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漢族分布圖
1931年,日本官方製作的「台灣在籍漢族分布圖」,分為「福建族」和「廣東族」(客家人)兩種,「福建族」以人口數排名為漳州人、三邑人(南安惠安晉江)、同安人、安溪人。「廣東族」則是嘉應人、惠州人、潮州人。就人口數而言,漳州人占比例最高,這使得台灣的閩南語偏向漳州腔,許多名寺的祖廟也集中在福建漳州府。
(取自《民俗台灣,1895-1945》,台灣極珍惜歷史影像三部曲》
《民俗台灣,1895-1945, 台灣極珍稀歷史影像三部曲〉:永存真實的基層台灣
台灣基層是一個以漢民族人口、宗教、生活習俗為主的社會型態,從明鄭到清初閩粵漢人渡海移居台灣,這種人文形態十分穩定,尤其城鄉的宮廟文化四百年如一日,幾乎紋風不動。儘管日本殖民統治長達半世紀之久,到了後期甚至強制實行皇民化政策,壓抑台灣的漢文化,但效果十分有限,受到日化影響的只有極少數的精英階層,大部分只是政治壓迫下力求生存,日化只是表面的假象。
事實上,在大部分的日本殖民統治期間,無論是總督府或是日本民間單位的出版品,非常喜歡紀錄和強調台灣的漢文化和原住民文化,製作了大量的圖像和文字的紀錄,以彰顯日本海外殖民統治的「文化多元性」和「異國風情」。儘管日本殖民政府拆除了大部分的清代建築,但台灣基層漢文化的主體始終不變。因此,我們特別使用日本殖民時期的材料,來編輯出版有關台灣基層社會豐富完整的面貌,希望藉此留下具有高度美術和文獻價值的台灣作品。
徐宗懋圖文館 - 台灣漢族分布圖... | Facebook https://bit.ly/47VD4Zm
戰後台灣客家的形塑/國家視角沿用舊制-從國家分類族群的角度談論臺灣客家之塑造,旨在說明「方言」是確認族群認同的顯性標誌,然而在國家力量的介入下,混亂了以方言為中心的族群分類,進而影響了族群的自我認識/本省客方言人群在接受了以中原形塑為內涵的「客家」定位後,如何轉換為今日所認知的台灣客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CyLohu
--------------------------------------
客家七次遷移 - Google 相簿 - https://goo.gl/sZGgpy
福建龍岩/客家人七次南遷 足跡遍及全球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1-28 23:45聯合報 記者樊德平/福建龍岩報導
聚斯樓
聚斯樓
兩千多年來,客家人自中原歷經七次南遷,最後下南洋、往世界各地發展,永定人的足跡如今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台灣,就有55萬人祖籍永定,比現在永定的人口還要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被稱為「客家人的大家長」。
「一個民族腳步沒停,發展就不會停。」談到客家人南遷的歷史,龍岩市永定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主任林如建指出,最早的一次,發生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西元前221年、214年,秦始皇分別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派兵50萬人「南戍五嶺」,秦朝滅亡後,這兩批秦兵就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而後,晉永康元年發生「八王之亂」,中原「五胡亂華」,漢人再度大舉南遷,沿漢水入長江,遷向湖北、安徽、江蘇,或順贛江進入贛南、閩西、粵北。到了唐朝,「安史之亂」後中原災荒連年、民不聊生,漢人又展開長達90年的大遷徙。
海峽兩岸義門客家文博館
海峽兩岸義門客家文博館
第四次則發生於宋元朝代交替時。北宋末年,金兵攻占宋都開封,百萬臣民隨高宗度江南遷。
隨後,元兵向南進逼,早先遷入贛閩粵邊的客家人又繼續往南,進入粵東的梅州、惠州一帶。
之後,清康熙年間發起「移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清咸豐、同治年間,太平天國引起動亂,都分別引發大批移民潮,許多客家人遷到海南、廣西,最後甚至飄洋過海,到達東南亞、歐美等地去謀生。
林如建說,在兩千多年南遷的過程中,永定陸續有人遷往台灣,最早可追溯到晉朝;到了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有條件開放海禁,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正式解除「客族禁止渡台令」後,客家人遷台人數達到高峰。
林如建指出,在1987年兩岸交流往來解禁前,就有台灣漁民冒險來永定探親;之後兩岸開放,民間展開頻繁交流,回來祭祖的越來越多,最典型的就是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
林如建表示,吳伯雄的祖籍地在下洋鎮思賢村,其曾祖父吳勝昌是在咸豐六年(西元1859年)帶妻兒渡海到台灣,定居桃園中壢,傳到吳伯雄這代已是第四代。
我是Hak-ka-nie - https://goo.gl/oHCxIc
客家五次遷徙
第一次大遷移
時間:兩晉五胡亂華之時
影響:受五胡亂華的影響,部分中原漢族居民,紛紛南逃前往河南南部、
湖北,一直到安徽、廣西境內的長江兩岸,及鄱陽湖周圍的地區,
才居住下來。西元四世紀,晉朝的時候,地方政府在戶籍管理上,
將從北方遷移到南方定居的民戶,定為客籍、客戶,從那個時候開
始,在中國南方就出現了客家人的稱呼。
第二次大遷移
時間:唐末黃巢起義之後
影響:定居在河南、湖北、安徽、廣西、長江兩岸、鄱陽湖一帶的客家人
,再一次離鄉背井,南遷到安徽南部、廣西東南部與福建西南部。
第三次大遷移
時間: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之時
影響:當時金兵追殺,南宋朝廷一路南逃,客家人的一部分,又分別遷移
到廣東東部與北部。
第四次大遷移
時間:明末清初,課清鬥爭失敗後
影響:由於受滿州人南下的影響,居住在廣西東南部、福建西南部與廣東
東部、北部地區的一部分客家人,第四次離別家園,分別到廣東中
部及沿海地區,一直到四川、廣西、湖南、台灣等地。
第五次大遷移
時間:在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失敗後
影響:一部分的客家人,因為受到農民起義戰禍的影響,不得不繼續逃
亡遷移到廣東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以及東南亞地區。
----------------------------------------
台灣的客家人
一般而言台灣客家族群,西部主要分布在桃園縣南邊、新竹、苗栗、台中、南投、高雄及屏東,東部則在花東縱谷與宜蘭等地區。其中南投、花蓮、台東與宜蘭的族人,大多為從西部移出者。
1.北部地區的客家人:
大都指桃、竹、苗三縣的客家人而言。
桃園縣南境的龍潭、平鎮、楊梅、觀音、新屋、八德以及半個中壢市;
新竹縣除五峰之外,其餘全為客家人的居地;
苗栗則以海山線劃分,海線為閩南人的聚落,山線幾乎為純客家人居住
的地方。
2.中部地區的客家人:
初期包括現今的清水、神岡、豐原、潭子、石岡、新社、東勢及台中南屯一帶,後來受到閩籍移民的壓力,多數往內山遷移至新社、東勢、埔里盆地,最後流落至南投縣的國姓、水里、信義等地區。雲林沿海的崙背、麥寮,還有少數操客家話的客家人。
3.南部地區的客家人:
一般都稱為六堆客家人位於高屏溪沿岸。
朱一貴起事時,聚居高屏溪沿岸的客家人組織成鄉勇,以居住地為單位,分成六堆進行保鄉為里的重任,此組織轉變為平常的團練組織,而六堆漸轉化為地方的稱呼。
4.東部地區的客家人:
在東部縱谷地帶,也有不少客家人聚居其間,他們大多數是由西部「客庄」遷移過去的。其遷移原因為,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增加種植甘蔗與製造蔗糖的人力及擴建花蓮港,於是從台灣西部招來漢人至花蓮從事勞力工作,其中大部分是來自新竹的客家人。在蘭陽平原近山地區有十餘座的三山國王廟便是證明。
六堆地區的客家人,也有不少受迫於生活壓力,移居花東地區。
1920年代閩粵(閩南與客家)兩族分布圖;紅色部分代表粵族,可見當時客家人多集中於今桃竹苗一帶,其次為南臺灣六堆地區。其他地區以客語方言島的型態零星分布。
2011年公告的臺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可見客家人口比例較高的區域集中於桃竹苗以及南臺灣六堆地區及花東縱谷。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都市化的影響,客家人口數則以桃園市居冠,其次為新北市、臺中市。
--------------------------------
臺灣客家人口
排名 | 縣市 | 客家人比例 | 人口(萬人) |
---|---|---|---|
1 | 新竹縣 | 71.6% | 36.7 |
2 | 苗栗縣 | 64.6% | 36.3 |
3 | 桃園市 | 39.2% | 78.5 |
4 | 花蓮縣 | 31.7% | 10.7 |
5 | 新竹市 | 30.1% | 12.5 |
6 | 屏東縣 | 23.7% | 20.7 |
7 | 臺東縣 | 19.9% | 4.6 |
8 | 臺中市 | 16.4% | 43.6 |
9 | 臺北市 | 16.4% | 42.9 |
10 | 南投縣 | 16.0% | 8.4 |
11 | 新北市 | 14.1% | 54.9 |
12 | 高雄市 | 11.6% | 32.2 |
13 | 基隆市 | 10.0% | 3.1 |
14 | 嘉義市 | 8.7% | 2.4 |
15 | 宜蘭縣 | 8.5% | 3.9 |
16 | 雲林縣 | 8.1% | 5.8 |
17 | 嘉義縣 | 7.2% | 3.9 |
18 | 彰化縣 | 5.7% | 7.4 |
19 | 臺南市 | 5.4% | 10.1 |
20 | 連江縣 | 5.2% | 0.1 |
21 | 澎湖縣 | 2.5% | 0.2 |
22 | 金門縣 | 1.5% | 0.1 |
依據客家基本法,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對於客家人口達三分之一以上之鄉(鎮、市、區),應列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加強客家語言、文化與文化產業之傳承及發揚。
-----------------------------
客家裔台灣人[1],一般口語稱為臺灣客家人,是指具有漢族客家人血統的臺灣人,為臺灣第二大族群。其母語為臺灣客家話,歷經早期、明鄭時期、清治時期皆能通行於台灣的客家地區,在日據時期也仍為台灣大多數客家族群的母語。但在1949年臺灣進入戰後時期後,中華民國政府積極推行國語運動,台灣的許多客家人都改以中華民國國語為母語,還有一些客家人後裔則改用在地占多數的台灣閩南語,於是台灣使用客家話的人口大幅減少;現今中華民國政府設有客家委員會主管相關的族群事務,並推行母語運動,在學校中設立客語課程,以保存客家文化。一般而言,在提及「台灣客家人」這類詞語時,所指的通常是在1949年以前移民來台的客家人及其後裔;相對地,1949年以後的客家移民,通常歸類在台灣戰後移民的行列中,如:前空軍司令彭勝竹上將、電影導演侯孝賢、舞台劇導演賴聲川等,又稱為外省客家人[2]。
沿革與分布
渡臺時間點
臺灣客家族群渡臺時間相當早,德國史學家Riess研究荷蘭史料時發現,荷蘭人與臺灣原住民溝通多由客家人居中翻譯[3][4]。早期著名者如何斌(領鄭軍入臺之荷蘭通事)、陳永華(東寧總制,人稱鄭家諸葛)、劉國軒(中提督、平北將軍、武平侯)均為客家人。故此,尹章義教授(1989,358-66;1991,212-4)認為客家人與台灣閩南人幾乎是同時抵達臺灣,甚至於可能更早[5]。
地理分布特性
客家人後來因清朝康熙皇帝採納施琅的建議頒布渡臺禁令(南明時期惠潮之民幫助鄭軍對抗清軍),人口數逐漸不如閩籍,而在閩粵械鬥失利,被迫退出平原,遷至靠山的丘陵地[6]。於是丘陵地多形成客家人為主的村莊,保有濃厚的客家文化,亦有部份地區的客家人在人口數居上風,得以居住在平原或沿海鄉鎮。臺灣客家人口比例較高的客家地區即桃竹苗、高屏六堆、花東縱谷地區(客家庄分布圖、客家人口分布圖)。詳細分布請參見臺灣客家話。
學者尹章義認為,客家人並沒有來臺較晚,也不是主動選擇類似原鄉地形之丘陵地來居住,早期影響臺灣客家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為閩粵械鬥及樟腦採集[7]。道光十年(1830年)台北盆地閩粵二族因爭地盤發生械鬥,客家人人數較少械鬥失敗,被迫遷至開墾較晚、較貧瘠的山麓與丘陵地帶。美濃平原,則是客家人在原漢衝突中,從平埔族手中得來的。新屋區位於沿海平原,原有平埔族及泉州人先後開墾,後因客家移民日增,成為客家地區,永安漁港亦成為臺灣唯一以客家籍為主體的漁港[8]。花蓮縣客家人多為日治時期樟腦業盛行時,自臺灣西部遷居,臺南市楠西區亦有同例,埔里鎮在一百年前台灣日治時期,來自今臺中市東勢區、苗栗縣、桃園市和新竹縣新竹市等地的客家人,因從事樟腦業而遷徙,佔了境內族群的80%。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都市化的影響,客家人口數以桃園市居冠,其次為新北市、臺中市。
主要祖籍來源
依照邱彥貴、吳中杰所著之《台灣客家地圖》,臺灣客家人主要來源如下: (括號內為現今地名, 臺灣客家人祖籍地圖)
廣東省
嘉應州:嘉應(梅縣)、鎮平(蕉嶺)、興寧、長樂(五華)、平遠。
潮州府:大埔、豐順、海陽(潮安)、潮陽、揭陽、普寧、惠來、饒平。
惠州府:海豐、陸豐。
福建省
汀州府:長汀、上杭、武平、連城、永定。
漳州府:南靖、平和、詔安、雲霄。
主要腔調比例
依照臺灣客家話主要腔調的比例,可以推測臺灣客家人來自各祖籍的比例。調查結果發現,在符合《客家基本法》定義且會說客家話的客家民眾當中,與他人溝通的客家話腔調以「四縣腔」的比例最多(63.4%),其次為「海陸腔」(47.6%),其他如「大埔腔」(4.5%)、「饒平腔」(3.9%)、「詔安腔」(2.6%),使用其他腔調的比例占 0.5%[9]
--------------------------------------
五次大遷徙的大致過程是:
◆第一次大遷移
→時間:兩晉五胡亂華之時
→影響:受五胡亂華的影響,部分中原漢族居民,紛紛南逃前往河南南部、湖北,一直到安徽、廣西境內的長江兩岸,及鄱陽湖周圍的地區,才居住下來。西元四世紀,晉朝的時候,地方政府在戶籍管理上,將從北方遷移到南方定居的民戶,定為客籍、戶,從那個時候開始,在中國南方就出現了客家人的稱呼。
◆第二次大遷移
→時間:唐末黃巢起義之後
→影響:定居在河南、湖北、安徽、廣西、長江兩岸、鄱陽湖一帶的客家人,再一次離鄉背井,南遷到安徽南部、廣西東南部與福建西南部,成為 第一批客家先民;
◆第三次大遷移
→時間: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之時
→影響:當時金兵追殺,南宋朝廷一路南逃,客家人的一部分,又分別遷移到廣東東部與北部。
◆第四次大遷移
→時間:明末清初,課清鬥爭失敗後
→影響:由於受滿州人南下的影響,居住在廣西東南部、福建西南部與廣東東部、北部地區的一部分客家人,第四次離別家園,分別到廣東中部及沿海地區,一直到四川、廣西、湖南、台灣等地。
◆第五次大遷移
→時間:在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失敗後
→影響:一部分的客家人,因為受到農民起義戰禍的影響,不得不繼續逃亡遷移到廣東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以及東南亞地區。在近代,不少客家人從粵東閩西一帶遷往沿海,有的則移居海外。
項目圖 另一種說法-六次中原遷徙說
海外(馬來西亞、美國等地)的客家人從各家各族的族譜統計,亦得出了以下六個主要的遷徙時期:
◆第一次大遷移
秦始皇併吞六國統一中國。秦代為防止異族入侵,乃派遣大軍到廣東北部駐守,秦始皇死後他們也無法回到中原,其留下的後代子孫即被稱為『北江客人』或『先客』。這是客家稱謂的首次出現。
◆第二次大遷移
東晉永嘉以後,五胡亂華,『冠帶紳耆』的貴族,紛隨東晉政府南遷,使山西、河北及河南一帶的漢人紛紛渡過黃河,由皖渡長江經贛北,這批相率南遷的漢人當時稱為『流人』。
◆第三次大遷移
在唐朝僖宗乾符二年因為黃巢之亂、藩鎮割據,使黃巢作亂而受到迫害的江西北部的居民再遷往江西西部、福建西部及南部和廣東東部及北部。
◆第四次大遷移
在南宋末年這是客家民系南遷到廣東的關鍵時期。南宋時期,隨著蒙古軍的南進,金人南下及元人的入侵而入主中原,贛閩客家先民迫於外患,隨敗退的宋王室進入廣東東部、北部,再次南遷。
◆第五次大遷移
明末流寇之禍,清兵入侵,許多客家的節義之士紛紛投入抗清行列,有些客家人因此隨著明鄭部隊遷至台灣。
◆第六次大遷移
至清政權穩定之後的乾、嘉年間,客家人做了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族群遷徙,這次遷徙的理由卻和以往恰恰相反,而是生活安定之後,人口激增,山區的耕田本來就有限,因此,許多人只得向外發展,紛紛渡海至南洋或台灣,建立全新的勢力範圍。
------------------------------------
清代臺灣人口統計 - https://goo.gl/ylVa3T
客 家 源 流
客家先民是中原人士,他們是如何由中原漢人演化為漢族客家人呢?
