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十二章紋/天地人合一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QNHvXi


_temp_1616203846325_temp_1616203646179_temp_1616203692838_temp_1616203731729_temp_1616203793116_temp_1616203830365facebook_1665070135626_6983810330137468962


假如明朝一直延續了到了現代,會是什麼樣的?
2017-10-02 17:24:13  來源:網友供稿
這問題確實是腦洞大開,就此來一發
畫了一些塗鴉...外加一點腦洞想像... 
—————————— 
西曆二〇一五年,帝都
承天門前,南北縱貫的街道於百年前就被拆遷,改建為世界上最大的廣場—— 承天門廣場
廣場中心佇立的是,太祖高皇帝陛下姓朱諱元璋的巨大雕像,四圍時刻有南鎮撫司差人監守
五城兵馬司的巡邏機時刻在廣場上空監視情況,以防有奸賊亂黨跋扈跳梁
這個看起來像“怪我咯”的姿勢,其實是【手擎日月肩擔天下】的意思... 
承天門城樓上,掛的正是太祖陛下的肖像
面含微笑,目帶慈祥
大明建國以來,已有六百四十八年
所謂夏四百,商六百,周八百
中原數千年,每朝國祚也不過兩三百年,這正是千古未有的偉業
二十一世紀,世界上只有一個天朝—— 天朝大明帝國
音格語簡稱MEC 
四百多年前,西儒利瑪竇向神宗皇帝獻上坤輿萬國全圖,一 西歐羅巴洲的小島國,圖上有記載,名曰諳厄利亞
沒有人想到,區區兩百年後,此國乘勢而起,南征北吞,成為天下第一大國
之後與大明建交,諳厄利亞改為音格棱德
人稱—— 大音帝國
—————— 
大行皇帝朱礎鎮因事故駕崩
廟號被定為莊宗
根據諡法考,莊不是好詞?
沒辦法,好詞基本用完了~ 
以上胡說
其實是因為把持朝政的文官們,特別是首輔,都對皇帝總是越權這點很不爽,所以才故意這麼做的...死於原野曰莊,我就這麼說,你不服?~ 
凡事都要按《大明律·六法·憲政》來嘛!
內閣會議上,趨保守的與黨東林黨和野黨陽明黨互相攻訐爭執,只因儲君人選一直未定.. 
順帶一提,太祖陛下留給世祖陛下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二十個字輩
【洪武中,太祖以子孫蕃眾,命名慮有重復,乃於東宮、親王世系,各擬二十字,字為一世。子孫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雙名,以上一字為據,其下一字則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為序,惟靖江王不拘】
《皇明祖訓》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至二十世後,照例續添,永為定式】
如今這二十個字輩已經用完,畢竟他老人家再怎麼神通廣大,也管不到六百多年之後的事... 
在這個時代,巾幗不讓鬚眉,所謂女權至上
太祖陛下的二十四世孫,“年方弱冠”的公主朱顏淚順勢登基,成為了千古第二的女帝
是為帝國之顏(hua)面(ping)
每日內閣議政,必須端坐在場,傾聽東林黨與陽明黨的日常扯皮... 
(心聲:為何要讓朕幹這種麻煩事...)
年號定為【中平】(其實不怎麼平...),西曆二零一五年,是為中平元年
現在年號都是機器生成的了,隨機挑兩個好字湊一個(這也太隨便了...),只要不和本朝已有的年號重複就行
跟歷史上一些不吉利的年號重複的事也發生過,比如某昏君、某暴君、某亡國之君... 
這時民間可能會有“藥丸”的聲音
當然,其後會立刻有人找上門,向他們宣讀《羋瀾達警告》:
你有權保持沉默,如果你不想保持沉默的話,我們也可以讓你沉默
你有權請訟師,不過須由我們指定
如果你請不起訟師...那我想你已經可以直接進詔獄了
———— 
為了慶賀女帝登基,皇帝的袍服形制也有了一些修改
例如烏紗翼善冠上的龍形金飾,也換成了鳳形
不過,鳳也是雄性啊...(不要在意這種細節)
【有人說這是旗袍...擦,你確定明朝皇帝的常服,下擺沒有分岔?】
【有人問下身穿的啥?
心中有緊身襪,看到的就是緊身襪
心中有安全褲,看到的就是安全褲
(呼,沒上色真是太好了...)】
...沒畫團龍等十二章 .. .算了,你就想像以下這些紋飾有畫在龍袍上吧... 
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日月星山
龍華蟲宗彝
藻火粉米
黼黻
順便一說,國徽大致長這樣...也是以十二章為主題
這是百零二年前,一位叫周樹人的墨客,與另外兩個文人一同設計的
這國徽長得有點...沒辦法,受限於百年前先人們的審美和創造力,這樣子已經很不錯了... 
正所謂:
丹陽在上光耀嘉禾
左附華蟲右攀巨龍
宗彝在手星月戴頭
口銜潔藻身披流火
黼綴粉米黻證善惡
十二歸一天下大明
聽起來不押韻是吧?感覺渾身不舒服是吧?別怪我,這是禮部自己內部編的詞,官僚主義害死人啊... 
—————— 
天朝的服飾,已經和西陸諸國的風格融合,基本上都是貼身剪裁
比如皇帝的龍袍,看起來很像西方的禮服
類似這樣的事情,多為民間倡古者所詬病:
那啥,話說過去的皇帝常服——曳撒並不能算是漢服,因為曳撒原本是蒙古皇帝穿的辮線襖
還有比甲,也是漠北夷狄的服飾,也不屬咱們悠悠千年的中華文化
更有亂賊大放厥詞:
正所謂元製明隨
杖死廷臣、跪拜常禮
這都是胡人的糟粕,唐宋時哪有這樣的東西?!
前有蒙元,後有胡明!真乃我泱泱中華千年之大不幸也!!
啊不,崖山以後無中華矣!~
當然,他們之後都被北鎮撫司請去喝茶了...再也沒有人見過他們... 
———— 
唉,幸虧不再有避諱的習俗了,皇家只保留了木火土金水的起名法則
否則太祖陛下的子孫們,還要為天朝的化學做出更大的貢獻... 
附一些明代藩王的名諱:
金屬:朱公錫朱慎鐳朱仝鉻朱仝鈮朱安汞朱在鈉朱均鐵朱成鈷朱成鈀朱恩鈉朱恩銅朱恩鈰朱恩鉀朱帥鋅朱寘鑭朱帥鉀朱徵釙朱傚鈦朱傚鋰朱詮鈹朱傚鈀朱彌鎘朱諟釩朱翊銪朱翊鉻
鹽類:朱成鏻(PH4+)
有機物:朱勤烷朱孟烷朱悅烯朱定烷朱瓊烴朱顒炔朱厚烷朱厚烴
"張捕頭,這是何人啊?"
"回大人的話,這個色目好生威風,方才向著鄰街的湯餅鋪子撒潑,說甚麼不清真,甚麼安甚麼巴,復又持著刀子進去傷人,我便將他拿來問話。可這個色目,好不識趣,行走時將"民族團結""不尊重**林"來嚇與我,還要奪我銃哩!"
"這色目好膽,胡言些甚?交與法司從重辦了罷,也省得招厭,門口聚擾那一班纏頭潑皮廝打要人的,著衛所用胡椒彈驅趕去,再縛幾個領頭的來,一併送罪"
淘寶:正宗官窯青花,微波爐專用。29文,南直隸包郵。
好雞凍,我收到了東廠的錄取通知書!
一條曾經陣亡的答案
受夠了狗血抗元劇手撕蒙古兵之類的橋段
各位觀眾大家好,今天是大明隆遠3年五月初六,西曆2015年7月12日,歡迎收看今天的皇家新聞播報,下面請看詳細報導。
1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蕃邦朝貢日,隆平陛下在紫禁城太和殿親切接見了前來朝貢的朝鮮國王、越南國王、暹羅國王等十五位蕃邦領導,各蕃邦領袖表示要緊密團結在以隆遠皇帝為尊大明天朝周圍,加強體系內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交流。已有600年曆史的朝貢體係經過老一輩領導不斷發展,由最初的臣屬關係轉變為強有力的聯盟,與時俱進,至今仍為中華聯盟的團結髮揮重要作用。
2.第432屆黨派對話會議今天在承天大廳召開,內閣首輔大臣劉明遠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首輔號召各黨派摒棄前嫌,放下歷史包袱,以天朝大局為重,團結一致向前看。會議期間楚,浙,東林,國民等黨派部分達成了歷史性的諒解備忘錄,但對執政黨共黨的合作事宜並未達成一致。
3.內閣今天通過了關於科舉改革的草案,重點討論了取消韃靼、察合台兩省的加分和自主命題的問題,然而此項提案遭到了中書省兩省中央局的強烈反對。
4.錦衣衛武器局今天公佈了加拿大生產遠程攻擊武器和鈾濃縮的證據,向萬國說明了我朝遠征加拿大的正義性,多數國家都表示理解。然而美國表示武力不能解決問題,希望盡快進行談判,重啟加拿大問題六方會談。
5美國軍方今天再次威脅加利福尼亞(西美利堅國)將會武力解放西美完成所謂的“祖國統一”,加利福尼亞是一個仰慕天朝文明,尊崇孔孟之道的禮儀之邦,我朝勢必會支持其國家獨立,必要時提供武器和武力協助,完全不用理會美國所謂“加利福尼亞問題重屬美國內政,國外勢力無權干涉”這樣荒唐的論調,天下和諧,仁義禮智信是普天之下每個人的最好追求,不分種族國家,我們是有責任保護那些仁義遭受威脅的國家和人民,這裡有必要指出美利堅國所鼓吹的自由平等主義是欺騙世人的謊言,凡人立於世,必會有所約束,家有父母管束,學校有先生教育,鄉里間有風俗約束,國中有君臣綱常的約束,人自身也有仁義禮智信等聖人之言教化,人所以為人,在於約束律己,而走獸只會按心之所想。故無此約束,天朝與蠻夷何異,人與禽獸何異?
我來講個【明清海軍】的故事
全部情節及畫面在我的知乎專欄
故國海軍-知乎專欄
不斷更新,歡迎點擊關注。
【國朝故明海軍】是前【大清水師】和【大明海軍】的合併單位。
由於對遠東(東北)地區的歧視和唱衰在共和政府中佔據主流,使得清水師的名號被從合併後的海軍中徹底除去。
2017年更新:故明海軍帽徽
2017-故明海軍公服(女裝):
2015-故明海軍艦載戰鬥機塗裝(中隊長長機)
故明海軍禮服(海軍中尉軍銜)
應人民群眾要求放上明海軍禮服女裝(海軍女上尉軍銜有點問題還在設計莫怪)
2016-故明海軍禮服(女裝):
2016-故明海軍軍艦獸艏
【更新】一些機體設計。
海軍艦載機“凌雲”
海軍艦載機“凌震”
國朝故明海軍-預備第九艦載機聯隊訓練照
這支海軍連情節到裝備到logo到語言裝備到生活習慣設計了十年刪了又改現在仍然再改。
如果能拍成動漫就好了
來個服裝設計計劃以及底色。
(那個報價就是畫同學以後和對方開玩笑的不要認真)
最後暫時放個10年前畫的圖這個故事我確實設計了很久很久
(不要在意砲塔)
上圖航空母艦的2015年版本
禮服的2017年版本
艦載偵察機的2017年版本
現仍在不斷更新,歡迎關注專欄。
我天朝化學水平世界第一
各位對於自由民主的嘲諷,對於新黨唯物史觀歷史必然的認知,對於皇親國戚與政商階層地位固化的嫉恨,對於律法因循守舊不合時宜的調侃和抗議。這些我都看到了,我身份就不說了,但有一點就是,我能多接觸到你們想不到的某些歷史真實。說實話,在知乎逛久了,受各位熏陶,對於北京那邊,有些心情我跟各位倒是一樣的。
就你們看到的歷史,我大明經歷過三次存亡危機,一次是吳奸謀逆,崇禎帝殉國,一次是顏色主義叛亂,政體改革,一次是經濟潰退,明政院解體。
這個題目問大明是如何成為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王朝的?
