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道第十六代祖,劉清虛,青州人,姜太公化身/「一貫道」這個名稱開始於1886年(清光緒12年)山東青州東震堂劉清虛(十六代祖師)命名/一貫道的「東土舊十八代」第一代伏羲、第二代神農第十一代商湯、第十二代姜尚、第十五代孔子「東土舊十八代祖師」/教階有九品,它們是:一品眾生、二品天恩、三品正恩…/一貫道在民國時期,特別是十八祖張光壁掌權時,在道德修養方面強調儒家的綱常倫理,而在宗教傳承和教義方面,則突出佛教內容,特別重視對彌勒佛和觀音大士的崇拜/得道「玄關竅、合同印、五字口訣」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一貫道書籍 - 善書緣 https://bit.ly/3gDOKpp
民間鸞訓冥遊記 - 善書緣 https://bit.ly/2BjIwLz
一條金線 - 善書緣 https://bit.ly/2XEP66G
十五條佛規 - 善書緣 https://bit.ly/3ezvkAs
十條大願 - 善書緣 https://bit.ly/2TUgegV


張培成/一貫道-張培成老前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2020-06-09_1205082020-06-09_1222352020-06-09_1220592020-06-09_1214222020-06-09_1213142020-06-09_1211442020-06-09_1210052020-06-09_1209152020-06-09_1206032020-06-09_120544

 


Mar10_012020-05-29_165038

2020-05-29_092030770118666_m

晚清時期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案,即末後一著教案。此案首犯是名叫王覺一的教主。他利用宗教作掩護長期在民間進行反清活動,其創建的末後一著教組織分佈於直隸、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江西、湖北、四川等18個省。從光緒七年(1881)起,末後一著教幾次試圖組織反清武裝暴動,最終被清朝官軍鎮壓下去。隨後,在“務獲嚴辦”、“務絕根株”的聖諭之下,清政府在全國范圍追剿王覺一及其徒眾。然而,直到光緒十年末此案結案時,不僅教首王覺一漏網,大部分骨干成員也踪跡皆無。與此同時,有關該教的核心機密也隨之一起消失。本文利用新發現的檔案資料對末後一著教問題重新進行探討,內容涉及教主王覺一的生年、籍貫、姓名、教派名稱、該教創立的時間、經書與圖文的流傳、組織及其活動情況、政治目的、清朝各級政府對該教案的審理等問題。 天道之尊貴與殊勝


一貫道
以宣揚儒家思想和實踐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為宗旨的教派。在源流上,它是清代先天道的一個支派,由王覺一於1877年(光緒3年)所創。清同治、光緒之際先天道分裂,改革派崛起,一貫道便是其中的改革教派。
王覺一原名希孟,字學孟,覺一為其道號,又號北海老人,中國山東省青州府益都縣人。幼穎悟,家貧仍自學苦讀,生平好道,手不釋卷,潛心儒、釋、道三教奧旨。12歲為人牧羊時,即著有「嘆五更」絕詩以傳世。27歲時由雲南洱東劉萬春之引進,拜先天道姚鶴天為師。進道後回青州潛修,其後晉升傳道師(天恩),進而成為一方領導。1877年自稱奉無生老母之命,繼任15代祖位,續辦收圓(指修道以脫離末劫)。王覺一任祖位後,以儒門一貫闡揚先天道義,不再修煉金丹,只教人格物致知,涵養心性,道門遂由全真化轉趨儒教化。其教以「三極一貫」為綱領,特重「末後一著」心傳,故又被稱為「末後一著教」。
王覺一掌教時曾道傳南北10多省,聲名遠播,其後遭官府側目而被緝拿,於1884年歸隱天津。1886年王祖將道盤交16祖劉清虛執掌,劉祖將道名改稱「一貫道」。18代祖張天然於1930年接事,大開普度,傳道大江南北。1947年歸空後由孫慧明續掌道盤,並向海外拓展。
1946至1950年間先後由上海、天津等地傳入臺灣,初期各組線以縱貫鐵路各大城市為中心開始拓展。由於臺灣為福建、廣東移民社會,篤信民間三教信仰,因此主張三教合一的一貫道擴展迅速,期間雖受官方嚴厲取締, 1987年獲得合法化, 1988年正式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08年止,在臺灣有十八組及正義輔導會,道親約有三百多萬人。
一貫道所主張的修行路徑是「先得後修」,只要身家清白、品行端正者皆可入教,入教不須持齋、出家,倡導在家修行。現今傳至全世界86個國家,其中有9個國家立案成立「一貫道總會」,有一千多萬道親。


一貫道發源於中國,係清末王覺一*7繼承黃德輝*8的先天道*9,並加以改造所創,而一貫道的名稱則是劉清虛*10取法《論語‧里仁篇》「參乎!吾道一以貫之」的意義。一九四○年,十八代祖張天然*11再將一貫道易名為「天道」。其後,一貫道與天道兩種名稱並用,以迄於今。一九八七年獲內政部核准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為合法的宗教團體。
  現在台灣所流行的是張天然所創的一貫道,一九四六年傳入台灣,以「敬天地、禮神明、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鄰里、謹言慎行、改惡向善」為宗旨,一貫道信奉主神無生老*12,採取儒釋道三教合一,有理、氣、象三天論*13;三期末劫*14;三曹普渡*15;三寶*16等教義。主要在闡明一貫真理的先天大道,以養心悟性的內功*17,拯救善信以返信理歸真,躲避生死輪迴與末世災難。因此,道或天道成為其宗教形上理念的重要核心。


王覺一除了更改教名,還將理學引入教義,著有五本相關著作,合稱《數理合解》,主旨為「道即一,一即道,一統天地萬物,一統儒釋道三教」,今仍為臺灣一貫道遵奉的教義。他也改革傳道方式,不再煉丹,而從全真化轉趨儒教化,只教導信眾格物致知。其更改革教內階級,建立了一套嚴密的階級制度。[4]
當時左宗棠、曾國荃等人的奏摺都提到,王覺一「以習教傳徒,煽聚日多」,致使「民心惶恐,群隊移家避難,一夕數驚。」他的傳道範圍遍及華北、長江流域。其自認彌勒佛下凡解救眾生,假傳教之名行革命抗清之實。1884年(光緒十年),王病逝天津,死前傳道統予十六祖劉清虛。劉掌教期間,僅在山東一帶傳道,主要貢獻為1886年將「末後一著教」 正式改稱為「一貫道」
一貫道歷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MlqCKF


末後一著 楊碧珍
作者:楊碧珍
道詞云:「末後一著昔未言,明人在此訴一番;愚夫識得還鄉道,生來死去見當前。」末後者,最後也!即指本元會「天定十佛掌教,業已過了九佛!現在只剩下第十佛彌勒佛之龍華收圓」了。現在天地之氣數,已至「午未」交替,午會氣數將盡,而收束收圓之時節(秋收)已迫在眼前。故上天敕令諸天神聖倒裝下凡,各處奔忙、各顯神通,挽救原人,齊登法船,待機開往「龍華會」,見佛聞法證果也。
奉天承運,蓋天地始定,子會開天,丑會闢地,寅會生人,至卯會聖人出世,明明上帝派七佛治世,三佛收圓。自開天闢地以來至天窮地盡,其間謂之一元。一元共分十二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會有一萬零八百年,一元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混沌初開,定就十佛掌教,即七佛治世,三佛收圓。
初佛降生南方,名赤愛佛,掌天盤六千年(卯會)。
二佛降生北方,名生育佛,掌天盤四千八百年(卯會)。
三佛降生東方,名甲三春,掌天盤三千七百二十年(辰會)。
四佛降生西方,名酉長庚,掌天盤七千零八十年(辰會)。
五佛降生西北方,名空谷神,掌天盤五千二百八十四年(巳會)。
六佛降生東南方,名龍野氏,掌天盤五千五百一十六年(巳會)。
七佛降生東北方,名繼天佛,掌天盤五千八百年(午會)。
七佛之後,伏羲氏為代理佛,掌天盤五百年(午會)。
以上七佛治世稱為神治時代,七佛以後,三佛收圓。
八佛應運,名燃燈佛,是為青陽時期,初會收圓,大開蓮池會,掌天盤一千五百年(午會)。
九佛應運,名釋迦佛,是為紅陽時期,二會收圓,大開靈山會,掌天盤三千年(午會)。
十佛應運,名彌勒佛,是為白陽時期,三會收圓,大開龍華會,掌天盤一萬零八百年(未會)。
至未會數盡,治世圓滿。申會收人,酉會收地,戌會收天,至亥會大混沌,而完成「一元會」之運轉。
現值「午未」交替,九佛釋迦佛滅渡以後,現在正值末法傳世之時,人間已然因失去正法之引導,加上人心「日趨腐化」、「道德淪喪」,所以早已呈現一片混亂!眾仙諸佛日夜忙碌,準備第十佛彌勒佛之最末應運,以達成十佛收圓治世之神聖任務。
彌勒佛從初發心即修「慈心三昧」,歷經無數劫至此「未會」,因滿果熟,其慈光澤披三曹,成就「未會」之大同世界、人間淨土。令有緣眾生,個個皆得證果,了脫生死,得大自在解脫。現在道劫並降,道救良善,劫收惡男。三期末劫將會有空前絕後的劫煞,此劫煞將會善惡分辨、玉石分班,真修實煉者才可脫劫。至「未會」時,世界人類有道遵德,而無道失德者,則不存在了。故現在正值「午會交未會」之末劫年,最適宜修道,更宜「及時行功了願」。因為現在正是生死最後關頭,要超生或下墬,就全看此時了。這是最後一次可以得救,免於「生死輪迴」的良辰佳期。
在三期末劫裡,會遭受劫難的是那些沒有求道,也就是沒有受明師點開生死門、承受性理真傳的人。在此三期末劫中,我們能求得大道,那實在太榮幸了,故也唯有真得實修之人才能躲災避難,所以上天為了拯救世人,特於此時大開普渡,廣渡眾生。上天大開恩典,放下白陽法船,只要上了白陽法船,得受「三寶真傳」,好好修持,真誠堅恆,腳踏實地,盡力而為,必能於「龍華三會」,見佛聞法證果。
此期白陽期盛逢「彌勒祖師」應運掌天盤,濟公活佛、月慧菩薩掌道盤,三佛共辦三曹普渡收圓大事。因此一貫道乃以彌勒祖師為主要之神祉,濟公活佛倒裝下凡為師尊,月慧菩薩倒裝下凡為師母,此三佛乃末後一著,普渡收圓之三佛也。
點道詞這一段之含意為:「最後一次普渡收圓大事,過去諸佛諸祖皆未曾說過,明人在此解釋一番,令愚夫愚婦都能識得『返回無極故鄉之路』。生從何來,死從何去,於當前即心了了分明」。
「明人」者,乃指「實知三寶真傳之人」。「末後一著」乃指此次三曹普渡收圓,是上天恩賜之最後一次「超生了死」之良辰佳期。如果失掉此機會,則還要等下一個元會才有機會。試想,「末後一著」是何等的重要,同修們,請不要錯過此良辰佳期。願你我共勉之。


晚清政府對民間秘密宗教的治理——以末后一著教為例
晚清政府对民间秘密宗教的治理——以末后一着教为例 https://bit.ly/2ZMvFLL
晚清時期,民間秘密宗教滋蔓,已成為晚清政府面臨的一個十分棘手的社會問題。 如何有效地遏制"邪教"日益蔓延的趨勢,晚清政府使出渾身解數,但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是其始終未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因而難以對症下藥。 筆者認為,民間秘密宗教蔓延與晚清政體存在著弊端有一定的因果關係。 本文試圖結合發生於光緒年間的末后一著教案件,對晚清治理民間秘密宗教問題做點探討,不妥之處,敬請方家教正。                                          
據當代中國秘密社會史專家蔡少卿說:"進入近代時期以後,中國的秘密社會已遍布全國各地,擁有三四百種名目。 "[1]蔡氏所謂的秘密社會,主要是指民間秘密宗教和幫會組織。 如若將幾百個民間教派組織,逐一進行分析研究,非鴻篇巨制不可。 俗話說,觀一斑以見全豹。 因此,選擇一個教派作個案進行剖析,或許會使問題的討論更加深入。 筆者以末後一著教作為解剖的物件,基於兩點原因:一是該教具有典型和代表性。 清道光時,知巨鹿事黃育「徑」說:「邪教傳徒聚眾,漁利漁色,瞞騙孰甚焉。 "[2]末後一著教並非是以聚斂錢財和貪圖美色為目的,它是一個有著深刻的政治目的團體。 教徒熊定國說:「名為傳道,實則邀人謀反。 "[3]末後一著教是以推翻清王朝取而代之為最終目標。 該教組織分佈於全國18個省份,歷時十幾年,以後又與民國時期的一貫道有繼承關係,影響深遠。 二是筆者有幸尋覓到一批當年所留下的有關末后一著的原始檔案資料。 其中有河南、湖北、江蘇、山東等地方官府抓捕和審訊該教教徒所留下的檔案資料,涉案地區的官府往來公文,以及當時審理此教案的欽差大臣孫毓汶、烏拉布的原始提審記錄等。 這些新發現資料不僅涉及了末后一著教歷史問題,更為我們探討清政府治理"邪教"提供了重要依據。 為了便於討論問題,下面將末后一著教的基本情況略作介紹。 有關末後一著教的史實問題,筆者將另文詳細論述。
末後一著教是晚清時期一個頗具影響的一個民間秘密宗教組織。 但是,以往由於資料缺乏和該教的濃重的神秘色彩,使許多問題迷霧重重,難識其廬山真面貌。 諸如教派創立於何時? 以及該教的名稱、來歷、源流、使用的經書、組織活動情況等等,人們一直如霧裡觀花,影影綽綽。 在新資料發現之後,許多問題得以清晰起來。
這一教派的淵源,可以追溯到發動元末農民大起義的白蓮教。 明清時期,由於白蓮教多次組織武裝暴動,而成為被歷朝政府取締和鎮壓的"邪教"組織。 清朝律令對"邪教"的處置一向很嚴酷,如道光十五年續纂的律例雲:「傳習白陽、白蓮、八卦、紅陽等項邪教為首之犯,無論罪名輕重,恭逢恩赦不准查辦,並逐案聲明遇赦不赦字樣。 其為從之犯亦不准援減,如此明立專條,庶知儆畏。 "[4]在晚清政府的嚴厲打擊之下,白蓮教的繼承者不斷改換教名,以此逃避制裁。 如末後一著教徒陳本立說:「末後一著,就是白蓮教。 "[5]參與審理末後一著教汝寧府知府周冠說:"末後一著,即白蓮教之隱名。 "[6]說明它的譜系屬於具有強烈反抗意識的白蓮教。
末後一著的教主名叫王覺一,"山東青州益都縣人,住阚家莊地方"。 [7]他生於道光十三年(1833),家境貧寒,"幼習算卦卜課,本名王希孟,又名王養浩",[8] "又號王古佛"。 [9]王覺一之名並非幼年所起,而是他傳教時所用的姓名。 在傳教期間,王覺一不僅變換名字,而且還常常改變籍貫。 如光緒七年(1881)五月,河南汝寧府汝陽縣破獲一起末后一著教圖謀起事的案件,官府捕獲"教匪"多名。 其中有一名清軍休假參將田映堂,他在供詞中交代說:"光緒五年三月,革員上山(河南新鄭縣風後頂)還願,遇見一擺卦攤人,招牌上寫'洛川王',能講《易經》。 革員去起課,知他是山東青州人,名叫王覺一。 "[10]此處公開打出的招牌的是"洛川王",不僅無名,連山東青州人,也一變成為陝西洛川人了。 黃育育的「邪教」教首隱姓埋名的現象分析說:「今邪教自謂度救眾生,而必欲隱姓埋名者何也? 以此等教首皆系娼優下賤,無賴匪人,及至習教傳徒,謬稱某佛轉世,又恐人知其真姓名,即知其真來歷,所以隱姓埋名者,正欲掩其娼優下賤,無賴匪人之真來歷耳。 愚民無知,竟以隱姓埋名視為度救眾生之妙用,何其愚也! "[11]黃氏分析不無道理,王覺一出身貧寒,他改名換姓,目的是使人無法瞭解其過去的經歷。 但是,黃氏認為隱姓埋名是愚民無知,這就錯了。 其實,隱姓埋名是很聰明的辦法,這便於保護自己有利於傳教活動。
清同治四、五年間,王覺一開始在山東、河南、直隸等地傳教。 初期,他並未自立教門。 據他兒子王繼太說:「四十歲後,左手掌上有古字紋痕,父親(王覺一)就說夢見菩薩,叫他傳道。 因即設立教名,始稱先天無生老母教,後為末後一著教,勸人入教吃齋,每人出錢數百千文不等,作為盤費,並用紅色印出手紋給教徒收執,說可免災,另做諸佛諸祖等句咒語,教人念誦。 "[12]同治十二年,王覺一創立先天無生老母教,不久改名為末後一著教,光緒六年又稱一貫道。
王覺一創立的教派,儘管名稱前後有所變化,但宗旨教義並無區別。 無生老母是明代後期以來的許多民間秘密宗教教派崇信的至尊偶像。 她被視作創世主和人類命運的主宰,住在真空家鄉(天堂)。 [13]成書於清順治年間的《古佛天真考證龍華寶經》雲:"古佛出現安天地,無生老母立先天。 "[14]王覺一教派稱"先天無生老母教",即來自於此。 此教的教義雲:無生老母分世界為三個時期,即青陽、紅陽、白陽三期。 白陽末劫來臨的時候,無生老母派古佛即彌勒佛下凡,最後一次普渡眾生。 這在信仰無生老母的教派中稱之為"末后一著"。 因此,在許多民間宗教的經卷中,常常都能看到"末後一著"的說法。 如,"末後一著皈家去,九玄天上證無生。 "[15]又如,"收元法末後一著"。 [16]再如,"無生蓮台坐雲宮,末後一著躲死生。 "[17]由此可見,王覺一的"末後一著教"名稱,即據此派生而來的。 由於這一教派的重要經書是《一貫探原》,並供奉"一貫圖",即將儒釋道及天地人一以貫之,因此又稱"一貫道"。
末后一著教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教派組織分佈已擴展到直隸、山東、河南、河北、安徽、江西、江蘇、湖南、湖北、四川等18個省。 從光緒七年(1881)起,末后一著教幾次在各地試圖組織反清武裝暴動。 然而,最終被清朝官軍所鎮壓,包括王覺一之子王繼太在內的末后一著教大批徒眾被捕殺。 但是不僅教主王覺一漏網,該教絕大部分骨幹成員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光緒十年末,清朝政府將此案審結。 然而,末后一著教案的影響遠遠沒有結束,它成為難得的見證晚清社會問題的重要案例。

