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诣楼主】关于推广使用儒家基本标识(logo)的建议 - 儒家网

2023-07-28_1047192023-07-28_1045222023-07-28_1031102023-07-28_095126377adab44aed2e73a64564128b01a18ba8773912b31bb0516312e9701c510cb2wKgJS1nEs0fxuJ36AAK9u_vdPDo9952023-07-28_1058572023-07-28_1058482023-07-28_1057242023-07-28_1057132023-07-28_1057012023-07-28_1052292023-07-28_0950532023-07-28_0949002023-07-28_0948442023-07-28_0948352023-07-28_092929201409181251095295.pngarticle_802023-07-28_1051232023-07-28_1051172023-07-28_1051062023-07-28_1050492023-07-28_105229201409181253211314.pngarticle_80 (1)201409181252288382.pngarticle_802023-07-28_0929172023-07-28_0929122023-07-28_1122512023-07-28_112302

竊曲紋簋

2023-07-28_1125082023-07-28_1126022023-07-28_112722

竊曲紋方甗

2023-07-28_1129032023-07-28_112853

西周 竊曲紋簋-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838224)

2023-07-28_1130002023-07-28_112946

竊曲紋:流傳歷史,文物研究,_中文百科全書

儒門的修飾性標識:黼黻(fǔ fú)黼黻紋路-以竊曲紋最為普遍和流行

2023-07-28_1131142023-07-28_1130452023-07-28_1132322023-07-28_1132112023-07-28_1132042023-07-28_1131552023-07-28_1131432023-07-28_1134282023-07-28_113130

