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碳排(Net zero)/限制升溫攝氏 1.5 度的目標,並建立全球必須採取的行動基準:2030 年前,全球碳排放量需減半,並且最晚在 2050 年前,達到淨零碳排(Net zero)避免更多民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受到威脅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依照專案活動辦法申請抵換碳排的造林案件只有個位數。因為造林1公頃面積,1年可減少約10公噸溫室氣體-造林與植林面積要0.5公頃以上,並規定申請地在2000年之後不是森林,黃偉鳴說明,主要是防範有人砍掉原本的大樹,種植新樹小樹,這就失去最初計算碳匯的目的。種樹vs種電 https://bit.ly/3NEkUUC

每年台灣的森林每年新增的碳匯量約為2000萬噸,然而,碳匯並不直接等於碳權,中間還必須經過一道碳抵換機制(Carbon Offsets)的查驗手續才能將碳匯轉變為碳權。造林1公頃,每年所能抵減的碳排放量僅有10噸。也因此至今沒有一家事業單位申請森林碳匯抵換。森林碳匯是什麼?碳匯如何轉「碳權」 https://bit.ly/3Njjxt2

碳權兩大分類 減少碳排與增加碳匯
碳匯(carbon sink)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倉庫」。植物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樹木可把空氣中4公斤的二氧化碳轉成1公斤的木材。而碳匯不僅限於森林,海洋、土壤等能吸存碳的區域或物體,都可以進行專案申請,將碳匯轉為碳權。究竟碳權怎麼來?首先我們得了解溫室氣體減量的兩大分類,減少碳排放量及增加碳吸存量。


種樹也可以換碳權?
透過人為的介入復育森林,可以將樹木吸取的二氧化碳量,轉換為碳權。不過必須經過認證機制,國際上的標準有碳驗證標準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與黃金標準GS(Gold Standard)等方式。在台灣則可透過環保署的造林抵換專案
碳定價標準不一,僅3.76%碳價符合巴黎協定預期2020年每噸40-80美元的定價水準,其中符合價格水準的交易所僅歐洲與瑞士。而至2030年,則須將碳價格提升至每噸100美元,才能達到全球升溫控制2°C內的目標-2024年上路,首波將被徵收碳費的企業,是年排放量高於2.5萬公噸,共287家的碳排大戶。歐盟在2021年開始限制汽車業「每公里排碳 95 克」,而實際上2019年全歐盟車輛的平均碳排放量是每公里 122.4 克
碳權概念夯!碳權是什麼?台灣碳交易平台何時上路?|天下雜誌 https://bit.ly/3Xe3ocG


森林碳匯如何轉碳權?
解決上述問題後,企業就進入最關鍵的問題:如何取得碳權?
 台灣企業要將森林取得森林碳權(碳抵換權)有多種認證途徑,柳婉郁舉例,國際上有碳驗證標準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黃金標準GS(Gold Standard)等方式,但國內才剛起步,目前僅有環保署的造林抵換專案。
台灣森林面積高達219.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約六成,但每年移除約2.1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也不過相當於台灣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7.25%。台灣目前幾個潛在的人工造林區位,包含在恆春半島上,銀合歡覆蓋約5,500公頃的面積,可成為移除再造林,還有邊際農地造林,初估也有約五萬公頃左右。迎接綠碳經濟,企業須搞懂這四件事|天下雜誌 https://bit.ly/3Nhq5Z3
如果我有一片森林,可以賣碳權嗎?專家揭3種變現方法:在台灣想談好價錢有困難-風傳媒 https://bit.ly/446Olnp
-----------------------------------------
環署:森林碳匯計算方法已上路 造林1公頃年減10噸溫室氣體
 減碳浪潮下,透過植物吸收及儲存二氧化碳的「森林碳匯」,是最便宜且最有貢獻的減碳模式。(記者羅綺攝)
環署:森林碳匯計算方法已上路 造林1公頃年減10噸溫室氣體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NAN1Tt
 2022/04/06 19:47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減碳成為國際顯學,其中透過植物吸收及儲存二氧化碳的「森林碳匯」,是最便宜且最有貢獻的減碳模式,因而備受矚目。環保署表示,我國已有森林碳匯的計算方法,但尚未有事業單位申請,目前正在檢討相關申請方式;至於森林碳匯能否進一步在碳交易平台交易,則有待討論。
 經濟部水利署昨日表示,今年初已挑選「東埔蚋溪木屐寮滯洪生態園區」及「石門水庫周邊園區」申請「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抵換;但因環保署尚未提出國內碳匯制度,無法具體計算出可提供多少碳匯,期待未來相關制度確立後再精算。
 環保署環管處長蔡玲儀今日表示,為鼓勵民眾造林,增加國家碳匯,農委會自2019年就開始施行「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訂定碳匯計算方式,民眾或事業單位於2000年以後自願造林,就可獲得減量額度(碳權)獎勵。
 蔡玲儀說,以前森林碳匯沒有收到重視,但現在在減碳浪潮下,企業也開始注意碳中和,開發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時,也會被要求減少碳排放量。
 至於如何計算及申請?蔡玲儀指出,2000年後自願性造林減碳的企業或民眾,可至環保署「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的抵換專案中查詢減量方法並提出申請,經環保署確認符合抵換專案後,就會給予減量額度(碳權)獎勵。
 蔡玲儀說,過去在不同部門都有相關減碳案例,例如台北101地下停車場的換燈節電,1年即可減少上百噸碳排放、彰化漢寶畜牧場也將豬隻產生的沼氣,搜集後進行發電。
 她指出,一般而言,造林1公頃的面積,1年可減10噸溫室氣體,雖然不如台北101更換燈管減碳的量多,但森林碳匯的效益,還須納入環境生態、生物多樣性等效益進行考量,不能單從數字來看。
 根據「2021年版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數據,在2019年時我國森林碳匯約21.4百萬噸,預估到2050年約22.5百萬噸,未來是否會將森林碳匯納入碳交易平台中?蔡玲儀表示,由於環境生態等相關內容仍須進一步研究,森林碳匯能否交易仍有待討論;至於海洋碳匯的部分,目前全球仍在試驗,海洋委員會也還在研議中。#
環署:森林碳匯計算方法已上路 造林1公頃年減10噸溫室氣體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NAN1Tt


