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通寶是宋徽宗(1101~1125)的年號。趙佶當皇帝是個庸君、昏君,以至於失地、喪國、亡命,但在藝術上是個大家,在國畫上、書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因為皇帝的身分,他的周圍聚集了一批的文人,因為皇帝的愛好,繁榮了藝術的創作,因為皇帝的資源,他有能力組織《宣和書譜》 《宣和畫譜》的編輯。他於崇寧三年(1104年)設立了畫學,正式納入科舉考試之中當時,畫家的地位顯著提高。他畫的畫富有書卷氣,貴族氣,富麗堂皇。他創立的“瘦金體”,屈鐵斷金,鐵劃銀鉤,書法史上以此面貌出現的就他一人。
趙佶在藝術上的嗜好也用在了泉貨上了。他親自書寫錢文鑄造銅錢,他鑄的錢幣是中國錢幣史上的四個高峰之一。他當政的年號很多,有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等,鑄幣的版別也多,字體也多,有楷書、行書、篆書、隸書。他用瘦金書書寫的“大觀通寶”“ 崇寧通寶 ”,鑄的精,字更美,是泉友們的愛物。

宋徽宗政和通寶母錢「標準器」賞析 - 每日頭條


政和通寶_百度百科


宣和錢幣精美細膩,是徽宗錢的告別演出 - 每日頭條

「舉足輕重」的古錢:北宋宣和通寶
若說北宋錢是我國錢幣鑄造及錢文藝術的高峰,那麼徽宗錢就是其中的「頂峰」。
宋徽宗在位25年(1100-1125),鑄造發行了建國、崇寧、大觀、政和、宣和六種年號錢,以及「聖宋」一種國號錢。宋徽宗年號錢的錢文版別有近千種,不少是他親筆御書,字體包括隸書、篆書、行書以及徽宗獨創的「瘦金體」。他鑄的方孔錢是中國方孔錢中製作最為精美的錢幣之一。
圖片來源:天眷堂古錢幣展覽館的博客 https://bit.ly/2vZWZpu
若說徽宗錢是古錢「頂峰」,那徽宗最後一個年號所鑄的宣和通寶,便是北宋錢之集大成者。「宣和」是宋徽宗趙佶的年號。宋錢中,徽宗錢從它的精良鑄工、書法版式藝術來看,都是中國古錢幣的傑出代表。
北宋末年,因戰爭頻繁,國用日廣,財政入不敷出。為彌補銅錢缺乏所造成的通貨不足,宋徽宗即帝位後,在陝西、河東、河北、京西、二廣、江南東西、福建、兩浙等地監鑄鐵錢。
然而,由於北宋末年鐵錢流通區域的膨脹,導致了徽宗政局的大動蕩。宋代官府規定,銅錢與鐵錢的比價為1:4,四川為1:5。隨著市場需要的不斷變動,鐵錢本身價值屢有向下浮動的趨勢。徽宗後期,在不同地區兩者比價達到了1:8,加上民間私鑄鐵錢增多,結果在效果上只見鐵錢少見銅錢,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造成物價暴漲,通貨膨脹,給社會政治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來了深重災難和危害。宣和通寶已難收北宋王朝滅亡的覆水。


政和是1111至1118,徽宗年號。戍政惟和,萬國崇寧-的意思。這期間發生的事,卻埋下後來靖康之變的種子。童貫在西夏獲得的小勝利,吹噓出改變與遼關係的前奏。歷史不斷重演。這種大型花錢不是流通用的,是裝飾或贈禮用的。這些圖可看到刻痕,因此是較軟的合金成份。應該含有金銀等延展性較佳的貴金屬成份。(1) 達觀台北數位博物館 | Facebook https://bit.ly/35yVce8

125204613_10221796557041583_2409910456740241367_n125210108_10221796556761576_119542085722704398_n125268531_10221796556481569_5901827219454518350_n125345556_10221796556161561_3300538880467227108_n125084626_10221796555881554_2377533684786201667_n124983509_10221796555561546_952194731687378446_n125057591_10221796555281539_5852484209311707327_n125421425_10221796555041533_3980442946592551907_n125283228_10221796554761526_4335022382710815122_n125176019_10221796554521520_3476537751555773505_n


