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典藏觀察室 » Blog Archive » 日治時期台灣女性的中學教育
數位典藏觀察室 » Blog Archive » 日治時期台灣女性的中學教育
1945年12月1日國府部隊佔領臺灣登陸部署要圖
國防不光靠軍隊!《彭博》:芬蘭「全社會防禦」模式獲台灣等國仿效
2025/07/15 14:24
台灣正如火如荼進行年度漢光演習,除了傳統軍事演訓外,也希望提高民眾的抗災能力。圖為CM-34雲豹八輪甲車。(法新社)
國防不光靠軍隊!《彭博》:芬蘭「全社會防禦」模式獲台灣等國仿效 - 自由軍武頻道 |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08587
羅添斌/核稿編輯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彭博》評論文章指出,國防不能完全依賴戰機、護衛艦和核潛艦,芬蘭早在1950年代就意識到這一點,並在2017年清楚認知到,國家不是只在傳統戰爭發生時才有危險,還包括恐怖主義、虛假資訊、糧食和網路安全、流行病及自然災害等,應對這些威脅不僅需要軍事準備,還需要民間準備,現在這套模式受到各國青睞,「這正是台灣眼前的情況」。
文章指出,早在1950年代,芬蘭就敦促公民為二戰後可能出現的混亂和緊急情況做好準備。當時,芬蘭被迫割讓領土給蘇聯,並在冷戰期間生活在蘇聯的陰影之下。到了2017年,芬蘭政府更清楚認知到,主要的危險不僅是傳統戰爭,還包括恐怖主義、虛假資訊、糧食和網路安全、流行病及自然災害。
國防不光靠軍隊!《彭博》:芬蘭「全社會防禦」模式獲台灣等國仿效 - 自由軍武頻道 |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08587
因此,赫爾辛基當局決定放棄將國家安全視為武裝部隊和情報機構專屬領域的政策,這項政策已得到歐盟廣泛尊重,並以某種形式獲波羅的海國家採納。瑞典同樣採取類似做法,包括更新向公民提供的「危機或戰爭情況下建議」,在去年底開始廣泛傳播。澳洲則是最新一個將注意力轉向這種「全社會防禦模式」的國家。
然而,建立具韌性的社會需要時間,更需要政府、私人單位和民間社會的共同參與,這對公民和政府來說都可能是一個令人生畏的事情。在美國總統川普展開第2任期後,從歐盟到亞洲,國防預算的增加一直是討論焦點,而要擺脫這種壓力並非易事。儘管如此,政策制定者仍必須採取這種策略。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委託芬蘭前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撰寫、並在去年10月發布的報告,探討歐盟如何加強其戰備和韌性。尼尼斯托指出,關鍵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和網路攻擊等不斷演變的威脅,使情況更加緊迫,「領袖有責任向公民清楚闡明我們需要做好準備應對的威脅,在不引起恐慌的情況下,提高公眾對風險形勢的認識,並讓公民更緊密地參與到安全建設中,這一點至關重要」。
文章直言,這正是台灣正在面臨的現實情況。台灣正如火如荼進行為期10天的年度漢光軍事演習,旨在展示其抵禦中國施壓策略的能力。這些策略包括共軍多次入侵台灣領空和領海,以及破壞對台灣通訊至關重要的海底電纜。北京也發動一系列網路攻擊,去年台灣平均每天遭受240萬次網路攻擊,是2023年的2倍,主要正是來自中國。
今年的漢光軍演還包括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提高民眾的抗災能力。地方政府正在測試其在危機中維持基本服務和分發物資的能力。此外,台灣也已開始加強包括血袋在內的關鍵醫療用品的國內生產。
澳洲國立大學國安學院院長、芬蘭國際事務研究所顧問委員會成員麥加夫(Rory Medcalf)長期以來一直倡導赫爾辛基的做法。他指出,這種做法首先要呼籲公民參與建構全社會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的方法,並承認災難管理不能只靠軍隊。
麥加夫說:「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一個國家不費一槍一彈就垮掉,比如破壞關鍵基礎設施、通過虛假訊息製造社會不和、切斷經濟供應鏈、破壞海底電纜、切斷網路連接。這是中國對付台灣的伎倆之一,但在其他國家也同樣容易發生。」國防不光靠軍隊!《彭博》:芬蘭「全社會防禦」模式獲台灣等國仿效 - 自由軍武頻道 |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08587
最近立法院預算中心公布資料顯示,志願役人數2024年6月底已降到15萬人,是2018年以來的新低,而選擇「賠錢退伍」的官士兵志願役激增,過去4年已增加4倍,一年走掉一個旅。國軍主戰部隊的志願役士兵,每4人中就有1人不適應,萌生退意。國軍主要戰力的志願役兵力嚴重拉警報,部隊僅剩15萬人。
每年台灣向美採購很多的武器,但是缺乏人員去操作與使用,嚴重影響國安,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多年前筆者會晤某軍團司令,他希望派人到大學來做募兵之宣傳,並透露戰鬥部隊缺兵問題堪慮。多年已經過去了,志願役變成「不願意」,部隊當兵依然乏人問津,家長們不願意讓子弟上戰場。還記得「台獨金孫」賴總統曾說:「台灣尚勇」、「義務役不用上戰場」,而「抗中保台」早已淪為笑柄。
最近有一位在軍中服役的人透露,有不少父母親跟他們當兵的兒子說;「若中共打台灣,長官說要衝鋒,你可千萬不要衝呀!」當今台灣政壇上,有多少政治人物沒有當過兵,有的免服兵役,有的服替代役,有的是閃兵或爽兵,甚至有的還將子女移民國外,以躲避兵役,大家都心知肚明。「好男不當兵」,是台灣沿襲已久傳統的社會價值觀,甚至很多人認為:「當兵是浪費時間。」
我的一位以色列教授朋友,曾在以色列部隊IDF服役退伍,對於台灣政府當年大砍退伍軍人的退休俸,覺得匪夷所思。台灣的政府與社會並沒有給予軍人適當之尊敬與禮遇,甚至還大砍退伍軍人的退休俸。尤有甚著,當年台灣的政客為了討好選民,把「徵兵制」改成「募兵制」,造成今天戰鬥部隊缺兵嚴重,而不少現役的軍人想要提前退伍,賠錢也不在乎。所以「好男不當兵」其來有自,也會繼續發揚光大。將來就算台灣恢復了「徵兵制」,就算延長了後備役教召的時間,又如何呢?
