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省連雲港市的一家食品加工廠,工作人員正在處理蔬菜。(法新社檔案照)
 2023/07/05 06:15
〔編譯林雨萱/綜合報導〕在中國與西方世界的對立持續升高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提到樹立「大食物觀」,強調糧食安全的重要,還說「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國新華社引述英國慈善機構「特魯塞爾信託基金」調查結果報導,去年英國每7人就有1人因缺錢挨餓,反遭中國網友吐槽「抹黑別人,自己就優秀嗎」?
 中國官媒「農民日報」解釋,相較於「糧食觀」,「大食物觀」的概念不只是水稻、小麥等主糧,還包括蔬果、動物性食品,以及微生物、合成物質等可食物品。為確保農業生產所需,中國規定境內至少要有18億畝耕地,在這種限制下,今年各地嚴格要求恢復或補足被違規佔用的耕地,還出現「道路變農田」的奇景。
 據報導,中國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養活近20%的人口,不僅是奇蹟,也說明中國土地水資源的要素已經繃得很緊,需要跳出「糧油肉蛋奶」的傳統範疇,「將視角從田間地頭向森林、草原和江河湖海等延伸,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既要用好有限的耕地,又要善待大自然的饋贈」。
 此外,從當前國際形勢來看,糧食做為大國博弈工具的屬性越來越強,「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也能為主糧供應減輕一些壓力,盡量避免在糧食問題上受制於人的風險」,「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仍是基礎,不能顧此失彼。
 中國近期已針對食品浪費問題展開懲處行動。習近平曾多次呼籲「制止餐飲浪費」,中國也在2021年通過「反食品浪費法」,規定浪費食物是違法行為。日前四川宜賓一家餐廳因舉辦「大胃王」挑戰賽,不但遭到當地官方立案調查,多家官媒更揚言,絕不讓「大胃王比賽」、「大胃王吃播」等浪費飲食的行為死灰復燃。
 另一方面,新華社日前引述經營英國最大食品救濟機構網路的「食物銀行」特魯塞爾信託基金調查報告,指稱去年英國每7個人就有1人因缺錢挨餓,該數據相當於1130萬名英國人,指責英國社會保障體系功能失能,生活成本大幅攀升,造成危機並無緩解跡象。報導並引述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發展研究中心6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指稱,由於食品通貨膨脹處於歷史高點,挨餓可能成為新常態。
 然而,這篇報導引發中國網友嘲諷和調侃「英國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此時應該救助他們一波」,「人家還有免費食物發,我們這免費的都沒有」,「當前主要矛盾是落後的套路與人民日益增長的認知水準的矛盾」。
 有人分析,新華社這篇報導之所以引發嘲諷,主因在於當前許多人就業難度上升、失業率增加、收入減少,但生活成本絲毫未降,同時房貸、車貸、子女的學費,該付的還是得付,經濟壓力遠比以前要大,負面情緒也比以前更多,更想看到官媒發布官方祭出哪些優惠措施減輕百姓負擔等實用資訊,而不是隔岸觀火去關心別人的生活。
習近平倡「大食物觀」 官媒笑英國人吃不飽反遭吐槽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4z3Gxx
----------------------------------
中國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養活近20%的人口
-2011年04月18日09:59 
  中新網南京4月18日電(記者朱曉穎)18日上午,在南京舉辦的“第四屆長江論壇上”,中國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表示:中國用全球6%淡水、9%耕地“養活”了全球21%人口,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以佔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綜合用水量,保障了國民經濟3倍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高速增長;在連續30年保持農業灌溉用水量零增長的情況下,擴大有效灌溉面積1.2億畝,糧食產量提高50%。
   但他同時指出,隨著全球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水資源短缺、洪旱災害頻繁、水污染突出、水土流失嚴重等水問題在中國的多個江河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已嚴重製約到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對此,他表示,中國將力爭通過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有利於水利科學發展的製度體系。
中國用全球6%淡水9%耕地“養活”了全球21%人口——中新網 https://bit.ly/3JJ6fVv
-----------------------------
 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條底線,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今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的講話,深刻闡述了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的重要意義,明確提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的關鍵舉措,為正確認識和把握糧食與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問題指明了方向,是新時代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行動指南。
   中國的糧食安全形勢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
