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家鄉無生父母-真空家鄉無生老母/明中葉以後民間宗教中流行之八字真訣。由羅教首創。該教以無極淨土為宇宙本源,並以此闡發真空義諦。認為「真空家鄉」即天宮,為人們出生之處與最後之歸宿;「無生父母」則為對血緣親屬關係之否定,其後「無生父母」變為「無生老母」,乃世人之母親/羅教經典——“五部六冊”,所謂“五部六冊”,是指五部寶卷共有六冊,即《苦功悟道卷》壹冊,《嘆世無為卷》壹冊,《破邪顯證鑰匙卷》二冊,《正信除疑無修證自在寶卷》壹冊和《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壹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厭勝之術/白蓮教,是跨越宋元明清史上朝代的一個秘密民間宗教組織-羅教、齋教(亦尊羅思孚為始祖)、在理教/包括義和團在內的許多民間宗教與團體,都與白蓮教息息相關,他們有著相似的信仰及傳說,通常以「無生老母」為主神,以彌勒佛救世為號召/摩尼教+媽祖-林默娘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真空家鄉無生父母-發源於羅教+三陽劫變,無生老母全稱【明明上真空家鄉無生父母-發源於羅教+三陽劫變,無生老母全稱【明明上真空家鄉無生父母-發源於羅教+三陽劫變,無生老母全稱【明明上

一、無生緣起
無生老母者,全稱【明明上帝無量清虛至尊至生三界十方萬靈真宰】。 是我國封建時代後期,民間宗教中所供奉的一位影響力極大的至高女神。 民間宗教所傳的無極老母、無生聖母、瑤池金母、王母娘娘實與其為同源之神。 她是宇宙萬物的主宰,居住在無極理天,希望眾生明白本性,自凡塵流浪家鄉中回歸真空家鄉。 究其神性,不外乎拯救神、大母神、創造神、至上神幾種。 大而化之亦可視為萬能之神。 其發源於羅教,至今仍有信者。
二、羅教與羅祖
羅教亦名無為教,又被稱為大乘教。 創始人為羅夢鴻,山東萊州府即墨縣人。 又稱羅孟洪、羅靜、羅清、羅英、羅因等。 法名普仁,法號悟空,道號無為居士,教稱羅祖。
羅夢鴻生於明正統年間,軍籍,家貧,幼喪父母,青年從軍。 十三年悟道退伍,時年二十七歲。 又十三年,正式立教,撰寫五部六冊,於北京傳播教義。 后被朝廷認為是邪教而捕獲下獄,經太監張永等救援獲釋。 宮廷亦有信其教者,他們出資正式印發五部六冊,從此羅教獲得了幾乎正教地位。 羅夢鴻死後,官員出資建立無縫塔收容其骸。 其子佛正、女佛廣繼續傳教。 又有傳燈及轉世之系。 其後傳弟子李心安等,轉世殷繼南、姚文宇等,依五部經自立宗門,創立了龍華會、黃大教、齋教等,從此羅教之支派幾乎遍及天下。
羅祖立教之意,本是作為一種糅合了部分諾斯替主義的佛教的改良宗教宣傳正法。 其立教之初絕非邪教,相反還多次批評邪教。 但因為各種因素,這一宗教逐漸與邪教合流,化為了社會上最大的動亂源泉。
三、不動虛空
羅教的世界觀糅合三教形成。 在它的世界觀中,乾坤有壞,虛空不壞。 羅祖構建創世神話時,多采道儒之說。 無極即太極即混沌即雞子,這就是【無邊虛空/太虛空】,對應儒道則是理與道,而世間的一切種種俱是【虛空變化】而來。 因此,虛空就被賦予了一種包含一切、至高無上的屬性。 它是天地日月的根本、無盡諸佛的本源、男女眾生的本性——它是真空妙有,但並非空空如也。 虛空的別名是本來面目,也就是人的本性。
在這種立意下,人的價值被抬升到一個極高的地位,天地未成之前,人性善惡便已經與虛空同在。 而虛空又是諸佛法身。 肉身不過是本來面目所變化的【一包膿血】,肉身可壞本性不朽。 人的最終目的便是找到方法明悟本性,回歸虛空,長伴無極,萬劫不朽。 故而羅教這一宗教的長生法/解脫法/終極關懷,即是明悟本性、從而虛空安身,亦可謂是回歸真空家鄉。 這一思想源流,可以往上追溯至摩尼教的明性暗體思想。
總而言之,羅祖將無極、太極、道、理、虛空、本性融合起來,並從此引申出推動這一切的無上神靈——【無極聖祖】。 這位無極聖祖,便可視為無生老母的前身。 實際上羅祖在進行【虛空】與【無極聖祖】之類的講述時,多次強調這是【譬喻】而非實指,但由於他多次強調祖即母,母即祖,其後繼者又無法充分理解這種較為先進的宗教傳播【正法】,於是在四代傳燈孫真空時,終於完全將概念性質的神變成了人格形象的神,【無生老母】也就正式出世。
四、真空家鄉
時間推進到四代傳燈孫真空。 這位孫祖在前人基礎上,重新發展了羅教的創世神話。 無生老母的神性趨於完善,到八代祖師明空之時,無生老母這位女神正式以人格女神的形象下降凡間。 在這個神話中,無生老母推動天地產生,然後她生出伏羲女媧結為夫婦,這兩位再生下九十六億皇胎兒女。 無生老母見東土空曠無人居住,於是便垂淚將兒女發往東土。 豈料他們在紅塵中迷失本性,將無生老母的囑託忘得一乾二淨,再難回歸清淨家鄉。 於是無生老母日夜痛哭。 在各類經文中,無生哭淚之跡觸目皆是,甚至衍生出了"無生老母大哭靈山"這類神話。 由此可見,無生老母即是我國最大最強的嘤嘤怪女神。
此外,孫真空還在三祖秦洞山的基礎上,進一步增添了羅祖一再否定過的內丹術。 這與當時社會上煉丹成風不無關係。 這種內丹術與道教內丹似是而非。 亦有人認為,西遊記中所蘊含的丹道理論,很大部分是來自於民間宗教。 甚至於言之鑿鑿的與羅祖【悟空】法號相聯繫,斷言其思想內核亦有羅教之法。 此是題外話,不再多表。
五、三陽劫變
孫真空再引進道教內丹術的同時,還引進了佛教異端彌勒教龍華會的思想。 早在秦祖之時,就已經在太極與無極之上加入了皇極概念,在解釋這三極時,多與佛教三世匹配,甚至開始提到末世與三陽。 到明空之時,三陽劫變觀正式成為了羅教的教義。
"過去佛,青陽頭會,賢聖劫,執掌乾坤,九十二億在紅塵,閻浮世界迷真性,天官有分我來尋,我佛九劫功滿回官院。
現在佛,紅陽二會,莊嚴劫,獨自為尊,升天教主下天官,花開一轉無人惺,九十二億隨佛生,我佛一十八劫圓滿回官殷。
未來佛,白陽三會,星宿劫,執掌天宮,九十二億在紅塵,浮世界迷真性,厭南照北,一粒金丹我佛八十一劫超凡聖。 "
在這個神話中,三世佛化為無生老母的使者/次級神,分別在青紅白三陽時期召開三個會,過去佛的第一會度二億皇胎兒女,現在佛的第二會也度兩億,而未來佛的第三會則要度九十二億。 這就是三陽劫變,龍華三會。 在羅教宣傳的末世觀中,未來佛的白陽之會是最後一次機會。 待白陽來時,真空家鄉將會下降凡間,人人足不出戶便可成佛。 這種思想往上追溯,亦可追溯到摩尼教的【二宗三際】之義。
六、無生之後
總而言之,經過羅祖之後歷代不懈發展,羅祖嘔心瀝血所建立的、意圖改良佛教的正法宗教,終於變成了與羅祖曾經激烈批判的彌勒教等合流,抽象的至上神也變成了女性
最后的大女神——无生老母略述 - 知乎 https://bit.ly/3h00AdR
-------------------

《銷釋真空掃心寶卷》(簡稱《真空寶卷》)
羅教亦名無為教+南無教的創立者是孫真空
南無教是明代晚期興起於齊魯地區社會底層的秘密宗教。 其根本特點是本土性:本土的神靈,本土的教主,本土的經典,本土的道德訓誡和生活,本土的修行方式。 這種本土性的宗教信仰比外來宗教信仰更加切近中國信徒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要。 這是其脫胎於佛教並在民間迅速流傳的在內原因之一。
關鍵詞: 南無教;孫真空;秘密宗教
從中國中世紀宗教產生的時候起,就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秘密宗教。 眾所周知,"秘密"的原因在於它不被官方所容許,而不被官方容許的原因則是秘密宗教的流傳潛在著對社會和政治的不穩定因素。 然而問題是,雖然官方極力禁止,但秘密宗教信仰不但沒有禁絕,反而在明清時期相當普遍,愈禁愈行。 原因是什麼? 這值得學術界關注和思考。 (1)
秘密宗教流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社會的因素,這是外部因素;另一個方面是信仰的因素,這是內部內因素。 按照過去學界通常的認識,宗教流行的社會原因是生活的不幸。 這確實是宗教流行的外部因素。 但與此同時,宗教信仰的流行還依賴於人類的心理需求這一內部因素,依賴於信仰的主體——特定的信仰者。 因而,秘密宗教為信仰者提供了怎樣的精神產品從而滿足了信徒的需要,就成為本文所要探索的秘密宗教信仰流行的極為重要的內部因素。
明代晚期開始流行於齊魯地區的南無教為我們提供了研討秘密宗教信仰的典型個案(2)。 南無教的創立者是孫真空。 孫真空,俗名孫三,明代後期齊魯地區團剛山舊兒峪寺人。 孫氏沒有文化,不通世俗,修行悟道,最後創立了南無教(或稱南無道) (3)。 《銷釋真空掃心寶卷》(簡稱《真空寶卷》) 大體上是孫真空的語錄(4)。 書後記「大明萬曆貳拾三年貳月拾肆日刊」,說明該書在明朝萬曆年間已在民間流傳。 概括起來,南無教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南無教是以本土化的神靈為主要信仰物件的宗教,這種本土化的神靈與信徒之間具有緊密的血緣聯繫和家庭成員般的親情。 南無教吸收了淨土宗的諸神信仰,如對阿彌陀、觀世音、大勢至等神靈的膜拜。 但更為重要的是,在諸神之上增加了無生老母(又稱無生父母、古佛) 信仰。
對於中國信徒來說,阿彌陀、觀世音終究是外來的神靈,而無生老母則不同,她是本土化的神靈,與信徒具有類似的相貌,說著本土化的語言,像慈母一般關愛信徒,這是當時在中國影響最大的凈土信仰所不曾達到的
《真空寶卷》中說,南無教的信徒是無生老母的兒女,他(她)們是受老母的派遣來到凡間的:"只從古佛安下乾坤,立就世界,觀看東土,並無一人住世,因此才將自己本家兒女發到下方,串殼住世。 "(第18卷,第394-395頁) 但是,無生老母告誡兒女,凡間世界不是理想的家園,應該儘早返回天國,回到母親身邊:"我今差汝臨凡世,你想無生還不還? 對娘說下知心話,久後還鄉好回來。 ""你今拋娘離家去,休戀紅塵急早還。 "(第19卷,第25頁) 總之,是無生老母創造了世界和人類,並把自己的兒女從天國差遣到了凡間。
然而一旦進入凡界,人們再也無法享受天國的安寧與快樂,從此墮入了生死輪迴的迴圈之中。 這種輪迴,有時是從一個人變成另一個人:"生了死,死了生,何日是了;張家出,李家入,頂帶虛名。 "(第18卷,第525頁)"無始以來,降在凡間,串殼不記年。 咂乳似海,脫骨如山,挨了一年,又挨一年,翻來復去,來往串房詹(檐)。 "(第18卷,第429頁) 有時是變成畜牲,在動物世界中流轉:"六道輪徑,父母無期數;死後不知,脫生甚麼物;或變豬羊,或變獐狍鹿...... 仔細思量,生死無前後;失了人身,也罷(把)畜生做。 "(第18卷,第448-450頁)不僅如此,如果人在陽間犯了罪過,還不得不接受神靈的懲罰,進入地獄受苦:"誰知道陰司里百般苦,黑洞洞無出路;妻子並兒女誰肯將咱顧,怨只怨在陽間不曾作下些福,不曾作下些福。 "(第19卷,第125頁)在《真空寶卷》中,生死輪迴、陰曹地府是一個鮮明的主題,反復出現。 這情形,頗似民間流傳的勸善書。 比如在《太上感應篇》中,誡惡多於勸善;在《真空寶卷》中,輪迴和地獄主題多於天堂主題。
