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區蔴荳東角是博士、校長與醫生的大本營
蔴荳庄東角的範圍從麻豆國中以西到民生路,麻豆國小以南到嘉南大圳,今日稱為東角里,昔日稱為「頂街尾」,主要聚落包括柑宅、酒店頭、基督教堂、同仁街東側聚落與西側聚落。最早聚落應是水堀頭沒落後所遷入。酒店頭地名乃因早年李家在此釀酒,麻豆林家始祖林文敏最初是在酒店頭開雜貨店,後來亦改行釀酒,所以,有「釀酒敏仔」的外號。
    麻豆文昌祠與麻豆國小都在東角境內,所以,東角是早年麻豆文教發祥地,自古人文會萃。清代時秀才與舉人輩出,日本時代有十餘名訓導老師,二戰後亦有十餘位校長在東角產生,蔡姓與郭姓博士即有十幾位,尢其不到500公尺長的同仁街就出產了十幾位醫生,而有「醫生街」的美稱。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2GdP3XSYWC/

麻豆區蔴荳東角是博士、校長與醫生的大本營- 麻豆文昌祠與麻豆麻豆區蔴荳東角是博士、校長與醫生的大本營- 麻豆文昌祠與麻豆麻豆區蔴荳東角是博士、校長與醫生的大本營- 麻豆文昌祠與麻豆麻豆區蔴荳東角是博士、校長與醫生的大本營- 麻豆文昌祠與麻豆麻豆區蔴荳東角是博士、校長與醫生的大本營- 麻豆文昌祠與麻豆麻豆區蔴荳東角是博士、校長與醫生的大本營- 麻豆文昌祠與麻豆麻豆區蔴荳東角是博士、校長與醫生的大本營- 麻豆文昌祠與麻豆麻豆區蔴荳東角是博士、校長與醫生的大本營- 麻豆文昌祠與麻豆麻豆區蔴荳東角是博士、校長與醫生的大本營- 麻豆文昌祠與麻豆麻豆區蔴荳東角是博士、校長與醫生的大本營- 麻豆文昌祠與麻豆麻豆區蔴荳東角是博士、校長與醫生的大本營- 麻豆文昌祠與麻豆


「麻豆文昌祠」主祀文昌帝君,歷史追溯始於清咸豐初年,輾轉至民國53年(1964年)始遷建於現址,緊臨麻豆國小忠孝路巷子內。
每到考季是附近學子祁求學運、考運的地方。桌上擺滿了考生的淮考證,祁請文昌帝君加持。
 不起眼的外觀,入內空間十分寬敞,環境清幽
有別一般的廟宇,這裡沒有喧鬧聲,不自覺會放慢步伐,輕聲細語,不想驚擾這一份寧靜
文昌祠非常簡樸沒有多餘的裝飾,內部掛滿了書法作品,增添許多書卷氣
考季當前,不少學子前來參拜,心誠則靈,一切還是需要自己的努力喔~
麻豆文昌祠:台南市麻豆區東角里忠孝路31巷12號
麻豆文昌祠-學子考試有拜有保庇 – 21點情報網 https://bit.ly/4lcvsIP
【本報麻豆訊】適逢考季,各類考試陸續登場,台南縣麻豆鎮文昌祠內擺設的准考證影印本也愈來愈多,廟方在供桌前張貼「回家多多溫習學科題目」等文,讓人看了不禁莞爾。
麻豆國小旁的文昌祠,供奉文昌帝君聞名南台灣,每逢考季總吸引大批考生及家長,希望藉由文昌帝君神威金榜題名,文昌祠供桌前已經擺滿准考證影本,從高雄騎機車來的王姓女學生說,她準備暑假轉學考,希望文昌帝君能幫忙完成心願,當然最重要的是自己也要認真K書,「天助自助啊」。
考生都希望神明庇佑,不過廟方管理人員相當「理性」,貼文要考生「回家多多溫習學科題目」,廟方「務實」又幽默的提醒,也讓前來祈求神明保佑者,上了寶貴一課。
文昌祠勸考生 回家多溫習… https://bit.ly/400MGjV
麻豆祭拜文昌祠 贈寶柚順考運
2020-05-11
麻豆區公所舉辦向文昌帝君祈福活動,也現場贈送考生文昌筆鑰匙圈,供桌上則滿是考生的准考證影本。(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麻豆報導
國中教育會考進入倒數,麻豆區公所十日在文昌祠舉辦「會考祈福」活動,吸引數十位考生與家長參加,由麻豆區長孔慶瑤與地方人士帶領一起向文昌帝君祭拜祈願,並贈送由回收廢棄柚樹枝製成的「文昌筆鑰匙圈」,期許文昌帝君加持,「寶柚」考生考運亨通。