    “食為政首,糧安天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有效防范和抵御各類風險挑戰、推動經濟持續發展、保持社會長期穩定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世情國情農情,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把解決好人民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首要任務,出台實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舉措,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實現了從解決溫飽問題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誰來養活中國”到“中國人的飯碗裝中國糧”的歷史性變革,糧食安全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
    2021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為17.64億畝,比上年增加1295萬畝,增長0.7%,連續兩年實現穩定增長﹔全國糧食作物單產為387公斤/畝,比上年增加4.8公斤,增長1.2%﹔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達13657億斤,比上年增加267億斤,增長2.0%,連續18年增產豐收,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2021年,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達483公斤,比上年增加9公斤,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安全標准線﹔我國谷物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保証了谷物的基本自給。糧食供給總量充足、庫存充裕,糧食價格保持基本穩定。事實表明,中國的糧食安全形勢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中國有能力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中國既是糧食生產大國,又是糧食消費大國。中國用佔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不僅有力地保障了自身的糧食安全,也為世界的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前提條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色和質量,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安全底線。站在“兩個大局”的歷史高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仍面臨來自內部和外部的雙重挑戰。
    從國內看,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面臨諸多挑戰。一是需求總量不斷增加。2021年,我國總人口為14.13億人,城鎮化率為64.72%。未來一個時期,隨著人口增長和城鎮化推進,糧食消費總量將繼續增加,糧食需求將保持剛性增長。二是品質要求不斷提升。隨著國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居民膳食結構的變化、食物消費條件和消費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城鄉居民更加注重農產品質量安全,對食物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三是資源環境約束增強。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少、空間分布不均勻,人均耕地數量少、耕地質量有待提高,總體上看,人增地減水緊的趨勢難以扭轉﹔農業勞動力短缺與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並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化肥、農藥等的過量投入帶來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限制了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四是農民種糧收益較低。隨著農資價格上漲和種糧成本增加,農民的種糧收益空間收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比較效益存在較大差距,影響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五是農業自然災害頻發。近年來我國洪澇和干旱、地質和海洋、低溫冷凍和冰雪等自然災害頻發,農業抗災防災減災能力有待提升,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六是流通運輸壓力較大。當前,我國糧食生產逐漸向主產區集中,跨區域糧食流通量增加,糧食運輸成本和壓力加大,市場大幅波動的風險依然存在。
    從國際看,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也面臨較大挑戰。一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給糧食主產國帶來了勞動力短缺、農業生產資料供給不足等問題,農業生產動能減弱、糧食加工與運輸受限,糧食生產和供應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影響了全球的糧食供給安全。二是國際經濟貿易形勢復雜。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沖突加劇,嚴重影響了糧食的國際貿易﹔一些國家限制農業對外投資,糧食生產、加工、倉儲等建設受阻,嚴重影響了糧食的國際合作﹔俄烏沖突對全球谷物市場造成沖擊,小麥等農產品價格上漲。三是產業鏈供應鏈受損。