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獬-福建同安人-進士-“獬”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異獸,有分辨是非曲直的特殊能力。獬見到有人相互爭鬥,就會用角觸碰無理的一方,以示公正。傳說許獬曾夢見自己金榜題名,成就一番大事業。但想想現實黑暗,官場爾虞我詐,不擇手段的風氣,讓他覺得真正的事業或許在於“正道直行”,做一個正直的人,所以許獬決定改名為獬。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三山五嶽與帝王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nVhqZk

我的第一本探索書--文明解密 - 王志豔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DLwCaH


毛詩正義(大雅) - 龔抗雲, 鄭玄, 李學勤, 孔穎達, 毛亨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rMghvc


中国大历史 - 吕思勉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WQUqaa


四岳的伯夷之後有伯氏。
四岳的後裔有岳氏。炎帝之後節莖又傳七世生垂。垂於堯時作共工水官,生伯夷,伯夷為秩宗,祚“四岳”。又因佐禹治水功高,禹封其為呂侯(今河南省南陽縣)《說文》呂部上說:“昔大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呂侯功高如山岳,旨為“太岳”官,其後裔長子襲父封,遂以國為呂氏;仲子官“太岳”,賜“馮翊”,仲子的後裔即以官命岳姓,此得岳姓“馮翊堂”之來由也。
岳飛遇難,兒子岳霆、岳震逃於黃梅(黃梅大河鎮,後遷聶家灣。今湖北東端,位於長江北岸,臨接安徽、江西處),改岳氏為鄂氏(岳飛遇害後,寧宗追封他為鄂王)岳飛平反後,岳霆、岳震等恢復岳姓,但黃梅有一支卻仍為鄂氏。岳姓還有的改(上山下丘)(yà)氏,這個姓現在雲南和遼寧都有存在。
2、呂氏、甫氏----旅氏、李氏、呂相氏
太岳之後分為齊、呂、申、許,因訛太岳為四岳。此節的四岳實際都指太岳。
大禹時四岳的首領是伯夷,伯夷是共工氏的後裔,他幫助大禹治水有功,堯“祚四
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 ,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也。” 
(《國語·週語下》)
太岳之後有在夏朝封於呂的(又叫有呂、甫,今河南南陽西部西董呂村一帶及今新蔡縣),呂,姜姓大國,與申並稱。殷代姜族活動在今豫西晉南,始封時受土本在霍太山附近,亦屬晉南。其後擴及嵩山附近,又移河南新蔡,終於移河南南陽宛縣附近。可能又有一部分移殖山東莒縣及江蘇銅山縣境內。西周中期呂國族首領,名剛,穆王時任周王朝司寇,呂侯曾作《呂刑》。《尚書•呂刑》雲:“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偽孔傳云:“呂侯以穆王命作書,訓暢夏禹贖刑之法。”又曾率領部族隨毛公班征伐東國戎,周宣王時,呂改為甫國(陝西隰縣北),呂、甫都為侯爵,呂人以雲為圖騰。《說文》:“呂,脊骨也,象形,昔太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此說不當,從甲骨文看,呂作,金文作,像是建築物的省形,“宮”字便從呂,大約呂人善建築。春秋時甫國為楚所滅。南陽呂國滅亡後,部分遺民被遷至今湖北蘄春,史稱東呂。春秋時,東呂為宋所滅。新蔡呂國亡國後,遺民主要分佈於今河南南部及安徽北部,後裔以國為氏,有的為呂氏,有的為甫氏。姜太公又叫呂尚,他的兒子齊丁公叫呂伋。哀公17年,衛莊公夫人呂姜,便是姜姓呂國人。
呂侯的後代還有旅氏。旅氏衍生出李氏,成為李姓中的一支。
秦相呂不韋,本為陽翟商人,因當了秦國的國相,子孫以官為氏,遂為呂相氏。
呂氏客家------有一支是宋朝呂文靖公裔孫,呂正獻之仲子呂希續,以度支省副謫堯州。與第三子仲興偕行,即僑居堯州槎平鄉,仲興官刺史(即州官),致仕後,攜幼子寅遊廣州,樂其風土,就居城南,次子世斌擇居崗州南門外(即新會),斌子良弼及孫允甫與子侄二十餘人,以元末兵燹散居各鄉,今鶴山石之呂氏分:乙遜、穎純、斯明、善樂四大房。
3、申氏---申屠氏、申徒氏、信都氏、申都氏、勝屠氏、宇氏、謝氏、射氏
夏朝時,四岳之後被封於申,為侯爵位,世稱申侯。申部落申人以電為圖騰(呂以雲,申以電,申字就是閃電形,說明兩族的雙胞關係),曾居於陝西山西之間。周武王仍封伯夷的後人為申侯(今河南南陽市。遺址在唐河縣湖洋鎮蒼臺鄉謝家莊),其子孫以封地為姓氏,稱為申氏。傳至周宣王時的申伯、申甫兄弟,一部分族人東遷,宣王五年,玀狁入寇到涇水之北,震撼京師,申伯與尹吉甫奉命討伐,終於挽狂瀾於既倒,救民族於危亡。把玀狁趕回北方。周宣王為了加強對"南土"局勢的控制,念申伯立此大功,又念太公開國之功,改封王舅申伯美妵(申伯即齊武公妻弟也,以薑後兄弟和國舅的身份。)於陳留郡謝邑(今河南唐河縣南,今河南省南陽市,遺址在河南省南陽市金華鄉東謝營村),在原任姓謝國的土地上建邑立國。號申伯。此申國遂稱"南申",也可仍叫謝國,因此西土之申國可稱西申。申國由陝西榆林發展到河南南陽地區,當時申侯政治勢力最大。週幽王(公元前781--771年)廢申太后和太子宜臼,引起申太后父親申侯的不滿,便聯合鄫國和游牧民族犬戎一起攻打週幽王。於公元前771年將西周第12世幽王(姬宮涅)殺死在驪山,申侯同魯侯、許侯等主持共立宜臼為平王,西周滅。平王東遷以後,南申是東周王室的南大門,為了防備荊楚侵犯,週在此駐紮了軍隊。申國也加強了與中原內地諸侯的聯繫,曾將申女嫁於鄭武公。春秋早期,楚國北上,地處要衝的申國成了楚國攻擊的目標之一。魯莊公六年(前688年)楚師假道於鄧伐申。大概在楚文王時,申國被滅,設為縣。楚滅申後,曾將申國的部分貴族平民遷往東面的信陽一帶安置,成為楚之附庸。這就是春秋時期信陽之申國的由來。信陽之申稱東申。《左傳·昭公十三年》載:"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沉、道、房、申於荊焉"。東申被遷往楚地,楚平王時申又在信陽恢復。後裔以國為氏的也為申氏。春秋鄭有申繻,晉有申書,齊有申鮮虞,其子申傅摯,齊人申蒯,魯大夫申豐,韓有申不害等。