國中教育會考將於十六日登場,麻豆區將有麻豆國中與黎明中學的應屆畢業生參加考試,因應武漢肺炎帶來的衝擊,為了替考生保佑祈福,麻豆區公所向柚農回收廢棄的文旦樹枝,委請廠商製作成文昌筆鑰匙圈,取其「寶柚、保佑」的意涵,邀請考生與家長,於十日上午十點,在麻豆國小旁的文昌祠,舉辦祈福活動。
祈福儀式由區長孔慶瑤帶領,市議員尤榮智、陳秋宏、吳通龍及地方里長、麻豆國中與黎明中學校長等,與考生及家長一起向文昌帝君拜祭祈願。
供桌上,除擺放水果及餅乾等祭品外,還有文昌筆鑰匙圈及考生的准考證影本,大家虔誠的祈求文昌帝君保佑,這次會考能順利進行,考生也都能有好成績。
祭拜結束後,孔慶瑤拿著文昌帝君加持過的文昌筆鑰匙圈,逐一贈送給考生與家長,考生拿到後直說將隨身攜帶,希望在最後一星期的衝刺階段,能有最好的準備,如願考取心目中理想的學校。
孔慶瑤說,藉由麻豆的特產文旦,加上地方文教信仰中心的文昌祠加持,大家一起祈福,希望讓考生「下筆有如神助」,考試能有好的表現。
麻豆祭拜文昌祠 贈寶柚順考運 | 中華日報|中華新聞雲 https://bit.ly/4eC7CUk
18世紀初葉以後,麻豆由移墾社會轉變為文治社會,曾經民學大小書房達30餘所,文昌祠是其中心地。麻豆文昌祠建於清咸豐初年,當時將民學開文社改建,更名為振文社,同時成立祠堂,崇祀魁星、蒼頡夫子、文衡帝君、呂仙祖及朱文公,五位合稱文昌帝君,為學問之神。每年春秋二祭,非讀書人不能參與其盛典。
----------------------------
麻豆文昌祠現「統一」字眼對聯 公所會勘後撕除
15:542019/09/16 中時 莊曜聰
麻豆文昌祠現「統一」字眼對聯 公所會勘後撕除 - 社會 - 中時 https://bit.ly/4lGZbJU
麻豆文昌祠出現有「統一中國」字眼的對聯,引發民眾熱議。(莊曜聰攝)
麻豆文昌祠現「統一」字眼對聯 公所會勘後撕除 - 社會 - 中時 https://bit.ly/4lGZbJU
麻豆文昌祠出現有「統一中國」字眼的對聯,區公所會勘後認為不妥,立即拆除。(麻豆區公所提供)
麻豆文昌祠出現有「統一中國」字眼的對聯,區公所會勘後認為不妥,立即拆除。(麻豆區公所提供)
學生或民眾參加考試時,總會拿著准考證到奉祀孔子、文昌帝君的廟宇上香祈福,位於麻豆國小旁的麻豆文昌祠,日前被人發現樑柱上多了一副對聯,上面寫著「東方紫氣顯統一中國太平春」、「五倫道德傳錦繡河山聖理造」,卻觸動敏感神經,麻豆出身的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在臉書貼文感嘆,「統一」之後哪來的「太平春」,引發討論,麻豆區公所今日會同里長、義工會勘後,當場將對聯撕除。
麻豆文昌祠建於清朝咸豐年間,由於麻豆地區文風鼎盛,民學大小書房當時曾經有超過30多間,因此文昌祠是其中心地,是由民學開文社改建,更名為振文社,同時間也成立祠堂,奉祀魁星、蒼頡夫子、文衡帝君、呂仙祖及朱文公,合稱文昌帝君,因是學問之神,附近若有考生都會來祈求好運。
區公所指出,文昌祠主事者在去年身故後,目前並沒有管理委員會,都由義工不定期前來整理環境,因此沒有人知道這副「東方紫氣顯統一中國太平春」、「五倫道德傳錦繡河山聖理造」的對聯是何時貼在樑柱上的,麻豆區公所與里長、文昌祠義工會勘後,認為對聯內容不符合當前社會氛圍,且鄰近的麻豆國小在畢業季都會來祈福,並不適當,決定立即撕除,未來再委請麻豆國小師生重新創作。
此事也引來附近民眾注意,眾人議論紛紛,有人認為「統一中國」與「中國統一」不同,搞不好是之前兩岸關係緊張前就已經存在,也有人認為對聯的字跡還很新穎,可能是有好事者趁著文昌祠缺人管理才貼上,但大家都認為不要牽扯到政治才是上策。
