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漢山城/丙子戰爭,「丙子胡亂」1737年「丁丑下城」經過此戰-朝鮮仁祖向清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並徹底斷絕了與明朝的關係/西元 1636 年清朝皇帝率領 15 萬大軍攻打朝鮮,史稱「丙子戰爭」,戰力耗弱的仁祖大王(朴海日​ ​飾)不敵侵襲,準備逃往南漢山城避難,不過清朝很快就攻破朝鮮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9e3df8dcd100baa11e1390d24810b912c8fc2e98kt89r3azudrcf8ziz2i2bsiehhi7x52020-07-24_1648292020-07-24_1648012020-07-24_164658xahiasi86j91cirznwfu2uf63r555t2020-07-24_1645076n4qrackim5aj94xocrmc1pxz29oaz5fdf8db1cb13495409234d28a1068558d109b3dedc6ce1fe9925bc315c6034a8cd3162f9dc1349540823d99e1e30e924b899a9014c087be0f2dd1d7b02087af45f8614ce36d3d539b6003af371ff1e18222ac65c103819683b87e950352ac65cb8f6e4a6faf2b21192138a70


399px2020-07-24_1718472020-07-24_171833212r0005700qsrp3687r

大清皇帝功德碑(滿語:ᡩᠠᡳᠴᡳᠩ大清皇帝功德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ORa4eB
ᠪᡝᡳ,太清:Daiqing gurun-i Enduringge Han-i gung erdemui bei)是丙子胡亂之後清朝皇帝皇太極在朝鮮王朝首都漢城附近建立的石碑。其最早豎立在大韓民國首爾特別市松坡區的三田渡,故又以其所在地的地名而稱為「三田渡碑」。2008年遷移到松坡區蠶室洞樂天世界大樓的後面。此碑列為大韓民國指定史蹟之一,編號為第101號,全稱為「三田渡清太宗功德碑」。現代韓國人將此碑當作「恥辱碑」看待。
1636年,清朝的皇太極入侵朝鮮,擊敗朝鮮軍隊。朝鮮仁祖前往南漢山城避難。後來仁祖被迫向清朝投降,願為清朝的藩屬國,史稱「丙子胡亂」。次年,皇太極要求朝鮮建立一座功德碑,以頌揚滿清皇帝的功績。在清朝的壓力下,仁祖被迫同意了,大清皇帝功德碑於1639年豎立於當年皇太極受降的三田渡地區。碑文用滿文、蒙古文和文言漢文寫成,正面為滿文和蒙古文,背面為漢文,其內容大致相同。漢文版本為朝鮮官員李景奭撰寫,其他兩種語言的版本應是由漢文版本翻譯而成。此後,每當清朝敕使到達朝鮮,都會前往三田渡,拜謁大清皇帝功德碑。
清朝人認為三田渡碑對朝鮮伏屬清朝的統治起著很好的效果,康熙帝便曾說:「此等地方,太宗文皇帝定朝鮮之役,我兵無處不到。以已破之國,我朝為之重加營建,俾安堵如故。是以其國人於太宗文皇帝駐軍之地樹立石碑,備書更生之德。」[1]然而,自從三田渡碑的豎立以來,朝鮮人便一直視該碑為恥辱碑,一直有人試圖破壞。比如在1640年,全羅、慶尚兩道儒生因反對朝鮮送舟師助清伐明而不受採納,便揚言要搗毀三田渡碑。[2]此後朝鮮專門定軍守直碑閣,直到1895年拆除為止。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清、日簽訂了《馬關條約》,承認朝鮮與清朝脫離藩主關係。此後,開化黨掌權者拆毀了迎恩門,並推倒了三田渡碑,此碑埋入地下。1931年掘出,1956年,韓國文化部長和教育部長認為此碑是民族恥辱的象徵,再次將其埋入地下。1963年,因洪水的肆虐,三田渡碑再度出現在人們眼前。人們認為此碑作為文化遺產和民族恥辱的象徵應該銘記,所以將之當作史跡保護起來。1983年,漢城市在該碑周圍建立公園。
2007年2月3日,也就是丙子胡亂後的370年,三田渡碑遭到韓國民族主義者的破壞。破壞者用紅色油漆在碑的正面寫上「철」(諺文「撤」)、「370」,背面寫上「거」(諺文「去」)、「병자」(諺文「丙子」)。27日,39歲的犯人朴氏被捕。此人曾在當年1月因為甲午農民戰爭的原因破壞了古阜郡守趙秉甲建立的石碑,他聲稱對韓國政府處理「恥辱碑」的做法非常不滿,認為該碑應該撤去,或者轉移到其他地方去。6月15日,石碑修復完成。
2008年,韓國對三田渡碑原來的位置進行考證,文化財廳決定將碑移到樂天世界大樓後面、松坡區蠶室洞47號石村湖水西湖東北方向的綠地上。原石碑基座下修建的、描繪朝鮮仁祖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的銅板,文化財委員會認為沒有文物價值,將其撤去。
碑文內容
「大清皇帝功德碑」碑文
漢文碑文
大淸皇帝功德碑
大清崇德元年冬十有二月 寬溫仁聖皇帝 以壞和自我 始赫然怒 以武臨之 直擣而東 莫敢有抗者 時我寡君棲於南漢  凜凜若履春冰而待白日者 殆五旬 東南諸道兵 相繼崩潰 西北帥逗撓峽內 不能進一歩 城中食且盡 當此之時 以大兵薄城 如霜風之卷秋蘀 爐火燎鴻毛 而皇帝以不殺爲武 惟布德是先 乃降勅諭之曰 來 朕全爾 否 屠之 有若英馬諸大將 承皇命相屬於道 於是 我寡君集文部諸臣謂曰 予托和好於大邦 十年於茲矣 由予惛惑 自速天討 萬姓魚肉 罪在予一人 皇帝猶不忍屠戮之 諭之如此 予曷敢不欽承 以上全我宗社 下保我生靈乎 大臣協贊之 遂從數十騎 詣軍前請罪 皇帝乃優之以禮 拊之以恩 一見而推心腹 錫賚之恩 遍及從臣 禮罷 即還我寡君於都城 立召兵之南下者 振旅而西 撫民勸農 遠近之雉鳥散者 咸復厥居 詎非大幸歟 小邦之獲罪上國久矣 己未之役 都元帥姜弘立 助兵明朝 兵敗被擒 太祖武皇帝 只留弘立等數人 餘悉放回 恩莫大焉 而小邦迷不知悟 丁卯歳 今皇帝命將東征 本國君臣 避入海島 遣使請成 皇帝允之 視爲兄弟國 疆土復完 弘立亦還矣 自茲以往 禮遇不替 冠蓋交跡 不幸浮議扇動 搆成亂梯 小邦申飭邊臣 言渉不遜 而其文爲使臣所得 皇帝猶寬貸之 不即加兵 乃先降明旨 諭以師期丁寧反覆 不翅若提耳面命 而終未免焉 則小邦君臣之罪 益無所逃矣 皇帝既以大兵圍南漢 而又命偏師 先陷江都 宮嬪王子曁卿士家小 倶被俘獲 皇帝戒諸將 不得擾害 令從官及內侍看護 既而 大霈恩典 小邦君臣及其被獲眷屬 復歸於舊 霜雪變爲陽春 枯旱轉爲時雨 區宇既亡而復存 宗社已絶而還續 環東十數千里 咸囿於生成之澤 此實古昔簡策所稀覯也 於戱盛哉 漢水上流三田渡之南 即皇帝駐蹕之所也 壇塲在焉 我寡君爰命水部 就壇所增而高大之 又伐石以碑之 垂諸永久 以彰夫皇帝之功之德 直與造化而同流也 豈特我小邦 世世而永賴 抑亦大朝之仁聲武誼無遠不服者 未始不基於茲也 顧搴天地之大 畫日月之明 不足以彷彿其萬一 謹載其大略 銘曰  
天降霜露 載蕭載育 惟帝則之 竝布威德 皇帝東征 十萬其師 殷殷轟轟 如虎如豼 西蕃窮髪 曁夫北落 執殳前驅 厥靈赫赫 皇帝孔仁 誕降恩言 十行昭回 既嚴且溫 始迷不知 自貽伊慼 帝有明命 如寐之覺 我後祗服 相率而歸 匪惟怛威 惟德之依 皇帝嘉之 澤洽禮優 載色載笑 爰束戈矛 何以錫之 駿馬輕裘 都人士女 乃歌乃謳 我後言旋 皇帝之賜 皇帝班師 活我赤子 哀我蕩析 勸我穡事 金甌依舊 翠壇維新 枯骨再肉 寒荄復春 有石巍然 大江之頭 萬載三韓 皇帝之休   
嘉善大夫禮曹叅判兼同知義禁府事 臣呂爾徵 奉敎篆