按,楚國也有申氏,但卻是羋姓,兩個申氏不同源。楚國滅申後,楚國的王族大夫申叔,受封於申邑(故址同上),後代有申公巫臣、申包胥(按《永康姓氏志·包氏》說,包氏之先,由楚大夫申包胥起,由羋(音米)姓的申氏分出。據《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所載,包氏為戰國時期楚國大夫申包胥之後,以王父字"包"為氏。亦作"苞"、"雹"等。申包胥,楚國君蚡冒的後裔,故又稱王孫包胥。)。
另外,炎帝的後裔有封在申地者(今上海一帶,上海市簡稱申)建立過申國,稱申呂,為伯爵。申的得名,因黃浦江叫春申江,或叫申江。申呂的後裔也為申氏。
那些仍留在陝西、山西一帶的族人,稱西申,或稱申戎,也叫姜氏之戎,西周末年曾聯合犬戎攻打周朝,並擁立周平王。後來為秦國所滅,子孫也為申氏。(《竹書紀年》有“平王奔西申”和“宣王徵申戎,破之”的記錄,西戎在陝北。西戎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濱於賜支,至於河首,緜地千里。至武丁,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週穆王遷戎於太原。)
為了酬謝申侯的援立之功,周平王把申侯的小兒子封在屠原(今陝西合陽縣東)。居於
屠原的申姓人,就加上地名屠命姓,稱申屠氏。
申屠氏又隨音改為申徒氏、信都氏、申都氏、勝屠氏。
周朝申伯的後代還有宇氏。
南申又叫謝國,被楚吞併後,申伯的子孫也就按照當時的習俗,以國為氏,於是後裔子孫有謝氏(與任姓的謝氏異)。申伯為謝姓始祖,申甫一支則仍為申氏。
《三輔決錄》雲漢末大鴻臚射咸,本姓謝名服,天子以將軍出征,姓謝名服不祥(以為謝服有“謝絕服從”之意),改之為射氏,叫射咸。
宋竟陵王劉誕反,伏誅,孝武帝改其姓為留氏。(留與劉同音也)又改晉熙王母謝氏為射氏。
謝氏客家史------謝氏世居中原,至西晉末年才分居於江南。史稱,申伯36世孫謝衡,於西晉太康七年(公元286年)任國子監祭酒(全國最高學府校長)。時逢“八王之亂”及“永嘉之亂”,中原擾攘,不能安居。謝衡乃率族人從陽夏(今河南太康縣)遷於揚州會稽郡之東山(會稽郡治在今浙江省紹興市,而東山則在今浙江省上虞縣東南),謝衡遂成為謝氏會稽派始祖(東山一世祖)。東晉至南朝,東山謝氏是江南望族(江南望族王謝並稱),出將入相,世代簪纓,是東晉王朝的重要支柱。重要歷史人物謝安、著名詩人謝靈運、謝朓都先後生活在這一時期。宋代以還,謝氏由江南分支到福建、江西、廣東等省。宋代末年,謝應秀(申伯68世孫,會稽派33世孫)任潯州通判,遂開居於江西省廣信府弋陽縣新正鄉。謝應秀子謝枋得(名儼,字君直,又號迭山)於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登進士第,與文天祥同榜,後知信州(今江西上饒市),據信州抗禦元兵,與文天祥的抗元鬥爭相援應,失敗後隱居。宋亡,謝枋得長子謝定芝遷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鄉。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謝孟春(申伯73世孫,會稽派38世孫)由福建寧化遷入廣東省長樂縣琴江都厥鄉上,是為謝氏廣東開居祖之一,其後裔稱他為一世祖。從謝孟春起計,傳至謝國寶為12世,謝子耕為13世。至謝國寶兄弟,適逢“湖廣填四川”大移民時期(清政府動員湖廣人民遷入四川以充實因明末戰亂而劇減的四川人口),國寶之兄國遂先行遷去四川重慶府榮昌縣,國寶及另外兩兄弟也擬隨後前往,但遇戰事路途不通,僅在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年)來到清遠縣清平鄉泮湧暫住。清遠是石灰岩地區,山瘠土薄,難謀發展。僅住十年左右,謝子耕又往外尋找較理想的遷居地,終於在鶴山縣(市)紮根。
唐朝末年,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起義,率領數万人入福建,有謝氏人隨往。有的經江西寧都進入閩西,定居龍巖適中、雁石等地。
4、許氏---文氏
周武王封堯臣四岳伯夷的後代文叔(姜信)於許(今河南許昌東部,後多次遷徙),建立男爵許國,以為太岳之後。伯夷傳至文叔,起碼經歷了夏、商兩個朝代。此伯夷並非孤竹國的伯夷,堯四岳伯夷大約生活於公元前2300年前後,孤竹國伯夷大約生活於公元前1140年前後,倆人的生活年代相距一千多年,但現在的許氏宗譜差不多都搞混了,誤把孤竹國的伯夷當作許國的先祖。
許,古又作鄦。“許”字,古人慣於寫成“無”字,像《史記·鄭世家》便有“無公惡鄭於楚”之句,所以不明就裡的人,便很可能無從在古籍中找到有關古許國的記錄。古文的“無”字,跟“許”字的讀音也不相同,是讀作廣韻的“虎”音,跟“滸”字相通。一直到現在,廣東的瓊山、澄邁、定安、文昌、會同、樂會、臨高等地,仍然把“許”字讀成“虎”音。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後。“四岳”(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西周。周武王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薑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也稱為許文叔。