當前整體低迷的全球經濟形勢對各國產業造成了實質性損害,糧食產業鏈供應鏈局部斷裂、運轉停滯,嚴重影響全球運輸消費網絡的穩定性,使得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較為嚴重的糧食供給紊亂與短缺問題。四是極端氣候變化影響。全球氣候變暖對糧食等作物產量、質量及收成穩定性均產生一定負面影響,長期的溫度上升會使海平面升高,造成土地減少、土壤鹽漬化、風暴潮災害加劇等問題。五是貧困和不平等問題突出。2020年全球仍有7億多人口面臨飢餓威脅,近1/3的人口無法獲得充足的食物與營養,食物系統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全球糧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和布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痺大意”“要未雨綢繆,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為此,要切實抓好糧食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一是穩定糧食面積和產量。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健全完善糧食安全責任制﹔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產量和品質﹔主產區要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主銷區要穩定提高糧食自給率,產銷平衡區要確保糧食基本自給。二是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不斷提高耕地質量,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工程和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加強耕地用途管制,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三是加大農業科技支撐力度。大力推進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四是合理保障農民種糧收益。按照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區抓糧有積極性的要求,合理制定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覆蓋范圍﹔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創新糧食產銷區合作機制。五是提升糧食市場調控能力。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完善中央儲備糧管理體制﹔健全糧食儲備體系,保持合理儲備規模﹔加強糧食監測預警,健全多部門聯合分析機制和信息發布平台﹔開展糧食節約行動,有效降低糧食損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樹立大食物觀”“開發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為此,要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提升居民食物營養健康水平。一是保障“菜籃子”產品供給。完善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健全生豬產業平穩有序發展長效機制,實施牛羊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加強奶源基地建設,穩步發展家禽業﹔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穩步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大水面生態漁業和鹽鹼水養殖﹔優化近海綠色養殖布局,支持深遠海養殖業發展﹔穩定發展棉花、油料、糖料、蔬菜、茶葉生產,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業等特色產業。二是優化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強水稻、小麥、玉米生產功能區建設,優先支持功能區內目標作物種植,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推進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加強大豆、油料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加強特色經濟作物、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林特產品優勢區建設。三是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提升農業標准化水平,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加強污染耕地治理﹔強化農業資源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動農業農村減排固碳,推進重點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四是強化科技創新驅動。開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農業科技領域基礎研究穩定支持機制,提升農業重大風險防控和產業安全保障能力﹔加強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支持農業企業牽頭建設農業科技創新聯合體或新型研發機構﹔加強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研發應用,加快研發制造適合丘陵山區農業生產的高效專用農機和綠色智能畜牧水產養殖裝備﹔健全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體系,加大對智能、高端、安全農機裝備支持力度,提升我國農機裝備水平。五是健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和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完善家庭農場名錄制度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保險、用地保障等政策﹔發展壯大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示范。六是提升農業抗風險能力。推動大江大河防洪達標提升,調整和建設蓄滯洪區,完成現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強化農業氣象服務,健全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虫害防治體系,發揮農業保險災后減損作用﹔實施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健全農產品進口管理機制,穩定大豆、食糖、棉花、天然橡膠、油料油脂、肉類、乳制品等農產品國際供應鏈。
