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三元宮建築捐題碑記-周萬順六千五百円/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來台292年 成立客家獅團紀念-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林本家族與湖口長崗嶺周朝欽家族合作文書/周萬順之富裕,最為鄉人所樂道為湖口三元宮建廟之捐獻。依大正12年(1923)廟碑,周萬順所捐6,500圓,佔整體建廟樂捐經費之45%,其富裕可見一斑 @ 姜朝鳳宗族 :: 痞

雲林莿桐林家-林本家族-詔安客語客家人在臺灣/林本,莿桐最後的望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sUqNpx

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來台292年 成立客家獅團紀念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ryzB7r


林本家族與湖口長崗嶺周朝欽家族合作文書

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

雲林莿桐林家-林本家族-詔安客語客家人在臺灣/林本,莿桐最後的望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sUqNpx

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


湖口老周紅糟鴨/紅糟鴨 3代客家味/雞價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bePt8N
-----------------------------------
認識老湖口 三元宮客家文化生活廣場落成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ONBXiv
-----------------------------
湖口長崗嶺周家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濂溪第)
1017傳統民居
DSC08222.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汝南周」 顧名思義,根源是在河南的汝南地區,則是周朝王室的后裔──周平王東遷洛陽后,
把自己的兒子姬烈封在汝州,當時,當地的人都稱姬烈一家人為「周家」,
于是,后來姬烈的子孫便順理成章地以周為姓。
DSC08248.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17.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18.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根據「汝南周氏族譜」:
「始祖諱干,由汝南遷鄞州(在今浙江省鄞縣南)小繳……五傳造,生五子:曰鍔、曰銖、鎬、鎮、欽。
厥后,銖遷鄞州坊隅﹔鎬遷慈水,而鎮自元至正年間,初遷定海(今鎮海縣)之穿山,是為穿山第─世始祖。
DSC08224.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22.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25.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21.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再傳五世,文愷生三子:曰在岐、在鎬、在修,分為忠、質、文三派開基。
……第一世始祖諱鎮,乃西漢絳侯勃二十五世孫迪功郎(即干)之后,居穿山﹔
第八世祖,行仁一,諱天民,號拙齋,南几舉人,初任福建閩縣知縣……。」
DSC08226.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27.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台灣省通志」:「長樂汝南周氏十六世祖周廷芳、周廷俊,為周義和派渡台始祖。
乾隆初年,入墾芝蘭堡(今士林)三角埔地方,間因地方發生械斗西返。歷十數年,再來開墾。硫磺泉一帶(今天母)。
DSC08231.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32.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30.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迄十八世祖作清,移墾竹北二堡崩坡下庄,已歷一百余年,
共裔散居新竹、竹東、大湖、嘉義、台東、花蓮、羅東、台北等地。
堂皇的周義和宗祠即在楊梅及湖口交界處的高速公路旁.......
DSC08246.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44.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45.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依學者研究推測,
周三合來臺祖宜尊公於雍正元年(1723)自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高都牛皮社七南鄉(今上饒鎮七南周村)來臺。
起初落腳於彰化番婆庄,之後北上淡水廳大湖口庄。
