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長二尺五寸,隨五行五臟服飾


搏頰是什麽意思--打嘴巴。
《三國志·魏志·何晏傳》“作《道德論》及諸文賦著述凡數十篇” 裴松之 注引《魏末傳》:“﹝ 何晏 ﹞有一男,年五六歲, 宣王 遣人録之。 晏 母歸藏其子王宮中,向使者搏頰,乞白活之。” 宋 吳聿 《觀林詩話》:“如 半山 《觀棊》詩云:‘旁觀各技癢,竊議兒女囁。諱輸寧斷頭,悔悟乃搏頰。’亦曲寫人情之妙也。”《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十年》:“至如 薩里干 ,資性貪愚,同惡相濟,昨在 同州 ,已為 李世輔 擒縛,搏頰求哀,僅脫微命。”
百科解釋:    
搏頰,打嘴巴。《三國志·魏志·何晏傳》“作《道德論》及諸文賦著述凡數十篇” 裴松之 注引《魏末傳》:“﹝ 何晏 ﹞有一男,年五六歲, 宣王 遣人録之。 晏 母歸藏其子王宮中,向使者搏頰,乞白活之。” 宋 吳聿 《觀林詩話》:“如 半山 《觀棊》詩云:‘旁觀各技癢,竊議兒女囁。諱輸寧斷頭,悔悟乃搏頰。’亦曲寫人情之妙也。”
-------------------------------
搏頰:一種消失的道教儀式
「搏(er)頰(guang):」,又作「自搏」,擊打面頰之義,本是人們現實生活中悔恨、心痛、自責時的一個行為動作,從民間興起的早期道教有意識地把它吸收過來,成為齋醮求請時的一種儀式。
叩頭認罪,搏頰自罰
早期道教文獻中有許多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如北魏寇謙之《老君音誦誡經》云:「入靖東向懇,三上香訖,八拜,便脫巾帽,九叩頭,三搏頰」,「初上章籍時,于靖前南正北向行立定位,各八拜,九叩頭,九搏頰」。《洞真太上八素真經服食日月皇華訣》云:「飛龍元君頭戴七曜紫元流光,衣七色雲羅素袿, 二素共乘青虹之雲,飛瓊紫蓋,十二飛麟,從太華玉女三十二人,徘徊洞清之上,西南而行,便六拜,六叩頭,六搏頰。」
可以看出,「搏頰」是早期道教儀式中向神靈求請的重要行為,而且一般不單獨施行,往往與「叩頭」構成一套連貫動作「叩頭」表認罪,「搏頰」則是自我懲罰,這是兩個相關的行為,一方面承認罪過,一方面作出懲罰,所以兩者經常合在一起使用。如《赤松子章歷》云:「父有疾厄,兒受天師大治在身,父當冠帶巾褐,叩頭搏頰,子方入治奏章。」《太上洞神洞淵神咒治病口章》曰:「臣等凡愚,事在宣揚三洞之旨,不忍所見煎厄之急。大小元元向臣等叩頭搏頰,告訴丹赤,求乞救濟。」
有時,「叩頭」與「搏頰」則直接縮合為一個詞語,稱為「叩搏」,如《上清河圖內玄經》云:「卷授與弟子, 男左手,女右手取,繞腰後度三過,插懷中,又拜,九叩搏,都畢。師起,上香。」這說明,在早期道教儀式中,「叩頭」和「搏頰」是分不開的。
彼搏頰非此搏頰
其實,「搏頰」一詞,不僅見於道教典籍,在佛經及傳統文獻典籍中也有記載,如道世《法苑珠林》云:「生時作罪今胎此楚毒,欲屈手搏頰求乞哀助,而手被攣格不得至頰。」 康僧會《六度集經》載:「父以首著膝上,母抱其足,嗚口吮足,各以一手捫其箭瘡,椎胸搏頰仰首呼……」僧旻、寶唱等集《經律異相》載:「汝今云何執持口噤不能復言,但手自搏。」
在佛經中,「搏頰」也是表示謝罪與求乞的行為,但這種行為與道教「搏頰」有別。道教典籍中「搏頰」常與「叩頭」連用,其前往往有數詞,說明施行動作的次數(如:九叩頭,三搏頰),是一種規範性的儀式,而佛經中的「搏頰」只是日常行為中一個臨時的悔過動作,這種行為與傳統文化典籍中的記載同屬一類。
如魏泰《東軒筆錄》:「酋田元猛者,不勝其憤,盡縛來使, 斬刳於柱,次至成,成搏頰求哀,元猛素事佛,乃不殺,押而遣之。」《三國志•吳志•韋曜傳》:「曜對曰:『囚撰此書,實欲表上,懼有誤謬,數數省讀,不覺點污。被問寒戰,形氣吶吃。謹追辭叩頭五百下,兩手自搏。』」《南史》卷二十三:「及去郡數十里,實乃知,命追之。呼從兄上岸盤頭,令卒與杖,搏頰乞原,劣得免。」
搏頰的存廢