    虽然人类堕入了六道轮回之中,但人类依然是无生老母的儿女,人类的本性中包含着佛性,与无生老母有着难以割裂的血缘关联。《真空宝卷》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普天匝地,大小人等,男女老少,一切众生,都有个无生父母本来的佛性。”(第18卷,第392-393页)众生虽有佛性,但问题在于众生埋没了自己的佛性:“真空叹,世间人,返覆颠倒;自己把,自佛性,埋在深坑。”(第19卷,第63-64页)由于尘世的人们把自己的佛性埋在内心深处,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佛性,或者说忘记了自己原本的佛性,因而《真空宝卷》有时也苛责人们“下等拙材,无有个佛心”(第19卷,第227页)。由于佛性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心体与佛性便是载体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如果忽略了载体与内容的差别,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是佛,佛是心,本来无二;……佛是念,念是佛,本来一样。”(第18卷,第424-425页)人类内心中先天就有的佛心佛念,这被称为“本性圆明”或“本性光明”:“少要贪浊世之情,且顾你本性圆明。……人人本性光明体,不假休持不现光。”(第19卷,第241页,第247页) 本性虽然是光明的,人心虽然是光明体,但只有经过修持,自己才能见到自己内在的光明,才能发现自己内在的佛性。
    第二,南无教告诉信徒,现实生活是不幸的,死后的地狱更可怕,因此应该尽早从生死轮回中摆脱出来,从暂时的功名利禄中摆脱出来,从家庭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人与人纷争的社会中解脱出来,进入理想的天国彼岸。
    南无教说,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尘世是不幸的和苦难的。人们无法摆脱疾病、衰老和死亡:“从小艰难,两鬓如雪片;眼目昏花,耳又听不见;骨瘦如柴,皮似黑铁片;疾病来缠,哀声长不断;疼痛难禁,不能吃汤饭。”(第18卷,第452-453页) 不仅此世的生活苦,死后还不得不陷入轮回,甚至堕入地狱再受熬煎:“取(趋)赴幽冥赤手空拳;见拷打招成自己亲折变;锯解油铛,火熬刀山剑;酆都城里,火焰升千丈;罪人在里,受苦无明暗;见了寒心,谁肯可怜;见口口声声,自己把自己怨。”(第18卷,第454-455页)
    《真空宝卷》还告诉人们,应该抛弃现世的功名利禄,物质利益是暂时的和虚幻的,对人来说,没有什么意义。《真空宝卷》告诫人们不要放纵欲望,不要贪得无厌:“穿着三梭,就想穿绸段(缎);吃着肥羊,又想珍馐晏(宴);仔细思量,人心无足厌。”(第18卷,第452页)金钱和名利是人生的业障,不值得贪恋:“一文铜钱,如同刀割,因财迷q(误) ,众生业障多。”(第19卷,第507页)“我劝你,大众们,自嗟自叹; 少要争,虚名利,各自存心。”(第18卷,第426页)不要汲汲于世俗的事务,不要与人争执:“普劝众生少张罗,休与他人起干戈,少贪浊世虚名利,隄(提) 备阴曹恶阎罗。”(第18卷,第475页)《真空宝卷》甚至忠告人们,家庭和亲情是枷锁,应该抛弃:“夫妇是金枷,儿女是王(玉)锁。”(第19卷,第243页)
    既然现实世界是苦难的,死后的地狱更可怕,人们就应该从尘世中解脱出来,抛弃此岸世界,追求幸福的彼岸:“念佛的众生听我劝,似这等苦娑婆不须恋。”(第18卷,第480页)“念佛的众生[莫]怠慢,趁光阴早把你的生死办;行也要仔细观,坐也要仔细观,锻炼身心,莫要放参,早上船,自然登彼岸。”(第18卷,第481页)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利益之所以不重要,是因为同人的生死相比,财富微不足道。要得到永恒的幸福,就必须超度到天国彼岸;要超度到天国彼岸,先要“死凡心”、“死色心”(第19卷,第175页),超凡脱俗。于此可见,南无教信仰具有一定程度的出世色彩,与佛教净土信仰比较接近
    第三,南无教告诉信徒,摆脱尘世进入天国的惟一途径是宗教修行。宗教修行有三个基本环节:遵守社会道德,发慈悲之心;遵守教戒;采用特定的修行技术手段。
    南无教说,要想得救进入天国,首先必须遵守社会道德,做善事,不做恶事,有一颗慈悲之心。同绝大多数宗教教义一样,南无教强调若要超脱此世当以“立德为本”。《真空宝卷》说:“忠君孝亲,固臣子之大节;恭兄友弟,长幼当然;夫妇别,朋友信,人伦乃正;道德亲,善良近,学行斯全;勿谓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骨肉贫贱,虽有过而不踈(疏);他人富显,纵无嫌而莫厚;婚丧冻馁,知不给而量力阴周;病老艰危,见有难而推诚急助;施恩于不报之地,防患于未然之前;毒害勿兴于心,谗言莫出于口;瞒心者自坏其心,昧己者自残乎己;当爱物不可害物,宁誉人无宁毁人;谋他益满则招损,惠迪吉从逆招凶;……奴仆卑幼,且戒欺凌;……埋暴露之枯骨,祭无主之孤魂;桥梁井道,随心修补;钱财量力惠施,怜饥寒之乞子,悯残废之苍生。”(第19卷,第8-12页)如此种种善行义举,简直就是民间流行的劝善书的翻版。与此同时,南无教还强调“常存利济,曲尽慈悲”,要存慈悲之心,善待生灵。“或禽兽之罹于槛井,系足倒悬;或鱼鸟之挂于网罗,穿腮反翼。虽知万死,尚望一生。彼顾盼而哀鸣以求救我,施财而续命以放生。”(第19卷,第12-13页)不但要身体力行,还应该普劝世人,慈悲为怀,广修净业。《真空宝卷》甚至还提出,为避免伤生,“鹅鸭鸡犬,慎勿畜养”(第19卷,第11-12页)。南无教强调,“修行之人先要死三心”,第一便是“死血心”(第19卷,第175页),要有大慈悲之心。
    南无教要求信徒必须遵守“三皈五戒”,这直接承袭于传统佛教。传统佛教讲皈依佛、法、僧,戒杀、盗、淫、妄语、饮酒。南无教也要求信徒“谨三皈,持五戒,悉庄严乎净土”(第19卷,第13-14页) 。关于“三皈”,《真空宝卷》没有详细阐述,卷首有“南无尽虚空,遍法界,过(去) 现(在) 未来法佛僧三宝”,与佛教的皈依佛法僧一致。关于“五戒”,《真空宝卷》说: “为僧道之人,与佛为子,当报佛恩,保守五戒,莫要奸、贪财色、忘皆为佛子在家之人。”(第18卷,第550页)戒奸、戒财色、戒忘己为佛子三项,应该是对五戒的简单而笼统的说法。南无教还要求信徒“不张狂,不妄语”、“早吃斋”(第19卷,第153页),不应承恶事,休骂他人,休揽杂话等(第19卷,第199-201页) 。
    在修道技术上,南无教主要提倡念佛修行的方法,但也不排斥参禅的方法,甚至还有道教内丹修炼方法的痕迹
    在南无教中,最重要的修道手段是念佛。念佛,就是口诵佛号,这是净土宗典型的大众化的修行方法。《真空宝卷》宣称,无生父母说:“你们若是思想双亲,一心回家,只要你昼夜殷勤,少贪尘睡,齐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就得道了。”(第18卷,第396页)“南无阿弥陀佛”被称为“六字真经”。《真空宝卷》说,只有念佛的方法是正道,其他一切方法都是邪门:“我真空,不是说,虚言狂语;除了只,一声佛,都是傍门。”(第19卷,第233页)“中国最难脱,脱之须念佛;佛来垂光引,不怕恶阎罗。”(第19卷,第244-245页)念佛方法固然简单,是否念两句佛就能得救呢? 不然。《真空宝卷》说孙祖在悟道的过程中,每日念佛6000遍,昼夜不停。南无教也是这样要求信徒的:“早知念佛无价宝,不受阎君把我牵;日十二时时念,念佛躲了三塗苦,一念纯熟佛现前。”(第19卷,第34页)“一声佛能了得无边罪,昼夜家不睡,才得宝贝。”(第18卷,第513页)昼夜念佛,12个时辰不停地念佛,说到容易做到难。南无教的信徒大多是社会下层的劳苦大众,白天劳作,夜里需要休息。但南无教要求信徒夜里也要加紧念佛,与睡魔作斗争:“抖精神昼夜家降魔,辟如个作戏的孩童;咬牙根两眼睛不合,打精神跌(趺) 着脚时时摧过;把只命交与他恶战上三合,行也念弥陀,坐也念弥陀,舍死忘生,好歹要炼出个真佛。”(第18卷,第469-470页)这确实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为什么要舍生忘死地念佛呢? 因为念佛能使信徒了达佛性,百病消除:“念佛人功满皈家去,把尘劳闯出睡魔王难入;主人公自有消息处,百病除,一拳打破,自然得滚丹珠。”(第18卷,第514-515页)更重要的是,念佛能使信徒摆脱轮回,进入佛国:“念佛功成,永劫无灾祸,闯娑婆超出三界,再不来入业窝。”(第18卷,第509-510页)
    南无教也讲参禅修行的方法,当然这不是主要的。禅宗主张“无念”“无相”、“无住”,南无教也讲“正念”、“无念”和“无相”:“口不动,心不转,意不思,上不占天,下不占地,以无内外,无相空中,发个正念,不分昼夜,穿山透海,以无间断,乃是诸佛命脉、诸佛骨髓。”(第18卷,第436-437页)“无念求有念,有念可求无;无念却皈正,有念是邪途。”(第18卷,第438页)禅宗讲顿悟,南无教讲“禅顿”:“如何为禅顿,真经那里发;西方多少路,己(几) 年得到家?”(第19卷,第179-180页)《真空宝卷》中还详细阐述了“五更禅”的修行功夫(第19卷,第166-174页) ,透露出与曹溪禅的关联。禅法讲“定”、“慧”,南无教也讲“定”、“慧”:“仔细定中活计,眼前一物非真,勤把消息拨转,时时悟外观音。”(第19卷,第112页)“紧念佛趁时光各发些智慧,保守着三皈。”(第18卷,第434-435页)更有甚者,《真空宝卷》还谈到“色”与“空”:“色即空,空即色,体透玲珑;我即佛,佛即我,原无二样。”(第19卷,第131页) 需要指出的是,在《真空宝卷》中参禅主要是孙真空悟道的经验,信徒向孙真空学习,因而不排斥参禅悟道法。
    南无教也具有内丹道教修行方法的痕迹。内丹道教讲调理呼吸,修炼精气,南无教也具有类似说法:“进功夫全要把呼吸绝断,里不出外不入不动不那(挪) 。”(第19卷,第157页)“精若全气若满自然得不饥,调理着呼吸运转着东西。”(第19卷,第471页)内丹道教讲炉火关窍,南无教则说:“按四时运周天坎离八卦,有天龙合八部十二宫辰。”(第18卷,第489页)“有三关合九窍尽都开通,八万门无隔碍常出常入。”(第19卷,第39页)