DSC08236.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39.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37.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42.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道光年間(1820-1850)是周三合宗族的第一個關鍵時刻。
來臺第二代之宗惠單傳又無子,藉由親房兄弟過繼而有第三代之國平。由於宜尊公夫婦乃至宗惠公皆過世於
乾隆年間(1769、1775、1785),而漢人正式拓墾大湖口始於嘉慶三年(1798),因此推測第三代國平公與其親兄弟
應該是嘉慶年(1796-1819)間,甚至更晚,才自中部北上,先至新埔,再轉徙大湖口謀生。
DSC08243.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40.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38.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道光九年(1829)國平公過世,育有禮祿、禮開與禮德三子。
三兄弟相互扶持,以「周三合」之公號,參與共同祭祀三官大帝的「賜福嘗」神明會,
周三合之故事就此展開......
DSC08241.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34.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周三合在大湖口開基立業的關鍵年代是咸豐七年(1857),
這一年禮祿三兄弟購得長岡嶺尾北勢現今居所與田園。共同置產七年後,亦即同治三年(1864),
來臺第四代禮字輩三兄弟分家。
此時,第五代義字輩已有七男丁,甚至第六代明字輩,如明添公亦已16歲,這樣的人口規模,分家必然。
DSC08220.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23.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然而,即使分家,各兄弟分爨分產,但三大房仍共居祖屋,以正廳供奉祖先牌位之公廳,並且保留部份財產為公嘗。
於是一個擁有公號、公廳與財產的周三合宗族就此形成。
DSC08219.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47.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周三合宗族人口大量增加 , 掌握繁榮時勢而累積大量財富的傳奇故事是二房周萬順;
關於周萬順之富裕,最為鄉人所樂道為湖口三元宮建廟之捐獻。
依大正12年(1923)廟碑,周萬順所捐6,500圓,佔整體建廟樂捐經費之45%,其富裕可見一斑。
DSC08233.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28.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DSC08229.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儘管其派下各戶往後之發展或昌榮或平順,各有歷史境遇,而周萬順崛起與散落也令人唏噓,
然而周三合作為宗族公號,顯然仍活躍於新竹地方社會。
最明確的例子就是
光緒5-8年(1879-1882)大湖口輪值新埔枋寮義民廟之廟產經理時,周三合就是四位經理人之一。
DSC08248.JPG -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湖口周三合家族,日治時期販豬致富,當時的湖口老街有一半商家是周家開的,
因而有「周半街」之稱。
地方文史盛傳,周家人從新竹走到台北,不用經過別人家的土地。
地方有句俗諺也說:「湖口羅家土地,做鳥飛不過,湖口周家土地,整群鴨都飛不過。 」
說法當然略顯誇張 , 但由此也可知周姓人家在湖口地區的勢力。
長富路旁埤塘對向為周三合家族祖堂,堂號濂溪第,
源自宋代理學開山始祖周敦頤,號濂溪,后代學者稱濂溪先生,
看著老屋尋找人文典故,也有著另一種的趣味.......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濂溪第)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pg7U1q
----------------------------------------
[曾經風光的老湖口] -[鐵路走向老湖口]  - [廟口橫街好地段]
橫街上多數為姓「周」的人家,圖為站號為「周永興」的兩棟古厝      至於「橫街」,則多數為姓「周」的人家。這條街上有一所「仁安中醫診所」,老板周先生表示,他們的先祖大多是從長崗嶺搬遷過來的,即現在的長嶺村,那麼當初他們為什麼要搬過來呢?
  「我的祖父原本在長嶺村開中藥店鋪,生意還算不錯,」老板周先生娓娓道來,「後來老街這裡的人比較多,我們家族就一起協議,到這裡蓋房子開業做生意,」觀看橫街上的房舍,以「周永興」和「周裕興」做為店號的古厝,其房舍式樣保持得最為完整。「剛開始我父親是做碾米生意的,後來因為生意不好,就收起來,改開雜貨店,之後一連做了幾種生意,都不是很理想。」
  顯然生意的挫敗並沒有擊敗周先生一家人,「後來我父親去考中醫特考,結果考上了,他就在民國三十多年左右開了這家中醫診所,到現在算算,應該有一百多年了。」既然是民國三十多年才開的店,怎麼會有一百多年之久?「其實在我祖父那個時代,就開始做這一行了,祖父傳給我父親,我父親再傳給我,我後來又傳給了我的兒子,一直到現在,應該是一百多年了。」原來周先生的祖父在一百多年前,就在長崗嶺執業了,「多虧先祖的福氣,我們現在的生意還不錯,」周先生心存感激,「祖父和家父在當時都有不錯的名聲,就這樣傳來傳去的,很多很遠地方的人,都跑來給他們看病。」這種一傳十、十傳百的效用,又帶給了周家後代什麼好處?「一直到現在,我們這家診所,除了新湖口和老湖口這裡的病人以外,還有新庄子、楊梅啦!.觀音啦!中壢等地方的人,會專程跑來給我們看,有些都是祖、父輩那一代的老客人幫忙介紹的。」樣的福氣,是周家子孫所謹記不忘的。    