從現存文獻記載看,道教「搏頰」儀式的施行,不晚於東漢末魏晉初,早期天師道「塗炭齋法」中就有記載,儘管「塗炭齋法」已失傳,但從佛道二教論辯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其中的部分內容。南朝梁僧祐撰《弘明集》卷七就描述了太平道「首冠黃巾」、「皮革苫頂」的裝束以及天師道「塗炭齋儀」中「搏頰扣齒」、「反縛伏地」的儀式。在同書《辯惑論》還有關於「塗炭齋」的記載,通過「打拍」、「懸頭」等方式懺悔,以求寬恕,從而達到治病的效果。
隨著社會的發展,「搏頰」之俗沒有存留在道教儀式之中。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軍西征當時偏安於西南一隅、政教合一的天師道政權,天師張魯舉漢中投降,此後其部僚、信徒開始大量北遷。移徙到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天師道,由於初遷異地,加上缺乏有效的統一管理,其內部開始出現組織渙散、科律廢弛的局面,加之後來眾多高級士族的加入使其走向分化,天師道也逐漸由民間宗教變為上層化的士族宗教,而士族階層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孝經》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訓誡,無疑對後來道教界人士整頓改革道教儀式起了重要作用。
至南北朝時期,天師道改革家陸修靜創製的「三元塗炭齋」,其中已看不到對「搏頰」的記載。《洞玄靈寶五感文》中記載的「三元塗炭之齋」,仍然是「以苦節為功」,但是只有「黃土泥額」、「反手自縛」等內容,而無「打拍」(搏頰)的蹤跡。後來的上清派齋法和靈寶派齋法中還記載著這種「搏頰」儀式。如《上清太上九真中經》云:「右八道秘言畢矣,見者當心存叩頭搏頰四,再拜。
對於這種情況,誠如汪桂平先生所說:「早期塗炭齋法中打拍法,因為粗野苦痛而被東晉王公除去,但是這種打擊面部以謝罪的搏頰法作為一種謝罪手法和象徵因素卻在許多齋法中保留下來。」隨著歷史的發展,東晉義熙初年,此行為在道教儀式中被去除,如今的道教齋醮上章求請文書中,已見不到對「搏頰」的記載。
搏頰:一種消失的道教儀式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2Mkc4Li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2xbvy4y.html
------------------------------------
存神——養生之道,升仙之決
净明道士李法玄
存神是什麼
存神,道教修鍊方術之一,亦名思神,又可稱為存思、存想,冥想等等,意謂存思人體之中、天地之間各種"神靈"。 要求閉合雙眼或微閉雙眼,存想內觀某一物體或神真的形貌、活動狀態等,以期達到集中思想,去除雜念。 存思物件很廣泛,包括存思天象(日、月、五星,雲霧)、景物(氣、水火)、人體(五臟、丹田)及神真(身內神和身外神)等。 單存身內、身外諸神者名"存神"。
存神的記載與來歷
存神一詞,首見於《太平經》。 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有曰:"萬神...... 皆隨人盛衰";" 若以神同城而善禦之,靜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壽長矣,神明佑之。 "原意是將真神守住己身之內,因此又稱:"天地立身以靖,守以神,興以道。
存思術起源很早,《太平經》已多論述。 《太平經鈔》戊部稱:「入室存思,五官轉移,隨陰陽孟仲季為兄弟,應氣而動,順四時五行天道變化以為常矣。 "
卷九十八雲:「入室思道,自不食與氣結也。 "
卷七十一雲:「神遊出去者,思念五臟之神,...... 念隨神往來,亦洞見身耳"。
