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然他是濟公活佛(1889年8月15日-1947年9月29日)本名光璧,字奎生、道號天然,又稱弓長祖,山東濟寧人,一貫道祭祀儀軌及教義重要奠定者,尊稱師尊,又尊其夫人孫慧明為「第十八代祖師」(張為弓長祖,孫為子系祖)。他是濟公活佛分靈倒裝降世,故又稱濟公老師,且於他逝世後證得果位天然古佛+張天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U8gVR4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7690296228/videos/2774197666179883/
基礎組
一貫道四大道場之一,以發源於中國上海基礎壇而得名。
1946年(民國35年)5月,廈門基礎道場唐紹繼、解昭武、劉遵三、曹鐵善等人首先抵達臺灣。10月,黃自然又率袁翥鶚、袁翥鴻、顧祥麟等抵臺。最初以臺北市為中心,陸續開辦至瑞芳及臺南市等地,建立數間佛堂。1947年3月,張培成來臺,其後唐紹繼等人返回大陸,張培成成為基礎道場在臺的領導人,在臺北市南昌街設天豐壇,與三重之黃自然等在臺北地區辦事;袁煮鶚經營瑞芳;顧祥麟開辦臺南市;曹鐵善則往宜蘭開展。上海和光壇於1947年張慶恩在竹南成立天仁堂,後由顧玉英負責,並將道務拓展至中壢、桃園一帶;其後因官考,道場併入基礎道場。
基礎組現今整合為:(一)張培成主持忠恕道場,道務中心為桃園龜山忠恕道院;(二)黃自然主持天基道場,共有3位前人,道務中心為臺北三重天基聖堂;(三)蔡進木主持天賜道場,道務中心為苗栗造橋天賜佛院。
基礎組分老、中、青等不同年齡層施以啟信及人生教育;設忠恕學院培訓講師及辦事人員;成立基礎道德文教基金會、忠恕道德文教基金會致力於社會文教公益活動。
海內外有6千所佛堂,遍及五大洲20多國,重要者如礁溪天庭道院、花蓮天基聖堂、菲律賓宿務先天聖道院、描戈律忠恕道院、布里斯班忠恕道院、洛杉磯全真道院、舊金山忠恕道院等。一貫道四大道場之一,以發源於中國上海基礎壇而得名。
1946年5月,廈門基礎道場唐紹繼、解昭武、劉遵三、曹鐵善等人首先抵達臺灣。10月,黃自然又率袁翥鶚、袁翥鴻、顧祥麟等抵臺。最初以臺北市為中心,陸續開辦至瑞芳及臺南市等地,建立數間佛堂。1947年,張培成來臺,其後唐紹繼等人返回大陸,張培成成為基礎道場在臺的領導人,在臺北市南昌街設天豐壇,與三重之黃自然等在臺北地區辦事;袁煮鶚經營瑞芳;顧祥麟開辦臺南市;曹鐵善則往宜蘭開展。上海和光壇於1947年張慶恩在竹南成立天仁堂,後由顧玉英負責,並將道務拓展至中壢、桃園一帶;其後因官考,道場併入基礎道場。
基礎組現今整合為:(一)張培成主持之忠恕道場,道務中心為桃園龜山忠恕道院;(二)黃自然創設,黃妹主持之天基道場,共有3位前人,道務中心為臺北三重天基聖堂;(三)蔡進木創設,林松南主持之天賜道場,道務中心為苗栗造橋天賜佛院。
基礎組分老、中、青等不同年齡層施以啟信及人生教育;設忠恕學院培訓講師及辦事人員;成立基礎道德文教基金會、忠恕道德文教基金會致力於社會文教公益活動。
海內外有6千所佛堂,遍及五大洲20多國,重要者如礁溪天庭道院、花蓮天基聖堂、菲律賓宿務先天聖道院、描戈律忠恕道院、布里斯班忠恕道院、洛杉磯全真道院、舊金山忠恕道院等。
張天然祖師於民國十九年(一九三○)掌道之後,即由山東濟寧赴濟南開荒,設立了五間佛堂。
民國二十三年,至天津開荒度眾。天津交通便利,經濟繁榮,人文薈萃,在此引渡了道德武學社社長孫錫(公俠)及全體社員,成立道德壇,從此天津地區道務逐漸鴻展,孫錫後來也成為道長。
民 國二十八年,天津道德壇的張葆經、馮悅謙、劉在田、薛士誠、劉樹桐、張士逢以及來自山東的張寰影、胡壽安等前輩,到上海做生意,順便渡了幾個人,就在上海 呂宋路新城隍廟邊上,租了一間十六席大小的二樓房子設立基礎壇,為上海第一大壇,這就是現今台灣基礎壇的由來。張葆經前人在上海開荒成功後,就北上青島, 壇務由胡壽庵前人擔任,胡辭卸此職之後,由馮悅謙前人繼任,馮病逝之後,由李廷崗前人接任,道務在江南一帶發展得宏展,開設佛堂無數。張培成老前人就是在 民國三十二年由商界朋友引保而求道,四個月後領命,回到家鄉崇明島從事講道傳道工作,開設佛堂百餘間。
民國三十五年及三十六年間,基礎壇之張培成、顧祥麟、袁翥鶚等前人從江蘇省崇明島來台,起初在台北市南昌街開設天豐壇,共同開荒辦道,為維持大家生活,開設泰康食品公司,製造及販賣餅乾糖果。民國三十六、七年時,張老前人曾受在台各支線前人的推舉,擔任過台灣地區各支線之間的副聯絡人。
民 國五十年間道場受到官考,一貫道就朝「有公開活動的場所」、「爭取合法登記」兩個方面發展,即籌建廟宇--基礎組於民國五十六年在台北市寶興街蓋先天道 院。另外籌組台灣省道教會,獲得政府允許登記,藉此取得合法的資格,張老前人即擔任常務理事職務,就在此兩方面的權變之下,道務日益蓬勃發展。
民 國七十七年三月五日「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成立,張老前人榮膺理事長職。為培育道場年輕一代道親,於民國六十三年五月五日開辦「進德修業班」,後更制為 「進德修業研究所」,七十二年二月於進德修業研究所成立「正義精修班」初級部,八十年二月進研所「正義精修班」擴大改制為忠恕學院,並於各地陸續設立初、 中、高等級部,成為道場培育人才之教育機構,所培育之人才遍佈海內外,為道務盡心盡力。
基礎忠恕道場現有點傳師三百多位,道親與道場遍佈海內外。
基礎忠恕總壇-忠恕道院簡介
忠恕道院,是一貫道基礎忠恕道場的總壇,也是全基礎道親們研修真理、進行各種活動、宏揚一貫性理心法的家。
忠恕道院之落成,乃是全體道親一致的期望,更是老前人多年來的心願,因忠恕道院的興建,更能團結道親的心,同心同德,共修共成。。
忠恕道院於八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動土,於八十五年八月完成「先天靈塔,建築,後來陸續完成行政大樓與老中堂等主體建築。
忠恕道院座落於桃園龜山鄉兔仔坑,交通尚稱便利。坐北朝南,地勢雄偉,鍾靈毓秀,青山綠水,景色更是秀麗。本道場位於大同路,而客運站原名叫功圓站,引喻吾輩今天修師尊師母的道,要走大同的路,必能修得功圓果滿。
忠 恕道院包括一棟九層樓壯觀的行政大樓,奐輪莊嚴的老母堂,及緬懷先澤的納骨塔,傍山而建的九層大建築及周邊建築,設計是以結合道親活動、膳宿、文化、教 育、研究、行政、資訊等機能為主要目標,為一多功能用途的現代化大道場,內有:大廳、辦公室、餐廳、圖書館、會議室、講堂、教室、音效室、貴賓室、資料資 訊室、大禮堂等等,可提供容納一千五百人的階梯式現代化講道場所,可舉辦大型法會與活動,方可接待海內外道親住宿之用,更闢研究室,以便帶動道場讀書研究 風氣,此行政中心將扮演基礎道務推展運作中心的角色。而「先天靈塔」,地上七層地下一層,地下一層是供放骨罈位,地上第一層是供奉地藏王菩薩,二至七層則 是供放骨灰位,此一納骨塔可提供歸空前賢、道親安放,為一緬懷先哲,慎終追遠的殿堂。
行政大樓後山翠林中,設有石階登山健行步道及涼亭,滿山種植多種花卉,如數以千數的櫻花樹、楓樹、百年茄冬樹、黑心石樹等,景色怡人,供道親們前來運動、休閒,更添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彷彿置身仙境之感。
忠恕道院,乃代表基礎人的精神指標和沐道殿堂,象徵基礎忠恕的道務正邁向整合團結的新紀元,相信因忠恕道院之設立,在每一位道親心中,必定有更堅定的道心,來迎接未來,以更堅毅不拔的道志,來完成傳道聖業!
