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圃後來宅第轉手成為閣臣文震孟的住所「藥圃」,並由其弟文震亨(1585-1645)規畫藥圃園林。  文震亨為明代造園名家,藝圃園治歷經袁、文兩代創置,在蘇州園林中已小有名氣,明清之際,雖一度曾因戰火而荒蕪,然而經過姜埰、實節父子兩代經營
-------------------------------
文震孟(1574年—1636年),字文起,號湛持[1],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祖籍湖廣衡州府衡山縣,明末政治人物、書法家,狀元。
家世
書畫家文徵明曾孫,篆刻家文彭孫,文震孟生於萬曆二年(1574年),其風貌秀偉,劍眉插鬢,與弟文震亨二人,被鄰里譽為「雙林」。
生平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文震孟弱冠之年即以《春秋》舉鄉試,此後十上春宮。天啟二年(1622年),中式壬戌科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為官剛正不阿,直指皇帝諸事不理,猶如「傀儡登場」,忤逆魏忠賢,遭到廷杖,鐫級被逐[2]。
明思宗即位,任日講官、少詹事,秉直言政,崇禎三年(1630年)文震孟進講《魯論》「君使臣以禮」一章,反復規諷,崇禎即降旨將入獄的刑部尚書喬允升、侍郎胡世賞釋放。又一次,文震孟進講《五子之歌》,崇禎帝翹起二郎腿,講至「爲人上者,奈何不敬」時,文震孟注視崇禎帝的腿,皇帝連忙把腿放下。
崇禎八年(1635年)六月,特擢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參預機務。與首輔溫體仁不和,責文震孟「徇私撓亂」,於十一月初七日奪官,崇禎九年(1636年)逝世。朱由崧在南京稱帝,追諡文肅。
成就
文震孟書跡遍天下,一時碑版署額與文徵明相埒。文震孟酷愛《楚辭》,頗有自比屈原之意。
文震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q0bTh
-------------------
文震亨(1585年—1645年),字啟美,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祖籍湖廣衡州府衡山縣,明末畫家。
生平
文震亨生於萬曆十三年(1585年),是書畫家文徵明曾孫,篆刻家文彭孫,文震孟弟。天啟六年(1626年)選為貢生。曾參與五人事件,營救被魏忠賢迫害的周順昌。
崇禎年間為中書舍人,武英殿給事。曾任職於南明,遭到阮大鋮、馬士英等排擠,辭官退隱。
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占蘇州後,避居陽澄湖。清軍推行剃髮令,自投於河,被家人救起,絕食六日而亡。
文震亨家富藏書,長於詩文繪畫[1],善園林設計,著有《長物志》十二卷[2],為傳世之作。並著有《香草詩選》、《儀老園記》、《金門錄》、《文生小草》等。近年有學者從明代物質文化的角度深入探討文震亨的《長物志》[3]。
文震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kwUcC
------------------
文震亨,字啟美,號木雞生。他出身自明代蘇州極具影響力的文藝世家。自其曾祖父文徵明(1470-1559)開始,文氏一族不乏以詩文書畫名著一時者。文震亨為明代後期承繼家族藝文傳統的代表人物。他的活動範圍不限於家鄉蘇州,亦擴至四方菁英匯聚的南京、杭州等地,與眾多文人交遊結社,詩文酬唱。
 文震亨挾著蘇州文氏豐厚的文化資本,將自己對琴棋書畫、焚香飲饌、服飾器用、造園布景的涵養見識,彙編《長物志》一書,成為晚明文雅品味的代表指南,也透露當時風雅文士對生活各層面細膩講究的生活態度。本單元將介紹文震亨與親友的作品與收藏,以及他甚受歡迎的著作《長物志》之數種版本。
小時代的日常-一個十七世紀的生活提案_文震亨與長物志 https://bit.ly/40dAyuI
-----------------------------
