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社保」將生效 已有不少企業主動關停
自2025年9月1日起,中共將實施強制社保。此政策引起企業和打工人皆不滿。(視頻截圖)
「強制社保」將生效 已有不少企業主動關停 | 工廠 | 大紀元 https://bit.ly/47SufSX
【大紀元2025年08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綜合報導)自明天(9月1日)起,中國將實施強制社保。民眾擔心該政策會讓人們的收入和就業前景更加暗淡,給民生和整體經濟帶來衝擊。已有不少企業選擇關停工廠或將聘請員工一事外包,規避繳納社保;在大陸社群媒體上也出現許多對強制社保的吐槽,企業和打工人皆怨聲載道。
強制社保 企業主和打工人均苦不堪言
中共最高法8月1日發布一則解釋,要求自9月1日起,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繳納社保,任何協商放棄社保的協議一律無效。官方宣稱這是為了保障勞動者權益,任何用人單位想逃避「繳社保」的責任,都可能被追責、罰款。
該解釋是對社保強制繳納的再強調。過去中共的「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該規定雖能有效遏制勞動者「主動棄保」情況的發生,但強制繳納社保讓原本獲利不多的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面臨困境。
大陸財新、搜狐新聞旗下媒體極晝工作室等媒體報導,近幾年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很多企業並無替員工繳納社保。強制社保新規一出,令企業和員工怨聲載道。有老闆選擇調降員工薪水、辭退員工或關停工廠。
浙江義烏一間日用品工廠自去年下半年起,生意逐漸變差。老闆陳平(化名)表示,這幾年幾乎沒獲利,收支總體持平,但8月頒布的「社保新規」成最後一根稻草,最後決定清退工人,關停工廠。
陳平表示,浙江的一些服裝廠一般有300、400人,若被工人集體舉報或強制補繳社保,對本就經營困難的小工廠而言是致命打擊,「像縫紉工、包裝工一般工資在人民幣6000元左右,繳社保肯定要降薪」。
在江蘇經營紡織廠的劉宇(化名)表示,紡織業利潤空間有限,再加上近年來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訂單波動大。若按現行規定為員工全額繳納社保,人工成本將占約70%,工廠生存會更加艱難。
在縣城景區開飲料加盟店的一名老闆表示,目前應對之策是不再請兼職員工,並削減名正式員工,為剩下的3名員工繳納社保,但需降薪300至500元。
另外,也有公司選擇將聘請員工一事外包給人力公司。據財新報導,在北京經營家政中介公司的李嶼(化名),決定把除行政人員以外的所有員工,外包給人力公司,其身邊也有幾個同行選擇外包或裁員。
在中國,不繳或少繳社保的情況一直普遍存在。很多雇主和雇員之間私下商定不繳社保,雇員的到手收入就能高一點。中共最高法8月1日公布新規後,引起大陸民間巨大反彈。社保新規的直接後果,是打工人的到手收入大幅縮水,並面臨更大的失業風險,引發一定程度的恐慌。人們擔心該判決進一步損害小公司和打工者的利益,並將導致裁員和企業倒閉潮。
8月初以來,不少企業開始下調員工薪水,以彌補新規上路後的額外社保支出。而網民對降薪的抱怨此起彼伏。
在微信視頻中,一段來自廣西柳州的視頻號留言稱「工資少了1600元」,很快引發熱議。有網民跟帖說:「別說柳州了,哪裡不是這樣?」在南寧做電信外包的網友「莫名的歌」說,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工資只剩1700元。
山東農村一名網民嘲諷道:「農民一個月才一百來塊,你們還嫌少?」
另一人則感嘆:「你有1600元工資,人家連工作都沒了。」
分析:強制社保背後的剝削真相
中國社保體系為「五險一金」,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與住房公積金。前三項為勞資雙方按比例分擔,後兩項由資方繳納。雖然按照現有的法律,繳納社保原本就具有強制性,但迄今為止未得到嚴格執行。
一些評論人士認為,這場強制社保風波的實質,是中共在社保體系面臨巨大財政缺口時,將危機轉嫁給普通民眾。
時政評論員彭碩的文章指出,與許多國家不同,中國社保實行「報銷有上限」制度,導致普通百姓在大病面前依然要自掏腰包。養老金體系也存在巨大不公,導致年輕人普遍感到「自己在替別人的父母養老」。
過去的「視同繳費」政策,將計畫經濟時代的歷史欠帳轉嫁給今天的年輕勞動者。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未來儲蓄,更要為過去幾十年的制度缺陷買單,這是一種隱性的「代際剝削」。
