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宮保第園區是過去霧峰林家的宅第,早在1837年林家兄弟分家為「下厝」與「頂厝」兩系,下厝之建築群包含宮保第、將軍府、大花廳等,現稱為「宮保第園區」,目前已是國定古蹟;頂厝則有景薰樓、蓉鏡齋、萊園等,其中萊園即所謂「林家花園」。
圖中的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規模龐大且皆屬榫卯結構,當初建造時完全不用一根釘子。下厝建築群中的大花廳,更是全台唯一福州式戲台,也是全台唯一設在家中的戲台,作為霧峰林家宴客、會議使用,是其家族鼎盛時期之象徵。
然而台灣地震與颱風頻繁,古蹟保存與維護不易,加上傳統工法的師傅老成凋謝,大大增加了重建與修復的難度。在921大地震中,霧峰林家建築群遭遇重大破壞,下厝建築群中的宮保第園區直至2014年才整修完畢,重新開放;作為林家起家厝「草厝」更是直至2020年方竣工開放。修復過程中,依靠許多老師傅、古蹟專家與建築系學生,參考許多史料才得以恢復過去光輝樣貌。痞客邦部落格後台 https://bit.ly/3N1Chyg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迴遊阿罩霧懷舊之旅 體驗霧峰林家百年品酒宴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大花廳正中間的對聯:
「斗酒縱觀廿一史,
    鑪香靜對十三經」
以上是「海南才子林幼春」的老師梁子嘉書寫。
古人云,讀不同的書籍時,要有不同的境界和情懷。讀史要有豪情,喝酒張膽,縱橫於歷史長河。讀經需要心靜,一柱清香,萬念俱無。
上述詞句是北宋蘇東坡(1037-1101)談飲酒焚香讀詩書的體會,南明史可法(1602-1645)曾經將上述詞句懸掛於書房。
廿一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
十三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周禮、儀禮、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在當時宋代只有廿一史,十三經則是儒家的十三部經典。現在讀經典詞句,「斗酒縱觀廿一史」,感受作者縱情史書,胸懷天下的豪情;「鑪香靜對十三經」,心境轉折以平靜若水,表現澹泊名利的氣度。
附說明:唐朝時,1斗容量:大量制指現6000毫升,小量制指現2000毫升。1斛=10斗=60000毫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83790945927781/permalink/671903207116552/


霧峰林家後代月收600萬租金 從台中套房王躋身飯店大亨 | 財經 | NOWnews 今日新聞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C%A7%E5%B3%B0%E6%9E%97%E5%AE%B6%E5%AE%85%E5%9C%92

景薰樓,台灣台中霧峰林家頂厝建築中重要樓群之名,在台灣近代史上,霧峰林家崛起於清朝治台初期,先人林甲寅於乾隆年間展其長才,對內理家治產有方,對外則和睦鄰里,奠下林家在地方上舉足輕重地位之基礎。甲寅卒後,其子定邦、奠國繼承祖業、發揚光大。而林家現存宅第便是於此時期陸續建造完成,其時約為同治、光緒年間。景薰樓(由林奠國於同治三年即一八六四年興建)即為其中之一。

pic-5林定邦之子林文察在世曾受封水路提督,督辦台灣軍務,死後加封太子少保。林文察除了在武功之外,亦兼顧文事,可以說預為林家子嗣在文武兼備的境界追求上,加以鋪路。及至林文察之子林朝棟、之孫林祖密兩代,雖身處台灣政治環境大變遷的時期,不僅展現家傳之軍事長才,更引領林家步入產業經營的先河,其扮演之角色,除「忠烈」外,亦有台灣產業開發先驅之意義 。

日據時代,林家活躍於政經界的人物,首推林烈堂與林獻堂,林烈堂被尊稱為「台灣產業經營之父」,林獻堂則享有「台灣民族運動之父」的封號。此一時林家創期辦了現今『台中一中』前身『台中中學』,對林家而言,這所學校的創立是轉而注重文備的分水嶺;對台人子弟的教育問題而言,是第一家台人自設的中等學校,如今是中部地區優秀人才的搖籃,影響甚為深遠。


縱觀林家各代先人,除致力於拓展家業外,皆熱心公益及公共事務,是以多為地方士紳或政經界名人。此外,他們也樂於結交學者和藝術家,如林獻堂之民族思想即是啟蒙於梁啟超,台灣前輩畫家陳澄波、廖繼春、顏水龍、楊啟東、 李石 樵等與林家家族均常交往。

景薰樓,做為霧峰林家頂厝重要樓群之一,在過去,是林家宴請賓客、議事的主要場所,在今日,是台灣建築之美的典範,是林家歷史的地標,亦是許多藝術家創作的靈感泉源,所以,以景薰樓為名而成立的藝術品拍賣公司,除了負責人林振廷、陳碧真伉儷為林家後代之外,更希望廷續林家重視文化藝術的精神,為本土藝術市場注入新血,並以促進國際藝術交流為使命。收藏歷史,珍藏藝術,是景薰樓國際拍賣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藝術文化之精神指標。

