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教會耶穌聖教焚而不燬1884年竣工風水寶塔,尊之為「三哲

艋舺教會門額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3YFb88j
由於宗教信仰與認知上的不同,西洋宗教傳入中國時多生爭議與衝突,即所謂「教案」。艋舺教會於清光緒二年(西元一八七六年)建立,中經地方抗爭而遭拆除,至光緒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重建。為示友好,地方致贈石刻門額,中書「耶穌聖教」,並記「大英國偕牧師建」。偕牧師,即指馬偕傅士。 今日,教會保存本件門額紀念,並另立「史蹟沿革」碑,敘述頗詳;該碑年代雖已超出本計畫範圍,亦有可供參考之處,抄錄於下: 「自馬偕博士第一之進入艋舺地區開始傳教、即慣用一木框紙牌寫上『耶穌聖教』四字掛其門上。昔官府及地方勢力三大姓(黃、林、吳)均極力反對,並以兇惡態度恐嚇、逼害,百般阻撓之,聲明『艋舺有三大姓,就沒有耶穌教,有耶穌教就沒有三大姓』曾先後多次教唆地方流氓、民眾拆毀禮拜堂。 主後一八八四年清法戰爭,教會與信徒遭遇到前所未有最慘重之迫害,北部七教會全被拆為平地,幸劉欽差銘傳以壹萬兩銀賠償之。馬偕博士以此償款復建新店,枋隙(大稻埕)、錫口(松山)及艋舺等四間禮拜堂。艋舺教會建造為一堅固美麗有七十英尺之高塔,適當年艋舺地方有三人取中秀才,此塔因此被稱為『艋舺風水塔』,『三哲雄塔』,從此不再阻擋與教會為敵。 主後一八
 左側花圃,「史蹟沿革」碑座右側
日期清光緒光緒十一年七月1885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1884年3月7日竣工的艋舺教會禮拜堂,曾被當地人視為風水寶塔,尊之為「三哲雄塔」。

1884年3月7日竣工的艋舺教會禮拜堂,曾被當地人視為風水寶塔,尊之為「三哲雄塔」。


三哲雄塔~~艋舺教會第三代禮拜堂,教會自建的第二代禮拜堂。
起建年代:1885年9月
完成年代:1886年2月或3月
(4) Facebook https://bit.ly/47Eofuz
-------------
焚而不燬~~~~~~
 馬偕在他所建的賠償禮拜堂,都會掛上焚而不燬的標誌!
 焚而不燬是出自出埃及記中上帝在西奈山與摩西對話時,摩西看到的異相,上帝透過一堆焚燒的荊棘,與摩西對話!但這一堆荊棘卻沒有在上帝離去後,而燒毀!
 馬偕將這一個標誌用來代表他所創立的教會不會因為暴民的破壞而毀掉!

艋舺教會耶穌聖教焚而不燬1884年竣工風水寶塔,尊之為「三哲艋舺教會耶穌聖教焚而不燬1884年竣工風水寶塔,尊之為「三哲



台北最著名的寺廟,首推龍山寺;而最著名的教會,則非艋舺教會莫屬了。兩者同在龍山區,而且相距不遠,……」豈止在台灣當地出名,艋舺教會當年也隨著馬偕牧師的事蹟,聲名遠播到了太平洋彼岸的北美洲。
艋舺教會與龍山寺(劉峰松) https://bit.ly/3KLDRCG

艋舺教會耶穌聖教焚而不燬1884年竣工風水寶塔,尊之為「三哲


艋舺教會是由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北部長老教會稱「偕叡理牧師」,加拿大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設立的。創設之初租用民宅傳教,次年遭艋舺三大姓糾眾拆毀,是年重建後又旋遭拆毀,於是在1879年於現址購地建造教堂。1884年中法戰爭,教堂第三度被拆毀,馬偕向劉銘傳交涉,獲賠償而重建,次年改採石造的新教堂完工,並建高塔凌駕周遭廟宇,由於當年艋舺取中三秀才,而被譽為「三哲雄塔」或「風水塔」。1922年重建為二層樓式教堂,1986年改建為今貌。此照片所見為1922年改建後的樣貌。(資料來源:《臺北古今圖說集》黃金土主編,1992,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45daRfl

艋舺教會耶穌聖教焚而不燬1884年竣工風水寶塔,尊之為「三哲


艋舺教會設教50週年紀念(1926.03.14)艋舺即今萬華,是當時最大城市,也是保守與排外的重鎮,馬偕形容艋舺是「異教的直布羅陀」,在這裡受到以三大姓為首的勢力無情的攻擊,歷程艱辛驚險,但最後也取得戲劇性勝利,得到反對者的接受與敬重。艋舺教會的設立是馬偕的光榮戰果。北部設教50週年活動第三天(1923年6月7日)下午的重頭戲就是艋舺教會禮拜堂的獻堂式。這間可容四、五百人的二層樓大教堂,是當時北部教會規模最宏偉的,是專司建築的宣教士羅虔益先生所設計的。教堂利用本土建材,融合中西特殊的建築風格,實在是配為宣教五十年獻禮。這張照片是艋舺教會設教50週年當日感恩禮拜後全體合影。艋舺教會設教50週年紀念(1926.03.14)(538516) https://bit.ly/45tYPhq

艋舺教會耶穌聖教焚而不燬1884年竣工風水寶塔,尊之為「三哲


李春生-基督教徒-台灣第一個哲學家-烏龍茶之父/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奠基者/台灣近代三大貨殖家/臺北地區有三大富豪排名第二的是大稻埕的「番勢李仔春」「番勢-李春生」/協助陶德(John Dodd)勸農植茶,教以焙製之法,創出「臺灣烏龍茶」/一生著作達十二部,述十萬言,博得宗教思 想家、哲學家、詞章家的稱號。熱心公益,為清,日政府所倚重的民間領袖/「學貫古今,才兼中外,究天人之微、通損益之變,垂不朽立言,等身著作」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倪蔣懷   (1894 - 1943)
性別男
倪蔣懷是台灣美術啟蒙者石川欽一郎來台首位弟子,繪畫風格師承石川。他雖以經營礦業為生,卻心繫藝術創作,並以推動美術發展為終生理想,在台灣早期美術史上功不可沒,他所籌劃贊助的社團包括七星畫壇、台灣水彩畫會、赤島社等,並創辦美術研究所。 艋舺教會 | 臺北市立美術館

