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稅法(英語:Stamp Act 1765)是英國議會對美洲英國殖民地所實行的稅收法案。該法案要求所有美洲的出版物使用在倫敦生產且蓋有印花的紙張並一同納稅。1763年,英國贏得英法北美戰爭。但戰爭開銷巨大,財政大臣喬治·格倫維爾希望通過《印花稅法》和《食糖法》的收入來彌補戰爭開銷的一半,此行為在英國十分常見。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該法案在美洲殖民地遇到了強烈抵抗,殖民地居民堅持認為只有得到他們組織的代表會議的同意才能對他們徵稅。由於受到來自英國商人和生產商的壓力,英國議會不顧上院反對於1766年取消了該法案。但是,《印花稅法》激發了全美的團結,建立了相關組織,為美國革命奠定了基礎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伏爾泰(法語:Voltaire,發音:[vɔl.tɛːʁ],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原名弗朗索瓦-馬里‧阿魯埃(法語:François-Marie Arouet,法語發音:[fʁɑ̃.swa ma.ʁi aʁ.wɛ],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啟蒙運動公認的領袖和導師。被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父」。他不僅在哲學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衛公民自由,特別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聞名。儘管在他所處的時代審查制度十分嚴厲,伏爾泰仍然公開支持社會改革。他的論說以諷刺見長,常常抨擊天主教教會的教條和當時的法國教育制度。伏爾泰的著作和思想與托馬斯·霍布斯及約翰·洛克一道,對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主要思想家都有影響。
- Dec 02 Wed 2020 21:17
腓特烈二世1712年-1786年,史稱腓特烈大帝。普魯士國王1740年-1786年,軍事家,政治家,作家及作曲家。統治時期普魯士軍力大規模發展,領土大舉擴張,文化藝術得到贊助和支持,「德意志啟蒙運動」得以開展。歐洲「開明專制」君主的代表人物
腓特烈二世(德語:Friedrich II von Preußen, der Große,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史稱腓特烈大帝。普魯士國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軍事家,政治家,作家及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