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英文名:Terry Gou,1950年10月18日-)[1],台灣企業家,生於台灣臺北縣板橋鎮,板橋高中初中部、中國海事專科學校(今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畢業,是鴻海精密董事長、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以及永齡文教慈善基金會創辦人。以個人資產2283億台幣名列富比士億萬富翁列表中的第182大富豪,同時也是台灣首富[2]。
生平
郭台銘籍貫山西,父親郭齡瑞長年服務於警界 ,郭台銘是外省第二代,為家中的長子。求學期間,曾在橡膠廠、砂輪廠和藥廠打工,退伍後在復興航運公司上班。1974年,郭台銘以母親標會的十萬元新台幣與十名員工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從黑白電視機旋鈕製造起家。1981年,鴻海成功開發連接器產品,轉型生產個人電腦「連接器」(connector)。1982年改名「鴻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資本額新台幣1600萬元。
1985年成立美國分公司,此後更在中國大陸、香港、歐洲、日本、印度、南美洲等地區設置據點,2001年,鴻海的營業額,超越科技業霸主台積電,成為臺灣第一大民營企業;2005年更超越國營公司中油,成為臺灣最大企業[3],並持續迄今。
2009年,鴻海集團旗下的群創光電合併奇美電子。[4]2016年鴻海精密工業收購日本夏普(Sharp),並持有其股份66%,成為最大股東。[5]
富貴逼人!郭董中國掛牌 身家將翻倍達5756億
tw.appledaily.com查看原始檔
(更新:新增動畫)
從申請到批准,鴻海(2317)旗下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前後費時僅36天,創中國A股IPO(首次公開發行)最神速紀錄,陸媒驚嘆「這就是富士康速度!堪比火箭!」
市場普遍預期,FII上市後市值可望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約2.34兆元台幣),甚至有投資人估其市值將上看6800億元人民幣(約3.18兆元台幣),遠遠高於母公司鴻海目前市值約1.59兆元台幣。外界好奇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身家將因此漲多少?
據《中國基金報》指出,FII在A股上市後,郭台銘透過鴻海精密間接持有FII約11.54%股份,將稀釋到10.39%,屆時他間接持有市值也將達709億元人民幣(約111.74億美元、3317億元台幣)。
根據《富比士》日前公布的2018年全球富豪榜,郭台銘以85億美元穩居台灣首富,若將上述郭台銘間接持有FII股份的市值將達709億元人民幣(約111.74億美元),全灌進郭台銘個人身家,那麼郭身家可能暴增逾1倍、達到196.74億美元(約5756.81億元台幣)。
郭董在全球富豪榜的排名也會如搭火箭般大躍進126名,從目前的全球第181名升至第55名上下,將一舉超越印度第3大富豪鋼鐵大亨米塔爾(Lakshmi Mittal)、南韓首富三星會長李健熙、日本第2大富豪優衣庫(UNIQLO)創辦人柳井正等大亨,直逼「鋼鐵人」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同時也將躍為中國第7大富豪,以郭董目前身家規模,只能排到中國第21名。
到中國A股上市,創辦人身家直線飆升有前例可循。彭博日前報導,網路安全公司「奇虎360」2016年從紐約交易所退市,並變身「三六零安全科技公司」於今年2月在上海掛牌交易,根據彭博億萬富豪富翁指數,此舉使創辦人周鴻禕的淨資產,從原本「區區」20億美元,一舉達到136億美元(約3980億元台幣),成中國富豪榜上排名第12位的富豪。(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出版:13:01
更新:15:40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身家預料將隨FII登陸中國A股而水漲船高,可望超過日本前首富、優衣庫老闆柳井正。路透
晉商又稱晉幫,指的是「山西商人」或「山右商人」,「晉」是山西的簡稱。晉商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富可敵國,曾經一度壟斷中國票號匯兌業,曾有「中國威尼斯商人」之稱。
晉商鼎盛時期日昇昌票號幾乎壟斷金融
晉商、粵商、徽商、浙商、蘇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為「五大商幫」;晉商、潮商與徽商是中國歷史「三大商幫」。
明朝
明朝時,晉商通過經營邊防軍需物資起家,通過運輸軍糧獲得「鹽引」和銀兩。[1]山西商人以華北為地盤,進出於江南,與徽商相競爭,明清之際,勢力又伸張到四川。晉商的興起,與明朝的北方邊防有關。明朝為防蒙古入侵,在長城一線屯駐大軍,基本上依靠屯田自給自足。但當地土地貧瘠,收穫不多,士兵又不能集中力量耕作,因而糧食不足,而募兵逐漸增多,交通不便,軍餉成為重大問題。明朝於是依賴華北各省的民運、或漕運,或採取奈米贖罪等方法。其中開中法作用重大,召請商人把軍糧(米、麥、豆草等)運到邊境,給予鹽,並在一定範圍內販賣。宋代已有折中法,但規模不大,開中法卻把全國大部份產鹽區的鹽額都納入其中。開中商人兼營五穀和販鹽,獨佔鹽的販賣,獲取巨利。永樂以後,商人在北邊自營屯田,或低價向農民購入穀物囤積。開中法主要實行於山西和陝西,許多商人在此聚集進行商屯。當地商人佔有地利,逐漸抬頭。他們在黃土絕壁間,開鑿土窰,儲藏穀物,土窰乾燥,可保存穀物數十年,而可以避過盜匪的刦掠。山陝商人最善於利用這種地理條件來保貯糧食,借開中法積累資本,再經營金融業,擴展到江南一帶,經營綢綢與棉布買賣,販運到各地[2]。
平陽府、澤州、潞安府是山西商人的老家,當地富商往往有數十萬兩資產。他們往往一人出資,與同族同鄉合夥,稱為夥計。夥計各自負責分擔各種營業,誓無私藏。山西商人常與陝西商人合作,對抗其他商人。明代中葉,北邊逐漸開拓,軍餉徵集較易,而且銀亦開始流通,除了開中納糧外,官員開始用銀買糧,開中法開始斷絕了與北方直接的經濟關係,改為在鹽產地納銀開中,朝廷把銀兩分給邊區。於是徽商興起,與山西商人對峙[3]。
由於山西南部有鹽池,賣鹽、取鹽都非常方便,因此累積大量資本,形成了晉商,故有「平陽、澤、潞富豪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明代中期,鹽業制度由「開中制」改為「折色制」。「折色制」是指將鹽業經營權給了另一批商人,商人在內地就可以拿錢買鹽,然後運到各地去賣。徽商就是這個時期興起,漸漸超越了晉商,晉商的鹽業經營遇到了困難。由於王崇古和張四維的努力,允許明朝百姓和蒙古、女真等其他部落、國家與地區做貿易。晉商的事業轉向對外貿易。學者余英時在《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一文中指出:「明代揚州商籍有山西而無安徽,這便是政府優待山西商人而歧視徽商的明證。甚至在清代早期,山西商人在政治方面所取得的優勢也依然沒有動搖」。但是余英時顯然忘記了明代的揚州與安徽其實屬於同一個省級單位——南直隸轄下,揚州對明代徽州商人而言屬於本地,其到揚州經商並不需要如山西商人那樣臨時寄附商籍。
明末清初
明末後期,晉商大量走私糧食,衣物,炊具,明王朝所禁止的金屬與火藥到後金政權;甚至包括後金入侵中原所需的軍事與戰略情報。作為回報,後金政權則以人參、鹿茸、獸皮與從中原劫掠的貴重物品與之交換。這其中尤以山西商人范永斗最為典型,通過與後金政權的交易,山西范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儼然為晉商之領袖。據《清實錄》記載,天命三年(1618年),時有山東、山西、河東、河西、蘇杭等處在撫順貿易者16人,努爾哈赤「皆厚給資費,書七大恨之言,付之遣還」。客觀上,晉商的貿易行為為滿洲文明入侵中原文明創造了積極的條件。
滿洲人利用最接近北京的山西商人擔當財政任務(281),在努爾哈赤時,已跟山西商人在撫順貿易,買賣人蔘、貂皮、珍珠等。清兵入關後,任命晉商為內務府商人。[4]
清朝
清代山西商人對清朝財政有巨大貢獻,成為「御用商人」。清初鹽稅佔歲入的一半,到清朝末年即使有關稅等其他新稅源,仍佔1/3。重要鹽場的食鹽販賣,都由山西商人承攬。其中淮南鹽場最重要,佔全國總產量40%,由晉商及徽商瓜分,徽商奢侈而晉商節儉,故晉商財力較雄厚。在兩浙、雲南、長蘆、河東、四川、福建等其他鹽場,晉商亦有販運,執全國大半鹽場之牛耳。為了軍需、賑濟、河工等,晉商也向政府大量捐輸。內務府又向晉商貸出資金數百萬兩,每年收息十數萬至百多萬兩。山西出身的揚州總商王履泰、范清洪,即曾分別承兌了30萬及13萬兩的貸款。地方衙門也向晉商貸出公款收息,補助經費。[5]
晉商獲得各種特權,主要是取得鹽引。清代前期,銅錢價格經常上漲,鹽商賣鹽以銅錢交易,鹽稅卻以白銀繳交,鹽商盡可能持有銅錢,便能得到更多利潤(284)。揚州鹽商資產可多達七、八千萬兩,晉商許多亦有百數十萬兩。此外,晉商也從事茶葉、米穀、人蔘、玉石、毛皮、銅、棉布等買賣,並經營當鋪,投資於製陶業,活動範圍遍及全國,各地主要城市都有山西會館。晉商甚至活動於東北、蒙古、新疆等地,從事恰克圖中俄貿易,廣東的中英茶葉貿易,長崎的銅買賣(285)。山西地狹人多,有鹽、鐵、煤、礬、綢等物產,商品很多,養成商人的習性(286),重視商人,富商與親王貝勒等高官聯盟,與總督巡撫結交。晉商多先外出他鄉,流寓十多年,跟隨他人學習經商秘訣,有積蓄後娶妻,開始獨立經營,以「信實」二字為金科玉律,維繫官紳及民眾的信用,甚至自幼學習蒙古語,以求向蒙古、東北發展。亦有學習針灸和經書(287)。晉商往往借出高利貸而獲利(287),由於在各地活動,為了匯款,開始發展票號,不單從事其行號本身的匯兌,同時處理政府及民間的匯款,手續費相當龐大(288)。[6]