從末后一著教案發生的前後過程來看,晚清政府在治理民間宗教方面暴露出諸多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有令不行,查禁不力
從清初開始,清朝政府即禁止民間宗教活動。 [18]順治年間,針對"邪教",頒布了專門的懲治律條。 《大清律集解附例》其中雲:「凡師巫假借邪神、書符咒水、扶鸾禱聖,自號端太保、師婆(名色)及妄稱彌勒佛、白蓮社、明尊教、白雲宗 等會,一應左道異端之術,或隱藏圖像、燒香惑眾、夜聚曉散、佯修善事、煽惑入人民,為首者絞(監候),為從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19]此後,清歷朝政府的民間宗教政策儘管有所差別,但對民間宗教取締與鎮壓的方針基本上是一致的。 從有清一代民間宗教發展趨勢來看,凡是政令通暢、查禁力度大的時期,民間宗教則處於相對沉寂狀態;反之,則會出現活躍和蔓延的態勢。 晚清末后一著教的興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據曾國荃在光緒十年五月初二日奏折雲:王覺一「歷年在直隸、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江西、湖北等省地方傳教,收徒甚眾」。。 [20]湖北教徒熊定國說:"他們行教十八省,只湖北通在後",王覺一他們"傳教已十七八年矣。 "[21]王覺一從同治四、五年間即開始傳教,到光緒年間,其組織已經發展到18個省。 這樣一個地域分佈廣、人員眾多的教派,卻一直未引起清朝各級政府注意。 這不僅是偶然的疏漏和失察的問題,而是相關機制出現了無可逆轉的病變。
我們從史料的記載中看到,清朝官員初次發現末后一著教活動的時間是在光緒七年十一月末。 首次發現末后一著教活動的是河南汝寧府汝陽縣令車鴻遠。 據他說:「光緒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卑府署大門外牌上粘有匿名揭帖,經府署揭入。 當時,縣中未知。 后經查訪,亦查不出何人所貼,何人滋事。 岛十二月初一日午間,有盛鴻喜到縣要見,說有首告事件。 當令進署後,盛鴻喜面稟,並未有稟詞。 訊后,面稟:本日夜間,吃齋人要滋事。 "[22]隨後,車縣令立即命兵勇照舉報的名單抓人。 蘇天爵、陳本立、郭振青、牛登科、蕭鳳儀、張懷松等人先後歸案,其中韓汶舉等人逃逸。 縣兵在案犯家起獲銅印、三極圖等物證。 經審訊后,這些人留下大量口供和官府審訊記錄。 通過這些材料揭示出這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有目的的造反事件。 這次事件的直接召集人是蕭鳳儀、張懷松、蘇天爵等人,參與者都是自稱為末後一著教的教徒,教主是王覺一。 據起事的召集人之一蕭鳳儀供稱:
王角〔覺〕一說,癸未年洋人作亂,叫修道的人合洋人去說理。 小的說,作亂必從東南動手,這是從八卦推下來的。 去年十月間,陳本立給小的說起反的話。 十一月二十二日,吳何氏著韓自立把小的叫來說,蘇天爵、謝務本、陳本立要起反,小的允從。 回去二十六日,小的蕭黑家借他的房子請客約人,小的請有楊西振、楊西傑、韓文舉、於成德,還有楊萬世。 小的對他們說:"十一月三十日、十二月初一日這兩天,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天下大亂"。 楊西振約人入夥,約定十二月初一日夜動手。 起反的人頭帶(戴)白布扎巾、紅頭繩為記。 十一月二十八日,小的就把孫子合兒媳都送進城來。 [23]
另一名領導者張懷松在供詞中說:
去年正月間,蕭鳳儀領著陳本立到過小的家。 到十月間,蕭鳳儀往小的家,對小的說,陳本立們要想起反,小的叫蕭鳳儀勸他。 十一月初八日,吳何氏著韓姓把小的叫到他(她)家,見謝務本、陳本立,說要動手起反。 小的勸他們,現今時候不到,不能起反。 謝本務們說,來的混家子一定要動手,已按不住。 小的只有聽著。 這初一起反的事,陳本立、謝務本都對小的說過,小的並未報案。 已知錯了。 而小的合蘇天爵先並不認得。 [24]
蕭、張兩人供詞都交代了他們準備在光緒七年十二月初一日起事的情況。 光緒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參與起事的教徒韓文舉被俘后的供詞說:
上蔡縣人,邵店住。 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小的舅爺肖(蕭)鳳儀在肖黑家請客,有楊萬世、楊西傑、楊西振兩代,上蔡孫(莊)人余成德合小的在場。 肖鳳儀說,他拜山東人王角(覺)一為師,吃齋習教念經。 肖鳳儀還說,這城內蘇先生,名叫天爵,會算定十二月初一日天昏地暗,天下大亂。 叫小的把小的母親送進城內。 肖鳳儀說,有城內陳本立、南方人劉大人名叫永貴,帶四個營頭也到。 十二月,初一日,來破汝寧府城。 他同吃齋的人過多是(相識),城內吃齋的人家,門首都掛紅燈籠,就不傷害他。 到進城的時候,肖鳳儀每人給白布一尺,頂頭紅頭繩為記。 [25]
其他案犯不僅交代出起事計劃,還供出軍師是蘇天爵。 當時的主審官汝寧知府周冠在審訊奏報雲:「王覺一說,天下要亂。 蕭鳳儀等信以為真,倡言按八卦算定壬午、癸未年天下大亂,光緒七年十二月初一日,天昏地暗。 因與陳本立、蘇天爵、楊西傑等商議起反並令蘇天爵為軍師,定於光緒十二月初一日夜,先攻汝寧府城,相率北上"。 [26]由此可見,當時末后一著教是準備在河南起事,佔領汝寧府后北上。
河南汝寧府汝陽縣破獲末后一著教起事案,純屬偶然。 如果無人舉報,對末后一著教的活動官府還渾然不知。 這反映出,晚清地方官員對民間宗教查禁十分不力。 而且不僅是河南地區,其他地區也是如此。 否則末后一著教也不會蔓延到18個省,而未受到查禁。
第二、缺少全國性的專門治理民間宗教的機構
晚清政府始終未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專門治理民間宗教的機構,對民間宗教治理的是完全下放地方政府。 只是當地方政府對事態的發展難以控制之時,朝廷才臨時下達指令或派員督辦。 因此,晚清政府治理民間宗教沒有形成全國上下一盤棋,而是地方各自為政。 由於缺乏統一的管理機構,所以在處理涉案範圍較為廣泛的民間宗教時,不僅難以形成合力,而且還常常相互制肘。
河南汝寧府破獲末后一著教起事案后,教徒已經供出教主王覺一,本應"擒賊先擒王",但是王覺一離開河南后無人關心王覺一的去向。 河南官員把此案僅當作自家之事,不僅未通報其他省份,也並未奏報朝廷。 因此,王覺一才能夠從容的異地發動下一次起事。 江蘇破獲末后一著教徒起事後,楊昌濬將王繼太"先行依律淩遲處死",左宗棠將教徒朱行普、僧大通"二犯立予就地正法"。 [27]王繼太供詞中說:"七年冬天裡,河南教徒蘇添爵、蕭鳳儀、張懷松們在汝寧傳教,聽見安徽亳州起有天主堂,蘇添爵們因那理〔里〕同汝寧連界,想要糾人搶劫,焚燒天主堂,就此乘機起事。 父親說:『上年彗星出見,曾經說過,彗星掃空天機變,怕的惡鬼起狼煙的話。 見(現)在時候尚早,不可就動。 '向他們攔阻。 蘇天爵們不依,就被府縣訪聞查拿,蘇天爵們就獲,大眾逃散。 "[28]對這樣一條有關河南教徒起事重要證據,江蘇官員似乎與己無關,並未及時通報河南協查。 湖北官府抓獲「鄧老五等三十七犯一併即行正法,並將首要各犯首級分別懸竿示眾」。 [29]各地自行處置案犯,結果使清朝政府無法全面掌握末后一著教內部組織情況以及起事計劃。 這對從根本上剷除該教十分不利。 而且,作為人證的案犯被草草處決,從而使深挖藏匿教徒的工作無法繼續進行下去。
由於沒有專門的民間宗教治理機構,晚清民間宗教活動處於無人監控的狀態。 只有爆發大的事件之後,朝廷才會發佈命令,直接指揮各地的清剿。 這樣往往會貽誤戰機。 光緒九年三月,當王覺一的組織和領導末后一著教在江蘇、湖北等地起事後,清朝政府才感到問題的嚴重性。 於是,軍機處接連奉皇帝上諭,向涉案地區官員下達命令。 有關末後一著教的上諭已收入《光緒宣統兩朝上谕檔》,現摘錄幾份如下:
其一,光緒九年四月初二日,奉上諭:
左宗堂等奏,拿獲匪犯訊辦,飭屬搜捕一折。 本年二月間,山東教匪王覺一,即王養浩,又稱王古佛,潛往江蘇海州等州縣,倡立邪教,圖謀不軌,並赴金陵、漢口、荊州等處,糾黨約期起事。 經總兵章合才等,先後拿獲宴儒棟等多名,惟匪首王古佛在逃未獲。 亟應嚴密查拿。 著左宗棠、塗宗瀛、慶裕、楊昌濬、衛榮光、裕祿、陳士傑、彭祖賢、卞寶第、譚鈞培,督饬所屬,一體嚴拿,務獲究辦,毋任漏網。 安東、桃源二縣,時有伏匪蠢動。 並著左宗堂等,飭令章合才等,認真緝拿。 俾免勾結為患。 所有應辦保甲、團練各事宜,務當嚴飭。 文武各官,實力舉行,妥為辦理,以靖地方。 將此由四百里諭知左宗棠、塗宗瀛、慶裕、楊昌濬、衛榮光、陳士傑、彭祖賢、卞寶第,並傳谕譚鈞培知之。 欽此。 遵旨寄信前來。 [30]
其二,光緒九年四月十一日,奉上諭:
涂宗瀛、彭祖賢奏,武漢地方,教匪潛謀起事,黃梅縣結會搶劫,先後拿獲懲辦各折片。 匪犯鄧老五等,膽敢傳習邪教,勾結多人,潛赴武昌省城及漢口鎮,約期起事,圖謀不軌。 經涂宗瀛等督饬員弁,拿獲多名,訊明正法。 黃梅縣匪徒於添保等,糾眾結會,搶劫滋事,並經獲犯懲治辦理,尚為迅速。 惟匪首鄧玉亭等現尚在逃。 著該督撫嚴飭所屬,實力緝捕。 務期弋獲。 前據左宗棠等奏,訊據匪供,山東教匪王覺一,欲赴漢口等處,糾黨起事。 著塗宗瀛等,秉遵前旨,飭屬一體嚴拿懲辦。 現在各省,時有伏匪蠢動,地方不靖,亟宜加宜防範,銷患未萌。 該督撫務當督饬地方官,先事豫防,毋任乘機竊發,不得稍涉大意,並將清查保甲事宜,認真經理,以靖閭閻。 把總朱元度著照所請,即以守備盡先補用,並加都司銜。 其餘出力員弁,准其擇優請賞,毋許冒濫。 至地方各官,於外來教匪多人潛入省城,何以毫無覺察? 並著查明,據實參奏。 將此由四百里各諭令知之。 欽此。 遵旨寄信前來。 [31]
其三,光緒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奉上諭:
涂宗瀛、彭祖賢奏,續獲教匪,審明懲辦,請將出力員弁獎勵,失察之地方各官,請免,議處各折片。 湖北武漢地方,教匪潛謀起事,先後拿獲多名,正法止訊。 據匪供,匪首王覺一,在江蘇、湖北、河南、四川等省,收徒無數,名為傳教,實則謀反,與其子王繼太及劉至剛,在湖北糾邀夥黨,約期起事。 現均逃往四川等語。 該匪首王覺一等,傳習邪教,廣收徒眾,謀為不軌,往來數省,必須迅速弋獲,以絕亂萌,斷不能容任令漏網。 著各該督撫督饬屬員,將王覺一、王繼太、劉至剛嚴密訪拿,務獲懲辦。 拿獲后,準將出力員弁,從優奏請獎勵。 其在逃匪目鄧玉亭等,一併查拿,務絕根株。 並著飭令地方官,整頓保甲事宜,隨時稽查防範,不得稍涉大意。 此次出力之知縣羅緗等,均著照所請獎勵。 失察之地方文武各官,獲匪懲辦功過尚足以相抵,均著免其查,參議處將此由五百里諭知左宗棠、丁寶楨、塗宗瀛、卞寶第、衛榮光、裕祿、潘機關、陳士傑、彭祖賢,並傳諭成孚知之,欽此。 遵旨寄信前來。 [32]
從以上3份上諭,我們看到晚清政府對於末後一著教案非常重視,督飭各級官府清剿逃亡的教徒,誓要"務獲嚴辦","務絕根株",一網打盡。 但是,結果如何呢? 官府始終未抓到末後一著教的教主王覺一和上層重要頭目,因此未後一著教的許多核心機密也隨之一起消失了。 以後,王覺一曾以義和團總首領的身分重新出現在歷史文獻中。 民國時期的一貫道道統中又出現王覺一名字,並將他列入其15祖。 列入一貫道道統的16祖為劉清虛,有人認為他就是末后一著教的3號頭目劉至剛。 這種種現象說明,如若不建立一個長效機制,單靠奉上諭發旨令的權宜之計,不可能抑制民間宗教的蔓延。
第三、官員普遍缺乏有關民間宗教的知識
晚清各級官員們對民間宗教問題大都知之甚少,在處理民間宗教問題上,往往不得要領。 從官員奏摺中也可以看出這方面的問題。 如曾國荃奏摺雲:王覺一"設立教名,始稱先天無生教,後為末後一著教"。 [33]其實,教名是先天無生老母教和末后一著教。 再如,左宗棠奏摺雲:「王覺一授以(教徒晏儒棟)《一貫探源」、「三易探源」、「圓明范格》三書,並令其供奉無極、太極、皇極三圖」。。 [34]曾國荃的奏摺亦雲:王覺一"並做《一貫探原》等書,刊刻刷印,兼印無極、太極、皇極三圖,令人供奉"。 [35]其實,三極圖是一張圖,又稱一貫圖,而並非左、曾二氏所謂的"三圖"。 光緒十年九月二十二日,河南巡撫鹿傳霖的奏摺中已經說得明明白白。 鹿氏說:「蕭鳳儀家起獲三極圖一軸,上書無極、太極、皇極,中書河圖洛書,下畫六十四卦,並無違悖字句。 "[36]這句話的意思很清楚不過了。 一幅三極圖是由上、中、下三個部分組成,上部畫的是無極、太極、皇極,中部畫的是河圖洛書,下部畫的是六十四卦。 該圖三部分自上而下組成一幅完整的圖像。
末後一著教徒中,不僅供奉三極圖,還崇祀無生老母像。 《殷五供》雲:「吳天明叫小的同他作伴,一同到詹沅母家內,見他家供有無生老母圖像。 "[37]《謝尚奇即謝學天供》雲:"見詹沅母家有無生老母神像。 "[38]《張懷松供》雲:"王國敬教小的買一無生老母的軸子供奉,就是門口賣的觀音像。 "[39]《蕭鳳儀供》雲:"去年小的到過吳何氏佛堂,見她敬的是菩薩合三極圖,並銅佛。 "[40]說明,末後一著教徒中供奉的無生老母像,是借用佛教中的觀音菩薩像。 而卞寶第奏摺卻說:末后一著教徒僅"拜一貫圖,並不供奉神道。 」[41]顯然卞氏對末后一著的基本情況並不瞭解。
民間宗教的特點是通過經卷等形式宣傳教義、發佈指令,以達到從思想到身心控制教徒的目的。 民間宗教的經書通常被冠以「寶卷」、「寶經」、「寶贊」等名目。 如《皇極金丹九蓮正信皈真還鄉寶卷》、《古佛天真考證龍華寶經》、《九蓮寶讚》等。 清道光時,黃育「熊」說:「邪經為邪教根源」,「邪經尤當密查」。。 [42]因此,當時清朝政府對收繳和銷毀"邪教"經卷的工作相當重視,律令甚至規定"收藏經卷者,俱發邊遠從軍"。 [43]但是,晚清官員對民間宗教的經卷卻知之甚少,即使見到"邪經"也常常分辨不清。 據筆者統計王覺一所著經卷有《一貫探源》、《三易探源》、《大學中庸註解》、《易經註解》、《學庸解》(又作《學庸聖解》)、《心經解》、《圓明范格》、《道八卦》、《一字經》、《庚辰年書帖》等十多種。 此外,末后一著教內部流傳的其他經卷還有數十種之多。 由於王覺一所著經卷,並大都未冠以寶卷的稱謂。 於是該教在起事前,這些經卷從未被官府查抄過。 光緒九年,末后一著教起義失敗后,山東青州府官兵在王覺一家,"起獲書籍,雖尚無悖逆字句,惟《一貫探原》序文記言'無生老母降乩所作'。 抄錄小書一本,亦託言無生老母勸事,均屬荒誕不經,具應存庫備查,俟緝獲王覺一訊結,在行銷(毀)。 "[44]從山東青州官員的"小書一本","荒誕不經"等用語來看,這些官員對民間宗教經卷情況十分陌生。 即使在末后一著教起事失敗后,該教絕大部分經卷並未受到查抄。 至今,我們從審理末后一著教案的官員奏摺中,僅能見到兩三種王覺一的著作目錄,就很能說明問題。 其實,通過末后一著的經卷,不僅能瞭解該教的宗旨、教義等,而且還可以追溯到該教的淵源,這樣對政府治理民間宗教不無裨益。 然而,晚清政府從未意識到需要對官員們進行民間宗教知識方面的教育。 殊不知,政府官員民間宗教知識的匱乏會直接影響到民間宗教的治理工作。
第四、司法審判機制落後民間宗教難以抑制
1840年後,清王朝不斷受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衝擊,但其封建專制體制並未有根本的改變。 皇帝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地位在制度上依然得到確認,各級地方行政要員直接受皇帝的委派,執行朝廷的指令,負責轄區的治理。 地方長官的行政管理職權與地方司法權力集於一身。 這種體制下,在治理民間宗教方問題所暴露出的缺陷十分明顯。 我們從末后一著教的審理可以看到晚清司法審判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審理末后一著教案,先後經過縣級、府級、省級、中央四級衙門。 主審官是各級行政機構的長官。 最初接手末后一著教案的是時任河南汝寧府汝陽縣令車鴻遠。 前文已經談到,他是在有人舉報之後,捕獲一批企圖奪取汝寧城的末后一著教徒,並起獲一些該教用的印信、圖像等物品。 隨後,末后一著教作為邪教謀為不軌而立案,從光緒七年十二月初開始立案,到光緒十年十一月末最後終審,審判前後將近三年的時間。 車縣令也奉陪了近三年的時間。
第二級複審是汝寧府。 汝陽縣屬汝寧府管轄,縣治所在地正在汝寧府城。 經過車縣令初審后,此案移送汝寧府。 汝寧知府周冠立即派員會審,這伙人交代了他們是末後一著教徒眾,計劃造反先奪取府城,然後北上。 他們的教主是名叫王覺一的人,此次起事的領導者是蕭鳳儀和張懷松,蘇天爵為軍師。 隨後,周冠將此案及其審理結果奏報河南巡撫衙門。
第三級複審由河南省巡撫衙門負責。 河南巡撫李鶴年接到汝寧府奏報的案件后,立即委派開封後補知府陳桂芬赴汝寧,與周冠等會審。 陳桂芬不敢定奪,經請示李鶴年批准,光緒八年二月將案犯和各級審訊的記錄、案犯口供、收繳的物證解至省府開封。 但陳桂芬不久卸任,李鶴年再派新任開封知府王兆蘭負責審理此案。 由於案犯紛紛翻供,案件不僅未有進展,王兆蘭卻因捲入另一案黑幕,被朝廷查辦。 隨後"有控告王革守兆蘭之子及其幕有王姓,勾串王覺一"。 [45]光緒九年二月二十九日,內閣奉上諭:「王兆蘭、馬永修、馬翥均革職,發往軍台效力贖罪。 "[46]不僅審理該案的主要官員被革職,連李鶴年也不能倖免。 同時的上諭:「李鶴年復以毫無根據之詞,哓哓置辯,始終固執,實屬有負委任。 李鶴年、梅啟照均著即行革職。 "[47]巡撫與開封府首腦同時被革職,末後一著教案無法審理下去了。 隨後,朝廷任命鹿傳霖為河南巡撫,但鹿傳霖遲遲未到任。 同年三月十一日,"上谕:河南巡撫著成孚暫行護理"。 [48]河南巡撫也先後易人,致使末后一著教案的審理擱淺。 光緒九年八月,鹿傳霖赴任,直到第二年正月才過問此案,並聽從新任開封知府陸襄鉞的請求,調該案原審官會審,但周冠以原案事實清楚為由,拒絕前去參加會審。 引起鹿傳霖的不滿,以抗不遵調為由,上奏朝廷彈劾周冠。 光緒十年二月,朝廷罷免周冠的官職。 鹿傳霖遂調汝陽縣令車鴻遠前去參加複審。 周冠曾任過開封府知府,職級為三品,說拿下就拿下。 車鴻遠為七品芝麻官當然不敢犯刺,於當年五月二十五日到省,"二十八日,即隨開封府詢問,凡開封府提訊均隨同會訊"。 [49]此案主審官陸襄钺不久又卸任,由新任開封知府鞠捷昌接審此案。 審理此案的過程中,河南先後換了三任巡撫,三位開封知府,兩位汝寧知府。 官員沒有固定的任期,頻繁調動,即使主觀上試圖建構公正的審判,也會在這種體制的運行過程中變態。 案件在接力審理中,越來越複雜。 正如後來接手該案的欽差大臣孫毓汶、烏拉布說:"案懸三載,承審官更數任,前後供詞「「奧」,猝難得其要領。 " [50]
第四級中央的直接派員審理。 在清朝各級政府對此案一籌莫展之時,王覺一領導的末后一著教又在江蘇、湖北等地起事。 王覺一之子王繼太被俘后,交代出汝寧蕭鳳儀、蘇天爵等曾謀劃造反之事。 於是此案又出現轉機,光緒十年九月朝廷又派欽差大臣工部左侍郎孫毓汶、烏拉布重審此案。 據清朝軍機大臣奉上諭雲:「欽差工部左侍郎孫、烏,光緒十年九月二十二日奉上諭:前有人奏,河南汝寧府破獲王覺一教黨張懷松等謀襲郡城一案,延擱過久,當令刑部查奏。 旋經該部奏交鹿傳霖訊擬。 茲據該府奏稱,現將此案督同臬司反覆究詰,堅稱實未謀逆,與前訊供歧異等語。 此案罪名出入甚重,必應確切研究,以成信讞。 派孫毓汶、烏拉布就近提集全案人證、卷宗,詳訊確情,定讞具奏。 "[51]隨後,孫、烏及刑部員外郎訥欽、主事周景曾、王聯璧等人赴河南辦案。 十一月末,經過兩個月的審理,孫毓汶、烏沙布將此案終審結果上奏朝廷。 孫、烏二人長達萬言的結案奏摺,勉強將此案劃上句號。 但是,我們今天來看來這份奏摺依然是一筆糊塗帳。 奏摺大量的筆墨耗費在細稍末節之上,而對於實質性問題極力迴避。 諸如,該教創立的時間,教主與骨頭目的身份,參加的成員及組織的分佈,經書的種類和收繳的情況等等,基本上並未涉及。 奏摺對有關涉案人員的處理也令人疑惑。 案犯獲流放、罰沒為奴等懲處,但無一人被處死。 而且,盡力開脫像參將田映堂這樣有身份的人,使其被無罪釋放。 於是這樣一件驚天大案,頓時化為一般的習教小案。 此案經過孫、烏的"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之後,從此末後一著教案再無人提及。 逃逸的教主王覺一與該教上層頭目,從此逍遙法外。
從末後一著教案的審理,還可以看到晚清監獄管理的混亂。 在末後一著教的審理過程中,先後有蕭鳳儀、牛登科、楊西振、錢振元四名主要案犯暴死於監獄。 據當時監獄官說:錢振元"清河縣監患病身死"。 死因"系痰喘舊病復發,喘難受,多服煙灰作引子之戒煙丸,毒發所致。 "[52]牛登科"約三十餘歲",因患病而死。 據當時捕快張敬逢說:光緒九年正月十日,"拿獲教匪牛登科,前因在店患病,當經稟明醫治罔效,延至本月十二日,因病身死"。 [53]蕭鳳儀、楊西振之死也很蹊蹺,病因不明。 隨著四案犯之死,其他案犯紛紛翻供,而造成死無對證的結果。
總之,受制於行政機構的晚清司法審判體系,如果說在審理刑事和民事案件還能勉強支應,但對民間宗教案件的審理卻難以奏效。 因此,晚清政府想通過司法審判抑制民間宗教的繁衍是不可能的。
吏治腐敗促成民間宗教養虎成患
晚清政府審理末后一著教案,除了暴露出司法體制存在弊端之外,吏治的腐敗是更加嚴重的問題。 朝廷昏聵無能,官員間的爾虞我詐,怠忽職守,恰似催化劑使民間秘密宗教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對末后一著教案的審理,功勞最大的當屬汝寧知府周冠。 但是,周冠卻因爾招來丟官治罪的下場。 光緒十年二月十二日,清朝內閣奉上諭:「鹿傳霖奏,知府剛愎任性,請革職等語。 河南汝寧知府周冠,於教匪要案,原訊未能得實。 經該撫饬調該員來省會審,複肆意稟瀆,抗旨不遵調,且有聽信劣幕等情,實屬荒謬。 周冠即行革職,以示懲儆。 欽此。 "[54]其實,周冠的獲罪,是禍從口出,講了一些揭露晚清吏治腐敗的真話。 我們從當時周冠寫給鹿傳霖的信函中,可以找到根據。 光緒十年正月初五日,鹿傳霖行劄與周冠,讓他立刻趕赴開封參加汝寧末后一著教的複審。 周冠於正月初八日,復函說明不能前去的理由:(一)此案當時已經審清楚,案犯"未就地正法"的原因是,"卑府以此案關教匪滋事,毗連數省,教首王覺一未獲。 "[55](二)國家有律令規定:"各省督撫事關重大涉疑案,應行提審案件,率同司道親行研訊,尚有仍發原問官收審,或仍令會審者,照違制杖一百,公罪例革職留任。 又督撫藩臬,如有應行親提訊究之案,發交原問官收審,或仍令會審者,照例議以革職留任各等語。 此案至為重大,案情又涉疑難例,應大憲親提。 卑府確系原問之官,例不應會同審問者"。 (三)我這裡下雪了,"當此麥芽出土,瑞雪應時荒之餘",我要去勸農了。 周冠的復函等於說,此案我已經審理清楚了,你鹿傳霖難道連有原審官需要迴避的律令都不知道嗎? 我這裡很忙不能前去。 周冠讓鹿傳霖下不了台不說,更有甚者還在信中說:"河南吏治之壞,至今是紀綱法度當然無存。 其故在於案愈大,愈不敢辦。 刑幕以趨避為能,印官以諱匿為巧。 與其獲犯秉辦,不惟解犯需費,且恐犯供翻復,經年屢月未能定讞,受累滋深。 於是幕友為官運籌,相率滅跡。 即有萬不得已秉提之件,讞局各幕相視作難,又限於審期,設法舞文,曲為脫卸,非籍口於犯供遊移,即托詞於案證未集,或竟延擱不理。 不惟異常命盜為然,即謀叛逆倫亦不問,例章概置高閣,心法援受,官幕相沿,歷來已久。 渠魁漏網,良善蒙冤,昏煙霾霧,之中,泣血者不知凡幾! "周冠直言揭露河南吏治的腐敗,這等於捅了主持河南政務的鹿傳霖的心窩。 去年二月初六日,皇帝上諭:李鶴年"該省吏治廢弛,亟宜大加整頓。 該府務當破除情面,督饬屬員,力除積習,以期吏治有起色。 "[56]當月李鶴年就被罷官。 同年八月十二日,皇帝又上諭:「著鹿傳霖按照(禦史)所奏,督飭屬員,實力整頓,以期吏治日有起色,毋得視為具文。 "[57]河南吏治問題,已經引起朝廷的注意。 在這節骨眼上,周冠不是火上澆油嗎? 這事關烏紗帽的事,鹿傳霖豈能容忍? 於是參了周冠一本。 鹿傳霖何許人也? 乃時任兵部尚書張之萬的妹夫。 周冠碰到槍口上,受到革職查辦是自然的事。 吏治的腐敗導致末后一著教案無法繼續查下去。
    第六、社会矛盾加剧使民间宗教成为避难所
    末后一着教徒众分布18个省,大量的民众卷入其中,反映了晚清社会矛盾在加剧。尤其是教徒的供词中,常常出现有“打洋人”的说法,反映了人们对日益侵入的外国势力的敌视。这一时期,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而且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大有加剧的势头。加入末后一着教的人员,不仅有贫苦的下层民众,还有不少是社会阶层较高的人员。
    教主王觉一本人出生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贫寒之家。光绪九年二月,末后一着教在湖北组织暴动失败后,官府立即查抄了王觉一在山东的老家。其父母官山东巡抚陈士杰向朝廷奏报说:“王觉一家无田产,仅止住屋。说王李氏(王觉一妻)、王冯氏(王继太妻)家并无亲属,夫家亦无近族。王觉一幼习算卦卜课。”[58]说明他不是富裕的农户。他究竟从事何种职业?他徒弟张怀松说以算卦为职业,“敬占六爻神科”。[59]清军参将田映堂说:他“摆卦摊”。[60]这些记载,均说明他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庚辰年书帖》所谓“寒门草舍掌道权”,[61]也可以印证王觉一出身寒门。
    末后一着教中确实有不少贫苦的社会下层人士,如,河南南阳教徒程明“裕州官庄人,年四十三岁,父母、兄弟、妻子具没,向在母旧(舅)姚之光家种地度日”。[62]但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员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下面选录几位被捕的教徒供词为证。
    田映堂供:“系(河南)归德商丘县人,年五十二岁。父亲已亡故,母宋氏,年八十一岁。娶妻范氏、刘氏,生有三子。自十八岁取入武学。十九岁时,本地土匪滋闹,后经毛大人谕办团练,革员带勇保举把总。咸丰十一年,经前抚院严、郑、张各位大人,均派革员带马队在汝宁驻扎三年,攻打捻,围数十处,身受多伤。嗣后汝宁府平靖,队伍调回,又跟袁大人、乔大人、李宫保在陕西、直隶剿办捻匪,历保参将。同治八年十二月,投标河南补用。旋经部驳尽先字样,不能补缺。于光绪三年,告假回籍”。[63]
    熊定国供:“系(湖北)嘉鱼县人,由捐生投效震军,保举江西知县,尚未到省,在外卖字画符为生”。[64]
    高配天供:“现年四十四岁,祖籍镇平县迁居南阳县城。道光年间,先开连升斋,又开五福鞋铺”。[65]
    陈本立供:“年四十四岁,安徽太平县人,向在汝宁当兵,经管银钱军装库,后因误操被革职”。[66]
    王富供:“唐县人,年四十三岁,父母具故,家有妻子,行医为生”。[67]
    殷五供:“舞阳县殷庄人,年四十三岁。小的居之向石城内开碎货铺”。[68]
    张怀松供:“年五十二岁,父母具故,女人娄氏,生有一子,名九成。我系陈州府西华县下庄人,在许州郾城县五沟营地方开布行生理”。[69]
    乔百金供:“祖居镇平县,移居南阳府,母雍氏,三个儿子,长名丙文,次丙寅,三天文,开客店为生。咸丰八年,报捐生守城,蒙保六品军功。同治十一年,又保五品军功”。[70]
    据其它资料记载:教首刘至刚是“卖京货”的货郎,[71]钱征元是“伏阳县董事”、未赴任的甘肃同知,[72]陈守照出身官宦之家,[73]邓玉亭“向做木匠”,[74]僧大通是“瓜埠镇太平庵主持”,[75]晏儒栋“先在直隶白云观出家”、后云游“算命测字”,[76]苏天爵在河南汝宁府“留盆店教书”,[77]吴何氏是汝宁府市民,[78]等等。
    从以上资料来看,末后一着教人员当中,有商贩、农民、木匠、军官、士兵、官吏、医生、卜者、游民、市民、和尚、道士、教师等,形形色色,人员构成很复杂。曾国荃说,“教匪”头目“或贩布营生,或读书、种地”。[79]这不过是大致的说法。应当说,末后一着教的各级头目一般都由社会阶层相对较高,且年龄以中年为主的人员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末后一着教教徒中,有不少位是原清朝官员。清朝政府对这些深受国恩的叛逆官员进行了严厉的处罚。例如,对熊定国的判决云:“熊定国到案,供词历历如绘。即该犯亦自认充当伪军师,其为湖北匪首似无疑义。该犯先曾保举职官,身受国恩,竟胆敢听从入教吃斋,纠集多人,画策布置,谋为不轨。实属最大恶极,当饬即行正法枭示。”[80]清政府始终未弄明白,这些人为何放着清朝官员不做,却死心塌地跟着王觉一造反?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已经对清朝统治失去了信心,在大厦将倾之前寻找一条生路。何况王觉一所描绘“真空家乡”、极乐世界又是多么令人向往!由于对严酷的现实社会充满恐惧,民间宗教以其特有的感召力成为人们精神的避难所。可以说,当时许多人参加末后一着教,并追随王觉一走上反对清朝统治的行列中去,是现实社会的黑暗使然。
                                            三
    末后一着教案发生后,晚清政府总结经验教训,认为主要是基层保甲制度失效,“日久怠生,几成虚设”,而造成养虎遗患的后果。[81]于是,下令地方官整顿保甲和请查户口。光绪九年六月,上谕:“教匪王觉一等传教惑众,阴谋不轨,饬即按名严拿,务获严办,并将境内保甲事宜切实整顿,仍将查拿情形及清理《保甲章程》,先行禀复。”[82]对于整顿保甲的圣谕,各地官府的反映并不相同,大多是敷衍应付。但是,也有官员认真执行。如直隶荥泽县令连魁“邀集绅耆,饬令亲赴四乡,迅将烟户、丁口册籍挨次查造,填给门牌,务使甲不遗户,户不遗丁”。[83]河南禹州知州李树基指令各县官府,“以教匪王觉一等传习邪教,饬即严拿惩办,并将境内保甲事宜勒限整顿”。[84]河南开封府尉氏县令乔钧“轻骑简从,亲赴四乡,传集绅耆,讲求缉匪之法,以方略晓以利害”,并“随身带户口册籍,行至村庄,调查门牌”。乔县令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择其旧章之善,参以时势之宜,酌拟《保甲章程》十二条、《缉匪章程》四则”,上报送开封府。[85]同时,提出改革以往仅在乡间设立保甲,各甲之间一盘三沙,互不相涉的局面,“在于县城设立保甲总局,选派公正谙练绅耆四人,以专责成”。开封府知府陆襄钺对于尉氏县的做法十分赞同,于光绪九年八月二十八日批示云:“据禀保甲缉匪各项章程,尚属周密,仰即督饬绅耆人等,实力奉行,毋得始勤终怠,日久视为具文,是为至要。”[86]随即,将尉氏县的《保甲章程》、《缉匪章程》呈报给河南巡抚衙门。有关晚清政府针对“邪教”而整顿保甲的资料,流传下来的很少,新发现尉氏县的相关资料弥足珍贵。现将的尉氏县重新订立的《保甲章程》和《缉匪章程》抄录于下,以便了解晚清政府治理“邪教”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保甲章程》十二条:
    1、内设立保甲总局一所,邀请公正绅耆数人总司其事,所有局中一切经费由县捐廉发给,丝毫不派民间。如有不肖书役藉端需索,及地保妄派者,许即指名具禀,拘案严究。
    2、县署二十保,每保分上五甲、下五甲,各设保甲分所,酌定绅董二人,先将各保男妇大小丁口年岁,分别土著寄籍,作何生理,逐一查明,造具底册二本,一存各保,一送总局。照填门牌,发交各保,散给悬挂,不取分文,并不假手书役以杜需索之弊,一面由总局汇造清册送县,听候俱随前往查对,不得错误遗漏。倘该户家长不以实报,照脱漏户口治罪。
    3、十户为一牌,于十户中立一牌首,十牌为一甲;于十牌中立一家长,应由各保绅董于牌内择老成持重明白干事者,各举一人以膺牌首甲长之任,经编查之后,凡属保甲事务,即由牌首就近告知。甲长公同酌商和衷办理。如系紧要事件,一面通知该保绅董,一面据实禀县,听候察夺。
    4、牌首须择殷实稳练之人,不得以编次之第一户滥充斯选,其十家总牌应将本牌十户姓名男女丁口总数挨次填入,亦令牌长悬挂门前,以便触目了然,得以随时稽查。如有容留匪类不务正业者,许由牌首及邻佑指名具禀,不得瞻徇容隐,亦不得挟嫌捏诬。倘敢包庇隐匿,别经发觉,一家有犯,九家连坐。若有不足十家者,当用七并八分之法,以十七户为一牌。若有八户则另立一牌,以示区别。
    5、庵观寺院屋宇宽敞,且多地处偏僻,最易藏奸,应将各住持僧道一并编联规,归牌管束。如有游方僧道挂单寄宿,责成该住持查验度牒,问明来历,方准容留。倘该住持容隐匪人,查出治以应得之罪。
    6、城乡客店每日留宿过客,尤宜谨慎小心,责成各店户制备循环号簿各一册,每日行客车辆骡马数目,携带何物,往来何处,逐一查询,详细登簿,城厢按五日,乡镇按每月朔望送县查核,循去环来。若系形迹可疑之人,该店户不得徇情留宿,所留之客须候天明放行,不许黑夜行走。倘敢奉行故事,开报不实,一经查出,定行研究。
    7、城乡烟馆每日往来之人,品类不齐,最难稽查。责成该烟馆,只准白昼开灯,一到二更,即行闭门谢客,不准贪利留宿,以为藏污纳垢之薮。如敢貌玩不遵,许由牌首指名具禀。经此次请查之后,凡烟馆只准歇业,不准新添。示以限制,违者禀究。
    8、码头船只,责令船行管束,每十只联为一牌,每牌立一牌首。如零船四五只,责令附入各牌之内。六只以上,另立一牌,每船各给船牌一张,将船户丁口及头舵水手等姓名籍贯,逐一填注,彼此互相稽查。如一船有犯,九船连坐。并惟该船行是问。如船欲开行,即将船牌缴存,船行每月报查一次。至各处往来小车,应责令车行查问来历,方准容留。倘有为匪不法情事,即将该车行传案严究。
    9、窝娼聚赌最坏人心,,匪类多藉为穴巢,良民每受蛊,或倾家荡产,丧家节败名,为害曷可胜计。责令牌长随时严密稽查,驱逐出境。如能悔悟,准其改过自新,否则应由牌长通知甲长及该保绅董,再行详加查访,勒令搬迁,违即禀县传究。
    10、房主招客,务须查问来历,始准佃居,应由房主告知牌长,并由该牌等亲往询明,系由何保何甲何牌迁来,须将旧有门牌交出,查验。如系由他省他县新搬至此,尤须细心盘诘,随时稽查。如新迁之户,平日既无恒产,又无恒业。即系形迹可疑之人,禀官查究。
    11、此次发给门牌及十家总牌,不准仍前粘贴门墙,一任风雨飘零,致多擦损。应由各户比照门牌大小编置竹笆,或用木板张贴悬挂,既可便于查验,如遇风雪,亦易收藏,违者禀究。至该户搬移他处,即将旧给门牌携带前往以凭。他处甲长牌首人等,查验添入户口底册换给门牌。
    12、尉氏保甲虽经历任编查,每每视为具文,始勤终怠。经此次认真查办之后,该甲长牌首人等,务须踵事增详,功归实际。如丁口内有生添事,故一经查实,即行分注门牌,改易底册。搬去者,即于底册内开除;迁来者,亦于底册内添注。如须换给门牌,应由各保每月开单汇送,总局随时照填换给,半年以后,仍由各保绅董概行换查一次,造册送县,以便检查。上次清册,逐一核对,以昭复实,而免废弛。[87]
《缉匪章程》四条:
   1、缉匪宜细心盘诘也。现当湖北教匪四散,各处逃外逸,叠经照抄奉发赏格,后开匪首王觉一等姓名、籍贯、年貌、身材,分贴县属村庄、集镇,俾众咸知。该牌甲地巡及居民人等,务将赏格内各匪首姓名一切看明,牢记留心,访查该教匪等,或口音不类,或神色不同,或藏于烟馆娼家,或往来于客栈、饭铺。当此各省一体严缉,该匪首岂无见闻。一经盘查,势将举止仓惶,语言颠倒,彼时默记各匪年貌、身材。如果符合,再加诘问,匪虽狡黠,欲盖弥彰,是不待办而明矣。若能盘获,即行捆送来案,重赏具在,决不食言,但不得任意妄拿,累及无辜,自干重究。
    2、察匪宜随时留意也。凡属居民,其平日既无恒产,又无恒业,恣意嫖赌,不事生计费用,不经常有赢余,间有面生可疑之人与之往来,出入无时,潜去潜归,其为匪形状固已彰明较著,此最宜觉察者也。该牌甲地巡人等,见有此等户口,必须认真稽查。如果确有为匪证据,即行通知该保首士,再加详察,赴县具报,听候选派干役密拿究办。但不得怀挟私怨藉端陷害,自蹈诬告之条。如徇情容隐,或平时漫不经心,别经发觉,一家有犯,九家连坐。该牌甲人等更有应得之咎。
    3、禁匪宜严查窝家也。凡外来之匪,村庄之道路既未周知,居民之贫富尤难立办,必有窝户导以行经,而匪类亦遂藉以藏身,昼伏夜行,抢劫商民,躲匿窝家,寄顿赃物,受其害不知匪之所自来,甚或怜佑,闻之地保惊觉,穷追力捕,莫可踪迹。俟防范稍疏,人声既寂,该匪始负重潜逃。彼窝户者,坐地分赃,罔知法纪,是欲严禁匪类必先自窝留之人。如果形迹可疑,或通知该保首士互相稽查,或据实指名具禀,以凭传究。实则照例惩办,根株既绝,则萌蘖无由而生矣。
    4、捕匪宜互为声援也。乡村镇市,如有抢夺之事,各居民议闻有警,每家即出精壮一二人,随带防身器具,同时奔救。该匪寡不敌众,必将负赃四散,或赃未入手畏捕远飏。该牌甲地巡人等当救护时,务执灯烛查看。或闻足音所至,知由来何路外逸,督率众户跟踪追捕。凡所过深林、密箐、破庙、颓垣必须搜索,如附近形迹可疑之户,亦当于此时察其动静,或于户外潜听声息,恐有窝留情事,似此互为声援,自可不畏强暴,即匪类稔知人心最齐,呼应甚灵,亦不敢故头陷阱。至巨商小贩,匹马单车,中途失事,近路居民亦须闻声出救。如能捕获正盗,立予重赏。该地巡人等,各有地方之责,尤不得稍存歧视同干严究。[88]
從以上兩個章程來看,晚清政府對民間秘密宗教的治理煞費苦心。 雖然清初即實行保甲制度,但保甲所防範的主要對象還是盜賊和逃人等。 例如,順治元年(1664),清廷旨令:「置各州縣甲長、總甲之役。 各府州縣衛所鄉村十家置一甲長,百家置一總甲。 凡遇盜賊逃人奸匣竊發事件,鄰佑即報知甲長,甲長報知總甲,總甲報知府州縣衛,核實申解兵部。 若一家隱匿,其鄰佑九家、甲長、總長不行首告,具治以重罪不貸。 "[89]清乾隆時,新訂立保甲法十五條,內容較以前增多,其中已明確有針對"邪教"的條文。 "如有盜竊、邪教、賭博、賭具、窩逃、奸拐、私鑄、私銷、私鹽、組合曲、販賣硝磺,並私立名色斂錢聚會,及面生可疑之徒,皆令牌頭、甲長、保正查報。 "[90]此後,查禁"邪教",逐漸成為保甲的一項重要職責。 清前期和中期,保甲制對民間秘密教派的發展,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抑製作用。 然而,晚清時期,面對洶湧的"邪教"氾濫之勢,清政府仍寄託於保甲制來遏制"邪教",則難以奏效。 通過尉氏縣的《保甲章程》和《緝匪章程》可以看出,此時章程條款比以往更加嚴密和完善,對民間秘密派的懲處力度也大大加強。 但是,章程的制定與實際的運作是兩回事。 有清一代在治理民間秘密宗教的規律是:懲治"邪教"條例越訂越嚴密,而的治理是愈治癒鬆弛。
晚清政府屢屢諭旨對民間秘密教派要「務獲嚴辦」,「務求根株」,但結果卻收效甚微。 其根本原因是:晚清政府對基層的控制力正在急劇衰弱。
自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之後,清朝統治已經呈現處全面衰敗的趨勢。 這一時期,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帝國主義勢力不斷地侵入,戰亂頻仍,政治腐敗,經濟凋敝,不僅民心盡失,統治集團內部矛盾也日趨激化。 此時,朝廷的政令已難以有效地貫徹。 地方官員對朝廷陰奉陽為、虛與委蛇,已經不是個別的現象。 尤其是光緒年間的所謂整頓保甲制,地方官員大都是做做樣子給朝廷看而已。 否則,王覺一與末后一著教的大部分骨幹成員,也不會經過整頓保甲後而毫髮無損。
總之,末后一著教案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晚清政府在民間秘密宗教治理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直至清朝覆亡,民間秘密宗教問題始終是困擾晚清政府的一大頑症。
晚清政府对民间秘密宗教的治理——以末后一着教为例 https://bit.ly/2ZMvFLL