關於景薰樓深具本土涵義的景薰樓國際藝術拍賣公司,1994年成立於台中。我們堅持著誠信的原則、專業的精神扮演著藝術品交流、聯誼的角色,由專家提供您任何有關拍賣會、拍賣現場的服務諮詢、專業性的拍賣顧問群及藝術投資保值;並對於買賣雙方交易保密下,在透明化及公平交易的原則下服務藝術愛好收藏者。

景薰樓的成立,是延續先賢的文化傳承精神,從台灣本土性、歷史性的藝術文物向上紮根,透過拍賣會來強化藝術無國界,近而推向華人及地球村的觀念。近幾年來,藏家的支持與愛護使得景薰樓拍賣業務蒸蒸日上。

景薰樓藝文展覽空間佔地約300坪,平時進行空間的整體規劃及活動策劃,每年固定舉行春、秋兩季大型拍賣會。藝文空間除了開放藝術家申請個展檔期外,並不定期籌劃冬、夏季多元性藝術品拍賣及藝術講座,更是藏家文藝交流的園地。

景薰樓 古樸有味的霧峰林獻堂故居


‧邱淑玲 2014/09/23

【特約記者邱淑玲/報導.攝影】

景薰樓為林家頂厝代表建築。

曾是台灣五大家族的霧峰林家,不僅擁有台灣四大名園之首的萊園,林家宅邸—頂厝和下厝,一樣保有古古的傳統建築。當中頂厝景薰樓為林家頂厝代表,前後花費三十年打造;宮保第則是林家下厝代表,為規模恢宏的五進宅院。

霧峰林家宅園,為霧峰林家在霧峰舊有宅邸和庭園的總稱,佔地三甲餘,建於清同治年間,宅第分為「頂厝」、「下厝」和「萊園」三大部份。林家後代分為兩支,林奠國後代稱「頂厝」,林定邦後代為「下厝」。其中萊園為頂厝林文欽所建,而頂厝和下厝各建有宅第。林家宅園建築相距不遠,徒步逛遊便可遍覽老建築群。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林獻堂故宮中美麗的花瓶門。

以藝文和社會運動知名的頂厝系,為林奠國族支居住的宅第,頂厝建築含景薰樓組群、蓉鏡齋、新厝、頤圃等;而由林定邦族支居住的下厝,則建有草厝(公媽廳)、宮保第、大花廳及二房厝等建築。頂厝現僅開放團體預約參觀。

一如林家花園--萊園,在民國88年發展的921地震中嚴重毀損,經行政院921重建會經費支持,台中市文化局分五部分復原重建,頂厝景薰樓、頤圃,以及下厝大花廳、宮保第、二房厝,以及萊園五桂樓皆已完工。


頤圃後方的洋樓建築。

景薰樓組群,為林家頂厝代表,內外共有三院落,第二進為林獻堂宅邸,建築內造型優美的藍色花瓶門,隱含「出入平安」之意,頗受遊人青睞。蓉鏡齋為紅瓦與土埆磚打造的三合院,作為私塾使用;頤圃原為土造建築,當穀倉用,其後林紀堂改成唐式建築並植菊花,後方則蓋起二層洋樓,為林鶴年的縣長官邸。

宮保第為林家下厝代表,毀於921地震,現已重建面世。由於下厝的林文察戰死漳州,清廷因而下詔封「太子少保」,其子林朝棟開始大肆擴建宅邸。宮保第為五進宅院,也是台灣唯一的清代官邸;大花廳則是公共宴會廳,每逢結婚、生日等喜事,便會招聘戲團到此演戲;二房厝為林文明所建宅邸;草厝為三合草屋。

 

全文網址: 景薰樓 古樸有味的霧峰林獻堂故居 - 古蹟懷舊情 - 熱門行程 - udn旅遊美食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98401#ixzz3EKkWgAPL
Power By udn.com

-------------------------------------------------------------------------------

宮保第為林家下厝代表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霧峰林家宮保第大花廳霧峰林家宮保第第一進門廳霧峰林家宮保第第二進

--------------------

 

林獻堂與霧峯林家特展 真跡曝光

 

2015-08-05

〔記者張安蕎/新北報導〕日治時期的文化與民主運動領袖林獻堂,其一生跨越多次政權更迭,宛如台灣近代史縮影, 國立台灣圖書館為慶祝一○一週年館慶,即日起至十二月廿七日止舉辦「林獻堂先生與霧峯林家特展」,展出多件文物及真跡,盼民眾藉此多加認識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多元面貌。

  • 「林獻堂先生與霧峯林家特展」特別展出林獻堂的親筆日記,當中記錄了台灣光復那一天的情形。(記者張安蕎攝)

    「林獻堂先生與霧峯林家特展」特別展出林獻堂的親筆日記,當中記錄了台灣光復那一天的情形。(記者張安蕎攝)

林獻堂孫媳、明台高中董事長林芳媖表示,林獻堂可以過著衣食無虞的生活,但他卻不吝惜財帛,積極推動教育、慈善與文化,尤其重視女性的受教權,還曾協助三千名台灣子弟至海外求學,這些紀錄及事蹟都可在本次展覽中回溯,尤其此次特別展出他一九四五年的親筆日記,當中清楚記錄了台灣光復那一天的情形,還有他的書桌及梁啟超的墨寶也一併展出,值得一看。