艋舺教會耶穌聖教焚而不燬1884年竣工風水寶塔,尊之為「三哲


【戰火下的馬偕啥米攏不驚】焚而不燬的信心:攏是為基督
 記者謝宜汝 150年前馬偕來台,【戰火下的馬偕啥米攏不驚】焚而不燬的信心:攏是為基督 https://bit.ly/3OHfirW
 【記者謝宜汝/採訪報導】150年前,27歲的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辭別加拿大故鄉親友,來到遙遠的台灣,不畏環境艱險、不怕連天戰火,毅然決然地以「攏是為基督」的奉獻心志,將一生所學貢獻於台灣。這份「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精神,倚靠神而不怕困難的信心,持續宣教、行醫的勇氣,在國際局勢緊張的現代,依然是基督徒最好的榜樣!
 淡水捷運站「馬偕上陸淡水150週年」策展人、淡水長老教會鄭浚豪牧師受訪表示,馬偕不畏艱困環境的宣教佳美腳蹤,早已經不再只是傳福音,而是帶動淡水在醫療、教育、歷史文化,以及農業的創生及活化等跨越百年的影響力。
 牛津學堂
   當我們紀念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也是要告訴人們,我們活在疫情、戰亂的影響下,人生當中有很多的苦難和恐懼,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應效法馬偕的精神,在苦難中操練倚靠上帝、承認自己的軟弱,持守在信仰中,不因苦難而被打倒。
 苦難中信靠神的帶領 以行動回應神
馬偕有三個層面是我們這個時代得以效法的:「持守信仰、完成上帝的使命、用行動來回應上帝的慈愛。」鄭浚豪牧師表示,馬偕的精神是有信心的倚靠上帝,他來到台灣是因為相信上帝的帶領,在戰爭時也相信上帝保守。無論如何,信仰是苦難當中的出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持守在其中。
 他表示,馬偕用「行動」來回應神的帶領;而在現今這個時代,我們最需要的就是行動。從馬偕的精神來反思,最重要的就是「愛與服務」的精神;如何在愛中看待身邊的人事物。我們如何關懷鄰舍、如何服務、如何佈道,都可以從馬偕的宣教精神中學習。
 馬偕古厝。(圖/翻攝淡水維基館)
   旅行、醫療、宣教、訓練門徒
1872年三月9日下午三時,馬偕在滬尾(淡水)上陸,同年四月開設北台灣第一所教會「滬尾(淡水)教會」以便開始佈道,並於寓所開始行醫事工。教會開設之後,1873年五股坑教會落成,為北台灣第一間禮拜堂。馬偕隨後在新港社(今後龍新港)、和尚洲(今蘆洲)等地傳福音設立教會。
 五股禮拜堂
   1878年,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委員會(FMC)注意到了馬偕在台灣有可觀的宣教成果,因此請他分享宣教策略。當時馬偕整理四點:「旅行和配藥、旅行和傳道、旅行和訓練年輕人、旅行並在已經建立起來的教堂,派已受過訓練的幫手去負責。」
 淡水文化研究者李秉樺老師受訪時表示,從馬偕的日記看他的宣教腳蹤,日記裡記載的許多故事,都讓人敬佩,且宛若「電影情節」。例如有一天馬偕知道他的學生嚴清華的母親來自龜山島,深感台灣離島都沒有聽過福音,於是他們就從淡水買了小小的舢舨船,出發到龜山島。在航行的路上,他們迷失了方向,連自己漂流到哪裡都不知道。最後在奇妙的帶領下,小船被風吹到龜山島,就這樣成功上岸宣教。
 艋舺教會禮拜堂。
   又如馬偕的日記中記載,在台灣宣教最困難的地方就是艋舺。艋舺從清代以來是北台灣政治經濟中心,也是眾多家族與郊商聚集的核心城市,開港之後西洋人加入競逐台灣樟腦與茶產業,艋舺部分家族也對西方人產生了排外感。馬偕最後透過關係,租到一間房子當作短暫的宣教之所,結果地方家族們知情,買通遊民或者麻瘋病的人,丟石頭干擾他。
 但是馬偕並沒有因此被嚇跑。地方角頭接著派了上百人,把整棟房子給拆了,因為鬧事不斷,官員還詢問了英國領事,是否能請馬偕離開?領事表示,馬偕是大英帝國的子民(當年馬偕所居住的加拿大,部分屬於英國領土),沒有權利趕走他,還要保護他。最後馬偕在艋舺替人拔牙、治病,角頭大哥們因為受了馬偕的幫助,還回頭還感謝他,讓他搭轎在艋舺遶境一周,接受大家的感謝。
 馬偕在台醫療宣教為民眾拔牙。 (圖/翻攝臉書@MackayHouse1875)