------------
台南市麻豆 文昌祠孔子廟簡介
◎主祀:文昌帝君   麻豆文昌祠 | 拜好廟求好運 找到與您有緣的信仰 https://bit.ly/3TjpxW6
麻豆文昌祠,位於台南縣麻豆鎮東角里忠孝路,主祀文昌帝君,每年都會舉行春秋二祭,當地民眾慣稱它為「孔子廟」。
麻豆文昌祠肇建於清咸豐年間,初名「開文社」,意指地方儒士興建一座足以啟發文風之廟祠。也正因為如此,麻豆地區人文薈萃,致使文化水準之高,僅次於台南、嘉義。
清同治元年(1862年),廟宇因嘉南地震而傾毀,貢生李巖、增生郭黃宗等人發動重建,更名為「振文社」,同時成立祠堂,奉祀魁星、昌頡夫子、文衡帝君、呂洞賓、朱文公五位,合稱文昌帝君,從此之後振文社成為麻豆地區以及附近鄉鎮「社學」的中心。
日明治31年(1898年)麻豆國小創校時即以麻豆文昌祠為校舍,也正因為如此,每當該校學生畢業時,校長都會有帶全體畢業生繞文昌祠一周的獨特傳統。
台灣光復後,麻豆文昌祠一度荒廢,所有神像因此借祀民家,並曾一度迎請到鄰近的關帝廟奉祀。民國45年(1956年),文昌祠五尊文昌帝君又遷入保安里的保安宮奉祀。民國53年(1964年)始遷建於現址
----------------------
麻豆文昌祠對聯現「統一中國」 公所迅速撕除
位於麻豆國小旁的麻豆文昌祠,對聯出現「統一中國太平春」字眼,麻豆區公所獲報後立即撕除。(圖由麻豆區公所提供)(記者王涵平攝)
2019/09/16 13:34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位於麻豆國小旁的麻豆文昌祠,對聯出現「統一中國太平春」字眼,故鄉麻豆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在臉書貼文指出,被專制極權的中國「統一」之後,沒有民主自由人權法治,還能有什麼「太平春」嗎? 麻豆區長孔慶瑤今日上午獲悉後會同里長、文昌祠義工會勘,孔慶瑤表示,文昌祠土地為市有地,因對聯內容已不符當前社會環境,且隔壁麻豆國小師生畢業季也會前往進香祈福,對聯內容並不適當,研商後決定立即撕除。
孔慶瑤說,未來對聯將委請麻豆國小師生一起創作,以符合目前社會環境與教育意義。 李筱鋒貼文指出,故鄉麻豆雖然是綠營大本營,但「文昌祠」卻出現這種統戰對聯!無神論的中共應該給他們嘉獎。
文昌祠王姓義工表示,目前並無管理委員會,多由義工義務整理環境,廟內對聯「東方紫氣顯統一中國太平春」、「五倫道德傳錦繡河山聖理造」是何時寫已不可考。
麻豆區觀光旅遊網介紹文昌祠,18世紀初葉以後,麻豆由移墾社會轉變為文治社會,曾經民學大小書房達30餘所,文昌祠是其中心地。麻豆文昌祠建於清咸豐初年,當時將民學開文社改建,更名為振文社,同時成立祠堂,崇祀魁星、蒼頡夫子、文衡帝君、呂仙祖及朱文公,五位合稱文昌帝君,為學問之神。每年春秋二祭,非讀書人不能參與其盛典。
位於麻豆國小旁的麻豆文昌祠,對聯出現「統一中國太平春」字眼,麻豆區公所獲報後立即撕除。(記者王涵平攝)
麻豆文昌祠對聯現「統一中國」 公所迅速撕除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4xpyuH
位於麻豆國小旁的麻豆文昌祠,對聯出現「統一中國太平春」字眼,麻豆區公所獲報後立即撕除。(圖由麻豆區公所提供)(記者王涵平攝)
位於麻豆國小旁的麻豆文昌祠,對聯出現「統一中國太平春」字眼,麻豆區公所獲報後立即撕除。(圖由麻豆區公所提供)(記者王涵平攝)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