葛洪《抱朴子內篇》具體記載了存思老君、存思己身形體、五臟等方法。 《雜應》篇雲:「但諦念老君真形,老君真形見,則起再拜也。 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陽,身長九尺、黃色、鳥喙、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 見老君則年命廷長,心如日月,無事不知也。 "
同篇又述存思身、心、發及五臟以辟瘟疫的方法:「思其身為五玉。 五玉者,隨四時之色,春色青,夏赤,四季月黃,秋白,冬黑。 又思冠金巾,思心如炎火,大如鬥,則無所畏也。 又一法,思其發散以被身,一發端,輒有一大星綴之。 又思作七星北鬥,以魁覆其頭,以罡指前。 又思五臟之氣,從兩目出,周身的雲霧,肝青氣,肺白氣,脾黃氣,腎黑氣,心赤氣,五色紛錯,則可與疫病者同床也。 "
東晉中朝,上清派形成,以存思為主要修習方術。 其重點是存思身內身外諸神,但也存思身外景物,或以身外景物如氣、雲、星等與之相結合,使此術得到較大發展。 其《黃庭內景經》存思人體上、中、下三部八景二十四真,以存思五臟神為主。 在存思五臟神的同時,又主張吸食五方之氣以與五臟之氣相會合,謂吸食東方青氣與肝氣共結為肝神,吸食南方赤氣與心氣結為心神等。 《黃庭內景經·上有章》又講存思日月與養目煉目相結合,言存想日月入於兩目,使日月光與目合,久久存想,人便可與日月星光融為一體。
《上清大洞真經》卷一講存思日月星辰與身內神相合,謂:"口吸日月一息氣,分三九咽,結作二十七帝君,...... 令日光使照一身,內徹泥丸,下照五臟腸胃之中,皆覺洞照於內外,令一身與日月之光共合。 "
上清茅山派主要傳人陶弘景之《真誥》亦屢述存思,其卷五述存五神:「當存五神於體。 五神者,謂兩手、兩足、頭是也。 頭想恆青,兩手恒赤,兩足恒白者,則去仙近矣。 "
卷九述心存日、月法,曰:"直存心中有象大如錢,在心中赤色,又存日有九芒從心中,上出喉,至齒間而芒回還胃中。 如此良久,臨目存見心胃中分明,乃吐氣,嗽液三十九過,止。 一日三為之,行之一年疾病除,五年身有光彩,十八年必得道行。 "
漢 揚雄 《法言·問神》:"聖人存神索至,成天下之大順,致天下之大利。 "宋鹹 注:"存其精神,探幽索微。 "
漢 馮衍 《顯志賦》:"陂山谷而閒處兮,守寂寞而存神。 "
宋 程大昌 《考古編·莊子一》:"其游也,與聖人過化之過同也;其不游也,與聖人存神之存同也。 "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六回》:"師父休要胡思亂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無事。 "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聖人之存神,本合乎至一之太虛。 "
存神的分類及觀念
存神種類甚多,僅上清一派即多達數十種,比較重要的有存思《大洞真經》三十九真法(大洞回風混合帝一之法類此)、帝一混合三五立成法(存思三一守太一精,並存思九宮五神。 按:三一,三丹田神。 九宮,頭部天庭、明堂、極真、洞房、玄丹、泥丸、太皇、流珠、玉帝九宮之神。 五神,指符籍之神,即太一、西子、白元、司命、桃康君)、存五方氣五神法、存三部八景二十四神法(靈寶派類此)、解胎十二結法等。 此外,還有存思日月法、七童卧鬥法、奔辰飛登五星法、存二十四星法、大存圖法等等
一般要求瞭解神真的諱字、形長、服色、光氣、文彩、變形(如乘何色雲、由何色光氣變化而來,又化作何色氣,以及四時改易)。 將神真的名字、形長和服色記錄符箓上,吞符念咒,服氣咽液,被認為有助於神真的出現。
整個過程大都有選擇時日沐浴入室,選擇方向燒香朝拜,叩齒若干通,呼神名若干次,然後存神、叩齒、咽液、微祝(或誦經咒)等程式。 要領是"常當安身靜心,正氣夷行,閉目內視,忘體念神",注意力完全集中於冥想神真。
即認為人體各部位均有神真護衛,乃是存神的重要思想依據之一。 最早的身神觀念可能是所謂"五神"。 《漢書·郊祀志》載谷永言"化色五倉之術",顏師古注引李奇雲:"思身中有五色,腹中有五倉神;五色存則不死,五倉存則不饑。 "
