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中國山東號航艦編隊中午通過台海
2023/05/27 13:21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今年四月掌握,中共「山東號」航艦政朝南海航行。(圖擷取自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網站)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國防部今日表示,中共山東號航艦編隊艦船3艘,午間通過台灣海峽,沿中線以西北駛。期間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系統綿密監控,有效掌握台海周邊區域動態,並適切應處。
 中國「山東號」航空母艦4月5日通過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演訓,並參與中國對台灣進行的針對性軍演,之後在4月下旬返航,我國防部亦在4月24日發布山東號航艦編隊的照片。
  國防部4月24日曾公布中共海軍山東號航艦距離鵝鑾鼻東南方約120浬處的監控照片。 (資料照;國防部提供)
國防部:中國山東號航艦編隊中午通過台海 - 自由軍武頻道 https://bit.ly/3OLqw03

2023-05-27_1441272023-05-27_144114


4279588_1_1

糗了!中國慶海軍節 港媒爆料「遼寧號」啟動需48小時 - 自由軍武頻道

衛星照曝光!中國「山東艦」疑南海對峙美航艦「林肯號」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0-01-01_193428


正式服役的中共航空母艦「山東艦」,昨在護衛艦伴隨下航經台灣海峽,由於距離台灣總統大選僅剩下十幾天,格外挑動敏感神經。對此,美國國務院表示,要求中國不要從事任何危及台灣人民安全、社經制度的脅迫行為。https://is.gd/Fkd6Z5

2019-12-27_103518


中國「山東艦」正式服役 美媒唱衰:漂浮紙老虎?
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山東艦」17日服役,美媒質疑它是漂浮的紙老虎。(路透檔案照)
中國「山東艦」正式服役 美媒唱衰:漂浮紙老虎?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2s7vFaU
2019-12-21 06:18:01
中國「山東艦」正式服役 美媒唱衰:漂浮紙老虎?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2s7vFaU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第一艘自製航空母艦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亞軍港正式服役,命名為「山東艦」,舷號為17,美國媒體對此指出,「中國的第二艘航空母艦是漂浮的紙老虎嗎?」原因在於「山東艦」並非完美之作,只是中國「遼寧艦」的翻版。
美國媒體《國家利益》國防編輯大衛.艾克斯(David Ax)撰文表示,「山東艦」並非完美之作,航艦的布局限制它的軍事潛能,也阻礙中國艦隊的投射能力,與「遼寧艦」相同,均缺乏如同美國海軍10艘核動力航艦擁有的飛機彈射器;中國機隊也缺乏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的艦載機。
艾克斯援引美國國防情報局(DIA)的中國軍事能力報告,內容顯示「遼寧艦」讓艦載機使用滑躍起飛(Ski-jump)的方式升空,不但限制武器乘載量、戰機起飛重量,也降低總體戰鬥力,有中國海軍人士爆料,「遼寧艦」限制戰機起飛重量為30公噸,在此情況下,殲-15戰機無法滿載油料、武器起飛,換言之,僅能執行短距離的任務。
艾克斯提到,新服役的「山東艦」也面臨相同問題,差別在於「山東艦」能乘載36架殲-15戰機,但飛行甲板也比美國航艦來得小,到2020年代後期,中國艦隊可能只擁有4艘航艦,而且只有其中2艘具有飛機彈射器;同期間的美國艦隊可能擁有20多艘航艦,其中至少一半航艦配備飛機彈射器


軍情動態》國防院示警 2030年中國將有4個航艦戰鬥群
軍情動態》國防院示警 2030年中國將有4個航艦戰鬥群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3727YPU
國防安全研究院公布最新「2019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並示警,共軍計畫2030年擁4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圖為中國首艘自製航艦「山東艦」。(資料照,法新社)
2019-12-22 18:27:34
〔中央社〕國防安全研究院公布最新「2019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並示警,共軍計畫2030年擁4個航空母艦戰鬥群,而中國在南中國海填海造島並軍事化,目的是攻打台灣時可從南部進攻,不必擔心美軍從背後實施反擊,因此攻打台灣風險正在提高。
國防安全研究院日前公布最新的「2019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報告指出,中國將焦點擺在台灣,認為台灣位居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若能取得台灣東部港口,中國就能一勞永逸突破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
國防院指出,海權需要海外基地的支援,由此可見中國為何將戰略目標放在台灣東部港口,根據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海權論,國家繁榮與國力,有賴海上交通線的控制,「誰控制海洋,誰就控制世界」,而控制海洋除了擁有一支強大海軍,同時必須擁海外基地與加煤站,例如美軍在80個國家,就擁800個海外基地。
國防院示警,中國改建前蘇聯瓦良格號的第1艘航艦「遼寧號」已在西元2012年加入海軍服役,第2艘自製的「山東號」已正式服役,中國海軍計畫在2030年擁有4個航艦戰鬥群,尤其後兩艘將使用彈射方式起飛艦載機,而非前兩艘的滑躍方式。
國防院也指出,美國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and Strategy Center)亞洲軍事事務資深研究員費學禮(Rick Fisher)認為,占領台灣將是中國對外擴張需要走出的關鍵一步。
若中國占領台灣,中國海軍向外投射軍力將會方便許多,北京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在南中國海填海造島、實施軍事化,目的是讓中國軍隊未來在攻打台灣時可從南部進攻,而不必擔心美軍從背後實施反擊。隨著中國快速推進軍事現代化,北京攻打台灣風險正在提高。
軍情動態》國防院示警 2030年中國將有4個航艦戰鬥群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3727YPU


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中國第三艘航母為核動力/中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於2012年9月正式入列服役,這艘航母是中國海軍利用1998年從烏克蘭買來的一艘廢棄船艦改造而成/中美航母開戰 遼寧艦生存率僅30%/人類歷史上第一艘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於1961年11月25日服役,2013年3月15日除役。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ieYgbA


中國「遼寧號」航空母艦為前烏克蘭海軍的「瓦良格號」續建、改造而來,因此中共首艘自製航艦的動向也備受關注。雖過去外界稱中國首艘自製航艦為「001A」,但後來已定名為「002」航艦+軍情動態》中共首艘自製航艦出沒航行台海 國防部證實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2Omop1U


