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光影裏斬春風: 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 - 張崑將 著 - Google 圖書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此語出自〈荀子‧勸學〉
語譯:
所以君子居家必定要選擇鄉里,交遊一定要接近德行高尚的人,為了防止邪僻的侵誘,要接近中庸正道啊。

出處    荀子勸學篇:「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
釋義    出門在外,應選擇有才德的人交往學習。


1946年《菊花與劍》(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用人類學家從事其民族性的研究+從觀看日本編製的電影、戲劇,和居住在美國的日本人接觸,閱讀文獻資料等方式深入觀察+為解決盟軍是否應該佔領日本以及美國應該如何管理日本的問題,分析了日本國民的性格。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日本獨特的精神文化,來自傳統並已經內化成日本人性格的「菊與刀」。這是1946年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Ruth Benedict)出版的一本書的書名,這本書廣受各國學者認同。
恬淡靜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兇狠決絕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潘乃德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以「菊」與「刀」來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好戰而祥和,黷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禮,呆板而善變,馴服而倔強,忠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這種性格的對立性,廣泛表現在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的行為背後的強烈心理感受和內在衝突性,具有自反而轉化的動力,潘乃德把這種由情感因素所表現的動力,稱之為恥感文化。
中國古籍《中庸》說:「知恥近乎勇」,意思是知道恥就接近勇敢了。而日本的恥感文化就既有「菊」作為萬世一系的皇室家徽,由恥而轉為勇,即由菊自反為刀,已經內化成日本民族性格。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如日中天,哈佛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1979年出版一本書,名叫《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此書轟動西方世界,但日本官方民間的反應一般。日本人沒有沾沾自喜,反而在日本出版了好多批評經濟和社會缺失的書籍。
到19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爆破裂,出現大倒退,此後進入了平成大蕭條時期。國際媒體這二十多年一直報導日本經濟不振,中國輿論反復說日本失去二十多年,但實際上,經濟低迷刺激日本的恥感文化,自我轉化為「刀」,即磨練現代的刀——科學的利器。


切腹/日本人的腹就是西方人的心;西方人的心就是日本人的腹/當榮譽喪失,唯有死才能解放。 死亡能從恥辱中得到重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菊與刀:時而恬淡靜美、時而兇狠決絕,你絕對看不透的日本
#日本 #Reading #李怡 #菊與刀
  日本獨特的精神文化,來自傳統並已經內化成日本人性格的「菊與刀」。這是1946年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Ruth Benedict)出版的一本書的書名,這本書廣受各國學者認同。
  恬淡靜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兇狠決絕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潘乃德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以「菊」與「刀」來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好戰而祥和,黷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禮,呆板而善變,馴服而倔強,忠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這種性格的對立性,廣泛表現在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的行為背後的強烈心理感受和內在衝突性,具有自反而轉化的動力,潘乃德把這種由情感因素所表現的動力,稱之為恥感文化。
Read more:男人的歲歲年年,屬於女人:談川端康成《歲歲年年》
  中國古籍《中庸》說:「知恥近乎勇」,意思是知道恥就接近勇敢了。而日本的恥感文化就既有「菊」作為萬世一系的皇室家徽,由恥而轉為勇,即由菊自反為刀,已經內化成日本民族性格。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如日中天,哈佛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1979年出版一本書,名叫《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此書轟動西方世界,但日本官方民間的反應一般。日本人沒有沾沾自喜,反而在日本出版了好多批評經濟和社會缺失的書籍。
  到19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爆破裂,出現大倒退,此後進入了平成大蕭條時期。國際媒體這二十多年一直報導日本經濟不振,中國輿論反復說日本失去二十多年,但實際上,經濟低迷刺激日本的恥感文化,自我轉化為「刀」,即磨練現代的刀─科學的利器。 對於日本,相比於鄰國的我們,恐怕寫這個美國人了解的更多


電光影裏斬春風: 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 - 張崑將 著 - Google 圖書