王觉一与末后一着教新探 https://bit.ly/2XdN6Dr
摘要:晚清時期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案,即末後一著教案。 此案首犯是名叫王覺一的教主。 他利用宗教作掩護長期在民間進行反清活動,其創建的末后一著教組織分佈於直隸、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江西、湖北、四川等18個省。 從光緒七年(1881)起,末后一著教幾次試圖組織反清武裝暴動,最終被清朝官軍鎮壓下去。 隨後,在「務獲嚴辦」、「務絕根株」的聖諭之下,清政府在全國範圍追剿王覺一及其徒眾。 然而,直到光緒十年末此案結案時,不僅教首王覺一漏網,大部分骨幹成員也蹤跡皆無。 與此同時,有關該教的核心機密也隨之一起消失。 本文利用新發現的檔案資料對末后一著教問題重新進行探討,內容涉及教主王覺一的生年、籍貫、姓名、教派名稱、該教創立的時間、經書與圖文的流傳、組織及其活動情況、政治目的、清朝各級政府對該教案的審理等問題。
在晚清民間宗教史和社會史研究中,王覺一與末後一著教一直備受關注。 與其他教派相比,末后一著教的神秘色彩更加濃重。 教主來自何方? 教派創立於何時? 以及該教的源流、組織活動情況、使用的經書等等,人們一直如霧裡觀花,影影綽綽。 尤其是在王覺一及其教派骨幹神秘消失了十多年之後,即20世紀初,王覺一突然以義和團總首領的身份重新出現在歷史文獻中。 其人是否為末后一著教首王覺一,引起後人的種種猜測。 民國時期,一個稱作"一貫道"的教派興旺起來,並迅速成為全國最大的民間教派。 在一貫道的經卷中,又出現了王覺一的名字。 此時的王覺一,已被列為一貫道道統中的第十五祖。 一貫道道統中的十六祖為劉清虛,有人認為他就是末后一著教的三號頭目劉至剛。 王覺一不僅被一貫道尊為祖師,還以他的名義刊布了多種經書。 這些多屬於後人傳說與演繹乃至編造的東西,真假難辨,其可信程度大打折扣。 這也是造成長期以來末后一著教許多問題撲朔迷離,研究難以進展的原因所在。 近年來,對於王覺一及其教派的研究成績不菲,李世瑜、林萬傳、喻松青、馬西沙、周育民、莊吉發、邵雍、秦寶琦、濮文起等民間宗教史研究專家做過不少工作。 (1) 他們或收集民間所藏一貫道經卷抄本,或發掘利用清朝檔案中相關奏摺,使這一問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然而,由於資料欠缺等原因,許多問題仍迷霧重重,有待進一步研究。 最近,筆者有幸尋覓到一批有關王覺一和末后一著教的原始檔案資料,其中有河南、湖北、江蘇、山東等地方官府抓捕和審訊該教教徒所留下的口供等檔案資料,涉案地區的官府往來公文,以及當時審理此教案的欽差大臣孫毓汶、烏拉布的原始提審記錄等。 同時,筆者又見到新發現的清抄本《末后收場寶卷》等民間秘密宗教的經卷。 (2) 這些資料為重新探討末后一著教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 茲將考察結果申述於下,敬請方家教正。
一、關於王覺一籍貫、生年與姓名問題
目前,有關王覺一籍貫和生年的說法,基本上都採用臺灣學者林萬傳在《先天道研究》中所雲:「山東益都縣城東北八里闕家莊人,約生於道光元年(一八二一),謂水精子化身,年幼孤苦伶仃,三歲傷父,七歲母逝,幸蒙族叔收養。 "(3) 如馬西沙和韓秉方著《中國民間宗教史》、濮文起撰《中國民間宗教溯源》以及主編的《中國民間秘密宗教辭典》、譚松林主編《中國秘密社會》等著作均採用了林氏的說法。 下面對王覺一籍貫、生年與姓名問題分述如下。
第一,籍貫問題
王覺一的籍貫是山東益都縣,據相關資料記載,並無差錯。 但所謂"闕家莊人"的說法,似乎有誤。 最近發現抄於光緒十年四月初一日的《王繼太即王際太供》,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證據。 王繼太在供詞中說:
山東青州益都縣人,住闞家莊地方,年三十五歲。 父親王覺一,即希孟,又名養浩,現年五十歲。 母親李氏,現年五十四歲...... (4)
有關《王繼太供詞》,以往我們只能從曾國荃奏摺中見到摘抄的片斷。 這件新發現的《王繼太即王際太供》,是當時湖北巡撫彭祖賢發給河南巡撫部院的公函附件。 在收到《王繼太供詞》后,河南巡撫部院立即批複給本省主管刑法的按察司。 批文雲:「札按察司光緒十年四月初一日準。 湖北撫部院彭(祖賢)諮,開為咨複事,雲咨施行。 計抄《王繼太供詞》一紙等,因到本部院,準此。 合就札,行札到該司,立即轉飭開封府查照,毋違此札。 "(5) 開封府在接到批文後,又分別向轄境內的總鎮(總兵官)轉發。 我們目前所看到的《王繼太即王際太供》,上面書有"光緒十年四月初一日,刑房張進寶承湖北咨會拿獲教匪王繼太,計開。 "說明這是由河南巡撫部院刑房書吏張進寶抄錄存檔的。 王繼太是王覺一的長子,他所說家住"闞家莊",應當不會有錯。 檢索編纂於光緒年間的《益都縣圖志》,書中有翔實的鄉村分佈情況。 該書卷三《道裡表》中,明確記載有"闞家莊"之地。 (6) 當時,益都縣轄境的村莊除闞家莊之外,周圍還有郎家莊、呂家莊、傅家莊、夏家莊、韓家莊、崔家莊、田家老莊等。 唯獨未著錄有"闕家莊"之地名。 顯然「闕家莊」,乃「闞家莊」之誤。 由此可知,王覺一的籍貫當為山東益都縣闞家莊。
第二,生年問題
王覺一生於何時? "約生於道光元年(一八二一)"的說法,顯然是一種推測。 王覺一的年齡,難道真的難以考定嗎? 根據《光緒朝朱批奏摺》光緒九年四月記載:「山東教匪王覺一等,往來各省傳教,著有《一貫探原」等書。 現在前往金陵、漢口、荊州等處,開明籍貫、年貌,飭令一體查拿。 "(7) 說明當時官府已經發出過帶有王覺一"籍貫、年貌"的通緝令。 順著這一思路,筆者果然在新發現的檔案資料中,找到一則光緒九年六月初一日河南官府頒發的《為懸賞緝拿事》的檔。 此檔上面列有通緝物件的籍貫、年齡、身高、相貌等特徵,對我們解開王覺一生年之謎會有所説明,現抄錄於下:
為懸賞緝拿事。 照得前因湖北省有教匪滋事,當準來咨,將匪首王覺一等,通行饬緝在案。 茲本護部院欽奉上諭:飭將王覺一等各匪首嚴行查拿懲辦,並准將獲匪出力人員從優奏請獎勵。 自應欽遵,認真饬緝,除饬各州縣整頓保甲,勒限嚴緝,分別咨行外,合將各要犯年貌籍貫、姓名,懸賞緝拿。 為此格,仰軍民諸色人等知悉。 爾等如能拿獲王覺一送案者,賞銀三千兩;拿獲王繼太、劉至剛送案者,每名賞銀二千兩;拿獲陳二少爺即陳守照、鄧玉亭送案者,賞銀一千兩。 如探知王覺一等,各潛匿處所,密報文武各衙門,因而拿獲者,亦必每名減半給賞,認系真正本犯,即行照賞。 此項銀兩,本護部院業已飭局另款存儲,人犯解到,隨時即發。 爾等各宜勉力從事,切勿觀望,是為至要。 須至賞格者,計開:
王覺一,又名養浩,又號王古佛,年五十二歲,山東益都縣人,身長面黑,有嫩麻微須,項頸有墳墳一塊,左右手掌有紋,像日月古佛字樣。
王繼太,系王覺一之子,年三十二歲,山東益都縣人。
上引通緝令的落款為「護理河南巡撫部院兼提督軍門布政使覺羅成、開封府光緒九年六月初一日本護部院承准。 "(8) 根據這一資料記載,王覺一在光緒九年是52歲。 按照中國傳統計算年齡的方法,52歲當為虛歲。 從光緒九年上推51年,當為道光十二年。 王覺一的生年是否就可以定在道光十二年呢? 這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記載王覺一年齡的還有兩件重要檔案資料:一件是《王繼太即王際太供》。 通緝令發出后,王繼太隨後被官府捕獲,他在供詞中說:其父"現年五十歲"。 光緒九年,王覺一50歲。 那麼,他當生於道光十四年。 另一件是流傳於末后一著教中的經文《書帖》(亦稱《庚辰年書帖》)。 這一《書帖》出自王覺一之手,是以七言排律形式,闡述王覺一的出世、出身、教義等方面的內容(有關《庚辰年書帖》問題,下文將專題論述)。 其開篇第一句即雲:「六陽(爻)馭駕金蛇年,萍綜百芒寄書篇。 "(9)《書帖》這句話,正是暗示王覺一出生在蛇年。 以夏曆十二生肖紀年,癸巳年為蛇年,即道光十三年。 三件資料對王覺一年齡的說法略有不同,哪一個更為準確呢? 通緝令記載王覺一與王繼太的年齡,乃依據教徒供詞和在王氏原籍的查訪,其所記載的年齡相差一二歲是很正常的。 如通緝令說王繼太"年三十二歲"。 據王繼太自己說,"年三十五歲"。 說明通緝令上的王氏父子年齡稍有偏差。 王繼太記憶其父的年齡是否會出差錯呢? 這也很有可能。 如他說:「兄弟王際和比小的只小幾歲,記不起他實在年紀。 "(10)既然記不起兄弟的年齡,對父親的年齡記憶出現小誤差也不奇怪。 綜合上述證據,我認為《書帖》的說法更準確。 因此,王覺一出生於道光十三年比較可靠。
第三,姓名字號問題
關於王覺一的姓名字號,以往沒有人進行過討論。 其實,通過對王覺一名號的考察,也可以發現一些有關王覺一史實的新線索。
王覺一還有王希孟、王養浩,王古佛等稱謂。 王覺一之名並非幼年所起,而是他傳教時所用的姓名。 光緒九年三月二十八日,王覺一組織領導的江蘇、湖北起事失敗,王覺一出逃。 但俗話說,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四月初,青州府知府梅啟熙、益都縣知縣李湊派人查抄王覺一在益都縣闞家莊的家,並將王覺一的妻子王李氏,王繼太的妻子王馮氏收監。 隨後將查抄結果奏報山東巡撫。 山東巡撫陳士傑再上奏朝廷。 陳士傑奏摺雲:
王覺一幼習算卦卜課,本名王希孟,又名王養浩。 在家時並無王覺一之名,亦未誦經吃齋及傳徒習教。 光緒四年間,王覺一出外謀生。 王李氏等不知其前往何省。 王覺一如何在外省習教傳徒,謀為不軌,王李氏等俱不知情。 嗣王李氏因王覺一日久不回,先後令王繼太、王繼和上路前往尋找,亦未回家。 八年九月,不記日期,有一人至王李氏家,自稱姓張,名廣葉,由江蘇赴登州貿易,帶回王覺一家書一封,並銀二十四兩。 王李氏等並不識字,即挽張廣業〔葉〕代看家書,只言現已改名王覺一,在三江兩湖營生。 (11)
以上資料說,王覺一原名叫王希孟,又名王養浩。 光緒四年後,他改名王覺一。 取"希孟"與"養浩"之名,顯然與儒家的亞聖孟子有關。 "希孟",即希望成為孟子似的人物。 "養浩",取自《孟子》雲"我善養吾浩然之氣"(12)。 依據古人稱謂習慣,"養浩"似應是其表字。 因此,王覺一原名叫希孟,字養浩。 他改名叫「覺一」,其所寓何意? 應與佛教禪宗有關。 據《達磨大師悟性論》雲:「佛者名覺也,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 "(13) 改名"覺一",與其號"古佛"之意是相同的。 顯然,這是他已經將自己視作佛的化身了。 《末后收場寶卷·皂羅袍》雲:「彌陀出現,不知不覺。 "(14) 他自詡是古佛,自然是先知先覺的一個。 改名"覺一",是有其深刻的寓意的。 (15)
《皇極金丹九蓮經寶卷》雲:無生老母差遣彌陀下界,"投凡入竅人難辨,古性彌陀落凡間,隱姓埋名暗釣賢,末後龍華總收源。 "(16) 王覺一的教派是以無生老母為至尊神靈。 他隱姓改名,暗示著他是由無生老母派遣來普渡眾生的。 因此,王覺一的改名之舉,看似小事,實際上標誌著他傳教生涯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二、關於教派名稱和創立的時間問題
王覺一創立的教派名稱是什麼? 目前有先天無生教、末后一著教、末后一著教、一貫教、一貫道等多種說法。 教派創立的時間說法也多有不同。 周育民說:「始稱先天無生教,後為末後一著教。 該教系王覺一在四十歲時創立的,其確切年代沒有記載。 "(17) 馬西沙說:"末後一著教即一貫教(後稱一貫道)從青蓮教教系中分化獨立出來","清末一貫道創始人王覺一",早在"同治年間就在山東、河南一帶傳授末後一著教"。 (18) 濮文起說:"清同治年間,王覺一自稱古佛降生,創立先天無生教,后改名末后一著教。 由於他經常宣傳天人一貫之說,並且在主要著述中闡釋『一貫』二字,所以該教也叫一貫教。 "(19) 秦寶琦說:"鹹豐初年,王覺一赴山西拜姚鶴天為師後,回到山東青州家鄉,曾在山東、河南和淮海一帶傳授末後一著教。 ""劉至剛即劉清虛逃回山東後,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將末後一著教改為一貫道。 "(20) 專家們的觀點大相徑庭。
曾在光緒朝任兩江總督之職的曾國荃說:「該犯王繼太在逃之父王覺一,即王希孟,又名王養浩,在家賣卜持齋有年,四十歲后,因見左手掌紋形似古字,即自稱系古佛降生,並言夢見菩薩,令其傳道。 當即設立教名,始稱先天無生教,後為末后一著教,勸人入教持齋,每人出錢數百文,或千文不等,收作用度,並用紅色印出手紋給教徒收執,稱可免災,又做諸佛諸祖等句咒語,教人念誦。 "(21) 曾國荃的這段話已被研究者多次引用。 曾氏所說的王覺一40歲創教,其教名"始稱先天無生教,後為末後一著教",也被研究者普遍接受。 曾氏的相關記載是否準確無誤呢? 我認為,曾氏的記載並不十分準確。 曾氏這篇奏摺,是在審訊俘獲的王覺一之子王繼太后,根據王繼太的供詞而寫成的公文。 奏摺的特點是語言精練,有些內容因奏報者認為不重要而被省略掉了。 換句話說,曾氏奏摺中所引述的王繼太供詞並非原文,而是經過提煉加工后的文字。 如王繼太曾在供詞中交代的其父的年齡問題,就被曾氏在奏摺中略去。 前文已經談到新發現的《王繼太即王際太供》,為我們瞭解曾氏奏摺中的失真之處提供了重要依據。 下面將《王繼太即王際太供》中相關部分抄錄如下:
父親向來在家讀書賣卜營生,吃齋多年。 四十歲後,左手掌上生有古字紋痕,父親就說夢見菩薩,叫他傳道。 因即設立教名,始稱先天無生老母教,后稱為末後一著教,勸人入教吃齋,每人出錢數百千文不等,作為盤費,並用紅色印出手紋給教徒收執,說可免災,另做諸佛諸祖咒語,教人念誦。 (22)
王繼太在供詞中說:其父王覺一設立的教名,"始稱先天無生老母教,后稱為末后一著教"。 不難看出,曾氏的奏摺漏掉了"老母"二字,又將"著"字寫成了"著"。 據《辭海》雲:「著」,本作"著"。 這二字在清代文獻中混用是常見的。 需要說明的是:在秘密宗教的經卷中所講到"末後一著"時均作"著",而清代官員奏摺中卻多用"著"。 亦可以反映出,清代官員們對民間秘密宗教中的專用詞彙並不熟悉。
無生老母是明代後期以還的許多民間秘密宗教教派崇信的至尊偶像她被視作創世主和人類命運的主宰,住在真空家鄉(天堂)。 (23) 成書於清順治年間的《古佛天真考證龍華寶經》雲:"古佛出現安天地,無生老母立先天。 "(24) 無生老母分世界為三個時期,即青陽、紅陽、白陽三期。 白陽末劫來臨的時候,無生老母派古佛即彌勒佛下凡,最後一次普渡眾生。 這在信仰無生老母的教派中稱為"末后一著"。 因此,在許多民間宗教的經卷中,常常都能看到"末後一著"的說法。 如,"末後一著皈家去,九玄天上證無生。 "(25) 又如,"收元法末後一著"(26)。 再如,"無生蓮台坐雲宮,末後一著躲死生。 "(27) 顯然,王覺一創立的教派名稱,即由此派生而來。 從他號"古佛"來看,也能反映其間的某種聯繫。
據王繼太說,王覺一始立先天無生老母教是在其40歲后。 前文我們考證說王覺一生於道光十三年,那麼他創教的時間當在同治十二年(1873)。 至於何時改為末后一著教? 我認為,王覺一在創教后不久,即在同治末年改名為末后一著教。 嚴格說來,末后一著的教名並非他首創。 據新發現的《張懷松即張華松供》說:
同治十年冬間,有湖南王國敬在我門口賣扣子,彼此閒談,他勸我吃齋入教。 他有修行功夫,能以延壽。 我留他住了幾天,拜他為師。 他教我戒口,再點元傳道。 我從此吃齋。 至次年春天,王國敬來鋪,知我吃齋,他就給我點元...... 並告我說,這是傳的末后一著教。 叫我供無生老母軸像,並學練氣守虛無功夫。 王國敬住了幾天走了。 後來總未見著,想是死了...... 光緒四年春間,我赴風后頂燒香,見有卦人招牌上寫"山東青州王覺一,敬佔六爻神課"。 我與他閒談,他知我吃齋修道。 他問我師傅是誰? 我說王國敬,他說與他同教。 他問我學的啥功夫。 我說,守元關,習呼吸。 他說這是頭層工夫,還有二層工夫,須拜他為師,他才傳授我...... (28)
張懷松是末后一著教在河南汝寧府的首領,光緒七年十一月被捕后,在拘押的三年時間里,曾先後多次被清朝各級官府審訊,並留下多篇供詞,這些供詞原件幾乎都完好地保存下來(其他案犯供詞也是多份,前後供述內容不盡相同)。 上面摘錄的《張懷松即張華松供》,是光緒十年十一月十三日,由欽差大臣孫毓汶等人所審訊而留下的供詞。 上引張懷松說,他先後拜了兩個老師:一個是王國敬,一個是王覺一。 王國敬與王覺一僅是同教,似乎二王之間並無師承關係,否則張懷松會作交待。 張懷松的另一篇供於光緒七年十二月初九日,由汝寧知府周冠審訊的《張懷松供詞》雲:
他(指王國敬)的教,頭目先是湖南人水祖。 水祖死,故又歸與西川人金公。 金公死,故又歸余姓、謝姓、韓姓。 余、謝、韓三人死,故現在歸與夏天公接管。 他的教頭夏天公現年八九十歲。 (29)
張懷松的這份供詞,不僅對瞭解王國敬的末后一著教傳承有所説明,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資訊。 民國時期一貫道內部傳說:"徐(守一)、楊(吉南)十三祖之後,道統混亂,系因眾廣爭奪天盤,天命在隱顯之間,特命先天五老及各仙佛聖真,倒裝降世,暫理道統。 "(30) 這就是一貫道道統中所謂的火、木、土、水、金五老掌道時期。 張懷松的說法,與一貫道的傳說有相似之處。 這也反映出一貫道的傳說有其真實的一面。
根據張懷松所說,王覺一傳授末后一著教時,王國敬等人也在傳授同教。 一貫道經卷所謂"道統混亂","眾廣爭奪天盤",可能就是指,這一時期教派群龍無首,互相爭奪勢力範圍。 王覺一將王國敬的徒弟張懷松收為麾下,反映了末后一著教初期教派的內部爭奪的跡象。
據河南汝寧府教徒蘇天爵說:「光緒三年五月間,我在給學生講書,他(蕭儀)聽見說講的好。 他還有奇書數種,名《三易探源》、《一貫探源》、《道八卦》、《一字經》等書。 我想借他書看,他說不敬神入教,不能給看。 我就應允他入教。 學屋後有一間閒房,我就將學中香拿去燒上,望空叩頭,說是供的無生老母。 他口內不知念的什麼。 遂起來一揖,就說是入教了。 並告訴我,他的老師是王覺一,是有道學的,所說的書都是王覺一著的。 他的教名是末后一著教。 我問他那年見的王覺一,他說二年前已拜過他為師了。 後來將《三易探源》等書送來。 "(31) 說明王覺一至少在光緒元年前,已用末後一著教之名廣收徒眾。 據光緒九年湖北教徒熊定國說:王覺一他們「傳教已有十七八年矣」(32)。 亦是說,在同治四、五年間,王覺一已經在傳教,只是還沒有自立教門。 至獨樹一幟創教不久后,他及時打出了末后一著教的旗號,並以其"道教深奧"的才能征服了其他派系的成員,而成為公認的總教主。 (33) 此後王覺一則以末後一著教創始人和"總教首"的身分出現在民間秘密社會。 (34)
關於"一貫道"的教名出現於何時,民國時期編纂的一貫道經書《一貫道理問答》說:"王祖歸空時,仍又請問,壇谕改名三極一貫,交付劉祖,道號清虛老人執掌。 "(35) 後人據此得出:末後一著教於十六祖劉清虛以後改名一貫道。 甚至有學者明確界定:「末後一著教改為一貫道」的時間為「光緒十二年(1886年)」。 (36) 李世瑜先生對一貫道經書所說採取的是審慎態度,他說:"道中人承認劉某的傳教年代是民國初年,那麼嚴格說來,一貫道的創始應是民初。 可惜這種傳說不一定可靠,我們至多能說它是可能的罷了。 "(37)
一貫道之名究竟產生於何時? 新發現的末后一著教典籍《書帖》為我們提供了新的重要證據。 據《書帖》中雲:
千真萬聖同追趕,大道三年滿世間。 通天撤〔徹〕地名一貫,無極至理包人天。 (38)
這一《書帖》中所謂的「大道」「名一貫」,不正是說教名一貫道嗎? 《書帖》亦被稱為《庚辰年書帖》,顯然最遲在庚辰年,即光緒六年時,已經有一貫道稱謂了。
光緒九年三月,末后一著教在湖北漢口的起義被鎮壓后,湖廣總督塗宗瀛將事件的原委奏報朝廷,其奏摺雲:「王覺一稱為太老師,王繼太稱為大老班(按:熊定國供詞作『板』),劉至剛稱為老師。 凡入教未久之人,皆不得見此三人之面。 所以前獲正法之王大啟等,僅知鄧玉亭等所傳燈花教,不知另是一貫教也。 "(39)
從上述記載中,亦可以說明王覺一時代已有"一貫教"的稱謂了。 "一貫教",即"一貫道",不言而喻。
綜上所述,王覺一早在同治初年即進行傳教活動,並於同治十二年創立先天無生老母教,不久改名為末后一著教,最遲在光緒六年又稱一貫道。
三、關於該教派的典籍與圖文問題
著書和編纂圖文材料,是王覺一傳播末后一著教的重要途徑。 據《歷代祖師源流道脈》雲:十五祖王覺一,號北海老人,"著書甚多"(40)。 民國時期,一貫道內部刊印和傳抄過多種署名和不署名的經書。 李世瑜搜集整理後編輯《一貫道經典提要》,其中列於王覺一或北海老人名下的著作有:《一貫探原》、《一貫聖經》、《一貫概言》、《三教重新》、《三教圓通》、《三易探原》、《子曰解》、《大學中庸解》、《理性釋疑》、《理數合解》、《談真錄》等11種。 (41) 這些書籍是否真的是王覺一所著,很值得懷疑。 歷史上假托前代名人作偽書者並不少見,這種挾名人以自重,在一貫道經卷中也是很常見的現象。 如《歷代祖師源流道脈》,其中將盤古、太昊、黃帝、堯、舜、禹、成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曾子、子思、孟子、釋迦牟尼、摩诃迦葉尊者等等,世俗與神道中賢者、尊者,統統編入一貫道的祖師道統。 王覺一的北海老人的道號,從未見著錄於清代歷史文獻,何以證明此人就是王覺一呢? 即使署名王覺一的著作,又何以證明真正出於王覺一之手? 對這類後人傳聞或代筆的東西,應當採取審慎的態度,以免以訛傳訛。 我們下面探討的是清代文獻中確有記載的末后一著教派中流傳的典籍和圖文。
第一,王覺一的著作和該教其他經文流傳情況
民間秘密宗教的特點是通過經卷等形式宣傳教義、發佈指令,以達到從思想到身心完全控制教徒的目的。 明清時,民間秘密宗教的經書有被冠以「寶卷」、「寶經」、「寶贊」等名目者,如《銷釋接續蓮宗寶卷》、《古佛天真考證龍華寶經》、《九蓮寶讚》等。 但是,王覺一的著作從未冠以寶卷的稱謂,這可能與晚清政府的民間宗教政策有關。 清道光時,巨鹿知縣黃育根說:"邪經為邪教根源","邪經尤當密查"。 (42) 因此,當時清朝政府對收繳和銷毀"邪教"經卷的工作相當重視,律令甚至規定"收藏經卷者,俱發邊遠從軍"(43)。 王覺一的著作不稱寶卷,確實逃避了官府的打擊。 末后一著教起義失敗后,教派中流傳的包括王覺一著述在內的經卷才被發現和收繳。 除少部分因審案需要存檔外,大部分都被銷毀了。 儘管如此,在各級政府審理此案的檔案中,留有許多記述案犯經書的資料。 這為我們瞭解末后一著教的經卷情況提供了便利。
據《王繼太即王際太供》雲:王覺一"又做《一貫探原》、《三易探原》各書,《採茶點元歌》,刊刻刷印,並三極圖,一併送給教徒"(44)。 《職員熊定國供》雲:「王覺一有《大學中庸注解」、「易經註解》,刻書傳送已多年。 "(45)《田映堂供》雲:"他(王覺一)說:他著有《三易探源》、《心經解》等書。 "(46)《高勤即高配天供》雲:王覺一"給小的《學庸解》書......《學庸》版是小的們照刻的,書上都有名字。 "(47)《殷五供》雲:"王覺一在小的鋪裡住了一天,給小的《一貫探源》、《三易探源》各一本,已被兵役起獲。 "(48)《蘇天爵供》雲:"他有《三易探源》、《一貫探原》、《一字經》、《道八卦》等書,系王覺一傳授。 "(49) 左宗棠奏摺雲:"王覺一授以《一貫探原》、《三易探原》、《圓明范格》三書。 "(50) 光緒九年十二月至十年正月,河南省河北總鎮官兵在裕州、舞陽、唐縣等地,先後抓獲逃匿的末後一著教徒多名,所起獲的物品中有"《三易探源》、《一貫探源》、《學庸解》各書,並《學庸解》書版"(51)。 山東青州府官兵在王覺一家,"起獲書籍,雖尚無悖逆字句,惟《一貫探原》序文記言'無生老母降乩所作'。 抄錄小書一本,亦托言無生老母勸事,均屬荒誕不經,具應存庫備查,俟緝獲王覺一訊結,在行銷[毀]。 "(52)
通過以上資料統計,王覺一所著有《一貫探源》、《三易探源》、《大學中庸註解》、《易經註解》、《學庸解》(又作《學庸聖解》)、《心經解》、《圓明范格》、《道八卦》、《一字經》等9種。 其中以《一貫探源》和《三易探源》流傳最廣。 王覺一的著作,既有抄本也有刻本。 這些著作均撰於光緒十年以前。 從清州府官員所描繪的藏於王覺一家的《一貫探原》序言和小書一本(似為《三易探源》)的內容來看,該書並未脫出前代寶卷的窠臼。 如《九蓮寶讚》開篇第一句話雲:「普明古佛遺留《九蓮寶讚》,普明如來親傳末後一著。 "(53) 王覺一稱他的書是"無生老母降乩所作",其"托言無生老母勸事"的做法,與其他寶卷托名神旨的做法如出一轍。 末後一著教以無生老母為崇信的偶像,王覺一是借無生老母之口而傳播教義。 王覺一本人對《一貫探源》、《三易探源》二書情有獨鍾。 他在《庚辰年書帖》中雲:「不信拆開新書看,三易一貫兩探原。 句句道理真空面,言言透徹無極天。 "(54) 由此可見,《三易探源》和《一貫探源》是王覺一著作的精華。
末后一著教內部除了已知的王覺一的幾種著作外,是否還流傳其他書籍? 以往因資料匱乏無人提及。 在筆者新近發現的檔案中,有一批是河南南陽府官軍擒獲"教匪"檔案資料。 這為我們考察這一問題提供了説明。 光緒十年正月十一日,經南陽府知府濮文進等審訊"教匪"後,"訊據該犯等供,為王覺一黨羽不諱。 除將供詞抄呈鑒外,合將教匪高配天即高勤等五名,並偽造各執照、令旗、封條、圖書、書版等,一併解送憲轅,飭發收管,委員審訊。 "(55) 隨後,南陽將這批案犯和檔案押解送呈河南巡撫。 光緒十年正月十九日,河南巡撫鹿傳霖又將人犯和物證批轉給按察司,批文雲:「南陽府拿獲教匪及各偽件,解呈緣由抄合移咨,為此移咨貴撫提部院,即希查照辦理,賜複施行等,因到本部院,準此。 查此案前經將人犯、偽件一併發司收查,飭審在案。 茲准咨解邪書等件,合再札,發札到該司,立即查照。 前此批解人犯、偽件,一併查閱。 督饬開封府提集各犯,隔別嚴台中市對人,務得確情,稟候查核,毋稍刻延。 此件計發邪書三本,三極圖一張,供招一折,限三日即繳。 光緒十年正月十九日。 "批文後面開列了查抄和收繳的末後一著教的物證清單。 由於清單全文較長,現將清單有關經文的前半部分照錄如下:
光緒十年正月十九日到,計開:
《四篇重訂》一本、《恭近於禮》一本、《佛解八十一劫》一本、《法華寶懺》第三卷一本、《學庸序》一本、《聖賢實學》一本、《成道不遠人》一本、《渡迷慈航》一本、《觀世音經》一本、《長遠兩友相論》一本、《太上感應篇》一本、《新約聖書》一本、《新著覺世挽劫經》一本、《雜用表文》一本、《明聖真經》一本、《四篇重訂》一本、《三易探原》一本、《 渡人舟》一本、《學庸聖解》一本、《聖經三要》一本、《勸婦女詞》一本、《文昌帝君勸孝文》一本,《興家寶全》一本、《呈上表文》一本、《丹經作用法》一本、《家電壽寶堂》一本、《神課》一本、《祖師帖》一本、《壽生經》一本、《李宗敏玉歷附記》一本、《上香五次每次三炷》一本、《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聖位》一本、《泛應曲當》一本、《今有眾生》一本、《 關聖帝君覺世經》一本、《秘雲似羅》一本、《太上感應篇》一本、《四篇重訂》一本、《指迷金箴》一本、《買賣歌》一本、《呈奏表文》一本、《小曲》一本、《幼儀直講》一本、《金 仙證論》一本、《觀音菩薩解》一本、《一更裡定了更》一紙、《玉皇心印妙經》一紙、《有吾當領旨急》一紙、《南方丙丁火》一紙、《保命延生種子戒期》一紙、《正發恩立囑》一紙、 《收圓讚》一紙、《正五嘆人生》一紙、《正從來現希有之事》一紙、《行道格言》一紙、《一更裡定了更》一紙、《無生父母開天門》一紙、《執禮知事謹慎修》一紙、《維南瞻部州》一紙、《行道格言》一紙、《一更裡定了更》一紙、《無生父母開天門》一紙、《執禮知事謹慎修》一紙、《維南瞻部州》一紙、《維南瞻部州》一紙、《維南瞻部州》一紙、《維南瞻部州》一紙、《遵矩內外調辦》一紙、《雲成圖四遍一藏》一紙、《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一紙、《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一紙、《呈奏表文》一紙、《處世事》一紙、《請彭玉會鑾曰》一紙、《 每日晨昏一炷香》一紙、《吃齋人下誠心》一紙、《收圓鑒疏》一紙、《我去修行不做官》一紙、《萬有之本原》一紙、《牖民心久欲奏續而無由及其親聆》一紙、《性命歸淨土》一紙、《為人 要修早些修莫等》一紙、《血湖經》一紙、《到春來》一紙、《今有眾生》一紙、《靈霄宮內》一紙、《為人要修早些修》一紙、《無極堂》一紙、《奉勸江湖會》一紙、《辛巳年》 一紙、《血湖經》一紙、《辛巳年書帖》一紙、《龍華三會大相逢》一紙、《河圖之解》一紙、《跪香壇手稟》一紙、《正今據》一紙、《龍華圖》一紙。
從官府收繳的末后一著教徒的經文來看,有我們已知的王覺一的幾種著作,但絕大部分未見著錄於已出版的各類清朝檔案。 以上這一記錄末后一著教經卷等資料的清單(其中有的原文已在檔案中找到),對我們瞭解王覺一及其教派的教義、源流和活動提供了新的線索。
從這批書籍和經文目錄中,我們能大致瞭解到末后一著教所使用的經卷情況。 一部分是與佛教有關的經文,如《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佛解八十一劫》、《觀世音經》、《觀音菩薩解》、《法華寶懺》等。 一部分是與道教有淵源的,如《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勸孝文》、《玉皇心印妙經》、《丹經作用法》等。 另一部分是與儒教有關的,如《中庸聖解》、《中庸序》、《四篇重訂》(似為前文提到的《大學中庸注解》、《子曰解》,加上《孟子注解》)等。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天主教的《新約聖書》、《聖經三要》等經書。 (56) 其中更多的是繼承前代民間秘密宗教的經卷、經文,如目錄中的《血湖經》,顯然與紅陽教的經文《混元紅陽血湖寶懺》有關係。 《血湖寶懺》雲:「陰間婦人生產男女,穢污不凈之水集聚一處,名為血湖。 婦人死後,個個執碗飲盡血水,方得出期。 若請紅陽道眾啟立血湖聖會,諷誦赦罪真經,即赦釋前愆,歸依大慈悲佛。 "(57) 目錄中的《龍華三會大相逢》與大乘天真圓頓教經卷《古佛天真考證龍華寶經》(簡稱《龍華經》)中的《龍華相逢品第二十》有關係。 目錄中的《收圓讚》、《收圓鑒疏》,顯然與《龍華經》中的《天真收圓品第二十》以及收圓教有干系。 《南方丙丁火》、《辛巳年》等也可以在《龍華經》中找到來歷。 《關聖帝君覺世經》,目前仍有傳本,臺灣王見川、林萬傳主編《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第10冊中收錄有該經卷。
总之,末后一着教内流传的经书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王觉一亲自动手编纂的,也有从其他教派尤其是民间秘密宗教中继承的。因此,末后一着教经书是融会了多种教派经书的产物。
第二,新发现的《庚辰年书帖》
末后一着教派中曾流传被称为《庚辰年书帖》的文字东西。在教徒供词中以及官员的奏折中《书帖》常常被提及,亦或引述其中的一二句内容。例如,光绪九年八月二十六日,时任两江总督的左宗棠在其奏折中云:王觉一的徒弟张道符对晏儒栋说,“伊拜师已久,从乩坛上钞有《庚辰年书帖》一纸,密付查阅。又云,王觉一推数,如遇手有日月印文之人,可成大事,与《书帖》句语符合。”(58) 又如,光绪十年十一月十四日,钦差大臣孙毓汶、乌拉布在奏折中云:“王觉一托天津人刘汉鼎带给萧仪《三易探源》、《一贯探源》各一本,三极图一张并《书帖》一纸,上有‘单等金鸡三唱晓,四十八龙入中原’等语。”(59)
显然,所谓《庚辰年书帖》,或称之《书帖》的东西,是末后一着教的重要经典。以往对《庚辰年书帖》知之甚少,仅知上述孙毓汶、乌拉布在奏折中的两句话。因此,周育民说:“光绪六年的《庚辰年书帖》内容虽然不得而知,但显然是谋反的重要文件。”(60) 马西沙、韩秉方说:“教内流传着《庚辰年书帖》一类谶纬式读物。”“王觉一所制《庚辰年书帖》已经暗示了自己的目的:‘单等金鸡三唱晓,四十八龙入中原’。金鸡三唱晓系内丹术语,是指气满药灵,金丹结成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时头脑中出现轰鸣,民间宗教内丹家将其喻为金鸡唱晓……但在王觉一的书贴中则比喻时机成熟,各路英雄豪杰都要在中原地区起事造反。”(61) 由此可见,《庚辰年书帖》是研究王觉一及其教派非常重要的文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失传的《庚辰年书帖》,最近已被笔者在近代史所藏档中寻觅到了。(62) 这一珍贵文献面世,对我们揭示末后一着教的历史将会有所帮助。
近代史所收藏之《书帖》,帖前并未冠有“庚辰”二字。但从内容等方面来看,与《庚辰年书帖》应当是同一个东西。《书帖》采用七言排律的形式,全文142句,共994个字。由于原文过长,现择要摘录,并在每段前作点简要的诠释。
其一,王觉一临凡出世。《书帖》云:
六阳〔爻〕驭驾金蛇年,萍综百芒寄书篇。是是非非不必辨,长长短短何须谈。
千不怨来万不怨,怨得无皇慈爱偏。天下英俊多多少,单单命俺觉一男。
其二,教主出身寒门与接续的道统。《书帖》云:
明咱替母把道办,重整三教命脉传。现今道统危如线,千真万圣困尘凡。
吾等皆是蓬荜士,无皇钦命玉帝宣。再三叮咛再三劝,寒门草舍掌道权。
其三,教名与真空信仰。《书帖》云:
千真万圣同追赶,大道三年满世间。通天撤〔彻〕地名一贯,无极至理包人天。
断港绝河归道海,歧路傍溪见本原。一合理相方方现,不坏真空在在原。
其四,崇奉無生老母。 《書帖》雲:
繼往開來真面脈,無極開天咱收圓。 盡孝盡與無生母,盡忠盡道彌羅天。
事若有成樂其事,事若未成志不凡。 顏子夭年終是壽,仲尼死不害聖賢。
其五,闡述教義與宗旨。 《書帖》雲:
天趕地催人緣湊,你看收圓不收圓。 定與無皇了心願,太極虛無洗塵冤。
定與三教整道統,定救九六還本原。 不是男兒誇海口,愚公有志能移山。
其六,宣揚其天象觀。 《書帖》雲:
自從伯陽參同卷,囿氣執象埋理天。 性本天理一作氣,龍虎嬰姹入象邊。
天命謂性原一事,鑿成陰陽為何緣。 不信你上聖廟看,伯陽何曾受香煙。
其七,宣傳未來屬於末后一著教。 《書帖》雲:
末后一著儒家管,題目怎錯是違天。 四億下凡各有願,稍書傳信度荒緣。
末後一著未來管,他晴現成古有言。 今日領袖前輩祖,老年到莊變少年。
其八,宣傳其著述及理論。 《書帖》雲:
不信拆開新書看,三易一貫兩探原。 句句道理真空面,言言透徹無極天。
融會三才歸一貫,理氣分明前後天。 本然氣執兩顯見,人心道心不混攙。
其九,暗示他將帶領眾人返回真空家鄉。 《書帖》雲:
慈船攬在菩提案,一止能躲五殿閻。 聖域賢關踏實地,才算末後一枝蟬。
三華五華諸前輩,慢慢想想那陰緣。 若非無皇真天命,一手焉能遮青天。
其十,預示最後時機,即改天換地時刻的到
王觉一与末后一着教新探 https://bit.ly/2XdN6Dr


