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
英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Us7Xkp
英歌,又稱秧歌、鶯歌等,起源於明代中期。是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的普寧、揭陽、惠來、潮陽、陸豐[1] 及福建漳州[2]等地區的一種糅合南派武術、戲劇等地方藝術為一體的中國民間廣場舞蹈[3]。表演者畫著梁山好漢臉譜或持英歌槌或持手鼓隨著鼓聲變換各類隊形,表演形式粗獷豪邁[1]。2006年5月20日英歌入選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源流
英歌的源流眾說紛紜有幾種說法,有水滸說、儺起源說、從山東經莆田再入潮說、外江戲說、練武說、綜合說[4]。但最早出現的時期,大多認為是在明代中後期,所引資料都是清順治吳穎《潮州府志》卷六:「農都春是數十輩,插秧田中,命一人撾鼓,每一鼓一巡,群歌競作,連日不絕,名曰秧歌。」只是這種表演形式描述與今天英歌有很大的差異,且從地方典志、甚至於民間竹枝詞,在有關潮州民俗特別是元宵活動的記述上,提及的多是「無異中州」[5][6]。不過我們可以看出當時漢民族最為普遍的民間藝術——秧歌在今潮汕地區很盛行。而到了嘉慶道光年間(1805年-1825年),地方盛行與《水滸》有關的戲劇,如《攻打大名府》這樣的劇目,再從英歌隊現所裝扮的服飾及臉譜多接近戲劇,均可明顯地看出是受戲劇影響[7]。
類型
在表演中的中板英歌
英歌舞按照節奏板式分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及快板英歌
慢板英歌
表演者所執的英歌槌較其他類型的略長,約60公分。英歌槌的敲打節奏,一般配合鑼鼓聲三四下一組動作。而且每次擊打英歌槌,都會有一個動作表演。這種類型的英歌主要集中在潮陽區棉城附近,表演者也沒有宋江、時遷等梁山好漢臉譜。其打法單純古樸,被認為是最早出現的英歌
中板英歌
中板英歌的英歌槌長度為57公分,其節奏相比慢板英歌要快,英歌槌的敲打節奏以五、七、八、十、十一、十三等各組成一組動作。表演者沒有時遷這個「舞蛇者」臉譜,動作以南拳中的「大站馬」等為基礎。
快板英歌
快板英歌的英歌槌長度最短只有40公分,而節奏是最快的,講究快擊快收。沒固定的英歌槌敲打節奏而另有其獨特方式。快板英歌再細分的還有尖山英歌、南山文派、南山武派、對打套式之分[8]
表演
紅面紅須的「頭槌」
黑面黑須的「二槌」
「三槌」魯智深
「舞蛇者」時遷
螺號
英歌隊伍的人數在一般依各村落男丁而定,都是偶數,至少16人,最多不超過108人。一般多為36人,俗稱三十六天罡;或72人,俗稱七十二地煞[9]。表演分為前棚、後棚。現英歌一般指前棚表演,後棚表演已基本略去。演內容多為表現梁山泊英雄好漢喬裝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或是梁山泊英雄好漢喬裝劫法場救宋江。現主要是取材於前者。表演隊員隨著鑼鼓聲,敲打英歌槌或手鼓,同時不斷變換舞姿及隊列,組成各種圖案,表現不同情緒。前棚表演結束後,就是後棚表演,一般多為戲曲表演及武術表演[10]
臉譜與化妝
英歌隊一般設有兩領舞者,分別為紅面紅須的「頭槌」,多裝扮為秦明或關勝;黑面黑須的「二槌」裝扮成李逵。另外「舞蛇者」為時遷,主要是協助指揮引舞。有些可能還有「三槌」魯智深,「四槌」武松。司鼓的扮演者一般為宋江或林沖,這是臉譜最常見的。此外有些英歌隊還有舉號令旗的公孫勝,這些角色比較固定,也為觀眾熟悉。其他就不太固定,但一般有顧大嫂、孫二娘、史進、解珍、解寶、杜遷、宋萬、孔明、孔亮、李應、鄒淵、鄒潤、劉唐、楊雄、凌振、張順、燕青、王矮虎、孫新、張青、花榮、楊志、穆弘、雷橫、范瑞、柴進、呼延灼等。
一般臉譜化妝都是自己化,除了一些較為複雜的臉譜由化妝師幫忙,或演員間相互幫忙。化妝時要先淨面然後用二寸寬的黑布帶將頭髮向後勒緊(即「勒頭」,潮語稱為「頭巾」),這樣能讓肌肉展平。武將的化妝是直接畫在臉上(行內稱為「勾臉」),而文將則要先用手蘸色在臉上揉均勻,接著才開始畫眉、畫眼窩、鼻窩、嘴角、臉膛,最後才畫臉紋。上色也有一定的順序,先黑色,再用白色,最後是其他顏色。因英歌演員是扮演梁山好漢,為表現草莽英雄的形象,有鬍鬚的多用滿髯,而特定人物又有特定鬍鬚,如魯智深用「虯髯」。有的演員有時還會袒露上身,直接畫花紋在身上。至於裡面的女性角色,都是由男子扮演而生的[11]。
英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Us7Xkp


陳宋琪演示英歌舞擊槌的基本動作。潮汕英歌舞鬧春 「火出圈」 傳承人陳宋琪 用熱愛為傳統文化煥新生 - 副刊 - 香港文匯網 https://bit.ly/49kRq5V
集戲劇、舞蹈、武術於一體的潮汕英歌舞在今年中國春節「火出圈」,觀眾隨手拍攝的視頻瀏覽量輕鬆突破百萬。視頻中,一名壯漢領頭,身後幾十名「好漢」雙手持短槌,跟隨鑼鼓節奏且舞且擊,吸引了不少群眾和遊客駐足觀看。據了解,潮陽英歌有可能發源於古老的儺文化,吸收了北方大鼓子秧歌等表演形式,逐漸演變為一種民間舞蹈藝術。老溪西鄉英歌舞隊教練、潮陽英歌省級傳承人陳宋琪說,英歌隊常以36人為演出隊伍編制,對應《水滸傳》中的「三十六天罡」,主要展現小說中梁山英雄的故事。
每逢農曆新年和民俗節慶,潮汕地區「跳英歌」便迎來高峰。英歌舞表演時長不一,有的大型節慶活動會持續整個白天。這對演員的體力、基本功和團隊配合程度提出了很高要求。潮汕英歌隊多屬民間業餘團體,隊員們只能白天上班、晚上練習。「光基本動作『舞槌』就不容易練好。」陳宋琪說,夏天晚上排練結束之後,地上的沙子都被汗水浸濕,濕沙甚至能勾勒出排練的隊形。
為了一天的表演,英歌隊至少要練習半年之久。「穿戴幾斤重的戲服、道具跳十幾個小時,對演員們是很大的考驗。」練習英歌幾十年,陳宋琪的膝蓋半月板已經有些磨損,「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練習的隊伍中」。
女子英歌體現豪邁氣概
大年初一,汕頭市潮陽區文光街道的男女對打英歌閃亮登場。男子英歌取材於小說《水滸傳》,女子英歌同樣有着歷史投射。披紅戴綠的刀馬旦裝束,描繪的是花木蘭從軍或穆桂英掛帥的故事,體現「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豪邁氣概。
今年27歲的西門女子英歌隊副隊長吳燕花小時候常在家鄉看英歌舞演出。「那時還在想,為什麼只有男生才能跳呢?」聽說西門社區招收女英歌隊員的消息後,她報名參與,成為第一屆隊員。
