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2_1244401515618601-143446508_n1515618400-4210968971

上清派是在晉朝時由南天師道演變、分化而形成的一個道教派別。以《上清經》(《上清大洞真經》)、《黃庭經》為主要經典,奉魏華存為開派祖師。
在上清派發展史上,發展和傳播上清經系的主要是楊羲,許謐和許翽等。東晉興寧二年(364年)道士楊羲聲稱魏華存(南嶽魏夫人)傳授給他上清眾經31卷。到東晉末年,道士王靈期加以增飾,開始廣泛流傳。至陶弘景時,茅山成為上清派活動的中心,因此這以後的上清派被稱為茅山宗。
上清派強調人體內精氣神的修煉,重登齋入靖、存思諸神形象,不重煉外丹。該派開創人物認為依上清法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主神為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即後之靈寶天尊),比天師道的「太清」更高。上清派的開創人物均為門閥出身,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統治階級上層亦有聯繫。上清派的出現,反映了民間道教轉向士族(士大夫)道教發展的變化
上清派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YqK5z4
--------------------------
上清派的成立和陶弘景的努力分不開。在陶氏之前已有上清派的雛形,造作了一些經典,但在社會上影響不大。陶弘景有意識地構造上清派自身的傳授系統和演變歷史,並總結和發展了遺留到他手裡的上清派經典,集其大成,以眾真告誡的方式宣布上清派的成立。陶弘景是使道教在教理上進一步提高的一個重要人物,他出身在具有較高文化傳統的士族家庭,幼年即喜讀《神仙傳》之類的道書,由於仕途上不得志,於三十六歲便歸隱茅山修道。他性好著述,尤明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地理、醫術本草。他是個多才多藝的人物,特別在藥物學上有重要貢獻。他的著作很多,重要的有《真誥》、《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神農本草經集注》、《合丹法式》等。他雖然身在山林,但仍熱衷於政治活動,只不過他的活動同早期道教徒不同,他是要幫助統治者穩固統治秩序。他的《真靈位業圖》把神仙劃分等級,就是替人間的封建等級制找根據,以便維護這種制度。經過陶弘景努力而形成的上清派,沒有致力於大規模的集體宗教活動,而是注重個人閉門獨戶進行修煉,故其信徒多是知識分子。除了吸收道教內部其他各派修行方法,上清派的獨到之處就在於:它堅持通過煉神的方法去達到煉形的目的,把佛門煉神的義理吸取進道教。上清派極看重精神的修養,認為要獲得形體永存的高級方法就是存神和行氣。靈寶派向佛教學習,上清派比靈寶派學習得更多。主張三教合一,借用佛教理論來完善本派,這是上清派的又一大特徵。正因為如此,上清派在宗教理論上比靈寶派更有系統,更富於理論思維。
上清派 -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https://bit.ly/2Yq88hz
------------------------
靈寶天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0DhGIH
靈寶天尊,道教天神,最早為道教上清派尊神,三清尊神之第二位。全稱「太上玄皇高聖元氣所成靈寶天尊上清妙有上帝玉晨大道君」,靈寶派稱「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簡稱「上清大帝」、「太上道君」、「玉晨道君」。號為「靈寶」,名為「經寶」,專門講述道教經書。
道教認為靈寶天尊是道的化身,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道觀之「三清殿」中,其塑像居右位,大多手捧如意。天尊的神誕之日是夏至,官府與道觀於是日祭祀,但民間大多認為是八月初一,俗稱「官祭夏、民祭秋」。一說八月初一,是天尊下降之日。
經典中之記載
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其第二中位編排為「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第四中位之二,編排「上皇太上無上大道君」。至《上清眾經諸真聖秘》仍分別列「玉晨太上大道君」和「太清大道君」。《雲笈七籤》則分別撰《太上道君紀》、《太上玉晨大道君紀》。《大洞經》則云:「上清高聖大道君者,一號玉晨君。」[1]「靈寶天尊即太上大道君也。」[2]後來上清派,靈寶派的這三種稱呼均融合為三清的第二位尊神了
「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隨迎,謂其無復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無而無,視之無象,聽之無聲,於妙有妙元之間大道存焉,道君即審道之本,洞道之元,為道之炁,即師事元始天尊稱受弟子焉,猶是老君票而師之矣:居上清禹余天中,降金科寶第三洞仙經付經師羅翹真人,傳教於萬國焉!」[3]「玉晨大道君為靈寶教主,乃元始天尊之弟子,太微天帝之師也,受靈寶上品度人之道。」[4]「靈寶乃道君之號,道君名經寶,以諸經皆由道君演說也。」[5]。