第四,在南无教信仰中,信徒有一个现实的榜样和引路人,这个人就是教主孙真空。根据《真空宝卷》中的资料,南无教的创始人是孙真空,创立南无教是他悟道的结果。关于孙真空悟道创教,在《真空宝卷》中有三大段资料,反映了两种情形。
一種情形是孫祖念佛而後入定,從此悟道。 "南無大道,出在東土團剛山舊兒峪寺。 出一孫祖,半路出家, 俗名孫三, 混名傻瓜, 愚濁呆類型(笨) ,非識人倫,不知禮義,所樣不通,只會念佛,朝暮六千餘聲,逐日時常不斷。 忽一日入山打柴,然得悟,左手拿柴,右手執斧,八字著腳,丁字正面住,面南入定...... 老祖入定七日,忽然惺(醒)來,兩目圓睜,哈哈大笑,觀天趨地,萬法皆通。 "(第18卷,第401-404頁)在這段資料中,孫祖是一個半路出家人,沒有文化,不通俗務,終日念佛,結果入定而悟道。 這具有淨土宗念佛得道的色彩。
另一種情形是參禪悟道。 有兩段資料。 第一段資料說孫真空在參禪中神遇無生老母,受老母點化而悟道。 "卻說真空祖師,忽一日參禪正坐,秘密行功,悟作一境。 "(第19卷,第81頁)悟境中他到了金陵郡,看見有母子3 人,衣衫襤褸,走街串巷,高聲乞食,情辭悲切。 真空上前細問緣由,那貧婆說:"你今問我何處住,姓字名誰那裡人? 家住俐檀舍利國,父母團圓一處親。 只因東土無人住,差下兒男種人根⋯⋯東土有個貧和尚,他是持齋念佛心。 一心只想修仙道,久遠堅心到如今。 ⋯⋯他就是我親生子,晝夜殷勤下苦功。 不著老母親身度,修道何年得明心。 "(第19卷,第99-107頁)聞聽此言,孫真空了悟是無生老母,倒身下拜,老母化作一陣清風而去。 孫真空出定后,知道這是自己「境中活計」(第19卷,第114頁)。 在這段材料中,孫真空受無生老母點化,有受道傳教的色彩。 第二段資料說孫真空在參禪中遇到一位胡僧,經胡僧祖師點化,覺悟大道。 "真空正坐,秘密參神。 悟作一境:只見一個胡僧,行如威儀,語似佛音。 "最初,真空沒把胡僧放在眼裡,出一偈難胡僧曰:"如何為禪頓,真經那裡發?西方多少路,己(幾)年得到家?" 胡僧答偈曰:"悟空為禪頓,真經一字發;目前西方路,識破就到家。 "(第19卷,第179-180頁)聽得此言,孫真空知道這胡僧不是凡人", 倒身下拜"。 胡僧對他說:「你一身有條大路,左右脅七個字造的分明。 "說罷,胡僧化作一陣清風而去,"留下卷,無字真經"(第19卷,第187-189頁)顯然,這第二段資料與第一段資料類似,是兩種不同的版本,都表現了孫真空受道傳教的主題。 關於念佛悟道與參禪悟道的關係,很可能參禪悟道的說法形成較晚,具有明顯的神化孫真空的傾向。
南無教注重師承關係,強調修道必須膜拜孫真空,否則難成正果。 寶卷中反覆要求信徒須「參拜真空」、「參師拜祖」(第19卷,第66頁,第163頁)。 這一點,是南無教與凈土宗佛教的重要區別。 這樣做,勢必造成一種現實化的人身依從關係,滋生教主個人權威,並隱性地形成一種特殊的宗教組織體系。 這種宗教組織體系既是對信徒的約束,但更重要的是使信徒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一種歸屬,信徒之間形成一個相對緊密的宗教社團,進而反過來強化宗教信念和宗教修行。
上面我們以《真空寶卷》為對象資料作了較為全面的歸納和分析。 如果就事論事,南無教信仰的特點可以講出來很多。 但與公開流行的宗教相比,特別是與凈土宗相比,秘密宗教信仰的根本特點是它的本土性:本土化的神靈,本土化的教主,本土化的經典和語言,本土化的生活方式,本土化的心理和感情表達方式,本土化的宗教修行方式。 不是本土化造成了秘密宗教信仰的流行,相反,是社會底層民眾需要本土化的宗教信仰,是這種需要造成了秘密宗教的流行。
通過對南無教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在南無教宗教信仰中,現實生活被說成是不幸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中是痛苦的。 苦痛之一是隱性的,根源於現實生活。 人是社會化的,社會化意味著等級差別,當這種社會分裂達到一定程度,生活相對貧困的社會底層就會產生心理上的苦悶,甚至是難以承受的劇痛 大同世界是人類美好的理想,但實際上從沒有實現。 中國古代"王田""私屬"的實踐,歐洲近代歐文的共產主義實驗,社會主義中國對"事實上的平等"的探索,都未能如願。 曾經流行一種美好的幻想,認為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人類將得到普遍的幸福。 從道德立場說,這十分高尚。 遺憾的是,從古到今,我們看到的情形正好相反。 這不是一個人的痛,而是社會的痛,是人類文明的痛,是埋藏在內心深處看不見的痛。 苦痛之二是顯性的,是疾病和死亡。 人們常說,窮人怕病,富人怕死。 其實,病與死沒有本質區別,五十步與百步而已。 無論是太平道的「符水咒說」,還是南無教的念「南無阿彌陀佛」,都與治病救命有關。 且不說這本身的心理功能和醫學效果如何,但它畢竟給陷於絕境之中的人們一線希望,使信徒在心理上得到了安慰。 現實生活雖然是不幸的,但來世的幸福使信徒眼下的不幸得到了補償,心理上得到了平衡。 人不是機器,而是一個有血肉有感情的生靈,人不能在絕望中生活,人應該擁有希望。 絕望與希望之間既是死與生的絕途,也是痛苦與幸福的一念之差。 對於絕境之中的人們來說,科學和真理並不能挽救他們,反而只會加劇他們的精神危機。 一個健康的人通常難以理解"癌症"一詞對患者的精神打擊賣野葯的小廣告屢禁而不絕,為什麼? 正因為它給絕症患者以生的希望,即使這希望很渺茫,很虛幻宗教信仰是一種精神機制,有心理作用秘密宗教的神靈和教主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信徒的貼心人,是信徒現世痛苦的撫慰者,是信徒未來幸福的引路人。 淨土宗也講現實生活的不幸,也講未來的光明,但同南無教相比,淨土宗的神靈比較遙遠,既不像無生老母那樣體貼入微,也不像孫真空那樣切近。 無生老母的話就像母親的言語,信徒們耳熟能詳,是那樣的溫暖人心,這可能是南無教比淨土宗更吸引下層信徒的原因之一。 秘密宗教信仰是社會最下層的信仰,是下層民眾的心理藥物。 人類有兩類疾病,一類是心理的疾病,一類是生理的疾病。 心理的疾病應該用心理的藥物治療。 宗教信仰便是人類的心理藥物,南無教信仰是明清時期社會最下層民眾的心理藥物
从南无教看秘密宗教信仰的特点 https://bit.ly/30eeFON
-----------------------
「無生老母」談起一貫道與末後一著教、齋教、羅教及白蓮教的關係
  一貫道與末後一著教、齋教、羅教及白蓮教之間關係錯綜複雜,有著思想血統交雜密切關係。先從白蓮教談起,我們必須知道:作為佛教宗派分支白蓮宗變形的白蓮教,產生於南宋;而作為佛教異端及民間秘密宗教的白蓮教,產生於元末,彼此關聯,然而無論何者,皆形成早於羅教。在此,我們要談的是產生於元末、係佛教異端及民間秘密宗教的白蓮教。「無生老母」係一貫道最高神祗,也是造物主與主宰者,又稱「明明上帝(老母)」一般多認為「無生老母」源自白蓮教信仰。有些道親認為一貫道「無生老母」概念源自羅教而非白蓮教,此說有問題:事實上,在羅教祖師羅思孚(羅祖)「悟道」之前,當時民間早已受白蓮教影響,流行崇拜「無生父母」的信仰,因此若說「無生父母」源自羅教是不對的,因為「無生父母」思想自羅教羅思孚創教前就已存在,且是當時普遍的白蓮教思想,而白蓮教源自佛教淨土信仰變形(由白蓮宗結社而變成白蓮教,教義已與佛教不同),其亦崇拜彌陀佛,彌陀佛對他們而言即是「無生父母」,或說彌陀佛之性體即是「無生父母」,即吾人之無生自性,「彌陀佛」與「無生父母」兩者是從屬關係,但就性體言,兩者無別,故是等義詞(但是羅教羅思孚創教,則將兩者作切割,羅思孚認為彌陀佛為男性,男性無法生子,故彌陀佛非「無生父母」)。早在羅教之前,承襲佛教淨土信仰的白蓮教就已有彌陀佛即「無生父母」的概念信仰,甚至以「無生父母」為真言。研究文獻《龍華教源流探索》一文就有提到:
  「學者一般認為無生老母源出羅祖《五部六冊》,其實,在《苦功悟道卷》中寫的很清楚,無生父母是當時信仰彌陀的宗教結社所持念的真言,並非羅祖所主張和提倡的觀念」。
  復次,羅教羅思孚在《尋師訪道第三參》寫道:
  「忽一日,有信來,朋友相見。說與我,孫甫宅,有一明師。連忙去,拜師傅,不離左右。告師傅,說與我,怎麼修行」,
  那位師傅怎麼跟他說呢?書中云:
  「說與我,彌陀佛,無生父母」,並且告訴他:
  「舉念著,四字佛,便得超生」。
  羅教羅思孚自言被傳授誦念「無生父母」之真言,由此可知:在羅思孚於明朝成化十八年創立羅教之前,亦即「開悟」之前,當時民間早就受白蓮教影響,已有「無生父母」信仰,而「無生父母」是與彌陀佛連結在一起的,甚至羅思孚本人亦接受這樣的信仰。其實,羅教羅思孚之前,白蓮教除了已流行「無生父母」信仰,也同時流行「老母」信仰(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刊印的《佛說皇極結果寶卷》早已有「老母」信仰)。羅思孚接受「彌陀佛即無生父母」思想,卻於創教時,主張彌陀佛非「無生父母」,其認為彌陀佛為男人,豈有男人生子之理,因此其認為吾人應係由「無生父母」創生,而非彌陀佛,故彌陀佛非「無生父母」,自羅教羅思孚開始,「無生父母」上綱為超越彌陀佛的更絕對至高本體,並將兩者作切割。
  白蓮教再吸收「真空家鄉」等羅教概念,並將「無生父母」結合早於羅教羅思孚創教之前就已有的「老母」信仰,再結合彌勒末世救世思想,使「無生父母」之道體成為名為「無生老母」之女神,於是有「真空家鄉,無生老母」之真言白蓮教相信「無生老母」將於末世派遣彌勒佛下凡拯救世人,此與一貫道三期末劫教義中,於末世時,彌勒佛將下凡救度世人的末世思想不謀而合。復次,白蓮教結合摩尼教、彌勒教,產生彌勒末世救世思想,此亦皆與一貫道認為白陽期彌勒收圓救贖思想不謀而合。縱然不談「無生父母」及「無生老母」,亦可見一貫道在思想血統上承繼白蓮教的蹤跡
  羅教羅思孚在思想上比較接近禪宗,因此其「無生父母」尚是形上本體,非人格化女神形象,與一貫道「明明上帝(老母)」女神形象有差異,顯然一貫道老母娘之女神形象概念並非源自羅教羅思孚。我們釐清一下羅教羅思孚「無生父母」與白蓮教「無生老母」的概念差異:羅教羅思孚所言「無生父母」所指乃彌陀佛之性體(此可見受白蓮教淨土信仰變形影響甚深),而認為彌陀佛亦是此性體所創生,而此「無生父母」之性體亦即是宇宙至高無上的道體,並非指女神,而是比較接近《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之「道」體,一切皆由此道體創生,羅教羅思孚稱此道體為「虛空」,帶有佛教法性之味道,羅教羅思孚認為彌陀佛是男人,而男人不能生子,故能生吾人者非彌陀佛,而是此道體─「虛空」,萬物皆由此道體創生,如同父母生人,故云「無生『父母』」,並無性別限制─或說超越性別限制,至此可以發現:羅教羅思孚創教時,已將當時既有的「彌陀佛即無生父母」作出修改與切割:彌陀佛非「無生父母」,而「無生父母」更絕對至高。縱然羅教羅思孚將「無生父母」再演化出「太虛空」及「無極聖祖(母)」等人格化神祗,但仍以「無生父母」作為絕對至高本體,至少至其門下弟子時尚是如此,譬如羅教羅思孚弟子大寧和尚著《明宗孝義達本寶卷》云:
  「阿難問佛云:『何是無生父母』?世等答曰:『無生者,乃諸佛之本源也,萬物之根基也,人人之家鄉也,乃無極之法體也,謂天下之主宰也』」
  可見「無生父母」對於羅教羅思孚師徒言,已非指彌陀佛,而是更絕對至高之形上本體,也與一貫道女神形象的「明明上帝(老母)」有差異。何況羅教羅思孚著作五部寶卷並無「無生老母」四字,五部寶卷所說的是「無生父母」,可見「無生老母」確係後來再演變,而非創自羅教羅思孚,但不可否認「無生父母」係「無生老母」之概念原型。白蓮教所言「無生老母」帶有女神概念,所指雖亦是至高無上道體,但帶有女神人格化色彩,如同母親孕生一切,故云「無生『老母』」,以母親之女性為概念原型。羅教羅思孚「無生父母」與白蓮教「無生老母」兩者有此概念上的差異,前者是道體、形上本體,羅教羅思孚又將之名為「虛空」,帶有佛教法性味道,亦帶有道家道體之味道,而「無生父母」不限男女─超越男女;後者白蓮教「無生老母」是人格化女神。一貫道的「老母」信仰概念顯然承繼白蓮教「無生老母」之女神概念,而非承繼羅教羅思孚當時的「無生父母」之道體本體概念。
  此外,在羅教羅孚思著作五部寶卷之前,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刊印的《佛說皇極結果寶卷》早已有「老母」信仰,該部寶卷比羅教羅思孚五部卷寶早近八十年。由此可見,在羅教羅思孚創教之前,早已有「老母」信仰,此時「老母」雖非叫「無生老母」四字,但已有一貫道之「明明上帝」造物主、主宰者形象,由此可見,一貫道「明明上帝(老母)」信仰源自早於羅教羅思孚之前就已流行的白蓮教「無生父母」與「老母」信仰。而後,白蓮教再吸收羅教羅思孚「真空家鄉,無生父母」概念,結合早於羅教羅思孚創教之前的「老母」信仰,演化出「無生老母」思想。「老母」在羅教羅思孚著五部卷寶卷之前已有,而「無生老母」係羅教羅思孚卒後方才出現(羅教羅思孚五部寶卷也不見「無生老母」四字),部份一貫道道親認為「無生老母」出自羅教,此說不正確,至少在羅教羅思孚創教之前已有「老母」信仰。
  綜上所述,縱然羅教後人典籍出現吸收「無生老母」概念,也已是再受到白蓮教影響,而非出自羅教羅思孚本人所創─至少,羅教羅思孚之時尚無「無生老母」信仰出現。羅教傳承至後來,如羅教孫真空及明空在彼所著寶卷,雖已有出現「老母」之人格化神祗,但顯然也是早已受到白蓮教影響─「老母」在羅教羅思孚創教之前早已出現。明朝萬曆四十三年,禮部深入調查諸教後,上奏朝廷,奏請禁止涅槃教、紅封教、老子教、羅教、南無教、淨空教、悟明教、大乘無為教等,並說這些教「皆諱言白蓮之名,實演白蓮之教」,此皆可見諸教受白蓮教系統思想同化並影響之深。
  一貫道祖師黃德輝著有《皇極金丹九蓮正信歸真還鄉寶卷》,卷中承繼自白蓮教「無生老母」概念信仰,並且將「無生老母」(或稱「老母」)奉為最高的神祗,認為世界…乃至一切眾生之佛性皆由老母創生,此係一貫道的「明明上帝」之由來,亦可見即使經過數代的教派分化,一貫道其實仍保有白蓮教的「無生老母」。此皆可見一貫道與白蓮教有著深厚淵源。
  一貫道「明明上帝」(又稱「老母」)信仰本源是白蓮教「無生老母」之女神概念,此女神概念最早可溯源自羅教羅思孚創教之前既有的白蓮教「老母」信仰,而後再又變成「無生老母」;白陽期末劫由彌勒收圓救贖,亦是源自白蓮教思想。一貫道在演變過程中,除了帶有本來白蓮教思想,也帶有羅教及齋教、末後一著教思想,皆有滲雜,而一貫道偽作的傳承道統則是依附於齋教先天派及末後一著教傳承。事實上,我們可以說一貫道源自齋教先天派及末後一著教的變形,而白蓮教、羅教、齋教與末後一著教,互有血統交雜的密切關係,於是衍生出一貫道。羅教創教時吸收當時白蓮教思想,而後白蓮教再吸收羅教創教後的概念,而齋教吸收羅教思想及白蓮教再演變的「無生老母」女神等概念;齋教再分出末後一著教;而一貫道則承繼齋教先天派及末後一著教,保有四者交雜之色彩。一貫道的父親是末後一著教,爺爺是齋教,曾祖父是羅教,遠祖是白蓮教,雖本源是白蓮教,但跟父親末後一著教與爺爺齋教血緣關係較近,曾祖父羅教則再遠之,可是也不能說跟遠祖白蓮教完全無關,至少一貫道「老母」概念無庸置疑是承繼自白蓮教再演變的「無生老母」,「無生父母」最早又源自白蓮教彌陀佛即「無生父母」信仰及「老母」信仰。
  白蓮教在演化的過程中,初時以彌陀信仰為主,後來結合摩尼教與彌勒教等,開始產生彌勒救世思想,也走向神權信仰,此皆與一貫道三期末劫由彌勒祖師收圓救贖之思想不謀而合,縱然不談「無生老母」,一貫道多處亦可見白蓮教的思想血統蹤跡。
  先天道為齋教三大派別之一,以下稱齋教先天派,其祖脈系譜記載為:
  「開祖達摩,二祖神光,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黃梅,六祖慧能,七祖白懷讓、馬道一,八祖羅蔚群,九祖黃德輝,十祖吳紫祥,十一祖何若,十二祖袁志謙,十三祖徐吉南、楊守一,十四祖彭依法,十五祖林金祖」
   從上列祖脈系譜中,注意齋教先天派從所謂開祖達摩至十三祖,都與一貫道後東方時期前十三位祖師一模一樣,一直到第十四祖才開始有變化成為一貫道祖師傳承。由此可見,一貫道顯然根本不是什麼源自上古的道脈心法,而是齋教支派先天派分支─末後一著教的變形─再變成一貫道。一貫道親們之所以相信一貫道殊勝,不正是因為相信一貫道的道脈是自上古傳承下來的珍貴金線嗎?那麼,一貫道道親顯然要面對:一貫道其實是近代新興宗教,其道統謊稱源自上古係偽,而金線亦偽的事實。一貫道實在不應在道統與教義上,藉由處處扭曲佛教歷史與教義,為其作背書。
  穿鑿附會的道統
  以一貫道思想與道統偽處來看,一貫道的實際創教人應係生於清代康熙年間的黃九祖黃德輝,此人亦是齋教先天派祖師,由燃燈佛、釋迦牟尼佛與彌勒佛分別掌管三期天盤之說,也是由黃德輝於《皇極金丹九蓮正信歸真還鄉寶卷》提倡(三期收圓始自西大乘教與黃天教,後黃德輝吸收納入自宗教並提倡),只是後人為將一貫道包裝成源自上古的先天大道,而穿鑿附會杜撰道統─一貫道道統中,從黃九祖開始的道脈傳承才是一貫道真正且實際的道統歷史─一貫道,實是源自清代的新興宗教(明清秘密宗教變形)。
  一貫道青陽、紅陽與白陽期三期掌天盤之說始於黃九祖所提出,而一貫道以儒為主的修習方式係王十五祖王覺一所確立將佛教禪宗之印度傳承納入一貫道道統中,則是一貫道白陽期祖師路中一、張天然時方出現之事。一貫道王十五祖王覺一除了是一貫道祖師外,同時亦係末後一著教的創始者,由此可見末後一著教承繼齋教、羅教與白蓮教思想,後再演變成一貫道,後人將王覺一著作集結成《理數合解》一書。《理數合解》中所謂「道統」論述為:
  「儒曰存心,道曰修心,釋曰明心,皆不離乎心以為道。…此心堯之矣傳之舜…周公以是傳之孔子,此聞而知之者也。孔子傳之曾子,曾子傳之子思,子思傳之孟子,孟子之後,心法失傳」
  王十五祖對於道統論述僅此而已,根本未提及「西方二十八祖」及道脈西遷之說,可見一貫道道統初期與佛教禪宗祖師根本毫無關係,一貫道道統中出現「西方二十八祖」、將佛教禪宗傳承納入一貫道道統中,係一貫道白陽期祖師路中一、張天然所杜撰。
  王覺一在《三教圓通》中又云:
  「炎宋受命…希夷首開,濂洛接踵。濂洛之後,厥有龜山,繼以豫章,及至延平。道傳朱子,而心法一脈,遂有鵝湖、鹿洞、朱學、陸學、德行、問學之分…」
  由此可見王覺一認為宋儒繼承了孔孟學說,而一貫道「以儒為尊」的修習方向亦是由王十五祖王覺一開始確立,由此也可知一貫道實是宋明理學的宗教化,見地及修道皆與佛教差異極大。
  一貫道演化簡史
  綜上所述,讓我們整理一下一貫道演化史:佛教淨土信仰─白蓮宗─白蓮教、羅教─齋教─末後一著教─一貫道。
  白蓮教最初為白蓮宗。白蓮宗為淨土信仰分支,教理與淨土宗差異不大,但已稍有儒家色彩。白蓮宗組織由僧伽為主轉成以白衣(在家居士)為主。此時,白蓮宗白衣化,脫離僧伽領導的佛教傳統,由白衣擔任阿闍梨,在民間迅速傳開。而後,白蓮宗遭到打壓取締,轉變成民間秘密宗教,但根本還是彌陀信仰,已有「彌陀即無生父母」概念信仰(在羅教羅思孚之前,已有「彌陀即無生父母」概念信仰,羅教羅思孚本人亦自己承認在「悟道」之前還接受「彌陀佛,無生父母」之真言教導,可見「無生父母」絕非始自羅教羅思孚,而是之前已有的白蓮教思想)。
  羅教創始人羅思孚提出真空家鄉概念,吸收既有白蓮教概念,始有「真空家鄉,無生父母」概念信仰,而羅教羅思孚創教時,將既有之彌陀佛與「無生父母」作切割,「無生父母」不再與彌陀佛劃等號,而是指更絕對至高之本體。羅教羅思孚在思想上比較接近禪宗,因此其「無生父母」尚是形上本體,非人格化女神形象,與一貫道「明明上帝(老母)」女神形象有差異。一貫道「無生老母」及白陽期彌勒收圓救贖思想顯然比較接近白蓮教。白蓮教再吸收羅教概念,「無生父母」之本體概念結合早於羅思孚創羅教之前既有的「老母」信仰,演變為「無生老母」之人格化女神形象概念,開始產生「真空家鄉,無生老母」真言。此時,「無生老母」已自彌陀信仰獨立,而白蓮教走向神權信仰(按:白蓮教結合摩尼教與彌勒教,走向神權信仰化,產生彌勒於末世救世思想,與一貫道白陽期掌天盤彌勒佛收圓之說不謀而合)。羅教之後的傳承,也顯見受到白蓮教系統影響而被同化。
  齋教吸收羅教與白蓮教概念,齋教先天派祖師黃德輝再吸收明清秘密宗教思想,納入三期末劫、收圓概念,一貫道始有三期末劫收圓概念。值得注意的是:黃德輝時期,主流還是三教合一思想,五教合一係王覺一時方才出現,一貫道認為黃德輝亦是其祖師。
  末後一著教創教者王覺一,同時也是一貫道祖師,原是齋教先天派信徒,吸收齋教思想,後自創末後一著教,加入理天概念與五教合一思想,一貫道之理天、象天、氣天概念始自王覺一,而理天顯然是宋明理學之「理」本體天堂化。從王覺一開始的傳承始倡五教合一。此時,王覺一著作《三教圓通》中,所謂「道統」尚不含佛教禪宗祖師,而且承認宋儒(如朱熹)乃是道脈心法傳承者。一貫道白陽期祖師路中一、張天然兩位祖師承繼末後一著教,接受五教合一思想,亦竄改道統,此時「道統」開始出現佛教禪宗祖師,自稱一貫道道脈心法傳承經過佛教禪宗祖師,而且將道統修改成宋儒(如朱熹)僅闡發道旨,未繼道統,與王覺一著作之道統有明顯差異。
  現在一貫道就是這麼來的,而一貫道道統之所以與佛教禪宗有關,始自路中一、張天然兩位祖師竄改之穿鑿附會。就歷史言,一貫道道統存在諸多謬處;就教義言,一貫道教義也存在諸多矛盾,且佛教與一貫道在見地上根本是水火不容的矛盾,佛教根本不可能係源自一貫道,而一貫道亦不可能係承接自佛教。