要回答這個題目,我首先反問,大明代表誰?大明就是我朱家?大明就是朱姓天下?亦或大明就是華夏?
關於這一點我想解釋一下,大明興盛也好,衰敗也罷,我激進一點可以說,與朱家關係沒各位想像的那麼大。先說現在的,再說起源。
現在就是,只要我朱家不反人類,不招致世界級大戰,以我朱家的物力財力,以與世界級財閥的合作關係,走到哪裡都頭頂日月青天,享受春光燦爛。說這個可能有些人就著急,說資本家苛剝的錢,為的就是這個。關於這一點,我說的只是直接事實,雖然不好聽。資本主義也是新黨杜撰的詞彙,倒是被某些知乎er奉為圭臬。朱姓的大集團,發展之初的確沒脫開政治得益。但是發展到現在,已有技術硬實力立於世界之爭。
說實話,從顏色主義革命到二戰到經濟衰退三十年,朱姓財閥集團破產90%以上,留存的都是有硬實力的,他們除了該繳的稅金,每年還繳固定的家族基金。家族多用於扶持英烈後人創業,以及他們及自家子弟的遊學,有一部分用於尖端科研。
再說起源,早在崇禎帝之後,光武宗力挽狂瀾,幾經輾轉重返中原,剮吳逆耿逆,討建奴,貶斥東林黨餘。一件件,都帶著任性的剛硬,如果在攻打湖南時接受吳逆歸附,或許能早幾年光復,如果武力暴討建奴改為營盤推進壓縮肅靜政策,或許經濟,人力能寬裕,給改革留些基石。
戰亂但起,百姓遭殃,你說朱家好,他說愛新覺羅也可以看看,老百姓其實都無所謂,他們希望的是最好你們兩家私鬥出個結果告訴他們就行了。至於慷慨赴死的國士,我朱家欠他們的,你們不欠他們,他們也不是你們的英雄,你們不要自欺欺人了,他們和他們的後人,自由我們善待。
說到這,你以為諾達一個華夏,世界,我朱家是孤立的?我朱家從光武宗起,加的祖訓之一就是:維持與英雄後人、外國顯貴勳族的密切關係。你們不要圖樣。你以為袁承志遠渡重洋,現在後人隕落民間?也不要森破,四大可家族敵對我們,倒是真的與人權無關,而是因為我們與韋恩企業的戰略合作關係。
當年光武宗克復揚州,數千建奴押跪於護城河邊,一城老幼盡以圍觀,瑟瑟抖抖,光武宗說,跪地之人皆滿手血禍,人皆可戮。重要的話說了三遍,商人呢,精明的眼睛在觀望,農民總是一臉憨厚,學者呢在嘆息,地痞無賴投機鑽營的官吏早就嚇破了膽,尚自擔心秋帳後算,光武宗起兵之初的脾氣他們都知道,卻是沒有牆頭草將功折罪的機會。
卻是無人上前,明晃晃的朴刀連成一片兀自在地上耀著眼。
光武宗冷眼瞧著了,不再等待,一聲令下,兵士手起刀落,頓時血流成河。你再看那些百姓,閉眼的閉眼,扭頭的扭頭,伏地大哭的更不在少數。這些百姓有的怕,有的悲,有的痛,有的像是心願已了,卻是無人血勇憤恨。
袍染敵血,馬革裹屍卻是為了誰?
滿人一路殺一路燒倒是為了來拯救華夏河山,造福萬民蒼生?感動哭了。
光武宗自那時起就在思考,大明到底是朱家還是天下,如果是朱家,那朱家對得起誰又對不起誰,如果是天下,又是誰對不起誰了?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是敗之禍,誰又禍之敗?這筆帳怎麼算。從那時起,就定下了剮吳三桂的決心,或許光不光復倒不重要了。
吳三桂一生想圓圓,光武宗敬其理想遠大,派人將其剁了揉成圓團子餵了狗,腦袋硝製成圓球,一直留在皇族的養豬場廊道,警示後人。這也是小小寰球有幾隻蒼蠅的正確出處。
眼前就是山海關,數万滿洲人打眼望著,卻是足不能至,被明軍戲虐驅趕,各路滿軍的退路倒是大體一致,除了幾路逃到蒙古,接受蒙古冊封的親王。滿人丟盔卸甲一路跑,大戰之初,順治本來擔心光武宗的陰謀詭計,時時想剛正面,再次展現武勇恢復兵將士氣,沒料到迎來的明軍次次剛正面。戰者殺,降者廢成殘。滿人婦孺子弟皆哀嚎,更有將領早先一步帶著當初擄掠的財富走一步先。
到此,不消說來促進民族融合,連跳牆的狗也做不成了。
光武宗說,你們千里迢迢到我大明觀光,嘔心瀝血、穿著補丁衣服善待天下,善待子民,我深受感動,聊以饋贈每人鐵20斤,銅20斤,盡刻野豬標識,去其衣,縛以鐵,寒冰載人之時,放他們回家吧。
光武宗曾對謀士王心說,觀雲,起復之時得壯、苗兄弟助力,我深知民族之爭過於荒誕,這次行事之後,我戾氣已洩,以後爭取做個仁君吧。
各位,滿族現在過得很好,雖然二戰時納粹了一把又消停,到現在,已過了武力的時代,但打嘴仗矣。
我說上面這段史,在我們朱家來看,是有重要意義的,那就是大明代表了誰?朱家不做,建元八年李賊罔顧百廢漸興,捲土重來,他也想做。
大明倒是經歷過興衰榮辱,一心改革國製,謀求持續發展,慾望、奢侈也看得淡了,李賊來做倒又回到循環之初。
謀逆勢頭喧喧囂囂,光武宗心神俱疲,心灰意懶。好在天下人看到了崇禎帝那會李逆的德行,勉勵應對,終得以平復,但天下又重新廢亂。
之後組建內閣提上朝堂。
到後來演變,歷史有寫,兩院制,政院,軍院。天下大事,皇帝參與少了。
大明代表誰?興亡也好,與朱家關係不大了,這就是我說的重要意義。大家的事大家做,這是個享受的時代,你一天八小時嫌累,皇帝那會每天休息還不足四小時呢。
所以,講到這裡算是回答了大家第一個疑問,朱家子孫既與權力分割,除了得益些經濟便利,對於犯法一事,向來與民同罪。超速殺人的朱鋼,海外投資虧損過失入獄的朱鎂。
朱家家律還是有的,當然有違背的,但是重點不在於違背與否,而在於違背後有無法律好嗎?你趙錢孫李家沒有?有了不代表你們?他們也不代表我們好嗎?
顏色主義叛亂,這是通常大家的叫法,我們內部叫做,政改破局。
任何一個體製到了一定年限,哪怕最初再完美,他最終也落後於時代發展。雖然陣痛,但結局還是好的,兩院中,政院分生兩黨,各自都達到了目的。這個不多說了,我家也有水錶。
大明二戰時阻德俄於新疆內蒙。俄國受大明凌弱數百年,彼時附於德納粹,窮凶極惡,入侵國土,打破了大明不戰協議,到後來聯合英美,借軍工之力,斃俄於莫斯科,止德於歐境,至二戰結束,分毫不取,班師回境。
倒是一直有自居天朝上國的國人心態,但也同時拒絕了聯合國理事的邀請,至後來閉鎖經濟,失於國際經貿,引發經濟崩潰,政院解體為國事院,經事院,律法院,又是另一樁了。
後來改革開放,到現在66年。大明重回三大經濟體,倒是多賴國人之力了。法理落後的問題也改變了些,比方之前的父母在不遠行,地方宗族保護主義等,也著實限制了人才發揮,局限了經濟全面發展。
到了現在,什麼皇權都不重要了,外事上,朱家族中都是誰盤子大誰被倚重,跟家族的輩序無關了。
哪裡都沒有烏托邦,政府還是開明的,有些改革,晚一點是晚一點,至少從某種意義上說,大明的律法對於平民還是格外寬鬆的。很多事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說的比較亂,見諒了。有朋友留言我說,金瓶梅到底是誰寫的?這個我在內部資料局也找不到確鑿答案。小時候倒是看到過紅樓春補遺,那時不懂事,現在卻也不好找了。
還有七月初七方明園梵高作品入園展門票我只能搞到8張,會以特別的方式贈與友善留言的朋友。ps:黑人除外。
申冤的真無能為力,你應該走法律渠道,現在他們的德行,遇到犯法的皇族都要罪加一等已示自己秉公嚴明,眼下新黨得勢,就算我給你說話,說不定適得其反呢,不過資金可以稍有資助,當然,實報實銷。
股市的事就是這樣的,早就提醒過你們要看政體局勢。
就這樣吧,如果在意細節的歷史考據癖患者想要獲取更多的歷史細節,你可以聯繫188**********,你當我傻啊,無可奉告了。
最後的最後,我既非皇漢,更非滿遺,既不是藍營,也不是綠營。歷史描述中有唐突哪一方的倒請見諒了。
七月十四日補充,同意答复:我沒有諾亞方舟門票,至於地位更高的,權力更核心的人有沒有,哦哈哈,你為什買股票,等想明白了,就知道門票對於他們太便宜。
從此沒有明粉...... 
全國人民都姓朱。
明朝270餘年,朱元璋的直系子孫達到了百萬這個量級。讓他們再以皇族身份指數增長300年,那是什麼概念?