資憲大夫漢城府判尹 臣吳竣 奉敎書
資憲大夫吏曹判書兼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知成均館事 臣李景奭 奉敎撰
崇德四年十二月初八日立
大清皇帝功德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ORa4eB


姜弘立(1560年-1627年),字君信、號耐村。李氏朝鮮中期官僚、將軍。本貫晉州姜氏。
出身 姜弘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姜弘立生於京畿道。為晉州姜氏高麗朝顯官名門出身。祖父姜士尚在朝鮮宣祖朝任右議政、父姜紳為右賛成高官。1589年進士合格、 1597年謁聖文科及第、説書・檢閲官職經歷、1605年以陳奏使之書狀官身份前往明朝。 1608年任輔徳、翌年任漢城府右尹、1614年任巡檢使、1618年封晉寧君。
被俘
1619年,薩爾滸之戰爆發,明朝要求朝鮮支援。朝鮮國王光海君命都元帥議政府左參贊姜弘立為五道都元帥,統帥13000人出戰。戰敗,姜弘立及下屬三分之二投降。1620年,他的很多手下被釋放,他由於會滿語,被努爾哈赤留用。二兒子與代善的養女結婚。姜弘立寫信給光海君,告訴他後金的情況,要求光海君與後金保持和平。但是後來朝鮮仁祖推翻光海君即位,採取沿用先祖對女真人敵視政策來對待後金。此時姜弘立得到錯誤情報,誤會其家屬被仁祖殺害。
回國
1627年,因不滿朝鮮仁祖,姜弘立做了後金軍嚮導攻擊朝鮮(丁卯胡亂),並作為後金的代表參加談判。此後發現仁祖並未殺其家屬。朝鮮將其列為叛徒。7月27日逝世。死後恢復名譽。 姜弘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大清皇帝功德碑(朝鮮話:대청황제공덕비)係位到韓國京畿道嗰一隻由三田渡起嗰石碑,故係也叫三田渡碑(삼전도비)。箇塊碑排係1636年做起來嗰,佢也標誌朝鮮由此歸屬清朝,而今嗰韓國就有叫佢「恥辱碑」嗰話法。韓國有塊大清皇帝功德碑,被韓國人視為恥辱卻又不能破壞
2017-05-16 
韓國人一直在想盡辦法撇清過去與中國有關的歷史,但是有一塊「大清皇帝功德碑」卻實實在在矗立在韓國首都附近幾百年,直到現在仍在那裡。這樣成了很多韓國人心裡的痛,被他們視為是恥辱,想盡各種辦法破壞卻又破壞不掉。
位於韓國首爾的大清皇帝功德碑
這塊碑的的確確是韓國人為清朝皇帝所立,用來歌功頌德表達忠心的。這要從明朝末年說起,崇禎年間由於女真人的強大,明朝實際上喪失了對藩屬國朝鮮的控制。不過此時的朝鮮王朝還是效忠於明朝的,後金皇太極曾派人到朝鮮,找到朝鮮當時的國王仁祖大王,要求朝鮮一起派兵攻打明朝。
仁祖大王明確拒絕了,他是這樣說的:「明國猶吾父也。助人攻吾父之國,可乎?船殆不可藉也。」明朝就是我們的老爹,兒子能幫著別人打老子嗎?這話說得響亮又硬氣!
後來後金建國皇太極要稱帝,又派人找到朝鮮,朝鮮雖然派人參加了典禮但是在現場拒絕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宗主國是大明。這再次惹惱了皇太極,為了今後能專心對付明朝不被朝鮮從背後搗亂,後金決定出兵攻打朝鮮。
功德碑旁刻的仁祖大王投降場景
公元1636年皇太極親自率領12萬軍隊出兵朝鮮,朝鮮根本不是對手仁祖大王逃往南漢山城避亂,這就是韓國歷史上說的「丙子胡亂」。第二年仁祖大王出來向已經改名大清的後金投降,承諾向清朝納貢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清朝在漢城東南面的漢江三田渡設壇受降,此後在清朝的要求下,朝鮮人於受降地立起了這塊「大清皇帝功德碑」。
大清皇帝功德碑碑高5.7米,長3.95米,寬1.4米,上有螭首,下有龜趺,碑文由漢、滿、蒙三種文字構成,記述與歌頌了皇太極平定朝鮮並加以懷柔的「恩德」。
大清皇帝功德碑碑文拓片
由於此碑的特殊歷史意義,從建造時就遭到朝鮮人抵制,被韓國人稱為「恥辱碑」。直到現在仍被韓國人視為恥辱,不少人想盡各種辦法要毀壞大清皇帝功德碑,2007年韓國人朴某用紅漆在碑身噴上了「撤去」「丙子」等韓文字樣。2010年韓國文化財廳對大清皇帝功德碑原來的位置進行考證,決定將碑移到樂天世界大樓後面保護起來。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g8v4rrl.html


皇太極在朝鮮立了一塊石碑,幾經推到卻仍屹立韓國,被韓視為國恥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hwaZ0b
皇太極在朝鮮立了一塊石碑,幾經推到卻仍屹立韓國,被韓視為國恥
2017-07-27 由 王者大局觀 發表于歷史
如今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已無可撼動,不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令國際震撼,在大國博弈間中國已穩紮穩打的贏得了優勢局面,在中國順風順水的時候總有小國不時來給捋虎鬚,給自己加戲,就如韓國,巴掌大的地盤非要搞個薩德系統來挑釁中國,估計是忘記至今仍矗立在韓國首爾的「大清皇帝功德碑」吧,話說清朝時期就能收拾你,何況現在呢!
薩德系統
其實這塊「大清皇帝功德碑」由來已久,它是紀念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的赫赫戰功的,不過卻並不是由大清官員建立的,而是由朝鮮建立的,1637年皇太極發動了丙子胡亂,攻入了朝鮮的首都漢城(如今已經是韓國的首都首爾了),征服了朝鮮,1637年春,朝鮮仁祖李倧被迫向清朝投降,甘願成為清朝的藩屬國,並應皇太極要求,在受降之地漢城三田渡為其建立一塊功德碑,所以此碑又叫三田渡碑。
三田渡碑
這塊功德碑高5.7米,長3.95米,寬1.4米,上有螭首,下有龜趺,碑文由漢、滿、蒙三種文字構成,滿文和蒙文的碑文是以漢文碑文為基礎翻譯的,整個功德碑長相其實很普通粗糙,不過它承載的歷史可不普通,此碑記錄的可是清朝版圖的延伸,歌頌皇太極平定朝鮮的戰功之外,更是彰顯了大清攻無不克的戰鬥力,同時可以對朝鮮和其他小國起到震懾作用。
影視資料:李倧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禮
不論這塊功德碑是朝鮮懾於大清的實力被迫建的,還是為了討皇太極歡心主動建的,這塊碑對於朝鮮來說那都是曾經作為失敗者的恥辱的存在,尤其是如今朝韓分裂為兩個國家,而這塊碑如今屹然矗立在了韓國的首都,必然遭其強烈的反感和吐槽,命運必將坎坷。
被推倒的三田渡碑
其實早在甲午中日戰爭時,清朝無力對抗外來侵襲,以戰敗告終,此時朝鮮就已脫離了大清的掌控,新上台的朴泳孝開始全面清算中朝宗藩關係的遺存,當然不會放過這塊作為恥辱碑存在的「大清皇帝功德碑」,自此這塊功德碑便被埋沒地下,直到1931年無意間此碑又比掘出,但爭議頗多,1956年韓國文教部長認為此碑是民族恥辱的象徵,再度將其埋入地下。
三田渡碑
不過可能真的是上天註定,1963年一場洪水來襲,竟把這埋葬地下7年的功德碑再次呈現到人們面前,自此韓國將其作為民族恥辱和歷史文化遺產保留了下來,並且後來還在此碑周圍建立了公園。
被韓國人破壞的三田渡碑