客家人在歷史上曾經歷五次遷移運動,其中第一期是孕育期,第二、三期是形成期,第四、五期是向海內外播散期。客家人遷徙運動背景,是中國歷史上因王權變更、農民起義或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引發的北方漢民南移運動。
客家先民第一次大遷徙。西晉末年,於永康元年引發了“八王之亂”,繼而又爆發了民眾反晉王朝的鬥爭,大大動搖了西晉王朝的統治。這時北方的匈奴、鮮卑、羯、氐等少數民族趁虛而入,各自據地為王,相互爭戰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亂華”的動盪局面。西晉王朝滅亡後,中原成了胡人天下,他們廢農田,牧牛羊,虜漢人做奴隸。不堪奴役的漢人大舉南遷,遂形成以衣冠土族,官宦大戶為主體的南遷潮流。他們由中原經河南南陽,進入襄樊,沿漢水入長江遷向湖北、安徽、江蘇一帶;朝東則由九江到鄱陽湖,或順贛江進入贛南山區。其前鋒已抵達今之梅州大埔,並於東晉義熙九年(即西元413年)以“流民營”為基礎設定了義招縣。這時,偏安江南的東晉王朝,為安置中原移民,專門設立了僑州、郡、縣、予以各種優待。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續170多年,遷移人口達一、二百萬之眾。
客家先民第二次大遷徙。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國勢由盛而衰,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他們互相攻略、縱兵殘民,加之中原災荒連年,官府敲榨盤剝,民不聊生,許多城鄉煙火斷絕,一片蕭條。不久,爆發了先後由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弛騁中原,輾轉大江南北十數省。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遷漢民分佈的地域。戰亂所及,唯有贛南、閩西南和廣東東北“比較堪稱樂土”,於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贛江而上,來到今天的贛南、閩西、廣東東北的三角地帶定居。根據客家族譜記載,這時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寧化石壁洞者也不少。這就是中原漢人歷史上第二次大舉遷徙。這次南遷,延續到唐後的五代時期,歷時90餘年。
第三次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遷徙。北宋都城開封,於西元112年被金兵攻占後,宋高宗南渡,在臨安(今杭州)稱帝,建立南宋王朝。隨高宗渡江南遷的臣民達百萬之眾。元人入侵中原後,強占民田,推行奴隸製。處於黃河流域的漢族民眾,為躲避戰亂又一次渡江南遷。隨後由於元兵向南進逼,贛、閩、粵交界處,成為宋、元雙方攻守的戰場。文天祥起兵抗元,率義軍進抵梅州,客家兒女紛紛從軍,轉戰於閩、粵各地,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執干 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遷入此地的客家人,為尋求安寧的環境,又繼續南遷,進入粵東的梅州、惠州一帶。因為這時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稱為“客家人”。
第四次客家大遷徙。客家第四次遷 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滿族入主中原的影響。清兵進至福建和廣東時,客家節義之士,起面號召群眾舉義反清,失敗後被迫散居各地。有隨鄭成功到台灣的;有向粵北、粵中、粵西搬遷的;有的到了廣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脹。贛閩粵邊區的客家人,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人口大增,而當地山多田少,耕織所獲,不足供應,乃思向外發展。適逢清政府於康熙年間發起“移湖廣、填四川”和移民運動。於是,由中原移居兩湖兩廣的漢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韓素音的祖先,都是當時由廣東、福建遷到四川和客家人。
第五次客家大遷徙。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客家人為基本隊伍,輾轉征戰十餘年。天京陷落後,起義軍受到剿殺,百姓紛紛逃匿。在此期間,粵中地區發生了持續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為解決土客之爭,特劃出台山赤溪地區以安置客家人。動亂使得客家人開始了又一次的大遷徙,分別遷到海南、廣西,甚至飄洋過海到海外去謀生。
客家人向海外遷徙。自南宋末年以來,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遷的同時,又陸續透過海路和陸路向海外遷徙。海路由廈門、汕頭、廣州、海口、虎門、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家沖等港口出發,乘船冒險到達南洋各地。陸路透過廣西、雲南邊境進入緬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復明”、清末太平天國運動和孫中山早期領導的各次武裝起義失敗後,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當數量的破產農民和城市貧民,他們或自駕帆船、或被擄掠、誘騙、招僱的“契約華工”到南洋等地從事苦役。20世紀中葉以來,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國向歐美等國乃至世界各地再行遷移。現下客家後裔已遍佈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所謂“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
兩岸史話-戰後台灣客家的形塑歷程 從廣東人到客人再到客家(一)
2016年10月23日 04:10 文/林正慧
兩岸史話-戰後台灣客家的形塑歷程
台灣客家人透過影像來尋根。(本報系資料照片)
兩岸史話-戰後台灣客家的形塑歷程
《台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由台大出版中心出版。(出版社提供)
編者按「客家」究竟是什麼?今日的台灣「客家」如何形塑而來?「客家」的形塑是華南與台灣皆同,還是存在不同的歷史脈絡?從林正慧所著《台灣客家的形塑歷程》,上述問題將找到解答。
國府遷台後,台灣戶籍體系中由於大規模人口遷台所造成的問題,在幾年之間陸續解決之後;政府於1956年9月16日在台灣舉辦了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次戶口普查,普查的範圍僅止於台灣省及福建省金門與連江兩縣。
日治時期,雖然已有部分台灣客方言人群知道自己也可以被稱為「客家」,但是對「客家」一詞,似乎較從外來語的角度看待。也因此,戰後台灣的本省客方言人群,不僅經歷了從日本人變成中國人的國籍轉換,也經歷了從廣東人變成客家人的調適過程。本章旨在瞭解這樣的過程,以及本省客方言人群在接受了以中原形塑為內涵的「客家」定位後,如何轉換為今日所認知的台灣客家。
台灣的客方言人群在日治時期被殖民政府標誌為「廣東人」或「粵族」,而民間也通用自清代以來的「客人」稱謂。在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前,台灣的客方言人群很少自我定位為「客家」。1945年8月之後,台灣的客方言人群可能就在國家的分類框架,或是與戰後來台的外省或半山客家接觸的過程中,逐漸將自己由「廣東人」、「粵人」或「客人」,重新定位為「客家」。以下分3部分說明之。
國家視角沿用舊制
1946年間,國民政府責成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在台施行戶口清查,此次清查雖有失誤,但執行上堪稱確實,成果較之大陸各省更不可同日而語。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根據日本台灣總督府所移交的大量資料,擇要編撰《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在這些種族別人口資料中,其類屬名稱被根據大陸通行的籍貫區分及新的政治主權觀念逐一轉換之後,直接以人口「籍貫」稱之。
國府遷台後,台灣戶籍體系中由於大規模人口遷台所造成的問題,在幾年之間陸續解決之後;政府於1956年9月16日在台灣舉辦了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次戶口普查,普查的範圍僅止於台灣省及福建省金門與連江兩縣。
戰後台灣戶籍體系的建立,由於上承日本殖民政府遺緒,國府自能在台灣遂行有效的統治。就行政體系的立場來看,沿用既有的人口分類架構有其行政執行上的技術考量,一者不必為了符合新訂類目的內容而重新計算各項數據;二者將新的「解釋架構」加諸舊有的「分類模式」就能符合政權轉移後全新的統治策略,在行政效率上更是單純而「合理」的作法。
事實說明,日人在台留下的龐大遺產,包括各類制度法規、調查資料、行政規畫與組織網絡,在戰後重建人口管理體系的過程中確實展現了高度的效能。研究者甚至認為,戰後台灣人口管理機制的建構,可以「挪用」、「轉化」稱之。
王甫昌則認為,此一分類範圍的繼承與轉換意味著「兩個系統的遭遇」,其結果足以長期影響戰後台灣人口統計的分類模式。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在規畫1956年戶口普查時,曾為訪員準備「戶口普查疑難問題解答彙編」,當中針對「不明祖籍者」做了下列登錄規定:「自大陸來台之本省籍人口,多係來自福建,或來自廣東,可依其家庭之日常用語填記,如常用閩南語者,祖籍為福建,常用客家語者,祖籍為廣東」。
在行政院正式發給普查人員的手冊中,也說明:「如申報義務人不能答覆時,由普查員就其語系判別之」。因此,在實際操作上,普查員被指示必要時可以用受訪者家庭使用語言來斷定其「祖籍」。
戶口調查法規問答
由提問與答案看來,幾乎與日治初期《臨時台灣戶口調查諸法規問答錄》所載「其一以父方種族為準,若種族系統不詳,則依現狀的風俗習慣推知;其二,若已改變風習語言,則以改變後的狀態認定之,如雖然有廣東人的歷史,然而其特徵不存在,且已福建化,則以福建人視之」的說法如出一轍。
1968年陳紹馨與傅瑞德曾以1956年台灣省人口普查資料進行台灣姓氏分布之研究,以全省全部1,638,673戶卡,與9,311,312張口卡的十分之一作為樣本,按鄉鎮別依姓氏分類,再依祖籍分類加以統計。(待續)
(旺報)
客家人是如何來的?你可能不知道的客家人遷徙史,滿眼都是淚!是客家人就分享吧 - COCO大马站 - https://goo.gl/c2CiT2
南嶺(南嶺山脈;五嶺、五嶺山脈),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故又稱「五嶺」。地處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省區交界處,是中國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是長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嶺。長期以來,是天然屏障,先秦時期南嶺山脈阻礙了嶺南地區與中原的交通與經濟聯繫,使嶺南百越地區的經濟、文化體系隔絕於中原地區以外。唐朝朝廷於張九齡倡議下在大庾嶺開鑿梅關古道,改善進出嶺南交通,嶺南與中原交流日益頻繁,促進嶺南開發。古代的統治者總是利用南嶺作為劃分行政區界的地物標誌,所以南嶺也是諸省區的邊緣。
南嶺山脈以南的地區稱作嶺南,現代主要是指廣東、廣西及海南全境,以及湖南及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區。南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X9nhE
客家七次遷移 - Google 相簿 - https://goo.gl/sZGgpy
福建龍岩/客家人七次南遷 足跡遍及全球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1-28 23:45聯合報 記者樊德平/福建龍岩報導
聚斯樓
聚斯樓
兩千多年來,客家人自中原歷經七次南遷,最後下南洋、往世界各地發展,永定人的足跡如今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台灣,就有55萬人祖籍永定,比現在永定的人口還要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被稱為「客家人的大家長」。
「一個民族腳步沒停,發展就不會停。」談到客家人南遷的歷史,龍岩市永定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主任林如建指出,最早的一次,發生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西元前221年、214年,秦始皇分別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派兵50萬人「南戍五嶺」,秦朝滅亡後,這兩批秦兵就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而後,晉永康元年發生「八王之亂」,中原「五胡亂華」,漢人再度大舉南遷,沿漢水入長江,遷向湖北、安徽、江蘇,或順贛江進入贛南、閩西、粵北。到了唐朝,「安史之亂」後中原災荒連年、民不聊生,漢人又展開長達90年的大遷徙。
海峽兩岸義門客家文博館
海峽兩岸義門客家文博館
第四次則發生於宋元朝代交替時。北宋末年,金兵攻占宋都開封,百萬臣民隨高宗度江南遷。
隨後,元兵向南進逼,早先遷入贛閩粵邊的客家人又繼續往南,進入粵東的梅州、惠州一帶。
之後,清康熙年間發起「移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清咸豐、同治年間,太平天國引起動亂,都分別引發大批移民潮,許多客家人遷到海南、廣西,最後甚至飄洋過海,到達東南亞、歐美等地去謀生。
林如建說,在兩千多年南遷的過程中,永定陸續有人遷往台灣,最早可追溯到晉朝;到了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有條件開放海禁,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正式解除「客族禁止渡台令」後,客家人遷台人數達到高峰。
林如建指出,在1987年兩岸交流往來解禁前,就有台灣漁民冒險來永定探親;之後兩岸開放,民間展開頻繁交流,回來祭祖的越來越多,最典型的就是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
林如建表示,吳伯雄的祖籍地在下洋鎮思賢村,其曾祖父吳勝昌是在咸豐六年(西元185年)帶妻兒渡海到台灣,定居桃園中壢,傳到吳伯雄這代已是第四代。
------------------------------------
劉輝|尋根問祖:客從何來?客家人歷史上的七次大遷徙
2017-10-16 由 四川正道文化 發表于資訊
【揚揚導讀】近日,四川正道文化在頭條號登載的《尋根問祖:客家人的祖地》一文,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為滿足讀者朋友的需要,繼續為您分享有關客家歷史文化的文章,深度了解客家人——中國嶺南漢族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客家先民是如何由中原漢人演化為漢族客家民系的呢?
