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的亡國君」意有所指?中國下架談「崇禎」新書
「勤政的亡國君」意有所指?中國下架談「崇禎」新書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QkpbxC
「崇禎:勤政的亡國君」今天遭下架。該書書封宣傳語「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讓人與當前政局產生聯想。(擷自網路及X平台)
2023/10/17 06:49
「勤政的亡國君」意有所指?中國下架談「崇禎」新書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QkpbxC
〔中央社〕中國9月出版的新書「崇禎:勤政的亡國君」16日突然下架。該書書封宣傳語「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讓人與當前中國政局產生聯想;不過,網傳的通知書顯示「因印刷問題」停售此書。
此書由文匯出版社出版。網上流傳由讀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在16日發出的「下架通知函」顯示,這本書因印刷問題,現通知全部下架召回;各大網站、新華書店、民營經銷商在接到此通知後,即刻下架並安排退貨事宜。
實測中國大陸主要售書電商平台,當當網已找不到此書;京東購物中點選此書連結,出現「暫不支持購買」及「抱歉,該商品已下架」。
這本書由歷史學者、明史專家陳梧桐撰寫。根據公開資料,陳梧桐曾任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系主任,今年5月31日在北京因病過世,享壽88歲。「崇禎:勤政的亡國君」是作者去世後首部再版作品。
本書介紹指出,作者「從財政、黨爭、軍事、用人等角度,帶領讀者看懂崇禎皇帝如何昏招迭出,走上亡國之路。…翻開本書,看懂崇禎皇帝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絕路」。
微博上有一些討論這本書被召回、出了甚麼問題的發文
。網友留言時都較為隱晦,有的說「封面有些文字不合理,印刷問題,有些人害怕,心虛」,有的回應「前兩天大家還在誇這個封面呢」、「我懷疑你在釣魚」、「越說越像」、「被舉報了?」等,這些回應暗指「崇禎:勤政的亡國君」影射了當今的中國領導人。
不過,究竟書商所說此書的「印刷問題」為何?尚不得而知。
「勤政的亡國君」意有所指?中國下架談「崇禎」新書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QkpbxC

明思宗朱由檢1611-1644,明朝第17任皇帝-最後一任明
明思宗朱由檢1611-1644,明朝第17任皇帝-最後一任明

崇禎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明思宗朱由檢1611-1644,明朝第17任皇帝-最後一任明

明思宗朱由檢1611-1644,明朝第17任皇帝-最後一任明

明思宗朱由檢1611-1644,明朝第17任皇帝-最後一任明

崇禎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崇禎帝不能算是一個很差勁的皇帝! 崇禎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好學勤政,嚴於律己,聰明幹練,具有這樣全方位素質的帝王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實在是不多見,但他生不逢時,正好君臨在一個最不利於實施統治的時代。
  一個歷史上少有的積極有為的皇帝,又把他自己的人格力量發揮到了極致,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崇禎帝的這種積極精神加速了大明王朝的滅亡──因積極振作而誤國、亡國,最終還不得不將繩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上,這本身就是個令人震驚的話題。如果在明末天子寶座上的是一個比較昏庸無能的皇帝,明朝的國祚也許能再苟延一段時間……
  既然崇禎帝要比夏朝的太康,周朝的厲王,東漢的哀帝、平帝,西晉的惠帝,甚至風流倜儻的唐玄宗和宋徽宗都強得多,完全沒有他們身上的那些毛病,為什麼亡國的災難還是落在他的頭上?崇禎帝是如何將自己一步步逼向絕路?本書抽絲剝繭探討事件、深入顯出分析人物,對現代人極具深刻借鑑意義。
 在我們的歷史上,有過許多次盛衰興亡,於是也有了許多開國立業的君主和喪亂亡國的君主。有趣的是,開國之君的偉大大體上都是一個模式,而亡國之君的遭際卻往往極具特色,各有各的不同。在形形色色的亡國之君中,明末的崇禎帝顯然是最有特色,也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因為至少從表層現象來看,這個崇禎帝根本就不具備人們通常以為的一個亡國之君應該具備的那些特徵。
  難怪明末的遺民們會為此發出許多感慨。
  錢(音同「聲」)在《甲申傳信錄》卷一中說:「上英謀天挺,承神廟、熹廟之後,勵精圖治,駸駸然有中興之象。然疆場外警,中原內虛,加以饑饉薦至,盜寇橫出,拮据天下,十有七年,神器遽移,遂死社稷。嗚呼!英謀睿慮,曾不一施,其留恨又何極也!」他對於崇禎帝的死和明朝的亡國表現出極大的遺憾之情,而且顯然認為,「英謀天挺」而又「勵精圖治」的崇禎帝對於明王朝的覆滅並不負有什麼主要責任。
  鄒漪的《明季遺聞》序中則把崇禎皇帝與歷史上一些失德喪邦或是導致國家衰敗的君主們做了比較,更覺得明朝亡在崇禎帝之手實在是很難理解的事情。這篇序中說:「先帝以聖明在禦,旰食宵衣。比之太康之屍位,厲王之內嬖,哀、平之外戚,惠帝之昏弱,明皇之淫蕩,道君之放逸,百無一似,謂宜治平立至。而逆寇犯闕,身殉社稷,言天言人,都不可信。」既然崇禎帝要比夏朝的太康,周朝的厲王,東漢的哀帝、平帝,西晉的惠帝,甚至風流倜儻的唐玄宗和宋徽宗都要強得多,完全沒有他們身上的那些毛病,為什麼亡國的災難還要落在他的頭上呢?