什麼是竊曲紋?一文教你辯識青銅器上的紋飾 竊曲紋 - Google 搜尋
什麼是竊曲紋?一文教你辯識青銅器上的紋飾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KjOegV
曾侯寶是春秋早期曾國的君主,他的葬器曾侯寶鼎高約30厘米,重約11千克,雙耳與頸部均裝飾有竊曲紋;腹部是垂鱗紋;腹內有22個字。
  曾侯寶鼎頸部竊曲紋
竊曲:青銅器上的細長條紋
鼎的雙耳與頸部均裝飾有竊曲紋,竊曲紋也稱窮曲紋,那麼竊曲紋是什麼樣的紋飾?《呂氏春秋·適威篇》有雲"周鼎有竊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用今天的話解釋一遍就是竊曲紋最主要的特徵是:紋飾圖案是捲曲的細長條紋,且往往連接成帶狀。根據目前我們發現的青銅器來看,竊曲紋可以分為有目和無目兩類,這兩類之下又可以根據形狀的細微差別再次分為幾個類,1.橫S形, 2.C形(或G形),3.S形和C形(G形)組合。說得直白一點竊曲紋就是由多個狹長的"∽"或者"C"不斷相連的紋飾。
竊曲紋的來源演變
竊曲紋是怎麼來的,它有什麼樣的起源與演變?曲紋在較多地出現在西周中晚期的青銅器上,春秋戰國時期仍然沿用,是重要的紋飾之一。能不能簡單地從S形或C形的形狀上認為竊曲紋是幾何紋飾呢?
 常見的幾何紋飾有圓圈紋、渦紋、雲雷紋、三角紋、棱格紋、四瓣目紋等,幾何類紋飾是由點、線、圈、角的組成的圖案,給我們最明顯的特點是簡潔、質樸,讓人一目了然。
  依次是雲雷紋樣式 渦紋樣式 四瓣目紋樣式
就發現的竊曲紋來看,其形狀遠比幾何紋複雜,尚不能簡單將其歸為幾何紋飾類型中,既然竊曲紋不是幾何紋,那麼是否可以將其歸入動物類紋飾之中?竊曲或者說窮曲是一種動物嗎?《左傳》文公十八年云:
 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識,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比以三凶,謂之饕餮。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
 《左傳》的這段話中,窮奇和饕餮是天下老百姓用來形容凶族的族稱,又《左傳》文公十八年有云:
 少昊氏有不才子,毀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庸回,以誣盛德,天下之民謂之窮奇。
 可見天下百姓用窮奇形容少昊氏之族竊曲或者窮曲是否為窮奇的音變或者訛誤?《山海經》西山經對窮奇的樣貌有隻言片語記載,"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又海內北經有云: "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頭始,所食被發,在犬北。一日從足。"
目前我們發現的青銅器紋飾有沒有用窮奇命名的?答案是沒有,因為《山海經》北山經中記載了饕餮的樣貌, "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晉郭璞註:狍鴞即饕餮。將二者對比一看,就知道樣貌都是狀如牛,習性都食人,所以說單從樣貌上不好區分。
 且從文獻記載上來看,《呂氏春秋》先識覽有云:"周鼎鑄有饕餮",文獻記載上也沒有窮奇紋的記載,所以說我們目前並沒有窮奇紋的說法。竊曲紋飾為窮奇紋的可能性也不大。
 既然竊曲並非窮奇,那麼饕餮是否和竊曲有關?抑或說竊曲紋由多種動物紋飾變形而來。在竊曲紋出現之前,青銅器上的最常見的是動物紋飾,而動物紋飾主要表現為饕餮紋、龍紋兩種。
 竊曲紋是否由饕餮紋或者龍紋演變而來?
饕餮原用是天下百姓來形容先民縉雲氏族貪得無厭, 又《呂氏春秋》先識覽有云:
 周鼎鑄有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為不善亦然。
 從這兩則材料來看,古人用饕餮來形容某個部落,是周代青銅器常用的一種紋飾。所以饕餮可能是這個部落的圖騰神抑或是這個部落的崇拜。
 饕餮紋最早刻畫在殷商的青銅器上,殷人尊神的觀念十分強烈,在祭祀的禮器上刻畫饕餮紋突出了眼睛的描繪,這種描繪是震懾,也是神秘的代表,這種大眼睛讓人恐懼,有尊神壓邪的功能。
 其次是饕餮紋中運用了牛角、羊角、豬耳,這三種動物是殷代重要的祭祀用品,可以看成是溝通神靈的祭品。從這些來看饕餮紋是被刻畫著結合多種物象,異化、神話了的動物形象,是為了凸顯祭祀活動中的神秘性,用來溝通萬靈。
  經典饕餮紋樣式 1.目 2.眉 3.角 4.鼻 5.耳 6軀 7.尾 8.腿 9.足
由於時代的進步,對藝術的追求不斷前進,饕餮紋也不斷演化,其趨勢就是分解與簡化,且逐漸線條化。從這些簡化後的饕餮紋來看,我們似乎發現了一些竊曲紋的影子。
  青銅器上簡化饕餮紋
   有目竊曲紋
從保存的有目的竊曲紋來看,竊曲紋的目繼承了饕餮紋的獸目,目紋居於紋飾的正中心,但是線條遠比饕餮紋抽線和更富有流動感。
 這些抽線富有流動感的線條,其實是從龍紋上得到的靈感。龍,《管子》水地篇有云:"龍生於水,被五色而游,欲小則化如蠶蠋,欲大則藏於天下,欲尚則凌於雲氣,欲下則入千深泉;變化無日,上下無時,謂之神。欲小則化如"《說文解字》雲"麟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可見龍在古人的理解中是無所不能的,是神物,祭祀器上刻畫龍紋,則反映對神的信仰崇拜。常見的龍紋有夔龍紋、顧龍文、團龍紋象鼻龍紋等。
  夔龍紋的形變與連接
   最初的龍紋是單一豎立的,雖然龍身體有不同的曲度,但是並非能表現其水流的靈動,後來把龍橫臥刻畫,用多個符飾連接,這些龍紋他們的線條流暢而靈動。我們可以在在象鼻龍紋的紋飾中可以看到橫G字紋和S字紋。總的來說,竊曲紋是有饕餮紋和龍紋的形變而來,並經過了再次的簡化。
  各種類型的竊曲紋
結束語
為何在周代饕餮紋、龍紋向竊曲紋演變?從審美觀念上來看,相比於兇惡粗狂的線條,周人似乎發現了簡潔與流體美感。在紋飾刻畫上,相比於複雜的饕餮紋刻畫手工,竊曲紋的刻畫更為抽象與簡單,刪繁就簡也是竊曲紋流行的一個重要因素。更為深層的原因則是周人相比於殷人在祭祀鬼神觀念上的變化,殷人重神,期望祭祀溝通萬神,祭祀器上面的紋飾是他們的一種媒介。而周人則更為注重祭祀先祖,而不是虛無縹緲的神,所以在祭祀器上的紋飾也就和此前有所區分。
 竊曲紋主要盛行於周代,由饕餮紋和龍紋形變而來,竊曲紋地出現打破了原本神秘色彩濃厚的饕餮紋風格,使紋飾更為抽線簡單,也反映了周人祭祀觀念的變化。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gpev8ye.html
什麼是竊曲紋?一文教你辯識青銅器上的紋飾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KjOegV