10億量級的朱家人不是說朱重八的後裔到今天只有10億這個量級,而是中國的土地只養得活10億這個量級的朱家人。
至於其他人怎麼辦?你說呢?朱家人都不能全部養活,何況你還不姓朱。
啊,好無聊呀!來開腦洞吧。
位面之子朱隆基出現在明末。
位面之子加入了李自成,攻克北京後推動李自成立明朝宗室為帝,位面之子秉大將軍李自成之命巡撫山西。
吳三桂投降李自成。多爾袞南下受挫,決定取道山西,與朱隆基血戰不克,圖明策略擱淺。朱隆基穩定山西後重新經營陝北,關中。
朱隆基擊潰張獻忠,李定國投降,四川平定。
李自成治河北不力,盜賊蜂起,李自成裹挾新帝南下,試圖打通山東,多爾袞一次南侵。
朱隆基在邊關會盟蒙古各部落領袖,朱隆基苦學蒙語,娶了三個蒙古老婆。
李自成和左良玉在襄陽激戰。多爾袞二次南侵,吳三桂投降朱隆基。
朱隆基平定青海蒙古各​​部。西藏上朱隆基金剛手菩薩,文殊菩薩尊號。
多爾袞一次西征,與朱隆基會戰於烏蘭布通,兩敗俱傷。
朱隆基通過草原商路向沙俄購買軍火。
南方諸王遙上尊號於朱隆基,朱隆基在太原稱帝,改元隆武。
李自成為盜所殺,李來亨投降朱隆基,左良玉屠南京。
吳三桂叛變,多爾袞攻克北京,殺廢帝。
多爾袞一次南征。
朱隆基與多爾袞二次會戰。
朱隆基與多爾袞三次會戰。李定國率川軍東下,攻克襄陽。左良玉兵敗自殺。孫可望叛變。朱某某在廣州稱帝。
多爾袞病死。朱隆基率軍東征,掃蕩興安嶺東,設嶺東省,巡撫葉赫哈納出。朝鮮歸附。吳三桂自殺。
李定國平定湖北,江西。
孫可望殺偽帝朱某某,投降。
朱隆基遷都北京,改元建元,與民更始。是年1654年。
元年,二月,敕修《皇明戮亂始末》,言崇禎皇帝早夭,死於煤山者非朱氏子,乃逆臣令囚所扮云云。《始末》明載天子出身,民間多議論,聽之。
二十六年,殺楚國公李定國。民多冤之。
二十七年,崩。諡xxxxxxxxxxxxxx純仁至孝宣皇帝。廟號世祖。
遺詔:許國史館閱大行皇帝檔案,許民祭祀李定國,李自成不入流寇傳。
二十八年,改元熙平,天子踐祚。
元年,二月,詔焚《皇明戮亂始末》,敕修《奉天討逆記》,皇明世祖皇帝諱隆基,秦王少子也。
三年,察哈爾叛亂,討平之。
尼泊爾犯境,敕李來亨討之。
至文宗皇帝道光三年,一百四十七年海內無事。
道光三年,英賊寇廣州,王師敗績。
道光五年,有妖人王聰兒以符水治病,民多歸附,遂以“明尊再現,彌勒復生”為名反,九省糜爛,三年乃定。
道光十九年,景教大盛,民多事聖母,非周孔。
天下愈亂,民多托庇教堂以避徭役,時朝廷外債巨萬,搜逼不已,教民以聖母為號,聚眾反於武昌,圍荊州。英法教團多資助之,長江以南非國家之有也。
又有纏回以馬赫迪為號,反於西域,河湟,隴西,潼關以西堡壘林立。前刑部侍郎曾國藩母喪在籍,夜讀傳習錄,遂發憤以討賊,又有多隆阿,僧格林沁舉番漢步騎以拒賊。道光二十七年,大亂初彌,王師誓師於洛陽,西討不臣,九年克之,西域撤衛設省。
接下來就是很熟悉的劇情啦。
宣統三年,詔封首輔,兵部尚書,項城侯袁世凱天津公,許以直隸十縣建國。
宣統四年,袁世凱承詔表唐繼堯,陳其美為侯,陳其美械送國賊孫某於京,誅之。
宣統二十五年,倭寇徵朝,第三次抗倭援朝戰爭爆發,王師敗績,遷都武昌。
宣統三十六年,十一年抗倭援朝戰爭結束,倭島平定,許開黨禁。建威大將軍毛棄武從文,建黨組閣。天津哀公袁克定起兵謀反,宣統三十九年,袁克定並同謀常凱申,汪兆銘於倭伏誅,國除。
豐樂六年,明君在位,強臣在朝,五蠹切齒於道,啊,五千年最偉大的一次盛世,就這樣到來啦。
——皇明大事記1644-2017, 姬軒亦
我寫過。東方蒸汽朋克。大明靠著割地賠款倘入了工業時代。
但是我文章的主題是明代租借區趙老爺和一群本國與異國萌妹子的后宮日常。
活到現在,那估計是順利完成工業化了。不然早死了。近代屈辱史也不太可能了,不然早被推翻了。
這樣的話。。
共和派就是資本主義世界的非主流。君主立憲製成了主流。
超長待機女王和大明皇帝也許會成為最著名的兩個帝王。
假如大明國力比現在的中國還要強。估計世界服裝史都要改寫。西服影響力會大打折扣。。漢服流行全世界了。成為聯合國正裝。
假如大明國力等於現在的中國。那可參照日本,把現在日本(除軍事政治)各方面變窮一點點就好比大明了。
如果大明國力不如現在的中國。要么成俄羅斯,要么長期“南北朝”。
小明從此不用被老師指著鼻子說:滾出去……了。
我是國子監宋應星學院的一名普通學生
坐在馬桶上的我並沒有脫褲子,而是默默地讀著《西遊記》
“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 
臥槽,怪不得TM是禁書啊,說了這話不得被磔了啊.... 
“裡面的兄台,您都拉了大半個時辰了,我實在憋不住了,我進去了!” 
“哎.... ”我急忙把書背在身後
“咦,你看啥呢!藏書閣斷貨的全彩圖未刪減版《金瓶梅》?” 
“我哪兒能藉到那緊俏貨!” 
“那你看啥.. ..臥槽,你拉屎褲子都不脫!?” 
“胡說,我正好是拉完了穿上了而已...”說著我提著褲子站起,冷不防《西遊記》掉到了地上.. . 
“臥槽,《西遊記》!”
“不不不,是《金瓶梅》,您看錯了,看錯了!” 
“少他媽逗我了,這本兒書要是給送到南鎮撫司,您少說得扒層皮吧” 
我一咬牙,狠狠道:“兄台,殺人不過頭點地,有事兒咱好商量!” 
“哦~好商量啊,那我想想啊....”他玩味般打量著我,“下周太祖皇帝誕辰閱兵典禮走方隊,你替我去!” 
“我日你先人板板,你讓我去每天訓練5個時辰,就他媽為了喊一句'皇帝陛下萬歲,為帝國服務' ?” 
“哦~,你不願意啊~” 
“願意願意....能面見皇帝陛下,無上榮光啊~” 
“我還沒說完吶....嗯,你也是宋院兒的吧...學院要求寫的《新形勢下論與羅剎國的競爭與合作》你寫了麼,讓我借鑒一下!” 
一股莫名的無力感席捲我全身:“還有啥您一氣兒說完吧。” 
“爽快~!你官話不錯啊,官話六級考試你替我考了吧,放心,上下關係我打通,你只負責考就行;嗯 下個月學院公推,你把你的票投給陽明黨的李狗剩!還有....太子妃也是咱學院的你知道吧,你去把她微信號給我要過來,哎. ..要過來也沒用,她不加...這樣,你建個小號加太子妃,然後把這號給我,對對對,還有,還有,長公主朱小芳的微信,啊,我聽說她還有陌陌,呵呵噠~先就這些吧...想起別的我再找你。“ 
我臉色慢慢變得鐵青:“你別說了,我這就去南鎮撫司自首!不就是本兒《西遊記》麼!亂寫'白蓮大法好'不過才一年拘禁!咦?什麼味兒,好臭啊!” 
“哎呀,光顧著敲詐你忘了我是來上廁所的了...." 
這是一枚硬幣,上面寫著大明通寶,據說因為年號換的多,硬幣流通不易,所以改了大明。
背面是太祖高皇帝太廟像,還寫著時間延佑四年。此時,這枚硬幣放在一個男子身旁,壓著幾張紙幣,上面有大明寶通行寶鈔等字樣,上面還有個人像,依然是太祖高皇帝太廟像。
這個男子叼著根煙,是高盛和牌的捲煙,牌子下面還有行洋文: Goldman Sachs。手裡拿著一把手槍,乃是大明兵部製的元和乙式改,從名字上就能看出這是元和皇帝還在位時造的,算是把古董了。
男子把煙掐滅,拿出了一台有著小型天線的手提電腦,上面依稀能看出有大明欽天監幾個字。
他罵了一句,“北鎮撫司那群廢物,還說這會有白蓮教的,等了半個時辰都沒有。” 
————等有興趣繼續寫
金瓶梅又翻拍辣!!!
利益相關:皇明粉建奴黑。
西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三月十七,北京城破前夜。司禮太監王歆辰,御林軍統領鄧洝澄、錦衣衛指揮使陸正則等人掩護皇太子朱慈烺,喬裝隨亂民南遁,一路經山東濟南、南直揚州至南京應天府,隨後檄告天下兵馬速至南京勤王以拒闖賊及滿清大軍。後聞帝自縊於煤山,大哭,南京六部擁立其登基。改元靖平,意取“靖邊平虜”,並宣佈遷都南京。
先崇禎帝上廟號“毅宗”,諡“孝烈”。
(本朝諡號回歸理性客觀,二字足矣。)
不久,大明山海關守將吳三桂迎清兵入關並於一片石大敗大順軍,李自成死,大順軍土崩瓦解,清軍遂攻克北京,黃河以北不滿三月即均陷於滿奴之手,危急存亡之秋也。清帝福臨隨即宣佈遷都北京,京中大批難民南逃。
靖平元年(1645)五月,清軍殺至江南,帝御駕親徵,明軍士氣大振,兵部左侍郎、破虜大將軍崔師信領兵於鎮江大敗清軍主力,殲敵兩萬餘。清軍元氣受損,遂棄守山東,撤返河北。史稱“鎮江大捷”。
七月,吏部尚書王之源素知東林誤國,此時外患稍平,秘面於上,帝罷黜大批東林黨人,並加大錦衣衛權力,以確保政令必出京師。
十一月,清兵欲再犯,經王之源勸諫,帝詔告天下,赦免大順軍及其餘一切農民軍,有來歸順者,前事概不追究。
十二月,因李自成已死,大順軍殘部均南來歸順。朝野上下皆有怨言,言“賊子耳,吾等羞於與之共事,望陛下勿信小人讒言,以免招致大亂。”帝不悅,曰“眾卿若有能助朕抗賊於外者,靖平兵亂,朕便遂爾等之意,若非,誤國之臣朕決不輕饒。”方息之。
二年(1646)三月,洛陽之戰,江北總督閻應元擒殺濟爾哈朗。清軍敗兵退出河南府。吳三桂叛清南投,封為武平侯,鳳陽總督。帝已暗藏殺心,假意安撫之,先奪其兵權,後軟禁之。
七月,帝殺吳三桂,處剮刑,夷其三族,詔書言“三桂開關投虜,迎其入關殺我漢民,今雖南投,然其罪罄竹難書,人神共憤,不死不足以平憤,不殺不足以息怒。非朕得幸至南京,賊三桂你自待如何?吾大明天下今可安在?滿人素視漢民如豬狗,天下皆知,一旦破關南下,吾民焉有生路?必生靈塗炭,山河破碎,今後天地昏暗,再無我漢人立錐之地。朕等恨不得生啖其肉,將其挫骨揚灰,方消心頭之恨。今夷其三族,已極盡恩惠,望後人以儆效尤,莫步後塵。以其血祭我大明英靈於天,以其首祀我大明黎民於地。今後有敢投滿者,皆夷族之。”
後人對此事多有不同看法,或言不利統一大業,使諸多降清原明將領斷反正之心;或言有利於震懾宵小,顯我天朝驅逐蠻夷之決心不容動搖。著實是紛紛擾擾不勝其煩啊。有詩贊曰“靖平重開天地時,三桂授首怎嫌遲。” 
後世多有市井著作描述此事,多添油加醋,不盡詳實,如《靖平帝斬三桂》、《後明二三事》、《靖平智取吳三桂》等等。
四年(1648),簽訂《大名之約》,明清停戰,北直隸以北為清廷,以南為明廷。
八年(1652)九月,清廷撕毀和約,自京師發三萬滿八旗,四萬蒙漢旗兵南下強渡黃河,分兩路進攻山東濟南府及河南均平府。
九年(1653)一月,清兵合圍均平,陝豫總督李定國、湖廣總督程秀欽、定虜將軍陳奇瑜各率五千輕騎自開封府出,千里奔襲星夜伏擊清軍大營,致其死傷無數,襲燒陳留糧倉,並斷清兵北遁後路。清主將額麟臣率五千殘兵向東突圍,投往清東路軍豪格處。二軍合軍後,連夜北渡黃河,撤返京師。
十二年(1656)八月,帝於南京誓師祭天,命原浙江總督梁破奴遷江北總督,山東總兵左傳穆,南直總督陸一光分率三路大軍北伐,兵部尚書霍晟任北伐大將軍,中東路先行集結德州,北上,兩路合軍進攻大名府,西路軍經洛陽直插山西腹地。