要是說乾隆的藝術品味是五十分,那宋徽宗肯定是一萬分,他廣泛涉獵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在書法方面的造詣更是無與倫比,他首創瘦金體,將藝術繪畫併入科舉取士之列。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當屬花費大筆金錢研發顏色樸實的汝瓷。
亡國之君的另一面:宋徽宗的極品文青生活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8JxOfJ
文:江仲淵
不知為何,現今不論中國還是台灣民眾,皆對中國歷史的某些朝代抱持著一些刻版印象。譬如說清末皇帝都是無能廢物,教科書上漢武帝的排版空間超大,就認為他是個好皇帝,或是覺得在外敵入侵時,喊主和的都是王八蛋⋯⋯但比起接下來講的誤解,這些刻板印象都太low了。他的名字叫做趙佶,在歷史又有個更具知名的稱號──宋徽宗。
許多人對宋徽宗的第一印象很差,因為他在普通教科書上只留下了三項事蹟:
亡國代言人:被金兵俘虜,亡了北宋。
子女超多:他生性風流、愛好美色,可以稱得上是最會生育的皇帝之一,一生只活了五十四年,卻生下了六十六個子女,比甚麼康熙、乾隆厲害多了。
性慾高強:儘管後宮粉黛三千人,還是滿足不了他的慾望,總喜歡在月黑風高之時微服出宮,尋找刺激。據說還和一代名妓李師師談過一段感情。
如果只用以上三者來看,宋徽宗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爛皇帝,但歷史總是多方面的,雖說他在政治上昏庸無能,但在藝術方面,卻是中國古代帝王中最富藝術氣質、才華橫溢的皇帝。他對藝術的貢獻,甚至影響了千年以後的中國,以及被中國文化薰陶的日本和韓國。
要是說自詡藝術評鑑高手的乾隆藝術品味是五十分,那宋徽宗肯定是一萬分。他廣泛涉獵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在書法方面的造詣更是無與倫比,他首創瘦金體,將「天骨遒美,逸趣靄然」的特殊品味展現得淋漓盡致、他曾將藝術繪畫併入科舉取士之列,使藝術品味散播至下層階級;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當屬花費大筆金錢研發顏色樸實的汝瓷,使中國藝術發展走向了「簡潔美」的高LEVEL等級。
宋徽宗的超高藝術造詣
鋒芒畢露的瘦金體
相信有不少讀者都擁有被父母逼著學習書法的慘痛回憶,作者也一樣。當時書法老師總說:「哎呀呀鋒芒露出來了啦!書法講求收鋒而不露鋒芒、低調內斂、韜光養晦,給我換張紙重寫。」
「鋒」與「芒」都是古典美學的禁忌,中國書法講「藏鋒」,簡單來說就是不准有尖端。儒道的主流傳統不鼓勵「鋒芒畢露」,而是含苞待放、曖曖內含光,「鋒芒畢露」成了目中無人的象徵,是要遭天譴的。當時我真總以為書法老師的正統楷書、行書字體才是真正的藝術,不知原來真正厲害的人,才不仿效別人的字體,而是自行開創出一派潮流。
宋徽宗的書法是北宋字體的代表,他自視自己為「天下一人」,不肯居於藏鋒內斂的古老傳統,刻意將藏鋒、露鋒、運轉提頓的痕跡保留下來,形成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等特色。最終,他開創了一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名滿天下,謗亦隨之的書法字體──瘦金體。
之所以叫做「瘦金體」,可不是嘲笑敵國金朝瘦弱的意思(沒禮貌,人家超強)。「瘦」的意思是筆墨緊窄而清薄,猶如柳樹般飄然。而「金」是金屬,是青銅,也是黃金。「金」與前者的「瘦」相反,堅若磐石,光彩奪目。