練習英歌舞既能強身健體,又能學習和了解傳統文化,受到家長和學生的歡迎。西門女子英歌隊招收了不少在校上學的女生,在晚上、周末和寒暑假時間進行排練。
「我太喜歡英歌舞了,希望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喜愛這門藝術。」吳燕花經常會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創新的靈感。一次,她在公園看到老人在練習太極,靈光閃現後創作出一套「迴環太極」的新舞步。
如今,英歌舞從最初的動作簡單、套路單一、陣型單調向動作複雜、套路多樣、陣型變化紛繁轉變,英歌服飾的材質和款式也不斷更新。英歌舞的傳承創新既離不開民間民俗活動的紅火,也離不開經濟社會進步的加持。
西門女子英歌隊的隊員們正將這門藝術帶到各地。就讀於廣州華商職業學院的大二學生肖靜彤和師姐鄭媛軒在大學裏組建了英歌舞社團。「現在隊伍已經有20多名隊員,很多報名的同學來自潮汕以外的地區。」肖靜彤說,「相信今年英歌舞的火爆,會讓更多人認識到這種傳統文化的魅力。」 ◆文、圖:新華社
潮汕英歌舞鬧春 「火出圈」 傳承人陳宋琪 用熱愛為傳統文化煥新生 - 副刊 - 香港文匯網 https://bit.ly/49kRq5V


英歌舞的未解之謎發佈日期: 2023-09-20 10:03:05 文章來源: 潮州日報
  今年來,英歌舞持續火出圈,先是潮汕青年街頭跳英歌舞視頻“空降”網絡平台,據說點擊量將近2億;接著是潮汕英歌舞登上央視,繼而潮州英歌舞者驚艷海心沙,至《非遺裡的中國》(廣東篇)走進潮州,單霽祥先生在牌坊街學“舞英歌槌”視頻持續霸屏……這一有著濃鬱地方色彩的國家級非遺項目,究竟起源於哪裡,與其他地方舞蹈相比有哪些特點,英歌舞“熱”,還能持續多遠?本期潮州文化探源,我們邀請中國藝術研究院訪問學者,韓山師範學院音樂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柳劍文作客潮州市社科聯,共同探求問題的答案。
英歌舞的未解之謎-潮州新聞網-潮州日報官方網站 https://bit.ly/49iBVvo
  「網紅」的七種猜想及斷代
  社科聯:早在2006年,英歌舞已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更是持續霸屏網絡,但對於這一「網紅」的身世,至今學界似沒有明確定論。從您多年對英歌舞的研究,您認為英歌舞起源於何時?
  柳劍文:我一直對民族舞蹈有著濃厚興趣,英歌舞是我長期關注對象。2013年,為編寫《英歌舞教學》,我帶領學生到潮汕多個英歌舞團隊走訪、調查、記錄。英歌舞曾經在明清時期潮州府所轄九個縣(大致包括現行政區劃的潮汕地區和梅州市部分縣)廣為流傳,各地的英歌舞有小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以水滸英雄解救盧俊義為主題,整體風格也相似。英歌舞在中國漢族男子大型團體舞蹈中極具代表性,所以有「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潮汕英歌」之說。
  英歌舞始於何時?目前未有準確考證,但學界普遍認為在明代。《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整合·廣東卷》中這樣表述:“英歌的出現,可追溯至明代中期,那時民間歌舞已很活躍,用來祀神、娛神,人民亦用以自娛。”
  這種推斷,一方面來自方志的相關記載,如清順治潮州知府吳穎在其《潮州風俗考》記載,另一方面是各英歌隊師承追溯。英歌舞的傳承一般是從頭槌往下一代一代地傳,有一些英歌隊有族譜記載歷代的傳承,有的以家族方式傳承,有的是師徒傳承。結合各地英歌隊的歷代傳承時間往回推算大概也可以推出明朝中期這樣一個時間。另據文獻記載,潮陽棉城鎮平東鄉原「魚行英歌隊」司鼓手老藝人林茲(1894年生)曾說:「少年時,常見縣城迎神賽會有唱英歌,聽我祖父說,縣城唱英歌起於明朝。」也就是說在歷史當中,明清兩代的英歌在潮汕地區流傳比較廣。我判斷是元末明初,英歌舞可能已經產生雛形,在明朝中期基本定型且廣泛流傳。
  這麼出名的英歌舞,它是怎麼產生的,至今仍未有定論。據我所知至少有7種說法,分別是祭孔儀式說、戲曲說、練武習藝說、外省傳入說、遊神賽會演變說、儺舞說、祈雨說等七種假說,可謂眾說紛紜,真假難辨。此外,也有人認為源自秧歌(實際上外省傳入說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和山東的鼓子秧歌有關),並列舉出這樣的證據:清順治潮州知府吳穎在其《潮州風俗考》中記載:「農者春時數十輩插秧田中,命一人鼓,每鼓一巡,群歌競作,連日不絕,名曰秧歌。」並說「秧」與「英」潮音相近,轉而成“英”。還有人說英歌舞中有表現插秧、拔秧的動作,對應“春時數十輩插秧田中”,故稱為秧歌。但從潮汕地區相對固定的英歌舞表現形式來看,你會發現它與秧歌舞完全不同。
  學者蕭遙天認為英歌源自花鼓,九年前我寫了一篇文章進行辨析,認為從舞蹈生態學的角度來看,英歌舞與花鼓的主題內容、舞者群、表演方式(舞蹈語言)差異極為顯著且播佈區互異,英歌舞源自花鼓可能性微乎其微。舉個最簡單例子,秧歌、花鼓一般有男女對唱對舞,不少是體現男女相悅的,但英歌舞則是完全純男子舞蹈,甚至原本水滸中的女性角色如孫二娘都是男扮女裝。
  至於祭孔儀式說,英歌舞與祭孔樂舞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祭祀舞蹈中,跪、拜動作是獨有的特徵,而英歌舞中就沒有拜的動作,一部分跪的動作為單膝跪,是武術的跪步,與祭祀舞蹈有著本質區別。
  我們研究英歌舞實際上還得區分英歌舞的雛形和成型,它的前身可能是屬於一種一直存在的舞系,類似於軍隊或宮廷當中的“武舞”,這個在民間一般很少見,但如果它是從宮廷或軍隊傳入民間,那麼有兩個關鍵點,第一是從軍隊或宮廷傳入民間的時間點,第二是引入水滸英雄這個故事的時間點。
  水滸英雄梁山泊聚義是宋末的事情,所以它的起源時間不可能超過宋,但是宋朝和明朝之間實際上還夾著一個元代,所以它的產生可能還是和戰亂有點關係,我感覺它產生的比較準確的時間應該是元末明初,然後流入民間以後跟潮汕地方文化的一些元素,包括民間武術結合之後形成現在這種樣式。在明清之間,它可能也有一些流變,但是相對來說比較接近,因此現在看到的這種英歌舞的形式應該是在明朝中期相對定型。
  藝術特色:
  作為文化綜合體的“中華戰舞”
36151695170120828.jpg
  社科聯:結合地方史實,特別是南宋末年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在潮州率領軍民抗元這段歷史,英歌舞源於軍隊駐軍「武舞」也有一定歷史背景?
