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冷圳雖然不是台灣最大的水利工程,卻是最令人驚奇的水利工程,施工難度相當高,尤其翻越山嶺的U字型倒虹吸管,讓水由山頭流下河谷,再穿越公路衝上對面山頭,完全是利用精密的流體力學公式計算出來的,不借助任何機械動力,而所有興建工事也全用人力搬運上山的,工程之壯觀,直到今日依舊望之令人讚嘆

水道路
就是水流的通道,自圳首取水後,水路分為渠道與壓力管兩種。
頻道
又分為明渠、暗渠、渡槽、隧道及部分滿管的水道。明渠指開放水面;渡槽指當水圳遇到河流或地塹等地形時,要搭建一條給水走的橋,此橋稱之渡槽;隧道是指水圳遇到山地阻擋又無法繞路時,於是便開鑿隧道讓水通過。
壓力管道---屬滿流管。
水圳_ https://bit.ly/3A8baOi


白冷圳紀念公園 - Google 地圖                              中95-1鄉道 - Google 地圖

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

白冷圳紀念公園 - Google 地圖                         中95-1鄉道 - Google 地圖


白冷圳 - Google 地圖

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

白冷圳 - Google 地圖


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s_2號吸管網站用2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


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NBNpRU
公告資料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其他設施
歷史沿革白冷圳是日治時期,為了供應設置於新社台地上的大南庄蔗苗養成所,培育爪哇大莖種甘蔗所需要之灌溉水而興築,進水口位於大甲溪左岸的白冷;昭和3年(1928)12月開工,昭和7年(1932)10月14日舉行竣工通水儀式。
抽藤坑倒虹吸管,為橫貫大甲溪支流抽藤坑溪的設備,屬具有下凹式壓力管道之水工建築物,用以輸送水流。總長度約346.88公尺,高低落差90公尺,鋼管內徑1.22公尺,為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倒虹吸管。九二一震災後,經濟部於民國91年(2002)在旁邊興建新管取代舊管。
民國91年(2002)4月,臺中縣政府以本工程為遠東最大倒虹吸管,具有特殊代表意義,並富有自然科學教育功效、稀少性及歷史文化等多元意義,展現特殊地域風貌,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臺中縣歷史建築導覽手冊1
公告
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02-04-1691府文資字第10543-2號
公告公文0910416_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_登錄公告.pdf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登錄理由遠東最大倒虹吸管具有特殊代表意義,並富含自然科學教育功效、稀少性、歷史文化等多重意義,展現特殊地域風貌。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規定。
所屬主管機關臺中市政府
現況地址
縣市行政區地址
臺中市新社區中和村中95 線道旁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聯絡單位: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聯絡電話:04-22290280
聯絡地址: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地籍資料feaccdf3-1d24-46f0-b42f-51427bb98b09.jpg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地籍所有權屬使用分區分區類型
臺中市 - 新社區 - 水底寮段上水底寮小段 - 324-3私有非都市區山坡地保育區臺中市 - 新社區 - 水底寮段上水底寮小段 - 324-9私有非都市區山坡地保育區臺中市 - 新社區 - 水底寮段上水底寮小段 - 324-11公有非都市區山坡地保育區臺中市 - 新社區 - 水底寮段上水底寮小段 - 324-12公有非都市區山坡地保育區臺中市 - 新社區 - 水底寮段上水底寮小段 - 1857私有非都市區山坡地保育區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臺中市新社區水底遼段上水底遼小段324-3、324-9、324-11、324-12、1857地號同地號
所有權屬
身分公私有
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公有
中華民國
土地所有人公有
臺灣臺中農田水利會
管理人/使用人
身分
姓名/名稱
管理人
臺中農田水利會
外觀特徵全長3348.88公尺,水平距離289公尺,共計有78根鋼管,77處接頭。兩側分別建有巡水梯,西北邊階梯共452階,東南邊階梯有313階。
室內特徵無室內空間
使用情形921震後,水路阻塞,現於旁5公尺處新作另一水管,此管已不通水。
現  狀921地震後水路受創嚴重,現已由經濟部水利處發包重建,在吸管旁新做一倒虹吸管,舊倒虹吸管將登錄為歷史建築加以保存。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應注意防鏽維護
是否開放是
參觀類型完全開放參觀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是否收費否
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NBNpRU