十月十九,兩軍決戰於青縣,明軍大破清軍,陣斬豪格及鼇拜,清軍再無力與明軍大規模作戰。明軍進逼天津衛,西路軍陷太原府,趁勢北進,威脅京師。
十三年(1657)七月,明軍北伐先鋒林召霆、謝震德攻克天津,北望京師,破城在即。
十四年(1658)四月,經數月圍困,梁破奴、左傳穆合兵攻克北京,滿清貴族裹挾清帝福臨出城北遁。明軍終二度驅逐韃虜,蕩清河山,興復明室,還於舊都,帝為免滿亂再起,於遼東首設遼東布政使司,各制度與關內無異,並開始大規模鼓勵遷移漢民。此外,明軍不斷驅逐倖存滿人至極北之地,抑或遣散入關分別安置,有不從者盡皆就地斬之。時帝年方三十,正值建功立業之年,何其幸也。帝遂詔令還都北京,大赦天下。百姓無不歡騰鼓舞。
俟入京,帝親自收殮先崇禎帝屍身,遷葬思陵。舉國哀悼三月。
後世千禧年間福州府人葉有甑著有《平虜記》記載:“靖平年諸場平虜大戰中,有五場至關緊要,其一乃世祖皇帝初登大寶鎮江之戰,此役過後鞏固長江防線,我朝半壁江山得以保全;其二乃靖平二年洛陽之戰,我朝自此成反攻之勢;其三乃靖平九年均平大戰,幾殲滅清虜精銳;其四乃青縣決戰,此乃我朝定鼎一戰,清虜自此元氣大損,不能逞威作福;其五便是光復京師,驅逐韃虜,復我中華。”
至九月初三,兵事既平,帝頒詔,“雖今賊奴已滅,然山河殘破,民生凋零,為安百姓之心,定天下之基,即日起商稅逢十稅三,如有抗命者,著令下獄,嚴懲不貸。”
帝先後遣吏部左侍郎楊安章、蘇州知府張鑒資督辦此事,尤其江南一度腥風血雨。
十六年至二十五年期間(1660-1669),東北滿洲常有原滿奴舊部聚眾襲擊官府官兵,後朝廷出重兵圍剿,女真酋長哈爾多真德於靖平二十五年( 1669)自綁上京,率眾部歸降,稱永不復叛,一幹原北遁的滿洲貴族被押解至京師,清帝福臨軟禁至京師廢王府,永世不得外出,其餘皆梟首示眾。
二十七年(1671)十一月,帝頒“蓄髮令”,規定大明治下非漢族之人即日起必須開始蓄髮戴冠抑或網巾,一切風俗須從大明之製,違令者皆斬,家屬貶為賤籍。另膽敢留辮者行腰斬之刑。至此,滿亂終定,東北之地徹底歸於中央管轄。
三十一年(1675)二月,帝詔令廢除世襲軍戶等製,復設募兵制。
三十七年(1681),帝深感宗室皇族耗費國家錢糧甚多,臃腫不堪。並內閣仿前漢武帝擬出《大明宗室爵祿事宜》,規定除明定“世襲罔替”之親王外,各級爵位每代均降一等繼承;藩王可不限於封地活動,但不可私養一兵一卒,王府拱衛等兵卒由朝廷直接派遣;就藩宗親不食當地租稅,由朝廷支取歲支祿米;今後宗室可參與科舉朝政,亦可自由選擇職業,以供養自身,包括經商出海等,以降朝廷重負。
三十八年(1682),帝裁撤十王府,年幼王爺未就藩時均改為居於大內,大明公主及其駙馬成婚後需另選址開府同住,府內管家下人一應人等之選由公主自行操辦。
四十年(1684),大明改革爵位制度,分“親王-郡王-公-侯-伯”五等,廢止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等。另廢太監監軍之製,另遣知軍之人充任。
四十三年(1687),司禮太監一職廢除。
四十六年(1690)八月,帝病,崩於北京永興殿,上廟號世祖,諡孝定皇帝,享年六十有一。皇太子朱和垳繼位,改元炎章。年三十有八。
-------------------------------------------------- -----
炎章元年(1691)五月,帝大興土木,大規模擴建京師及宮城。八月,帝始南巡。
二年(1692)八月,帝返京師,詔令興建清漪園、漣安園等行宮。
三年(1693)二月,帝偕晉王朱和垵出巡九邊,七月初五病,七月十一,至宣府暴崩而亡,遺詔晉王為皇太弟。七月二十,晉王於宣府登基為帝,改元慶安,年四十。
先帝上廟號理宗,諡孝襄皇帝。
後世對此事多有揣測,市井讀物或言時為晉王之德宗皇帝弒兄奪位,矯旨登極,有悖天倫;或言理宗皇帝為東宮之時已日夜宣淫,無有節制,以致腎氣已衰,元氣已洩,巡邊途上舟車勞頓,致內病突發而崩。理宗皇帝時有數位皇子,然傳位於弟晉王,初令天下不服,後德宗皇帝仁厚親賢,始令天下讃服。
---------------------------------------
慶安元年(1694)二月,英使威廉-約翰來訪,然不肯行跪禮。吏部給事中趙乾淵上疏“化外之地雖不通上國之禮,然陛下皇恩浩蕩,天朝素以威德定四夷,姑遂其意。”帝允之。並頒詔曰“此後若有此等情形,可依外國之禮,皆因我天朝自有氣度所在,無須各事隨大明風格。”下皆稱善。
五月,帝詔令停建先帝之避暑行宮,“今天下初定,宜一切從簡,以節民力”。
七年(1700),陝西四川發生農民暴亂,戶部尚書孫庶之上疏議改革田制,開徵土地稅,重新丈量天下耕地。
時內閣次輔、戶部尚書(1690-1708)孫庶之(1638-1708),揚州興化人。靖平十九年(1663)科舉狀元,選翰林院修撰,後遷戶部員外郎,靖平二十五年(1669)擢升戶部郎中,靖平三十一年(1676)任順天府尹兼五軍都督府左都督,靖平四十年(1685)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靖平四十五年(1690)遷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慶安七年( 1700)主持天下耕地重新丈量,改革農稅,惠澤萬民,福綿百世。其素有賢名,人皆稱善。慶安十五年(1708)病卒,諡“文端”。
十五年(1708),因海外走私貿易日漸頻繁,朝廷重啟因賊韃禍亂荒廢的市舶司,初定地點為江南蘇州松江二府,廣東廣州府,福建泉州府四地,並議定稅銀等事項。後續各沿海大城之市舶司按下不表。至此,大明海境全開,對正規海貿不設任何限制。
十八年(1711),蒙古諸部上表請求擴大通貢,帝允之。帝諭令今之朝廷蒙古之策隨滿清前製,令安其心,此後蒙古人心安定,不起侵擾之志,漸融入大明。
二十四年(1717)六月十九,帝啟大朝會議重啟糧食海運諸事宜,引發“漕丁之亂”,二十餘萬漕丁嘩變,攻擊就近州縣,天下震動。
八月十五中秋之時,上諭“海運之事,民生之計,不可廢止,著令各地官兵剿撫並行,有降者各發放銀五十兩遣返原籍以顯朝廷恩德”。
十月十九,兵亂既已平息,海運遂開。
三十三年(1726)十月初二,帝崩於乾清宮,年七十有三,皇四子朱怡鐸繼位,改年號“建威”。
-------------------------------------------------- ---
大行皇帝後上廟號“德宗”,諡“孝裕皇帝”。
建威元年(1727),土地兼併愈演愈烈,各地農民有成崇禎年流民之禍趨勢,工部左侍郎徐至壽上疏“以工代賑,以防民變”,帝允之。另朝廷諭令各地工坊招工應先招收當地失地之民,不得有誤。
建威三年(1729)七月,《大明護蔭律》頒佈,明令規定大明有功名在身之學子或地方郡望、大戶,若招納護蔭逃地農民,須一併納人頭稅,且不得肆意為之,各地官府應著力清查丈量當地之實際耕地及戶數,若查實有難以為繼之有地農民可自行斟酌救助或減免賦稅。
五年(1731),朝廷遣市舶司左司長司馬學宗領第一支環球航行之船隊,路線為自東向西,自松江港出發。萬人送之,此航行無論成功與否,必將載入史冊。
七年(1733),俄國窺視明廷東北之地,第一次中俄之戰,明軍殲滅俄騎兵三千餘,簽訂“癸丑條約”。
二十六年(1752)六月,廣東寶安府人梁湛營航至南半球發現新大陸,命名為營洲(即今之澳洲),並遣使輾轉上表北京。帝聞之甚喜,加封營國公,第一任營洲總督,可襲承三世,授軍政等權力,免稅十年。並允許再自行開拓探索,發現之地均予其管制。史稱“營洲事件”。
二十九年(1755)八月十四,中秋前夜,帝諭令福建諸所水師先行渡海至澎湖複設巡檢所,福建都指揮使李竑鼎率大軍後至,後東渡“東番” (即台灣)驅逐島上之西人佔領者。
三十年(1756)一月,明軍攻陷台灣城,與荷蘭簽訂《東番條約》,正式驅逐荷蘭人。且改“東番島”為台灣島,諸國商人只須提交必要之身份證明及行商通牒即可自由出入本島貿易,但必須受明律之約束,若有造次,永久驅逐出大明國境。
三月,於台灣設立二府,分為“基隆府”、“台南府”,全島收歸福建布政使轄之。且進出商稅按律減免三成,鼓勵閩粵二地子民遷往台灣,按需劃分耕地。
三十四年(1760),營國公上奏,議於營洲設立一國營商號,以應對營洲來往頻繁之貿易。帝允之,欽點為“營洲商事局”。此後世最為龐大之全球性企業。
三十六年(1762),明廷遣第一支訪英使團,理藩院副院正何秀雋為第一任駐外公使,代表明廷總理歐羅巴各國事宜。
三十八年(1764)二月初三,帝崩,年七十有八。因太子早逝,皇太孫朱仲欒繼位,改年號“太和”。
先帝廟號“康宗”,諡號“孝成皇帝”。
-------------------------------------------------- ---------------
太和二年(1766),南直隸人鄭兆國著《工坊論》,首次提出“煤水機”。
六年(1770),訪英使團歸國,帶回初版蒸汽機,後傳至民間,與“煤水機”取長補短,於太和九年(1773)爆發“煤水革命”,亦稱“癸巳變革”。蒸汽機開始大規模使用。
十三年(1777),藏地叛亂,明軍經青海入藏,藏兵一戰即潰,各地迅速降服。
十七年(1781),西北總督於世務領五萬騎三萬銃兵入西域,復設西域都護府。
時西北總督(1775-1801)於世務(1729-1801),字震毓,汾州汾陽人。少好習武,力能拔鼎,先操棍棒,後習兵書。俟及冠,至大同從軍,累軍功遷大同左衛指揮同知(1759)、指揮使(1764)。太和八年(1772),遷山西行都指揮使,十一年(1775),上疏《西事策》,言及“西域自漢迄今直皆兵家必爭之地,於吾甚重,然漢家已失之久矣,今其時而奪也”,遂遷西北都督府總督,轄陝西、甘肅諸地軍政等務。十七年(1781),因糧儲已足,東風已至,遂舉兵入西域,一路及至輪台縣,設立西域都護府。此後經營西北二十年,“軍民相愛,民皆足食”。千禧元年(1801)九月病卒任上,帝甚悼之,諡其“武烈”,追封西平侯。
十八年(1782),二地徹底歸於明廷統治。西域全境改名“新疆”,幷設立“疆務大臣”,總理軍政等事務;藏設“藏務大臣”,規定政高於教,不得踰矩。
十九年(1783)六月初二,帝崩於延壽殿,年五十有二。太子朱簡炘繼位,改元甘露,時年二十有七。
先帝上廟號肅宗,諡號孝治皇帝。
-------------------------------------------------- ---------
甘露二年(1785),天下改制,設“布政使司-道-府-縣-鎮”五等,布政使司長官為布政使,道為道首,府仍為知府,縣仍為縣令,鎮為鎮令。另分拆湖廣為湖南湖北,司治分別為長沙府及武昌府。
六年(1789)十月,天子自天津港南下山東-南直隸松江-浙江杭州-福建泉州-廣東廣州,巡視沿海,首閱大明水師。
七年(1790),減免農業稅,各地官府定期分放稻苗等,派督察使巡察天下,以監督分稻新政。