  的確,不論是同歷朝歷代的君主們相比較還是同明朝的列祖列宗們相比較,崇禎帝都不能算是一個很差勁的皇帝。他好學勤政,嚴於律己,人也相當聰明幹練,具有這樣全面素質的帝王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實在是並不多見的。但他生不逢時,正好趕在一個最不利於實施統治的時代登上了君臨天下的寶座
  在中國歷史的治亂迴圈中,一直有兩大主題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是多年相對安定的社會生活必然會造成人口的膨脹,而當人口總量超過當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所能承受的限度的時候,就必然會產生以人口危機為前導的巨大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危機的總爆發釀成災難性的大亂,其結果是通過饑荒和戰爭等惡性手段大量消滅現存人口,首先解決了人口危機,而後在這個基礎上重新築造治世。另一個主題表現在文化方面,承平日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往往使得以中原統治階級為承載主體的中原文化在多年治世之後表現出嚴重退化的跡象,於是政治腐敗、道德淪喪、世風綺靡、武備孱弱;這種古代的「過度文明」症狀同樣會給整個社會造成巨大危機,而這種危機往往要通過一個或數個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軍事集團對中原的進犯和蹂躪才能得到解決——清新的「野蠻精神」給中原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接踵而來的也許會是一個文治隆隆武功赫赫的盛世。
  而在十七世紀上半葉,也就是崇禎帝策禦宇內的時候,中華帝國卻正好處在一個最敏感的危急時刻。此時,明帝國的人口密度按當時情況已經達到超飽和的程度,而長年的乾旱和平均氣溫下降造成的農業生產衰退更加重了人口危機的烈度,開始出現連年不斷的全國性大饑饉。這是一種明王朝自身機制根本無法解決的災難性危機,因而儘管崇禎帝和他的大臣們絞盡腦汁,卻無論如何也緩解不了越來越嚴重的大饑荒,也無法撲滅由饑荒引發的農民大暴動。在崇禎帝十七年的統治中,他一直對以李自成和張獻忠為代表的所謂「流賊」充滿了刻毒的仇恨和絕望的恐懼,卻很少清楚地意識到,在農民起義者背後決定著明王朝最後命運的正是誰也無法擺脫的饑餓之神。
  同樣在這個時候,明王朝的「過度文明」症狀也已經發展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在崇禎帝上臺之前帝國剛剛經歷了魏忠賢專權的災難性事變,那段為時不長的「黑暗時期」其實恰恰反映出明帝國在整體上已經極度腐敗。崇禎帝在剷除掉魏忠賢集團之後卻不得不繼承那個集團給他留下的全部政治遺產,其中包括一整套僵化、繁瑣、效率低的政治結構,朝臣間激烈而又毫無原則的黨爭,制度化了的普遍貪污腐敗,荒謬的軍事體制和由它造成的武備的極其衰弱無能,國家各級財政的極度拮据……也包括明末士大夫只知一味高唱理學的道德至上高調(奇怪的是與此同時士大夫們,甚至許多大理學家們的道德水準相當低下),對於經邦治國卻毫無能力可言。中原文明的敗落給了邊疆少數民族部落極好的機會,這個機會被滿洲軍事貴族抓住了,在一次次對明王朝這棵大樹進行過無情砍斫之後,皇太極的繼承人終於進入了北京,成為「天下」的統治者。
  在崇禎帝上臺的時候,他的帝國即將滅亡的命運已經無可挽回,這也許是其悲劇的基本原因。對此,許多人就歸結為「天命」或是「國運」,而崇禎帝本人則強調「朕非亡國之君,臣盡亡國之臣」。但他本人真的就沒有一點責任嗎?對於這一點,清代的歷史學家們已經在進行認真的討論。胡智修在《居業堂集》卷二十中說是「烈皇所以被誣者四:曰自用,曰愎戾,曰吝,曰用宦官」。所謂的「誣」其實就是時人為崇禎帝總結的主要弱點。距離明亡時間較遠因而也能持比較客觀態度的全祖望更明確地指出:「莊烈自言:朕非亡國之君。夫其憂勤明察,固不可謂為亡國之君,然性愎自用,怙前直往,自亦不能辭於亡國之咎。大抵莊烈召禍,內則退宦官而不終,外則吝於和議。……」(《鮚埼亭集》卷二十九)從政策的角度來講,全氏認為崇禎帝主要有任用宦官和不能同清朝和談兩大失誤,這方面值得進一步探討;而在個性或者說政治作風方面,「性愎自用,怙前直往」和清初人們普遍評價的「自用」、「愎戾」則完全是一致的。