臺中市新社區中和村中95 - Google 地圖

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

臺中市新社區中和村中95 - Google 地圖
---------------------------------------------
公告資料白冷圳入水口|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UjwQOn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其他設施
歷史沿革白冷圳是日治時期,為了供應設置於新社台地上的大南庄蔗苗養成所,培育爪哇大莖種甘蔗所需要之灌溉水而興築,進水口位於大甲溪左岸的白冷;昭和3年(1928)12月開工,昭和7年(1932)10月14日舉行竣工通水儀式。全線導水路長16.5公里,全設於山腰竣坡處,除看得見的渠道外,有22座隧道、14座渡槽及3座倒虹吸管。
入水口位於大甲溪與東卯溪會流南岸,設於河川微彎凸岸前端之岩盤上,不淤積不沖刷也不亦損壞,能穩定取水。入水口工程穿過白冷附近大甲溪左岸的斷崖,將水引入進水口,從引水隧道經過制水井,再將水送到第1號隧道。
民國91年(2002)臺中縣政府以白冷圳為全臺少見之大型山中水利系統,兼有時代表徵、工法技術不易再現,並有人文歷史意含能顯現早期灌溉工程之艱難,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臺中縣歷史建築導覽手冊1
公告
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02-04-1691府文資字第10543-1號
公告公文0910416_白冷圳入水口_登錄公告.pdf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登錄理由白冷圳為全台灣極少見之大型山中水利系統,兼有時代表徵、工法技術不易再現之特點,富有人文歷史意涵並顯現日治時期之水利工程技術。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規定辦理。
所屬主管機關臺中市政府
現況地址
縣市行政區地址
臺中市
和平區
東關路2段三民巷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聯絡單位: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聯絡電話:04-22290280
聯絡地址: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地籍資料be749366-d7a3-4937-83eb-e1d5569a79ca.jpg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八仙山第一二五林班
所有權屬
身分公私有
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公有
臺灣臺中農田水利會
管理人/使用人
身分
姓名/名稱
管理人
臺灣臺中農田水利會
外觀特徵取入隧道長度約15公尺,採用馬蹄形隧道混凝土建築,河面則附屬金屬製除塵設備。
室內特徵無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仍作入水口使用
現  狀為山區重要之水圳,921地震後圳路毀損,但入水口並無影響,現仍擔負引水功能。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1.水源頭應注意公共安全隨時保持水源之乾淨。
2.維護修建原有遺跡,改善環境景觀。
是否開放是
參觀類型預約開放參觀
開放時間預約開放
是否收費否
白冷圳入水口|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UjwQOn
--------------------------------------
日本人為了發展台灣的製糖業,致力培育並繁殖蔗苗,選中氣候、土質都很優良的新社河階群台地,設立大南庄蔗苗養成所,不過由於台地缺水,必須尋闢水源,幾經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才選定大甲溪上游的白冷高地。為了引大甲溪水,工程人員想到了「虹吸管原理」,而造就了現今的白冷圳。