湖口老街街區圖      至於「橫街」的建蓋日期,周先生對自己的說法相當肯定,「我是民國七年生的。父親曾說,我們周家人把房子蓋好的第二年,我就出生了,所以這條街應該是民國六年左右蓋的,跟『老街』蓋的時間差不多。」他口中的老街,即現在的「湖口老街」。
  接近三元宮廟口的「橫街」,確實是個做生意的好地點,因此長崗嶺的周姓商人,才會被吸引過來開業。很顯然地,車站在老湖口的設立,的確將四面八方的商人給聚攏了過來。繁華一時的老湖口,也就是在車站的存與離之間,嚐盡了幕起幕落的滋味。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00/26310024/h-page/h-toptime3.htm - https://goo.gl/stp4BF
-----------------------------
關鍵時刻:解讀湖口周三合宗族史
羅烈師[1]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系
過往的歷史一旦塵封,好似什麼事都未曾發生一般;然而,一旦掘開,哪怕半鋤片鏟,入土處,無不驚奇連連。頃讀中學業師周廷麟老師所編撰《周三合宗族史》稿本,正是此番心情。竊以為湖口周三合宗族史有幾處轉折,分別為咸豐七年(1857)之置產、光緒十年(1884)大房之遷居、以及民國94年(2005)社團法人周三合之成立,梳理如下文。
置產與分家
依目前有所本之推測,周三合來臺祖宜尊公於雍正元年(1723)自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高都牛皮社七南鄉(今上饒鎮七南周村)來臺。起初落腳於彰化番婆庄,之後北上淡水廳大湖口庄。[2]
道光年間(1820-1850)是周三合宗族的第一個關鍵時刻,在此之前近百年,吾人對周三合早期歷史所知有限。來臺第二代之宗惠單傳又無子,藉由親房兄弟過繼而有第三代之國平。由於宜尊公夫婦乃至宗惠公皆過世於乾隆年間(1769、1775、1785),而漢人正式拓墾大湖口始於嘉慶三年(1798),因此筆者推測第三代國平公與其親兄弟應該是嘉慶年(1796-1819)間,甚至更晚,才自中部北上,先至新埔,再轉徙大湖口謀生。[3]
道光九年(1829)國平公過世,育有禮祿、禮開與禮德三子。三兄弟相互扶持,以「周三合」之公號,參與共同祭祀三官大帝的「賜福嘗」神明會,而周三合之故事就此展開。[4]
周三合在大湖口開基立業的關鍵年代是咸豐七年(1857),這一年禮祿三兄弟購得長岡嶺尾北勢現今居所與田園。共同置產七年後,亦即同治三年(1864),來臺第四代禮字輩三兄弟分家。此時,第五代義字輩已有七男丁,甚至第六代明字輩,如明添公亦已16歲,這樣的人口規模,分家實乃必然之舉。然而,即使分家,各兄弟分爨分產,但三大房仍共居祖屋,[5]以正廳供奉祖先牌位之公廳,並且保留部份財產為公嘗。於是一個擁有公號、公廳與財產的周三合宗族就正式形成了。
周三合此一宗族公號,除了前文所提大湖口庄內的賜福嘗外,也見於庄外。例如同治二年(1863)芎林有應公闢建坟墓,其〈建坟緣碑〉所列捐獻名單中,亦見周三合。[6]可知十九世紀中期,周三合公號已成為對外參與與對內團結的宗族象徵。
從竹塹的大歷史觀看,道光、咸豐與同治年間,正是竹塹築城、金廣福大隘成立、戴潮春事件結束以及淡水開港通商等大事發生之時,一個日趨繁榮的新時代已在叩門。而下一段的周三合宗族史,也正是一個人丁興旺與家業鼎盛的時代。這不禁令人想問:如果國平公當年沒有離開彰化,又如果沒有子嗣的宗惠公未向堂兄弟過房得子,那會是怎樣的場景呢?歷史充滿偶然,周三合正是如此。
周萬順之謎
周三合分家之後,從清末到日治初期,北臺灣由於開港與世界通商而日漸繁榮,而周三合宗族人口亦大量增加。掌握繁榮時勢而累積大量財富的傳奇故事是二房周萬順商號;同時,人口大增的結果則是三大房之各派下,持續地分家。
關於周萬順之富裕,最為鄉人所樂道為湖口三元宮建廟之捐獻。依大正12年(1923)廟碑,周萬順所捐6,500圓,佔整體建廟樂捐經費之45%,其富裕可見一斑。又依大正12年周萬順六房分鬮書所統計,當時計有8,532.5石(百斤)租谷之土地,但同時也有高達320,846元之銀行鉅額借貸。如此龐大的家族事業體,其累積與運作實況,究竟如何?其盛極而衰之始末又如何?這一史實是臺灣客籍漢人之宗族體制與二十世紀初期北臺灣地方社會史之絕佳個案,莫怪乎日本學者大谷孝太郎為此進行田野調查,列入其〈台湾に於ける大家族特にその分散事情〉一文,並於昭和三年(1928)七月發表於東亞同文書院支那研究部之《支那研究第十七號別刷》。[7]
光緒十年(1884)大房離開老屋,另築新居;二房則一直維持到大正12年(1923),老幼男女多達150餘共居一屋;[8]而三房則日治時期先後分戶遷出。儘管其派下各戶往後之發展或昌榮或平順,各有歷史境遇,而周萬順崛起與散落之傳奇過往也令人難免唏噓,然而周三合作為宗族公號,顯然仍活躍於新竹地方社會。最明確的例子就是光緒五年至八年(1879-1882)當大湖口輪值新埔枋寮義民廟之廟產經理時,周三合就是四位經理人之一。[9]同時,乙未(1895)日人佔臺戰爭導致枋寮義民廟全毀之後,歷經十年,才於明治38年(1905)重建義民廟,而周三合二房之明添公即為24位經理人之一。
誠如二房鬮分書所言「惟願同居同財,追美前哲,家務日繁,綜理過瘁,丁口漸眾,聚處維艱。兄弟叔侄等商議將承祖父遺產並兄弟叔侄等增置續業以及家物器具賬目等項,按作六大房均分。」分家是不可免的事實,而光緒十年(1884)大房之遷出大禾埕祖屋,也是不得不然。然而公號、公廳、祖產與隨後建築的祖塔等,則仍保留了周三合這一宗族共同社會網絡與歷史象徵。
21世紀的宗族