八年(1791)二月,帝返京師,著令內閣加撥水師軍費以護大明商船不受外夷及海盜侵擾,並分為“天津水師”、“長江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四部,獨立統領不隸屬當地管制。長官稱“水師統領提督”。
十一月,帝罷設東西二廠,削減宮內太監數量,並下令廢止纏足。
十三年(1796),設蒙務大臣,一切事務皆從疆藏先制。
十七年(1800)一月,帝北巡遼東,中染傷寒,崩於錦州行宮,年四十有四,太子朱靖壑於北京繼位,改元千禧。年二十。先帝廟號“文宗”,諡號“孝宣皇帝”。
-------------------------------------------------- ----
千禧四年(1804),帝廢政嬉戲,日夜宣淫,大索天下,甚為無道。自正德年起,民間已被陽明心學浸淫日久,多言“君乃天下之大害也,實無益於百姓",今遇昏君,怨氣盡釋。外廷政潮起,皆言“上既無道,下則變之,希陛下宜無為而治,天下百事自有吾等百官處之”。首輔謝既明上書,望帝能“事事皆與內閣先行商討方可決斷,此舉利於天下,有益蒼生”。帝早無心政事,允之,寫入《大明律》,“千禧四年起,上一切決斷須與內閣共同商討,不宜乾綱獨斷,於天下無益”。史稱“千禧之變”。
八年(1808)四月,李氏朝鮮發生動亂,國君李玜出走漢城北遁大明遼東,首輔岳臨著令遼東總督李安胤入朝平叛。
九年(1809),明軍殲滅李朝逆軍,分兵駐守各地要緊之地,李安胤軟禁李玜並發往京師,明廷上諭”朝鮮自古為吾天朝藩屬之地,今頻發動亂,時出逆賊,使吾遼東之地終日不得安生,今天朝軍士既已翦除叛逆,自代汝守之,免生憂患,朝鮮可享萬世太平,則諸事可定“。遂派出第一任朝鮮總督何如邟入朝,地區規劃等隨天朝制度,幷扶持李玜之幼子登基。
十三年(1813 ),甘露年間曾遠航之粵人賀定邦寫成《萬國覽志》,書成即傳印全國,自下而上掀起遠航之風。史稱“癸酉航潮”。
七月,朝廷諭令設立“大明官銀司”,改革幣制,印製“大明通寶”,單位仍為“兩”,是為大明官方貨幣。後於千禧二十一年(1821)開始印製紙鈔,實行金本位政策。
十七年(1817),明與歐洲各國簽訂協約,實行“交換生之製”,各自派遣己國青年交換學習,“以共同上進,各師長技以禦外敵”。
十八年(1818),朝廷創製勳章制度。分別為,軍隊中有“蛟龍勳章”、“猛虎勳章”、“迅豹勳章”,文學上有“文正勳章”、“夫子勳章”、“千禧勳章”等。
二十年(1820)一月,朝廷成立“大明發明司”,鼓勵各地推舉頂尖的工匠入京,並許之以重金,改進各類農具及工坊器具之功效。並於各地設立“大明工物獎”,以獎勵及表彰有重大貢獻之人,其中卓越者由內閣首輔及工部尚書親自頒發“大明光曜勳章”。七月,朝廷新設商部。
二十二年(1822),朝廷廢除路引,各地百姓可自由流動,各司其職,世襲戶籍取消,均轉為僱傭制。並頒佈新政,令各地官府清查人口,發行身份證明,上註明出生地,父母,籍貫,出生年月,居所,是否嫁娶,有否功名等。這是中國史上首次出現身份證。
二十四年(1824)六月,蘇州、杭州、無錫、松江四府銀號商人宣佈聯合建立大明第一家近代銀行,名為“江南聯合錢莊”,後於長治二十一年(1874)改為“大明聯合銀行”。
二十七年(1827),日本幕府暗使海盜搶掠明商船,並竊佔琉球,窺視台灣。
二十九年(1829)七月,大明長江水師提督周全敷經京師內閣批准,誓師出征琉球,言及“琉球素為我天朝藩屬,爾等東夷賊子怎敢生此異心,與我天朝為敵。”
三十年(1830),中日海戰,日本先鋒島津家大敗而歸,明師光復琉球,朝廷諭令新設台灣海軍,以防日本人再生侵擾之心。日本幕府上表明廷,自稱“倭國”,曰“大明上國天威,天朝氣度,吾邦自唐迄今醉心久矣。今誤犯大明疆土,招陛下天怒,悔之不及也。大明向來為吾父邦,今擅改日本為倭國,以示吾不敢與上國爭日月之意,逞得逞能。從今往後希兩國能葆享太平,免起戰火,以利萬民。” 以息明軍怒火,消進攻日本本土之心。帝喜,允之,賞銀三萬兩,瓷器一千件,絲綢三千匹,大量茶葉等。
三十一年(1831)十二月,內閣經數月之功,頒佈《大明科舉新政》,於原八股文為主舊制基礎上,新設立天文科、地理科、歷史科、軍科、工科、農科、商科、辭賦科、律法科等新科目。今後經由八股文及第者不得入朝廷六部之工部、刑部、兵部、商部此四部。
三十二年(1832)二月,廣東寶安縣妖教陳勝文舉起反旗,檄文《勸世良言》一出即傳遍天下,內文言“今朝廷無道,重商輕農,無業之民甚廣,其視百姓為魚肉,使之生路皆斷,人人失事,生活無繼。今天父感念,令吾救生民於水火,臣莫敢不從,惟以一介孤弱之民行此叛逆之事。吾之不惜命而起,願天下太平耳,人人有食,有衣而已”。後率教眾十萬攻陷寶安縣城,頭戴黑巾,時人皆謂“黑巾妖兵”。史稱“寶安之亂”。
妖教教主陳勝文(1798-1838),廣東寶安人,十九世紀上半葉“寶安之亂”禍首。少時父母雙亡,為浪蕩少年,居無定所,因受一西方妖僧之惑,始創“勸世良教”,以主之名義迷惑世人,深受底層百姓迷信。因教眾數量激增,此後野心逐漸膨脹,誤認己有帝王之運,遂於千禧三十二年二月起事,歷六年四個月告敗,後自焚於杭州行宮。《寶安亂事》言“陳氏起事於寶安,一始告天下者為救汝之,實為私也。其心蓋欲自立之,實為亂也。令多信其之人為其之私慾而死,其卒之亡宜矣。”
七月,黑巾軍左護法陳宜封、右護法伍嗣安、陳晉濠率三路大軍進攻廣州府,八月,廣州府內城陷落,天下為之震動,帝怒甚,盡起江南、閩粵之兵進剿,令南京留守、南直隸總督何致奉領剿匪大將軍,南下平叛。
三十三年(1833)二月,南京親軍衛指揮使、信武將軍、剿匪先鋒蔡思賢於肇慶縣郊遇伏,黑巾左護法謝甲叡率三千輕兵大破明軍,蔡思賢率殘軍敗回湖南,其後發配邊疆,褫奪官身,此乃後話。
三十五年(1835)三月,黑巾軍首領陳勝文自領六萬大軍北上江西,籍其新式武器大破江西守軍,直逼南京應天府,帝自京師禦駕親徵,率十萬神機營大軍南下。
三十六年(1836)一月,何致奉設伏兵於鄱陽湖外大破黑巾軍,陣斬陳宜封。賊首陳勝文率殘軍躥逃浙江,詐開杭州城門,伍嗣安、陳晉濠兩大賊將南下攻打浙江諸府縣,帝師已至南京,廣東全境漸平,賊兵皆遭趕至浙江一地。
三十八年(1838)六月,南直總督何致奉、神機營指揮使成佩瓊攻陷杭州城,陳勝文於杭州行宮自焚而亡,伍嗣安、陳晉濠、謝甲叡三大護法被押解至南京淩遲處死,夷三族,餘下頭目按下不表。
“寶安之亂”終。此亂為禍江南最甚。朝廷自此役平,全力撲殺民間邪教妖道,一時海晏河清。
三十九年(1839)三月,內閣草擬《兵革機要》,言及改良軍制之重要性。
四十年(1840)三月,朝廷頒佈《千禧庚子新​​政令》,大明開始近代化,軍制改革,裁軍運動,改制兵器,明軍逐漸進入熱兵器時代。
八月,朝廷頒佈《改制八股章程》,日後八股文體不再限制於四書五經。
四十三年(1843)五月,帝崩於南京天祚宮,年六十三,太子朱迪鑒於北京登基,改元承天,年三十六。
-------------------------------------------------- ------------
先帝廟號“寧宗”,諡號“孝敦皇帝”。
承天三年(1846),帝深感權柄日弱,意欲收權,言“自古未嘗聞帝無決斷之權,今爾等此舉與犯上何異,實意圖不軌也”。八年“帝相之爭”始。
五年(1848),帝設威德殿,專機於軍政之事,諭令內閣無權過問軍機。
七年(1850)二月,鐵(路)電(報)運動漸起,保守派言“鐵路之事,實乃操之過急,噪聲不已,擾民不止,宜從長計議;電報該物,不明就裡,鋪天蓋地,甚為可怖”。交換留洋派言,“鐵路乃國之大器,各地風物,瞬時可達;電報,看之輕巧,但各地事宜,頃刻可知;若要棄之,愚蠢至極”。
七月,帝偕內閣正式頒詔,開始大規模建設鐵路電報線,“百官若有反對者,輕則降職罰俸,重則罷黜,永不敘用”。
十年(1853)五月,帝欲重修宮城東殿,內閣不允,帝大怒,令禁衛當眾鞭笞內閣首輔宋洛亨以下閣臣,朝野譁然,百官聯名上書,跪於午門之外,諫帝收回成命,帝罷之,氣難消,遂病,八月初四崩於英華殿,年四十六,史稱“東殿之變”。加之東西廠已撤,此後皇帝再難與外廷對抗。皇太子朱先瀛即位,改元長治。年十九。
宋洛亨(1801-1867),字齊光,時之京黨黨魁,天津衛人。幼聰敏絕倫,十四歲即中舉,千禧二十二年(1822)遂中榜眼,時僅二十一。入歷杭州、應天府尹、南直總督,後承天二年(1847)還京師,舉為京黨黨魁、吏部尚書、神機殿大學士,一時權傾。然其人謙恭有禮,有春秋之風,治政有道,實名臣也。
先帝上廟號“真宗”,諡號“孝恭皇帝”。
“東殿之變”,發生於承天十年五月,《承天紀事》載:“時宮之東殿日久不治,上欲令戶部撥錢糧以修之,閣之諸臣均不允,以其為不須之事。後上甚怒,令殿衛鞭之以洩其憤,百官皆跪諫。上罷,頭疾復,不日即崩於英華殿。文武皆畏長治行清洗之事,然後乃止矣,皆諱莫如深。”
-------------------------------------------------- -----
長治元年(1854),內閣閣令正式撤除威德殿,標誌著明之帝權正式旁落。
長治初年,皇帝年幼,黨爭再起,朝野大分為三黨,浙黨,贛黨,及京黨,初起之時互相扯皮推諉杯葛,有鑒於崇禎先例,時浙黨黨魁王峻茂,贛黨黨魁馬廣志,京黨黨魁程景雲共同擬定章程,逐漸形成輪流入閣之傳統,週期為兩年至三年不等。
浙黨黨風倡導不斷革新變法,領社會風氣之先,然過於輕浮激進,間中顯得不切實際;贛黨素喜祖先之法,倡變革不應操之過急,萬事應據祖先之法緩緩處之,然過於守舊,拘泥古法,勢力不大,入閣人數向來最少;京黨風氣則居中,不緩不急,因而勢力素來最大,入閣人數自是居於首位。
王峻茂(1789-1862),字仲慈,籍浙江杭州府富陽縣,文學家,政治家,浙黨黨魁(1843-1862)。歷蘇州知府、浙江、山東承宣布政使,千禧四十三年(1843)入閣,兼禮部尚書,延壽殿大學士。1862年病卒京師,諡“文襄”,追授太子太傅。其長子王治傳(1813-1882)後領浙黨,長治九年(1862)接宋洛亨任內閣首輔。
三年(1856)十月,俄軍入侵新疆,因屬突襲,一月連下十餘城,第二次中俄之戰爆發,亦稱“丙辰中俄戰爭”。帝大怒,諭令內閣,首輔宋洛亨令西北總督史清和、陝西總兵鄧珮文盡速援疆。
四年(1857)一月,帝拜秦王朱迪欽(太祖時秦王一系於真宗皇帝時斷脈,真宗遂封其胞弟朱迪欽為秦王)為剿俄大將軍,率十萬明軍進入新疆,與疆務大臣、新疆總兵單世甯分三路軍包圍俄軍,分而殲之。
三月十一,明俄二軍於奇台縣爆發遭遇戰,裝備近代武器的明軍憑藉優勢火力,正面擊潰俄先鋒部隊,致其中軍大亂,明軍追擊之,大破而還。是為“奇台之戰”。
六年(1859),簽訂《伊犁條約》,俄軍徹底撤出新疆,賠償三千萬兩白銀,承諾永不入侵新疆。俄東擴受挫,轉向東歐中亞一帶。