不過這塊碑確實是命途多舛,2007年是丙子胡亂後的370年紀念日,很多不滿韓國政府對此碑的處理方法的民族主義者,便私自惡意破壞此碑,但好在後來政府又修復了此碑,但對此碑的位置也猶疑起來,最後在2008年韓國政府決定把此碑移到樂天世界大樓後面,但在遷移的時候故意把原碑座下當年刻畫的朝鮮仁祖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的銅板撤去。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rrobpjn.html

2020-07-24_1653232020-07-24_1653172020-07-24_165336


丁丑下城指的是大明崇禎十年(1637年)正月三十朝鮮仁祖向清太宗皇太極投降的事件。因1637年是丁丑年,故而得名。今日韓國人將此次事件看作國恥,稱之為「三田渡之屈辱」。
背景
1636年,清太宗親率12萬大軍入侵朝鮮,是為丙子胡亂。朝鮮仁祖不能敵,逃往南漢山城。隨即清太宗率兵包圍了南漢山城。在數次交涉之後,朝鮮仁祖於翌年正月三十穿青衣出城投降,到達三田渡(今首爾松坡區三田渡),向清太宗行三跪九叩之禮。
協定
在清朝的壓力下,朝鮮被迫同意如下要求:
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
朝鮮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係。
朝鮮仁祖長子李溰、次子李淏赴大清國當人質。
朝鮮應向清朝朝貢。每年黃金百兩、白銀千兩、水牛角二百對、貂皮百張、鹿皮百張、茶千包、水獺皮四百張、青黍皮三百張、胡椒十斗、腰刀二十六口、順刀二十口、蘇木二百斤、大紙千卷、小紙千五百卷、五爪龍席四領、花席四十領、白苧布二百疋、綿綢二千疋、細麻布四百疋、細布萬疋、布四千疋、米萬包。
清朝攻打明軍駐紮的皮島時,朝鮮應該出兵、出戰船五十艘協助。
清朝禁止朝鮮大量修建城堡等防禦工事。
影響
朝鮮此後親明的主戰派官員全都失勢,大清要求朝鮮交出親明派官員,仁祖便張榜要求親明派官員自首;洪翼漢、尹集和吳達濟應徵,被滿人押赴盛京(今瀋陽)處決。但仁祖仍對大清非常反感,金尚憲和沈器遠等高官都還是受到仁祖的庇護。
朝鮮在1639年於三田渡建立頌揚清太宗的大清皇帝功德碑,此後又建立迎恩門來接待大清使者
丁丑下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jy45tb
------------------
丙子之役是指1637年1月至2月(丙子年十二月至丁醜年正月)清朝攻打朝鮮王朝的戰爭。 朝鮮半島歷史上稱之為「丙子鬍亂」或「丙子虜亂」,又因跨越丙子、丁醜兩年,合稱「丙丁虜亂」。 [1] 
丁卯之役後,後金與朝鮮確立了"兄弟之國"的關係。 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後金大汗皇太極自稱皇帝,國號大清,朝鮮拒絕承認,兩國矛盾升級,引發皇太極統帥大軍親征朝鮮。 清軍渡鴨綠江後,揚野戰之長,舍堅城而不攻,長驅南下,直抵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 朝鮮國王仁祖李飯後逃至南漢山城,被圍四十余日後出城投降,在漢江南岸的三田渡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 此後北韓斷絕與明朝的宗藩關係,成為清朝的藩屬國,隨即清軍在北韓軍的配合下發動皮島海戰,奪取明軍據點皮島,丙子之役的餘波至此告終。
清朝通過丙子之役解除了自己的後顧之憂,粉碎了明朝的東江防線,既控制了朝鮮,又削弱了明朝。 朝鮮則視之為奇恥大辱,儘管被迫臣服,內心仍敵視和鄙視清朝。
17世紀,滿洲族興起於白山黑水之間,建立了后金政權,進而奪取遼東,動搖了東亞地區以明帝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 後金的東鄰朝鮮王朝自建國以來就是明朝的藩屬國,篤信程朱理學,嚴守華夷之辨。 16世紀末,日本侵略朝鮮(萬曆朝鮮戰爭,朝鮮稱壬辰倭亂)之際,因明朝救援朝鮮的"再造之恩"而使明鮮關係進一步密切,因此在後金挑戰明朝秩序的過程中天然地選擇站在明朝一方。 [2]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天命四年),朝鮮出兵1萬。
皇太极
皇太極。
餘人隨明軍徵討後金,結果明軍在薩爾浒戰役為代表的一系列戰役中失敗,朝鮮殘兵5000人投降後金。 此後,朝鮮國王李琿(光海君)奉行中立政策,暗中聯絡後金,結果在天啟三年(1623年,天命七年)被臣下廢黜,其廢位理由中的一條就是"陰懷贰心,輸款奴夷(指後金)"。 [3]  新國王李形狀(仁祖)高舉"崇明排金"的旗號,標榜與明朝"協力討虜",後金和朝鮮的往來一度中斷。 [4] 
不過,朝鮮和明朝未能真正做到同心協力。 在明朝圍堵後金的戰略佈局中,朝鮮佔有重要地位,前遼東經略熊廷弼提出"三方佈置策"時,就強調"須聯合朝鮮"。 [5]  明朝將領毛文龍在朝鮮椵島(皮島)開闢了反攻遼東的基地——東江鎮,朝鮮雖盡力資助,但內心對其十分疑忌。 [6]  結果朝鮮和明朝不但未能「協力討虜」,反而在天啟七年(1627年,天聰元年)後金入侵北韓(丁卯之役)時不能有效配合,致使北韓被迫與後金締結「兄弟之國」的盟約,開放義州中江與後金互市,每年向後金輸送「歲幣」。。 但此後朝鮮與後金的關係並不融洽,兩國外交摩擦集中於幾下幾個方面:
俘虜問題:儘管後金釋放了丁卯之役中大部分朝鮮被擄人口,但仍有上萬人被後金扣作人質,要求朝鮮或以後金逃人交換、或以米糧贖回,朝鮮被迫選擇後者。
逃人問題:丁卯之役結束當年十二月,皇太極就指責朝鮮不遣返後金逃到朝鮮的人員,朝鮮答以逃人所剩無幾;崇禎四、六年(1631、1633年,天聰五、七年),皇太極兩度就逃人問題向朝鮮施壓,朝鮮才遣返了部分後金逃人。
犯越問題:丁卯之役後,朝鮮邊民屢屢越境採參,後金亦侵入朝鮮境內屠殺漢人難民,兩國互相指責對方"犯越",即非法入境。
開市問題:朝鮮自崇禎元年(1628年,天聰二年)同後金開市於義州,但在時間、價格、場所上多有爭端,如原約為春秋開市,然而後金後來又要求夏季也開市,兩國為此一直僵持;價格方面兩國也按各自有利價格而爭論;場所上,後金要求鹹鏡道會寧也開市,朝鮮堅持拖延不開。
歲幣問題:後金大汗皇太極嫌棄朝鮮的禮物偷工減料,崇禎四年(1631年,天聰五年)朝鮮在春秋兩次納歲幣時,皇太極都乾脆拒絕接受。 翌年,皇太極派人通知增加「歲幣」種類和數額,仁祖僅同意其新定數額的十分之一,以金銀、牛角、倭劍等不是朝鮮的特產為由拒絕獻出,其後兩國互相指責背棄盟約,引發關係緊張。 [7] 
當然,最要害的問題在於朝鮮在明金之間的曖昧關係,即朝鮮一面稱臣明朝(事大),一面與明的敵國後金修好(交鄰),這種曖昧關係註定不能持久。 朝鮮在丁卯之役後並未斷絕同明朝的宗藩關係,仍舊遵奉明朝正朔,年年遣使渡海朝貢北京,明朝亦不時派遣敕使來朝鮮。 丁卯之役後第二年,皇太極要求朝鮮提供船隻以討伐東江鎮,仁祖拖了三天才見後金使臣,然後對他們嚴正表示:「明國猶吾父也,撫我二百餘年,今徵我父之國,豈可相助以船? 船殆不可借也! " [8]  另一方面,在明軍追擊投奔後金的吳橋兵變叛將孔有德、耿仲明等的過程中,朝鮮則出兵協助明軍,令皇太極耿耿於懷。 [9]  隨著後金的日益強大,勢必訴諸戰爭來解決北韓懸案。 [7] 
后金(清)內情。
天啟七年(1627年,天命十一年),皇太極登上后金汗位,是為清太宗。 他在位時,勵精圖治,實行改革(參見詞條皇太極新政),對內強化中央集權,樹立起自己的絕對權威;對外東征西討,確定了征服明朝、一統天下的宏大目標。 從丁卯之役到丙子之役的十年時間里,皇太極完成了幾件大事:一、統一族稱為滿洲,標誌著一個新興民族完成整合;二、平定漠南蒙古,西拓疆土;三、三次入塞侵略明朝,掠奪大量人口與物資;四、發動大淩河之戰,取得重大軍事勝利,不僅拔掉了明朝在遼西的一個要塞,還獲得了圍城作戰的寶貴經驗。 在這段期間,後金還有一個重大的收穫是孔有德、耿仲明等明將攜紅夷炮來投,既得到了大量先進武器,又獲取了火炮操作和瞄準技術,並由此開創出漢人炮兵與滿蒙步騎兵協同作戰的戰術。 [10] 