民國94年(2005)「社團法人新竹縣湖口鄉周三合公祠塔管理宗族會」成立,而在此之前則亦已於民國85年(1996)成立「新竹縣湖口鄉周三合宗親會」。起初(2005)理事分別包含二房六個派下(明添、明英、明佐、霖河、明日、明兔)與三房四個派下(義玉、義山、義五、義龍),民國102年(2013)起大房亦以禮祿公派下之名,成為監事之一,且重要事項皆須這11房共同議決。
此刻,吾人回顧周三合這一曲折的歷史,試想若國平公之過繼豈非命定?否則此天地之間豈有我周三合?而歷來之「分家」固屬不得不然之舉,唯「合族」又何嘗不是當年禮字輩三兄弟成立「周三合」公號之卓然見識?明乎此,則吾族之人捐棄瑣碎細故,共謀攜手前瞻未來,庶幾宗族永世其昌。
筆者忝列湖口研究之一員,諸師友謬賞太多,究其實則敝人舊作浮誇,其疏漏訛誤,不知凡幾。至盼如周三合等宗族史料一一彙集,完成各宗族之歷史,且得而相互參酌考據,則湖口地方史當更信而有徵。
[1] 感謝周廷麟老師的囑咐,要我為這本書寫篇導論性質的文章。周老師是我國中時的教務主任,寫這篇文章時,腦海中浮現自己畢業多年後的一幕:有一回駕車經過湖口國中,那是個放學的雨天,周老師辛苦又危險地手執雨傘指揮交通。一定是這樣的執著精神,鼓動著老師編成這本宗族史;而我自己忝為本書導論之作者,亦感榮耀。
[2] 目前彰化縣福興鄉有番婆村,而彰化之埔心永靖一帶即有眾多的饒平後裔。只是整個彰化平原已經成為閩南語的通行地區,饒平之類客語早已消失。類似周宜尊自彰化北上發展的例子,至少尚有竹北六家之饒平林姓,或許在十八世紀中葉前後,曾有可觀的廣東籍人口北上的趨勢。
[3] 關於大湖口開庄之考據可參看筆者《老街講古》;宜尊公等祖墳雖在羊喜窩或新埔,筆者推測應係短暫居住新埔或隨後定居大湖口時,自彰化遷葬於此。或許推測周家晚至十九世紀初才遷居大湖口,似乎有點晚,然而,筆者依道光十年楊思等兄弟叔侄與羅宏陞簽訂的〈杜賣田園盡根絕契〉古文書,已證實湖口糞箕窩羅家係於道光十年(1830)才自關西遷居糞箕窩,因此類推周家遷來大湖口之時間,應屬合理。
[4] 今日尚存之賜福嘗帳簿,其會員名單即有周三合,大湖口庄之鄉人只要繳交一石(100斤)穀即有會員資格。目前湖口各姓宗族一如周三合,都出現在賜福嘗帳簿上,可見其重要性。賜福嘗成立於湖口三元宮建廟(1918)之前,可以視為三元宮之前身。「嘗」本意為祭祀,即請神明享用祭品之意,賜福則取三官大帝「天官賜福」之意。
[5] 大房分得右橫屋内側,二房分得左橫屋全部,三房分得右橫屋外側,但整體而言,仍共居在一座擴大的三合院內。
[6]清咸豐元年(西元一八五一年)芎林建造有應公祠,澤及枯骨,廣修陰德。至同治二年(西元一八六三年)始將捐款眾善信的姓名與金額勒石紀念,即成本件碑記,現拓本典藏於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
[7] 目前周廷麟有影印本,值得翻成中文後,以之為基礎,再詳加調查,寫成《周萬順研究》專書。
[8] 依前引鬮分書「予等兄弟僅六代同堂,丁口百五拾餘人...」,另依前引大谷孝太郎之調查,則記載丁口137人。
[9] 枋寮義民廟十五聯庄祭典區跨越新竹縣市與桃園直轄市,區內人口超過六十萬,是臺灣少見的大規模民間信仰組織,也是北臺灣客家最重要的團結象徵。
大學、客家與老街: 關鍵時刻:解讀湖口周三合宗族史_《周三合家族史》導論 - https://goo.gl/fDp7z2
----------------------------------------
慎終追遠 新竹湖口周三合宗親祭祖
【黃文垚 新竹】 
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後代,每年農曆除夕時都會遵循祖訓,返回周家發跡地祭拜祖先,表達慎終追遠的心意,但目前只剩中壯年以上的宗親,會說饒平話,因此周家宗親擔憂,年輕一代的語言能力越來越薄弱,最近兩年,有向客委會爭取經費補助,希望能培養饒平客語傳承。 
除夕團圓的節日,湖口鄉周家宗親們,照往例回到濂溪第祠堂,大家一手拎著祭拜祖先的貢品,雖然父叔輩,還可以用饒平客語閒話家常,卻只能聽到年輕一代以華話對話。周家宗親表示,現在春節祭祖時,漸漸地只剩中壯年和長輩們,會以饒平語對話,然而愈來愈多後輩子孫,都不會說饒平話,因此周家從民國103年開始,向客委會爭取2萬元經費補助,辦理饒平母語教學課程。 
饒平母語教學學員 周碩誠:「我們的周三合派下子孫,小孩7月8月,邀請他們到公廳,開一個簡單的教室,來教授小孩讀饒平母語。」 
周三合宗親會理事長 周育葦:「我們公廳裡面有教室,還有很好的老師,所以來上饒平課,相信一日學一句饒平話,一個月就會30句,所以對這饒平話,會繼續發展下去。」 
除了饒平語言傳承外,由於周家先民,是在清雍正元年,從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渡海來台,迄今已有293年,為了讓後代子孫認識家族歷史,宗親們開會決議,將在公廳旁興建600坪文物館。 
周三合公祠塔管理宗族會理事長 周碩彥:「去年4月,就已經募到了700多萬,再過來去年11月的時候,又召開會議再募集到100多萬,總共收到860萬左右,因此在11月初八時,就動土來興建。」 
周三合宗族會表示,文物館的興建工程,工期為220個工作天,預定今年5月底完工,除了慎終追遠,讓後代了解祖先渡海來台開墾辛苦之外,也要將周家歷代芳名登錄及饒平母語教室的進駐,讓後代子孫記住祖先的根源
---------------------------------
紅糟鴨 3代客家味
經典菜變伴手禮 小攤年賣千萬
出版時間:2014/07/10   
帶著酒香的紅糟,是客家媽媽的家鄉味,也是先民保存食物的大智慧,位於湖口市場擺攤的老周紅糟鴨,便靠這一味營生50多年。但多年來,小攤從無招牌、沒有包裝,搬不上檯面,幸得第3代周育全與黃惠幸夫妻接手,開發品項、改良包裝,打開客庄以外市場,他們更以無私精神開放體驗、教學,不讓這經典客家味被遺忘。
採訪╱郭美懿 攝影╱康仲誠
【周育全小檔案】
年齡:1970年出生(44歲) 
學歷:大華工專畢業 
經歷:24歲 從事房仲業 
29歲:回家幫忙父親周丁鑑的紅糟鴨生意 