遼寧艦將經台海北返 軍方:做好因應準備

2017-01-04  15:52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中國航艦遼寧艦及五艘護衛艦日前航繞台灣東部海域後,目前正在南海演訓,在結束南海演訓後,極可能經台灣海峽沿著海峽中線北返,由於蔡英文總統將在1月7日起出訪,軍方官員今天說,正在密切觀察中國航艦是否就會選在這個時間點北返,藉機威嚇台灣。

  • 中國航艦編隊傳將在近期經台灣海峽北返,由於蔡英文總統即將在一月七日出訪,共軍航艦動作對台威嚇意味濃厚。圖為中國遼寧號航艦編隊在南海演訓畫面。(圖:取自中國國防部網站)。

    中國航艦編隊傳將在近期經台灣海峽北返,由於蔡英文總統即將在一月七日出訪,共軍航艦動作對台威嚇意味濃厚。圖為中國遼寧號航艦編隊在南海演訓畫面。(圖:取自中國國防部網站)。

軍方官員指出,遼寧艦航經台灣峽並非首次,但過去僅是單純的海上航行測試,艦上還沒有配備艦載式戰機,但是這次已經大不相同,目前遼寧艦上至少配有10餘架殲15艦載式戰機,以及為數不詳的直10型直升機,如果中國航艦在航經台灣海峽沿著海峽中線北返時,進行殲15戰機的起降演練,只要一起飛,就離我方的空中攔截區很近,對台空防安全將造成很大的威脅。

官員也說,此次隨同中國航艦到南海演訓的5艘軍艦中,有3艘是配有俗稱「中華神盾」的新式作戰系統,戰力跟中國其他軍艦不同,如果屆時是編隊航經台灣海峽,頗有耀武揚威的意味。

官員分析指出,目前中國航艦雖然具有美軍航艦打擊群的態勢,但實質上還沒有具備美軍航艦打擊群等級的戰力,因為中國航艦及艦載機還沒有辦法進行夜間起降及夜航巡弋任務,這對航艦打擊群的整體戰力而言,是被打了相當大的折扣。

對於中國航艦編隊可能在近期就會航經台灣海峽北返,軍方官員指出,軍方各單位都在嚴密觀察中國航艦的動向,若屆時一旦航近台灣附近海域時,我P3C反潛機及IDF、F16與幻象戰機都會分批升空警戒,海面上則會有拉法葉及成功級、紀德級軍艦在適當海域警戒,各地飛彈陣地也會做好應做的準備。 

-------------------------------------------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俄羅斯現役最新型的航空母艦,在蘇聯時期建造,蘇俄計劃號碼為1143.5號計劃重型航空巡洋艦,於1983年開工建造。該艦建造時期原名蘇聯號、克里姆林宮號、布里茲涅夫號、提比里西號,1991年服役時易名庫茲涅佐夫號,舷號063。和其他俄制航空母艦一樣兼具巡洋艦的武裝,扣除艦載機仍有相當強大的戰鬥力量。現部署於北方艦隊,是俄羅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Fh17ro

售予中國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二號艦——瓦良格號

瓦良格號(遼寧號)

瓦良格號於博斯普魯斯海峽
主條目:遼寧號航空母艦
瓦良格號航艦於1983年下訂,1985年12月動工,1988年11月25日下水,尚未完成儀器安裝蘇聯已解體,由烏克蘭接手該艦,截止至1991年,該艦建造率已達68%。後因烏克蘭無力建造該艦,1997年拆除電子裝備及武器系統後於1998年被香港「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以2000萬美金的代價買下,並於2001年拖運抵大連港,之後進行了相關的修繕與改造工程。在2012年9月25日入列,命名為「遼寧號」。[13]

