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禪淨合流?
禪淨合流代表了宋代以來中國佛教發展的大勢。佛教各宗到了宋代,相互融攝更加緊密,從最初的禪教一致發展到後來的各宗與淨土合一,最後,形成了中國佛學禪淨教大融合的總趨勢。禪淨的融合是有深刻的內在與外在原因的。
從理論基礎來看,作為兩大獨立的佛教宗派,禪與淨關於成佛根據、解脫途徑的學說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這成為二者既相互分歧,又最終走向合流的根本原因。二者的分歧主要表現在:第一,禪宗主張明心見性,頓悟成佛,講求自性自度,淨土宗則強調信願行,仰仗佛菩薩的慈悲願力;第二,禪宗主張不離世間求解脫,心淨則國土淨,淨土宗則宣揚西方淨土,強調九品往生;第三,禪宗的修行方式是修禪,生起般若觀照,剎那間妄念俱滅,一悟即至佛地,淨土宗的修行方式是念佛,主要是稱名口念,最高境界達致一心不亂,即念佛三昧。二者的分歧是顯而易見的,但換另一個角度來考察,二者又有相互融合的基礎。首先,從根本上來說,兩宗都是以成佛解脫為目的,禪宗主張唯心淨土,淨土宗求生西方淨土,都是為了實現佛國淨土,目的是一致的。其次,所謂自力與他力並不是截然對立,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淨土宗仰仗他力,卻不是無條件地坐享其成,需自己具備信、願、行的資糧。禪宗號稱自性自度,但如果沒有祖師的接引與印證,其開悟就沒了著落,可見,絕對的自力和他力都是不存在的。最後,念佛與修禪作為佛教最通用的兩種修習方法,雖然有很大的不同,但也非格格不入。禪宗講究提起疑情,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此“疑”並非與“信”對立之不善心所法,而是指念茲在茲的一種心理狀態,目的在於截斷妄念,與一剎那間悟人實相。同樣地,持名念佛的修行關鍵在於以一念代萬念,一心不亂本身就是一種禪的境界,只不過其目的在於求生西方而已。
從整體發展趨勢來看,禪淨融合也體現出某種歷史必然性。唐代一大批佛學大師將中國佛教義學推向了高峰,使得本已潛伏脫離群眾之危機的儒道兩家黯然失色佛學理論的精緻即使是上根利智之人也難得有時間、有天賦去悟解,遑論中下根的廣大民眾了,因此,直指人心的禪宗和稱名念佛的淨土宗才在後來得以迅速傳播。當禪宗因與中國士大夫文化投緣,在雅文化層次上獨佔一席之地時,淨土宗也發揮了自宗的優勢,在俗文化層次上,成了佛教的一大代表。宋代以後,禪宗雖受到士大夫歡迎,但流弊日顯,狂禪氾濫,頹勢難免將念​​佛求生淨土與現世利益加以調和的淨土宗,顯然更為社會大眾所歡迎。一般認為,淨土宗重視信仰而缺乏哲理。事實上,多數提倡淨土教的名僧並非全然廢理,而是主張真俗兼舉,理事並重。曇鸞、道綽、善導等淨土宗先驅都用佛教的中觀或唯識理論討論淨土無生之生、報土化土、有相無相、凡夫可人不可入等理論問題。因此,對深通教理的佛教高僧來說,淨土法門與佛教各宗教理非但不相違背,而且是理論與實踐上的有力補充。
禪淨融合,最早在東晉慧遠倡導的念佛禪中就已初露端倪。慧遠在《念佛三昧詩集序》中曾提出,諸種禪定中「功高易進,念佛為先」。雖然慧遠的念佛主要是觀想念佛,與淨土宗注重的持名念佛不盡一致,卻說明了念佛與修禪可以在具體的宗教實踐中結合起來
唐代宗密是主張禪淨合一的一位非常關鍵的人物。他在《禪源諸詮釋都序》中著意調和禪與教的分歧,其中也談到了禪淨的統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禪淨合流的實質是禪宗在適應歷史潮流,調節自​​身的過程中,選擇了淨土宗。
禪淨合流局面最終蔚為潮流是在宋代永明延壽以後。永明延壽是宋初佛教內部最傑出的融合倡導者和實踐者,他的禪淨合一思想對宋明以來的佛學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萬善同歸集》是延壽調和禪淨分歧,論述禪淨一致,強調禪淨雙修必要性的代表作。“萬善”指所有與善相應的思想和行為,“同歸”,即共同歸趣的真理,也就是實相,“萬善同歸”的旨趣在於通過對佛法義理的圓融闡述,會歸淨土念佛實踐。具體來說,延壽的禪淨雙修思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強調理之「唯心淨土」。他說,“識心,方生唯心淨土,著境,只墮所緣境中”,“唯心念佛,以唯心觀,遍該萬法。既了境唯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無非佛矣」。(《萬善同歸集》)延壽唯心淨土的思想明顯帶有禪宗心性論的特點,即把佛國淨土與眾生的心性緊密聯繫在一起。延壽用佛法的「二諦」與「三性」來說明唯心淨土與西方淨土的關係。他認為,唯心淨土是真諦,西方淨土為俗諦;世俗以西方淨土為實的觀點是遍計所執,應該破除,西方淨土的實相是心佛兩亡的圓成實性,西方淨土由因緣而起,是依他起。因此,唯心淨土之「假有」即西方淨土,西方淨土之「真空」即唯心淨土,二者是性空與緣起、真諦與俗諦的統一。