《大洞真經》云:「上清高聖太上大道君者,蓋玉晨之精氣,慶雲之紫煙,玉暉曜煥,金映流真,結化含秀,包凝立神,寄胎母氏,育形為人,母妊三千七百年,乃誕於西那天郁察山浮羅之岳,丹玄之阿矣!」[6]
《靈寶略記》稱:「太上大道君,以開皇元年,托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孕於洪氏之胞,凝神瓊胎之腹,三千七百年降誕於其國,郁察山浮羅之岳,丹玄之阿側,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於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道君靈寶大乘之法十部妙經。元始乃與道君游履十方,宣怖法緣,既畢。然後以法委付道君,則賜道君太上之號,道君即廣宣經籙,傳乎萬世。」
靈寶天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0DhGIH
-----------------------
上清派是道教的一個重要的派別:茅山 道教~上清宗
上清派形成於東晉,鼎盛於隋唐,影響幾乎縱貫整個道教史。早期上清派主要的活動中心主要以茅山 主要活動中心,故上清派又稱「茅山 宗」。
隋唐時期上清派的影響已經遠播大江南北,《全唐文》云:「茅山 為天下道學之所宗」,從跟皇權關係看,上清派道士多為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知識分子,為王公貴族所欽崇,並往往充當帝師。正是長期與統治者的良好關係,使得上清派在漫長的歷史發過程中興盛不衰。
「道門華陽」
由於茅山 為上清派本山,後“華陽”成為上清派的代稱。「道門華陽」和「儒門洙泗」並舉的作法,實際上已將上清派標舉為整個道教代表。
當然這一個標舉有其深厚的之理論基礎:那就是上清派在其發展的過程之中,長期以來一直作為道教的主流道派而存在,其巨大的影響及其所受到的帝王的欽崇也是其他道派所罕能企及的。
上清派自創教之日起,其代表人物或出生于士族大家,或為飽學之士,這樣的領袖人物從一開始便賦予了上清派與眾不同的貴族和人文氣質。
東晉、南朝時期為上清派的開創和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傳承中上清派奉魏華存為開派祖師,楊曦為第二代玄師,許謐為第三代真師,許翽為第四代宗師,馬朗為第五代宗師,馬罕為第六代宗師,陸修靜為第七代宗師,孫游嶽為第八代宗師,陶弘景為第九代宗師。
上清派是一個以尊奉上清經為特色道派。因此,經書造作和勘定工作在上清運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由於陶弘景居茅山 傳授上清法,苦心經營數十年,茅山 逐漸形成上清派的活動中心,故此後的上清派又稱「茅山 宗」。從此以後一直到北宋中,上清派一直是勢力較大的主流道派。被稱為「山中宰相」的茅山 宗創始人的陶弘景,因其淵源的學識而備受帝王的恩寵和王公貴族欽崇。
陶弘景對權貴的倚重也贏得了上清派的繁榮。陶弘景除了開創茅山 宗,弘揚上清經,發展上清派的修道理論外,還建立了等級分明的神仙普系。總之,到了梁代,上清派的勢力已淩駕于天師道之上。
隋唐時期,特別是唐,上清派達到鼎盛時期。如果說南北朝時期上清派的發展空間還主要限于南方的話,那麼,隋唐時期上清經的傳習己遠播大江南北。隨著隋朝建立國家的統一,南方和北方道教的交流更加向深入。茅山 宗在隋獲得了長足發展,上清派的勢力逐漸向北方滲透並占據了北方。上清派勢力擴張與當時茅山 宗領袖人物王遠知的活動有很大的關係。王遠知極強的政治活動能力人及在時代風雲的變幻中對皇權的倚重,使得茅山 宗先後為隋唐的統治者所推崇。能使茅山 宗在朝代更迭中依然保持興盛不衰,王遠知功不可沒。王遠知的弟子潘師正也是茅山 宗在北方傳教的重要人物。正是在王遠知、潘師正也是茅山 宗等人的努力下,上清派的影響得以遍佈全國。
雖然樓觀道團不肯承認茅山 道團在教義思想上領導地位,但是它們將上清經法在北朝推廣,就等於使北朝道教接受了陸修靜創始判教體系,也就等於使南北兩方道教在教義思想和教團組織模式上融合為一個統一體了。著上清經法所體現的個人清修至上原則推廣,北朝道教組織體制也相應改,祭酒體制逐漸被道館體制完全取代。
茅山 宗之所以能成為唐代道教的主流,
以內在因素而言,主要是由於它能兼收並蓄,吸收三教之長,並融匯三洞經法,不持門戶之見,採取開放的態度;且有一個獨立而嚴密的傳承體系,人才輩出。
以外在因素而言,茅山 宗的宗師大都具有較強的政治活動能力,經過他們的努力,使茅山 宗在陳、隋、唐三個朝代的迭換中不僅均未遭受打擊,而且獲得了每朝統治者的扶持,使它具有相對穩定的發展條件,這也是它興盛發展的重要原因。
唐代時茅山 宗成為了道教的主流。這一個階段的茅山 宗在教理上受到重玄思想的影響,並吸收了靈寶齋法。這顯示茅山 宗在各道派之間教理教義的互融合時所做貢献。陶弘景力主三教合一的思想在此時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王遠知(第十代宗師)、潘師正(第十一代宗師)、司馬承禎(第十二代宗師)、吳筠、李含光(第十三代宗師)、杜光庭等為在這一個階段名震四方的道士,也得到皇權的極大優寵。唐代時茅山 宗已經遍佈全國成為道教的主流,並建立了嵩山、王屋、茅山 、天台、京畿、蜀中等幾個大的傳教據點。當時有“茅山 為天下道學之宗”之眷。這也是茅山 宗歷史上最輝煌時期。