乾坤無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
中國南宋的無學祖元禪師,是日本鎌倉圓覺寺的開山祖師,他在還沒有東渡日本之時,曾經駐錫於浙江台州真如寺。
當時,南宋朝廷已經面臨危急存亡之秋了。元軍大舉南侵,逼近台州,無學祖元禪師於是避亂於溫州雁蕩山能仁寺。不久,元軍又攻進溫州,所到之處無不是八方狼煙,百姓慌忙地四處逃竄。
一天,大批的元軍蜂擁衝進能仁寺,寺裡的僧眾早已避難他方,只剩無學祖元禪師一個人留下,獨坐在禪堂裡頭。元軍看到無學祖元孤身一人,即刻俐落地拔刀架在無學祖元禪師的脖子上,可是他仍然動也不動地閉目端坐,泰然自若。
「和尚!你不怕嗎?」元軍的首領對著無學祖元禪師大喝。
無學祖元禪師張開眼睛,看了看眼前這一群粗獷兇惡的元軍,從容不迫地說了一首偈子:
「乾坤無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
原本殺氣騰騰的元軍,被無學祖元禪師這股沉著中見氣魄的道風所震懾住,不但不敢殺他,甚至還向禪師深深作揖,之後便默默地離開了寺院。
後來,無學祖元禪師應日本之邀,東渡弘法。
無學祖元禪師這首偈語的意思是,對一個修禪的人而言,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即使被對方一劍了結自己的生命,也只如利劍砍春風一樣而已。
人最珍惜的就是生命,當生命面臨危險的時候,一般都是倉惶失措、驚恐不已。但是一個有修行的人,好比日本的快川禪師,在敵人以大火焚燒他的寺院之時,他問大家
:在大火中怎樣轉法輪?就在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的時候,快川禪師說了:「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
如果我們能把內心的恐懼放在一邊,置生死於度外,這樣的定力更遠勝於刀劍的威嚇,所以元軍在無學祖元禪師威武不能屈的情況下,當然只有棄劍頂禮了。

《星雲禪話》電光影裡斬春風 | 星雲禪話 | 人間福報


【祖元】
(人名)字子元,號無學,宋慶元府人,年十四至徑山參佛鑑,年十七有所省悟。佛鑑寂後,遍歷諸處。年三十六,瞭然大悟,更無餘蘊。太傅賈似道,聞元道譽。引使住天台山真如寺,元開堂酬佛鑑之恩,居七歲,侵於北虜兵戈,去而至溫州雁蕩,兵役壓溫境,舉眾逃竄,元獨兀坐堂裏,虜首欲加刃,元不動,述一偈曰:乾坤無地卓孤筇。喜得人空亦法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裏斬春風。群虜感悔,作禮而退。明年還天台山,為天童寺首座。日本弘安二年建長寺缺席。平時宗發使幣,求明宿,明州太守以元應之。弘安五年時宗創圓覺寺。請 元為開山第一祖。同九年九月三日寂,壽六十一,諡曰佛光禪師。