客家人(客家民系),可追溯自先秦、兩漢、東晉時的中原人。特別是西晉末年,中原地區的戰亂和天災,使客家的先民逐漸南遷至兩湖一帶; 後來又經唐末五代十國的離亂,繼而南遷移居到江西、福建一帶; 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亂,這是客家先民大量移人廣東的時代。這些先民流落到南方,由於平坦地區已有人居住,只好遷到山區或丘陵地帶,故有"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之說,當地官員為這些移民登記戶籍時,分別稱之為"客人"、"客戶",這就是"客家人"稱謂的由來。
這些客家人來到閩粵贛,來到武夷山脈、嶺南山脈,他們帶來了中原文化,又因他們多居住在山區,相對封閉的環境,使客家文化既保留了許多中原文化的傳統習俗,又吸收融合了沿途及當地閩越文明和瑤畲各族的各種文化,由此創造出許多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客家民系文化。圍龍屋、客家山歌、客家婦女和別具風味的客家美食交織出一種絢麗多姿的客家風情。
客家人遷徙的原因多種多樣。早期則主要是源於災害的脅迫。諸如殘酷的戰爭、水、旱、蟲等特大自然災害的打擊及瘟疫的流行。中國歷史上每次大規模的戰亂,幾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遷徙。據史料記載,先秦兩漢南北朝時期就有過客家先民的大遷徙。試想,在漫長的歲月里,"五胡十六國",戰火不斷,哀鴻遍野,不逃離能活命嗎?據說劉氏先祖就是在那個時期離開豫西故土輾轉來到閩地定居汀洲的。"月是故鄉明"啊,開始,先民們也許只想暫時客住一段時間,但慢慢地也就習慣了。於是建造房舍,開墾田地,畜養豬牛,長久地居住下去。由暫時的客住到長久的家居。就這樣,也就永遠的"客家"了!
客家人,又稱客家民系,是中國廣東、福建、江西等地的漢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
客家源流始於秦征嶺南融百越時期,歷魏晉南北朝、唐宋,由於戰亂等原因,他們逐步往江南、再往閩、粵、贛邊,最遲在南宋已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然後又往南方各省乃至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遷徙,並最終成為漢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異的重要民系族群。
據有關學者估計,全世界約有八千萬客家人。其中約五千萬人分布在中國的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19個省(市、自治區)的 180多個縣(市),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數達到2500萬左右,占到廣東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約600萬人分布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約1500萬人分布在除中國外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秘魯、模里西斯等80餘個國家和地區(起源於幾百年前客家人的下南洋運動),客家語也是當地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惠州、梅州、贛州、龍巖、河源、韶關、賀州、玉林、防城港、沙巴州、新竹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城市,梅州、惠州、贛州、汀州被譽為"客家四州"。
客家先民有七次大遷移:
第一次大遷徒大秦帝國。客家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據考秦始皇為了建造阿房宮,驅趕數萬中原百姓"木客"往贛南興國伐木,沒累死的後來就留在了當地,這大概便是贛南客家最早的先民。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為抵抗先秦並閩越,當時福建越王鉤劍後裔閩越王領兵擊秦。秦軍,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即揭陽山,今揭陽縣北150里),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萬兵丁"南戍五嶺"(今兩廣地區)。這些兵丁長期"戍五嶺,與越雜處"。閩越王助漢破秦,秦亡後,兩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大遷徙五胡亂華。第二次遷徙為了避難,一部分中原居民輾轉遷入閩粵贛邊區。稍後,由於南北對峙,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贛南,一部分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地區。晉永康元年,發生了"八王之亂",繼而又爆發了人民反晉王朝的鬥爭,大大動搖了西晉王朝的統治。這時北方的匈奴、鮮卑、羯、氐等少數民族趁虛而入,各自據地為王,相互爭戰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亂華"的動盪局面。西晉王朝覆亡後,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們廢農田,牧牛羊,虜漢人做奴隸。不堪奴役的漢人大舉南遷,他們由中原經河南南陽,進入襄樊,沿漢水入長江遷向湖北、安徽、江蘇一帶;朝東則由九江到鄱陽湖,或順贛江進入贛南山區。有的經贛南、石城、寧化、龍巖已抵達今之梅州大埔,並於東晉義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營"為基礎設置了義招縣。這時,東晉王朝為安置中原移民,專門設立了僑州、郡、縣,予以各種優待。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續170多年,遷移人口達一二百萬之眾。
第三次大遷徙安史之亂。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國勢由盛而衰,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加之中原災荒連年,官府敲榨盤剝,民不聊生,許多城鄉煙火斷絕,一片蕭條。不久,爆發了先後由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弛騁中原,輾轉大江南北十數省。這些地方正是第二次南遷漢民分布的地域。戰亂所及,惟有贛南、閩西南和廣東東北"堪稱樂土",於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贛江而上,來到今天的贛南、閩西、廣東東北的三角地帶定居。根據客家族譜記載,這時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寧化石壁洞者也不少。這就是中原漢人歷史上第三次大舉遷徙。這次南遷,延續到唐後的五代時期,歷時90餘年。
第四次大遷徙 宋室南渡。歷史上客家民系形成在於南宋,北宋都城開封於公元112年被金兵攻占後,宋高宗南渡,在臨安(今杭州)稱帝,建立南宋王朝。隨高宗渡江南遷的臣民達百萬之眾。元人入侵中原後,強占民田,推行奴隸制。處於黃河流域的漢族人民,為躲避戰亂,又一次渡江南遷。隨後由於元兵向南進逼,贛閩粵交界處,成為宋、元雙方攻守的戰場。文天祥起兵抗元,率義軍進抵梅州,客家兒女紛紛從軍,轉戰於閩粵各地,僅鬆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執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遷入此地的客家人,為尋求安寧的環境,又繼續南遷,進入粵東的梅州、惠州一帶。因為這時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稱為"客家人"。
第五次客家大遷徙清廷撤藩。客家第五次遷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滿族入主中原的影響。清兵進至福建和廣東時,客家節義之士,出面號召群眾舉義反清,失敗後被迫散居各地。有隨鄭成功到台灣的;有向粵北、粵中、粵西搬遷的;有的到了廣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脹。贛閩粵邊區的客家人,經過200多年的發展,人口大增,而當地山多田少,耕殖所獲,不足供應,乃思向外發展。適逢清政府於康熙年間發起"移湖廣、填四川"和移民運動。於是,由中原移居兩湖兩廣的漢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韓素音的祖先,都是當時由廣東、福建遷到四川的客家人。
第六次客家大遷徙太平運動。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客家人為基本隊伍,輾轉征戰十餘年。天京陷落後,起義軍受到剿殺,百姓紛紛逃匿。在此期間,粵中地區發生了持續12年的土客械鬥。清政府為解決土客之爭,特劃出台山赤溪地區以安置客家人。動亂使得客家人開始了又一次的大遷徙,分別遷到海南、廣西,甚至飄洋過海去謀生。
第七次客家大遷徒海洋文明。中國漢族文明,歷經石器文明一漁獵文明一遊牧文明一農耕文明一機制文明一海洋文明。客家人向海外遷徙,自南宋末年以來,泉州成為世界港口城市和海關總署,海上絲綢之路起始地。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遷的同時,又陸續通過海路和陸路向海外遷徙。海路由泉州、馬尾、廈門、汕頭、廣州、海口、虎門、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沖等港口出發,乘船冒險到達南洋各地。陸路通過廣西、雲南邊境進入緬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復明"、清末太平天國運動和孫中山早期領導的各次武裝起義失敗後,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當數量的破產農民和城市貧民,他們或自駕帆船,或被擄掠、誘騙、招雇為"契約華工"到南洋等地從事苦役。20世紀中葉以來,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國向歐美等國乃至世界各地再行遷移。現在客家後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所謂"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jrgzv5q.html
---------------------------------------
客家人原來是源自中原的一支血脈
2017-02-23 由 中原豫商 發表于資訊
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必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未必十分準確,但顯然意在強調客家人多,並且分布廣泛。事實的確如此,據有關部門統計,分布在中國大陸120餘縣的客家人達5000萬以上,分布在世界上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家人有1000萬之眾。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有成功者,因此有「東方猶太人」之稱。
客家人為何要行走天下?客家人的故鄉在哪裡?客家先民為什麼要背井離鄉客居異地?要探求本源,就必須了解客家人的遷徒歷史。
戰亂導致大遷徒
「客家」這一稱謂的來歷,無疑與客家先民的遷徙相關聯。對其居住地而言,他們這些人是從別處搬遷過來的「客」。因此可以說,沒有遷徒就不會有「客家」,是歷史性的移民造就了「客家」這個稱謂。
專家學者研究證明,客家人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民系與民族不同。民族是泛指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種人們共同體,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現代民族等;同時還有其他廣泛
用法,如中華民族、阿拉伯民族等。民系這一概念,是客家學研究專家羅香林先生為研究客家而自創的一個新術語,其內涵是同一民族內部的各個獨立的支系或單元。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漢族,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成了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由於身在異鄉為「客」,對故鄉十分眷戀,因此很多客家族譜都記載著先祖居住於河洛;客家人世代相傳,往往自稱「河洛郎」。
河洛,是指黃河和洛河,狹義解釋為洛陽地區,但從廣義上講,河洛地區是指黃河中游、洛河流域這一廣闊的區域。自稱「河洛郎」,意即血脈之根在河洛。但根在河洛,並不是說所有客家人都出自河洛,其範圍應包括黃河以南、長江以北、漢水流域以東、淮河以西的中原舊地,其核心在河洛。
客家先民的遷徒過程漫長,原因比較複雜,但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受災難脅迫,尤其是歷史上的戰亂,導致了中原居民數次爆髮式大規模南遷。
第一次大規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即派遣60萬兵丁「南征百越」。秦軍浩浩蕩蕩南下,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即揭陽山(今揭陽縣北150里),直抵興寧、海豐二縣。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萬兵丁「南戍五嶺」,即守衛如今的兩廣地區。這些兵丁長期「戍五嶺,與越雜處」。秦亡後,這兩批來自中原漢族的南下秦兵都留在了當地,被稱作是首批客家人。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方式的遷徙。據說,秦始皇為了建造阿房宮,曾驅趕數萬中原「木客」前往贛南興國境內深山老林伐木,沒有累死的人後來都留在了當地,這可能是贛南客家最早的先民。
第二次大規模南遷,是在西晉「五胡亂華」時期。所謂「五胡」,一般是指「匈奴、鮮卑、羯、羌、氏」五個胡人的遊牧部落聯盟。在前後百餘年間,這些來自塞北的外族人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了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不一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具有重大影
響力的是「五胡十六國」。充滿血腥殺戮的「五胡亂華」,嚴重破壞了中原的政權和經濟架構;為了避難,許多中原居民從黃河流域大規模向南遷移,在長江下游江南地區建立了東晉。稍後,由於南北對峙,戰爭不絕,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人流入贛南,又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邊地區。
第三次大規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逃。唐末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漢人逃入閩粵贛地區。如宗室李孟,由長安遷往汴梁,繼而又遷到福建寧化古壁鄉。河南固始人王緒、王潮響應黃巢起義,率光、壽二州農民起義軍5000餘人下江西,致使閩贛邊一帶人口激增。
第四次大規模南遷,是宋南渡及宋末時期。由於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入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嶺,入南雄、始興、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由虔州進入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又有大量江
浙及江西宋民,從蒲田逃亡至廣東沿海潮汕地區至海南島。
第五次大規模南遷,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其時,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大量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是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當時,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銳減,清政府特別鼓勵移民由「湖廣填四川」。
第六次大規模南遷,是在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當時為躲避戰亂,有一部分客家人遷徙到南亞,還有的被誘為契約勞工,被押往馬來西亞、美國、巴拿馬、巴西等地。
除了上述由於戰亂等原因導致爆髮式大規模南遷外,中原人民亦因旱災水患逃荒而南來,還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遊學而南遷。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為客家人,他們中只有閩粵贛系,以及源自這一系的人,才被稱為客家人。
為何總向南方遷移
中原人民為躲避戰亂災難,形成了多次歷史性大遷徒。這些遷徒具有一個最明顯的共同特點,即自北向南,每一次都是向南方遷移。
有專家學者指出,客家先民義無反顧地南遷,主要原因是南方的土地具有吸引力。北方開發早,人的意識飽受農耕文化影響,認定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而五穀的獲得要靠耕種,土地是命根子。他們背井離鄉,就是要找尋一片能夠安身立命的土地安居樂業。南方
開發遲,面積遼闊,人口稀少,且少有戰亂,具有南遷漢人定居發展農業的良好條件。例如廣東梅州,在南宋時,「土曠民惰,而業農者鮮,悉汀贛僑寓者耕焉,故人不患無田,而田每以工力不給廢。」另外,在唐宋時期,對南方百越地區施行「毋賦稅」政策,即不用繳納賦稅,這對於北方逃難的漢人們來說,簡直就是「世外桃園」。正因為如此,南遷者紛紛定居在江南、嶺南地區。
有專家學者強調,道路也是個有利因素。當時的交通條件雖然極困難,但並非沒路可走。因為從秦代起就有了驛道,從隋代起就有了運河水道,並有了東南道路和嶺南道路。東南道路是以大運河為主幹,把關中、淮南、東南連接起來,並延伸至如今的贛、閩等地。當時進入嶺南的道路有4條,一是由荊襄道路南下湖南,經湘水、靈渠、桂江、西江進入珠江三角洲; 一是由湖南越大庚嶺沿湞江、北江南下;一是由長江、贛江越大庚嶺沿湞江、北江南下;一是由福州沿海岸西南行至粵東。這些道路儘管曲折迂迴不乏險阻,卻為歷代客家南遷提供了便利條件。
然而,客家先民的遷移並非是有組織、有領導的統一行動,而是無組織的非常煥散的遷移。因此,儘管他們遷移方向明確,但不可能有具體明確的行走路線,也不可能象水波一樣一波接著一波,更不可能象射箭一樣一步到位。他們為躲避戰亂而出逃,必定是倉皇離鄉,
扶老攜幼,不顧寒暑地跋山涉水,要去找尋個適合耕種居住的地方安家過日子,少不了披荊斬棘,排除險阻。客家先民的遷徒,可以說是一部顛沛流離的血淚史。
關於客家遷徒,有一個概念需要明確。並不是每一次遷徙都是客家的遷徙,是有嚴格區分的。一般認為,南宋以前的遷徙,都是客家先民的遷徙;而南宋以後的遷徒,才是客家的遷徒。客家先民的遷徒,主要是由河洛地區向南遷,遠者始自今日之山西長治及河南靈寶等
地,近者多是來自如今之河南光山、固始,安徽壽縣、阜陽等地。他們渡江入贛,遷徙至閩南地區;有的則從贛北或贛中遷至贛南或閩西,或粵北、粵東邊界。
南宋以後,客家人的遷徙,可以說是客居異地後的再次遷徒。南宋末期,金人南下,因客家人參加文天祥領導的抗元鬥爭失敗,為了躲避元朝的追捕誅連,許多客家人改名換姓逃亡,形成了空前規模的大遷徙。他們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形成了「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的特點。正因為如此,使得客家人具有典型山區居民的特徵。也有不少客家人遠逃到香港、澳門、汕頭、廈門和海口一帶,象契約華工一樣,被迫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南北美洲等地,從事苦役勞動。這一時期主要是由廣東中部、東部遷至西部、南