大事紀
民國19年
一貫道十八代祖師,師尊張天然、師母孫慧明掌道。
民國24年
天津道德壇成立,由孫道長主持。
民國28年
道德壇之張葆經、馮悅謙等前人在上海設立基礎壇。
民國32年
張老前人於上海閘北泰光壇求道,點傳師是李廷崗老前人(慈佑帝君)(老前人民國三年誕生於江蘇崇明縣新河鎮)
民國33年
師尊於上海市李麗久將軍公館中堂,親自放命予張老前人,領命後。即回家鄉開荒渡眾。
民國36年
張老前人乘船渡海來台開荒,於南昌街設立天豐壇。
民國37年4月
隨王德訓前人至漢口參加懺悔班,接孫師母金線。
民國56年5月11日
台北先天道院落成,並設班講道,求道人數驟增。
民國63年5月5日
開辦進德修班,後更制為進德修業研究所,以培育年輕一代道親。
民國72年2月
於進德修業研究所成立正義精修班初級部。
民國75年7月
於屈尺天青堂舉辦第一屆夏令營。
民國77年3月5日
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張老前人榮膺理事長職。
民國80年2月
正義精修班擴大改制為忠恕學院,設立初、中、高級部。
民國81年3月8日
老前人於點傳師班提出整合理念大綱。
民國82年
基礎道場整合定點班於三月十七日開始。
民國83年4月9日
老前人主持甲戌年大懺悔,巡迴全省共十九場次,計八、七0八年參加。
民國83年
忠恕學院成立廿週年慶暨母親節系列活動,於台北河濱公園舉行園遊會,共五萬人參加。
民國85年8月11日
忠恕道院先天靈塔安座大典。
民國85年10月6日
一貫道世界總會於美國洛杉磯成立,張老前人榮膺首任理事長。
民國88年
老前人召開基礎忠恕道務委員會討論有關九二一賑災事項,並全力投入賑災。
民國89年4月22日
基礎忠恕總壇忠恕道院落成典禮。
民國92年
基礎總壇道務中心舉辦恭祝老前人九十華誔活動。
民國93年8月8日
於忠恕道院舉行忠恕學院三十週年慶。
民國94年8月12日
於忠恕學院舉辦忠恕道院五週年慶。
張培成老前人
張 培成老前人,江蘇崇明縣人,生於民國三年,民國三十二年於上海求道,四個月後受領天命,隨即返回家鄉開荒辦道;自此捨身辦道,推展道務。民國三十六年來台 開荒,渡人無數,並建立忠恕道場。民國六十三年創辦進德修業班,後改制為忠恕學院,積極推展道學教育,成全青年道親,以有組織、有系統的方式傳承祖師慧 命。現任:一貫道基忠恕領導前人、一貫道世界總會理事長、基礎道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基礎雜誌及出版社創辦人、忠恕學院院長。
民國35年,年僅26歲的袁翥鶚抵達臺灣,開啟了他傳道的一生。
一貫道從中國傳到臺灣,再由臺灣走向世界,當時捨棄家業來臺灣傳道的前人輩,成為一貫道發展史中無法忽視的一群人,袁翥鶚(1921-2016)即是當年來臺傳道且一生堅持修道、傳道的一員。
他不屬於克理斯瑪(Charisma)之魅力型的領導者,卻是張培成(1914-2010)所領導之基礎忠恕極具關鍵的少數,而他這個關鍵少數在張培成過世前,始終默默無聲,也因沉默、謙和且不與人爭,以行動實踐修道的精神,啟發一貫道信仰者,願意追隨他一起開創「修道」的自在生活。他的事蹟,不在事功,而在他的德行與德性,因德行而成就事功,因德性的修持令人欽佩,願意追隨他。他與張培成年紀相差不多,求道後敬重張培成如父,躬身力行的修道工夫,感動無數道親,深受基礎忠恕道親敬重的前人輩。
::: 一貫道基礎忠恕全球資訊網 ::: - https://goo.gl/r7a5s4
::: 一貫道基礎忠恕全球資訊網 ::: - https://goo.gl/DCWmg4
地址: 333桃園市龜山區大棟山路111號
電話: 03 359 1111
我們基礎道場,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靠全體同修上上下下含辛茹苦、苦口婆心,從不懈怠的修辦,勸化蒼生才有的……這個殊榮的成績我們必須保持,我們必須繼續的發揚光大下去才對。
同修們,基於天時之緊迫,不得已憑著道本一體、理無二致的理念,毅然決定做一個適時的調整,這個調整即是「道務整合,成一整體」,也就是所謂"生命的共同體,藉以調整大家散漫的步伐,而能符合了愿盡職的神聖責任。
任何事情的策定,總是希望它能夠成功起來,只是這個成功,則必須由我們全體全力的來推動,到現在為止,大致上都獲得了大家一致的共識,這實在足令人高興的事情,剩下的還有一些,小細節,就有依賴各位的幫忙,腳踏實地的去圓滿它。
我知道,各位為了道,把精神、金錢、時間都已經犧牲了不少,但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則又是大家共同的信條,所以我們必須再做.一些加強建設的事情:
第一、要認清時代,岌岌可危,不能坐視崩潰。我們每一位同修,尤其是年輕一輩的,必須要有大智慧、大魄力、大犧牲,做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愿事,並要發出悲天憫人,濟世渡眾的心念,不分彼此地推動道務,闡釋道義。
第二、要低心下氣,學習孔子的五德:"溫良恭儉讓」,德行在前,學術在後,內涵豐富,義理精闡,這才是修道人應有的胸懷與形象,切忌驕氣與多慾、淫志與邪念,因為這些對一個修道者來說,絕對是沒有好處的。
第三、要虛懹若谷,才能吸收更多的知識,蘊出更清新的理智,來圓滿道場,設若以為,我被推薦出來做人才,就認為身份提高了,在舉止方面則有所怠慢,這樣一來,不但是降低了自己的身價,也讓自己直屬的點傳師、前人都感到失望,這是有過錯的。
我們要知道,道不在高處,莊子說:「道在瓦礫,道在屎尿」,意思是說,修道的人,應該是越修越低,才是真誠的修持,才能有所究竟
各位同修,希望能有你們的虔誠修持,以及加上深入淺出的實惠解釋,讓所有新舊道親在你們品學兼優的影響之下,個個都能明道、向道,如此則是基礎道場的幸福,整個一貫道的幸福,我也能引以為榮,好嗎?我絕對的相信你們一定會給我一個美好的未來。
出自張老前人慈語一書
以身示道 老實修行 永懷袁前人翥鶚大德 道範行誼 - YouTube - https://goo.gl/YW18HD
財團法人台灣省新竹市宏宗聖堂道學院 通告 - https://goo.gl/4Yz1Xp
宏宗聖堂道學院 - https://goo.gl/EZekaA
道學院(一貫道)
王顯榮
2000年12月
名詞解釋: 道學院是一貫道聖職人員的培育機構;在一貫道未合法化以前,各道場均有培育聖職人員的教育體系,自一貫道於民國七十七年(1988)合法化以後,有些組線道場則將培育聖職人員的教育體系制度化,成為道學院。目前已成立道學院的組線計有:基礎組張培成老前人主持的忠恕學院,安東組高金澄老前人主持的宏宗聖堂道學院,發一組陳鴻珍前人主持的崇德學院,寶光組施慶星前人主持的一貫書院,興毅組楊佛兒前人主持的純陽學院等。 道學院因是培育聖職人員,故其入學資格較嚴,一般是資深且持清口願之道親;授課時間則採每星期一天至一天半,期限則分初級、中級、高級,每級四年。因學員須自行兼顧事業,唯藉星期六及星期日上課,故期限相對地拉長。至於授課內容則以一貫道的經典、道義、禮儀、中華文化固有之典籍寶藏,及有關宗教、哲學、語言、藝術、社會、歷史等課程為主。學員結業後,由道場賦予相關之聖職,立己立
人。
---------------------
台灣省道教會 - https://goo.gl/57pcGx
高雄縣燕巢鄉財團法人臺灣省金山道院 —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 https://goo.gl/UgVXbF
