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統治之前,台灣在全中國之中是最富庶的一省,當然也比日本富裕/日本的從軍記者松原岩五郎,以乾坤一布衣的筆名留下「台灣風土記」的紀錄,敘述日軍在1895年登陸台灣時,看見台灣的一切確實要比日本富庶/台灣土地百物茂盛,動物植物之產,多種多樣,非高麗(朝鮮)遼東之地可比。其土地不但是天賦之大富藏,山水景象亦極似好画。山嶽丘陵之形,千種萬樣,在十步百步之間,風物之變化顯著,僅僅旅行二、三里之間,得天然的好画題,不下千百幅之多。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aqGLG2

「倫敦新聞畫報1859年9月」的圖片搜尋結果

《倫敦新聞畫報》記錄的晚清1842~1873
  沈弘編譯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台灣島上的茅舍
  台灣漢族人的禮儀風俗
  (發表於1859年9月24日)
  “福摩薩”是歐洲人稱呼中國海中一個島嶼的名稱,它的中文名稱是台灣。它有240英里長,60英里寬,與中國的福建省之間只隔著一個80英里寬的海峽。有一連串的山脈將這個島嶼劃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在島的西部還有荷蘭人的一個殖民地。1682年,該島嶼被中國的皇帝劃入了自己的版圖。
  這兒的婦女都纏小腳,都喜歡打扮得“花枝招展”,我還從來沒見過這麼鮮豔的猩紅色和靛青色,橘黃色和紫紅色。然而她們大多數都只是漁夫們的妻子,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她們的丈夫對於婚姻還是忠誠和熱心的。
  她們的髮型頗為雅緻,跟我們廣州朋友的髮型有很大不同。廣州人都喜歡穿色彩陰暗的衣服,而台灣的女子則毫無例外地全都將人工製作的花插在頭髮上。乍一看,你準會以為她們全都至少是清朝命官的夫人。
  這兒的房屋都只有一層,一般用稻草作為屋頂。這些房屋有的是用毛竹和黏土,有的則是用在太陽下曬乾的磚頭蓋起來的。然而這兒的城市卻比中國其他地方的城市都要乾淨。這兒的磚塊跟歐洲的磚塊一樣都是紅的,不像在廣州那樣全是青磚。街面是用小磚頭鋪成的,而且路旁有陰溝,那兒是豬最喜歡拱的地方。
  我到達這兒之後不久,有一次正好跟村長同乘一條渡船。當時我正在對著一塊巨岩寫生,突然想到如果能給他畫一幅肖像畫的話,也許能讓他高興。所以我很快就畫了一張速寫,把他那張快活的臉轉移到了紙上,並且按照中國的禮節,畢恭畢敬地將畫送給了他。他身邊的人一邊使勁地嚼著檳榔,一邊誇獎速寫畫得很像。於是下船之後,他們把我和我的僕人請到了衙門裡,由纏頭巾的侍者端上了茶和檳榔果,並且開始傳遞一個黃銅製的水煙壺,我從那兒輕輕地吸了三口。吸過煙之後,主人又請大家享用了美味的薩姆索乾酪,整個歡迎的禮儀就結束了。
  接著村長把我帶到了一家店裡,在那兒坐下來吃蘸糖的菠蘿。我們之間無法用語言來溝通,因為台灣人說的是閩南話。我的僕人跟我一樣,對這種方言一竅不通。然而很快就有人拿來了紙和毛筆,不多一會兒我們就能互相理解了,因為書面的漢字在全中國都是統一的
  店裡很快就擠滿了當地人,當我為他們畫漫畫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開心。他們的舉止沒有任何粗魯的地方。“番鬼”這個詞還沒有傳到這兒,也許當更多的外國人前來訪問這個地方時,他們就會變得像廣州人一樣,失去這種淳厚的本性。

倫敦新聞畫報1859年9月 - Google 搜尋 - https://goo.gl/49weJB

P_20170118_224334_1_p2017-01-18_2253172017-01-18_2252552017-01-18_2252252017-01-18_2252032017-01-18_2251392017-01-18_2251122017-01-18_225040