  多少道親窮其一生相信自己有幸求得一貫道珍貴的「道」,並且相信求得的這個「道」係源自上古,由青陽、紅陽與白陽三期諸祖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且領有「天命」,若能奉持此領有「天命」的道脈金線,將來死後能返回「理天」─多少道親這樣的夢想,卻不知道自己求得的「道」,背後之道統傳承係一場美麗的騙局,依循這樣荒謬與錯誤百出的道統與道脈金線,死後無法返回「理天」─更何況,所謂的「理天」亦是一場美麗的騙局,根本不存在。再重申:一貫道實在不應在道統與教義上,藉由處處扭曲佛教歷史與教義,為其作背書。
從「無生老母」談起一貫道與末後一著教、齋教、羅教及白蓮教的關係 @ 一貫道的真面目:澄清一貫道對於佛教的扭曲 :: 痞客邦 :: https://bit.ly/3gZ5iZi
-----------------
道教門派:道教內部門派眾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稱各異。百福祥宗教命理林老師說 :
據學理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五類。按地區分有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 派、崳山派、老華山 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
按人劃分則有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鍾離漢)、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豐)、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沖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尹喜派(關尹)、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
按道門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淨明派(許旌陽)、雲陽派(張果老)、虛無派(李鐵拐)、雲鶴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國舅)、玉線派(樵陽真人)、靈寶派(周祖)、太一教(蕭抱珍)、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真空派(鼓祖)、鐵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張三豐)、先天派、廣慧派等。
歷史上還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淨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說法。
而今許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 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台灣的民間道教派別。
道教流派之研究 @ 百福祥林老師宗教命理網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f0lJmv
----------------------------------
明清漕運水手都是他的弟子,民國幫派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2016-09-04 由 夏天說歷史 發表于歷史
羅夢鴻(1442—1527),又稱羅清、羅靜、羅英、羅夢浩、羅因,號無為居士,人稱羅祖,山東即墨人,直隸密雲衛(今北京密雲縣)戍兵。羅夢鴻14歲從軍,27歲時便「把名下軍丁退了」,讓「子孫頂當」,自己則一心修行辦道,苦修13年,於成化十八年(1482年)明心悟道,創立羅教,初稱「無為教」,依附宗門臨濟宗,從者頗眾。在嶗山一帶,民眾皆信無為教,不知有佛教三寶。太監張永等徒眾記其言為《苦功悟道卷》等五部寶卷,正德四年(1509年)刊行,史稱「五部六冊」。羅祖因傳道下獄,後獲釋出獄,仍回密雲一帶傳教。嘉靖六年(1527年)一月二十九日「坐化歸天」,享年85歲,葬於北檀州(密雲)附近。葬禮十分隆重,密雲衛總兵楊都司等為其捐棺板並建造了一座13層高的石塔——「無為塔」;此外還立石碑一通,上書「無為境」三字,直到乾隆十一年(1746年)石塔、石碑才被官方拆毀羅夢鴻死後,無為教的教權由他的妻子兒女繼承了下來。
羅教結合了佛教禪宗和道教中的許多教義和傳統。羅教最重要的經書是五部經卷:《苦功悟道卷》、《嘆世無為卷》、《破邪顯證鑰匙卷》、《正信除疑無修證自在寶卷》和《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這五部經書是羅夢鴻口述,由他的徒弟記錄下來的。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六月,禮部請旨查禁左道一疏,已開列羅祖教的名稱,將羅祖教與涅槧、紅封、老子、南無、凈空、悟明、大成、無為等教並列,認為羅祖教也是「諱白蓮之名,實演白蓮之教」。雍正年間,羅教信徒張維英亦稱「我們是鄉間人,此教是羅明忠的祖上在正德年間傳下來的,封為無為教,誦的是一部苦心悟道經,吃齋點燭」。因其教是由羅姓祖上所傳,所以稱為羅祖教,又稱為無為教。在羅教信徒所收藏的《三世因由》一書亦記載:「初世羅成,就生長山東,在古北口修道;二世殷繼南,生長浙江縉雲縣;三世姚文宇,生長慶元縣。」張維英所述羅祖姓名與《三世因由》所載相同。
羅教二世殷繼南是浙江處州府縉雲縣虎頭山人,生於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二月二十八日,15歲時信奉羅教,傳習無為經卷,法號普能,自稱是羅祖轉世。神宗萬曆四年(1576年),他率弟子登天台山,宣揚教義,集眾三千餘人,地方官以其妖言惑眾,捕送處州府監禁,萬曆十年(1582年)八月初四日,伏誅,享年42歲。姚文字,生於殷繼南死前四年,即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三月十九日,傳說生後數年不言,至殷繼南死後才開口說話,自稱羅祖轉世,清世祖順治三年(1646年)五月十九日,伏誅,享年68歲。但殷繼南與姚文宇並非羅夢鴻正統的續燈弟子,羅教正統的續燈弟子,第一代是李必安,第二代是秦洞山,第三代是宋孤舟,第四代是孫真空,第五代是於昆崗,第六代是徐玄空,第七代是明空。
雍正年間,直省督撫遵奉密諭查禁羅教,不遺餘力,但乾隆年間羅教信徒眾多,其勢力仍極大,其有漕各省漕船水手崇奉羅教者尤眾。教眾廣習五部六冊。其中《苦功悟道經》為明正德四年(1509年)原刻本,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萬曆十四年(1586年)、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等年有重刻本。《苦功悟道經》內云:「參道工夫,單念四字阿彌陀佛,念得慢了,又怕彼國天上,無生老母,不得聽聞。」此外反覆言及「真空家鄉」,俱被指為妖妄不可信。後世所存《嘆世無為經》有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刻本,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羅文舉校正本及萬曆年間源靜重集本等數種。《嘆世無為經》內云:「護法人,功德大,千佛歡喜,勝似你,舍金銀,積滿乾坤。」又雲「護法罪,無邊際,實難解救,謗法罪,無邊際,永下無間。」原卷末尾有骷髏兒嘆你云云,反覆重疊,敷衍成篇,以罪為功,以功為罪,亦被指為謬妄可笑。《破邪顯證鑰匙卷》上下二冊二十四品,有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萬曆四十年(1612年)、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等刻本及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羅文舉校正本。《破邪顯證鑰匙卷》內云:「執文字,自家病,不知不覺,大眾聞,聽字腳,成了病根。」被指為狂悖至極。經內又云:「三寶者,自性開覺,名為佛寶,自性真正,名為法寶,目性清凈,名為僧寶。」被指為不辨是非,不明禍福,心多詭詐,行多好私,三寶俱無,俱不可信。
羅教以後在大運河水手中廣為流傳。水手、縴夫們終年生活在生死不定,命運未卜的生活之中,亟須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慰藉。而羅教所宣揚的人生在世充滿苦難,只要加入羅教,便可在劫難降臨之時,受到「無生老母」的拯救,免遭劫難,並且可以回歸「真空家鄉」,得到「永生」,不再受四生六道輪迴之苦。這種宣傳,對於苦難中的水手、縴夫們,自然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更主要的則是入教之後,生活上可以有一定的保障。史載:早在明季,便有密雲人錢姓、翁姓和松江人潘姓,在杭州北新關外拱震橋一帶「共興羅教」,修建羅教庵堂。這裡是京杭大運河的南端和糧船的起航之處,水手、縴夫雲集。羅教庵堂多由老弱殘疾水手管理,往往成為回空水手或老病殘疾水手、縴夫們駐足之處。
雖然羅教被佛教正宗所不容,被指為假託佛教禪宗,而所倡是邪,「彼口談清虛而心圖利養,名無為而實有為耳。人見其雜引佛經,便謂亦是正道,不知假正助邪,誑嚇聾瞽」,但羅教的出現「是宗教徒在神的世界中的創新和突破」,在中國民間宗教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中國民間宗教從此由白蓮教「一枝獨秀」的時代進入了教派林立、「百花齊放」的時代,據統計僅見明清檔案記載的民間教派就有107個之多。羅教對後世許多民間教派和一些幫會(如青幫)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深遠的歷史影響。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e3y86y.html
-----------------------------------
道家有多少流派?都在這裡啦!