更荒謬的是,所謂「視同繳費」政策,將計劃經濟時代的歷史欠帳轉嫁給今天的年輕勞動者。本應由財政承擔的責任,被「巧妙」推給了普通職工。結果就是:今天的年輕人繳費,不僅要為自己的未來儲備,還要為過去幾十年的制度缺陷買單。所謂的「社會保障」,實際成了「代際剝削」。
據中共財政部2022年公布的信息,2021年中國基本養老金缺口達到7000億元人民幣。根據保險行業協會近期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研究報告,這一缺口在未來十年將達到8萬億-10萬億。面對巨大的虧空,政府的應對措施卻是強制全民繳納、延遲退休和提高繳費基數,而非從國有資產中彌補。
彭碩的文章表示,這種制度必然帶來嚴重的社會心理裂痕。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這項政策雖然名義上為了保障人民權益,但其帶來的裁員、降薪和企業倒閉潮,無疑會讓民眾的收入和就業前景更加暗淡,進一步加劇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困境。「強制社保」將生效 已有不少企業主動關停 | 工廠 | 大紀元 https://bit.ly/47SufSX
中國強制繳納社會保險9/1上路 失業、通縮恐再惡化
"中國強制繳納社會保險9/1上路 失業、通縮恐再惡化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147106
中國9月1日起將嚴格落實強制繳納社保的規定,許多中小微型企業和勞工大喊吃不消。示意圖。(路透檔案照)
2025/08/17 20:30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自9月1日起將嚴格落實強制繳納社會保險的規定,雇主與員工都必須繳納社保,過去雙方私下達成不參與社保的協議將不再合法,引發許多中小微型企業和勞工大喊吃不消。有分析認為,中小微型企業恐因此減薪和裁員,甚至結束營業,加劇中國的失業情況,勞工也保費負擔增加而緊縮消費,令中國通縮進一步惡化。
中國社保體系分為「五險一金」,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前3項保險由勞資雙方按比例分攤,後2項保險由資方繳納。企業若全部繳納社保,比例約占員工稅前薪資的30%至40%,員工繳費比例約10.5%至22.5%。企業和員工社保繳納費率合計最低40%,最高可超過60%,遠超過已開發國家。
尤其是社保的繳費「基數」下限可能比實際薪資還要高。以上海為例,社保必須按照「基數」下限(為上一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7384元人民幣(下同,新台幣3萬856元)繳納,月薪低於此的一律按7384元繳納社保,企業和員工合併大約需繳納2673元至2799元(新台幣1萬1170元至1萬1696元),可能比上海最低薪資標準2740元(新台幣1萬1450元)還要高。
中國社群平台微信上近日廣傳了「家門口的包子鋪要關門了」一文,文中指出,包子店的老闆表示,可能不用多久就要關門,「本來就不怎麼賺錢,硬撐著,9月1日開始還要給店裡的五個夥計交社保,實在是交不起」,連老闆自己都沒有交社保。
由於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強制繳納社保又將使企業的經營成本上升,對年輕員工而言,他們更傾向於拿現金,不會對遙不可及的退休金想太多。對於已出現通縮跡象的中國經濟而言,這項社保新政策無異殺雞取卵,因薪資微薄的基層員工,這筆新增支出將迫使他們進一步減少消費,令通縮進一步惡化。
"中國強制繳納社會保險9/1上路 失業、通縮恐再惡化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147106
【大紀元2025年08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欣玲報導)中國一位法學畢業的女實習生最近在社交平台哭訴,她每月工資為2,500元,但扣除強制繳納的社保後,僅剩約700元。按每月22個工作日計算,日均收入僅約30元左右,扣除地鐵費和餐飲等剛需開銷後,天天基本沒錢可用,甚至「倒貼錢上班」。
中共將於9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強制社保規定,令眾多中小企業措手不及,許多企業因準備不足面臨資金壓力和運營挑戰,紛紛表達對新政策的擔憂與適應困難,更有企業員工被業主扣發相當於月薪過半的薪水而面臨困境。大陸女實習律師哭訴:社保扣薪後僅剩700元 | 工資 | 倒貼 | 薪水 | 大紀元 https://bit.ly/41HKkqN
