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製造光緒元寶       【光緒元寶】了解光緒元寶銀幣的價格因素與市場狀況 | 百酒樓-錢幣黃金收購 

臺灣錢幣臺灣錢幣

臺灣製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釐
文物分類:器物類\歷史文物--材質:銀--其他:1893-1894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臺灣製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釐》(館藏編號25893),幣面中央珠圈內為圓點及「光緒元寶」四字對讀,珠圈外上環「臺灣製造」,下環幣值「庫平七分二釐」字樣,兩側飾以四瓣花圖案,錢背幣況不佳且附著物覆蓋,圖案錢文均難以辨識,中間應為一正面蟠龍,幣緣應環有「TAI-WAN PROVINCE」、「7.2 CANDAREENS」以及四瓣花圖案,雙面皆具內齒,幣邊為齒邊,此件為1966年由臺灣銀行撥交予本館典藏。
「光緒元寶」銀元是清代光緒年間流通的機制幣之一,最早由廣東省在光緒16年(1890)設局開鑄,因其錢背飾有蟠龍且仿洋銀製成,而有「龍洋」之稱。此件為臺灣清領時期鑄行的「光緒元寶」機制銀幣,由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設官銀局鑄幣,樣式仿廣東龍洋,錢文有「臺省製造」、「臺灣製造」二種,幣值均較小,臺省製造僅有七分二釐、三分六釐兩種,又有「鈸仔銀」之稱。惟光緒21年(1895)臺灣即割讓予日本,故流通時間不長
館藏編號:25893 【光緒元寶】收購價格表 - 2024年最新資訊 | 百酒樓-錢幣黃金收購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臺灣製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釐-文化部-典藏網-藏品資料-25893 https://bit.ly/4ffrr2G

【光緒元寶】了解光緒元寶銀幣的價格因素與市場狀況 | 百酒樓-錢幣黃金收購


金銀財寶金銀錠-----------------------------PDF------------------


今日台語~零散的與銀角仔!
大航海時代歐洲採自美洲的銀塊傳至廣東當貿易準通貨,時稱「元寶」,每錠36克。
清朝時銀、銅幣並行,1889年單位「元」被引入,與當時的墨西哥披索等價,並細分為10角,100分和1000文。1元相當於7錢2分(或0.72兩)銀。
1903年起清政府開始發行自己的銀元;以元為單位的紙鈔也從1890年代起由諸多地方銀行、私人錢莊及清政府的中國通商銀行和大清戶部銀行發行。
由於發行系統複雜又乏科學性,加上資訊和知識不足,以及社會動盪、通貨膨脹,以致常造成買賣混亂或不便。
異於西方的是,當時明清的白銀是採重量計算,而非制式銀幣,因而一個銀錠可任意大小,為了符合交易價值只得分割使用,於是產生了碎銀,閩台稱之「銀角」。
銀銅幣普及後,不足「元」單位的零星銀銅幣遂跟著稱「銀角仔」。
至於非大鈔或未盤數過的各類零鈔,則稱「零散」(lân-san)的或零散錢。
此外,針對實力或能力不如自己的對手,通常也會藐視性地貶稱之為「零散的」!
※圖:明清時代的銀角(分享自網路)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466035573522369/permalink/4493635847428988/

臺灣錢幣


古 早 的 台 灣 錢 - https://goo.gl/kLwCxn

台灣貨幣/紙幣銀幣硬幣“台灣製造”“台省製造/台灣硬輔幣/五角/台灣銀幣:同治壽星/台灣製造七分二厘銀元/台灣鑄造的“光緒元寶”銀幣均為銀毫輔幣,根據其面文不同可分為兩種版別:一是“台灣製造”光緒元寶;二是“台省製造”光緒元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ZfqyOS