  柳劍文:對。對於英歌舞產生的來源,我個人認為可能來自古代軍隊當中具有操練性的“武舞”,除了訓練士兵,打了勝仗通常也會跳“武舞”來慶祝,可能每個朝代的“武舞「拿的武器會略有不同,但是它的基本模式都是這種非常威武,並且具有實際的武術對打的方陣。到現在我們的英歌舞還有這種類型的組合,有些是兩個人拿著武器對打,當然英歌舞當中是拿著兩根圓木棍,最初的時候是不是圓木棍應該打個問號,有可能原本其實是拿著各式武器。之所以會拿圓木棍,也有一個很深刻的社會背景:明清兩代尤其是明朝,官府經常查禁武館,沒收刀槍,刀槍被沒收了,他們可能就拿木棍替代。
  另一方面在於他的隊員組成都是男的,連僅有的幾個女性角色一般也是男扮女裝,這種構成規模,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地方部隊,都是一村一鎮最精壯的勞力,所以這種舞蹈意圖指向了軍事鬥爭,它一定不是秧歌花鼓這類農民的自娛自樂,因為它沒有男女之間的對唱,如果有唱的部分,也主要是替天行道這一類。
  社科聯:而且,英歌舞多是在民俗活動開展時出現的,有人認為在這種場合,這108個好漢的出現,實際上是起到一種維護治安作用,特別是在大型民俗活動開展時,前邊應有一支維持治安隊伍,也是一群支持者。假如這樣的話,也是「源自部隊駐軍」推斷一種佐證。而且同潮州其他非遺藝術比,英歌舞似乎更活躍在鄉村?
  柳劍文:對的。基本上都是普寧、潮陽一帶。潮州主要在庵埠文裡。
  社科聯:同其他歌舞形式比,英歌舞有哪些特色?(舞步的、音樂的?)
  柳劍文:舞蹈界常說:「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潮汕英歌。」英歌舞是中國漢族兩大男子群體舞蹈之一,極具代表性;最突出的特徵是持雙棒式的男子團體“武舞”,它不僅有雙人持英歌槌對打的動作,而且有類似軍隊的軍體操式方陣,甚至有排兵布陣的戰陣模型,歌舞的“武舞”特徵比安塞腰鼓還要顯著得多,人們將之形象概括為「中華戰舞」。
  首先它在舞蹈當中是拿著圓木棍跳的,這在中國的舞蹈當中還是比較少的。在秧歌裡面是有個別的舞蹈形像是拿著木棒的,像山東的鼓子秧歌,但它的感覺跟英歌舞完全不一樣,它的木棒兩邊有花墜,動作也不是敲打,更多是男女互動對舞;英歌舞一般是拿著兩根比較粗的英歌槌,主要的舞蹈方式是敲擊發出響亮的聲音,木棒的旋轉擊打也帶有非常強的南拳技法的這種特徵,表演風格粗獷豪放、威猛熱烈。
  第二是它的舞蹈動作和隊形非常具有軍事特徵,就像軍體操和武術技法當中的動作,它還有兩人甚至三人的對打,武術的特點就更強。再加上它跑動的隊形也不是簡單的民間的娛樂型,而是像雙龍出海、田螺圈、梅花陣等等具有明顯的軍事隊形特徵。所以綜合來看,它的“武舞”特徵非常顯著,但是目前在中國的其他地方又很少看到類似的“武舞”,所以我覺得它很可能就是我們某個朝代的軍隊“武舞「流入民間,然後被保存下來。
  潮汕地區很多藝術種類確實也是這樣,它有時候是有源自宮廷或者某個比較大的藝術派系,然後別的地方可能因為戰亂的原因就斷層了,但是潮汕地區就剛好把它保存下來,保存下來之後,又不斷融合、吸收了地方文化其他內容,就變成了一個現在看起來非常經典的樣式。
  在英歌舞的音樂特色方面,英歌舞採用鑼鼓伴奏,以大鼓、月鑼、蘇鑼、大小鈸、欽仔等樂器組成鑼鼓隊,明清之後,因為地方文化的影響,它慢慢帶有潮州大鑼鼓的味道。英歌鑼鼓的鼓點分慢板、中板和快板三種。慢板、中板和快板有三種意義,第一是板稱,二是牌名,三指速度。鑼鼓隊的司大鼓者為宋江,依照宋江的形象裝扮,包括服飾、臉譜,頭飾上有兩根翎毛。其他鑼鼓隊員穿武士服飾,但不扮演具體的水滸人物。
  英歌舞的流派劃分標準也非常多樣,按英歌鑼鼓點分即包括慢板、中板和快板三種,以流傳地域進行分類的如潮陽英歌、普寧英歌、惠來英歌、陸豐甲子英歌等;以英歌槌的握持和運行方式區分的如:實槌、活槌、半活槌,槌法還進一步細分為豎面槌花、橫面槌花、斜擊槌、雙璇槌等諸多亞型,當下在民間的流派創新也非常多元。
  社科聯:從英歌舞的鼓點、配樂看,是否可以推斷英歌舞的產生應在潮州大鑼鼓後?
  柳劍文:梁山英雄聚義、水滸傳形成之後才有英歌舞這是肯定的,但不一定是有了潮州大鑼鼓之後才產生。因為它可以是先產生這個舞蹈,按照軍隊的特點進行鑼鼓伴奏並以這種方式傳承,後來地方性的樂器,如地方性的鑼鼓擊打方法、速度等,才慢慢地融入英歌舞,慢慢產生分化。也有可能是剛開始的伴奏簡單一點,後來慢慢變得複雜。但它肯定是有伴奏的,即使是軍隊當中的武舞,也是會有它特定的樂器伴奏。
  社科聯:這樣看來,似乎也不好說英歌舞的產生,是在潮劇之後?雖說目前看到的英歌舞中後棚有潮劇表演內容。
  柳劍文:對,誰先誰後很難判斷,我個人認為它可能在發展當中會互相影響,有所交融。有些人認為英歌舞起源於潮劇,其實潮劇產生的時間大概也在元末明初這個時間段,有一種說法就是民間的英歌隊在跳舞之前會祭拜戲神田元帥,也是潮
  劇表演之前會隆重祭拜的。關於田元帥的原型有多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是田元帥在唐玄宗時是任宮廷樂師的雷海青,負責掌管翰林梨園子弟,因奉旨平番而加封元帥。後犯殺頭罪,朝廷念他有功勞且唐玄宗喜歡音律,便不予斬首。
  (粵東和福建)民間戲劇供奉田元帥為戲神,而有一些英歌隊在跳舞之前也有這個儀式,因此有可能在最初產生的時期這群人有所交叉,我們用一個舞蹈生態學的術語來形容就是“舞體”,共同催生和傳衍一個地方舞種的群體被稱為“舞體”,它不一定只是跳舞的人,還包括這種舞蹈形式的一些組織者、傳播者,甚至是觀眾,這些人的集合稱為舞體。最初表演潮劇和英歌舞的人可能是相互交融、交叉發展的。
  社科聯:正是由於這種交融交叉,今天的英歌舞才有這麼豐富的展示形式?