陸修靜締造新道教,採納和推廣了天師道的籙位與等級制度,更加強調籙文的意義。《洞玄靈寶道士課中法》說:「籙者戒籙情性,止塞愆非,制斷惡根,發生道業,從凡入聖,自始及終,先從戒籙,然後登真。」這是把籙文作為幫助道徒自我約束和修煉的一種法寶。《正一修真略儀》說得更具體而又為神奇:「籙以檢劾三界官屬,御運元元,統握群品,鑑騭罪福,考明過功,善惡輕重,紀於簡籍,校誡宣示之文。掌覺靈圖,推定陽九百六天元劫數。又當詔令天地萬靈,隨功役使,分別仙品,眾官吏兵,億乘萬騎,仙童玉女,列職主事,驅策給侍之數目。浩劫無窮,太上十方至真眾聖,皆互秉師資,結盟受授,從俗登真,永葆生道。」就是說,各種等級的籙文都和一定神靈相連繫,具有號令這些神靈的威力;還能鑑別和記錄神靈及持有籙文的修煉者的功過,給予相應賞罰;還能替持有籙文的修煉者推定「劫數」; 不但一般道士,就是高級神仙,也都毫不例外地授受籙文。隋唐時,道教把這種法力無窮的籙文通稱為「法籙」,等級界限相當嚴格。
上清法籙在唐代道教法籙中地位最高,據說這些法籙威力極大。例如屬於玉清部第一階品的「太上帝君金虎符籙」又名「太微天帝君金虎玉精真符」,據說是由太微天帝君傳授給金闕帝君,由小有王君抄出流傳世間,內容涉及天魔隱諱,萬神內名,主要是三鬼王(六天大鬼,北帝魔王、北酆鬼相),只要呼喚他們的隱名,或佩帶這件符籙,就可以差遣天仙神人,呵叱群靈,使百邪不得危害生靈。
「符書」就是「符」,「符」和「籙」總稱「符籙」。符本是古代軍隊和官府中使用的一種憑證,是把刻寫有文字竹片、木板或其他物品,分成兩半,以檢驗兩半能不能相合,來判斷其中一方身份真偽。古代巫師和方士仿照這種形式,想像他們寫的神秘異文字的物件可以做為溝通神鬼的憑證。籙是指竹片之類的物件上用文字做記錄,符上文字就是籙;後來道士把符上記錄所謂天曹官署佐吏之名的文字特稱為籙,而把符上除了這種籙文之外的奇異符號和圖形特稱為符。五斗米道等鬼神道派以符籙術為主要手段。神仙道士一般都強調依靠自身的努力,不那麼重視鬼神威力,但通常也把符籙作為求仙輔助的手段,上清派、靈寶派都各具有特色。
陶弘景致力於道教形象的雅化,著住精神的修養,所以對金丹、符籙、章書、醮謝等企求立竿見影解決具體問題的方術,他都評價不高。他開創茅山 道團成為道教最高層次的代表,除了擅長上清經法以外,在唐代又致力於重玄理論的建構,更加不願意被人看俗了。因此,他們一方面也宣傳上清法籙威力,以吸引民眾,另一方面又不願意人們過份的注意上清法的法籙,而忽略了它高雅。經陶弘景十年的努力之後,茅山 成為上清經法的大本營。上清經法聲名大振,從而對維護新道教統一、完整和高雅形象發揮了積極作用。
唐高宗請潘師正作符書,企圖借助於高檔的上清派符書的神力為自己個人帶來好處。潘師正作為王遠知得意門生,當然不可能不解符書。他之所以拒絕皇帝作符書的要求,一方面就是希望皇帝不要貪求庸俗的個人福利,而應該注重高雅終極追求;另一方面也希望維護上清經法的高雅形象,不願意讓人把茅山 高道看作一般江湖術士。
李含光主持的茅山 道教後,正逢一場翻天覆地的「安史之亂」,他除了遵奉唐肅宗之命在茅山 「修功德」之外 ,也是一籌莫展。安史之亂後期即位的唐代宗,對茅山 道再沒表現出什麼特別與趣。大曆四年(769)茅山 教事務由76歲的韋景昭(第十四代宗師)繼續主持。從安史之亂打亂隋唐帝國的正常秩序以後作為道教貴族化標誌的三洞四輔判教體系也開始瓦解,上清經法作為道教最高經法等的地位逐漸不能維持。在傳授上清經法方面,茅山 權威地位也已經不能保持,而由茅山 道團分化出去的一支以南嶽衡山和天台山 為主要地的道卻異軍突起。這一個道團是從司馬承禎在南嶽傳薛季昌開始的,薛季昌傳田虛應,田虛應於唐憲宗元(西元806~820)中遷居天台山 ,唐代後期江表傳三洞之法,幾乎都以田虛應為祖師。他們的門徒以馮惟良最著名;馮惟良傳應夷節,應夷節傳杜光庭。杜光庭在道教文化史上是對此前做總結,並對其後有啟發的大人物。
《茅山 志》卷十~十二〈上清品〉記載韋景昭、黃洞元、孫智清、吳法通列為第十四至十七代宗師。孫智清的徒弟吳法通推進了茅山 道團與皇室的關係,唐僖宗李儇曾於乾符二年(875)「遣使受大洞籙,遙尊稱為度師。」唐朝滅亡後,吳法通也在這一年「不知所往」,據說入是「潛入岩洞」。茅山 道團確實因為瀶朝滅亡而出現了相對衰落的局面。在動亂不休五代十國時代,茅山 相繼處於吳、南唐兩國統治之下。在這一階段的宗師有劉得常(第十八代宗師)、王棲霞(第十九代宗師),成延昭(第二十代宗師)。劉得常為吳法通徒弟,他作為茅山 道團領袖,「居紫陽觀二十,不逾戶闔」。
北宋時,茅山 宗在三山(茅山 、龍虎山、閣皂山)符籙派中勢力最大,仍為當時的主流道派,擁有為統治者授法籙、遙禮等許多特權。此間,茅山 宗歷經八代宗師的傳承。第二十代宗師成延昭,第二十一代宗師蔣元吉,第二十二代宗師萬保沖,第二十三代宗師朱自英,第二十四代宗師毛奉柔,第二十五代宗師劉混康,第二十六代宗師笪淨之,到第二十七代宗師徐希和。宋代的宗師多得皇室所賜「先生」稱號。劉混康為眾宗師中最富盛名者。
不同的傳法譜系是道教各派相互區別的標誌之一。道教各派的發展過程中,都逐漸規定了本派未來傳法世系的譜字,通常是把這些表示不同世系的字逐漸排列起來,做成一段韻語。新道土耳法名時從中取一個指定的字,作為三字姓名正中間的字,就是輩份標誌。
茅山 宗傳法譜系以劉混康為第一輩,原有48字,據茅山 《真人法脈》碑為:
混靖希景    守汝玄志    宗道大天    得惟自尊    克崇祖德    光紹真應   
師寶友嗣    永仁世昌    公存以敬    有子必承    能思繼本    端拱一成
後又續四十八字,見於《續真人法脈》碑,即為