《老子河上公章句》更明確指出:"人能養神則不死,神謂五藏之神";" 懷道抱一,守五神也"。
《太平經》亦言五行精神進入體內則為五臟神,並說"神長二尺五寸,隨五行五藏服飾",人能存思不止,"五藏神能報二十四時氣,五行神且來救助之,萬疾皆愈"稍後,才出現了三丹田神、上中下三部之八景神(共計二十四真),乃至各部位均有神靈的觀念。
《龍魚河圖》提到呼發、耳、目、鼻、齒神名卻邪法。
《老子銘》稱:「世之好道者」以為老子「存想丹田太一紫房」而「蟬蛻度世」。。
《黃庭外景經》更謂"觀志游神三奇靈";略述黃庭、中池神真服色。
《抱樸子內篇》中也描述了"一"在三丹田的服色、形長和居處,並著錄關於存神的道書多種,存神法起於漢代,而盛於東晉南北朝時期,東晉時形成的上清派多注重個人修持成仙,故而力倡存神,並系統地繼承和發展了存神法。 存神遂成為上清派的主要特徵。
存神與其他修行法門的不同之處
存神既不等同於一般存思,也畢竟不同於內丹。 "存思"內涵比較廣泛,任何客體包括日月星辰、自然景物都可成為存思的物件,而"存神"範圍比較確定,專指存思被認為有形象的神靈。 至於存神與內丹的區別就更為明顯:第一,內丹家把精、氣、神區分為先天的和後天的兩種,所謂"元神"意為自己得之原始虛無的精神;而存神的"神"專指身內和身外的有形色的似人的神靈,並沒有刻意區分先天的和後天的精、氣、神。 第二,內丹術以自覺有外丹術的丹藥在體內流行為基本特徵;而存神以觀見似人的神真為主要特徵。 第三,內丹術煉精為氣,煉氣為神,煉神為虛,煉虛合道,以返歸天地未分之前的虛無為極致;而存神則招致神靈,以神真接引、飛升上天為最終目標。 因此,存神和內丹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魏晉時期流傳於世的道書《黃庭經》講的就是存神、冥想。 道家的神仙方術發展到魏晉時期,其修鍊的方術開始由煉形,煉氣向煉神過渡。 古人雲:"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 "
其實,現在流行於世的所謂瑜伽,其主要修鍊的內容就是非常粗淺的存神、存思(或叫冥想)。 若要溯其源頭,此種修鍊術實在是起源於中國古代的道家神仙方術。
在中國,自佛教傳入後,就誕生了一句流行至今的口頭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只要是披著國外的名號,任是什麼東西都可以流行開來。 而對於數千年傳承下來的本土文化,卻一概棄如敝履或乾脆視而不見。 其實只要放眼看看這些年流行於世且名目繁多的各類養生術就可明白,若要認真溯其源流,有哪一種養生保健方法能逃出中醫理論與道教修煉方術的影響(中醫同樣源於道教)存神(存思或冥想)的關鍵要點。
但存神是要注意,凡事不可太過執著。 貧道見到有不少人在打坐時因長時間過於專注地意守某一處,結果因出現幻視及幻聽而令自己陷入精神迷失等各種癥狀,嚴重影響了自身的生活,這種就是自己在家亂來,網上找個功法就敢練,完全拿自己的身家性命開玩笑,自古以來傳承就很重要,而存思之法更是重中之重,升仙之本。
現在網上魚龍混雜,各種道法班,術法班種類繁多,大師名人各顯神通,大把錢花出去,皮毛都沒學到甚至被騙,此類人群數不勝數,望擦亮眼睛警之,省之。
存神與養生之道
精、氣、神為人身之寶,既是生命的動力,又是生命體現,其盛衰存亡與人的壽天直接關聯。 《靈樞·營衛生會篇》中說:「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暝;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博,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暝"。 《壽世傳真》說:"吾人一身,所持精氣神俱足,足則形生,失則形死"。 《攝生三要》中強調,養生要聚精、養氣,存神。