2016-10-22_233707  

File:USS Deyo with Admiral Kuznetsov.jpgFile:Russian aircraft carrier Kuznetsov.jpgFile:Ussr cv.pngFile:Kusnzov2.jpg2016-10-22_2333212016-10-22_233346  
庫茲涅佐夫號的甲板布置
跟西方航母相比,蘇聯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Адмирал флот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Кузнецов)的俄羅斯海軍定位和美國海軍航母定位不同,俄國稱之為tyazholiy avianesushchiy kreyser(簡稱TAKR或TAVKR)—「重型航空巡洋艦」,可以防衛和支援戰略飛彈潛艦及水面艦,並且搭載一些艦載機,可以讓其獨立巡弋地中海和黑海之間的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2],除了政治理由外蘇聯航母角色和西方航母也有所不同,庫茲涅佐夫號主要使用定翼機Su-33戰鬥機,可以執行空優、艦隊防空及空中支援等任務,還可以加掛偵蒐和水雷偵測裝備[3],雙座版Su-33UB平時也用於訓練Su-25攻擊機的飛行員,艦上還使用卡莫夫Ka-27武裝直升機作為反潛直昇機。
為了讓定翼機起降,較小的本艦使用滑跳式甲板,飛機使用本身的引擎衝上跳板升空,比平面彈射式航母有更高起飛角度和高度,也只需要較少甲板人員,因為升空加速較低,但另一方面造成離艦速度只有每小時120-140公里,因此要求艦載機設計不會超出這些速度[4]。
本艦同時擔任巡洋艦,因為裝有12枚長程Granit(SS-N-19)反艦飛彈和諸多武裝,等於算是一種類似日本二戰的航空巡洋艦。
由於該航母搭載的可搭載的艦載機數量最多只有60架,相比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最多90架艦載機)和已退役的小鷹級航空母艦(最多80架艦載機)的都要少[來源請求],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弗拉基米爾·維索茨基海軍上將確認了俄羅斯將建造5至6艘新型航母的計劃。[5]
不過也有媒體指出,與美國的航母相比:受美國海軍注重編隊作戰的影響,美國的航空母艦的戰鬥力量過分依賴於艦載機,防守力量依賴護航編隊,且製造和維護成本高昂;而蘇聯海軍十分強調單艦作戰能力,因此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對海、對空、反潛武裝,即使沒有軍艦護航的情形下仍具有強大的攻防能力,這樣能縮小航母編隊的規模,減少維護成本,也更適合於中近海的空中火力支援。[6]
歷史
名為Адмирал флот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Кузнецов的合約交付黑海造船廠後,1982年本艦動工,在1991年投入使用,一個標誌著建設開始的官方慶典儀式在1982年9月1日舉行;實際下水是1985年12月4日,它最先被命名為「里加」號(Rīga/Рига),但是在1982年11月更名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號(Леонид И. Брежнев),緊接著又於1987年8月更名為「提比里西」號(თბილისი/Тбилиси),直至1990年10月4日最後命名為「蘇聯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號(Адмирал флот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Кузнецов),到1989年夏天,船體已經完工71%,1989年11月進行了第一次載機訓練,1991年11月,它從黑海出發,加入北方艦隊,而直到1993年它才接收艦載機。
1995年12月24日,俄羅斯軍報《紅星報》曾大肆渲染: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特混編隊駛離摩爾曼斯克軍港,前往地中海進行為期百天的遠航訓練。然而沒有人能夠料到,航母下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遠航要等到10年之後。[7]
1996年初開始地中海巡航訓練。之後於1997年底停放於北方艦隊的船塢,等待進行大修的資金,當維修工作僅進行到百分之二十,資金就已告罄。檢修最終在1998年7月完成。這艘船於1998年11月3日在形式上在恢復了其在北方艦隊的服役。之後的兩年,庫茲涅佐夫號似乎依舊停留在港口中,直到參加2000年對俄羅斯海軍潛艇庫爾斯克號的救援行動。此後的行動或是延期,或是被取消。
2002年1月17日,航母正停靠在北莫爾茨克的停泊場內進行維修,一個艙室因電線短路發生火災,並迅速擴散到隔壁的兩個艙室,造成一名21歲的士兵死亡。[7]
2003年10月,結束維修的航母出海進行航行試驗,結果再次遭到火災襲擊。[7]
在2003年底至2004年初,庫茲涅佐夫號出海進行了檢查與訓練,2004年10月,它參加了俄羅斯海軍在大西洋上的一次艦隊演習[8],並在2005年9月參與了同樣的演習。
在2005年的演習中,它搭載的一架Su-33戰鬥機發生了一起事故,並從航母上墜入大西洋1100公尺的海底,為了保護其國家機密不外泄,俄軍方不得不用深水炸彈將其炸毀[7]。
與俄羅斯海軍的許多軍艦一樣,在蘇聯解體後其財政和技術問題使本艦的功能受限,同時也問題不斷。儘管如此,但是本艦依然可望服役到2030年[9]。
據俄聯邦摩爾曼斯克州緊急情況總局發布的消息,「庫茲涅佐夫」號在2006年8月27日下午4時左右發生火災,起因是航母警備隊器材倉庫發生電線短路。一個小時後,火災被航母救災小隊消除。2名水兵在事故中受傷。[7]
2006年9月27日,發布本艦將於年底歸建北方艦隊,並加裝一系列現代化升級,修正許多技術問題,俄國海軍總司令弗拉基米爾·馬索林上將,下令維修完成後撥交一批Su-33戰鬥機到艦上。
2007年12月11日,本艦無預警通過挪威海域,只在挪威的貝根外海60海浬[10],該艦在此區域進行演習,Su-33戰鬥機及卡莫夫直昇機在演習期間從艦上昇空,演習令挪威的直昇機服務暫停,以避免與演習艦載機相撞,演習時俄羅斯的航空母艦正在國際水域。
隨後庫茲涅佐夫號前往地中海,偕同11艘其他船艦與47架飛機展開聯合演習,它進行了3項戰術演習項目,從空中平台與水面平台分別發射了實彈與模擬彈[11]。
由於俄國與印度海軍合作頻繁,不但將封存中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加以改裝並賣給印度,且外銷給印度艦載機MiG-29K與Su-33,而印軍為了讓飛行員訓練在航母上的起降作業,故常與俄羅斯合作,安排印軍飛行員在庫茲涅佐夫號上以MiG-29K實施起降練習,日後在印度海軍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原本的戈爾什科夫號)上成軍。
2015年6月6日,據俄羅斯多家傳媒報導,俄羅斯海軍現役的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全稱為「蘇聯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Admiral Flota Sovetskogo Soyuza Kuznetsov)進入摩爾曼斯克州的第82修船廠(SRZ-82)中的PD-50號浮船塢進行維修。雖然軍方並沒有透露維修的時間和工作量,但外界普遍認為,這艘滿載排水量超過5.9萬噸的巨艦將接受至少兩到三年的大修。PD-50號浮船塢是蘇聯時期為了給不斷入役的1143系列航母(蘇俄稱其為「重型載機巡洋艦」)提供保障建造的特大型鋼結構浮船塢,起重能力達80000噸。該浮船塢由蘇聯「西方」設計局設計,並由瑞典建造,1980年交付北方艦隊,可為蘇聯/俄羅斯現役全部的水面艦艇/潛艇進行維修和日常保養工作。在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也有一艘同型的PD-41號浮船塢,目前該浮船塢正承載著太平洋艦隊唯一一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12]

--------------------------------------------------

俄艦隊赴敍利亞 冷戰來最大規模 支援阿勒頗終極戰


By 查淑妝, m.cnyes.com查看原始檔十月 21日, 2016
北約資深外交官周三 (19 日) 向路透社表示,多艘俄羅斯戰艦正前往地中海,被視為冷戰以來最大規模海軍艦隊調動,料為加強戰力驅散敘利亞重鎮阿勒頗的反政府武裝。與此同時,俄國承諾周四 (20 日) 起每天在阿勒頗人道停火 11 小時,為期 3 天。

香港明報、星島日報、中新網綜合報導,該名外交官表示,俄國艦隊昨 (20) 日通過挪威卑爾根對開水域。俄國媒體亦稱,俄國艦隊將穿越英吉利海峽、通過直布羅陀,進入地中海,前往敘利亞沿海。