  在深入接觸文獻材料之後,每個人都會對崇禎帝的自作聰明、自以為是、固執多疑和刻毒殘酷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如果將崇禎帝的性格特點追溯到他的幼年時代,我們就會發現那些個性其實本來並不算怎麼惡劣,在一般人身上頂多是無傷大雅的小毛病罷了。可怕的是,這些本來並不算十分惡劣的性格特徵,一旦與專制皇帝的絕對權威結合起來,卻變成了一種令人震驚的破壞性力量。崇禎帝作為一個歷史上少有的積極有為的皇帝,又把他自己的人格力量發揮到了極致。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崇禎帝的這種積極精神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有些古代學者已經隱隱約約地感覺到,如果在明末天子寶座上的是一個比較昏聵無能的皇帝,例如萬曆或是天啟那樣的皇帝,明朝的國祚也許還能再苟延一段時間。
  因積極振作而誤國而亡國,這本身就是個足以令人震驚的話題,順著這個話題說下去難免就會牽扯到對於君主專制制度的批判。十七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黃宗羲就是在含著血淚總結了亡國痛史之後,才寫出那部著名的《明夷待訪錄》,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對君主專制制度進行了理性的批判,勇敢地提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因為「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故而「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仇,名之為獨夫。」(原君)
  在《明夷待訪錄》中,黃宗羲一點也沒有提到崇禎帝和他的歷史教訓,這或許是出於一種難以克服的遺民情結。但從其內容來看,卻不難找到崇禎朝事的影子。黃宗羲在《置相》一章中提出用相權限制君權,提出人臣要做君主的「師友」,要「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這就很容易使我們聯想到崇禎朝五十宰相昏昏碌碌、奴顏婢膝的實況。而在《學校》一章中所言的「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和關於「天子亦遂不敢自為是非,而公其是非於學校」的大膽政治設想,顯然也是深深有憾於崇禎時期天子剛愎自用,以致殺身亡國的慘痛記憶。
  一個早在三百多年前把絞索套在自己脖子上的專制帝王的故事,大概正是從以上的角度講,對於我們的現代生活,還是不無借鑒意義的。
博客來-大明亡國史:崇禎皇帝傳 https://bit.ly/3txtlJz
-----------------------------------
崇禎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他勤政愛民,勤儉節約,虛心納諫,為何卻成了亡國之君呢?
明朝初期,朱元璋創立衛所,是大明最主要的軍隊兵源處,構思來自唐朝的府兵制。明代自中央京師到地方郡縣,皆設衛所,細分下有許多個小單位, 規定一衛有士卒五千六百人閒時為農種田,戰時為兵作戰,偶爾操練。朱元璋曾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崇禎皇帝勤政愛民,為何卻成了亡國之君?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這是我們常說的,衛所製亦是如此,不過也能給大明拉出幾十萬可戰的軍隊,稍加操練上次戰場就成精銳之師。明末最後一支能徵善戰的精銳,乃是絕世名將孫傳庭統帥操練的,原本是內禦起義軍,外抵後金兵的希望之師。而打敗他們的不是李自成等人的農民起義軍,不是皇太極來去如風的八旗鐵騎,是那大明皇帝崇禎打敗的,活生生折騰沒的。
崇禎十二年,堪稱農民起義軍剋星的孫傳庭和楊嗣昌鬧矛盾,也沒人幫自己,一氣之下就上奏疏發發牢騷,說自己要引疾乞休。正常步驟應該是:崇禎特下聖旨寬慰,調節雙方的矛盾,正值大明風雨飄搖之際,當應以和為貴同仇敵愾共禦外侮。崇禎偏不,你想乾就滾,耍什麼性子,來人,將孫傳庭免官罷職貶為庶民,再將其關入大牢。