燕巢金山道院 @ 河畔小築 :: 痞客邦 :: - https://goo.gl/3Gvjze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話大德張老前人 基礎e誌: 話大德張老前人
◎劉黃河點傳師 基礎e誌: 話大德張老前人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的巷子進去。有次,張君的家裡有喜事,後學也去幫忙招待客人。那天賀客盈門,這時後學發現賀客人群中,有位長者,個頭雖然不高,然而頭圓亮光,眼光炯炯有神,風度談吐,磊落從容、儒雅不群;後學的直覺告訴我,八九不離十,這位應是我們一貫道的前賢。於是,後學於整理客人送來的禮物之便,眼光稍微注意一下,這位風采長者的禮物,具名寫著「張培成」。沒錯,果然這位就是後學於十年前即已親耳聽到後學的點傳師提及,就是我們一貫道中的領導前人。
於點心時間,我們大德老前人利用一個空檔,單獨與後學談話,略微問訊。後學就自我介紹一下,大德老前人一直微笑點頭,似乎很開心的樣子,也給後學嘉勉數語,大德老前人說:「人身難得,真道難逢,今日既得且逢,當知修知辦,方不負 天恩師德。」大德老前人慈悲,後學敬聆教誨。
修道修心,後天心復先天心,
復先天心,正好面見老母親。
辦道盡心,外鄉客皆原鄉人,
皆原鄉人,圓成龍華會上人。
捨覺
我們的大德老前人,真是乘願菩薩,倒裝再來。他老人家從聞道伊始,就洞然「是道即進,大行捨覺」之道:這是菩薩道的難行能行,他常常提醒後學大眾,「要捨得捨得,能捨就能得」的道理。這話兒在一般人而言,說得容易做就很難,然而,是他老人家一路修辦以來的座右銘,也是他老人家的經驗之談呀!大德老前人打從求道後,就捨凡情、捨親情,捨家業、捨事業;放下如日中天的事業,離開十里洋場的生活,追隨前賢,東奔西走,披星戴月以度人成全,放下身段,任勞任怨以開荒佈道。
台灣光復後,一貫道前賢從大陸各省各地,陸續來台開荒,由於當局頗有誤傳,及社會不明白,引起官考,時而有之。我們大德老前人,悲天憫人,向上天表明,不計個人安危,自願出面斡旋,但願減輕道場傷害,於是,大德張老前人以其外交長才,秉著大無畏精神,果然後來與當局有個管道。
例一:有位周前人,剛來台不久,在台中被帶走,送到台北警總,就沒有出來。消息在報章登載,我們老前人見報,趕到單位探詢;其後要釋放,可是周前人當時在台北沒有熟人,可資辦交保,老前人知其乃道中人,挺身而出、自願為他擔保,後來周前人就住在永和。
例二:當年寶光道場的官考最嚴重,其陳老前人曾十數度到案。有一次,這位陳老前人又被帶走了,我們大德張老前人得到消息,馬上趕來,陳老前人正在被訊問,見到張老前人到,而點頭問好,不料其身邊工作人員,不客氣就給兩個耳光,其後經張老前人的交涉而安頓之。
我們大德張老前人,為善不欲人知,辦事從來獨來獨往,即使已經80多歲高齡,還是一樣,也因此被其他道場的前人,說我們基礎忠恕的後學(點傳師)太不懂事,讓這麼高齡的老前人,獨自在馬路上「飛來飛去」。我們後學只好敬領教誨了。
養生
話說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雖然年登耄耋,猶然身手矯捷,而健步如飛,可見他老人家有「養生之道」。早年他老人家習練拳腳功夫,尤其後來接觸瑜伽,更是勤練不輟,而能數十年如一日。
至於習練瑜伽的因緣,老前人說:「有一次香港李老前人(李廷崗老前人,慈佑帝君)蒞台,我到機場接人,眼見他老人家步履蹣跚,心力有些闌珊,行動遲緩,我急步趨前接住行李,請安問好:『前人身體怎麼啦?』李老前人喘著說:『身體不行了。』這次李老前人在台灣只住了幾天,臨行時告訴我說:『身體真的不管用了,不知下次還能再來否?』這言下令我心裡非常難過。
之後李老前人大約5年的時間,沒有離開香港,當然也沒有來台。當再度蒞台時,我準時到機場接人,只見李老前人精神抖擻,而且昂首闊步,與5年前判若兩人。我甚欣慰地趨前接行李,請安問好,李老前人說:『很好很好,天天做瑜伽運動。』原來李老前人自從上次返香港後,專心於調養,並且勤練瑜伽,漸漸地將身體調養起來。」
我們大德張老前人說:「從李老前人的實地經驗,使我深信練瑜伽的好處,於是自己從此勤練瑜伽,也鼓勵大家習練。」於是,一時蔚為風尚,幾乎成為一貫道基礎忠恕道場的全民運動。
▲老前人攝於忠恕道院落成時2樓文物展。
「養身在動」,而且貴在自強不息,後學親眼目睹,我們大德老前人,即使已經90歲高齡,照樣可以輕鬆做瑜伽的高難度動作,可知老人家的毅力恆心矣。
我們的大德老前人歸空後,安靈於忠恕道院期間,各道場前人率眾祭拜,寶光道場有一位老前人很感嘆地說:「培老對一貫道的貢獻,放眼當今一貫道道場,幾無一人能夠替代矣,嗚呼!」
基礎e誌: 話大德張老前人 http://bit.ly/38EzJ2E
---------------------------------
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基礎e誌: 話大德張老前人
捍衛真理 視死如歸
◎ 吳仲雄點傳師
深谷芝蘭,無人自芳;
修道立德,時窮志堅。
改斜歸真妙慧生
老前人未修道前,是青幫上海灘的風雲人物;帽子斜戴,眼睛瞪人比黑道大哥還厲害,身旁有兩個保鑣。
得道後,老前人悲心頓萌,流露出深妙的智慧與偉大的情操,懷持「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慈心悲愿,傳道救世。
離家捨業聖道傳
34歲那年,老前人割捨親情,放下如日中天的事業,奉老前人的點傳師(慈佑帝君李廷崗老前人)之命,前後陸續帶了24位點傳師和辦事人員到台灣來開荒闡道。臨行前,上海人不斷勸他不要去,以免被二二八事變波及而遭不測。老前人說:「我不怕,我是要去傳道的,不是去做生意的,我怕什麼!」他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力。
初到台灣,言語不通、人生地疏,20多個人,所帶來的物資很快就用完。老前人責任一肩挑,自行往返台北、上海跑單幫,每次行李都50件。為了省錢,老前人總是買最便宜、位於最上層鋪的船票,每遇風浪來襲則搖晃不已;有一次,甚至還因此被晃到摔落下鋪,他自我解嘲地說:「還好手腳沒斷掉,不然,要傳道就完了。」老天慈悲,上天要用他,絕對不會有事情。
撼動威權護真理
民國51〜52年間(1962〜1963),老前人受嚴厲官考。時任中央黨部管理宗教的張志却組長向老前人說:「現在政府禁止你們一貫道講道。我們政府有教育部門、學校,由老師去講就好了,你絕對不要講。」
老前人說:「我講的跟你們不一樣呀!我講的是中華文化的三綱五常、五倫八德,而你們現在沒有講呀!」
張組長說:「不行!」
老前人隨即勇敢地回應:「好哇,你不讓我講可以,很簡單,你把我抓到總統府前槍斃,我就不講了。」
張組長聽後頭痛地說:「張培成,你這麼勇敢呀!」
老前人說:「不是勇敢,這個是天大的真理嘛!」
張組長無奈地對老前人說:「好,你這麼有魄力、不怕死,我開一條路讓你走:你去蓋一間廟,掛道教會的名義,我就睜一眼閉一眼讓你去講道。」
謙沖推恩不居功
老前人聽了很高興,隨即向先天道院的點傳師宣布:「現在我們需要有一層樓,可以容納幾十個人就好,這樣我們點傳師班就不用跑來跑去。」
老前人考量後學們的經濟問題,不敢要求地方太大。當時張傳前人提供自己在加蚋雙園區及大理街的兩塊地,請老前人選擇。經選定加蚋雙園區後,由張傳前人家族出資八成、道親集資兩成,共同將先天道院蓋起來。
民國56年(1967),先天道院落成的當天,老前人說:「今天張傳前人奉獻土地蓋了這間廟,他的功德比我大。」老前人謙虛低下、功成不居的美德,令人稱許!
