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Jan 19 Thu 2017 09:24
潘趣木偶戲的全名為“Punch and Judy”/潘趣、朱迪,源在16世紀的意大利那不勒斯/1662年5月9日,在倫敦,後來這一天被當成了這種“二人轉”木偶戲的生日,至今每年都有慶典/潘趣與朱迪這對濃妝豔服的冤家夫婦在舞台上最重要的事就是鬥嘴打架。木偶戲的演出沒有固定的劇本,完全靠台後的演出者根據觀眾的反應即興發揮
- Jan 18 Wed 2017 22:57
倫敦新聞畫報1859年9月,台灣漢族人的禮儀風俗
在日本統治之前,台灣在全中國之中是最富庶的一省,當然也比日本富裕/日本的從軍記者松原岩五郎,以乾坤一布衣的筆名留下「台灣風土記」的紀錄,敘述日軍在1895年登陸台灣時,看見台灣的一切確實要比日本富庶/台灣土地百物茂盛,動物植物之產,多種多樣,非高麗(朝鮮)遼東之地可比。其土地不但是天賦之大富藏,山水景象亦極似好画。山嶽丘陵之形,千種萬樣,在十步百步之間,風物之變化顯著,僅僅旅行二、三里之間,得天然的好画題,不下千百幅之多。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aqGLG2

- Jan 18 Wed 2017 15:47
耆英號/《倫敦新聞畫報》/洋人筆下華人官員
《倫敦新聞畫報》(英語: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是一份由英國人赫伯特·英格拉姆與他的朋友馬克·雷蒙(Mark Lemon)創辦於1842年的英國週刊。1971年改為月刊,1989年改為雙月刊,2003年最終停辦。
倫敦新聞畫報廣泛使用木刻和版畫,是倫敦第一家採用插圖的刊物,1912年採用輪轉凹版印刷。倫敦新聞畫報起初著重於報導英國社會生活,後來版面不斷擴大,更包含了社會新聞與文化。1937年10月到1938年1月更開闢了「抗戰現場」,不斷出現中國抗日戰爭的報導。
- Jan 18 Wed 2017 15:07
尤美女/當了一輩子的人權律師,這麼多小孩的權益沒受到保障。為了這些小孩,任何委屈都能承受/尤美女堅信人權價值;堅信站在對的方向,就能刀槍不入。「民主社會可貴的是有選擇權,可以自由平等表達愛跟感情,跟相愛的人結合在一起,而不是由一群人判定你值不值得被愛,」尤美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