39歲:成立品牌「老周食品」 
41歲:入選新竹縣10大伴手禮 
周育全(右)接手阿公、阿婆和父親的釀糟手藝,不只為營生,也是傳承,而妻子黃惠幸(左)更放棄公職回來幫忙,希望將這逐漸被遺忘的客庄經典味道傳揚下去。
傳統客家媽媽的廚房裡,總有一缸子紅糟醬,用來醃鴨醃肉,延長保鮮。年逾七旬的老周紅糟鴨老闆周丁鑑回憶童年:「沒什麼東西好吃,都捏一角(肉偷吃),就有滿足感。」聽到父親這麼說,44歲的周育全笑言:「好像在講古,現代人完全無法體會。」
正是昔日生活困窘,以及客家人的儉約,造就了紅糟醃肉的客家經典:將紅麴米混合糯米、米酒發酵數天,製成紅糟醬;再把煮熟的肉、鴨抹鹽入醬,放缸內保存,如此可存放4個月。 
換工謝禮 練就手藝
其實周家世代務農,賣起紅糟鴨,算是誤打誤撞。周育全說,過去沒有機械設備,農忙時鄰里常換工互助,「但阿公只生了我爸,別人一家過來只換我爸1個去幫忙,別人都不想跟我家換。」
為了誘人換工,周家阿婆只好把過年祭祀用的全鴨、三層肉留下來,入缸醃製後作為謝禮。但客家庄「紅糟鴨人人會做,不好吃人家怎麼會來?所以用心做,才把紅糟的東西做得不錯。」周育全說。
後來周丁鑑在市場賣鹹水鴨,常到傍晚收市還賣不完,「爸爸說:要不然泡紅糟看看,反應不錯,就繼續賣下來。」 
鴨翅雞腳 園區瘋購
這紅糟鴨一賣就是50多年,在湖口當地小有名氣,卻始終搬不上檯面,甚至連招牌都沒有。
直到15年前,周育全回來幫忙,「以前作房仲,早上8、9點出門,晚上10~11點回家,完全顧不到小孩。」他自認:做紅糟雖然辛苦,但和孩子相處時間多,再考量:「今天假如沒轉型,叫兒子窩在市場,他們一定不接,所以要改變!」
他延續父親製法,將製程標準化,「夏天幾天、冬天幾天發酵,讓外行都聽得懂,才能傳承下去。」他不怕別人學,甚至舉辦戶外教學,讓小朋友來體驗。
當初作紅糟鴨,是因為雞價高,養雞全賣到市場去換錢,而鴨子則放養田間,非到過年過節不吃,格外肥碩成熟。
但閩客少吃鴨肉,因此另推紅糟雞腿,現代人怕胖,便把五花肉改為松阪肉;再加上竹科團購多,他仿滷翅、雞腳凍,推出紅糟鴨翅、雞腳,產品多達12種。
但真正改變形象,是3年前參加新竹10大伴手禮選拔。老店參賽前非但沒受到鼓勵,整個家族都是噓聲:「我們在市場(擺攤)耶!檢驗可能過嗎?會不會招來麻煩?」
他和太太黃惠幸先把產品送食研所、SGS檢驗,證實自家紅糟沒色素、無添加。過去菜市場販售是保鮮膜加塑膠盤,參賽時夫妻倆以真空機加保麗龍箱應戰,怕不夠美,「再加個蕾絲下去!」 
推紅糟冰 年輕客愛
周育全笑說:「我們自以為突出,到現場才知很俗,但被點評是道地客家味,真的入選。」黃惠幸則說:「我們實在沒有美學概念,每次去展售,包裝非常不OK,客委會長官看不下去,就幫我們改包裝。」
這一路跌跌撞撞,終讓他們摸索出生存之道:市場老攤維繫老客戶情感,但為服務慕名而來的外地客,另在靠湖口火車站的市場外圍再開一店,專供周末遊客來購買。
另外推出冷凍宅配,再遠都能吃到周家紅糟,甚至研發紅糟冰淇淋,口感如香檳醉人,就連小朋友也愛。
周育全說,有長官想輔導成立中央工廠,規模更大、賣得更遠,但他躊躇再三,還是覺得先做好本分。畢竟夫妻倆拋棄穩定工作,為的是守住這3代傳承的手藝,更是要為許多人找回這遺忘的滋味。 
【客家食膳變伴手禮】
經營客群菜市場攤維繫老客戶情感,守住在地基本客群,但在市場外圍再開形象店,方便周末外地客來購買。
包裝升級從傳統塑膠袋裝改為盒裝,也有禮盒,方便顧客送禮、宅配,形象升格。
推陳出新產品推陳出新,針對閩客推五花肉、紅糟雞,怕胖則有松阪肉,上班族團購則有鴨翅、雞腳,最近更推出紅糟冰淇淋,口感如香檳搭上葡萄乾。
【特色商品】
紅糟鴨翅仿時下流行的滷鴨翅製作,換成紅糟醃製,口味更清爽,是上班族最愛,每份100元╱4隻。
紅糟鴨嚴選飼養3個月以上的成熟土鴨,再以紅麴發酵製成的紅糟醬醃製,肉質滑Q,微帶米酒香,每盒300元╱約1000公克。
紅糟雞腿紅糟醬醃製雞腿,口感細嫩,香氣足而不嗆,加入蜜汁更顯甘甜,每份250元╱3隻。
看老天臉色 冬天得幫紅糟蓋被
擺攤營生50多年,「老周」周丁鑑說釀糟醃肉是客庄傳統習俗,新埔、關西、北埔都有,只是各地各家手法、配方略有不同,詩意形容:「就像一條歌詞3個人唱,音調都不一樣。」
像周家釀糟,端看老天爺臉色,夏天約5~7天發酵,冬天則長達14天,還要幫紅糟缸「蓋棉被」,控制發酵溫濕度。「以前老爸都是過年作給自己吃,好吃不好吃一直要吃到完,現在不一樣、要賣錢,賣的是手藝、經驗。」
他認為,做一行要有一行的樣,「認真做」是勝出關鍵。而認真的男人最帥氣,幽默說自家紅糟好吃,「因為是帥哥做的,當然一級棒!」 
「老周」周丁鑑擺攤營生50多年,市場裡整條都是賣紅糟肉的店家,他說釀糟製鴨的勝出關鍵就是「認真」。
【店家資料】
湖口門市:(03)590-5619
宅配電話: 0933-085-882
地址:新竹縣湖口鄉達生路55巷20號
營業時間:周二∼周日(每周一休)
臉書搜尋:老周紅糟鴨 
【營收概況】
品牌建立成本:約10萬元(未含客委會等政府補助)
2013年營業額:1300萬元
註:以上數據為記者採訪估算 
紅糟鴨 3代客家味 | 蘋果日報 - https://goo.gl/JnGP49
---------------------------------
湖口老街區
內文   小   中   大   巨   回上頁   回首頁     facebook  plurk  twitter
民國三年(大正三年)開始建構的「老街」,當時可是大湖口地區的一大盛事,不但商家們有所期待,旅人們對它注目有加,附近居民也對它十分好奇。事實上,在老 街興建之前,前後兩端區域,就以有幾條民街先存在了。他們的建蓋年代,據現在的老街居民表示,在民國前就已經有了,建蓋日期和老街差不多。「老街」落成之 後,整個車站區顯得更加氣勢不凡,市容煥然一新。當時居民們為了區別起見,就以「新街」稱呼現在的老街,其他兩條較早存在的民街,分別被稱為「老街」與 「橫街」(如圖所示),只是「新街」在經過幾百年的風霜之後,人們也不得不向時間低頭,幫它換個相稱的名字了。「新街」一路走向「老街」的歷程,迄今有八 十餘載。
古厝新街之前有「老街」
