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是在鎌倉時期(1185年到1333年)從中國傳入日本,並在江戶時代(1603年到1868年)廣為流傳,在1873年被正式使用在法律文件-日本銀行在19世紀中期開始使用印章,任何交易都要求客戶要蓋印。在電子交易發達的時代,日本千禧世代覺得帶印章去銀行提款,實在很落伍又麻煩。為了吸引日本年輕人,日本數家大型銀行近日決定逐步取消蓋印要求-日本許多官方文件仍使用印章,例如小企業的合同、結婚證書及房屋所有權證書等。父母經常在孩子成年後為他們購買手工製作的印章,遊客也喜歡在傳統老店刻印章作為紀念品,大約在中國元朝時期傳入日本的印章,於十九世紀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工具,廣泛使用在各類官方文件,包括銀行交易。一個多世紀後,日本銀行決定逐步淘汰印章的使用。https://is.gd/mlbAVe


印章是在鎌倉時期(1185年到1333年)從中國傳入日本,並在江戶時代(1603年到1868年)廣為流傳,在1873年被正式使用在法律文件。 https://goo.gl/Rm2aCy


公元57年漢倭奴國王印是東漢光武帝頒授給其屬國倭奴國的一枚金制王印 ,1784 出土/中古時期中日外交關係的正式建立/明治以後,日本指定該印為國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3DnmPD

日本天皇原來是山東大漢/“萬世一系”日本天皇“神族”是田氏齊國王室後裔/日本民間稱徐福為“金立先生”-徐福是日本神話中的猿田毗古神-日本起源於中國-姜太公神道教/仁德天皇就是隨徐福船隊出走的齊王建之子,繼位於公元前219年。/日本藏品国画山水画太公望图姜太公钓鱼图/日本各地與徐福姓名聯繫在一起的墓、祠、碑、宮、廟、神莊等遺址有50餘處,登陸點20餘處,傳說故事30餘個,覆蓋日本的17個縣。日本前首相羽田孜稱自己是徐福的後裔,日本人都尊徐福為“司農神”和“司藥神”,/徐福船隊的“男女三千”去往日本,齊國的道家文明以及《史記》所載的“五穀百工”也一同到達,深刻的改變了日本人的生活。/忍術起源於齊國姜太公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xegDQf


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光祿大夫無。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大夫、博士、御史、謁者、郎無。其僕射、御史治書尚符璽者,有印綬。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成帝陽朔二年除八百石、五百石秩。綏和元年,長、相皆黑綬。哀帝建平二年,復黃綬。吏員自佐史至丞相,十二萬二百八十五人

銀印青綬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qq28af


《漢書·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載,「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將軍之號。宣帝地節三年置大司馬,不冠將軍,亦無印綬官屬。成帝綏和元年初賜大司馬金印紫綬,置官屬,祿比丞相,去將軍。哀帝建平二年復去大司馬印綬、官屬,冠將軍如故。元壽二年復賜大司馬印綬,置官屬,去將軍,位在司徒上。有長史,秩千石。」玆據該表立此列表。在位年數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計算。本表亦列出更始帝、劉望、劉嬰和劉盆子時期的大司馬。西漢太尉、大司馬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CMMB6y


秦朝建國尉,在大良造之下。後改太尉,西漢初沿置,為最高軍事長官,與丞相、御史大夫並稱三公。太尉往往在國家有重大軍事行動時才任命,事畢則改官。西漢軍制,平時朝廷軍隊分隸衛將軍和諸校尉,戰時任命驃騎將軍、車騎將軍或材官將軍等諸將軍指揮,太尉是皇帝在軍事上的最高顧問,通常不直接領兵
漢文帝三年後時省時置。漢武帝時,改太尉為大司馬,作為大將軍、驃騎將軍的加號。東漢時復置太尉官,與司徒、司空為三公。歷代沿置,均為加官,無實際職務。魏晉以後改太尉為三公之一,雖位高卻無實權。因宋朝定例以太尉為武官的最高等級,故習慣稱高級軍官為太尉。元朝時不常設,明朝時廢。


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將軍之號。宣帝地節三年置大司馬,不冠將軍,亦無印綬官屬。成帝綏和元年賜大司馬金印紫綬,置官屬,祿比丞相,去將軍。哀帝建平二年復去大司馬印綬、官屬,冠將軍如故。元壽二年復賜大司馬印綬,置官屬,去將軍,位在司徒上。有長史,秩千石。

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國,綠綬。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復置一丞相。有兩長史,秩千石。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舉不法。

金印紫綬

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古代相國、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師、太保、前後左右將軍及六宮后妃所掌。後代指高官顯爵。

images (55)16c30006e2f27f328c5akinin00612017-05-31_135746  

金印紫綬

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古代相國、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師、太保、前後左右將軍及六宮后妃所掌。後代指高官顯爵。

金印の謎 - https://goo.gl/0vSWuv

太尉:古代中央軍事的最高官員,秦朝以丞相、御史大夫並為「三公」。漢朝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太尉管軍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監察。相當於現在的中央軍委主席。2、太守:漢朝官名。郡的最高長官。隋朝以後改叫「知府」。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市長。3、太師、太傅、太保:古代並稱「三師」。名義上皇帝的老師。前面加太子的,就是名義上太子的老師。都是監護與輔弼國君之官。虛銜,有實無權。

太尉---國防部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 太守---地級市市長 太師---皇帝的老師

宋代“太師”是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之一,正一品,高於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所以相當於宰相。但當初宋太祖唯恐宰相權柄過大,不利於皇帝專制,因而採用分化事權的辦法削弱相權。軍政大權歸樞密院掌握,而財政大權則由三司使掌握,宰相所掌僅限於民政了。在軍、財、民三權分立中,樞密使與宰相“對掌大政”,“號為二府”。所以,《水滸》中太師蔡京、樞密使童貫職位相當,但蔡京略高半級。

太尉是三公之一,正二品。顯然,這個職位比宰相、樞密使要低一級。如果把樞密院比作中央軍委的話,那末,不妨先把“太尉”的職權比作今天的國防部長兼總參謀長。但是,他又比現在的“防長”、“總長”的權限大得多:只要皇帝同意,他就有權隨意調動全國各地的軍隊

太尉_互動百科 - https://goo.gl/xSAzwq

太尉_互動百科 - https://goo.gl/xSAzwq

古代官職詳解:太尉,高俅高太尉是多大的官?
2016-10-17 由 悅讀圈 發表于 歷史
往期推薦:妙趣橫生的反腐對聯
文/閱讀悅讀 整理
一提到太尉,人們大抵會馬上想起一個人:高俅高太尉。
施耐庵的小說《水滸傳》中,高俅作為反面人物、十惡不赦的大奸臣而廣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場,因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術,被喜愛蹴鞠的端王所賞識。在端王登基成為皇帝後,高俅便飛黃騰達,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沖,手段之毒辣,心計之精巧,讓開卷不久的讀者瞠目結舌。《水滸傳》結束,108 條梁山好漢被高俅陰謀陷害幾近死絕。
高俅(?—1126 年),歷史上確有其人。
但真正的高俅,與《水滸傳》中的描述相差甚遠。據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揮麈後錄》記載,高俅,原本是蘇軾的「小史」(也就是小秘書一類的角色,《水滸傳》中說是書童),他為人乖巧,擅長抄抄寫寫,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且會使槍弄棒。
元祐八年(1093 年),蘇軾將高俅推薦給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詵(即王晉卿)。王詵是神宗皇帝的妹夫(《水滸傳》中說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端王趙佶(後來的徽宗皇帝)的姑夫。這個王詵是一個「書畫高手」,與在一旁坐冷板凳的端王關係密切,兩人經常在一起切磋書畫。
在正史中,高俅的記載並不算多,而且一個太尉這麼大的官職卻沒有本紀,這很奇怪。對他的歷史評價也是含糊不清,既然如此,至少可以猜度,高俅不算是個大奸臣。
那麼太尉究竟是多大的官呢?
太尉之名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或者軍委主席。
——歷代職能
(一)秦朝時,有太尉一職,卻無人擔任
太尉始於秦朝時期。秦王嬴政登基後,改設三公九卿。三公即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別為輔政,監察及治軍領兵。但秦朝並沒有人擔任太尉,也就是形同虛設。原因在於秦當時為中央集權制,軍政經合為始皇帝一體,所以若將兵權拱手送於他人之手,秦王政的統治會受到嚴重威脅。
(二)兩漢時,太尉不能直接統兵
到西漢時期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吏的名稱基本沿用了秦朝的制度。
但與秦朝不同的是,在皇帝之下設立了三套平行的官僚體系:
(1)丞相率領的外朝官;
(2)大將軍率領的內朝官;
(3)處理皇帝與皇族私人事務的宮廷官。
其中外朝官為西漢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權力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人分掌,其下分設九卿、列卿等。但由於官制名目甚多也有一定的分權目的,所以太尉的實權性時時不定。
按《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是漢朝的最高武職,不常置。不設置太尉時,則以太尉職歸丞相。
也就是說,皇帝覺得皇權受到危險時,可以不設這個職位。看來幾千年前老祖宗們都在這麼玩了。
《歷代兵制》記:京師之兵,止南北軍及中尉緹騎、郎中令諸郎、城門校尉屯兵。北軍屬太尉,南軍屬衛尉。武帝更太尉為大司馬大將軍,以寵將帥;而北軍分八校尉,以中壘領之(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凡八。)
而且,漢朝軍隊由各將軍、校尉統領,太尉不能直接指揮軍隊。例如周勃平定諸呂之亂時,身為太尉,卻不能進入上將軍呂產所指揮的北軍,只得詐稱帝命方進入北軍營地並取得指揮權。
東漢稍有變化。
東漢時期,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太尉管軍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工程,三公各自行使所負責事項的監察權,分別開府,置僚佐。
但從董卓開始,東漢實權已轉移到尚書台,太尉實為丞相﹐與西漢早期掌武事的太尉名同而實異。
(三)隋唐至元代,級別高,但成為虛職
隋唐以來,決策權轉移至中書門下,而行政權在尚書六部手中。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品級雖高,無實際職事,一般只是作為加官,尤以唐後期各種檢校官為甚。
宋初三師三公只是作為升遷資序所用,並無執掌。太尉舊在太保之下,自五代以來則提升至次於太師而在太傅之上。
只是,在徽宗年間,因防禦外敵和邊防需要,重定武官制度,太尉成為武階官之首,而司徒司空則被三少所代替。所以,高俅高太尉並不是虛職,而是貨真價實的國防部長。
元代三公僅作為加銜,後期也是加授極濫。
明清以後以原三師為三公,不設太尉。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qpl5kr.html