    (作者:宋洪遠、江 帆﹔分別系華中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華中農業大學分中心研究員,華中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守牢糧食安全底線 夯實國家安全基礎--理論-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https://bit.ly/46y22Op
-----------------
1949—1978年:艱難發展,保障城市與工業優先。
佔全球9%耕地、養活近20%人口,看中國糧食70年發展 https://bit.ly/3rcACNY
1949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仅有1.13亿吨,平均每公顷的粮食产量为1029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09公斤,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直到1966年,粮食产量才达到2.14亿吨,并开始稳定保持在2亿吨以上。新中国粮食产量首次跨越亿吨级的大关,用了17年的时间。此后,我国的粮食产量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增长状态,年均增长率约为3.12%。1978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3.05亿吨,此后也一直维持在3亿吨以上,用12年的时间实现了由2亿吨到3亿吨的新跨越。
 這一階段,在人民公社的生產經營體制整體抑制了農業生產效率的大背景下,我國的糧食生產憑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始終在艱難中謀求發展與提升,保持了3.75%的年均增長水平,保證了城市與工業部門的優先發展。但整體上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處於絕對短缺狀態,糧食供求關係維持需求抑制的緊平衡格局。
 1979—2003年:波動發展,長期短缺的困境改變。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生產關係不斷調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確立了農戶家庭在農業生產經營中的主體地位,前所未有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與種糧積極性。
 1989年,我國糧食產量穩步踏上4億噸的新台階,用11年的時間又邁過了一個億噸級大關。從1979到1998年,儘管我國的糧食生產呈現出總體向好的發展趨勢,未發生大規模的減產,但其中的周期性波動仍較明顯。20年間,至少發生了6次糧食產量的周期性波動,基本都是呈現出“增幾年,減一年”的變化趨勢,並且減產年份的變化幅度都超過了2%,暴露出糧食生產中存在的風險。
 在此階段,國家對於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實行了重大改革和創新,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由此帶來的政策紅利有效推動了糧食生產的發展,年均增長率約為1.52%。
 同時,開始了對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逐漸取消計劃經濟時期對於糧食的“統購統銷”政策。正是由於這一系列制度創新和政策優化,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面臨的糧食長期短缺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實現了由絕對短缺到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歷史性跨越。
 2004—2012年:跨越發展,數量安全已初步實現。
 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村稅費體制改革的推進與農業支持保護政策的建立與完善,通過“減(免)稅增保、一減(免)一增”的方式,又一次有效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熱情與種糧積極性。
 2003年起,我國糧食生產迎來了又一輪的強勁增長,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並穩步登上兩個億噸級的新台階。2007年,我國的糧食產量穩定邁上5億噸的新台階。在此基礎上,又僅用5年時間,在2012年站穩了糧食產量6億噸的新台階,實現了此階段的第二個跨越式發展。
 在这十年间,通过逐渐开放粮食市场,同时通过建立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推动粮食产量稳步迈上两个亿吨级台阶,使得中国粮食安全在数量与总量上保障了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2013年—至今:穩定發展,質量與結構不斷改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自2013年以來,我國的糧食生產一直保持穩定發展,糧食產量始終保持在6億噸以上。2018年,我國的糧食總產量為6.58億噸、平均每公頃的糧食產量為5621公斤、糧食的人均佔有量為471公斤,實現了穀物的基本自給,確保了口糧的絕對安全。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時期,面對資源和環境約束、相對寬鬆的國際糧食市場,我國於2014年適時調整了糧食安全戰略,開始在立足國內的堅實基礎上,注重運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保障糧食安全的新戰略。