朝鮮內情。
天啟三年(1623年,天命八年),李壤通過宮廷政變(仁祖反正)登上王位,是為北韓仁祖。 仁祖政權標榜「崇明排金」,因此從一開始就將防備後金視為頭等大事,然而一籌莫展。 當時,北韓兵力嚴重不足,兵額名義上為18萬,實則6萬。 [11]  仁祖即位后,實施號牌法,要求16歲以上男丁佩戴號牌,加緊對人口的控制,以擴充兵力。 天啟七年(1627年,天聰元年)號牌法中止時,朝鮮擁有兵力約10萬。 [12]  此外還有「束伍軍」(類似預備役)9萬餘人,武科參與者(「出身」、「武學」)及雜色軍兵4-5萬人。 [13]  但由於朝鮮的社會生產力在壬辰倭亂時遭到極大破壞,仁祖即位後仍未恢復,糧饷不足也成為一大問題,仁祖剛即位時,戶曹判書李曙稱朝鮮朝廷一年收入10萬石,而支出11萬石, "經費猶且不足,有何餘儲以備軍需?" [14]  這種窘況到丙子之役時也沒得到根本性改善。 此外,北韓文恬武嬉,即使經過丁。
南汉山城守御将台
南漢山城守禦將台。
卯之役,依然"上下苟安,大官、小官悠悠泛泛,諸臣之會備局者,詼諧、吸南草而已,轉身說,色嫖妓、喝酒吃肉。 仁祖依賴反正功臣集團維持政權,放任反正功臣欺壓民眾、兼併土地,朝鮮百姓說:"在廷權貴之臣與廢朝(光海君)異者,只是面目耳! " [15]  朝鮮也缺乏將材,仁祖初年的都元帥張晚感慨"而武將無一人知兵者,只知以賂做官而已"。 [16]  因此朝鮮大臣鄭忠信自嘲"無兵之國" [17]  ,皇太極也常稱朝鮮為"兒女之國"。 [18] 
在戰略方針和武器裝備方面,朝鮮自宣祖以來就確立了對女真的守城為主、配以火器的前沿防禦戰略。 到了仁祖朝,由於丁卯之役時沿路諸城相繼失守,所以戰後調整為讓出大路、修築山城、配以火器的縱深防禦戰略,如移義州於白馬山城、移平壤於 慈母山城、移黃州於正方山城、移平山於長壽山城,同時強化江華島(江都)和南漢山城兩大要塞的防禦工事(因漢城較大,難以防守)。 這種戰略的目的在於堅壁清野、設險守城、打持久戰,等待勤王兵或明朝外援的到來或者敵軍久攻不下而主動撤退。 但皇太極對這種戰略不屑一顧,在開戰前夕警告朝鮮:「貴國多築山城,我當從大路直向京城,其可以山城捍衛我乎? 貴國所恃者江都,我若蹂躪八路,其可以一小島為國乎? " [19]  此外,北韓的這種戰略所倚靠的是火器,尤其是鳥銃,而火器又依賴從明朝輸入的硫磺、硝石等原料。 崇禎五年(1632年,天聰六年),明朝擔心朝鮮資敵,遂對朝鮮實施戰略物資禁運,停止每年向朝鮮例售的3000斤硫磺、硝石,給朝鮮造成莫大困難。 直到丙子之役爆發前一天,北韓派到明朝的最後一次朝天使團——金堉為首的冬至使,仍在北京呼籲解除對北韓的硫磺、硝石之禁。 [20]  除了火藥不足,朝鮮也缺乏甲衣,都元帥金自點曾說:"我國甲衣極少,遇賊必敗。 " [21] 
戰爭起因。編輯。
崇禎八年(1635年,天聰九年),皇太極派多爾衮、岳托、薩哈廉、豪格等遠征察哈爾,蒙古帝國末代大汗額哲投降,標誌著漠南蒙古併入后金版圖。 額哲向後金獻上了據稱是歷代"傳國玉璽"的印章,後金眾臣便以此為瑞兆,奏請皇太極稱帝。 十二月二十八日,經過群臣再三勸進,皇太極勉強答應,但說:「朝鮮乃兄弟之國,應與共議。 " [22]  時值北韓王妃韓氏(仁烈王後)去世,皇太極便派戶部承政英俄爾岱(朝鮮稱龍骨大)和馬福塔(朝鮮稱馬夫大)兩人借春信、吊祭為名前往北韓,趁機要求北韓也參與勸進,同行的還有數十名蒙古貴族,他們代表蒙古向北韓提議勸進。 [23-24] 
崇禎九年(1636年,天聰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後金使臣一行抵達朝鮮首都漢城,拋出了後金八旗旗主及漠南蒙古四十九台吉給朝鮮國王的書信各一封,朝鮮官員以不合規矩為由拒絕受理(兄弟之國的臣下不應直接致書對方君主)。 英俄爾岱和蒙古人便口頭要求北韓為皇太極勸進。 [25]  此言一出,朝鮮上下譁然,成均館儒生金壽弘率138人聯名上疏,請求"斬虜使、焚虜書"。 [26]  仁祖雖不至於如此極端,但也不接見後金使臣。 英俄爾岱等人擔心留在北韓有性命之憂,趕緊搶了北韓人的馬匹,奪門撤走,途中「觀者塞路,群童或擲瓦以辱之」。 [27]  仁祖一面派人追上英俄爾岱,遞交答覆,表示後金的要求是朝鮮"不敢聞之語" [28]  ;一面於三月一日向朝鮮八道下達以"絕和備禦"為要旨的谕書。 [29]  英俄爾岱入手這些檔,回國後呈給皇太極,後金眾臣建議興師討伐北韓,皇太極則指示繼續交涉。 [30] 
隨後,朝鮮春信使羅德憲、李廓來到盛京,適逢皇太極於四月十一日舉行登極大典,宣佈建元崇德、國號大清,羅德憲、李廓在大典上拒絕向皇太極跪拜,被出境驅逐。 [31]  皇太極給他們一封國書,自稱「大清皇帝」,稱北韓為「爾國」,要求北韓國王立即送子弟為人質。 羅、李兩人在進入北韓前丟棄該國書,但謄寫內容呈給仁祖。 朝鮮再次舉國譁然。 [32-33]  六月十七日,仁祖向清朝發出"檄書",強調"敗盟"責任在清方,兩國關係瀕臨破裂。 [34] 
此時皇太極尚未入侵北韓,因為他正派軍隊入侵明朝(參見詞條丙子之變)。 十月,徵明大軍凱旋,皇太極就著手籌劃出征朝鮮,並派人前往蒙古會盟,查戶口、編牛錄,抽調外藩蒙古之兵力從征。 [35]  皇太極親征朝鮮的目的,從政治上來說,是通過降服北韓這一"禮義之邦"來樹立正統性,從軍事上來說,是解除攻打明朝的後顧之憂,從經濟上來說,當時清朝糧食歉收,皇太極希望通過征服北韓來確保物資供應。 [36] 
而朝鮮內部也分化為金尚憲、洪翼漢為代表的斥和派和金瑬、崔鳴吉為代表的主和派,前者占絕大多數,以台諫官員為主,後者則以仁祖反正功臣為主,兩派爭論不休。 仁祖起初偏向斥和派,後來在崔鳴吉的反覆勸谏下傾向"守和",按照崔鳴吉的建議派遣譯官去清朝,溝通緩和雙邊關係,力圖·維持"兄弟之國"的狀態。 十月入清的譯使朴仁范等所攜國書被皇太極拒絕接受,皇太極隨後對朝鮮下最後通牒,要求十一月二十五日前送來王子、大臣來"更定和議",否則將"大舉東搶"。 [19]  仁祖對此痛苦地說:"欲為守禦之備,則形勢如此;欲為羈縻之策,則名士輩皆曰不可。 賊來而已,將如之何? "表達了他既無力防備清軍入侵、又面臨斥和派(所謂"名士輩")輿論壓力的進退兩難之境。 [37]  最終,仁祖頂住朝中斥和派的壓力,又派譯官朴蘭英出使清朝,在朴蘭英北上途中,丙子之役就爆發了。
戰爭經過。編輯。
清軍東征。
崇禎九年(1636年,崇德元年)十一月十九日,皇太極命兵部貝勒岳托召集眾臣於篤恭殿,宣佈將親征朝鮮,以懲其"敗盟逆命"之罪,要求每牛錄各選騎兵15人、步兵10人、護 軍7人、共甲32副,昂邦章京石廷柱所統漢軍每甲士1人箭50枝,甲12人備長槍1桿,2牛錄備雲梯、挨牌各1副,並備齊各種器械及馬匹,攜半月行糧,於二十九日集合。 [38]  十一月二十五日(冬至),皇太極祭告天地、太廟,"告征朝鮮之由",列舉了朝鮮在薩爾滸之戰時"助明來侵"、在遼沈之戰後"招誘遼民"、在丁卯之役後"屢敗盟誓"等罪狀。 [39]  十二月一日,外藩蒙古的兵馬趕到盛京會合,參與討伐朝鮮。 [40]  皇太極安排鄭親王濟爾哈朗留守盛京,武英郡王阿濟格駐牛莊、饒余貝勒阿巴泰駐海城,以防備明軍。 [41]  翌日,皇太極祭堂子誓師,正式出發
丙子之役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eVHrYc