  柳劍文:是,英歌舞綜合了多種元素,這也是它迷人之處。從故事來看,源自水滸傳;服飾是潮繡,所有的英歌舞服裝以前都是潮劇這些做戲服的師傅製作的,至今各地英歌舞隊的服裝仍會到潮州古城這邊來購買。臉譜的繪製則是美術層面,也包含了一些人文底蘊;伴奏音樂是潮州大鑼鼓,表演中涉及的還有中棚、後棚有很多歌舞小戲例如桃花過渡等是潮劇經典劇目的折子戲,也是對傳統戲劇的一種傳承。所以,它是許多潮州優秀傳統藝術文化的集大成的體現。
  社科聯:如果按照「軍隊駐軍流傳下來的武舞」的說法,為什麼英歌舞在國內其他地方似乎沒有看到,或者是否有接近的舞蹈?
  柳劍文:英歌舞在國內主要播佈區為廣東潮汕地區,潮陽和普寧最興盛,惠來、揭西、潮安、澄海、陸豐等也有活動。
  這種傳播模式其實是由外源性和內源性構成的,它一定會有一個特殊的觸發點。英歌舞在潮汕地區非常典型,而且確實在全國其他地區都沒有這種特殊的舞蹈現象,一定有特殊的背景和條件在支撐它形成這種特殊的現象。只是目前還沒有足夠多史實或證據來還原它​​所形成的歷史路徑。
  潮汕地區還有幾個比較獨特的歷史背景,首先是明初實施海禁,海禁其實對整個東南沿海都會有影響,但是似乎對潮汕地區的影響比較突出。英歌舞也主要產生於潮汕沿海地區。
  有趣的是,福建、粵東沿海地區,也存在著少量以水滸英雄為主題的舞蹈或民俗體育形式。如在汕頭南澳島還曾經流傳過一種舞蹈,叫「車子鼓舞」。福建也有這種舞蹈,但是福建的車鼓舞跟南澳的車鼓舞還是不同的亞類型,它不是像英歌舞這樣群體性的男子舞蹈,但也是三五個人或者七八個、十幾個人集中起來的舞蹈,相同是他們的故事主題都是水滸傳當中的某一段。同時,在福建廈門有個村也曾經流傳過一種叫「宋江陣」的接近舞蹈,但其實更像武術表演的一種民俗活動,這種民俗活動後來也傳到台灣。雖然叫“宋江陣”,但表演者其實並沒有扮演水滸英雄形象,只是穿著武士的服裝。連結起來看,是否可以推想:明初到明朝中期,潮汕地區乃至福建省存在著一個引入《水滸傳》故事,形成民間舞蹈的時間段,這些舞蹈屬於同一種故事主題的三個不同的亞系,但是因為它們形成原因不同,所以其表現形式的區分就非常明顯。
  其實在福建還有一種非常顯著的武舞,叫藤牌舞——用藤做成一個盾,然後一手拿盾,一手拿刀。這個舞蹈的起源據說是明代中期戚繼光帶領的部隊在福建這邊抗倭取得勝利,群眾一來是很崇拜這樣一位抗倭英雄,二來是認為他們的武功又厲害又實用,於是把他們的東西學下來,當然也有可能是一些戚繼光部隊的士兵留在福建,然後把武舞流傳下來。這又給我們一種啟發:除了戚繼光,當時有沒有可能也有其他部隊或者更早時間段的宋代軍隊,駐紮潮汕以後他們的武舞被地方的民眾喜歡並把它學下去,或者這些軍隊的人在當地定居,將其傳承下來?
  社科聯:在您編寫的《英歌舞教程》中還提到英歌舞的陣容還講究方位,包括五行八卦、金木水火土等的講究?
  柳劍文:是,聽說隊形裡面有這樣講究,但一般這「秘密」是掌握在隊長或頭槌那裡。
  傳播與發展:
  傳統藝術的國際影響與當代價值
  社科聯:英歌舞活躍的範圍,是否僅限於潮汕地區?
  柳劍文:英歌舞在國內主要播佈區為廣東潮汕地區,潮陽和普寧最興盛,惠來、揭西、潮安、澄海、陸豐等也有活動。
  歷史上,英歌舞曾經伴隨著潮汕人移民向外傳播,在國內曾傳播到福建,並由福建傳播到台灣地區。在國外,則隨潮籍華僑傳到東南亞國家,尤其是泰國。據悉目前泰國還有幾個府有英歌舞活動。其中有據可查的是普寧泥溝英歌隊旅泰華僑珂山(1917年生),在泰國親自教了三個英歌隊。英歌舞的傳播主體是潮汕人(核心人物是英歌舞藝人);傳播受眾主要為潮汕人後代,最常見的傳播形式是伴隨潮汕人的遊神賽會民俗活動一起傳播,其傳播途徑主要為師承式的組織傳播,所以即使到了泰國,英歌舞依然保存著原來的精髓和主要風格特點,傳播效果總體上較好。
  社科聯:你認為今年以來,英歌舞火出圈的原因是什麼?接下來的前景如何?它的火爆,對潮州傳統文化走進當代生活的啟示?