無學祖元(1226年-1286年9月22日),南宋臨濟宗僧侶,後東渡日本,為日本無學派(佛光派)的始祖。
1226年,出生在南宋的明州慶元府(今浙江省寧波市),俗姓許。1237年在杭州浄慈寺出家。約1240年左右,拜無準師範為師,後來繼承了他的衣缽。1262年,遷居東湖的白雲庵。
1275年,元軍入侵南宋,避難於溫州的能仁寺。元軍包圍寺院,要殺死無學。無學臨危不亂,作《臨刃偈》一首:「乾坤孤筇卓無地,喜得入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裏斬春風。」元軍聽後,默然退去。
1278年,日本建長寺住持蘭溪道隆圓寂。應鎌倉時代執權北條時宗的邀請,無學東渡日本,擔任建長寺住持。時宗拜無學為師,自此之後,鎌倉武士紛紛接受佛教信仰。1281年,元軍入侵日本,書「莫煩惱」三字贈予時宗,鼓勵他抵抗元軍。1282年,無學建立圓覺寺以超度抵抗元軍的戰死者,並成為該寺的開山祖師。
1286年圓寂於建長寺,諡號佛光國師。作有《佛光國師語錄》。
------------------------
明末禪師一人獨拒元軍,不敢殺還紛紛作揖,後東渡日本成開山祖師
2019-05-25 由 夢圓史話 發表于歷史
無學祖元大師,俗姓許氏,字子元,浙江寧波人,是宋代臨濟宗(禪宗五大主要流派之一)高僧,後東渡日本,成為日本「圓覺寺」開山祖師,諡號「佛光國師」。
無學祖元禪師在還沒有東渡日本之時,曾在浙江台州的真如寺參禪,當時的南宋朝廷已經是岌岌可危。正值元軍大舉南侵,逼近台州,無學祖元禪師於是避難於溫州雁盪山的能仁寺。
但是想不到元軍很快就占領了溫州。一天有大批的元軍蜂擁而至衝進能仁寺,寺里的僧眾都早已逃難他方,只剩下無學祖元一個人留了下來,他鎮定自若地獨自坐在禪堂裡頭。
元軍在寺中只見到禪師一個人,就拔出刀來架在他的脖子上,可是無學祖元禪師睜開眼睛,神色不變地看了看眼前這一群凶神惡煞的元軍,從容不迫地作了一首偈子:乾坤無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里斬春風。意思就是說,對於一個修禪的人來說,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即使被對方一劍了結了生命,也只是利劍砍春風一樣而已。
​原本殺氣騰騰的元軍聽後感到甚是驚異,(懷疑這些北方遊牧民族能聽的懂這麼高深的佛法)不但不敢殺他,還向他深深作揖,之後便默默的離開了寺院。
孔子曰: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雖然說,人最珍惜的就是生命,但是如果我們能把內心對死亡的恐懼放在一邊,順其自然而不過分強求,這樣的定力更遠勝於刀劍的威脅,所以元軍在無學祖元禪師威武不能屈的情況下,才會棄劍行禮。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ppj2qrj.html
-----------------------------
無學祖元(1226年-1286年9月22日),南宋臨濟宗僧侶,後東渡日本,為日本無學派(佛光派)的始祖。
1226年,出生在南宋的明州慶元府(今浙江省寧波市),俗姓許。1237年在杭州浄慈寺出家。約1240年左右,拜無準師範為師,後來繼承了他的衣缽。1262年,遷居東湖的白雲庵。
1275年,元軍入侵南宋,避難於溫州的能仁寺。元軍包圍寺院,要殺死無學。無學臨危不亂,作《臨刃偈》一首:「乾坤孤筇卓無地,喜得入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裏斬春風。」元軍聽後,默然退去。
1278年,日本建長寺住持蘭溪道隆圓寂。應鎌倉時代執權北條時宗的邀請,無學東渡日本,擔任建長寺住持。時宗拜無學為師,自此之後,鎌倉武士紛紛接受佛教信仰。1281年,元軍入侵日本,書「莫煩惱」三字贈予時宗,鼓勵他抵抗元軍。1282年,無學建立圓覺寺以超度抵抗元軍的戰死者,並成為該寺的開山祖師。
1286年圓寂於建長寺,諡號佛光國師。作有《佛光國師語錄》。
《星雲禪話》電光影裡斬春風 文/星雲大師
《星雲禪話》電光影裡斬春風
2010/11/8 | 作者:星雲大師 | 點閱次數:308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中國南宋的無學祖元禪師,是日本鎌倉圓覺寺的開山祖師,他在還沒有東渡日本之時,曾經駐錫於浙江台州真如寺。
當時,南宋朝廷已經面臨危急存亡之秋了。元軍大舉南侵,逼近台州,無學祖元禪師於是避亂於溫州雁蕩山能仁寺。不久,元軍又攻進溫州,所到之處無不是八方狼煙,百姓慌忙地四處逃竄。
一天,大批的元軍蜂擁衝進能仁寺,寺裡的僧眾早已避難他方,只剩無學祖元禪師一個人留下,獨坐在禪堂裡頭。元軍看到無學祖元孤身一人,即刻俐落地拔刀架在無學祖元禪師的脖子上,可是他仍然動也不動地閉目端坐,泰然自若。
「和尚!你不怕嗎?」元軍的首領對著無學祖元禪師大喝。
無學祖元禪師張開眼睛,看了看眼前這一群粗獷兇惡的元軍,從容不迫地說了一首偈子:
「乾坤無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
原本殺氣騰騰的元軍,被無學祖元禪師這股沉著中見氣魄的道風所震懾住,不但不敢殺他,甚至還向禪師深深作揖,之後便默默地離開了寺院。
後來,無學祖元禪師應日本之邀,東渡弘法。
無學祖元禪師這首偈語的意思是,對一個修禪的人而言,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即使被對方一劍了結自己的生命,也只如利劍砍春風一樣而已。
人最珍惜的就是生命,當生命面臨危險的時候,一般都是倉惶失措、驚恐不已。但是一個有修行的人,好比日本的快川禪師,在敵人以大火焚燒他的寺院之時,他問大家
:在大火中怎樣轉法輪?就在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的時候,快川禪師說了:「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
如果我們能把內心的恐懼放在一邊,置生死於度外,這樣的定力更遠勝於刀劍的威嚇,所以元軍在無學祖元禪師威武不能屈的情況下,當然只有棄劍頂禮了。