文震亨(1585-1645),江蘇蘇州人,祖籍湖南衡陽。字啟美。天啟六年貢生。曾參與五人事件,營救被魏忠賢迫害的周順昌。崇禎年間為中書舍人,武英殿給事。曾任職於南明,遭到阮大鋮、馬士英等排擠,辭官退隱。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占蘇州後,避居陽澄湖。清軍推行剃髮令,自投於河,被家人救起,絕食六日而亡。
      文震亨是明代畫家文徵明的曾孫,文彭之孫,文元發子。生在這樣的文藝家庭,耳濡目染下自然就能書會畫。他也擅長各類文藝,重視精神生活,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營造園林。
      文震亨住在最懂過精緻生活的蘇州。他寫了一本教人如何生活的書《長物志》,他的朋友開玩笑問:「你的專長是書畫跟營造園林,幹嘛寫生活小事?」他說:「如果將來人們漸漸忘了該如何好好過生活,想要重新體會或了解時,至少還有一本書可以給他們作參考。」他果然一語料到現代人的問題。這本書揭示了明代生活的多元層面,為我們保存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這本《長物志》從建築談起,近而講到家具、佈置、飲食、衣著、動植物等,是泉方位的生活百科全書,書中所提到的養生觀點,如:住的地方要清雅整潔,如何選擇家具才能達到保健功能,以及該吃當地當季食物等,都符合現代人生活的養生方法。
       清軍攻占蘇州時,文震亨躲到附近的陽澄湖避難。後來清軍執行剃髮令,文震亨不從,投水輕生被家人救起,最後絕食六天而亡。他在崇禎時曾任武英殿中書舍人,負責製御琴,所製的琴得皇上喜愛而獲嘉獎,皇帝還因此贈賜他御書,哥哥文震孟更是兩朝皇帝的講官,這樣一個注重生活品味、深諳人文意趣的文士,卻因堅守民族氣節而不願苟活,反映出當時讀書人高潔不屈的精神。
文震亨與「香草垞」
    文震亨自幼悠遊於藝文環境,長於詩文繪畫,亦精於園林水石、古董器物,撰有《長物志》十二卷分享生活美學,其中室廬、花木、水石、禽魚、蔬果等,皆有關園林藝術的選材、構造與布局,講究古雅,力求避俗,可說是園林實踐的心得。如云園居以山水間者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若不得已居市廛之中,則「要須門庭雅潔,室廬清靚,亭臺具曠士之懷,齋閣有幽人之致。又當種佳木怪籜,陳金石圖書,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歸,逰之者忘倦」。他在蘇州城內的「香草垞」,與兄長震孟之「藥圃」命意相同,都是在城市中經營一方雅潔之地,可以親近草木水石。建有嬋娟堂、繡鋏堂、籠鵝閣、游月樓、鶴棲、鹿柴、魚床、燕幕、嘯台、曲沼、方池等景觀。顧苓稱其「水木清華,房櫳窈窕,闤闠中稱名勝地」。另在西郊構「碧浪園」,南京置「水嬉堂」,惜皆荒廢不存。(曹淑娟教授)
文震亨與茶
香、茗之用
      文震亨在《長物志》第十二卷〈香茗〉中提到焚香、品茗的妙用,表示對人最具益處,比如可以清心悅神、暢懷舒嘯、遠辟睡魔、助情熱意、遣寂除煩、和佐歡解渴等。他說:「品之最優者,以沉香、岕茶為首,第焚煮有法,必貞夫韻士,乃能究心耳。」表示品質最優的非沉香、岕茶(宜興種植)莫屬,但也要焚、煮有方,只有真正的君子雅士,才能心領神會。由此可見,即便屬生活中的「長物」清玩,在文震亨的眼中,仍需以端正的身心經營之。
茶廬設計
      明代茶人講求閒適、真趣的生活態度,甚至親自參與茶寮、茶器的設計與製作。文震亨在《長物志》中規劃文人居室空間,表示要有廣池、小池、丹泉、堂軒、山齋、丈室、佛堂、茶寮、琴室、樓閣、亭榭等。文人以茶會友,視茶事為生活要事,所以「飲茶」還闢有專室:「搆一斗室,相傍山齋,內設茶具,教一童專主茶役,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幽人首務,不可少費者。」茶寮最好依山傍水,內設茶具,還要派一小童專事燒水烹茗,以供主客長日清談,且表示這件事很重要,茶廬、茶寮是最不可少的。《長物志》對於茶廬圖式、窗欄、牆、壁、聯匾、山石、几椅、床帳、櫥櫃、箱籠、茶具、燈燭等物件,也都留下製作史料。