這是孫傳庭萬萬沒想到的,朝野上下也沒人想到,還打著仗呢,李自成等農民軍就差一步被完全剿滅了,你這就裁撤最高將領不打了?這是鬧哪樣啊。這一關就是三年,孫傳庭也就在牢裡待了三年,哪裡也沒去。崇禎十五年,死灰復燃的李自成又來了,河南、湖廣、陝西等地局勢敗壞,無人可剿,崇禎這才發現還是老孫好,這才將他撈出來
孫傳庭率軍前往開封解圍,剛到李自成就跑了。孫傳庭起復原職,得詔帶五千京軍趕往陝西剿匪,接著開封又被李自成給圍了,而崇禎再下詔命其馬上出關對付後金大軍。孫傳庭內心是崩潰的,自己不過沒當三年總督,天下已亂成這般,剛出獄就被逼著去打氣勢如虹、兵強馬壯的八旗軍?而且就給五千京軍?這誰頂得住啊。
孫傳庭不傻,先熟悉關中情況,整合自己手上的力量,省得開戰被人扯後腿。孫傳庭想拖時間練兵招兵,上奏崇禎需要時間和糧餉,崇禎帝就是不給說五千人就五千人,一分錢都不給你,一個月內必須出關作戰。說崇禎刻薄寡恩吧,也不對,因為他對洪承疇(降清的那位)和左良玉(擁兵自重那位)二人出奇的好,一邊拒絕孫傳庭一邊發內帑十五萬兩白銀給左良玉
崇禎死命的催孫傳庭出關出關,柿園之敗讓孫傳庭看清楚了形勢,這樣不行,必須要招兵整軍。就這樣孫傳庭回了關中,朝廷不給錢糧怎麼辦。孫傳庭有辦法(屯田劫富),最後弄來了大量錢糧。另一邊,崇禎不斷給左良玉等人大量錢糧。
崇禎皇帝勤政愛民,為何卻成了亡國之君? 第2張
崇禎不斷給孫傳庭加官進爵,卻不給任何實際的東西,還在不停催促出關應戰,逼到最後再不出兵就是下獄論罪殺頭了,孫傳庭只能出兵。其實在這段時間,時任兵部尚書的馮元飆曾聲淚俱下地反覆死諫:「這是陛下最後家當更是我大明最後家當,不可輕易開戰,一旦敗了就全完了啊。」崇禎就是不聽,認為孫傳庭擁兵自重,但真正擁兵自重的左良玉他又不管,隔三岔五送錢送糧。
訓練了好幾個月的軍隊還是有成效的,戰爭開始,孫傳庭連勝,差點將李自成抓住,李自成部將也開始策劃投降了。奈何,一連六七天下雨,道路泥濘,軍中糧餉不濟,被十萬闖軍所圍,明軍大敗,孫傳庭身死,時年51歲。這時,崇禎還在京師遙控孫傳庭進軍進軍,不要慫,就是乾。
最後,崇禎認定孫傳庭是詐死潛逃,沒有給贈蔭,還常常和旁人說他的不好。大明戰神朱由檢的不自知,最終葬送了明帝國,令無數後人惋惜。中國人尤其重視身前死後的榮譽,一直不喜歡孫傳庭的崇禎居然質疑其詐死,人無諡號,家無撫卹,崇禎不給褒獎,功過自有後人評說,《明史》給了個客觀的評價:「傳庭死而明亡矣」。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帝國失去了最後一位五星級忠臣良將,再也沒了翻身的機會!
在李自成的農民軍進入京畿腹地之前,北京的朝堂上就有人提議讓吳三桂的部隊來協防北京,可惜崇禎沒錢給軍隊當路費,崇禎號召大臣捐錢,只有皇后捐了兩萬兩,其中五千兩還是國仗給的。沒錢造成軍隊只能坐看北京城於西元1644年被李自成攻破。
明朝官員的俸祿很低,明末的官場,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不貪的,官場上貪污腐敗無孔不入,連科舉的狀元都是用銀子堆出來的。此時一個空降來的皇帝突然要搞一場反腐運動, 滿朝官員從剛開始的不寒而栗變成後期的笑而不語,一個個都成了超級影帝,下面的百官冬天炭敬、夏天冰敬、各種紅白喜事都是搜刮漫天,可偏偏在上面皇帝跟前超級愛裝清廉。「您不是愛清廉恨貪腐嗎?我被逼只能裝啊,適者生存嘛!」什麼?你要錢?我可一個子兒都沒有,微臣可是「清官」啊!朱由檢(崇禎)先生像個孤獨的觀眾一樣,深深蒙在東林黨上演活劇的一面爛鼓裡。更別提東林黨的大本營~江南的稅收了,可惜他們不知收斂,戲演過了頭,正劇變成了悲劇!
其實直到百萬民軍圍困北京時,李自成仍然承諾要三百萬銀子,封個王就退兵,並答應幫崇禎剿滅滿清!可此時滿朝官員仍然沒一個願意出錢的,崇禎終於明白了,他怒了,國家居然毀在這群「吝嗇」官員之手!崇禎以「驚人的愚蠢」對議和條款加以拒絕!1644年三月十九日,城破,崇禎吊死煤山(現景山)。臨死前崇禎哀嘆“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噴出了“雖朕薄德藐躬,上乾天咎,然皆諸臣誤朕也!”之類的話,竊以為無非找個托辭洗刷自己的過失與無能,想想此前的幾年裡,為了找墊背的,平寇無力時,殺了多少兵部尚書?稅收捉襟見肘,換了多少內閣首輔?
故事並未結束,京師淪陷後,滑稽而意想不到的一幕上演了:在京的東林黨一眾人本來翹首期盼著伺候新皇帝,結果卻幾乎統統被李自成、劉宗敏抄家、拷掠、暴屍於街頭;少則幾萬兩、多則幾十萬兩的銀子從各大臣的家中抄出。後人感嘆:滿朝的官員玩過頭了,全是悲劇與慘劇啊,大明帝國終究還是成了悲劇!