元復其始      精清純如    載啟先覺    欽敬淡文    灝演精信    神涵湛持
性定龍順      念受明特    懋嘉丙錫    福廣春禔    雲章緝葉    緒悉瑤芝
茅山 宗的傳法系,一直實行到「文革」以前。茅山 三宮上清宗傳人,有幾位活到「文革」以後,都是依此輩份字來來命名。
宋哲宗紹經四年(西元1097)敕正一、上清、靈寶三大符籙派的本山龍虎山、茅山 、閣皂山為“經籙三山”,三大符籙派逐漸打破門戶,互相文流習法,北宋中期以後,正一派日斬鼎盛,並成為三山符籙派的領袖;上清派與靈寶派漸呈頹勢。
南宋時期,茅山 宗歷經十三代宗師傳承,分別為:第二十八代宗師蔣景徹,第二十九代宗師李景合,第三十代宗師李景暎,第三十一代宗師徐守經,第三十二代宗師秦汝達,第三十三代宗師刑汝嘉,第三十四代宗師薛積汝,第三十五代宗師任元阜,第三十六代宗師鮑志真,第三十七代宗師湯志道,第三十八代宗師蔣宗瑛,第三十九代宗師景元範,第四十代宗師劉宗昶,第四十一代宗師王志心。這一階段的茅山 宗高道不多,教理和教義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對內丹思想和雷法理論的吸收。
元代茅山 宗有五代宗師的傳承。第四十二代宗師翟志穎,第四十三代宗師許道杞,第四十四代宗師王孟道,第四十五代宗師劉大彬。據曾召南先生研究認為,在劉大彬之後還有一代宗師,即第四十六代宗師王天符。元代茅山 宗高道為杜道堅、張雨。名道士杜道堅入覲元世祖,奉璽書提點道教,住持杭州宗陽宮,皇慶元年(1312)仁宗授號“隆道沖真崇正真人”,茅山 道士張雨,以能詩善畫普享譽於元後期。據推測茅山 宗被元朝統治之初,道眾懷著對抗情緒,故意藉口找不到傳法印劍,拒絕與元朝合作。但是拒絕合作就會付出代價,日漸衰落的茅山 宗可能難以承受這樣的代價。杜道堅代表與元朝全面合作的路線,但是可能受到茅山 道眾的抵制,所以他奉了廷的使命南下,卻不去茅山 。許道杞代表中間路線,他在社會公益活動方面與官方合作,而卻不領受政治任務;他把傳法印劍拿出來,但又繼績藏著玉印。其含義是願意與元朝合作,又還要對元朝統治著留一手。到劉大彬任上,時過境遷,藏印再也沒有必要,反而有損宗壇威信,所以編個神話把玉印拿出來。元仁宗想必很高興,特地下旨把這印送還茅山 上清宗壇。延祐六年,仁宗又把茅山 總轄諸山的「崇禧觀」改「崇禧萬壽宮」。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元室封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總領三山符籙,茅山 宗上清宗壇被歸並入正一教。
明清時,茅山 仍是朝奉者甚眾的道教聖地。明代“天下乞靈于名山者,東岱岳、南武當、東茅峰,奔走士女,地無遠近,而歲無寧息。自明朝起,茅山 宗的傳承制度發生了變化,己由原來的宗師制改制為靈官制。
明朝朱元璋把天下所有道士只認定為全真和正一兩類,這樣茅山 宗的獨立資格就基本喪失了。《茅山 志》的記載至劉大彬為止。其實茅山 宗宗師傳承仍然繼續進行,只是在宋元期,茅山 宗師的任免一般都經過朝廷的認可,算得上國家大事;明清時期茅山 宗的宗師傳承就純粹只是正一道派之下的一個小支派的內部事務,無須朝廷出面,茅山 宗的宗師的權威也就不有官方背景可以憑藉,其意義就少多了。明朝規定華陽洞靈官對茅山 宮觀道士有司法管轄權;若有事報朝廷,由道錄司轉達禮部,本處道紀司不得干預。據《明史‧職官志》設在茅山 的「靈官」是正八品,低於道錄司正一,更遠遠不能與龍虎山下一真人相比,但比一般地方首席道官都要高,府道紀司的長官「都」也只有從九器。起初規定道官「設官不給俸」洪武二十五年重定百官品階秩祿時,又規定道錄司各官依品支俸。按這一道理,三茅山 的正八品靈官每月得俸米六石五斗。
明朝政府乎曾收繳過茅山 宗壇傳法印劍。據清《茅山 志》卷三記載,洪武十二年,茅山 宗師秦真隱奉率法師赴鍾山建壇祈雨,應驗以後,朱元璋大喜,「欽給原收本山印劍賜表裡銀兩,還山鎮守。」洪武十六,第一任「靈官」的命令下達,「欽選到茅山 元符宮道士鄧自名除授華陽洞靈官,給降印信,前去開設衛門管領祖傳印劍,掌行符籙去訖;續選到崇禧宮道士王允恭除授華陽洞副靈官,如遇到任,一同署事去。」從此洪武十六年(1383),明太祖在茅山 設立華陽洞靈官和副靈官。靈官例定在元符宮道士中選授,副靈官在崇禧宮道士中選授。靈官要管領祖傳印劍,顯然就是宗師了。所以清代康熙十年笪蟾光《茅山 志》時,不記劉大彬之後的茅山 宗師,而只記載靈官的名字。據清《茅山 志》卷十四〈道秩考〉所記載兩份靈官表,自明初至清康熙十年歷任靈官曾任華陽洞靈官的茅山 道士有:鄧自名(50代)、薛明道(51代)、陳德星(52代)、任自垣(53代)、王克玄(54代)、呂景暘(55代)、楊震清(56代)、支克常(57代)、朱崇潤(58代)、沈祖約(59代)、蔣德瑄(60代)、徐祖諫(61代)、戴紹資(62代)、仼紹績(63代)、史懷仙(64代)、張小峰(65代)、楊勺泉(66代)、王益泉(67代)、錢養悟(68代)、周繼華(69代)、朱振陽(70代)、許抱真(71代)、錢觀如(72代)、文棲雲(73代)、許華岑(74代)、陳及岩(75代)、欒奉齋(76代)、張玉壼(77代)、龔企岩(78代)、唐葵陽(79代)、張承鍾(80代)、楊昌靖(81代)、張允中(82代)、丁昌胤(83代)。