當時被稱為「老街」的民街,現在位於湖口村境內,居民大都姓「葉」。這條街上的民厝,多為一樓磚造平房,其中有兩間古厝,內外皆經雕琢,外牆上有白色書卷 雕飾,內部橫樑上則有龍鳳木雕,外牆用較大型的清水磚堆砌而成,其雕樑燕尾相當華美。論其建築式樣,顯得它的年代應該較現在的老街還要早,據說這裡以前住 的是葉姓人家,曾出過教書人及本鄉文人葉漢卿,一處書香門第的搖籃,現在後代子孫則已經搬走。
周永興兩棟古厝廟口橫街好地段
至於「橫街」,則多數為姓「周」的人家。這條街上有一所「仁安中醫診所」,老板周先生表示,他們的先祖大多是從長崗嶺搬遷過來的,即現在的長嶺村,那麼當初他們為什麼要搬過來呢?
「我的祖父原本在長嵿村開中藥店舖,生意還算不錯,」老板周先生娓娓道來,「後來老街這裡的人比較多,我們家族就一起協議,到這裡蓋房子開業做生意,」觀 看橫街上的房舍,以「周永興」和「周預興」做為店號的古厝,其房舍式樣保持得最為完整。「剛開始我父親是做碾米生意的,後來因為生意不好,就收起來,改開 雜貨店,之後一連做了幾種生意,都不是很理想。」
顯然生意的挫敗並沒有擊敗周先生一家人,「後來我父親是考中醫特考,結果考上了,他就在民國三十年左右開了這家中醫診所,到現在算算,應該有一百多年 了。」既然是民國三十多年才開的店,怎麼會有一百多年之久?「其實在我祖父那個時代,就開始做這一行了,祖父傳給我父親,我父親在傳給我,我後來又傳給了 我的兒子,一直到現在,應該是一百多年了。」原來周先生的祖父在一百多年前,就在長崗嶺執業了,「多虧先祖的福氣,我們現在的生意還不錯,」周先生心存感 激,「祖父和家父在當時都有不錯的名聲,就這樣傳來傳去的,很多很遠地方的人,多跑來給他們看病。」
至於「橫街」的建蓋日期,周先生對自己的說法相當肯定,「我是民國七年生的。父親曾說,我們周家人把房子蓋好的第二年,我就出生了,所以這條街應該是民國六年左右蓋的,跟『老街』蓋了時間差不多。」他口中的老街,即現在的「湖口老街」。
接近三元宮廟口的「橫街」,確實是個做生意的好地點,因此長崗嶺的周姓商人,才會被吸引過來開業。很顯然地,車站在老湖口的設立,的確將四面八方的商人給聚攏了過來。繁華一時的老湖口,也就是在車站的存與離之間,嚐盡了幕起幕落的滋味。
附近舊街附近舊街
這條街的房厝也已經很古舊了,範圍是今湖鏡村二一二號到二三七號一帶。這裡有一些小型工廠,也有人家從事家庭代工。後段的屋舍幾乎都以改建,古式房子僅存 一、兩棟,前段靠天主堂位置的古厝則較為整齊連續,不過多以殘破不堪,有些房子顯然因無人居住而乏人整理。
這裡的古厝和老街房子有些差異。靠近天主堂的這排屋舍,屋頂較為低矮,亭子腳也狹窄多了,大多是平樑柱式,跟老街的高挑屋頂、寬闊的亭子腳,和拱形牌樓式 建築,有著極大的差異。據此間居民的說法,這條街的房子,和老街建蓋的日期差不多,不過確實的答案,仍有待考證。
民國初年,這裡是否開設店家,則不得而知。
「這裡的景象變太多啦!」一位住在這條街上的羅太太表示,「以前在天主堂還沒有蓋起來的時候,原來式一個大榕樹在那裡的,我們這條街上的小孩子,很喜歡到 那棵大榕樹底下玩,玩些小遊戲,還跑跑跳跳的!」民國三十五年出生的羅太太,對原來的大榕樹,有著依依的懷戀。「現在沒有啦!小朋友們要去那裡捉迷藏?」
問她有沒有看過老火車站的遺跡?「一直有棵大榕樹在那裡,只有這樣。只是我常聽老人家說,那裡曾經是火車站。」火車站的故景,顯然羅太太並無緣親見。
--------------------------------
認識老湖口 三元宮客家文化生活廣場落成 
 分享認識老湖口 三元宮客家文化生活廣場落成到Facebook 分享認識老湖口 三元宮客家文化生活廣場落成到Line 分享認識老湖口 三元宮客家文化生活廣場落成到Google+
2015-08-05 17:31
〔記者廖雪茹/湖口報導〕新竹縣縣定古蹟湖口三元宮今年適逢100週年,年底將舉辦建廟百年祈安清醮活動;而由廟方提供用地、客委會補助鋪設的客家生活文化廣場,今天先完工啟用,11面獨具特色的影像磚,帶領遊客認識老湖口的今昔。
 湖口鄉三元宮後方的客家生活文化廣場啟用,鄉長林志華(左)和主委羅美搖(右)介紹廣場的影像磚,帶領遊客認識老湖口的今昔。(記者廖雪茹攝)
湖口鄉三元宮後方的客家生活文化廣場啟用,鄉長林志華(左)和主委羅美搖(右)介紹廣場的影像磚,帶領遊客認識老湖口的今昔。(記者廖雪茹攝)
 客家生活文化廣場設有11面獨具特色的影像磚,圖為1893年的大湖口驛。(記者廖雪茹攝)
客家生活文化廣場設有11面獨具特色的影像磚,圖為1893年的大湖口驛。(記者廖雪茹攝)
 湖口鄉三元宮後方的客家生活文化廣場啟用,獨具特色的影像磚,帶領遊客認識老湖口的今昔。(記者廖雪茹攝)
湖口鄉三元宮後方的客家生活文化廣場啟用,獨具特色的影像磚,帶領遊客認識老湖口的今昔。(記者廖雪茹攝)
 新竹縣縣定古蹟湖口三元宮今年適逢100周年,年底將舉辦建廟百年祈安清醮活動。(記者廖雪茹攝)
新竹縣縣定古蹟湖口三元宮今年適逢100周年,年底將舉辦建廟百年祈安清醮活動。(記者廖雪茹攝)
另湖口鄉公所表示,因應颱風來襲,原訂本週末舉辦的湖口老街街頭藝人嘉年華,將順延一週於15、16日舉辦,歡迎大小朋友屆時一同來老街遊玩。
湖口鄉長林志華表示,為提升湖口老街的觀光品質,公所向客委會爭取經費,連同縣府和公所自籌款總計1600萬元,將三元宮委員會提供廟宇後方約1點3公頃土地,整闢為客家生活文化園區,除了停車便利,更可提供表演活動等多功能用途。
「大地生在老湖口,形似金獅朝北斗;長崗嶺來作正案,波羅汶來把水口;穴是王侯將相地,金龍到此不肯走;誰人有福做得到,金銀財寶萬萬斗。」
廣場圍牆裝飾11面影像磚,其中這面古詩,充分敘述湖口的地理氣候人文特色。
此外,影像磚還展示1893年的大湖口驛、日治時期的三元宮、以及40年前的老街等老照片,彷彿時光隧道般,引領遊客進一步瞭解老湖口。
三元宮主委羅美搖表示,三元宮創建於1904年,主祀三官大帝,90年被列為縣定古蹟,92年起辦理修建,今年適逢建廟百年,管委會準備在11月23日起5天舉辦祈安清醮酬答神恩。
認識老湖口 三元宮客家文化生活廣場落成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ONBXiv