景點介紹
白冷圳創建於昭和3年(1928),原專為灌溉台灣總督府大南庄蔗苗養成所蔗苗繁殖場而設,光復後改為農林廳種苗場。
日本政府在昭和2年(1927)開始有灌溉設施之想法,並獲得當時議會通過花費日幣145萬餘圓之預算,於昭和3年(1928)12月開工,昭和7年(1932年)5月完工,施工時間為3年6個月,總計工程費為104萬圓,並於9月完成通水試驗,10月14日舉行通水儀式。在儀式中由台灣總督府殖產局長殖田殖局先生,將大南庄蔗苗養成所工事導水路命名為「白冷圳」。
導水路長 16.5 公里, 全線圳路設於山腰竣坡處,除明渠外,主要構造物有隧座 22 座、渡槽14庫及3座倒虹吸工,其中一座倒虹吸工長度346 公尺,管徑 1.2公尺跨越山谷,為巨大水利工程。
921地震後,因圳路受損,農田水利會興修新水管於旁(漆藍色),形成新舊並列景況。因係將虹型管倒置,管型與虹吸管原理恰恰相反,而慣稱為倒虹吸管。
倒虹吸管係以連通管原理設計而成,漆成綠色的鋼製圓管延著山坡攀附,工程艱難度不可言喻,美麗壯觀的二號倒虹吸管為全遠東最大的倒虹吸管,民國90年獲選為全國百景第26名
-------------------
白冷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NxkNcq
白冷圳是台灣台中市一條水圳,乃日治時代遺留的靜態產物,提供新社、東勢、石岡等地區水源,為新社地區的生命之水,具民生用水、灌溉肥田之功效。在當時是一項重大工程,每當碰上山峰溪谷,必須沿途建造隧道、水橋,與平原地區水圳有不同之處,可謂「遇山鑿隧,逢川造橋」,至今已成當地人飲水思源的象徵,也成了歷史活教材。
白冷圳於昭和3年(1928年)所建,由於新社台地位處高地,是良好的蔗苗養成場所,卻有地勢太高而缺乏水源的困擾,於是選定在海拔550公尺的白冷取水,昭和2年(1927年)台灣總督府請磯田謙雄規劃,1928年撥專款145萬日圓開始闢建[2],日治時期,立有「白冷圳回水灌溉工程竣工紀念碑」。完工後由台灣總督府直接經營,為一條官設官營的埤圳,並設立蔗苗養成所,育苗分發至全台灣推廣種植[2]。
歷史
日治時代的台灣,在新社大南地區開闢大南蔗苗養成所(即現今種苗改良繁殖場),日人有鑑於本地土壤有缺水之困,於1927年台灣總督府命磯田謙雄設計新社地區水利設施。工程名為「台中州大南莊蔗苗養成所灌溉工事」,自1928年12月開工,1932年5月完工,同年9月進行測試,同年10月14日正式通水,立有「白冷圳回水灌溉工程竣工紀念碑」。
地震受損
1999年9月21日集集地震,使白冷圳管線受損變形,隧道渡槽倒塌,加上年久失修的白冷圳承受不起強大震害,造成全線共有52%部份遭到損害,卻也喚起社區居民護圳共識,因此徐炳乾組成「白冷圳社區總體營造促進會」,擔負起護圳使命與凝聚社區共識,這條新社人生命線便由白冷圳社區站在第一線守護,也發動了新社鄉新興文化節慶「白冷圳文化節」,於2003年開始召喚各界人士認識與愛護白冷圳,這座老圳才有了更多人重視,台中縣政府在2001年9月,將2號倒虹吸管列入「台中縣歷史建築」。
修復狀況
白冷圳取水口與出水口分別被地震抬升2.2公尺與1.6公尺,1號倒虹吸管就地重建,2號倒虹吸管僅在改原來倒虹吸管旁新建一座,形成新舊並存的歷史景觀。受到地形抬升影響正常取水供應,以及取水口沉砂池受淤沙與原設計影響蓄水容量,改建取水口與沉砂池,並且管線中有諸多渡槽倒塌,如8號渡槽便是改建成現今95-1公路旁一座紅色鋼拱橋,2003年5月修復工程才告終。
構造
白冷圳灌溉面積總達788.24公頃,其主線取自白冷高地海拔554.99公尺高(921地震前是552.94公尺),直到終點「圓堀」為海拔531.5公尺,落差達23.49公尺,全長16點6公里,於圓堀並支出分圳向外擴增灌溉範圍:馬力埔、水底寮、鳥銃頭、矮山坑與大南等地。大隧道有7座,小隧道有15座,合計是22座。本圳有阿寸溪、抽藤坑溪與矮山坑溪三座倒虹吸管,分別編號為1號、2號、3號,其中以2號倒虹吸管最俱規模,當時堪稱遠東最大水利設施。
源頭
取水口源自大甲溪本流,1954年在和平鄉白冷地區設立天輪發電廠(即現今大甲溪發電廠天輪分廠),所設馬鞍壩影響本圳取水,故將取水口設置電廠對岸進行取水,因此本圳開始分成兩部分取水:
部份取自大甲溪本流攔截水流,引水入圳。