七年(1860),內閣頒佈《廢止內宦章約》,全國範圍內禁止百姓為謀求入宮淨身,併即日起廢止內廷其餘十一監司。除少數外,大部分內宦每人發銀二百兩,遣散出宮。此乃“庚申廢監事件”,始於周代的宦官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九年(1862),明近代化基本完成,由於與國外長期交流頻繁,傳統儒學禮教逐漸冰消瓦解;另一方面國內供應過剩,農業產量飛速上升,農民數量不斷減少,人口大量流動,以致對外擴張呼聲日高。
三月,內閣換閣,浙黨上台,新任內閣首輔、浙黨黨魁王治傳依帝令開始整頓軍隊,改裝換備。全國劃分西北都指揮使司駐西安府、西南都指揮使司駐昆明府、東南都指揮使司駐南京應天府、遼東都指揮使司駐錦州府、蒙古都指揮使司駐歸化城、直隸都指揮使司駐京師順天府、兩湖都指揮使司駐襄陽府、兩廣都指揮使司駐廣州府等八個都司,都司長官為都指揮使,政事長官為都指揮督撫。
十四年(1867),滇國公、西南總督沐君叡奉命率軍攻入越南、緬甸,“丁卯越緬之戰”。明廷派駐第一任安南總督寧時安,轄越南緬甸二國軍政之事,並且扶植傀儡政權。鼓勵其與大明百姓通婚來往。
十七年(1870),明軍佔領馬來亞,建立殖民政府,歸安南總督管轄。至此明廷完全控制東南亞北部。
十九年(1872)十一月,日本和櫻天皇繼位,密詔日本長州藩、薩摩藩、土佐藩發動倒幕戰爭,亦為“尊王攘明”運動。“伏鳥之戰”中,幕府軍一潰千里,德川幕府被迫“奉還大政”。日本結束幕府統治,進入“和櫻時代”。和櫻天皇遂宣佈遷都江戶,改名東京。
二十年(1873)二月十二,帝經由內閣發佈《征剿東夷令》,“三島蠻夷之國,不思安穩,以下犯上,覆雨翻雲,擾天亂地。上國已多施恩惠,汝等夷民,反密謀篡逆,幷有長洲三藩唯恐天下不亂,攛掇天皇。其罪難赦,其心可誅。天軍不日即至,旨在為天地揚正氣,為日月昭太平。”三月,大明遼東軍進入朝鮮,與駐朝明軍合軍。一渡對馬,經釜山、巨濟進攻日本本土。史稱“癸酉中日海戰”,日軍大敗於對馬島。後雙方於朝鮮簽訂《釜山條約》,規定明國商人可自由在日本經商並須受日本政府保護,明國商品進入日本稅額減免五成。
二十四年(1877)八月,朝廷諭令朝鮮改制為朝鮮布政使司,正式併入大明版圖,李氏朝鮮滅亡。原朝鮮總督韓淵騰改任第一任朝鮮布政使,治所設於漢城。原朝鮮國王李熙謫為開城王,諸等朝鮮貴族降一等爵位,皆遷往京師寓居,隸屬於宗人府。
二十五年(1878),明軍二渡對馬海峽,攻克九州島,和櫻天皇遣使求和,簽訂《福岡條約》,日本開放長崎、橫濱、新瀉、鳥取等四口通商,賠償五千萬兩白銀,並於北九州、下關、磐城、大阪、福岡等地設中國租界。
二十七年(1880),明軍三渡對馬,簽訂《長崎條約》,單方面取消明商品關稅。日本淪為中國的商品傾銷地及白銀產地。
二十九年(1882),駐緬明軍南下,佔據泰國、新加坡等地,控制麻六甲海峽,以保障來往大明商船及商人安全。
三十三年(1886)六月初三,駐印英海軍進攻新加坡,欲奪回海峽控制權。“中英丙戌海戰”爆發,大明新加坡總督兼海軍統領陳揚波指揮擊沉敵主力艦十餘艘,己方損失兩艘巡洋艦,輕傷一艘戰列艦。英在亞洲海上力量銳減,無力東望。明廷勢力進一步西擴至印度海。
四十四年(1897),美利堅遣第一個訪明使團,十一月抵京。帝遣皇七子定王朱遒杼、理藩院院正鄭漣仁迎之,簽訂《明美互助條約》。規定兩國“結萬世之緣,交恆久之心”。
四十六年(1899)二月,帝頭疾突發,猝崩於北京清安殿,皇六子朱遒栩繼位,改元政嘉。
先帝上廟號“昭宗”,諡號為“孝武皇帝”,葬於順陵。因長治皇帝之駕崩,明廷對外擴張暫緩。
----------------------------
二十九年(1928),帝頒諭令至內閣,曰“昔高皇帝定下子孫二十字輩分,自仁宗皇帝起,及至今日,已二十代矣。朕深知,時移制遷。今後大明宗室若祖輩二十字已畢,後世取名,悉隨尊便。皇室一支,應有所甄別,故朕效仿太祖皇帝,為朕之四子定下輩份,五行之製,一併行之於後世。”
東宮太子名為朱信燿,輩分為“信群安天穎,萬世享太平。山河素茂奮,勝敏若自馨。”
次子晉王名為朱正燿,輩分為“正修敬其君,堅誠懷廣志。修辰曜東風,振賢裕陵景。”
三子蜀王名為朱秀燿,輩分為“秀緣岳封凜,麟軒慶波盈。胤來芳有道,沛瓊雋舒甯。”
四子趙王名為朱揚燿,輩分為“揚威秉權殷,恕紀實希瑾。謙遠務更清,崢嶸譽滿廷。”
若有紕漏重複的,還請諸位斧正。
----------------------割之。
西元2015年,大明懷安三十年,年號取自“胸懷四海,安播九州”之意,當今陛下姓朱諱天渝,十歲繼位,年已四十有一。先帝乃敬宗崇皇帝朱安錡。
個人對20世紀的歷史沒太多的研究,大概就寫這麼多了吧。除非重大錯誤,還請諸位莫要挑刺。
謝謝。
明世系表(1368-)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洪武(1368-1398) 
惠宗讓皇帝朱允炆建文(1399-1402) 
太宗文皇帝朱棣永樂(1403-1424) 
仁宗昭皇帝朱高熾洪熙(1425) 
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宣德(1426-1435)
英宗睿皇帝朱祁鎮正統(1436-1449)、天順(1457-1464) 
代宗景皇帝朱祁鈺景泰(1450-1457) 
憲宗純皇帝朱見深成化(1465-1487) 
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弘治(1488-1505) 
武宗毅皇帝朱厚照正德(1506-1521)
世宗肅皇帝朱厚熜嘉靖(1522-1566) 
穆宗莊皇帝朱載垕隆慶(1567-1572) 
神宗顯皇帝朱翊鈞萬曆( 1573-1620) 
光宗貞皇帝朱常洛泰昌(1620) 
熹宗悊皇帝朱由校天啟(1621-1627)
毅宗烈皇帝朱由檢崇禎(1628-1644) 
世祖定皇帝朱慈烺靖平(1645-1690) 1629-1690 
理宗襄皇帝朱和垳炎章(1691-1693) 1652-1693 
德宗裕皇帝朱和垵慶安(1694-1726) 1653-1726 
康宗成皇帝朱怡鐸建威(1727-1764) 1686-1764 
肅宗治皇帝朱仲欒 和(1765-1783) 1731-1783
文宗宣皇帝朱簡炘甘露(1784-1800) 1756-1800 
寧宗敦皇帝朱靖壑千禧(1801-1843) 1780-1843 
真宗恭皇帝朱迪鑒承天(1844-1853) 1807-1853 
昭宗武皇帝朱先瀛長治(1854-1899) 1834-1899 
襄宗安皇帝朱遒栩政嘉(1900-1933) 1868-1933 
桓宗敏皇帝朱信燿泰安(1934-1947) 1894-1947 
獻宗殷皇帝朱群坊慶熙(1948-1970) 1918- 1970 
敬宗崇皇帝朱安錡麟章(1971-1985) 1943-1985 
朱天渝懷安(1986-) 1974-
-------------------------------------
在「青天白日」還沒成為國徽前,「十二章」才是中華民國國徽。(圖/澎湃新聞提供)
國徽是代表國家的徽章,為國家的重要象徵。國徽上通常有來自國家的自然或社會事物,用以表現該國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作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和領導人之一,在大眾眼中,魯迅是倡導新文化反對舊傳統的文化鬥士;其實他也深受傳統文化薰陶,不但擅長古文,還有出色的美術設計功夫,是一位傑出的設計師。不為大眾所知的是,除了北京大學校徽是他設計之外,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徽——十二章國徽的主要設計者。
十二章國徽(圖/澎湃新聞提供)
十二章紋的由來
十二章是古代禮服的常見章紋。據《尚書·虞書·益稷》記載,十二章始於有虞氏之時,它將傳說中舜帝時代的圖形加以引用和發展,最終形成十二種特殊的章紋,書中記載:「帝(虞舜)日: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以五彩,彰施幹五色,作服汝明。」是故又稱「虞氏十二章」。宋朝蔡沈在《注尚書》中,對十二章紋作了詳細的解釋:「日、月、星辰,取其照臨也;山,取其鎮也;龍,取其變也;華蟲,雉(山雞),取其文也;宗彝,虎、蜼(一種長尾猴),取其孝也;藻,水草,取其潔也;火,取其明也;粉米,白米,取其養也;黼,若斧形,取其斷也;黻,為兩己相背,取其辨也。」 漢以後日月都作圓形, 日中飾以金烏,月中飾以蟾蜍或玉兔;星辰為三星或是北斗七星;宗彝一般是酒杯,酒杯上飾有虎和蜼。
十二章紋(圖/澎湃新聞提供)
另據《禮記•明堂位》的說法,十二章紋也有可能是上古華夏族圖騰融合的產物,「有虞氏服韨(黻),夏后氏山,殷火,周龍章。」這裡可推測十二章紋的原型應該是上古各部落或方國的圖騰,早先是分開的,且各不相關,後來融合在了一起。
其後這些章紋或繡或織,成為中國古代宮廷貴族的裝飾。兩漢以後,因十二章有天人合一、君權神授的寓意,已逐漸成為皇室和貴族專用的符號。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與朝臣議定,提出:「祀天地、宗廟及正旦、冬至、聖節、朝會、冊拜,皆服袞冕、玄衣纁裳。」其中,「衣六章,畫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裳六章,繡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從此,在皇帝服裝上開始出現固定的十二章紋飾。
明世宗嘉靖帝朝服(圖/澎湃新聞提供)
到了清朝,由於滿族是關外漁獵民族,男尊女卑的社會現象沒有像漢族那麼明顯,清宮后妃服裝上也出現了十二章紋,這在之前歷朝歷代的后妃服飾上也是從未所見的。
清宣宗道光帝朝服(圖/澎湃新聞提供)
清朝皇帝龍袍上的十二章紋(圖/澎湃新聞提供)
自右而左(第一列)日、月、星辰、山;(第二列)龍、華蟲、黼、黻;(第三列)宗彝、藻、火、粉米
清絳色紗金蟒袷女袍(圖/澎湃新聞提供)
十二章不僅只用作帝王的服飾, 其中部分章紋也可用作王公、大夫的服飾, 只不過不能施用全部十二章, 以顯示等級差別。如明朝的制度:太子和親王為九章服,郡王為七章服。明清的藩屬國也深受十二章紋影響,譬如:朝鮮、安南、琉球等藩屬國國王被視作明朝的郡王,國王為七章。不過,明朝准許朝鮮國王衣冠是九章,提至親王級。所以朝鮮國王能穿著九章冕服(無日月星),王世著七章冕服。甲午戰爭後,朝鮮「獨立」,並成立大韓帝國,這個日俄控制下的傀儡皇帝冕服改成了最高等級的十二章冕服。此外,日本的天皇服飾也出現過類似的章紋。