古 早 的 台 灣 錢

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臺灣錢幣

「臺灣錢」的歷史
 
臺灣人用「錢」國際化的年代相當早。17世紀西班牙人鑄造的「里爾」在臺灣就開始流通。
在清代,臺灣人愛用外國洋銀,進行不動產的大額交易。官方鑄造的「紋銀」反而多在官衙流通而已。從早期臺灣錢幣使用的情形,不難發現臺灣人早就用錢和國際接軌。
最早的外幣 
在清代的地契文書上,常會看到雙方交易「價銀….大員」的字句,表示雙方用銀元交易。當時用的銀元多是指來自外國的銀幣,西班牙人在墨西哥所鑄的銀幣里爾(ocho reals)就是當中常見的一種。
16世紀70年代西班牙在呂宋島馬尼拉建立據點後,西班牙人鑄造里爾銀幣做為在東亞使用的通貨。當時從西班牙的殖民地,至南亞各地的西班牙、葡萄牙人的通商地域,都流通這種貨幣,成為當時東亞主要的國際貨幣。臺灣自然也有流通,到清代也一直延續使用。
外國洋銀以圖辨識
不過當時的閩南人怎麼稱呼里爾呢?他們是直接將里爾此外來語轉化稱呼為「鐳」。清代《廈門志》也寫道:「又有紅銅鑄者,中肖雌虎,名曰鐳,以當錢文之用」。現在新加坡的福建人稱呼錢就叫「鐳仔」。
對於外國來的「洋錢」,民間看不懂幣面上的洋文,常用幣面上圖案來稱呼「洋錢」。例如西班牙銀元除稱為「鐳」之外,18世紀之後鑄造的銀幣上,幣面印刻國王像,看起來像佛頭,被臺灣人稱呼為「佛銀」、「佛頭銀」、「佛面銀」、「佛首銀」等。
除了「佛銀」外,還有「雙柱」。所謂「雙柱」是西班牙銀元的幣面印刻有二個柱子,頗像蠟燭,故俗稱「雙柱」。而外國銀幣上常在錢輪邊緣有麥穗花紋,故也被稱為「花邊銀」。另外荷蘭人所鑄的銀幣因幣面上有騎馬持劍圖,故稱「馬劍」,出現有劍的圖案,則被稱為「劍銀」。
官方紋銀官衙流通多
外國來的「番銀」,普遍在臺灣民間流通。官方所鑄稱的「紋銀」,反而不受百姓愛用,通常只在文武官衙內使用。清代臺灣有一種官方鑄造的紋銀「壽星銀餅」,民間又稱為「老公仔銀」。
關於「老公仔銀」的鑄造,連橫在《臺灣通史》指出,咸豐3年(1853)「林恭之變」時,臺灣官府鑄了3種官銀,壽星銀餅是其中之一。
當時官員似乎參考了外國番銀的作法,在幣面上印刻圖案,差別在於將其改為中國傳統紋樣,因此便以圖案來稱呼3種紋銀:「壽星、花籃、劍秤」。其中,壽星圖樣較為常見,幣面上印刻「道光年鑄」、「足紋銀餅」等字,這樣看來,連橫所稱咸豐3年「林恭之變」時鑄造的說法可能有誤,觀諸文獻,應該是在道光12年(1832)「張丙之亂」時鑄造的。
漢人使用銀幣時,習慣以重量計算幣值,所以漢人使用外國銀幣交易時,也是透過秤量重量決定其價值。一個8里爾銀元大約重27餘克,一兩約重37餘克,折算下來大概是8里爾銀元折7錢2分(紋銀一兩),所以當時人所稱的「七二銀」即由此來。上述官鑄的壽星銀餅,幣面寫著「庫平柒貳」,表示此幣重量7錢2分,也被稱為「七二銀」。
官方通寶與私錢
外國來的「番銀」,主要使用在民間的大筆交易如不動產買賣當中。但日常生活的小額買賣,主要用銅錢,而且也需要有輔幣,方能找零。所以銅幣被稱為「零星(lân-san)」、「零星錢」(lân-san-tsînn),客家話也說「銀角斯係零星錢」。客家與閩南話裡的「銀角仔(客語:ngiunˇ gokˋ eˇ,閩南語:gîn-kak-á)」指的都是銅錢,有趣的是民間以「銀角」來稱呼「銅錢」。
臺灣民間通用的銅錢,以清代歷代鑄造的「通寶」為主,也仍使用清代以前宋元明的銅錢、鄭氏集團所鑄的永曆通寶,以及日本與安南的銅錢等等。
這麼多「通寶錢」中,民間認為日本的「寬永通寶」最為精緻,是當中價值最高的。官鑄的「通寶錢」也稱為「制錢」,然而民間卻有很多種私鑄的「私錢」流通,因不若官鑄制錢精細,又稱「歹錢」,官鑄的則是「好錢」。
清代臺灣民間「私錢」常與「制錢」混合使用。當時人就觀察說「百姓其買蔬菜,皆用私錢以與農夫,而農夫則將私錢向街路買物品」,也就是說使用「私錢」是很普遍的。
臺灣地方官員對私錢的流通,也頗在意。恆春縣署就曾為了私錢的在恆春流通,導致物價昂貴,公告禁用私錢,規定「自示之後,一切買賣統用制錢」,「倘敢攙和小錢,或自他處潛運到恆,希圖取利,一經查出,定即嚴拏究辦」。通常1個外國銀元可換制錢並無固定,折率常有波動,通常換到700至800文應無問題,而私錢價值較制錢低,好的時候用銀元換到1500文私錢之多。
錢是原住民身份象徵
談了漢人,那歷史上臺灣原住民怎麼使用錢幣呢?
16中葉世紀以後,臺灣原住民開始頻繁與外界接觸貿易。一些原住民改變原本以物易物或珠貝交易的方式,開始使用銀幣、銅錢等貨幣來交易。
17世紀一位來臺的西班牙傳教士觀察到,原本淡水原住民的婚禮習俗是男方需給女方陶甕、酒、布料及瑪瑙等物品為代價,但女方卻將原物退還,因為他們希望男方以批索(peso,8里爾等於1批索)來支付同樣的價值。
不過我們也不能說原住民希望拿到貨幣,就是真的拿來當錢使用。這些外國貨幣可能因罕見,被原住民視為一種貴重金屬,成為表彰身份地位的象徵。一些原住民就把外來錢幣做為身體的裝飾物,與珠串等飾品融合使用。例如19世紀外國人觀察到,臺南地區的西拉雅人會將外國銀做成項鍊,這是相當普遍的使用方式。
蘭嶼的達悟族人則是將外來的銀幣重新鎔鑄打製成銀製品,成為貴重的飾物。當外來物品放到原住民部落社會裡,常被原住民以自身觀點作詮釋,成為具有多重文化意義的物件(entangled objects)。
另外,從中部平埔族人的飾品上,也發現數個荷蘭錢幣做裝飾。細看這些荷蘭銀幣上的人像作工頗為粗糙,模仿的外文也顯得四不像,明顯是假錢。如果純粹只由商業錢幣的觀念來看,會覺得原住民受騙了,交易到偽幣。先不論是否真的受騙,但外來金屬在這裡或許僅是做為身體飾物之一,回到原住民自身的文化脈絡裡看,真假可能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錢幣也能保平安
其實漢人也不是只把錢當錢用。漢人習俗裡將古銅幣編結在鐵棒上製作而成「錢劍」,放在家宅內,用以驅邪化煞、保平安。
由於「通寶錢」被認為是歷代帝王所鑄錢幣,且有悠久的使用與流通歷史,因此被民間認為具有極強招財力量,特別是清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這五位皇帝因為是清代盛世,他們在位時所鑄的銅幣,被視為「五帝錢」,能量極強。
當中用康熙通寶製作成的「錢劍」被認為特別有效,除了康熙皇帝本人長壽外,康熙二字也意味良好的健康。錢幣也被漢人轉化,賦予其趨吉避凶的文化意涵。
人的運氣決定有關,一般人都知道「錢仙遊戲」不能隨便玩,因請神容易送神難。我們有時也為了一件事拿捏不定,最後以錢幣的二面來決定做或不做、正或反、A或B。我們也常聽說事物都有一體二面,但事情真的只會有二面嗎?真實的社會實情常不會只二面或二種抉擇,就像錢幣雖一體二面,但實際上被人所使用時,伴隨人們各種各樣趨吉避凶的想法,以多重的面貌出現。
   撰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石文誠  圖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
古 早 台 灣 錢
      capsepa.gif (352 bytes)   
最新更動日期:2017/01/07
本頁除了介紹古早臺灣錢外,還有一子頁介紹〞康熙詩錢〞,簡介何謂〞詩錢〞!
 