道教始終以老莊哲學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作為其養生學的理論基礎、方術來源和實踐規範。 道教宣揚清靜無為、靜觀玄覽、含德抱一、虛心坐忘,追求內心的安寧,主張"道法自然"。 這種離俗超凡的精神,發展並實踐為出世的養神之道。
《後漢書·馮衍傳》:「陂山谷而聞處兮,守寂寞而存神。 "道教認為人身五臟百節各有身神主持,與元氣相應,意守身神可以延壽。 《玄宗直指萬法同歸》:「存神養氣,可以不死。 "
養神之道包括內觀、守靜、存思、守一諸術,魏晉之前即已盛行,都是依據形神相依,形須神立的教義而來,認為人身五臟六腑器官都有神,神皆有姓字服色。 這些神存在於人身,則形體安康,也就是說存神則可以安形、固形。 但由於外界有色、香、味、欲的引誘,人身之神往往有被誘引而外逸。 神離開了形,即生機離開了形體,神不守舍(形),形體就會敗壞,生命就要死亡。 因此,欲求長生,則必須存神於形體之內。
養神之道始於何時尚難確定,早在《老子》、《莊子》和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已提出"專氣致柔"的養神之道。 《老子》中有"虛其心,實其腹","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等論述。 原始道典《太平經》中詳盡地論述守一、潛心靜養的方法,認為養神乃一切養生的基礎和前提。 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中提倡"守其一"之道,主張欲長生不死須恬愉澹泊、滌除嗜欲,必須靜寂無為,忘其形骸。 但最為系統地論述養神之道的代表作,要推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撰寫的《坐忘論》一書。
《坐忘論》認為,養神之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此提出"安心坐忘之法"的七階論:"信教"。 "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 ""根深則道可長,蒂固則德可茂。 ""斷緣"。 即要求"去物欲,簡塵事"與一切有為俗事相隔絕,除去對物質利益的追求。 "收心"。 物欲之起,皆因我之知覺、感覺及思維意識的存在,欲長生則必須"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簡事"。 一切身外之物,皆"情慾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唐代著名道士、醫學家孫思邈認為"多欲則志昏",故事養生者須簡斷事物,欲心不起,"必清必靜,無動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 "真觀"。 收心簡事之後,"日損有為,體靜心閒,方能觀見真理"。 "泰定"。 收心之後還要虛心、安心,心不納外事,也不分心於外界,即"心無所定,而無所不定"。 "得道"。 至此達到處物而不染,處動而不散,本心不起、離乎萬境的養神之道的最佳境界。 司馬承禎在另一本著作《天隱子》中又將修煉的具體方法分為"齋戒"、"安處"、"存想"、"坐忘"、''神解"五個過程,使清靜無為的養神之道趨於完美和系統。
存神——养生之道,升仙之决 - 知乎 https://bit.ly/36Nyqho


王畬-常念道教經典《黃庭經》每天誦經五六千遍-練「吞氣」絕食辟穀的養身法-東極真人贈送的桃核和《黃庭》寶經/王羲之書黃庭經,宋拓本 全書以道教思神守一,寶精愛氣之說與古代醫家臟腑理論相結合,闡述修煉長生成仙之術/《黃庭經》所述的一些內修養生之術,與《周易參同契》的煉丹之道相結合,在唐宋時期流變為內丹道,成為中唐以後道教養生方術的主流/白日飛升女道士——世號為「東極真人」的謝自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存神:存神亦名思神,又可稱為存思、存想,冥想等等,意謂存思人體之中、天地 -百科知識中文網 https://bit.ly/2U0itPP