到了民國初年,袁世凱主張復古,政事堂禮制館於民國三年(1914年)刊行了《祭祀冠服制》,大總統穿的總統服也用十二章紋作裝飾。
1914年,祭天儀式上著總統祭服的袁世凱(左二)(圖/澎湃新聞提供)
三位青年大師設計的國徽
十二章國徽為1913年2月至1928年間北洋政府時期的國徽,又稱「嘉禾國徽」。袁世凱稱帝,成立中華帝國期間,亦沿襲作為國徽。
電視劇中的十二章國徽(圖/澎湃新聞提供)
1912年8月,時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欽點三位教育部薦任科長:周樹人(魯迅)、許壽裳、錢稻孫研擬國徽圖案。巧合的是,三人同為浙江人,又都師從章太炎,次年又都是讀音統一會的當事人。魯迅當時在教育部擔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教育部僉事,主管社會文化、科學、美術等事宜,所以國徽的設計任務也就交由其承擔。 1912年8月28日《魯迅日記》載:「與稻孫、季市同擬國徽告成,以交範(源廉)總長,一為十二章,一為旗鑑,並簡章二,共四圖。」
由於清朝黃龍旗之故,單獨的龍被當時的大眾所厭惡,魯迅等三人故選擇有代表性的十二章作為國徽;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十二章包含了中華所有的美德, 「美德之最,莫不賅備」。十二章國徽的繪法是:嘉禾放在圭形的五瑞圖中間,因為嘉禾在當時已議作國徽簡圖;五瑞圖後面是黼,黼面綴以粉米,黼上邊是日,黼下邊是山(山為篆文,以斧下方的曲線飾帶構成),以黻(係兩己相背)填於山的間隙中;黼的右邊為龍,左邊為華蟲;龍和華蟲各舉著宗彝(酒杯上無虎蜼),龍身上有火傲裝飾,戈負為月;華蟲嘴上銜藻,頭部戴三星。這樣把十二個章紋都安排妥當了。他們認為這樣安排是合理且協調的。此外,文中還提到過五穗嘉禾簡徽一枚,曲線式雙穗嘉禾簡徽一枚。
十二章國徽解析(圖/澎湃新聞提供)
十二章國徽是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傳統禮服上的十二章紋是散落到衣裳各處的,沒有融合在一起;十二章國徽則非常緊湊,顯然是參考了西方國徽、章紋的佈局。西方章紋自問世起便以盾牌為居中的核心圖案,其他部件皆附屬之;黼可看作是盾的變體。西方章紋的盾牌左右兩側為「扶盾者」,由人物、動物或傳說神獸充任;「龍」與「華蟲」正飾演了這個角色。此外,構成「山」的飾帶展現方式也完全是西式的。
同時期的英國國徽(圖/澎湃新聞提供)
1913年2月,國徽正式發表。《教育部編纂處月刊》第一卷第一冊發表了《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說明書》,文中說明國徽採用了十二章,並附有國徽圖。公文裡沒有署名,但據魯迅日記和錢稻孫的回憶,都證實文章出自魯迅之手。這篇古文還為教育部諸人所讚嘆。
1913 年11 月27 日,外交部總長孫寶琦署名發出「交字第二十二號」訓令,要求駐外使領各館門首均應懸掛國徽。從訓令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原圖樣暨說明書被寄往天津造幣廠,指定該廠代鑄國徽模型。
1977年夏,中國錢幣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吳鳳崗曾到魯迅博物館查看魯迅所藏古錢,在保管目錄中發現有「袁世凱時期國徽團鉛模一件」的記載,為錢稻孫所捐贈。他當時提出查看,果然是十二章國徽的圖案,鉛質,陰文。這便是魯迅三人同擬國徽的物證。 1981年版《魯迅全集》沒有收錄《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說明書》,但在有關日記上做了三人同擬國徽的註釋。 2005年,新版《魯迅全集》出版,卷8《集外集拾遺補編》已經將此文收錄。
龍鳳幣應叫十二章國徽幣
錢幣收藏界有一珍品為「龍鳳幣」,最早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在天津造幣廠鑄造。因現代人大多不識十二章,又誤認華蟲為鳳凰,此幣故被收藏界稱為「龍鳳幣」。事實上,它應該叫做「十二章國徽幣」。上文提及,該廠早年曾拿到十二章國徽模型,這便是為什麼他們能鑄造此幣的原因。
最早的「龍鳳幣」為銀幣,此幣正面中間為「十二章國徽圖案」,上沿刻「中華民國十二年造」,背面兩側為嘉禾,中間豎寫「壹圓」字樣,這兩字有大、小之分,故又分大字版和小字版兩種。此外,還有輔幣1角、2角少量發行,同年又發行了金幣,也分大、小字兩種。民國十五年,直隸督軍褚玉璞也曾下令鑄造銀輔幣1角和2角兩種,僅流通於北京、天津地區,是所見「龍鳳幣」最多的一種。同年,山東張宗昌也試鑄10元及20元金幣兩種。張作霖鑄「海陸空大元帥」1元紀念幣、10元銀幣,均使用了「十二章國徽圖案」。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類金銀幣已越來越不常見,如張作霖伍拾圓龍鳳金幣已知存世僅兩枚。今(2017)年7月,在西泠印社(編按:中國研究金石篆刻的一個百年學術團體,現今是中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季拍賣會上,一枚張作霖伍拾圓龍鳳金幣以908.5萬元的價格成交,成為新的民國幣王。
1923年龍鳳幣(圖/澎湃新聞提供)
張作霖伍拾圓龍鳳金幣(圖/澎湃新聞提供)
北洋政府期間,由於外交部門的力推,也出現大量使用十二章國徽的其他物事。如當時海外使領館發給僑民的國籍證明書及其它證明書,封面也使用了十二章國徽。
1928年駐墨西哥使館簽發的僑民國籍證明書(圖/澎湃新聞提供)
有趣的是,這個十二章國徽圖案後來被人用做藏書票。浙江吳興人徐恩元採用了十二章國徽做為自己藏書票圖案,因為他曾任幣制局副總裁,是十二章國徽幣重要的參與決策人之一,對十二章圖情有獨鍾。此外,國內還出現過十二章國徽首飾盒之類的物事。
在上海外灘,有一條與外灘平行的江西中路。這條路當年曾有「小華爾街」之稱,聚集著眾多華商金融機構,與成堆的外商銀行形成分庭抗禮之勢,是近代中國民族金融業的縮影。坐落於此的金城銀行大樓,於1926年建成。它背靠外灘萬國建築群,建築風格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式樣。該大樓是中國人開設的銀行建築中最考究的一座,系銀行創始人周作民邀請建築泰斗莊俊設計。鑑於大樓建在當時的英國租界中心區域,馬路對面就是公共租界的工部局(編按:外國於當時中國的租借區內,行使行政權的機構)大樓(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將上海市政府由楓林橋搬遷至該樓)。有著拳拳愛國心的周作民,特意在正門的門楣上雕造了當時的十二章國徽,以示國家主權。這座樓便是今天位於江西中路200號的交通銀行上海分行大樓。
1928年東北易幟後,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中國,取代了北洋政府。當年,國民黨即制定了《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國徽採用近似國民黨黨徽的圖案,十二章國徽被廢止。由於國民黨的統治,當代大眾對民國國徽的印象停留在了十二道光芒的青天白日上,對於十二章國徽反而很少了解。如今,工部局大樓的萬國章紋及青天白日徽都已不存,金城銀行的十二章國徽卻仍未磨滅,歷史有時就是這樣令人玩味。
(上海交通大學的王佳亮同學對此文亦有貢獻)
----------------------------
皇帝只穿黃色的衣服,真是這樣嗎?(圖/Wikipedia)
大約自隋唐時代起,黃色被定位皇帝的專用色,皇帝的一切用物,但凡可以被做成黃色的便都跟著一起「黃袍加身」,一般的臣子庶民是不能擅自使用的。那麽,這是不是意味著清代的皇帝就只能穿黃袍呢?當前清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動則明黃耀眼的戲服對清代帝王服飾的還原又有幾分神似?我們不妨先從清代服飾制度中等級最高的朝服說起。
上衣以象天,下衣以象地
朝服在清代的「官名」叫doroietuku(滿語,直譯為禮服),其基本款式是圓領、右衽、大襟、馬蹄袖、上衣下裳相連,衣長及腳、袖長掩手並附加有披領的袍服,因此也稱為朝袍。朝服的衣袖分為袖身、燙褶素接袖和馬蹄袖端三個部分。腰間有腰帷,下裳與上衣的連接處為襞積,下裳的右上側(以穿在身上的位置為準)為方形的衽。也就是說,清代朝服的基本式樣應該是這樣的:
1。
石青暗花紗描金雲龍單朝服。
依照中原傳統的禮服設計,上衣與下裳是分開的,用以表達一種「衣為上,上為天,天則尊;裳為下,下為地,地則卑」的思想,如《格致鏡原》中所言:「黃帝始去皮服為上衣以象天,為下裳以象地」。這是將天地間的尊卑等級意思通過服飾的符號映射到統治之中,強調皇帝與庶民的關系就如同衣和裳的關系一樣,不可以上下無序、尊卑不分。
根據《皇朝禮器圖式》的記載,皇帝的朝服根據季節的不同有冬、夏之分,而冬朝服又存在兩種款式。第一種為:「披領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薰貂。紋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襞積行龍六,列十二章,俱在衣間以五色雲。」第二種為:「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加海龍緣。紋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腰帷行龍五,衽正龍一,襞積前後團龍各九,裳正龍二、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列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在衣,宗彜、藻、火、粉米在裳,間以五色雲,下幅八寶平水。」夏朝服則比較簡單,「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緣,緞、紗、單、袷惟其時,余制如冬朝服二。」
讓我們將上面紛繁覆雜的文字直觀化:
512
冬朝服一
511.