  柳劍文:今年以來,英歌舞火爆出圈的原因至少有幾個方面:首先,英歌舞是極具特色的男子群體棒舞,剛健威武、粗獷豪放、氣勢磅礴的舞蹈風格具有很強的視聽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其次,英歌舞飾演的水滸英雄人物因其匡扶正義、除暴安良、替天行道深入人心,舞蹈帶給人正能量的藝術享受。第三,英歌舞的歷史源遠流長又頗具神秘色彩,讓人很有興趣。第四,英歌舞的各種短片經過民間自媒體的超量級點擊率和廣泛傳播,在民間已經積累了強大的人氣,又經過中央級和廣東省主流媒體的廣泛報道,包括電視、報紙、網站、客戶端等不斷放大,最後形成了超大規模的正能力傳播效果。第五,疫情三年,許多大型聚焦的民俗活動包括英歌舞常規巡演已經停辦三年,大家憋了很久,今年春節終於可以恢復部分民俗活動。英歌舞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於中華民族眾志成城、戰勝疫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想像和心理需求。
  最後,從把英歌舞當作運動來推廣的角度來說,它的強身健體的功能是非常強的。英歌舞對於提升動作協調性、體能、速度、力量、耐力等都有很好的鍛鍊效果,這其實對我們當代的青少年也是非常重要的。前幾年,我在韓師開英歌舞選修課,當時報名的人不少,效果也很好。
  英歌舞的火爆具有堅實的基礎,預計將持續一段時間。如果廣大幹部群眾能夠進一步精心策劃,把英歌舞、潮州音樂、潮劇、潮繡、潮州木雕、潮州陶瓷等非遺項目和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特色小吃統籌起來,有機融入潮州古城特色旅遊中去,不僅可以更好地傳承潮州文化,為教育、為培養非遺特色人才添磚加瓦,而且以潮州文化助推旅遊強市,也能為潮州經濟社會的高品質發展貢獻。
  由潮州市社科聯潮州日報社共同主辦
  文字整理:海濱暮色藝萌英歌舞的未解之謎-潮州新聞網-潮州日報官方網站 https://bit.ly/49iBVvo

潮汕英歌舞/英歌,又稱秧歌、鶯歌等,起源於明代中期。是流行於潮汕英歌舞/英歌,又稱秧歌、鶯歌等,起源於明代中期。是流行於潮汕英歌舞/英歌,又稱秧歌、鶯歌等,起源於明代中期。是流行於潮汕英歌舞/英歌,又稱秧歌、鶯歌等,起源於明代中期。是流行於潮汕英歌舞/英歌,又稱秧歌、鶯歌等,起源於明代中期。是流行於潮汕英歌舞/英歌,又稱秧歌、鶯歌等,起源於明代中期。是流行於潮汕英歌舞/英歌,又稱秧歌、鶯歌等,起源於明代中期。是流行於潮汕英歌舞/英歌,又稱秧歌、鶯歌等,起源於明代中期。是流行於


兔年正月初一,廣東汕尾陸豐市甲子鎮舉辦甲子英歌巡遊活動。(陳鏗銓、蔡華鎮攝)潮汕英歌“火出圈”,“中華戰舞”鬧嶺南-新華網 https://bit.ly/3vZ2RSx
  特定步伐配合“咚咚鏘、咚咚鏘”的鑼鼓節奏,古裝扮相的表演者手裏的舞槌上下翻飛,對敲而舞,鼓聲、吼聲交織,鏗鏘有力,氣勢如虹。
  這是潮汕地區集戲劇、舞蹈、武術于一體的英歌舞。今年春節期間,英歌舞“火出了圈”,本地群眾和四方遊客掌聲雷動,相關視頻在多個網絡平臺熱傳,甚至有人不遠千裏驅車到潮汕鄉村“現場看一眼英歌”。
  這種流行于廣東汕頭、揭陽、潮州、汕尾等潮汕地區的傳統藝術,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因其“又老又潮”,被不少網友稱為“民間街舞”“中華戰舞”。
  在有人感慨“年味變淡”的當下,英歌舞正頑強地展現出傳統文化的另一種生命力。
  英歌之魅
  英歌舞還火到了國外。1月22日,為慶祝農歷春節,泰國春武裏府帕那尼空縣的一家購物中心組織了一場英歌舞表演,當地40多人組成的表演隊吸引了大量市民遊客駐足觀看
  英歌舞今春有多火?
  “又炫又燃”“傳統文化氛圍真濃厚”“下次春節想去潮汕地區了,不為別的,只想看英歌舞”……在各種社交媒體和移動平臺上,曾經的地方舞蹈英歌舞迅速躥紅,與英歌相關的話題和視頻“霸屏”各大網絡平臺。
  春節期間,慕名前來觀看“肥蛇”表演的遊客從山東、吉林、北京、安徽等地,來到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老溪西社區。
  老溪西鄉英歌隊隊員陳志輝身材健碩,在英歌隊的最前排舞蛇領隊,故被網友贈以綽號“肥蛇”。陳志輝告訴記者,春節前他的抖音粉絲數只有兩三千人,過完年粉絲數量漲了將近十倍,甚至有粉絲從浙江驅車千余公里趕來找他合影。
  正月初一上午,汕頭市潮陽區文光塔廣場鑼鼓喧天,眾多青年敲槌邁步。他們矯健的身姿、豪邁的氣勢,吸引了不少過路遊客。
  “非常精彩,第一次看英歌舞表演,覺得很新奇。這個習俗挺好的,今天帶我的小孩子一起來看,也讓他感受一下這邊的文化。”江西遊客吳先生説。
  潮州市潮安區即將參加演出的文裏英歌隊在夜間進行排練。即使演員沒有帶粧上陣,還是有不少市民圍觀。粗獷多變的步伐、漂亮靈動的槌花讓觀眾目不暇接,現場響起陣陣掌聲。
  英歌舞還火到了國外。1月22日,為慶祝農歷春節,泰國春武裏府帕那尼空縣的一家購物中心組織了一場英歌舞表演,當地40多人組成的表演隊吸引了大量市民遊客駐足觀看。
  在網上流傳的英歌舞短視頻下方,有網友評論道:“這才是中國傳統節日該有的樣子,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傳承。”
  來自吉林省吉林市的遊客張學萍帶著全家到潮汕地區過年。看完英歌舞、回到吉林之後的他依然意猶未盡,給陳志輝發資訊感慨説,英歌隊“保護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跳出了英歌舞的靈魂”。
  張學萍7歲的孩子還錄制了一段視頻發給自己的“偶像”。他擺出英歌舞的姿勢説:“親愛的‘肥蛇’叔叔,我看了你的英歌舞,你跳得真好,我要回家了,以後我還來!”
  英歌之源
  已經成為民間和學界主流共識的是,當代英歌舞與《水滸傳》故事緊密相關
  英歌舞“南舞北相”令人稱奇,給人印象“溫和婉約”的嶺南,為何産生如此威猛豪邁的“民間街舞”?