國立台灣圖書館館長楊玉惠指出,本館典藏了一世紀以來豐富的圖書資料,為了讓本次展出更加豐富,特別精選相關館藏及豐富的文獻資料一起展出。

昨天特展開幕儀式上,吸引許多專家學者參與,前副總統呂秀蓮及副總統吳敦義也先後到場致意,呂秀蓮表示,希望青年朋友都可以透過展覽,瞭解林獻堂為台灣子孫打拚出來的路,讓歷史不被遺忘。

 

-----------------------

盼來了祖國 又避祖國─林獻堂的心路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領導民族運動對抗日本長達20年的林獻堂,卻在魂縈夢牽的「祖國」來了之後,避居日本、客死異鄉,寫下「民族自強曾努力,廿年風雨負初心」的心境。

林獻堂在日治時代以14年的時間,領導「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又大力支持台灣文化協會的文化啟蒙運動,參加台灣民眾黨,後來又投身「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在日治時代,林獻堂有著相當濃烈的「祖國」情懷,是十足的「民族派」人物。從他和梁啟超「筆談」時落筆的字句——「本是同根,今成異國,滄桑之感,諒有同情」,可見其心;從他的詩句「祖國我欲乘風歸」,更見其情。而發生在他身上的所謂「祖國事件」,更說明了林獻堂的「祖國」情懷。

濃烈祖國情懷 卻被國民政府打成漢奸

儘管到了戰爭時的「皇民化時期」,林獻堂被授任總督府評議員、「皇民奉公會」台中支部大屯郡事務長、貴族院議員,但這些皆非其所願,反而感到「我心已冷」。在日政當局極力攏絡之下,他仍堅不改姓氏、不講日語

1945年8月中二戰結束,林獻堂興奮地參加陳炘籌組的「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然而,夢寐以求的「祖國」來了不久,林獻堂卻被打成「漢奸」!1946年春,台灣行政長官公署以捕治台省漢奸為名,濫捕台灣士紳十餘人,林獻堂赫然在黑名單上。後幸賴從中國歸來的丘念台幫助,才幸免於難。

1946年5月台灣省參議會成立,林獻堂當選省參議員,以其聲望原可膺選議長,但終在壓力之下退讓給當局中意的「半山」黃朝琴。在日治時代領導議會運動達14年,被稱為「台灣議會之父」的獻堂仙,竟然當不上議長!

林獻堂在歡喜迎接「光復」不久,面臨的是一個怎樣的局面?政風腐敗,特權橫行,經濟壟斷,生產大降,米糧短缺,物價暴漲,失業激增,軍紀敗壞,盜賊猖獗,治安惡化,瘟疫流行……民心日漸流失。1年4個月後,台灣終於爆發二二八事件,引來一場大屠殺。

228事件 林獻堂被列為暴動首謀名單

二二八事件使林獻堂在精神上大受打擊,他的許多好友同志如陳炘、林茂生,無故被捕遇害。林獻堂因事發當時恰巧在主持彰化銀行成立典禮,接待當時的財政處長嚴家淦,逃過一劫,但事後卻也名列陳儀當局所開列的「暴動首謀」名單之中。

林獻堂處境之危險不言可知。在風聲鶴唳,菁英紛紛遭捕殺之際,他寫了〈二二八事變感懷〉的詩,發表在警總參謀長柯遠芬創辦的《正氣》月刊,可以看出那是向當局交心輸誠的無奈之作,全詩如下:

光復欣逢舊弟兄,國家重建倍關情。
干戈頓起誰能料?消息傳來夢亦驚!
全島幾難分黑白,大墩(台中舊名)有幸自昏明。
從茲綏靖多良策,不使牝雞得意鳴!

林獻堂這首表態詩,引起《正氣》月刊上多篇唱和詩,清一色都是在迎合當局。不過他的秘書葉榮鐘,卻寫了一首幾乎是在反駁林詩的唱和詩,或許這才是林獻堂內心的真實感覺?葉詩如下:

莫漫逢人說兄弟,鬩牆貽笑最傷情,
予求予取擅威福,如火如荼方震驚,
浩浩輿情歸寂寞,重重疑案未分明,
巨奸禍首傳無恙,法外優遊得意鳴。

對政局失望 離台赴日自我放逐

二二八事件後,台灣省長官公署改為省政府,林獻堂被聘為省府委員;翌年,台灣省通誌館成立,由他擔任館長,然而他對政局卻頗感失望。1949年9月,林獻堂離台赴日,自我放逐,自署居處為「遁樓」,以明心跡。論者有人以為林氏避居日本,是對當時進行的土地改革不滿;他對土改雖略有微詞,但畢生慷慨捐輸從事民族運動的林獻堂,豈真在乎被「三七五減租」嗎?林獻堂這首題為「菜頭」(蘿蔔)的五言絕句,或許才是他離台的心情寫照:

埋頭人不見,豈是為逃名?
祇恐渾荊棘,徒傷雪玉清。

林獻堂若不流亡海外,恐怕就難逃接踵而來的白色恐怖,而真要「徒傷雪玉清」了!然而,避開白色恐怖的林獻堂,卻仍憂慮著蔣家統治下的台灣政局。他這首七言絕句,即反映對時局的擔憂:

軍政紛紜似亂絲,黎民飢餓苦安之。
風濤萬里重洋隔,欲吐哀音只賦詩。(〈步文方君冬日雅集房韻〉)

1952年5月,林獻堂的秘書葉榮鐘赴日訪候林獻堂,並詢問有無回台計畫。林獻堂以詩回應:

別來倏忽已三年,相見扶桑豈偶然,
異國江山堪小住,故園花草有誰憐,
蕭蕭細語連床話,煜煜寒燈抵足眠,
病體苦炎歸未得,束裝須待菊花天。

林獻堂思鄉何不歸故里?然而故里卻在蔣家的掌控下,雖想整裝回鄉,卻等不到清朗的菊花天。林獻堂自己刊布的《東遊吟草》,輯有他自1949年赴日至1951年間的詩篇,頗有助於我們了解他晚年的情思。在這本詩集中,有兩首與友人酬和的詩,約略透露了林氏何以執意羈身異地的訊息─—

其一、〈次鏡邨氏鐮倉晤談有感原韻〉
歸台何日苦難禁,高論方知用意深,
底事兄弟相殺戮,可憐家國付浮沉,
解愁尚有金雞酒,欲和難追白雪吟,
民族自強曾努力,廿年風雨負初心。
其二、〈次鏡邨氏辛卯元旦爐邊感作原韻〉
亂絲時事任迍邅,夜半鐘聲到枕邊。
底事異鄉長作客,忍遭浩劫未歸田。
萬方蠻觸爭成敗,遍地蟲沙孰憫憐?
不飲屠蘇心已醉,太平何日渡餘年。

林獻堂以69歲之齡赴日養病,孤身寄寓扶桑,從此未再回台灣。1955年7月,他的次子林猶龍在台病逝,林獻堂雖哀慟至極,卻仍無歸意。

1956年9月8日,林獻堂病逝東京,享年76歲。在自己的土地上領導民族運動對抗日本長達20年的林獻堂,卻在魂縈夢牽的「祖國」來臨不久,避居海外,客死異鄉。林獻堂這段「廿年風雨負初心」的歷史,發人深省!

 -----------------------------------------

台中 霧峰林家花園 風華依舊2015/10/24 06:00

文:記者顏永欽攝影:記者顏永欽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霧峰林家建築群優雅精緻,尤以雕梁畫棟的大花廳最讓遊客驚歎。

宮保第

「霧峰林宅建築群約有11,000平方公尺,主建築群外圍走一圈約1公里。目前下厝的宮保第已修復,並開放預約參觀,位於明台高中內的萊園(林家花園)則一直開放中。」文史工作者張芳玲說,宮保第正面寬十一開間、五進深,在台灣堪稱第一也是唯一的清朝閩式官宅,值得遊客細細品賞。廊廡的「規」、「矩」之門、「開門見蝠(意即福)」雕刻等中式建築文化,還有台灣碩果僅存的大花廳,都可在此見識到。

 

宮保第於1858年興建,並逐步擴建於1895年才完工,遊客在第一進即可見19世紀的雕刻窗花、門神彩繪等,第二進的屋內壁面有李鴻章的書法作品和罕見的礦物彩彩繪,第三進是最早完成、由林文察興建的建築,第四進目前僅存遺跡,而第五進即所謂的後花園,婦女們多在此活動;遊客也可在此享受茶席,感受在大戶人家裡被「奉茶」的尊榮感。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牆面窗花雕刻蘊含蝙蝠、螭龍和香爐等吉祥意涵。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以礦物彩為原料的壁飾彩繪十分罕見,未來將陸續修復。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第五進為婦人住所與後花園,廣大的庭院和彩色窗花,皆十分精美。

舊時喧囂猶在耳大花廳

大花廳是全台唯一福州式戲台,當年林朝棟出任撫墾局長,為了接待賓客和公共宴席使用而建。戲台兩側起翹和閩北式的內凹白色天花板「菱角軒」,豪華富麗,戲台下暗藏多個大水缸,增添天然迴聲和擴音效果。廳內目前展示林家先人肖像及簡介,還有同治皇帝賜予的男丁命名排序「文朝資正義武德在奇功」,林家當時官勢可見一斑。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華麗的天花板有別於廟宇的藻井,且具有擴音效果。

DATA
電話:(04)2331-7985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民生路26號
時間:09:30~17:00
票價:全票250元、優惠票200元(台中市市民、學生、65歲以上長者)、學童票125元(6~12歲兒童)、設籍於霧峰區者免費

 

樹仁商圈

位於樹仁路的樹仁商圈,是霧峰小吃美食集中地,數十家傳統小吃、新式美食和果汁飲品,讓外地遊客體驗在地美味,包括老字號的北海道肉羹、龍之軒炸粿、老牌羊肉、吉蜂蒸餃、小毛牛肉麵等;其中,經營20年的「龍之軒」,蚵嗲、豆腐、甜米糕和紅燒肉都是最受歡迎的小吃。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蚵嗲(前)/30元、炸豆腐(左)/15元、炸甜米糕(後)/15元

DATA

龍之軒炸粿

電話:(04)2339-2857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樹仁路23號
時間:11:00~23:00,每月第二週週五店休

 