康熙南巡時曾經談到:「夙聞東南鉅賈大賈,號稱輻輳,今朕行歷吳越州郡,察其市肆貿遷,多系晉省之人,而土著者蓋寡,良由晉風多儉,積累易饒,南人習俗奢靡,家無儲蓄。」劉大鵬記錄了太谷當地的富庶繁華:「太谷為晉川第一富區也,大商大賈多基本於此間。城鎮村莊,亦多富室,放風俗奢侈為諸邑最。」咸豐初年,管理戶部事務祁雋藻奏稱:「自咸豐二年二月起,截止三年正月止,紳商士民捐輸銀數,則山西、陝西、四川三省最多。山西共計捐銀一百五十九萬九千三百餘兩」[7]。咸豐六年(1856年),又捐輸白銀201萬兩。幾年下來,先後共捐輸白銀「數逾千萬」[8]。同治三年(1864年),朝廷用兵新疆,籌餉銀,山陝商人在新疆提供大量軍餉。徐繼畲說:「晉省前後捐輸五六次,數逾千萬。」[9]。光緒二十年(1894年),財政拮据,分別向京都、漢口、廣東的山西票號借銀124萬兩。八國聯軍後簽定的《辛丑條約》,清政府交付各國戰爭賠款四億五千萬兩,也主要由山西票號匯解,由票號把這筆錢匯到英國的滙豐銀行,再由滙豐銀行交給各國政府。
郭台銘+東芝+夏普/關公信仰/姬姓+姜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r4Xcxz
晉商/用人得用其長,也得用其短,世上最難用的就是聖人。 治道有三:利 威 名 你可以用利賞他,也可以用名敬他,威,從罰而來/晉商、粵商、徽商、浙商、蘇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為「五大商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6cs4D6
白銀帝國/明帝國亡於「白銀」/馭人之術無非- 利威名./治道有三:利 威 名 你可以用利賞他,也可以用名敬他,威,從罰而來/世上最難用的就是聖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S4jRjh
晉商又稱晉幫,指的是「山西商人」或「山右商人」,「晉」是山西的簡稱。晉商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富可敵國,曾經一度壟斷中國票號匯兌業,曾有「中國威尼斯商人」之稱。
晉商鼎盛時期日昇昌票號幾乎壟斷金融
晉商、粵商、徽商、浙商、蘇商一道,在歷史上被合稱為「五大商幫」;晉商、潮商與徽商是中國歷史「三大商幫」。
唐叔虞的後裔姓氏,主要有晉姓、楊姓、韓姓、何姓、溫姓、賈姓、簡姓、曲姓、解姓、侯姓、欒姓、席姓、先姓、谷姓、冀姓、步姓、籍姓、閻姓等
三晉文化 (山西地區文化)
華夏文化中山西地區的文化。因該地在春秋時是晉國的所在地,到戰國時則分成韓、趙、魏三國,故稱稱為三晉。當時的晉或三晉疆域都遠超過山西。後世所用的晉或三晉則指山西省
戰國時分成韓、趙、魏三國,故稱之為三晉。當時的晉或三晉疆域都遠超過山西。後世所用
三晉文化
三晉文化
的晉或三晉則指山西省。西侯度文化,經匼河文化、丁村文化、許家窯文化、崎峪文化,直到14000多年前的下丁川文化,成為中國舊石器時期原始文化發展的完整序列。晉是黃河流域文化的中心,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民族融合帶來佛教在三晉的發展,它為山西留下云岡石窟與五台寺廟群,成為佛教建築、石刻、雕塑上的藝術寶庫。山西的戲曲歷史悠久,宋金的社戲、元的雜劇,明清梆子都是主要劇種,影響深遠。另外山西的醋、黃土窯洞、民間剪紙亦都表現了三晉文化的特色。
據歷史研究認為,“堯治平陽、舜治蒲坂、禹治安邑”的三都都在晉南。因此,可以說晉是黃河流域文化的中心,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1]
西周時,為“封建親戚,以藩屏週”,封叔虞於唐,因國都在晉水旁,改國名為晉。晉在周東遷、輔平王,“尊王攘夷”,爭霸中原中對周王室繼續存在和中原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由於地近戎狄,民族雜居,趙的胡服射騎代表中原文化對少數民族的吸收與兩種文化的融合。由於晉開國時注意“啟以夏政、疆以戎索 ”,促進法家的興起。李悝、申不害和韓非都是代表人物,對當時變法、治世、富國強兵起了重要作用。
秦統一後,封建王朝的國都西安、洛陽、開封恰好都在山西南部的外緣。山西由於山河繞其外、高原河谷居其內,成為“ 表里山河、稱為完固”的地理形勢,既可以成為王朝的重要藩屏,又可以成為亂世割據的強藩。因地近邊塞、民族雜處,亦是民族融合的熔爐。例如北魏拓跋氏即於北部崛起,經過各族融合南下,不但促進政治上重新統一,又給華夏文化帶來新的刺激。正是這種民族融合帶來佛教在三晉的發展,在經濟上,山西農業發達,加上鹽池、煉鐵,經濟十分繁榮,加上當時形勢,山西成為明初時移民外遷基地與明、清兩代起重要商業作用的山西幫的起源地。
鮮明特點
三晉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地域文化,它又有自己鮮明的特點。了解三晉文化的
山西皮影戲
山西皮影戲
本質和它的發展是有意義的,對解決今天的現實問題也會從中找到可能性的空間。民族融合性,兼容並包性,地域差異性和黜華尚實性。
從現有的文獻看,道家的傳播大體可分為南北兩大方面。北方方面又分為以三晉之地的文子一支和齊國的黃老學派一支,其共同特點是以“道”為根本重建人文世界,具有明顯的“入世”傾向。南方一系則為莊子代表,發展《老子》去“欲”之說,進而將“長生久視”的取向扭轉為精神的自由亦即“逍遙”,表現出明顯的“出世”傾向。
北方系的三晉的一支有《文子》一書。過去普遍認為《文子》是偽書,是後人摘抄《淮南子》湊成的篇章。1981年在河北省定州市八角廊西漢墓葬中出土竹簡中有《文子》,經整理於1995年公佈①。竹簡共227枚2700餘字。竹簡的出土,使古本《文子》的面目大體地浮出歷史水面。與郭店本《老子》顯示的老子之學的基本傾向一致,《文子》主要從《老子》的無為、尚虛、貴柔及主在人後的宗旨出發,推闡出一番道家的治世之道。
古本《文子》假託周平王與文子對話。學者認為,這不是無謂的設辭,文子是晉人,而且是史官出身,他的學術背景正以三晉的史學為背景③,這與我們對老子學術背景認識有一致處。而且,據魏啟鵬先生考察,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簡《為吏之道》中,即含有文子之學的內容,即是說文子之學在北方的影響直至秦國。
儒家推崇三晉根祖文化,形成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內涵;三晉文化在傳承儒家文化精髓中,樹立了具有山西特色的三晉文化。
文化特點
三晉文化現象來看,至少有以下幾個特點是應該引起重視的牶一個是開放,一個是務實,一個是求新。依我看這是三晉文化中最有價值的東西。
開放性:這可以說是三晉文化與生俱來的特點。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曾經長期被迫流浪在外,走過了許多國家和地方,廣泛接觸到華夏和夷狄的文化,即位以後,加以融會貫通,形成了三晉文化的基礎。其中突出的一點,就是對人才的重視。不僅放手使用本國的人才,而且大力招攬國外的人才。“ 楚才晉用 ”這個成語,概括的就是這種情況。另一個突出的例子是趙武靈王的“ 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認識到中原傳統的車戰不夠機動靈活,因此力排眾議,學習和引進匈奴人的辦法,用騎兵代替車戰,同時發揮弓箭的遠程作用,大大提高了三軍的戰鬥力,培養出了像李牧、廉頗這樣的名將。
務實:務實,從思想方法上說,就是實事求是;從政治理念上說,就是關心民生疾苦,就是民本思想。務實的精神可以說是三晉文化的精髓。這種文化思想,實際上促成了我國封建朝代史上兩個最好時期的出現,那就是“ 文景之治 ”和“ 貞觀之治 ”。
求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不斷進步。三晉文化中的求新精神也是值得特別關注的。可以舉文學藝術方面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唐詩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瑰寶。唐詩之所以能得到如此蓬勃的發展,與唐王朝當局者開放的、兼收並蓄的政策是密切相關的,與一大批山西籍詩人王勃、王維、柳宗元等的傑出貢獻也是分不開的。唐代詩人既繼承了北朝文學樸實敦厚的傳統,又充分吸取了南朝文學的營養。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又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作出新的探索,這才有了唐詩的繁榮。
歷史發展
山西曆史文化脈絡清晰,框架完整;山西文明進程從未間斷,影響深遠。山西曆史從史前文明的舊石
西門豹治鄴
西門豹治鄴
器时代发端,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数千年的演进,到晋国和三晋时期已经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秦汉以来,山西历史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加灿烂辉煌。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以及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发生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1、距今180萬年以來的山西新舊石器遺存是中華文明的曙光
山西舊石器文化遺存質量高,數量多。現已查明全省的舊石器文化遺存近400處,其中舊石器早期遺址的數量位居全國之首。這些遺址的發掘和發現,對研究人類的起源,對探索山西在文明進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有著關係全局的重要意義。