  英歌舞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其産生、發展、演變過程較少文字記載,有籍可考的歷史不過四五百年,其源頭有許多不同版本。
  據《潮陽縣志》記載,“從明代開始,潮陽始有英歌”。《潮汕民俗大典》列舉了幾種英歌舞由來的説法,包括由古代祭祀儀式儺舞進化而來,由山東大鼓子秧歌等戲曲演化而來,為反抗官府豪強而創編用于傳武習藝而來等。
  也有學者認為,“南舞北相”的英歌舞是中原文明向南傳播與嶺南本土文化結合的産物。相傳南宋時期中原軍隊南下,將山東鼓子秧歌和鳳陽花鼓等北方秧歌帶到今天的潮汕地區,在與當地文化融合之後形成了英歌舞。
  “農者春時數十輩插秧田中,命一人撾鼓,每鼓一巡群歌競作,連日不絕,名曰‘秧歌’”,這是清順治潮州知府吳穎《潮州風俗考》中的記載。有人認為,秧歌的“秧”在潮汕方言中與“英”字相近,在民間輾轉流傳,久而久之便轉化為“英歌”。
  大部分研究者傾向于認為,英歌舞並無單一起源,這些來由都可能是其在漫長歷史中變化發展的一部分。以潮陽英歌為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公開資料顯示,當地英歌是漢族民間廣場舞蹈和儺文化形態的延續,在延續中有一定變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漸演化為英歌舞,成為潮陽地區一種具有獨特表現形式的民間舞蹈藝術。
  汕頭市潮陽區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翁木順説,從演員面具臉譜的發展變化可以看出端倪——早年的臉譜和儺舞相似,後來戲劇角色佔據了主流,如今則主要借鑒小説《水滸傳》中的人物形象。
  已經成為民間和學界主流共識的是,當代英歌舞與《水滸傳》故事緊密相關。民國時期曾任潮州文獻館主任的翁輝東輯錄:“潮州有唱秧歌之戲,每春二三月,鄉社遊神,常常見之……觀現在秧歌之遊唱,其前導有燈籠,榜曰‘大鬧花燈’,次飾水滸傳梁山泊好漢多人,最多者符一百零八人之數,敷演假慶鬧元宵,攻大名府故事。”
  如今,潮汕地區英歌隊舞者多為雙數,或36人、或72人,最多曾至108人,表演時每人手執一對彩色木棒,配合鑼鼓點和吆喝,揮動雙棒交錯翻轉叩擊,邊走邊舞。
  潮陽區銅盂鎮老溪西英歌隊始建于1984年。該英歌隊教練陳宋琪説,英歌隊常以36人為演出隊伍編制,對應《水滸傳》中的“三十六天罡”,主要展現小説故事中梁山英雄攻打大名府的過程。
  很多初看英歌舞的觀眾心中都有不少問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問題是,“領隊扮演的是什麼人?手裏拿條黑白相間、能屈能伸的是什麼東西?做什麼用?”
  原來,領隊扮演的是《水滸傳》裏的“時遷”,手裏拿的物件是“蛇”。陳志輝説,扮演“時遷”的他首發探路,相當于整個英歌隊的“靈魂”。之後便是“頭槌”“二槌”“三槌”“四槌”,分別扮演李逵、關勝、魯智深、武松,擺出猛虎下山的動作。此後“梁山好漢”依次出場亮相,變換出攻城戰陣的各種隊形,如“雙龍出海”“四虎並驅”“粉蝶採花”等。
  在汕頭潮陽、揭陽普寧、汕尾陸豐等地,許多鎮街都有英歌隊,有些鎮甚至同時擁有幾支不同風格或不同年齡結構的英歌隊伍。僅潮陽一區,就至少有上百支英歌舞隊。
  不同鎮街的英歌舞表演風格、角色分配都略有差異,但表演幾乎都取材于梁山好漢故事,其動作威猛陽剛、服飾色彩鮮艷、音樂熱鬧歡快。翁木順説,英歌舞表演以剛勁、奔放的舞姿,構成了威武、豪邁的氣勢,給人以力與美的震撼,“在潮汕人眼裏,英歌就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徵。”
  氣勢磅薄,威武奔放,充滿陽剛之氣,威猛不遜北方安塞腰鼓,“這才是‘中華戰舞’!”網友不吝如此評價潮汕英歌舞。
  英歌之技
  英歌舞表演時長不一,有的大型節慶活動會持續整個白天。這不僅對演員的體力是巨大的挑戰,也對演員的基本功和團隊配合默契程度提出了很高要求
  每逢農歷新年和民俗節慶,潮汕地區“跳英歌”便迎來高峰。
  英歌舞表演時長不一,有的大型節慶活動會持續整個白天。這不僅對演員的體力是巨大的挑戰,也對每個演員的基本功和團隊的配合默契程度提出了很高要求。
  潮汕地區英歌隊多屬民間業余團體,演員均是利用閒暇時間參與排練。潮陽英歌省級傳承人、老溪西鄉英歌隊教練陳宋琪説,隊員們白天要上班,基本只能晚上組織練習,夏日廣東,夜裏溫度也會超過30攝氏度,練習過後演員都像水浸過一樣,渾身濕透。
  英歌舞的基本動作是“舞槌”,舞時每人各執兩根被稱為“槌”的圓形短木棒,雙腳成騎馬蹲襠步,提腿向橫躍動,雙手隨鑼鼓節奏上下左右對擊木棒,頭和身體隨之自然晃動。
  “這些雖然是基本動作,但很不容易練好。”陳宋琪拿起兩根槌邊敲擊邊説,以前村裏排練場地還沒硬底化,排練結束之後,地上的沙子都被汗水浸濕了,濕沙能勾勒出演員排出的隊形。
  為了一天的“跳英歌”,英歌隊至少要練習半年之久。演出當天,隊員們淩晨4點鐘就要起床去祠堂化粧,幾十名演員既要畫面具臉譜,又要裝扮更衣,有的角色還需要戴上假肚子等道具。天亮後,表演正式開始。英歌隊一路走一路跳,中午短暫吃飯休息後,下午還要繼續巡遊,直到太陽落山方才結束。
  “這一路英歌槌打過來,中間不能休息,而且氣息不能斷,必須一鼓作氣把氣勢打出來。”陳宋琪説。
  “肥蛇”陳志輝已有20年練舞的經歷,他負責扮演的“時遷”也起到整支隊伍指揮者的角色。何時變隊形,何時換舞步,都由他根據隊伍行進的節奏和環境情況發出指令。
  “表演時我嘴裏會銜一支哨子,靠吹哨節奏的變化告訴隊員們什麼時候跑起來、什麼時候停下來、什麼時候變動作。”陳志輝告訴記者,他手中的道具蛇則是“指揮棒”,為身後的隊友提供指引。
  “比如我在行進過程中突然停下來,弓步下蹲,蛇頭朝下,正在兩列行進的隊伍就會停下來,變成兩人面對面的對槌舞。”陳志輝説。
  想舞好英歌,既要不懈堅持,也要有好的道具。除了“時遷”扮演者手中的“蛇”,對其他英歌隊員來説,最重要的就是一副英歌槌了。
  潮陽區西門女子英歌隊總教練陳坍鵬説,男子英歌槌長約52釐米,兩支一副重量一斤半左右。英歌槌要挑選優質木材加以制作,才有足夠的硬度和重量,敲擊起來聲音才更響亮,更能展現英歌舞的恢宏氣勢。
  “英歌槌要連續揮動十幾個小時,加上身上戲服、道具的重量,每次演出對演員們都是一次考驗。”練習英歌幾十年,陳坍鵬的膝蓋半月板已經有些磨損,“但演員們毫無怨言,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家鄉的使命感、榮譽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練習的隊伍中。”
  英歌之變