   李秉樺老師表示,研究馬偕的宣教足跡,著實讓人敬佩,他是一個做事目標非常明確,不容易受到其他事物影響的人。在宣教的過程中,他雖然也會遇到挫折,並且語言與文化生活習慣都不適應。但是對馬偕來說,只要靠著努力,上帝就會帶領他,突破一切險惡攔阻。唯有一件事使得他當下很挫折,也就是1884年到1885年間,在台灣爆發的「清法戰爭」。
 重病仍不畏戰火 保護教會與信徒 
李秉樺老師表示,在面對戰爭之時,馬偕以漢人習俗,將信件燒黑一角寄送各地教會,通知緊急勢態,告知各地教會戰爭就要來了,教會應保持冷靜、謹慎小心、警醒禱告做好準備。信件中也提到,台灣人沒有辦法分外國人,是來自法國、英國,還是德國?因此容易爆發衝突,所有的宣教事工都要暫時停止,以免發生危險。
 清法戰爭期間,台灣除了遭受法國砲火猛烈攻擊之外,牛津學堂與女學堂的學生們也無法繼續上課。北台灣各地教會遭到忿怒的暴徒破壞,超過九座教會被毀,數十名教徒遇難殉道。
 松山教會禮拜堂
  當時馬偕的處境內憂外患不斷,外有法軍砲擊,內有暴民騷擾,以致於他積勞成疾,染上急性腦膜炎,數日昏迷不醒,險些喪命。
 1884年十月8日,法軍登陸滬尾,情勢緊繃,英國領事費里德(Alexander Frater)下令撤僑,讓外國婦女優先撤離。十月12日,馬偕妻小前往香港避難,同行者有黎約翰夫婦及兩位英籍婦女。然而馬偕堅持不離崗位守護台灣。
 馬偕在日記中表示:「在我生病的時候都是學生在照顧我,學生有難時一走了之,是過意不去的。」李秉樺老師表示,雖然馬偕非常不願離開台灣,但馬偕因健康因素,被學生規勸搭船去海上透透氣,或許能使身體強健,順便探望在香港的家人朋友。於是他於十月21日搭「福建號」,準備前往香港探視家人後回台。不料剛抵達香港,就被告知台灣的港口全被封鎖,不得已滯留香港五個多月。
 李秉樺老師表示,在滯留香港期間,從馬偕的日記中看見,他每一天都不放棄回台灣的希望,在各地奔走尋找回台機會。馬偕寫道:「我不要等打仗或談和,我只想把握機會回到我心愛的福爾摩沙。」後人雖然可以看見他的挫折,但同時也看見他對台灣的愛,及永不放棄的精神。
 當時馬偕來往淡水與艋舺時搭乘的船支。
   不畏戰亂局勢回台  戰後重建教堂
直到1885年四月19日,馬偕終於得返淡水,他立即展開巡視各教區遭受的破壞和損失,進而彙整作為尋求賠償的根據。據馬偕日記所見,他對法國的進犯,充滿忿怒與無奈。而他雖然看見教堂被拆毀,但仍然冷靜地指示各地教徒,一同蒐集教堂毀損資料,開列清單給英國領事館,向清朝官方求償。
 來到北台灣12年間,他所蓋的教堂幾乎毀壞殆盡,讓他感到十分心痛。當時台灣面對外敵法國,海面又受到封鎖,就在民憤高漲之下,北台灣各地的教堂與教徒遭受毀壞與追殺,最後馬偕透過李彤恩通商委員,與劉銘傳談判交涉,為遭受損害的七間教會,向清政府索取賠償。
 李秉樺老師表示,九月28日最後清朝官方以一萬洋元賠償馬偕博士讓他重建教堂,教堂由馬偕設計建置高聳的尖塔型教堂,並以焚而不燬以及燃燒的蠟燭等符號做為教堂精神九座教堂包括新店、水返腳教堂(汐止)、三角湧教堂(三峽)、雞籠(基隆)、和尚洲(蘆洲)、八里坌(八里)、錫口(松山)、艋舺(萬華)、大龍峒(大稻埕)。馬偕盼能讓民眾能對信仰有敬畏之心,就算教會遭逼迫,信徒受攻擊,還是能在上帝的帶領下再重建起來,保持冷靜、持續前進是馬偕在清法戰爭經歷當中帶給我們最大啟示.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位於淡水區馬偕街
   遭遇二次戰爭  彰顯焚而不燬的信心
淡水長老教會鄭浚豪牧師表示,當時馬偕來台宣教的背景,遭遇二次戰爭,除了清法戰爭以外,還有中日甲午戰爭。因甲午戰爭下的不平等條約,台灣面臨被日本治理的情況,致使台灣內部紛亂衝突不斷。
 甲午戰爭爆發時,馬偕正在加拿大休假,但是他卻因著愛台灣的心,堅持回來台灣,他認為應當要在台灣最困難的時刻,與台灣的弟兄姊妹站在一起。
 在淡水夕照中與馬偕對話。
    當馬偕回台時,台灣已被日本統轄,而台灣各地紛紛起義抗日,在此情勢下,台灣各地基督徒再度遭受迫害和損失。馬偕見此情景,仍然不放棄,照顧台灣教會也想辦法與日本總督對話。
 鄭浚豪牧師表示,馬偕在《台灣六記》曾說:「台灣是在上帝旨意中生根,我們要信賴永遠的上帝。求主耶穌保佑我們國內外教會忠誠不渝,直到主再來。」馬偕這份「焚而不燬」的精神,在亂世中提醒我們上帝的同在,不論面對多大的艱難,多危險的境遇,祂永不拋下我們。而教會也必須堅持在信仰的立場上,我們在信仰當中,不管未來是遭遇疫情或是戰亂,「焚而不燬」的精神幫助我們更專心倚靠上帝。【戰火下的馬偕啥米攏不驚】焚而不燬的信心:攏是為基督 https://bit.ly/3OHfirW