竊曲紋·波紋·蛟龍紋 西周中期以後,逐漸抽象化,形成一種新的主導性的紋飾:竊曲紋。其名稱也是據《呂氏春秋》:“周鼎有竊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離俗覽》)竊曲紋的基本特徵是一個橫置的S形,正符合於“上下皆曲”的特點。
周代的一種重要裝飾紋樣。又稱竊曲紋、窮則曲。是一種適應裝飾部位要求而變形的動物紋樣,是動物的簡化和抽象化。周代打破了商代以來,以直線為主的裝飾特點,也打破了對稱格式。一般由兩端回鈎的或“S”形的線條構成扁長形圖案,中間常填以目形紋,但又未完全擺脱直線的雛形,因而形成直中有圓、圓中有方的特點。
竊曲紋由鳥紋、龍紋衍化而來的痕跡是很明顯的。試將一部分鳥紋加以排比,可以推測出它向竊曲紋衍化的具體過程,較早的鳥紋在翅膀後邊接連着一條長長的尾巴,後來這個尾巴與軀體分離開來,成為一個彎卷的抽象紋飾,再後,鳥身部分也抽象化了,卻保留着原先的一根長長的羽毛,最後,這根羽毛也消失了,形成了典型的竊曲紋。
大克鼎上的竊曲紋
大克鼎上的竊曲紋
竊曲紋適應性很強,可以隨機變化,裝飾於器物各種不同的部位,以竊曲紋構成的裝飾,一般不刻雲雷紋的地紋。
文物研究
與竊曲紋同時流行的抽象紋飾還有重環紋、垂鱗紋等,重環紋多以長圓和圓形圖像連續排作為裝飾帶施加於器物口沿或圈足部分。垂鱗紋像水族動物身上的鱗片,作交錯排列飾於水器之上。 [1] 
中國古代青銅器紋飾之一。《呂氏春秋·適威》:“周鼎有竊曲(一作窮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
始見於西周,盛行於西周中、後期,春秋戰國時仍見沿用
竊曲紋_百度百科 https://bit.ly/479MBfr
什麼是竊曲紋?一文教你辯識青銅器上的紋飾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3KjOegV