 

兩千年前,日本先民生活窮苦?曾先後從中國得走兩枚金印?
2017-02-17 由 路生 發表于 歷史
提示:「邪馬台國」被國際權威學術界一致認為是日本國家的起源,在中國古籍中有很多記載。《晉書》關於「邪馬台國」的記述可謂一幅風情畫,能讓人們看到其國民當時的生存狀態,也可以看到日本人在二千年前就「自稱」是中國人。另外,根據《三國志》的記載,「邪馬台國」首任女王卑彌呼擅長用鬼神之事迷惑百姓,被百姓認為是有「神功」的。而「邪馬台國」曾先後從中國得走兩枚金印。
漢光武帝劉秀
「邪馬台國」在我國古籍《三國志》就有記載,系倭女王國名。《三國志·魏書·倭人傳》中用了約兩千字的篇幅介紹了三國時代倭國的情況。《漢書·地理志》也有類似記載,稱其為「倭」國。《後漢書》成書時間要比《三國志》晚一些。據《後漢書》和《三國志》記載,「倭」國或「邪馬台國」在日本列島的九州島的東北部。
唐朝時期編寫的《晉書·列傳第六十七·四夷》用了幾百字介紹了「邪馬台國」的情況,這段記述翻譯成白話文即是:
倭人在帶方郡東南大海中,依山環海建立國家,島上多是山林,沒有良田,以海中動物為食。從前有一百多個小國相聯合,到魏朝時,有三十六個小國互相通好。全國有七萬戶人家。男人不分大小,都刺面紋身。自稱是西周太伯的後代,又說上古時代派使者到中國,都自稱自己是大夫……婦女的衣著如同被單,在被單的中央有一洞眼用來伸頭,都是披散頭髮,光腳而走……國中婦女占多數,但不淫蕩不嫉妒。不設公堂訴訟,犯有輕罪的人沒收他的妻子兒女,犯有重罪的族滅其家。從前以男人為君主。漢代末年,倭人發生內亂,攻伐不定,便立女子為王,名叫卑彌呼。
漢委奴國王金印
這段記述除了告訴我們,日本人兩千年前就「自稱」是中國人。對我們現在的人來說,有兩個地方比較「陌生」:男人犯輕罪會被沒收妻子兒女;女人穿的衣服是「被單」。不設公堂,輕罪就「沒收」人家的老婆孩子,重罪得滅全家,這「法律」也有點太嚴苛。只是不知道被「沒收」的老婆孩子,如果沒有勞動的能力由誰來養活?而女人穿衣讓人看到的是「邪馬台國」民眾的艱辛生存。
筆者分析,「穿被單」這事可能說得有點過,穿的不一定是被單,也可能是一塊類似於被單的布而,從中間掏個洞當衣服穿,分明是因為當時製衣技術相對落後和生活貧苦所致。通過這兩點,人們能看到兩千多年前茫茫大海上的「邪馬台國」因為封閉等原因而導致的落後生存狀態。
曹睿影視形象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讓人琢磨起來比較費勁兒,即是「邪馬台國」男人們打仗搞內亂,為什麼要立女人為王,是女人厲害還是別的原因?當然都不是,這一點《三國志》給了我們答案,即是卑彌呼擅長用鬼神之事迷惑百姓,年紀雖然很大卻沒有結婚,只有弟弟輔佐朝政。卑彌呼為王后,從來沒有外人能夠見到她的面,只有千名仕女以及一名送伙食的男人出入往處。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即是「法術」所致,迷信的人們有點信奉她為「神」的意思,人們認為她是有「神功」的
「邪馬台國」與中國三國時代的魏朝通好,兩國通過帶方郡頻繁往來。公元238年,卑彌呼女王派遣使者難升米朝見魏帝曹睿魏帝賜予卑彌呼以刻有「親魏倭王」的紫綬金印一枚,包括銅鏡百枚在內的禮物若干。這時候,大約是「邪馬台國」有一些麻煩,即是其與鄰國、男王統治的「狗奴國」有矛盾,專程前來向魏國求助。魏政府寫了篇檄文並派出使者支持「邪馬台國」,但是「狗奴國」對魏政府的檄文並不在乎。其後,「邪馬台國」與「狗奴國」暴髮長期戰爭,卑彌呼在戰爭中去世,「邪馬台國」擁立了一名男性為王,但是國中卻引起大亂,只好再度擁立卑彌呼一族的女性台與為女王,這才平息了內亂。
卑彌呼女王
類似「親魏倭王」的記載《後漢書》也有,《光武帝本紀》和《東夷傳》中說,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這一枚金印即「漢委奴國王金印」,作為中日兩國最早交往的證明,成了日本國寶。但是,一直以來日本的中國史專家對此存有疑惑。他們首先懷疑的是這枚金印的真偽,在金印發現的那個時代,已經有偽造這一枚小小金印的技術,因此,金印到底是不是中國之物讓人懷疑,或者這印章本就是時人為了某種目的而故意偽造。
公元236年,台與再度派遣使者來到中國。此時三國時代已經結束,晉朝占據了主導地位。再往後,邪馬台國就從中國的史書中失去了蹤影。這種「消失」並不是說不存在了,而是改名了,改名為「日出之國」了。現在,國際權威學術界一致認為「邪馬台」是Yamato(日語大和)的音譯。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6nnz593.html

公元57年漢倭奴國王印是東漢光武帝頒授給其屬國倭奴國的一枚金制王印 ,1784 出土/中古時期中日外交關係的正式建立/明治以後,日本指定該印為國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3DnmPD

16c900085073b9f7a6fe  

King_of_Dian_gold_seal  ファイル:King of Na gold seal.jpg

印綬 - Wikipedia - https://goo.gl/qoCAVU


 


 