至春秋時為鄭、楚等國所逼,曾多次遷徙,前576年,許靈公被迫南遷於葉(今河南葉縣西南),許國稱為楚國的附庸。前538年又遷荊山,前534年許憚公又遷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東南七十里廢城城父縣),前529年復遷葉,前524年遷析(即白羽,今河南西峽內鄉縣),前506年許男斯再遷容城(今河南魯山東南、葉縣之西),至戰國初期,傳至國君元公結時,被楚國滅掉(一說滅於魏)。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文叔與許由(一作許繇,)是什么關係?許由,字武仲,生於公元前2155年。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於箕山(今河南省登封市東金店鄉境內,距市區15公里。);堯又欲官之,由謂其言污耳,乃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箕山頂,所以箕山也叫許由山。堯號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嶽。這說明許由曾在今河南許昌一帶活動。《急就篇.注》說許姓就是“許由之後”。帝堯在位的時候,許由率領許姓部落活動在今天潁水流域的登封、許昌、禹州、汝州、長葛、鄢陵一帶,是率領其部族開拓許地即後來許國的奠基人,這一帶後來便成了許國的封地,他從而也成為許姓的始祖。因此許氏"祖乃許由,根在箕山"。許由是炎帝二十代孫,許文叔是許由的三十九代孫。河南登封、許昌、鄢陵是許姓發源地,那裡是許氏文化的發祥地。
許氏客家由來:唐朝初年,許陶、許天正父子跟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到達漳州,許天正輔佐開漳聖王陳元光,死後被謚為殿前太尉、昭應侯,許姓於此落戶,發展到台灣、新加坡、泰國等。許天正的後人,又由福建南下,分佈到廣東潮汕和珠江三角洲。
汕頭市月浦街道的旅遊景點——溝南許地,其先祖是初唐開創福建漳州的許氏先賢許天正(649—718,其父許陶),系許氏由中原南遷第六十二世,至七十三世許烈遷徙潮州韓山,其長子許申天才實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應詔賜鼎甲進士第一名,為粵東前八賢之一,至七十七世許珏官拜廣南西路兵馬都監、武功大夫,尚宋英宗皇旁之女德安公主趙氏為妻,為粵東出了個附馬。這座小小村莊歷史上哺育出一批出類拔萃之才,如抗英英雄許祥光,清代禮部尚書許應〓,清代官宦許應〓,勤政為民、秉公執法的許應鏘,廉政清官許乃泳,學界名賢許夢板,農民革命領袖許懷仁,科研雙星許慧君等,都出自這個村莊,成為溝南許地的驕傲。巾幗英豪、魯迅先生夫人許廣平(為開漳唐將許天正第40世孫,其祖先許永名於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自潮州溝南遷至番禺經商,後繁衍發展為廣州名門望族。許永名為周朝許國諸侯文叔第96世孫,許天正第35世孫,許廣平正好是許文叔第101世孫,許天正第40世孫),清惠州河源縣訓導許夢榜,工部尚書、禮部尚書許應〓,浙江巡撫許應〓(許廣平祖父)、許崇禧、民國名將許崇智,中山大學校長、後任廣東省副省長許崇清、紅七軍政委許卓,均為許永名後裔。
許國庶出子孫以許國開國君主文叔之字為氏,就是文氏,成為文氏來源之一。
5、函氏----函冶氏
函國,太岳之後,建國於公元前21世紀,遺址扶風,在關中古屬雍州,在今陝西咸陽市東。春秋時有函氏,在許國范圍內,屬今河南葉縣。後裔以國為氏,為函氏。
函氏後分出函冶氏,《戰國策》中有“函冶氏為齊太公買良劍。”注:函,姓;冶,官名,後以之為氏。
6、葛氏--諸葛氏
伯夷的後裔葛伯在夏、商、周有封國(地處豫東平原寧陵縣),滅亡後,有葛氏。
原居於琅邪郡諸縣之葛氏有一支遷徙至陽都,因陽都已有葛姓,遂稱後遷來的葛姓為諸葛氏。
7、宗伯氏---宗氏
四岳的後代,在周朝時,有人為宗伯官,掌握邦國祭祀典禮之職。也稱太宗、上宗,相當於後來的禮部尚書。太宗伯,輔佐天子管宗室之事,為六卿之首。周代有世襲宗伯者,其子孫以祖上官職命姓,先有復姓“宗伯”氏,然後才簡略為一個字的“宗”氏的,稱為宗氏。宗姓發祥地就在山西省永濟縣西蒲州鎮,後漸漸繁衍分佈於全國。


伯夷 (炎帝第十四代孫) ----姜姓
伯夷:堯舜時人,姜姓,炎帝神農氏的第十四世孫、共工的玄孫,大約生活在公元前2300年前後。
他與商末孤竹君長子伯夷並非一人,孤竹國伯夷大約生活於公元前1140年前後,兩人的生活年代相距一千多年。四岳是堯舜時期官職,掌管諸侯事務。此處所說伯夷,是歷任四岳官中的一位,也是被人們紀念的一位。
伯夷曾擔任帝顓頊的大祭司,後為第一代太岳。
《史記》
《史記》
太岳即華山,因炎帝之裔崇拜天神,以為山高接天,可通天神,而華山在其眼中為第一高峰,故稱之為太岳。後因祭祀天神緣故,產生了太岳這一官職,伯夷為第一任太岳。以後的太岳部落每遷一地,不忘崇拜山岳的傳統,是故產生了四岳 (以太岳部落為中心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最高峰,後演變成為官職,由部落首領擔任),分管四座神山的祭祀。他們都是伯夷的子孫
輔政
帝堯時,伯夷輔政,掌管禮儀(伯夷為堯“典三禮 ”、“定五刑 ”),助堯治理部落聯盟,很有政績,堯想禪位於他,伯夷拒絕堯的美意,不肯接受禪讓,推薦舜做了帝。帝舜時正式任命伯夷為秩宗。禹代行天子政時,伯夷盡心輔弼,成為禹之心腹。伯夷因係共工之後,也善治水,曾助禹治水。
家族
世系
第一世,炎帝神農氏,本名石年。傳說在位140年(約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說在位120年,死後葬於湖南茶陵(今酃縣塘田鄉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