新石器時代距今1萬年以來,以出現長期定居的村落、生產中使用磨光石器、燒製陶器、經營原始種植農業、飼養家畜為基本的特徵。山西是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中心區域,遺址有上千處之多,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石製生產工具和陶製生活用具,以及居住址和陶窯,這些文化遺存標誌著山西新石器時代的文明和輝煌。新的發現和研究成果表明,大致在距今4500年前後,山西南部已經成為當時諸多邦國的中心,相當於古史的堯舜時代,可以推測,是堯舜禹的活動把山西推向了當時的文明中心。
2、山西地區的夏文化放射出文明時代最燦爛的光芒
李悝
李悝
山西是華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區域之一。古史記載“ 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 ”,說的是中華民族最早的英雄們在汾河下游創業建都的歷史。史書中最早出現的“中國”一詞,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時代的山西南部。可以說,在中國本土發生的文明中,只有黃河中游晉南、豫西的文化傳承沒有被打斷。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為了保護私有財產及加強防禦,傳說大禹之父鯀已開始建城。不斷發現的夏城遺址,也在映證山西南部曾是夏朝國家政治文化中心的歷史。
3、晉國與三晉時期的文化是中華文明進程的關鍵環節
關於商族的起源,一些學者專家認為在山西的南部地區,認為垣曲商城即文獻記載“湯始居亳”的亳都。垣曲的商朝城址,不僅有比較完整堅固的城牆、城壕及城門,而且區分出宮殿區與一般居民生活區,陶器與青銅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普通器物。
代商而立的是周王朝。周初,成王分封諸侯,叔虞封唐後,舉行了隆重的授土授民儀式。唐叔虞之後,他的兒子燮父即位,改國號為晉,“晉國”的歷史從此開始。上起西周早期叔虞封唐,下至公元前230年——前225年韓、趙、魏三國相繼被秦兼併,期間的800餘年,晉人的活動範圍從最初的河、汾之東方百裡的地方,擴大到擁有山西全部、河南和河北的大半及內蒙古、陝西的一部分。
戰國時期的韓、趙、魏三家都出自山西,並且迅速成為實力雄厚的三個方國,在那個諸侯連綿征戰、百家爭鳴不停的特殊歷史時期,韓、趙、魏的活動直接影響著中國的發展進程。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合滅掉智氏,盡分其地。
4、秦漢以來的山西譜寫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光輝篇章
山西的稱謂幾經變化。秦時為郡縣制,置太原、河東、上黨、雁門、代郡。漢時基本沿襲秦朝郡縣制度,屬并州刺史部。唐朝為河東道,宋朝為河東路及西京道,元設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及宣慰使司,明置山西布政使司,清朝則為山西省。在這兩千餘年的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山西的地域文化內容不斷擴展,影響不斷提高。
明清時期,經濟活動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在五個多世紀裡,山西商人從鹽業起步,發展到棉、布、糧、油、茶、藥材、皮毛、金融等各個行業都能雄踞一方;晉商依托故里,擴展到全國各地的關隘重鎮和商埠都會,從內地貿易開始做起,直到把貿易擴展到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國、俄羅斯、朝鮮、日本等鄰近的國家。
中國封建帝王中有特殊影響力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在山西留下了他們的文治武功。中國封建社會的始皇帝秦王嬴政,生前曾兩至晉地,在太原和上黨留下了足跡。統治中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漢武帝劉徹,曾率領群臣到河東郡祭祀后土,寫下為人傳頌的《秋風辭》。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山西是這個古文明國度中歷史最長最完整的地區之一。山西地區的歷史演進,聯繫貫通了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留下35000處文物古蹟,其中已經成為國保的119處,位居中國第一。山西南部芮城縣,傳為關羽出生地,有中國最大的關帝廟。從這裡也折射出三晉文化之於中國文化的共性。
文化大革命時代,山西的大寨一度風行,全國“ 農業學大寨 ”,大寨鄉鄉長陳永貴擔任了國務院副總理。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三晉文化本質上還是農業文化。
文化地位
黃河流域是我國遠古文化的搖籃。華夏文化的共同體在這裡形成,並以此為中軸,繁衍出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從歷史的眼光看,華夏族的中原文化,當是中華文化這條巨流的主幹,而地處黃河流域的三晉,其文化在中華古文化的總體中自然佔有突出地位。
思想文化
(一)法家思想
三晉地區是法家的主要發源地,戰國時代著名的法家人物大多出於此地。公元前475年左右,新興地
吳起變法
吳起變法
主階級在許多國家相繼掌權。為了進一步打擊奴隸主貴族勢力,發展封建制,鞏固自己的政權,新興地主階級紛紛在本國開展變法運動,其中主要有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以及秦國的商鞅變法。其次,法家人物申不害,以法治國15年,使韓國一時間國治兵強。還有趙國人慎到,主張法治,代表了法家“ 重勢 ”的一派。至於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也是趙國人,他援法入儒,批判地繼承和改造了儒家關於王道和禮治的思想,又總結和吸取了法家推行霸道、實行法治的思想和經驗,使他的新儒學成為適應新興地主階級建立統一政權之需求的新學說。而韓國大思想家韓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繼承其法家前輩的基礎上,建立了以法為本,法、術、勢融為一體的集權主義法治思想體系,為地主階級最終建立起全國統一政權做出了巨大貢獻。
法家是三晉思想文化的主體。在諸子百家的學說中,沒有哪一種比得上法家思想在鞏固和強化封建帝王的統治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從單純政治學原理的意義上加以探討,人們都不得不讚歎法家的卓越貢獻,也正因如此,三晉文化才能在中華古文化中處於顯著地位。
(二)縱橫家思想
三晉是春秋戰國時代中原逐鹿的必爭之地。“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董說《七國考》)各國間錯綜複雜的政治、軍事矛盾的焦點始終糾結於此。再加上三晉地區從晉國開始,就較之齊、魯少有傳統家法制的約束,至春秋中後期,異姓卿大夫實力強盛,不僅同公室爭權,而且相互火併。在這樣複雜的政治鬥爭中,自然而然就為法家和縱橫家準備好了施展才能的天地。“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縱橫強秦者,大抵皆三晉之人也”。(《史記·張儀列傳》)其中最著名的有魏人張儀和公孫衍,前者是“ 連橫 ”策略的倡導者,後者則是合縱策略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這些縱橫家經常身佩數國相印,“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孟子·滕文公下》)是當時各國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他們的思想構成戰國時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環節,為中華古文化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兵家思想
兵家文化當首推趙武靈王的“ 胡服騎射 ”。這是一次不僅對三晉,而且對整個中華文化都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趙武靈王為增強軍事實力,毅然決定仿效北方游牧民族,把“博衣大帶”的華夏服飾改為上衣下褲的“ 胡服 ”;廢除傳統的車戰和步戰,改用“騎射” 。這一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史記·匈奴列傳》)其他名載史冊的兵家人物還有魏人吳起、尉繚,趙將廉頗、趙奢等,他們的事蹟和思想都為中國軍事文化增添了絢爛色彩。
(四)“養士”思想
春秋戰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這個時期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就是“士”階層的崛起。特定的社會條件為中下層知識分子的脫穎而出創造了最佳機遇,一時間眾星璀璨,群英薈萃。與士階層的急劇膨脹相適應,上層貴族的“蓄士”、“養土”之風逐漸盛行,而由於三晉之地激烈的政治鬥爭分外需要人才,便出現了許多以“養士”聞名的政治家,比如魏國初期的魏文候和後期的信陵君,以及趙國的平原君。特別是作為戰國“四君子”之中的信陵君和平原君,他們曾先後“養士”數千人,雖然其中不乏濫竽充數者,但也有許多傑出人才,或者可以稱為“異能之士” ,為兩國的生存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顯然,“養士”思想的核心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儘管它是戰國時代的特殊產物,但卻是中國知識分子成長發展史上的一段不可磨滅的佳話。
科學技術
(一)農耕
三晋地区的先民自以农耕著称。据考古发现,至迟在春秋时代,牛已被三晋人民用作农耕。铲、犁、
北岳恆山
北岳恆山