卑彌呼(日語:ひみこ,170年-248年),古代日本邪馬台國[註 1]的女王。她是在《三國志》所載和曹魏往來甚密的倭女王,能使鬼道(方術),以妖惑眾,年長不嫁。漢桓、靈年間,倭國大亂,母系社會男主雖有漢綬金印不能服眾,因而造成倭國之亂,而卑彌呼以鬼道平定內亂登上王位,時年17歲。卑彌呼不參與政事,有弟弟輔佐治理國家。女王居住深宮,僅由一男子出入供奉飲食,有侍婢千人常在其左右。彌生時代日本列島大小諸候國30多個,卑彌呼女王為了鞏固邪馬台政權,花費巨大代價交接曹魏,明帝曹叡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授其金印。卑彌呼在位七十多年,於九十多歲高齡去世。死後大作冢,四周長百餘步,殉葬奴婢百人。
歷史上的記載
中國史書記載
188年 - 倭國大亂時代開始。之後,各國共推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為王,倭國因而安定下來。
238年 - 派遣大夫難升米、次使都市牛利出使魏國,獻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獲賜親魏倭王之金印紫綬和以絳地交龍錦五匹、絳地縐粟罽十張、蒨絳五十匹、紺青五十匹,答汝所獻貢直。又特賜汝紺地句文錦三匹、細班華罽五張、白絹五十匹、金八兩、五尺刀二口、銅鏡百枚、鉛丹(疑似三神器由來,鏡子於東方巫術方術而言,其用途類似西方的水晶球,百枚銅鏡對於女王,其價值遠超乎現代人想像)、真珠各五十斤。並難升米為率善中郎將,牛利為率善校尉,銀印青綬。
243年 - 再度向魏派遣使節。
248年 - 過世。葬於奈良箸墓古墳(其墳斷代為公元3世紀中頃,與《魏志》所提時間吻合,該墓長274米)卑彌呼以死,大作冢,徑百餘歩,殉葬者奴婢百餘人《魏志倭人傳》。
朝鮮半島的《三國史記·新羅本紀》中記載
173年 - 倭國女王卑彌呼派遣使者,出使新羅。(「二十年 夏五月 倭女王卑彌乎 遣使來聘」)
然而根據中國史書,要到356年才有出現跟新羅相關的記載。因而目前一般認為《三國史記》之作者藉卑彌呼來增加新羅國的存在年代。
卑彌呼的人物對應
自江戶時代起,就有很多關於卑彌呼到底等同於《古事記》及《日本書紀》上何人的討論及研究。不論到底何種說法屬實,可以肯定的是,這都會大幅改寫現今所知的日本古代史。
天照大神説
根據天文學的計算,大約在卑彌呼過世前後,於247年3月24日和248年9月5日、北九州地區可見到兩次日食。這樣的說法和日本神話中天照大神躲入天岩戶中,世界因而無光的記載(天岩戶)相符合。另外以統計學的方式,利用天皇的平均在位期間推算,也可得到卑彌呼的時代和天照大神的時代重合的計算結果。
因此,松本清張和井澤元彥等人提出了卑彌呼遭暗殺的說法。當日食發生之時,代表侍奉太陽神的巫女卑彌呼的靈力消失,因而遭到邪馬台國人民加以殺害。這種說法認為,卑彌呼遭暗殺後邪馬台國一時陷入混亂,直到新選出下任侍奉太陽神的巫女臺與才安定下來;這就是《日本書紀》中一度躲入天岩戶的天照大神又重新出來的記載的來源。然而此一暗殺說基於想像的部分過多,因而亦有許多不表認同的意見。
如果卑彌呼的確就是天照大神,那麼邪馬台國就必然位於九州地區。那麼,位於九州的邪馬台國為何又於何時東遷到畿內地區,目前則不得而知。有一說法是東遷即歷史上的神武天皇東征,但尚待進一步研究。
倭跡跡日百襲媛命説
倭跡跡日百襲媛命於《日本書紀》中又稱為倭跡跡姬命,古事記中則記載為夜麻登登母母曾毗賣命。
傳為《日本書紀》中倭跡跡日百襲媛命的墓,箸墓古墳的後圓部直徑約160米,這和《魏志倭人傳》中「卑彌呼死去 卑彌呼以死 大作冢 徑百餘步」的記載相一致。
一直以來,對於上述論點的反駁意見,以箸墓古墳的建造年代約在三世紀末至四世紀初,和卑彌呼所在的時代不符合的說法最為有力。但是最近,使用年輪年代法來推定的考古研究,指出古墳時代的開始年代可能比目前所認為的還要提早。如此一來,上述箸墓古墳的建造年代便有可能上朔至和卑彌呼沒年(248年間)相同的三世紀中期,因而使本學說再度受到注意。
倭姬命説
日本學者內藤湖南認為,卑彌呼可能是垂仁天皇的皇女倭姬命。
神功皇后説
《日本書紀·神功皇后紀》中,直接引用了《魏志倭人傳》中關於卑彌呼的相關記載。然而自江戶時代起,就有對於卑彌呼是否真為神功皇后的議論。按照此一學說,邪馬台國必然位於之後大和王權所建立的畿內地區。
反駁意見認為,神功皇后之子應神天皇與其母一同祀於奉祀八幡神的宇佐神宮(大分縣宇佐市),這與大和王權所在地相距過遠(但亦有意見指出神功·應神時期大和王權和朝鮮半島的來往增加,因而於來往航路的瀨戶內海沿岸設立奉祀神功皇后·應神的八幡宮並無不合理之處)。總之《日本書紀》上的相關記載,現在多被認為是作者為了將大和王權和卑彌呼連為一脈所添加的內容,不應作為史實的參考依據。
熊襲的女酋長説
本居宣長認為日本自古以來就是獨立自主的國家,無法認同《魏志倭人傳》上卑彌呼向魏朝貢,獲封倭王等記載。宣長因而提出卑彌呼是九州南部熊襲地區的女酋長,自稱倭王並和魏結交;如此就避免了天皇的先祖向中國朝貢的可能性。支持此一學說的還有鶴峰戊申、那珂通世等人,九州說即繼承此學說。
卑彌呼未在日本史留名說
卑彌呼就是卑彌呼,沒有明確的記載於現今可見的史書上的學說。《魏志倭人傳》上所記載的倭國·邪馬台國的各個事件,在日本本身的史書上全無記載。此種學說因而認為卑彌呼所統治的政權,於3世紀中期~後期之間滅絕,是故沒有必要將卑彌呼及其所統治的邪馬台國對應至現存之史書上。這樣的學說可說是將卑彌呼·邪馬台國相關的問題以比較簡潔的方式加以解決;但是否有足夠證據支持此一學說,則尚待以後研究。然而掌權者操控「歷史」之記載並非不可能,因此即使並無可見史書之記載,亦無法說明真無此人。相對於此,即使記載某人某時做了某事也未必真實。


自江戶時代起,就有很多關於卑彌呼到底等同於《古事記》及《日本書紀》上何人的討論及研究。不論到底何種說法屬實,可以肯定的是,這都會大幅改寫現今所知的日本古代史。
天照大神説
根據天文學的計算,大約在卑彌呼過世前後,於247年3月24日和248年9月5日、北九州地區可見到兩次日食。這樣的說法和日本神話中天照大神躲入天岩戶中,世界因而無光的記載相符合。另外以統計學的方式,利用天皇的平均在位期間推算,也可得到卑彌呼的時代和天照大神的時代重合的計算結果。
因此,松本清張和井澤元彥等人提出了卑彌呼遭暗殺的說法。當日食發生之時,代表侍奉太陽神的巫女卑彌呼的靈力消失,因而遭到邪馬台國人民加以殺害。這種說法認為,卑彌呼遭暗殺後邪馬台國一時陷入混亂,直到新選出下任侍奉太陽神的巫女臺與才安定下來;這就是《日本書紀》中一度躲入天岩戶的天照大神又重新出來的記載的來源。然而此一暗殺說基於想像的部分過多,因而亦有許多不表認同的意見。
同時,現代日語裡「卑彌呼ひみこ」的讀音和「日ひ巫女みこ」正好相同。
如果卑彌呼的確就是天照大神,那麼邪馬台國就必然位於九州地區。那麼,位於九州的邪馬台國為何又於何時東遷到畿內地區,目前則不得而知。有一說法是東遷即歷史上的神武天皇東徵,但尚待進一步研究。
倭跡跡日百襲媛命説
倭跡跡日百襲媛命於《日本書紀》中又稱為倭跡跡姬命,古事記中則記載為夜麻登登母母曾毗賣命。
傳為《日本書紀》中倭跡跡日百襲媛命的墓,箸墓古墳的後圓部直徑約160米,這和《魏志倭人傳》中「卑彌呼死去卑彌呼以死大作塚徑百餘步」的記載相一致。
一直以來,對於上述論點的反駁意見,以箸墓古墳的建造年代約在三世紀末至四世紀初,和卑彌呼所在的時代不符合的說法最為有力。但是最近,使用年輪年代法來推定的考古研究,指出古墳時代的開始年代可能比目前所認為的還要提早。如此一來,上述箸墓古墳的建造年代便有可能上朔至和卑彌呼沒年(248年間)相同的三世紀中期,因而使本學說再度受到注意。
倭姬命説
日本學者內藤湖南認為,卑彌呼可能是垂仁天皇的皇女倭姬命。
神功皇后説
《日本書紀·神功皇后紀》中,直接引用了《魏志倭人傳》中關於卑彌呼的相關記載。然而自江戶時代起,就有對於卑彌呼是否真為神功皇后的議論。按照此一學說,邪馬台國必然位於之後大和王權所建立的畿內地區。
反駁意見認為,神功皇后之子應神天皇與其母一同祀於奉祀八幡神的宇佐神宮(大分縣宇佐市),這與大和王權所在地相距過遠(但亦有意見指出神功·應神時期大和王權和朝鮮半島的來往增加,因而於來往航路的瀨戶內海沿岸設立奉祀神功皇后·應神的八幡宮並無不合理之處)。總之《日本書紀》上的相關記載,現在多被認為是作者為了將大和王權和卑彌呼連為一脈所添加的內容,不應作為史實的參考依據。
熊襲的女酋長説
本居宣長認為日本自古以來就是獨立自主的國家,無法認同《魏志倭人傳》上卑彌呼向魏朝貢,獲封倭王等記載。宣長因而提出卑彌呼是九州南部熊襲地區的女酋長,自稱倭王並和魏結交;如此就避免了天皇的先祖向中國朝貢的可能性。支持此一學說的還有鶴峰戊申、那珂通世等人,九州說即繼承此學說。
卑彌呼未在日本史留名說
卑彌呼就是卑彌呼,沒有明確的記載於現今可見的史書上的學說。《魏志倭人傳》上所記載的倭國·邪馬台國的各個事件,在日本本身的史書上全無記載。此種學說因而認為卑彌呼所統治的政權,於3世紀中期~後期之間滅絕,是故沒有必要將卑彌呼及其所統治的邪馬台國對應至現存之史書上。這樣的學說可說是將卑彌呼·邪馬台國相關的問題以比較簡潔的方式加以解決;但是否有足夠證據支持此一學說,則尚待以後研究。然而掌權者操控「歷史」之記載並非不可能,因此即使並無可見史書之記載,亦無法說明真無此人。相對於此,即使記載某人某時做了某事也未必真實。
閱讀更多:卑彌呼(https://zh.moegirl.org/%E5%8D%91%E5%BC%A5%E5%91%BC)
本文引自萌娘百科(https://zh.moegirl. org/),文字內容遵守【知識共享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3.0】協議。


邪馬台國的卑彌呼
~充滿神話和傳說色彩的邪馬台國之謎~
(譯者按*建議先按右上角開啟圖片)
西元3世紀時,統治中國400餘年時間的漢朝滅亡了,取而代之的是魏、吳、蜀三個強大的國家,為了一統中國全土而彼此鬥爭,就是後世稱之為三國的時代。
總之就是謀士計謀輩出,武將長期爭戰,進而產生很多英雄人物的浪漫時代。
這時中國的動靜在三國志上有詳細的紀錄。
在這上頭有一段文字描述當時日本的情形,這段大約2000字的紀錄稱為魏志倭人傳。因為這段紀錄,使我們在今天也能知道古代日本的情形。
以下是補充資料:
魏志倭人傳是日本對於中國史書《三國志》中記載魏國歷史的《魏書》(通稱《魏志》)中〈東夷傳〉所記載的倭人條的通稱。這是現存對於古代日本的情況最早的紀錄(約成書於3世紀後半,280年~290年間)。作者是西晉的陳壽。原本已亡佚,現存的版本均為後世之抄本。
全文共1988字,描寫了日本在大和王權建立以前(即彌生時代)的情況。當時的倭(後來的日本)是由許多小國構成,文中記述了各小國的位置、各國的生活樣式以及各國的官名等等資訊。由於其對各小國位置的記述可以有多種解釋方式,這就是現今對於邪馬台國所在位置的爭議起源。總之該文詳實記錄了當時倭人的風俗習慣、倭國的動植
物等資料,可說是現今研究彌生時代後期的古代日本時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
然而,被認為是我國歷史最古老的記錄書,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關於邪馬台國和卑彌呼的記述完全都不找到。
總之,如果連中國方面都沒有任何資料的話,那日本古代的邪馬台國和女王卑彌呼等就變成是杜撰的。
那麼根據中國方面的記錄,那個時候的古代日本是一個怎樣的狀態?