道家到底有多少宗派?
道教分立宗派,實始於宋元之間。按道門分:
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凈明派(許旌陽)、雲陽派(張果老)、虛無派(李鐵拐)、雲鶴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國舅)、玉線派(樵陽真人)、靈寶派(周祖)、太一教(蕭抱珍)、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真空派(鼓祖)、鐵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張三丰)、先天派、清隱派、廣慧派等。
歷史上還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凈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說法。
而今許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台灣的民間道教派別,近幾年隨著國家對道教的政策改變和扶持,一些正統道教的分支也在逐漸發展壯大。
就現在來說,道教已經不存在這麼許多紛岐錯雜的道派,過去的小支派,不入於全真,便是附於正一。故現在道教基本是全真與正乙兩大道派。宗派之間,均能互相尊重,共同弘教。發揚道家光!
話題:說說你附近還有哪些道教的流派?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gv69v4y.html
-----------------------------------
無生老母的信息1
  劉青園著《常談》四卷,余喜其識見通達,曾在《苦竹雜記》中抄錄介紹。近日重閱,見卷一中有一則云:
  「一士深夜聞齋外數人聚談。一曰,某人久困科場,作報應書若干篇,遂登第。一曰,某素貪,誦經若干篇,遂巨富。一曰,某乏嗣,刷善書若幹部,遂獲佳兒。一曰,某久病,齋僧若干即愈。相與咨嗟歎賞,紛紛不已。忽一日,公等誤矣。士君子正心誠意修己治人,分內之事,何必假之以禍福功效,如公等言,則神道為干求之蔽矣。適所指之人,皆禮法不明,王法不懼,梗頑之民,語之以聖賢之道,格格不能入,故假為鬼神報應天堂地獄之說以俱之,冀其暫時回頭,所謂以盜攻盜,不得已之下策也。因而流弊至於河伯娶婦,岳帝生男,好徒借此感眾斂財,叛逆生焉,尹老須王法:護之徒其明證也。公等讀書人宜崇聖賢之教,尊帝王之法。達則移風易俗,為上民之表率,窮則獨善其身,為子孫之儀型,何至自處卑污,甘作真空家鄉無生父母之護法也。(原注雲,此二句邪教中相傳受語,破案時曾供出,故人得聞。)言畢三歎而去。為人為鬼,固不得知,孰是孰非,可
  1周作人晚年寫給友人的信中曾指明本文是他「敝帚自珍」,「至今還是喜愛」的隨筆之一。得而辯。」劉君不信有鬼,此處設為談話,蓋是倣傚紀曉嵐的手法,其反對講報應刻善書大有見解,與鄙意甚相合。近日雜覽,關於無生老母稍感興趣,見文中提及,便抄了下來,拿來做個引於。鄙人原是小信的人,無論什麼宗派,怎麼行時或是合法,都無加入的意思,但是對於許多信仰崇拜的根本意義,特別是老母一類的戀慕歸依,我也很是理解,至少總是同情,因而常加以注意。可惜這些資料絕不易得,自五斗米道,天師道,以至食菜事魔的事,我們只見到零碎的記載,不能得要領,明清以來的事情也還是一樣。碰巧關於無生老母卻還可以找到一點材料,因為有一位做知縣老爺的黃王谷,於道光甲午至辛丑這六年間,陸續編刊破利詳辯三卷,續又續三續各一卷,搜集邪經六十八種,加以駁正,引用有許多原文,正如大義覺迷錄裡所引呂留良靜原語一樣,使我們能夠窺見邪說禁書的一斑,正是很運氣的一件事。這些經卷現在既已無從搜集,我們只好寒考古學家把揀來的古代陶器碎片湊合粘成,想像原來的模型一樣,抄集斷章零句來看看,不獨憑弔殉教的祖師們之悲運,亦想稍稍瞭解信仰的民眾之心情,至於恐怕或者終於失敗,那當然是在豫計中的,這也沒有關係,反正就只是白寫這幾千字,耗費若干紙墨罷了。
  這種民間信仰在官書裡大抵只稱之曰邪教,我們檻外人也不能知道他究竟是什麼,總之似乎不就是白蓮教。在正信除疑無修證自在卷內有云:
  「白蓮教,下地獄,生死受苦。白蓮教,轉四生,永不翻身。白蓮教,哄人家,錢財好物。犯王法,拿住你,苦害多人。」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教呢?據道光十二年王辰查辦教匪的上諭裡說,王老頭子即王法中所學習的是白陽教,尹老須是南陽教,蕭老尤是大乘教,但其實他們似乎還是一家,不過隨時定名,彷彿有許多分派。古佛天真考證龍華寶經內云:
  「紅陽教,飄高祖。淨空教,淨空僧。無為教,四維祖。西大乘,呂菩薩。黃天教,普靜祖。龍天教,米菩薩。南無教,孫祖師。南陽教,南陽母。悟明教,悟明祖。金山教,悲相祖。頓悟教,頓悟祖。金禪教,金禪祖。還源教,還源祖。大乘教,石佛祖。圓頓教,圓頓祖。收源教,收源租。」共計十六種,可謂多矣,卻一總記著,其中似以飄高即山西洪洞縣人高楊所立的紅陽教為最早。案混元紅陽顯性若果經內云:
  「混元一氣所化,現在釋迎掌教,為紅陽教主。過去青陽,現在紅陽,未來才是白陽。」又云:
  「大明萬曆年,佛立混元祖教,二十六歲上京城。」混元紅陽血湖寶仟內云:
  「太上飄高老祖於萬曆甲午之歲,正月十五日,居於大虎山中,廣開方便,濟度群迷。」又混元紅陽明心寶仟中卷內云:
  「沖天老祖於開荒元年甲辰之歲,五月五日,居於無礙宮中,聖眾飛空而來。」甲辰即萬曆三十二年,在甲午後十年矣。此皆系飄高自述,可以考見其立教傳道的年代。混元紅陽臨凡飄高經有序文云:
  「萬曆年中初立混元祖教,二十六歲上京城,先投奶子府,有定國公護持。混元祖教興隆,天下春雷響動,御馬監程公,內經廠石公,盔甲廠張公三位護法。」這是很有價值的文獻,據黃王谷考證云:
  「此言萬曆年中初立混元祖教,至天啟元年封魏忠賢為定國公,此言定國公護持,即知紅陽始於萬曆而盛於天啟也。至於御馬監程公即太監陳矩,將陳字訛為程字,內經廠石公即太監石亨,又有石清石棟石彥明,兄弟叔侄同為太監,盔甲廠張公即太監張忠,此時太監皆信邪教,而獨言此四人者,以此四人積財甚富,印經最多,固非他人所能及也。」黃君又言邪經系刻板大字印造成帳,經之首昆各繪圖像,經皮卷套錦緞裝飾,原系明末太監所刻印,愚民無知,遂以式樣與佛經相同,而又極體面,所以誤信。此亦是絕好掌故材料,如此奇書珍本,惜無眼福得以一見。飄高經本文中又稱石亨為中八天天主,後又有南嶽府君石彥名,東天石清仁聖帝,中央玉帝老石亨等語,對於護法者的恭維可謂至矣極矣。明季太監多喜造寺廟以求福,由此乃知刻經亦不少,內經廠自然更有關係,故其特別頌揚老石亨一家正不為無故也。
  紅陽教有八字真言日,真空家鄉,無生父母。這一看當然是出於佛教,可是他們的神學神話裡混雜著大半的道教與民間的怪話,是很可笑。如飄高經無大無地混飩虛空品內了:
  「無天無地,先有混朦,後有滋朦。滋朦長大,結為元卵,叫作天地玄黃,玄黃迸破,現出混元老祖,坐在阿羅國。」又老祖宗臨凡品內云:
  「混元老祖,無生老母,真空石佛皆臨凡,白日乞化,夜晚窯中打坐受苦,苦煉身心,但說臨凡一遭,添一元像,終有萬斤之佛性。」龍華寶經古佛乾坤品內則云:
  「無生母,產陰陽,嬰兒奼女。起乳名,叫伏羲,女蝸真身。李伏羲,張女蝸,人根老祖。有金公,和黃婆,匹配婚姻。混元了,又生出,九十六億。皇胎兒,皇胎女,無數福星。無生母,差皇胎,東土住世。頂圓光,身五彩,腳踏二侖。來東土,盡迷在,紅塵景界。捎家書,吩咐你,龍華相逢。」飄高經雖然在前,所說不但佛道混雜,而且老祖宗有了三位,顯系後來做作,弓長撰龍華寶經據說在崇偵年中,可是我覺得他所說的更保有原來的傳統。大概人類根本的信仰是母神崇拜,無論她是土神谷神,或是水神山神,以至轉為人間的母子神,古今來一直為民眾的信仰的對象。客觀的說,母性的神秘是永遠的,在主觀的一面人們對於母親的愛總有一種追慕,雖然是非意識的也常以早離母懷為遺恨,隱約有回去的願望隨時表現,這種心理分析的說法我想狠有道理。不但有些宗教的根源都從此發生,就是文學哲學上的秘密宗教思想,以神或一或美為根,人從這裡分出來,卻又祈求回去,也可以說即是歸鄉或雲還元。龍華經作者集紅陽之大成,而重複提高老母,為老祖宗之至上者,這不特深合立教本義,而且在傳道上也極有效力,是很大的成功。悟道心宗黨性寶卷內有盼望歌云:
  「無生老母盼兒孫,傳言寄信從費心,遍遍捎書拜上你,不肯回心找原根。」又銷釋收圓行覺寶卷內云:
  「無生母,在家鄉,想起嬰兒淚汪汪。傳書寄信還家罷,休在苦海只顧貪。歸淨土,赴靈山,母子相逢坐金蓮。」
  「無生老母當陽坐,駕定一隻大法船,單渡失鄉兒和女,赴命歸根早還源。」銷釋真空掃心寶卷內云:
  「勸大眾,早念佛,修行進步。無生母,龍華會,久等兒孫。叫聲兒、叫聲女,滿眼垂淚。有雙親,叫破口,誰肯應承。」這裡用的是單詞口調,文句俚俗,意思是父母招兒女口家,雖標稱無空無,實在卻全是癡,這似是大毛病,不過他的力量我想也即在此處。經裡說無生老母是人類的始祖,東土人民都是她的兒女,只因失鄉迷路,流落在外,現在如能接收她的書信或答應她的呼喚,便可回轉家鄉,到老母身邊去,紳士淑女們聽了當然只覺得好笑,可是在一般勞苦的男婦,眼看著掙扎到頭沒有出路,正如亞跋公長老的妻發配到西伯利亞去,途中向長老說,我們的苦難要到什麼時候才完呢,忽然聽見這麼一種福音,這是多麼大的一個安慰。不但他們自己是皇胎兒女,而且老母還那麼淚汪汪的想念,一聲兒一聲女的叫喚著,怎不令人感到興奮感激,彷彿得到安心立命的地方。一茶在隨筆集《俺的春天》的小引中記有一段故事云:
  「昔者在丹後國普甲寺,有深切希求淨土的上人。新年之始世間竟行祝賀,亦思仿為之,乃於除夕作書交付所用的沙彌,囑令次晨如此如此,遂獨宿大殿中。沙彌於元旦乘屋內尚暗,烏鴉初叫時,既然而起,如所指示,丁丁叩門,內中詢問從何處來,答言此乃從西方彌陀佛來賀年的使僧是也。上人聞言即跳足躍出,將寺門左右大開,奉沙彌上坐,接昨日所寫手札,項禮致敬,乃開續曰,世間充滿眾苦,希速來吾國,當使聖眾出迎,奉候來臨。讀畢感激,嗚嗚而位。」一茶所記雖是數百年前事,當中國北宋時,但此種心情別無時間的間隔,至今可以瞭解,若老百姓聞歸鄉的消息時其欣喜亦當有如此僧也。
  無生老母的話說到這裡我覺得可以懂得,也別無什麼可嫌之處,但既是宗教便有許多儀式和教義,這裡我就很是隔膜,不能贊一辭了。據破邪詳辯卷三云:
  「邪教上供即兼升表者,欲無生知有此人,將來即可上天也。掛號兼對合同者,唯欲無生對號查收,他人不得濫與也。開場考選,謂欲以此定上天之序也。以習教為行好,無知愚民亦以行好目之,若村中無習教者,即謂無行好者。」又佛說皇極收元寶卷等書內多說十步修行,殊不一致,或者義涉奧秘,須出口傳,故不明言亦未可知。銷釋圓通救苦寶卷內有「夫子傳流學而第一」之語,據黃壬谷在又續破邪詳辯中說明之云:
  「近有清河教匪尹資源,號稱尹老須者,因此捏出而字工夫,上天書丁之語。謬謂而字上一平畫為天,次一撇畫為上天之路,下四直畫為習教之人,學而即學上天工夫,又以而字上兩畫形似丁字,故謂上天書丁。」此類怪話所在多有,最奇的或者要算佛說通元收源寶卷所說:
  「天皇治下大地乾坤,地皇時伏秦女蝸治下大地人根,人皇時留下萬物發生,五帝終有君臣,周朝終有神鬼,漢朝終有春夏秋冬,唐朝終有風雨雷電。」這真不知道說的是什麼。破邪詳辯卷三據刑部審辦王法中案內供詞云:
  「邪教謂紅陽劫盡,白陽當興,現在月光圓至十八日,若圓至二十三日,便是大劫。
  又謂中央戌己土系王姓,東方甲乙木系張金鬥,南方丙丁火系李彥文,北方壬癸水系劉姓,西方庚辛金系申老敘。案申老敘即王法中的師父。
  於八卦增添二爻,改為十二卦,內加興吉平安四卦,於六十四卦改為一百四十四卦,內加用則高至江河等八十卦。於九宮增添紅皂青,並多一白字。於十二時增添紐宙唇未酬刻六時,為十八時。」這些做作可謂荒唐。此太平天國的改寫地支似更離奇。大抵老母崇拜古已有之,後人演為教,又添造經卷,這些附加上去的東西全須杜撰,道教經典已是不堪,何況飄高弓長輩,雖盡力搜索,而枯腸所有止此,則亦是無可如何也。
  破邪詳辯卷三有一則,說明造邪經者系何等人,說的很有意思。其文云:
  「造邪經者系何等人?凡讀書人心有明機,斷不肯出此言,凡不讀書人胸無一物,亦不能出此言。然則造邪經者系何等人。嘗觀民間演戲,有昆腔演戲,多用清江引,駐雲飛,黃駕兒,白蓮詞等種種曲名,今邪經亦用此等曲名,按拍合板,便於歌唱,全與昆腔戲文相似。又觀梆子腔戲,多用三字兩句,四字一句,名為十字亂彈,今邪經亦三字兩句,四字一句,重三復四,雜亂無章,全與梆子腔戲文相似。再查邪經白文鄙陋不堪,恰似戲上發白之語,又似鼓兒詞中之語。邪經中哭五更曲捲卷皆有,粗俗更甚又似民間打十不閒,打蓮花落者所唱之語。至於邪經人物,凡古來實有其人而為戲中所常唱者,即為經中所常有,戲中所罕見者即為經中所不錄,間有不見戲中而見於經中者,必古來並無其人而出於捏造者也。閱邪經之腔調,觀邪經之人物,即知捏造邪經者乃明末妖人,先會演戲而後習邪教之人。」又有論經中地名的一節云:
  「邪經所言地名不一而足,俱系虛捏,其非虛捏而實有此地者,唯直隸境內而已,於直隸地名有歷歷言之者,唯趙州橋一處而已。蓋以俗刊趙州橋畫圖,有張果老騎驢,身擔四大名山,從橋上經過,魯班在橋下一手掌定,橋得不壞故事,邪教遂視為仙境,而有過趙州橋到雷音寺之說。不知此等圖畫本屬荒謬,邪教信以為真,而又與戲班常演之雷音寺捏在一起,識見淺陋亦已極矣。」這兩節都說得很有道理,雖然斷定他先會演戲似乎可以不必,總之從戲文說書中取得材料,而以彈詞腔調編唱,說是經卷無寧與蓮花落相近,這是事實,日此那些著者系何等人也就可以推知了。再舉幾個實例,如龍華寶經內走馬傳道品云:
  「儒童祖,騎龍駒,川州通縣。有子路,和顏淵,左右跟隨。有曾子,前來引路。七十二,眾門徒,護定聖人。」護國佑民伏魔寶卷內敘桃園結義云:
  「拈著香,來哀告,青青天天。大慈悲,來加護,可可憐憐。俺三人,願不求,富富貴貴。只求俺,弟兄們,平平安安。」寫孔夫子和關公用的是這種筆法,又如關公後來自白,論吾神,職不小云云,亦是戲中口氣也。佛說離山老母寶卷敘說無生老母在靈山失散,改了號名,叫離山老母往東京汴國涼城王家莊,度化王員外同子王三郎名文秀。老母令文英小姐畫一軸畫,賜王員外,王文秀將畫掛在書房,朝夕禮拜,文英即從畫內鑽出,與文秀成親,以後老母文英接引文秀,入鬥牛宮。這裡差不多是彈詞本色,後花園私訂終身,公於落難,馳山老母搭救,正是極普通的情節,此等寶卷或者寫得不高明,令人聽了氣悶,正是當然,若算作邪經論,實在亦是冤苦也。
  清代邪教之禁極嚴,其理由則因其斂錢,姦淫,聚眾謀反。經卷中造反似未見明文,大抵只是妄自尊大,自以為是聖賢神佛而已,但既有群眾,則操刀必割,發起做皇帝的興趣也屬可能。關於財色二者,經文中亦有說及,或不為無因。如皇極收元寶卷云:
  「先天內,陰五神,陽五氣。男取陰神者,即成菩薩之果,女采陽氣者,即成佛家之身。」龍華寶經內亦云:
  「吩咐合會男和女,不必你們分彼此。」本來暖昧事易成問題,此等文句更足為口實。又姚秦三藏西天取清解論內有讚揚當人云:
  「風不能刮,雨不能濕,火不能燒,水不能淹,」不能砍,箭不能穿。」案天門開放,當人出竅之說,道家旁門亦有之,其詳則不同知,若以常識論之,亦只是妖妄而已。教門中蓋亦有此一派,殆即義和拳所從出,今年五月無錫有姜明波習金光法,雲能刀槍不入,試驗失敗而死,則是最近之實例也。
  我以前涉覽西歐的妖術史,對於被迫害的妖人們很有點同情,因為我不但看教會的正宗的書,也查考現代學術的著述,他們不曾把妖術一切畫的整個漆黑。據茂來女士著西歐的巫教等書說,所謂妖術即是古代土著宗教的遺留,大抵與古希臘的地母祭相近,只是被後來基督教所壓倒,變成秘密結社,被目為撒旦之徒,痛加剿除,這就是中世有名的神聖審問,直至十六世紀才漸停止。上邊關於無生老母我說的話恐怕就很受著這影響,我覺得地母祭似的崇拜也頗有意思,總之比宙斯的父系的萬神殿要好得多吧。林清王倫的做皇帝的把戲,尹老頭的而字工夫,姜明波的落魂傘,這些都除外,實在也並不是本來必需的附屬品,單就這老母來看,孤獨憂愁,想念著她的兒女,這與窮困無聊,奔走到她身邊去的無知男婦,一樣的可以同。這有什麼辦法,能夠除外那些壞東西,而使老母與其兒女平安相處的呢。我不知道。柳子厚文集中有一篇《柳州復大雲寺記》。其前半云:
  「越人信祥而易殺,傲化而偭仁。病且憂,則聚巫師用雞卜,始則殺小牲,不可則殺中牲,又不可則殺大牲,而又不可,則決親戚,飭死事,曰神不置我已矣,因不食,蔽而死。以故戶而耗,田易荒,而畜字不善,董之禮則頑,束之刑則逃,唯浮圖事神而語大,可因而入焉,有以佐教化。」柳州於是建立了四個佛寺,大雲寺即其一,他的效力大約是很有的,因為後來寺燒掉了,居人失其所依歸,復立神而殺焉,便是個證據。柳君到來,興復了大雲寺,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使擊磐鼓鐘,以嚴其道而傳其言,以人始復去鬼息殺而務趣於仁愛,病且憂,其有告焉而順之,庶乎教夷之宜也。」這個辦法現在也可以用麼,我不敢下斷語,總之他這話很有理解,非常人所能及,恐怕連韓退之也要算在內。近來我的腦子裡老是旋轉著孔於的幾句話,中國究竟不知有多少萬人,大概總可以說是庶了,富之與教之,怎麼辦呢。假如平民的生活稍裕,知識稍高,那麼無生老母的崇拜也總可以高明得多吧。不過既想使工人吃到火腿,又要他會讀培根,在西洋也還是不能兼得,中國又談何容易。我這裡費了些工夫,只算是就彼邪詳辯正續六卷書中抄出一點資料來,替著者黃壬谷做個介紹,不負他的一番勞力,雖然並不一定贊同他對於邪教之政治的主張。民國三十四年六月二十日,在北京。
            (1945年6月作,選自《知堂乙酉文編》)
周作人-->周作人文集之民俗風物-->無生老母的信息1 https://bit.ly/3h1e2hC


《銷釋真空掃心寶卷》簡稱《真空寶卷》
《銷釋真空寶卷》的元抄本系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與宋元刻西夏文藏經同在寧夏發現。
寶卷可以看作是元、明、清之間出現的一種新的通俗文學體裁,不算多見。 一般用韻語,邊說邊唱,講述一些與佛教有關的故事。 主要流行在佛門和佛教信眾之中,作為宣講佛教教理教義的一種方式,功用與變文相似,其形式也被認為與變文有密切關係。
《銷釋真空寶卷》行文格式,與元初重刻金崇慶元年(1212年)本《佛說楊氏鬼綉紅羅化仙哥寶卷》類似。 在卷內有"大成至聖文宣王,亙古亘今論文章"語。 據《元史·祭祀志》載,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秋七月封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清人孫星衍輯《寰宇訪碑錄》中收《加封孔子製命名碑》載孔子此封號始於大德十一年(1307年)七月。
故事摘錄
一般情況此封號不會一經公佈,便流入民間,需要有一段時間才能見之於釋門通俗性文學中,故推測此寶卷不可能產生於大德十一年以前,當在元代中晚期,而非胡適所雲"是晚明的本子" 此寶卷中有一則講唐僧西天取經故事,茲錄於斯:
唐僧西天去取經,一去十萬八千程。
昔日如來真口眼,致今拈起又重新。
正觀殿上說唐僧,發願西天去取經。
唐聖主,燒寶香,三參九轉。 祝香停,排鸾駕,送離金門。
將領定,孫行者,齊天大聖,豬八戒,沙和尚,四聖隨根。
正遇著,火焰山,黑松林過,見妖精,和鬼怪,魍魎成群。
羅刹女,鐵扇子,降下甘露。 流沙河,紅孩兒,地勇夫人;
牛魔王,蜘蛛精,設入洞去,南海里,觀世音,救出唐僧。
說師父,好佛法,神通廣大,誰敢去,佛國里,去取真經?