鋤、镢、夯、錘等許多種類的農具在公元前六世紀晉掉公時已被廣泛使用。在耕作技術上,晉人繼承了周人的治田經驗,不斷翻耕,以提高土壤肥力,農田中耕也已普遍推行,“農產品種類有谷、麥、豆。冬小麥的種植也早於秦、齊等地”。
(二)天文
公元前360年左右,齊人甘德和魏人石申把所測量出的恆星星座彙編成冊,稱為《甘石星經》,而五申所著《天文》一書中,就載有115顆恆星的位置,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比希臘人依巴谷在公元前二世紀測編的星表約早200多年。石申的星表詳細記述了28宿等星座的方位及有關數據,標明了恆星赤道坐標的位置,用以研究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天球上的運行位置變化。這充分說明,當時的觀測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三)水利
由韓國水工鄭國設計開掘的鄭國渠,幹渠故道寬24.5米,渠堤高3米,深約1.2米,全長150多公里,整個工程極為壯觀。三晉地處黃河流域,是我國水患不斷的地區。春秋戰國時期,金天氏後裔臺駘修築了晉國大澤的堤防,趙、魏兩國則在各距黃河 25公里處建築了堤防。魏文侯時,西門豹治鄴,曾建成“引漳水溉鄴”的水利工程,並開鑿了12條溝渠。魏國還建設了另一項主要水利工程——開鑿鴻溝,將黃河水引入河南中牟縣的一個大湖泊—— 圃田澤;又鑿大溝把澤水引出來,一直通到國都大樑,此項工作歷時22年才完成。
除此之外,三晉人民在冶鑄、釀酒、陶瓷、採礦、畜牧、醫學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文學藝術
(一)詩歌
遠在4000年前的唐虞時代,在今天的晉南一帶就流傳著《卿雲》、《南風》、《康衢》、《明良》等
山西彩塑
山西彩塑
歌謠。如果說這些民歌還難以確定是三晉所出的話,那麼,屢被先秦典籍所稱道的《大章》、《大韶》、《大廈》等樂章,則確實是三晉地區最早的詩歌了。我國第一部詩歌《詩經·國風》中,屬於三晉的有《魏風》7篇,《唐風》12篇,約佔“風”部分的12%。值得指出的是,這19篇詩作,在思想和藝術上所達到的高度,完全可以作為《詩經》及其“風”部分的代表。
(二)散文
遠在商代的甲骨卜辭中,就留下了晉人的心血。此後的《尚書》也有晉人的言語。《國語》和《戰國策》的作者雖然難以確定,但從其中的內容來看,肯定有相當部分出自三晉文士之手。至於諸子散文中的《荀子》和《韓非子》,更是三晉文學中的瑰寶了。而流傳甚廣的諸多先秦寓言中,也有不少是採自三晉大地的民間故事。
總之,三晉的文學藝術在中華古文化中也佔據了明顯的重要地位。
博物館
在距今兩三萬年前的朔州峙峪文化遺存中,發現了數百件骨片的表面有人工刻畫的道痕,學者們認為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
峙峪人可能已經掌握原始的雕刻藝術。從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時期的吉縣柿子灘遺址上,又有兩處岩畫引起了學術界重視,被視為人類最早的藝術珍品。距今四五千年的陶寺遺址中,出土了屬於夏文化早期的木鼓和石磬,太原義井出土的一音孔和二音孔陶塤樂器屬於新石器時代。晉國大音樂家師曠以琴技和音律聞名,趙國人荀子創立了藝術理論,離石的漢畫像石出土,蒲津渡的唐朝黃河鐵牛面世,元代晉南雜劇的繁榮,種種現象表明,山西在人類文明演進中,是位於世界東方的藝術之苑。在眾多的藝術門類中,山西的古建築及其依托古建而保留至今的壁畫、雕塑,更有規模,更具體系,成就更為突出,特色更加鮮明。
1.品質超群的建築藝術
山西古建築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很高的文化欣賞價值。中國古代的建築門類和建築藝術,在山西幾乎都能找到實物。山西現存的古建築18118處,除了皇室宮殿建築不復存在外,其餘種類的建築應有盡有,如依照建築功能劃分的寺廟宮觀、長城關隘、城池市樓、墓塚陵寢、戲台祠堂、橋樑驛站、民居會館、鐘樓鼓樓等等,依照建築形式劃分的廡殿式、歇山式、懸山式、捲棚式、單簷、重簷、殿台、亭閣、長廊、牌坊等等,其中的一部分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孤例,品質更高,價值更高。
2.光彩奪目的彩塑和壁畫藝術
山西壁畫
山西壁畫
山西擁有豐富的古代建築資源,在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中,山西從唐朝至清朝一千多年的寺、院、廟、庵、宮、觀及其中的殿、塔、塚等建築物近80處,因而保存了多姿多彩的寺觀雕塑和壁畫。這些雕塑與壁畫同建築本身一樣,具有珍貴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3.博大精深的石窟藝術
山西的石窟藝術,成就非常突出。北魏至明清的石窟寺多達300餘處,其中云岡石窟、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這幾處國家級的文物保護石窟,藝術價值極高,而且,雲岡石窟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4.色彩斑斕的古代城市與民居建築藝術
山西明清时期的建筑,保存有千余处之多,除了传统的寺庙宫观戏台建筑外,在城市建筑和民居建筑两方面的艺术成就最为显著。这些古老的建筑及其艺术形式,大大提升了历史名城的文化品位。
山西曆史文化內容豐富,底蘊深厚,品質高雅,特色鮮明。她的歷史脈絡綿延了千萬年而不斷,她的先進思想流傳了幾千年而不枯,她的藝術精神撒播了千萬里而不散,山西曆史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完全有理由說,山西曆史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優秀的成果結晶,是先祖賜給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是今天依然需要藉重和依託的力量源泉。
軍事文化
腳踏山西,踩的是文化。晉北是大同雲岡石窟的五台山的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晉中是晉商的太谷孔
閻錫山
閻錫山
祥熙的平遙日昇昌的榆次常家大院的代表財富和地位的金融貿易文化;晉南的文化又是什麼呢?二里頭的夏文化太玄妙太遙遠;皇天后土的萬榮后土祠,比北京的天壇,更加厚重,更有來歷,更意味深長;晉南,山西洪洞大槐樹 ”的根祖文化,更是名播海內外;另有麻田八路軍總部的五台山晉察冀司令部的平型關大捷的三晉紅色旅遊文化獨樹一幟,三晉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讓人的緬想充滿馳騁的理由!也許是為了旅遊的定位,也許本就是這些地域的顯著的文化特徵。三晉軍事文化所延伸的邊際文化,對國人的影響是多麼的廣泛、深遠和持久。
近現代史,由於受三百多年的晉商遺風的浸潤,三晉民風變的些許的柔弱,但五千多年積澱下的厚重的軍事文化,所形成的雄健的強悍的三晉民風,依然在三晉子弟的血液裡一代又一代的奔流不息。南有傅作義,北有徐向前,這對軍事強人,代表了三晉的一個時代,是三晉軍事文化在那個時代的代言人。然而,哪個時代,這對軍事強人的老師閻錫山,則更是三晉政治和軍事強人的總代言人。只是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閻錫山本人及其領導下的晉綏軍,這本該值得歷史大書一筆的超重量級的人物和強大的軍事集團,則被限制、萎縮、淡化、醜化。
閻錫山在山西無不受北洋軍閥強大的勢力脅迫,並欲圖奪取之。此時,閻錫山採取了“ 保境安民,惟力是視”方策。民國時期,對山西的國民教育,基層的政權建設,以及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制定了宏偉計劃,這些都是在孫中山訪問山西的指導方針的落實。與此同時,閻錫山提出了“民德、民智、民財 ”的三大施政綱領。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裡,閻錫山大抓了山西的各項建設,工業、農業、農田水利建設都有長足發展,尤其是軍事工業的兵工生產,成績更為突出。有了這些比較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樣才有了抵擋北洋軍閥各派系的武裝進攻和北伐的成功。奉系軍閥張作霖,派20萬大軍攻打山西,費時8個月,山西依然固若金湯,張大帥只能撤兵而回;北伐時期,閻錫山及其領導下的晉綏軍,雖不是主戰場,情況卻十分耐人尋味,這是因為晉綏軍集團,牽制了對方太多的兵力和精銳;抗戰時期,山西造的槍砲彈藥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抗敵的國共兩軍,有力地抵抗了日本鬼子的進攻。
“ 太原會戰 ”後,閻錫山駐於臨汾。1938年12月13日,閻錫山曾說:“我們今天軍事上的失敗,是過
三晉文化
三晉文化
去數十年政治腐敗的結果。故,意中事。不必悲觀,不必失望。只要我們從今天起,立定革命的意志,認清革命的途徑,拿上革命的方法努力去幹,前途勝利是我們的。同時,我國多年的腐化惡習,沒有今天日本的大力掃除,新的革命力量怎能順利成長
這麼一個民國時期的“模範省”當家人;這麼一個抗戰時期的“模範戰區”的最高代表;這麼一個曾經和泰戈爾一起探討哲學、詩詞的大師級人物;這麼一個為中華民族解放作出過突出貢獻的人,至今還得不到國人的了解、理解和尊敬,更談不上什麼懷念。改革開放快要奔向三十年了,很多的媒體、網站對閻錫山有的只是挖苦和諷刺。一條窄軌鐵路——同蒲鐵路線的建設,還有人說三道是。閻錫山在建設同蒲鐵路線的時候,當時全國有幾根鐵路?!南京中央政府口頭說要給一些錢。畫餅充飢的事情沒猜錯,鐵路建設中建成後,都沒見到中央的一分錢。閻錫山為建設這條窄軌鐵路,費了吃奶的力氣。鋼軌購買,基本用的是廢舊品,還是建了一段,不得不停下來。沒錢啊!最後只能用軍隊輪流當建設工人,建成一段馬上運營一段。算盤底下成長起來的閻錫山,建設同蒲線窄軌鐵路,肯定自有他的想法,但聰明絕頂的閻錫山,難道不知道一條窄軌鐵路,如何能擋住外來的入侵?!