第二世,帝臨魁,炎帝長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前2843年)
第六世,帝來(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前2753年)
第八世,帝榆罔 (帝裹之曾孫,帝裹生節莖,節莖生剋、戲,戲生炎帝姜榆罔,為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第十世孫),居長,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軒轅,故讓位。軒轅即黃帝,姓有熊氏 (所謂榆罔弟軒轅,只是表明炎帝、黃帝二族本是兄弟胞族,或有婚姻、血緣關係的兩個部族)。
第九世,名炎居(炎帝的妻子,即赤水氏的女兒聽訞生下炎居,炎居生了節並,節並生了戲器,戲器生了祝融。祝融降臨到江水居住,便生了共工。
第十世,名戲器
第十一世,名祝融,戲器之子;卒葬衡山 (在今湖南)
第十二世,名共工,祝融子。
第十三世,名勾龍,(共工)術器子
第十五世,名(伯益)伯夷,他是共工的四世孫、信的曾孫、夸父之孫、垂之子,為當時有名的賢人,佐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於呂,為呂侯,是即呂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呂尚,即其後。
子孫
伯夷的子孫以呂為氏,遂被尊為呂姓始祖
他的子孫中,最著名的是姜太公,姓姜或呂氏,名望、尚,字子牙,號飛熊,炎帝神農氏 51世孫,伯夷36世孫。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師,齊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紹、駱、銘、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己酉年八月初三日出生於今山東省日照市;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於週首都鎬京,歲壽139歲。陵塚位於陝西省咸陽市週陵鄉,距離文王陵1公里。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姜太公祠內設有衣冠塚
莒國 (又名呂國,是伯夷的分封國,屬於現在的山東省日照市)的附屬國。
始自炎帝,炎帝乃少典之長子,居於薑水,故以薑為姓,為氏族部落。
炎帝始至十五世孫伯夷,輔堯、舜、禹帝,掌四岳、典三禮、為秩宗;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號呂侯,以為股肱心膂之重臣,受封於呂,曰呂國。本為姜姓,後世從其封姓,以銘記呂國及伯夷功,故曰呂氏。伯夷為呂氏開姓始祖也。
歷虞、夏、商、周世享其國於河東呂梁,今山西呂梁山脈一帶也。商朝末年,呂國成為周人的同盟,呂國的首領呂他幫助周武王打敗商王紂的同盟軍越戲方。周武王為獎賞呂人的功勞,建立周朝後續封呂他為呂侯。週穆王時,呂侯為相,受命為周王朝制訂了有關刑罰的文告《呂刑》,周宣王之時為經營南蠻,鎮壓楚熊,遂遷呂國於河南宛地,今南陽之地也,以鎮南方。春秋之際楚文王欲興霸業,攻占呂國,國遂亡。國族子孫一支遷於湖北蘄春,一支遷於河南之東,河南之東一支復為呂國,以繼國祀,為楚國附庸,史稱東呂,以區別於南陽之呂。後東呂被宋國所並,繼而又淪為陳的屬地,陳被楚滅,其地則歸了楚。楚平王時,令蔡平侯復國( 蔡國曾為楚靈王所滅)。蔡平侯將蔡國從上蔡遷至東呂故地,該地遂改名新蔡,今河南新蔡是也。古之徐州亦為呂之封地,皆為呂國。呂國之爵位或為王,或為侯伯,傳承自虞夏之際始至春秋末。
呂氏始祖伯夷始至三十七世裔孫太公呂尚,深謀遠慮,英明神武,起於渭濱,輔文佐武,滅殷興周,功超卓著,首封太公呂尚於營丘,曰齊國。太公享年百年餘年而卒,子丁公呂及立,丁公卒,子乙公呂得立,及至十二世桓公呂小白立,忠天愛民,氣度蓋世,號令諸侯,春秋首霸,名載千秋。後至二十世康公呂貸立,淫於酒色,不思政績,大權旁落,田氏奪之,國遂不祀。
自齊太公呂尚立國至齊康公呂貸失國,凡二十世,三十二位國君,呂氏享國六百六十餘年。國亡,族之子孫散居齊、趙、燕、衛各地。族眾且散,無從細述。
屬古蘄州濟邑穴塘郡團山呂氏才亮謹識
附:1.《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曰“ 呂姓出自姜姓,炎帝裔孫為諸侯號共工氏,有地在弘農之間,從孫伯夷佐堯掌禮,使偏掌四岳,為諸侯伯,號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賜氏曰呂,封為呂侯。……宣王世改呂為甫,春秋時為強國所滅。”
2.《世本》雲:“ 祝融曾孫生伯夷,封於呂,為舜四岳。
又有說四岳和伯夷是兩個人,其實伯夷是名,四岳是職封,四岳就是伯夷。《潛夫論》卷九“昔堯賜契姓子,賜棄姓姬;賜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為姜,氏曰有呂。”
3.《禮記大傳》疏引鄭康成駁五經異義雲“堯賜伯夷姓曰姜,賜禹姓曰姒,賜契姓曰子,賜稷姓曰姬,著在書傳。”
4.《國語*週語下》“太子晉雲禹賜姓曰姒,氏曰有夏;四岳賜姓曰姜,氏曰有呂。”
5.《史記*齊太公世家》雲:“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
6.詩崧高毛傳:“堯之時,姜氏為四伯,掌四岳之祀,述諸侯之職。於週,則有甫,有申,有齊,有許也。”按“甫”與“呂”通。書呂刑,孝經、禮記並引作甫刑。史記周本紀亦云:“甫侯言於王,作修刑闢。”
記載
《史記·五帝本紀》 (摘錄)