近期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中國前律師陳秋實賬號發佈的一段視頻中,這名女生情緒失控地說,自己的工資在繳納社保後只剩700元,每月工作22天,相當於每天約30多元。然而,她每天地鐵通勤需12元,「這樣一個月下來,連基本生活都很難維持。」
在訴苦時,這名女生聲淚俱下,不停地擦拭眼淚。她解釋,地鐵費每天往返公司要花12元,再加上吃飯開銷,幾乎是在「付費上班」。「現在法學生要當實習律師,律所要有工作經驗,研究生才能當法官和檢察官。像我這樣連社保都交不起,證也掛不上,我不知道這個社會為什麼還需要法學生。不如直接取消法學專業。」
在評論區,有網民對這位女士的境遇深表同情。一名網友留言:「老實巴交的中國人真可憐,別哭了,以後武大的女文科生可能連工作都找不到。」另一位網友說,這麼計算下來,女實習生賠錢上班是真的。還有網民直指「強制交社保本身就是最大的騙局。」
回顧中國社保制度歷史,1993年,當局首次提出「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的目標,並明確「城鎮職工養老和醫療保險金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1999年1月推出「在職員工具備了向企業提出追索養老金、醫療保障及失業保險的權利」;2008年再次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對所有員工依法繳納社會保險,但未完全落實。直至今年9月1日強行實施社保制度。
武漢獨立法學評論人岳武(化名)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上述法學院女生的案例暴露出中國實習律師制度與社保制度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他說:「即將實施的強制性社保,一邊是企業須繳社保的硬性規定,一邊是低得無法維持生活的實習薪酬。這種制度安排,把年輕人推入了『要證沒錢,要錢丟證』的死胡同。這不是當局考慮不周,而是制度任性。」
視頻下的評論區有人感嘆:「社保保住了命,工資保不住飯碗。」一位自稱「湯圓mom」的網友計算後指出,這樣的實習收入意味著「賠錢上班」,等於倒貼時間和金錢去換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中國學者錢芬(化名)分析稱,與西方發達國家比較,中國的社保繳費比例在全球屬於偏高水平,尤其對低收入青年影響明顯。她對記者說:「在職業資格制度與社保綁定的情況下,這種高比例、強制性繳費,實際上是把剛畢業的年輕人當作搖錢樹,而不是需要扶持的職業新手。對中小企業而言,這將招致大量企業因不堪重負,惟有停業。到頭來,當局失去的是一筆數目龐大的企業所得稅。」
不少網民在評論中批評社保制度的公平性。一位署名「走西口」的用戶寫道:「強制交社保在發達國家也有,但中共社保的問題是待遇差距懸殊。體制內外、城鄉、機關與企業之間,養老金差到讓人寒心。被強制交的和一分錢不交的,退休待遇差距可能是數倍。」另一位暱稱「Stellar」的用戶則直言:「寧願把年輕人逼得失業、無家可歸,也不願降低企業稅賦,更不願削減公務員和壟斷行業的高額退休金,這樣的治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國勞動經濟學會一位不具名專家認為,有關當局需要重新設計社保制度,不然後果嚴重:「對於低收入的年輕從業者,尤其是與職業資格強綁定的群體,比如律師、醫生等等,應當考慮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用,讓他們在職業起步階段先活下去、站穩腳,再全面承擔繳費義務。」他還警告,如果不調整政策,法律等高門檻行業將會出現年輕人斷檔的現象,中共將維持付出長期的代價。大陸女實習律師哭訴:社保扣薪後僅剩700元 | 工資 | 倒貼 | 薪水 | 大紀元 https://bit.ly/41HKkqN
中國將實施強制社保 嚴重衝擊小企業和勞工
2025-08-16 17:30
一次看懂》中國將實施強制社保 嚴重衝擊小企業和勞工 | 新聞 - 風傳媒 https://bit.ly/3UA5PGd
2025年8月11日,北京,工人在長安街平台上安裝花卉布置,為9月3日「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儀式做準備。(美聯社)