先秦工藝流行「錯金」,在青銅器中預先刻上圖畫,在將熔化的金銀倒入凹陷處,使顏色沉暗的青銅多了閃亮的雕花裝飾,展現出「錯金」之美。把「瘦」和「金」連起來,即是線條細瘦而飄然,華麗貴氣而硬挺,兩者看似截然不同,宋徽宗卻能將其融合得白璧無瑕,這是書法的奧妙之處。
瘦金體像走在危險邊緣的禁忌戀情,使人著迷,也使人退卻。收藏在台北故宮的「穠依翠萼,煥爛一庭中」,每一個字皆閃爍燦爛。宋徽宗把漢字線條做得鋒芒畢露,極具個性。像作者我這種二流學家,有時會分不清楚顏真卿的顏體、柳宗元的柳體,但一見宋徽宗的瘦金體,卻能一眼識出,可見其辨識度之高,稱得上是宋徽宗的得意之作。
Songhuizong
Photo Credit: 宋徽宗 @ public domain
欲借風霜二詩帖
極致簡約的汝瓷
品味的定義看似十分複雜,就好像喜愛打領帶、穿西裝、梳油頭、開賓士的人般,你大可以說他很有品味,但如果找來一位穿著樸素T恤,卻喜愛在空暇時間閱讀詩詞的人,你又該如何評價他是否有品味呢?其實,他們都有品味,在看似了無共通點中,都有一個共通點:懂得享受,卻不會依附於世俗潮流。
宋徽宗不但不依附潮流,還開創了一套宏觀的簡約藝術潮流。我們都知道,唐朝是以奢華、繁複為美,但宋徽宗偏偏不愛這味,他將所有調味料挑開,只留下物體最初的原味。在簡約藝術中,最經典的當屬汝瓷。
世人流傳著宋代有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的說法,而在所有窯中,又以汝窯真品最為難得。時人說得好:「縱有家財萬貫,不及汝瓷一片。」一句民間俗語,道出了它的珍貴。
其實,汝瓷看起來平庸無奇,如果不讀點書,可能就會把他與大賣場的廉價瓷盤搞混,但汝瓷背後包含著更加繁複的東西,比如他的思想理念,以及製造過程。如果讀者有機會去台北遊玩,不妨去故宮博物院尋找汝瓷,這是一個淡藍色的瓷甕,是宋代雨過天晴的顏色。宋徽宗把當時天空的顏色凝結倒了一個器物之上,使我們觀賞汝瓷時,還能回想起千百年千宋朝天空的斑斕。
宋徽宗曾做過一個夢,在一次雨天後,宋徽宗打開了大門,踏著雨水徐行,在望向城牆外的天空時,他震撼極了,遠處天空混有曾經猖狂一時的烏雲,以及雨過天晴的天空藍,兩者交會一行,形成了一抹神秘的天青色,格外令人著迷。醒來之後,宋徽宗寫下一句詩:「雨過天青雲破處」,拿給工匠參考,讓他們燒制出這種顏色。
一時間,不知難倒了多少工匠,這種釉色非常難燒製,窯內的位置、溫度、濕度,稍有不妥,都會影響到最終成品的顏色,具現代人考究,要燒製汝瓷,除了需要均勻加熱外,窯內的溫度必須持續維持在一千兩百攝氏,如果稍微過了,顏色便會由青藍轉淺綠,價值性就不見了,當時沒有溫度計,只能目測觀察火照,過程可謂險阻艱難。
窯工們苦心製造出數十至數百的青天藍瓷,只能挑選出幾個滿意的瓷甕上繳朝廷,而宋徽宗面對幾個經嚴格篩選的汝瓷,竟然要求更嚴,僅有的幾十個汝瓷,顏色稍有瑕疵,便被宋徽宗大手一揮砸成粉碎,最終只有幾個被留在宮中。(題外話:宋徽宗對藝術的堅持不只反應於此,曾有一次,他召名門畫家繪畫孔雀,畫好時全場驚艷萬分,只有宋徽宗頻頻搖頭,原來,畫家把右腿左腿的高低搞混了,從此側面也可反映出徽宗觀察藝術之細膩。)
如此嚴格篩選,留下來的汝瓷自然是洗如凝脂,天青猶翠,冰裂瑩澈,器形巧緻雅絕。現今留下的汝瓷僅有六十餘件(一說八十餘件),因數量稀少、做工繁雜,使汝瓷成為稀世珍寶,你可能會問:「有多貴呢?」
二零一七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展出汝瓷,最終以2.6億港元購下,創下中國古瓷器的最高拍賣紀錄。難怪乾隆掌政時蒐羅天下奇珍異寶,最寶貝的還是宋徽宗時代那些吃喝拉撒的鍋碗瓢盆。(題外話:乾隆是個文物破壞狂,竟然在汝瓷上面刻上甲乙丙丁等級,有的還分類錯)
我們今天去故宮看汝瓷的時,可以看到他的邊緣仍舊泛著淡淡紫光,有人說這裡面加了瑪瑙,也有人說是加了水晶,千百年來人們爭論著此事,卻沒有任何定論,因為他的技藝已經隨著汴京的陷落而失傳了。