  “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英歌服飾、道具才能不斷更新迭代,英歌隊才能不斷創作出優秀的舞步和動作,輔以更多的傳播手段和平臺,這是英歌舞這樣的優秀傳統文化火遍全網背後的深層原因”
  大年初一,汕頭市潮陽區文光街道,當地首創的男女對打英歌閃亮登場。參演的潮陽西門女子英歌隊由54名隊員組成,為觀眾演繹出一場“巾幗不讓須眉”的精彩演出。
  男子英歌取材于小説《水滸傳》,女子英歌同樣有自己的歷史投射——披紅戴綠的刀馬旦裝束,描繪的是花木蘭從軍或穆桂英挂帥的故事,體現了“誰説女子不如男”的豪邁氣概。
  早在上世紀50年代,伴隨著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西門女子英歌隊應運而生。然而,由于社會經濟、歷史原因,女子英歌在誕生後不久便陷入停滯。直到2011年,西門社區重新組建女子英歌隊,請來健在的老隊員指導培訓,才讓女英歌“血脈”得以賡續。
  今年27歲的吳燕花是西門女子英歌隊副隊長。小時候她在家鄉看過英歌舞演出。“非常喜歡英歌舞,那時還在想,為什麼只有男生才能跳呢?”聽説西門社區招收女英歌隊員的消息後,她趕緊報名參與,成為第一屆隊員。
  練習英歌舞既能強身健體,又能學習和了解傳統文化,受到潮陽地區家長們的歡迎。西門女子英歌隊招收了不少十二三歲至二十來歲的女生,主要在晚上、周末和寒暑假時間進行排練。
  為了能長期“跳英歌”“教英歌”,吳燕花辭去了幼兒園教師的工作,轉行開了一家美甲店。“我實在太喜歡英歌舞了,希望能把傳統文化保護好、發揚好,讓更多的人了解、喜愛這門藝術。”吳燕花説,“當老師比較忙,沒辦法保證每天排練,自己開店時間可以自己控制,我就果斷地換了工作。”
  “因為熱愛,所以創作。”為了更好表現女生的颯爽英姿,吳燕花經常會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一次,她在公園看到一群老人在練習太極,回家就開始調整隊形和舞步,創造出一套“回環太極”的新舞步。
  在不斷的創新中,英歌舞從最初的動作簡單、套路單一、陣型單調向動作復雜、套路多樣、陣型變化紛繁轉變。對英歌服飾也進行了材質和形象改造,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
  專家認為,英歌舞的傳承創新既離不開民間民俗活動的紅火,也離不開經濟社會進步的加持。年過七旬、祖籍潮汕的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陳鴻宇感慨,如今的英歌舞比過去好看多了,“跳英歌的招式更豐富,服裝更漂亮,陣勢更氣派。”
  陳鴻宇説:“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英歌服飾、道具才能不斷更新迭代,英歌隊才能不斷創作出優秀的舞步和動作,輔以更多的傳播手段和平臺,這是英歌舞這樣的優秀傳統文化火遍全網背後的深層原因。”
  西門女子英歌隊的隊員們正將這門源于潮汕的藝術帶到各地。就讀于廣州華商職業學院的大二學生肖靜彤和師姐鄭媛軒,在大學校園裏組建了一個英歌舞社團,她們正期待著開學後的訓練。
  “我到廣州讀書後就跟老師商量想組建一支英歌隊,現在隊伍已經有20多名隊員,很多報名的同學來自潮汕以外的地區。”肖靜彤説,“相信今年英歌舞的火爆,會讓更多人認識到這種傳統文化的魅力。”(記者詹奕嘉、洪澤華)潮汕英歌“火出圈”,“中華戰舞”鬧嶺南-新華網 https://bit.ly/3vZ2RSx
--------------------
英歌舞 (漢族舞蹈形式之一)英歌舞(漢族舞蹈形式之一)_百度百科 https://bit.ly/484MilF
英歌舞,是潮汕的非遺文化, [27]  潮汕地區英歌舞是一種糅合南派武術、戲劇等地方藝術為一體的民間廣場舞蹈,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 [1]  。流行於廣東省潮汕地區的普寧、揭陽、惠來、潮陽、陸豐、潮州及福建省的漳州等地區 [18]  [20]  [23]  ,中國香港 [4-6]  和泰國 [7-8]  等地也流行。火遍全球的英歌舞被羣眾親切地稱之為“中華戰舞”或“中華街舞” [25-26]  。英歌舞作為潮汕文化的一部分,已流傳了四百多年。 [27] 
潮汕地區英歌舞集戲劇、舞蹈、武術於一體 [12]  ,具有獨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陣法。既似土風,又似武舞。它以剛勁、雄渾、粗獷、奔放的舞姿,構成了磅礴、威武、強壯、豪邁的氣勢,給人以力與美的震撼。英歌舞所表演的角色均為《水滸傳》中的英雄豪傑,但表現手法十分概括寫意,既不敍述故事情節也不表現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戰鬥情景和熱烈氣氛,塑造英雄整體的形象。通過人物造型、服飾道具、形體動態、音響節奏等藝術處理,從整體上體現一種男性的剛健之美 [21]  。英歌舞中的舞蛇是源自閩南民系對蛇的崇拜。 [24] 
英歌舞屬漢族廣場情緒舞蹈,其主要表演形式為大型集體舞,舞者雙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對擊,動作健壯有力,節奏強烈。舞后還有歌舞小戲,稱“英歌后棚” 。英歌舞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其產生、發展、演變過程較少文字記載,有籍可考的歷史不過四五百年,其源頭有許多不同版本。 [12]  2006年5月20日,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英歌的源流眾説紛紜,有幾種説法,有水滸説、儺起源説、從山東經莆田再入潮説、外江戲説、練武説、綜合説。 [18] 
儺文化説
從時間序列上看,儺文化是目前關於潮汕英歌源流的最古老的説法。儺文化發源的時期,潮汕大地尚處於一片荒蠻,先民的神鬼意識和圖騰崇拜是儺文化產生的基礎。現代英歌舞多附會為“水泊梁山108將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其實這只是“流”,儺文化才是它的“源”。首先,英歌舞始終保持着“驅鬼逐疫”的實用功能,在過年或其他民俗節日裏演出;其次,英歌舞不戴面具而畫臉譜,這是儺面具的進化形式;《水滸傳》中並無英雄舞蛇,英歌隊伍中探路的舞蛇源自閩南民系對蛇的崇拜。 [24] 
《潮汕民俗大典》列舉了幾種英歌舞由來的説法,包括由古代祭祀儀式儺舞進化而來,由山東大鼓子秧歌等戲曲演化而來,為反抗官府豪強而創編用於傳武習藝而來等。也有學者認為,“南舞北相”的英歌舞是中原文明向南傳播與嶺南本土文化結合的產物。相傳南宋時期中原軍隊南下,將山東鼓子秧歌和鳳陽花鼓等北方秧歌帶到今天的潮汕地區,在與當地文化融合之後形成了英歌舞。有人認為,秧歌的“秧”在潮汕方言中與“英”字相近,在民間輾轉流傳,久而久之便轉化為“英歌”。 [12] 