這個時候,中國方面稱日本為倭。在漢朝還存在的一個世紀時,日本國土上共有100個大大小小的國家,互相牽制交鋒著。
沒有多久,在這些小國之中,有一個佔據現在北九州,稱為奴國的國家嶄露頭角,漸漸成為一個龐大的勢力。
西元57年,奴國為了得到中國的強大權力當作後盾,所以派出了使者。
當時的漢光武帝,認可了奴國是倭的代表國。並且送了金印算是承認奴國在倭的領導地位。
然而,100年過去了,漢朝滅亡而中國進入三國時代。另一方面,受到中國朝代更跌的影響,奴國也失去威勢,日本再次陷入內亂的狀態。
1784年在志賀島發現的金印,大小約2.3公分的正方形,重約108公克,純金含量達95%。
內亂共分裂出30個小國家,並持續了數十年抗爭。不久,女王卑彌呼所統治的邪馬台國帶著強大的力量力壓諸國。
在3世紀中期,幾乎平定各國勢力的卑彌呼,向中國的三國之一--魏國派出使者,並獻上奴隸和布匹。
魏國是擁有中國東北部和朝鮮半島一部分的國家,在地理位置上也是最能對日本產生影響的國家。
魏國在當時,一方面跟朝鮮半島的強國高句麗呈對立狀態,另一方面也要堤防三國的另一個霸主--南方的東吳,所以需要倭的力量。
由於這些緣故,魏國不僅承認邪馬台國為倭的代表國之外,還送了金印和銅鏡等100件寶物這種破格的待遇。
魏國送了金印和銅鏡等100件寶物給邪馬台國。一般寶物也就罷了,送金印意味著這是最高級的禮遇。
然而,邪馬台國並不是真的完全統一了各國。在總數30個國家中,邪馬台國統治了其中29個國家,殘餘的一國,是稱為狗奴國的國家,這個國家依然不願服從邪馬台國,而成敵對的姿態。
簡單來說,就是卑彌呼女王所率領的聯合國和狗奴國這個強而有力的單一國家持續對立著。
恐怕,狗奴國就跟邪馬台國一樣,甚至在此之前就先向魏朝貢建立起關係。
不過一般認為魏將倭的代表國地位授予邪馬台國,是因為大多數國家都在其掌控之下,並不是說邪馬台國本身實力有多強。
邪馬台國所主導的29個國家,被稱呼為女王聯合,這個聯合好像不是傳統高壓統治,而是比較民主的同盟形態。
女王卑彌呼是被同盟的各國所認定的共主。而與聯合對立的狗奴國,是男王統治,充滿極權與相當好戰的實力派國家。
剛好和靠著領導個人超凡魅力的卑彌呼主導的女王聯合完全相異。
簡直像古希臘傳說的雅典娜和斯巴達一樣呈現完全對立的關係。
卑彌呼絕對不會在一般民眾前出現,總是身處深宮內院,身旁並有一千個侍女隨侍在側。
宮殿被三重設置的柵欄所包圍,周圍並有拿著武器的士兵警戒著。男人是不可能進入其中。
宮殿最裡面的房間是祭祀房(神殿),神靈會附體在她身上並下達神啟。
只有一位男性可以出入宮殿,他的弟弟被允許在神殿外接神啟與送飯食給她。
女王卑彌呼,待在宮殿裡頭誰都無法看到她的身姿。周圍拿著武器的士兵嚴格戒備著....
在當時,政治是根據占卦決定的。
簡而言之,就是從燒裂的骨頭進行占卦,進而決定今年是否會大豐收的祭祀全能時代。而根據神靈附體的巫女言語啟示,能主導國家的一切政策。
另如,如果從骨占中得知今年會發生飢荒或大規模的流行病的話,將會引起騷動。
然後為了平息山神等神靈的憤怒,將會獻上數名處女或者數十名奴隸,活埋或殺死獻祭。
天地變異等現象,即使是我們現代人也不一定完全能明白,更何況這些古人。
不過我們確實很難理解那個年代人的價值觀。
作什麼決定或者國家吉凶都要燒骨頭占卦,身為現代人的確很難接受這種做法。
晚上宮殿內進行占卦的想像場面:
穿著白色絲綢的服裝,脖子上掛著2重玉石的項鍊的卑彌呼,凝視著燒焦的骨頭裂縫。剎那間產生令人緊張而寂靜的空間。不久,她披著大袈裟的身體仰望著天。不知道是不是人所不知道的靈力正在她腦中?
忽然站起來的卑彌呼,遽說有著這個時代女人少見的高挑身材,和像雪一樣白的皮膚。有傳言說她繼承大陸系北方民族的血統(註*見文末附錄)。
逐漸的,她睜開細長而清秀的眼眸中帶有異樣的光輝。這是神憑時的狀態。她抱在胸的銅鏡格外閃耀時,口中念出一段像咒文的語言。
「我們,是同一個祖先的產物...異神的占卦上不認同...南方的火...快消失了! 天照神的使者...降臨了...異神也無法阻止!」
(譯者按*抱歉~~這段大叔翻譯不太出來,因為摻雜古式日文順序又亂所以我看不大懂...不過我又不信天照大神,所以看不懂好像又很正常?XD)
低沉的聲音,充滿不容侵犯的威嚴,在寂靜的黑暗中迴響..... 
恐怕,卑彌呼的占卦是這樣的感覺。
在魏志倭人傳上,有記載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況。
根據其上所述,男人的話,不論是大人或孩子在臉上和身體部位好像都有刺青。刺青圖樣根據所處各國花樣皆不相同,而刺青圖樣亦表示著身分。頭髮全部盤到頭上並用木棉的布包裹著。
所穿的衣服,男性只是纏著一條寬幅的布(譯者按*應該就是相撲那種纏腰布)。女性是穿著一種叫做貫頭衣的衣服,這是一條布從中間開個洞,頭從這裡伸出來,其他布料就自然垂下,只在腰部綁一條繩子。無論男女都光著腳。
住的地方是一種豎著的坑,約10個人住在一起。恐怕不分大人小孩的區別,甚至男女也沒分開全睡在一起。只有身份高貴的人能住在有地板的建築物裡面。
雖然是一夫多妻制,不過妻子間不會爭風吃醋,甚至嫁人後就從一而終。
倭人主食是生吃野菜,會放在木頭作的盤子用手抓來食用,至於喝的則是用竹子作成的杯子盛放。還有,倭人非常的喜歡喝酒,酒後還會喧鬧。
這個時期庶民的屋子形式,西日本有一部分開始出現高腳式的物子。
雖然生活水準不高,不過他們的禮儀卻是非常好的。對於身分比較高的,會雙手合十說話。如果在路上遇到,身分低的一方就要退到路旁草叢,恭敬地雙手觸地跪拜。
社會上竊盜和二者爭執的情況意外的少....
如果從現在的日本來看,那是個充滿現代少見倫理印象的社會。