舜得舉用事二十年,而堯使攝政。攝政八年而堯崩。三年喪畢,讓丹朱,天下歸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自堯時而皆舉用,未有分職。於是舜乃至於文祖,謀於四岳,闢四門,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論帝德,行厚德,遠佞人,則蠻夷率服。舜謂四岳曰:“有能奮庸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 伯禹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維是勉哉。”禹拜稽首,讓於稷、契與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棄,黎民始飢,汝后稷播時百穀。”舜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舜曰:“ 皋陶,蠻夷猾夏,寇賊姦軌,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維明能信。”舜曰:“誰能馴予工?”皆曰垂可。於是以垂為共工。舜曰:“誰能馴予上下草木鳥獸?”皆曰益可。於是以益為朕虞。益拜稽首,讓於諸臣朱虎、熊羆。舜曰:“往矣,汝諧。”遂以朱虎、熊羆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禮?”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為秩宗,夙夜維敬,直哉維靜絜。”伯夷讓夔、龍。舜曰:“然。以夔為典樂,教稺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毋虐,簡而毋傲;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舜曰:“龍,朕畏忌讒說殄偽,振驚朕眾,命汝為納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時相天事。”三歲一考功,三考絀陟,遠近眾功咸興。分北三苗。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伯夷主禮,上下咸讓;垂主工師,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澤闢;棄主稷,百穀時茂;契主司徒,百姓親和;龍主賓客,遠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闢違;唯禹之功為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於荒服。南撫交阯、北發,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鳥夷,四海之內咸戴帝舜之功。於是禹乃興九招之樂,致異物,鳳皇來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姜太公先祖伯夷與南陽古呂國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nGXi6T
姜太公先祖伯夷與南陽古呂國
2017-07-18 由 宛西老呂 發表于歷史
呂姓得姓始祖伯夷,為堯舜禹形成中天之世立下了巨大功勳,但由於歷史記載較為零散,現在人們難以全面認識和了解其人和功績。我們經查閱史籍,科學甄別,查明了伯夷世系、功勳和因功受封於呂的詳實史實;理清了伯夷封地呂,夏朝後代承襲,商朝改稱呂方,周朝改稱呂國,呂姓主脈世享其國的歷史軌跡;提出了今南陽市臥龍區王村鄉董營就是呂國封地遺址的確鑿依據。
一、伯夷是姜太公先祖
姜尚,名望,呂氏,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姜太公,太公望,生於公元前1156年, 薨於公元前1017年,壽至139歲,其先祖是四岳伯夷。《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之2》記載「按通鑑前編外紀雲,伯夷,---其後呂尚,佐周有功,周封於齊。」[東漢]王符(約85—162)撰《潛夫論》記載,伯夷「裔生尚,為文王師,克殷而封之齊,或封許、向,或封於紀,或封於申」。《路史·後紀四》記載了伯夷後人享有封地延續至周朝,並改稱甫的歷史:「呂侯為穆王司寇,訓夏贖刑,後曰甫,春秋初入於楚,有呂氏、旅氏、呂相氏、甫氏、共氏、龔氏、藥羅氏。商周之際,有呂渭,字子牙」。
二、伯夷其人
(一)伯夷為堯舜時期人。
伯夷,也稱四岳,或尊稱大岳,也叫噎鳴,或噓,為堯、舜重臣。《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自堯時而皆舉用,未有分職。」《史記·夏本紀》記載:「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與語帝前。」
(二)伯夷為炎帝十四世孫。
由於上古時期,沒有文字記載,其世係為後世追記史料,記載伯夷世系的主要代表性資料有:
如,《路史》卷十三,後紀四,神通紀,炎帝紀下,記載:神農--柱---帝臨--帝承----帝魁----帝明----帝直----帝厘----帝居----節莖----克----器----祝融-----勾龍(與術囂同輩,均為祝融之子)---垂----噎鳴。
再如,據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新安朱熹為呂延年之請,書於大槐鄉肥泉里之恩榮堂的《呂氏源流圖譜序》記載:炎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來-----帝里(也稱帝居)------節莖-----戲------器-----祝融------勾龍----垂-----伯夷(也稱噎鳴)。祝融之後四代,祝融----勾龍---垂-----伯夷。祝融之前有節莖---戲----器。