明代茶具
      明代中葉,泡茶工具和方法都有所創新,《長物志》載:「茶壺以砂者為上,蓋不奪香,又無熟湯氣。」宜興的紫砂壺在當時被視為極品。《長物志》記載的茶具有:岕、茶爐、茶碾、茶磨、茶杓、茶羅(篩茶用)、茶帚、茶托、茶洗、湯瓶、茶壺、茶盞、茶籠(貯茶用)、茶巾等。古代茶具依用途不同分為八類:一是生火用具,如風爐、灰承、笤、火筴等;二是煮茶用具,如鍑和交床等;三是烤、碾、量茶具,如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等;四是水具,如水方、瓢、竹夾、熟盂等;五是盥具,如簋和揭等;六是飲茶用具,如碗和札等;七是清潔用具,如滌方、滓方和巾等;八是藏陳用具,如畚、列具、都籃等。根據材料不同又有陶土、瓷器、玻璃、漆器、金属、竹木茶具等;顯示明代工藝的進步發展。
小室擺設
    《長物志》說:「小室几榻俱不宜多置,但取古製狹邊書几一,置於中,上設筆硯、香盒、薰罏之屬,俱小而雅;別設石小几一,以置茗甌茶具;小榻一,以供偃臥趺坐,不必挂畫,或置古奇石、或以小佛櫥供鎏金小佛於上亦可。」由「小室」的擺設,可以看出文震亨的設計原則,乃「宜少不宜多」、「宜簡不宜繁」、和「宜小而雅」;筆硯、香具、茶器是不可少的,顯示悠閒的居家生活中,讀書寫字、焚香品茗,乃是日常不可或缺的功課與清賞。(郭淑玲博士)
文徵明家族 十三人  連結分享  
文震亨 -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https://bit.ly/3QgqY5B
------------------
文徵明89歲書畫長卷《獨樂園圖並書記》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內容為司馬光的《獨樂園記》和7首獨樂園詩以及蘇軾所作的獨樂園詩/「筆多圓轉,意亦較滯,項聖謨專學此等。行書獨樂園記,用新筆,秀嫵溫潤之甚,去盡少年圭角。八十九歲老翁,精力不減盛年也。」以王蒙筆法畫司馬光獨樂園圖,嘉靖戊午(1558)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QgI0Rh

298px-文震孟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


文震亨(1585年—1645年,享年約60歲),字啓美,漢族作家、畫家、園林設計師,出生於明帝國長洲縣(今中國江蘇省蘇州市),是文徵明曾孫,文彭孫,文震孟之弟,文元發仲子。天啓五年(1625年)恩貢,崇禎初為中書舍人,給事武英殿。書畫鹹有家風,山水韻格兼勝。明亡,絕粒死,年六十一,諡節愍。代表作《長物志》
文震亨(1585年-1645年),字啓美,江蘇蘇州人,明末畫家。生於明萬曆十三年,他是明代書畫家文徵明的曾孫,明天啓六年選為貢生。曾參與五人事件,營救被魏忠賢迫害的周順昌。
崇禎年間為中書舍人,武英殿給事。曾任職於南明,當時著有《福王登極實錄》,詳細記述了弘光帝在南京繼統的過程。 [1]  遭到阮大鋮、馬士英等排擠,辭官退隱。
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佔蘇州後,避居陽澄湖。清軍推行剃髮令,自投於河,被家人救起,絕食六日而亡。
文震亨家富藏書,長於詩文繪畫,善園林設計。
著有《長物志》十二卷,為傳世之作。並著有《香草詩選》《儀老園記》《金門錄》《文生小草》等。
人物成就編輯
文震亨家富藏書,長於詩文會畫,善園林設計,著有《長物志》十二卷,為傳世之作。並著有《香草詩選》《儀老園記》《金門錄》《文生小草》等。近年有學者從明代物質文化的角度深入探討文震亨的《長物志》。
文震亨的小楷清勁挺秀,剛健質樸,一如其人。他曾任中書舍人,小楷當是常用之體。從其傳世的小楷作品來看,既有起曾祖父所開之家風,細觀又不全類其曾祖小楷形體與筆法。而是吸收了歐體的某些筆法與結體,融入家法中,和他的曾祖稍有差距。
文震亨:“尖”、“齊”、“圓”、“健”,筆之四德。
人物故事編輯