第二,肯定行之「持名念佛」。延壽肯定了淨土宗持名念佛作為修行法門的價值,並為之注入了禪意。禪宗的一大特點是認為語言文字不能體現實相,“言語道斷”,“說即不中”,即使佛教經論、諸佛名號亦如此。延壽則以大乘經典為依據,指出“聲為立義之府,言皆解脫之門”,對名號與實相的關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言語音聲中包含了佛教義理,因此一切經論言教都是解脫法門,稱名念佛、讀誦經論即能“冥契實相”,往生淨土。延壽也用禪宗的方式詮釋了念佛法門:「唯心念佛,以唯心觀,遍該萬法,既了境唯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無非佛矣。」念佛不唯口念,更是心念,以心與佛契,才是真念佛。延壽將禪宗的參禪納入到淨土宗的念佛體系,等於在他力的基礎上納入自力的因素,改變了淨土宗偏重信仰的一面。他自己提倡並身體力行「行道念佛」法,認為「行道五百遍,念佛一千聲,事業常如此,西方佛自成」
第三,做“四料簡”,主張禪淨雙修。「料簡」又作料、了簡、量簡等,意思是分別揀擇正法。四料簡的內容是:「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為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為佛祖。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指路。」可以看出四料簡明確號召學習淨土,禪與淨土的四種關係,以禪淨雙修為最高。延壽是當時威望很高的佛教領袖,登高一呼,天下翕然從之,四料簡遂成為禪淨合流的標誌,開創了佛教實修的新時代,奠定了宋明佛教的基本格局。
除延壽外,宋代禪淨兼弘雙修的知名禪僧還有契嵩、義懷、宗頤、宗呆,等等。天台、華嚴和律宗的代表人物,也紛紛把淨土信仰當作自己學佛的歸宿。宋代以來,推動禪淨合流的還有一支強大的居士隊伍,代表人物有楊傑、蘇東坡、王日休等。佛教最終以禪淨合流的形式匯入了中華文化三教合一的滾滾洪流。
(摘自《佛學問答》洪修平、許穎著)中峰明本之禪淨思想研究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bit.ly/3s0B4PY
什麼是禪淨合流? - 洪修平教授- 顯密文庫佛教文集 https://bit.ly/46EuGgt
--------------------------------------------
禪宗和淨土宗,由合而分、由分而合,幾乎可以涵蓋二千年中國佛教史的主流。 關於這個課題,以往的研究描述可謂兩多兩少--以信徒的身分實踐、宣傳多,以學者的身分研究、分析少;個案、局部的陳述描寫多,整體、全面的意義分析少。本書 從淨禪兩宗的共同出發點開始,從各自立宗到合流互補,分成六期,一一道來。除了 分析其合分、分合的過程和依據外,對禪淨合一史上的重點人物和事件,都有翔實的 闡述。特別是對永明延壽之「四料簡」的考據,更是此領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博客來-禪淨合一流略(平) https://bit.ly/495kAa4
禪淨合流與明代禪宗美學思想的走向 https://bit.ly/3QrKRIe
-------
佛教入華,總的趨勢是走了一條中國化、生活化的道路。原始印度佛教出世、虛無、否定的特色,逐步地被改造為入世、有為、肯定的中國佛教。法藏(643-712)於《華嚴經傳記》中稱其「雖閱舊聞,時懷新志……遂立教分宗」【1】;宗密(780-841)於《禪源諸詮集都序》中說佛教發展「造論釋經數千萬偈,觀風化物無定事儀」【2】;正是中國佛教之自覺的典型。吸收和改造,成為前後期中國佛教史的不同傾向和特色,前期以開宗立派為頂點,後期以禪淨合一為主流。
  禪宗和淨土宗,由合而分、由分而合,幾乎可以涵蓋二千年中國佛教史的主流。描述和解釋這一歷史過程,乃是本書的目的和任務。
  這是一個很大課題,以往的研究闡述可謂兩多兩少──以信徒的身分實踐、宣傳多,以學者的身分研究、分析少;個案、局部的陳述描寫多,整體、全面的意義分析少。
  在弘法的立場上看,禪淨合一乃是宋明以還中國佛教發展之大勢。就佛教徒個人而言,如何才有真正的定慧修持、究竟解脫,而從先輩的實踐中獲得經驗教訓,乃是把握佛法真諦的必由之路。就佛教總體而言,前要總結繼承歷代高僧大德的心得體會,後要展視預見佛教在當代世界前途趨向,要回應時世變遷,在當代的發展壯大中同時維持佛法的純真,回顧歷史更是展望未來的首要任務。
