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恩是曾在嘉靖年間於福建擔任左布政使-左布政使是明代的一省之長的高官(明清時代,布政司又稱「藩司」,俗稱「藩臺」,故「藩長」即地位較高之左布政使
姜恩任福建轉運使的期間,應該就是他作此「浯州場」詩的時候。在沒有更多新發現之前,這首詩,或許便是今存以金門鹽場風貌為題的詩、文之中,年代最早的一篇吧。姜恩的三首詩,描繪了明代中期的閩南鹽民生活與鹽場的情景,「浯州場」詩更是過去金門地方文獻中闕而未載者。筆者謹將姜恩之詩介紹如上,作為金門製鹽產業歷史之文獻補遺
姜恩是曾在嘉靖年間於福建擔任左布政使-左布政使是明代的一省之長的高官(明清時代,布政司又稱「藩司」,俗稱「藩臺」,故「藩長」即地位較高之左布政使
姜恩任福建轉運使的期間,應該就是他作此「浯州場」詩的時候。在沒有更多新發現之前,這首詩,或許便是今存以金門鹽場風貌為題的詩、文之中,年代最早的一篇吧。姜恩的三首詩,描繪了明代中期的閩南鹽民生活與鹽場的情景,「浯州場」詩更是過去金門地方文獻中闕而未載者。筆者謹將姜恩之詩介紹如上,作為金門製鹽產業歷史之文獻補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