度:列「不征之國」是對友好勢力的一種善意表示,是對其他勢力的一種威懾和警告。意在表明天朝恩怨分。對天朝親善就可以獲得「不征」的待遇,否則就是天朝防備和征討的對象,恩威並施。
(5)外交角度:明確承認為大「國」可以理解為現代意義上的平等國家。「不征」之外要麼是敵國,要麼乾脆就不承認對方是「國」——明朝現在雖然不管,但對相應地區保留提出領土要求的權利。或許可以拿來解釋為什麼努爾哈赤統一女真明朝就要堅決抵制,絕對不承認他獨立並且和明朝有對等地位,德川家康統一日本明朝就可以泰然視之。


朱元璋已將越南列為不征之國,為何朱棣還要違背祖制征討? - iFuun - https://goo.gl/igHdwm

朱元璋將越南視為不征之國,朱棣為何執意南征?又為何得而復失? - iFuun - https://goo.gl/6TqF6P


【文史】明成祖開疆拓土 疆域逾1300萬平方公里(下) | 永樂大帝 | 威德遐被的永樂大帝 | 大紀元 http://tinyurl.com/yxuck3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