參與調動的包括北方艦隊全體艦艇及大部分波羅的海艦隊艦艇,俄國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亦隨行,據報已搭載轟炸機。北約官員估計,未來兩周俄國將在阿勒頗加強空襲當地約 8000 名反政府武裝,鞏固敘總統巴塞爾政權,特別是對港口塔爾圖斯的控制,確保俄國利益。


俄羅斯鑑隊赴敘利亞,規模冷戰來最大。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該外交官指,克里姆林宮正派遣整支北方艦隊以及波羅的海艦隊部分艦隻,「是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海上派遣行動」,以支援對阿勒頗的一次最後總攻擊。他說,在兩星期後會看到針對阿勒頗的空襲行動愈來愈密集,「這是俄國取得勝利的策略之一」。

俄羅斯周二 (18 日) 宣布「人道停火」,每日停火 11 小時,昨日稱會延長 24 小時,但未有透露何時完結。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昨較早時稱,俄方已承諾延長停火直至周六 (22 日)。

法國總統歐蘭德及德國總理梅克爾周四 (20 日) 於柏林與俄國總統普丁會面,商討俄軍空襲阿勒頗問題。會後歐蘭德、梅克爾兩人均拒絕排除制裁俄國的可能。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敘政府 9 月 23 日以來在東阿勒頗發起的進攻伴隨著衝突開始以來最猛烈的空襲。造成約 500 人喪生,近 2000 人受傷,兒童占死者總數 1/4 以上。

同時,潘基文 10 月 20 日在聯大非正式會議上表示,歡迎俄羅斯宣佈的停止空襲阿勒頗決定。

聯合國表示,將阿勒頗城中數百名病者和傷者進行醫療疏散的行動可望在 21 日開始。聯合國敘利亞人道主義協調員埃格蘭希望目前的停火成為一個「機會之窗」,使醫療疏散行動得以展開。

最近數月敘利亞阿勒頗局勢嚴重惡化,市內和市郊都在進行激戰。敘阿勒頗自 10 月 20 日早上開始人道主義停火。俄空天軍和敘利亞軍隊停止打擊阿勒頗武裝分子,以使武裝分子和平民通過專門開設的走廊出城。俄防長紹伊古稍後表示,根據俄總統普京指示,俄方決定將在敘利亞阿勒頗實施的人道主義停火延長一日,大馬士革政府支持這一措施。

---------------------------------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俄羅斯現役最新型的航空母艦,在蘇聯時期建造,蘇俄計劃號碼為1143.5號計劃重型航空巡洋艦,於1983年開工建造,在建造過程中吸收了約800個學科的專家參加,7000多家工廠提供了材料和設備,可謂集蘇聯科技發展大成之作。該艦建造時期原名蘇聯號、克里姆林宮號、布里茲涅夫號、第比利斯號,1991年服役時易名庫茲涅佐夫號,舷號063。和其他俄制航空母艦一樣兼具巡洋艦的武裝,扣除艦載機仍有相當強大的戰鬥力量。現部署於北方艦隊,是俄羅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艦。
1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簡介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1983年2月22日,前蘇聯在尼古拉耶夫船廠開工建造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艦,該艦又被稱為1143.5級,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有意思的是,該艦在建造中先後有過幾個名字,「蘇聯」號、「克里姆林宮」號、「勃列日涅夫」號和「第比利斯」號,由於政治風雲的變幻,該艦最後被定名為「庫茲涅佐夫」號。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以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名字命名。庫茲涅佐夫在二戰前後一共擔任過18年的蘇聯海軍總司令,是蘇聯航空母艦的積極倡導者。1983年2月,蘇聯開始在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新擴建的船台上敷設了「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的龍骨。經過兩年多的全力建造,「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於1985年12月下水,1991年1月正式加入海軍現役。在首艦開工兩年多后,該級第二艘「瓦良格」號也隨之開工建造,發展勢頭非常良好。1988年,又動工建造了更接近美國大型航空母艦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空母艦。該艦裝有蒸汽彈射器,排水量增至8萬噸。然而,由於蘇聯的解體、經濟的衰退,尚未完工的「瓦良格」號和「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就被迫下馬。雖然最終只剩下一艘「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但它具有里程碑意義,因為它是「蘇聯海軍史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

返回目錄
2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基本資料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號全長306.3米,水線長279.9米,寬37米,吃水9.87米,標準排水量53000噸,滿載排水量65000噸,最大排水量66000噸。動力裝置為4台蒸汽輪機,總功率200000萬馬力,最大航速29節。其飛行甲板長304.4米,寬72米,機庫長152米,寬26米,高7米。其人員編製為1960,其中600餘名航空人員。
3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武器裝備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庫」艦裝載了強大的防空火力。主力為4座SA-N-9垂直發射防空導彈,每座有6個發射單元,每個單元備彈8枚,總共備彈192枚,射程15千米;另有8座CADS-N-1「嘎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系統,系統配置為2座30mm6管炮和8枚SA-N-11近程導彈,火炮射程2500米,導彈射程8000米;此外還有AK-630型6管30mm炮4座,射程2500米,發射率3000發/分。

作為反潛武器,該艦在艦尾兩舷處各布置了1座RBU-12000十聯裝火箭深彈發射器,射程12000千米。其電子設備有:1部「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1部MR-710「頂板」三座標對空/對海雷達;2部MR-320M「雙支撐」對海雷達;4部MR-360「十字劍」火控雷達,用於SA-N-9;8部3P37「熱閃」火控雷達,用於SA-N-11;1部「蛋糕台」戰術空中導航雷達。電子對抗設備為「酒桶」和「鍾」系列,另有2部PK-2和10部PK-10干擾箔條發射器。