文化產業
山西省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30年來,山西省的文化產業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慢到快的發展之路,如今,山西省確立了“文化強省”的戰略地位,文化產業迅速崛起,全省人民感受到了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取得的明顯成效,同時也享受到了文化成果帶來的諸多實惠。
2007年,山西全省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60.75億元,比2006年增加36.03億元,增長28.9%,佔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2.65%提高到2.80%,已超過金融業佔GDP總量的比重。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54%,拉動全省經濟增長0.76個百分點。與2004年相比,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4.5%,超過同期GDP增長速度。以上數字表明,近些年來,山西省文化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環境在優化,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在增強。
從文化產業組成的三個層次看,2007年,在全省的文化產業增加值中,新聞服務、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廣播影視服務和文化藝術服務等“核心層”產業的增加值為38.70億元,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24.0%;網絡文化服務、文化休閒娛樂服務和其他文化服務的“外圍層”產業的增加值為79.52億元,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49.5%;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等“相關層”產業的增加值為42.53億元,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26.5%。與2004年相比較,“外圍層”佔全部文化產業總量的比重進一步上升,“核心層”和“相關層”比重則有所下降。“外圍層”比重的迅速上升,主要是受文化休閒娛樂服務中的旅遊業和網絡文化服務中有關行業的強勢拉動所致。
2007年山西各市區的民營文化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民間資本已在山西的文化產業中嶄露頭角。太原市有專業藝術演出團體13個,民營職業劇團16個,民間劇團59個,經營性民間藝術表演隊伍235個。
2008年,在文化強省戰略的推動下,山西省繼續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不斷加大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活動等方面的文化產業類投入力度,積極促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2008年,山西省全社會文化產業類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共有320個,比2007年增加38個;全年累計完成投資57.8億元,在2007年高增長的基礎上,同比又增長30.7% ,增幅比同期山西省全社會投資高6.5個百分點;占山西省全社會投資的比重為1.6%,比2007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
山西省文化產業發展的目標:到2010年,基本建成擁有強勢文化人才、強勢人文學科、強勢文化活動、強勢文化產業、強勢文化品牌的文化強省。文化產業包括文化旅遊業、文博會展業、文化傳媒業、文化體育娛樂業,成為全省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到2010年在全省GDP中的比重達到20%以上
姜太公的外孫-唐叔虞
唐叔虞:為周武王與邑姜所生。
唐叔虞——周朝諸侯國晉國始祖
唐叔虞,亦稱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於,因封在唐國,史稱唐叔虞。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齊太公呂尚之女),周朝諸侯國晉國始祖。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年幼繼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攝政。周公旦滅亡唐國後,把唐地封給叔虞,唐叔虞死後,其子燮(燮父)繼位。燮繼位後遷居晉水之旁,改國號為晉,是為晉侯燮。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叔虞的父親周武王滅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權。周武王十四年(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叔虞的哥哥周成王繼位。周成王繼位時年幼,所以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攝政。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諸侯國唐國(唐國地處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有一百里)發生叛亂,威脅周王室在河東地區的統治。同年十月,周成王派周公旦率軍平息唐國叛亂,將唐國百姓遷到杜地,並將周王室子孫遷到唐地。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成王將唐地分封給弟弟叔虞,叔虞於是成為唐國國君,因此故稱唐叔虞。
當時,由於唐國地處夏人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加上叛亂剛剛平息,局勢動盪不定,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叔虞受封治唐後,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執行“ 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法,以夏戎之政治夏戎之地:以夏戎之法理夏戎之民。推行政策一年後,即見成效。農業、牧業都得到顯著發展,政績斐然可觀。叔虞治唐之所以成功並且久遠,關鍵在於執行“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正確方針,大量歷史證明,這一方針成為晉國的傳統國策,並對後來晉及韓、趙、魏三國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從而形成三晉文化體系中尚公、尚法、尚賢的特色。唐叔虞作為晉國立國創業的始祖,作為三晉文化的創世人,其歷史功績不可磨滅。
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聖母即周武王之妻子邑姜,亦為姜子牙之女兒。為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之王后,周成王、唐叔虞之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6gzSEZ
齊國(武王岳父姜太公之國)
唐叔虞是晉國始祖卻為何失去了在晉祠的主神位?
2016-01-20 11:21:13 編輯:xiongyuanyuan 首頁
晉祠位於晉源鎮西南10裡,背靠懸甕山,前臨晉水,自唐代以來就是中國北方的著名風景區。關於晉祠的最早記錄出現在酈道元《水經註·晉水》中:“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同一時期的《魏書·地形志》也提到“晉陽西南有懸甕山,一名龍山,晉水所出,東入汾,有晉王祠”。可見,晉祠最早是祭祀晉的始封之主唐叔虞的祠堂。晉祠的主神在宋以前一直都是唐叔虞,直到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年)的《新晉祠碑銘并序》中,唐叔虞的位置也沒有動搖。但幾十年後,昭濟聖母突然出現,將唐叔虞從主神位上擠了下去。到了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高汝行主持重修晉祠時,在聖母殿南側又建了一個梳妝樓,樓中坐甕女神就是後來的水母。
晉祠
關於唐叔虞,《史記 ·晉世家第九》中記載,邑姜夢到天對武王講:“餘命女生子,名虞,餘與之唐”,後來邑姜生子,手中有文“虞”字,便取名為“虞”。武王崩,成王立,唐地反叛,被周公誅滅。成王年幼時曾與叔虞戲耍,削桐葉為珪,交給叔虞,說道:“以此封若”,史官聽到後,請成王擇日立叔虞。成王說:“吾與之戲耳”。史官說:“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就把叔虞封到了唐。因唐地有晉水,叔虞子燮改國號為晉。這就是著名的“剪桐封弟”的故事。
唐叔虞是晉國始祖卻為何失去了在晉祠的主神位?
宋代之前,晉祠就是指唐叔虞祠,而且其位置就在今日之聖母殿。《水經註·晉水》載: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宋太平興國九年趙昌言撰《新修晉祠碑銘并序》載:況復(唐叔虞祠)前臨池沼,泉源鑑澈於百尋;後擁危峰,山岫屏開於萬仞。整個晉祠內,唯有今日之聖母殿的位置能夠符合這兩個文獻的描述。到了元代至元四年(1267年)弋彀撰《重修汾東王廟記》時,唐叔虞祠已經改在今日坐北朝南的方向上了。唐叔虞究竟為何失去了在晉祠的主神位?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唐叔虞其實是一個有“前科”的神。隋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任太原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為副,時逢隋朝江山風雨飄搖,狼煙四起。是年,馬邑校尉劉武周據汾陽宮舉兵反隋,李淵與王威、高君雅商議將集兵平叛,此時李淵已早有奪取天下之心,於是命李世民與劉文靜及門下客長孫順德、劉弘基去招兵買馬,不到半個月,李世民便募集了一萬兵馬,李淵又遣密使召建成和元吉二子來到太原。王威和高君雅見形勢不對,唯恐李淵造反,便想藉請李淵赴晉祠祈雨的機會拿下他。晉陽鄉長劉世龍得知此事,密告李淵。五月,李淵將此二人斬首之後,在唐叔虞祠下誓師,第二年奪取了長安。唐貞觀十九年(645年),李世民重回晉陽,次年詣晉祠,寫下不朽名篇《晉祠之銘并序》,這通碑如今還保存在晉祠博物館的唐碑亭內。唐叔虞固然沒有辜負李淵的期望一路保佑他順利地奪取了天下,但自己也背上了一個保佑造反的惡名。但如果認為趙宋朝廷是因此將唐叔虞請走的,那何以在重修晉祠的時候沒有想到這一層,甚至在太平興國碑中,仍舊不遺餘力地稱頌唐叔虞“澤及民生”之德呢?