部及海南與東南亞等世界各地。元末明初的戰亂,又觸動了客家人的遷移。遷出地多為福建,遷入地則集中在嘉應各地。主要原因是嘉應各地位於嶺南東部北上的最佳通道上,有較多的低洼丘陵地區可供開墾。正因為有大量客家人遷入嘉應一帶,從而使嘉應成為客家腹地,成為客家的聚居中心,從而擁有了「客都」的地位。
總之,客家的遷移是從北到南、自東到西,從平原到丘陵、山區,沿著河流到核心地區,再由國內走向國外,散居世界各地。由此可以看出,客家民系是歷史移民的產物,他們多次遷徙,歷盡人間艱辛。
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文化是人類的精神家園,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客家先民披荊斬棘,篳路藍縷,戰激流天塹,越武夷南嶺,紮根贛南、閩西、粵東三角地帶,發展生產,安居樂業,傳播文明,接著又藩衍湘川雲貴,橫渡海峽,遍布五洲四海,發展成一個世界上人口眾多、影響深遠的優秀民系。但客家人沒有遺忘中原漢族文化,世代傳承,生生不息。
客家先民背負著中原文明遷徒,客居異鄉,成了中原文明的傳播者。在客家人來到之前,贛閩粵三角地帶是人煙稀少、野獸出沒的原始森林。在這荒野的山嶺中,居住著百越、畲族、瑤族等當地土著。這些少數民族文化落後,處於刀耕火種的蠻荒時代,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客家人的大量南遷,給這片荒僻而神奇的土地帶來了蓬勃生機。
客家人從中原地區帶來農作物的種子,以及先進的農具、農耕技術和建築技術,他們伐木墾荒,築壩造田,把一個個小盆地或低緩的坡地開墾成片片井田或層層梯田,並修渠築坡,引水灌田,使寂靜的群山阡陌縱橫,如詩如畫。昔日荒涼閉塞的山野,變得人聲喧鬧,雞犬相聞,生產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客家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個個村寨有盤山小徑或通衢大道相通。一些人口集中的較大村寨形成了集貿市場。就這樣,客家人把熱鬧帶進了千溝萬壑,把繁榮帶進了窮鄉僻壤,把文明帶進了荒巒山野。客家先民對贛南、閩西、粵東三角地帶的開闢,表現了他們勤勞勇敢、刻苦耐勞的精神,表現了他們敢於戰天鬥地、敢於跟險惡環境作鬥爭的勇氣。正是靠這種精神和勇氣,錘鍊出一個剛強弘毅的優秀民系。
客家人堅持講「阿娓話」(中原母語),並吸收、融會當地土語,形成了保存中原音韻的而又相對獨立、自成體系的客家方言。客家方言不僅是客家之成為客家的標誌,而且也是客家民系自我認同的內聚紐帶。客家人之所以區別於非客家,其中一個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語言。
客家人繼承、發揚了儒家以仁義治天下的仁愛精神,不僅化解了當地土著的戒心和敵意,更是反客為主,教化、同化他們,使部分土著逐漸融入客家民系之中。客家人重名節、重孝悌、重信義、重文教,其文化意識與中原漢族文化血脈相通。他們積極辦學堂,發展教育,從山溝溝里走出一批批土生土長的客家知識分子。以梅州為中心的十幾個縣,教育就特別發達,素有「文化之鄉」、「足球之鄉」、「華僑之鄉」的美譽。梅州史稱「文化之鄉」,體現客家人以人為本、以文為骨、倚重知識、崇尚教育的精神。
客家文化豐富多彩,概括起來有三個基本特徵。第一,質樸無華的風格。尚「簡」崇「拙」,貶「奢」抑「侈」,這不僅成為客家人的生活態度,而且發展成為持久強勁的人生理念和審美時尚。「齊民居不求華,服不求侈,飲食不求異,器用不求奇。」在客家地區,大到民居建築,小到衣著物用,無不流露出崇拙尚簡的風骨。第二,務實避虛的精神。「百般武藝,不值鋤頭落地」,客家地區流傳的眾多歌謠,都反映了客家人根植於農耕文明基礎上的務實精神。「士恥虛務實,鮮以標榜為事」,即便是傳統士大夫和文人學士,也崇尚這種求真務實的為人處世態度。第三,反本追遠的氣質。客家人具有強烈的祖先崇拜意識。這種由反本追祖而產生的濃厚的歷史意識,使客家地區的各種文化事象,無不帶有中原文化的古風、古意。
總之,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徵,源遠流長,底蘊豐厚,另一方面又吸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兼收並蓄,豐富多彩。正因為如此,生生不息的客家人具有勤勞、勇敢、堅毅和機智的優秀品質。
客家作為一個民系群體,由於先民數代屢次長途的遷徙,它自然比其他群體更多樣更深層次地體驗了社會實際和生產實際,它也就必然受到了更多的錘鍊和滋養,積累了更多的處理與自然界關係及社會人際關係的經驗。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客家先民及其後裔對長江流域和閩、粵、贛三角地帶的開發,對華南地區經濟和文化的繁榮,對漢民族大家庭的發展、壯大和漢文化及中原文明的傳播、發揚,都產生過不可估量的影響。近代以來,客家人對促進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也發揮了重大作用。在中國近代史上,客家優秀兒女英才輩出,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進行了英勇卓絕的鬥爭,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歷史篇章。在當今世界發展浪潮中,客家人風采依然,出現過大批的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企業家,卓有建樹,令人起敬。 (作者:范軍昌)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294y6yr.html
-------------------------------
漢族南遷:廣東客家人的由來
2016-11-12 由 趣客家 發表于歷史
客家人,是近代形成以梅州為中心的粵閩邊區的一個頗具特色的民系,客家人分部在廣東省每個市,廣東客家人口達3800萬之眾。
「客家」一詞,在客家語讀( KAKKA),含有「客戶」之意。《辭海》中是這樣解釋的:相傳在4世紀初(西晉末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因戰亂南遷渡江,至9世紀末(唐朝末年)和13世紀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漢人南遷粵、閩、贛、川……即現在的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台灣等省區以及海外。為了與當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區別,這些外來移民自稱自己是「客戶」,是「客家」,是「客家人」。
由此可見,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在贛南、閩西、粵東,那裡有29個縣是「純客縣」。在宋末以前,寧化是客家人南遷的集散中心;在明末清初,嘉應州(現梅州市)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為軸心向中國南方逐漸擴展並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系——客家民系,成為漢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
據考證,客家人的先民,有過6次大規模的南遷:
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軍,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即揭陽山,今揭陽縣北150里),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萬兵丁「南戍五嶺」(今兩廣地區)。這些兵丁長期「戍五嶺,與越雜處」。秦亡後,兩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遷是在東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為了避難,一部分中原居民輾轉遷入閩粵贛邊區。稍後,由於南北對峙,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贛南,一部分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地區。
第三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逃。唐末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漢人逃入閩粵贛區。如宗室李孟,由長安遷汴梁,繼遷福建寧化古壁鄉。固始人王緒、王潮響應黃巢起義,率光、壽二州農民起義軍五千下江西,致使閩贛邊一帶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遷是宋南渡及宋末時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嶺,入南雄、始興、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由虔州入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從蒲田逃亡廣東沿海潮汕至海南島。
第五次南遷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其時,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四川的客家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當時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銳減,清政府特別鼓勵移民由「湖廣填四川」。
第六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當時為避戰亂,有一部分客家人遷徙到南亞,有的被誘為契約勞工,被押往馬來西亞、美國、巴拿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規模的南遷外,中原漢人也有因旱災水患逃荒而南遷者,另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遊學而定居閩粵贛邊地區的,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為客家人,他們中只有閩粵贛系和源自這一系的人,才被稱為客家人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e98knqq.html
---------------------------------------
客家客家人說明書,如果你不了解客家,可以看看這個!
2016-05-20 由 客家新聞網 發表于歷史
點擊上方「客家新聞網」可快速關注
客家人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區居住有兩千多年歷史的一個重要群體,是廣東本地的主要族群(廣府、客家、潮汕、粵西高涼、四邑、海陸豐、粵北少民等)之一,也是江西和福建本地的重要族群之一。
客家人也並不比其他族群晚來於廣東,在廣東的河源、惠州等地最早定居的就是糅合了原古越諸族的客家先民。
客 家 從 哪 里 來
有關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說和客家土著說。
客家中原說認為客家主體構成為來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說則認為,客家是南遷漢人與閩粵贛三角地區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後產生的共同體,其主體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數流落於這一地區的中原人。
但歷史學家似乎更贊成「中原說」,認為客家人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因為身在異鄉,對於故鄉河洛(以洛陽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區的眷戀,自稱「河洛郎」。
「客家」這一稱謂的來歷是與客家先民的遷徙相關聯的。對其居住地而言,這些人是從別處搬遷過來的「客」,可以說,離開了遷徙就不會有「客家」這一稱謂。
客家人遷徙的原因多種多樣。早期則主要是源於災害的脅迫。據說秦始皇為了建造阿房宮,驅趕數萬中原百姓「木客」往贛南興國伐木,沒累死的後來就留在了當地,這大概便是贛南客家最早的先民。
多 次 遷 移
有史可考的記載顯示,客家人的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軍,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即揭陽山,今揭陽縣北150里),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萬兵丁「南戍五嶺」(今兩廣地區)。這些兵丁長期「戍五嶺,與越雜處」。秦亡後,兩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大規模南遷是在西晉末期「永嘉之難」、東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為了避難,一部分中原居民輾轉遷入閩粵贛邊區。稍後,由於南北對峙,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贛南,一部分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地區。
第三次大規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遷。唐末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漢人南下遷入閩粵贛區。如宗室李孟,由長安遷汴梁,繼遷福建寧化石壁鄉。固始人王緒、王潮響應黃巢起義,率光、壽二州農民起義軍五千下江西,致使閩贛邊一帶人口激增。
第四次大規模南遷是宋室南渡及宋末時期。金人入侵中原,攻破汴京(東京,今河南開封)。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嶺,入南雄、始興、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由虔州入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從莆田逃亡廣東沿海潮汕至海南島。
第五次南遷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其時,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四川的客家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當時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銳減,清政府特別鼓勵移民由「湖廣填四川」。
第六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當時為避戰亂,有一部分客家人遷徙到南亞,有的被誘為契約勞工,被押往馬來西亞、美國、巴拿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規模的南遷外,中原漢人也有因旱災水患逃荒而南遷者,另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遊學而定居閩粵贛邊地區的,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為客家人,他們中只有閩粵贛系和源自這一系的人,才被稱為客家人。
客 家 到 哪 里 去
在中國,客家人 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西、廣西、福建、四川、台灣、湖南、海南、等。其中,香港(約125萬)與澳門(約10萬)的客家雜居各處,並且占了當地居民相當的比例。
此外,客家人還主要分布在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
客家四州:一般認為客家大本營是指「客家四州」:惠州、梅州、贛州、汀州。
七星:當今屬於客家大本營的城市是指廣東省梅州市、惠州市、河源市、深圳市、韶關市,江西省贛州市和福建省的龍巖市,以上合共七個城市。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xq4pvo.html
--------------------------
歷史上客家6次大遷徙
2016-09-14 由 趣客家 發表于歷史
客家人的遷移包括客家先民的南遷和客家人的中國國內遷移與國際遷移。
有史可考的記載顯示,客家人的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軍,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即揭陽山,今揭陽縣北150里),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萬兵丁「南戍五嶺」(今兩廣地區)。這些兵丁長期「戍五嶺,與越雜處」。秦亡後,兩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大規模南遷是在西晉末期「永嘉之亂」、東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為了避難,一部分中原居民輾轉遷入閩粵贛邊區。稍後,由於南北對峙,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贛南,一部分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地區。 其遷移遠者自今日山西長治起,近者由今日河南靈寶、國都洛陽等地,沿潁、汝、淮諸水流域,向南行動,到達湖北、河南南部及皖贛沿長江北岸,閩粵先民(包括潮閩、廣粵)大部分就在此時的遷徙。
第三次大規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遷。唐末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漢人南下遷入閩粵贛區。如宗室李孟,由長安遷汴梁,繼遷福建寧化石壁鄉。固始人王緒、王潮響應黃巢起義,率光、壽二州農民起義軍五千下江西,致使閩贛邊一帶人口激增。南遷者遠者多由今河南光山、固始,安徽壽縣、阜陽等地渡江入贛,更徙至閩南;近者則從贛北或贛中遷至贛南或閩西,或粵北、粵東邊界,而此時客家語開始萌芽。客家語的發音,繼承了較多五代兩宋時的中原語腔調,也說明了這些。
第四次大規模南遷是宋室南渡及宋末時期。金人入侵中原,攻破汴京(東京,今河南開封)。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嶺,入南雄、始興、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由虔州入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南宋末年,客家人參加文天祥領導的抗元失敗,元軍大舉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從蒲田逃亡廣東沿海潮汕至海南島。 元末明初的戰亂,又觸動了客家人的遷移。遷出地多為福建,遷入地則集中在嶺東循衡各地。這一期的遷徙路線是:主要由閩粵嶺山地域,分遷至廣東中部及沿海地區,及四川、廣西、貴州、雲南和台灣等地,還有小部分回遷至江西贛南及贛中贛北西部羅霄山脈兩側,使江西的客家有新客和老客之分。
第五次南遷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其時,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另一方面是關外滿族滿人入侵中原的影響。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如明嘉靖年間從程鄉、長樂遷海豐、歸善、新安等沿海地區,從汀州遷至福州等地。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四川的客家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當時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銳減,清政府特別鼓勵移民由「湖廣填四川」。 清初康熙年間從嘉應、韶州各屬遷至以廣州為核心的增城、花縣、新安、東莞、鶴山等地。「復界」遷至今天的寶安、深圳、香港、中山、台山等地,「湖廣填四川」遷往四川、廣西等地。明末清初客家人舉兵勤王失敗後,為避株連,多隱姓埋名,或逃亡各地,很多人隨鄭成功遷到台灣。