「庫」艦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它是一個奇妙的「混合物」:它既有艦隊型航母特有的斜直兩段甲板,又有輕型航母通用的12度上翹角滑躍式起飛甲板;沒有裝備彈射器,卻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戰鬥機。這之中的奧妙就在於它將英國首創的「滑躍式」起飛方式與自己氣動性能優異的蘇-27戰鬥機相結合,在犧牲飛機作戰性能的情況下,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大型航空母艦」,但仍自稱為「載機巡洋艦」。「庫」艦的服役使世界海軍中首次出現了滑躍起飛、攔阻降落這一新穎的航母起降方式。通常情況下,其載機方案為:20架蘇-33戰鬥機,15架卡-27反潛直升機,4架蘇-25UGT教練機和2架卡-29RLD預警直升機。
返回目錄
4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難產經歷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前蘇聯航母的發展可謂歷盡滄桑,在經過「莫斯科」和「基輔」兩代「准航母」之後,俄羅斯(包括前蘇聯)動用了800多個行業的專家和大約7000多個工廠、製造廠最終建成了「庫茲涅佐夫」號,圓了擁有大型航母的長久夢想。不幸的是,在千辛萬苦地催生出「庫」號之後,前蘇聯解體,俄羅斯再也沒有經濟能力來建造更多的大型航母,「庫」號後續艦「瓦良格」號被中止建造,待價而售;更先進的核動力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被中止建造,已完工部分被拆毀,致使俄羅斯航母發展再遇重大挫折,「庫茲涅佐夫」號也只能成為一 個生不逢時的「獨生子」。
5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歷史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名為Admiral Flota Sovetskovo Soyuza Kuznetsov的合約交付黑海造船廠后,1985年本艦動工,在1995年投入使用,一個標誌著建設開始的官方慶典儀式在1982年9月1日舉行;實際下水是1983年,它最先被命名為「里加」號( Riga),但是在1982年11月更名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號(Leonid Brezhnev),緊接著又於1987年8月更名為「第比利斯」號( Tbilisi),直至1990年10月4日最後命名為「蘇聯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號」號(Admiral Flota Sovetskovo Soyuza Kuznetsov),到1989年夏天,船體已經完工百分之七十一,1989年11月進行了第一次載機訓練,1991年11月,它從黑海出發,加入北方艦隊,而直到1993年它才接收艦載機。

1995年12月24日,俄羅斯軍報《紅星報》曾大肆渲染: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特混編隊駛離摩爾曼斯克軍港,前往地中海進行為期百天的遠航訓練。然而沒有人能夠料到,航母下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遠航要等到10年之後。

1996年初開始地中海巡航訓練。之後於1997年底停放於北方艦隊的船塢,等待進行大修的資金,當維修工作僅進行到百分之二十,資金就已告罄。檢修最終在1998年7月完成。這艘船於1998年11月3日在形式上在恢復了其在北方艦隊的服役。之後的兩年,庫茲涅佐夫號似乎依舊停留在港口中,直到參加2000年對俄羅斯海軍潛艇庫爾斯克號的救援行動。此後的行動或是延期,或是被取消。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2002年1月17日,航母正停靠在北莫爾茨克的停泊場內進行維修,一個艙室因電線短路發生火災,並迅速擴散到隔壁的兩個艙室,造成一名21歲的士兵死亡。

2003年10月,結束維修的航母出海進行航行試驗,結果再次遭到火災襲擊。

在2003年底至2004年初,庫茲涅佐夫號出海進行了檢查與訓練,2004年10月,它參加了俄羅斯海軍在大西洋上的一次艦隊演習,並在2005年9月參與了同樣的演習。

在2005年的演習中,它搭載的一架Su-33戰鬥機發生了一起事故,並從航母上墜入大西洋1100米的海底,為了保護其國家機密不外泄,俄軍方不得不忍痛用深水炸彈將其炸毀。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與俄羅斯海軍的許多軍艦一樣,在蘇聯解體后其財政和技術問題使本艦的功能受限,同時也問題不斷。儘管如此,但是本艦依然可望服役到2030年。

據俄聯邦摩爾曼斯克州緊急情況總局發布的消息,「庫茲涅佐夫」號在2006年8月27日下午4時左右發生火災,起因是航母警備隊器材倉庫發生電線短路。一個小時后,火災被航母救災小隊消除。2名水兵在事故中受傷。

2006年9月27日,發布本艦將於年底歸建北方艦隊,並加裝一系列現代化升級,修正許多技術問題,俄國海軍總司令弗拉基米爾·馬索林上將,下令維修完成後撥交一批Su-33戰鬥機到艦上。

2007年12月11日,本艦無預警通過挪威海域,只在挪威的貝根外海60海浬,該艦在此區域進行演習,Su-33戰鬥機及卡莫夫直升機在演習期間從艦上升空,演習令挪威的直升機服務在暫停,以避免與演習艦載機相撞,演習時俄羅斯的航空母艦正在國際水域。

隨後庫茲涅佐夫號前往地中海,偕同11艘其他船艦與47架飛機展開聯合演習,它進行了3項戰術演習項目,從空中平台與水面平台分別發射了實彈與模擬彈。

6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SU-33艦載機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
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的基礎上研製的單座雙發艦載戰鬥機。1975開始研製,原型機編號T-10K。1987年8月首飛,當時稱蘇-27K,1989年11月首次在「第比利斯」號(即後來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進行著艦試驗,不久改名為蘇-33,北約起綽號為「海側衛」。1993年4月裝備俄羅斯海軍,1998年8月正式列入作戰編製,現有24架裝備於俄唯一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相對於蘇-27,該機機翼前增加了一對全動式前置鴨翼和縮短了尾錐,主翼和平尾為可摺疊式,機頭裝有空中受油裝置,機尾加裝了著艦鉤。這些改裝使其性能較蘇-27有所降低,最大速度只有1.97馬赫,最大航程3000公里。機上保留了1門30毫米機炮,有12個外部掛架,可攜帶R-73近距格鬥空空導彈、R27/77中距空空導彈、hk-31/41反艦導彈,以及各種空地導彈、炸彈和火箭彈,最大載彈量6500公斤。

通過數字式電傳系統的使用,蘇-33在飛行靈活性和水平面機動性能上有明顯的改善,綜合機動性能基本保持了蘇-27的性能水平。在目前裝備的艦載作戰飛機中,蘇-33的機動性能與法國的「陣風」M相當,超過了美國的F/A—18E/F。蘇-33裝備俄羅斯海軍航空母艦后,使俄羅斯海軍作戰飛機在性能上達到了可以對抗美國海軍艦載機的要求。蘇-33採用了和蘇-27相同的,在陸基使用的發動機的基礎上增加了推力,使蘇-33單台發動機的最大加力推力達到12800千克。採取這些措施后,蘇-33在艦上起飛的最大重量達到26噸,最大有效載荷達到8000千克左右,地面起飛的最大重量達到33噸。