冬朝服二。
513.
夏朝服。
通過圖片,也許可以得到一個主觀的印象:這三種朝袍,特別是兩種冬朝袍的薄厚程度是有區別的。是的,雖然清代的制度上沒有明確朝服款式區別的原因,但確乎記載了不同款式朝袍的穿用時間段:每年的三月中旬至九月中旬穿夏朝服,十一月初一至次年的正月十五穿第一種款式的冬朝服,余下的時間則穿用第二種款式的冬朝服。
因此,個人認為出現兩種款式冬朝服主要原因應該是時節的冷暖不同。就朝服的質地而言,有單、夾、棉、裘等多種,一般春秋用夾袍,夏季多用紗質的單袍,冬季則以棉、裘為主,根據不同季節的溫度變化而輪換穿用。但無論是哪種款式哪種質地,所取用的面料無疑都是,如緙絲、妝花緞、妝花綢、實地紗、芝麻紗、妝花紗等等,無不代表著當時社會生產的最高水平。
不過,如此紛繁覆雜的朝服,皇帝一年到底會穿幾次呢?與現代影視作品中的視覺表現相反,清代的朝服作為國家最高禮服,僅僅在登極、大婚、文武狀元金殿傳臚、朝會、元旦(正月初一)、萬壽節(皇帝生日)和各種國家級祭祀活動中穿用。
誰說皇帝只穿黃袍?
清代皇帝朝服的顏色有明黃、藍、紅、月白四種。不過,只有明黃色的朝服算得上真正意義的「朝服」(兼具祭服功能),余下的三種都只能在祭祀時穿用,並且在不同的祭祀場合穿用不同的顏色:
也就是說,第一種款式的冬朝服有明黃和藍兩種顏色,第二種款式的冬朝服有明黃和紅兩種顏色,夏朝服則由明黃、藍和月白三種顏色。值得註意的是,在各種嚴肅的祭祀場合,朝袍並不能單獨穿用,而是要與石青色袞服搭配穿用。這種石青色近似於古人所尊崇的玄色(即黎明前天空的顏色),當它套穿於明黃色的朝袍外時,恰好可以構成「上玄下黃」的色彩配搭,與「玄衣纁裳」的古制相吻合。這也是為什麽當我們欣賞與清代帝王相關的畫像時,經常會看到類似這樣的穿法:
《塞宴四事圖》中乾隆皇帝的形象
當然,對於陪著皇帝一同參加祭祀的宗室百官們而言,就沒有這麽多顏色可以挑選了,皇帝以下人等的朝袍按照款式的不同各分為幾個等級。簡單來說,皇子的朝袍為金黃色、五爪龍紋;親王、世子和郡王朝袍為藍色、石青色(如賜可穿金黃),用五爪龍紋;宗室貝勒以下至輔國公、和碩額駙,外臣公以下至文武四品官員朝袍只準使用藍色、石青色,繡四爪蟒紋(如賜可用五爪蟒緞);文武五品至七品的官員雖有朝袍,但不分冬夏,胸前和背後各繡方形行蟒為飾;文武八九品及未入流官員的朝袍僅用雲緞,不加其他紋飾。
中低級官員朝服
一幅畫像裏的門道
當你在網上搜索「康熙皇帝朝服像」時,會出現這樣一幅畫像:
517
清人繪《玄燁朝服像》
誠如房宏俊先生在《清代皇帝朝服章紋專題》系列文章中所描述的,畫面上的人物大約為中年,「眉清目秀,頗顯書卷氣,大約35 ~45 歲年齡段。頭戴鑲東珠夏朝冠,身著明黃色彩雲金龍十二章夏朝服,頸項掛東珠朝珠,腰系明黃色四塊瓦圓朝帶,腳下穿石青緞厚底朝靴,端坐於金漆雕龍寶座之上。」
可是,當你再次審視這幅畫像時,卻能發現很多「穿越」的跡象。若欲將其說得清楚,還得扯幾句關於清代朝服制度的沿革。清代皇帝朝服由產生到完善大約可以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天命、天聰、崇德、順治朝)披領和袖子為石青色,裝飾有金龍紋,服飾鑲邊為石青色金花,朝服的圖案為明黃色暗花8團龍紋,其中兩肩、前、後各1團,下擺前後各2團,腰帷間裝飾有暗花小團龍紋;
第二階段(康熙、雍正朝)這一時期披領、袖子和鑲邊變化不大,但朝服的紋飾由暗花紋變為通身彩繡,其紋樣則8圖正龍、11團行龍和26團團龍,間以五色雲,裝飾有八寶平水,但最有特點的是腰帷和柿蒂紋之間前後各有4團團龍紋,並且雍正朝後期朝服冠頂子的基座兩側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梁」;
第三階段(乾隆朝至清末)自乾隆時期起,朝服袖子的顏色由石青改為與袍身一致的明黃色,腰帷和柿蒂紋之間的團龍紋消失,整個腰帷部分向上提,使得襞積部分的團龍紋更加明顯,此外,朝服袍上開始出現十二章紋。「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加海龍緣。紋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腰帷行龍五,衽正龍一,襞積前後團龍各九,裳正龍二、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列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在衣,宗彜、藻、火、粉米在裳,間以五色雲,下幅八寶平水。」
那麽,何為十二章呢?
據傳,十二章作為帝王服飾專有花紋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時代,是舜跟禹在討論君臣之道時最早提出的,用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宗彜、藻、火、粉米這十二種事物來象征天子「如天地之大,萬物涵覆載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囿照臨之內」
朝服十二章紋飾位置示意
具體而言,日、月、星辰代表著光明,比喻皇帝可以「光照大地」;山代表著仁德,比喻皇帝之德行「高山仰止、鎮重四方」;龍代表著變化,比喻皇帝能夠「應機布教,興雲作雨」;華蟲代表著文采,比喻皇帝之治「文明有德」;黼是用黑白二色成斧形,象征皇帝的權威與能斷;黻是用青黑二色繡成弓相背的形狀,象征皇帝可以明辨是非「見善背惡」;宗彜代表著宗廟,象征著皇帝「不忘祖先」;藻是有花紋的水草,「取其潔也」,代表著清爽潔凈;火能「炎上」,「取其明也」;粉米能供人生存,比喻皇帝是「萬物之依賴」。因此,將帶有這樣甚深意義的紋飾穿在身上,也就代表著皇帝是集諸多美德於一身的「至聖至賢」之主。
針對清代十二章紋飾出現時間的問題,學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聲音。據房宏俊先生的考證,清代十二章紋樣裝飾的初創應該在雍正朝,並經乾隆朝而得以完善,它也是清代皇帝朝服制度由發展轉向定型的典型標志。
說到這兒,讓我們將視線重新回到前面的那副朝服像上。是的,這幅畫像的朝服上明顯帶有十二章中黼和黻的紋樣;朝服袖子是與袍服一致的明黃色;腰帷和柿蒂紋之間並沒有團龍紋飾,取而代之的是相對的行龍;夏朝冠頂子底座兩邊有「梁」,而這種梁在雍正朝晚期才出現。種種跡象表明,這幅被標註為《玄燁朝服像》的畫作時代特征與實際不符,它應該成畫於乾隆年間。並且,畫中以手捏朝珠小珠的習慣在清代帝王畫像中也為乾隆皇帝所獨有。
三幅朝服像的對比圖
綜上,這確乎應該是乾隆皇帝中年時期的一幅畫像,而非他的祖父康熙皇帝。


220px-Wanli-Emperor119197748_10221331030003698_1235408778103824892_n119475091_10221331029403683_8833080282646787670_o144px-Kone220px-Twelve_Symbols_national_emblem_of_China.svg240px-Douze_emblemes_des_rites_memoires_historiques_V3c23_205

十二章紋
十二章,又稱「十二文章」。「文」和「章」,古代本為並列的兩個詞。「文」本意為紋樣。[4][5]「章」本意為彰明。[6][7]二者合指服裝上的花紋、圖案。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寫道:「天子服有文章。」孔穎達注《禮記》稱:「夏后氏畫之以山,殷人增之以火,周人加龍以為文章。」而帶有某種文章的服裝,稱為章服。天成(926年四月-930年二月)是後 唐 明宗 李嗣源的年號,共5年。
十二章,又稱「十二文章」,是漢字文化圈古貴族禮服上的十二種紋飾,分別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這邊用了四種
與機關層級有關
 日:即太陽,漢代以來的圖案中常繪有三足烏鴉
 華蟲,羽毛五色,甚美,取其有文彩之意
 黻,取其辨別、明察、背惡向善之意
 火,取其明亮之意
十二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dVAT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