文震亨曾任職弘光朝,親身經歷了弘光帝在南京監國及繼統的過程。當時寫有《福王登極實錄》一文,體現了甲申之變後南都的一些基本情況。特別三文尾提到“所傳遼東總兵吳三桂疾馳至山海結虜入關,大殺賊十數萬,奪其輜重無算;邊鎮諸宿將,無不投袂奮劍,以報國仇者。中興大業,豈靈武草次、靖康偏安之足比哉。”,證明當時吳三桂營造借兵入關勤王的騙局成功欺騙了南都朝廷的事實。 [1] 
《福王登極實錄》全文如下:南直吳縣 文震亨 撰
恭聞監國自福邸至淮也,南都文武大臣及科道諸臣方集議擁立之事。僉謂以親、以賢、以序,即當推奉為臣民主。操臣誠意伯劉孔昭、督臣馬士英,各傳諭所部將士,以代來中興之意。將士聞命感泣,亦願奉為六軍主,建義旗討賊。諸臣恭謁陵廟,告非常大變,慟哭;乃告奉監國之議。議協,參贊機務兵部尚書史可法至浦口,具啓迎駕於淮安;禮部司務官齎南都百官公啓,迎駕於儀真。渡江,泊燕子磯,百官郊迎,命以王禮見。監國素袍角帶,對百官慟哭;百官行禮,手掖之,尋賜茶。言及宗社震驚、大行異變,復哭失聲。因流涕言『封疆大計,惟仗諸先生主持;至迎立,決不敢當。蓋播遷以來,國母尚無消息,故不攜宮眷一人,始意欲擇浙東僻地暫居,以使迎奉。今值國難至此,迎立之事,何忍言』!睿音琅然,而睿容具日月表,百官瞻覲,感舉額謂宗社之福。
次日,為五月朔戊子。從水西門啓駕,由城外至孝陵,乘馬導引官請從東門鄉路入。監國遜避,從西門至饗殿,祭告禮畢,即向懿文大子陵園駐瞻良久。從朝陽門入,至東華門,步行過殿陛,行謁奉先殿禮,出西華門,暫以內守府為行宮,百官進見,行四拜禮,傳令旨召諸臣入議事。
兵部尚書史可法、魏國公徐弘基、靈壁侯湯國祚各有奏;國祚以户部靳餉,奏對微激,署禮部兵部侍郎呂大器謂非對君體,止之。
京畿道御史祁彪佳,因奏綱紀法度,為國之本;吏科李沾合諸科道奏,以朝班宜肅。蓋時舊京朝儀久廢也。彪佳又奏早頒大號、敬天法、祖諸事。監國皆虛懷納之。
朝畢,羣臣退議登極、監國次第,鹹謂『仰窺睿意,必欲發喪誓師,曉然示天下以討賊大義,而後正位。宜先上監國璽綬,而後勸進』。乃即範金鑄監國寶。以次日入朝,大臣仍面奏勸進,監國復辭。諭諸臣謂:『人生忠孝為本,今大讎未報,孤不能事君;先王殉節、國母播越,孤不能事親:無遽登大寶之禮。且聞東宮與永、定二王尚在賊中,或可致之。又桂、惠、瑞三王皆叔父行,惟諸先生擇賢迎立』。言訖淚俱。大臣及言官再奏,求允所請。監國遜謝如前。署禮部臣大器率百官跪奏勸進第一箋,傳旨暫領監國,百官退;逾時,又進第二箋,命傳進,手書批籤,仍允監國,餘所請不允。
又次日,傳旨:『官止服青錦繡,朝拜仍行王禮,不必穿帶朝服』。百官以典禮重大,具朝服入。監國親行告天禮,升座,百官四拜,魏國公弘基率百官跪進監國符寶。受訖,再行四拜禮,乃退。諸臣尚有言宜即登大位以鎮人心者,御史彪佳謂『:令旨先受監國之請,其名極正,賢德益彰。既可以示謙讓,海內聞之,皆知監國無因以得位之心。俟發喪,擇吉登大寶,佈告天下為當』。禮臣、魏國,皆然其議,議乃定。即用右都御史張慎言為吏部尚書,傳旨合推閣員。疏上,先用兵部尚書可法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如故,户部尚書高弘圖改禮部尚書、進東閣大學士;俱入閣辦事。而召工部侍郎周堪賡為户部尚書,鳳督士英進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鳳陽等處如故。而以前會推疏詞林僅推掌翰林院詹事府詹事姜曰廣一人,傳旨吏部:『予察祖制,閣員俱用詞林;至先帝,間用別衙門官。今正推如何止列姜先生一人,似與祖制不符。着該部再行添推來看』。吏部會九卿再具疏,仍以曰廣居首,而推禮部尚書王鐸、禮部右侍郎陳子壯、詹事府少詹事黃道周、右春坊右庶子徐汧;令旨再點用首,次二員俱進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入閣辦事,諸臣以次待用。六卿九列既備官,復催補科道各員,皆一時人望。尋特遣彪佳頒赦諭江南雲。
是舉也,羣臣當攀號憤變之後,天柱地維摧陷頃刻矣;值真主纘運,日月重光,實惟二祖列宗在天式憑以有此。海內聞當陽在即,用人行政,動協人情,未有朝端已見清寧而醜類不授首膏鉞者。刻□□復神京,寸礫逆賊;雖在草莽,胥忍死拭目俟之。若諸臣思祖宗三百年德澤在人、大行十七載焦勞求治,洗滌肺腸,以事新主、掃除門户以修職業,何事不可辦、何罪不可討,亦何功名不可就哉!
