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資料中正橋(川端橋)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橋樑
日據時期建物,始建於1935年,至1937年(民國26年)正式通車。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15-09-01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430434700號登錄歷史建築變更/修正2016-03-28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530356100號修正定著土地範圍
公告公文104年公告.pdf
105年公告.pdf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2.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登錄理由1、中正橋,舊名川端橋,日據時期與臺北橋、昭和橋(光復橋)、明治橋(中山橋)並列臺北四大名橋,為日據時期留存至今僅存之臺北市聯外橋梁,堪稱為臺北市土木橋梁史之見證。
2、中正橋主結構仍為日據時期初建型式,以鋼筋混凝土造聯合基腳之基礎結合雙柱式拱型橋墩及鋼板大梁為主結構。現存之基礎、橋墩與鉚釘接合鋼板大梁皆為日據時期之構件,保存狀況良好。
法令依據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款評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
現況地址縣市行政區地址
臺北市
中正區
本橋梁坐落於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三段及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二段銜接之橋體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聯絡單位:文化資產科
聯絡電話:(02)2720-8889
聯絡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地籍所有權屬使用分區分區類型
臺北市 - 中正區 - 河堤段六小段 - 630公有非都市區河川區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臺北市中正區河堤段6小段630地號毗鄰未登錄土地。 (實際保存面積須以保存範圍實測數據為準)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
姓名/名稱
建築所有人公有
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
土地所有人公有
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
管理人/使用人身分
姓名/名稱
管理人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外觀特徵中正橋主結構仍為日據時期初建型式,以鋼筋混凝土造聯合基腳之基礎結合雙柱式拱型橋墩及鋼板大梁為主結構。現存之基礎、橋墩與鉚釘接合鋼板大梁皆為日據時期之構件。
使用情形連結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三段及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二段之運輸要道。
現 狀於民國50、60年代多次拓寬增建並加長橋面,通車使用中。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應以1937年日據時期興建之橋墩與鋼板大梁橋梁為保存主體原則
中正橋(川端橋)|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OZfKTz
中正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ZMQTf
中正橋(舊名川端橋)為連接台灣臺北市與新北市的重要橋梁,因日治時期與台北市川端町(今水源快速道路附近)連接而得名,戰後擴寬並改名為中正橋。此橋跨越新店溪,連接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三段和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二段,為市道111號之一部分,完工於1937年,並於1971年10月改建,為聯絡永和地區與台北市之間的重要聯絡通道。
主橋長500公尺,寬24.5公尺,高11.8公尺,設有雙向各3線車道與人行道。永和區側原有一牌坊,為收費站舊址(1973年7月開始收費[3]),後因收費員貪污案爆發而停止收費。
由於興建已久,中正橋橋體結構逐漸老化,且當初設計防洪標準較低;2019年開始進行拆除改建工程(保留原始橋墩,台北市歷史建築),一旁另新建中正橋,原始橋改建為人行與自行車道。
歷史
日治時期
中正橋早期樣貌
建橋由來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永和所在的臺北州海山郡及其下轄中和庄、板橋街、土城庄、三峽庄、鶯歌庄等行政區,產業及文化日漸發達,自動車業也如雨後春筍,但海山郡與臺北市僅一水之隔,交通卻非常不便,於是,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黃純青、臺北州州協議會員陳炳俊與山本義信、板橋街長神谷龜吉、中和庄長江讚慶、土城庄長簡鴻黎、鶯歌庄長陳阿玉、三峽庄長陳佛齋等人,聯名向臺北州知事陳情於新店溪架橋[4]。
經過陳情,板橋街至臺北市之間的昭和橋(今光復橋)即將興建,但中和庄地處板橋街至臺北市之間,受新店溪阻隔,交通仍感不便,1931年~1932年間,中和庄長江讚慶與在地居民繼續陳情建橋[5]。
中和庄民就架橋事宜組織期成同盟會,1932年10月網溪別墅主人楊仲佐(楊嘯霞)、海山郡守松野孝一、中和庄長吉田道定等人聯袂拜訪臺北州廳,陳情橋梁與堤防興建[6]。
經眾人多次努力,終於在1933年態勢明朗,確定待昭和橋(今光復橋)完工後,架設中和庄至臺北市川端町之間的橋梁[7][8]。
傳說
相傳為溪州(永和舊稱)耆老楊仲佐(楊嘯霞,台灣畫家楊三郎之父)善種菊,1923年裕仁皇太子(即後來昭和天皇)臺灣行啟,因喜愛菊花而至永和賞菊,然當時台北到永和僅能靠渡船往來,楊仲佐便藉機說服太子建橋,太子有感於渡船之不便與危險,下令日本政府日後興建川端橋[9]。但該說法並無任何當時之紀錄支持,故有歷史學者認為純屬軼話[10]。
原橋為木造橋,遇新店溪漲潮易沖毀,沖毀的木材連帶影響下游昭和吊橋(今光復橋)與台北橋(台北大橋),由中和庄助役游火金提議改建水泥橋。木造橋說有待文獻考據。
興工歷程
臺北州土木課設計橋梁;1935年3月現場說明與辦理競標[11]。
1935年6月1日興工[2][12]。
1937年2月川端橋竣工,耗資25萬2千餘日圓,橋長300.56公尺,寬5.2公尺,設2線車道。3月25日上午於橋畔舉辦竣工典禮[2][12][13],由中和庄協議會員范阿清及其子孫三代夫婦相隨首渡。同日下午在漳和公學校舉行祝賀會[14]。
光復後
1945年11月,中和鄉長蕭昌銅將之更名為「中正橋」[15]。
1954年,因應交通量大增與防空疏散需求,加寬橋面7公尺作人行道使用[16]。
1961年,臺灣省公路局辦理第二次拓寬,橋面拓增至15.4公尺[16],8月1日大致竣工先開放行人與部分車輛通行[17],8月16日起雙向通車[18],並於9月7日至9日於橋下舉辦龍舟競賽,慶祝拓寬[19]。
1962年,政府修建永和堤防,為符合河寬之規定,橋長向南延伸100公尺[16],11月22日動工(開工前已先架設便橋)[20],由榮工處興建。
1963年,5月31日竣工、6月15日舉行通車典禮[21]。
1968年4月15日起,以90個工作天整修伸縮縫[22]。
1972年第三次拓寬完成通車,橋寬24.5公尺[23][24],時任中華民國副總統嚴家淦為新橋落款。
2010年5月,為配合新北環河快速道路永和段工程,環河西路一段路面拓寬與堤防外移,永和側橋面將需加高2公尺,於5月21日開始階段性施工,進行封路改行便橋、拆除與重建橋面工程,已經完工。台北市端則尚未動工。
中正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ZMQTf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