崇禎皇帝勤政愛民,為何卻成了亡國之君? - 帝王將相- 歷史傳 https://bit.ly/46ODyQf
-------------------------------
崇禎:因多少個側面成為史上最被同情的亡國之君,清史為何給予高度評價
如何看待崇禎遺言?– 知乎
他的責任是天下,是子民,是社稷,最後的最後才是自己和歷史對他的評價。. 這些責任都是他必須用生命去捍衛的,如果這些責任沒有完成的話,他連死的權利都沒有!. 他最後還是沒有明白自己的責任是天下,他可以死,但是他代表的天下不能亡。. 單純從…
萬曆不上朝國泰民安,崇禎勤政大明亡國,崇禎有點冤兒!– 知乎
萬曆不上朝國泰民安,崇禎勤政大明亡國,崇禎有點冤兒!. 無名. 愛歷史,愛寫作,愛讀書的迷世小書生. 萬曆和崇禎是明朝皇帝中的兩個典型例子,萬歷是一個怠政皇帝,創造了30年不上朝的歷史記錄。. 當然,萬曆也不是毫無可取之處,他當皇帝期間也做出了…
如何客觀評價崇禎?– 知乎
顯而易見,這都不是崇禎一人一言而決的事。至於為什麼晚明想要擴張閣權、得君行道的閣臣都沒有好名聲,就涉及第二點問題了。第二點就是老生常談但其實沒有多少人好好研究過的「東林史觀」問題,關乎崇禎朝群臣的評價,崇禎用人得失的判斷。
崇禎皇帝朱由檢,最努力的亡國之君– 知乎
崇禎皇帝朱由檢,最努力的亡國之君. 明思宗朱由檢,年號崇禎。. 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 他即位之初,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厲行節儉,平反冤獄。. 但在位期間,朝廷黨爭不休,民間災害不斷,導致域內農民…
崇禎-勵精圖治的亡國之君– 豆丁網
但是,即便是奪了大明帝國江山的滿人,在他們作為勝者來編撰的《明史》中,也給予了崇禎這位亡國之君相當高的評價: “崇禎繼承神宗和熹宗,慨然而有所作為。在他即位之初,他精明果斷地剷除了魏忠賢這個奸臣,天下都希望他能帶來承平。
崇禎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崇禎十五年(1642年),松山、錦州失守,洪承疇降清,崇禎又想和滿清議和而和兵部尚書陳新甲暗中商議計劃,後來陳新甲因失陷城寨之事被崇禎處死,與清兵最後議和的機會也破滅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臨沒頂之災,崇禎帝召見閣臣時悲嘆道…
崇禎勤政的亡國君pdf – later2lq.naijassador.com https://bit.ly/3S2dZXH
---------------------
「崇禎:勤政的亡國君」今日遭下架。書封宣傳語「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讓人與現任政局產生聯想。(擷自網路及X平台)
  中國一本9月出版的新書《崇禎:勤政的亡國君》今天遭下架。網傳的通知書顯示,「因印刷問題」停售此書;但書封宣傳語「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則讓人與當前政局產生聯想。
  此書由文匯出版社出版。網路流傳由讀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在16日發出的「下架通知函」顯示,本書因印刷問題,現通知全部下架召回;各大網站、新華書店、民營經銷商在接獲此通知後,即刻下架並安排退貨事宜。
  實測中國大陸主要售書電商平台,當網已找不到此書;京東購物中點選此書連結,出現「暫不支援購買」及「抱歉,商品已下架」。
  這本書由歷史學者、明史專家陳梧桐撰寫。根據公開資料,陳梧桐曾任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主任,今年5月31日在北京因病過世,享壽88歲。「崇禎:勤政的亡國君」是作者過世後首部再版作品。
  本書介紹指出,作者「從財政、黨爭、軍事、用人等角度,帶領讀者看懂崇禎皇帝如何昏招迭出,走上亡國之路。…翻開本書,看懂崇禎皇帝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絕路」。
  微博上有一些討論這本書被召回、出了甚麼問題的發文
  。網友留言時都較為隱晦,有的說「封面有些文字不合理,印刷問題,有些人害怕,心虛」,有的回應「前兩天大家還在誇這個封面呢」、「我懷疑你在釣魚」 、「越說越像」、「被舉報了?」等,這些回應暗指「崇禎:勤政的亡國君」影射了當今的中國領導人。
  不過,究竟書商所說此書的「印刷問題」為何,尚不得而知。
「勤政的亡國君」意有所指? 談崇禎新書中國下架- 大陸資訊- 倍可親 https://bit.ly/3ZVtfYp
-----------------------
崇禎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tCI7Pq