受辱無怨淚暗垂
台灣早期50年代(1960年代)戒嚴時期,一貫道傳道備嘗艱辛;除了官考,名不正、言不順,又有各界異樣眼光;當時風聲鶴唳,修辦躲躲藏藏。幸虧老前人有智慧先借掛在道教會名下,以道教名義廣度有緣。
但老前人也是受盡了各種官僚的折磨與考驗,含冤受辱,仍不怒不怨,以德行去擺平各方的壓榨。他從不向人訴說心中的委屈,總是默默「替人垂淚到天明」,還常在座車內以手帕掩面,淚眼潸然。每當拭去淚水之後,老前人又將面對另一個未知的挑戰,但他始終受辱不怨。
勗勉志堅勤修道
老前人說:「時間就是生命。」常常問我們說:「你要不要命啊?要,就來聽道理。」時間是你自己的,因為「人命無常呼吸間,眼觀紅日落西山;寶山歷盡空回首,一失人身萬劫難。」然而,「世人都說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舉世皆從忙裡過,有誰肯向死前修」。這讓後學想到慈佑帝君第一次到台灣講道時所說:「逐利貪名滿世間,不如修道安且閒;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不禁讓人感嘆!所以老前人慈悲提醒大家:要及時修辦道、多聽道理,切莫「至死不悟」;不可遇到困苦,就退道不修,要堅定道心,至死不渝。
恩同再造老前人
民國83年(1994),道傳海外,老前人派後學到美國舊金山開展道務,設立道場。後學四處打探,看上同濟會的三個店鋪,於是打電話恭請老前人前來視察;老前人來了一看,最終決定以160萬簽字買下店鋪,那時候老前人說:「這是 上天老母要留給我的。」
該處經7個月修繕後落成,老前人授命要後學在此常駐,取代原定的菲律賓之行。後學託辭婉謝並建請另派適當人選,老前人瞪大眼睛說:「你講什麼!今天你最清楚我是怎樣從大陸來,你有什麼辛苦啊?你講這個『道』就好了。」接著,用手搥向後學胸前說:「這樣的道場,你不滿意嗎?」
後學當場下跪泣訴:「老前人,好啦。不成功,不回去!」
老前人牽起後學說:「憑你這一句話就好了!」
一開始後學在此的前三年,不知道該怎麼做。而今我們已先後在Sacramento(沙加緬度)、Michigan(密西根)等地,成立佛堂;夏威夷大島也成全了200多位清修的道親。後學感恩老前人的栽培與提攜!
若非老前人大德敦化,後學不可能吃素修道。後學做麵粉批發,常與客戶交際應酬,不醉不歸。30歲要清口時,家人極力反對,親友也相當不諒解,還受同業孤立嘲諷。幸蒙老前人恩德感召,讓我勇於「素」其位而行;加上跟老前人學瑜珈,五年不輟,讓後學脫胎換骨。
感恩老前人讓後學有道可修,藉修行功立德,躲過水患肆虐、保全物資;藉修道了愿了業、延年益壽。後學於76歲得淋巴癌,從醫生宣判死刑的鬼門關起死回生,迄今安然無恙。後學忝任基礎道務管理委員公關組長期間,幸有老前人從旁指導、鼓勵,讓後學信心十足。老前人是後學的大恩人!
眾生資財代行功
許多道親知道老前人開荒辦道需要用到很多錢,而老前人也把錢全都用在眾生身上。官考期間,老前人請示師母老大人恩准,以公開方式傳道。但辦理此事須做公關、結善緣,因此所費不貲,然而老前人的錢早就用完了。
有一次後學載老前人外出,有一位後學熟識的道親,在信封內裝兩萬元不讓我們知道,交給後學說:「這封信,是要給老前人的。」後學得知裡面是錢。
上車時,後學向老前人說:「這是某某人要送給您的。」
老前人沒看就罵:「誰叫你拿!」
後學說:「老前人慈悲呀!大家都知道您大慈大悲辦大事。人家的好意,您不能拒絕!」後學便將那封信放進他的口袋裡,還送他回到家。
後學返家不久,老前人隨即來電詢問:「吳仲雄,剛才那個行功的人是什麼名字,他信封沒寫。」
後學請教老前人:「寫名字要做什麼?」
老前人說:「要呈奏給上天知道。」
此外,每年前人、點傳師恭敬呈老前人的紅包或錢財,他並未據為己用,而是一年寫一張表文,呈奏給上天。老前人三清四正、清楚嚴明,他沒有拿我們的錢自己用,他是在為道場辦事。
老前人勤儉自持,三餐只吃一個新菜、一個剩菜。有一次,老前人召集四位點傳師去學習《四書》,午餐時,用普通菜招待大家;其中林乞前輩心想:「老前人真不夠意思!人家送的香菇,還有其他好多東西,都沒拿給我們吃,對我們後學真刻薄。」
餐後,林乞前輩趁隙至廚房打開櫥子一看,什麼都沒有。他當下懺悔:「啊,我們誤會老前人了!」人家送來的東西,老前人隨即轉送出去,為道務做公關、廣結善緣,犧牲自己,屈己成人!
愛心廣博德感天
老前人義德善行,觸目可及,愛心流露,感動蒼生!先天道院在雙溪有一位87歲才歸空的賴心點傳師,她20多歲時在西門町賣水果,不知何故,欠人家30多萬元。老前人知道後,將他母親剛歸空收到的奠儀11萬5千元,全部都幫她賠了,自己一毛也沒留,這件事很少人知道。
有一次,後學開車載老前人到醫院探視一位住院的前人輩;老前人見其睡著不便吵醒,就從皮包拿出2萬元,交給清修的看護說:「如果不夠,再跟我說。」
老前人若聽到各道場有困難,經常是「欠人,人去;欠錢,錢去」。他的愛心,真是不得了啊!
老前人對道親關愛至極,經常噓寒問暖、懇切叮嚀,深怕我們挨餓受凍。有一次,後學們隨駕老前人前往香港,開完班就在慈佑帝君家打地鋪休息。老前人叮嚀我們早點睡,還幫我們蓋被,並熄燈,四處巡查,關心安全。
大家入睡後,後學尚未睡著,見老前人起來坐在辦公桌前,誤以為他在享受宵夜,卻沒叫我們吃,還叫我們趕快睡。細看才知道老前人正在處理一疊書信,還沒有辦法睡覺。後學頓時心生慚愧,誤解老前人的用心及苦心;他不但沒有享受,還為我們受苦擔過。
聖德道範永流芳
老前人成道告別奠禮時,上至總統、達官顯要,親臨執紼;下至各宗各教、同參道友,前來憑弔,尊其德行,仰其道範。基礎忠恕道場6,000多位的後學們,不畏盛夏酷暑,跪泣山路兩旁,淚送老前人最後一程。
老前人一生正義凜然,見死而不變其守,刀鋸斧鉞臨身而不改其志,守正義而不顧己身,其光明磊落的心地及言行,如日月經天,朗照乾坤;道心堅毅,不畏橫逆,越挫越勇,守道篤實,荷擔不朽聖業,實為萬民所敬仰!