聞法駕入都之日,都人聚觀呼萬歲;見兩大星夾日而行,鐘山紫氣中五色雲見。而先是龍江浮楩楠巨木千章,若為鼎新大內而出者;兩都並建,聿還舊觀。江北諸大師,皆上表勸進。所傳遼東總兵吳三桂疾馳至山海結虜入關,大殺賊十數萬,奪其輜重無算;邊鎮諸宿將,無不投袂奮劍,以報國仇者。中興大業,豈靈武草次、靖康偏安之足比哉!
文震亨_百度百科 https://bit.ly/45SCGcD
------------------------------
對出身於蘇州藝文世家的文震亨來說,編撰《長物志》一書,似與受到當時跨越性別與階級的古物熱相關。該書分為長短不同的十二卷,分別討論了「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几榻」、「器具」、「衣飾」、「舟車」、「位置」、「蔬果」、「香茗」等面向,對緊貼在日常生活間的物件,提供讀者許多可以講究、應該注意的指南。
文震亨書中提供的這些生活提案,是否是文氏家族不外傳的獨門心法?又或者是將坊間流行意見的集大成之作?還是特定文人群共享的品味教戰守則?在展覽中,我們透過查驗文震亨與編撰《長物志》相關的人士身分,嘗試回答上述問題。
傳宋劉松年〈博古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木雞生」文震亨的生平概略
文震亨生於萬曆十三年十二月(1586)。他有個有趣的字號「木雞生」;「木雞」就是他出生的萬曆十三年(乙酉年)所代表的生肖與五行屬性,因以為號。1621年,36歲的文震亨卒業於南京國子監。不過在此之前,或許就經常在南京活動,並營造「水嬉堂」作為南京居所。1622年,他刻印歌詠具南京風情的《秣陵竹枝詞》百首,據說當時曾像流行歌曲一樣地被傳唱。旅居南京時期,他亦往來家鄉蘇州。如1623年文震亨便曾回虎丘與親友觀劇過中秋。1624年,文震亨秋闈不利,自此之後放棄舉業,留在繁華浪漫的南京生活,參與詩社集會,結識各方才俊。挾著文氏家族盛名在南京發展出的人際網絡,也讓文震亨得以享受到他處遊歷的許多便利,如1633年夏季,文震亨赴福建武夷山等處探奇遊歷,拜訪舊識黃道周(1585~1646)等人。這段主要來往於南京、蘇州的時期,文震亨經常過著「選聲妓,調絲竹,日游佳山水間」的優遊生活。
1636年,宦途顛簸的兄長文震孟去世,文震亨不得不放棄風雅逸樂的生活,藉由仕進,扛起維繫家族榮光的擔子。他於冬季前往北京謁選,1637年得官中書舍人,給事武英殿。除了校正書籍,也曾奉命改撰琴譜、監造御屏、圖九邊阨塞。雖非重要官職,但可謂發揮了文震亨在文藝方面的才華。可惜於1640年時受到黃道周案牽連入獄,幸好不久獲釋。1642年,文震亨奉命赴薊州勞軍後告假回鄉,因清兵入關,他竟不再有機會北返回京。他雖曾於南明小朝廷任職,然亦多波折。1644年,清軍攻下南京、蘇州等地。文震亨避居陽澄湖一帶,1645年據說在薙髮令發布後,絕食數日,於「乙酉」年閏六月二十九日去世。文震亨,木雞年生,也在木雞年亡故。
《長物志》堅強的「聯合推薦」陣容
《長物志》又是文震亨何時編撰的呢?目前有數種說法,一為1630年代,一為1621年,一為1615至1620年之間。最後一說為柯律格提出,是他考訂此書審校者的生卒年所作的推斷,是諸家看法中年代最早的一種。柯律格使用的《長物志》版本,並不是後來坊間常見的版本,而是較早期的明末版本。「小時代的日常」特展向國家圖書館商借所藏的明末東海徐成瑞校刊本,與柯律格所用者應為相同版本。前有沈春澤作的書序,每卷卷首除了標註編撰作者文震亨,還加上不同審定者和校訂者徐文瑞的大名。(註1)各卷審定者可參閱《典藏古美術》325期頁64表格。
明末東海徐成瑞校刊本《長物志》,國家圖書館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目前,除第十卷審定者宋繼祖及全書校定者徐文瑞的身分較不明確外,其餘諸人皆可於文獻中爬梳出與文氏家族親友交遊的紀錄。至少有三位審定者與文震亨為親戚關係,如卷七審定者趙宧光的媳婦,為文震亨從兄文從簡的女兒文俶。又如卷八審定者王留,他是文震亨岳丈的兄弟,其子王綦的畫作,曾經為文震亨所收藏。卷十二審定者文震孟,則是文震亨的長兄。
雖然十二卷審定者在卷首均使用其姓氏的古郡望,看似來自大江南北,但實際考察其活動地點,多在蘇州,或是鄰近的嘉定、常熟等地。就目前所知,除了蘇州本地或寓居蘇州的人士,如錢希言、沈德符等外,亦包含文震亨在南京時往來較親密的同鄉或友朋,如作《長物志》書序以及第六卷審定者的沈春澤。