音樂世界旅邸

座落於霧峰音樂文化園區內的「音樂世界旅邸」,是國內首座結合音樂文化與遊憩住宿的新型態旅館,1、2樓是樂器展示館和音樂文化廣場,4樓以上則是充滿奇趣的房間。旅店外牆以音樂和琴鍵為設計,房內還有大提琴衣櫃,旅店典藏的兩萬多首經典交響樂和歌劇也都可免費借閱聆賞。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房間的大提琴造型梳妝台別具特色,讓遊客特別喜愛。

DATA
電話:(04)2339-3666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中正路738-1號
房價:雙人房週日~五2,280元、週六3,280元,加1床600元;皆附早餐
時間:平日15:00進房、假日17:00進房,平、假日11:00退房

 

萊園

走訪霧峰林家花園,「萊園」是必遊景點之一,它與台南吳園、新竹北郭園和板橋林本源邸園並列台灣四大名園,遊客可在這兒看到清朝官宦人家為孝親而建的庭園,懷想林獻堂、梁啟超等古人於此憂國憂民的過往。

 

萊園建於1893年(清光緒19年),原是頂厝林文欽高中舉人,而建立萊園娛親,之後由林獻堂擴大整建;園內由山水園林和宅第建築組成,如今隱身於明台高中校園內;進入學校門口右側沿著階梯而下,穿過兼具日、歐式的園門進入園區,即可見曾為戲班子演戲所在的飛觴醉月亭。

 

建於荔枝島上的飛觴醉月亭,原本三面有牆,1936年林獻堂改建為四面透空,當時文人雅士齊聚於此,梁啟超還曾為此景著詩。飛觴醉月亭與荔枝島、小習池、虹橋和五桂樓,共同構成萊園景觀中心,「萊園雨霽」也被譽為台中十二勝景之一。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萊園充滿古代林園美感,為台灣四大名園之一。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萊園園門建於清末,日治時期改建為仿鐘鼓樓型,圍牆壁面綴上遠從海邊運來的咕咾石,顯現豪門大院的風格。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萊園裡的林獻堂文物館展示早年林家宅第全景照片,中豎旗杆為舉人之象徵。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飛觴醉月亭建於小習池中的荔枝島上,早年是演戲的地點。

舊樓新建更添香五桂樓

明台高中服務組組長高譜倫說,林老夫人看戲的五桂樓於多年前損毀,新建築是依原貌興建,學校董事長從日本買回台灣千年檜木為建材,讓樓館內飄著優木香,另擺設古早接待客人的床椅文物和梁啟超詩作。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五桂樓依原圖重建,磚頭和木料的選用皆十分精細。

DATA
電話:(04)2339-3071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萊園路91號
時間:萊園(明台高中)08:00~17:00,全年開放
其他資訊:免費參觀,一般遊客免預約,團體可預約導覽。

 

湧旺羊媽媽觀光農園

「湧旺」滿路跑的小山豬令遊客大開眼界,雞、鴨、豬一同覓食的情景讓小朋友開心不已。老闆莊湧裕說,這裡是小動物的樂園,蛙類、蜥蜴、蝌蚪還有山豬、珠雞隨處可見;遊客可以擠羊奶、餵羊,還能觀賞全台唯一「山豬攻山頭」畫面。此外,園方也供應山豬肉、土雞肉和羊肉套餐,保證都是健康無施藥的「放山肉」。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擠羊奶、喝羊奶是「湧旺」的招牌活動,深受遊客喜愛。

DATA
電話:(04)2330-7927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育德路91巷18號
時間:09:30~21:00,週一休
門票:門票150元,可抵100元消費
其他資訊:假日10:00、14:00園區生態導覽解說

 

亞洲大學(亞洲現代美術館)‧921地震教育園區

亞洲大學以宮殿式行政大樓和羅馬競技場式體育館等建築聞名,也成為婚紗和偶像劇的拍攝勝地。尤其去年開幕、由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的「亞洲現代美術館」,以清水模、帷幕牆堆疊成的建築,令人驚豔。

 

鄰近的921地震教育園區則保留了車籠埔斷層地質景觀,另有認識地質、防災防洪以及地震體驗等活動。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亞洲大學建築別具特色,成為中部旅遊景點之一。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21地震教育園區有許多互動式設施,讓遊客體驗地震威力。

DATA
亞洲大學(亞洲現代美術館)
電話:(04)2332-3456 美術館轉6464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柳豐路500號
時間:校區全日開放;美術館開放時間09:30~17:00,週一休館
票價:美術館票價 全票250元、優待票220元、團體票(10人以上)200元

921地震教育園區
電話:(04)2339-0906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中正路46號
時間:09:00~17:00,週一休館
票價:全票50元、優惠票30元

 