第六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由廣東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而引起的部分客家人的遷徙。廣東西路事件後當地大部分客家人在官府資助下向南遷入高、雷、欽、廉各州,尤以高州的信宜、雷州的徐聞最多,遠者渡海至海南島崖縣及定安等地。當時為避戰亂,有一部分客家人遷徙到南亞,有的被誘為契約勞工,被押往馬來西亞、美國、巴拿馬、巴西等地。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朝統治者要把一切姓洪的及其他參加起義的男女老少都加以屠殺,因此很多客家人或改名換姓,或逃亡外地。大批客家人逃到香港、澳門、汕頭、廈門和海口一帶,象契約華工一樣,被迫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南北美洲等地從事苦役勞動。這一時期主要由廣東中部、東部遷至西部、南部及海南與東南亞等世界各地。
除以上6次大規模的南遷外,中原漢人也有因旱災水患逃荒而南遷者,另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遊學而定居閩粵贛邊地區的,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為客家人。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4kqjk3.html
-------------------------------------
客從何來——「太陽女神」謝娜祖籍廣東平遠
2016-08-27 由 涯系客家人 發表于娛樂
央視一檔節目《客從何處來》,意外發現我們熟悉的「太陽女神」謝娜祖籍原來是廣東平遠縣差干鎮。
節目披露謝娜曾祖父謝鳳榕、曾叔祖謝鳳鼎,父親謝揚恭、五叔謝揚勉、七叔謝揚勤,其中謝娜曾祖父一輩、父親一輩名字均按照族譜18世「鳳」字輩,20世「揚」字輩取名。據《客從何處來》及謝娜七叔謝揚勤所著《血色家園》講述,謝娜先祖謝志興在1776年與大批鄉親一起離開平遠縣差干鎮到四川墾荒。
我們就以謝娜的故事作為引子,了解這段歷史淵源。並了解中國漢民族八大民系之一——客家人。
這事說起來還很有意思,也是有歷史考究的,在古代經歷了張獻忠之亂後,四川重慶只剩下幾百戶人家。很多州縣居民只剩下幾十家,甚至更少。結果四川境內老虎橫行,清朝年間,南充招來500多人開墾定居,被老虎吃掉了二百多人。(很多人小時候多多少少聽過自己的爺爺奶奶說再不聽話就把你丟到外面讓老虎吃了,來嚇唬我們〒_〒)
當時四川巡撫上書請求移民四川。於是清政府給出了好政策。移民到四川五年之內不用繳土地稅,可以入籍參加科舉考試。一對夫婦給水田三十畝或者旱地五十畝,家裡增添了孩子再給四畝地。還給十二兩白銀購置家產等等激勵政策。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免稅,給戶口,可以高考,給房子還給地。這麼好的政策,移民當然願意來了,這就是湖廣填四川。湖北湖南居民沿江而上進入川東,廣東人則大批進入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很多客家人開始遷徙到四川,把客家話帶到了四川。
還有一部電視劇叫《滾滾血脈》,是演繹清朝康熙年間閩贛粵客家人遷徙至四川那段波瀾壯闊而又充滿艱辛的遷徙歷程。這個遷徙是在當時政府的政令下,有計劃的遷徙,至少能知道自己去何處,能有組織。而那些更加遠古年代,從中原遷徙至閩贛粵邊界地帶的客家先民們,一路到來,則可以用悲壯來形容。
要了解客家人,就要知道一些地理和歷史的知識。這個地域在羅霄山脈以西南,嶺南以東北,武夷山脈西南,群山環繞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即使是現代也屬於交通不便之處,何況古代沒有現代化交通工具,全靠腳力的時代。古代,中原是中華文化的正統,也是地理中心,廣東地區是絕對的「南蠻」,南方荒蠻之地。即使是湖南湖北,在中原看來都是南蠻子,何況廣東福建。
梅州在古代稱為嘉應州,是廣東客家人的聚居地。梅州被稱為全世界客家華僑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園,世界客都,中國梅州。到梅州,中國客家博物館是必去看的地方。是了解客家人的重要窗口。
中國客家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是中國國內唯一收藏、研究、展示、傳承客家文化的專題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代表客家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場所,是中華漢民族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專題博物館。由主館中國客家博物館和分館黃遵憲紀念館、梅州大學校長館、梅州將軍館組成。主館占地面積5984.7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館內設有固定陳列《客家人》主題展覽,以「客從何來」、「客家風情」、「地標圍屋」、「人文秀區」、「客家騰飛」五部分展陳客家淵源、客家風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內容,向世人傳播、展示客家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中國客家博物館,頗顯大氣又不失親切,一進入就有一種到家的感覺。正門中間,有一口200餘年歷史的古井。上以厚實的透明玻璃覆蓋井口,並鐫刻有「飲水思源」四個字,此井現在已沒有實際的作用。客家人從中原遷徙而來,由於當地較好的土地早已有主,不得不住進深山。「有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再者,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客家先民靠著這井水再次繁衍生息,這口井也見證了客家人的足跡。因此,飲水要思源,而不能忘本。
進入客家博物館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巨大的「亻厓 」字。普通話發音為ái。這是客家人自創的一個文字,字典上查不到,電腦上也打不出來的一個字。觀字,這是一個十分形象的文字,就像是一個人站在懸崖邊上。從「亻厓」字中,我們可以感知許多更深層次的內涵。從中原而來的客家先民大多出身書香門第、官宦世家,而當時的南方則被稱為是雜草叢生、瘴氣瀰漫的南蠻之地。客家先民來到此地,面臨惡劣的環境,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這個「亻厓」字生動地顯現了當時客家先民不退則進、奮勇向前的精神。無論身處何地、無論現在使用的是什麼語言,這個「亻厓」字卻是共通的。
第一展廳「客從何來」 以各種歷史文獻和實物材料,追溯了客家先民從東晉到清末、從中原到「南荒」的五次遷徙的歷史,展現了一幅壯美的客家遷徙畫卷。據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期就有過客家先民的大遷徙。試想,在漫長的歲月里,「五胡十六國」,戰火不斷,哀鴻遍野,不逃離能活命嗎?
在客家博物館,我讀到下面的段落:「客家人之根在漢族。 客家人之源,傳統的觀點認為是在河洛,所謂河洛,指的是黃河、洛河。廣義上的河洛就是黃河中游、洛河流域這一廣闊的區域。狹義的河洛就是洛陽。
客家人,又稱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因為身在異鄉,對於故鄉河洛地區的眷戀,自稱「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另一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兒為榜樣,啟發教育兒孫,向功勳事業有成的前輩們學習。
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為客家人,他們中只有閩粵贛系和源自這一系的人,才被稱為客家人。 據統計,現在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貴州、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區,總人口達5000萬以上,占漢族人口的5%。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數達到2500萬左右,占到廣東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約600萬人分布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約1500萬人分布在除中國外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秘魯、模里西斯等80餘個國家和地區(起源於幾百年前客家人的下南洋運動),客家語也是當地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客家人遷徙的原因多種多樣。早期則主要是源於災害的脅迫。諸如殘酷的戰爭、水、旱、蟲等特大自然災害的打擊及瘟疫的流行。中國歷史上每次大規模的戰亂,幾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遷徙。
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萬兵丁「南戍五嶺」(今兩廣地區)。秦亡後,兩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遷是在東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為了避難,一部分中原居民輾轉遷入閩粵贛邊區。稍後,由於南北對峙,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贛南,一部分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地區。
第三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逃。唐末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漢人逃入閩粵贛區。如宗室李孟,由長安遷汴梁,繼遷福建寧化古壁鄉。固始人王緒、王潮響應黃巢起義,率光、壽二州農民起義軍五千下江西,致使閩贛邊一帶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遷是宋南渡及宋末時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嶺,入南雄、始興、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由虔州入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從蒲田逃亡廣東沿海潮汕至海南島。
第五次南遷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其時,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四川的客家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當時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銳減,清政府特別鼓勵移民由「湖廣填四川」。謝娜的祖先是梅州平遠的,應該屬於第五次遷徙。
遷徙的過程肯定是艱險的。扶老攜幼,跋山涉水。客家先民披荊斬棘,排除險阻,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遷徙的最後一道程序是建房造屋安下家來。一位客屬長者說:「安家最重要的是定屋場的位置。怎麼定呢?要看風水。這個風水,不是地理先生講迷信的那個風水。主要是采陽光,看風向,近水源,傍硬山,擇高地。而坐北朝南、向陽背風、柴近水便、視野開闊則是理想的選擇。」
人們常常讚嘆客家人的勤勞、勇敢、堅毅和機智。客家作為一個民系群體,由於先民數代屢次長途的遷徙,它自然比其他群體更多樣更深層次地體驗了社會實際和生產實際,它也就必然受到了更多的錘鍊和滋養,積累了更多的處理與自然界關係及社會人際關係的經驗。因此,客家群體中出現過大批的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企業家。客家人在各個領域表現突出,如新加坡前李光耀、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何子淵、葉劍英、陳寅恪、葉挺、胡耀邦、陳寶箴、張弼士、薛岳、泰國前總理他信·西那瓦、泰國前總理英拉·西那瓦、李河君、張國榮、胡文虎、曾憲梓、田家炳、林丹、范文芳、何雯娜、劉惜君、王心凌等等。
在這個漢族持續千年的「衣冠南渡」的歸宿,仿佛隱約觸摸到了華夏民族衝突融合的脈絡,尤其一句「客從何來」足以展現客家人百折不撓的奮進精神。以至又重新令人思考起兩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誕生的目的是什麼?這也就是在思考人生的意義。都知道人最終都會死,而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存在彼岸世界,那麼生存意義難道就是為了掙點錢買套房買輛車?
我們的存在,都是一種偶然。生是偶然的,死卻是必然的。人的未生和死後,對於活著的人,永遠是個謎。我是誰」、「我從哪裡來」以及「我要向何處去」的問題。
對於現在這個浮躁的時代,眼裡就只有房子、車子、票子。物慾已經掩蓋一切的時代,在這裡似乎可以得到一些滌盪。其實困境與迷惘,根源只在我們自己的內心:想要的太多,於是於紛繁迷亂中忘記了我們出發時的真正目的。圖留千年一嘆: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 或許「客從何來」可以給我們答案。
當我們離自我越來越遠,漸漸地,我們忘了這三個最重要的人生命題: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我覺得是不斷地增進智慧,從生到死,一輩子爭取活一個明白。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entertainment/82b9bg.html
------------------------------------
客家人是如何產生的?你可能不知道的客家人遷徙史,滿眼都是淚!
2016-11-04 由 文史磚家 發表于歷史
文/格瓦拉同志
本文為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先,我們需要釐清一個常識:客家人,顧名思義即「客居之人」,它不是一個少數民族,而是屬於漢族的一個支系,是由中原地區遷居到各地的漢人。談到漢族的民系,我們通常是按地域來講的,比如說閩南人、廣府人,皆屬此類。然而,唯有客家人卻主要是按照居民的來源跟語言來劃分的。
關於客家人的數量,有種很流行的說法是: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據統計,目前全球的客家人總數已達1億多,雖然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他們慎終追遠、不忘根本,頑強的保留著自己的獨特方言、文化,沿襲著中原故土的古老習俗,成為漢民族中一支獨特的民系。客家人堅韌不拔、聰明勤奮,在各領域都取得光輝璀璨的成就,可以說是漢民中最聰明的一支。那麼,這龐大、獨特的客家人民系是如何產生的呢?
關於客家人的來歷,「梅州八賢」之一、客家問題研究大家羅香林在1933年發表的《客家研究導論》中給出了答案,書中認為客家人的形成來源於歷史上中原漢民族的五次大遷徙:
第一次大遷徙:永嘉之亂
第一次客家人大遷徙發生在距今1700年前的西晉末年,經過「八王之亂」的禍害,西晉王朝已經是國力空虛、民不聊生,大有搖搖欲墜之勢。公元311年,由匈奴人建立的前趙政權大舉進攻西晉,迅速占領洛陽並俘獲晉懷帝,同時殺害王公士民三萬餘人。面對匈奴軍隊的侵略和殺戮,洛陽城內的百姓紛紛南逃避難,沿著水路、旱路,向東南方向的江蘇一帶遷徙,最後大部分人在今天的南京附近落腳。
繼匈奴滅西晉後,北方又有四支少數民族混戰中土,戰亂持續了100餘年時間,史稱「五胡亂華」。期間,為躲避戰亂,陝西、山西的漢人穿過湖北進入洞庭湖流域,河南一帶的漢人則先是逃到安徽、湖北,然後其中的一部分又遷徙到了江西贛州,而山東和安徽北部的漢人最後進入到福建北部。這便是客家人的第一次大遷徙,史稱「衣冠南渡」,據統計,這一次遷徙的人數大約有90萬人。
第二次大遷徙:黃巢之亂
距永嘉之亂500多年後的晚唐,發生了客家人的第二次大遷徙。當時,在山東爆發了王仙芝、黃巢之亂,戰亂波及了今日中國的11個省份,死傷達數百萬人,史稱「(黃巢)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卞、曹、濮、徐、兗等數十州,咸被其毒。」為了躲避戰亂,之前在西晉末年遷徙到江蘇、安徽、湖北一帶已定居下來的中原漢人又被迫再次南遷。另外,世代居住在山東、山西、河南、陝西一帶的中原漢民也被迫南遷避難,這便是客家人的第二次大遷徙。
這兩股移民的潮流最終匯集到一起,躲到沒有戰亂的閩粵贛三角地帶,尤其是贛南地區。很顯然,這次遷徙的規模比第一次更大,人數也更多。這裡要重點提一下贛南地區。由於贛南地區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加之人口不多,良好的生存條件吸引了大量中原漢民遷居、繁衍,成為南遷漢民的主要聚居區。
第三次大遷徙:德祐之亂
距黃巢之亂400年後的南宋末年,中原漢人又開始了第三次大遷徙。當時,北方蒙元大軍大舉南侵,攻陷南宋都城臨安,俘虜南宋太皇太后謝氏和宋恭帝趙㬎(年號德祐),不甘投降的南宋大臣們又相繼擁立趙昰、趙昺兩個小皇帝,在東南一帶繼續對抗元軍,最終在崖山海戰中被消滅,十萬軍民義不降元,跳海殉國。
在此之前,為了躲避戰亂,中原一帶以及南宋境內的漢民再次大規模南遷,其中有許多漢人躲入到閩粵贛交界的山區當中。這一次移民加上前兩次遷徙過來的中原漢人,在閩粵贛交界地區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外來族群,當地的原住民把這些從北方遷來的漢人稱為「客人」。由此,標誌著客家民系的形成。
第四次大遷徙:湖廣填四川
距離德祐之亂近400年後的清康熙年間,客家人進行了歷史上的第四次大遷徙。由於明末張獻忠的「八大王屠四川」事件,加之瘟疫橫行,導致四川省人口銳減,從萬曆末年的400多萬,減少到不足50萬人。為了恢復生產,康熙帝下令從湖廣、江西等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向四川移民,史稱「湖廣填四川」。
客家人的第四次遷徙不是因為戰亂,而是由滿清政府組織的百姓自願的遷徙運動,其路線大致分兩條:陸路,由江西贛州和福建寧化縣石壁鎮出發,先到達貴州,然後從貴州到達重慶的合川,從合川進入四川北部;水路,主要是廣東韶關一帶的客家人先經湖南到達長江,沿長江進入重慶萬州,又從萬州進入到四川廣安,再從廣安遷移到四川儀隴等縣。「湖廣填四川」前後持續了數十年時間,據統計共有大約100萬人遷移到四川境內生活。
第五次大遷徙:走向海外
「湖廣填四川」事件後又過了大約200年,客家人又開始了第五次大規模遷徙,這一次遷徙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枝散葉、走向了海外,而這一次大遷徙的根源來自於「廣東西路械鬥事件」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所謂的「廣東西路械鬥事件」,是指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廣東省西部台山、開平、恩平等地的客家人和當地土著之間發生的大規模械鬥事件。事件的結果導致雙方傷亡逾百萬,並迫使大批客家人向南遷入高、雷、欽、廉各州,尤以高州的信宜、徐聞最多,遠者渡海至海南島崖縣及定安等地。
至於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是由於洪秀全及太平軍的大部分參加者出身客家人,因此大批客家人在戰後遭到滿清政府的清算。為躲避殺身之禍,梅州一帶的客家人開始四散奔逃,他們先是逃到廣東省南部以及海南、台灣、香港等地,後來又下南洋逃往印尼、大馬以及北美、歐洲等地,最終形成了遍布全球的客家民系。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zm6k93p.html
----------------------------------------
千年遷徙:風雨客家人
96 東西 關注
2015.12.07 12:57* 字數8642 閱讀1027 評論8 喜歡28
篳路桃弧展轉遷,南來遠過一千年。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
講述者| Amana
平台:東西
河洛正音,中原風骨
何人是客?何為客家人?