-------------------------
石碑上的朝鮮悲痛史(上):丁卯胡亂與朝鮮仁祖「崇明排金」的崩壞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2OU8xEK
儘管當時金國勢力已經擴張到遼東,但對是否攻打朝鮮一事,金國內部仍未決斷。恰巧,當年正逢糧食歉收,導致隔年大飢荒,金國極需要與鄰國展開貿易,偏偏朝鮮仁祖與西人派所採取的是「崇明排金」政策,讓金國吃了悶虧。
「大清崇德元年冬十有二月,寬溫仁聖皇帝,以壞和自我,始赫然怒,以武臨之,直擣而東。」——《大清皇帝功德碑碑文》
首爾市西南方,大約位於奧林匹克公園(올림픽공원)西南方約2公里處的松坡區石村洞(석촌동),有座三田渡碑歷史公園,公園內豎立著一座史蹟編號101號的「三田渡碑」(삼전도비,1639年,仁祖十七年豎立),此石碑又被稱為「大清皇帝功德碑」(대청황제공덕비)。
引起人們注意的是,這尊以龜趺螭首作為底座,支撐起長約四公尺的大理石碑,共計以三種文字書寫碑文,前方是蒙古文與滿文,而後方則是漢文篆刻。據傳,漢文版本為朝鮮官員李景奭(이경석,1595-1671,時任資憲大夫吏曹判書,兼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知成均館事,崇德四年十二月初八日立)撰寫,蒙古文與滿文的版本,則是翻譯漢文版本而來。細看碑文上雖以三種文字書寫,然而記載的卻都是同一事件,十七世紀中葉朝鮮王朝的一段辛酸歷史。
碑文內容是什麼呢?一開頭即寫道:「大清崇德元年冬十有二月,寬溫仁聖皇帝,以壞和自我,始赫然怒,以武臨之,直擣而東,莫敢有抗者,時我寡君棲於南漢,凜凜若履春冰而待白日者,殆五旬,東南諸道兵,相繼崩潰,西北帥逗撓峽內,不能進一步,城中食且盡,當此之時,以大兵薄城,如霜風之卷秋蘀,爐火燎鴻毛。」
那是當年朝鮮王朝臣服於清朝的歷史證據。
該史蹟石碑雖被韓國人認定為文化遺產,但在旅遊指南上幾乎不會出現,也疏於介紹。來訪公園的遊客稀疏,石碑也悄悄地豎立在草皮上,無言又沈重地訴諸出十七世紀朝鮮王朝的悲痛歷史。
這塊碑又是如何來的呢?現今又有何改變呢?這得從西人派政權驅逐了——朝鮮27位國王中,死後唯二沒有「廟號」(묘호)的光海君(광해군,1575-1641),招致與金國激烈的兩場戰爭說起。
1623年春天,光海君的侄子、定遠君(정원군,1580-1619)之子綾陽君李倧(이종),與西人派為主的金瑬(김류)、李貴(이귀)、申景禛(신경진)、李曙(이서)、崔鳴吉(최명길)等人聯手,聚眾千人,打著「崇明排金(清)」名號,於3月12日爆發了史稱「仁祖反正」(인조반정)政變,推翻了光海君。爾後,光海君被剝奪了王族身份,且流放到江華島,並於1641年7月死在濟州島,享壽67歲。然而,1623年綾陽君(即後來仁祖)登上王位,自然而然與擁立他的西人派組成政權,力打「崇明排金(清)」旗號,加深與金國(清)的對立,招來爾後兩場與金國的戰爭——「丁卯胡亂」(1627)和「丙子胡亂」(1636)。
我們知道,當年光海君被推翻的理由之一,是他的中立外交政策讓許多大臣不滿,特別是他與入侵朝鮮半島的野蠻「北狄」金國妥協,同時,也與差點導致朝鮮滅國的「倭賊」締結合約之舉,儘管光海君這些舉動是為了國家利益安危,但在當時講究性理學與禮儀的朝鮮儒學家與大臣眼中,為離經叛道、不可理喻之行。
而在仁祖推翻了光海君繼位後,首先課題即是要恢復「道」,而這時他所重用的西人派人士,也順勢執政,二話不說奉行反金親明政策,馬上停止與金國的貿易,欲斷絕經濟往來;同時,明朝的將領毛文龍(1576-1629)也以朝鮮半島的鐵山城(철산성)作為根據地,利用金國軍隊不熟悉水戰,佔盡地利優勢,不斷襲擊金國,造成了對方一定損傷,當然仁祖也樂見天朝將領戰果,有意無心間,或多或少也給予毛文龍支援,盼他能趕走胡賊,重振天朝威風,保衛朝鮮王室,而這些到後來皆成了金國入侵朝鮮導火線之一。
光海君1
光海君|Photo Credit: 《雙面君王》電影劇照
1624年春,仁祖反正的功臣之一李适(이괄,1587-1624),不滿事成後受到排擠,憤而發動叛亂,欲擁立興安君李瑅(이제,1598-1624)為王,兵下漢城,試圖推翻仁祖,但最終仍被仁祖鎮壓,引來殺身之禍。李适叛變失敗後,同謀支持者,如韓潤(한윤)等人,紛紛逃往金國,窩裡反地勸說努爾哈齊討伐朝鮮,但無果。
然而,時間是不等人的,努爾哈齊於1626年秋天過世,皇太極隨即繼位,儘管當時金國勢力已經擴張到遼東、蒙古部份地區,但對是否攻打朝鮮一事,金國內部仍未決斷。恰巧,當年正逢糧食歉收,導致隔年大飢荒,金國極需要與明朝或朝鮮等鄰國展開貿易,偏偏朝鮮仁祖與西人派所採取的是「崇明排金(清)」政策,讓金國吃了悶虧。
另一方面,從光海君時期(在位期間:1608-1623)就駐紮於鐵山城的明朝將軍毛文龍,雖對金國造成騷擾,但朝鮮王室久久不見其戰功,甚至丁卯胡亂前一年1626年夏,毛文龍分別在鞍山驛和薩爾滸對抗金國失利,大失人心,進而與朝鮮王朝產生間隙,皇太極當然眼見機不可失,於天聰元年(1627)正月,以「〔朝鮮王朝〕助南朝兵馬侵伐我國」、「窩藏〔明朝將領〕毛文龍」、「招我〔遼東〕逃民偷我地方」與「先汗歸天……無一人吊賀」等四項罪名,對朝鮮宣戰,且隨即派遣金國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為首,領濟爾哈朗、阿濟格、岳託、碩託等人,率領三萬將士,同時配以熟悉朝鮮地形、局勢的姜弘立(강홍립,1560-1627)、韓潤、朴蘭英、吳信男等眾名朝鮮將領為先導,大舉南下。
金國軍先渡過鴨綠江,於鐵山城擊敗毛文龍,毛潰退於皮島(피도,今北韓椵島),之後金國軍隊勢如破竹於13日包圍義州(의주),隔日,包圍淩漢山城(능한산성),連下義州,大破平安道重鎮定州(정주),之後再下郭山、安州、平壤、黃州、平山等諸城,金兵所到之處「三邑軍兵,皆被厮殺,逃生者只數十餘人。 義州、龍骨兩城皆陷,定州屯賊,時無進退之意,我民被擄者,皆剃頭云。」(《朝鮮王朝實錄15卷,仁祖五年1月22日,第七條》)仁祖見況不對,「賊入我境, 今已累日,而無一人斬敵首獻功者。」(《朝鮮王朝實錄15卷,仁祖五年1月21日,第六條》)1月26日,仁祖率百官倉皇出逃,以金尚容(김상용,1561-1637)留守漢城,29日逃往抵達江華島。
金國兵至平山後,雖屢次數落朝鮮對金國不敬之事,但也同時開始與之議和,最終雙方使節奔波、書信往返,兩國終結成盟誓,金國撤退。
關於此盟約,《朝鮮王朝實錄15卷・仁祖五年3月3日・第二條》史書為證:「朝鮮國王,以今丁卯年某月日,與金國立誓。我兩國已講定和好,今後各遵約誓,各守封疆,毋爭競細故、非理徵求…兩國君臣,各守信心,共享太平。皇天、后土, 嶽瀆神祗, 監聽此誓……胡人等宰牛馬,盛血骨于器。李行遠讀誓文曰:朝鮮國三國老、六尙書某等,今與大金國八大臣南木太、大兒漢、何世兎、孤山太、托不害、且二革、康都里、薄二計等,宰白馬、烏牛,立誓。今後同心同意,若與金國計仇,存一毫不善之心,如此血出、骨暴;若金國大臣仍起不良之心,亦血出、骨白,現天就死。二國大臣,各行公道,毫無欺罔。歡飮此酒,樂食此肉,皇天保佑,獲福萬萬……南木太等亦誓之曰:朝鮮國王,今與大金國二王子立誓。兩國已講和美,今後同心合意。」
兩方共稱兄弟國,然而,此次丁卯之役對金國助益甚大,戰後金國從朝鮮半島掠奪大量糧食、物資與百姓,除了緩解饑荒,同時也迫朝鮮承諾不再接納遼東流民,且朝鮮也應允對金國開市並繳納歲幣,但影響最深的,莫過於朝鮮與金國成為兄弟之邦,建立起正式外交關係,朝鮮王朝也以待明使之禮節接待金國使者,讓金國大感滿意。