滅法國,顯神通,僧道鬥聖;勇師力,降邪魔,披剃為僧。
兜率天,彌勒佛,願聽法旨。 極樂國,火龍駒,白馬駝經。
從東土,到西天,十萬余里。 戲世洞,女兒國,匿了唐僧。
到西天,望聖人,殷勤禮拜,告我佛,發慈悲,開大沙門,
開寶藏,取真經,三乘教典。 暫時間,一剎那,離了雷音,
取真經,回東土,得見玉帝。 告我佛,求懺悔,放大光明。
到東土,獻真經,唐王大喜,金佛會,開寶藏,字字分明。
销释真空宝卷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0nixwS
---------------------------------
真空教寶卷
經典
真空祖師廖帝聘融合三教經典,陸續編定了《報空寶卷》、《無相寶卷》、《三教寶卷》、《報恩寶卷》等四部寶卷,因第二部二冊,簡稱《四部五冊》。 《四部五冊》集中反映了廖帝聘的宗教思想,是瞭解真空道教義的基本資料。 其中的大部分內容是廖帝聘從早年研讀的三教經典,特別是從《羅祖五部經》中轉抄的。 在轉抄時,有的段落做了一些更改或增刪,有的則是將諸說雜揉在一起。 為了突出其教義主旨,真空祖師廖帝聘在許多經文的段落包括整段照搬佛道經典,如《心經》、《清淨經》等的後面,都要綴上"複本還源,歸一歸空"這樣一個定型化的結尾。 廖帝聘在《四部五冊》中,一再闡揚他是無極聖祖化身,臨凡救世:「天下教門亂紛紛,迷昧眾生無投奔。 無極聖神來投化,托化廖祖談真乘。 ""空祖原是空生子,顯場空道度眾生。 ""塵世眾生只有奉空通、拜祖師、悟真空,才能復本還源,永無生死";"訪明師,求正法,躲離四生。 ""又不生,又不滅,長生不老。 "
報空寶卷
第一部《報空寶卷》,又稱《真空寶卷》或《首本經卷》,簡稱《首本》,是《四部五冊》中最重要的一部。 一部一冊。 其內容主要集中在教義核心" 空"往上。 諸如"歸一歸空","歸空家鄉°,"家鄉就是真空","祖師空身是大身,大身是空身,空身大身原是一,一者本是無極身",日空諸境,夜空諸夢","空色空相空心性","空行空坐空圓成"等等。 其次,就是"空"與"無"、與"我"、與"人"、與"一"、與"萬物"的關係"太虛真空無極身,無為無看自現成;無我無人無一物,一性含容萬物根°,"一是萬般萬是一","祖師萬法虛空生"等等。 再次,便是空道變化的無窮奧妙,如「日月星辰可墜地,山石從地可飛空,海水深淵可令枯」,「刀不能砍,水不能淹,火不能燒,萬物不能遮擋;天不能蓋,地不能載,山河石壁無隔礙,任意縱橫自在」, "動則變化無窮盡,靜則還原復本真","空中變化妙義深,不可思議不可稱"等等。
無相寶卷
第二部《無相寶卷》,又稱《無相真經》。 一部二冊。 其內容大部分來自《羅祖五部經》,如《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第十二品"歸家人不知何處細說便知"及第四品"一字流出萬物的母",《苦功悟道 卷卷》第十七品"天地萬物何處來,本是真空能變化"八破邪顯正鑰匙卷》第二十三品"想當初無天地先有本體,想當初無日月先有吾身"等。
三教寶卷
第三部《三教寶卷》,又稱《三教真經》。 一部一冊。 其內容首先是來自《羅祖五部經》中《破邪顯正鑰匙卷》第十五"破道德經品"及《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第十七品"未曾初分無極太極雞子在先""""""""""""第十五"破道德經品"及《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第十七品"未曾初分無極太極雞子在先""""""第十五"破道德經品"及《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第十七品"未曾初分無極太極雞子在先""""""等;其他部分則分別來自《佛說高王觀世音經》、《高上玉皇心印經》、《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以及南宋朱嘉集注的《大學》 、《中庸》中的部分章句等。
報恩寶卷
第四部《報恩寶卷》,又稱《報恩真經》。 一部一冊。 其經詞中除一部分與《報室寶卷》相同外,另一部分則屬於報恩、祝福或超度等方面的內容,其中有來自《苦功悟道卷》第十八參星的「十報恩」八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第二十三品「流浪家鄉」,及二十四品「我今己得安身地,西方路上唱羅哩」,《破邪顯正鑰匙捲》第十三品「無為門下不燒錢,信鬼燒紙不成尊」等。 在一段《祝福讚》中,通篇是祝願"人人增吉慶,家家保安康"的吉祥話語,其中還特別點出戒煙的內容:"祈保脫去洋煙者,永不踏地獄之門。
----------------
寶卷
為一種由唐代「變文」直接衍生之講唱文學。約產生於宋元之際,而流行於明武宗正德年間(1506~1521)至清末民初。宋真宗時,明禁僧侶講唱變文,變文乃變成「談經」、「說經」、「說參請」等形式,亦即講唱變文之變相發展,寶卷亦因之應運產生。寶卷之結構內容與變文大同小異,大多採用通俗易曉之語言,配合音樂,加以講唱,以求通俗化。其所講唱者,有以因果報應、佛道故事為主之佛教寶卷,亦有以民間故事、神道故事等為主之非佛教寶卷。
相傳香山寶卷為最初者,係由宋代普明禪師所作。而實際可考者,以香山寶卷、銷釋真空寶卷、目連救母出離地獄升天寶卷為最早。佛教之寶卷,可分為勸世經文與佛教故事二類。初期似以勸世經文為多,故寶卷往往被稱為經。如藥師本願功德寶卷,即是全演藥師本願經而不細述故事。非佛教之寶卷,較著名者有珍珠塔寶卷、孟姜女寶卷、英台寶卷等。
敘述佛教故事之寶卷甚為民間所歡迎,目連救母出離地獄升天寶卷即為最佳之例證。另有目連寶卷(異於升天寶卷)、香山寶卷、劉香女寶卷、魚籃觀音寶卷、妙英寶卷等,或敘述菩薩修道度世,或言民間善男信女修行之經過,於婦女最具影響力。
「寶卷」一詞,僅為此類書之總稱,其個別之書名,未必有寶卷二字,有單稱「卷」、「經」者,亦有稱為真經、科儀、寶懺、寶傳者。宣講寶卷,稱為「宣卷」。宣卷之時,必先焚香請佛,含有濃厚之宗教色彩,而異於一般之講唱彈詞。
寶卷之體例,以韻文為主,以散文為補充說明。通常每本分為二十四品,每品中又穿插下列四部分:(一)儀式部分,開頭與結尾均須焚香迎請、恭送佛菩薩神靈,此時所唱之偈贊有開經偈、焚香贊、收經偈。(二)說白部分,於每品之韻文前,以口語化之散文說白。(三)吟誦部分,為寶卷之常體,一般多用七言或十言之韻文吟誦之。(四)歌唱部分,以詞牌或曲牌譜曲,加插於每品之中或每品之末。較常用者有駐雲飛、黃鶯兒、山坡羊、雁兒落、傍妝臺等曲牌,或配以梆子腔、十字亂彈調,以便於誦唱。
寶卷往往被用作民間祕密宗教、祕密結社之組織工具,如明代白蓮教、羅教、弘陽教、聞香教等民間宗教均以寶卷作為奉持之經卷,故寶卷之流傳經常遭受政治力量之禁壓。現存之作品不多,據近人之搜集,總數約僅百本而已
--------------------------
銷釋真空寶卷
(元)無名氏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授持 願解如來真實意
提起真經重重舉 一番測洗一番洗
三世諸佛不可量 波尋請佛入涅槃
留下生老病死苦 釋迦不免也無常
老君住世爛陽鄉 燒丹煉藥有誰強
留下金木水火上 老君不免也無常
大成至聖文宣王 亙古亘今論文章
留下仁義禮智信 夫子不免也無常
道冠儒履釋迦裟 三教元來總一家
江南枳殼江北橘 春來都放一般花
唐僧西天去取經 一去十萬八千程
昔日如來真口眼 致今拈起又重新
正觀殿上說唐僧 發願西天去取經
唐聖主,燒寶香,三參九轉,
祝香停,排鸾駕,送離金門。
將領定,孫行者,齊天大聖,
豬八界,沙和尚,四聖隨根。
正遇著,火焰山,黑松林過,
見妖精,和鬼怪,魍魎成群。
羅刹女,鐵扇子,降下甘露;
流沙河,紅孩兒,地勇夫人,
牛魔王,蜘蛛精,設人洞去,
南海裡,觀世音,救出唐僧。
說師父,好佛法,神通廣大,
誰敢去,佛國里,去取真經?
滅法國,顯神通,僧道鬥聖,
勇師力,降邪魔,披剃為僧。
兜率天,彌勒佛,願聽法旨。
極樂國,火龍駒,白馬駝經。
從東土,到西天,十萬余里。
戲世洞,女人國,匿了唐僧。
到西天,望聖人,殷勤禮拜,
告我佛,發慈悲,開大沙門。
開寶藏,取真經,三乘教典,
暫時間,一剎那,離了雷音。
取真經,回東土,得見帝王,
告我佛,求懺悔,放大光明,
到東土,獻真經,唐王大喜,
金神會,開寶藏,字字分明。
佛面猶如淨滿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
圓光普照於十方, 喜舍慈悲皆具足。
(轉錄自劉蔭柏《西遊記研究資料》。 該書原錄自《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五卷第三號(民國二十年五、六月),胡適《跋銷釋真空寶卷》附錄。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