存神亦名思神,又可稱為存思、存想,冥想等等,意謂存思人體之中、天地之間各種“神靈”。存神一詞,首見於《太平經》。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有曰:“萬神……皆隨人盛衰”;“若以神同城而善御之,靜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壽長矣,神明佑之。”原意是將真神守住己身之內,因此又稱:“天地立身以靖,守以神,興以道。
《太平經》亦言五行精神進入體內則為五臟神,並說“神長二尺五寸,隨五行五藏服飾”,人能存思不止,“五藏神能報二十四時氣,五行神且來救助之,萬疾皆愈”
存神方法,一般要求了解神真的諱字、形長、服色、光氣、文彩、變形(如乘何色雲、由何色光氣變化而來,又化作何色氣,以及四時改易)。將神真的名字、形長和服色記錄在符籙上,吞符念咒,服氣咽液,被認為有助於神真的出現。
整個過程大都有選擇時日沐浴入室,選擇方向燒香朝拜,叩齒若干通,呼神名若干次,然後存神、叩齒、咽液、微祝(或誦經咒)等程式。要領是“常當安身靜心,正氣夷行,閉目內視,忘體念神”,注意力完全集中於冥想神真。
身神觀念,即認為人體各部位均有神真護衛,乃是存神的重要思想依據之一。最早的身神觀念可能是所謂“五神”。《漢書·郊祀志》載谷永言“化色五倉之術”,顏師古注引李奇雲:“思身中有五色,腹中有五倉神;五色存則不死,五倉存則不飢。”《老子河上公章句》更明確指出:“人能養神則不死,神謂五藏之神”;“懷道抱一,守五神也”。《太平經》亦言五行精神進入體內則為五臟神,並說“神長二尺五寸,隨五行五藏服飾”,人能存思不止,“五藏神能報二十四時氣,五行神且來救助之,萬疾皆愈”稍後,才出現了三丹田神、上中下三部之八景神(總計二十四真),乃至各部位均有神靈的觀念。例如,緯書《龍魚河圖》提到呼發、耳、目、鼻、齒神名卻邪法。東漢邊韶奉桓帝之命所撰《老子銘》稱:“世之好道者”以為老子“存想丹田太一紫房”而“蟬蛻度世”。魏晉之際成書的《黃庭外景經》更謂“觀志游神三奇靈”;略述黃庭、中池神真服色。晉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也描述了“一”在三丹田的服色、形長和居處,並著錄關於存神的道書多種,其中《二十四生經》大概就是上清派所傳《太微帝君二十四神回元經》和靈寶派所傳《洞玄靈寶二十四生圖經》的藍本。他所說的“一”實際上是有形色的身內三丹田神。存神法起於漢代,而盛於東晉南北朝時期。東晉時形成的上清派多注重個人修持成仙,故而力倡存神,並系統地繼承和發展了存神法。存神遂成為上清派的主要特徵。
鍊氣介紹
存神
存神
存神又可稱為存思、存想,冥想等等。
魏晉時期流傳於世的道書《黃庭經》講的就是存神、冥想。道家的神仙方術發展到魏晉時期,其修煉的方術開始由鍊形,鍊氣向煉神過渡。古人云:“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
其實,現在流行於世的所謂瑜伽,其主要修煉的內容就是存神、存思(或叫冥想)。若要溯其源頭,此種修煉術實在是起源於中國古代的道家神仙方術。
在中國,自佛教傳入後,就誕生了一句流行至今的口頭禪:“遠來的和尚好念經。”只要是披著國外的名號,任是什麼東西都可以流行開來。而對於數千年傳承下來的本土文化,卻一概棄如敝履或乾脆視而不見。其實只要放眼看看這些年流行於世且名目繁多的各類養生術就可明白,若要認真溯其源流,有哪一種養生保健方法能逃出中醫理論與道家修煉方術的影響(中醫同樣源於道家)存神(存思或冥想)的要點,即是將本身的神靈聚集於一處,比如道家將其會聚於上丹田、中丹田或下丹田。所謂上丹田,即是兩眉間印堂中心處向內約三寸的部位。這個地方,又稱為泥丸宮,也稱為松果體。靜坐時長時間意守此處、存神此處.即可收到神奇之功效。至於中丹田及下丹田,礙於篇幅在此暫不多述。但是要注意,凡事不可太過執著。筆者見到有不少人在打坐時因長時間過於專注地意守上丹田,結果因出現幻視及幻聽而令自己陷入精神迷失。其實,即便出現幻視與幻聽。也是煉神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只要不過分執迷其幻象,亦可升至更高境界。