北宋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
Photo Credit: 國立故宮博物院 @ public domain
北宋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
創立皇家美術學院推廣藝術
徽宗不僅創作了大量的書畫精品,還是北宋文化藝術發展的首要推行者。其中值得稱道的就是對翰林書畫院的重視。話說,翰林書畫院並非宋徽宗所造,而是在宋初就已經設立,但宋徽宗卻是將其帶入巔峰的皇帝。
宋初以來,畫家不論技藝怎樣,地位總是奇差無比,就連御用畫師與其他同等部門相比,地位也差了一大截(衣服顏色還不同呢!)簡直是三流冷門官。但輪到宋徽宗掌權後,他不僅提高了畫師的政治地位,還積極推廣藝術,將繪畫考試併入科舉取士之列。
宋徽宗把很多心思都放在畫院上面,設計了全套的課程計劃和教學方法,還有招生、考試制度,簡直就是皇家美術學院的古代版。而且還模仿進士科出題取士,以優美的詩詞為畫題來測試畫師,一方面促使他們重視與加強個人題詩賦詞的文學素養,一方面也是有意提倡「詩書畫」合一,讓畫師們的畫境往高深層次提昇。
身為北宋最高階層的藝術學院,翰林書畫院等同於皇家美術學院,從裏頭出來的人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像是《清明上河圖》的張擇端、《千里江山圖》的王希孟都是宋徽宗一手培養的人才,兩幅作品皆被後世入選為中國十大名畫。
現今世人的審美觀類似於康雍乾時期,有華而不實的弊端,譬如超壯觀的閱兵圖(一張圖裡有一萬多人)、吸引眼球的美女圖(乾隆常叫畫師畫他的妃子)、或是近幾年很流行的cosplay (臭宅雍正超愛玩)、還是頗為炫泡的皇帝印章(乾隆擁有數千枚印章,曾被故宮官方戲稱為「印章boy」 )。這些東西雖說不上下流,也稱不上是有水準,而人家宋徽宗的藝術品味不同,這從他給翰林書畫院出的考試題目就可以略知一二了,如「踏花歸去馬蹄香」「竹鎖橋邊賣酒家」「嫩綠枝頭紅一點」。
就前者討論,「人騎著一匹馬在開滿花兒的樹林中歸返」能夠理解,但「香」這個字就顯得抽象了,要用甚麼意境來讓閱者一看到圖畫,便會聯想到撲鼻的清花香呢?這可難倒了天下的讀書人,宋徽宗本人也翻閱了無數軸卷,才找到理想中的圖畫:
一匹駿馬緩步而行,幾隻蝴蝶或前或後地飄舞著,追逐於馬蹄。馬蹄和蝴蝶,巧妙地表現了前一刻的「踏花」,而蝴蝶的追逐,又表現出了花兒的香氣,化無形為有形,意境唯美典雅,增添了許多魅力和想像空間。
宋徽宗對畫院學生要求非常嚴格,他既要求畫師臨摹他人的筆墨技巧,又要求獨樹一格;既要求畫師必須保留最初的創意想像,又要求深入觀察寫實。宋徽宗有事沒事就跑去翰林書院,親自督導、抽考學生畫畫,如果誰敢在隨堂考中畫歪,繪師生涯必定戛然而止。
能在這種每天提筆磨墨的另類魔鬼訓練下撐下去的學生少之又少,但也因此產出了許多藝術大師,如同剛剛提到的那位王希孟,他是中國十大名畫中最年輕的作者,當時年僅十八歲,經過書院半年的魔鬼訓練後就創作出《千里江山圖》這幅傳世名作。同時,宋徽宗也對畫院十分慷慨,每隔一段時間就將自己視若珍寶的各式名畫送到畫院,供學生臨摹效仿
千里江山圖(部分)
宋徽宗的歷史評價
藝術在宋代的發展可謂極其鼎盛,用康雍乾盛世、盛唐來比,都是望塵莫及的。在宋徽宗的統治下,畫院繪師享受文官般的待遇,取仕途徑再也不是呆版的四書五經,而多了自由的文藝思想。雖然宋徽宗不理朝政,怠亂政治,最終導致金國南下滅亡北宋,但其畢生奉獻藝術文化的理念,確實值得我們學習。亡國之君的另一面:宋徽宗的極品文青生活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8JxOfJ