末後一著
(1)末後一著昔未言,明人在此訴一番,
愚夫識得還鄉道,生來死去見當前。
(2)末後一著收圓大事,乃是萬法歸真,
     千古空前絕後之聖業。
(3)末後一著,清濁分明,善惡分班,
玉石分判,即在三期應運此刻。
(4)末後一著,乃是白陽千真萬聖之命脈,
非有德者不載,無緣無份者,難使信受。
今值午未交替之際,午時氣足滿,世上物質文明,科技精妙到了極點。萬物齊發,已達到空前未有的繁榮景象。但是物極必反,陽盡陰生,時機已每況愈下。老前人曾說過,識時務者,要從識「天時」著手,氣數終有盡,而靈性永不滅,要認理歸真,要臻於至善。有緣者,能幸運踏上白陽的法船。在傳道儀式中,跪讀末後一著,可聽到點傳師唸「末後一著昔未言,明人在此訴一番,愚夫識得還鄉道,生來死去見當前」,求道人是何等的福份。千載難逢,今已逢;難得者,今已得。得之者,只要肯修,人人能明。天命寶貴,此時正值末後一著,為化娑婆世界為蓮花邦之時,是收圓之際。
末後一著與三期之時運:
一、山西省大同府汾陽孝義莊馬營村七聖宮女媧娘娘天機文:「 定三陽渡原人,復始羲皇降道源,臨初太公闡聖王,泰來天真辦收圓。」證明了三陽開泰,收圓大事。今為白陽天,由師尊(天然古佛),師母(中華聖母)二老大人辦理收圓。
二、龍華經云:「弓長出世幾人知,渡盡萬教齊歸一,起馬點玄時午至,渡脫皇胎早出期。」
三、古聖之預言,如劉伯溫懺文中:「弓長領旨下天堂,土八小子為帝王,三期末劫道普降,文武百官哭一場……口授心印找弓長。」意即三期末劫年,須尋訪弓長祖師,即當代普渡眾生之明師。
四、彌勒經亦云:「天真收圓掛聖號,等待時至點神兵。」
亦證明師,師尊、師母二老大人領受天命,
來辦理末後一著大事,了解師尊、師母擔當上天收圓的使命,
身為一個修道者,應有所體認。
三曹普渡的探討
天道普傳,上渡河漢星斗、氣天諸神;中渡世間芸芸眾生,下渡地府幽冥鬼魂,此乃三曹普渡。上天老 慈悲派彌勒祖師、濟公活佛、月慧菩薩,三佛來辦理三曹普渡之大事。過去修行者,以及忠臣、孝子,死後雖可昇天,享幾百年的清福,福報一世,也難脫輪迴。故氣天諸神常會隨著仙佛到壇顯化,找尋累世有緣之人,擔任引保師,借竅點玄,才能返回理天。人生在世,以孝悌之本,修持大道,行功積德,可超拔祖先。
故知曉三曹普渡,我們應戰戰兢兢,真修實煉,佛云:「神人共駕救生船」救渡眾生。但傳道並非個人之所能,藉由請壇、諸天神聖、二十八星宿、天龍八部、四大金剛來護法,辦理生與死之大事。天不能言,地不能語,須依靠人與諸神協辦,扶助三佛辦理歸根復命。
推展道務的力量
老前人曾說過:道務不是一人能成當,要大家出錢出力,需要有很多善心之人,一起來犧牲奉獻,「道」才辦得開。今天的「道」已傳到各國,是因道中有很多有心之人,肯付出時間、精神、物力等等。能犧牲小我,成己成人,努力推展道務,把真理傳到世界各地,讓眾生有所感悟。
上天不辜負有心的人,要成一個聖人、菩薩,定要付出三施。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道務就像一顆菩提樹,這顆樹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付出喜愛的精神,以心血、勞力的照顧,才有一粒甜美之果,裡面隱藏著是辛勞的付出,有勞力才有代價,先苦後甜,才能完成一個聖人。
奉獻的精神
老前人曾說過:他本身辦道的寫真、實情。
道務的成就是血、汗、淚換出來的。
第一是用血:大家貢獻的精力換來的。
第二是汗:汗就是努力(勞力),日日為救渡眾生著想。
第三是淚:欺侮(委屈),不怕人家講短講長。
「不為自己求安樂,願眾生得離苦海。」大家明理之後,
能奉獻一些心力,先天果,後天定,始終如一,
百歲善終,必成證果。
 同修們既然明白了,萬法歸真,千古難逢之聖業。
 我們應當隨著前人的腳步走,把這個擔子挑起來。
 請各位點傳師、壇主、講師、辦事人員及道親們,
 一起擔起在我們肩負三曹普渡的大任,勇敢的承擔。
 古云:「拿東方之財,買西方佛地」,
 可說「一本萬利」。勿因善小而不為,能量力而為,
  積久成多,修道行道,將來可安定其位,
 為仙為佛之證果也。 
末後一著 @ 一貫道光明世界─天堂裡的小孩 慈覺賢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zvgYSR