文震亨擇請這十二人審定各卷的理由不明,但其中不乏知名文士,如撰著《萬曆野獲編》的沈德符,或是「嘉定四先生」中的李流芳和婁堅;他自己的兄長文震孟亦名著當時,代表著文氏家族對文震亨編著此作的支持。這十二位列名在《長物志》書中的審定者、校訂者,其審定、校訂的功力或許還在其次,他們發揮的主要作用,大概類似當今出版品書腰上的聯名推薦的名人們,為此書的價值「背書」,以取信、吸引更多的讀者。
較之柯律格近30年前《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書中對審定者的考證,目前額外掌握了王留與沈春澤的資料,有助於推斷《長物志》的編著年代。文震亨的姻親王留,是王穉登五子,卒於1619年;而沈春澤,由文從簡致文震亨的信札可知,他是文震亨於南京結識的「新知」,加上沈春澤1618年才遷居至南京,故可推測《長物志》成書於1618至1619年之間。
《明人尺牘冊》所收文從簡致文震亨尺牘。(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文震亨「同溫層」的日常書畫
《長物志》全書皆為文字,沒有任何插圖,也不太提及特定作品名稱。無論是文震亨提到名家書畫作品的形象,或是他欣賞的書畫所具備的特質,皆難以查考。因此,除了可以從文震亨自己的書畫創作或收藏體會他的審美視角外,前述《長物志》審定者們,也可算是文震亨的「同溫層」,在文藝品味上具有相當的共性,也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這群明末蘇州文人的書畫品味。以下簡介與此有關的幾件屬於他們的「日常書畫」。
明李流芳《山水寫生冊》第三開〈坡石秋林〉。(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李流芳〈盆蕉〉
《長物志》卷三「水石」的審定者李流芳(1575~1629)徽州歙縣人,僑居嘉定。〈盆蕉〉出自他的《山水寫生》冊第十二開。該冊亦有多開仿古山水作品,如第三開〈坡石秋林〉,蕭疏的林木與用折帶皴描繪的坡岸,承繼著倪瓚的意趣,而延長的披麻皴坡腳與平臺,又有黃公望的風格,是祖述元代大師風格的仿古之作。
〈盆蕉〉則為寫生,畫上自題:「余盆中小蕉,有一榦九起者。掩映水石間,大有奇趣,戲為貌之。流芳。」此畫描繪李流芳擁有的奇石盆景。他細細畫出的三足圓形淺盆,正與《長物志》卷二「花木」〈盆玩〉條中提到的「盆宜圓,不宜方」呼應。其上布置淡墨皴擦的奇石,模糊宛似冰雪,或許亦為《長物志》認為可與植栽相佐的「靈璧」、「英石」、「西山」三類「入品」的石種。盆中蕉葉與羽狀植栽,就像山間的林木,立於橫向水紋上,另有小石點綴其間。從畫面及題識,均可感受到李流芳對這盤奇石盆景的喜愛之情。
明李流芳《山水寫生冊》第十二開〈盆蕉〉。(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婁堅〈自書詩〉
《長物志》卷九「舟車」的審定者婁堅(1567~1631),字子柔,嘉定人。此冊為1616年婁堅應友人之請,在金牋紙上以不同書體抄錄自己的20首詩作,可見其對蘇米書風的臨習。值得注意的是其書風亦與同時代董其昌的風格接近,散發閒適超逸的格調。董其昌並非蘇州人,然為引領當時藝文風氣的松江後起之秀。文震亨《長物志》推薦讀者董其昌的書法作品,可看出當時董字已備受肯定,蔚為時尚。婁堅此冊所使用的金牋,其上有明顯刷染痕跡,是比較特別的金牋種類,也可見當時文人對書寫材料的講究。
明婁堅〈自書詩〉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文從簡畫〈水面聞香〉
文從簡(1574~1648),字彥可,為文徵明曾孫,與文震亨為從兄弟。畫中蓮梗上的翠鳥傾身俯視蓮花,蓮梗屈曲,似乎表現著翠鳥的重量。全圖敷色淺淡,暈染細緻,邊緣常留下鋸齒般的輪廓。筆畫使轉迴圜,老練卻不張揚,成功營造出風拂蓮塘,生動幽雅的情貌。
畫幅右方趙宧光(1559~1625)題「水面聞香」,正與畫境相契。趙宧光為《長物志》卷七「器用」審定者,其子婚娶文從簡之女,因此在題跋中以親暱的語調提到自己在文從簡作畫時於一旁觀看,此畫一成,便被他收入袖中,成為自己的收藏。