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約[2],明朝第17任皇帝,亦是清朝入關前最後一任明朝皇帝,年號「崇禎」。 崇禎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崇禎帝為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異母弟[3]。長至八九歲的兄弟中為第三。五歲時,其母劉氏獲罪,被時為太子的光宗下令杖殺,朱由檢交由庶母西李撫養,數年後改由另一庶母東李撫養至成人。於天啟二年(1622年)被兄長明熹宗冊封為信王。明熹宗於天啟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公元1627年9月30日)駕崩,由於沒有子嗣,朱由檢受遺命於同月二十四日丁巳(1627年10月3日)登基,時年十八歲(周歲16歲)。次年改元崇禎[4]。
崇禎帝一生操勞,日以繼夜的批閱奏章,節儉自律,不近女色[5]。崇禎年間的勤奮,與萬曆、天啟相較,朝政有了明顯改觀即位之初就大力剷除閹黨,曾六度下詔罪己,惜其生性猜忌多疑,畢生獨攬大權,未善與官員放心合作[6],故無法挽救衰微的明朝。明朝末年民變不斷,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崇禎十七年(1644年)發生甲申之變,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在煤山一樹自縊身亡[7],終年三十五歲(周歲33歲),在位十七年[8]。
南明予其廟號「思宗」,後改「毅宗」、「威宗」,南明弘光帝上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清朝追諡「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端皇帝」,廟號「懷宗」;後去廟號,改諡為「莊烈愍皇帝」,葬於思陵[9]。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朱由檢生於萬曆庚戌十二月二十四日(1611年2月6日)寅時[10]。他的父親明光宗朱常洛雖早在萬曆廿九年(1601年)被立為太子,但光宗父親明神宗其實一心想立三子朱常洵為太子,是因為群臣國本之爭,才勉強保住了朱常洛儲君的寶座,故朱常洛一直得不到明神宗歡心。朱由檢母親劉氏則是朱常洛的婢女,亦不得朱常洛的歡心。祖父討厭父親,父親討厭母親,所以朱由檢幼年並不幸福。五歲時,朱由檢母親劉氏得罪,被父親朱常洛下令杖殺,之後將朱由檢交由庶母西李撫養。數年後西李生了女兒,照管不過來,改由另一庶母東李撫養至成人。及至朱由檢長大,在天啟二年(1622年),被當時已繼位為帝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封為信王,劉氏追封為賢妃。
天啟六年(1626年)六月,明廷選周氏為信王妃。十一月,朱由檢出居信邸。次年二月初三,與周氏正式完婚。
登上帝位
天啟七年(1627年),年僅廿二歲的明熹宗朱由校駕崩,由於朱由校三名兒子皆早夭朱由檢作為他唯一在世的弟弟繼承皇位。當時朱由檢年僅十六歲,是為崇禎帝。朱由檢即位後,勤於政務,事必躬親。崇禎十五年(1642年)七月初九,因「偶感微恙」而臨時傳免早朝,遭輔臣批評,崇禎連忙自我檢討。
天啟七年十一月(1627年),崇禎帝在剷除魏忠賢的羽翼崔呈秀之後,再將其貶至鳳陽。途至直隸阜城,魏忠賢得知大勢已去,遂與一名太監自縊而亡。此後崇禎帝又殺客氏,崔呈秀自盡,其閹黨二百六十餘人或處死、或發配、或終身禁錮。與此同時,平反冤獄,重新啟用天啟年間被罷黜的官員。起用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予尚方寶劍,託付他收復全遼的重任。
面對困局
自崇禎元年(1628年)起,中國北方大旱[11],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禎朝以來,陝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離失所。崇禎二年五月正式議裁陝北驛站,驛站兵士李自成失業。崇禎三年(1630年)陝西又大饑,陝西巡按馬懋才在《備陳大饑疏》上說百姓爭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剝樹皮吃,樹皮吃完,只能吃觀音土,最後腹脹而死[12],六年,「全陝旱蝗,耀州、澄城縣一帶,百姓死亡過半」。
崇禎七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書呂維祺上書朝廷:「蓋數年來,臣鄉無歲不苦荒,無月不苦兵,無日不苦輓輸。庚午(崇禎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村無吠犬,尚敲催征之門;樹有啼鵑,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燐,夜夜似聞鬼哭。欲使窮民之不化為盜,不可得也」。旱災又引起蝗災,使得災情更加擴大。河南於崇禎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13],其飢民多從「闖王」李自成。崇禎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棄孩,盈河塞路。」[14]