「末後一著」 濟公活佛慈訓
點道詞云:「末後一著昔未言,明人在此訴一番,愚夫識得還鄉道,生來死去見當前」!
「末後」者,最後也,即指本元會天定〸佛掌教,業已過了九佛,現在只剩下第〸佛──彌勒佛之龍華收圓了!
現天地之氣數已至午未交際,午會氣數已將盡,而收束收圓之時節(秋收)已迫在眼前。故 慈母敕令諸天神聖倒裝下凡,各處奔忙,各顯神通,挽救原人,齊登法船,待機開往龍華會,見佛聞法證果也。
彌勒佛從初發心即修「慈心三昧」,經歷無數劫至此未會,因滿果熟,其慈光澤被三曹,成就未會之大同世界,人間淨土。令有緣之靈性,個個皆得證無生法忍,成就阿羅漢果,了脫生死,得大自在解脫。因此未會乃是證果之世界,非屬修因凡夫時代。
換句話說:未會時,世界人有道遵德。無道失德者則存在不了。而酉會,人類開始收回,已無修道之環境。故唯有午會交未會之末劫年最適宜修道,更宜及時行功了願。現在正是生死最後關頭(超生或下墜,亦是最後一次得救──免於生死輪迴的良辰佳期。)
老母大開恩典,放下白陽法船,只要是上了白陽法船,得受三寶真傳,修之行之,真誠堅恒,實心以赴,盡力而為,必能於龍華三會,見佛聞法證果。
明人者,乃指實知三寶真傳者。
這一段之含意為:「最後一次普渡收圓之大事,過去諸佛祖皆未曾說過,於今三期末劫,「明人」在這裏(佛壇辦道之時)宣解一番,令愚夫愚婦也能識得返回無極故鄉之路,生從何來、死從何去,於當前即心了了分明!」
「末後一著」──此次三曹普度收圓,乃是上天恩賜之最後一次超生了死之良辰佳期,如果失掉的話,則還要再等下元會天開收圓才有機會。試想經過如此長期之輪迴生死,改頭換面,誰敢保證下元會的普渡收圓,爾還能得人身遇明師?由此可見末後一著是何等地重要!而「末後一著」憑什麼令三曹即生了脫四生六道?而普度收圓更是憑什麼來完成?無他,這完全依靠 彌勒佛之鴻慈大願所加被之結果。
老師所傳之三寶真傳,其中道統真傳,天命真傳皆是依天定〸佛掌教而來,而普化之的更是依 彌勒祖師之大願與天命而開,至於心法真傳,實為代代祖師,諸佛諸聖之香火薪傳,其所秉者皆一。亦即人人俱備,個個不無之「自性真佛」之實相實義也!
故而三寶真傳對於上上根人而言,即指即悟,即悟即成,不假修持。對三乘根人而言,即受即修,即修即與 彌勒佛結了見佛聞法證果之佛緣,即生不受三界所縛,超出五行矣!
若不是為要拯救無數眾生免於四生六道,留下下元會天地人之佛種,何必勞煩彌勒佛與歷代諸仙佛神聖,及儒釋道已成道之弟子下世打幫助道!
吾亦是為要普度收圓末法眾生,才與月慧菩薩把往昔諸佛諸祖單傳獨授之末後一著──三寶真傳公諸於世!
今有不少學人,不明三寶真傳天命之寶貴,心法性理之稀有,更不明 彌勒祖師之鴻慈大願,而大談修道玄妙之理。或開口閉口性命雙修,或一味講求靜坐參禪或開口一定要如此修,閉口一定要遵彼行。而不知萬法平等,只在方便引導而已,因此往往局限個人一己之見而非議他人所學。
或自命自己之修持方法才是正確的,才能登峰造極;而他人之修持是走遠路或錯誤;或逞口舌之辯,師心自用,自是其是,揚己抑彼。
鳴呼!此輩修子之所以如此者,除了個人之自高自大及所學所悟不夠博大圓融,對天地時節對運行變遷沒有深入瞭解之外,甚至對活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緣不曾深入探究。
這些學子只知 彌勒祖師為千佛萬祖中的一佛一祖,而不深知其為應運佛,應運祖師。只知白陽法門為千門萬法中之一個法門,而不深知白陽法門乃是非時不降,非人不傳,應運而生之法門。故方會聞法棄法,進道離道矣!
吾望白陽弟子對於白陽法門之殊勝,能發真信並持平等心去宏揚此末後一著之福音!咳止!
「末後一著」 濟公活佛慈訓 https://bit.ly/3d8trdD
------------------------------------------------
祖師四十八訓(十五代祖師王覺一先生【北海老人】著作)
祖師四十八訓
祖師四十八訓(十五代祖師王覺一先生【北海老人】著作)
以下為本書之節錄,全書共有四十八條祖師訓示,可在線閱讀:祖師四十八訓
三十三條
  諸家丹經,惟參同契,悟真篇,與一氣之流行,日月之盈虧,頗有見解
。而吾之三易深源、一貫探源,已賅括其義過之。如欲看來亦可,如欲不看
亦可。其男女、龍虎、鉛汞、鼎爐、火藥之寓言;淺見者,多妄憶錯會,流
入旁門。吾人既得末後一著,最上一乘之法;三教聖經,足可證驗。諸般丹
經法不可用也。
第三十四條
  丹經所言,九轉金丹者,因先天之乾坤,變後天之坎離,取坎中之陽,
陽為九,故曰:「九轉」。九轉即是還陽補離成乾,則曰「金」。日月會合
,煉作混元一氣則為「丹」。故先天以乾坤,為性命。其曰:龍虎者,因先
天之「離」居東,為青龍。天之「離」居南,為赤龍。先天之「坎」居西,
為白虎。後天之「坎」居北,為黑虎。坎為中男,為嬰兒。離為中女,曰奼
女。意能運使,曰黃婆。此東三,南二,中近五,之三家也。究其所以,不
過以離坤為性,坎氣為命,神氣合一,即是性命雙修。儒家以凝神息命為入
手,是修上一關,帶起下二關,無為唯近路也。道家以積精息念為入手,是
修下一關,透出上二關,有為之遠路也。此為真水、真火九轉金丹,九轉還
陽丹,九轉紫金丹,龍虎大丹,太乙還丹之真訣也。神為火,企為藥,陽升
為「活子」。烹煉有地,採取有時,為「候」。小周天,本於日月盈虧。大
周天,本於一氣之流行。日月象也,流行氣也,象為質性,氣為氣性,總是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性即理之性,成陽降衷之性,人生而靜之性
,證之中庸無聲無臭之天 。金剛經離一切相之佛性。清靜經空無所空之性。
故末後之道,悉本於三教聖經為入手,達乎理天,氣天為了手,方可以盡人
合天,優入聖域。而後窮理盡性,窮神知化,大化聖神之造詣,次第,方可
腳踏實地,為三教嫡派,萬世之標準也。
第四十四條
  靈光一點,為三教之宗。只恐下乘之人,見地不到。學者必先將,真寶
、假寶、半真半假之寶、及真體、假體、半真半假之體、無極天路、太極天
路、地獄路、常而不變之身、變而有常之身、及「南無觀世音菩薩」,及「
明德」、「理性」講清,而學人自不疑惑矣!再講明:有事戒淫念之伏虎,
無事戒雜念之降龍;三華自聚,五氣自朝之妙,講明行真,則人人盡成活佛
矣!
第四十八條
  此道乃開天、收天之大事,原始、返終之鉅典。成聖、成賢、成仙、成
佛之真業。故自五百年前,上天定就腳冊;二百年前,捎書傳信;四十年開
荒下種。捎書傳信之世,只留經卷,教人敲打唱唸,紙上尋道,而不傳道。
開荒下種,傳道而不傳真道。數十年來,使辦道之士,奔走天涯;傾家者、
不知凡幾?廢命者、不知凡幾,徒流者、不知凡幾?遭毀受謗,吃齋熬口;
捨恩割愛,不知流了多少眼淚?不知發了許多嗟嘆!盼明不明,已成不成,
想收不收。九轉金丹,分明說的好聽,只是男子斬白虎,而白虎愈見狂猖;
女子降赤龍,而赤龍仍然妖嬌;男不婚,女不嫁,功不成,名不就。前不歸
村,後不歸店。學者見坎離功夫不成;各自鑽研,海底撈月,敲竹喚鱉,鼓
琴引鳳,三十時辰,定黑鉛,愈行愈錯。又兼此處飛鸞,彼處通慧;這裡收
圓,那裡赴會。哄的大地男女,腳不粘地,此祖彼祖,到頭來盡成畫餅。當
今之世,旁門小道,異端邪說;較之楊朱、墨翟,為害尤深。此正修行人,
行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吾今將三聖心法,直指真傳,
與中庸之「率性」,大學之「明德」,金剛經之「一合理相」心印經之「三
品一理」。繫辭傳之「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下手之法,徹底澄清;能使見
者成佛,得者成仙,修者成聖。格物窮理,如庖丁之解牛;辨事與非,若伯
樂之相馬。人心、道心、辨得明,為修真下手之初程。理天、氣天、見得到
,為成功了手之究竟。一貫真傳,有賢關、聖域之分;盡人合天,有理天、
氣天之別。不易、變易、文易、徹羲皇未畫之前。無極、太極、皇極,推盤
古未出之始。呼奇及偶通復姤,河洛不須龜龍?魂陽魄陰分老少,卦爻何勞
蓍策?親親殺殺賢賢,制禮不自周公。一為律二為呂,作樂何必伶倫?禁未
然、施已然,禮經乃律法之體。已定經、未定史,十三為世之一源。可則因
,否則革,多損少益。賢守經,聖達權,創變守常。理無為,氣善惡,象則
造作。理不易,氣變易,象則交易。理生氣,氣生象,子會開天。象還氣,
氣還理,午會傳道。皇降帝、帝降王、王降伯、一本萬殊。伯變王、王變帝
、帝變皇、萬殊一本。見得到、說得出、做得成,即是聖賢。看得破、解得
脫、悟得徹,便成仙佛。導斷港、引絕河、同歸道海、功同神禹。掃異端、
闢旁門、共造理天,業超亞聖。此收圓了意之大法也,哈哈笑、笑哈哈、四
大部洲共一家。而四十八條完矣。
祖師四十八訓(十五代祖師王覺一先生【北海老人】著作) @ 一貫道 https://bit.ly/2AgCASP
-----------------------------------
作者:十五代祖 王覺一先生
氣天、象天、雖分九重:而造曆之法,實本於三。
蓋宗動天為乾,而恆星天為乾之中,土星天為乾之下,此三重合而為天行健。
蓋宗動天之行度不可見,而以恆星天,每日繞地一周所過者為度。歷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繞地一周,復還於初起之度,為一歲之周。
向下木星天為離之初,火星天為離之中,日輪天為離之成。木火一家,合而成離,中含一陰,故次健於天。一日不及恆星天一度,歷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不及恆星天一週,而復起於初起之度,謂之一歲。此氣盈之所自出也。
向下金星天,為坎之始,水星天為坎之中,月輪天為坎之成。坎卦一陽陷於二陰之中,故行遲。每日不及恆星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不及日輪天十二度,十九分度之七。歷二十七日半,而與恆星天,復會於初起之度。二十九日半與日輪天復會於初起之度,謂之一月。此朔虛之所自出也。


何謂「末後一著」?!
1要詮釋師尊在禮本中,對末後一著的真實義,到底是什麼?
首先要瞭解,師尊在暫定佛規序文中,一段非常重要的話:
「余本不才, 乃蒙 皇中不棄, 賦我以靈性, 降生於東魯, 又承恩師點傳,
授我以心法, 救出於苦淵, 雖曰生不逢辰, 而得遇天道, 亦可謂大幸矣. 」
其中:
恩師點傳, 授我(師尊)以心法, 救(師尊)出於苦淵.
師尊所說的「心法」, 到底是什麼呢? 為什麼「心法」, 能夠救師尊出於苦淵呢?
簡單說,這個 《心法》就是末後一著。
唯有解開這個奧秘, 纔能理解為什麼師尊後來也以此「心法」, 救眾生出於苦淵.
要解開師尊所說「心法」的奧秘, 就要從師尊所編的禮本中尋找答案.
2 師尊在禮本中, 有這麼一禮囑:
今得此一著 跳出苦海淵
飛身來上岸 即得登雲船
一指中央會 萬八得超然
暫訂佛規中:
「恩師點傳, 授我以心法, 救出於苦淵. 」
將「今得此一著, 跳出苦海淵」與「授我以心法, 救出於苦淵」這兩句話互相
對照, 就能看出其中的奧妙.
「今得此一著 跳出苦海淵」, 師尊是以傳道者的立場說的.《傳道者,憂乎在授手》
「授我以心法 救出於苦淵」, 師尊是以求道者的立場說的.《求道者,貴乎在入手》
要「跳出苦海淵」, 或「救出於苦淵」, 關鍵就在「今得此一著」,
傳道者所說的:「今得此一著」, 相當於求道者所說的:「授我以心法」.
所以「一著」 就是師尊「心法」的奧秘.
3是的:師尊所說「心法」的奧秘,。 就是「末後一著」。
師尊依據《龍天表文》編寫禮本。開啟師尊身為一代祖師(明師)普收有緣種子《末後大事》的重責大任。
是故,要瞭解師尊所說「末後一著」的真實義。就要先瞭解禮本中請讀三請的內容及對象。
禮本中的三請, 全文如下:
末後一著昔未言 明人在此訴一番
愚夫識得還鄉道 生來死去見當前
今有欽加保恩張光璧 率眾等虔心跪在
明明上帝蓮下
又申請三期應運 彌勒古佛
三千弟子 諸般星宿 到此運際 同助三佛
普收蘊數 末後大事 明白同報
中情
「末後一著」 ………生來死去見當前」。 這二十八個字, 道盡了千聖,諸佛不傳的秘寶。,
「 末後大 事」 依據《龍天表文》祖師鴻慈正派……眾生塗炭……普收有緣種子… …而 來
師尊將普收蘊數,末後大事一肩挑起之外,又囑託徒弟,以及諸天神聖共同幫助三期應運彌勒古佛,來完成這三曹齊渡的末後大事。
從三請中可以明白 「末後一著」與
「末後大事」息息相關。
「末後一著」與 「末後大事」也因涉及的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內容。
所以要完成『末後大事』,就必須用 「末後一著」 的方法。
「末後一著」 有如未曾聞法。(是過去未曾 聽、未曾說、未曾看過)但已聽、已說、已看過又不是 「末後一著」
4 師尊「末後一著」的方法是什麼呢?
末後一著昔未言 明人在此訴一番
愚夫識得還鄉道 生來死去見當前
這二十八個字,猶如醍醐灌頂,帶來全新的感受,令人神清氣爽。
這二十八個字,指出生來死去的神秘地方,這神秘地方乃是所有人的故鄉。
生來死去見當前(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請看當前,當前在何處?當前即是…………)
師尊末後一著的方法,跳脫所有言語的論述,而是以一指(或一點)點開玄關竅的動作。
證據如下:
今得此一著 跳出苦海淵
飛身來上岸 即得登雲船
一指中央會 萬八得超然
你今得一指 飄飄在天堂
無有生和死 終日煉神光
林中授一點 知主保無恙
未求道者, 絕對無法從前面所引的禮囑中體悟出何謂「一指」(或「一點」)?
已求道者, 親身領受「一指」(或「一點」)的奧妙, 但是必須先發下十條大愿.
當明師以「一指」點開玄妙關時, 宛如雷擊般, 瞬間震開寶庫的正門, 讓求道人有剎那
覺悟的感受.
這座寶庫, 就是人的靈根, 就是人的道心, 就是人的真我, 就是人的主宰, 其中含藏著
星宿山河大地萬物萬事, 非任何語言文字所可形容.
5師尊一生由求道、修道、傳道到證道。曾透露辦真道三十一載。『天然古佛聖訓』(1916年到1947年)。師尊禮本的禮囑中(余今領受恩師命,傳您本來玄妙關)此處的今(1916年)。透露出師尊開始領授恩師(路祖)有代傳點道的身份。更說明一指點開本來玄妙關是有師承的。
師尊於1930年成為一代祖師時,同樣保留一指點開玄關。證據如下:《余今領受法敕旨,慈悲傳你真玄關。》
末後一著(一指點開玄關竅)既然是師尊的心法。師尊又透露恩師點傳授我以心法救出於苦淵。證明師尊也是經過恩師點傳一指。(余今領授恩師命,傳您本來玄妙關)也是說明此一指並非師尊本人所獨自創立、是有師承的。那路祖有被一指嗎?(明師一指,點開玄關)劉祖有被一指嗎?王祖有被一指嗎?這一指從何人開始呢?源頭來自何人呢?
6 師尊替恩師(路祖)點傳道法時,使用的禮本是黃九祖所編寫的。黃祖傳
道的特色是:(明師一指、點破玄關),用開示香一枝,指點生死門戶。新求道人不論在那位代傳人點傳道法下,皆能於同樣求道手續下求得(明師一指、點破玄關)。
師尊替恩師(路祖)點傳道法時是『明師一指、點開玄關』,既《末後一指禪》。其點傳道法已不同於黃九祖時的開示香一柱,(明師一指、點破玄關)。而這《指出玄關》與『打開玄關』的差別及源頭到底在那裡呢?
上天為何要洩露重大的秘密做出如此的差別呢?關鍵就在十五祖(王祖)。當時道場亂象,稱師做祖者比比皆是,上天賜予王祖做為正宗的標記。(1)末後一指禪。(2)古佛印。(3)十字經。
所以一條金線的源頭,從師尊身上就可以找到。而這源頭就是來自
明明上帝!
師尊以一代祖師(明師),依據(龍天表文)編寫禮本時, 以「末後一著」 重新定義了『明師一指、點開玄關』。
7師尊以『末後一著』重新定義了,(明師一指、點開玄關)。師尊加大了格局,超佛越祖。破格不破規。以一切總智,編寫出適用於《萬代一師》『欽加保恩張光璧』,普渡三曹末後大事的禮本.
師尊用『末後一著』是否與傳您本來玄妙關有密切的關連呢?玄妙關為何如此重 要呢?
師尊在禮本中說: 「余今領受恩師命, 傳你本來玄妙關」。
「余今領受法敕旨, 慈悲傳你真玄關」。
師尊說的本來玄妙關、真玄關。與 『末後一著』 到底有何關聯呢?
前有言,師尊經過求道,深知一位學道者,入手之處的重要。經過傳道深知一位傳道者、如何授手的重要。換言之這是學道者與傳道者立場的不同。
師尊以一句: 「恩師點傳, 授我以心法, 救出於苦淵. 」及 「余今領受恩師命 、傳你本來玄妙關」。
詮釋了兩者的立場。
是故恩師點傳, 「授我(本來玄妙關)以(末後一著)心法, 救出於苦淵」。道盡了師尊的微言大義。師尊更以此心法,透過求道必經的手續(龍天表文)廣救無數眾生脫離生死苦海。但因色身有限,並將此重責大任在禮本的請讀三請中交代的非常清楚。
8 師尊為何強調,然自古道不輕傳,故恪尊 關聖帝君壇諭,求道手續……《龍天表文》。師尊法船的目的地非常明確。起點更不可有絲毫的錯誤。今天道脈的傳承唯有接在師尊身上,才得以與一條金線的源頭(明明上帝)連結。
道脈的傳承,不在前人、不在老前人,是在替師尊點傳道法的點傳師身上,而點傳師也不是代表師尊的全部。點傳師的領命手續不正確或不全,如何與師尊連結呢,更何談與 明明上帝 連結。因為當今可以一指「末後一著」 的祖師就是張公天然(弓長應運領天命)。點傳師能否替師尊點傳道法,最後還是要師尊於沙盤認可。(這也是為何道光23年上天要設立沙盤的原因之一)
上天給予師尊的信物《龍天表文》之所以不可以增減任何一個字,是因為此信物只適用於師尊(欽加保恩張光璧)的身上。只留年、月、日。縣、省、市。引、保。今有眾生等,功德費等空白處,於辦道時填寫。已完全不同於黃九祖禮本填寫的方式。
神也者妙萬物而言也。
然「心法」 者乃為其神之髓也,事務均有之。如一種美食其色香味之俱全,乃有 其獨特手藝,加上特殊調配的佐料,才能夠成為獨家的口味。修道亦同,有 「心法」 所宗,庶有道程遵循漸進之軌跡也。
吾人常聽到「修道」、「求道」,也常在經書中看到「道」的字眼,但是什麼是道卻無法具體的闡述。雖然老君(清靜經)有曰: 「大道無形……大道無情…… 大道無名……強名曰道。」但是道加上 「心法」,有如畫龍點睛, 可以徒增生氣,栩然如生。…何以故?道既無形、無情,無名,摸之不著,視之不見,但以一個準則加以規範,使之遵循,則如撥雲見日,豁朗可見矣!由此可見, 「心法」頗為重要,幾乎已是修道者成道與否之關鍵也。
師尊的禮本有太多的佛秘密,師尊的「末後一著」 更是前所未有,唯有將(龍天表文),(暫訂佛規)(禮本)這三件寶物,一同研究,才可全貌瞭解一代明師「末後一著」 的深層真實義。
 是故 師尊的「末後一著」 就是歷代祖師《一指》《心法》的傳承。
有道是:末後一著更須知,華藏玄關天盤會;一指迴超千古外,人天無不盡霑恩。


2020-05-29_0907002020-05-29_090743


1400011_011400011_021400011_03


http://greattao.org/monthly/Mar10.pdf

2020-05-29_103751

http://greattao.org/monthly/Mar10.pdf


一貫儀式解說  末後一著的意義  辦道40
禮囑詞曰:「末後一著昔末言,明人在此述一番,愚夫識得還鄉道,生來死去
見當前,今有欽加頂恩⊙⊙⊙ 率眾等,虔心跪在,明明上帝蓮下,又申請三期
應運彌勒古佛,三千弟子,諸般星宿,到此運際,同助三佛,普收蘊數,末後大事明白,通報母情。」
末後一著昔未言
*申請詞是師尊師母向老母宣說的, 末後一著昔末言,是指此次最後一次普渡收圓大事,是過去諸佛諸祖末曾說過.
*未後一著普渡收圓的盛況:末後一著,傳一指超生的妙道,乃上天 老母~明明上帝所下令開辦的,凡人一經領有天命的明師指點,今生修持,今世則得解脫,不像昔時要累世修持到功果圓滿,上天再派明師指點授記,方可解脫;又求道原子,於天恩師德加被之下,皆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這是天命加被護佑的殊勝;自民國十九年師尊、師母共領天命,大開普渡以來,在各支線老前人、前人、點傳師們,至誠的推動下,以及諸天神聖,萬仙菩薩的顯化打幫助道下,一貫道終於在「蓬萊仙島」台灣,開放出燦爛的花朵,道場遍佈社會各地,深入各階層;更從台灣傳到世界各國,具有大道格局的有日本、韓國、新加坡 、馬來西亞、泰國、加拿大、美國、巴西、阿根廷、菲律賓等國家,至於香港、印尼、澳洲、巴拉圭、奧地利、西德等,正鴻圖大展中。若非末後一著大開普渡,哪有此一盛況呢?
明人在此述一番
*而今三期末劫,明人(師尊師母)在此(辦道之佛堂)宣說一番.
*明師應運的使命:師尊、師母(明人)奉命掌道盤,辦理末後三曹收圓大事,普傳教外別傳的三寶心法,上渡氣天河漢星斗、中渡人間芸芸眾生、下渡地府幽冥鬼魂,乃開天以來,末有盛於此者。因而,以直指眾生根性慧命,點燃眾生內在的光明,傳授心印大法,延續古聖仙佛之絕學命脈,止熄紛爭以進大同,乃是應時應運、護國護民、救世救人、惠施三曹、恩及三界,三乘根人齊渡的普渡慈航。
愚夫識得還鄉道 
*令愚夫愚婦(迷昧的眾生)都能夠識得返回無極故家鄉的道路
*彌勒真經:修持劫內尋路徑
*接上老母的一條金線:二目耀迴光  一點真太陽  眼前觀即是  燈下看輝煌  這是真明路  了結返故鄉
*無極母燈(理天)→八卦爐(紅塵;娑婆世界)
生來死去見當前
*明師一指,超生了死:滅除妄心,收束雜念,由散亂心達於專心,由專心達於一心。此一心不亂,接受點玄,契入直下無心,達於真空,無有生和死。
*當前:當前即是真陽關 ,真水真火已俱全,余今指你一條路,燈光照耀在眼前,二目瞳神來發現,洒洒沱沱大路坦,西天雖遠頃刻到,混含長生不老天
今有欽加頂恩
保恩:師尊
頂恩:師母
(1)保恩:師尊保我徒兒不入邪教白蓮,道真理真天命真。
(2)頂恩:師母頂劫為徒兒救苦救難,頂業助徒修道辦道。
(3)引恩:道長引後學接上金線道脈,追隨師尊師母。
(4)證恩:前人以修辦經驗傳授後學,實證天道之尊貴。
(5)天恩:點傳師稟承天職,代理明師傳天命,引領一方道務。
虔心跪在  明明上帝蓮下
*龍天表文,須由奉天承運的明師具名,率領引保師,虔心跪在明明上帝蓮座下,把新求道人的姓名---,向明明上帝呈奏.
*龍天表文,三官大帝辦理地府抽丁,天榜掛號之依據
又申請三期應運彌勒古佛,三千弟子,諸般星宿,到此運際,同助三佛
*三期應運彌勒古佛
應劫經云:混沌初開,定就十佛掌教。前者七佛治世已了(汾陽縣孝義莊馬興村內有七佛寺為證),後餘三佛收圓乃燃燈、釋迦、彌勒執掌;當今彌勒古佛亦即最後一位第十佛應運,闡揚一貫天道,辦理末後一著、普渡收圓,在家出家、半聖半凡,三會龍華為白陽期掌天盤一萬零八百年,至末會數盡為止,十佛治世即告圓滿。
*彌勒祖師鴻慈大願
1拔攝眾生往兜率淨土。
2完成一萬零八百年之大同世界人間淨土。
3龍華三會之普渡群生,同證無生法忍。
三千弟子
*又向白陽三期應運掌盤祖師彌勒古佛申請,派遣儒釋道耶回已經成道的三千
大千世界的弟子,及諸般星宿神衹,到此時運際會之中,同助三佛~彌勒古
佛、天然古佛、月慧菩薩,辦理普渡末法眾生,此末後一著的大事辦理得清
清楚楚,以稟報上天  老母知情。」
*三千弟子意義:末後一著,廣渡天下億萬蒼生,並命儒、釋、道、耶、回已
成道的三千大千世界弟子,即諸天神聖、萬仙菩薩,臨壇顯化,到處打幫助
道,每每在神聖的法會裡,大施妙法,暢演天地間之奧秘,顯神通、批妙訓、談古論今,在神人聚會之時刻,仙佛慈悲、佛光普照,無不令眾生各個甦醒、頓悟本來,並驚動三曹人鬼仙聚集在道場,令人嘆為觀止。蓋末後三曹普渡,三千弟子臨壇顯化打幫助道,各立奇功,以備三會龍華,重新冊封果位。
諸般星宿
*諸般星宿:滿天星斗都下世;五方列仙下天宮;二十八宿護法壇
到此運際同助三佛 普收蘊數
於今三期末劫,天地之氣運已經行至秋收收成之際,午會之氣數將盡,收束、收圓之時節因緣已漸成熟,而各種災難劫煞頻臨,上天  老母大開恩典,在此午末交替之際,應時應運降下千古不輕傳的秘寶,真理天道、性理真傳,只要得授師尊師母之天命一指而真修實煉者,必能了脫輪迴、得登彼岸,返回無極故家鄉。而今應運之彌勒佛,長久以來即修「慈心三昧」,其慈光澤被三曹,至今因緣成熟,成就末會大事因緣:
只要有緣聞聽彌勒菩薩名,且發心禮敬、歡喜、歸依、繫念之心,再者造像、供奉、繫念、念彼佛號,並於彌勒佛前懺悔往昔諸罪業……等,皆令有緣之三曹原靈佛子,各個證得無生法忍,了脫生死,得大解脫,大自在。因為彌勒淨土是證果者之世界,是故末後一著(這次三曹普渡收圓)乃是超生了死的良辰佳期;如果錯過了,就要再等到下一元會了。因而當今遇此良機,更要得授師尊、師母的三寶心法,堅信明師一指及十條大愿,在彌勒祖師之鴻慈大願加被下,修持六渡、行十善,在臨終時,必蒙彌勒祖師眉間放白毫相光接引,往生兜率淨土(天佛院),再進一步修學,即能見佛、聞法而證果。
自開天闢地以至天窮地盡,其間謂之「一元」;一元共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十二會,共計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會」有一萬零八百年,而子會開天,丑會闢地,寅會生人,於今氣數已到午會告終,末會始起,亦即午末交替之際,以河圖理論言之,屬四時的秋收期,代表著世界陽盛之氣數將盡,是故,收束收圓之時節已經迫近。
末後一著,給三曹帶來了無比的震撼,這是萬靈離苦得樂、返本歸鄉的一大福音;大道之普傳,恩及三界、澤被乾坤;天命之流行,速如置郵之傳命,如今大道已開荒至海外,在不久的將來,定能傳世界萬國九洲。
末後大事明白通報  母情
末後一著, 皇母下令大開普渡收圓,三佛承運辦理,一切手續必清,通報 皇母萬靈真宰知悉.
給可愛徒兒的一封信《末後了》
  可愛的徒兒好!當徒兒讀這一封信的時候,為師也許離開了人間,請徒兒別見怪。
 為師我提起這一枝筆來寫的時候,心中湧現了萬般的思念、牽掛、擔心、無奈和憔悴。徒兒啊!末後了,真的末後了,咱們師徒有緣在白陽期相會。咱們一起來完成  老母付託於咱們的治世使命,來完成老祖師的鴻慈大愿,完成諸佛菩薩,師尊和師母的三曹普渡收圓大事,為師不可以不積極,也不敢片刻鬆懈,所以徒兒啊!你當發大愿,立大志,對修道辦道這一條路要有信心,要肯定自己。徒兒末後了,真的末後了!縱然一路上會遭遇到許多波折、考驗,有人、事、物和環境瞬息間的改變,希望徒兒能守得住濟世救人的心,那是佛心、那是悲愿,那也代表徒兒對天的誠信,徒兒要以仁愛心,智慧劍、勇氣去面對一切,渡化自己,挽救眾生。徒兒啊!記得末後了,真的末後了。