木鐸
   木鐸應該成為儒門最基礎性的象徵,這再合適不過了。不但《論語》裡稱讚孔子,“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而且就木鐸的悠久歷史起源和功能而言,木鐸與儒家的義理是高度契合的。《左傳·襄公十四年》:“故《夏書》曰:'遒人以木鐸徇於路'”。《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 鄭玄 注:“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眾,使明聽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木鐸。”《周禮·地官·鄉師》:“凡四時之徵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以市朝。”根據這些文獻記載,木鐸是起源於上古用以宣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以引起眾人注意的一種響器。木鐸,外形似鐘,是金屬做的,主要是銅,中間的舌是木頭的,金屬的舌叫金鐸,是用來宣布武事的。
        儒家的思想淵源主要是上古的司徒之官,即上古掌管貴族子弟教育的官員,後來,儒家的大宗師孔子又是第一位民辦教師,可以說,教化是儒家最主要的職能,在朝則美政,在野則美俗。木鐸作為宣布文教的法器,也就是儒家的化身和最理想的象徵。
   所以建議各儒家團體以木鐸為主要的基礎性的標識。實際上,木鐸作為一種標識,在國內已經被各師範院校廣泛使用,作為學校的校徽,現在又不斷提倡以孔子誕辰作為教師節,這與孔子被稱為“萬世師表”的思想又不謀而合。
          二、儒門的修飾性標識:黼黻(fǔ fú)黼黻紋路-以竊曲紋最為普遍和流行
   作為一種標識和實物象徵,木鐸是一種基礎性的,如果設計logo,必須結合其他像徵性元素。經過筆者的梳理,覺得黼黻再恰當不過了。
 百度百科上這樣解釋:黼黻一詞
 1、原義:古代衣服邊上有規律的“黑白”“黑青”相間的花紋,多指官服;外觀類似商朝青銅器上的邊框紋路。
 2、引申義:
 a、代詞,衣服或其他器皿上的花紋、紋路、色彩
 b、形容詞,文章寫的好、有文采
 c、形容詞,某人有文學天賦、才華橫溢
     其實,這正是“文”字的本意“紋”,黼黻指華美的紋飾,是一種泛稱。孔子尊號為“文宣王”;孔廟又稱“文廟”;孔子追述三代道統,稱讚堯舜“煥乎,其有文章!”,稱讚周代禮樂制度“鬱鬱乎文哉!”;孔子以道統自任時說 “斯文在茲!”
    “文”之為義大矣哉!儒教又稱“文教”,義即人文之教、文明教化。“文”字本義為事物的紋理和形象,引申出“文飾”“文章”“文化”“文明”一系列含義,那麼在上古的黼黻中那些可作為標識呢?經過考察,古代器物的黼黻紋路主要有云紋、鳥紋、獸紋、竊曲紋,其中以竊曲紋最為普遍和流行。雲紋、獸紋都不離具體的意象,發展到西周中後期,就從雲紋,獸紋等自然物象抽象為一種特定規則的符號,稱之為竊曲紋,是古代流行至今的一種主導型的紋路。直到今天,都是非常流行的傳統文化元素,見於各種器物、書冊、衣服、建築。
【孤詣樓主】關於推廣使用儒家基本標識(logo)的建議- 儒家網 https://bit.ly/44KRqu9
                   筆者建議大量推廣使用這種紋路,在儒家的基礎性標誌上,也要設計上這種紋路。如紹南書院的標識:
        三、儒門的重要標識:篆體的仁
     紹南文化的那個標識,木鐸的下方已經有竊曲紋,再在木鐸中央設計上篆體的“仁'字形象就更加飽滿了。所以的覺得想的儒門logo有必要完美結合這三種元素設計就更好了。
   當然可以作為儒門基本標識的象徵性符號還有很多等待我們去梳理,我認為這幾種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廣泛使用。
   有人認為,基督教有畫十字手禮,佛教合十禮,儒門卻沒有自己的標誌性手禮,其實儒門標誌性手禮就是常見的孔子像上的“拱手禮”,《論語》上記載“子路拱而立”。我認為篆體的人字,就是一個人拱手作揖的形象。建議儒門人士一併推廣使用。在電視上和現代的武術界,我們還能看到習武之人常見的抱拳禮,也是從拱手禮發展而來,我們這些號稱儒生的文士反不如習武之人知禮儀乎?【孤詣樓主】關於推廣使用儒家基本標識(logo)的建議- 儒家網 https://bit.ly/44KRqu9


見面問候方式/「社交距離」/見面禮儀之叉手禮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叉手禮/五代‧顧閎中畫作《韓熙載夜宴圖》+明‧唐寅畫韓熙載夜宴圖,右一為行叉手禮的青衣男子/唐朝的見面禮儀-叉手禮。一種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所行的表示尊敬的見面禮節,不論男女老少、尊卑良賤,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除用作見面禮外,叉手禮也常在回話時使用/叉手禮的行使,歷經唐、五代十國、南北宋、金遼、金、元、明等朝代,走過了上千年的歷史,至明朝完結之後,叉手禮不復再現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儒家-周朝制度的《周禮》對磕頭行禮做了明確的規定/禮儀之邦的九拜與作揖-祭祀一定會用到跪拜禮,早在紀錄周朝制度的《周禮》中就已經對磕頭行禮做了明確的規定,其中把「拜」分為九種。/禮儀之邦的九拜與作揖 | 禮節 |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儒家-周朝制度的《周禮》對磕頭行禮做了明確的規定/禮儀之邦的九拜與作揖-祭祀一定會用到跪拜禮,早在紀錄周朝制度的《周禮》中就已經對磕頭行禮做了明確的規定,其中把「拜」分為九種。/禮儀之邦的九拜與作揖 | 禮節 |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国雅礼仪——中国传统礼仪【拱手礼】 - 知乎

2023-07-28_1118582023-07-28_1120172023-07-28_1119552023-07-28_1121062023-07-28_112135

六種復古的見面問候方式 | 握手禮 | 拱手 | 鞠躬 | 大紀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