目前主要取自電廠尾水,穿越大甲溪溪底,與本圳相接。
倒虹吸管
倒虹吸管是運用位能上落差,累積動能來推動水流,達到南岸順利推上北岸,不致於圳水會逆流或停滯,其名是因虹吸管倒置而故名。在倒虹吸管附近中95-1公路旁,豎有一處說明供人閱覽。本圳共有三座倒虹吸管,除了因為地形而設置倒虹吸管外,還具有分壓作用。橫跨抽藤坑溪的2號倒虹吸管落差最大,達90公尺之多,管徑1.22公尺,全長346.9公尺,與1號倒虹吸管相同屬於鋼製水管(3號倒虹吸管是水泥暗管)
白冷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NxkNcq
-----------------------------
白冷圳矮山支線-過水吊橋|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YgTojP
公告資料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橋樑
歷史沿革白冷圳是日治時期,為了供應設置於新社台地上的大南庄蔗苗養成所,培育爪哇大莖種甘蔗所需要之灌溉水而興築,進水口位於大甲溪左岸的白冷;昭和3年(1928)12月開工,昭和7年(1932)10月14日舉行竣工通水儀式。
過水吊橋為懸索吊橋,橫跨矮山溪,主要承載管徑400mm之通水管,屬灌溉用之水利工程,吊橋二側各有73根吊索,下端連結了懸吊梁,兩端各有一鋼筋混凝土構造之橋塔支撐主纜索。
民國96年(2007)臺中縣政府以本構造物為日治時期水利工程技術典範,既為吊橋亦為水道,具有特殊性與稀少性,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前臺中縣文化局
公告
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07-08-09府授文資字第0960006232號
公告公文0960809_白冷圳矮山支線-過水吊橋_登錄公告.jpg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登錄理由構造物為日治時期水利工程技術典型範例,暨為吊橋亦為水道,具特殊性、稀少性,具有保存價值。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五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三條規定。
所屬主管機關臺中市政府
現況地址
縣市行政區地址
臺中市
新社區
臺中市新社區慶西村湖興17號下方約200公尺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聯絡單位: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聯絡電話:04-22290280
聯絡地址: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地籍資料0960809_白冷圳矮山支線-過水吊橋_地籍圖.pdf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南側橋台座落慶西村湖興17號下方約200公尺處山壁,北側橋台座落慶西村上坪4-6號山壁,橋長63公尺,寬1.4公尺臺中市新社區慶西村湖興17號下方約200公尺處,地籍為新社區水底寮段上水底寮小段之未登錄地
所有權屬
身分公私有
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公有
臺灣臺中農田水利會
管理人/使用人
身分
姓名/名稱
管理人
臺灣臺中農田水利會-新社區大南工作站
外觀特徵過水吊橋為懸索吊橋,橫跨矮山溪,主要承載管徑400mm之通水管,屬灌溉用之水利工程,吊橋二側各有73根吊索,下端連結了懸吊梁,兩端各有一鋼筋混凝土構造之橋塔支撐主纜索。
室內特徵無
使用情形過水橋使用
現  狀仍作為白冷圳通水圳路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定期檢修
是否開放否
參觀類型不開放參觀
開放時間未開放
是否收費否
白冷圳矮山支線-過水吊橋|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YgTojP