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計劃1143.5-6,Проект 1143.5-6 «Кречет»)是目前俄羅斯最新型的航空母艦級別,是蘇聯/俄羅斯海軍繼基輔級航空母艦的又一重大進步。
該級航母是蘇聯/俄羅斯的第三代航空母艦(當時蘇/俄方稱之為“重型航空巡洋艦”),在建造過程中吸收了約800個學科的專家參加,有7000多家工廠提供了材料和設備,集當時蘇聯科技發展大成之作。隨著蘇聯的解體,繼承這艘航母的國家為俄羅斯,現部署於俄羅斯北方艦隊,是俄羅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瓦良格號航空母艦
中文名 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 國 家俄羅斯 設計機構 涅夫斯基工程設計局 滿載排水量 67,500噸[1]
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母由涅夫斯基工程設計局設計,船體設計參照了其前型基輔級。該級艦原本是設計成排水量為9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由於資金緊缺被迫降低標準排水量降至55,000噸,儘管如此,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無論規格上抑或規模上仍要比基輔級的更大。
飛行甲板
甲板配置
甲板配置
與美國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相仿,飛行甲板採用斜直兩段式,斜角甲板長205米,寬23米,與艦體軸線成7°夾角,其板後部安裝了4道攔截索,以及緊急攔機網。飛行甲板右舷處則安裝了兩座甲板升降機,分別位於島式艦橋的前後方。
而飛行甲板起飛段出於成本考慮採用上翹12°的滑跳式甲板而非平面彈射器。
這種起飛方式比採用平面彈射器的航母,具備更高飛機起飛角度和高度,而且所需要甲板工作人員較少。雖然這種設計有上述優勢,但由於飛機離艦的動力完全依
飛行甲板上準備起飛的蘇-33
飛行甲板上準備起飛的蘇-33
靠飛機自身引擎,要在較短的甲板上達到足夠的離艦速度(每小時120 - 140千米),則需要其固定翼艦載機有較高的技術要求;而且這種設計會使得艦載戰機無法實現全副武裝/全程燃料情況下的升空,大大降低了作戰效能;為保證飛機在超低速狀態下平穩而不進入失速狀態,這對飛行員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該艦設計上可起降小型固定翼預警機。然而實際上只有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進行過An-74(安東諾夫設計局基於An-74而設計的艦載預警機)的起降試驗。
電子設備
該級艦裝有3座D/E頻段空中與海面搜索雷達(MR-710“頂板”標對空/對海雷達),2座F頻段海面搜索雷達(MR-320M“雙支撐”對海雷達),1座G/H頻段相控陣雷達(“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瓦良格號在建造時期由於其可靠性不佳而取消列裝),I頻段導航雷達(“蛋糕台”戰術空中導航雷達),以及4組K頻段的用於卡什坦近程防禦武器系統的火控雷達(每組由1座MR-360“十字劍”火控雷達和2座3P37“熱閃”火控雷達)。
除此之外,該級艦上搭載的反潛直升機裝有海面搜索雷達、投吊式聲納、無線電音以及磁性反常控測器。其防禦系統還包括6台數字式計算機、發射機、信號處理機、控制台及輔助設備,可對15~18個目標進行分類跟踪,為母艦發射的導彈提供攻擊目標的修正數據,還可指揮對空作戰。
武裝
與前型基輔級航母一樣,庫茲涅佐夫級航母也是集重武裝於一身,其前飛行甲板下裝備了12具P-700 Granit 反艦導彈(SS-N-19)垂直發射井(據傳瓦良格號在改造工程中會拆卸之),左右舷共安裝了8具AK-630 防空砲(6連裝30毫米口徑,每分鐘6千發, 24千發彈)、8具CADS- N-1 Kashtan近迫防衛炮(2連裝30毫米口徑3K87格林機槍),18具8槽3K95 Kinzhal防空導彈(192具垂直發射系統;3秒一發)以及兩具RBU-12000DAV-1反潛火箭(60發)。
然而根據《簡氏國際海軍》2010年4月20日報導,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將在未來為期5年的大修中拆除艦艏的12支SS-N-19垂直發射架。
原本航母即使扣除艦載機,其仍然具有相當強大的近程戰鬥力量。不同於美國航母:受美國軍隊偏重編隊作戰策略的影響,航母只裝備小規模的防禦型武器,而戰鬥力量則依賴於其艦載機,需要更大規模的護航艦隊來組建航母戰鬥群以抵消航母本身的武裝的不足。
艦載機
4架Ka-27LD32直升機18架Ka-27PLO直升機2架Ka-27S直升機12至18架Su-33 5架Su-25UTG/UBPMig-29 An-74 / An-72艦載預警機(基於An-71改建,僅實驗)雅克-44E艦載預警機(僅實驗)
動力與性能
西方國家最初分析該級航母的動力原設計為核動力,採用與基洛夫級巡洋艦相同的壓水式核子反應爐。
然而,首艦庫茲涅佐夫號最後還是放棄核動力,採用傳統動力:8台蒸汽鍋爐以及4台TB-12 蒸汽輪機,每台輸出約37兆瓦(5萬馬力),共20萬馬力。其動力通過4支主軸傳遞到4個大型螺旋槳。極速32節(約63千米/時);在航速18節(約33千米/時)時,最大續航距離為8,500英里(約13,700千米)。
任務
對於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母,蘇聯/俄羅斯海軍對其的定位與美國海軍航母定位不同,蘇/俄方稱之為“重型航空巡洋艦”。其主要任務為主要使命是:
在岸基航空兵作戰半徑以外的海域執行反潛、反艦特別是製空和防空作戰;擴大海上防禦範圍,確保戰略潛艇安全;支援戰略導彈潛艇及水面艦艇,並且搭載一些艦載機,讓其獨立巡弋於地中海和黑海之間的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消滅敵方海上和基地的海軍兵力;實施武力威懾,保證國家在海外的利益;與美國海軍航母艦編隊抗衡。除了政治原因外蘇聯航母角色和美國航母也有所不同。
當前服役中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因為裝有12枚長程Granit (SS-N-19)反艦導彈和諸多重武裝,因此也可擔任巡洋艦的角色。
投產
最初,北約稱之為“黑海-COM-2”,黑海船廠廠方代
063
063 (12張)
號分別為“訂單105”、“訂單106”。後來“訂單105”四度更名為“蘇聯號”“克里姆林宮號”、“勃列日涅夫號”、“第比利斯號”,及至服役前才正式更名為“庫茲涅佐夫號”;而“訂單106”最初命名為“裡加號”,1990年更名為“ 瓦良格號 ”,以紀念在日俄戰爭中戰沉的瓦良格號巡洋艦。
庫茲涅佐夫號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於1981年3月3日下訂,1983年2月22日動工,
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服役,蘇聯解體後由俄羅斯接手,1993年接收艦載機。當前服役於俄羅斯海軍的北方艦隊。
瓦良格號
“ 瓦良格 ”號於1983年下訂,1985年12月動工,1988年11月25日下水,尚未完成儀器安裝蘇聯已解體,由烏克蘭接手該艦,截止至1991年,該艦建造率已達80%。後因俄羅斯無費用支出建造瓦良格,烏克蘭無力建造該艦,1997年拆除電子裝備及武器系統後於1998年被香港“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以2000萬美金的代價買下,並於2001年拖運抵大連港,後來經過改造,成為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在2011年8月10日已出海進行航行試驗,主要測試其動力輸出系統。
2012年9月更名為遼寧號航空母艦,交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遼寧號
遼寧號
2012年11月23日殲15(飛鯊)在“遼寧”號降落成功。
2012年11月25日,進行艦載機首次著艦訓練歸港。
大連港停泊休整近3個月。
2013年2月26日8時30分,駛離大連造船廠碼頭,系2013年首次出港。
航渡期間按計劃組織了相關武器裝備實驗。
2013年2月27日上午,首次靠泊青島某軍港,標誌著中國海軍航母軍港已具備靠泊保障能力。