練功之人常說的“見魔誅魔,見佛誅佛”就是這個道理。關於靜坐煉神的一系列反應及應對措施,日後有機會時筆者當詳細解說之。總之,若方法得當,靜坐存神(存思)對人的精神的調養是有很大益處的。導引行氣:在明代《正統道藏》中,有一篇許真君著述的《靈劍子》。在該文中,作者以五臟中的心、肝、脾,肺、腎與四季相配,並將導引、行氣與之相結合,形成了一套頗為奇特的導引方法。此法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其文辭亦有很強的哲理。在《靈劍子·服氣第三》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形之所依者,氣也氣之所因者,形也。形氣因依而成身體,魂魄全而往來降注為神,而生五藏焉。氣之為母,血之為子:血之為母,精之為子:精之為母,神之為子:神之為母,形之為子。未有無氣而自成形者也。氣因形有,乃魂魄偕之……”此言妙絕。作者將氣、血、精、神、形及魂魄用極其簡練濃縮的語言表述了一番。古人為文就是這樣,字字珠璣。
道書經典
存神
存神
道書經典《黃庭經》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結成真。”~言以敝之,煉養精氣神,才是得道的真實途徑。那么,如何修煉成功呢?道家自有一套導引行氣的方法,比如,有補益心藏(注意:此處不用“髒”字)、肝藏、脾藏、肺藏、腎藏之法。礙乾篇幅,在此從略。有關古代道家的行氣導引之術可謂卷軼浩繁,他日有閒,再另行詳談吧。在明代,有位叫高濂的大學者,寫了一部巨著《遵生八箋》,這是一部和《本草綱目》,《黃帝內經》、《壽世保元》齊名的八大養生巨著之一,所以高濂又是一位養生大家。在他生前的很多年以來,一直以道家的丹藥為寶物,認為只要得到了靈丹妙藥才會成為神仙。後來,他又從道藏中採集了許多奇方妙術。這部《遵生八箋》絕大部分收集的就是道家出世長生、修煉得道的方法。寶通在寫此文之際,時逢初夏,所以不妨摘錄關於如何在夏季攝養的方法以饗讀者。在此書的卷四,有“四時調攝箋,夏卷”:大意是說:在4月份(陽曆5月)立夏這一天,忌吹北風,否則容易生病。5月份(陽曆6月)夏至這一天.忌吹東風,不然預示著病多。6月份(陽曆7月),表現出秋天的氣候特徵,預示女性多災難。在“夏季攝生消啟、論”中.還說道:在夏季的巳(陽曆5月)、午(陽曆6月)、未(陽曆7月)這3個月。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中屬火,主於長養。因此.人在夏季心火旺盛。在五味中,與“心”相對應的味道是苦味:與“肺”相對應的味道屬辛辣,肺屬金。在五行的相生相剋中.火能克制金。也就是說,心火能克市iJ肺金。所以,人們在夏季的飲食,應適宜較少苦味並適宜地增多辛辣味。這樣一來.就可以利用飲食來調養肺氣。中國古代道家的養生方法。多如繁星,浩如煙海。此篇小文僅只略談了一下“存神”與“導引”,無非滄海一粟、九牛一毛而已。如欲詳聞其道,可關注日後的專欄連載。相信有緣之士。定能由其中得悟養生精髓。長生不死之道難求,但關於祛病延年之道,可說悉備其中矣。
含意剖析