28180_艋舺教會禮拜堂42164_馬偕所建第1間禮拜堂五股教會禮拜堂98767_4412_焚而不燬_668247_馬偕博士搭乘往返 滬尾(淡水)艋舺(萬華)之船隻老照片@MackayHouse187525632_錫口(松山)教會禮拜堂78575_4412_焚而不燬_5


劉峰松曾在《台灣教會公報》 1777期(1986. 3. 23)寫了一篇文章〈艋舺教會與龍山寺〉來介紹那所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著名教會,他開頭便說:「台北最著名的寺廟,首推龍山寺;而最著名的教會,則非艋舺教會莫屬了。兩者同在龍山區,而且相距不遠,……」豈止在台灣當地出名,艋舺教會當年也隨著馬偕牧師(正式漢名偕叡理,Rev. George L. MacKay, 1844-1901)的事蹟,聲名遠播到了太平洋彼岸的北美洲。從劉峰松的一篇文章說起─—談艋舺教會設教年份的認定 https://bit.ly/45nQqMy
 其實與艋舺(長老)教會距離最近的應是只隔著一條貴陽街,位於對面巷內的祖師廟(1787),但祖師廟名氣、香火皆不如龍山寺(1738),因此劉峰松才拿歷史較久的龍山寺來和艋舺教會相比,他不愧是個文獻家,果然比得頭頭是道,很有看頭,可說是東西文化比較研究領域裡一個相當值得重視的個案。
  艋舺教會的設立
 幾年前,艋舺教會曾經在《台灣教會公報》 2662期(2003.03.09)的廣告版刊出了一則公告,稱將於3月9日那天舉行慶祝「馬偕博士設立艋舺教會127週年」的感恩禮拜(頁24)。在那篇也算是公開邀請函的通告裡也提到:「……馬偕博士於主後1876年3月14日設立本會,……」。但是,劉峰松在他那篇文章有關創立緣起的一段裡卻只是記道:「…… 加拿大人馬偕博士根據聖經的這段教訓,在1872年3月9日到達淡水,1876年3月14日進入艋舺,並開始傳道。」 不過,他也同時在另一處提到:「艋舺教會,1879年在現址建堂,……」
 文章中劉峰松只提「建堂」,不碰比較具有爭議性的價值判斷──「設教」年代的認定。但是他在文章中竟然寫了一句「龍山寺比艋舺教會要早一百四十年」和另外一句「龍山寺 : 一七三八年峻工的該寺……」的話,不知劉峰松是有心還是無意,因為照此推算,艋舺教會設教年份就應該是1878 ! 而這年份數字在他的文章裡從頭到尾沒出現過 以馬偕進入艋舺地區,並開始傳道的那天當做是艋舺教會設立的日子,的確非常值得商榷。
 其實教會史家賴永祥長老也早已注意到了這個設教年代上的疑點,他從《台灣教會公報》2528期(2000.08.13)的〈教會史話〉No. 542起,一口氣連寫了10篇共約1萬字,來探討艋舺教會的設立過程,最後當然也提出了有關這間著名教會設立年份的看法,其論述引據之周詳;推理之謹慎,不愧是大師手筆。然而艋舺教會似乎沒有注意到賴長老所寫的那幾篇考據性史話。
 若以馬偕進入艋舺傳道做為推算設教年代的依據,那麼早在1860年英籍杜嘉德 (Carstairs Douglas)和金輔爾(Hur Libertas Mackenzie)兩位宣教師便曾來過艋舺傳福音(〈史話〉No. 97, 542)。這種根據顯然不夠紮實,但是溯自該教會首任駐堂牧師陳清義(1877-1942)以羅馬字(白話字)撰寫《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1923)之時,便率先做出這項時下已經被普遍接受了的認定:「艋舺教會是於1876年3月14日設立的。」(陳宏文中譯本,台南人光,1997, 頁99) 如果也以這種「緣起論」的標準來推算,那麼蘇澳(長老)教會早於1873年就已經設立,但是該教會仍以1918年做為設教的年份(《蘇澳教會80週年紀念刊》,1998, 頁14),後者在語意學名詞分際的拿捏上顯然有較高的敏感度。
 艋舺宣教的記錄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賴永祥根據新出土的馬偕日記原本所載有關艋舺設教內容,發現陳清義牧師的說法查無實據,因為那年的3月13-17日那幾天馬偕人都是在大龍峒而非艋舺。賴教授又從官方的《教務教案檔》資料裡(〈史話〉No. 77)裡查到:1877年9 月9日(光緒3年8月3日)馬偕在艋舺祖師廟旁草店尾街,以陳永順名租得的屋傳教施診施藥,他也同時發現到馬偕日記原本確也指稱是日開設禮拜堂於艋舺 (〈史話〉No. 546)。然而,賴教授在其一人獨力增訂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新版本 (1995年)裡,卻仍維持原《歷史年譜》(黃武東、徐謙信合編,1959初版,1982再版)所記1877年12月「偕牧師在艋舺開設教會」的說法(頁38)。原《歷史年譜》裡的這則設教記事不是沒有文獻上的根據,緊接著便加註有 :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p.165。 或許「艋舺教案」在當年12月間於英國副領事司格達(B. C. George Scott)與台灣道台夏獻綸的交涉下曾經出現了轉機,馬偕日記本上才有12月9日在艋舺做禮拜(Worship in Bang-kah)的記事(〈史話〉Nos. 546-548 )。根據中英官方文獻所記,那天偕牧師雖然依約在草店尾街開了堂,但是那間顯然尚未準備就緒的教堂,旋於12日就被兩百餘名同夥前來鬧事的民眾拆毀(蔡蔚群,〈建省以前台灣北部的教案(上) 〉,《台北文獻 》直字第133期,2000.09.25, 頁186-197)。
 事實上,關於這段艋舺教會的初期開拓史,馬偕回憶錄 From Far Formosa 是這麼寫的 :  “But in December, 1877, the time came for establishing a mission there,  and in spite of all their attemps to prevent our entrance I succeeded in renting a low hovel of the eastern side. ……”(p. 165, 譯文 : 但是在1877年的12月間(我覺得)進入那裡(艋舺)建立一所宣教站的時機已經來到,雖然他們三番兩次試圖阻撓,我們還是在東邊租到了一間低矮的陋屋。…… ) 接下來,馬偕還特別提到他曾將一張寫有「耶穌聖教」(Jesus’ Holly Temple)四個漢字的紙張貼在這間租來的平房門楣上,這種舉措似乎有點形式上掛牌開張的意味。但是如果再繼續讀下去的話,就會發現到為了還要走更長遠的路,馬偕不得不放棄這間教堂,而且在離開這得來不易的據點時,還遭受到有如被驅逐出境的羞辱待遇……最後才在市郊找到一塊地皮蓋起教堂(按1879起建的那間),但在1884年法國侵台期間它又被暴徒洗劫、拆毀了(From Far Formosa, pp. 166-169)。因此,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根據馬偕如此這般憶述的兩年宣教過程 (1877-1879),來認定1877年12月為艋舺設教的時間,顯然也不太能夠站得住腳,其實它只能算是馬偕艋舺「宣教」意志行動的開始。
 教會設教的標準