明文從簡畫〈水面聞香〉。(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張宏〈寒山高逸〉
張宏(1577~1668以後),蘇州人,長於山水。此作畫巍峨雪嶺,造型複雜,皴筆緻密,用色雅淡。畫中文士所立水濱,張宏以濕潤赭色橫向重疊的皴點營造波光粼粼之感,實為大膽又細膩的嘗試。
明張宏〈寒山高逸〉軸。(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文震亨《長物志》並沒有特別提到張宏,不過此軸下方有「趙宧光印」、「凡夫」兩印,顯示此作曾為《長物志》審定者趙宧光收藏。可由此推測張宏此類畫風,亦為文震亨「同溫層」士人可以接受的作品類型。此次展出的成扇,一面為文震亨書詩,其背面亦以張宏畫山水為配,或許反應著張宏作品,頗受文氏「同溫層」接受欣賞的情況。
明張宏〈寒山高逸〉軸下方「趙宧光印」、「凡夫」兩印,顯示此作曾為趙宧光收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王綦〈溪橋紅樹〉
王綦(活躍於17世紀前期)為《長物志》卷八審定者蘇州人王留(?~1619)之子。此畫作於1606年春日。前中後景各自圈圍成區,無意細膩交代空間延伸的合理性;物象錯落稀疏,刻意以生拙之趣營造閒雅格調。王綦這類作品與文震亨、文從簡的風格相近,應可視為蘇州文氏在明末後續所發展出的新型態山水小品。
明王綦〈溪橋紅樹〉。(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王綦〈東籬秋色圖〉
王綦清雅的風格不限於山水。此作以菊花奇石為題,設色雅澹又不乏細節,應可說是《長物志》提到九、十月應懸掛應景菊石圖的圖解吧!此外,畫中下方細節畢現的紅色花卉,有可能是明末新傳入的「萬壽菊」。(註2)
《長物志》卷二「菊」一條提到:「若真能賞花者,必覓異種,用古盆盎植一株兩株,莖挺而秀,葉密而肥。至花發時,置几榻間,坐臥把玩,乃為得花之性情。」對於「異種」的講究,在「花木」卷首小論中亦提到以「異種奇名」為尚。同屬文震亨「同溫層」一員的王綦願意花功工夫細細描繪的菊花,很可能是當時傳入的新奇品種。
明王綦〈東籬秋色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理想的日常
「小時代的日常」特展另有一幅許久未展出的孫克弘(1533~1610)〈銷閒清課圖〉。此作描繪20段明代後期文人的閒雅生活:燈一龕、高枕、禮佛、烹茗、展畫、焚香、月上、主客真率、灌花、竹、摹帖、山游、薄醉、夜坐、聽雨、閱耕、觀史、新筍、洗研、賞雪。每段加上點題數語。
明孫克弘〈銷閒清課圖〉「展畫」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孫克弘雖是松江人,但活動時代較文震亨為早。當時松江仍甚受蘇州勢力籠罩,因此孫克弘的作品存有較濃厚的蘇州風尚。表現他退休歸隱後理想生活的〈銷閒清課圖〉,應全為文震亨這類文人理想日常的寫照。如「展畫」一段,似《長物志》卷五「賞鑒」一條,三五好友在「飯後酒餘」,「以淨水滌手」後賞鑒書畫;如「灌花」一段,則似《長物志》卷二「盆玩」的內容,也不免令人想起前述李流芳冊頁裡的小盆蕉,或者王綦所畫的〈東籬秋色圖〉,全都是當時文人生活周邊的花木。而「山遊」一段,則與《長物志》卷九「舟車」中對文人所乘「用之登山臨水,以宣幽思」的舟子、小船相彷彿。
明孫克弘〈銷閒清課圖〉「山遊」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將〈銷閒清課圖〉與《長物志》並而觀之,更可以感受到這些與文人理想生活有關的圖像或書寫,不被提及的僮僕或許才是「不可或缺的多餘」。就像論菊的條目後半提到:「種菊有六要二防之法……此皆園丁所宜知,又非吾輩事也……」孫克弘〈銷閒清課圖〉中所有的活動,不管展畫、山遊或是灌花,文士通常都是在一旁欣賞者,僮僕或撐船、或燒水、或澆花,完成並支持著主人理想的日常。
希望透過以上展件,呈現出明代末期,以文震亨及其親友為代表,這批在蘇州、南京等地活動的江南文士經營的「日常」,並勾勒出他們所崇尚較為清疏閒雅的書畫審美趣味。《長物志》應為文震亨與其「同溫層」共享的生活雅趣與講究,體現著這批文人心中的「理想日常」。      