西元1983年,在茅山 元符宮九層臺遺址發現了嘉靖丁丑年(1549)立的〈敕真人傳派碑〉,落款中有「上清六十二代宗師華陽洞靈官戴紹資立石」一句。從鄧自名算起至戴紹資正是明朝的第十三任靈官。如果一任靈就是一任宗師話,那麼可以推算鄧自名就是第五十代宗師。清《茅山 志》陳鑑序說到:「大彬之後嗣宗師者又十人有三,自元天曆元戊至是,百四十有三年。」就是說從第四十五代宗師劉大彬尚在位的天曆元年(戊辰年西元1470年),又傳了13代,那就該是第五十八代宗師上任了。查成化年間任職的靈官是朱崇潤,正好是第九任靈官,照順序推算下去,那麼第13任靈官戴紹資就正好是第六十二代宗師。這兩種推算互相吻合,可以證明,明清時代華陽洞靈官就是茅山 上清宗宗師。這算推算,康熙十年在任的華陽洞靈官丁昌胤應該是茅山 上清宗第八十三代宗師。可惜是元未明初的三位宗師(第47~49代)的姓名,還有二位沒查到。其只知道明初有一位秦真隱,還不能確定是第幾代。康熙十年以後的靈官名單,現已無從考查。唯有晚清重《茅山 志》卷首有同治三年(1864)的〈庚申記略〉署名「三茅元符宮華陽洞正靈官眭菊人」,又光緒四年(1878)的〈跋〉署名「華陽洞宫靈官眭定生」。清朝結束以後,華陽洞靈官的職位自然隨之消失,於是茅山 宗師的職位,大概也就沒有再傳了。
據曾召南先生考證認為:明清時期在茅山 符元萬寧宮所傳的是被稱做“靜一派”的道派是茅山 宗嫡傳。茅山 宗雖然經過千餘年的風風雨雨,但其基本教法仍得以保存。他說:「明清時期茅山 元符萬寧宮和九霄萬福宮所傳的是尊祖劉混康的靜一派,是茅山 宗之嫡傳。崇禧萬壽宮所傳的是清微派(本門所屬“上清清微宗”即是本脈),乃是宋元時期分衍出來新符籙派,與老茅山 符籙派茅山 宗同屬一脈。這就是我們目前所能了解的明清時期茅山 三宮教的傳承情況。
茅山 三宮中上清宗人,有幾位活到「文革」以後,按照96字輩份,他們是第59輩眭先鳳,第60輩施覺義,第61輩陳欽賢,第65輩王灝俊,第75輩黎順吉(即中國道教協會會長 黎遇航)。明清以後至民國時,茅山 上清宗道士仍然堅持按照本派96字傳法譜系取名。
文化大革命之後,茅山 道教歷史上有名的宮觀只有「九霄宮」和「元符宮」殘存。宋徽宗賜茅山 的玉印和印劍,從前就保存在元符宮中,作為宗師傳法信物,所以元宮俗稱為「印宮」。目前陳列在茅山 道教文物博物館的文物中,在飛昇台出土的「理宗金籙投龍玉簡」,還有茅山 傳統「鎮山四寶」:
第一寶是玉印,長6.8厘米、寬6.4厘米,厚2厘米,再加瑞獸鈕3.8厘米;印面刻有六個篆體陽文字:「九老仙都君印」。民間對它有「夜食三兩朱硃,日蓋千張黃表。」的說法。
第二寶是玉圭,長7.1厘米、寬3.4厘米,厚0.7厘米,上端尖,下端方形,這個玉圭顏色能隨季節而變化。
第三寶是玉符,長9.6厘米、寬7.1厘米,厚0.6厘米,刻有六個篆體陰文字:「合明天地日敕」。茅山 通稱為「鎮心符」。
第四寶是玉硯,通稱「哈硯」或「呵硯」,長方形,長9厘米、寬4.44厘米,厚1厘米,面上有墨堂,長6.4厘米、寬3.2厘米,沒有墨他。向硯面哈,就會形成水珠,可以蘸筆寫字。據說硯左上角刻有兩條小魚,每到子午之時就會合於中間池內,稱為「子午歸槽」,後來因曾紀澤(曾國蕃之子)參觀時失手把它摔破了一點之後,它就再也沒有這個靈性了。
上清派的特點:
1. 上清派許多宗師出身官宦高門,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使得茅山 宗一開始便帶有貴族與知識分子氣質。同時也開啟了道教向上發展深化的路徑。
2. 上清派的許多宗師深暗政治,多有政治抱負,積極參與政治,並具有極強的政治活動能力。他們之中不少人充當帝王之師,對統治者極具影響力。反過來,上清派宗師們對皇權倚重也為茅山 宗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3. 由于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上清派高道對道教教理教義發展的著述極為豐富,為前期諸道派之冠。笪蟾統《茅山 志‧真人著經懺道書》收有《上清大洞寶經篇目》百部,《上清二十四高真玉籙》一部,《上清大洞籙篇目》三十五部,《眾真所著經論篇目》六十二部,鄭樵《通志‧藝文略》著茅山 道書目四十部。
4.上清派在諸符籙派合併為正一道前,長期以來跟龍虎宗、閣皂宗並駕齊驅,鼎立為符籙三宗之一,合併入正一以後,仍然保持單獨傳承至近代。
5. 上清派的修道思想以存思存神及誦經為主要特徵,同時也對各種修行的方法兼包並蓄。
總的來說,上清派歷史堪稱整個道教史的一個縮影。
茅山道教~上清宗:上清派是道教的一個重要的派別  https://bit.ly/30xuFLU
------------
上清派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7nmdjI
----------------
茅山上清派第一代宗師魏華存
2015-11-06 由 金山網 發表于歷史
魏華存(252-335)字賢安,別號南嶽夫人,紫虛元君,二仙奶奶,任城(今山東濟寧市境)人,晉代女道士。編撰《上清大洞真經》《黃庭內景經》簡稱《黃庭經》,被尊為茅山宗開山太師。
三茅真君句曲山修煉得道後,茅山聲名遠揚,六朝時期陸續有高道入主茅山,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上清宗派漸成雛形,起初茅山道教本無宗師一說,陶弘景把對茅山影響力最大的魏華存、楊羲、許謐、許翽、馬郎、馬罕、陸修靜、孫游岳,按先來後到的原則,依次尊為宗師。上清派第一代宗師即魏華存。
元代劉大彬撰《茅山志》記:「上清第一代太師上清道主南極紫真後聖上保太微玉晨聖后,領南嶽上真司命高元神照紫虛至道元君,姓魏諱華存,字賢安,任城人, 晉司徒舒之女,魏齊王嘉平三年(252)辛未歲生。」太上老君授「《三元真一經》《消魔經》,以晉代降魏夫人家。嘗以三月十八日、十二月二日與茅司命向至句曲,推校學者」。