以上各項資訊如有異動,請以各單位、店家最新公告為準。

---------------------------------

台灣千年檜木打造 國定古蹟蓉鏡齋修復竣工
國定古蹟「蓉鏡齋」今修復竣工,外觀保留100多年前的典雅風貌。(記者陳建志攝)
台灣千年檜木打造 國定古蹟蓉鏡齋修復竣工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
2019-12-19 20:11:10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興建於1887年的國定古蹟「蓉鏡齋」,過去是霧峰林家林文欽教育林家後代子弟所建的私家書院,建築風格嚴謹,採二進書院格局,前庭並有仿孔廟挖掘一個泮池(半月池),中央則是授業講堂,就連國學大師連橫都曾到這裡講學,因921大地震時嚴重受創,歷經2年重建,終於在今天舉行竣工揭牌典禮,未來將不定時舉辦藝文活動,並開放給民眾參觀,活化古蹟運用。
國定古蹟「蓉鏡齋」始建於1837年,霧峰林家頂厝始祖林奠國1838年在「蓉鏡齋」現址建造起居住所,當時為土角磚建造的草屋形式,1887年由林文欽整建為紅屋瓦土角磚造三合院,做為教育林家後代子弟的私家書院,並命名為「蓉鏡齋」,直到日治時期仍與櫟社、台灣文化協會、一新義塾配合,繼續教授漢文及詩學,成為中部最重要的漢學教育中心。
「蓉鏡齋」雖是私家書齋,但建築風格嚴謹,採二進書院格局,林文欽並在前庭仿孔廟形制挖掘一個泮池(又稱百龜池、半月池),中央則是授課的講堂,並有典雅樸實的軒亭,可說是台灣格局最完整的私家書院,不過在九二一大地震中嚴重毀損。
霧峰林家後代,10多年來邀集李乾朗、張家祥、林承俊等專家進行重建規劃,明台高中董事長林芳媖更是一手籌劃重建事宜,在文化部補助下,前後歷經2年施工,工法、材料多方考究,以恢復1887年原貌為目標,包括門、窗、梁等木材,全都是使用台灣最珍貴的千年檜木,今天舉行竣工揭牌典禮,包括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台中市副市長令狐榮達、林芳媖、立委黃國書、顏寬恒等人都出席。
林芳媖說,林家過去以武功治世,但從此書院設立後,共出了一位舉人(林文欽)和5位秀才(紀堂、朝雍、朝宗、朝松、秋北),讓林家轉為以傳統仕紳的文風傳家,也開啟了林家教育事業的先河。
明台高中副董事長林承峯則說,蓉鏡齋修復竣工後,將結合之前已開放的霧峰林家花園、景薰樓、林獻堂博物館形成博物館園區,未來將不定時舉辦藝文活動,並收費導覽開放給民眾參觀。台灣千年檜木打造 國定古蹟蓉鏡齋修復竣工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霧峰林家宅園是霧峰林家在阿罩霧(今臺中市霧峰區)的園林與宅邸建築群的總稱,由頂厝、下厝及萊園等三大部分組成。原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傳統民居宅第,總平面呈回字形,前後共有四進[1] [2]。西元1999年臺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頂厝、下厝,大花廳及萊園大半受損。
霧峰林家宅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35PpE0Y
林家宅第
頂厝系統
蓉鏡齋:頂厝系統最早的建築,為草屋型式,是林奠國的起居地;1887年(光緒13年)林文欽將草屋改建為蓉鏡齋,西方入口仿孔廟之制而設的半月池,有山門設計的單一院落建築,作為私塾學堂之用。原為林家專為家族孩童所設的學堂,在日治時期仍教授漢文及詩學。
霧峰林家宅園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35PpE0Y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台灣老照片/頭角崢嶸--嬰兒搖籃/螃蟹蟹螯夾住鱸鰻,意味「二甲傳臚」、「高中科甲」/臺南三山國王廟韓文公祠屋樑甲殼螃蟹 “蟹”在民間除了觀賞外,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 “蟹”身有甲胄樣的硬殼,象徵高中科甲之意;二隻表示“二甲”,在作品上配有水草“蘆”與“臚”同音,即意謂“二甲傳臚”,過去多用來象徵高中科甲得功名,期以榮歸鄉里光宗耀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台中市文化局長張大春表示,修復霧峰林家「草厝」,由中央補助及市府配合款共投入1億2250萬元。(台中市文化局提供/陳淑芬台中傳真)
台中市霧峰林家「草厝」修復工程,由中央補助及市府配合款1億2250萬元,已順利完工。台中市文化局長張大春14日表示,修復經試掘及考證採用現代3D透視模擬技術疊合和建模比對老照片資料,力求真實與完美,未來將納入「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做營運規劃和執行,新增遊客中心及庭園空間將對外開放。
文化局表示,霧峰林家是台灣現存規模最大的官府宅第,從清領時期道光年間起建,包含下厝系統、頂厝系統和萊園三大部份,建築群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毀壞殆盡,文化部和台中市府多年來合作搶救珍貴文化資產,陸續將二房厝(將軍府)、宮保第、大花廳、頤圃及景薰樓等區域修復完成,此次修復的「草厝」,是霧峰林家最早興建的房舍,林家後代稱之為「起家厝」。
張大春指出,「草厝」幾乎全倒毀損,工程修復團隊先以現場平面殘跡尺寸為基礎,依據老照片紀錄推算建築高度和細節,建立電腦3D模型,再透過電腦軟體將模型與老照片疊合比對,反覆修改追求細節的真實與完美,並意外發現「草厝」的門樓遺跡。