 教會的「設教」就像一個國家的「建國」一樣,在認定上必須合乎某些客觀條件或標準的要求,雖然條件或標準會因時而異,但最主要的考量還是在實質意義的充分與否。至於何人於何時、何地開始「宣教」的認定就不必像「設教」所要求的那樣嚴格。譬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1965年之所以舉辦盛大的百週年紀念活動,是以那位來自英國的馬雅各醫師(Dr. James Laidlaw Maxwell)抵台宣教的1865年為基準來算,其實若是為了慶祝「設教」,照道理就應該以南、北部兩長老中會的34名代表在彰化西門街禮拜堂(今彰化長老教會)成立「台灣大會」的日期(1912年10月24日)為起點(《歷史年譜》, 頁 128)。 同理,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設教」也應以「台北長老中會」(由艋舺等11個堂會所組成,後改稱「北部中會」,乃「北部大會」前身)於淡水牛津學堂(淡江中學、真理大學的創校地點)成立的1904年10月4日那天算起,雖然過去都是以馬偕初次登陸淡水之日(1872年3月9日)為準;基於同樣的理由,台灣南部的長老教會亦應當以首屆「台南長老大會」 (後改稱「南部中會」,乃「南部大會」前身)於台南新樓中學(今長榮中學)成立的那天(1896年2月24日)為其「設教日」(《歷史年譜》, 頁73)。不過,南、北部長老教會既然已經在體制上完成了合一,當然也就宜以1912為其整合體「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紀元年,來共同籌備2012年的設教百週年紀念活動。
 話說回來,嚴格來講,教案平息之前斷斷續續的開堂講道都還不能算是正式設教,因為那次「艋舺教案」在馬偕獲得了賠償,1878年5月11日於草店尾舊街原址的這間第一代禮拜堂修復完工,並經學生陳永順點收後,對官方來說才算正式完結銷案(《台北文獻》直字第133期,頁197);而於次日(5月12日)「偕牧師再於該地開設禮拜堂,三百人來參加禮拜。」(郭和烈,《偕叡理牧師傳》,1971, 頁225)馬偕在那天的日記上也是這麼寫的 : “Reopen Bang-kah chapel 300 present.” 話雖說是重新開堂,但以教會發展史的角度來看,這時馬偕才算穩住了陣腳,艋舺教會也才能算是「設教」——實質設立了(〈史話〉No. 549)。形式上雖然沒有所謂的「台北中會議長」前來主持;不過在那個時代裡,馬偕一人實質上就等於一個「中會」(presbytery)。按照馬偕於中法開戰前一年(1883)的3月20日所寫宣教報告書裡的一句有關內容 : “ The Bang-kah Church has been delayed so as to try and get a good site.”來看,那間從1879年就已動工的教堂當時顯然還沒完全蓋好,這或許是因為教案雖結而周遭敵意未除,再加上地方官的私下勸解,因此那時還在考慮另外找一處較好的地點來重新起建(參〈台北的城牆〉,《台灣文學評論》卷5期1, 頁241)。後來,這座禮拜堂於中法戰爭期間,果然又被排教加上仇外的當地暴民給拆毀了。此役,台灣北部同時被毀的教堂總共有7所之多。 艋舺教會現址(台北市貴陽街二段94號)周邊一帶古名八甲庄,是蓋了第二代的禮拜堂(1879)之後從草店尾街原址喬遷過來的。因為中法戰爭結束後當(1885)年9月28日,馬偕從巡撫劉銘傳那裡獲得一萬兩墨西哥銀的賠款(FMC No. 167: 馬偕1886.02.05報告書;另參〈史話〉671),他撥出其中一部份,以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重建起一座外觀上看起來與他的故鄉,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鄉(Zorra)當年那座,迄今仍然還在使用的煙布羅村(Embro)的諾克斯聯合教會(Knox United Church)禮拜堂極為相似的;正面中央聳立著一座高聳的哥德式尖塔的第三代禮拜堂。與艋舺這棟戰後重建的「八甲教堂」同時完工的另外還有新店、錫口(松山)兩間,依郭和烈教授的推算,完工時間約在同(1885)年的12月底(《偕叡理牧師傳》,頁225)。但是按照馬偕日記,這3間於1885.10.29同時開工,若以工期3個月來算,要到次年的1月底才可能完工,這點可從馬偕1886.02.05寫回加拿大的那份宣教報告書得到印證,因為信上第一句是說他「自從去年10月28日離開此地(淡水),一直到本月1日才回到家,總共有3個月的時間都在那裡,沒離開半步。……」顯然分散在3個不同地點的建堂工程才剛於2月1日之前不久結束。
 至於慢了差不多1年才重建完成的大稻埕(不是指今天位於台北市甘州街40號的大稻埕教會,而是指迪化街二段67號大橋教會現址,古名大龍峒、大浪泵的地方)、五股坑、洲裡(和尚洲,今蘆洲)等3間教堂,馬偕在日記上就特別於1886年12月24日那天寫明是同一日竣工。
 三哲香塔的光環
 其實,若以更嚴苛的標準來要求,無論是在1885年底還是1886年初,艋舺教會那時才能算真正完成了建堂與設教,因為從此當地人不僅不再視其教堂為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甚至還以「三哲香塔」稱之(《偕叡理牧師傳》,頁227);以一種有益於本地風水的吉祥物來擁抱它了。何況台灣學界當中也有專家李健鴻指出 :「中法戰爭才是基督教傳教權利確立的關鍵」(蔡蔚群,〈建省以前台灣北部的教案(下) 〉,《台北文獻》直字第134期,2000.12.25, 頁241),這點可以從馬偕分別在1879年11月及1893年8月,前後兩次返國述職前夕到艋舺巡視教會時,受到當地民眾兩種截然不同待遇的強烈對比來獲得印證,後者那種感人場面證明馬偕終於征服艋舺;贏得了民心(《偕叡理牧師傳》,頁226-229; From Far Formosa, pp. 169-171)。那棟象徵著勝利的尖塔禮拜堂落成之時,正好是馬偕艋舺宣教最初16年辛苦歲月(1877-1893)的分水嶺;也就是否極泰來的轉捩點。
 1894年6月馬偕當選任期一年的加拿大長老教會第20屆總會議長;坐上了教會最高的榮譽位子,任內又完成了那本史詩般的宣教回憶錄From Far Formosa, 而其中第17章 (HOW BANG-KAH WAS TAKEN)講的便是他如何「攻陷」艋舺的始末。「三哲香塔」不僅為艋舺人帶來好運,也為馬偕自己帶來了祝福與榮耀。
 但是當他結束長達兩年的例假,於1895年底回到台灣時,又得面對新一波的挑戰,艋舺這所才只有10年歷史的教堂在1895年12月24日那天晚上,成了由馬偕與日本牧師細川瀏共同主持的首次台日信徒聯合禮拜的場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1984二版,頁97)。可惜那座饒富歷史意義的哥德式禮拜堂為了配合紀念馬偕北部台灣宣教50週年(1872-1922),又被艋舺教會改建成一座具有墨西哥風格的教堂(1923.06.05獻堂),目前這棟於1985年重建成的現代化教會建築物按序算是第5代了。
 反觀龍山寺,經過了大約270年的風霜歲月,或許還談不上什麼現代化,但別的不說,單以今日台灣文化品質而論,在古蹟風貌的保存與歷史遺產的維護上確實做出了不可否認的巨大貢獻。這是當年那位才剛從教會領洗,成為基督徒的劉峰松為了見證福音,而下功夫找資料做比較研究時,所忽略了的地方。
當年有「三哲香塔」之稱的第三代禮拜堂(1885-1923),
注意入口上方刻有「耶穌聖教」四字的門匾石牌是迄今僅存的證物,它鑲嵌在現今教堂前庭一座紀念碑上
  結論
 教會設教(或國家建國)年份上的設定其實是「正名」的一環,前者攸關本身的歷史淵源;後者則要求名分正確反映實質,而歷史淵源正是實質內涵不可含糊的一部份。教會講究年代定位的遠近久暫,目的是要能夠名副其實、名正言順地透過現代化的文明,去向眼前的周遭詮釋、見證其獨特的歷史經驗與文化內涵。因此,對艋舺教會來說,「三哲香塔」的記憶其實就是一項資產(參Marian Keith, The Black-Bearded Barbarian, Toronto, 1912, pp. 162-174, 227-253 ; 蔡岱安中譯,《黑鬚番》,台北前衛, 2003, 頁94-101, 131-146)。
  後記 : 本文係根據筆者以前在《台灣教會公報》 2671期(2003.05.11)寫的一篇文章〈艋舺教會設教年代考〉的內容加以修改、擴充而成。從劉峰松的一篇文章說起─—談艋舺教會設教年份的認定 https://bit.ly/45nQqMy