魏華存在茅山修道的文獻多已散佚,《茅山志》載:咸和九年(334)甲午,魏華存往陽洛山。次年,「司命神仙請隸屬南嶽,迎官並至,諸真迺與元君(魏華存)俱詣天台霍山洞台,便道過句曲金壇,茅叔申宴會二日二夕,迺共適霍山矣。」這是魏華存仙逝之前,去安徽霍山時順道來句容茅山的僅有文獻。魏華存得道後,「興寧三年(365)乙五六月二十三日,元君(魏華存)與眾真降楊君家,自是屢降句曲。」
魏華存是司徒魏舒之女。據《魏夫人傳》載,魏華存「幼而好道,靜默恭謹,讀莊老,五經百氏,無不該覽。志慕神仙,味真耽玄,欲求沖舉,常服胡麻散、茯苓丸,吐納氣液,攝生夷靜……常欲別居閒處,父母不許。年二十四,強適太保掾南陽劉文,字幼彥,生二子,長曰璞,次曰瑕……二子粗立,乃離隔宇室,齋於別寢。」魏夫人自幼博覽全書,好修道。常常靜居行導引、吐納術,服食藥物。她要求離家別處,遭到父母反對。24歲時魏華存在父母的逼迫下,和太保掾南陽籍的劉文(字幼彥)結婚。不久,劉文到修武縣任縣令,魏華存也生育了兩個孩子:大的叫璞,小的叫瑕。生子後,魏夫人越發向道,待兩個兒子長大,就和丈夫分居,齋戒別室。
清代《茅山志》卷十亦載:魏華存居修武縣(夫為修武令)時,因「冥心齋靜,累感真靈」,謂於西晉太康九年(288)她37歲時,忽有眾真下降,清虛真人王褒為其師,並授以《太上寶文》《八素隱書》《大洞真經》《靈書紫文八道》《紫度炎光》《石精玉馬》《神真虎文》《高仙羽玄》等經三十一卷。
「十道九醫」,魏華存也利用自己掌握的醫術為群眾治病,救死扶傷,還常常周濟窮苦百姓。她拜王屋山王褒為師,並擔任了天師道幾年女「祭酒」。她對傳統醫學和自己的醫療實踐進行總結,歸納整理出一套強身健體的養生術,並編撰了《黃庭內景經》簡稱《黃庭經》。也有傳說是景林真人傳授的。
晉武帝太康後期,年僅30多歲的魏華存經受了接二連三的重創,先是丈夫撒手人寰,接著是母親和唯一的弟弟先後棄她而去。魏華存獨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一邊授書教子,一邊治病救人以補貼家用。
據記載,魏華存去世之前,將《黃庭經》交給長子劉璞;東晉永和六年(350),劉璞傳給上清派的第二代玄師楊羲。陶弘景也在《真誥》卷十九《真誥敘錄》里記載:「晉哀帝興寧二年(364),南嶽魏夫人下降,授弟子琅琊王司徒舍人楊羲,楊以隸書寫出,又傳護軍長史句容許謐,並第三息上計椽許翽,二許又更起寫,修行得道。」說的是魏夫人於東晉興寧二年(364)的某天,在茅山的雷平山道觀「下降」顯靈,以扶乩的方式將《黃庭經》授予楊曦,並命他記錄下來……
到後來,戰亂紛起,世道不平,楊羲與二許(許謐、許翽)先後去世,許翽的兒子臨沮令許黃民收集先世所寫經符秘籙,於東晉元興元年(402)奉經入剡,為馬朗、馬罕禮敬供養。從此上清經流傳甚廣,一個以皈依上清經籙的新道派——上清派逐漸形成。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2q2aor.html
----------------------
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茅山
茅山是指中國江蘇省的一座道教名山,位於江蘇省句容市與金壇交界處,南北約長10公里,東西約寬5公里,面積50多平方公里,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譽。
中國江蘇省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譽!也是中國六大山區抗日根據地之一。
位於江蘇省句容市。山上景點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景,峰巒疊嶂,雲霧繚繞,氣候宜人,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迴,靈泉聖池星羅棋布,曲澗溪流縱橫交織,綠樹蔽山,青竹繁茂,物華天寶。
在江蘇省境內,有兩座茅山。一座在長江以南的句容市,稱南茅 山;另一座在長江北岸的興化市,叫北茅山。
清代乾隆年間,以考證考據而聞名天下的揚州學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在《過茅山碑記》中說:「北茅山為三茅真君初煉道之地」。
這就是說,西漢景帝時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稱為茅山。後來他們受請往江南句曲山,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早在漢代,陝西咸陽,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紅塵,寫下「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的感嘆,遂尋山修道。
他們披星戴月,餐風宿露,晝夜兼程,行至黃海之濱,見一高山,林木參天,綠蔭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隱居,修道養性,採藥煉丹,濟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終成正果,名列仙班。
「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說的是哪裡?淵源於何人何時?