今天,關於邪馬台國位於何處,一直被認為是古代迷團之一。
原因無他,歷史上因為唯一記載了邪馬台國資料的魏志倭人傳上的描述非常的曖昧。
如果照紀錄所指示方位去尋找的話,那將會越過陸地甚至到達遙遠的南方海上。這個紀錄怎麼看都很奇怪,不得不令人懷疑是否方位錯誤。
總之,大約修正60度左右應該就是正確的方向,我們依著這個方向試著尋找吧。
根據倭人傳紀錄,從朝鮮半島的帶方郡(帶方郡在魏的統治範圍內)出發到邪馬台國的路程有被記下。
上頭說,從面向日本方面,沿著韓國海岸水行7000里後,再橫斷海峽3000里,登陸九州之後再路行2000里。
所以算一算,從朝鮮半島的帶方郡出發,到最後目標的邪馬台國,一共有12000里之遠。
魏國時代的1里約相當於現代的80公尺,所以7000里就是現代的560公里,以當時的中國航行技術來說,1日約可行300里。也就是說船1日約可走24公里。
以這個速度為基準,沿著海岸乘船航行24天,就能到達為韓國最靠近日本方面的地方。
那麼從這裡,真正要渡海朝日本前進了。
首先,往南方前進1000里,就能到達對馬國。
其實從韓國的海岸看去,如果天氣晴朗的話就能看到淺淺的對馬島影。
因此,到這裡為止沒有問題。
對馬是個海上的孤島,島民此時應該是以採集海中生物過活。
接著,從對馬向南前進1000里的話到達壹岐。(譯註*倭人傳原文記載是瀚海,或許原作者筆誤?)
這裡是被一望無際的草木所覆蓋的島,不過良田稀少,人們必須靠著以物易物的方式維持生計。
當時這一條路線的大陸和日本連結的主要渠道,海峽的最小幅度有160公里,加上洋流的變化也很劇烈,以當時的航海技術來說風險不可謂不大。
然後從壱岐往南前進1000里可以到達末盧國,終於踏上了實質上的日本陸地了。
末盧國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約在佐賀縣松浦郡附近。也就是說從這裡開始,是西元3世紀左右,日本跟大陸之間主要的聯絡渠道。
末盧國約有4千戶人口,居民好像以潛水捕魚和採集貝類維生。
從這個末盧國東南方向出發步行500里,會到達伊都國。
也就是說這二國間距離只有40公里,大約走2日就可以到達。
伊都國是1千戶左右的小國家。
再往東南步行100里,會到達奴國。
算一算大概不到8公里就跟伊都國接壤了。
這個國家在2百年前,是被漢朝認可的倭國代表,不過現在整個國力都喪失了。
可是,紀錄上有2萬戶人口,好像又太多了一點。
修正魏志倭人傳60度方位的話,預測經過國的地理位置應該會是像上面的圖。
在博多灣入口附近的志賀島,發現了漢朝送的金印。從這個事情可以斷言,以前這附近應該也是奴國的領土。
從奴國往東出發100里,到達不彌國。
這個國家跟奴國相距約8公里就接壤,是個1000戶跟伊都國一樣的小國家。
終於可以不用步行了。從不彌國家出發就要乘船了。
根據倭人傳記載,乘船往南20日就能到達投馬國。這個投馬國有5萬戶的人口。
可是,要去邪馬台國的話,得從這裡乘船10天,外加徒步1個月才能到達。
就那樣,終於到達了邪馬台國。這個國家不僅是女王聯合的中心國家,就連人口也高達7萬戶。
倭人傳在介紹到這裡之後,也有提到殘餘的23個國家,不過只有提到名子而已。
在最後時,有寫到女王聯合神秘的敵對國家,狗奴國位於邪馬台國南方。
以上,就是魏志倭人傳所記載,怎麼到邪馬台國的方法和一些風土民情。
倭人傳上所繪製的邪馬台國語其他國家位子圖。
那麼,在這裡就產生問題了。
從不彌國要到達投馬國,得先水行20日。
從投馬國要到邪馬台國,得水行10日外加步行1個月。
從不彌國到投馬國這條路線還說的通。
就是沿著九州東岸,經過瀨戶內海向本洲方向前進。這段距離跟文字上所紀錄的數字相去不遠,
不過從投馬國之後,只有方向和日數表示,並沒有寫上距離。
這個就是讓後世人搞不懂的最大迷團。
可是,從韓國帶方郡到邪馬台國一共12000里,在到不彌國為止,已經跑完了10700里,考慮到殘餘的1300里,換算成現代距離來說大約100公里之內就會到邪馬台國。這樣的話,即使已經登陸本州,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到達近畿圈(譯註*近畿圈大約是滋賀県・京都府・奈良県・三重県・和歌山県・大阪府・兵庫県等地..
..看圖比較快)。
這就是近畿圈位置,可以看到魏志倭人傳上面所繪的圖,邪馬台國位置應該就是在這圈內無誤。
如果改個方位,從九州東岸往下的話,投馬國應該就是在九州的東北部,那邪馬台國的位置,應該就在稍稍下方的大分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狗奴國不是在熊本縣的話就在在宮崎縣這個位置。
可是另一方面,邪馬台國在近畿圈內的說法也算根深蒂固了,水行10日,再步行1個月,這樣也算深入大和地區的腹地。
假設是那個情況的話,那倭人傳最初記述12000里是錯誤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沿著這條線走下去,那投馬國應該就是在中國地區,狗奴國不是在紀伊半島就是在和歌山。
而且在大和地區,出土了相當多西元3世紀的古物和古墳,這個證據讓邪馬台國應該是在大和地區的說法極為有力。
因為這些原因,協馬台國真實所在地也分為在九州或在畿內圈的二大說法。
其他的說法,也有沿著瀨戶內海,來到四國的路線啦,或者是從築後川下來,到有明海的路線啦,這些說法讓事情更加的複雜。
甚至其中有些說法,認為邪馬台國和卑彌呼等等根本不存在,是中國方面所捏造出來的,這些見解讓事情真相變得更加錯綜複雜甚至無法收拾。
根據魏志倭人傳聞的解釋,可以看到圖上都是邪馬台國所在可能的位置,到底和者為真?
總之,不管是假定或想像邪馬台國的位置。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魏國使節團到達伊都國為止的紀錄都是真實的,而之後的路線,可能只是記下當地倭人所描述的路程或距離。
總之,看倭人傳後面國家都只是含糊的記述,可以假定這些地方的資料都只是被人轉述再轉述所紀錄下來的,使節團根本沒去過這些地方。
這樣的話邪馬台國不管是在哪裡,至少也要一些證據才能成立。
不論從那個地方出土的遺跡,遺物,墳墓和殉葬品的年代等證據並完全符合考古學家的驗證,各這幾個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一點。
不過這些地方所出土的遺物中,並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證據能證實邪馬台國真的存在過當地。

被魏國認定為倭人代表,並送金印和銅鏡百枚的卑彌呼,在此之後是怎麼樣的命運在等著她?
非常譏諷的,邪馬台國和魏國開始接觸不久,戰況突然告急。南方的狗奴國突然開始侵略邪馬台國的女王聯合。
狗奴國發動強力且激烈的攻勢使得邪馬台國陷入了苦戰。沒多久,卑彌呼向魏國請求援軍。
可是魏國跟邪馬台國還有狗奴國,雙方都有友好關係,所以在軍事態度上並不支持任何一方,取代之的是派了使節調停雙方。
在二方都沒把握把對方吃下的情況,內戰就這樣趨緩甚至停止了。
不過在內亂進行之中,卑彌呼死了。
一般認為死時是紀元250年的時候,死因不明。不過其中高齡老死和被暗殺的說法都有。
據說卑彌呼死後,有建了一個墳塚。這個墳塚好像是魏尺一百步(約140公尺)大小。據說在墳塚裡,有不少殉葬品等一百人以上的奴隸一起被埋了進去。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卑彌呼現在也還在這邊沉睡著。
卑彌呼死後,邪馬台國改立男王,不過人們並不認同,使得使得女王聯合成了分裂狀態。
邪馬台國見無法服眾,只能改立卑彌呼宗族的血脈,一個叫做台與(譯者註*倭人傳上紀錄是壹與,大概原作者一時分不清臺和壹的細微差別,所以寫台字)的13歲少女成為女王。
於是人們服從新女王,內亂平息了,和平再次到來。
魏志倭人傳的記述就到這裡。歷史上有關當時倭的記述全部結束了。
在此之後的史實是怎麼樣?
不久魏國滅亡,晉朝取而代之。西元266年,新上任的女王台與(壹與),向取代魏國的晉朝派遣了使者。
最後的記錄就這麼斷絕了,倭的一切成了黑歷史。
不知道晉朝是否接受台與(壹與)派來的使者,或受到怎樣的待遇,邪馬台國和狗奴國,最後的結果是如何也不得而之。
可是過去了一百多年的時間,史實上記錄在西元4世紀末左右,日本成了強大的統一王朝,甚至出兵朝鮮半島,和高句麗與新羅分別發生過好幾次的激戰。
總之,在這空白的1世紀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日本從本來相對落後到成為強大力量的單一國家。甚至可以對當時也強而有力的朝鮮半島的高句麗和新羅等國,勢均力敵地的激戰,到底發生了什麼產生這麼大的變化?
其實在西元4世紀,是被稱作神秘的世紀,也是日本古代史的空白時期。中國方面也沒有任何資料,日本方面也沒有文字。所以這個時期日本的古代史,可以說是充滿迷團甚至神話傳說的時代。
只是西元5世紀前半時,有文字紀錄大和朝廷成為日本第一個統一王朝的資料是真實存在的。

在西元6世紀寫的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有寫到神武天皇的傳說和倭建命(譯註*此為日本神話人物,另外一個稱號可能有人聽過,叫日本武尊,就是擁有天叢雲劍,又稱草薙劍的那位大神)等等的神話,其中建國的種種內容是以口述紀錄方式寫下。這樣說不定原本認為是幻想神話的內容中,卻也包括著部分真實,進而能從神話推測出一些空白的西元4世紀的事情。
(譯者按*就像咱們華人的孔子語論,也是後人紀錄而不是孔子本人所寫。)
神武天皇的傳說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天皇為了平定國家,而開始考慮最恰當建都的地方。思索的結果,認為東方比較好。天皇就從九州的日向出發,首先去了安岐這個國家(廣島縣),然後短暫停留在吉備國(岡山縣)。此後繼續向東前進,越過浪速(大阪灣)持續旅行。
據說天皇,一邊持續東進,一邊說服耀武揚威的眾神,終於到達畝傍山麓的僵原宮(奈良縣橿原市),在那裡平定國家。
還有倭建命的神話,倭建命有強烈性格但卻正氣凜然,受到天皇的命令,四處征伐不服從朝廷命令的未開化人和眾神。倭建命首先去九州的熊襲國。他穿著女裝潛入接近,趁著二位主人疏忽大意時完成刺殺。接著,返回都城途中訪問出雲國,事實上他要擊殺出雲建,所以刻意與之交好,後來用假的太刀跟出雲建換刀後,提出交流比試時一刀砍了他。
然而東方12國發生蝦夷之亂,天皇派他去夷平。
就這樣倭建命東奔西跑沒一刻清閒,說穿了根本就是一個熱血過頭的笨蛋。
可是這樣的神話,不正剛好符合西元4世紀中期,大和王朝統一國內的事實。
神武天皇和倭建命或許是想像出來的人物,不過一個國家所採取的行動,在普遍民智未開的年代,變成虛構的英雄人物甚至擬人化被傳頌,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基於這一點,下面都是假設性的說法。
台與(壹與)成為女王不久,南方的狗奴國就展開了強烈攻勢,最後邪馬台國女王聯合被征服了。征服九州島全境的狗奴國,把野心的矛頭轉向朝鮮半島。所以派了大軍渡海跟高句麗交戰好幾次。在此同時,為了真正地壓制其他國內勢力,所以把國都一點一點往東移,最後就成了大和朝廷這種說法。
另一個說法,是說邪馬台國跟狗奴國持續的對立,後來不堪狗奴國不斷騷擾攻擊而離開。
邪馬台國從九州渡海東進,到了大和地方。在大和安置下來的邪馬台國,開始反攻九州的狗奴國,後來打敗了狗奴國建立了強有力的大和王權。
另一個相反的說法,大和夾在在二大勢力間,利用空白的1世紀發展國力,最後誕生了不輸邪馬台國和狗奴國的強大勢力,就這樣大和國漸漸的征服了九州的邪馬台國和狗奴國二大勢力,成為了大和王朝這種見解。
如果是這個情況的話,倭建命毀滅的九州熊襲國,事實上就是狗奴國,而殺掉出雲建拿下的出雲國,事實上就是邪馬台國。
不過另一個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在畿內圈的邪馬台國,靠著地利優勢慢慢坐大,最後征服全國大小勢力成了大和王朝。
(譯者按*由地圖來看,畿內圈剛好在日本本島偏左,事實上圈內的京都、奈良等地,也是古時候日本的政治中心發源地,所以魏志倭人傳所繪的邪馬台國位置,正是日本最古老首都的前身。這麼想似乎也很合理。)
箸墓古墳
依「大和即邪馬臺」派之說法,邪馬臺國在於三輪山一代,而卑彌乎者以倭跡跡日百襲姬命比定之說亦有
權現塚古墳
福岡縣南端山門郡亦有其為邪馬臺之地之說.其地女山之神籠石與權現塚古墳,被視作卑彌乎之墓.
如果能找到一小段歷史的斷片,就像找到魏國送給卑彌呼的金印,或者是找到卑彌呼的墳塚甚至殉葬品的話,真相說不定一下子就會大白起來了。
解開虛幻的邪馬台國之謎的那一天能到來嗎?
如果真有這一天的話,說不定到現在為止的日本古代史,會被根徹底推翻也不一定。
傳說的都城,邪馬台國到底在哪裡?
女王卑彌呼,長眠之地到底在何處?
這種越思考越迷的迷中迷,說不定正是研究古代歷史的浪漫~~
-正文結束-
以下又是補充資料時間:

附錄:魏志倭人傳(只節錄卑彌呼部分,不然原文2000字我相信沒人想看完)
三國志魏書東夷傳倭人條 陳壽
其國本亦以男子為王,住七八十年,倭國亂,相攻伐歷年,乃共立一女子為王,名曰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年已長大,無夫婿,有男弟佐治國.
自為王以來,少有見者.以婢千人自侍,唯有男子一人給飲食,傳辭出入.居處宮室樓觀,城柵嚴設,常有人持兵守衛.
女王國東渡海千餘里,復有國,皆倭種.又有侏儒國在其南,人長三四尺,去女王四千餘里.
又有裸國,黑齒國復在其東南,船行一年可至.參問倭地,絕在海中洲島之上,或絕或連,周旋可五千餘里.
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難升米等詣郡,求詣天子朝獻,太守劉夏遣吏將送詣京都.
其年十二月,詔書報倭女王曰:「至詔親魏倭王卑彌呼:帶方太守劉夏遣使送汝大夫難升米,次使都市牛利奉汝所獻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以到.汝所在踰遠,乃遣使貢獻,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今以汝為親魏倭王,假金印紫綬,裝封付帶方太守假授汝.其綏撫種人,勉為孝順.汝來使難升米,牛利涉遠,道路勤勞,今以難升米為率善中郎降,牛利為率善校尉,假銀印青綬,引見勞賜遺還.今以絳地交龍錦五匹,絳地雛粟罽十張,蒨絳五十匹,紺青五十匹,答汝所獻貢直.又特賜汝紺地句文錦三匹,細班華罽五張,白絹五十匹,金八兩,五尺刀二口,銅鏡百枚,真珠,鉛丹各五十斤,皆裝封付難升米,牛利還到錄受.悉可以示汝國中人,使知國家哀汝,故鄭重賜汝好物也.」
正始元年,太守弓遵遣建中校尉梯雋等奉詔書印綬詣倭國,拜假倭王,并齎詔賜金,帛,錦罽,刀,鏡,采物,倭王因使上表答謝恩詔.其四年,倭王復遣使大夫伊聲耆,掖邪狗等八人,上獻生口,倭錦,絳青縑,綿衣,帛布,丹木,拊,短弓矢.掖邪狗等壹拜率善中郎將印綬.
其六年,詔賜倭難升米黃幢,付郡假授.其八年,太守王頎到官.
倭女王卑彌呼與狗奴國男王卑彌弓呼素不和,遣倭載斯,烏越等詣郡說相攻擊狀.
遺塞曹猭史張政等因齎詔書,黃幢,拜假難升米為檄告喻之.
卑彌呼以死,大作家,徑百餘步,殉葬者奴婢百餘人.
更立男王,國中不服,更相誅殺,當時殺千餘人.復立卑彌呼宗女壹與,年十三為王,國中遂定.
政等以檄告御壹與,壹與遣倭大夫率中郎將掖邪狗等二十人送政等還,
因詣臺,獻上男女生口三十人,貢白珠五千,孔青大句珠二枚,異文離錦二十匹.
以上就是魏志倭人傳提到卑彌呼部分的完整原文。
再來是八掛XD
有一說卑彌呼根本不能算是純種日本人,而是外來移民後裔。
甚至更誇張的說法是卑彌呼是東吳孫家人的分支。
大叔不知道日本人怎麼看卑彌呼的,不過找到很多資料都說她身高異於一般人的高挑,皮膚也白似雪。
眾所週知當時的日本都是矮矮黑黑小小的,偏偏就她例外。
而東吳的孫權一族也是身高高,皮膚白,臉上輪廓很深,有時甚至會生下碧眼的小孩。
而被視為邪馬台國發源地之一的沖繩,跟吳國只隔著一條海峽而已,所以會不會是孫家人渡海發展勢力,結果產了卑彌呼這號人物~~
當然,這只是日本八卦網站上頭寫的,雖有文中有舉例一些文字發音上的巧合,但大叔還是認為不可信,只是剛好找到所以寫出來讓大家笑笑。
最後,關於卑彌呼的形象,因為電玩的影響我想大家都有初步的了解XD
沒錯,正是巫女的形象~~甚至有人說現在巫女的原形,事實上就是從卑彌呼而來。
巫女的日文是ミコ,卑彌呼的日文是ヒミコ,我想這很顯而易見了吧~~
不過很顯然早期跟現代關於卑彌呼的形象是有差別的,讓我們看看下面的變化:
早期都是這種熟女型的,畢竟人家倭人傳都說...名曰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年已長大...
不過都說能惑眾了,總不會丑到哪去才是,所以形象是美熟女。
這階段萌系入侵,所以卑彌呼形象整個翻盤,變成美少女了......
不過想想古人14歲就算成年,所以說卑彌呼年以長大似乎也可以解釋在15~30歲之間,所以也沒錯.....
(圖很大那張並稍嫌性感那張圖,是COMPUTER Graphics World誌 '03 7月号 Reader's Graphics Silver 的得獎作品,請用藝術眼光看待。)
這是今年8月1號,日本大分宇佐神宮的夏の大祭「宇佐夏越祭り」選出來的卑彌呼小姐(中間那位)
2011.05.10朝倉市民祭「花の邪馬台国まつり」選出的卑彌呼小姐
朝倉市民祭「花の邪馬台国まつり」 的一幕
定番的COSPLAY,卑彌呼
由上面各式的圖可知,日本人對於卑彌呼這個女王有著異常的狂熱,即使這個可能不是真的。
也或許因為神話的緣故,讓她充滿了傳奇色彩與極大的想像空間,就像我們會拜媽祖一樣吧~~
原文來源(日文):http://members3.jcom.home.ne.jp/dandy2/works/works_14_2_n.html
魏志倭人傳來源(中文):http://miko.org/~uraki/kuon/furu/preface/wei_yamato.htm
古世記和日本書記來源(中文):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6%AD%A6%E5%B0%8A
近畿圈來源(日文):http://ja.wikipedia.org/wiki/%E8%BF%91%E7%95%BF%E5%9C%B0%E6%96%B9
邪說八卦來源(日文):http://shinsengumi3.seesaa.net/article/145630163.html
圖片來源(日文):http://yamataikoku.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24.html
         http://www.h2.dion.ne.jp/~takafusa/gl1_3lk/himiko.html
         http://www.oita-press.co.jp/localNews/2011_1312165107.html
         http://black99z.exblog.jp/i104/
翻譯與資料整理者:武藤大叔


Andrew收藏小舖 - 新浪部落 - https://goo.gl/QJ47BU

2017-05-31_1524152017-05-31_152546  2017-05-31_152143  

秦朝充斥著無數恐怖傳聞,若穿越時空到秦朝觸法了,躺著也中槍 | 業務講堂 - https://goo.gl/BrI25J

西漢那些食俸兩千石以上的官吏,到底是些什麼官兒?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YRhDEh

2017-05-31_153452201607201468980066905905-700x469f0b20e94-f34a-4d59-80e4-79ddc9702c6clc4uxm1rw2s秦代行政區劃及疆域圖  