練武習藝説
韓山師範學院體育學院副教授柳劍文多年以來致力於潮汕英歌研究。他認為,英歌是男子羣體武舞,與農事、婚戀無關,並非源自秧歌或花鼓;舞者手持尺餘雙棒或一手持棒一手握鼓,服裝為武士裝扮,頭槌、二槌等主要演員按所扮人物畫臉譜,其餘演員泛指梁山好漢,動作帶有明顯的南拳武技特徵,具有潮汕本地特色;而大型隊舞、戰陣具有軍樂特徵,其主要淵源在武舞,整體表演形式雜糅了戲劇和武術對打,是本土性與外源性盤根錯節所致。
明清兩代的潮汕地區社會矛盾尖鋭,粵東鄉村初步形成了大鄉與小鄉、大姓與雜姓對立的、壁壘森嚴的格局。方耀在《照軒公牘拾遺》中記錄,“潮郡民俗強悍,土匪眾多,由來久矣”“其強橫為一省之最”。鄉社多設武館,民眾亦喜習武,但武館常遭查禁,沒收刀槍,農民唯有將長棒截短,結合南拳馬步習武,後演變為英歌舞。 [24] 
揭陽市潮汕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歐俊勇認為,英歌舞表演氣勢雄渾、粗獷奔放,這些特點與民眾賦予民間信仰避災驅邪、禳福祛禍的功能相吻合。同時,潮汕地區也有濃厚的遊神傳統,英歌舞的表演也能給遊神活動增添氣氛。所以英歌舞與潮汕民間信俗活動關係緊密,是不少地區遊神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節目類型。 [24] 
大部分研究者傾向於認為,英歌舞並無單一起源,這些來由都可能是其在漫長曆史中變化發展的一部分。已經成為民間和學界主流共識的是,當代英歌舞與《水滸傳》故事緊密相關。 [12]  不管發源於哪裏,不管有多少傳説,今天的英歌都是數百年來祖輩們留下的文化瑰寶,並在當下持續展現鮮活的生命力。 [19] 
漳州《英歌舞》源於廣東省普寧縣。廣東潮汕地區與漳州市是近鄰,語言相通,民間夙有往來,抗日戰爭期間,潮汕事局緊張,不少潮汕百姓移居閩南各地。《英歌舞》藝人李記河、李明等就是於1942年由普寧縣遷移到漳州來定居的。他們帶來了家鄉的風俗習慣,也將《英歌舞》帶到了漳州,《英歌舞》傳入漳州後,在生根發芽成長的過程中與當地的民間藝術不斷交流,兼容幷蓄,慢慢地融進了當地的民間藝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得到了當地人們的承認。已成為漳州市人們喜聞樂見的、節日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民間舞蹈表演形式。 [23] 
表演特點
臉譜妝容
英歌臉譜
英歌臉譜 [18]
英歌隊一般設有兩領舞者,分別為紅面紅須的“頭槌”,多裝扮為秦明或關勝;黑麪黑鬚的“二槌”,裝扮成李逵。另外“舞蛇者”為時遷,主要是協助指揮引舞。有些可能還有“三槌”魯智深,“四槌”武松。司鼓的扮演者一般為宋江或林沖,這是臉譜最常見的。此外有些英歌隊還有舉號令旗的公孫勝,這些角色比較固定,也為觀眾熟悉。其他就不太固定,但一般有顧大嫂、孫二孃、史進、解珍、解寶、杜遷、宋萬、孔明、孔亮、李應、鄒淵、鄒潤、劉唐、楊雄、凌振、張順、燕青、王矮虎、孫新、張青、花榮、楊志、穆弘、雷橫、範瑞、柴進、呼延灼等。 [18] 
一般臉譜化妝都是自己化,除了一些較為複雜的臉譜由化妝師幫忙,或演員間相互幫忙。化妝時要先淨面然後用二寸寬的黑布帶將頭髮向後勒緊(即“勒頭”,潮語稱為“頭巾”),這樣能讓肌肉展平。武將的化妝是直接畫在臉上(行內稱為“勾臉”),而文將則要先用手蘸色在臉上揉均勻,接着才開始畫眉、畫眼窩、鼻窩、嘴角、臉膛,最後才畫臉紋。上色也有一定的順序,先黑色,再用白色,最後是其他顏色。因英歌演員是扮演梁山好漢,為表現草莽英雄的形象,有鬍鬚的多用滿髯,而特定人物又有特定鬍鬚,如魯智深用“虯髯”。有的演員有時還會袒露上身,直接畫花紋在身上。至於裏面的女性角色,都是由男子扮演的。 [18] 
英歌舞(漢族舞蹈形式之一)_百度百科 https://bit.ly/484MilF

「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潮汕地區英歌舞是一種糅合南派武術、戲劇等地方藝術為一體的民間廣場舞蹈。流行於广东省潮汕地區的普宁、揭阳、惠來、潮阳、陆丰、潮州及福建省的漳州等地區,中國香港和泰国等地也流行。火遍全球的英歌舞被羣眾親切地稱之為“中華戰舞”或“中華街舞”。
潮汕地區英歌舞集戲劇、舞蹈、武術於一體,具有獨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陣法。既似土風,又似武舞。它以剛勁、雄渾、粗獷、奔放的舞姿,構成了磅礴、威武、強壯、豪邁的氣勢,給人以力與美的震撼。英歌舞所表演的角色均為《水滸傳》中的英雄豪傑,但表現手法十分概括寫意,既不敍述故事情節也不表現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戰鬥情景和熱烈氣氛,塑造英雄整體的形象。通過人物造型、服飾道具、形體動態、音響節奏等藝術處理,從整體上體現一種男性的剛健之美。英歌舞中的舞蛇是源自閩南民系對蛇的崇拜。
英歌舞屬漢族廣場情緒舞蹈,其主要表演形式為大型集体舞,舞者雙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對擊,動作健壯有力,節奏強烈。舞后還有歌舞小戲,稱“英歌后棚” 。英歌舞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其產生、發展、演變過程較少文字記載,有籍可考的歷史不過四五百年,其源頭有許多不同版本。2006年5月20日,入選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吳川飄色藝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末,吳川黃坡的四鄉八村常常舉行遊神賽會-廣東省吳川市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是一門集戲劇、音樂、美術、魔術、雜技、力學於一體的綜合造型藝術-2000年,正式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設計出《哪叱出世》戲劇片斷:一個身穿紅綾兜,手執紅纓槍的小孩,立在可以開合蓮花上。因為蓮花是向上翹起的,所以稱作翹色。小哪叱在蓮花上迎風飛飄,故又稱為飄色。這套飄色展出後,遊遍黃坡,轟動全縣。人們都覺得很奇怪,一根手指般大的花梗上開着花朵,怎麼能站立個小孩?由飄色、泥塑和花轎組成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