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Aug 03 Mon 2015 11:54
課綱/林鈺雄︰課綱微調 就是教育版服貿/教育部王曉波的新課綱遭到專業上的嚴重質疑。連署展開沒幾天,大學歷史和台灣史相關系所,以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台灣史研究所十多位主管領銜,超過一四○位歷史學者連署反對
- Aug 02 Sun 2015 21:00
台灣貨幣/紙幣銀幣硬幣“台灣製造”“台省製造/台灣硬輔幣/五角/台灣銀幣:同治壽星/台灣製造七分二厘銀元/台灣鑄造的“光緒元寶”銀幣均為銀毫輔幣,根據其面文不同可分為兩種版別:一是“台灣製造”光緒元寶;二是“台省製造”光緒元寶
硬幣齒紋邊緣的歷史 在17世紀末,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Isaac Newton)時任英國皇家鑄幣廠廠長,由於當時流通的硬幣多由金銀等貴金屬鑄造,不法之徒常趁機從硬幣邊緣刮取微量金屬,也就是所謂的「削邊」,經過長期累積後熔煉變賣牟利。為遏止此類行為,再造幣廠開始推廣錢幣邊緣添加複雜圖案和銘文。任何篡改邊緣的企圖都會立即暴露。齒邊設計作為簡單而有效的解決方案,顯著提高了盜削行為的暴露機率。 硬幣齒邊設計有何用途? 儘管現今硬幣通常採用非貴金屬材質鑄造,齒邊設計仍有三大用途,包括「防偽措施」,製作齒邊所需的複雜過程為造假者增加了額外難度,偽造者不僅要複製硬幣正面圖案,邊緣紋理也必須完美復刻;「硬幣辨識」,許多國家透過邊緣紋樣區分不同面值,例如美國四分幣和十分幣採用齒邊設計,而五分幣和一分幣則為光邊,此舉既便於視障人士辨識,也減少交易中的混淆;「傳承傳統」,齒邊已成為鑄幣標準,承載連接現代貨幣與悠久歷史的傳統元素。 硬幣上的齒邊不僅是美學細節,更承載著悠久歷史,至今仍發揮重要功能。這種齒狀邊緣最初誕生於貴金屬流通的健全貨幣時代,旨在防止硬幣被削邊。如今,它已演變為防偽措施和視障人士的觸覺輔助工具,成為傳統精神的永恆象徵。硬幣為何有「鋸齒狀刻痕」?真實用途曝光 好多人長知識了 | 國際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47BjggW
臺灣製造光緒元寶 【光緒元寶】了解光緒元寶銀幣的價格因素與市場狀況 | 百酒樓-錢幣黃金收購
臺灣製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