儘管當時朝鮮並未因此斷絕與明朝的宗主國、藩屬國關係,但已經名存實亡,同時仁祖與西人派所主倡的「崇明排金(清)」政策也漸崩壞,在百姓心目中,仁祖形象也大損,以致九年後發生的皇太極親征朝鮮的「丙子胡亂」,無疑是摧毀朝鮮與明朝宗藩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場戰役石碑上的朝鮮悲痛史(上):丁卯胡亂與朝鮮仁祖「崇明排金」的崩壞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2OU8xEK
-------------------------------
石碑上的朝鮮悲痛史(中):皇太極親征朝鮮,仁祖如同甕中之鱉坐困南漢山城
石碑上的朝鮮悲痛史(中):皇太極親征朝鮮,仁祖如同甕中之鱉坐困南漢山城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fZVYDM
皇太極得知仁祖困他使臣,又出爾反爾毀約,大為生氣,分別是煞他風景,潑他一頭冷水。皇太極決定親征,領軍12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前去攻打朝鮮半島,開啟了朝鮮史上「丙子胡亂」序曲。
石碑上的朝鮮悲痛史(上):丁卯胡亂與朝鮮仁祖「崇明排金」的崩壞
「上在南漢山城。」——《朝鮮王朝實錄33卷・仁祖十四年12月16日・第一條》
丁卯胡亂後,仁祖與西人派人士雖與金國議和,但背地裡仍心繫天朝明朝,除了待金國兵馬一退,馬上上書報告天朝,言之會與金國結盟實是被迫,乃一時權宜之計;再者,朝鮮雖承諾邊境開市與金國貿易,但卻屢次以邊地歷經戰火殘破不全、百姓乏食為由,難以互市,同時也一再拖延定期繳納給金國的貢物,甚至一有機會,還會討價還價,削減數額,如1632年皇太極曾派巴都禮、察哈喇等人,前往朝鮮頒定當年度貢額,但仁祖推託說金銀、牛角非朝鮮特產,難以獻出,僅僅同意繳納貢額十分之一。
然而,金國的勢力一日比一日盛大,軍隊一月比一月健壯,皇太極的野心也一年比一年炙熱,終於1636年4月,皇太極在滿族、漢族、蒙古族三族擁戴下,由「王」改稱「皇帝」,國號改為「大清」,稱帝之日在即。為此皇太極(即清太宗)派遣使臣前去朝鮮,要求將兩國關係從兄弟國改為君臣國,簡單地說,即清欲取代明朝之地位,上升到宗主國地位。
此事非同小可,朝鮮王朝君臣上下,一見胡賊來信,大為反感,認為胡賊竟也敢逾矩稱帝——《朝鮮實錄33卷・仁祖十四年4月26日・第二條》史書詳細記載,當時朝鮮君臣接到胡賊之信模樣:「春信使羅德憲、回答使李廓馳啓以為:『方在虜中,適値其僭號,被刼不屈…其書稱大淸皇帝,稱我國曰爾國云云。』……伏見羅德憲、李廓等狀啓之辭及賊書謄出之語,心膽俱裂,不覺痛哭。當伊賊僭號,驅迫使臣之日,伏劍死義,非所責於此輩,而連日被驅,參聞鼓樂之聲,則眾胡牽曳,不得自由之言,渠等何敢自白?」
可見朝鮮朝廷上下,沒有一人不痛心與悲憤的,仁祖這時鐵了心,不僅當下囚禁皇太極所派來的使臣外,還宣佈1627年的城下之盟,兩國兄弟邦之約也無效。
但仁祖萬萬沒有想到,此決定深深地影響了國內局勢,風雲變色。
皇太極得知仁祖困他使臣,又出爾反爾毀約,大為生氣,分別是煞他風景,潑他一頭冷水。同年12月,皇太極決定親征,領軍12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前去攻打朝鮮半島,開啟了朝鮮史上「丙子胡亂」序曲。
丙子胡亂戰役時間極短,為1636年年底至1637年年初間,為金國(清)第二次入侵朝鮮的戰役,戰爭發動之主因,除了前方言及朝鮮屢次挑釁金國、不屑胡賊稱帝外,從清軍戰略而言,清軍也是為了之後消滅殘餘明朝勢力之準備,盤算趁此次機會,先解決後顧之憂,摧毀明朝東江防線。
此次動怒的皇太極親自出征,連帶帶起清軍部隊士氣,清兵所到之處,銳不可擋,主力部隊循著十年前入侵朝鮮路徑,一渡鎮江,佔領郭山城後,朝鮮半島的許多防城,諸如定州、安州等地,紛紛不戰降於清。
且清軍入侵之際,正值寒冬,清軍趁冰寒地凍,臨津江結凍之際,直接渡江攻佔漢陽。此時,仁祖又眼見情況不對,先將王妃、王子與大臣妻子,急送往江華島避難後,自己則率領文武百官,聽從右贊成李貴之建議「右贊成李貴上箚曰:據險保民,養兵討賊,誠今日第一急務也。 捨此不為,徒役無辜潰卒,築無糧餉、無器械、無守卒之孤城,欲禦長驅之賊,此所謂時詘擧嬴也……臣意南漢。」(《朝鮮王朝實錄32卷・仁祖十四年9月24日・第三條》),欲退守到南漢山城(남한산성),等待各路勤王軍救援外,同時派出崔鳴吉(최명길,1586-1647)等人赴清營談判,試圖拖延時間。
南漢山城,位於今日首爾東南方約25公里處,京畿道廣州市的南漢山山上的古城,海拔約480公尺,面積約為53萬平方公尺,與京畿道廣州市、河南市及城南市的山脊相連,具有高度軍事防禦能力,其城建立歷史可上溯到三國時代(427-660),人們多認為此城為百濟(B.C.18-660A.D.)溫祚(온조,在位時期:B.C.18-28A.D.)所建,也曾被推測過是河南慰禮城(하남위례성),但此城原為土城,而在光海君在位時期,光海君為了防禦外敵,下令改建成石城,約於1621年間建成。反諷的是,此城最終成為仁祖對抗胡賊,退守避難46日之地。等來到二十世紀,1950年李承晚總統時期,改建成知名公園,1963年1月21日更被韓國政府指定為第57號歷史遺址,2014年6月22日為繼知名的石窟庵、佛國寺、海印寺藏經板殿等,韓國第11項被選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現在此城也被指定為道立公園。
然而,今日風景明媚的道立公園山城,在當年仁祖被困時,可是一座死守的悲城……
Khitai5
南漢山城|Photo Credit: Khitai@Wiki CC BY SA 2.0
1636年12月,仁祖出走奔城路途上,還發生一樁軼事,即據傳仁祖前去南漢山城避難之時,跟隨的眾多官員,多是死的死逃的逃,最終只剩數人,每人輪流背仁祖上山,正當大家疲乏之際,有一位叫做徐欣男(서흔남,?-1667)的樵夫挺身而出,一口氣地把仁祖背到南漢山城內安居。護駕有功的他,仁祖為了感謝他,順從其願望,把自身所穿的龍袍送給他,爾後也大為重用,當然,徐欣男也不負眾望,守城時有建功,死後龍袍陪葬,成為朝鮮歷史上有名的義人(의인)之一,而這已經是後話了。
當皇太極得知仁祖奔往南漢山城消息後,便會合各部隊人馬,大軍壓境包圍南漢山城,清兵首先採取圍城戰,斷其糧食與出路,試圖擊潰朝鮮士氣。另一方面,仁祖也緊急向朝鮮各地發出檄文,號召起兵,同時他也沒有忘記派出密使,向宗主國明朝請求援軍,希望天朝能像壬辰之亂,再造救國之恩,但終究未果。
清軍除了以重兵層層包圍南漢山城,同時皇太極也指派多爾袞前去攻打江華島,俘虜了朝鮮王妃、王子、宗室與群臣家屬約76人,此消息傳回南漢山城後,更讓守城將士心慌意亂。
當時,南漢山城內雖號稱有1.3萬軍兵防守,但糧食約只夠食用50天,且寒冷的冬天,「雲霧四塞,終日晦冥,咫尺不辨」(《朝鮮王朝實錄34卷・仁祖十五年1月6日・第三條》),使得固守城池的朝鮮軍兵,顯得更為艱難,到最後糧草斷絕之際,還傳出城內守兵不得不宰殺馬匹充飢,但一頓溫飽之後,又得面對惡劣的天寒地凍氣候,致使守兵更加難堪,「風氣甚寒,城上軍卒,有凍死者。」(《朝鮮王朝實錄34卷・仁祖十五年1月14日・第二條》)城外的清軍好整以暇,每日在外飲酒吃肉,等待城內朝鮮軍隊自身崩毀。
朝鮮各處守軍見仁祖被圍,雖從全羅道、忠清道發動援軍前來救駕,但也先後被圍城在外清軍擊潰,無法挽回一絲絲局面,此時仁祖、朝鮮政權如同甕中之鱉,困在南漢山城內。