十四年,左懋第督催漕運,道中馳疏言:「臣自靜海抵臨清,見人民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米石銀二十四兩,人死取以食。惟聖明垂念。」[15]保定巡撫徐標被召入京時說:「臣自江推來數千里,見城陷處固蕩然一空,即有完城,亦僅餘四壁城隍,物力已盡,蹂躪無餘,蓬蒿滿路,雞犬無音,未遇一耕者,成何世界」這時華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城為之空」[16],崇禎十四年七月,疫疾從河北地區傳染至北京,崇禎十六年,北京人口死亡近四成[17]。十室九空[18]。
內憂外患
江南在崇禎十三年遭大水,十四年有旱災與蝗災並發,十五年持續發生旱災和流行大疫。地方社會處在了十分脆弱的狀態,流賊興起,遊民更是加入陣營,各地民變不斷爆發。
崇禎帝先用楊鶴,撫恤變民;後用洪承疇,再用曹文詔,再用陳奇瑜,復用洪承疇,再用盧象昇,再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又用楊嗣昌,十三年中頻繁更換討伐流賊的將領。這其中除熊文燦外,其他都表現出了出色的才幹。然皆功虧一簣。流賊闖王李自成數次大難不死,後往河南聚眾發展。
此時北方滿人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明廷苦於兩線作戰,每年的軍費「三餉」開支高達兩千萬兩以上,國家財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餉的情況普遍,常導致明軍內部騷亂譁變。加上崇禎帝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前期剷除專權宦官,後期又重用宦官,《春明夢余錄》記述:「崇禎二年十一月,以司禮監太監沈良住提督九門及皇城門,以司禮監太監李鳳翔總督忠勇營」崇禎帝說:「朕禦極之初,攝還內鎮,舉天下大事悉以委大小臣工,比者多營私圖,因協民艱,廉通者又遷疏無通。己已之冬,京城被攻,宗社震驚,此士大夫負國家也」。清修明史說崇禎帝中後金反間計,自毀長城,冤殺袁崇煥;世傳皇太極施反間計,捕捉兩名明宮太監,然後故意讓兩人以為聽見滿清將軍之間的耳語,謂袁崇煥與滿人有密約,皇太極再放其中一名太監回京。崇禎帝中計,以為袁崇煥謀反。這種講法終明之世並無所本,僅流行於乾隆之後。一些學者傾向於相信崇禎帝殺袁崇煥,並非是皇太極的反間計得逞。由於袁崇煥是囚禁半年後才被處死的,不大可能是因一時激憤誤殺。事實上,崇禎帝生性多疑,所以僅擅殺毛文龍一事,便足以使崇禎帝心存忌憚。再者毛文龍舊部大都誤認為是皇帝要殺毛文龍,於是把怨恨轉移到皇帝身上,大舉譁變,造成日後一連串悲劇事件的發生,終於致使前線態勢一發不可收拾。袁崇煥不能不為此負責。
隨著局勢的日益嚴峻,崇禎帝的濫殺也日趨嚴重,總想以重典治世[註 1],總督中被誅者七人[註 2],巡撫被戮者十一人[註 3],連擁有崇高地位的內閣首輔也不能倖免,被殺二人[註 4],而其他各級文官武將更是多不勝數,不能詳列。崇禎帝亦知不能兩面作戰,私底下同意議和,但被明朝士大夫鑒於南宋的教訓,皆以為與滿人和談為恥。因此崇禎帝對於和議之事,始終左右為難,他暗中同意楊嗣昌的議和主張,但一旁的盧象昇立即告訴皇帝說:「陛下命臣督師,臣只知戰鬥而已!」,崇禎帝只能辯稱根本就沒有議和之事[19],盧象昇最後戰死沙場。明朝末年就在和戰兩難之間,走入滅亡之途[20]。
崇禎十五年(1642年),松山、錦州失守,洪承疇降清,崇禎又想和滿清議和而和兵部尚書陳新甲暗中商議計劃,後來陳新甲因失陷城寨之事被崇禎處死[21],與清兵最後議和的機會也破滅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臨沒頂之災,崇禎帝召見閣臣時悲嘆道:「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在陳演、光時亨等反對和不情願負責之下未能下決心遷都南京[註 5][註 6]。事後崇禎帝指責光時亨:「阻朕南遷,本應處斬,姑饒這遭。」[22]後來,崇禎再次跟李明睿和左都御李邦華復議南遷的計劃,並要大學士陳演擔當責任,陳演不情願,於是在不久後被罷職[23]。第二次南遷計劃失敗後,崇禎讓駙馬鞏永固代口要求重臣守京師,並以「聖駕南巡,徵兵親討」為由出京,諸臣唯恐自己因皇帝不在京城而變成農民軍發泄怒火的替死鬼[24],故依然不讓崇禎離京[25]。
至此,流寇叛變已經十多年,從北京向南,南京向北,縱橫數千里之間,白骨滿地,人煙斷絕,行人稀少。崇禎帝召保定巡撫徐標入京覲見,徐標說:「臣從江淮而來,數千里地內蕩然一空,即使有城池的地方,也僅存四周圍牆,一眼望去都是雜草叢生,聽不見雞鳴狗叫。看不見一個耕田種地之人,像這樣陛下將怎麼治理天下呢?」崇禎帝聽後,潸然淚下,嘆息不止。於是,為了祭祀陣亡將士、罹難難民和殉國的各親王,崇禎帝便在宮中大作功德法會來祈求天下太平,並下詔罪己,催促督師孫傳庭趕快圍剿農民軍[26]。
自縊殉國
景山的明思宗殉國處建有碑文