身體健康 自性光明 團結一致 道務宏展
早日完成 三曹大事 師徒一起牽手回老母宮
   愧師濟公 筆於 仁善慈航2009.7.17(農)/泰國
這封信是老師在三天班,親自在黑板寫的信。寫于泰國總統府2009年9月4-6日,萬分感人,請各位前賢加倍努力,才不讓老師失望啊
引用資料:智音道學講堂


770005477_m

孫慧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McJICg
孫慧明(1895年10月16日-1975年4月4日),原名孫素貞,字明善,道號慧明,山東單縣人。一貫道弓長祖,與張天然同為一貫道第十八代祖師,故稱「子系祖」、師母。歸空後證得果位中華聖母[1]。
生平
孫慧明生於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10月16日(夏曆八月二十八日)。她在1919年,經人引介入道,拜路中一為師,是月慧菩薩的分靈倒裝降世。
1949年中共掌權以後,孫慧明移居香港。她曾在1951年至1952年赴馬來西亞吉隆坡,然後又返回香港。
後來她指示韓恩榮老前人安排她移居臺灣,1954年以中華民國國軍上將、寶光組劉士毅妻子湯秀卿之母的名義接至台灣隱居,孫指示她在大陸時放命的點傳師周福成找人來幫她辦事,而周找了王好德。由於一貫道當時在台灣為非法,她保持低姿態。晚年患病時於台中隱居,直到去世。她歸空於1975年4月4日。在孫慧明歸空不久,多數道場便將「欽加頂恩孫慧明」,再次改回「欽加頂恩張光壁 孫慧明」。
孫慧明逝世後的一貫道
孫慧明逝世的消息,乃是事隔十多年才公布的,因此遭到許多人的質疑與懷疑,甚至她在桃園大溪所安葬的墳墓,有人稱是假墳,以致孫慧明真正的安葬地點,成了謎團。擁護她接掌張天然道盤的師母派,繼續分裂為兩大派。一派認為孫慧明已無天命,於是再尋找另一位祖師,即十九代祖另一派則再修改一次求道表文,將「欽加頂恩孫慧明」,修改為「欽加頂恩張光璧孫慧明」,以符合她與張天然同領天命的說法。
----------------------------------
一貫道佛堂 – 一貫道供奉的仙佛神聖
第二章一貫道佛堂
第一節一貫道供奉的仙佛神聖
壹、前言
不入宗廟焉知宗廟之美,廟宇是一個心靈寄託的地方,充滿文化氣息、歷史背景與豐富的藝術,也是地方百姓共同信仰集會之場所,任何廟宇都有其信仰之主神,一貫道佛堂所供奉的主神乃是「明明上帝」,也就是無極老中,祂是天地萬物的生化者。除了明明上帝以外,凡是值得效法的古聖先賢與天地神祇,一貫道對祂們也都十分地崇敬。
崇敬仙佛乃是對歷代聖賢,忠孝節義之士與天地神祇表示禮敬效法之意,尊敬其德性,效法其精神,並且藉由禮敬仙佛的機會自我省思,學習謙卑感恩的心情,體會慈悲喜捨的真義,進而能追隨其步伐,立德行道,濟世渡人,才不辜負此生。
貳、本人
以下就簡介一貫道供奉的仙佛神聖
、明明上帝
明明上帝其全銜尊稱為「明明上帝無量清虚至尊至聖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無量清虚、至尊至聖」表示上帝的本體是宇宙永恆的生命之源,清虚而純粹,能生化天地萬物,是最尊貴與神聖的。「三界十方、萬靈真宰」表示上帝貫通理、氣、象三界,是宇宙一切生靈的主宰者。祂是宇宙生命的父母,是靈性的本源,其光明普照宇宙,無所不在,凡一切相,皆可見上帝之生機。《詩經•大雅》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殷商未喪失民心時,其德行是可配合上帝的。《書經•湯誥》云:「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偉大的上帝可以賜福給眾生。在古老的中華民族心中,上帝早已是廣大眾生心靈寄託之所在,只是有時我們將祂稱之為「老天爺」、「天公」等等。
二、諸天神聖、各位大仙
崇敬仙佛神聖是為了效法仙佛神聖的作為,仙佛神聖是體現「道」的人,所以效法仙佛神聖其實就是效法「道」。那為何不直接效法「道」呢?因為「道」太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也就不容易當作效法的對象,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仙佛神聖的行誼則容易瞭解,也就容易效法。然而如果對仙佛神聖無崇敬之心,又如何會願意向祂們學習呢?所以希望效法「道」,以求昇華自己的人,必須具備對仙佛神聖的崇敬之心,才能真的把仙佛神聖當作學習的對象。
那麼,我們應該把哪些仙佛神聖當作學習的對象呢?明確地説,就是燒香禮中的仙佛們。除了這些仙佛,古今中外值得我們學習的仙佛神聖很多,如果要全部列入燒香禮中,那每次燒香必須花費的時間將難以估計。而且也難以細數古今中外的聖賢人物。
我們也要向大自然學習,孔子所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就是在勉人學習松柏堅忍不拔之精神。因此,有許多天地神祇也是我們應該崇敬與學習的對象。那麼該如何禮敬這些未列入燒香禮的天地神祇與聖賢人物呢?就是包含在「諸天神聖」與「各位大仙」中。當我們禮拜「諸天神聖」與「各位大仙」時,就是在禮敬這些難以細數的天地神祇與古今中外之聖賢人物了。
三、彌勒祖師
後世對彌勒祖師的瞭解主要源自於釋迦牟尼佛的預言。
《彌勒菩薩上生經》云:爾時世尊以一音聲說百億陀羅尼門,說此陀羅尼已。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彌勒』。聞佛所說,應時即得百萬億陀羅尼門。即從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住立佛前。爾時優波離亦從座起,頭面作禮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於毗尼中及諸經藏,說阿逸多次當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襌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佛告優波離……。 此人從今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
佛告優波離,汝今諦聽,是彌勒菩薩於未來世,當為眾生作大皈依處。若有皈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若有敬禮彌勒者,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設不生天,未來世中,龍華菩薩菩提樹下,亦得值遇發無上道心。
彌勒菩薩本名「阿逸多」,因發心不食肉,故又名「慈氏」。雖然「具凡夫身,未斷諸漏」、「雖復出家,不修襌定,不斷煩惱」,但世尊依然預言祂「成佛無疑」,這也預示了入世修行的成佛之路。而彌勒菩薩在未來世中是眾生的「大皈依處」,只要能皈依彌勒菩薩就能在成佛之路上得「不退轉」。然而應如何皈依彌勒菩薩呢?只要見佛「光明」,即得「授記」。
而關於龍華三會之説,《佛説彌勒下生成佛經》云:爾時彌勒佛於華林園。其園縱廣一百由旬。大眾滿中。初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第二大會說法。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第三大會說法。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
彌勒祖師在中國境內的下生,曾經示現過多次,如南北朝時的傅翕(傅大士),五代梁朝明州奉化縣布袋和尚,清乾隆末年一貫道第十三代徐祖還無,清咸豐三年(公元一八五三年)第十七代路祖中一等人。
傅大士,姓傅,名翕,法號善惠,著作有《心王銘》一篇,曾有偈云:「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佛祖歷代通載•卷九•二十五》有云:至陳太建元年四月將示寂,謂其徒曰:「吾滅已不得移寢床,七日當有法猛上人持像及鐘來鎮于此。」弟子問諸佛滅度時皆説功德,師之發跡可得聞乎。曰:「我從第四天來,為度汝等,次補釋迦。故《大品》云:『有菩薩從兜率天來』諸根猛利疾與般若相應,即吾身是也。」言訖跏趺而逝,壽七十有三,至七日上人法猛果持織成彌勒像及九乳鐘來鎮龕所。
所謂「第四天」就是兜率天。因為傅大士圓寂前對弟子的一段囑咐,後世得知祂乃是彌勒菩薩轉世。布袋和尚也是如此,《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七•二十三》云:
明州奉化縣布袋和尚者,未詳氏族,自稱名契此,常以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盡貯囊,號長汀子布袋師也,嘗雪中臥,雪不沾身,人以此奇之,人吉凶必應期無忒,天將雨,即著濕草屨途中驟行,遇亢陽,即曳高齒木履,市橋上豎膝而眠,居民以此驗知,師有歌曰:「只箇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横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騰騰自在無所為。閑閑究竟出家兒。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見纖毫也大奇。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心王本自絕多知。智者只明無學地。非聖非凡復若乎。不彊分別聖情孤。無價心珠本圓淨。凡是異相妄空呼。人能弘道道分明。無量清高稱道情。攜錫若登故國路。莫愁諸處不聞聲。」又有偈曰:「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梁貞明二年丙子三月師將示滅,於嶽林寺東廊下端坐磐石而説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而化。其後他州有人見師亦負布袋而行。於是四眾競圖其像。今嶽林寺大殿東堂全身見存。
後世也是根據布袋和尚圓寂前的一段話,得知祂是彌勒祖師轉世,現今常見的彌勒祖師聖像,大都是依照布袋和尚的形像而作。
四、南海古佛
南海古佛就是觀世音菩薩,中國人對觀世音菩薩的崇敬,從公元前一世紀佛教傳入時就已開始,在中國佛教,觀世音菩薩是四大菩薩(地藏、觀音、文殊、普賢)之一,四大菩薩分別代表了「願力、慈悲、智慧、行踐」四種特質,而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南海古佛的佛號甚多,如觀世音菩薩、白衣大士、觀音媽等,因古佛有三十二種應身,所以不同化身常有不同之佛號,《法華經•普門品》云: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脱!」
古佛慈悲為懷,聞聲救苦,所以有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之尊號。南海古佛聖誕是農曆二月十九日;得道日是農曆六月十九曰;成道日是農暦九月十九日,民間在這三天常有隆重的紀念慶典。
觀世音菩薩,又作觀音菩薩、觀自在菩薩,是從梵語「阿縛盧枳帝濕伐邏」(Avalokitesvara)翻譯而來。祂雖然在釋迦牟尼佛時代裡是位菩薩,但其實在無法計量的時間以前,祂早巳成佛,佛號為「正法明如來」。換言之,祂是以「佛」之果位降世,然後用「菩薩」身分來救渡眾生,《大悲陀羅尼經》云:「佛告阿難:『……觀世音自在菩薩,亦名撚索,亦名千光眼。此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
依《悲華經》,阿彌陀佛在世當一國之君時,觀世音菩薩是太子,名叫「不眴」,出家後才號「觀世音」。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祂是即將繼承阿彌陀佛佛位的大菩薩。祂將在阿彌陀佛入滅後成佛,號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而祂成佛後的淨土叫做「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但因為「阿彌陀佛」的壽命無可限量,所以有時又譯為「無量壽佛」。選擇在「無量壽佛」入滅後才成佛,也證明了觀世音菩薩救渡眾生的無量悲願。
《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世音受記經》説祂以阿彌陀佛為師,與大勢至菩薩一起輔佐阿彌陀佛施行教化,三位仙佛合稱「西方三聖」。依《觀無量壽經》所説,若有眾生願生極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等仙佛,會手持蓮臺,接引其往生。所以,觀世音菩薩的淨土,與阿彌陀佛一樣是西方極樂世界。
然而依《華嚴經》的記載,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過程之中,所參訪的第二十八位大善知識就是觀世音菩薩,文中説明:在印度的南方有座在海上的山,名「補怛洛迦」(普陀),那裡住了一位菩薩,佛號為「觀自在」。此山為眾寶所成,極其清淨,遍山都長滿了花果樹林,泉流及池沼也都很美。觀音菩薩結跏趺坐在那裡,無量菩薩恭敬圍繞著,聆聽觀世音菩薩講述大慈悲法。「南海普陀山」一詞乃是受到這段記载的影響而來。
而在中國人的觀念裡,觀世音菩薩的淨土乃是浙江省定海縣的普陀山。這座普陀山,其實本名為「梅岑」,古時候我國與日本、高麗、新羅等國來往,多以此島為中途休息的地方,以觀察氣象變化俟機揚帆。五代的後梁貞明二年(公元九一六年),有一位日本僧人,法號「慧鍔」,來華求法。請到一尊觀音像,想帶回日本供養。誰知他所乘的船在經過舟山群島時,被風浪困住了,只能被迫將聖像請上梅岑島,築了一間茅蓬來供養。日子久了,朝拜的人日漸增多,梅岑島也就改名為「普陀山」。然後浙江省的普陀山便與文殊菩薩的五台山、普賢菩薩的峨嵋山、地藏菩薩的九華山並列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
五、活佛師尊
俗姓李,名修緣(修元),天臺人氏,相傳是十八羅漢中的降龍羅漢倒装出世,生於宋紹興三年(公元一一三三年)農暦二月初二曰,十八歲時在杭州靈隱寺瞎堂慧遠襌師門下出家,法號「道濟」,不喜誦經打坐,穿著破衣破帽手持破扇,被眾僧告到其師慧遠面前,慧遠為庇護他説:「佛門之大,豈不容一顛僧!」故又被稱作「濟顛」。
宋嘉定二年(公元一二〇九年)五月十六曰於淨慈寺端坐圓寂,留下詩偈一首:
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倒西壁,於今收拾歸來,依舊天青水碧。
葬於杭州虎跑泉處,虎跑泉西有二層樓高的濟公塔院,是祂的葬骨處。相傳濟公活佛圓寂之後,不改瀟灑性格,四處留下了許多聖蹟。如《南宋元明襌林僧寶傳》卷四中記載:
太尉朝官俱赴淨慈,諸山宿德畢集會,送者千萬人,至虎跑寺前荼毘,獲無數舍利。回至淨慈寺前,有二行腳僧謁嵩曰:「某甲(我)適從六和塔過,遇濟公,寄書一緘、僧鞋一雙。」嵩大驚曰:「濟公終時,我以此鞋易其敝屣。」對眾啓緘,其詞懇切,計二百零九言。紙餘又附頌曰:「看不著,認錯笊篱是木杓,昨夜三更月正西,麒麟撼斷黃金索,幼年曾到鴈門關,老少分明醉眼看,憶昔面前當一箭,至今猶是骨毛寒,只因面目無人識,又往天台走一番。」
又旬餘,有錢塘差使過天台山下,會濟公,復寄來詩二首。又後五十年,有范村人送木料於淨慈,言盡屬濟公所化。
六、月慧菩薩
月慧菩薩即是民間信仰尊稱的「太陰星君」,是代表月亮的仙佛。而在佛教中,代表月亮的仙佛即是月光菩薩,又稱月淨菩薩,然而這些只是同一尊仙佛的不同佛號。月亮象徵了慈悲圓滿之意,使萬物如其本性地映現,容攝大地眾生。《黃河決堤天機碑文》有云:
云及三六中秋夜,人雖圓寂道猶存,子系太陰繼承接,立己立人天命擔。
民國三十六年師尊殯天,日月換肩,由孫師母續接道統辦理收圓,而孫師母乃是太陰星君轉世,太陰星君即是月慧菩薩,所以道場上常言孫師母是月慧菩薩轉世。
七、各位法律主
國有國法、佛有佛規,人犯錯必受法律制裁,百年之後同樣遭受天規天律之懲戒,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天律由法律主執行,有關、張、呂、岳四位法律主,職司天律,是大道的總護持,維護道場莊嚴肅穆的氣氛,故法律主之神職乃是掌管天規天律為己任。
(—)關法律主
關法律主,姓關,名羽,字雲長,本字長生
,河東解梁人,為三國時代的蜀漢大將。有次在戰場上被曹操抓住,受到曹操以禮厚待,《三國志》云:
曹公禽羽以歸,禮之甚厚。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歎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
曹操十分禮遇關法律主,關法律主也為曹操出征來報恩,但因為不忘劉備結義之恩,始終堅持要回到劉備身邊。後來,關法律主因為左臂被毒箭射中,必須刮骨療傷,《三國志》云: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
戰爭之法有智取與力取的分別,關法律主「水淹七軍」即是以智取勝,《三國志》云: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
在水淹七軍之後,曹操聯合孫權夾攻關法律主,關法律主麥城向上庸城的劉封討救兵,但劉封不願派兵救援,等到麥城糧食用盡,關法律主只能帶著兒子關平與許多士兵出城前往成都,但孫權軍的呂蒙算準關法律主的前進路線,早已埋伏在半路,將關法律主父子抓住,要其投降,關法律主不願投降,與其子關平一同被斬首,蜀漢後主追諡關法律主為「壯繆侯」,後世尊稱祂為「武聖」,歷代皇帝對祂的加封,多達二十三次,由「侯」加封至「聖」,祂乃是忠肝義膽、義薄雲天之典範。
(二)張法律主
張法律主,姓張,名飛,
字益德,蜀漢之大將,曾跟隨劉備、關羽大敗呂布,官拜中郎將。後來曹操攻打荆州時,劉備逃到長阪坡命張法律主領二十幾名騎兵善後,手持丈八蛇茅嗔目大吼:「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丨」曹兵無一人敢接近,據水斷橋一戰聞名朝野,有斷橋英雄之稱。
張法律主十分重视「忠義」之道,也很看重堅守「忠義」的人,張法律主在攻打巴郡時,生擒嚴顏,《三國志》云:
生獲顏,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二二一年)劉備因關法律主被東吳所殺,命張法律主率兵於江州會合,發兵前張法律主被部將范疆、張達殺害,年五十五歲,諡「桓侯」,後世尊稱為「桓侯大帝」。
(三)呂法律主
呂法律主,姓呂,名巖,字洞賓
,號純陽子,生於唐貞元十四年(公元七九八年)四月十四曰已時生。年輕時有志為官,但考了兩次進士都沒有上榜。唐會昌年間,年六十四歲,遊歷長安時在酒館遇見一位羽士在牆壁上題詩,呂法律主見他狀貌奇古,詩意飄逸,問他姓名,羽士説:「我是雲房先生,居於終南山鶴嶺,你想跟我一起去嗎?」呂法律主凡心未了,沒有答應。
到了晚上,雲房先生和呂法律主一同留宿在酒館中。雲房先生獨自為呂法律主做飯,這時呂法律主等著等著就睡著了,祂夢見自己狀元及第,子孫滿堂,極盡榮華,忽然獲重罪,家產被沒收,妻離子散,到老後了然一身,窮苦潦倒,獨自站在風雪中發抖,剛要嘆息,突然夢醒,這時雲房先生的飯還沒熟。
雲房先生當下題了兩句詩:「黃粱猶未熟,一夢到華肴。」呂法律主聽完後驚訝地問:「難道先生知道我的夢?」雲房先生道:「你剛才的夢,生沉萬態,榮辱千端,五十歲如一剎那呀!得到的不值得歡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場夢。」於是呂法律主下定決心要和雲房先生學道,後來又經過「十試」的考驗,雲房先生才授以金丹之道,而後呂法律主便成為八仙之一。這位雲房先生其實就是「鍾離大仙」。相傳呂法律主是在某年的五月二十日,於大白天中在鄂州黃鶴樓飛升成道,後世常尊稱呂法律主為呂仙祖、孚佑帝君、純陽祖師。
(四)岳法律主
岳法律主,姓岳,名飛,字鵬舉
,生於宋徽宗崇寧二年(公元一一〇三年),湯陰縣人,年少從軍的時候,母親在其背上剌了「精忠報國」四字,以訓示其人生方向,宋高宗年間,岳飛首次率軍攻打金兵,也正是為宋室皇朝盡忠效力的開始,高宗曾問:「何時才能天下太平?」岳法律主回答:「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法律主驍勇善戰,屢建戰功,所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曾以八百人的岳家軍擊退五萬金兵,使金兵聞風喪膽,非常害怕「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宋高宗紹興十一年十月,在準備趁勝追擊之際,召唤岳法律主回朝的十二道金牌,在一天内接連快馬加鞭地傳來,被迫只能班師回朝,回朝之際,岳法律主十分感嘆地説「十年之力,廢於一旦。」因為擔心自己死後兒子會造反,岳法律主帶著自己的兒子岳雲一起回到京城,回京城後岳飛父子及愛將張蕙便遭禁押,由大理寺負責審問,由於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最終以「莫須有」之言定罪。同年十二月,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被賜死,年三十九歲。
岳法律主遇害前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岳法律主遇害後,獄卒隗順冒著生命危險,背著岳法律主的遺體,越過城牆,草草地葬在九曲叢祠旁。二十一年後,亦即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下令要還岳法律主清白,並以五百貫高價懸賞,希望能找到岳法律主的遺體,同年七月,追復岳法律主原來的官階,並用隆重的儀式將岳法律主的遺體遷葬至杭州棲霞嶺南麓。是夜,地震,大風拔木。隆興五年十一月,朝廷為岳法律主建廟於「鄂州」。隆興六年七月賜岳飛廟曰「忠烈」,所以岳飛廟又稱「忠烈廟」。淳熙五年九月,朝廷賜證「武穆」。嘉泰四年五月,又追封為「鄂王」。
八、灶君
灶君的佛號全銜為「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俗稱灶君、灶神、灶王爺等。灶君是哪一位歷史人物呢?西漢淮南王劉安編撰的《淮南子•氾論》云:「故炎帝於火,死而為灶。」《風俗通義•祀典第八》引《周禮》的話説:「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而民間則常以東漢許慎編撰的《五經通義》云:「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其婦姓王名搏頰,字卿忌。」為根據。普遍認為灶君,姓張名單,誕生於農曆八月三日,於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曰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一年所做所為,俗稱送灶神。《敬灶全書》説,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所以一般傳統送灶君時都會説「上天言好話,回官降吉祥。」希望灶君向上天多説些我們的好話,等大年初四接神回歸本位時,能帶給一家大小平安吉祥°
九、鎮殿元帥、鎮殿將軍、教化菩薩
(一)鎮殿元帥
鎮殿元帥即茂猛大帥,師尊之子,年少歸空,顯化助道有功,老中慈悲敕封為鎮殿元帥。
(二)鎮殿將軍
鎮殿將軍乃茂田師兄成道之聖號。與茂猛師兄同為兄弟,因助辦三曹普渡有功,老中又敕封為「三天主考」,道場中常尊稱祂為「院長大人」。
(三)教化菩薩
教化菩薩原為氣天大仙,即雲遊姑娘,又稱雲遊大仙。求道前適逢瘟疫之災,到處顯化救眾,同時治癒師母聖體,為師母親自渡化的第一位大仙。因助辦三曹普渡有功,老中敕封為「教化菩薩」,是氣天仙第一位求道者,為雲字班仙長。
十、金公祖師
金公祖師為一貫道東方後十七代祖師,亦是白陽初祖,姓路,名中一,號「通理子」,又號「無線痴人」,今山東省濟寧縣人,生於清咸豐三年(公元一八五三年)農曆四月二十四日,自幼父母雙亡,孤苦無依,只有一胞妹相依為命,生活清苦,後赴直隸從軍,歷經幾年軍旅生活,存有積蓄百來文銀,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受老中托夢指示「速往青州訪道,不可貪戀紅塵之事」,因而辭去軍職前往青州訪道。