基礎e誌: 捍衛真理 視死如歸 http://bit.ly/38CusbZ
-------------------------------
首任理事長簡介 | mysite-Chinese https://bit.ly/3qvoyDL
領航的舵手
張培成老前人(1914-2010)
生平道範
基礎忠恕道務中心敬述2010/07
旭日昭昭,八方志士嘔心瀝膽撼蒼穹
明月皓皓,古今賢德甘霖法雨渡蒼生
磅礡正氣的遼朗志節,啟動了白陽法船的時代轉輪
蕩氣迴腸的慈心悲願,開展了一貫聖業的偉大史詩
經歷及著作
崇明新河蘊聖者
江蘇,多少詩人讚嘆她的婆娑美麗,多少墨客在羈旅中留下歲月痕跡。崇明島,清新純樸,靜謐無擾,與世無爭,宛若淨蓮,雖清淡無顏,卻深入人心。貧瘠之地亦有盎然的大樹,沙漠洪荒也有耀眼的綠洲:新河鎮,一個靜謐無名的小鎮,1914年7月,誕生了一位大德活菩薩,一貫道世界總會的領導者──張培成老前人。
聖者張老前人,智慧清明的黎民救拔者,就在這翠綠鄉野的崇明新河,如同明星般越過亙古,劃過長空,綻放無限德光,脈脈薪傳一貫道業。
孔孟心性啟學蒙
張老前人的父親名志清,母親領氏,為人謙恭和藹,敦親睦鄰,勤儉持家,恪守綱倫;溫儒的家教,蘊育塑養慈慧堅毅的性情。張老前人8歲才入私塾,經過一年,原要轉讀洋學堂二年級,因資質聰慧,考試成績已達3年級程度,故逕轉國小3年級就讀;爾後學習成績優異,常獲老師的讚賞與鼓勵,於12歲畢業。
張老前人於國小5年級曾讀萬國音標式英文,6年級學文法,當時所學,至今仍記憶猶新。如此過人的智力與學習能力,本該繼續升學,但因當時新河鎮尚無中學,若欲繼續上學,必須負笈至離家很遠的城鎮就讀,此一龐大經費非家境所能負擔;所以,小學畢業後,就未能再踏入正式學堂。
未能升學,雖然遺憾,卻沒有澆熄張老前人高昂的學習意志;張老前人抱持終生學習的態度,繼續跟隨小學六年級老師讀《孟子》,將整本背得滾瓜爛熟,至8、90歲仍可朗朗上口。張老前人日後啟發後學心性、獨到的見地及道務掌理的魄力,於此可見端倪。
少小離鄉倍思親
張老前人自小剛毅耿直,知書達禮,雖正式學校生活僅僅4年,對平時應對進退的禮節,一點也不馬虎。對父母應有的晨昏定省,膝下伺候是每日必然功課。在家的孝道禮訓、在校的仁教修辭,滋潤了張老前人孜孜不倦的心,更奠定了他老人家踏實不苟、堅毅不拔的凜然本性。
張老前人的父親為維護家計,長年在上海工作;14歲那年,張老前人跟隨父親到繁華的上海學做生意,在一家經營外銷生意的邵雲記毛棧當學徒。
3年的學徒生涯並沒有薪水,省吃儉用的張老前人,刻苦自勵,將老闆每天給的加菜錢兩個銅板積存起來。有次母親到上海探望,張老前人將省下的一包銅板交給母親,母親很訝異,詢問錢從哪裡來的?張老前人喜孜孜的答說:「這是老闆給我買菜省下來的!」想到孩子體貼入微的孝心,母親那疼惜與不捨的眼神,與子相視,那一幅無比溫馨的畫面,雖歷數十年頭,仍讓張老前人刻骨難忘。
少小離鄉,多少離愁苦淚!每當夜闌人靜,母親慈愛的叮嚀油然升起,句句言猶在耳,叫人怎能忘懷!不同時空,一樣情懷,離鄉別親傷痛,怎一個愁字了得!
身為獨子的張老前人與母親的感情非常深厚,從小一直與母親同睡,母子可說未曾分離過;所以,當張老前人至上海學商,母親還為此哭了一年。每當提起這樁陳年往事,張老前人總會情不自禁,眼淚奪眶而出,孺慕之情實令人動容!
良心作主培功德
到上海第2年,開始有了領薪的喜悅與期待,但張老前人稟賦道慧,對生意人違背良心,以假亂真的行為,頗不以為然,且常懷厭倦之感。然生在亂世,有時身不由己,所以,張老前人常想:「有天存夠養老金,就不做了!免得把良心給弄壞了!」「不要把良心給弄壞了」是張老前人一生堅持的做人原則。《易經》上說:「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張老前人如此秉道做生意,不只賺了該賺的錢,更賺了無上功德。
割股療親效古人
張老前人是崇明家鄉出了名的孝子。30歲那年,有一天姊夫急急忙忙趕來,傳達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你趕快回去,父親病得很嚴重!」張老前人聽後匆忙趕回家鄉,一路上不斷祈求上天:「讓父親好起來、讓父親好起來……」
好不容易趕回家,看到父親已病入膏肓、藥石罔效,無助悲戚之餘,忽然憶起十四歲時曾在書上看到「割股療親」的故事;張老前人為挽救父親,決定仿效古人,如法行孝。怎料,只割了兩、三下,大腿肉割得鮮血直流,手卻已僵住無法動彈,內心既懊惱又著急。這份未完成的憾恨孝心,烙印在張老前人的內心,終生未曾釋懷……
至誠孝思種道緣
第3天,父親以六秩晉二壽齡仙逝,喪親之痛有如五臟割裂,悲痛無以復加。父親入殮時,張老前人禁不起喪父椎心之痛,當場暈厥休克,約半小時才醒來。
終七之後,張老前人再度回到上海,獨處時,每每憶及父親慈顏……,「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不免悲從中來,面帶憂慼;好友唐俊民先生感受到張老前人的一片孝心,就順機說:「一般人死了都到陰曹地府,但如有子孫求道,所做功德可以超拔先人上天堂。」張老前人聽到「求道可以超渡父親脫離陰曹之苦」,源於至誠的孝心,當下便答應求道。
求道當宿齋慈心
唐先生於是趕緊聯絡當時點傳師──李廷崗老前人準備辦道,唐先生自己當引師,唐父海如先生當保師;於是,源於無限的孝心孝德以及先天根性聰慧、因緣俱足,1943年農曆10月17日,張老前人於上海閘北泰光壇求得寶貴大道。
當時,張老前人聽三寶講述「吃人半斤,還他八兩」時,想起了割股療親的難忘經驗,當下大悟:為求父病痊癒,自己割自己的肉都割不下來,又怎忍心殺害其他生靈呢?未求道前的張老前人每餐必食肉,此刻大悟,當晚即清口茹素,這堅定的信念與果斷的毅力,令人敬佩。
求道後,張老前人精進發心,無論道場禮節、道義道學,都用心學習,再加上稟賦聰敏、過人的博聞強記能力,漸漸嶄露出他特有的領導風華,也肇啟了終身不渝的傳道生涯。
隨師學道銘感懷
1944年農曆3月15日,師尊老大人巡視南京道務,張老前人對於師尊老大人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聖者風範,深深景仰難忘。隨後師尊老大人移駕上海,住在龐守誠前賢府上,張老前人亦與引師唐俊民先生隨駕到上海,為師尊老大人做些雜務:如倒茶、拿毛巾、整理碗筷等。
師尊老大人很慈悲,常藉機開示弟子;如獻香時就問大家:「為何要獻香?」重點在問:「自己是否獻出心香?心存善念道心就芬芳,時時能為大眾服務,奉獻熱心、愛心。」
有次又借機問大家:「為何點蠟燭?」師尊老大人進一步慈示說:「好比我們人的眼睛要明亮、要照見五蘊皆空;再想想自己心中光明不光明?世上有多少黑暗?自己是否能貢獻出真心、熱心,成為黑暗中的明燈?」師尊慈示言簡意賅,一語道破人生迷妄,重拾人性本真,讓張老前人記憶深刻。
止語養氣立宗風
張老前人在跟隨服侍時,發覺師尊老大人「常守三分眼,神光不露」,以「閉目養神、止語養氣」。如此修道風範,成為日後張老前人傳道生涯的核心指標。所以,張老前人常常在大班上提醒大家:「止語養氣、修心養性。」如今,基礎忠恕道場後學們已把「止語養氣」當成家風、家訓,刻掛於講堂道場,處處可見,時時互相提醒,以傳承張老前人的修道風範。
張老前人修道志堅意切,信誠愿力具備。求道近六個月,師尊即親自放命為點傳師,4月8日上午10點領命,下午回基礎壇演練辦道禮,晚上即於上海的一位壇主家辦道;當晚點渡了15眾,開示道義又講述三寶。張老前人求道當晚就清口茹素,領命當晚就辦道,大德的修辦傳奇與使命重任,令人無限讚嘆!