顧名思義,很多人會這樣理解:客居他鄉的人所以自稱客家人。但其實最開始客家人這個稱謂是個他稱,並不是客家人自稱的。
“篳路桃弧展轉遷,南來遠過一千年。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晚晴詩人、教育家黃遵憲用四句詩形像生動的概括了客家人的源流及人文特色。
從這四句詩裡我們可以看到客家人的幾個特徵:南遷、方言、中原,而這幾個特徵正是我今晚分享的三個關鍵詞。
語言是溝通的橋樑,所以我就用關鍵詞“方言”作為今晚分享的開篇吧。
漢劇•客家話表演的地方劇:唱腔博採各劇種之長,樸實淳厚、高昂悲壯。(圖片來源網絡)
作為客家人我辨認同族最輕易的辦法就是聽音,人在異鄉經常會因為聽出對方講的是客家話而分外多出幾分親切來。
在我們的傳統裡,語言的存續是被看作比財產的延續更為寶貴的東西。“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這句世代相傳的祖訓足可證明。
這也形成了客家人的一個顯著特點:雖然客家人分佈的地域廣闊,各地的客家人所說的客家話會略有差異,但是相互之間不會出現語言障礙。
也因此,客家話成了客家人身上最有辨識度的一個部分。我經常聽音辨人,即為此般。
而客家話也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被稱作是古漢語的活化石,因其保留了很多原來北方的中原古音。給大家念首古詩感受一下客家話的濃濃古音。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大家用普通話試著念一下,這首詩是不是不押韻?但是用客家話念“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字,讀“峽”,正好與二.四句末的“家”和“花”押韻,在古音中“斜”也是讀“峽”,跟客家話正好相同。
除了古詩用普通話念不押韻,用客家話念卻可以押韻的例子外,還有像客家人把“稻子”喚作“禾”,吃是“食”,繩子是“索”,臉是“面”……其他如“目(眼)珠”(眼睛)、“目汁”(眼淚)等,這些叫法也是跟古音相同但是區別於普通話的。
客家話充分體現了客家語言“根在河洛”的特點,所謂“河洛正音,中原風骨”。
千年遷徙苦難與輝煌並進
客家人的歷史是一部遷徙史,歷史上,客家先民從中原遷居南方,經歷過5次大遷徙。還有一說是6次,但目前學術界對這個次數之說尚未有定論。大家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客家學大師羅香林教授提出來的5次大遷徙。
這5次大遷徙也決定瞭如今客家人的主要地理分佈,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發展也是在這五次大遷徙裡奠定的。下面我將給大家詳細介紹這5次大遷徙的時間、成因及影響。
第一次遷徙:公元317-589 第二次遷徙:公元880-1126 第三次遷徙:公元1127-1644 第四次遷徙:公元1645-1843 第五次遷徙:公元1866年後
客家第一次大遷徙
公元317—589年間,即兩晉之交至南北朝期間。
當時的晉王朝爆發“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導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為求生存,當時的中原漢族,被迫南遷。當時南遷的人口多由“衣冠士族”(大地主)率領,所以,也被稱作“衣冠南渡”。
這次的大遷徙其實並沒有給歷史的發展帶來特別深刻的影響,因為這次遷徙的客家先民人數不多,規模也不大,多數是為躲避戰亂而自發南遷的流民,所到之處也大多是一些“南蠻之地”。
最大的影響是:在客家先民在到達長江流域及南方地區後,東晉統治者為了安頓和控制這些北來的僑民,在僑人較為集中的地方重置了州縣。這也是史載的“僑制郡縣”、“土段”“給客制度”產生的主要背景。
這些衣冠南渡的客家先民,仍然保留對中原郡望身份的自我堅持和被迫遷徙的無奈,所以依舊以“衣冠士族”自稱,在僑居中保留中原文化習俗。這也定下客家人以後遷徙融合的基調:"語言統一,習俗猶留,最大限度保留自己的文化習俗傳統。"
客家第二次大遷徙
公元880——1126年間,即唐末到北宋期間。
唐朝經“安史之亂”後,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都走向衰敗。在這樣的社會形勢下,爆發了史上稱之為“黃巢起義”的農民起義運動。這場運動歷時十幾年之久,雖然對瓦解和摧毀唐朝政權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場起義也給沿途人民帶來了極其深重和殘酷的災難。無數原籍戰區的無辜民眾都遭受了死亡或逃難的命運。
隨後五代十國的割據紛爭和北宋的戰事,加之長江流域的災荒頻繁發生,這些原因共同促成了第二次大遷徙。迫使在前一階段從黃河流域的河南等遷到長江流域聚居的客家先民,再度大舉南遷,最終到達閩、贛、粵結合部,成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
這次大遷徙無論從規模還是歷時上都遠超第一次大遷徙,使得原來相對落後的南方由於北方人口的大量遷入,加之南方本身相對和平的環境,經濟迅速發展,最終導致經濟中心逐漸南移;南北方人口的比重也由北重南輕轉變為南重北輕。
客家先民也叩開了閩贛粵區的山門大舉遷入,促使客家大本營逐漸形成,為漢民族一個嶄新的民系誕生準備了足夠的人力資源,奠定了客家民系的成熟和形成基礎。
客家第三次大遷徙
公元1127——1644年間,即兩宋之交至明朝中葉。
這次的南遷依然與封建統治的衰敗和戰亂密切相關。
當時的北宋國力軟弱加之消極政治,對外軍事軟弱導致無數次戰爭失敗,而戰爭失敗所需支付的大量賠款又加諸人民賦稅之上;對內放任官僚地主兼併土地的“不抑兼併”政策,使大量農民失去土地,荒年大量招募甚至強制丁壯入伍的僱兵制,更大大影響百姓生產…
落後就要挨打,這些最終導致元兵的趁虛而入,中國歷史上也第一次進入外族人統治的時代。元兵入主中原推行的是元朝的野蠻統治,動蕩的社會經濟中心的轉移促使更多的中原漢民遷入較為和平的南方,更多的漢人湧入客家大本營(粵閩贛區),並與當地的畬族、瑤族等土著民族融合,但始終保持自己的民系特色。
這次大遷徙可以說是一個節點,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影響上來看,這次大遷徙之後,客家人的長距離南遷宣告結束而進入另外一種遷徙形態:即從客家大本營向外發展。而在大本營內部的人口流動中,客家民系走過了孕育、形成、完善的路程。至此,客家民係正式形成。
而在客家大本營內,始終認為自己“根在河洛”的客家人共同擁有著自晉代以來流徙而產生的漂泊基因,共同秉承著魏晉“衣冠士族”所持有的清流思想和因兩宋積弱而激發的民族自尊,使客家民俗表現出與當地民俗不同的色彩來,如語言上保持了中原古音,精神文化上保持了漢族傳統(如忠孝義傳家)。
民族英雄文天祥,江西客家人
這些文化傳承也孕育了一大批客家英雄。如南宋末的愛國英雄文天祥,他是江西客家人,當時他起兵勤王所率之隊伍也多是粵贛邊區的客家人。
客家第四次大遷徙
公元1645——1843年間,即明末清初時。
彼時,清兵入關,對漢族實行異策,激發了客家人維護漢族統治的民族自尊,客家節義之士,出面號召群眾舉義反清,失敗後被迫散居各地。
另外客家大本營中經過200多年的發展,人口大增,加之明末資本主義萌芽,伴隨僱傭、租佃關係的變化,而當地山多田少,耕植所獲不足供應,遂居住於閩贛粵區的客家人紛紛外出。
又適逢清政府發起“移湖廣、填四川”運動。於是,當時聚居在粵閩贛區的客家人也隨政策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韓素音的祖先,都是當時由廣東、福建遷到四川的客家人。
這次大遷徙,客家人大量遷入廣西、台灣、四川等地,對此民諺有說“少己東不成市,有煙必有東。”可見客家人的遷入對當地經濟面貌的影響之大。
同時,在遷徙定居地,客家人與當地土著長期共同生活,比如南方的畬、黎、瑤等族,在同化當地土著的同時,也接受了他們的一些生活習俗,從而形成了客家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
客家第五次大遷徙
公元1866年以後,即清末時期。
當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起義軍受到剿殺,百姓紛紛逃匿;相繼又爆發了長達十二年的土客大械鬥,清政府為解決土客之爭,特劃出台山赤溪地區以安置客家人。
動亂再加客家大本營居住地人口的急劇膨脹,耕地面積的嚴重匱乏和自然災害的侵襲,造成了客家人的第五次大遷徙。
因清末時期的對外貿易發展,雖然清末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但卻獨留廣州這一口海外貿易樞紐,有些臨近沿海的客家人為求生計,冒險出海謀生,所以這次大遷徙的路徑是由廣東中部、東部遷往西部、南部及海外南洋等地的。
這一時期的大遷徙活動影響更為深遠,我的家鄉梅州被稱為“華僑之鄉”,就是源於這次大遷徙。
在這次大遷徙中,相當一部分的客家人遠走世界各地,遭遇各種顛沛流離、世事維艱的考驗,促使客家人充分發揮了千年遷徙形成的冒險精神、抗爭意識、吃苦耐勞、團結互助的客家精神。
這一切也造就了客家人強烈的革命性,這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湧現出了一大批對近代中國影響極大的革命代表。
如洪秀全、孫中山、廖仲愷、黃遵憲、葉劍英、朱德等,都是促進中國發展的革命先人。
葉劍英元帥,梅州客家人
同時在遷往海外的客家人中,也對海外的經濟、政治、文化作出了深遠的影響和貢獻。
如號稱“大唐客長”的羅芳伯,就是清代移民南洋的客家人。他於1770年在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西部山口羊地創辦的蘭芳公司,對西婆羅洲的開發起了極大的作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奠基者葉亞萊,也是清代遷移到馬來西亞的客家人。
如今在海外影響甚大的客家後裔商界政界名人也不在少數。如緬甸“萬金油大王”胡文虎、華人“報業鉅子”胡仙、香港“領帶大王” 曾憲梓、“人造革大王”田家炳、新加坡原總理李光耀、副總理李顯龍、泰國首富總理他信等都是客家後裔。
所以才會有“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是東方猶太人”這樣的讚譽。
客家人的五次大遷徙,歷經一千七百多年,苦難與輝煌並進,生生不息,是“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影響或選擇下的適者”。
客家五次大遷徙•外話
起源爭議及客家學研究
客家五次大遷徙的脈絡和遷徙路徑,最開始被系統提出是在客家學的奠基人羅香林教授的《客家源流考》裡。
《客家源流考》羅香林著(圖片來源網絡)
在我做第一次分享講客家娘酒文化時,曾有人問過“你們認可自己是漢民族的分支嗎?”我用客家傳統食物“釀豆腐”“釀粄”與北方漢族傳統食物“餃子”作對比,還有客家人愛吃的早餐“醃面”說起…從飲食文化的角度對客家人與漢民族的淵源做過回答。
但在20世紀30年代,關於客家起源的爭議卻曾引起過客家族群的激烈辨爭。
起因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學者在編著廣東鄉土歷史、地理教科書及某些報刊、雜誌時對客家進行了詆毀和污衊,妄稱客家“非漢種”,即“客家土著說”,並將客字加上“犭”旁來貶低客家人,試圖讓客家人在文化上低人一等來達到他們的某些政治目的。
這當然引起客家族群的強烈抗辯。
在羅香林教授撰寫的《客家研究導論》和《客家源流考》,從中華民族的構成和演進說起,對中華民族中客家的源流和系統、客家的分佈及其自然環境、客家語言的特徵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和考證,科學地證明了“客家為漢族裡頭的一個支系”,對這種污衊客家人種低下的論調進行了有力的辯駁。