在青州,路祖經十六代劉祖清虚授道,從此跟隨劉祖修道,每日打柴做飯,苦修多年,於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一九0五年)三月十五日,奉天命承接道統,掌白陽天盤,從此正式運轉白陽期。劉祖交付天命之後,囑咐路祖回原籍闡道,並送路祖走了三里路程,表示應辦理三天大事的意思。路祖回到山東濟寧尋找胞妹,後來以觀音堂為據點闡揚大道,辦理末後一著。
民國十四年(公元一九二五年)二月初二日了道歸真,享壽七十三歲,鶴髮童顏,一生未娶,老中慈悲敕封為「金公祖師」,又有聖號曰「儒童金公」、「南無天元太保阿彌陀佛」。
民國十五年三月初三日,借山西楊春齡竅,來山東濟寧顯化一百天,口吐《金公妙典》,説《彌勒救苦真經》傳世,又用雙手拈梅花寫下「風吹竹葉龍舞爪,雨打荷花鳳點頭」十四個篆字,在一百天内顯化多多。金公祖師歸空後,道統天命暫時由其胞妹代為執掌十二年,因天時緊急老中慈悲有命,陽曆、陰暦合併計算,於民國十九年將天命交付師尊老大人繼承。
十一、天然古佛
天然古佛,姓張,名光璧,字奎生,道號天然,山東濟寧人,生於清光緒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農曆七月十九日,誕生時北京天壇失火,黃河以北紅遍半邊天,同時黃河河水清澈見底,乃聖人降世之徵,師尊生有異相,平頂方頭二目重瞳,天縱睿智,秉性淳厚,民國四年遇耿老師得聞大道,聞道後鍥而不捨,篤信修辦,就是為了超拔父親。
當時佛規規定必須渡眾一百人才能超拔一層先人,師尊努力渡眾至六十四人之時,因為想到「父親不知在何受苦,不知何時自己才能完成心愿」,而悶悶不樂,耿老師問明原委後十分感動,隨即向老祖師稟報此事,老祖師雖十分願意成全其孝心,但亦不敢私自開例,所以恭請老中慈悲,老中也為師尊之誠心與孝心所感動,同時也為世人廣開克盡孝道之路,便應允「由此人開始,六十四功加一果,從此誠心修道者,渡六十四人就能超拔一層父母。」
民國十九年(公元一九三〇年),師尊於山東省單縣與師母同領天命為白陽二祖,掌白陽道盤,共辦三曹普渡,民國三十六年(公元一九四七年),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夜,一代明師溘然殯天,年五十九歲,短短十七年,大道遍及大江南北,老中敕封為「天然古佛」。
十一、中華聖母
中華聖母,姓孫,名素真,又名明善,道號慧明,山東單縣人,生於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農曆八月二十八日,民國七年(公元一九一八年)遇路祖傳授大道,民國十九年在山東省單縣奉命與師尊同領天命,為白陽二祖,共同擔荷普渡三曹之使命。
民國三十六年師尊殯天,日月換肩,師母一肩挑起重任,辦理末後收圓大事,民國三十七年於各大都市開辦懺悔班,辦理串金線註盤根認理修真,民國三十八年,風雲變色避難香江,民國四十三年輾轉至臺灣臺中市定居。
在臺期間道場飽受官考,師母不忍眾徒受屈受罪,乃發愿替眾頂劫受難,終年足不出户,自囚色身,至民國五十二年(公元一九六三年)大風考又起,道場岌岌可危,於中前一萬叩首叩求老中慈悲消除萬考,願意自己承擔劫難,充分展現了菩薩救苦救難的慈悲心,自此官考漸消,各道場化險為夷,當道務漸漸蓬勃發展之際,師母由於為眾頂受諸多劫難,身受諸多病痛,聖體每況愈下,於民國六十四年(公元一九七五年)農曆二月二十三日,功圓果滿,回天繳旨。草木同悲,人天共泣,一代明師溘然殞落,享年八十一歲,老中敕封為「中華聖母」。
另外尚有諸多仙佛神聖,雖未在「暫定佛規」之列,亦是吾們時常提及與尊崇效法之神聖。
十三、天地君親師
為何應該崇敬「天地君親師」呢?可透過荀子的説明來理解,他説:「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
「天地」是生命的根源,如果沒有天地的覆載、沒有自然萬物供給我們日常所需,一切生物將難以維持生命。因此,感恩天地之化育的人,必然會愛惜自然資源,重視環境保護,如同《性理題釋》所云:「自己明德之後,更該勸人修真,慈心無量,憐人如此,憐物亦如此。」若體現無量慈心是修道人的要務,則「憐人」與「憐物」就是修道人的特徵。
「親」則指父母、長輩與祖先,是族類之根源,沒有祖先、父母,就不會有今日的我們,所以我們要感恩父母的生養教育、祖先的代代傳承。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孟子曰:「大孝終身慕父母。」對祖先、父母的感念是種「報本返始」的精神。
「君」在古代是指一國之主,明君以道治世、以德化民,有護國安邦、安定家園、保護百姓生命、財產安全之恩。但在現代,民主政治普及,人民即是國家的主人,於是作為「治之本」的「君」不再只是國君,而是制定禮儀法度來治理國家的賢能之士。
與「君」同為「治之本」的「師」則是傳授聖賢之學的人。《性理題釋》云:「經書上的話,暗含道義多多,如有不明,抱住一性一竅推解,訪求明師指點,自然節節可明。」古聖先賢所制定的禮儀法度記載在「經書」上,因為有明師的指點,人們始能充分明瞭經書上的道義,因此傳授禮儀法度的「師」與制定禮儀法度的「君」同樣是文化的根源。總之,「君師」是開創與傳承文化的人,沒有君師,就不會有今日井然有序的人類社會。
十四、長生大帝
長生大帝就是南極仙翁、南極星君,亦即《史記》所謂:「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極老人。」正義曰:「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極,為人主占壽命延長之應」。又云:「《索隱》曰:『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壽。』」
「老人星」在今日西方被稱為「船底星座的α星」,是全天空第二亮的恆星,僅次於天狼星。又名為「壽星」,秦代以來就常是人們祈求長壽的對象。《性理題釋》云:「南極入度三十六,常隱而不現,為陰極,即陰儀也。北極出度三十六,常現而不隱,為陽極,即陽儀也。」所以要從北半球見到南半球的「南極老人星」並不容易。在古代中國,相傳只要能見到「老人星」就表示天下會太平。所以「南極壽星」是吉祥的象徵,從秦代開始就已是國家祭祀的對象。我們今日常見的南極仙翁形象為長頭凸額,臉色紅潤,左手持拐杖,右手捧仙桃,有時乘白鶴,有時騎花鹿。其大壽已歷經了七個混沌,一混沌為一元會,亦即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故名曰「壽星」。南極壽星同時也是上、中、下八仙之仙長。
十五、五教聖人
(一)儒教聖人一孔子
孔子,在公元前五五一年八月廿七日生於山東曲阜,因父母為生子禱告於尼丘而得孔子,生而頭上圩頂,因名曰丘,字仲尼。孔子長九尺有六寸,很多人見了都感到驚異而説祂是「長人」。
孔子「有教無類」,不論貧富貴賤,只要有心向學,皆接納為門弟子,所以弟子中有像孟懿子、南恭敬叔、子貢這樣的貴族,也有像顏回、曾參、子路、冉伯牛這些出身貧寒的人,孔子辦學聲名遠播,造就了不少人才。
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發揚德治仁政,教化天下英才,因材施教,誨人不倦,為群眾講明五倫八德,樹立良好的師德典範。在祂周遊列國之時曾遇多重困難,甚至險些喪命,根據《史記》記載,孔子曾經遭受三次危及生命的重大災難,也就是匡國遇難、削跡伐檀及陳蔡絕糧,《史記》云:
「將適陳,過匡,顏刻為僕,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
魯國陽虎曾經對匡國人民施暴,所以匡國人十分痛恨陽虎。當聽説有個來自魯國貌似陽虎的人來到匡國時,匡國人不聽辯解地便將這個人抓起來,拘留了五天才確認這個人不是陽虎。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來到宋國,孔子在樹蔭下教弟子學習禮儀,想要殺孔子的桓魋將大樹砍倒,不讓孔子在樹蔭下講學,藉此羞辱孔子,孔子一行人只要有一人反抗,桓魋馬上就有藉口可以殺孔子。弟子們都很緊張,勸孔子趕快離開現場,但孔子只是從容不迫地離去,並告訴弟子們:「如果上天希望我繼續代天宣化,桓魋又如何能斷我生命!」
「孔子遷于蔡三歲,楚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在楚國與陳國戰爭期間,楚軍在城父聽説孔子住在陳蔡之間,就派人來聘孔子。陳蔡兩國的大夫知道後便相謀:「孔子的言論皆能説中諸侯擔憂的問題,又在陳蔡之間住了五、六年,我們的弱點祂都知道。如果讓祂受到楚國的聘用,我們就危險了。」於是陳蔡大夫便帶了許多部屬將孔子圍困在荒郊野外,使孔子無法前往城父。糧食都吃光了,許多弟子也生病了,沒法找醫生治病。而孔子依然從容地按照日常作息,講學與彈琴。子路見到一行人如此飢餓病苦,生氣地問孔子:「修道人也會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回答:「真修實煉的修道人,就算窮困,依然會行道;假修道人遭遇窮困,就開始會任性妄為。」後來子貢想辦法突破重圍前往城父求救,楚昭王派兵來接孔子,孔子才脱困。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導弟子,弟子約有三千人,身通六藝者有七十二人。以弟子之專長分,可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個科目。孔子窮其一生,致力於闡揚仁心仁政,盼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在其晚年,見到聖獸麒麟被射死,而感慨「吾道窮矣」,這段記载可見於《史記》云:
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鉏商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雒不出書,吾巳矣夫丨」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
孔子在當大司寇時診斷爭訟案件,訟書文辭可以公開的,不會私藏。至於在寫作《春秋》時,下筆非常謹慎,子夏這類文章寫得很好的弟子,也無法增減一個辭。弟子學習《春秋》時,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四七九年)四月己丑卒,年七十三歲,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喪三年。唯有子貢在孔子墳墓旁邊蓋了個草廬,又再服喪了三年,然後才離去。
(二)道教聖人一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謐曰聃,公元前五七一年二月十五生於楚國苦縣瀨鄉曲仁里(今河南鹿邑縣),為周朝看守藏書之官吏,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孔子周遊列國到周朝首都洛陽時去拜訪老子,《史記》云: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居住周朝許久,見周朝氣勢衰敗,便離周朝而去,到函谷關時,守關官吏尹喜説:「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作了短暫停留,用五千餘字寫了兩卷書,一卷名為《道經》,另一卷名為《德經》,後世將之合編為《道德經》。留下著作後老子便出函谷關而去,在茫茫沙漠中,沒有人知道其去向。
(三)佛教聖人一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中曾是燃燈佛的弟子,燃燈佛為祂「授記」,並預言祂「來世當得作佛」,《金剛經》云: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根據佛經的傳説,過去久遠世時,天上有一位賢者叫善慧,曾發大誓願,願捨棄世間一切的名利、地位,去找尋能夠貢獻社會、利益人民的方法,建立真善美的大同世界。於是賢者就觀察自己應降生的國土、家世、父母,作適當的安排,知道自己應當降生在閻浮提洲,迦毘羅衛國,釋迦族人,父親為淨飯王,母親為大摩那王后。
公元前五六六年四月八日,在今天的尼泊爾國境内。大摩耶王后在「藍毗尼園」中一棵娑羅樹下休息的時候伸手去攀捉一支下垂的枝條,正當用右手攀捉娑羅樹枝的時候,就站立著從右脅生下了她的孩子,淨飯王請宫中最有學問的婆羅門相師來占觀解釋,並為太子行命名典禮,相師占觀後對國王説:「如果太子將來看見老人、病人、死人、出家人四種景象,他就會離世出家,如果他看不見這四種景象就不會出家,將來會成為統理天下的偉大君王。」並命名叫「悉達多」。
悉達多太子長大後有一次接連數日離城出遊,於東、南、西、北四城門分別看見老人、病人、死人、出家人四種景象而心生不忍,後來聽説出家去修行,可成就許多功德和好處,心中便想:「這正是我要尋求的道路。」祂就下定決心捨棄世間生活去追求真理,於二十九歲的某夜,騎白馬出家,遍訪明師。
淨飯王當時不忍太子出家,馬上就派出親族中五位大臣僑陳如、阿鞞、跋堤、十力迦葉、摩訶男,趕到雪山去尋找太子,淨飯王對他們説:「如果太子找不回來,您們五人就不要回來見我。」因此這五個大臣,費盡心力,終於在跋迦仙人的苦行林裡找到了太子,但是悉達多太子決心出家修道,並且發了誓願説:「不成佛道,不回本國。」這五位大臣也只好跟隨太子一起去修行學道。
起初在檀特山中修道,跟隨阿藍迦藍,學了三年「不用處定」,知非便捨。而後又跟隨鬱頭藍弗學了三年「非非想定」,也是知非便捨。於是祂走到尼連河去洗澡,洗淨身上六年來的積垢,同時又接受了難陀和波羅二位看牛牧女供養的乳麋粥來滋潤身體,五位大臣此時看到太子放棄苦行,心生誹謗,説太子退失了修道的初心,便到波羅奈國鹿野苑去修苦行。太子見五人離去,便獨自走到尼連河畔的菩提樹下,在一塊大石頭上,鋪上吉祥童子所獻的吉祥草,結跏趺坐,獨自參悟,之後歷經了種種魔考,皆被釋尊以「不動心,不理踩」的方式化解,就這樣到了第四十九天的夜裡,釋尊夜睹明星,忽然徹悟而贊嘆説:「奇哉!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自證得。」
釋尊在菩提樹下得道後,首先就到波羅奈國的鹿野苑去渡化僑陳如等五比丘,對五比丘講述「四聖諦」的道理。從此,佛陀的教義就開始流傳世上,佛教也開始有了教圑。佛陀説法四十九年,根據《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記載,在祂快要進入涅槃時,有次在靈鷲山上,釋尊請弟子們提出疑問,大梵天王就將一枝金色的波羅蜜花獻給釋尊,並請釋尊講述最上乘之法,釋尊卻只是將金花舉起並捻動,在座沒有一位弟子明白釋尊捻花想表達的含意,唯有迦葉尊者面露微笑,釋尊即對眾弟子説:「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傅,付囑摩訶迦葉。」
接著釋尊來到多子塔前坐下,並要迦葉尊者到自己身旁來坐,然後將袈裟披在迦葉尊者的身上,對祂説:「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傳付將來。」
之後釋尊即將入涅槃時,文殊菩薩請釋尊再轉法輪。釋尊回答:「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説一字,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邪?」
釋尊在進入涅槃前,以手摸胸,告眾曰:「汝等善觀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後悔。若謂吾滅度,非吾弟子。若謂吾不滅度,亦非吾弟子。」
(四)耶教聖人一耶穌
耶穌,猶太人,生於公元前一年十二月廿四日晚。母親是「瑪利亞」,有一天瑪利亞夢見一位天使,説她已被選中要受孕上帝之子,聖子的名字叫耶穌,後來就生了耶穌,生於「伯利恆」小村馬槽,家貧。耶穌這個名字是天使取的,意思是「拯救」,因為「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
「耶穌基督」一名是「救濟苦難者」之意。耶穌三十歲時開始,以三年半時間周遊猶大地傳道。主要有十二門徒,隨同者亦有許多其他門徒和婦女。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導人們,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種病症。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耶穌常與窮人、罪人、甚至妓女在一起,柔和謙卑地接納、鼓勵他們,又行許多神蹟,醫治需要的人。耶穌接納這些被輕視的人們與婦女,在當時乃是驚世駭俗之舉,完全違背時人所期待的救世主形象,但耶穌普遍受到低層人們的愛戴。
在耶穌三十三歲那年逾越節,因上層宗教人士無法忍受耶穌傳道的作為,合力要求羅馬總督彼拉多將耶穌釘上十字架。耶穌被害死後葬於耶路撒冷。三日後復活,並在地上四十日之久,顯現給許多人看,教導天國的信息。升天前,耶穌要祂的門徒們出去傳福音,《彌撒福音》上這樣説:「那時候,耶穌顯現給十一位宗徒,對他們説:『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信的人必有這些奇蹟隨著他們:因我的名驅逐魔鬼説新語言,手拿毒蛇,甚或喝了什麼致死的毒物,也決不受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癒。』」主耶穌給他們説了這些話以後,就被接升天,坐在天主的右邊。他們出去,到處宣講福音,主與他們合作,並以奇蹟相隨,證實所傳的道理。
(五)伊斯蘭教聖人一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阿拉伯人,公元五七〇年三月九日生於阿拉伯大城市「麥加」,父「阿布杜拉」,母「阿米扛」,穆罕默德全名為「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一穆塔利卜•本。哈希姆」,中國的穆斯林普遍尊稱「穆罕默德」為「穆聖」。
麥加在當時是一個重要的商場,許多遠方的部落都會到麥加交換貨物,穆聖的叔叔成立了一個幫助窮人的組織,青年時期的穆聖十分積極地參與其活動,有一次麥加的中心「卡亞巴天房」被洪水摧毁又重建後,必須有人代表將神聖的大黑石放回「卡亞巴天房」的原處,麥加城内各部落的首領爭著要作那個代表人。穆聖出來平息爭執,祂讓大家在地上铺一塊大白布,將神聖的大黑石放在白布中央,然後讓城内各部落的首領一起將這塊白布抬到「卡亞巴天房」的中央,穆聖自己再將這塊石頭安置下來。由於穆聖經常很公正地為人主持公道,解決糾紛,所以獲得了「可靠者」(Al-Ameen)的美名。
穆聖是個善於深思熟慮的人,祂經常通宵達旦地在麥加的一個山洞裡沉思與修煉。據説公元六一〇年左右他在沉思時見到天使加百列,還聽到一個聲音對他説:「你是神的傳音者」。公元六一三年祂開始公開傳道,很快就獲得許多支持者,包括麥加的許多富家子弟,祂所傳的教被稱為「伊斯蘭」(遵從神的旨意)。
當穆聖的追隨者越來越多時,當地的部落開始將祂視為一個威脅,尤其是祂自己的「古萊氏族」,因為在「卡亞巴天房」有數千個聖像,當時的阿拉伯人將這些聖像視為神。而穆聖卻公然反對這些神,也因此穆聖在當地眾多領袖中的地位大降,祂的信徒一再受到人身攻擊和財產掠奪,許多信徒被迫躺在熾熱的沙上,在他們的胸部壓上一塊巨石,人們將紅滾的鐵澆在他們身上。許多人死亡,但沒有人反悔他們的信仰。這些迫害並未針對穆聖本人,因為他的家族勢力太大了。當情況越來越危險時,穆聖勸他的一些信徒到阿比西尼亞去避難。
麥加人試圖收買祂,勸祂放棄祂的信仰來換取更大的政治權利。當他的信徒越來越多時,他們試圖勸祂解散祂的信徒和改變祂的宗教。他們願意給祂更多的利潤,或者讓祂與一些最富有的家庭通婚。但祂都拒絕了。最後麥加人要求穆聖的叔叔「阿布塔里布」將祂交出處死,但阿布塔里布不肯。後來甚至有人試圖剌殺祂。最後當祂的叔叔死後,祂的家族不再保護祂。祂被毆打、石擊、被用荆棘和棍棒抽打。但沒有人試圖殺害祂。
公元六二二年,麥加人對穆聖和祂的信徒迫害越來越大,甚至有人決定謀殺祂,祂和信徒們因此逃離麥加前往麥地那,在那裡又有更多的信徒追隨祂。穆聖於公元六三二年六月八曰逝世,年六十三歲,死後葬在麥地那城,留有《可蘭經》一一四章,大約七十七萬字。
參、結語
現今白陽時期,大道普傳,老中慈悲,上天不留一佛子,眾菩薩倶投凡塵。所以諸天神聖、萬仙菩薩共同扶助彌勒祖師,完成天、地、人三曹普渡收圓之聖業。因此透過認識天道供奉的仙佛神聖,可以讓大眾更加了解三天大事人神共辦的偉大,也讓大眾知道仙佛神聖所以能夠受到崇敬的原因所在。了解了仙佛神聖的歷史、忠孝節義之精神,以及修辦的真義,可以清楚地知道,我們並非盲目地跟從與迷信,而是以值得效法的仙佛神聖來作為我們做人處事的典範。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只要肯努力修身,以達到人生境界的極致,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與舜一樣的聖人。
一貫道佛堂 – 一貫道供奉的仙佛神聖 – 影音交流平台 https://bit.ly/36CLeau
----------------------
月慧菩薩 倒裝降世的因緣、出生背景 與師尊師母同領天命、普渡三曹的因緣
師母 子系祖師姓孫名素真,又名明善,諱『慧明』聖號『中華聖母』山東單縣人。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歲次乙未誕生,享年八十有一歲(少師尊六歲)師母乃菩薩之一,「月慧菩薩」不戀先天聖位,為辦末後一著收圓大事,以一大因緣臨凡下世。
師尊師母同領天命、普渡三曹的因緣
民國十九年師尊師母同領天,乃為天作之合,有夫婦名份而無夫妻之實,足以證明白陽三期要渡回先天原靈九六皇胎原子,謂之道降火宅,陰陽(乾坤)齊渡,父子夫婦兄弟同修,在家出家,不分士農工商,半聖半凡,性命雙修,不必抛家捨業,人人皆可得道成道,弟子普遍世界,為亙古未有之奇緣。
師母受毀受謗,忍辱負重的修辦歷程(夫婦同名)
民國十九年老中有訓:因天時緊急,劫難來臨,老姑奶奶代理天命十二年,以陰陽合曆,改為六年。師尊師母二人領普渡三曹,在家出家,並指我們老師與孫師母必須有夫婦之名,此訓一出大家嘩然!駡我們師尊。老師去單縣辦道,大家要打出去,以我們老師也不敢去了,十七代弟子等濟寧一帶道親也毀謗。有一次老師在某某地方辦道,忽然見師母等人也去了,老師一見說:『你們作什麼來!』師母那時也很尷尬,隨師母辦道的人說:老祖師有命說:「今天你們去某某地方有事,我們尊祖師之命來的」。正在這時候,老祖師來到說:「你們二人必須有夫婦之名,老中有命,我祖師作主,結為夫婦,就在今天,不能違老中之命。」
師尊師母一聽,怕得不知如何是好,諸天仙佛來借竅者有多位賀喜,老祖師有命:一定要去我們老師家,中不去不行。師母隨之大家到我們老師家中,老師家中劉師母破口大駡,我們師母在老師家過了一夜,哭了一夜。隔天就同師尊與各位信從去濟南住下,慢慢發展道務,濟寧不能住,十七代祖師弟子也毁謗老師,可是隨從我們師尊師母這些人,也是十七代祖師之弟子,因知道這一切之事是上天安排,不是大家說毁言謗語,所以返回又拜我們老師師母。還有劉師母不承認這事,她兩手倒背身後不能轉動,有一個月的時間。是胡道長勸老說:「你承認吧!這是上天主使你受考,劉師母叩頭求老中慈悲,我承認,她的手不葯而癒,就可以轉過來了」
師母先說後應、先知先覺的聖蹟
民國三十七年韓老前人帶領二十餘位開荒者,準備前往西安,稟報師母時,師母卻說:「你的名氣太大,不要上西安,你們應該向東南方去,那裡有許多原胎胇子等你們去渡」。老前人想:「東南方就是台灣,經過日本統治,又受第二次大戢影響,經濟幾乎崩潰,己是落後的像個荒島,能夠開展道務嗎?」
老前人正在猶疑,師母即以堅定的口氣說:「你們儘管去吧,辛苦經營,只要熬得過十年,道務就會宏展,如果辦了十年仍辦不開,那就回來找我,是我天命不真。」經過千魔萬考,抱定宏愿,披荊斬棘,以愛心血淚與智慧,堅定突破重重難關。十年之後,台灣道務果然蒸蒸日上,足證師母老大人秉承天命,先說後應,乃是一位先知大覺者。也曾對前人老說過….現在受苦沒關係,將來你有住不完的房子。這也印證了先說後應的事蹟。
師母頂劫受難,為道自囚的偉大精神