南宋的無學祖元禪師(許子元-姜太公後裔)是日本鎌倉圓覺寺的開山祖師/無學祖元1226年-1286年南宋臨濟宗僧侶,後東渡日本,為日本無學派(佛光派)的始祖-1275年,元軍入侵南宋,避難於溫州的能仁寺。元軍包圍寺院,要殺死無學。無學臨危不亂,作《臨刃偈》一首:「乾坤孤筇卓無地,喜得入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裏斬春風。」元軍聽後,默然退去。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南宋禪宗如何影響日本文化
南宋高僧無准師范像
南宋法師畫像是日本的國寶文物
和慧可求法一樣,臨濟宗最早不是傳過去的,也是被求過去的。日本僧人明庵榮西於1187年來到中國,學習了臨濟宗黃龍派,回到日本之后創立了建仁寺。1235年,日本僧人圓爾弁圓來到中國,拜南宋佛教泰斗無准師范為師,習得禪法,回日本后創立了東福寺。
禪宗講究的是以心傳心,不過為了証明,還要傳印可。達摩傳下的衣缽,到六祖慧能以后就沒有了。之后禪門相傳的証明是“頂相”和“印可狀”。所謂頂相,就是頭頂的相貌,簡而言之就是師父的畫像,畫好之后師父還會在上面題贊,証明這確實是贈給弟子的。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展覽上,可以看到東福寺收藏的頂相:無准師范像。這是無准送給圓爾的傳法証明,也是南宋人物畫像中的極品,一個笑容可掬的老和尚躍然紙上,看上去栩栩如生。如果不是親見,很難想象南宋時候的人物像可以畫到如此逼真,堪稱是中國美術史上的杰作。所謂“印可狀”,則是類似畢業証一樣的東西,由師父親筆寫下,証明徒弟的才能和傳法資格。在展廳裡,能看到無准師范親筆寫的“圓爾印可狀”,由於年代十分久遠,中國的寺廟裡已經沒有傳承如此久遠的印可狀了,其歷史價值不言而喻。
日本僧人來中國求法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從中國請高僧去傳法。無准師范的兩位弟子,蘭溪道隆和無學祖元,都被日本當時的鐮倉幕府請去,奉為國師,廣傳佛法。在特展“禪”的展廳裡,能看到兩位法師的頂相和他們親筆的墨跡,由於年代久遠,現在都是日本的國寶文物。
無學祖元在日本歷史上是一個傳奇人物,甚至可以說對亞洲歷史都有一定影響。他是浙江人,在赴日本之前,他的家鄉一直面臨元軍入侵的威脅。公元1275年,元軍攻入溫州能仁寺,寺廟裡隻有無學祖元一個人沒有逃跑,元軍懷疑他是奸細,舉刀要殺。無學祖元面對刀兵,毫不慌張,念了一首詩:“乾坤無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意思是天地間已經沒有我的容身之地了,但幸好一切都是虛幻,所以也無所謂,你們要殺我是白費力氣,一切都是空的,斬我就像斬春風一樣。這首詩叫做“臨刃偈”,元軍聽到之后,就默然退去了。
其實無學祖元說的不對,他比春風要厲害多了。不久之后,他被日本幕府的統治者北條時宗請到日本供奉。1281年,元軍入侵日本,聲勢浩大,幕府對是戰是和搖擺不定,這時無學祖元給北條時宗寫了六個字:“莫煩惱,驀直去”。讓他不要擔心,堅定行事。於是幕府有了信念,全力抵抗元軍,不久台風襲來,元軍全軍覆沒。而無學祖元則被奉為像神明一樣的人物,號佛光國師,加圓滿常照國師
日本茶道繼承南宋茶道
在此之后,禪宗在日本的地位幾乎不可動搖,而且宋朝僧人的一些修行之道,也在日本的文化裡深深地扎下根來,最典型的就是禪門茶道的流傳。禪宗有個著名的理念,是放下執著吃茶去,因為禪宗追求的無非是兩個東西,一是破執,二是專心,而茶道恰好與之符合。放下心中的執著,一心體味眼前的茶,是禪宗重要的修行法門。北宋禪師圓悟克勤提出“禪茶一味”,對后世茶道影響深遠。