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


大學、客家與老街: 關鍵時刻:解讀湖口周三合宗族史_《周三合家族史》導論 https://bit.ly/2L0K55J
美麗的意外:乍起乍落的老街繁華 @ 大學、客家與老街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4PN73M
-------------------
成為台灣客家人(台灣史論叢 客家篇) - 李文良, 陳志豪, 羅烈師, 陳麗華, 劉堉珊, 張維安, 洪馨蘭, 莊英章, 王甫昌 - Google 圖書 https://bit.ly/3hpVgkA
周三合是史料上湖口最早成立的宗族,早在1835年賜福嘗成立之時,周三合公號見於賜福嘗帳簿。周三合來台祖宜尊公於1814年來台,隨即至大湖口附近的長崗嶺之嶺尾一帶拓墾,由於拓殖成功,至十九世紀末期,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十甲土地,也佔大湖口土地的15%,是本地最大的地主。而1879至1882年間,周三合也是枋寮義民廟之輪值經理庄大湖口四位經理之一。因此,清末的周三合,一如其他如陳四源、戴拾和及張六和等,是成功的拓墾宗族典型。
然而,周三合的特色在於他們樂善好施的態度,而這又和大正年間米穀的現貨與期貨兩方面都獲致鉅額財富有關。1912年至1923年大湖口建廟之時,也正是周三合最輝煌的日子,他們捐獻7344元,佔建廟總經費的44.6%。今天我們踏進湖口三元宮,從廟門的龍柱到神龕上的對聯,都清楚地看到周三合的蹤跡。目前我們仍能從橫街保持最完整、且富變化的「周永興」和「周裕興」兩間店面,隱約地感受這兩間碾米廠當年的盛況。然而,當年米穀期貨市場崩潰後,他們雖曾改營雜貨等行業,但都不順利。
儘管當年吳屋有所謂吳半街那般風光之稱號,然而目前吳半街僅餘吳姓住戶三戶,甚至有所謂「吳半街,半裡半暫」之譏。至於所謂「周百萬」的周三合,也僅餘二戶經營中藥房的後代留在老街。
周百萬 @ 周三合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aKSFR0


湖口三元宮建築捐題碑記-周萬順六千五百円/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來台292年 成立客家獅團紀念-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林本家族與湖口長崗嶺周朝欽家族合作文書/周萬順之富裕,最為鄉人所樂道為湖口三元宮建廟之捐獻。依大正12年(1923)廟碑,周萬順所捐6,500圓,佔整體建廟樂捐經費之45%,其富裕可見一斑 @ 姜朝鳳宗族 :: 痞
-------------------------------------------
周三合來臺祖宜尊公於雍正元年(1723)自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高都牛皮社七南鄉(今上饒鎮七南周村)來臺。
起初落腳於彰化番婆庄,之後北上淡水廳大湖口庄。
道光年間(1820-1850)是周三合宗族的第一個關鍵時刻。
來臺第二代之宗惠單傳又無子,藉由親房兄弟過繼而有第三代之國平。由於宜尊公夫婦乃至宗惠公皆過世於
乾隆年間(1769、1775、1785),而漢人正式拓墾大湖口始於嘉慶三年(1798),因此推測第三代國平公與其親兄弟
應該是嘉慶年(1796-1819)間,甚至更晚,才自中部北上,先至新埔,再轉徙大湖口謀生
湖口 長嶺 周家古厝 (濂溪第)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nSshbw
-------------------------
https://is.gd/bBA7Dx
--------------------------------

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3aPpFHH
新竹縣湖口鄉客家族姓開拓創業史料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3aPpFHH
新竹縣湖口鄉、人口遷移、客家
目次
 一、新竹縣湖口鄉客家族姓基本資料 1-2
 二、張六和先祖的辛酸史與今日的局面 3-16
 三、張昆和家族 17-20
 四、陳四源先祖乾興公湖口南勢披荊斬棘開庄立業 21-24
 五、下北勢「北勢店」陳二和祖堂的沿革 25-28
 六、湖口鄉羅氏宗族之開拓與後代延伸 29-49
 七、羅姓宗親從原鄉來到湖口 50-52
 八、徐氏源流事略 53-58
 九、湖口范姓家族探源 59-63
 十、黃姓淵源及來臺開拓史 64-81
 十一、昔日豪門「周三合」的興衰 82-87
 十二、周義和宗族渡臺開拓史 88-89
 十三、吳千七郎族系介紹 90-93
 十四、耕讀傳家拔貢揚家聲 勤儉持家人才輩出 94-98
 十五、羊喜窩信勢吳維信公族系傳奇 99-101
 十六、德勝吳永昌公族系拓展史 102-103
 十七、湖口戴拾和家族(上戴屋) 104-110
 十八、湖口戴元玖家族(下戴屋) 111-113
 十九、彭姓宗族概說 114-116
 二十、盧電光家族傳奇 117-119
 廿一、湖口的傅姓家族 120-123
 廿二、湖口新豐何姓族系探源 124-128
 廿三、呂氏祥振公派下臺灣新竹縣世系表 129-132
 廿四、湖口黎姓家族的探索 133-140
 廿五、甘氏族系淵遠流長 141-145
版權頁 146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緬懷先民傳承客文化 湖口周氏文物館落成 - 客家電視台 https://bit.ly/34PS4cS
為了讓後代子孫認識家族歷史,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後代子孫,在公廳旁興建一棟文物館,歷經2年設計施工和內部規畫陳設,日前在周家來台開基294年紀念祭祀時,同時舉行文物館落成典禮,周家宗親表示,文物館的落成,不只是感懷前人恩澤及記錄家族歷史,更希望將饒平語文化能夠傳承。
以清香請神明和祖先,周家宗親虔誠祭拜後與在地方人士一起為文物館舉行揭牌儀式。
這棟文物館是在民國104年初,經周家宗親們開會決議後,以家族募款方式,在公廳旁以600坪土地興建而成,希望讓後代子孫記住祖先的根源。
周三合公祠塔管理宗族會理事長 周碩彥:「我們周三合大事年表裡面所記載的我們周家,在這個各個年代,我們都有專門的記錄,當年所發生的重大的那個事情,記錄在那個表上,供後世子孫去緬懷。」
周家媳婦 Sarah(美籍):「這是我第4次來台灣,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節日,這裡舉辦很多的活動也有很多的人,這裡色彩多樣,身為這場盛事的一份子,讓我感到很興奮。」
周家先民是在清雍正元年,從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渡海來台,迄今已有294年,因此文物館除了周家年表之外,還有早期農具及周家的客家獅團等6大元素,為了讓文物館能夠活化,周家宗親也將培養饒平腔導覽員。
周三合公祠塔管理宗族會理事長 周碩彥:「我們宗族會有一批幹事團,他很年輕的就參與了宗族事物,對我們館內所有的陳列事物也都很清楚的,這些都是我們培植的對象。」
周家後代表示,這棟文物館的落成不只是供宗親們參觀,也可以預約方式對外開放,讓更多民眾認識在地方,是頗有名氣的周家獅團,藉此號召家族裡的年輕人加入,將饒平語繼續傳承下去。緬懷先民傳承客文化 湖口周氏文物館落成 - 客家電視台 https://bit.ly/34PS4cS
----------------------