張大春表示,「草厝」未來將納入「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的營運規劃和執行,正身持續做「公媽廳」,做為林家宗族凝聚的核心;左、右護龍分別規劃為歷史文物展示、文創商品及在地農特產品展售、輕食餐飲空間。
修復工程並新增遊客中心及庭園空間,未來將對外開放,整合推動霧峰林家和在地特色產業,舉辦講座及藝文演出空間,將成為霧峰地區新興的文化觀光景點。台中峰林家「草厝」耗資上億修復完成 古蹟風華再現 - 寶島 - 中時 https://bit.ly/37uv1Vb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臺灣傳統價值-忠孝節義】
傳說中的日殖時期「臺灣五大家族」,其實只是文史前輩廖慶洲先生(司馬嘯青)的著作之一的書名,內容是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五大家族的崛起、成功秘訣、風雲事蹟以及對台灣的政治影響力,因為其內容豐富,分析精闢,行文流暢,以及微言大義,令世人印象深刻,故有臺灣五大家族概念出現。
然而,這五大家族的概念,和事實上由臺灣世族間所認定的五大家族甚至十大家族,其實是有落差的,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霧峰林家(頂厝和下厝)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這個家族在臺灣史上來說一定是榜上有名,放到今日來說,其有形和無形文化資產和其所傳承於世的家訓家風和臺灣價值,都可說是名列前茅且值得我們尊敬的。
大家應該都知道阿罩霧的霧峰林家頂厝的代表人物是三少爺-林獻堂先生,卻比較少人知道他的父親-林文欽公(1854年-1900年),諱萬安,字允卿,號幼山,霧峰林家林奠國之三公子。知道文欽公者,必然知其生平事蹟行誼,性情溫和,喜讀書,不喜習武。光緒19年中舉。知書達禮,樂善好施,以孝母聞名(萊園)。立身處世垂為林府家訓-為善最樂。
文欽公為善最樂的著稱之事有:1889以母親名義捐出救濟金賑濟饑民、1889年散數千金化解泉州數十年的分類械鬥、經常為窮鄉僻壤修路造橋。於大肚溪下游,靠近烏日處設立免費渡口,服務往來的旅客近五十年。每年捐獻三百石稻米,贊助彰化女嬰收容所。常免費供應病患藥物,贈送窮人義米,並贈送死者棺木。
這位與舉人老爺,除了以斯土斯民的慈心著稱於世外,在春秋大義上,他也不落人後,在1895年乙未臺灣抗戰,他與堂姪林朝選等人,共同募集練勇,成立「臺灣中部籌防總局」(圖3),捐輸家產,自籌餉款以因應戰事,保家衛民之事蹟,國史永銘。
好人,當然會有好報,祖德流芳,不在話下! 3月26日真是個令人感動的日子,由獻堂公曾孫哲嗣承峯兄為紀念其尊長之環球遊記一書辦理的音樂會,承先啟後,令人讚佩! 此外,方聽聞有民族脊梁詩人之稱的林幼春先生之孫-林銘聰大哥的提點和熱情地為我們一行導覽萊園文物史蹟,原來這尊銅像也是歷經過劫難的。
原來在二戰末期,日本軍方徵收金屬銅像等做為製造武器的原料,也將這座銅像給徵收了,但萬幸是,當時或許是海運交通被美國海軍給阻斷,所以這座銅像沒有運出臺灣本土而集中在基隆,戰後發現此一銅像後送回林家重立于萊園,冥冥中自有天數,令人擊掌佩服這忠孝節義的庭訓和為善最樂的家風,如同這座銅像般,在臺灣大地上,屹立不搖。
臺灣世族的社會責任與文化 Clan Social Responsibility & Culture in Taiwan | 典型在夙昔,文欽公的示範給予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我們後人,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榜樣,這應該才是我們該傳承的... | Facebook https://bit.ly/35iK7Aq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傾奇者 - 太平林家林瑞麟】
看資料過程中,總是會找到特別有趣且傳奇味十足的人,例如霧峰林家/太平林家的先祖林石,以及其後代親族
林石是18世紀中部傳奇人物,從0開始到坐擁400甲地,成為大里杙一帶年收入超過萬石的小租戶領主。他的大兒子林遜一族(由林遜長子林甲寅率領)移居到阿罩霧,成為霧峰林家的先祖。四兒子林棣移居塗城,成為太平林家的先祖
19世紀上半葉,林遜家族在林甲寅(1782-1838)手上開始擴張,到了林文察/林文明這一輩,其強勢作風讓他們成為當地公敵。但唯獨與同為親族的林棣家族關係不錯,曾聯手向東部山區擴張
而林棣家族在林志芳(1815-1885)經營之下,成為大平坑一帶最大的墾戶,勢力範圍持續東擴,到頭汴坑和頭嵙山以西的平地
但我想講的其實是林志芳的大兒子 - 林瑞麟
林瑞麟(1838-1874)是志芳的養子,特別驍勇善戰,21歲時與親族林文察遠征太平天國,24歲率家族兵救援阿罩霧,擊退來犯的林日成。26歲於四塊厝攻城戰獲得首功,擒獲林日成。之後在萬斗六之役擊敗洪家
最有趣的是林瑞麟的形象,他特別喜歡使用火器,平時腰間總是插著兩把鳥銃,雙鎗不離腰,藉此強化個人威儀,成為鮮明標誌。最可惜的是37歲英年早逝,死因不明
林瑞麟早逝,但他的後代之後仍在太平地區發揮影響力
日本人來台灣之後,用類似廢藩置縣的方式,將各地豪族的武力拔除,但豪族仍在各地維持著影響力。林瑞麟四子林春旺擔任日本時代太平地區第一任庄長,林春望長子林垂拱,也接任了太平庄的庄長
日本時代由台灣本土豪族擔任庄長其實是常態,但1930年代後,各地庄長逐漸開始由日本人擔任,太平林家卻依然保有庄長職位,可以說太平林家「統治」當地一直持續到了二戰結束
(6) 戰國福摩薩 - 【傾奇者 - 太平林家林瑞麟】... | Facebook https://bit.ly/46G4nH8