漢印選輯欣賞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xK0h8z


0AVY2l030AVY2l020AVY2l01  

篆刻印章中印紐的種類及其印綬
2015-08-28 09:43:38
印鈕是印章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璽印均有鈕,鈕有穿孔用以系印綬,印綬又系在腰帶上,隨時都可以取用,這就是古人的佩印習俗。印鈕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派生出很多種類與樣式,特別是明清以後石材作為常用印材,為印鈕藝術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
古璽印鈕的形式很多,現將所見歷代印鈕分類介紹如下:
1、鼻鈕。這是最為通行的鈕式,從戰國始至明清都有,時代不同,鈕的形狀及孔的大小略有不同,秦漢以後印鈕逐漸加大。
2、瓦鈕。這是鼻鈕的一種延伸形態,沿用時間的較長,鈕孔較大,形如筒瓦,故稱瓦鈕。漢以後的私印中瓦鈕的跨度與印邊相接,又稱之為橋鈕。
3、台鈕。形如一鬥倒覆,又稱覆斗妞,多見於漢魏時期的官印。有些台鈕有多層台,往往逐級縮小,台上有柱鈕式鼻鈕,多見於元官印。
4、龜鈕。漢代起官印中多用龜鈕代表職務較多的官銜,西漢時期的龜鈕多作低伏狀,到了魏晉時期,龜身隆起,四足直立,製作也更加精良。
5、駝鈕。形如一臥姿駱駝,是漢至魏晉時期授予少數民族官印常見的鈕式。
6、其他動物形鈕。有蛇鈕、龍鈕、羊鈕等多種,有些是頒給少數民族首傾及官員的封印,有些是私印。
7、器物形鈕。包括亭鈕、環鈕、帶鉤鈕、柱鈕等,多見於私印。
8、兩面印及多面印。均見於私印,兩面印中間多有孔,又稱穿帶印。五面印出現於戰國及秦漢時期,魏晉時期盛行六面印。
9、套印。出現於漢盛行於魏晉,特別是到了晉代有三套印,充分體現出精湛的工藝技巧。
印綬指的是專門用來系印章的有顏色的絲帶。官印當中系印的綬帶不僅僅是實用性的,它還有表示官員等級的功能。早在先秦,各國官印中已形成了一定規矩的印綬佩帶制度,秦統一以後制定了系列的官印製度,到了漢代官印體制進一步完善。在《漢書》、《史記》中多次提到了印章以及印綬的使用制度,在《漢官儀》中記錄了印綬的名目也非常多,如銀印青綬是史大夫佩制,一般而言凡二千石以上的爵秩皆銀印青綬,六百石以上的官員則皆銅印墨綬,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等。《後漢書·輿服下》則對印綬有詳細規定:
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們不僅可以通過官員所佩印章的大小,使用材料,印紐款式來辨別佩帶者的官階,還能通過系在印章上印綬的顏色去確定身份(此文由金石印坊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0MNJNN.html


漢朝官員俸祿趣事,年薪的標準,按月發放糧食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unNocY

16340004eca9c4aca1e2  


 

傳統文化| 漢印_中國傳統文化社區_才府 - https://goo.gl/VbSqLD

2017-05-31_1541142017-05-31_1541272017-05-31_1541392017-05-31_1541522017-05-31_154206  