唐叔虞是晉國始祖卻為何失去了在晉祠的主神位?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趙光義經過充分籌備,第三次下河東。四月二十日,趙光義親抵晉陽城下,駐馬“汾東行營”(今太原市晉源區龐家寨東北,也就是後來的平晉縣所在),親自督軍日夜不息攻打晉陽。五月,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降宋,城內糧草斷絕,人心渙散。五月初五日,劉繼元終於納表投降。但晉陽的苦難並沒有就此結束,劉繼元投降之後,晉陽百姓還在繼續抵抗,尤其是民間的習武組織“弓箭社”更是給宋軍製造了不小的麻煩,老百姓甚至拿磚頭瓦塊攻擊宋軍。
趙氏兄弟費盡心機和氣力打下晉陽,本就怒火難平,百姓的抵抗更是火上澆油。趙光義大罵晉陽人是“盛則後服,衰則先叛”的頑民,竟然下令將晉陽所有百姓驅逐出城,在五月十八這一天,一把大火將千年古城化為灰燼。老幼不及出城焚死者甚眾。第二年,趙光義再次引汾、晉二水灌晉陽廢墟,終於連廢墟的痕跡也沒有留下。宋朝將太原府治移到北面20公里的唐明村,也便是現在的太原市,同時在“汾東行營”邊上築起一個周邊不過四里的小城平晉縣,禁止當地百姓返回晉陽故城居住,並將趙光義指揮作戰時駐紮過的行營改建為統平寺,後來真宗趙恆將其改名為崇聖寺,立“崇聖寺碑銘并序”碑於寺中,誇耀其平定北漢之功。
趙光義攻下晉陽之後,還仿照李世民的《晉祠之銘并序》在晉祠立了一通“新修晉祠碑銘并序”碑,俗稱“太平興國碑”。傳說這塊碑的碑文被當地人逐字逐句地鑿掉了,現在晉祠勝瀛樓下立著一通光禿禿的“無字碑”,據說就是當初的“太平興國碑”。太原縣從明至清共五個版本的縣志,只有嘉靖《太原縣志》錄了這通碑文,其他縣志對此隻字不提。而唐叔虞也正是在北漢被征服之後的最初這段時間被請出了正殿。
唐叔虞人物生平介紹
來源:百科故事網時間:2017-03-07 16:47:26
家世背景
唐叔虞
唐叔虞,亦稱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於,是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周成王姬誦的同母弟弟;母親王后邑姜,是齊國開國君主齊太公呂尚(即姜子牙)的女兒。
受封唐地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叔虞的父親周武王滅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權。周武王十四年(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叔虞的哥哥周成王繼位。周成王繼位時年幼,所以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攝政。
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諸侯國唐國(唐國地處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有一百里)發生叛亂,威脅周王室在河東地區的統治。同年十月,周成王派周公旦率軍平息唐國叛亂,將唐國百姓遷到杜地,並將周王室子孫遷到唐地。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成王將唐地分封給弟弟叔虞[5-7],叔虞於是成為唐國國君,因此故稱唐叔虞。
去世子繼
唐叔虞死後,他的兒子姬燮(亦稱姬燮父)繼位。姬燮繼位後,因遷居到晉水之傍,故將國號改稱“晉”,是為晉侯燮
唐叔虞,姬姓,名虞,字子於,又稱晉唐叔虞。
公元前1033年[來源請求],周成王時,唐人作亂,周公滅唐。成王封叔虞於唐,其子燮繼位後改其國號曰晉。
青銅器銘文記載
山西省曲沃北趙晉侯墓地的第六次發掘工作,出土了一件方鼎,因其銘文內容,被稱為叔夨方鼎或者叔虞鼎[1]。銘文有周王賞賜叔夨的內容。李伯謙認為,此叔夨就是唐叔虞,此處的王就是周成王[2]。
《考古》雜誌2007年3月發表了朱鳳瀚的文章《堯公簋與唐伯侯於晉》,介紹了香港地區出現的私人收藏的西周青銅器堯公簋,其銘文有「唐伯侯於晉唯王廿又八祀」的內容[3]。據陳久金說,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就此專門召開會議,認定此「廿又八祀」也就是以28年來紀年的王為周成王,以此器作為周康王在位超過28年的證據[4]。
子女
燮,繼位後改其國號曰晉。
賈伯公明,小兒子公明封於賈(今山西省襄汾縣西南),後來遷至賈地(今陝西省蒲城縣西南)
唐叔虞生平簡介歷史如何評價唐叔虞?
2016-01-20 11:31:15 編輯:xiongyuanyuan 首頁
唐叔虞,亦稱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於,因封在唐國,史稱唐叔虞。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同母弟,母王后邑姜 (齊太公呂尚之女),周朝諸侯國晉國始祖。
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年幼繼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攝政。周公旦滅亡唐國後,把唐地封給叔虞,唐叔虞死後,其子燮(燮父)繼位。燮繼位後遷居晉水之旁,改國號為晉,是為晉侯燮。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唐叔虞,亦稱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於,是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周成王姬誦的同母弟弟;母親王后邑姜,是齊國開國君主齊太公呂尚(即姜子牙 )的女兒。
受封唐地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叔虞的父親周武王滅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權。周武王十四年(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叔虞的哥哥周成王繼位。周成王繼位時年幼,所以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攝政。
唐叔虞生平簡介歷史如何評價唐叔虞?
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諸侯國唐國(唐國地處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有一百里)發生叛亂,威脅周王室在河東地區的統治。同年十月,周成王派周公旦率軍平息唐國叛亂,將唐國百姓遷到杜地,並將周王室子孫遷到唐地。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成王將唐地分封給弟弟叔虞,叔虞於是成為唐國國君,因此故稱唐叔虞。
去世子繼
唐叔虞死後,他的兒子姬燮 (亦稱姬燮父)繼位。姬燮繼位後,因遷居到晉水之傍,故將國號改稱“晉” ,是為晉侯燮。
主要成就
當時,由於唐國地處夏人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加上叛亂剛剛平息,局勢動盪不定,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叔虞受封治唐後,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執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法,以夏戎之政治夏戎之地:以夏戎之法理夏戎之民。推行政策一年后,即见成效。农业、牧业都得到显著发展,政绩斐然可观。
唐叔虞生平簡介歷史如何評價唐叔虞?
叔虞治唐之所以成功並且久遠,關鍵在於執行“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正確方針,大量歷史證明,這一方針成為晉國的傳統國策,並對後來晉及韓、趙、魏三國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從而形成三晉文化體系中尚公、尚法、尚賢的特色。
唐叔虞作為晉國立國創業的始祖,作為三晉文化的創世人,其歷史功績不可磨滅。
歷史評價
司馬貞《史記索隱》:“天命叔虞,卒封於唐。桐珪既削,河、汾是荒。”
唐叔虞家庭簡介以及後裔姓氏
2016-01-20 11:38:21
家庭成員
父母
父親:周武王姬發。
母親:王后邑姜,齊太公呂尚之女。
兄弟姐妹
兄弟
周成王姬誦,唐叔虞同母兄。
邘叔,邘國始封君主。
應侯,應國始封君主。
韓侯,韓國始封君主。
姐妹
太姬,周武王長女,陳國君主陳胡公之妻。
子孫
兒子
晉侯燮,諡號不詳,名燮(一作燮父)。
賈共公,名公明,叔虞少子,賈國始封君。
孫子
晉武侯,名寧族,晉侯燮之子。
賈宣公,名梁,賈共公之子。
後裔姓氏
唐叔虞的後裔姓氏,主要有晉姓、楊姓、韓姓、何姓、溫姓、賈姓、簡姓、曲姓、解姓、侯姓、欒姓、席姓、先姓、谷姓、冀姓、步姓、籍姓、閻姓等
唐叔虞-周朝諸侯國晉國始祖
唐叔虞,亦稱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於,因封在唐國,史稱唐叔虞。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齊太公呂尚之女),周朝諸侯國晉國始祖。
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年幼繼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攝政。周公旦滅亡唐國後,把唐地封給叔虞,唐叔虞死後,其子燮(燮父)繼位。燮繼位後遷居晉水之旁,改國號為晉,是為晉侯燮。
歷史上第一位諸侯王唐叔虞的祠
唐叔虞簡介中唐叔虞又名叔虞,因為他的封地在唐地(也就是現在的山西地區)所以他叫做唐叔虞。實際上他本姓周,是周朝時期開國皇帝周文王姬發和王后邑薑的第二個兒子,也是周成王的親弟弟。
唐叔虞雕像
唐叔虞雕像
唐叔虞出生的時候極具有神話色彩,據說他出生的時候神已經為他起好了名字,確定了封地。唐叔虞的一生也是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他是西周時期諸侯割據晉國的始祖。周成王和唐叔虞一起玩的時候看到了落下的葉子,於是就將它作為封地送給唐叔虞。當時由於落葉的脈絡代表的就是唐地,所以周成王作為大王一言九鼎,就將唐地封給了唐叔虞,這樣唐叔虞就成為了周朝第一位諸侯王。
周成王將唐地作為封地給了他之後,他就開始了自己治理唐地的道路。他剛到唐地的時候可以說那裡是非常混亂的,政治不夠清明,官員和富商勾結欺壓百姓。經濟更是混亂不堪,百姓生活艱難。唐叔虞總結了前人治理唐地的教訓,提出了新的治理方案。這套方案主要講述的就是遵循原來當地百姓的生活習慣和經濟買賣方式進行管理。這套方案在魏晉時候就有統治者藉鑑,在後世中也得到了利用。這套方案推行之後,唐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都得到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唐叔虞簡介中他將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唐地,受到了當時百姓的愛戴
唐叔虞祠
唐叔虞又名叔虞、太叔,是周朝開國皇帝周武王姬發和邑姜王后的兒子,他的哥哥就是周成王。成年之後周成王就將唐地作為封地給了他,所以可以說唐叔虞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諸侯王,也是西周時期晉國的始祖。
唐叔虞祠
唐叔虞祠
唐叔虞祠就建立在現在的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部懸甕山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晉祠之中。這個晉祠是為了紀念唐叔虞和他的母親邑姜王后的。據說周成王登上帝位後,由於自己年幼不能夠獨立的處理政事,於是就有了輔佐的大臣。有一次周成王和自己的弟弟唐叔虞在一起,看到了飄落的樹葉,於是就說要將它作為弟弟的封地,輔佐大臣聽到了這件事就強烈要求周成王兌現諾言,但是周成王說那隻是玩笑。輔佐大臣卻說王不可言而無信。周成王只好將唐地封給了唐叔虞。唐地的主要地區就是現在的山西地區,所以唐叔虞祠就建在這裡。
唐叔虞祠周圍種滿了樹木,鬱鬱蔥蔥,內部更是有幾十座古時的建築物,上面的雕刻十分的精緻。整座祠都給人一種幽靜,典雅的感覺,這裡環境優美,風景秀麗,具有非常明顯的漢代文化特色。唐叔虞祠更是因為雄偉的建築群和高超的雕像聞名於世,晉祠中的侍女像、聖母像還有難老泉被稱為是“晉祠三絕”每年到這裡來觀賞的人不計其數,唐叔虞祠使得太原成為著名的遊覽勝地。
唐叔虞祠的建立是山西人民對這位諸侯的尊敬和愛戴,更是山西文化的里程碑。
[導讀]唐叔虞簡介唐叔虞簡介中唐叔虞又名叔虞,因為他的封地在唐地(也就是現在的山西地區)所以他叫做唐叔虞。實際上他本姓周,是周朝時期開國皇帝周文王姬發和王后邑姜的第二個兒子,也是
唐叔虞墓
唐叔虞是周朝開國帝王周武王姬發和邑姜王后的第二個兒子。本名姬虞,由於他成年之後他的封地在唐地,所以大家都叫他唐叔虞或者叔虞、太叔,他是西周時期周朝諸侯國晉國始祖。
唐叔虞墓
唐叔虞墓
唐叔虞在離世之後,後人就將他的墓建在了現在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牛家口村東晉王嶺的地區。這個墓又稱為晉王嶺,是現在的市級保護文物,主要有一大一小兩個組成。大的大約還剩下十米高,小的大概還剩下五米。在唐叔虞墓的周圍依稀可以看到周朝時期的建築。唐叔虞在出生的時候就很不平凡,當時他的母親邑姜夢到天上的神仙告訴她,她將要出生的兒子將來應該取名為虞,將來會將唐地封給他。果然在唐叔虞出生之後,手掌心的線條看起來就是一個虞字,於是就給他起名為唐叔虞,長大後周成王更是將唐地封給了他。可見唐叔虞在一定程度上很受上天的厚愛。唐叔虞到達唐地之後勵精圖治,很快就平定了當時的叛亂,維護了唐地的發展,使得當地百姓和樂,人民生活幸福。
唐叔虞墓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西周時期建築的特點,其中的陶器、青銅等等很有時代的特色,是後代研究西周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依據之一。唐叔虞墓的保存狀況,也體現出了他的後人對這位周朝第一位諸侯王的尊敬。唐叔虞一生成就非凡,死後更是受到了後人的崇敬。
歷史趣聞:唐叔虞是晉國始祖 卻為何失去了在晉祠的主神位?