艋舺教會耶穌聖教焚而不燬1884年竣工風水寶塔,尊之為「三哲


歷經6次建堂的艋舺教會已有146年歷史
相關關鍵字 #艋舺教會 #馬偕 #住的故事文/張哲生
歷經6次建堂的艋舺教會已有146年歷史 | 好房網News https://bit.ly/3YFu2vT
2022年3月28日,張哲生應邀至艋舺教會社區松年大學演講,在教堂外面所攝之景象。(張哲生提供)
福音來到艋舺地帶是早在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博士於1872年3月9日登陸淡水在臺灣北部傳道的12年前(1860年)就已經發生的,而艋舺教會則是馬偕博士在臺灣所建設的第12個教會。艋舺教會歷經自1876年以來146年的租屋、遷移、購地、建堂,目前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94號的禮拜堂是其第六次建堂,完工於1986年。
艋舺教會最初設立於1876年3月14日,租屋在武營頭萬安街仔(今臺北市龍山國中後面);當日開堂式計有傳道師、會友等從四方來的來賓共34人,觀眾甚多。過了數天,艋舺的武營就計謀來阻擋說:「那處建設禮拜堂是不成的,因屬官地」,故先後經六次的行文向英國領事官交涉,終未獲果。
後來房東被捕並關在獄中。馬偕牧師可憐該房東,就對武官說:「你若釋放他,我才肯改租」。果然該房東獲得釋放,所以艋舺教會便遷租至草店尾街(今臺北市長沙街二段173號「萬華區史中心」對面),這是第二次建堂。
孰料,當時艋舺的頭人(領袖)、書生、三大姓(黃、吳、林),全部蜂擁而出阻擋說:「有三大姓,就沒有耶穌教,有耶穌教就沒有三大姓,你若不趕快離開艋舺,我們就要破壞你的禮拜堂。」
昔日艋舺的墾拓,三邑人士出力最多,而勢力最雄厚的莫過於黃、吳、林三姓,他們以當地寺廟作為開發中心,逐漸向外圍拓展,為艋舺打下商業重鎮的基業,因此獲得崇高的社會地位,「艋舺三大姓」的稱謂也就不逕而走。
1957年拍攝的臺北市桃源街西側街景,畫面右側靠近衡陽路,畫面左側的人力車是貴陽街的艋舺教會附設愛心幼稚園用來載送學童上下學的交通工具。(張哲生提供)
1957年拍攝的臺北市桃源街西側街景,畫面右側靠近衡陽路,畫面左側的人力車是貴陽街的艋舺教會附設愛心幼稚園用來載送學童上下學的交通工具。(張哲生提供)
1877年4月8日上午9時,艋舺許多民眾敲鑼吶喊,衝入禮拜堂,並由三大姓找來的一千多名工人動工拆除,於當日下午9時將禮拜堂夷為平地,不留張瓦片牆,然後分散而去。
那天,馬偕牧師正好前往水返鄉(汐止)及錫口(松山)巡視教會,聽到這個消息就馬上趕回艋舺。大家看見馬偕牧師回來,想要打他,不過站在眾人之中的馬偕牧師全然不怕。不久,大稻埕五行(德記、和記、水陸、怡記、寶順等五家在大稻埕營銷茶葉的洋行,合稱五行)有13名外國人及其工役共百餘人,帶著刀銃前來保護馬偕牧師。之後,政府官員也抵達了,同時領事官和醫生也自淡水趕到艋舺。最後,這件事竟在艋舺釀成了大場面的混亂!
官吏對領事官說:「請馬偕牧師回大稻埕,因天色已晚,恐怕亂徒會越來越多,我們將難以保護。」結果馬偕牧師不願離開,官吏愈加殷切勸慰,懇求他必須離開。於是馬偕牧師就對領事官及其他的外國人說:「已經很晚了,你們快回去吃飯吧!」但他們回答:「你若不與我們一同回去,我們就不離開!」一直到了晚間十點,馬偕牧師才和他們一同回到大稻埕。此時,官吏終於感到安心,然後逮捕了三個亂徒,同時賠償艋舺教會白銀120圓。
1879年,艋舺教會在八甲庄(艋舺教會現址)買地自建禮拜堂,這是艋舺教會第三次建堂,也是在這個地點的第一次建堂。1879年11月16日禮拜堂竣工落成,舉行開堂式。那時出席者計有傳道士、會友及參觀者共157人。馬偕牧師對艋舺人士說:「你們若拆了這座禮拜堂,我就要建一座比你們廟宇更高的禮拜堂。」當時的艋舺人士看到這座禮拜堂建在八甲庄,屬於城外的區域,就不再阻擋了。
1883年底,中法戰爭爆發,此時又有群眾藉機將艋舺教會的禮拜堂拆掉。馬偕牧師偕同領事官拜訪劉銘傳欽差,以此事陳訴交涉,劉銘傳表示:「在擾亂中,照顧雖無法周到,但請安心,被拆的那個教堂建築費多少,我們都會照價負責賠償,重新建造。」
1884年3月7日,設教8週年時,新造的禮拜堂竣工並舉行落成式,這是艋舺教會第四次建堂(此地的第二次建堂);那天有8人受洗,並有傳道、學生、會友多人由各地趕來赴會,甚為踴躍,觀眾也甚多。
1884年3月7日竣工的艋舺教會禮拜堂(張哲生提供)
1884年3月7日竣工的艋舺教會禮拜堂(張哲生提供)
馬偕牧師在落成式講道,用希伯來書十三章八節「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對艋舺人說:「從前的禮拜堂是用泥土造的,是小的,現在建的是用石頭,是大的,有塔比你們的廟宇更高,若你們再拆除,我就用鐵來建造。」艋舺人士看那禮拜堂的塔建得那麼高,並沒有阻擋什麼,反而說那是「艋舺的風水塔」,也就是「三哲雄塔」(因當年艋舺有三個人考取秀才)。
此後,那些與耶穌教為敵的人,有的信了主,有的和教徒做了朋友。1893年8月14日,當馬偕博士要回國休假時,有人贈他傘,還有不少人用鑼鼓八音歡送他到海岸。
艋舺教會從此愈見興旺,平安度過了許多年。
1906年4月3日,艋舺教會敦聘陳清義牧師,此乃成立中會後第一個獨立的教會。
加入艋舺教會的人數年年增加,令禮拜堂愈顯狹小,於是教會開始增建教堂的兩側,於1922年興工,全部工程至1923年3月方告完成;禮拜堂由宣教師羅虔益(Mr. Kenneth Dowie)設計,乃使用磚、石和鐵建造而成,此為艋舺禮拜堂的第五次建堂,亦是此地的第三次建堂。
這張照片攝於1926年3月14日,為教徒參加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艋舺教會「設教50年紀念會」時與教堂合影留念,教堂上的「聖」字,是由曾經帶領群眾拆毀教堂,信主後卻熱心侍奉的吳廷芳所手書的字跡。此教堂完工於1923年,僅存在一甲子的時間,即於1983年拆除改建成為目前的教堂。(張哲生提供)
60年後,艋舺教會全體長執信徒有感於上帝之宏恩及馬偕牧師獻身傳教的偉大精神,決定奉獻興建新堂紀念先人,並藉此致力於傳揚基督福音,拯救更多失喪靈魂,榮耀上帝。於是艋舺教會在1983年進行第六次建堂(貴陽街這裡的第四次建堂),於1983年6月5日動工,並在1986年2月竣工,當時適值設教110週年。
順便一提,我在1978年畢業於艋舺教會附設臺北市私立愛心幼稚園(第28屆),也就是說,我曾經歷過艋舺教會的第五代禮拜堂。
1978年7月8日,在艋舺教會禮拜堂入口旁拍攝的愛心幼稚園第28屆畢業生團體照,我是坐在最底下那排的左邊數過來第二個。(張哲生提供)歷經6次建堂的艋舺教會已有146年歷史 | 好房網News https://bit.ly/3YFu2vT

w=600&h=600&r=16888 (1)w=600&h=600&r=16888&ar=fa (1)w=600&h=600&r=16888 (2)


:Early Bang-Kah Church. 法國供及台灣時,惡徒將艋舺教會於1879年所建的禮拜堂拆平。當時偕牧師和領事官就拜訪劉銘傳欽差,再以此事陳訴交涉。最後同意被拆的教堂建築費用照價賠償。因此教堂就開始重建於1884年3月7日竣工舉行落成式。建築光塔式教堂,建材用石頭,因光塔高過廟宇這建築上的特徵,當時艋舺人並沒有阻擋反而說是「艋舺的風水塔」,也就是「三哲雄塔」〈因當年艋舺有三個人考去秀才〉。從那時起那些與教會為敵的人,有的信了主,有的也成了教會的朋友。早期艋舺教會-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