                                               南明永曆元年桂王朱由榔即位於廣東肇慶,永曆3年 (1649年)封鄭成功為                             《延平公》,鄭氏乃奉永曆年號。永曆5年《順治8年、1651年》鄭成功的軍隊在廈
                             門 、金門建立抗清基地,曾派遣特使往日本長崎,請求代鑄永曆錢相助。日本九州的
                             肥前藩主在長崎鑄《永曆通寶》 錢資助,行用於福建和廣東沿海地區。                    
                                        鄭成功於西元1661年率軍攻打荷蘭人,1662 年《永曆16年》收復臺灣,永曆20
                             年 7月《康熙 5年、1667年》鄭成功之子鄭經,駐在台南安平 。永曆28年4月(1674
                             年 ),差兵都事李德赴日本長崎鑄《永曆通寶》錢運台行用。故均以永曆15年《1661》
                             ,鄭成功當年抵台, 《永曆通寶》開始在台灣流通使用 之說。
                                        永曆37年《康熙22年、1683年》 鄭克爽降清,但仍流通至康熙27年(1688年)
                             以後,清廷才在 台灣始鑄 《康熙通寶》寶台局,背左滿文、右漢文台之方孔制 錢。自
                             永曆15年《1661》迄永曆37年,繼至康熙27年《1688》,永曆錢在台灣流通時間共約26
                             年之久。              
------------------------------------
二.清代臺灣銀幣
 
2000年
臺南市關廟區有位檢骨師,檢骨時往往有些陪葬品,像玉器、錢幣等,因年代久遠,這些陪葬品和泥土結晶混在一起,看
起來髒髒的,主家往往不在意這些東西,就由檢骨師拾回。這位檢骨師將這些拾回的陪葬品,全部浸在鹽酸裡浸洗,其實
陪葬品裡面有些好東西,這位檢骨師可能也知道,就叫家裡小朋友上網查詢,按圖索驥。裡面有老公銀,如意、筆寶等銀
幣,古錢有明鄭永曆錢、清錢等,因鹽酸洗得亮亮的,不知真偽,就請我幫他看看,這些出土的古錢一看都是真品,臨走
       前送我一枚永曆錢當做謝禮。                                                                                                                
 臺南是明鄭、清朝時的台灣首府、政經中心,達官士紳多,故一些清代遺留下的古墓,墓裡面的陪葬品豐沃,定少不了銀幣
   和錢幣 ,只是墓若沒有經過檢骨,寶物就永遠深藏於土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