----------------------------------

File:USNWC Varyag01.jpgFile:Russian aircraft carrier Kuznetsov.jpgFile:USNWC Varyag02.jpgFile:Kusnzov2.jpgFile:USNWC Varyag01.jpgFile:Russian aircraft carrier Kuznetsov.jpg

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計畫1143.5-6,Проект 1143.5-6 «Кречет»)是目前俄羅斯最新的航空母艦級別,是蘇聯/俄羅斯海軍繼基輔級航艦的又一重大進步。該級航艦是蘇聯/俄羅斯的第三代航空母艦(當時蘇/俄方稱之為「重型航空巡洋艦」),在建造過程中吸收了約800個學科的專家參加,有7000多家工廠提供了材料和設備,係集當時蘇聯科技發展大成之作。
最初,北約稱之為黑海-COM-2,黑海船廠廠方代號分別爲「訂單105」、「訂單106」。後來「訂單105」四度更名為蘇聯號、克里姆林宮號、布里茲涅夫號、提比里斯號及至服役前才正式更名為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1]。「訂單106」最初命名為里加號,於1990年更名為瓦良格號,以紀念在日俄戰爭中被擊沉的瓦良格號巡洋艦;於1998年售予中國,經過改造後於2012年更名遼寧號入列。
設計
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艦由涅夫斯基工程設計局設計,船體設計參照了其前型基輔級[2]。在設計之初,蘇聯意圖建造一種達75000-90000噸級的奧廖爾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性能與美國配備有蒸汽彈射器的航空母艦相似;但因應資金,技術及戰略需要,蘇聯被迫降低標準。最終,該級別航空母艦為65000噸級,放棄了配備蒸汽彈射器轉而採用滑跳式甲板。艦載固定翼戰機依靠使用本身的引擎動力,衝上跳板升空。這種設計比起採用平面彈射器的航空母艦具備更高的飛機起飛角度和高度,所需要的操作人員較少;但飛機離艦的動力完全依靠該飛機的自身引擎,要在較短的甲板上達到足夠的離艦速度,增加了對其艦載機設計的難度。故此,對於艦載戰機起飛的重量亦有所限制,較難實現在全副武裝的情況下升空,大大降低了其作戰效能。為了保證飛機在超低速的狀態下平穩而不進入失速狀態,會對飛行員的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3][4]儘管如此,庫茲涅佐夫級航艦無論規格上抑或規模上仍要比基輔級的更大。
飛行甲板

甲板配置
與美國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相仿,飛行甲板採用斜直兩段式,斜角甲板長 205 米,寬 23 米,與艦體軸線成 7° 夾角,其板後部安裝了4 道攔截索,以及緊急攔機網[1]。飛行甲板右舷處則安裝了兩座甲板升降機,分別位於島式艦橋的前後方。
而飛行甲板起飛段出於成本考慮採用上翹 12°的滑跳式甲板而非平面彈射器[3]。

飛行甲板上準備起飛的 蘇-33
這種起飛方式比採用平面彈射器的航艦,具備更高飛機起飛角度和高度,而且所需要甲板工作人員較少。 雖然這種設計有上述優勢,但由於飛機離艦的動力完全依靠飛機自身引擎,要在較短的甲板上達到足夠的離艦速度(每小時 120 - 140 公里),則需要其固定翼艦載機有較高的技術要求;而且這種設計會使得艦載戰機無法實現全副武裝/全程燃料情況下的升空,大大降低了作戰效能;為保證飛機在超低速狀態下平穩而不進入失速狀態,這對飛行員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該艦設計上可起降小型固定翼預警機。然而實際上只有庫茲涅佐夫號航艦上進行過 An-74(安東諾夫設計局基於 An-74 而設計的艦載預警機)的起降試驗。[1]
電子設備