2016/04/27 來源:TENGTV
晉祠位於晉源鎮西南10里,背靠懸瓮山,前臨晉水,自唐代以來就是中國北方的著名風景區。關於晉祠的最早記錄出現在酈道元《水經注·晉水》中:「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同一時期的《魏書·地形志》也提到「晉陽西南有懸瓮山,一名龍山,晉水所出,東入汾,有晉王祠」。可見,晉祠最早是祭祀晉的始封之主唐叔虞的祠堂。晉祠的主神在宋以前一直都是唐叔虞,直到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年)的《新晉祠碑銘並序》中,唐叔虞的位置也沒有動搖。但幾十年後,昭濟聖母突然出現,將唐叔虞從主神位上擠了下去。到了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高汝行主持重修晉祠時,在聖母殿南側又建了一個梳妝樓,樓中坐瓮女神就是後來的水母。
晉祠
關於唐叔虞,《史記·晉世家第九》中記載,邑姜夢到天對武王講:「余命女生子,名虞,余與之唐」,後來邑姜生子,手中有文「虞」字,便取名為「虞」。武王崩,成王立,唐地反叛,被周公誅滅。成王年幼時曾與叔虞戲耍,削桐葉為珪,交給叔虞,說道:「以此封若」,史官聽到後,請成王擇日立叔虞。成王說:「吾與之戲耳」。史官說:「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就把叔虞封到了唐。因唐地有晉水,叔虞子燮改國號為晉。這就是著名的「剪桐封弟」的故事。
宋代之前,晉祠就是指唐叔虞祠,而且其位置就在今日之聖母殿。《水經注·晉水》載: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宋太平興國九年趙昌言撰《新修晉祠碑銘並序》載:況復(唐叔虞祠)前臨池沼,泉源鑒澈於百尋;後擁危峰,山岫屏開於萬仞。整個晉祠內,唯有今日之聖母殿的位置能夠符合這兩個文獻的描述。到了元代至元四年(1267年)弋彀撰《重修汾東王廟記》時,唐叔虞祠已經改在今日坐北朝南的方向上了。唐叔虞究竟為何失去了在晉祠的主神位?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唐叔虞其實是一個有「前科」的神。隋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任太原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為副,時逢隋朝江山風雨飄搖,狼煙四起。是年,馬邑校尉劉武周據汾陽宮舉兵反隋,李淵與王威、高君雅商議將集兵平叛,此時李淵已早有奪取天下之心,於是命李世民與劉文靜及門下客長孫順德、劉弘基去招兵買馬,不到半個月,李世民便募集了一萬兵馬,李淵又遣密使召建成和元吉二子來到太原。王威和高君雅見形勢不對,唯恐李淵造反,便想借請李淵赴晉祠祈雨的機會拿下他。晉陽鄉長劉世龍得知此事,密告李淵。五月,李淵將此二人斬首之後,在唐叔虞祠下誓師,第二年奪取了長安。唐貞觀十九年(645年),李世民重回晉陽,次年詣晉祠,寫下不朽名篇《晉祠之銘並序》,這通碑如今還保存在晉祠博物館的唐碑亭內。唐叔虞固然沒有辜負李淵的期望一路保佑他順利地奪取了天下,但自己也背上了一個保佑造反的惡名。但如果認為趙宋朝廷是因此將唐叔虞請走的,那何以在重修晉祠的時候沒有想到這一層,甚至在太平興國碑中,仍舊不遺餘力地稱頌唐叔虞「澤及民生」之德呢?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趙光義經過充分籌備,第三次下河東。四月二十日,趙光義親抵晉陽城下,駐馬「汾東行營」(今太原市晉源區龐家寨東北,也就是後來的平晉縣所在),親自督軍日夜不息攻打晉陽。五月,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降宋,城內糧草斷絕,人心渙散。五月初五日,劉繼元終於納表投降。但晉陽的苦難並沒有就此結束,劉繼元投降之後,晉陽百姓還在繼續抵抗,尤其是民間的習武組織「弓箭社」更是給宋軍製造了不小的麻煩,老百姓甚至拿磚頭瓦塊攻擊宋軍。
趙氏兄弟費盡心機和氣力打下晉陽,本就怒火難平,百姓的抵抗更是火上澆油。趙光義大罵晉陽人是「盛則後服,衰則先叛」的頑民,竟然下令將晉陽所有百姓驅逐出城,在五月十八這一天,一把大火將千年古城化為灰燼。老幼不及出城焚死者甚眾。第二年,趙光義再次引汾、晉二水灌晉陽廢墟,終於連廢墟的痕跡也沒有留下。宋朝將太原府治移到北面20公里的唐明村,也便是現在的太原市,同時在「汾東行營」邊上築起一個周邊不過四里的小城平晉縣,禁止當地百姓返回晉陽故城居住,並將趙光義指揮作戰時駐紮過的行營改建為統平寺,後來真宗趙恆將其改名為崇聖寺,立「崇聖寺碑銘並序」碑於寺中,誇耀其平定北漢之功。
趙光義攻下晉陽之後,還仿照李世民的《晉祠之銘並序》在晉祠立了一通「新修晉祠碑銘並序」碑,俗稱「太平興國碑」。傳說這塊碑的碑文被當地人逐字逐句地鑿掉了,現在晉祠勝瀛樓下立著一通光禿禿的「無字碑」,據說就是當初的「太平興國碑」。太原縣從明至清共五個版本的縣誌,只有嘉靖《太原縣誌》錄了這通碑文,其他縣誌對此隻字不提。而唐叔虞也正是在北漢被征服之後的最初這段時間被請出了正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pagebreak][pagebreak]
2016年的元旦,轉瞬即逝。據考證,中國古代的新年第一天,多被稱為元日,又稱元旦、元朔、元春、元正、元辰等,那麼「元旦」一詞是何時被固定使用的呢?昨天,南京城市史研究者、江蘇省近現代史學會會員胡卓然告訴記者,他近日通過搜集史料,整理出了「元旦」一詞「誕生」的前後經過。原來,元旦是源自一個「改元」的構想。「而最初這個構想就是由孫中山提出的。」他告訴記者,第一個元旦的前夜,改元的決議就已經傳達至南方各省。民國著名記者邵飄萍還以「元旦」為題,激情澎湃地發表評論,讚美了在南京通過的改元決議。
1911年12月31日「誕生」於南京
元旦作為稱呼之一,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在多種稱呼並列的漫長歷史時期里,元旦的使用頻率並不高。「到了清朝的時候,以『元旦』作為新年第一天的記錄才漸漸多了起來,並且成為了正式的用法。」胡卓然以《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為例,介紹道:「這裡面有一份上諭:『元旦朝賀,凡三品以上之大臣年逾七十者,不必隨班行禮,俟百官朝賀後,朕回乾清宮,伊等至乾清門請旨。欽此。』」
而把公曆的1月1日命名為「元旦」,研究界往往誤認為源自1912年1月2日《臨時大總統改元通電》中的「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該通電又有「訂於陽曆正月十五日補祝新年」的內容,更讓人們認為現代意義上的「元旦」一詞的出現遲於1912年的1月1日,是後來補充追認的。
「實際上,通過歷史檔案的記錄可知,公曆元旦在此前的1911年12月31日已經『誕生』於南京。於是,1912年1月1日作為第一個公曆元旦,也是實至名歸的。」胡卓然說。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之後,宣布獨立的各省都督府派出的代表,於11月中下旬在上海組織了「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簡稱「各省代表會」)。12月12日起,代表們來到南京,在江蘇省諮議局(舊址大樓在今湖南路省軍區大院內)繼續召開會議,開始為組織南京臨時政府而努力。
奉天省諮議局派出的代表吳景濂,在其記錄的《組織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會紀事》里留下了當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日(公曆1911年12月31日)的一段會議記錄:「經議決:自陰曆十一月十三日起,即陽曆元旦,改用陽曆,以中華民國紀元,稱中華民國元年正月一日。」(見該書1913年3月鉛印本,第24頁)上海《民立報》當時駐南京的通信員劉星楠,在其後來的記述《辛亥各省代表會議日誌》里也記錄了這一天會議的上述決議。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dn7n2Q.html
「晉國霸業」之桐葉封弟——唐叔虞!