中國9月1日起將落實強制繳納社會保險制度,引起輿論譁然,中國繳納的社保比例遠高於已開發國家,將使微小企業的經營與低薪族群生計更加困難。為規避社保,未來可能大量出現「靈活就業」與兼職工作。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發布「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其中指出,雇主和員工之間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約定無效,勞動者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約時,有權請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該解釋9月1日起實施。
2025年8月9日,北京長安街一帶因軍事閱兵彩排封路,民眾在警察封鎖道路後離開。(美聯社)
2025年8月9日,北京長安街一帶因軍事閱兵彩排封路,民眾在警察封鎖道路後離開。(美聯社)
陸媒財新報導指出,這項規定實際上不算是「新規」,而是對法律規則的細化和明確。中國最高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吳景麗表示,「解釋二」中明確企業承擔支付經濟補償責任,可以倒逼企業為勞動者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效預防糾紛,促推社會治理。
然而,看似保障勞工權益、促進社保體系更加健全的「解釋二」,卻給中國廣大的微小企業以及許多薪水原本就不高的勞工帶來沉重負擔。
財新報導引述社保專家提醒,在當前經濟週期下行和就業市場低迷時,加強社保繳費規範難度不小。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也指出,中國社保繳費標準偏高,社保的廣泛覆蓋與高繳納標準無法兼得,「一刀切」恐會有難以預料的後果。
中國社保繳納比例高於已開發國家
中國社保體系為「五險一金」,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與住房公積金。前三項為勞資雙方按比例分擔,後兩項由資方繳納。
金融時報中文網經濟主編、財經媒體人徐瑾撰文指出,企業如果全部繳納社保,比例約占稅前工資的30%至40%;個人繳費比例約10.5%至22.5%。企業和個人社保費率合計最低也是40%,最高可以超過60%,比例遠遠超過已開發國家;高福利的德國其比例大約為35%。
尤其是,社保繳納下限有可能比實際薪資還高。比如上海,社保必須按照「社保基數」人民幣7384元(約新台幣3萬876元)繳納。企業和個人合併大約需繳納2673元至2799元,可能比最低薪資2740元還要高。
小企業主與員工叫苦連天生存成困難
在中國社群媒體上,無論是小企業主或是員工都叫苦連天。一名法學院畢業、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的女生哭訴的影片在網路熱傳,她說,老闆表示她的社保要從她薪資中扣,原本2500元的薪資扣完1800元的社保,只剩700元,等於每天只賺31元,「我每天都在付費上班」、「真的要活不起了」。若不交社保,無法當實習律師,更無法取得律師證成為執業律師。
從公司角度,小紅書上有一名小老闆發文表示,以他公司員工為例,按比例繳納社保,沒有全額繳納,但一名員工的社保也要2000多元,員工負擔400至500元,公司負擔1400至1600元。他說,現在小微企業幾乎都是苦苦掙扎,「大量的小微企業是無法承擔這個成本的」,預計市場將會湧入大量勞動力。目前該文章已刪除。
強制社保實施後企業恐採靈活就業規避社保
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唐涯主持的財經媒體「香帥的金融江湖」發文指出,部分沒有與企業簽訂勞動合約,屬於「勞務關係」者,是被排除在法律規定之外的。相關群體包括:退休人員、靈活就業人群(如外送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兼職人群(日均工時少於4小時者、勞務派遣)、全日制實習生。 (相關報導: 稀土戰升級!經濟學人:歐美國家有「3種方法」繞過中國壟斷 | 更多文章 )
近期,麥當勞、北京環球影城等「招募退休人員」引起網上熱議。輿論指出,9月1日以後,靈活就業人數將會增加,兼職工作與企業間相互借調的「共享員工」大量出現,甚至原本的全職工作,可能被拆分成由三個兼職輪班,以規避社保。一次看懂》中國將實施強制社保 嚴重衝擊小企業和勞工 | 新聞 - 風傳媒 https://bit.ly/3UA5PGd
中國9月起實施強制社保 企業、勞工受衝擊影響一次看
2025/8/16 16:40(8/16 20:47 更新)