先秦時,有燕國人郭四朝修煉於玉晨觀;秦時,李明真人修煉於古煉丹院(今茅山乾元觀)。西漢時陝西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來山採藥煉丹,救民濟世,因而後人改名為「三茅山」,簡稱「茅山」。
道教茅山派主修《上清經》,兼修《三皇文》、《靈寶經》,以符籙咒劾召鬼神,以戒傳授弟子,服食辟穀、冶煉丹術,隋唐時盛行南山,成為道教三大符籙派之一。
齊梁時陶弘景不受梁武帝禮聘,隱居山中,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傳承者。茅山道教,在中國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和地位,茅山故有「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說。它被列為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唐宋年代茅山道教達到了鼎盛時期,前山後嶺,峰巔峪間,宮、觀、殿、宇等各種大小道教建築多達三百餘座、五千餘間,道士數千人,有「三宮、五觀、七十二茅庵」之說。
相傳漢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陝西咸陽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紅塵,寫下「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的感嘆,來茅山採藥煉丹,濟世救民,被稱為茅山道教之祖。日久,茅氏兄弟,終成正果,名列仙班。後人因此建三茅道觀,稱他們為三茅真人,稱山為三茅山。三茅真君仙逝後,人們感恩戴德,建廟山巔,塑像供祀。此後,句曲山改稱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稱北茅山,簡稱茅山。
三茅真君的傳說,源自東晉道士楊羲所撰的《茅君傳》。其記載茅盈幼年學道,通解《道德經》與《周易》,十八歲時往恆山修練,據說得到西王母的點化而得道。當漢景帝時,茅固舉孝廉,曾任執金吾。
漢宣帝時,茅衷則為西河太守。茅固、茅衷聽聞兄長得道的消息,隨即辭官,跟從茅盈入海陵山中修練,兩人得到了兄長傳授的長生不死之術,因而得道,又入句曲山傳道濟世,從此句曲山稱為「茅山」。南朝上清派陶弘景崇奉三茅君,列名《真靈位業圖》。宋代時,茅盈被天子敕封為「司命真應真君」,茅固被封為「定祿妙應真君」,茅衷被封為「保命神應真君」,總稱三茅真君。
茅山,是中國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又是道教上清、正一、全真多派共修共存之地。一、茅山道教的源流 相傳上古時,帝嚳高辛氏展上公修煉於句曲山伏龍地(今茅山鎮的玉晨),距今近5000年;周燕國人郭四朝也修道於玉晨觀,後被封為太微葆光真人;先秦時,李明真人修道於古煉丹院(今乾元觀),至今丹井尚存。 漢時 ,陝西咸陽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下(今下泊宮)修道行善。 東晉時茅山人葛洪修煉於茅山抱朴峰,著成《抱朴子》,這是道教宗教哲學和原始化學煉丹術的重要著作。葛洪是漢魏以來道教理論的集大成者,後世稱為丹鼎派,他的《抱朴子·內篇》為神仙道教構造了比較完整的理論框架,並為道教在南北朝時期的成熟準備了條件。
魏華存元代銅鑄(湖北武當山南岸宮
上清派的誕生與興盛 東晉興寧二年(364年),楊羲、許謐、許翽假託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及眾仙之傳授,作《上清大洞真經》(後經王靈期增修,流行於世),在茅山創立了道教新派——上清派。 南朝齊梁陶弘景隱居茅山40多年,搜集楊羲、許謐手跡及其他教派的要法,編撰《真誥》,纂集上清法術《登真秘訣》,編訂《真靈位業圖》,使上清派的教義、教理和神仙譜系更為完備。陶弘景是上清派的主要傳承者,因以茅山為本山,故又稱茅山宗或茅山派。 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為祖師,尊魏華存為第一代太師,楊羲為第一代玄師。 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時期,高道輩出,朝廷推崇。李氏皇朝自稱道教祖師老子李耳的後裔。宋真宗也造了「天書」,下降「聖祖降臨」的道教神話,借神權鞏固皇權。宋徽宗則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宋哲宗時,道教名聲顯赫,道士與皇帝直接書信來往,為帝後授籙。朝廷給茅山道士加封贈號,賜田度人,題詞贈寶,敕建宮觀,宮觀庵院發展到250多處。茅山道教遍及大江南北,流傳海外。淳祐九年(1249年)宋理宗御書「上清宗壇」,置於元符萬寧宮「宗壇祠」。
「三山」符籙歸正一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令35代天師張可大主領三山(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符籙。到了元代,原並行於江南的天師、上清、靈寶等道派逐漸合流,歸併於以符籙為主的正一派。從此茅山成為以正一為主的道場,但其教義譜系等仍按上清派沿傳。
全真派的傳入與發展 北方全真派傳入茅山,史志記載於明嘉靖、萬曆年(1522~1619年),由閻希言住乾元觀,傳「邱祖復字岔派分支」。 明末,龍門派第七代沈常敬(號太和)晚年亦居茅山修道。 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率詹守椿、邵守善等到茅山傳戒。全真龍門派第八代啟派師、清順治進士笪重光因仕途維艱,退隱乾元觀,自稱郁岡掃葉道人。由於他們的推廣,全真龍門派迅速在玉晨觀、德祐觀、仁祐觀、白雲觀傳開。由此,茅山形成「五觀」傳全真,「三宮」傳正一的局面
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茅山 https://bit.ly/3fehOCz
------------------