  在研究的立場上看,對禪淨兩家的立宗源由作異同比較,對禪淨合一的依據意義作全面分析,回答諸如「極端自力成佛的禪宗與極端他力成佛的淨土宗何以合流」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乃是中國佛教史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環,更是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佛教之特色的重大課題。
  歷史研究從來就是種種解釋,故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研究角度,必然有不同的分類、分期法。緣此主詣,本書大膽地置一般的中國通史及中國佛教史的分期法於不顧,將自漢末至近代的一部禪淨流變史分為六期,一一道來,故名之曰:禪淨合一流略。
禪淨合一流略 https://bit.ly/490ugCD
-----------------
〈聖嚴法師「以禪攝淨」的詮釋及其運用〉,從聖嚴法師對道信「一行三昧」的論題,闡述禪淨雙修的可行性,以及禪宗如何運用念佛法門。
■ 陳劍鍠(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聖嚴法師曾分析中國佛教自宋以來的修持情況,指出:「中國佛教,以禪宗為主流,而以西方淨土的念佛法門,對廣大群眾做普遍的救濟,所謂『家家彌陀,戶戶觀音』,使得無緣來過叢林修道生活的一般大眾,也有修行佛法的得度因緣。這是宋以來中國佛法的實況。」此情況延至現代,亦然如此。而且也發生在農禪寺,農禪寺有「般若禪坐會」及「福慧念佛會」。
戶戶蓮社,家家禪堂
「禪坐會」是1979年成立,提供給曾在文化館或農禪寺打過禪七的人,每星期都有打坐共修的機會,參加者總有幾十人到百來人;以「禪坐會」為基礎,進一步有「般若禪坐會」的籌組。另外,「念佛會」成立於1982年,是為一些自覺不適合打坐參禪,但也很喜歡農禪寺的信徒所發起,聖嚴法師藉此念佛法門接引根性不同的人。
法師特別強調:「我要說明的是,由於農禪寺舉辦禪七、禪訓等的活動,許多人便認為我們專事禪修,跟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是無關的。其實我們一年舉辦兩次禪七,也舉行兩次佛七。本寺有禪坐會,也有念佛會。」而且「農禪寺週六念佛會的盛況,始終都超過週日禪坐會的人數。」尤有甚者,法師以自己的修行體驗作出說明:「我們法鼓山農禪寺,雖然以指導禪修聞名,但是我的修持基礎,是從念佛開始。最早參加的團體共修,便是少年時代在狼山打佛七;最早主持共修,便是1960年代應邀在臺灣屏東的東山寺擔任主七和尚。」
可見,法師雖以教授禪法為主,但仍重視念佛法門。他指出:「念佛和禪本不相牴觸,從宋以後,更有合流的跡象。農禪寺兩方面同時並進,情況也愈來愈好。」後來的法鼓山亦沿襲這個傳統,在修行方面使得許多佛化家庭,變成了佛堂、蓮社,符合法師所提倡的「戶戶蓮社,家家禪堂」運動。 
雖然聖嚴法師極為重視彌陀淨土法門,並有多部這方面的專著,但法師有以「以禪攝淨」的方式來淨化人心,推動心靈環保,達致建設人間淨土的目的。這跟他承繼東初老和尚(西元1907~1977年)與靈源長老(1902~1988年)的禪宗法脈頗有關聯,法師同時傳承臨濟、曹洞二法脈,以此二法作為個人修行法要,亦以此二法接引信眾。
他於1976年應邀赴美,開始指導禪修,並將個人的體悟透過層次化的說明來教導禪修者。法師一再強調建立禪修的方法次第,對於現代信眾而言,有無比助益。足見,他是極為重視以禪修方式來淨化人心,推動心靈環保。而且,此「以禪攝淨」的命題可從他對於永明延壽(904~975年)及蕅益智旭(1599~1655年)所常提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中,看出大體風貌。
聖嚴法師亦常舉禪宗四祖道信(580~651年)〈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以《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說的念佛法門,結合《觀無量壽佛經》所教示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來說明禪門也用持名念佛,並且進一步指稱「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的主張及其行持,正符合《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的道理。