南宋紹熙二年(1191年)日僧榮西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京都高山寺,從此日本開始種植茶葉。公元1259年,日僧南浦昭明前往南宋最大的寺廟,無准師范主持的徑山寺學習禪法,同時也學會了茶道,將之引入日本,是為日本茶道之始。
日本茶道源於南宋禪門,所以日本歷代茶道宗師都將南宋的茶具和禪門高僧遺物奉為至寶。南宋的茶道在中國早已失傳,因為那時候是沖茶末(日本稱之為抹茶)而不是泡茶葉,最講究茶碗的精致。由於后來中國不再沖茶了,所以宋代最好的建窯茶盞基本都被日本人買了去。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禪特展裡,可以看到兩件被定為日本國寶的南宋茶碗,一件是油滴天目碗,以碗上耀斑閃閃如油滴而得名,另一件是玳玻天目,以花紋如玳瑁龜甲、光澤如玻璃而得名,這兩件瓷器精美異常,是難得一見的寶物。
日本茶道是南宋茶道的繼承者,更是宋朝禪茶一味思想的產物,所以非常重視在品茶時參禪。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更主張在茶室裡挂上高僧墨跡,以助修行,這樣的結果,就是幫助中國保留了很多宋元時期禪門高僧的書畫。在中國,禪宗墨跡和禪宗畫都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元人《畫繼補遺》論高僧牧溪的作品時說:“誠非雅玩,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所以中國沒人收藏和保留這些高僧作品,以至於到后來全部失傳。然而日本的觀點正好相反,千利休認為:“墨跡無關乎筆跡之工拙,卻是古德先哲手澤遺范,其文辭既好,義理閎深,正可悉心體悟。”所以日本歷代王公豪門,無不以宋元時代禪門高僧墨跡為至寶。
在筆者看來,書道是藝術,本無定法,禪宗高僧們雖非在書道上開宗立派的大師,但是筆法自然,詩文高妙,展現了不俗的境界,說是珍品並不為過。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展廳裡,筆者看到了南宋高僧虛堂智愚給日本求法僧寫的墨跡,詩文筆力皆韻味十足。這幅作品在日本自古就被奉若神明,有一次被斬破后,破壞者竟以自殺謝罪,所以也叫“破虛堂”,現在是日本國寶。
牆內開花牆外香,用這句禪語來形容禪宗在日本的傳播,再合適不過。禪門臨濟宗由南宋時傳入日本,八百多年來,不光對日本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更在客觀上對中國文明的保留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次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禪特展,正是用實物對這段歷史做了最好的回顧。(謝 田)
----------------------------

南宋的無學祖元禪師(許子元-姜太公後裔)是日本鎌倉圓覺寺的開山祖師/無學祖元1226年-1286年南宋臨濟宗僧侶,後東渡日本,為日本無學派(佛光派)的始祖-1275年,元軍入侵南宋,避難於溫州的能仁寺。元軍包圍寺院,要殺死無學。無學臨危不亂,作《臨刃偈》一首:「乾坤孤筇卓無地,喜得入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裏斬春風。」元軍聽後,默然退去。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