崇禎十六年正月,李自成部克襄陽、荊州、德安、承天等府,張獻忠部陷蘄州,明將左良玉逃至安徽池州。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初四日,崇禎任吳三桂為平西伯,飛檄三桂入衛京師,起用吳襄提督京營。六日,李自成陷宣府,太監杜勳投降,十五日,大學士李建泰投降,李自成部開始包圍北京。三月十六日,昌平失守,十七日,圍攻北京城。三月十八日,李自成軍以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諸門,守軍或逃、或降。下午,曹化淳開彰儀門[27](一說十八日,賊攻廣寧門急,群回倡亂開門,外城遂陷。次日,賊自東直門角樓緣城而上,大城遂陷。[28]一說是十九日王相堯開宣武門,另張縉彥守正陽門,朱純臣守朝陽門,一時俱開,二臣迎門拜賊,賊登城,殺兵部侍郎王家彥於城樓,刑部侍郎孟兆祥死於城門下[29]),李自成軍攻入北京。太監王廉急告皇帝,崇禎帝在宮中飲酒長嘆:「苦我民爾!」太監張殷勸皇帝投降,被一劍刺死崇禎帝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勳戚周奎、田弘遇家。又逼周后自殺,手刃袁妃(未死)、長平公主(未死)、昭仁公主 崇禎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崇禎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tCI7Pq


禁亡國君新書 習近平外號被酸越禁越多逾500個 https://bit.ly/407lQ8C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因為曾被取外號「習維尼」,導致中國境內看不到任何「小熊維尼」;現在,又有1本新書《崇禎:勤政的亡國君》,被指暗諷習「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遭到下架。對此,曾長期駐在中國的日本時事評論者矢板明夫指出,習近平的外號越禁越多:「習維尼、習噗噗、習禁評」等,估計已經超過500個。
近日中國前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系主任陳梧桐病逝前的著作《崇禎:勤政的亡國君》,重新燃起話題,這本描述明朝最後的崇禎皇帝書籍裡提到,「崇禎皇帝雖有中興之志、但志大才疏。缺乏治國能力、剛愎自用而又多疑善變、急功近利而又優柔寡斷……。極為虛榮,只顧自己的顏面和尊嚴、缺乏擔當精神、患得患失、屢屢錯失延緩敗亡的時刻,……導致明王朝的滅亡」。
這段話被指越讀越讓人覺得是在諷刺習近平,也因此遭到下架命運,連微博上也搜不到相關字,而該書原始版本《崇禎往事》在中國的二手書網價格暴漲30倍。
矢板明夫表示,幾乎所有中國的讀書人都知道崇禎的故事,如果北京當局不把它列為禁書,估計也沒有幾個人會買。可是,該書被下架後,大家都想看一看,習近平和崇禎帝有哪些相似之處,一時間洛陽紙貴。
這位日本時事評論者提醒,在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中國言論較寬鬆時代,民眾反而不常拿國家領導人開玩笑,他們的外號都各只有兩、三個而已。但是到了習近平時代,官方嚴禁「妄議中央」,結果習近平的外號反而更多,據說已經超過500個,例如:一刁、刁大大、一尊、習澤東、習特勒、歪脖死胖子、習奧塞斯庫、習戰狼、吸精瓶、總加速師、總爛尾師、袁世凱二世、袁二、二次袁、清零宗、清零帝、習包子、包帝、兩百斤、不換肩、扛麥郎、清單帝、寬衣帝、慶豐帝、慶豐一世、大撒幣、小學生、小學博士、背書單、習維尼、習噗噗、習禁評、薩格爾王、末代皇帝、廁所革命家、倒車斯基、翠、習卒、香蕉皮、XDD、242(來自漢語拼音的讀音聲調)等。
而且,為了怕被刪文或被找麻煩,大家想盡辦法取外號稱呼習近平。矢板明夫還大讚,「這些外號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智慧與幽默」。
禁亡國君新書 習近平外號被酸越禁越多逾500個 https://bit.ly/407lQ8C

明思宗朱由檢1611-1644,明朝第17任皇帝-最後一任明


1633年崇禎明荷海戰-明朝水師在鄭芝龍(鄭成功之父)為前鋒下以絕對優勢兵力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海盜聯軍-1636年鄭芝龍被任命為福州都督-海盜變官員/最初明朝廷只封給鄭芝龍「五虎游擊」的官職/鄭成功/火攻荷蘭艦(克拉克帆船Carrack)-此場戰爭對後世影響巨大,這是首開東方國家擊敗西方殖民帝國的先例/「勤政的亡國君」意有所指?中國下架談「崇禎」新書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萊陽-二姜先生-天水二龍-一門忠烈/(姜埰、姜垓、姜安節、姜實節、姜寓節)/姜埰(姜貞毅)購「醉穎堂」蘇州藝圃「頤圃」,又名「敬亭山房」(公元1659年)園歸山東萊陽人姜采,更名頤圃,又稱敬亭山房,後復改名為藝圃/姜垓(1640年)進士/姜埰(姜歌詞)(1631年)進士/萊陽敦睦堂姜氏/萊陽姜氏一門忠孝記-崇禎/姜瀉里-生四子,長子姜圻貢生、仲子姜歌詞進士、三子姜垓進士、四子姜坡廩生-堪比楊家將忠烈/姜埰購得,修葺後改名“頤圃”。藝圃-姜實節-不事清廷-終身不赴科舉-乾隆年間,姜實節的曾孫姜晟中進士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