師母在台期間,聞官考不斷,不忍眾徒弟受屈受罪,乃發願頂劫受難,終年足不出戶,自囚色身,她老不僅自囚一年,而是二十餘年,默默地承受這份孤寂,卻鮮為人知。民國五十年間,那時候道是被勒禁傳道的,當時師母初到台灣,得知弟子傳道艱困而心痛如絞,她老到世間來是為了拯救眾生的痛苦,天道弟子都是她老的愛徒,又得知眾位前人輩受官考,被抓去監牢獄,所以師母說悲切的懇求上天說:「要關就關我好了,不要關我的徒弟」。從此師母隱居在中部,終年足不出戶,並且叩求上天慈悲…..除了叩頭還是叩頭…..慢慢的種種的官考、刁難在無形中都化解了,道又可以辦下去了。致使由台灣傳遍世界各地。師母的一生是平淡的,她老沒有示現神通,也沒有示現如師尊的幽默睿智,而只是如長啼菩薩般,對眾生充满了如母親般的慈愛關懷。民國六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戭然天地變色,雷電交加,忽然間傾盆大雨如泣如訴般的直洩下來,她老功果圓满,回天交旨,榮獲上天封為「中華聖母」。
師母歸空前曾向幾位老前人、前人慈諭:「我走了以後,天命並不收回,你們要好好繼續追隨天命,繼續辦下去;如果大道愈辦愈宏展,就有天命,如果辦不開而能守住愿立,也可以成。」
三、結語
(一)濟公活佛三大弘願:
1.在先天渡化眾生,達本還源
2.在後天移風易俗,實現大同世界
3.繼往開來,復興儒家固有文化
(二)把握白陽期大開普渡,好好學修講辦,以報答天恩師德。
月慧菩薩 倒裝降世 https://bit.ly/3cd3dVZ
-------------------
月慧菩薩                      ──摘自《懷念師恩母德》
師母乃月慧菩薩降世,即佛經中所說之末法世降世之月光菩薩。
師母姓孫名素貞,乃山東單縣人,生於民前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五 年)民國十九年萃 命與師尊在山東共領天命,輔佐道務。與師尊共 同肩負普渡收圓之職,為一貫道後東方第十八代祖,白陽二祖。
民國三十六年中秋,師尊溘然歸天,天命移轉至師母身上,由師母 繼承普渡收圓重責。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師母曾至香港,三十九年又因掛念徒兒,再度返回大陸欲與徒兒共存亡。後因共黨騷授不斷,前賢力求師母,才輾轉經澳門 、香港來台。
於民國四十四年抵台,居住於台中。在台期間為頂道場官考之劫而禁足自囚,且百病叢生,晚年中風不良於行。一生鞠躬盡瘁,於六十四年與世長辭,人間壽八十一裁,老冊封為中華聖母,葬於桃園大溪 鄉。
親縫衣裳為徒兒
初冬的夜幕低垂,月光悄悄地斜照進窗前。此起彼落的蟲鳴遠遠應和著。在這靜謐甜美的夜裏,一雙溫暖的手,正在燈下縫製衣裳,一針 一線間充滿了慈愛。
這件袍子是為師尊身邊的三才縫製的,這個三才由於自幼跟隨師尊 ,所以師尊待他一如自己的兒子般,白天共同辦道,夜基也共枕共眠。 而師母對徒兒更是噓寒問暖、呵護備至,從未因自己乃身負天命之祖師而有了尊大的心。反而親切謙卑,在辦道間餘時,還經常為徒兒們 縫補衣裳。
想到在寒流徹骨的嚴冬,這件袍子能為徒兒帶來些許溫暖,師母慈 藹的臉上露出了一種層於菩薩無私的愛。一切眾生皆如她的子女,在疾苦的人世,她願竭盡自己的生命,為眾生帶來一些光明和煦。
如今八十餘歲的前人,仍珍藏著這件師母親縫的袍子。雖然歷絕歲 月滄桑,這袍子早己陳舊不堪且不合時宜了,但它卻包藏著師母不死的 愛與心血。
向東南去
約是民國三十年間吧!韓前人帶領著二十二位前賢準備前往西安開 荒,然而稟報師母時,師母卻告訴他們:
「不要向西北去,向東南去開荒,那兒有許多善良的原靈佛子等著你們去渡。」「東南?那不是台灣那個荒島嗎!」每個人聽到東南部驚愕地楞住了。那時「台灣」給人的印象是蠻荒且久經日本統治的一個沒人管的島嶼。人們請的不是日語便是閩南話,而他們都是道地的北方人,一句閩南話也不會說啊!而且離開與他們休戚與共的土地,飄洋過海去墾荒,對土地的那份不捨的依戀及對台灣的陌生恐懼,使他們非常猶豫,然師母卻更堅定的說:
「你們往東南去,會有十年的艱苦歷程,但只要你們有心,苦熬過這十年,以後的道務會辦得很宏展。如果你們十年後仍沒有辦開,可以回來找師母,證明師母的天命無效。」
憑著師母的這句話,韓前人率領十六位前賢整裝出發,相繼渡海來 台。雖然前途如大海般茫茫不可知,但他們仍然勇猛挺進,跨越了海峽 的洪濤怒浪,來到了蠻荒野地的台灣,開始墾荒播種。果然如師母所料的,前賢們辦道簡直寸步難行,語言不通、處境陌生,加上不久大陸淪 陷,經濟支援全斷,更是艱苦萬分,稍有突破時又逢官考難關。
然而憑著他們對師母堅定的信念,不論路多麼崎嶇難行,不論遇到 多少艱難險阻,他們仍一鋤一地的耕耘。終於他們發現台灣確實是一個 良田阡陌,五穀豐收的美麗寶島。
回顧近四十年的歷史,不得不歎服師母的先知先見。在大陸淪陷前她把徒兒一個個趕出大陸,叫他們到台灣、東南亞、美國……。,各處開荒下種,炎黃子孫沒有一個不熱戀自己的國家土地的。拋家捨業是如何錐心刺骨的痛楚?然若不是師母的睿智,如今道脈如何能傳遍五大洲? 如何能在台灣蓬勃發展?如今在台灣的中國人、在海外的中國僑胞如何 能得道?
而反觀海峽對岸的大陸,四十年來一貫道一直被以「現行反革命」 勒禁之中,若不是師母的先知先見,道脈在共產當的摧折下,恐怕也早 已盪然無存了。
如今海峽那岸往來的消息,當年的前賢有被勞改數十年折磨得不成 人形有被強迫灌肉的而頂幼遇難更足無以計數,師母是如何承受這種割心之痛?難怪師母終日哭波流淚,菩薩與眾生本是一體,何況師徒之情 如親子一般。
在懷念師母的情緒中,總是特別感悽這句話!!「向東南去。」若 不是這句話,台灣今日依然是一片靈性荒漠,而我們也依舊流離在生死 苦海中無法得道。
自囚餘生
在紐的有一位以自囚而聞名的台灣藝術家,大約是一九七八年左右 吧!他在紐約蘇荷區建了一個監牢,在律師見證下簽層封條後,將自己囚禁在自己建立的木牢中,沒有言語、書報、電視……一切文明產物, 過一種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長達一年之久。
有人以為他是在抗議現代文明,有人以為他是仿效僧侶閉關自省, 而也有人認為他完全是自虐……。雖然眾說紛云,但不可否認的,他這 一舉震驚了世界藝壇,直至今日仍未令人忘懷。
從前學藝術時,也曾深深佩服過他抗議的勇氣及能耐得住一年孤寂 沉靜的韌性,因為這個嘗試所要付出的代價是無法預估的,也許在自囚 中生命就此枯竭,也許會導致神智崩潰,誰又敢把握?
這已是許多年以前的事了,多年後,才知道在台灣也曾經有一個人, 不僅僅自囚一年,而是二十餘年。她默默地承受這份孤寂卻鮮為人知,她 就是白陽弟子們敬愛的師母!月慧菩薩。
是三十多年前吧!當時一貫道信徒漸漸多起來,非但受到各方矚目, 更是被各個宗教聯合排擠,種種不實的捏報使得道場被勒禁傳道。 那時師母初到台灣,她各地採訪前賢後,得知一貫道在台灣傳道的艱因而心痛如絞,她到世間來是為了拯救眾生的痛苦,是為了渡眾生了 脫生死的,一貫弟子都是她的愛徒,她慈怩的心不忍見愛徒受苦,更不忍見到披荊斬棘中建立起的道場毀於一旦。於是悲切地說:「既然他們要關,就關我好了,不要關我的徒弟,既然他們要折磨,就折磨我好了,不要折磨我的徒弟。」
從此,師母便隱居在中部,終年足不出戶,囚禁在用慈悲築起的監 牢,也從此師母原本健朗的身體,開始受種種痛苦侵襲而日漸衰竭。但 也是師母說了這句話後,種種官考刁難在無形中部化解了,道又可以辦 下去了,這一大劫官考,就這樣由師母一個人背負起來了。維摩詁經云 :「菩薩為了悲愍眾生流轉生死而入於生死海,示現生死病苦,如果眾 生的病好了,則菩薩的病自然也就好了。菩薩的病因啊!是完今由大悲 心而起的。就像一個長者,其子得病,則父母也一起生病,唯有孩子痊 癒,父母才能得癒一樣。」
師母便是如此一位菩薩,為了眾生而入於生死,為了令道脈延展下去,寧願囚禁自己,為了解脫徒眾們的痛苦。她寧願為眾生背負如山石 般巨大的苦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道場的成長換來師母日益蹣跚的步履,道場的茁壯換來師母身體日漸衰弱。
遙想那個曾經桎錮師母的,是一個如何的監牢啊?沒有檻杆、沒有牢鎖,也沒有律師封條見證,甚至沒有在佛前誓願。只是一個悲願,一 句諾言,她的生命便進入了無邊漫長的自囚歲月,二十餘年間病痛不斷 直至歸空。
一個藝術家,為了藝術理想,為了成功成名,最多也只能囚禁自己一年,而一個菩薩,為一個悲願,卻可以囚禁自己二十餘年,而且長年 承受病苦折磨。將眾生的業障化為病痛承負在菩薩的報身。
師母甚至不願居功,一般道親以為師母是因體弱多病而隱居,苦不是前賢聽到師母這意義深遠的一句話,以及日後的印證,師母也許就這 樣默默地頂劫受難而沒有人知道。
凝眸注視師母的照片,總有無限慚愧與自卑,她那雙慈母的眼睛,似 乎為了眾生有流不盡的淚,絹秀的眉宇仍掩不住堅韌剛毅的性情,而那緊 閉的雙唇流露著屬於巾幗的忍辱負重,那張看似平凡的臉中,凝著多少不平凡的力量?看似柔弱的身子,竟扛得住眾生的重幼大難?如今在師母庇蔭下坐享修道人生的我們,如何能了解她二十餘年禁足負劫的艱辛? 華嚴經云:「菩薩如是受苦毒時,轉更精勤,不捨不避、不驚不佈、不退不怯、無有疲厭。何以故?如其所願,決欲負荷一切眾生令解脫故。」 這正是師母一生的寫照,她從未示現神通來取信於人,而只是一心要負荷眾生的劫難,希望大道能普悽,眾生都能了脫生死。
二十餘年的自囚,換得了今日大道普悽,也換回了無數眾生回歸自 性。「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 子粒來。」
師母的一生正如一粒包含著擎天撼地生命力的種籽,雖然她的生命 已熄滅了,但她用生命播的種,已換得無數生命的萌芽成長。
一萬叩首
那是民國五十年間,正值一貫道官考最盛熾的時候,取締的禁令,一像肅殺般的寒風般席捲天道道場,佛堂在嚴密的監督下一個個被查封關閉。
天道的佛堂,正像那一行泥中的雪蓮,在人們不注意時,悄悄地綻放 在每一個陰濕污濁的角落,開花結果,非但無視於五濁惡世的污穢,而 且一寸一寸地淨化間浮提。然也許是人類的「共惡業」吧!活淨的佛堂竟無端地被視為異類,一處處被查禁,許多前貿唯恐連累道親,主動停 止了傳道,那些好不容易上了岸的道親們在佛堂關閉後頓失依靠,重新跌入了浮沉的泥沼,前賢們雖然痛心,卻也莫可奈何。
這一天,一張公文又送下來了,內容正是勒令查禁中部的一個佛堂 。上天垂愍這張公文竟竟到一個一貫弟于手中。他雖然是一個小主管, 但他的權限是無法擋住這張公文,而這張公文只要再下傳便是執行單位了。凝視著公文心喜想著:「理天的門又要關上一扇!」他的額頭冒出 一粒粒汗珠,手心的冷汗也沁濕了公文,他能做的只是秉報前人了。
苦海無邊,天道的應運是多麼珍貴難逢,眾生好不容易有了可到彼 岸的法船,卻眼看著白陽法船一處處被粉碎了。前人們各個面色凝重踱步嘆息,尤其這個佛堂可說是中部道場的樞紐,一旦關閉,中部道場即 將面臨停擺的危機,非但無法繼續辦道渡人,而且將有多少道親因而流 離失所,再回到流浪生死的人生?前人們雖然憂心卻相約著不可讓師母知道,害怕師母過度操愛而加重病情。
然慧質蘭心的師母,早巳洞悉徒兒們個個心事重重,經不住師母的 追問,前人們還是全盤托出了,師母深邃的眼睛沁出一抹淚光,沉默了 許久後,師母慨嘆地說:「我知道了,只有懇求老慈悲了。」
那個夜晚,秋盡冬殘的大地肅然淒涼,淨潔無塵的佛堂中燃起了一 爐檀香,佛堂前伏跪著一個鬚髮斑白、年老病衰的一代聖人,她蒼老臉 上有著如磐石般堅定的意志,佛燈照耀下聖潔的臉如明月的光輝。為了頂眾生的劫,願燃燒盡最後一點光芒,她濕潤的眼中飽盈著將落未落的 淚水,心中默默祈願著:「眾生的劫難,由我一個人來背負吧!」
渺小的身體,卻有著慈悲壯大的力量。一叩、再叩、三叩……。一 千叩首、二干叩首……。沉默安靜的大地都驚醒了,幽黯的閻浮提中, 克有一把莊嚴澄澈的火炬照亮了無邊的黑暗。天地鬼神都不得不流下感動的淚水,一個柔弱的女于竟要肩扛眾生無邊罪業!八干叩首、九干叩 首……。每一叩首都是鏘鏘的迴向。
上天說:「這是眾生的共業,須由眾生共負。」
「我也是眾生,由我來負吧!」她默默地祈求。
天沈默不言,而師母依然堅定的叩首,時光在緘默的對晤中滑過, 不知不覺中,一道淡淡的微曦投射進香雲長繞的佛堂。大地甦醒了、蟬 聲、鳥嗚合奏出感恩的樂章,師母終於聽見了來自心底慈悲的訊息,她知道上天已允諾了她的懇求。
叩完了一萬叩首,她挺著關節不良的背,蹣跚的步履有些踉艙,她 沒有感覺到自己的腰已不再像從前般挺直,步伐也不似從前剛健,她也 不知道自己的精神在急劇的耗損:心中想的只是:「佛堂可以繼續辦下去了,又有許多原靈佛子可以登船上岸了。」絲毫沒有感受到沉病的身心又多負了一擔重量,那張勤禁公文的重擔又加在她柔弱的身上了。
曾經隨侍過師母的德慧菩薩(張玉台前人)受師母典範的燻陶,在她辦道過程中,識字無多,很少言語教化除了對眾生自身善良慈悲的天 質以外,就是經常為眾生叩求,時常在夜半獨自在佛堂叩首,這是她辨 道的依據「求上天慈悲」她的無我相成就了菩薩的修持,也讓我們看到 師母風範的接續,道是天人合辦的,當人力所不能時,只有誠心叩求。
公文沒有下達,佛堂也沒有被查禁,反而當局派了專員作了一番正 面了解,而確定佛堂並非如公文所隨之邪教,於是解除了禁令。前人歡 天喜地地稟報師母,師母也只是淡淡一笑:「沒事就好。」 當眾人嘖嘖稱奇時,只有隨身服侍師母的前人,眼角掛的晶瑩淚水 忍不住落了下來,只有她知道,這並非奇蹟,而是師母一萬叩首感動了 天地神明。
一片西瓜
有一回,在圓山 飯店前看到許多由豪華轎車下來的僧侶,互相問候揖讓,一時不禁為之目瞪口呆,僧侶們何其奢華啊!後來輾轉得知原來 是佛教的一個國際會議在此舉行,觸景生情地想起了一則師母的故事。
師母隱居禁足期間,不論冬夏足不出戶,有一年夏季,天氣似乎比往常炎熱,火辣辣的太陽,像烈火般的燃燒著大地,那一天是那年夏季 最燠熱的一天,天空中沒有半朵雲彩,燠熱的天氣,即使坐在屋裏也是 揮汗如雨。
師母輕拭著額頭的汗水,問身邊服侍的前人:「現在外面一片西瓜 多少錢啊?」善體人意的前人,深知師母儉樸成性,所以那時一片西瓜 分明是一塊錢,卻故意說:「一片西瓜啊!才五毛錢而己。」師母輕皺了一下眉頭:「五毛錢?我遠是喝口水好了!部是眾生的錢。」
前人急哭了,師母到台灣多年,每日節衣縮食,鮮少嘗過西瓜,於 是趕忙上前說:「師母,我出錢,我自己賺的,不是眾生的錢」而師母 卻笑了。「傻徒兒,你的錢還不是眾生的錢,還是給我一杯開水吧!」前人每次說到這個故事總是泣不成聲,在那沒有電扇沒有冷氣的酷暑中,唯有一片清涼的西瓜可以令人滿口生津沁涼無比,他多麼希望師 母她老人家能吃下這片西瓜!
今日的神職人員無不是極盡奢華的,而師母,這白陽天道的一代祖 師,卻不捨眾生五毛錢,她給我們回天國的路,為我們負劫受難,而竟 連一片西瓜都捨不得吃。在她心中一切的金錢都是眾生的錢,而眾生的錢只能用來辦道、渡人,而自己盡可能的節衣縮食。
師母的一生,早年傳道奔波勞碌,在戰亂中顛沛流離,晚年在台灣 又禁足頂劫,一生中無一日不在為眾生受難。像母親一樣,她的夏病部 因我們而起,她的白髮也部是因我們而白,更為我們的愚迷使她有流不 盡的淚,這樣的恩德,豈是一片西瓜所能回報?
早年在大陸傳道時,師尊師母非但沒有轎車,而且是步行傳道,一 個村落接著一個村落的走,每當到了村前,他們總是先拿出身上的窩窩 頭,囫因吞下充飢,待過了進餐時間再進村傳道,唯恐在進食間傳道而 帶給眾生不方便。
而也正是這般嚴謹的身教,至今每位前人無不是克勤克儉,謹守著 師尊師母儉樸的生活習慣,每當前人們看到佛堂中菜肴過度豐盛,便忍 不住要苛責一番,天道弟子如何敢忘記師尊師母儉樸的家風啊!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師母這片未入口的西瓜,是多少天道弟子 心中的警鐘,在一餐一飲中減少了多少因浪費而造的業障!《懷念師恩母德》月慧菩薩-行誼  https://bit.ly/2TP14K2
----------------------
彌勒祖師一大事因緣
此期白陽期盛逢「彌勒祖師」應運掌天盤,濟公活佛、月慧菩薩掌道盤,三佛共辦,三曹普渡收圓大事,因此一貫道,乃以彌勒祖師為主要之神祇。濟公活佛倒裝下凡為師尊,月慧菩薩倒裝下凡為師母,此三佛乃末後一著,普渡收圓之三佛也。
彌勒祖師為渡化迷情多次下凡轉世
彌勒初次降生時在二千五百年前,出生於北印度波羅奈國的地方,他的父親是波羅奈國的丞相。波羅奈國的國師(波羅門教的法師)會觀星望斗,知彌勒乃北方真武星下凡轉世,而生嫉妒,偽奏國王說:「今日我國國內在於子、丑、寅三個時辰所生的孩子,其中有一位是惡魔星來投生,以後成人會與國王傾拼江山,需要滅掉。」國王聽信國師之言,即時下一道聖旨給全國各府州縣,在當天子、丑、寅時所生的孩子全部要殺掉。可是丞相夫人也正在這一天子時生彌勒,所以丞相聞報後和夫人非常著急,即時叫他的弟弟,帶彌勒逃避外國,馬上提丞相令旗派十六武將連夜出關,逃往外國去撫養,至七歲時,他的母舅帶他及十六名隨將一起到靈鷲山參拜釋迦佛祖。
彌勒菩薩摩頂付法
以摩彌勒菩薩摩訶薩頂,作如是言:「彌勒,我付囑汝,於當來末世,後五百歲,正法滅時,汝當守護佛法僧寶,莫令斷絕!」爾時如來,伸金色手,摩彌勒菩薩頂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光明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為利益一切眾生,尚受無量億劫之苦;況復如來付我正法,而當不受?世尊!我今受持於當來世,演說如來無量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彌勒授記後
只有彌勒不算為弟子,因釋迦牟尼佛,知道他是末法時期下世掌天盤收圓的佛祖。在這時佛就開始講述將來三期末劫,彌勒會下世,來普渡九六原人佛子,你們皆在彼時要再下世轉生為人授記,才是真正脫凡,免再流浪生死輪迴。當時釋迦佛祖講述,以彌勒救苦經證明在三期普渡時,彌勒祖師掌天盤,接受一條金線大道,在於三期末劫中傳授,所謂辦理末後一著收圓大事,承上天 老母天命大開普渡時,在中國乃開端,傳至全球各國。
此為彌勒祖師之所攝受天曹、人曹之神人。受彌勒祖師所攝受,度脫(當時的諸天神聖),天龍八部、佛弟子、凡夫等,聞釋迦佛祖的保證,皆發愿要上生彌勒淨土。觀此可知!對於:
一、我們求道時恩師保證求道者,只要能立愿了愿,定可天堂掛號,地府抽名,是絕對保證。
二、二千五百年前,釋迦佛祖在說彌勒上生經時,也作同樣的保證,由此可知大道的寶貴。
三、若能以彌勒菩薩為當來下生之未來佛,為皈依者,並時時持戒,福慧雙修,稱念彌勒名號,這種觀想皈依,絕對可往生兜率陀天內院。
四、每日誠心燒香禮拜,稱彌勒祖師名號,堅守五戒,一心宣揚彌勒福音,扶助彌勒祖師普渡三曹,皆得往生理天。
五、先發無上菩提心,並能住不退轉於無上道,蒙佛授記,然後再修證,此期之先得而後修的奧妙法門,使人人可以達到究竟之佛果。
彌勒救渡眾生
在這彌勒降世時,正遇著大劫臨頭,實在可畏之時期,所以彌勒佛祖說:「這次彌勒下世轉生責任重大,遇到罡風劫降世,要救渡眾生脫災劫,也要負責收圓九六原人平安回鄉認母。所以說彌勒下世不非輕。」要使原人聞道明劫的利害,始能悟道改惡向善,也是辦道詞:「末後一著昔未言,明人在此訴一番,愚夫識得還鄉道,生來死去見當前。」我們雖然是凡夫俗子,能返本還原,歸根復命是一大機緣。是承 老母之懿旨口令,三天神聖,幫辦助道,在這次大道普傳,彌勒祖師的千百億化身,時時當眾生遇災劫時,只有默念真經,就能遇難救難,遇災除焉,遇善相助,遇事相辦,使大劫遠退。屆時默念真經,神欽鬼驚,三天口令(口訣)一發,仙佛降臨齊來救災救劫,所以彌勒祖師下世是意義重大。
(轉載自美國全真通訊)
---------------------
宗教中有許多人老號稱自己是甚麼聖賢?什麼神佛?什麼主基督?來倒裝下凡倒裝降世的現象,此些事物的真相到底如何呢?在此大家不妨先來瞭解『倒裝下世』這一言辭的原意?『倒裝下世』即歷往的甚麼聖賢﹑神佛或主基督重新降臨到人世間,且是降臨在某些人的身上,這說之為倒裝下凡、倒裝降世。這裡可以舉說現今一些實例:某某神教會的主事者稱其是『基督耶穌』倒裝下世,要帶領二十一世紀的人類走向神的國度;天道教的某一支亦有人稱自己是『彌勒祖師』倒裝下凡,要治世、要三盤重整、要收圓;某某協會的主事者稱自己是萬國法王萬教教主,要重新帶領宗教並展開復古收圓﹑因果大清算等;還有許多宮廟的師兄師姐們稱祖﹑稱佛﹑稱神﹑稱王﹑稱母﹑稱主﹑稱龍﹑稱鳳也非常普遍的充次在台灣的宮廟當中。
大家首先要明白ㄧ事理,歷往什麼聖賢﹑神佛﹑主基督都是因應宗教需要而神格化虛擬化的尊稱罷!因人死後並無靈魂現象的存在,又如何奢談轉世倒裝下凡的可能性呢?這一觀點在今已步入二十一世紀的年代應該要重新有所確立。可是此中又出現了一很大的盲點讓大家覺得非常疑惑,既言人死後並沒有靈魂現象的存在,但人世間又何以總有許多靈魂現象出現的事證,那麼倒底何種說法才接近於事實呢?在此不能否認人世間確實有很多靈魂出現的事證,但現象的發生未必就等於事實的真相,有關於此續下會說明清楚。
      現象與真相會產生混淆不清的原因,是因我門過去並不瞭解外星來的靈體生命之特性特質與在人世間運作的手法。此靈體生命(有稱神﹑稱佛﹑稱無形﹑稱聖靈﹑稱天使等)長得非常的細微,細微到可以隨意進出人的腦中樞,而人完全感覺不到也無從知悉其之進出的。其實靈體生命可以進入人體說來也沒有什麼稀奇也沒有多大的了不起,因為有許許多多的細菌病菌何不是ㄧ樣可以無端的進入到人的身體。主要問題,這一靈體生命是具智慧性具移動性的能力,且能與人的腦中樞作業系統可完全相容,並能充分利用人的六識感觀系統。簡單來說:你眼睛所能看得到的,也等於祂與你同步看得到,你耳朵能聽得到的,也等於祂與你同步聽得到,,你能感知的祂與你同步感知到,大家如果能真正了明這些問題,能不感驚嘆與恐怖嗎?
      大家要想想當這一質性與人的腦中樞完全相容之『靈體生命』混合在同ㄧ個人的腦中樞時,你根本無從去分辨是你中有我或我中有你的,再加上靈體生命可以操控人的腦中樞使之呈現宗教俗稱的六通現象。其中最關鍵是視覺神經系統的操控祂可以虛擬出千變萬化的虛擬影像,在這一情態下,靈體生命要如何說怎麼說都可以,說之昰某某人的靈魂﹑某某元神﹑某某元靈﹑某某動物靈﹑某某山川海怪﹑某某嬰靈﹑某某冤親債主﹑某某神佛﹑某某主﹑某某天使﹑某某無形﹑某某祖靈﹑某某鬼﹑某某魔等等都可以,反正人是根據眼睛所見的虛擬影像來作判斷,因人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即成ㄧ顛破不了的事實與鐵證,當會深信不疑呀!說之昰什麼來倒裝下凡,人自然也就相信自己是什麼來倒裝下凡。坦白說任何ㄧ形式的宗教多存在倒裝下凡的事例,只是所用的語詞或有不同,譬如說:降臨﹑降身﹑附體等,這些與倒裝下凡都指同然之事。當中如要嚴格加以區分的話,也只是『靈體生命』在某個人身上潛伏與停留的時間是長是短,是間斷性或連續性之分罷!短者有數天,長者可達數十年之久。
具體而言:『人所見的靈魂﹑神佛﹑主﹑魔等等現象,均是靈體生命利用人的視覺系統所虛擬的影像』,故真相與現象得介分清楚。
       上之說法或許一時尚撼動不了大家傳統宗教的觀念與印象,那就另以宇宙本體的觀點來說,宗教常提到人體是宇宙本體的一小環,人體與宇宙本體是相契相應的。宇宙的本體是有生﹑有死﹑有合﹑有化是論因緣的,緣近則生合,緣盡則死化,又何獨人的靈魂可以不生不滅呢?如果人的靈魂可以不生不滅,則人的本體與宇宙本體就出現不相應的情態了!那宇宙本體之說勢必要重新釐定。其實靈魂的不生不滅應看成一意象詞,在言人的優良精神﹑典範﹑言行是可以穿透時空﹑國度﹑種族的,此並非言人實際的靈魂可以不生不滅的。
      『倒裝』應只是一假借詞,何以說之為假藉詞呢?這得從兩個層面去瞭解。首先要瞭解遠從一外星文明來的『靈體生命』來到地球間行使外星人(有肉體的上帝﹑神佛)所託付宗教上的旨令與目的,必得利用人世間所有的時間﹑空間﹑人﹑事﹑地﹑物等為說,如不假此為說,而只言外星文明的事物,那根本無法有效切入於人類的環境,也不合乎人性之所需,故需利用假藉這一種方法。譬如說:假藉過去的基督為說,便是假藉人假藉事務為說;譬如說:假藉宋仁宗假藉明太祖假藉岳飛關公為說,便是假藉過去的人事物時間空間為說。如不假藉這些為說,那許多的東西則難顯其意也說明不清楚的。既是假藉便與實際情態是不相吻合的,簡單說:『過去的甚麼聖賢甚麼神佛甚麼主是無法真正倒裝在現時人的身上』。
      『誰來倒裝在某人的身上』有兩種意義,一在說明某人所承受天命的基本屬性,一是希望某人能效法並學習過往聖賢神佛等之精神及事蹟。譬如說:『基督耶穌倒中在某人的身上,那僅能代表此人所承受的天命屬性比較接近於耶穌過去事蹟的某一部分,但不足說明或代表他就等於耶穌或他就是耶穌』。宗教中有太多的人並瞭解這一些道理,故而自稱自己是誰,這其實是荒繆之事。就以我個人來說,所我承接的天命屬性接近於『摩西』,但我從不認為自己就是『摩西』來倒裝下凡。人終歸是人,靈體生命終歸靈體生命是兩碼之事,不能混為一談。


觀世音菩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ceKyt5
南海古佛(觀世音菩薩) https://bit.ly/3emEak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