基於上述背景,本文將對聖嚴法師「以禪攝淨」之思想作出探討,首先考察聖嚴法師對道信「一行三昧」的論題,闡述禪淨雙修的可行性及禪宗如何使用念佛法門,從中確立禪、淨的主從關係;接續對他所讚賞的永明延壽的「一念成佛論」作出解釋。在法師的闡述下,永明延壽的觀點不但啟發人間淨土的踐履,也提供人間淨土的理論依據;最後檢視他如何承繼雲棲袾宏的「參究念佛說」,考察其禪觀與淨土思想。希望對他所提倡的「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能夠標駁同異,以供教界及學界參酌。
道信「一行三昧」的禪淨雙修
聖嚴法師認為念佛法門也是禪觀的一種,可以攝入禪門,他以禪宗四祖道信的修法,特別指出:
因為持名念佛的本身,即是禪觀的修行方法之一,故在禪宗第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中,特別引用《文殊說般若經》所示一行三昧的修法:「繫心一佛,專稱名字。」不過淨土經典中的《觀無量壽經》,所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也被道信大師引用。可見禪淨二門本來一家,方法可以互通,只是不得以偷心取巧。 
聖嚴法師常引用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尤其該書以《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一行三昧」詮釋禪、淨關係,是法師特為注重的法義。道信往衡嶽時,途經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應僧俗二眾之請,住持廬山大林寺,於此駐錫十年。這時可能是道信結合禪淨的醞釀期,大林寺是天台宗智顗大師(538~597年)弟子智鍇(533~610年)所創,道信於大林寺十年受到的影響不小。此外,廬山乃東晉慧遠(334~416年)倡導「念佛三昧」的地點,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主張「念佛,心是佛」,及援引《觀無量壽佛經》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有明顯禪淨雙修的軌轍。在「一行三昧」方面,道信云:
《文殊說般若經》云:「……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夫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
道信確以《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為安心要旨,因為根據天台宗荊溪湛然(711~782年)所云:「信禪師元用此(《文殊般若》)經以為心要。」從道信所教示的禪法而觀,他以「一行三昧」的般若念佛法作為教導信徒的要旨。從這個角度繼續追述,道信引用《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用意,在於強調證入一行三昧是以專注稱念佛名為方便法,關於這點,聖嚴法師如此解說:
禪者念佛,早在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門〉,即舉《文殊說般若經》所說的念佛法門,勸導大家照著修行:「心繫一佛,專稱名字」,說明禪門也用持名念佛。又引《觀無量壽經》所說:「諸佛法身,入一切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觀點,說明禪門的「是心是佛」,淨土經典中,也早有此說。
四祖道信應是禪門早期提倡念佛的先驅,聖嚴法師引述其方,證明「禪門也用持名念佛」,並且結合《觀無量壽佛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明示禪淨二者相通。(摘錄自《禪淨何爭?--聖嚴法師的禪淨思想與體證》)ddc.com.tw/ec/event/2017/06/06humanity/04.html https://bit.ly/45FqCey


禪淨合一流略

禪淨合流/禪淨合一/禪淨雙修/禪淨融合/第一,禪宗主張明心見

禪淨合一流略


台灣新竹最多齋堂/證善堂為新竹士紳周維金之家族私建/周維金就是周普進,普進是法號。齋教龍華派的傳承一律以「普」為法號這是眾所周知的。證善堂是新竹地區的一座百年齋堂,屬齋教龍華派,早年是以家族式的清修為主,為新竹地區自清末至日據時代的在家佛攀樣貌提供了見證。台灣光復後特別是在第五代及第六代住持時期,證善堂不再單單是家族式的修行的型態,甚至是提供出場地供新竹的佛弟子共修之用。尤其是第六代住持周瑞棠居士,為佛教僧俗二眾出力甚多,他皈依印順導師為俗家弟子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