 當前,糧食安全問題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數量問題與總量問題,更重要的在於質量方面與結構方面。如何更全面地實現“吃得飽”,並不斷向“吃得好”轉變,是新時代保障糧食安全面臨的新問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進糧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滿足國家與人民在糧食數量與質量安全上的新需求,是當前糧食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自2016年起,我國開始在“鐮刀彎”地區調減玉米種植面積;2017年啟動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強化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都是實現糧食生產質量與結構改善的重要舉措。
 綜上所述,70年來中國糧食生產實現了由絕對短缺向供需基本平衡、由注重數量增長向數量質量並重的兩個歷史性跨越,這兩個歷史跨越也是中國70年糧食發展成就的最重要的體現。
   中國糧食發展的主要經驗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糧食生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其背後,除了上述制度調整和政策優化的基礎和保障性因素作用外,中國糧食增長和發展的主要因素及經驗還表現在以下幾個重要方面。
 一是不斷強化糧食生產基礎能力。新中國成立以來,始終把強化糧食生產的基礎能力作為抵禦自然風險、保障糧食安全的首要路徑,通過不斷改善糧食生產面臨的農田、水利、農業機械與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客觀條件,不斷實現“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在人民公社時期,我國開展了一大批農田水利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提高了農業機械化水平。同時,改造了一部分中低產田,努力實現有限耕地資源的質量提升。在這一時期,對於糧食生產基礎能力的夯實,最大限度地實現保證了糧食生產上的穩定與提升。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之後,黨和政府更加重視夯實糧食生產的基礎能力,相繼頒發了一系列文件與政策。2004年持續至今的農機購置補貼,降低了農民在農業機械購置上的負擔,極為有效地推動了農業機械化發展。200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更是以“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為主題,佈局農田、水利、農業機械與科學技術發展,為提高糧食的基礎生產能力指明了方向。
 耕地方面,在城鎮化與工業化快速發展,建設用地不斷增加,耕地資源愈發有限的背景下,我國確定了必須嚴守的18億畝耕地紅線,劃定了永久基本農田,執行城鄉建設用地“增存掛鉤”機制,在耕地數量上保障了糧食生產的基礎能力。同時,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力“減肥減藥”,推行休耕輪作試點,恢復與提升耕地地力,在耕地質量上保障了糧食生產的基礎能力。嚴格落實“藏糧於地”戰略,既“藏糧”於大規模的耕地,也“藏糧”於高質量的耕地。農業科技的進步與廣泛應用同樣有效地提高了糧食的生產能力,無論是良種培育、農業技術推廣還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都有效改善了糧食生產面臨的客觀條件,不斷實現“藏糧於技”,夯實了糧食生產的基礎能力。
 70年來,在農田、水利、農業機械與農業科技等基礎生產條件上,我國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據統計,目前,我國耕地面積約為20.23億畝,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6.4億畝,有效灌溉面積10.24億畝;農業機械總動力超過10億萬千瓦,主要糧食作物的機械化作業率超過80%;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3%,為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是優化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在不斷夯實糧食生產綜合能力的基礎上,將這些生產要素以更加有效的方式組織起來,優化農業與糧食的生產經營方式,也是70年來我國糧食發展取得重大成效的關鍵經驗。
 新中國成立之初,農村土地短暫的私有化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熱情,推動糧食產量大幅度增長。改革開放以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漸被確立,適應了當時最廣大農民的需求,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斷提升,極大地解放與發展了生產力,促進了糧食生產的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推進農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我國不斷探索出新的生產方式,提高了糧食生產,保障了糧食安全。“三權分置”改革不斷放活承包地經營權,鼓勵土地流轉,逐漸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同時,在“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問題上,既強調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糧食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又不斷引導小農戶通過社會化服務、農業生產託管等方式,實現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努力實現糧食安全的“雙主體”保障。