上清派為早期道教派別之一。 是東晉中期楊羲造作的"上清經"逐漸傳播后形成的。
關於「上清經」的來源,《雲笈七笺》卷五李渤撰《真系》,及陶弘景《真诰》卷十九《真诰敘錄》均稱:東晉興寧二年(364),有魏華存等眾仙真下降,魏將 清虛真人王褒所授"上清 "眾經三十一卷並諸仙真傳記、修行雜事等授弟子琅琊五司徒公府舍人楊羲(331—386),楊得魏華存所傳,用隸書寫出,傳護軍長 史丹陽句容許穆(305—376)。 許穆再傳子許歲羽(341—370)。 《真命名敘錄》雲:「凡三君手書。 今見在世者,"經"、"傳"大小十餘篇,多類型 (許歲羽)寫。 《真授》四十余卷,多楊(羲)書"。 由此可見上清派始創過程中,楊、許經書造作之一斑。 實際上"上清"眾經、諸仙真傳記,並修行雜事等即楊 羲的扶亂降筆。 二許去世后,歲羽子臨沮令黃民(361—430)收集先世所寫經符秘錄,於東晉元興元年(402)奉經入剡,為馬朗、馬罕禮敬供養。 至東晉 末,有道徒王靈期等向許黃民求經。 王等遂在所得幾卷經書基礎上,竊加損益,盛其藻麗,再次造撰,凡十余篇。 這是繼楊、許扶乩降筆之後,又一次"托言真授" 的造經活動。 從此"上清經"流傳甚廣,"舉世崇奉"。 於是一個以扳依上清經錄的新道派——上清派漸次形成
  此 時許黃民見王靈期經書卷帙豐厚,門徒殷盛,乃"鄙閉自有之書,而更就王求寫",致使"許王齊辔,真偽比蹤"。 南朝宋元嘉六年(429),許又封其先世真經 一櫥留馬家。 後又為嘉興有限責任公司季真所得,以付陸修靜。 陸又兼得《靈寶經》《三皇文》,遂總括《三洞》為世宗師。 泰始七年(471),陸撰《三洞經書目錄》,繼又"撰經義百有餘篇",於是上清派"傳經宗壇,教法大備"。 后陸又以「三洞」並楊、許真收授弟子孫遊岳(398—489)。 至梁代、陶弘景(456— 536)又師事孫遊岳。 於永明六年(488)在茅山獲楊、許手書。 八年,傳又得真人手跡十余卷。 十年,陶弘景隱居茅山,自稱華陽隱居。 為弘揚上清經法,他 在顧歡《真跡》的基礎上,以"真人口授之诰"為名,編《真诰》一書,其《真诰敘錄》對"上清經"之源流及傳授過程作了較詳細的敘述。 陶更廣集上清法術,纂 《登真隱訣》二卷,使上清經訣較之陸修靜時更為完備。 由於陶弘景為陸修靜二傳弟子,對上清派又作出較大貢獻,遂成上清派的著名代表人物。 此後「茅山」成為 上清派的中心,世人改稱上清派為「茅山宗」,而進入上清派發展的新階段。
上清派最後崇奉的主要經典是《上清大洞真經》〈一稱三十九章經〉,謂讀之萬遍即可成仙,被譽為"仙道之至經"。 《正統道藏》牧《上清大洞真經》六卷,系南 宋茅山上清三十八代宗師蔣宗瑛之校勘本。 謂"苦齋三年,乃得讀之",而誦詠萬遍即可"乘雲駕龍"而升天,是謂"苦齋三年,乃得讀之",而誦詠萬遍即可"乘 雲駕龍"而升天,是謂"上登上清"。 蓋道教認為:天有玉清、太清、上清三境,皈依上清派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師道的"太清"更高。 該經首敘修 煉者登齋入靖,誦詠《大洞真經》前,應經叩齒、咽津、行氣、存思(一稱存想)、咒祝等一套程式,以及"存思日月法"、"存思二十四星法"等。 "存思",乃 早期上清派的典型修煉法,出於魏晉間的《黃庭內景經》。 該經也是上清派崇奉的另一重要經典,是一部以中國醫學臟腑學說為理論基礎,認為人體百脈關竅各有主 神,需用"存思"法以存守身神的修鍊專著。 儘管經中缺乏具體作法,功理、功效也多有不實之辭,但借"存思"身內諸神、身外諸物來集中意念,達到精神內守, 神不外馳,正體現了上清經法的根本。 上 清派尊元始虛皇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微天帝大道君、后聖玄元上道君、上相青童道君、上宰總真道君、小有清虛道君為"上清經錄聖師七傳真系之譜"。 奉魏 華存為開派祖師,"嗣上清第一代太師"。 楊羲為第二代玄師、許穆為第三代[示師,許歲羽為第四代宗師,馬朗、馬罕為第五、第六代宗師,陸修靜為第七代宗 師,池遊岳為第八代宗師,陶弘景為第九代宗師。
上清派的開創人物均為士族出身,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統治階級上層亦有聯繫,但東晉王朝對江南士族懷有戒心,因而仕途多不得志,而崇道入教。 上清派多重於 個人精、氣、神的修持法,不重符錄、齋醮和外丹、貶斥房中術,易為士大夫和統治階級所理解和熱愛,也正是該派能較快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 上清派的出現, 反映了民間道教轉向士族道教發展的變化。 后經陶弘景的發揮,形成茅山宗之後,由於人才輩出,成為隋唐時期影響最大的道教派別。
第一女仙歷史上的第一個女道士,也是上清派開山祖師-魏華存(252-334年)紫虛元君南嶽魏夫人-80歲仍顏如少女/《黃庭經》/二仙奶奶山東任城樊邑(今山東微山縣)人,上清派、茅山派追尊為第一代祖師。 她是晉司徒劇陽侯魏舒之女,博覽《道德經》、《南華經》、儒家五經、諸子,食齋修道多年,信奉天師道,擔任祭酒。景林真人授之以《黃庭經》。把天師道帶到南方。魏華存羽化後,東晉道士楊羲自稱得魏華存降臨,稱其已封為「紫虛元君南嶽魏夫人」,授與上清經及仙真內傳。楊羲又撰有《魏夫人傳》。元代茅山宗追尊魏華存為第一代太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上清大洞真經》讀之萬遍,便可成仙-陶弘景將《大洞真經〉視為仙道中最為尊貴及重要的經典。而〈大洞真經》亦為上清經派最為根本的經典,因為據傳南嶽魏夫人是以《大洞真經》等上清經授于楊羲,上清經派一直將其尊奉為最主要經典,而且亦為上清經派教理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經典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陶弘景的神仙谱系/「真誥」意為「真人口授之誥」,「真人」是道教對神仙人物的尊稱,「誥」是上對下的一種誡勉。《真誥》系東晉楊羲、許謐、許翽等人的"通靈"記錄/《真誥》重視《抱朴子》的金丹和守一,但認為「若得《大洞真經》者,復不須金丹之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