中國9月起實施強制社保 企業、勞工受衝擊影響一次看 | 兩岸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4meWnUR
(中央社記者廖文綺上海16日電)中國9月1日起將落實強制繳納社會保險制度,引起輿論譁然,中國繳納的社保比例遠高於已開發國家,將使微小企業的經營與低薪族群生計更加困難。為規避社保,未來可能大量出現「靈活就業」與兼職工作。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發布「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其中指出,雇主和員工之間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約定無效,勞動者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約時,有權請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該解釋9月1日起實施。
陸媒財新報導指出,這項規定實際上不算是「新規」,而是對法律規則的細化和明確。中國最高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吳景麗表示,「解釋二」中明確企業承擔支付經濟補償責任,可以倒逼企業為勞動者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效預防糾紛,促推社會治理。
然而,看似保障勞工權益、促進社保體系更加健全的「解釋二」,卻給中國廣大的微小企業以及許多薪水原本就不高的勞工帶來沉重負擔。
財新報導引述社保專家提醒,在當前經濟週期下行和就業市場低迷時,加強社保繳費規範難度不小。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也指出,中國社保繳費標準偏高,社保的廣泛覆蓋與高繳納標準無法兼得,「一刀切」恐會有難以預料的後果。
中國社保繳納比例 高於已開發國家
中國社保體系為「五險一金」,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與住房公積金。前三項為勞資雙方按比例分擔,後兩項由資方繳納。
金融時報中文網經濟主編、財經媒體人徐瑾撰文指出,企業如果全部繳納社保,比例約占稅前工資的30%至40%;個人繳費比例約10.5%至22.5%。企業和個人社保費率合計最低也是40%,最高可以超過60%,比例遠遠超過已開發國家;高福利的德國其比例大約為35%。
尤其是,社保繳納下限有可能比實際薪資還高。比如上海,社保必須按照「社保基數」人民幣7384元(約新台幣3萬876元)繳納。企業和個人合併大約需繳納2673元至2799元,可能比最低薪資2740元還要高。
小企業主與員工叫苦連天 生存成困難
在中國社群媒體上,無論是小企業主或是員工都叫苦連天。一名法學院畢業、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的女生哭訴的影片在網路熱傳,她說,老闆表示她的社保要從她薪資中扣,原本2500元的薪資扣完1800元的社保,只剩700元,等於每天只賺31元(她平均每月上班22.5天),「我每天都在付費上班」、「真的要活不起了」。若不交社保,無法當實習律師,更無法取得律師證成為執業律師。
從公司角度,小紅書上有一名小老闆發文表示,以他公司員工為例,按比例繳納社保,沒有全額繳納,但一名員工的社保也要2000多元,員工負擔400至500元,公司負擔1400至1600元。他說,現在小微企業幾乎都是苦苦掙扎,「大量的小微企業是無法承擔這個成本的」,預計市場將會湧入大量勞動力。目前該文章已刪除。
強制社保實施後 企業恐採靈活就業規避社保
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唐涯主持的財經媒體「香帥的金融江湖」發文指出,部分沒有與企業簽訂勞動合約,屬於「勞務關係」者,是被排除在法律規定之外的。相關群體包括:退休人員、靈活就業人群(如外送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兼職人群(日均工時少於4小時者、勞務派遣)、全日制實習生。
近期,麥當勞、北京環球影城等「招募退休人員」引起網上熱議。輿論指出,9月1日以後,靈活就業人數將會增加,兼職工作與企業間相互借調的「共享員工」大量出現,甚至原本的全職工作,可能被拆分成由三個兼職輪班,以規避社保
中國9月起實施強制社保 企業、勞工受衝擊影響一次看 | 兩岸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4meWnUR
中國強制社保,卻讓人民工作不保?