這次大論爭也讓客家人群體內部第一次深深地認識到自身身份認同的重要性,客家學即是在此次論爭中長足發展起來的,所以客家學、客家歷史被研究其實並不太長。而在這之後,由於種種原因,客家學研究在內地一直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四大區域,同源不同樣
客家分佈圖
如圖示,客家族群的分佈可以劃分為四大區域:
1、閩西客家;
2、粵東客家;
3、贛南客家;
4、港台客家。
這四大區域的客家人因為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加之與當地原住民的融合,又發展出了各自不同的特點。
閩西客家
閩西客家人,閩西位於福建省西部,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此地位於汀江上游,多山地。閩西地區在唐末至北宋時期少戰亂,相對比較安定,並且又有充分的開發與發展的潛力,因此客家人大量由中原地區遷入此地。
在閩西定居後,客家先民與先期到達的部分畬族雜居,文化上相互融合,但仍然大量保留了中原漢族的習俗,崇尚周禮古風,重視文化教育,具有明顯的客家特色。比如閩西客家的代表建築——土樓。
閩西土樓(圖片來源網絡)
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由生土夯築而成,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令人驚嘆。
關於土樓的宏大和神秘還曾流傳過一個謠言——美國人把土樓當成是導彈發射井了。
2004年1月號的美國《核科學家公報》披露:美國偵察衛星曾製造一個荒唐故事:將中國福建省內有1500餘座客家土樓認為中國的新核基地。報導稱,1985年的一天,美國總統裡根看到國防部情報局送來這樣一份報告:“我們在這裡使用'群'並非譁眾取寵。中國南部有一個核基地群很可能是事實。根據我們每天7次通過中國上空的KH22衛星報告,在中國福建省內有1500餘座不明建築物,呈巨型蘑菇狀,與核裝置極相似。新的越頂衛星可穿透高大建築物,但對這1500座建築毫無辦法,可見中國核能研究已登峰造極……因此,查清這些建築的性質十分必要。
雖然這是謠言,但從這個謠言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土樓的宏大和壯闊了。
閩西客家除了土樓之外還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建築——九廳十八井,也是客家民居三大典型建築形式之一。
Tips:
客家民居三大典型建築形式:
1、土樓;2、圍龍屋;3、九廳十八井。
其中,經常有人將圍龍屋和土樓混為一談,但圍龍屋和土樓其實是兩種不同的建築風格,詳見如下圍龍屋與土樓的同與不同。
圍龍屋與土樓的不同之處:
1、土樓的外形為正圓,圍龍屋的外形是橢圓;
2、土樓在居住方面突出家族的平等關係,圍龍屋卻是尊卑有序,等級分明;
3、土樓為全封閉結構,突出它的防禦功能;
4、圍龍屋是四通八達開放式的,淡化防禦功能,突出祠堂功能;
5、土樓是閩南的福州人和閩西的客家人都有的一種民居;
6、圍龍屋是客家人特有的民居,並被國際建築學界公認為中國的五大傳統民居之一。
圍龍屋與土樓的相同之處:
都是聚族而居,都設有祖堂,都是向心有序的結構。
如果說土樓是閩西客家山區的典型建築,那麼九廳十八井就是閩西平原城鎮客家聚落的代表建築了。
九廳十八井•福建連城(圖片來源網絡)
與土樓相比較,九廳十八井更接近北方的庭院建築,它採用中軸線對稱佈局,是廳與庭院相結合而構建的大型民居建築。
粵東客家
粵東客家是佔據廣東三分之一人口的龐大群體。廣東素有三大派系之說,分別是廣府派(珠三角地區講白話);潮汕派(潮汕沿海地區講潮汕話);還有客家派(粵東山區講客家話)。
粵東,北接閩西、贛南,多為丘陵山地,動植物資源和水資源都很豐富。
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經歷了從贛南到閩西到粵東,然後又從粵東散佈到其他地區甚至海外的過程,因此可以說粵東是客家人南遷過程中重要的集散地和聚居地。
粵東有29個純客家縣,其中客家人主要集中在梅州、河源、惠州三市。
篇幅所限,出於私心,粵東我著重介紹的是梅州(我的家鄉)。梅州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閩、粵、贛三省交界處,約有人口500多萬(其中客家人佔97%),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中心之一,素有“世界客都”之稱。
(圖片來源網絡)
粵東客家梅州最典型的建築是圍龍屋,我的家鄉興寧更被譽為“中國圍龍屋之鄉”,境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圍龍屋多達4000多座。
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
是梅州客家地區的標誌性民居建築,是客家文化的載體。它集宗祠與民居於一體,集中反映了客家文化中強烈的宗族意識。
客家圍龍屋在環境選擇和建築佈局上深受中華傳統文化“風水”影響,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哲學文化內涵。
中軸對稱的溫公祠圍龍屋(圖片來源網絡)
上圖是中軸對稱的溫公祠圍龍屋的平面圖,這是非常典型的圍龍屋建築格局。
(圖片來源網絡)
在整體佈局上,圍龍屋一般以正身廳堂為軸心中軸對稱,中軸線被認為是地脈龍神之所在,因而位於中軸線上的房間是不可以住人的。
(圖片來源網絡)
兩側橫屋、後部的圍龍間、前面的禾坪、池塘都以祖堂為中心分佈,體現了以宗族為中心的意識,有利於增強宗族凝聚力。
主體建築的大門前通常有半月形的池塘,水塘之水是宗族藏風聚氣之處,主管屋主的財氣
禾坪位於水塘與大門之間,是族人曬農作物的場所,也是平時族人娛樂活動場所。
禾坪(圖片來源網絡)
祖廳後面有個半圓形鼓起的土包,看起來就像女人懷孕鼓起來的肚子,俗稱“化胎”。化胎主管人丁,為宗族生育聚氣之所。
化胎(圖片來源網絡)
在化胎前部位於中軸線處,立有五顆形狀不一的石塊,俗稱“五星石”。
五星石(圖片來源網絡)
五星石五塊石頭代表什麼?五方龍神的對聯有說“三星福為大,五行土是尊。”絕不像某些所謂的專家說的是生殖崇拜的意思。
五塊石頭分別代表五行:木、火、土、金、水。排列是從左邊開始。含義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生生不息,所以又俗稱“五星石”、福德五方土地龍神。
位於化胎後面的相對獨立的半月形建築叫做“圍龍間”,為子孫族人日常居住之地。
“圍龍間” 子孫族人日常居住地(圖片來源網絡)
至此,客家民居的三大典型建築形式都已介紹完。為什麼在介紹客家代表地區時會著重介紹客家民居呢?其實,答案在剛剛講圍龍屋的時候我已經提到過。
客家民居是凝固的客家文化史,是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載體。從這些或宏偉、或典雅,或精巧的建築中我們可以得窺客家文化的傳承脈絡——崇文重教,強烈的宗親觀念,耕讀傳家,崇尚忠孝禮義……
贛南客家
贛南,因其“南控百越,北達三江”、“據五嶺之要會,扼粵閩之要衝”的優越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路交通及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為客家先民南遷的第一站。
我在想我們稱呼江西人為老表,是否也是因為這種因緣——客家人南遷的第一站,那我們的祖先很多都是從江西作為起點再遷往其他地區的,所以我們跟江西人有種天然的親近,把他們當做是我們的遠方表親,叫他們老表?
贛南18個縣市區,客家人口占95℅(700萬人)以上。贛南客家有“新客”、“老客”之分,“老客”主要聚居於贛南北部,即寧都、石城一帶;“新客”多聚居於贛南中、南部。
贛南我沒去過,雖然離我家挺近的。對贛南最好奇的一個地方是被稱作中國風水第一村的——三寮村,據說是專門出風水大師的。這個地方也許也是很多海外客家人對贛南唯一熟知的地方。
所以在準備這次的分享時我特意找了下三寮村的資料。
中國風水第一村——三寮村(圖片來源網絡)
三寮村的建築都帶有風水特色,全是按照風水走勢佈局調整的。據去過的人講,三寮村的房子的門牆大多為異形,不像我們尋常建房子把房子砌得棱角分明,方方正正。
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所以三寮村的房子充分利用風水,因勢變形,在許多細節處都隱含風水的奧秘。
如:村中有一溪,作S狀,劃出如太極的村落。有家的大門,傍水,則左側建了堵牆,就不至於開門見水。為什麼這樣做呢?風水上的說法是,那水名曰“桃花”,不利女子。所以建堵牆擋住,但也不是完全擋住看不見溪流,如果完全擋住就是把桃花全擋了,那樣也壞事,會使女孩嫁不出去。
港台客家
港台客家,是客家人在第五次大遷徙中拓展出來的。
前面說過客家第五次大遷徙主要是從廣東中部、東部往海外地區遷徙的,這些渡海來到台灣、香港的客家人,便是港台客家的最初來源。
其中香港的客家人大多是在1700年到1750年間從粵東移民到香港的,他們的祖籍地一般是五華、興寧、梅縣一帶,少數來自惠州或福建。
由於移民來香港時人數眾多,建立了400多座客家村莊,在人數和經濟能力上都能夠保持相對獨立,因而沒有被本地人同化,依然保留了客家人的傳統習俗。
比如:移居香港的客家人依舊延續著在清明春祭與重陽秋祭時集體祭拜神明與先人靈位的傳統。
開燈儀式:每年正月,香港客家的宗族就會為去年出生的男丁舉行開燈儀式,承認新生男丁成為宗族成員的身份。燃亮的花燈通常就懸掛於宗祠內。(同粵東梅州興寧地區的節日——“賞燈”)
在我的家鄉,小時候經常可以聽到誰家親戚是香港佬,這個我們口中的“香港佬”指的就是移民香港的客家人。
台灣客家,客家人族群是台灣的第二大族群。跟內地推行普通話一樣,很多地方方言逐漸丟失。台灣的客家人群體也出現了這樣的現象。但是,也出來更多保護本族文化語言的聲音,在台灣大學有專門的客家學研究學院,在內地好像沒有聽過哪個高校有開專門的客家學研究。
台灣客家傳統服飾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內地雖然客家人人數眾多,但是在客家文化研究方面,內地是落後於台灣的。之前20世紀30年代,因為客家起源說引起的大論戰,湧現出像羅香林這樣的客家學大師,但是之後,大陸的客家文化研究因種種原因就一直停滯不前了。台灣後來居上,在客家文化的研究、傳承和保護上具有非常突出的表現。
在台灣還有專門的客家日。台灣把具客家獨特性的“天穿日”(農曆正月二十),設為中華民國“全國客家日”。
“天穿日”又稱“天穿節”是人們非常陌生的一個傳統節日,據史料記載,這一節日風俗從宋代以後就逐漸流失。現在,只有客家等少數地區的人們還有此風俗殘留。天穿節是元宵之後的第一個漢族傳統節日,時間有正月二十、二十三、二十五等幾種說法,以正月二十為多。天穿節又叫補天節,源於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百度百科
飲食特點:皮、咸、香
作為一個吃貨,通篇卻沒介紹一個客家美食,實在是有點對不起自己。時間篇幅所限,只能藉最後機會總結一下客家飲食的特點,發幾張美圖流口水下。
客家釀豆腐
借用我老爸檢驗客家釀豆腐好吃與否的一句三字訣“皮(肥、油)咸(入味)香('燒'同熱)。”客家菜總體也可以用這三個字概括。
客家紅燜肉
如客家人喜宴上必有的一道喜氣騰騰的菜——“紅燜肉”,體現的就是“皮(肥)”的特點;客家的鹽焗雞系類則體現了“咸”的特點;如果你在客家餐桌吃過飯,會發現其實客家菜很少冷盤,所有的菜幾乎都是熱氣騰騰的。
客家鹽焗雞
客家菜的這些特點也與客家人的居住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客家人遍居山區,在山區從事體力勞動,客家菜重油重鹽的特點可以提供更多能量,還有一個好處是能延長食物的儲存時間。
另外客家飲食中有個很有意思的“釀文化”現象,客家釀三寶、釀粄、釀蛋……千變萬化的釀菜搭配,是客家菜與眾不同的地方。
究其根源,這與眾不同的“釀文化”從何而來呢?如果我說出釀菜的另一個名字——“思鄉菜”,聰明的你,是否已默默窺屏神會了呢?