即知即行勤渡眾
張老前人領命之後,更體認眾生的疾苦憂患,深明「天下溺,援之以道」,旋即回崇明渡眾,四處宣揚真理,藉各種機緣人脈與眾生善結道緣;上天不負真修人,短短時間內,即開荒渡眾成全將近百間佛堂。如此真心、真行、真修的標竿德範,足堪後學們學習與效法。
真金不怕丹爐煉
1945年,王德訓前人帶著老前人、一名天才和兩位壇主一起到成都辦道。在成都期間,王前人安排張老前人負責煮三餐,一人挑水、一人砍柴。因當時生活簡陋,爐灶大多無煙囪,再加上木柴潮濕燒不起來,所以煙都從灶門排出,每煮一頓飯,眼睛常被燻得睜不開,淚水直流,雖然如此,張老前人還是盡著本分做事。
有一天,張老前人正在燒飯,被燻得眼淚直流,用袖角在擦拭眼淚,王前人正巧看到了,藉機考驗,就指著張老前人說:「哭,哭什麼!太辛苦了是不是?修道不用那麼辛苦!回去吧!這裡不欠你一人!修道修得如此心不甘情不願,我知道你的意思,現在感覺後悔吧!回去!回去!」張老前人想要說明,都沒有機會,再想想自己或許生火的訣竅也不佳,且修道修心,本來就應該任由前人考驗,內化歷練心性;雖然心裡很難過,但想到修道就是抱持領恩學習的態度與克己的功夫,自然就能自我超越。
一舟渡海道傳台
張老前人於崇明時,接到來台開荒辦道道親的書信說:「台灣傳道人手缺乏,希望你們快點來!」於是將崇明道務交給吳廷佐點傳師,於1947年農曆2月初4,乾坤一行24人來台開荒辦道,並帶了70匹綢、100打毛巾、600打手絹做為經費來源。
船一靠岸,在基隆住了3天之後,遂在台北南昌街開設天豐堂辦道,與廈門來的唐紹繼點傳師(山東人)住在一起,開始了台灣的傳道聖業。
貞定風浪把道傳
初來台灣人生地不熟,經濟拮据窘迫,將70匹綢布賣掉,扣除一切開銷,所剩無幾,遂回上海購物來台銷售,以維持當時生活所需。為了節省開支,船票都買最便宜的上層位,有一次遇到大風浪,一個浪來,將張老前人拋至半空中,後來張老前人只好用繩子將自己綁在床架上,以免被風浪吹落而受傷。
每次到上海,張老前人都會帶4、50件行李回台,暫且渡過匱乏的經濟難關。語言上的隔閡,也確實構成傳道的困難,但所有的辦事員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卻步,反而更勤奮地宣揚大道。例如設立佛堂需要供桌,恰巧寧波西街一位黃先生是木匠,故藉著向他訂購供桌之便,渡他求道,雖語言不通,但以雙手拜拜的手勢溝通,一段時間後,他即來求道,後來又渡米店老闆,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齊心修辦,一步一步將大道的精神傳達出去。
官考不倒無言辯
來台之初生活困苦,語言溝通又有困難,道務推展確實不容易。但天命的寶貴,總使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天之助,打開一番局面。袁翥鶚前人先渡化瑞芳周新發前人;之後,基隆、台中、中壢、竹南、彰化等地道場紛紛成立,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真道必有真考,正當道務推展如日中天,一貫道因受到外界不實的流言毀謗,而遭政府治安單位取締,新聞媒體種種不實的傳言使一貫道背負了「莫須有」的罪名。張老前人往返於警備總部,身心所受的創痛與折磨,難以言詮;後皆因警總查不出所以然,而不了了之。備受官考磨難時期,張老前人始終鼓勵道親們同心協力、共渡難關,勉勵大家不可因此而退志,要堅定信心、排除萬難;張老前人堅信,等到雨過天晴,真相總會大白。
忍辱負重暗渡賢
1963年3月13日,張老前人與其他組線前人共同在新生報上刊登聲明,說明一貫道非外面傳言那樣邪惡,而且是專門講究禮儀綱常、宣揚傳統儒家文化的宗教;雖然極力爭取立案,並未受政府垂憐,為保眾生能免除治安單位取締,張老前人只好採「化整為零,暗渡賢良」之法,才稍減情治單位的追查。
1963年6月10日,老前人被迫偕同各組線的領導前人於新生報宣佈暫停一切活動。處境如此艱困,但沒有因此而降低大道的宣揚,只能暗渡天下眾生而無法公開傳道,是以道務並未因此而中斷。張老前人雖在此年成為警總調查的主要對象之一,但仍四處講道,未嘗稍懈,更曾有一天講道2至3班,每月的班次多達70餘班的記錄。
進德修業育忠恕
一貫道被查禁的一大原因為「不公開活動,所以要取締」,但張老前人與陳文祥前人在媒體聲明中即表明「沒有辦理法人的登記手續」,從此以後,大道的發展便朝「可以公開活動的場所」及「爭取法人登記」兩方面發展,在這兩項目標的指引下,道務的開拓又漸趨活絡,日漸宏展。
1967年成立台北市先天道院,並開始設班講道,求道人數驟增。於是逐步強化,改革道務推展體系。1974年,為培育年輕一代的道親成為道場中堅幹部,成立了進德修業班,迄今三十餘年未嘗中斷。1976年,桃園龜山全真道院落成,道場蓬勃景象令人讚嘆!