今年,中國法律明定「強制」人民繳納社保。這表明,中國政府的財務困境可能比外界想像還要糟。
➡️從人民身上榨出最後一筆錢?
中國社保體系涵蓋「五險一金」。「五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與住房公積金。
前三項為勞資雙方按比例分擔,後兩項由資方繳納;「一金」是指住房公積金。
過去中國雇主與員工之間會有「不繳納社會保險」的私下協議,這就透露出人民不信任政府會妥善利用這些錢,更不認為這樣的制度有用。
如今中國政府規定,這些私下協議一律無效,還要追繳欠款。若拒保,將面臨多重法律制裁。
➡️社保金額比實際薪資還高
社保繳費額度高漲後,雇主將負擔員工工資約 30% 至 40% 的比例。
中小企業、餐飲或攤販等,都得面對更高額的人事成本,勞工也需繳納 10% 至 20% 的社保費用自負額。
假設薪資一萬元,公司要另外繳三千元社保給政府;而同時勞工要再繳約一千元到兩千元的自負額。
這將引發更多公司倒閉與裁員問題,加速人民失業窘境,更可能大量減少新的僱傭人數。
根據中央社報導,低薪勞工的社保金額有可能比實際薪資還高。
例如上海必須按照「社保基數」人民幣 7384 元繳納,那企業和個人合併就需繳納 2673 元至 2799 元。
問題是有些人只領最低薪資 2740 元或甚至更低,這就造成「我繳給政府的錢,比我實際收入還多」。
拿台灣情境舉例,近似於「我繳出去的勞健保費比薪水還多」。
➡️拒絕當韭菜:靠政府不如靠自己
中國強制執行社保,有幾個可能因素:
第一,中國人口老化,社保需求越來越大,但繳錢的人與金額越來越少。
第二,習近平上台後,中國中央財政已是窮兵黷武,對外「大撒幣」。原本應該用在社福等國計民生的開支,但都遭到嚴重排擠與掏空。
第三,地方財政氾濫的鐵路、公路、基礎建設等,毫無效率並且滋生腐敗。有些人去中國會看到一些表面看似富麗堂皇,實際上卻千瘡百孔的建設,淪為沒人消費的爛尾樓或鬼城。
➡️何苦朝地獄拔腿狂奔?台灣根本不需要仰賴中國
中國長期的資源錯誤配置,就持續影響中國社會的福利安全體制的建構。
這樣的背景下,不難推論出為何中國必須得用這種極端手法,去填補即將乾凅見底的社福資源。
中國社保繳納比例高於已開發國家(德國 35% );央廣指出,近兩年全中國超過 4000 萬人選擇退保。
人民因為東扣西扣後薪資所剩無幾所以「躺平」,就成為社會問題。
極權與民主體制間的差別之一,就是面對糟糕的制度,人民無法反抗,只能被迫接受。
台灣不管是健保或社福制度,各方面福利與中國相比根本天差地別,也一直盡力持續完善。
我們當然仍有待加強的地方,但跟自身難保的中國相比顯然好過許多。
若認為「要靠中國才能讓台灣更好」的人,若不是真的一無所知,恐怕就是別有用心。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ZRRLMgF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