(5) 林碩彥 - 貼文 | Facebook
今天帶著感恩的心情,參觀湖口周三合文物館、周家祠堂,湖口老街周氏是當地大家族,日治時期販豬致富,當時的湖口老街有一半商家是周家開的,
因而有「周半街」之稱。
周三合宗族人口大量增加後 , 掌握繁榮時勢而累積大量財富的,傳奇故事是二房周萬順;
關於周萬順之富裕,鄉人所樂道為「湖口三元宮」建廟之捐獻可見一般。
長富路旁埤塘對向為周三合家族祖堂,堂號「濂溪第」,源自宋代理學開山始祖周敦頤,號濂溪,後代學者稱濂溪先生。
周三合由來:
來臺第三代國平公與其親兄弟應該是嘉慶年(1796-1819)間,自中部北上,先至新埔,再轉徙大湖口謀生
道光九年(1829)國平公過世,育有禮祿、禮開與禮德三子。三兄弟相互扶持,以「周三合」之公號。
來臺第四代禮字輩三兄弟分家,各兄弟分產,但三大房仍共居祖屋,以正廳供奉祖先牌位之公廳,並且保留部份財產為公嘗。
於是一個擁有公號、公廳與財產的周三合宗族就此形成。

(5) 林碩彥 - 貼文 | Facebook

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


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 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


竹縣火車站「坐三望二」 議員要求縣府向台鐵爭取
新竹縣新豐火車站前是近6萬人口的新豐鄉,站後就是新竹工業區和湖口營區,每天通勤輸運的人口數量不小。(記者黃美珠攝)
竹縣火車站「坐三望二」 議員要求縣府向台鐵爭取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DaLBLq
2022/10/18 16:37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新竹縣西側、縱貫線上的火車站都「坐三望二」!民進黨新竹縣議員吳傳地說,新竹縣西部3個火車站都是三等車站,其中肩負近6萬新豐鄉親,以及整個新竹工業區和湖口營區通勤者輸運重任的新豐火車站卻完全沒有對號列車停靠,周邊景觀更是不佳。他要求縣府爭取台鐵讓新豐火車站升格為二等車站,或增設自強號以上的快速列車停靠服務。
縣府交通旅遊處長游志祥說,新竹縣不管哪一個火車站爭取對號列車停靠都是縣府所要努力、也一直在努力的。
游志祥表示,近幾年他們陸續用行文甚至是面對面協商,向台鐵爭取增加自強號停靠竹北或新豐的班次,到目前為止,台鐵已承諾會增加竹北站區間快車停靠的班次,而事實上從湖口到台北搭乘區間快車約1個小時,對號列車也是1個小時,時間上差不多,但只要是可以讓鄉親行得更便利,他們都會去持續努力。
吳傳地今天跟同黨議員張珈源、何建樺聯合總質詢時抨擊,新竹縣縱貫線上4個火車站,除了北湖口站是簡易站暫且不論,竹北、新豐以及湖口都是三級火車站,連苗栗縣都不如,因為苗栗竹南火車站可是個二等車站。
他說,這3個火車站對號列車停靠班次屈指可數,在高鐵新竹站取代台鐵竹北站的重要性以後,新豐火車站的運輸量堪稱4站之首,不僅是近6萬新豐鄉親所頻繁使用的出入門戶,也是一旁新竹工業區、湖口營區所有通勤者所必經的交通樞紐,就連周邊的湖口東南側、竹北西北側鄉親也都以此站南來北往。
吳傳地說,雖然新豐站目前有停靠區間快車,但這對很多新竹工業區的廠商洽公依舊很不便利。他希望縣府利用台鐵檢討車站運量、班次的機會反映,爭取讓新豐火車站成為二等站,不然就是增設自強號以上的快速列車停靠。
游志祥說,從台鐵的資料顯示,目前竹北火車站的對號列車班次每天南、北向各有2班停靠,湖口北上有2班,南下有4班,新豐確實沒有對號列車停靠但是有區間快。
吳傳地說,新豐是很尷尬的地區。鄉親若要搭高鐵上台北,從新豐出發到高鐵新竹站再搭高鐵到台北所花的時間,竟跟搭區間列車差不多,換言之搭高鐵的交通時間並沒有較少,交通費用反而更高,所以他希望從直接讓新豐火車站「升等」或增加對號列車停靠來讓使用者更便利。
民進黨新竹縣議員吳傳地要求縣府跟台鐵反應,新竹縣西側的3大火車站都在「坐三望二」,新豐火車站更是首當其衝,因為運輸量應是新竹縣西側各火車站之首,應立刻升格為二等車站,或者增加對號列車停靠來更便利服務旅客。(記者黃美珠攝)
竹縣火車站「坐三望二」 議員要求縣府向台鐵爭取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DaLBLq


新湖口最美老宅

新竹縣湖口鄉的周三合家族-客家人周三合在大湖口地區擁有二百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