期間,主導議和者崔鳴吉(최명길,1586-1647年)穿梭兩方兵營內議和,多次修書拖延時間,等待機會。如崔鳴吉曾於一信內,言及「往日之事,小邦已知罪矣。有罪而伐之,知罪而恕之,此大國所以體天心,而容萬物者也。如蒙念丁卯誓天之約,恤小邦生靈之命,容令小邦改圖自新,則小邦之洗心從事,自今日始矣。若大國不肯加恕,必欲窮其兵力,小邦理窮勢極,以死自期而已。敢陳肝膈,恭竢指敎。」《朝鮮王朝實錄34卷・仁祖十五年1月3日・第三條》文辭婉轉外,也可見到此時屈清之下之悲態。
然而,隨著救援仁祖失利戰事傳來,「外無援兵之奏捷,內無良將之可恃,束手孤城,只待死日。」(《朝鮮王朝實錄34卷・仁祖十五年1月16日・第3條》)。最終,仁祖也修書一信寄至清營:「朝鮮國王,謹上書于大清國寬溫仁聖皇帝。〔此下有陛下二字,為諸臣所爭,而抹去。〕伏奉明旨,勤賜申諭,其所以責之切者,乃所以敎之至,秋霜澟洌之中,帶得春生之意。伏惟大國威德遠加,諸藩合辭,天、人所歸,景命方新,而小邦以十年兄弟之國,顧反獲戾於興運之初,反求諸心,有噬臍靡及之悔。今之所願,只在改心易慮,一洗舊習,舉國承命,得比諸藩而已。」《朝鮮王朝實錄34卷・仁祖十五年1月18日・第一條》盼望有所轉機。
但皇太極這次鐵了心,憑著大軍兵強馬壯,武器精良,糧食充足情況下,豈有與朝鮮議和之理,更命令眾兵準備火砲,轟隆轟隆地大肆射入南漢山城內,打入城內的彈砲被朝鮮守軍形容為「砲丸大如鵝卵,或有中死者,人皆駭懼。」(《朝鮮王朝實錄34卷・仁祖十五年1月19日・第二條》)到最後,「砲聲終日不止。城堞遇丸盡頹,軍情益洶懼。」(《朝鮮王朝實錄34卷・仁祖十五年1月25日・第一條》)實見困苦守城之敗跡了。
困守南漢山城的仁祖,每天度日如年,隨著士兵疲態日顯、援軍無息、天寒糧缺、敵砲終日的山城,他也只能放棄,於1637年1月30日,仁祖與大臣們打開了南漢山城大門,一起前往皇太極早就叫人於漢江江畔,三田渡的清軍營地設好的降壇投降,史稱「丁丑下城」(정축하성)。
---------------------------
石碑上的朝鮮悲痛史(下):不可抹滅的降清史實,三田渡碑終負「恥辱」之名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2ZVNFmT
一塊碑文,穿梭了370年歲月,承載顯赫的皇太極之勢、朝鮮仁祖守南漢山城之不堪、朝鮮民族獨立之象徵,與歷史文物存廢之爭議。
石碑上的朝鮮悲痛史(上):丁卯胡亂與朝鮮仁祖「崇明排金」的崩壞
石碑上的朝鮮悲痛史(中):皇太極親征朝鮮,仁祖如同甕中之鱉坐困南漢山城
「 吾君、吾君,捨我而去乎?」——《朝鮮王朝實錄34卷・仁祖十五年1月30日・第二條》。
1637年1月30日「丁丑下城」,仁祖與眾臣來到三田渡清軍營地降壇,降於皇太極。史書記載當時仁祖失落狼狽之況,「龍、馬兩胡,來城外,趣上出城。上着藍染衣,乘白馬,盡去儀仗,率侍從五十餘人,由西門出城,王世子從焉。百官落後者,立於西門內,搥胸哭踊。上下山,班荊而坐。」(《朝鮮王朝實錄34卷・仁祖十五年1月30日・第二條》)
被帶到營內的仁祖,「望見,汗張黃屋而坐,甲冑而帶弓劍者,為方陣而擁立左右,張樂鼓吹,略倣華制。上步至陣前,龍胡等留上於陣門東。龍胡入報, 出傳汗言曰:『前日之事,欲言則長矣。今能勇決而來,深用喜幸。』上答曰:『天恩罔極。』 龍胡等引入,設席於壇下北面,請上就席,使淸人臚唱。上行三拜九叩頭禮。」(《朝鮮實錄34卷・仁祖十五年1月30日・第二條》)而這也就成為朝鮮王朝歷史上,屈辱臣降於清朝之史實記載,同時,朝鮮送出兩位世子昭顯世子(소현세자,1612-1645)和鳳林大君(봉림대군,1619-1659),作為人質帶往清國。
而自始至終反對投降,誓死不向胡賊稱臣的「斥和派三學士」(척화파 삼학사)的朝鮮大臣弘文館校理尹集(윤집,1606-1637)、修撰吳達濟(오달제,1609-1637),與台諫官洪翼漢(홍익한,1586-1637),則是在仁祖投降前夕,當成「禮物」被綁縛送往清營,三人其後雖被清軍酷刑伺候,仍不願屈服胡賊,最終被押到瀋陽處死,這三人後來也成為南漢山城顯節祠內,所祭拜的三學士。
向皇太極行上三拜九叩頭降禮後的仁祖與朝鮮王朝,馬上面臨一則以喜的是,消了一口氣的皇太極與清兵退兵,二則以憂的是嚴苛的臣國約束。
當時皇太極所開出的條件,除了讓朝鮮順理成章成為清的藩屬國,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君臣關係外,也讓兩位朝鮮世子昭顯世子和鳳林大君,被押到奉天作為人質。同時當年度,清對朝鮮王朝也開出每年「豐富」的朝貢份額,分別是歲幣以黃金一百兩、白銀一千兩、水牛角弓面二百副、豹皮一百張、鹿皮一百張、茶千包、水㺚皮四百張、靑皮三百張、胡椒十斗、好腰刀二十六把、蘇木二百斤、好大紙一千卷、順刀十把、好小紙一千五百卷、五爪龍席四領、各樣花席四十領、白苧布二百匹、各色綿紬二千匹、各色細麻布四百匹、各色細布一萬匹、布一千四百匹、米一萬包為「定式」。
此外,皇太極對朝鮮王朝是否真心投降此點,還開出帶點考驗性質的條件——即當清攻打明朝所屬的島嶼皮島時,朝鮮得協助出兵,自備水兵、槍砲、弓箭等軍事武器外,也得派出戰船軍艦50艘,協助攻打他們的前宗主國,另外,清也限制禁止朝鮮王朝修建境內防禦工事,「新舊城垣,不許繕築。」就內政部份,清也不放過,諸如「爾國所有兀良哈人,俱當刷還。日本貿易,聽爾如舊……其東邊兀良哈避居於彼者,不得復與貿易,若見之,便當執送」等條件,足見清一手介入朝鮮外交與內政部份。
儘管投降條件嚴苛,但清如此做的原因,目的只有一個,即是要狠狠地給朝鮮一個教訓,讓他們萬萬世世記取其教訓,「當念國家之再造,異日子子孫孫,毋違信義,邦家永奠矣。」(《朝鮮王朝實錄34卷・仁祖十五年1月28日・第四條》)
Samjeondo_Monument5
丙子胡亂行三跪九叩禮的想像浮雕|Photo Credit: Abasaa@Wiki Public Domain
在朝鮮隸屬於清朝時期,也曾在今日首爾西大門區重修「迎恩門」(영은문),用來迎接清朝勅使,從1637年到1881年間,朝鮮半島總共迎接清朝勅使161次,每年四次向清朝進貢(1644年後改為每年進貢一次),直到1895年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才結束這段宗藩關係。
而此圍城歷史,也在近年2017年韓國導演黃東赫(황동혁),參造金薰(김훈)寫作出來的《南漢山城》小說,翻拍出同名電影,描述丙子胡亂期間,朝鮮仁祖與大臣被清軍圍困在南漢山城之故事。
1627年和1636年的清朝(金國)的入侵,分別被朝鮮人士稱為「丁卯胡亂」和「丙子胡亂」,合稱「丙丁虜亂」(병정노란),最終朝鮮降服清朝,斷絕與明朝關係,對清朝採取臣下之禮。當時,清朝為了讓朝鮮記取曾經反抗清大罪與教訓,除了開出前方言及的嚴苛投降條件外,於1639年也命令建立石碑,這即是「三田渡碑」(大清皇帝功德碑)。
綜觀碑體全內文,碑文一一道來,清朝之所以攻擊朝鮮的理由(如「己未之役,都元帥姜弘立,助兵明朝……小邦申飭邊臣,言渉不遜……」等)、朝鮮不得不服降的理由(「城中食且盡」)、以及清攻朝降鮮,所施以恩惠(「先陷江都,宮嬪王子曁卿士家小,倶被俘獲,皇帝戒諸將,不得擾害」)與迅速撤退等相關內容,正因此,立其使石碑「垂諸永久,以彰夫皇帝之功之德」,而得名「大清皇帝功德碑」,完整呈現出當年皇太極軍壓山城,朝鮮仁祖丁丑下城之恥,碑文旁還清楚地刻畫著,仁祖投降大清帝國皇太極,雙膝跪倒在地行三拜九叩頭禮(삼배구고두례)磕頭之圖樣,爾後,每當清朝敕使到朝鮮半島,都會先前往三田渡,拜謁大清皇帝功德碑。
此碑說到底,為韓國人不可抹滅的歷史投降清之史實遺物,但故事太多悲涼、碑文太過寫實,當地甚至有「恥辱碑」之稱。