白冷圳
通往白冷圳回水灌溉工程竣工紀念碑的階梯,日治時期新社大南地區開闢蔗苗養成所,日人鑑於當地土壤有缺水之困,1927年(昭和2年)磯田謙雄設計新社地區水利設施,工程名為「台中州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灌溉工事」,自昭3年(1928)12月開工,1932年(昭和7年)5月竣工,同年10月正式通水,當時在白冷圳入水口附近立有「白冷圳回水灌溉工程竣工紀念碑」。由於白冷圳為日治時期為供應新社台地灌溉水而興築,導水路皆利用地形地勢變化產生落差原理的自然工法概念沿線循山腰建造,係集近代水利工程技術之最與新社地區人文歷史及自然生態習習相關,符合文化景觀所著重的人類與自然互動關係的意義。因此白冷圳於2016年被指定為臺中市文化景觀
白冷圳|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https://bit.ly/4dYMYvN

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


白冷圳雖然不是台灣最大的水利工程,卻是最令人驚奇的水利工程,施工難度相當高,尤其翻越山嶺的U字型倒虹吸管,讓水由山頭流下河谷,再穿越公路衝上對面山頭,完全是利用精密的流體力學公式計算出來的,不借助任何機械動力,而所有興建工事也全用人力搬運上山的,工程之壯觀,直到今日依舊望之令人讚嘆。 https://bit.ly/3YiDNk5                 時光土場: 【產業遺產】水往高地流?滋養甘蔗種苗的白冷圳

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紀念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

時光土場: 【產業遺產】水往高地流?滋養甘蔗種苗的白冷圳


台中新社:白冷圳紀念公園

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

台中新社:白冷圳紀念公園                         台中新社:白冷圳紀念公園


利用倒虹吸管原理送水的白冷圳(臺灣農業故事館) https://bit.ly/3Y7QONa
白冷圳是一個集世界所有水利構造物精華的水利設施,它的價值不能只以水利角度來看。
這是新舊並陳的白冷圳二號倒虹吸管  怎麼形容白冷圳呢?把它想成一條巨龍好了。這條巨龍從離台中縣東勢鎮22公里的天輪發電廠旁的大甲溪竄出,這裡是白冷圳的進水口及制水井,大甲溪的水從這裡分流到白冷圳,這個地方海拔554.99公尺(921地震前是552.942公尺)。
  這條巨龍就從這裡順著日本人開的隧道或明暗渠往下流,經過和平鄉的白鹿、新社鄉的白毛台、麻竹坑、河排、馬鞍龍、抽藤坑、山豬湖、新六村、矮山坑,最後抵達終點新五村圓堀分水池。
  它靠的是「水往低處流」的道理前進,但又必須維持在一定的高度(目的地海拔只差23.49公尺,卻在16.6公里遠的地方),所以非不得已不直接下山,必須翻山越嶺地走,它必須能飛、能鑽,而且能保持高度。所以,逢山要開隧道,遇小谷架渡槽,遇大溪谷則用倒虹吸管,而且不用動力。
  取水口在山壁旁,先就開了一個隧道,穿過山壁後,有明渠暗渠,在白鹿的地方又碰到了山,再開隧道,這是白鹿隧道,再往前走,碰到一個類似「一線天」結構的小山谷,這時就要發揮「飛」的本事,以混凝土做成的渡槽,類似為水做的密閉式「天橋」,讓水飛到另一邊。
倒虹吸管送水鬼斧神工
  碰到沒辦法做天橋的大溪谷怎麼辦?這時就被迫要下山,但怎麼再上山呢?白冷圳用的方法是「倒虹吸管」,巨龍走到了阿寸溪時就碰到這問題,一號倒虹吸管就此產生。
  什麼是「倒虹吸管」?把它想像成是大溪谷的「V」字型滑水道,巨龍從這邊的山頭順著滑水道下衝,衝力讓它產生自然的動力,衝到底後再往另一邊的山底往上衝到山頭,「這用的是大氣壓力原理。」徐炳乾說:「實在是鬼斧神工。」
  一路走下去,總共有22座隧道、14個渡槽及3座倒虹吸管,其中位於抽藤坑溪的倒虹吸管高低落差90公尺,全長346.90公尺,是遠東地區最大的一座。
  921大地震時倒虹吸管受到很大損害,所以1號倒虹吸管原地重建,2號倒虹吸管原地保留,另在其旁邊新建一座倒虹吸管,新舊管並列,舊管作為歷史景觀。
  「日本人的施工實在是細緻。」大南站的員工王志宏說:「以2號倒虹吸管來說,其做工之細緻新不如舊。」仔細觀察也真是如此,再仔細看其做工,也可以看出舊管的細膩之處,不得不佩服當初建造白冷圳的那批日本籍工程人員。
白冷圳取水口  以當時的條件,白冷圳的施工是很困難的。光是總長達7公里多的隧道,多靠人工挖掘,其難度就很高,而像倒虹吸管這種超重材料的搬運上山,也很吃力,但他們用了3年半就完工,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利用倒虹吸管原理送水的白冷圳(臺灣農業故事館) https://bit.ly/3Y7QONa