又如,現代學者研究觀點也不同,其中中華民族史專家何光岳發表的《炎帝八世考》認為:「炎帝----帝臨---帝承-----帝魁---帝明----帝直---帝釐---帝居---節莖-----戲----器---祝融----勾龍(后土)----垂---噎鳴(伯夷)」。祝融至伯夷有祝融--勾龍----垂----伯夷四代,祝融之前有節莖、戲、器三代。
《古今圖書集成》引文記載:「按通鑑前編外紀雲,戲生器,器生祝融,為黃帝司徒,祝融生術囂,術囂生勾龍,為顓頊后土,能平九州,辯土地之宜,以教兆民,後世祀之,以配社。勾龍生垂,垂為堯共工,實生伯夷」
可見,對於伯夷世系的記載存在差異。由於上古時代,一人有幾個名字,或稱官職,或稱姓氏,或交叉使用等情況,對於前人依據口傳追記的具體含義,今人在缺乏實物考證和準確註明情況下難以辨別。如「共工」,在《史記·五帝本紀》「請流共工於幽陵」中指人。在《路史·後紀四·禪通紀·炎帝紀下》「垂臣高辛,為堯共工」中指人。在《史記·五帝本紀》:「以垂為共工。」又指官職。在《史記》:「垂主工師,百工緻功」,又以「工師」稱為官職。再如《晉書》記載:「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即祝融是夏官的官名,而《通鑑前編外紀》有記載「器生祝融」,此處是把祝融稱作人名。因此,我們對歷史人物名稱記載的針對性難以辨別。我們在缺乏考古證明的條件下,僅靠記載難以辨別,我們只能通過甄別,粗略理順伯夷的世系,。
第一,眾多史籍記載炎帝傳帝位八代。《三皇本紀》記載:「神農納奔水氏之女曰聽詙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釐],[釐]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譙周著《三國·蜀漢》記載:「炎帝之後,凡八代五百餘年,軒轅氏代之。」[晉]皇甫謐撰《帝王世紀》「神農納奔水氏之女曰聽設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釐,釐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春秋緯命歷序》記載:「炎帝傳八世,五百二十歲,或雲三百八十年。」也有書籍記載炎帝傳位十二代。我們認定炎帝傳位八代。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釐]---帝哀----帝克----帝榆罔。
第二,節莖也稱炎帝,戲亦稱炎帝,器也稱炎帝,但均未列入炎帝八世之列。如《路史·後紀四·禪通紀·炎帝紀下》:「炎帝居生節莖。炎帝節莖生克及戲。炎居生節莖,節莖生戲,炎帝戲生器及小帝。自慶甲以來疑年。」但在帝位之後的有,如《通鑑外編》記載:戲-----器---祝融。如朱熹認為;炎帝傳八世,則有戲-----器---祝融。如《路史》記載帝居之後有:節莖---戲----器---祝融。因此,我們以可以相互認定的採信,即,從戲開始,戲----器---祝融。
第三,術囂和勾龍為同輩。《山海經》記載清楚,共工生術器和勾龍。《路史》記載勾龍和術囂是同輩。僅《通鑑外編》記載了術囂生勾龍。因此,我們認同《路史》、朱熹的記載。
第四,伯夷是句龍的孫子,共工的旁系孫子。《國語·周語下》:「共之從孫四岳佐之。」韋昭註:「共,共工。從孫,昆季之孫也。」昆季,詞典解釋為兄弟,長為昆,幼為季。《春秋左傳正義》[疏]賈逵云:「共,共工也。從孫,同姓末嗣之孫。四岳,官名,大岳也,主四岳之祭焉。」 因此,伯夷祖父的兄弟為共工,這並不必然否定伯夷是句龍的孫子的記載。
第五,垂是伯夷的父親。在帝堯時垂擔任共工,伯夷擔任秩宗,同朝為臣,但從垂又曾經擔任過高辛帝的朝臣看,垂與伯夷為父子關係應該是準確的。因此,採信《通鑑前編外紀》《路史》以及朱熹的記載。
這樣,伯夷的世係為:炎帝---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釐]---帝哀----帝克----帝榆罔----戲---器---祝融---勾龍----垂---伯夷。即伯夷為炎帝第十四孫。
(三)伯夷重要事跡
1.堯帝時期,伯夷為帝堯親信得力重臣。
(1)輔助禹治理洪水。帝堯時,伯夷能禮於神,主四岳之祭,擔任一方諸侯之長,稱為方伯,封地在呂。
帝堯時,堯封禹為司空,負責治水,同時,伯夷是方伯,主四岳之祀,擔任四岳官職,也稱四岳,或尊稱大岳,輔助大禹治水。《史記》引文,皇甫謐曰:「堯以甲申歲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徵舜,甲寅舜代行天子事,辛巳崩,年百一十八,在位九十八年。」按竹書紀年,帝堯六十一年命崇伯鯀治河,六十九年黜崇伯鯀。西晉皇甫謐撰《帝王世紀》曰:「禹,----堯命以為司空,繼鯀治水。」「《周語》又稱堯命禹治水,『共之從孫四岳佐之』。賈逵云:『共,共工也。從孫,同姓末嗣之孫。四岳,官名,大岳也。主四岳之祭焉。姜,炎帝之姓,其後變易,至於四岳,帝復賜之祖姓,以紹炎帝之後。』『以此知大岳』是神農之後,堯四岳也。以其主岳之祀,尊之,故稱大岳。」《春秋左傳正義》「夫許,大岳之胤也,大岳,神農之後,堯四岳也。胤,繼也。大岳胤,泰。」《春秋左傳正義》「正義曰:《周語》:『四岳,堯時方伯,姜姓也。』裴駰集解引鄭司農曰:『長諸侯為方伯。』」方伯,古代諸侯中的領袖之稱,為一方之長,後世仍有沿用。如《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 《史記·周本紀》:「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 齊 、楚 、秦 、晉始大,政由方伯。」
帝堯封四岳伯夷於呂。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匯考一》記載:「上古,陶唐氏,帝堯封四岳於呂,陶於皋,益於梁,鯀為崇,伯禹繼鯀治水封於有夏。」該文的注釋是引用徐廣的注釋:「徐廣曰,呂在南陽宛縣西。」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之2勳爵部匯考十》:「伯夷次禹,能禮於神,爰(於是)封之呂。」