1979年開始,道務積極向海外拓展,至2010年為止,在世界5大洲有20多個國家、地區:東南亞的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汶萊、緬甸、柬埔寨、泰國;東北亞的日本、韓國;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國、夏威夷;中南美洲的墨西哥、巴西、南非;澳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歐洲的荷蘭、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等各國大城市均有一貫道基礎忠恕的佛堂和公共講堂。
1983年,張老前人為了讓年輕道親有一循序進德修業的班次,成立「正義精修班」。後因學員人數驟增,原有體制不敷所需,遂於1991年改制為「忠恕學院」,發展至今,設有初、中、高級部。
任重道遠還泰來
許多學者和民意代表感覺到外界不實的傳言對一貫道很不公平,再加上見到道親們的溫柔敦厚、忍辱負重與泱泱坦誠的態度令人感動,紛紛請命立一貫道為合法信仰,數十年來被外界的誤解及緋言終有盡釋之日;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在1988年3月5日正式成立,張老前人榮膺首屆理事長。
為團結各組線道親,共同荷擔師尊、師母普渡收圓大事,張老前人以80高齡,南北奔波,為廣渡天下蒼生,披星戴月,一心以一貫道傳承為重,視眾生明心見性為大事。張老前人之德澤,誠如太史公對孔子所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
1996年10月6日,一貫道世界總會於美國洛杉機成立,張老前人榮膺首任理事長。敬愛的張老前人以百折不撓的堅定意志,帶領著所有一貫道弟子邁向全世界,就像堅毅穩健的領航舵手,引導著我們航向光明燦爛的彌勒願景。
基礎精神在基礎
1997年師尊成道50週年,張老前人為紀念感恩大會著文;於美國洛杉磯搭機回台時,在31900英呎的高空寫下「永遠懷念」長文,84歲高齡為文一氣呵成,體力和毅力著實驚人,基礎忠恕道場後學銘心感戴上天對蒼生的眷顧,也互勉向張老前人學習身心靈一貫的修持。
2000年4月22日,基礎忠恕總壇──桃園龜山忠恕道院落成。這不但是基礎忠恕道場道務運作的核心中樞,更是21世紀道傳萬國九州的新里程碑;這不僅將所有後學的誠心激發到最極致、最沸騰,也完成了張老前人來台開荒60多年來最大的心願。無怪乎他老人家在開壇當日興奮地讚嘆:「我從民國36年就來台灣,就來傳道,到今天是我最高興的一天!」
一個人的偉大,不在於自己擁有多少,而是能利益眾生多少!張老前人渡海來台為薪傳慧命,為眾生之光明而燃燒自己,張老前人為基礎有了修辦堅實堡壘而高興;基礎忠恕宗風如是展現,大德之德澤隨道流佈萬國九州。
但為眾生得離苦
忠恕道院落成後,張老前人暫歇87年來的行腳,為道奔波多年,也為道保重,從此進入靜養階段。
生、老、病、死是生命命限的實然。「修行應帶三分病,更能契入大悲心。」縱使生病,也要「將殘餘的生命照耀人間」的張老前人,病苦絲毫未減他那清明堅毅的道心,轉而展現大德者不凡的人間悲憫情操。一個關心別人、關心到忘記自己痛苦的人,才是平實中隱含偉大的人間行者!
盼您不老也沒病
敬愛的張老前人!後學們對您的仰止太深、依賴太切,竟盼望您不能老,也不要病,能一如往常,精神抖擻地牽著我們的手,橫渡生死洪流,永遠前引。敬愛的張老前人!您全生命的投入,無言的教化,把病痛轉化成道的養分,潤澤基礎後學們……後學們慚愧!您頂劫救世的重擔、您為眾生承受的病苦,後學無能分擔於萬一,只能叩懇祈求上天──讓人間多留大德一日、讓道場多增一點光明、讓後學多長一分道氣!
2006年,各國道親代表回國為張老前人暖壽,張老前人非常欣慰。農曆新春團拜,張老前人與道親見面,眾人非常感恩與歡喜。坐在輪椅上,張老前人雙眼緊閉,望之儼然的聖容威德令人懾服,即之也溫的和熙暖流輕輕撫慰後學,大家靜靜沉浸在沒有言語、對大德者的仰止、以心印心的靈動裡。
見性平等功德顯
性心身一貫的持守,張老前人一貫展現在行住坐臥中,以身、以言、以行,時時刻刻啟明著後學。
張老前人的養身、養心之道:「人家粗茶,我不喝茶,開水一杯而已。二菜一湯、青菜、豆腐、毛豆、百頁,清靜無為,自不著相。《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張老前人從不擺架子;有一回,很多組線前人來向張老前人拜年,他們要行跪拜之禮時,張老前人裝傻,尿遁去也。冬天時,張老前人總怕後學們受寒;只要有冰涼的手碰到張老前人的手,他總會說:「冷嗎?多穿點衣服。」張老前人總是關心別人、疼惜後學,待後學如子;好吃的東西總是留給後學,吃點心時,總是關心後學們是否也有同樣一份。張老前人對待後學們是慈悲再慈悲,貼心再貼心,從不讓後學擔心;即使臥病在床,依然不改大德本懷,總是很貼心配合,讓後學們感恩再感恩。
2002年張老前人因肺炎住進台大,在病床上還心情平靜的向擔憂的後學們勉勵:「修道修心,放下就好」。這「放下」二字,是那臥禪床的大德才能穩得住、放得下。張老前人的定慧修持,二六時中無餘無漏,光明德性自然流露。
歸根復命功果圓
我們敬愛的張老前人,在2010年6月20日晚上10點31分,真正放下了。
張老前人──一切放下,身軟如綿,帶著微笑沉睡了……。前些日子,張老前人喃喃自語稟告上蒼:「我的任務已完成了,他們都回天繳旨了,他們都走了(指各組線道場領導老前人),我也要回去,我也要走了。」
張老前人渡海來台開荒辦道63載歲月,為天命真傳奔波,為眾生慧命承擔。寧可自己受累,也不願後學受考;寧可自己默默在上天面前替後學擔過,也不願後學受罪,深怕後學受不了障礙,而喪失修道心志。如此以身示道、一心許天、無私忘我,我們以身為張老前人的後學而感到永遠的榮耀!以身為基礎忠恕人為永恆的恩典!
2000年12月27日,張老前人慈悲賜導:「日月欲明,浮雲蔽之。河水欲清,沙土穢之。叢蘭欲修,秋風害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蒙塵而欲無昧,不可得潔。」再請示:「值此動盪世紀,如何自處與推展道務?」慈允答曰:「道的運行,從無休息,修道之人,勇敢地向前猛進,把後天的凡事,逐步淡去,使得身心清靜而無為,可以歸根認 母,一了百了。」又慈示云:「以『道本一體,理無二致』之理念,推動道務即是。」全體基礎忠恕人當銘記在心,志心修持,以合張老前人之浩德、同張老前人之慈心,培基礎聖業、傳慧命彌久!
附註:
張培成老前人於1996年創立一貫道世界總會,並任第一任一貫道世界總會理事長,於2010年6月20日成道卸任。謹於此恭錄2010年7月基礎忠恕道務中心所編撰的「領航的舵手 張培成老前人(1914-2010)生平道範」,以誌張理事長一生修辦道志德行。首任理事長簡介 | mysite-Chinese https://bit.ly/3qvoyDL
張培成(1914年-2010年6月20日),是一貫道的點傳師,為一貫道在臺灣合法化重要推手。一貫道世界總會發起人、前理事長。生於江蘇省崇明縣,幼時在西學堂求學,也受過儒學教育。30歲時在一貫道上海泰光壇求道並發清口願。求道不到半年就被任命為點傳師。1947年,張培成自上海至臺灣傳道,在一貫道被警總查禁後推動合法化。後為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第一、二屆理事長,一貫道世界總會發起人、理事長。他也創建了財團法人基礎道德文教基金會、忠恕道德文教基金會,二度獲中國國民黨頒華夏三等獎章。2002年獲頒「內政獎章」。2010年6月20日逝世
張培成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L58kdS
一貫道的「東土舊十八代」:
第一代伏羲、第二代神農、第三代軒轅黃帝、第四代少昊、第五代顓頊、第六代帝嚳、第七代帝堯、第八代帝舜、第九代夏禹、第十代伊尹、第十一代商湯、第十二代姜尚、第十三代文王、武王、周公、第十四代老子、第十五代孔子、第十六代顏子、曾子、第十七代子思、第十八代孟子。這就是一貫道號稱的「東土舊十八代祖師」!