時光土場: 【產業遺產】水往高地流?滋養甘蔗種苗的白冷圳

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DSC_4020(左為舊鋼管,往新社拍)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用地圖

時光土場: 【產業遺產】水往高地流?滋養甘蔗種苗的白冷圳


 

22°52'06.3"N 121°13'05.4"E - Google 地圖

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

22°52'06.3"N 121°13'05.4"E - Google 地圖


只為看那一條小水溝的水往上流,那麼一小段,然後沒了」。
島國拾影: 【台東縣】水往上流.都蘭國小.金樽陸連島 https://bit.ly/4eXjcbS
台灣哪個「景點最爛」不會想去第2次!鄉民一面倒選「這」:是去看水溝
法國籍YouTuber「酷的夢」也曾到訪台東「水往上流」。(圖/翻攝自YouTube「酷的夢」)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水往上流」風景極佳,點出「經過台11線可以短暫停留,沒有網上說的如此無聊,蠻特別的視覺錯覺效果」、「很簡易的遊憩區,很適合帶小小孩體驗水往上流的遊戲」。事實上,依據台東觀光旅遊網介紹,「水往上流」奇觀是一處因地形傾斜度而造成視覺錯覺之地理奇觀,此奇觀是因溝渠旁道路是下坡路,但溝渠本身卻並非是下坡,而是坡度很小的上坡,因此當站在低處時放眼望去,就像是溝渠中的水沿著下坡道路往上流,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是遊歷東海岸必經的小小私房景點。
2020台東/台東海線景點/台東親子景點:水往上流,小朋友會覺得很有趣的一個景點。(都蘭景點/台東景點/台東必去/東河景點) - LINE旅遊 https://bit.ly/4fgWJ9o

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新社-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歷史建築/1928開工/抽藤坑

島國拾影: 【台東縣】水往上流.都蘭國小.金樽陸連島

水往上流-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觀光資訊網


石門水庫移民村-草漯石門水庫移民新村衛生所-歷史建築-觀音草漯移民新村-觀音鄉樹林第一移民村-泰雅族「新興宮」遷入1957~1963有36戶-抽籤決定移殖區位置並興建房舍,辦理完耕地貸款後,再抽籤分配耕地。部分移殖戶的配租耕地,因整地困難,水源不足,在難以耕種的狀況下,自行將房屋及田地出售。也有因不符合移殖資格(原耕地面積過小,無法參與分配土地房舍),而向原移殖戶購買房屋或土地的案例。 部分農地因地勢較高,並處於水源管線末端,灌溉不易-政府為美化移殖區之移民成果,特選定此區為示範場-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