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北 彭發勝 山居
兩扇柴扉倚破墙 陸離排闥送清芳 當階嫩草聯簾綠 隔葉流鶯唱柳黃
四面山情皆入畫 一庭花韻儘含章 琴書自娛消長晝 認作溫柔是此鄉
市居
南轅北轍任逍遙 奚自晨門買客囂 此屋憐誰嫌地窄 登樓忘我眺山遼
賞心眼福花前飽 悅耳笙歌夢裡饒 最是徘徊穿柳巷 秋波頻送暗招邀
山居 @ 彭永方哥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Kp9Lcc
------------------
彭佑成長記錄
6月6日星期天專程回竹北鄉下探望老父親。以前稱為窮困鄉下的隘口地區,由於高速鐵路車站的設立。現在已經成為都市形態的社區。由於社區開發使得土地的飆漲,當地許多務農的農夫現在已經成為億萬家財戶了
-------------------
彭永芳 https://bit.ly/38q2Yab
https://m.facebook.com/yung.fang.peng?fref=nf
2015 03 19 003 - YouTube https://bit.ly/3riIKb9
-----------------------
逐章台有感﹝作者竹北彭發勝﹞
墨瀋有餘到此間 章台初逐選芳妍 癡心不怨娘情薄 祇恨冷灰死不燃
逐章台有感﹝其二﹞
自負平生懷筆刀 春愁未解奈如何 歸來空憶陽台夢 一夜焦心雪鬢毛
逐章台有感﹝其三﹞
身伴溫柔緒更紛 香衾情味未嘗聞 憐他笑我髯如戟 祇到巫山望彩雲
逐章台有感﹝其四﹞
英雄自古惜憐香 始信多情累斷腸 賸得娉婷能宛轉 溫柔何必聽還鄉
逐章台有感﹝其五﹞
自笑生平守性真 陽台似隔幾重津 坐懷不亂憑誰信 柳季原來是後身
逐章台有感 @ 永方哥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8qEa1V
-----------------------------------
作者 竹北 彭發勝
貧民〈一〉
作困愁城歲月虛 仰天長嘯竟何如
立錐無地煩薖軸 落魄空憐嘆拮据
四壁蕭條容瘦犬 一身襤褸守窮盧
阮囊羞澀親朋散 淚對盤餐厭藿茹
貧民〈二〉
家徒四璧困風塵 幾度唏噓嘆赤貧
凍入鶉衣寒徹骨 食餘藜藿瘦傷身
分攤有限難還債 告貸無門累比鄰
愧對妻兒吞暗淚 逢年過節不如人
貧民 @ 永方哥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8usTNU
---------------------------------------------------
民國 86(1997)年經過林雲漢先生大力走飆摎新埔義民廟个支持下,在廟肚創立「客語漢文班」,聘請彭發勝先生連續教 8 年个客語漢文。更在民國 93(2004)年創立「新竹縣褒忠客家漢學研究會」,培養更多个客語人才教導漢文摎正確客語發音,培育出更多客語个種子人才,繼續推廣客語漢學教育。(筆者收錄於:httpl://www.hakka95.com.tw/han-yu-xue-yuan/hai-lu-qiang-yin-shi/)
像台灣新埔鎮彭發勝《古今笑話選粹》
彭發勝生於民國九年,新竹縣人,識做過 4 年个日本警察摎蒔田耕種,同時做客家漢文摎珠算个私塾教育工作。因為佢長時間進行个漢文教育工作摎推廣,對後來个客家學子有非常大又深遠个貢獻。(范德星,2016,《漢學大師-彭發勝老先生九五秋雲煙》。新竹:新竹縣褒忠客家漢學研究會,頁 1-2。) 17 彭發勝,壬申歲葭月朔後二日,《客家笑科選集》。新竹竹北:自印,頁序。
彭發勝,壬申歲葭月朔後二日,《古今笑話選粹》。新竹竹北:自印。
新竹縣峨眉鄉觀光休閒產業文化協會調查、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編輯,2009,
《客諺趣語─大隘地區客家民間文學》。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范德星,2016,《漢學大師-彭發勝老先生九五秋雲煙》。新竹:新竹縣褒忠客家漢學研
---------------------
httpswww.hakka.gov.twFileAttach39712File_75668.pdf
https://www.hakka.gov.tw/File/Attach/39712/File_75668.pdf
臺灣客家民間笑科文學研究 (hakka.gov.tw)
-------------------
模範老人
竹北市:彭發勝先生 (92歲)
竹縣重陽敬老表揚大會 戴木源夫婦牽手73載成焦點 https://bit.ly/3nG6wf9
(3) 葉燕春 | Facebook
--------------------------------------
竹北市彭發勝先生,今年已高齡92歲。彭發生自日據時代就陸續於各地開辦私塾教授漢文及九星地理堪與學,對推動漢文、民俗文化傳承貢獻良多,也曾為全國各地撰寫三合院門棟對聯、寺廟楹聯、風水祖塔對聯等共近千件作品。彭發生媳婦葉燕春說:「公公的個性溫和、待人和善,今天能得模範老人獎,家人都與有榮焉。」竹縣重陽敬老表揚大會 戴木源夫婦牽手73載成焦點 https://bit.ly/3nG6wf9
---------------------
渡臺悲歌(海陸腔台灣客拼:tu+ toi buiˋ goˋ、饒平腔台灣客拼:tuˋ toi biˇ goˇ)是台灣清治時期一首描述客家先民渡過臺灣海峽到臺灣辛勤開墾的詩歌,作者姓名已亡佚,書寫所使用的語言為客家語白話漢文。
渡臺悲歌有數個版本,1938年彭發勝從新竹縣芎林鄉的彭姓鄰居借得原稿抄錄,當時歌詞並無標題,於是教漢文學時以詩歌首句「勸君切莫過台灣」為主題。 因歌詞所描述渡臺過程,甚為悽慘悲切,後人乃以〈渡臺悲歌〉名之。彭發勝抄錄的歌詞共376句2632字。1989年鄉土學者黃榮洛出版的〈渡台悲歌--台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對歌詞作了很仔細的解說與註釋,提供許多寶貴題材與貢獻。黃榮洛刊印的歌詞是在1986年向新竹地區的曾吉造先生購得的,原稿為手抄本,共352句合2,464 字,比彭發勝抄錄的短少了末尾的24句。原歌詞因有破損遺失,此版本經過改寫填詞[1][2]。兩個版本之間,除了句數有長短差異外,少數句子之用字與詞意也有些微更動[3]。
2004年曾學奎在出版的論文中表示,〈渡台悲歌〉的創作或傳唱者可能為饒平縣的客家人[4]。
2008年黃菊芳在出版的論文中表示,發現〈渡臺悲歌〉第三個版本,並據以為底本,完成校勘工作,校勘本共計380句,2660字。黃菊芳在論文中引彭發勝所收藏的版本,表示本詩原作者的身分是「原鄉陸豐縣接近河田」。該論文亦指出本詩原作者的渡臺路線最可能是從家鄉(陸豐河田)→橫江→潮州府→柘林港→臺灣[5]。
2015年,徐勝一等的論文,以一份嘉慶9年的〈渡臺帶路切結書〉推斷,〈渡臺悲歌〉應為陸豐河回彭瑞瀾家族的渡臺歷史記錄,作者為其次子彭堯梅。[6]2019年,白偉權發表論文,進一步發現彭家部分家人抵臺後再遷南洋(今印尼)。
渡臺悲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ayyxl2
--------------------------------------
https://www.hakka.gov.tw/File/Attach/39712/File_75668.pdf
臺灣客家民間笑科文學研究 (hakka.gov.t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