2018-01-08 由 蜀山筆俠 發表于歷史
晉國霸業
晉國,是周朝的一個重要宗親國,它對周朝的走勢產生了重要影響。特別是在春秋時期,晉國主宰了整個中原,它和楚國的爭霸成了春秋向戰國演變的主旋律。可是這麼一個超級大國最終沒有死在別人手上,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它因為分裂而滅亡。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導致這個龐然大物的倒下呢?從今天開始,筆者將為大家講述晉國霸業的故事。
先從晉國的建立開始說起吧。
晉國的建立可以說是一個玩笑,也可以說是一個經典。它因為一個人的玩笑和另一個人的認真而誕生。這個故事就是:桐葉封弟。
在周武王滅商建周以後,晉國其實並不是眾多功臣和宗親的封國之一。那時在晉國的土地上,還屹立著一個堯帝的後代統治的諸侯國——唐國(堯因此稱為「唐堯」,唐國地處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約一百里)。
唐堯
周武王死後,其子周成王即位,其弟周公旦輔政。周公旦的哥哥管叔鮮為爭奪輔政權而聯合殷商的殘餘勢力發動了叛亂,周公旦開啟了第二次東征(第一次即武王伐紂)。叛亂平定後,周公旦在關東地區建立了新都——洛邑,稱為「成周」,原鎬京稱為「宗周」,周公旦把行政中心全部搬到了成周。
周朝兩京
這時,成周北面的唐國發生了叛亂,周公旦再次率軍前往平叛。叛亂平息後,周公旦將原唐國的百姓遷往別處,將周王室的子孫遷過來,在這裡實施新的統治。
到底派誰去統治唐地呢?此時還是個大孩子的周成王給他的弟弟姬虞開了一個玩笑,他將一片梧桐葉子削成圭玉的形狀,然後交給姬虞說:我把這塊地封給你。結果這句話被周成王身後專門負責記錄天子事跡的史官太史佚給記下來了。後來太史佚把此事告訴了周公旦,周公旦為了讓周成王長長記性,明白什麼叫君無戲言,於是讓周成王將唐地封給了姬虞。這就是「桐葉封弟」的故事。
桐葉封弟
這個故事出自於《呂氏春秋·審應覽第六·重言》,其真實性當然值得懷疑。但從理論上看,為了鞏固統治,周天子將他的近親封為諸侯也是必然的。
姬虞於是成為周朝唐國的始封君,所以,姬虞又被稱為「唐叔虞」。這個唐國就是後來的晉國,那麼它是怎麼被改為「晉」的呢?
唐姓始祖——唐叔虞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ez55rmq.html
唐叔虞,姬姓,名虞,字子於,又稱晉唐叔虞。
青銅器銘文記載
山西省曲沃北趙晉侯墓地的第六次發掘工作,出土了一件方鼎,因其銘文內容,被稱為叔夨方鼎或者叔虞鼎[1]。銘文有周王賞賜叔夨的內容。李伯謙認為,此叔夨就是唐叔虞,此處的王就是周成王[2]。
《考古》雜誌2007年3月發表了朱鳳瀚的文章《堯公簋與唐伯侯於晉》,介紹了香港地區出現的私人收藏的西周青銅器堯公簋,其銘文有「唐伯侯於晉唯王廿又八祀」的內容[3]。據陳久金說,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就此專門召開會議,認定此「廿又八祀」也就是以28年來紀年的王為周成王,以此器作為周康王在位超過28年的證據[4]。
子女
燮,繼位後改其國號曰晉。
賈伯公明,小兒子公明封於賈(今山西省襄汾縣西南),後來遷至賈地(今陝西省蒲城縣西南)
邑姜的簡介 邑姜是誰 周武王與邑姜的故事
2015/12/29 來源:歷史趣聞
[導讀]邑姜是誰邑姜姓姜,是齊太公呂尚的女兒。周朝開國之君即周武王姬發的王后,也是周成王、唐叔虞的母親。關於邑姜的真是身份,在正史和野史中都有相關的記載,主要的說法主要有兩種。
邑姜是誰
邑姜姓姜,是齊太公呂尚的女兒。周朝開國之君即周武王姬發的王后,也是周成王、唐叔虞的母親。關於邑姜的真是身份,在正史和野史中都有相關的記載,主要的說法主要有兩種。那麼邑姜是誰呢?
邑姜圖
根據相關的歷史記載她是周武王姬發的王后,周武王在推翻商紂王的統治的時候,這位王后跟隨他南征北戰,照料他的生活起居,由此可見邑姜和周武王的家庭是很和諧的。在周武王登上王位之後就將邑姜封為王后了。傳言這位王后將後宮治理得僅僅有條,周武王主外,邑姜主內,她是一位非常賢能的王后甚至得到了朝中大臣的誇讚。
還有一種說法說,邑姜姓姜是歷史上著名的姜太公的女兒。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這裡說的就是這個姜太公姜子牙。據說周武王伐紂的時候,姜太公在他的身邊幫助他出謀策劃,是他的左右臂膀。姜太公覺得姬發知人善任,為人仁義,是一位難得的好男兒、好帝王,於是就將自己的女兒邑姜嫁給了他。邑姜嫁給他之後也很是爭氣,將他的後院治理的僅僅有條,並且為他生了兒子。男主外,女主內,一家人可謂是和睦美滿的度過了一生。
所以說,整體來講邑姜是姜太公的女兒,是姬發的王后,也是周成王、唐叔虞的母親,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一位難得的賢后,今天的太原晉祠,裡面供奉的就有她。
邑姜怎麼讀
邑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被周武王稱為十大治世之臣,有著卓越的政治才華。邑姜也是周朝開國帝王周武王的妻子即王后。邑姜姓姜是姜子牙的女兒,也是後來的周成王,唐叔虞的母親。邑姜一生過得很是順暢,很是得周武王的歡心和喜愛。那麼邑姜怎麼讀的呢?
邑姜彈琴
根據對古代歷史和文字的考察來看,邑姜的漢字拼音應該是Yi(降聲)Jiang(平聲)。邑姜本姓就是姜,所以姜的讀音是可以確定的。邑在古代主要講的是封地,是都城,是縣,由此可以看出姜子牙對自己女兒的期待,他不僅僅希望她將來相夫教子,更加希望他像男兒一樣志在四方,在這個亂世之中找到自己的地位。當然他的女兒也沒有辜負他,最終成為一代王后。傳聞邑姜在懷孕的時候,也就是有了後來的周成王的時候,依舊恪守自己的禮法,教養非常好。即使懷孕,站立的時候也是堂堂正正的,絕不會東倒西歪的。在坐下的時候也是非常嚴肅的,很有王后的風範。即使是在說笑的時候也不會大聲地喧譁,讓人感覺有失禮數。在她一個人待著的時候也不會隨便蹲在地上,生氣的時候更是不會隨便罵人,由此可見她是非常注重胎教的。這些可以看出這位王后的表現是符合她的名字的。
所以說邑姜應該就是讀Yi(降聲)Jiang(平聲)的,這個名字是符合姜子牙對自己女兒的期待的。
周武王 邑姜
周武王和邑姜是什麼關係呢?邑姜是周朝開國皇帝即周武王姬發的結髮妻子,周朝時期姜太公的女兒,也是後來周成王、唐叔虞的母親。周武王字姬名發,生於公元前1087年,是武王伐紂的主角。商朝滅亡之後姬發登上帝位,成為一代帝王,創立周朝。於公元前1043年死亡。
邑姜像
周武王和邑姜之間是夫妻關係。傳聞邑姜為周武王姬發創立周王朝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姬發在年少的時候就是失去了自己的哥哥,自己的父親也被商紂王害死,所以他立志報仇。後來他就遇到了當時著名的謀臣姜子牙,姜子牙很是器重姬發,他知道姬發的實際情況,並且對他進行了考驗。最終他下定決心來輔佐姬發,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內,姜子牙將自己的女兒邑姜嫁給了姬發。邑姜嫁給周武王之後就開始了伴隨周武王南征北戰的生活,可以說是及其艱苦的。後來姬發登上皇位之後,就冊立邑姜為王后。這位王后並沒有因此而驕縱,相反她很努力地幫助周武王。周武王有什麼不好的毛病,大臣不願意直接告訴他,被邑姜發現之後。邑姜就會從側面提醒周武王,這件事情哪裡哪裡做的不太合適。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封建社會時期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狀態。邑姜為周武王打理後宮,並且為他生下了兩個兒子作為繼承人。她的兩個兒子在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位就是未來的皇上,另一位就是唐叔虞了。
周武王和邑姜一生幸福,他們共同經歷了磨難,有著深厚的感情,是一對模範夫妻。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KJnkRg.html
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聖母即周武王之妻子邑姜,亦為姜子牙之女兒。為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之王后,周成王、唐叔虞之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太原古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