一貫道的「東土新十八代」:
初祖為佛教的 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以下十二人乃一貫道附佛教及禪宗所自封自立:「白馬七祖」、羅蔚群八祖(一貫道的真實開山始祖)、黃德輝九祖、吳紫祥十祖、何了苦十一祖、袁志謙十二祖、楊守一十三祖、姚鶴天十四祖、王覺一十五祖、劉清虛十六祖、路中一十七祖、張天然十八祖。其中「白馬七祖」乃羅蔚群填報。「盤轉西域,釋門接衍」https://www.facebook.com/1740563812836271/posts/1934911780068139/
一貫道最早是從明朝的“羅祖教”衍生而來的。 “羅祖教”是一個從佛教的出來的異教。明朝時,山東即墨縣豬毛城有個叫羅孟鴻的人,28歲出家到北京密雲霧靈山當和尚,41歲那年,羅孟鴻另立“羅祖教”,初祖是佛教的禪宗,他著佛經和神話傳記,編撰成“龍經”《五部六冊》,作為傳教的主要經典。 “羅祖教”以后又繁衍、分裂出“先天道”、“老爺道”、“歸根道”、“三花道”、“西華堂”、“東震堂”等。1882年,山東青州人劉清虛把“東震堂”改為“一貫道”,流傳下來。 https://is.gd/RFrsEh
一貫道學研究(1):歷史與經典詮釋 - 林榮澤 - Google 圖書
一貫道學研究(1):歷史與經典詮釋 - 林榮澤 - Google 圖書
一貫道的名稱為其第十六代祖劉清虛取《論語》〈里仁第四〉中「吾道一以貫之」之義而名。在中華民國境內,以「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的名義登記立案
08_Yueh Huei Buddhisattva月慧菩薩 - 人才培訓 https://bit.ly/3qHYFR2
南海古佛:即為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乃月慧菩薩轉世,姓孫名素真,道號慧明,於清光緒廿一年(一八九五年)八月廿八日降生。於民國十九年在山東省單縣與 ...,...則分別依時運改稱為「彌勒祖師」、「南海古佛」、「灶君」,再加上當今掌道盤的「活佛師尊」、「月慧菩薩」等,構成今日的供奉仙佛神聖體系,茲將各仙佛分述如下:.,...則分別依時運改稱為「彌勒祖師」、「南海古佛」、「灶君」,再加上當今掌道盤的「活佛師尊」、「月慧菩薩」等,構成今日的供奉仙佛神聖體系,茲將各仙佛分述如下:,2016年12月2日—南海古佛的佛...
孫慧明(1895年10月16日-1975年4月4日),原名孫素貞,字明善,道號慧明,山東單縣人。一貫道與弓長祖張天然,同為一貫道第十八代祖師,稱「子系祖」、師母。金線派一貫道教徒相信其證得中華聖母
孫慧明生於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10月16日(夏曆八月二十八日)。她在1919年,經人引介入道,拜路中一為師,她在道場上被視為是月慧菩薩的分靈倒裝降世。
1949年中共掌權以後,孫慧明移居香港。她曾在1951年至1952年赴馬來西亞吉隆坡,然後又返回香港。
後來她指示韓恩榮老前人安排她移居臺灣,1954年以中華民國國軍上將、寶光組劉士毅妻子湯秀卿之母的名義接至台灣隱居,孫指示她在大陸時放命的點傳師周福成找人來幫她辦事,而周找了王好德。由於一貫道當時在台灣為非法,她保持低姿態。晚年患病時於台中隱居,直到去世。她歸空於1975年4月4日。在孫慧明歸空不久,多數道場便將「欽加頂恩孫慧明」,再次改回「欽加頂恩張光壁 孫慧明」。
孫慧明逝世後的一貫道
孫慧明逝世的消息,乃是事隔十多年才公佈的,因此遭到許多人的質疑與懷疑,甚至她在桃園大溪所安葬的墳墓,有人稱是假墳,以致孫慧明真正的安葬地點,成了謎團。擁護她接掌張天然道盤的師母派,繼續分裂為兩大派。一派認為孫慧明已無天命,於是再尋找另一位祖師,即十九代祖。另一派則再修改一次求道表文,將「欽加頂恩孫慧明」,修改為「欽加頂恩張光璧孫慧明」,以符合她與張天然同領天命的說法
孫慧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McJICg
---------------------------
月光菩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xre3Fl
----------------------
一貫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8lavFB
一貫道是新興的中國民間宗教[1],今主要以臺灣為發展中心。其教義源出先天教(羅教系衍生宗教,台灣日治時期宗教調查列齋教先天派)為主,並融合儒、釋、道、基督、回五教教義,早期有借竅臨壇、開沙等類似於道教的扶乩等儀式。其信仰者互稱「道親」,表示「因道而親」。
一貫道信奉明明上帝(俗稱無生老母、無極老母)是創造天地者,全名為「明明上帝 無量清虛 至尊至聖 三界十方 萬靈真宰」,簡稱「道」,以「先天母字」符號象徵,主張是「道」不是「教」。一貫道相信回歸「道」是各宗教的共同目標,「道」也可以透過各種形式顯現,故世上五大宗教儒、釋、道、耶、回其實是殊途同歸,引用了禪宗「一花開五葉」的「五教同源」理論。一貫道道統溯源遙尊伏羲氏、黃帝、孔子、孟子、曾子等上古聖賢及釋迦牟尼佛、漢傳佛教達摩、惠能禪師等人為其祖師。[2]該教的宇宙觀將人類歷史分成青陽、紅陽、白陽三期,含有末劫救贖思想,相信無極老母派遣彌勒佛(轉世為祖師路中一)拯救凡間。亦禮敬濟公(轉世為祖師張天然)、南海古佛、關法律主、呂法律主、孔子、穆罕默德、耶穌等仙佛神聖。主要儀軌典籍是1930年由張天然頒訂的《暫定佛規》,提及信徒茹素並修行「三寶」獲得解脫。[3]其他經典還有《皇母訓子十誡》、《彌勒救苦真經》等。而入道儀式稱為「求道」,經獻供禮、請壇之後,由點傳師傳授三寶,正式成為教徒。早年的入道儀式頗具神秘色彩,亦因此為兩岸執政當局猜忌。
該教原本僅在大陸山東省流傳,民國年間,張天然將之傳佈開至全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0年10月10日發布《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開展鎮壓反革命運動,一貫道在此期間被作為會道門取締。1946年傳入台灣後,因被指意圖推翻政府為國民黨所忌,於1953年以「涉及迷信及妨害地方治安」為名查禁,1987年才被允許合法立案。[3]今日臺灣有紀錄的一貫道信徒約有80萬人[4]。一貫道是新興的中國民間宗教[1],今主要以臺灣為發展中心。其教義源出先天教(羅教系衍生宗教,台灣日治時期宗教調查列齋教先天派)為主,並融合儒、釋、道、基督、回五教教義,早期有借竅臨壇、開沙等類似於道教的扶乩等儀式。其信仰者互稱「道親」,表示「因道而親」。
一貫道信奉明明上帝(俗稱無生老母、無極老母)是創造天地者,全名為「明明上帝 無量清虛 至尊至聖 三界十方 萬靈真宰」,簡稱「道」,以「先天母字」符號象徵,主張是「道」不是「教」。一貫道相信回歸「道」是各宗教的共同目標,「道」也可以透過各種形式顯現,故世上五大宗教儒、釋、道、耶、回其實是殊途同歸,引用了禪宗「一花開五葉」的「五教同源」理論。一貫道道統溯源遙尊伏羲氏、黃帝、孔子、孟子、曾子等上古聖賢及釋迦牟尼佛、漢傳佛教達摩、惠能禪師等人為其祖師。[2]該教的宇宙觀將人類歷史分成青陽、紅陽、白陽三期,含有末劫救贖思想,相信無極老母派遣彌勒佛(轉世為祖師路中一)拯救凡間。亦禮敬濟公(轉世為祖師張天然)、南海古佛、關法律主、呂法律主、孔子、穆罕默德、耶穌等仙佛神聖。主要儀軌典籍是1930年由張天然頒訂的《暫定佛規》,提及信徒茹素並修行「三寶」獲得解脫。[3]其他經典還有《皇母訓子十誡》、《彌勒救苦真經》等。而入道儀式稱為「求道」,經獻供禮、請壇之後,由點傳師傳授三寶,正式成為教徒。早年的入道儀式頗具神秘色彩,亦因此為兩岸執政當局猜忌。
該教原本僅在大陸山東省流傳,民國年間,張天然將之傳佈開至全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0年10月10日發布《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開展鎮壓反革命運動,一貫道在此期間被作為會道門取締。1946年傳入台灣後,因被指意圖推翻政府為國民黨所忌,於1953年以「涉及迷信及妨害地方治安」為名查禁,1987年才被允許合法立案。[3]今日臺灣有紀錄的一貫道信徒約有80萬人[4]。一貫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8lavFB
張老前人培成 基礎忠恕瑞周全真道院---歡迎您!
張老前人培成 基礎忠恕瑞周全真道院---歡迎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