 由此可以看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主要經歷了從“集體生產經營”到“家庭承包生產經營”,再到“多元主體共同生產經營”的轉變。一方面,生產組織形式越來越多元,突出各自的特色與效率水平;另一方面,不斷為農民生產經營方式的選擇“賦權”,使農民越來越能自主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生產方式,更大程度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進而推動了糧食生產發展,保障了糧食安全。
   三是不斷深化糧食市場體制改革。70年來,我國的糧食流通體係經歷了從“自由貿易”到“統購統銷”再到“市場化收購”的發展歷程,顯現了主要由行政推動向市場引導的動力變革。
 新中國成立之初,短暫實行的糧食自由貿易暴露出其在保障供需平衡上的不足,也從根本上不利於執行當時“城市與工業優先發展”的基本戰略。因此,自1953年至20世紀80年代,我國一直對糧食的流通採取“統購統銷”方式,從根本上穩定了國內糧食的總體供需平衡。
 改革開放以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動糧食產量提升,為“統購統銷”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現實基礎。同時,我國整體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也對糧食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提出了要求。20世紀80年代推行的“雙軌制”即是我國糧食市場化改革的開端。
 進入21世紀,對於玉米實行的臨時收儲政策,以及對小麥與稻穀實行的最低收購價政策,共同形成了糧食流通的“政策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於糧食的生產起到了刺激與穩定作用。與此同時,初步建立的直接補貼政策體系,減輕了糧食市場化改革對種糧農民的影響,為進一步深化改革解決了後顧之憂。但“政策市”對糧食生產的長期激勵,使糧食的供給側結構性問題凸顯,特別是玉米“三量齊增”的情況較為突出。對此,我國開始在穩步下調玉米臨時收儲價格與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格的基礎上,推進糧食的“市場化收購,價補分離”。
 目前,在東北地區已經實現了玉米與稻穀的“市場化收購,價補分離”,糧食的市場化改革效果明顯,對於農民種糧的支持保護更加科學合理,所帶來的價格扭曲得以緩解,糧食產量波動的幅度也將更加有限。
 同時,在糧食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仍堅持對於糧食的宏觀調控,強化國家規劃對糧食安全的引領作用,有效發揮中央與地方儲備糧在我國糧食安全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推動糧食增長與保障糧食安全進程中,糧食市場化改革發揮的關鍵作用在於,不斷完善糧食的價格形成機制,不斷消除對糧食價格的扭曲,提高我國糧食的競爭力;同時,也有利於避免大量的外國糧佔據我國市場、威脅我國糧食產業的安全,確保中國人飯碗中裝的是自己的糧食。
 四是不斷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市與工業的優先發展,多是通過“剪刀差”方式實現的。進入21世紀與加入WTO以來,我國為了更好地在擴大對外開放中掌握糧食安全的主動權,將飯碗端在自己手裡,並且裝的是自己的糧食,逐漸加強了對種糧農民收入的重視與保障,逐步建立了對於農業的支持保護政策體系。
 21世紀初,我國進行了農村的稅費體制改革,於2006年全面取消了農業稅,有效地降低了農民在生產經營中的成本,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益與農民收入,大大提升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也為進一步確立與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掃清了障礙。
 2003年開始,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的推行,標誌著對於農業的支持與保護作為一項政策與製度開始形成。自推行以來,糧食直補超過1598億元、良種補貼超過1590億元、農資綜合補貼超過6600億元,極大地降低了農民從事糧食生產的負擔,盡可能地保障了種糧農民的收益。
 2016年全面推開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整合了過去的“三項補貼”,更加精準有效地減輕了種糧農民的負擔,以更加符合WTO貿易規則的方式穩定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與此同時,當前在東北地區推行的玉米、稻穀生產者補貼制度也是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糧食市場化改革背景下,保障種糧農民收益的有效措施。對於輪作休耕農戶進行的每畝500至800元的補貼,甚至超過了農民種糧可能獲得的收益,在有效恢復與改善耕地質量的基礎上,極大地提升了種糧農民的積極性。
 整體上,取消農業稅與建立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一方面減輕了種糧農民的負擔,保障了農民種糧的收益,提高了其應對市場風險與自然風險的能力,保障了國內的糧食產量安全。另一方面,在中國加入WTO之後,完善對於農業與糧食的支持保護,進而降低農民種糧的成本負擔,是有效提高我國糧食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能夠確保我們的飯碗裡裝的是自己的糧食。
 在新中國70年的發展歷程中,儘管農業支持保護政策與製度的起步較晚,但卻在種糧比較收益不斷下降的背景下,有效地減輕了種糧農民的負擔,提高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提升了我國糧食的競爭力,進而有效保障了糧食安全。