《倫敦新聞畫報》(英語: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是一份由英國人赫伯特·英格拉姆與他的朋友馬克·雷蒙(Mark Lemon)創辦於1842年的英國週刊。1971年改為月刊,1989年改為雙月刊,2003年最終停辦。
倫敦新聞畫報廣泛使用木刻和版畫,是倫敦第一家採用插圖的刊物,1912年採用輪轉凹版印刷。倫敦新聞畫報起初著重於報導英國社會生活,後來版面不斷擴大,更包含了社會新聞與文化。1937年10月到1938年1月更開闢了「抗戰現場」,不斷出現中國抗日戰爭的報導。

倫敦新聞畫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EFMfAO

倫敦新聞畫報 - Google 搜尋 - https://goo.gl/Y8nQb5

File:Illustrated London News - front page - first edition.jpg

● 以西方著述角度看中國歷史,擴大觀察著眼角度,歷史研究可以更為公正!
  ● 配以畫報原圖的速寫、版圖,藝術價值甚高,澳門版畫研究中心誠心推薦!
  《倫敦新聞畫報》創刊於1842年,是全球首份以圖像為主,配以生動文字描述的一份刊物,它包括隨行船隊記者記下的,不單止東方中國的各種見聞。
  然而,本書將其刊物報導抽取與中國、香港或臺灣等相關的內容,匯集成書,並將其翻譯成中文,回饋華人讀者,使其內容、資料更容易、方便流通,;兼且書中的插圖速寫、版畫於藝術界來說亦是不可多得的瑰寶,此書無論於藝術價值或歷史價值都是絕佳收藏讀物。
  至於話歸中國史,向來主流均以信史為主,史官、官方的主論述都著眼於一朝興衰,是以錯過太多史料例如貨幣經濟、民間生活等風貌。清代學者章學誠之《文史通義》,提倡「六經皆史」,顯地方志,正跟《倫敦新聞畫報》異工同曲,《倫敦新聞畫報》以圖像為內容主體,吸引目光有趣閱讀,除了提供西方眼光角度怎樣看中國之餘,亦為民間史料、生活、某些風俗儀式揭秘。
  本書所輯錄的是由1842年起至1873的晚清時期,在西方人眼中所報導的中國是怎樣的國度,這些舊相片加上文字描述,就能夠提供一個嶄新的角度予我們審視近代史。
  中國歷史向來是勝者寫敗者,至今都仍然未有確定、公認的、記錄關於清朝的一部「正史書」,透過蒐集不同的史料,將更加能夠還原歷史面貌,例如中國與外國之間的戰爭因何而起,在西方人的眼中,一些中國人的社會生活習慣、儀式、習俗又是怎樣的呢?中國官修史向來都著重治亂興衰,但在民生觀察上的記載,彷彿甚少提及,於是這冊書,可以讓喜歡研究歷史的讀者獲得更多有用的資訊;至於一張張的舊相片,也可以引起不同讀者的興趣,從圖像作起點去閱讀歷史,一書在手,猶如親身去了歷史博物館飽覽展品一樣。而最重要的是,該些圖片速寫都是駐當地記者或畫家親眼目擊的第一手報導,有時候觀點看法也與中國史料相左,於是可借中、西兩方的史料作更客觀、更有系統的整理。
聯合推薦
  王禎寶 - 澳門版畫研究中心會長
  錢納利(George Chinnery 1774-1852)、布爾哲(Auguste Borget 1809-1877)等名家東來,在珠江三角洲設置畫坊,大量滿足所謂「貿易畫作」的市場所需。創刊於道光晚年(1842)的《倫敦新聞畫報》,是世界上第一份內容以圖像為主的報紙,其插圖就是大量取材自許多東來遊記書籍中的插圖,亦有部分是來自當時在廣州十分流行的通草紙畫。
  趙雨樂 - 香港公開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
  《倫敦新聞畫報》是難得一見的英國近代報刊,從創刊的1842年開始,它意味著在華種種的事象觀察,儼然替晚清向近現代中國過渡立下另類的解讀。
  《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倫敦新聞畫報〉記錄的晚清1842-1873》,以該報的中國見聞為切入點,不失為嶄新的中國史研究園地,充分做到微觀而宏觀的文化分析,可說得上是現時探析《倫敦新聞畫報》的我國學界權威。

2017-01-18_2311122017-01-18_231219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