(2)佐禹洪水平甚有功,受帝堯嘉獎。按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之2勳爵部匯考十》:「呂,帝堯封四岳於有呂。按國語,周太子晉曰,伯禹念前人之非,度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群生,共工之從孫四岳(這裡指伯夷,四岳指官職)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導滯,鍾水豐物,封崇九山,決汨九川,陂障九澤,豐殖九藪,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無伏陰,地無散陽,水無沉氣,火無災燀,神無間行,民無淫心,時無逆數,物無害生,帥象禹之功,度之於軌儀,莫非嘉績,克厭帝心,皇天嘉之,胙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胙四岳國,命為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 「胙」有的史書記載為 「祚」 , 《周語》「韋昭注,胙,祿也,此雲胙之土者,謂祿之以土田爾,杜每訓胙為報,非也」《國語·齊語》韋昭注云:『胙,賜也。」《韻會》云:『建置社稷曰胙。』依杜《注》意,此謂天子封諸侯,既因其所有以賜之姓,又封以土地而命之氏。如周封舜後於陳,賜姓曰媯,命氏曰陳。」 「心呂」 有的記載為或「心膂」 ,《急就篇》卷一「偏呂張」, 唐·顏師古註:「昔者太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 ,以譬身有脊呂骨也」。「心呂之臣」 比喻像心臟與脊骨一樣重要的大臣,或親信得力重臣。伯夷佐禹治水,洪水平,由一方諸侯之長晉升為諸侯之長。《春秋左傳正義》 -- 卷三十二 襄十三年,盡十五年,「[疏]《周語》雲『胙四岳國為侯伯』,謂為諸侯之長。下注云『四岳,堯時方伯』,據彼文而知之」。可見,伯夷助禹平水土甚有功,不僅成為諸侯之長,在朝臣中位列第二,且得後世高度讚揚。《史記·夏本紀》「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與語帝前。」《太子晉諫靈王壅谷水》「若啟先王之遺訓,省其典圖刑法而觀其廢興者,皆可知也,其興者,必有夏、呂之功焉;其廢者,必有共、鮌之敗焉。」 .
(3)伯夷薦賢舉能。薦禹治洪水,薦舜繼承帝位。《史記·夏本紀》「堯崩,帝舜問四岳曰:『有能成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為司空,可成美堯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維是勉之。』禹拜稽首」。《史記·五帝本紀》堯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踐朕位?』岳應曰:『鄙德忝帝位。』堯曰:『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眾皆言於堯曰:『有矜在民間,曰虞舜。』堯曰:『然,朕聞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堯曰:『吾其試哉』」。
2.舜帝時,為舜親信得力重臣,掌四岳,命為秩宗,典三禮,掌握了一年中有十二個月的日月對應運行變化規律
(1)重申封呂。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匯考(一)》:「按路史,『帝舜有虞氏,申錫(厚賜。《詩·商頌·烈祖》:『申錫無疆,及爾斯所。』毛傳:『申,重。』鄭玄箋:『天又重賜之以無竟界之期。』高亨註:『錫,賜。』)群後,封棄百里之駘,賜姓妘氏,封契七十里之商,賜姓子氏,遷伯禹夏,賜姓姒氏,皆益命以為公,皋陶能刑,於封之皋,而益滌鴻奏庶鮮食,於封之梁,伯夷次禹能禮於神,爰封之呂」。
(2)帝舜時為四岳,親信得力重臣。清·陳夢雷著《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勳爵部之2勳爵部匯考十》記載:「按外紀,---垂生伯夷,封於呂,為舜四岳」 。「按通鑑前編外紀雲,---垂為堯共工,實生伯夷,封於呂,為舜四岳」。「按路史,垂生噎鳴,是為伯夷,為虞心呂,且功於水封呂」。
(3)典三禮,為秩宗。《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禮?』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為秩宗,夙夜維敬,直哉維靜絜』」。帝舜登基執政,重新封伯夷於呂,封伯夷為秩宗,典(主持)三禮(主持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的三禮)。秩宗,秩,序;宗,尊也,主郊廟之官。或主次秩尊卑,掌管宗廟和到郊外祭天。其政績突出,《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伯夷主禮,上下咸讓。」這是最早的關於禮和社會秩序的歷史記載,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伯夷制定了系統化規範化的人際交往禮儀,是規範社會秩序的鼻祖。
(4)發現並掌握了一年十二個月的日月相應變化規律。《尚書·堯典》載:「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表明帝堯時期古人已經確定回歸年長366日,即從冬至到下一個冬至的時間稱為一歲。月相從滿月到下一個滿月,一歲有12個月。《國語·周語下》記載:「噎鳴生歲十有二」。《路史·後紀四》記載:「伯夷,為虞心呂,且功於水,封呂,生歲十二」。「生歲十二」,說明伯夷發現並掌握了一年有12個月的日月相應變化運行規律,也表明他是一位精通天文曆法的人物。