釀菜也叫“思鄉菜”,據說是由於當年客家先民從中原遷居南粵後,由於沒有麵粉,又思念家鄉的餃子,於是就想辦法把肉餡灌在豆腐裡,以此回味家鄉的味道,寄託思鄉之情。
難怪離家在外的我,越來越愛吃釀豆腐……
最後,回歸開篇的問題“何人是客,何為客家人?”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相信能看到這裡的朋友,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如果一定要聽聽我的回答,我會唱句客家山歌給你聽——
“客家來自黃河邊,水有源來樹有根……”
----------------- 東西堂出品 ----------------
嘉賓 Amana:
土生土長客家人。喜讀書,猶愛人文與藝術。然,懶笨根固,學無所長。獨因血統使然,對客家文化尚知一二。
-----------------------------------
永定客家民系續一
2017-03-09 由 土樓客家情 發表于歷史
中原漢族南遷概況
大多數永定客家先民,原先是生活在中原即黃河流域以南、長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漢水流域以東的河南省大部,山東省西部,河北、山西兩省南部以及陝西省東部等地區南遷的漢族移民。
羅香林(1906—1978,廣東興寧人)所著的《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是我國研究客家文化最具權威的著作。他在《客家源流考》中,認為中原漢族南遷始於西晉,直至清末,大體上經歷了五次波瀾壯闊、曠日持久、篳路藍縷、驚心動魄、規模較大的遷徙。這五次大遷徙,也和永定客家民系的形成與發展,以及永定客家土樓的建造有關,這種觀點素為史志學界所重視。現將五次大遷徙的原因、起止時間、到達地點等簡述如下:
第一次大遷徙:從西晉至隋唐。
西晉(265—316)是中國歷史上的多事之秋。自晉武帝司馬炎死後,皇族爭奪政權的鬥爭,從惠帝嗣位的太熙一年(290)起,至光熙元年(306)東海王越毒死惠帝、另立懷帝止,整整持續16年。16年中,諸王互相殘殺,史稱「八王之亂」。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破壞,人民大量死傷和逃亡。「八王之亂」的另一惡果是導致各少數民族中的貴族肆行武裝割據。永嘉五年(311)六月,匈奴族劉曜、王彌,會同羯族人石勒攻陷洛陽,殺官吏和士民萬餘人,並於焚毀都城洛陽後俘懷帝至平陽。八月,劉曜入關中,破長安,殺晉南陽王模;石勒破蒙城,俘豫章王端。十月,石勒殺王彌,兼并其眾。時關西飢困,白骨蔽野,士民存者百無一二。
西晉亡後第三年,即東晉大興二年(319),石勒在襄國(今河北省邢台市西南)建立後趙,盡取幽、並諸州。繼而西破劉曜,南取豫州,遷都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控制淮北。為避荼毒,「八王之亂」之時逃亡到山西和河南的「中州士女」(包括皇親國戚、文武官員、地方士紳和黎民百姓),又舉家舉族地分別從山西長治,河南靈寶、洛陽、開封等地區出發,取道潁州、新蔡,越過淮河,橫渡長江,寄跡安徽的當塗、蕪湖、繁昌和江西的彭澤、湖口、九江等地。與此同時,還有大批漢族難民從山西、陝西湧向湖北,從河北、河南湧向湖北、安徽,從山東湧向江蘇一帶。其中有些先行家族已輾轉到達閩粵邊境,也有些後進家族在贛、淮、汝、漢諸水之間滯留,到唐末才過長江。這是中原漢族先民的第一次大遷徙,遷徙人數占「中州士女」人口總數的70%以上。
第二次大遷徙:從唐末至五代十國。
唐朝末年,從咸通元年(860)至中和四年(884)的24年間,先後爆發裘甫、龐勛、王仙芝和黃巢等領導的農民起義。其中,黃巢領導的起義前後歷時10年(874—884),轉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河南等省近半個中國。在此期間,宦官和藩鎮都利用戰亂的機會擴張自己的勢力。起義軍失敗後,藩鎮之間便展開割據鬥爭,結果導致唐王朝滅亡之後五代十國長達72年之久的大混戰。又一次蒙受戰亂之苦的漢族先民,為「救死求生」,只好從安徽至江西的長江沿岸和其他地區遷移到江西上饒以南、贛水以東及閩西北至粵北邊境。這是中原漢族先民的第二次大遷徙。
第三次大遷徙:從北宋末葉至元末明初。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宋元交戰,天下大亂。漢族先民被迫大批湧向今福建寧化、清流、長汀、連城、武平、上杭、永定及粵北、粵東的廣大山區,從而形成第三次大遷徙。這次遷徙一直延續到元末明初,歷時一個多世紀。
第四次大遷徙:從明代中葉至清初。
明朝中葉,政治腐敗,至明末更趨嚴重,又值連年災荒,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致使官逼民反,農民起義蜂起。清兵入關,繼而大舉南下。入閩後,客家民眾奮起抵抗。清兵攻陷汀、贛、梅諸州,大批民眾倉皇逃難,分遷至粵中及沿海一帶,乃至川、桂、湘及台灣,其中一小部分遷至貴州南部及西康之會理。同時,亦有客家人向南洋進發。客家人由第二、第三棲居地分遷而出,是為第四次大遷徙。
第五次大遷徙:從清代至民國初期。
首先是明末清初張獻忠農民起義失敗後,四川地廣人稀,田園荒廢。康熙年間詔命農民遷往該處開荒墾殖,並優待入川之人。這使大批湖廣人尤其是客家人進入天府之國。這是清代有名的一次大遷徙,謂之「移湖廣,填四川」。清同治年間,受廣東西部土客械鬥事件及太平天國起義的影響,部分客家人分遷於廣東南部與海南島、台灣、香港、澳門、南洋諸島,甚而遠至歐美各洲。這是客家人第五次大遷徙,屬於世界範圍的遷移。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y8p3mej.html
美國獨立戰爭以後,美國的開國的偉大菁英,他不會講我是英國人,但他會講我是歐洲人,一直到19世紀中頁馬克吐溫時代,距獨立戰爭大概差不多有100年之後,才開始講我是美國人,從歐洲移民去美國,去了我就是美國人。武漢肺炎發生之後,最大作用就是確定台灣的自我意識,不會再有人說自己是中國人。 https://is.gd/TbHKKA
https://www.facebook.com/ChineseIndependentSchools/videos/218807692763292/
張文隆觀點》宜蘭歧視客家人?還是黨國歧視客家人? | 政治 | 新頭殼 Newtalk https://bit.ly/2SxxyaR
時代力量宜蘭黨部在臉書發文表示,「都什麼時代了!國民黨還在搞族群分裂,葉毓蘭要不要跟宜蘭人道歉!」 圖:翻攝自時代力量宜蘭黨部臉書
國民黨立委葉毓蘭4月23日在內政委員會質詢時感慨,她在比較歧視客家人的宜蘭長大,因此母親不敢和她說客語。24日在臉書上再度提起此事,葉毓蘭表示她排名老六,前面還有四個哥哥、一個姊姊,他們都不會講客家話,連聽都聽不懂客家話。……半個多世紀之後,宜蘭已經不再是過去的福佬沙文主義作祟,台灣各地都應該要尊重每一個族群、每一種文化。
對於葉毓蘭強調「台灣各地都應該要尊重每一個族群、每一種文化。」筆者百分之百支持。但關於葉毓蘭的「宜蘭比較歧視客家人」以及「宜蘭過去福佬沙文主義作祟」,做為宜蘭同鄉後輩,筆者覺得有必要提出看法和葉委員討論討論。
經查,葉毓蘭1958年2月27日生於宜蘭市。父親為宜蘭的福建漳州詔安移民後裔,老家在宜蘭市和睦路;母親為苗栗的廣東梅縣移民後裔。葉父自日治時期即在宜蘭擔任警察,葉母則在二二八事件之後,從台北到宜蘭,遇見葉父,結婚生子。葉父有兄弟六人,共有四個姓氏,分別扛起祖母、祖父、舅公、姨婆的祭祀。葉毓蘭七歲時大哥建議,為了她的學習不必隨著擔任主管的父親職務而四處搬遷,舉家搬到台北。在九歲時,父親將她過繼給一個同事為他送終,造成她從未離家卻成異姓的事實。她自稱:「誰能想到這個籍貫江西的葉毓蘭,根本是宜蘭的游家人。」
葉毓蘭自己也回憶說:「我的父親是警察,從日據時代起就在他的家鄉宜蘭擔任警察,而且很早就是巡佐,在結婚生子後,幾乎都是擔任派出所主管,而我們一家人也隨著父親的職務調動,住在宜蘭各地派出所的主管宿舍中。和兄姊們最大的不同是:我出生在派出所裡。我在家中排行老么(第六),前面五個兄姊出生前,媽媽不是被老爸送回和睦路老家,就是送回苗栗外婆家待產,只有我,因為出生前夕大年初九天公生,剛好是父親轄區的大作醮,家家戶戶都辦流水席,也都邀請主管和主管娘光臨,『恁哪不來,我們就不開桌!』我那老實的客家母親信以為真,生怕誤了地方大事,那一天不知道跑了多少家,直到動了胎氣,在次日的清晨,我就由母親自行剪臍帶接生,生在派出所裡。」
更令葉毓蘭難以忘懷的是那種「南無警察大菩薩」的形象。她說:「當時的警察儼然就是社區領袖,就以我的出生地宜蘭縣警察局進士派出所為例,父親剛派任主管時,地名本是「壯二」,符合吳沙公率漳州人依移墾足跡命名的慣例:頭城、二城、三城、四城……壯一、壯二、壯三……可地方人士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地名叫「壯二」很俗氣,想改個比較響亮的名字,而那時的農村社會,主管又算是少數的「知識分子」,有「喊水會結凍」的實力,所以就由父親主導,將地名改為『凱旋里』,也將派出所從『壯二』改名為『進士』。」
從上所述,筆者不禁感到納悶。當時憨厚的宜蘭人,見到警察「大人」跑都來不及了,誰敢歧視「主管娘」在主管宿舍跟兒女講客家話?在主管宿舍裡,會出入的應該是兩種人:一種是主管親族,另一種則是同是警界的人士。莫非當初膽敢歧視「主管娘」講客語的就是這兩種人?
如果出自警界人士,這好理解。畢竟當年來自中國的「外省」權貴盤據警界要津,加以當時國民黨政府無所不用其極的「國語(北京話)」政策:
1946年4月2日設立「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推行國語運動。
1951年7月10日教育廳令各級學校應以國語教學,嚴禁方言,教師和學生之間談話都必須用國語。聘請教員時,應考慮其國語程度,如國語程度太差者,不予聘用。此後更三令五申,強調此項政策。
1952年11月28日有《台灣省國民學校加強國語教育辦法》,責成校長監督、考核之責;1963年7月22日教育廳再頒《台灣省公私立小學加強推行國語注意事項》,此一命令最重要在於推行國語成為校長考核教師年終考績之一,而學生說不說國語,也影響到其操行成績。注音符號由於「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的努力,在小學切實推行,成效卓著。
在這種「我要說國語,不說方言」成為了教室內、校園內隨處可見的標語的大氛圍下,葉父這個台籍的「南無警察大菩薩」,看來不政治正確是不行的!
但是,如果是來自主管親族,那麼我們就要好好反思了!
1796年,吳沙率領漳泉粵籍移民一千多人、鄉勇兩百多人進入蘭陽平原開墾;1802年,漢人組成九旗首進墾五圍,也就是現在的宜蘭市,粵籍鄉勇(客家民壯)分得五圍以南壯一到壯七的土地作為酬謝。而葉父就是出身自「壯一」的漳州詔安移民後裔,其老家宜蘭市和睦路就是傳言中的「壯一」。
宜蘭雖然在全台一向被視為最純粹漳州移民後裔聚居區。不過這些「同鄉」不一定是「同語」;因為他們不存粹是河洛移民,其中有相當數量是來自詔安、平和、南靖的客家移民。宜蘭的幾個大姓氏,如詔安游氏、陳氏、呂氏、廖氏、黃氏,平和江氏,南靖張氏、簡氏、邱氏,都是漳州客家。
所以莫非「主管娘」這個新客家人,在跟孩子講客語時,遭到親族中的古早客(清領時期客家移民後裔)歧視與排擠?我們不是當事人,不好回答。不過葉委員似乎跟親族蠻有互動,倒是可以請葉委員跟親族中人再做求證。另外,筆者想要提醒葉委員的是,她的出生地「壯二」,被其父親改為「凱旋里」。這同樣是客家移民後裔自毀客家移民歷史遺跡的舉動,很遺憾她父親在政治正確下將其改名了。
最後,筆者再提醒葉委員。清代來到宜蘭移民當中,姓游的,基本上都是客家人,立法院長游錫堃也是。游錫堃就曾表示,「其實我本身就是客家人,只是在宜蘭比較少被外人提及,但我記得小時候,祭祖都是遵循客家人的傳統。」
張文隆觀點》宜蘭歧視客家人?還是黨國歧視客家人? | 政治 | 新頭殼 Newtalk https://bit.ly/2SxxyaR
Microsoft Word - 台灣客家人.docx (midi.twmail.net)
Microsoft Word - 台灣客家人.docx (midi.twmail.net)
讓「原客」「來客」都現身:看見台北的都會客家意象
作者 戴寶村2022-12-18讓「原客」「來客」都現身:看見台北的都會客家意象 | 戴寶村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Gkt7tt
台北市客家人文地圖基礎工作開始奠基,也有台北客家人文空間及客家後生人的成果,循序推進開展,會逐漸累積成果。圖為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的客家永續飲食生活節。 圖片來源: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臉書專頁
台灣的族群構成,有南島語族原住民族、早期自閩粵地區移民來的福佬人(Holo)與客家人(Hakka),還有1949年中國各省移民,加上1990年代的婚姻移民新住民,因而有「五族共和」之稱,反映社會構成之多樣性。隨著工業化與都市化,都市人口已達80%,是高都市化的國家,首都台北自然吸納匯聚各地來的移民。
台北市的客家人口約有40萬人,比例接近15%,算是不少的社群;但是台北都會區的客家人卻不易辨識顯現,反映都會客家的若干特色,如:
非主流:從人口數量比例即可明顯呈現;
隱形化:都市的匿名性及缺乏語言使用的外顯性;
散居混雜性:客家移民移入台北並未形成族群獨特的社區;
都市生活型態,難維繫傳統年節風俗文化。
也因前揭諸因素,使得都會客家研究有其困難度,客家相關事務的推動也與客家族群較為集中的桃竹苗等縣市有所不同。因此,如何發掘顯影再現都會客家意象,是基礎的工程。
1950~1980年代台灣處於威權政治體制,在中華民國與中華民族一體的強力國族建構氛圍下,族群現象視而不見,客家是存而不顯不需也不願處理的議題。但因台北是台灣的政經文化重心,匯集各方人士,資訊網絡發達,這種都市的能動性(empowerment)提供作為80年代蓬勃崛起的政治社會運動的場域。
1988年台北市客家聯誼舉辦第一屆台北市義民祭,同年底客家族群運動的「還我母語運動」,更是進而帶動後續客家族群事務與文化的發展。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中陳水扁將客家事務列入政見,之後在1998年設立客家藝文活動中心和客家文化會館,也完成撰寫《大台北都會圈客家史》專書的出版,其他推廣客家語言、藝術、祭典等相關活動陸續推展,「客家」已漸成為中央到地方政府公共事務的重要議題。
2002年台北市政府正式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2003年客家電視台開播,2011年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正式開園,在客家事務成為台北市政府正式政務機構的「成年」之際,如何更具體的呈顯台北都會客家意象,或進一步建構「台北客家學」,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時代意義。
圖為客家文化中心。圖片來源: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網站
台北客家意象的形構
何謂台北客家?都會客家社群的「客家性」何在?面臨基礎資料的欠缺及既有研究累積的不夠充足,面對此大哉問的議題《看見臺北客家》試圖提供較為多面向的視野,並以此作為基礎架構逐步填補彩繪,呈現台北客家的多樣風采。總覽架構涵括數個大類項:
環境與綜述類,綜述台北盆地自然環境,歷史文獻以及早期從清治時代到日治時代的移民開拓樣貌。
經濟產業類,探討與客家相關之產業變遷或具有客家特色之行業。
人群社會類,包括人口變遷,如從歷史人口資料觀察客家人人口變化,並從近年來的人口調查,了解客家人口組成、遷徙來源和客語使用狀況等,另為客家聚集區及客家家族案例,再則為客家同鄉會和藝文性、聯誼性之社團的組織發展狀況。又居於客家文化存續傳承的考量,特別將都會客家新生世代的「後生」列入議題,此尤其具有前瞻性。
生活民俗類,飲食文化具有客家節令飲食、客家美食餐廳、客家特色物產等。客家歲時節令和生命禮俗,以及民俗人文景觀等,這些頗能呈現族群文化特徵,也豐富都會生活的多元樣貌。
藝術與人文空間類,包含客家館舍與藝文活動,客家人文空間場所的分布與特色,台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客家農場,客家有形文化資產的盤點整理等,最特別的是列入表演藝術與國際交流,試圖將台北都會客家與全球化作聯結。
台北客家人物類,台北聚集眾多客家代表性人物,整理敘述其生平事蹟,可高度顯現台北客家人的故事性。
圖為2022台北當代客家徵件展:遷徙之花。圖片來源: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臉書專頁
自認他認原來是客
《看見臺北客家》是一有結構脈絡的套書,當然也需長期持續進行的計畫,現已從台北市客家總覽、台北市客家人文地圖基礎工作開始奠基,也有台北客家人文空間及客家後生人的成果,循序推進開展,會逐漸累積成果,讓早期就在台北拓墾定居的「原客」身影再現,比較晚期移居台北隱形化的「來客」大方亮相。
族群識別有血緣、語言、認同所謂「血、舌、心」三層次的準則,與台灣客家從血緣淵源、客語使用、客家認同的多重認定,有相類似之處,藉由本套書將會有更多原客顯影,來客也找到契合客家性的元素而更認同自我的客家身分,不管是他認或自認的族群屬性,讓大家知道台北就是有「原來是客」的人群。
《看見臺北客家》
是一有結構脈絡的套書。圖片來源:許瑞君提供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讓「原客」「來客」都現身:看見台北的都會客家意象 | 戴寶村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Gkt7tt
客家在台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