與其思辨「募兵制」或「徵兵制」,何者是台灣未來重大的兵制,也許應有不同的思考空間,那就台灣的兵役制度應朝向「專業制」(Professionalism) 的方向而努力。美國政治學大師杭廷頓(Huntington) 主張:「軍事專業為具有專業知識、高度責任感與團結合作的精神。」
台灣主要的假想敵是中共解放軍的士兵,是以義務役為主,志願役為輔,年滿18至22歲需服兵役,每年有1千萬的役男要當兵,只從中挑選百分之十的精英服兵役,加上嚴格的訓練,戰力絕不容輕忽。面對強大的中共武力威脅,我們到底要建立何種兵役制度,才能適合現在與未來台灣國防的需要,才能勝任未來的國防挑戰呢?
筆者去過以色列、瑞士與新加坡。以色列的國土面積比台灣小,敵情與台灣類似,以色列是徵兵制,年滿18歲要當兵,男生服役陸海空軍一律3年,女生要服役2年。服役期滿可以與軍隊簽約,成為志願役的基層領導士官兵,月薪是23,000以色列幣,約合台幣21萬元,志願役退伍後還可以享有優渥的退休俸。以色列平時維持17萬多人的正規軍隊與44萬人的後備役,平時嚴格的訓練,饒勇善戰,足以勝任戰時與武裝衝突之任務所需。以色列的義務役與志願役雙軌制,都是以高度的專業化訓練而聞名,不分軒輊,確實值得台灣深思與借鏡。
觀點投書:好男不當兵,台灣黑熊尚勇? https://bit.ly/4147tCX
瑞士也是徵兵制,19-34歲男性必須服役,正規軍約14萬人,緊急動員在48小時內,可動員140萬的部隊。後備軍人每年訓練36天,平時可攜帶槍支彈藥回家,直到50歲除役。瑞士全國人民強烈的支持軍隊及後備動員,可以做到真正的全民皆兵。二次大戰的歐洲,只有小國瑞士沒有被希特勒入侵,原因即在此。以色列的後備軍人,與瑞士一樣,每年受訓36天,必要時得延長。台灣今日面臨中共空前之軍事威嚇,與日俱增,國防部將後備軍人教召改成每年14天,很多後備軍人心中卻是不太願意。
台灣缺兵嚴重,原因不外乎是少子化及台灣社會文化的「好男不當兵」所致。如今民進黨政府為強化民防量能,年度新編列千萬元預算,規畫由「黑熊學院」及「壯闊台灣聯盟」辦理課程,警政署發公函給全國各公私機關與團體,點名推薦這兩個單位。民進黨意識型態掛帥,獨厚「使用中國無人機」與「舉辦園遊會守護台灣」深綠的「黑熊學院」與「壯闊台灣聯盟」,企圖打造一個堅強的民防黑熊部隊。如今志願役變成「不願意」,國軍有武器,缺士兵,難不成抗中保台的作戰要靠黑熊民防部隊上陣?
同樣是華人治理的國家,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建國之初就強調「好男要當兵」。他指出:「參照以色列的做法,我們必須要改變人民的心態,使他們接受人民的軍隊,並克服不喜歡當兵的觀念,軍人的勇敢必須受到人民的敬重。我們決定在所有的中學成立全國學生軍訓團,讓家長與子女認同軍隊。只有改變人們的想法與態度,新加坡才能像瑞士與以色列一樣,建立一支強大的正規軍隊與後備部隊。」今天新加坡的國防武力,已是亞洲一流之水準,軍人都是來自學校畢業之精英,現役軍人、後備軍人及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真正做到全民國防,而且軍人之待遇與退休俸,是台灣的數倍之多,台灣要如何堪比呢?
「Team Taiwan」、「台灣尚勇」的口號響亮,人人會喊,當兵打仗大家卻畏縮不前,這是當今台灣社會真實的寫照,難道也是台灣的宿命嗎?台灣人民與政客們,沒有經歷戰爭,沒有經歷亡國之痛,沒有感受到國家遭遇敵國侵略之威脅,和平與安逸的日子過久了,失去了憂患意識,對於可能之戰爭威脅,沒有任何心理準備,或者抱持著「與我無關」的心態,所以民進黨政府的「抗中保台」或「黑熊部隊」像是奠基於海砂一樣的脆弱與不堪。
觀點投書:好男不當兵,台灣黑熊尚勇? https://bit.ly/4147tCX
*作者為自由評論人,英國霍爾大學企管博士。
2024年全球軍力排行榜台灣則排名第24/2021年台灣軍事力量22/140/「2022年軍力排名」 2022 Military Strength Ranking-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軍人占人口比率約0.9%,比例還是太高,若能維持在0.6%到0.7%,應足以維持台灣安全。1998年降到45萬人,經一連串精兵制度改革,目前約21萬5000人。-姜朝鳳宗族|痞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