直到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朝勢力被逐出朝鮮半島後。以朴泳孝(박영효,1861-1939)為首反清獨立的開化黨人被日本扶植上台,境內才全面開始清算朝鮮與中國的宗主國、藩屬國之餘毒,期間諸如頒布《洪範十四條》、拆除迎恩門、推倒大清皇帝功德碑等,都是一大象徵。
韓國人推倒這塊被他們視為降於清朝「恥辱碑」的大清皇帝功德碑,是在高宗三十二年(1895)3月,同時與拆除迎恩門,改建成獨立門等工作一起進行,而在1913年日本殖民朝鮮半島時代(1910.8.29-1945.8.15),大清皇帝功德碑又再度被復原。等來到1945年8月朝鮮脫離日本統治,1948年光復後建立起大韓民國政府,1956年韓國百姓又把這塊恥辱碑,眼不見為淨地埋到地底下去。
然而,歷史的真相總是無法掩蓋,1963年的一場洪水,讓這塊被埋到地底下的碑文,再度浮現天日,當年度1月21日,此碑文也被指定為歷史史蹟,編號101號。
然而,現今此碑的爭議仍是不斷,諸如2007年2月初,一位朴姓民眾用紅漆,在碑身噴上了第四種文字,韓語的「撤去」(철거),與「丙子」(병자)兩詞,而後者也有負面的「病者」、「沒用的人」之意,以表不滿,同時他也計算好此碑文最初建立年代,到他破壞此碑之時的2007年,共經過370年,因此,朴姓民眾也就毫不客氣,大喇喇地在文字下,又再噴上大紅「370」的阿拉伯數字。
此破壞碑文的朴姓民眾舉動,當年造成社會輿論轟動;對於朴姓民眾作為,社會內持正反兩面意見者都有,諸如有人認為此碑承載了國家恥辱歷史,於當代必須銷毀,而也有人認為,保留此碑可以提升國民愛國心,教育國民保護國家之重要性。然而,就碑文上所保留下的三種語言與內容,皆為珍貴的史實與考古材料,最終此碑仍被韓國政府決定保留之,在修復了被朴姓民眾破壞的碑文後,於2010年,轉移至樂天世界大樓後方,加以保護。
一塊碑文,穿梭了370年歲月,承載顯赫的皇太極之勢、朝鮮仁祖守南漢山城之不堪、朝鮮民族獨立之象徵,與歷史文物存廢之爭議。
碑體不再僅僅是塊碑體,碑文不再僅僅是份碑文,而是記錄下這片土地上,國家、民族、人的歷史。石碑上的朝鮮悲痛史(下):不可抹滅的降清史實,三田渡碑終負「恥辱」之名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2ZVNFmT
石碑上的朝鮮悲痛史(下):不可抹滅的降清史實,三田渡碑終負「恥辱」之名


1637 丙子之亂 https://bit.ly/32P66vb
1619年薩爾滸之戰後,明朝對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大為下降,女真族的後金政權開始強大起來。1627年,後金君主皇太極遣兵入侵朝鮮,朝鮮被迫與後金議和,與後金結盟。但當時朝鮮由親明的西人派執掌政權,依然保持與明朝的關係,收留明朝戰敗逃至朝鮮的將領,對後金持敵對態度。
1628年,朝鮮依據與後金的協議,開市於中江。同年,因毛文龍被袁崇煥處決導致明軍陷入混亂,皇太極計畫趁機進攻明朝,向朝鮮徵調兵船。朝鮮仁祖故意拖延三日後才接見後金的使臣,並對他說:「明國猶吾父也。助人攻吾父之國,可乎?船殆不可藉也。」
1632年,皇太極派巴都禮、察哈喇等人前往朝鮮頒定貢額。仁祖僅同意貢獻貢額的十分之一,推託說金銀、牛角不是朝鮮的特產,拒絕獻出。皇太極大為光火,於次年致書仁祖,責其減歲幣額,並竊葠畜、匿逃人之罪,欲罷遣使,專互市。朝鮮索性拒絕同後金在會寧城的互市。此後又多次拒絕互市,並加築京畿、黃海、平安三道白馬等十二城,以加強對後金的防備。
1635年,皇太極攻察哈爾,林丹汗之子額哲獻傳國玉璽投降。皇太極準備稱帝,遣使通報朝鮮。朝鮮將後金使臣囚禁,宣佈不承認1627年的城下之盟。使者逃回後金,報告皇太極,皇太極大為光火。
' 入侵朝鮮
1636年四月,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同年臘月,皇太極以朝鮮違背盟約為由,準備入侵朝鮮。派濟爾哈朗守瀋陽,阿濟格、阿巴泰守遼河入海口 以遏明軍,皇太極親自率領清軍十二萬入侵朝鮮。皇太極令多爾袞、豪格分統左翼滿洲、蒙古兵,從寬甸入長山口;戶部承政馬福塔等率兵三百人突襲朝鮮王都漢陽城,多鐸、岳託等人率數千兵馬接應。皇太極與代善率其他各路軍馬進攻朝鮮。馬福塔、多鐸等部襲敗了漢陽守軍,朝鮮仁祖遷王族於江華島避難,自己則退守南漢山城。隨後清軍主力渡鎮江,佔領郭山城,定州、安州不戰而降。清軍乘臨津江結冰之際渡江攻佔漢陽,會合各部包圍南漢山城。
朝鮮各處守軍見國王被圍,紛紛前來支援,但先後被清軍擊敗。崇德二年(1637年)正月,清兵先後擊敗全羅道、忠清道等地的援軍。朝鮮仁祖向清軍求和。皇太極恐朝鮮再次反清,遣多爾袞襲破江華島,俘虜朝鮮王妃、王子、宗室、群臣家屬等眾。皇太極遣使,要求朝鮮仁祖出城投降。仁祖將親明反清的主要人物弘文館校理尹集、修撰吳達濟及台諫官洪翼漢縛獻清軍,隨後出城,脫去王服,改穿青衣,在三田渡拜見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雙方簽訂和議:
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
朝鮮斷絕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係。
朝鮮仁祖以其長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質。
朝鮮應向清朝朝貢。每年黃金百兩、白銀千兩、水牛角二百對、貂皮百張、鹿皮百張、茶千包、水獺皮四百張、青黍皮三百張、胡椒十斗、腰刀二十六口、順刀二十口、蘇木二百斤、大紙千卷、小紙千五百卷、五爪龍席四領、花席四十領、白苧布二百疋、綿綢二千疋、細麻布四百疋、細布萬疋、布四千疋、米萬包。
清朝攻打明朝所屬的島嶼皮島時,朝鮮應該出兵、出戰船五十艘協助。
清朝禁止朝鮮大量修建城堡等防禦工事。
在一系列儀式之後,朝鮮服屬了清朝統治,並在三田渡地區建立「大清皇帝功德碑」(即三田渡碑)。皇太極隨即撤軍歸國。
'' 戰後
另見:大清皇帝功德碑、反清復明、朝鮮孝宗北伐計劃和迎恩門
清朝將五十萬朝鮮人作為俘虜押回國充作奴隸,並掠走朝鮮大量物資,後來朝鮮政府向清朝支付贖金贖回了一些人。根據協議,朝鮮被迫與明朝斷交,接受清朝的冊封,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根據規定,朝鮮使用的年號由明朝年號改為清朝年號。洪翼漢、尹集、吳達濟三人被清軍抓往瀋陽殺害,號稱「三學士」。
雖然朝鮮屈服於清朝的統治,但朝鮮人對清朝非常反感,稱呼清朝為「胡虜」。這種敵對的稱呼和態度,在《朝鮮王朝實錄》中比比皆是。朝鮮方面僅僅在外交上使用清朝年號,在國內則不使用,稱為「某某王某某年」,例如「仁祖大王十二年」等等。不少士人尊崇明朝,使用「後崇禎」年號,致使「崇禎」這個年號被朝鮮士人沿用數百年。而在朝鮮孝宗在位期間,朝鮮甚至密謀起兵,聯合日本江戶幕府、南明反對滿清,後來又計劃響應三藩之亂和明鄭政權。但北伐計劃最終因財政困難而計劃擱淺。[1]
在外交方面,朝鮮建立迎恩門以迎接清朝勅使,在1637年至1881年之間,朝鮮先後161次接待清朝勅使。朝鮮每年四次向清朝進貢(1644年後改為每年一次),直到甲午戰爭清朝戰敗為止。而在甲午戰爭清朝戰敗之後,迎恩門被拆毀,改建獨立門。1637 丙子之亂:: & ''1637'' 醫療生技資訊網(高雄) @ 高國慶醫師資訊收集站線粒體PRP長壽蛋白端粒酶 排毒 水針刀41度C}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2P66v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