三、伯夷封地呂的演變歷史與南陽呂國遺址
(一)伯夷後人承襲呂地,夏商周世享其國。
伯夷薨後,伯夷的長子繼承了呂地。《國語·周語下》記載:「泰岳襲呂,餘列申、許,堯代有許孫。」伯夷的後代承襲封地呂,其他後人封在申、許兩國。而封於許國的這一支,堯代還出了一位著名的賢人叫做許由(繇)。這又進一步明確了伯夷在堯帝時受封呂,泰岳又承襲呂地,其餘後人受封申、許。《路史·後紀四》引文加以注釋:「泰岳襲呂(泰岳蓋長,伯夷之子。世謂即伯夷始,謬於伏氏,按朝鮮記雲,伯夷生四岳,則泰岳為伯夷之子明矣,故子晉雲共工從孫四岳佐之。書咨四岳咸曰,言咸非一人也,見書大傳,伯夷之子為西嶽或襲之,而太史公不應以四岳為一人,韋昭以四岳為伯夷也)。」
夏商時期,稱呂,後為呂方。《史記·齊太公世家》:「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記載了伯夷後人在封地呂延續至夏商時期的歷史。出土商朝時期的竹簡(清華簡)上記載有呂方。呂方,即伯夷受封的呂。商朝時,諸侯的封地,亦即本族人的聚居地稱「方」。
周穆王呂方改稱呂國,周宣王時改稱甫國,後又改稱呂國。周穆王時封呂國。《國語》記載:「史伯曰,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 《竹書紀年》周紀記載:「夷王,二年,蜀人、呂人來獻瓊玉,賓於河,用介珪。」瓊玉,指美玉,喻酬答的厚禮。介珪通假介圭,介圭,玉器,天子圭一尺二寸,諸侯圭九寸以下。按周禮,王冊封諸侯賜予介圭作為鎮國寶器,諸侯入覲時須手執介圭作覲禮之贄信。這是覲禮禮儀之一,說明周朝夷王二年,仍有呂侯及呂國。鄭語云:「申呂方強。」說明在周幽王九年,申呂國勢尚盛。《古今圖書集成》
記載:「-----呂侯為穆王司冦。訓夏贖刑,後曰甫。春秋初入於楚。(或雲入蔡,按新蔡呂本並於楚王,取申呂以為賞田是也。國語齊許申呂皆由泰姜,宣王時呂始曰甫,不與我戍,甫是也)」 。《古今圖書集成》進一步記載了周宣王時呂地名稱曰甫,以及春秋初並於楚國的演變歷史。[宋]蘇轍撰《古史》也記載了周朝時呂國改為甫國的歷史:「而炎帝之後,事堯者有四岳,事周者齊、許、申、甫,皆列於諸侯焉。」中國姓氏大全》中也解釋:「甫國,即呂國,周代的諸侯國,姜姓,周穆王時封,後為楚國所滅。」《左傳》:「楚子重請取於申、呂以為賞田,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呂所以邑也,是以為賦,以御北方。若取之,是無申、呂也,晉、鄭必至於漢。」由此可知,公元前688年呂國被楚國所滅,改縣治,申、呂合併,楚置申呂之縣,即宛邑,後為南陽縣,史稱南陽為宛。
總之,伯夷後人享有封地呂延續至春秋戰國,經歷了堯帝至夏朝時期的呂,商朝時改稱呂方,周朝初改稱呂國,周宣王時改稱甫國,後又稱呂國的演進歷史。
(二)伯夷封地呂的遺址在南陽董營
呂遺址在南陽董營。《路史後·紀四·禪通紀·炎帝紀下》記載:「呂,侯爵,伯夷之封,杜預謂在南陽宛西,南陽,今隸鄧。-----《圖經》以新蔡為古呂國,蓋後來之呂。甫,近申,在周亦曰甫,一作郙。申,伯爵,初為侯,平王母申姜國,楚靈遷之,今南陽郡之方城內也。唐申州之南陽,漢之宛縣……《潛夫》謂在南陽宛北序山之下,所謂於邑、於序者。」 《史記三家注》集解徐廣曰:「呂在南陽宛縣西。」索隱地理志記載:「申在南陽宛縣,申伯國也。呂亦在宛縣之西也。」(東漢)王符《潛夫論·三十五卷·志氏姓》記載:「宛西三十里有呂城。」《括地誌》記載:「故呂城在鄧州南陽縣西三十里。」《史記》張守節正義引《括地誌》云:「故呂城在鄧州南陽縣西三十里,呂尚先祖封。」(元)《元一統志》雲:「南陽縣西有董呂村,即古呂城。」(明)《明一統志》雲:「呂城在府(南陽)西三十里,虞夏時封呂望先祖於此,今名董呂村。」其後歷代學者著述多引用古呂國中心在南陽縣西三十里董呂營村。南陽地名志記載,「三皇之時呂侯為四岳,因佐禹治水有功,被堯舜視為脊膂之臣,封國稱呂,其地在今臥龍區西部(呂城址中心在今王村鄉董營)。」
該地人文遺蹟。村東南3里處,還殘存一座三間廟宇,名為「雙氏廟」,意為呂姓、董姓村民和睦相處,廟裡還敬奉有姜子牙塑像。董營許多老人講,曾看到舊時村東有三通元代石碑,即「古呂城遺址」碑,「董呂村」碑,「呂尚故里」碑,1958年大煉鋼鐵期間,石碑被砸毀燒制石灰。該村周圍分布有呂崗、呂林、呂橋、呂灣、子牙溪等遺蹟。當地村民講,源出呂崗的沐垢河,就是因呂城居民沐浴洗垢而得名。董營東南的墓地,董營許多老人講,聽祖上人傳說的伯夷呂侯墓。《南陽市地名志》臥龍區王村鄉篇記載,漢初,呂后封其族侄孫呂忿為呂城侯於此,意在繼奉先祖之祀。呂城侯為祭拜祖先,按漢時形制重建伯夷墓。為保護歷代傳頌的伯夷墓,2016年8月南陽市臥龍區人民政府立「呂侯墓」墓碑,以期紀念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在南陽城北的紫山西,距董營10公里,有遠古祭台和幾處岩畫,當地村民傳說是呂侯祭天台。祭台的石板呈環形,直徑約7米,前半部分是用整塊石板雕琢而成,高出坡地約50厘米,後半部分由另一塊突起的石頭挖削而成。環形中間是平台,平台上分布著密集的岩畫,偶數圖案有四組、五組、六組不等的排列符號,兩端均帶有更大的圓形凹穴符號。也有不規則的奇數排列。整個環形結構保留清晰完整,共計有上百個符號構成。
歷史記載明確,人文遺蹟確鑿,伯夷是姜太公的先祖,伯夷封地呂,在堯舜時期已受封,經夏商周,世享其國。呂或稱呂方,或稱呂國,期間或稱甫國,遺址中心在今南陽市臥龍區王村鄉董營。(呂天強)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8e6voyg.html
----------------------------------

昭和14年(1939)臺灣第一位女醫學博士許世賢舊照

2023-07-14_0924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