 中国70年粮食发展成效显著,确保粮食生产和安全的经验也弥足珍贵。未来的中国粮食增长正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继续增大、成本不断上升、高质量粮食需求持续旺盛等一系列压力。缓解这些粮食增长的压力、确保需求不断增长情况下的中国粮食安全,既要汲取以往的经验,也要持续地实施粮食增长技术创新和生产主体的创新,更要做好遵循国际农业贸易规则前提下的国内粮食促进政策的创设。
佔全球9%耕地、養活近20%人口,看中國糧食70年發展 https://bit.ly/3rcACNY
選自| 《人民論壇》11月中
-------------------
習近平提大食物觀 主糧安全外要多開發食物來源
 習近平提大食物觀 主糧安全外要多開發食物來源 https://bit.ly/3PJWBpI
2023年7月4日 週二 下午1:15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4日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曾在談論糧食安全時提到要「樹立大食物觀」。官媒農民日報今天在頭版刊發文章闡釋,不只是稻、麥等主糧,所有的食物都應「抓緊抓好」,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
 今年4月,習近平在廣東省湛江市考察時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
 這篇文章說,習近平早在福建工作時就對此有過相關論述。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將「樹立大食物觀」納入「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章節。
 文章說,所謂「大食物觀」,簡言之和以前單一的「糧食觀」相比,現在更強調「大食物」的概念。不只是水稻、小麥等主糧,還包括蔬菜、水果等副食產品,還有肉、蛋、奶、魚等動物性食品,以及微生物、合成物質等可食物品。所有食物「都要納入到中國人的飯碗裡來,都應抓緊抓好」。
 文章指出,中國占用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養活了近20%的人口,這是一個奇蹟,同時也說明中國的土地水資源的要素已經繃得很緊了,需要跳出「糧油肉蛋奶」的傳統範疇,「將視角從田間地頭向森林、草原和江河湖海等延伸,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既要用好有限的耕地,又要善待大自然的饋贈」。
 此外,從當前國際形勢來看,糧食作為大國博弈工具的屬性越來越強,「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也能為主糧供應減輕一些壓力,盡量避免在糧食問題上受制於人的風險」。
 文章認為,要達到這些目標,還需要科技賦能和因地制宜,從各地的多種資源稟賦出發「找」食物,但不是無度索取。同時,「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仍是基礎,不能顧此失彼。
 習近平多次強調糧食安全的重要,並說「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中國規定為確保農業生產所需的土地,全國至少要有18億畝。在這耕地紅線的嚴格要求下,今年以來,各地嚴格要求恢復或補足被違規占用的耕地,出現了「道路變農田」的奇景,俗稱「退林還耕」,官方則說這是「整改復耕」習近平提大食物觀 主糧安全外要多開發食物來源 https://bit.ly/3PJWBpI
--------------------------------------

「退林還耕」「退耕還林」「退路還田」「退路還耕」「退湖還田」「復墾復耕」「水稻上山」退園還耕「糧食安全」「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推行20多年的「退耕還林」政策-公園卻「被復耕」“拆綠還耕”/道路旁的綠地整為耕地,即將被種上糧食作物-,一年能賺7700萬元但要442.8年才能回本/習近平「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退路還田」名目在橋上鋪土種植農作物/在2006年提出「18億畝耕地紅線」的說法,當局認為這是確保2030年前糧食自給率達到95%以上必須保留的耕地面積/土裡插上鋼筋拍起來像種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台灣每公頃稻榖產量估計為6,855公斤,創歷年新高紀錄,稻穀總生產量為106萬公噸,與96年同期之96萬公噸比較,增加約10萬公噸,增幅10%,可充分供應國內食米需求。
  該會說明,今年6、7月第1期稻作盛收期間,平均稉種稻穀價格每公斤20.04元,與去年同期之17.66元比較,約高出13%,雖然今年第1期作稻穀生產成本因油、電價格上漲而略為增加,但平均每公頃稻穀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一成,估計農民每公頃農家賺款約7萬2千餘元,與去年同期作之5萬1千餘元比較,增加2萬1千餘元,增幅約41%。97年第1期作國產稻米每公頃產量創新高 ,加上價格提高,稻農收益增加(農委會) https://bit.ly/3XAFLvi
我國每公頃農地用藥為美國11倍 https://bit.ly/3Nw8qwU
--------------------------------
我國近5年平均稻榖產量每公頃約為5,882公斤
台灣本身生產稻米,每年稻米有兩期作,以去年而言,稻米耕種面積約26萬公頃,年產量達138萬噸以上,我國稻米的產量不只可餵飽台灣所有國民的胃,還能有8個月的儲糧以保障糧食安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44bZqUH
水稻田是台灣許多生物重要的棲地,增加稻作面積有利於多樣性的生態保護。
氣溫調節
水田區溫度較週邊區域平均溫度低3℃,較都會區溫度低7℃;每公頃農地種植稻作時,所達到之冷房效果,相當於620台1噸家用冷氣開機12小時之功效;5,600公項稻田約可省下約1億度電力。
有調洪蓄水及補注地下水功能
1公頃農田每滯留10公分雨水,可蓄留1,000公噸的水;5,600公頃可續留約560萬噸的水。
吸收二氧化碳具減碳效果
每公頃水稻田每日平均可吸收約423公斤二氧化碳,相當於3,200輛汽車行駛1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5,600公頃稻田每日共可吸收約2,370公噸二氧化碳。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