2020-11-16_0938482020-11-16_0939512020-11-16_0939102020-11-16_093804


從宋徽宗的六個年號,看宋徽宗其人及宋末衰亡
從宋徽宗的六個年號,看宋徽宗其人及宋末衰亡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ku2MwT
年號,是我國封建王朝用以紀年的一種名號,同時也代表了時任統治者的政治理想。
帝位更迭,或國遇大事,年號要更改,謂之「改元」,有些皇帝使用的年號遠不止一個。
在議取年號時,往往精挑細選一些美好的詞彙,寄託著君臣對國家前途的美好願景。
在選擇年號時,通常格外慎重,首要是避免襲用前代年號。年號與前代重複,拾人牙慧,令後人嘲笑。其次是要注意避諱,防止被穿鑿附會出某些徵兆來。
歷代議取年號時,北宋是極為典型的。
北宋歷任皇帝年號,有的年號選取不當,栽了跟頭,是後代的前車之鑑。
如宋太祖的第二個年號「乾德」,是宰執大臣們搜腸刮肚很久才想出來的年號,結果卻和被宋太祖消滅的後蜀一年號撞車。
又如宋仁宗的前兩個年號「天聖」、「明道」,會被附會出其他含義。「天聖」即「二人聖」,「明」則是「日邊有月」,貼合宋仁宗親政前劉太后垂簾聽政\女主主政的時局。
又如宋英宗,他英年早逝,年號「治平」本是表達了他的政治理想,但是被視為不吉利,因為宋朝屬火德,年號帶水,焉能長久?
北宋年號在踩到了一些痛點、教訓外,很多年號的議取也是極為經典的。
宋徽宗
北宋最有藝術風範的宋徽宗在年號上也是煞費苦心,除了是極具代表的美名外,也很能說明時政問題。
宋徽宗在位二十五年,一共使用六個年號,分別是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
建中靖國
宋徽宗的第一個年號是建中靖國,這是一個四字年號。
北宋第一個四字年號是宋太宗繼位後「太平興國」。
宋徽宗使用「建中靖國」,其實就是效仿宋太宗。
因為兩人得位是相似的,兄終弟及。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25歲的宋哲宗病死。
哲宗無嗣,宰相章惇力主依禮制,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或立長弟申王趙佖。但太皇太后向氏(宋神宗皇后)主張立哲宗次弟端王趙佶。
章惇指出端王趙佶「輕佻,不可以君天下」,向太后以宋神宗語駁斥:「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當立。」
最終向太后在曾布等執政的支持下,立趙佶為帝,是為宋徽宗。
宋徽宗書法
宋徽宗繼位的第二年即改元「建中靖國」。
太上即位之明年改元建中靖國者,蓋垂簾之際,患熙、豐、元佑之臣為黨,故曰建中靖國。實兄弟為繼,故踵太平興國之故事也。
這是宋人的一種私人解讀。
建中靖國的官方解讀是,示「本中和而立政」,「昭示朕志,永綏斯民」。
無偏無黨,正直是與, 體常用中,祗率大體,以與天下休息,以成朕繼志述事之美。
這和當時存在的激烈黨爭有關係。
建中靖國是要調和新舊兩黨矛盾,建立中正公允之道,以使國家安定團結。
崇寧
建中靖國僅使用一年,徽宗親政,宣布改元崇寧。
兄終弟及雖在法理上沒有問題,但易遭非議。
建中靖國十一月,大臣鄧洵武適時地提出徽宗應該「紹述神宗」,兒子繼承父親順理成章,宋徽宗大喜,當下決定明年的年號是「崇寧」。
宋徽宗書法
明年親政,則改元崇寧。崇寧者,崇熙寧也。
宋神宗在位最有作為的事件便是熙寧變法,崇寧便是崇熙寧變法。
這也就意味著宋徽宗放棄面對黨爭「中和立政」的政策,明確表示支持新黨,以蔡京為相,紹述神宗改革。
這使得北宋的黨爭越演越烈,且越來越變味,改革也成了政治打壓的幌子、工具。
大觀
崇寧五年,十分特別。這一年天象異常之事不斷出現。
春正月甲午朔,彗出西方,由奎貫胃、昴,至戊午沒……二月甲子朔,太白犯壘壁陣……五月,月入氐……六月,填犯建星……秋七月庚寅朔,太史言:「日當食不食。」
星象異常,這在古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星變」是「天譴」,往往預兆著國家出現了問題。大臣接二連三上章彈劾蔡京誤國,最終宋徽宗宣布明年改元「大觀」,並罷免了蔡京。
《聽琴圖》
大觀者,取易「大觀在上」。