照片所見為位於今臺北市萬華區的基督教長老教會艋舺教會「設教五十年紀念會」紀念照。艋舺教會是由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北部長老教會稱「偕叡理牧師」,加拿大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設立的。創設之初租用民宅傳教,次年遭艋舺三大姓糾眾拆毀,是年重建後又旋遭拆毀,於是在1879年於現址購地建造教堂。1884年中法戰爭,教堂第三度被拆毀,馬偕向劉銘傳交涉,獲賠償而重建,次年改採石造的新教堂完工,並建高塔凌駕周遭廟宇,由於當年艋舺取中三秀才,而被譽為「三哲雄塔」或「風水塔」。1922年重建為二層樓式教堂,1986年改建為今貌。此照片攝於1926年,為1922年改建後的樣貌。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538510) https://bit.ly/47AojeU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艋舺教會 1926 vs 2017
上圖拍攝於1926年3月14日,為教徒參加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艋舺教會「設教50年紀念會」時與教堂合影留念,畫面中的教堂由宣教師羅虔益(Mr. Kenneth Dowie)設計,昔日坐落於今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94號,即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艋舺教會現址。這座教堂落成於1923年,是艋舺教會的第五間禮拜堂,外牆上的「聖」字,乃由曾經帶領群眾拆毀教堂,信主後卻熱心侍奉的吳廷芳所手書之字跡。
下圖由張哲生於2017年1月11日在同地拍攝,畫面中的教堂建於上圖教堂拆除之後,1983年6月5日動工,1986年2月竣工。
福音來到艋舺地帶是早在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博士於1872年3月9日登陸淡水在臺灣北部傳道的12年前(1860年)就已經發生的,而艋舺教會則是馬偕博士在臺灣所建設的第12個教會。艋舺教會歷經自1876年以來146年的租屋、遷移、購地、建堂,目前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94號的禮拜堂是其第六次建堂,完工於1986年。
艋舺教會起初設立於1876年3月14日,租屋在武營頭萬安街仔(今臺北市龍山國中後面);當日開堂式計有傳道師、會友等從四方來的來賓共34人,觀眾甚多。過了數天,艋舺的武營就計謀來阻擋說:「那處建設禮拜堂是不成的,因屬官地」,故先後經六次的行文向英國領事官交涉,終未獲果。
後來房東被捕並關在獄中。馬偕牧師可憐該房東,就對武官說:「你若釋放他,我才肯改租」。果然該房東獲得釋放,所以艋舺教會便遷租至草店尾街(今長沙街二段173號「萬華區史中心」對面)。
孰料,當時艋舺的頭人(領袖)、書生、三大姓(黃、吳、林),全部蜂擁而出阻擋說:「有三大姓,就沒有耶穌教,有耶穌教就沒有三大姓,你若不趕快離開艋舺,我們就要破壞你的禮拜堂。」
昔日艋舺的墾拓,三邑人士出力最多,而勢力最雄厚的莫過於黃、吳、林三姓,他們以當地寺廟作為開發中心,逐漸向外圍拓展,為艋舺打下商業重鎮的基業,因此獲得崇高的社會地位,「艋舺三大姓」的稱謂也就不脛而走。
1877年4月8日上午9時,艋舺許多民眾敲鑼吶喊,衝入禮拜堂,並由三大姓找來的一千多名工人動工拆除,於當日下午9時將禮拜堂夷為平地,不留張瓦片牆,然後分散而去。
那天,馬偕牧師正好前往水返鄉(汐止)及錫口(松山)巡視教會,聽到這個消息就馬上趕回艋舺。大家看見馬偕牧師回來,想要打他,不過站在眾人之中的馬偕牧師全然不怕。不久,大稻埕五行(德記、和記、水陸、怡記、寶順等五家在大稻埕營銷茶葉的洋行,合稱五行)有13名外國人及其工役共百餘人,帶著刀銃前來保護馬偕牧師。之後,政府官員也抵達了,同時領事官和醫生也自淡水趕到艋舺。最後,這件事竟在艋舺釀成了大場面的混亂!
官吏對領事官說:「請馬偕牧師回大稻埕,因天色已晚,恐怕亂徒會越來越多,我們將難以保護。」結果馬偕牧師不願離開,官吏愈加殷切勸慰,懇求他必須離開。於是馬偕牧師就對領事官及其他的外國人說:「已經很晚了,你們快回去吃飯吧!」但他們回答:「你若不與我們一同回去,我們就不離開!」一直到了晚間十點,馬偕牧師才和他們一同回到大稻埕。此時,官吏終於感到安心,然後逮捕了三個亂徒,同時賠償艋舺教會白銀120圓。
1879年,艋舺教會在八甲庄(艋舺教會現址)買地自建禮拜堂,這是艋舺教會第三次建堂,也是在這個地點的第一次建堂。1879年11月16日禮拜堂竣工落成,舉行開堂式。那時出席者計有傳道士、會友及參觀者共157人。馬偕牧師對艋舺人士說:「你們若拆了這座禮拜堂,我就要建一座比你們廟宇更高的禮拜堂。」當時的艋舺人士看到這座禮拜堂建在八甲庄,屬於城外的區域,就不再阻擋了。
1883年底,中法戰爭爆發,此時又有群眾藉機將艋舺教會的禮拜堂拆掉。馬偕牧師偕同領事官拜訪劉銘傳欽差,以此事陳訴交涉,劉銘傳表示:「在擾亂中,照顧雖無法周到,但請安心,被拆的那個教堂建築費多少,我們都會照價負責賠償,重新建造。」
1884年3月7日,設教8週年時,新造的禮拜堂竣工並舉行落成式,這是艋舺教會第四次建堂(此地的第二次建堂);那天有8人受洗,並有傳道、學生、會友多人由各地趕來赴會,甚為踴躍,觀眾也甚多。
馬偕牧師在落成式講道,用希伯來書十三章八節「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對艋舺人說:「從前的禮拜堂是用泥土造的,是小的,現在建的是用石頭,是大的,有塔比你們的廟宇更高,若你們再拆除,我就用鐵來建造。」艋舺人士看那禮拜堂的塔建得那麼高,並沒有阻擋什麼,反而說那是「艋舺的風水塔」,也就是「三哲雄塔」(因當年艋舺有三個人考取秀才)。
此後,那些與耶穌教為敵的人,有的信了主,有的和教徒做了朋友。1893年8月14日,當馬偕博士要回國休假時,有人贈他傘,還有不少人用鑼鼓八音歡送他到海岸。
艋舺教會從此愈見興旺,平安度過了許多年。
1906年4月3日,艋舺教會敦聘陳清義牧師,此乃成立中會後第一個獨立的教會。
加入艋舺教會的人數年年增加,令禮拜堂愈顯狹小,於是教會開始增建教堂的兩側,於1922年興工,全部工程至1923年3月方告完成;禮拜堂由宣教師羅虔益(Mr. Kenneth Dowie)設計,乃使用磚、石和鐵建造而成,此為艋舺禮拜堂的第五次建堂,亦是此地的第三次建堂。
60年後,艋舺教會全體長執信徒有感於上帝之宏恩及馬偕牧師獻身傳教的偉大精神,決定奉獻興建新堂紀念先人,並藉此致力於傳揚基督福音,拯救更多失喪靈魂,榮耀上帝。於是艋舺教會在1983年進行第六次建堂(貴陽街這裡的第四次建堂),於1983年6月5日動工,並在1986年2月竣工,當時適值設教110週年。
而我則是在1978年7月畢業於艋舺教會附設臺北市私立愛心幼稚園(第28屆),經歷過艋舺教會的第五代禮拜堂。
(4) 張哲生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艋舺教會 1926 vs 2017... | Facebook https://bit.ly/3OFolcN