俄前總統梅德韋傑夫於「庫」艦艦島指揮室中
該級艦裝有 3座D/E波段空中與海面搜索雷達(MR-710「頂板」標對空/對海雷達),2 座F波段海面搜索雷達(MR-320M「雙支撐」對海雷達), 1 座G/H波段相控陣雷達(「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瓦良格號在建造時期由於其可靠性不佳而取消列裝),I波段導航雷達(「蛋糕台」戰術空中導航雷達),以及 4 組K波段的用於卡什坦近程防禦武器系統的火控雷達(每組由 1 座 MR-360「十字劍」火控雷達和 2 座 3P37「熱閃」火控雷達)。
除此之外,該級艦上搭載的反潛直升機裝有海面搜索雷達、投吊式聲納、無線電音以及磁性反常控測器。其防禦系統還包括6台數字式計算機、發射機、信號處理機、控制台及輔助設備,可對15~18個目標進行分類跟蹤,為母艦發射的飛彈提供攻擊目標的修正數據,還可指揮對空作戰[1]。
武裝
與前型基輔級航艦一樣,庫茲涅佐夫級航艦也是集重武裝於一身,其前飛行甲板下裝備了 12 具 P-700「花崗岩」反艦飛彈垂直發射井(據傳瓦良格號在改造工程中會拆卸之),左右舷共安裝了 8 具 AK-630 防空砲(6 連裝 30毫米口徑,每分鐘 6 千發, 24 千發彈)、8 具 CADS-N-1 Kashtan 近迫防衛砲(2 連裝 30毫米口徑 3K87 格林機槍),18 具 8 槽 3K95 Kinzhal 防空飛彈(192具垂直發射系統;3秒一發)以及兩具 RBU-12000DAV-1 反潛火箭(60發)。
然而根據《簡氏國際海軍》2010年4月20日報導,庫茲涅佐夫號航艦將在未來為期5年的大修中拆除艦艏的12支P-700花崗岩/SS-N-19海難垂直發射架。[6]
原本航艦即使扣除艦載機,其仍然具有相當強大的近程戰鬥力量。不同於美國航艦:受美國軍隊偏重編隊作戰策略的影響,航艦只裝備小規模的防禦型武器,而戰鬥力量則依賴於其艦載機,需要更大規模的護航艦隊來組建航艦戰鬥群以抵消航艦本身的武裝的不足[7]。

庫茲涅佐夫號在雨中
艦載機

An-71預警機

An-74

Su-33在飛行甲板上
4 架 Ka-27LD32 直升機
18 架 Ka-27PLO 直升機
2 架 Ka-27S 直升機
12 至 18 架 Su-33
5 架 Su-25UTG/UBP
Mig-29[8]
An-71艦載預警機(基於An-72改建,僅實驗)[1]
雅克-44E艦載預警機(僅實驗)[9]
動力與性能
西方國家最初分析該級航艦的動力原設計為核子動力,採用與基洛夫級巡洋艦相同的壓水式核子反應爐。
然而,首艦庫茲涅佐夫號最後還是放棄核子動力[4],採用傳統動力:8 臺蒸汽鍋爐以及 2 臺蒸汽輪機,每台輸出約 37 兆瓦,後來為加強加速性能,在建造時又裝備了燃氣輪機[10]。其動力通過 4 支主軸傳遞到4個大型螺旋槳。極速 32節(約 63公里/時);在航速 18 節(約 33 公里/時)時,最大續航距離為 8,500 英里(約 13,700 公里)。
由於庫茲涅佐夫號過於複雜的動力系統,致使維護難度增大,故障率偏高。[10]
任務

梅德韋傑夫於「庫」艦的機庫中
對於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艦,蘇聯/俄羅斯海軍對其的定位與美國海軍航艦定位不同,蘇/俄方稱之為「重型航空巡洋艦」。其主要任務為主要使命是:
在岸基航空兵作戰半徑以外的海域執行反潛、反艦特別是制空和防空作戰;
擴大海上防禦範圍,確保戰略潛艦安全;
支援戰略飛彈潛艦及水面艦艇,並且搭載一些艦載機,讓其獨立巡弋於地中海和黑海之間的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11],消滅敵方海上和基地的海軍兵力;實施武力威懾,保證國家在海外的利益;
與美國海軍航艦艦編隊抗衡。
除了政治原因外蘇聯航艦角色和美國航艦也有所不同。

梅德韋傑夫於「庫」艦飛行甲板上
目前服役中的庫茲涅佐夫號航艦,因為裝有 12 枚長程 Granit (SS-N-19) 反艦飛彈和諸多重武裝,因此也可擔任巡洋艦的角色。
而瓦良格號航艦(現遼寧號航艦),曾被美國和日本媒體,包括一些中國的軍事評論員猜測其可能作為中國海軍的航艦訓練艦。[12]。
同型艦

庫茲涅佐夫號於地中海
庫茲涅佐夫號
主條目: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號航艦於1981年3月3日下訂,1985年10月動工,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服役,蘇聯解體後由俄羅斯接手,1993年接收艦載機。目前服役於俄羅斯海軍的北方艦隊。由於故障不斷,俄羅斯軍方正考慮是否出售。[10]
後來俄國與法國共同合製了西北風級兩棲突擊艦,在交付給俄軍後,會暫時填補庫茲涅佐夫級航艦除役後的短暫空窗期。
2011年11月,俄羅斯海軍派出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至敘利亞,美國海軍也派出了布希號航空母艦至敘利亞,這是美國與俄羅斯冷戰後首次大規模軍事對峙,不過這次派出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被外界解讀為「幫敘利亞撐腰」,美國磨刀霍霍向敘利亞,卻也被外界解讀成對付伊朗的前哨戰,不過,不甘示弱的伊朗在最新聲明中指出,約15萬枚飛彈已經對準與伊朗爭執眾多的以色列,但以色列也是美國的外交國。
瓦良格號(遼寧號)

瓦良格號於博斯普魯斯海峽
主條目:遼寧號航空母艦
瓦良格號航艦於1983年下訂,1985年12月動工,1988年11月25日下水,尚未完成儀器安裝蘇聯已解體,由烏克蘭接手該艦,截止至1991年,該艦建造率已達68%。後因烏克蘭無力建造該艦,1997年拆除電子裝備及武器系統後於1998年被香港「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以2000萬美金的代價買下,並於2001年拖運抵大連港,之後進行了相關的修繕與改造工程。在2012年9月25日入列,命名為「遼寧號」。[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