然而改元之後,星象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此後天象異常現象仍舊不斷,蔡京也再度復相,朝政還是一團糟糕。
面對星象問題不斷,宋徽宗直接下詔:
詔:「太史局令已下,自今後若稍涉漏露應干乾象,凌犯所主休咎者,其所聞並傳報。漏泄之人,不分首從,並當行處斬。仍許人陳告。」
政和
大觀使用了四年,這四年間,異常天象不斷,到大觀四年仍是如此。
五月甲辰,熒惑犯歲……六月戊辰朔,熒惑犯月星……滎惑入井……九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冬十月戊戌,太白晝見。
於是大觀四年十一月,宋徽宗「大赦天下,改明年元曰政和。」
政和者,取「庶政惟和」之義也。
政和,政通人和,寄予了宋徽宗的美好的希望。
只是任何美好的政治藍圖都是建立在為政者的努力之上的。
此時宋徽宗在位十年,這十年下來,國家沒有變好,反而越來越糟糕。
《瑞鶴圖》
如果說宋徽宗繼位之處,想有作為,也想做一個好皇帝,而現在他已經開始安圖享樂,回歸到做端王時擅長玩樂的狀態了。
宋徽宗沉迷在太平盛世的景象之中,「用方士之說作神霄九鼎」,加上崇寧年間鑄造的九鼎,「遂有十八鼎」。
道士方士們更鼓吹宋徽宗「得天之紀」:
政和盡八年,時方士援漢武故事,謂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為得天之紀,而漢武但辛巳朔旦冬至,然今歲乃己酉朔旦冬至,真得天之紀矣。
政和使用了八年,這八年更是北宋進一步腐化的八年。
重和
到政和八年時,宋徽宗在位已經十九年,明年將滿二十年。
在位二十年,是一大喜事,「又太宗皇帝以在位二十年,因大赦天下」,宋徽宗便效法太宗,宣布改元「重和」。
重和者,謂「和之又和」也。
一個政和還不夠,宋徽宗還要「和之又和」。
宋徽宗的前四個年號都是獨一無二的美號,但是從「重和」開始,他的年號開始出現糟心的事情,甚至是不吉利。
改號未幾,會左丞范致虛言犯北朝年號。蓋北先有重熙年號,時後主名禧,其國中因避「重熙」,凡稱「重熙」則為「重和」,朝廷不樂。
重和年號使用沒多久,有大臣指出這和遼朝年號相犯。
宋徽宗繪畫
與宋仁宗同時期的遼興宗,年號叫「重熙」,歷史上曾有「重熙增幣」的議和之事。
與宋徽宗同時期的遼國皇帝是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禧」字理應避諱,「熙」、「禧」同音,北宋末年稱「重熙」為「重和」。
這樣一來,「重和」便成了遼國使用過的一個年號。
宋徽宗很不高興,「是年三月遽改重和二年為宣和元年。」
宣和
因「重和」有問題,使用一年後便改為「宣和」。這也是宋徽宗最後一個年號,
宣和,有「疏通調和」之意。
此時的大宋真的需要疏通調和內部矛盾,但是宋徽宗顯然不在意這個。
宣和改,上自以常所處殿名其年,然實欲掩前誤也。
宋徽宗常住的一個宮殿便叫「宣和殿」,他也自號宣和主人。
宋徽宗繪畫
宣和的問題比重和更加嚴重。因為「宣和」容易被引申附會出不祥之兆。
自號宣和,人又謂「一家有二日」為不祥。
問題在這個「宣」字,寶蓋頭下面的「亘」是「二日」,家有二日,不吉利。
及方臘起,連陷二浙數郡,上意彌欲易之,獨難得美名。會寇甫平而止,七年冬遂內禪雲。
宣和二年方臘起義爆發,宋徽宗想改元,結果找不到好的年號,這也成為他最後一個年號。
宣和七年十二月,宋徽宗倉皇讓位於宋欽宗,應了「一家有二日」的不吉之兆。
宋徽宗
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宋徽宗這六個年號,拋除穿鑿附會的引申,都是美號。
然而國家並沒有成為他想像的那樣。
或者說,對於國家,他更多的只是「想像」一番,而無益國的實際而持續的行動。
元人對宋徽宗的評價十分到位:
跡徽宗失國之由,非若晉惠之愚、孫皓之暴,亦非有曹、馬之篡奪,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諛。
宋徽宗很聰明,但是這聰明用偏了,不在治國之道上。
自古人君玩物而喪志,縱慾而敗度,鮮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為戒。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99a3pg8.html