海昏侯的驚世寶玉印 - https://goo.gl/FXX7al

2017-05-31_154514  


公章是如何由方變圓的?
歷史趣聞:公章是如何由方變圓的? | 瞧.中外 https://bit.ly/379iHKa
印章是機構、組織或個人出具正式簽字或鑑定的工具,在中國,印章(篆刻)曾是一門高度發達的藝術,與書法、繪畫、詩歌並稱四大傳統藝術,中國古代官方正式印章皆為方形,不過,今天中國無論尺當機關還是企業社會組織,印章皆為圓形。
在1931年中國最早的圓形官印出現之前,方形印章曾是不二之選。 與中國國印設計傳統相似的日本和韓國,至今也仍保留著傳統的方形印璽樣式。 但是,方形印章在當代中國卻有了不同命運,如今只在一個地方碩果僅存——人民幣背面的"行長之章"和"副行長章",相反,圓形公章已通行於世。
中國的官印為何由方變圓?
中國最早的印章出現於春秋時期,當時文字寫在竹簡上,印章主要是用來適當印封泥 。 《周禮·地官·司市》有"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的記錄,《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魯襄公參加楚康王葬禮,從楚返魯,到達方城時,魯國正卿季武子佔領了卞邑,然後派人去見襄公,"璽書追而與之"。 當時公私印章都可以稱為"璽"。 秦始皇規定璽為天子專用,臣民印章只能稱為"印"。
秦始皇曾經命李斯把著名的和氏璧製作成傳國璽。 璧是中間有孔的圓形玉,但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向其姑母孝元太后索取傳國璽時,王太后怒擲玉璽於地,"損其一角",可見這時傳國璽已變成方形,不知是用原先圓形的和氏璧磨製成方形,還是李斯另找了一塊玉來製作傳國璽。
史書稱和氏璧曾在楚威王時期失蹤,後來被趙國太監繆賢購得;秦始皇巡遊至洞庭湖時也曾為平息風浪而將傳國璽投入水中,八年後有人獻璽於路旁。
可見傳國璽本身的早期傳承史也是撲朔迷離的,很可能前後指的不是同一塊玉璽。
【方形的中國印】
中國印章圖案完全由文字組成,字形的形體美對印章佈局之美起決定作用,最常見的大篆、小篆和漢篆,宋元以後書隸、楷書和各種宋體書也開始出現在印章中。 由於漢字本身結構,無論採用何種文字入印,漢字整體形狀都成方塊狀,為體現對稱之美,從秦代到明清,皇帝、王侯、官署的正式印章都是方形的。
《大明會典》和《大清會典》對印章的規格和尺寸做了規定。 皇帝、皇后、太后、太子、親王的璽印稱為「寶」或「璽」,用玉和金製作,印鈕為盤龍、交龍、蹲龍或龜。 正一品至九品官員的印章用銀或銅鑄造,印的邊長從三寸四分到一寸九分,厚度從一寸到二分二厘不等。 文官的印鈕均為直鈕,只有禦史的印上面有穿孔,便於隨身攜帶,而總督、將軍等高級武官的印綬為虎鈕。 明清頒予朝鮮、安南、琉球等國國王,以及授予蒙藏回部王公的印章,是鍍金銀印或銀印(朝鮮國王為金印),印鈕為龜或駱駝。
640 (1)
朝鮮國王之印
雖然現在青玉價格低於白玉和碧玉。 但古代璽印中青玉地位高於白玉。 明初六璽中,等級高的天子之寶、天子信寶、天子行寶是青玉制,次一級的皇帝之寶、皇帝信寶、皇帝行寶是白玉制。 金璽再低一級,主要是皇后、太后、太子用。 金滅北宋,從皇宮運走兩枚青玉璽(傳國寶、受命寶),十四方白玉璽,九方金。
明清未入流的官署衙門印章稱為"條記",是銅做的長條形印章。 用於本地改改反反反反檔的印章有「圖記」、「圖書」等稱呼,清朝領隊大臣、八旗佐領和各省協領的印章也叫「圖記」。 清朝臨時派遣的官員印章為 長方形,叫做"關防",這個傳統始於明初。 明太祖發現各布政司使用蓋有戶部印章的空白錢糧文書,遂興起大獄,叫"空印案",之後為防止官員作弊,改用半印,以便拼合驗對,後來發展為長方形的"關防"。
640 (2)
清和碩智親王寶(南京博物館藏)
《大明會典》中記載的明朝傳國寶璽有二十四方,其中十七方製作於明初,七方製作於嘉靖年間。 這些寶璽分別用於不同的場合,比如祭天時用"皇帝奉天之寶",頒發詔書用"皇帝之寶",祭享百神用"天子之寶",調兵徵伐用"皇帝信寶" ,調發番兵用"天子信寶",冊賞勞賜用"皇帝行寶",賜封藩邦用"天子行寶"等。
清朝的傳國璽在乾隆時期最終完備,大體上仿照明朝,但增加了一顆"大清嗣天子寶",變為二十五方寶璽,存放於交泰殿。 此外,乾隆帝傳位嘉慶後,又用青玉製作了一方「太上皇帝之寶」,用於任命正三品以上官員,但這方寶璽只使用了一代。
清朝各帝製作的"古 稀天子之寶"、"十全老人之寶"、"嘉慶御覽之寶"、"禦賞"等印璽,大多屬於專注於印書畫用的閒章,故並不刪除限於方形。 不過鹹豐帝在熱河避暑山莊臨終時,曾把"禦賞"和"同道堂"(圓明園內一處建築)兩方閒章交給皇后鈕祜祿氏和皇子載淳(同治帝),成為頒布諭旨的憑證。 由於載淳年幼,"同道堂"印章被其生母慈禧太后控制在自己手裡,作為垂簾聽政的印信,一直使用至同治十二年。
1912年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後,曾設立總統府政事堂印鑄局,製作了"中華民國之"、"封策之璽"、"榮典之璽"、"大總統印"和"陸海軍大元帥之印"五方印璽。 1915年袁世凱稱帝前,還曾製作了一套帝國用璽,包括黃金鑄造 的"中華帝國之""和"皇帝之璽",以及特製的"誕膺天命,歷祚無疆"玉璽。
640 (3)
江南長江水師提督之印
【日本與韓國的印璽】
1927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統一全國後,將舊有的璽印截角銷毀,並著手製作五方新國,其設計尺寸均大於袁世凱時期的舊璽。 但由於沒有合適玉料,只製作了兩方國璽,分別是用從緬甸購買的青玉製作的"中華民國之璽",以及用新疆主席金樹仁進獻的和田羊脂玉製作的"榮典之璽"。
前者用於表態印國書、批准書、接受書、全權證書、領事等官方檔;後者為頒發勳章、勳位專用。 至於其他三方玉璽,至今沒有找到製作記錄。 1940年汪偽政府也用銅鑄造過一方"中華民國之璽"。
東亞國家傳統上視印璽為權力的象徵。 明清乃至民國時期對公印的管理非常嚴格。 民國時期所有的官府印信都由南京的國民政府文官處印鑄局製作頒發,舊印則要截去一角後封固,上交給印鑄局統一銷毀。 明清時期也有類似規定,製作和銷毀官印的衙門為禮部鑄印局。
明朝頒給朝鮮、琉球、安南的印信,在清朝時都被銷毀了,由清朝禮部另行頒發滿漢文合璧的新印信。 近代日本吞併琉球和朝鮮後,也銷毀了清朝頒贈給兩國的金質"朝鮮國王之印"和銀鍍金"琉球國王之印";清朝頒發給越南的"安南國王之印"則在20世紀初被法屬印度支那當局銷毀。
在日本和韓國,公私印章至今仍具有至高無上的法律效力,因此必須妥善保管。 日韓兩國用於氣溫印重要檔的名章需要在專門的政府機構登記,然後頒發「印鑑證明書」,稱為實印(日本)或印鑑(韓國);沒有登記的人名章被稱為"認印"或"圖章",只能用於非正式場合。 至於兩國的國印——大日本國璽和大韓民國國璽,也是傳統的正方形印璽。
韓國現在使用的國璽已是第五代,第一代韓國國璽為玉篆龍鈕,璽文為漢字"大韓民國之",1962年朴正熙"軍事革命"後下落不明。 第二代韓國國璽為銀鑄龜鈕,使用至1998年。 第三代韓國國璽為鳳鈕,2008年因發現裂縫而被棄用。 第四代國璽是在2007年鑄造的,因鑄造工匠貪污黃金的衛星而棄用,隨後在2011年造了新國璽,重3.38公斤(用金2.6公斤)。
640 (4)
韓國國璽
舊式公文在蓋印時,要把印的上邊蓋在年份(比如"鹹豐六年"、"光緒十五年"、"民國廿三年"等)的第一個數字上,或者將印的下邊壓蓋在月份上,這叫做"齊年蓋月"。 明清皇帝御璽動輒重達數公斤,"中華民國之璽"也重達3.2公斤。 由於尺寸和重量過大,因此在丟掉印時通常採用"倒蓋印"的方法:將玉璽倒過來固定好,刷上印泥(平時用朱紅,國喪時用藍色),然後把公文正面向下蓋在印璽上,用小象牙尺刷印。 明清時期宮中使用玉璽之後,要用蜂蜜、熟艾、白芨、皂CCex熬製安水,在皇極門(太和門)"洗寶",以免硃砂印泥日久滲入玉中。
1949年以前中國普遍使用方形公章,例外情況一是圓形的郵政印章(郵戳),一是中國海關日戳。 後者是蓋在海關單據上用的。 這種日戳為雙線圓形,上為"中國海關"英文,中間是年月日,下面是地名。 民國時期,海關總署以及北京、漢口、鎮江、大沽、牛 莊等地的海關日戳一共有三十餘種。
另外,古代中國還有一種與今天的個人簽名類似、具備法律效力的簽字方式,叫做花押。 南宋周密在《癸辛雜識》中寫道:「古人押字謂之花押印,是用名字稍花之,如韋陟五雲體是也」。。 至於周密所說的這個"古"究竟有多古,宋朝有人考證到了北齊、南梁,還有人推到了戰國的田嬰。
花押在宋朝得到廣泛應用,出現在紙幣和公用器物上,宋徽宗的畫作上也有一個類似於拉長了的「天」字的花押,意思是「天下一人」。 宋太祖趙匡胤即位前的花押是"廣"字裡面一個阿拉伯數字"5"的圖案,底下加上一橫;宋太宗即位前的花押是"仁" 字上面加一橫,宋哲宗花押是上立下巾,宋寧宗的花押是"可"字去掉最後一筆的豎提。
明朝崇禎帝朱由檢的花押類似"由檢"二字。 恭親王溥偉之子毓嶦回憶說,偽滿時期溥儀每次派人去關內天津的銀行取存款、字畫,也都要在憑據上籤上自己的花押。 1840年中英《南京條約》是一份很有意思的樣本樣本,在其末頁既可以看到西式的火漆印章和簽名,又可以看到清朝的滿文關防和騎縫章,還有中方簽約大臣耆英、伊里布等人的花押。
640 (5)
《南京條約》中既有東西方的印章,也有西方的簽名和東方的花押
【由方變圓】
目前收藏於國家博物館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印應當可以算作中國最早的圓形官印。 這枚印章從1931年使用至1937年,用從蘇區徵收的白銀鑄造,印鈕為木柄,印章的上下呈弧形排列著隸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和"中央執行委員會"兩行字,字的兩端各有一枚五角星。 印章中間是地球和鐮刀錘子圖案,兩旁環繞著麥穗,上方有一顆五角星。
640 (6)
中華蘇維埃中央共和國執行委員會印章(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這枚印章屬於典型的西方式印章,與同時期蘇聯及共產黨國際所使用的公文印章相似。 它與傳統中國印章最大的區別是將圖徽符號加入印章,打破了以往中國印章只有文字而無圖徽符號的結構,為追求對稱以及必須將鐮刀錘子圖案置於中央,只能選擇圓形。 這也是西方國家印章多為圓形的原因。
不過,我們很容易在網上看到文物鑑定或拍賣機構展示的各種更早的圓形公章,這些"中華民國"各類公章時間跨度涵蓋1912年至1949年。 若推敲細節則不難發現,它們幾乎都用的是電腦出現後才有的字體,並且機構名稱還使用了1957年後才出現的現代漢語拼音,因此基本可以判定為偽造。
640 (7)
網上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人民發展人動款令"
這種西式印章的前身是用來給火漆封印——早期用蜂蠟和樹脂調和而成,中世紀後期加入松節油、蟲膠、白花蓮和石膏,以及龍涎香或麝香香料——蓋上戳記的印章。
火漆印章不僅用來密封重要信件,而且條約、合同、地契、證書、遺等法律檔上面都要附上火漆印章,做法通常是在羊皮紙檔的末尾剪開一個洞,穿過一條絲綢或羊皮紙的帶子,將其兩端打結,用火漆粘合到一起,然後蓋上印章。 如果偽造者想把火漆封印從一份檔上揭下來,火漆就會破碎。 這種做法直到1919年簽署《凡爾賽和約》時仍然沿用。
640 (8)
《凡爾賽和約》文本上的火漆封印
印章在西方也被成王權和行標誌之一。 君主頒發的詔書用蓋上戳記的黃金來封印,被稱為"黃金詔書"或"金璽書詔"。 歷代教皇都有專用的印章戒指,圖案是耶穌門徒聖彼得(被視爲第一位教皇)捕魚,上面還有教皇的稱號。 每屆教皇去世後,這枚印章戒指都要在樞機主教在場的情況下,被教廷總司庫用金戲機毀,新教皇即位時獻上新的印章戒指。
從19世紀中葉開始,隨著西方工商業的發展,傳統的火漆封印和印章戒指不再適合日常需要,於是出現了用金屬或橡膠製作的帶柄圓形圖章,蘸取墨水後蓋在檔上。
如今在英美系的國家,個人簽名被成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但在中歐和東歐國家,在簽署檔、合約時,印章的法律效力仍然高於簽名,或者至少與其平等。 這與今天中日韓等國情況相似。 在今天的中國,個人(自然人)的簽名也被成具法律效力,但在80年代以前,許多場合是只認私人印章的,比如在銀行存取款、或單位發放工資時。
由於西方國家官印除文字外,通常還包含徽記,印章佈局以徽記為中心,文字分上下兩排從左至右環繞徽記,故其印章多圓形。 西方印章的圓形佈局結構影響了今日世界大多數國家,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則成為少數例外。
【政府公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曾經請北京琉璃廠同古塘的張樾丞製作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於1949年10月31日使用。 它是邊長9釐米的直鈕銅印,用於黨主席印國家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頒發的各種法令和公文。 與以往印璽使用篆書不同,該印章使用的是宋體字。 1954年頒布憲法後,這枚印章停止使用,並交給大陸國家大陸國家大陸國家博物館。
實際上在50年代前半期,新政權各級機關和地方政府所使用的印章都是方印,但是到1955年之後統一改成了圓形公章。 1955年大陸大陸國家大陸國家機關公章改為圓形,省部級以上公章中央為國徽,其餘機關公章中央為五角星,並且規定了各級印章的尺寸。
其中等級最高的是國印,直徑七公分,中央為國徽,國徽外刊印"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字,使用時由大陸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表態用。 其次為大陸大陸國家國家、大陸國家、大陸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印章,直徑六公分。 這份檔對其他政府和機關的印章樣式也做出了規定,全國的公章全都統一改為圓形。
640 (9)
圓形國印
在這之後,規劃印章格式的類似檔還有1971年中央關於中央的《關於中共機關印章問題的規定》,以及1979年、1993年和1999年《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項目、副覆印章的規定》等。 這些檔規定各級中共政府印章的中央為鐮刀斧頭;有行政的國務院部委,駐外的國軍,以及省、自治區、市實進的政府公章中央為國徽;地區行政公署和電陸的政府,沒有行政的機關、企業、公司、社會團體,公章中央為紅五星。 印文均用簡化的宋體字(自治區域加上民族文字),自左而右環行。
此外這些公文對各級單位公章的直徑、印邊寬度也做出了規定。
黨章的直徑一律為4.2釐米,圓邊寬度為0.1釐米。 大公的印章直徑為6釐米。 國務院各部委、省、直陽市、自治區政府印章直徑為5公分。 大陸政府直屬機構、自治州、市、縣、區政府的印章直徑4.5公分。 大陸大陸企業,駐外的球子,以及「零」的印章直徑為4.2公分。 至於各機關單位、工廠、礦山、學校、商店等企淨檢的印章,直徑均不得大於4.5釐米。 隊章直徑4釐米,圓邊寬0.1釐米;工商企業的合同章直徑為5.8釐米,圓邊寬0.15釐米......
1955年將公章由方形改為圓形,主要是為了配合1954年新軌的頒布,使公章的文字環繞國徽、黨徽或五角星,從而構成更加合理美觀的印章構圖,並且與蘇聯這樣的"先進國家"接。 如今在中國,只有在一個地方還能看到碩果僅存的正方形官方印章,也就是印在人民幣背面的"行長之章"和"副行長章"。 而且目前流通的第五版人民幣取消了"副行長章",只在背面的右下角保留了"行長之章"的 Item印。
歷史趣聞:公章是如何由方變圓的? | 瞧.中外 https://bit.ly/379iHKa

2020-11-25_19523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