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下載 (22)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宮保第園區是臺灣僅存的清代一品官員宅第+霧峰林家宅園「頂厝」

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參觀資訊
霧峰林家官方網站介紹: http://wufenglins.com.tw/
地址: 413台中市霧峰區民生路26號
, 是全台第一座閩式官宅, 霧峰的林家也是台灣的五大家族之一
在日據時期, 霧峰的林家與基隆的顏家, 板橋的林家, 鹿港的辜家, 高雄的陳家, 並列為台灣的五大家族
【台中。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探索閩式建築的百年風華 – Travel and Life https://bit.ly/3S7pWLm
(1) Facebook https://bit.ly/3S6QZGI
林家花園-台中霧峰景點
霧峰林家花園名為「萊園」,是霧峰林家頂厝的後花園,更是台灣四大名園之一。最初是由林文欽為感謝母親羅太夫人所建。現在的霧峰林家花園,則與霧峰林家頂厝故居景薰樓、私塾蓉鏡齋以及林獻堂博物館,統合成霧峰林家花園林獻堂博物館園區,整個園區是全國最大的國定古蹟聚落群,也是第一座臺灣私人博物館。霧峰林家花園中有五桂樓、飛觴醉月亭等名為萊園十景的名勝,景薰樓則是三落五進九開間的傳統合院式建築,雕琢細緻,呈現霧峰林家大家族的氣勢。蓉鏡齋更是臺灣格局最完整的私家書院。林獻堂博物館收藏林獻堂、林攀龍父子的墨寶手跡,更有許多名人雅士的活動照片與資料,並展出霧峰林家過往的家具衣飾。霧峰林家花園不只是臺灣著名景點,也是遊客們認識臺灣史的好去處,更是來訪阿罩霧必去的台中霧峰景點。
-----------
霧峰林家位於阿罩霧的園林與宅邸建築群,包括下厝、頂厝以及萊園三大部份。下厝建築群由草厝、宮保第、大花廳、二房厝以及二十八間所組成。 宮保第為面寬十一開間的五落大厝,前三落兼官衙使用,主屋採穿斗式構架,第一進及第五進屋頂採燕尾處理,第四進目前已不存在。大花廳為公共使用的宴會廳,面寬五開間,大木結構現出閩浙建築風格,戲臺雕花作工精緻,拜亭屋頂架構利用彎椽構成的菱角軒作法相當具有特色。二厝房為純住宅使用的空間。二十八間則為林文察時代鄉勇的駐紮地,目前僅存舊址一間。 頂厝建築群包括景薰樓、蓉鏡齋及頤圃,景薰樓為五開間三院落建築,其中第三進採背側土埆壁、正面出步起的雙層隔樓作法,並有垂花門銜接穿心廊之獨立廊院,最具建築特色。蓉鏡齋為紅屋瓦土埆磚造三合院,前有仿孔廟之制所掘之泮池。頤圃則為日式風格之建築。萊園為一依山傍水,無自然界線的山水園林,園林中建築受西風影響,有中西合壁的風格,其中祖墳區之洗石子作工細緻,為當時期重要作品。 整體而言,霧峰林家均為座東朝西的建築,因此正身前均設有拜庭、水泥作瓜棚或葡萄坪以遮陽。在整體配置上,建築群與環境相當融合,而風格上由於興建至完成時間較長,顯現福州匠師與漳州匠師手法上的差異,後期甚至融合中、西、和三式風格,語彙豐富。國定古蹟環景導覽 - 霧峰林家 https://bit.ly/3HaQULX
----------------
日治時期台灣學校的教育內容中有修學旅行一項,目的不外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學生旅行之地不外乎名勝古蹟自然景物神社之類。
在筆者所收藏的老照片中,較常出現的修學旅行景點為台灣神社、阿里山、鵝鑾鼻、總督府、赤崁樓、安平古堡等,當然也有赴內地(日本)甚或中國、滿州旅行的。
文中照片為霧峰林家大花廳內的福州式露天戲臺,約建造於清光緒年間,大花廳為昔時林家宴客之地,而傳統護龍成為上下兩層的系台與包廂。戲臺雕樑畫棟做工精美,它見證了林家的繁華,也保留了台灣傳統工藝之美。
霧峰林家花園露天戲臺@人間癡話|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https://bit.ly/3NTmKR8

霧峰林家花園露天戲臺@人間癡話|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