存神既不等同於一般存思,也畢竟不同於內丹。“存思”內涵比較廣泛,任何客體包括日月星辰、自然景物都可成為存思的對象,而“存神”範圍比較確定,專指存思被認為有形象的神靈。至於存神與內丹的區別就更為明顯:第一,內丹家把精、氣、神區分為先天的和後天的兩種,所謂“元神”意為自己得之原始虛無的精神;而存神的“神”專指身內和身外的有形色的似人的神靈,並沒有刻意區分先天的和後天的精、氣、神。第二,內丹術以自覺有如外丹的丹藥在體內流行為基本特徵;而存神以觀見似人的神真為主要特徵。第三,內丹術煉精為氣,鍊氣為神,煉神為虛,煉虛合道,以返歸天地未分之前的虛無為極致;而存神則招致神靈,以神真接引、飛升上天為最終目標。因此,存神和內丹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存神:存神亦名思神,又可稱為存思、存想,冥想等等,意謂存思人體之中、天地 https://bit.ly/2U0itPP
--------------------------
德既能明效自充,黎民充電給出變時雍。
神功妙用渾無蹟。 只有純而不已中。
----------------------------
陳普,字尚德,號懼齋,世稱石堂先生。 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於寧德二十都石堂(今屬蕉城區虎貝鄉文峰村)。 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其鑄刻漏壺為世界最早鍾錶之雛形
------------------------
以前家家都拜的灶王爺,姓什麼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
灶王爺就是灶神,也叫灶君、灶君司命,全稱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灶王爺是神仙界中最龐大的基層幹部,雖然它官職低,但是很受人們敬重的,家家戶戶都要拜祭它。
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就是灶神上天匯報的日子,民間在這一天要進行祭祀活動,即「送灶神」。所用的供品有:又甜又黏的糖瓜、湯圓、麥芽糖、豬血糕等;還有酒。目的是要用甜的東西塞灶神的嘴巴,讓他上天時多說些好話;用酒把灶神弄醉,讓他醉眼昏花,頭腦不清,以使少打幾個小報告。
灶王爺到底姓什麼,這是一個謎,不同的史書、文獻和民間傳說眾說紛紜,不一而足。隋杜台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 利,婦名搏頰」,按這個說法,灶王是姓蘇的。而清代的《敬灶全書》則稱,灶君姓張,名單,字子郭,按這個說法,灶王是姓張的。
關於灶王爺姓什麼?有可能全國各地不一樣,在這地區姓李到了另一個地區可能就姓王。俺們這裡屬膠東半島,灶王爺一般都是姓張名雲芳,也有的人稱他為張郎。灶王奶奶有兩個,左邊的那個姓郭名丁香,右邊的那個姓李名海棠。在富饒美麗的大沽河兩岸流傳著一個劇種名子叫《柳腔》,柳腔戲裡有個劇本叫《張郎休妻》,這個張郎即是灶王爺爺張雲芳。每當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來臨,灶王爺爺更是精神抖擻喜氣洋洋,他被人們尊為"一家之主",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成了千百年來老百姓的希望!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3zjzxog.html


nBnauM3X1QTNzgDMykTN4ADMzITMyUDOxUjMwADMwAzMxAzL5U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153855567902334076020s6153855567902545opq82252153855567900601p1r299o72020-06-01_221833api.php (1)res_bpic86 (1)res_bpic86api.phpPA083017aanBnauM3X4EDN0gDO3MzM0ADMzITMyUDOxUjMwADMwAzMxAzLzM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