qooo223o96724r6snrp45rnrr5o4s4892021-08-27_2240452021-08-27_2240392021-08-27_2240162021-08-27_2240052021-08-27_2239462021-08-27_2239372021-08-27_223929


236884889_10223757992436242_2954545432913376867_n239417150_10223757992036232_6419572567405648454_n238625910_10223757991676223_6240106175669930828_n235324338_10223757990876203_7846944691260647765_n240718592_10223757990436192_582136226493809569_n235207678_10223757990116184_153449000168265886_n240700700_10223757988116134_5731524826675294457_n239042060_10223757987716124_3301880586022967260_n240715318_10223757987356115_5343538242165113615_n240678546_10223757986956105_7829717643748874862_n237218499_10223757985756075_396083904337496126_n239513868_10223757984836052_5115569581093257640_n237306584_10223757984396041_3805723616916726806_n240253785_10223757983916029_6427392747733029603_n239404305_10223757983556020_4286305935491383964_n240593336_10223757983196011_8314009959514030642_n237456402_10223757982796001_8364552625287303056_n236856627_10223757982315989_4548943349100339865_n240699152_10223757981835977_3290728526000722394_n240456244_10223757980995956_8667989549458424759_n236118510_10223757980195936_6367522515288695168_n237771011_10223757979755925_4175585660536336324_n240500231_10223757978515894_7692139755117685504_n

北宋的錢,就留徽宗錢最後介紹。
徽宗很重視錢文。到底哪些是他親筆,那些是他親自指導,也不是很清楚。大家只知道瘦金體字是他的註冊商標。
其他長冠寶木字宋,長和短和等等,大家看看再想想。
******
建中靖國:1101年   建國通寶
崇寧:1102年-1106年
大觀:1107年-1110年
政和:1111年-1118年十月
重和: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
宣和:1119年二月-1125年
還有一種非年號錢 聖宋通寶 元寶。
(3) 達觀台北數位博物館 : 北宋的錢,就留徽宗錢最後介紹 | Facebook https://bit.ly/3gAsoXO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31058463865524/permalink/2630871000550925/


建中靖國:1101年   建國通寶
崇寧:1102年-1106年
大觀:1107年-1110年
政和:1111年-1118年十月
重和: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
宣和:1119年二月-1125年
還有一種非年號錢 聖宋通寶 元寶。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60867260746157/permalink/1962393370593530/

「大觀通寶」是宋徽宗御書的瘦金體-徽宗皇帝於1107年將崇寧改元為大觀,1110年錢幣鑄造就是大觀通寶/「大」字第三筆一筆長捺拉下,直至「通」字上方接近錢幣外廓處。書法超常誇張,但是在方寸之地卻顯得揮灑自如-北宋錢幣是中國貨幣史上鑄造量最大、版式最繁為雜,鑄造工藝和錢文書法藝術最為輝煌的時期。尤其以徽宗朝鑄錢為北宋錢幣的巔峰/瘦金體「大觀通寶」作為宋徽宗錢幣的代表,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多種版別。其中以折十大錢最為精美/崇寧元寶” 宋徽宗趙佶公元1102至1106年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