艋舺教會耶穌聖教焚而不燬1884年竣工風水寶塔,尊之為「三哲


艋舺教會 簡史
   艋舺教會
   福音來到艋舺地帶是早在馬偕專士來北部傳道之十二年前就發生的,而艋舺教會是馬偕博士所建設的第十二個教會。艋舺教會起初設立於救主降生1876年3月14日,租屋在武營頭萬安街仔(現龍山國中後面)。當日開堂式計有傳道師,會友從四方來的來賓共有三十四人,觀眾也甚多。過了數天艋舺的武營就計謀來阻擋說:「那處建設禮拜是不成的,因屬官地」。故先後經六次的行文向英國領事官交涉終未獲果。
   要後認為無法阻擋,就捕房東關在獄中。偕牧師因可憐該房東,就對武官說:「你若釋放他,我才肯改租」。該房東果然得著釋放,所以就遷租在草店尾街(龍山區公所對面)。當時艋舺的頭人、書生、三大姓全部蜂湧而出阻擋說:「有三大姓,就沒有耶穌教,有耶穌教就沒有三大姓,你若不趕快離開艋舺,就要被破壞你的禮拜堂。」到了1877年4月8日上午九時艋舺全街的民眾打鑼吶喊,衝入禮拜堂,並由三大姓的工人一千多人加以拆?,於當日下午九時才全部拆光,不留張瓦片牆,然後分散而去。
   那天偕牧師適恩前往水返鄉(汐止)及鍚口(松山)巡視教會,聽到這個消息就馬上趕回艋舺。那個時候,眾人看見了偕牧師回來,就說:「蕃仔牧師來了」,有些人說:「要打死他」,有的人說:「要捕他」,再有人說:「要殺死他,要用石頭打他」。但因為人多,恐怕打到別人。那個時候,偕牧師卻站在眾人之中全然不怕。不久大稻埕的伍行有十三位的外國人和他們的工役一百多人都帶著刀銃來,想要保護偕牧師。過不久政府的官員也到,同時領事官和醫生也從淡水趕到。那天在艋舺竟釀成場面極大的擾亂。
   官史對領事官說:請偕牧師回大稻埕,因日將晚了,恐怕亂徒越來越多,難以保護。偕牧師不須離開,他們就越加殷切勸慰,懇求他必須離開。偕牧師就對領事官及其他的外國人說:「日將晚了你們快回去吃飯」。他們答說:「你若不回與我們一同回去,我們就不離開」。到當晚十點鐘偕牧師才和他們一同回到大稻埕。官吏才安心下來,然後捕了三個亂徒,同時賠了白銀120元。那時適是蕭田先生在那裡傳道。
   到了一九七九年就在八甲庄(現址)買地自建禮拜堂(這是第一次建堂)。至當年11月16日才竣工落成舉行開堂式。那時出席者計有傳道、會友及參觀者共157人。偕牧師對艋舺人士說:你們若拆歸這座禮拜堂。我就要建一座比你們廟宇更高。」當時艋舺人士看禮拜堂建在八甲庄是屬城外,就放鬆阻擋。
   至法國攻擊台灣時,惡徒就再將禮拜堂拆平。當時正是陳雲?傳道任內。偕牧師領事官就拜訪劉銘傳欽差,再以此事陳訴交涉,他說:適在擾亂中,照顧雖不能週到,但可安心,被拆的那個教堂建築費多少,都可照價負責賠償,重新建。至1884年3月7日才竣工舉行落成式(第二次建堂,設教八週年),那天有八人受會,並有傳道、學生、會友等由等地趕來赴會,甚至踴躍,同守聖餐紀忥主,觀眾也甚多。
   那天偕牧師講道用希伯來書十二章八節「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也對艋舺人說:「從前的禮拜堂是用泥土造的,是小的,現在建的是用石頭,又是大的,有塔比你們的廟宇更高,若你們再拆?,我就用鐵來建造」。艋舺人士看那禮拜堂的塔建的那麼高,並沒有阻擋什麼,反而說是「艋舺的風水塔」,也就是「三哲雄塔」(因當年艋舺有三個人考取秀才)。從那時候起那些與教為敵的人,有的信了主,有的也做了做朋友。當偕博士要回國休假時(1893年8月14日),他們有贈他傘,也有許多人用鑼鼓八音歡送他到海岸。
   教會從此越見興旺平安經過。到1906年4月3日就敦聘陳清義牧師,此乃成立中會後第一個獨立的教會。教會的人年年增加,禮拜堂因狹小,就增建教堂的兩側,自從1922年興工全部改築至1923年3月來才告完成(第三次建堂)。這個禮拜堂可說是艋舺禮拜堂第五次的重建,乃是用磚、石和鐵建造的。
   第四次建堂(1983年6月5日動工1986年2月全部完成。)適值一百一十週年設教紀念大廈,艋舺教會全體長執信徒有感於上帝之宏恩及偕叡理牧師獻身傳教之偉大精神,議決奉獻興建新堂紀念先人並藉此致力傳揚基督福音,拯救更多失喪靈魂,榮耀上帝。
艋舺教會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https://bit.ly/3sf09q7


 


萬金村文史工作者潘謙銘表示他外曾祖父是原本住在老埤庄內的平埔族人,當時信奉天主教,在馬卡道族民族誌書中,提及汪傳德所著《天主教在台灣》,當時老埤聖堂(1870年)由外國神父及傳教士設立在老埤庄內(如圖3-1-1),站立中央者為黎克勉神父,而最左側者為平埔族人(族人稱呼為姑婆的傳教者),其他頭戴花環的女子,為鄰近東邊山區之高山族群來此參與活動之照片(潘謙銘,2001)。
相關資料:
   1874年吳萬福神父,正值翻修草寮為竹屋將落成之際時,當地小孩因感染到天花而死亡,以致遷怒及怪罪教徒沒經求神問卜而動工,以致於被告到官府而受到拘禁,受拘禁教徒及聲援教友家中財物也被掠奪一空,仇恨的情緒沒有因此而消失。前後十餘年終因族群間信仰的岐異,雙方產生激烈的對抗,終在1884年爆發,教堂被庄民燒毀,於是傳教士連夜帶著教徒,分別從亞麻灣溪(萬安溪)河床逃至萬金庄及高雄五塊厝,從此定居在萬金庄及五塊厝。
資料來源:屏東文獻(4)萬金人說萬金事,潘謙銘報導(2001)
老埤小堂區的建立和消失
    一八七零年代,在萬金傳教的神父就往內埔庄的老埤佈道,並以六十二圓購置土地而設傳教所。一八七四年吳萬福神父奉令駐此,年底神父改建二間竹造臨時聖堂,當地民眾極力反對。一八七五年吳神父調羅厝,萬金之黎神父和傳道師輪流照顧宣道。接著教難踵至,仇教者常藉故為難神父或教友,甚至誣告教友,使他們多人被判坐牢或罰款。
    一八八四年十月,老埤要舉行廟會,教外人向一教友募款,教友因信仰不同,不給捐款。惡徒將教友的耕牛牽走,又夥眾將他驅逐離村,並聚眾攻擊聖堂。教友武裝保護聖堂。十月廿一日仇教者四面八方圍來,身帶武器包圍老埤聖堂,全村一混亂。首日交戰,異教徒二人死亡,教友一人受傷,由於教友的團結,惡徒無法接近。 
    次日他們改火攻,火勢兇猛,教友齊聲誦禱,忽然風向逆轉,火舌反向燃燒異教徒之房宅,不久全毀,聖堂得保全。在萬金的黎克勉神父,連夜到內埔衙門求援。昏庸的清朝官吏說:老埤居民皆無智之徒,教會如要安全,速遷離此地,以此塞責。
    十月廿三日惡徒再次作亂,雙方各有死傷,神父勸婦孺教友暫遷往萬金。十一月一日諸聖節,神父在此為教友獻彌撒,祈求平安。十一月三日鳳山知縣來巡視,宣判雙方各檢舉三人監禁縣監獄。村民三位被害,暗中賄賂而脫罪,教友這方三位無罪冤告仍在獄中,神父極力交涉,終被拒絕。十一月四日大集,掠奪教友家中財物,又放火燒聖堂,真是窮兇惡極。高雄王靈副會長悲痛之至,商請英國領事向知縣抗議,知縣允予嚴辦兇手及約言索賠,但事後食言經再三抗議始賠償教會二百八十圓。
    受監禁的三位教友,其中一人於一六年夏至,被枉判斬首之酷刑,首級懸竿於村頭示眾,無道官吏殘暴惡行令人切齒。一八八七年老埤分堂宣告封閉。該地教友一部份移居到萬金,一部份人攜帶了原供奉於老埤的主保像-聖味增德,遷居到打狗五塊厝,與當地教友群居,共同組成五塊厝新堂區,其後代子孫與萬金教友保持密切親誼。老埤小堂從此終息,直到一九六七年德籍道明會士,再次於此設講道所,隸屬內埔天主堂。(3) 【南島學堂–台灣史研究小聚】台灣歷史、海洋神話、平埔族群、原住民傳說、舊社考古遺址、傳統民俗文化、口傳史詩故事等 | Facebook https://bit.ly/48DXd73

艋舺教會耶穌聖教焚而不燬1884年竣工風水寶塔,尊之為「三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