小時代的日常書畫:談文震亨的同溫層及其書畫好尚 | 典藏ARTouch.com https://bit.ly/49oQtKW


藝圃在蘇州市西北的金門附近,始建於明嘉靖(1522~1566) 年間-明崇禎進士姜埰(號敬亭)所有,改稱“敬亭山房”,后其子姜實節更名“藝圃”。藝圃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 藝圃/文震孟(1574年—1636年)(1622年),中式壬


萊陽-二姜先生-天水二龍-一門忠烈/(姜埰、姜垓、姜安節、姜實節、姜寓節)/姜埰(姜貞毅)購「醉穎堂」蘇州藝圃「頤圃」,又名「敬亭山房」(公元1659年)園歸山東萊陽人姜采,更名頤圃,又稱敬亭山房,後復改名為藝圃/姜垓(1640年)進士/姜埰(姜歌詞)(1631年)進士/萊陽敦睦堂姜氏/萊陽姜氏一門忠孝記-崇禎/姜瀉里-生四子,長子姜圻貢生、仲子姜歌詞進士、三子姜垓進士、四子姜坡廩生-堪比楊家將忠烈/姜埰購得,修葺後改名“頤圃”。藝圃-姜實節-不事清廷-終身不赴科舉-乾隆年間,姜實節的曾孫姜晟中進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文徵明89歲書畫長卷《獨樂園圖並書記》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內容為司馬光的《獨樂園記》和7首獨樂園詩以及蘇軾所作的獨樂園詩/「筆多圓轉,意亦較滯,項聖謨專學此等。行書獨樂園記,用新筆,秀嫵溫潤之甚,去盡少年圭角。八十九歲老翁,精力不減盛年也。」以王蒙筆法畫司馬光獨樂園圖,嘉靖戊午(1558)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姜太公的後裔-文姓-文姿云/擊敗世界第一 文姿云杜拜奪金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姜太公後裔-文姓/文天祥-1236年生,做《正氣歌》,南宋末期官員、抗元英雄。南宋江西吉安縣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行」「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等警句名言/忽必烈對他提出做官或處死的條件,希望文天祥考慮,文天祥卻提出希望隱居深山的條件。最終,文天祥選擇處死,與陸秀夫和張世傑當時被並稱為「宋末三傑」/(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散盡家產,招募豪傑,起兵勤王,組織義軍三萬,以「正義在我,謀無不立;人多勢眾,自能成功」的口號進行反元鬥爭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冒襄-冒辟疆:影梅庵憶語 /冒辟疆與水繪園詩詞/影梅庵憶語浮生六記香畹樓憶語秋燈瑣憶/冒辟疆:影梅庵憶語對女主人公懷著刻骨銘心的愛,故而這篇文章拿他自己的話來說,是用血淚和著墨水寫成的。 冒襄一生曾有許多著述,都不及這篇《憶語》流傳不衰,是作者真摯而強烈的情感為這篇文章注入了鮮活的藝術生命。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明清第一名茶-岕茶/冒襄「茶之為類不一,岕茶為最。 」清·冒辟疆《岕茶匯鈔》首語。冒襄在《影梅庵憶語》提到董小宛用岕茶泡飯/岕茶色,香,味,形是名人標配,唐寅、祝枝山、文徵明都不例外,岕茶是人人都要吟詠的。 明代,岕茶異軍突起,被後人稱為「大明絕唱」「天下第一歷史名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冒辟疆-冒襄/最「幸福」的男人與董小宛)/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冒辟疆-冒襄/最「幸福」的男人:被十個美女傾慕(秦淮八艷的兩美女:陳圓圓與董小宛)/出身文學世家,父冒起宗,崇禎進士,官至湖廣參議。冒襄曾遊學董其昌之門,苦學鍾繇、王羲之、李邕、顏真卿、米芾書法,娶秦淮名妓董小宛為妾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