種樹也可以換碳權?環保署的造林抵換專案/碳權兩大分類-減少碳種樹也可以換碳權?環保署的造林抵換專案/碳權兩大分類-減少碳

申請環保署地造林抵換專案取得碳權-125.55萬公頃森林面積,累積8,270萬單位碳權,產值達7.2億美元。如果我有一片森林,可以賣碳權嗎? https://bit.ly/42RdUId


五大高碳排產業:水泥、電力、肥料、鋼鐵、鋁業
環保署之研擬,初始價格非常有可能訂為每公噸新台幣 300 元(約為 10 美元)或更高-新加坡甚至會高達每噸 500 元-周遭國家的初始價格都不高,大約落在每噸 100 至 200 元而已-台灣與其他鄰近亞洲國家的碳稅稅率(或碳費)屬於全球後段班,平均每噸僅約 10 美元,然而許多國家的稅率已高達每噸 100 美元以上。不僅如此,此稅率還有持續上升的趨勢,例如瑞士的稅率便從 2021 年的每噸 101 美元上升至 2022 年的每噸 130 美元 https://bit.ly/3PmE2aW


碳權交易平台
目前全球主要碳交所包含美國洲際交易所(ICE)、歐洲能源交易所(EEX)、韓國碳交易市場(KETS)、中國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天排所)、日本東京證交所(TSE)及新加坡氣候衝擊交易所(CIX), 台灣則是證交所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最快 2023 年 7 月底完成設立登記'第三季進行交易。目前台灣企業要進行碳權交易,可至環保署溫室氣體減量抵換資訊平台提出減碳認證申請或發布販售碳權資訊;國際碳權則可至黃金標準 GS 碳權交易平台等國際認證機構洽商合作,不同平台的碳權價格都不相同。超夯碳權概念股是什麼?碳交易如何運作?從 2024 年起,年排放量逾 2.5 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排碳大戶」將會被收碳費,如鋼鐵、半導體或水泥等產業。 https://bit.ly/3NBQbqX
----------------------
友達2021年也公告內部碳價為新台幣每噸1,099元(約30美元)內碳價格每公噸300美元不接受企業單純買賣碳權來減碳,甚至最多只允許使用5%至10%的碳權進行補償達到碳中和,這已經代表「碳權」並非企業減碳主要的路徑,事實上,買碳權應該是企業減碳的最後一步 https://bit.ly/3Plpyb1

碳權市場少不了金管會!一文拆解碳交易10步驟  | 易淳敏 | ESG遠見

種樹也可以換碳權?環保署的造林抵換專案/碳權兩大分類-減少碳


種樹也可以換碳權?環保署的造林抵換專案/碳權兩大分類-減少碳種樹也可以換碳權?環保署的造林抵換專案/碳權兩大分類-減少碳

環保署之研擬,初始價格非常有可能訂為每公噸新台幣 300 元(約為 10 美元)或更高-新加坡甚至會高達每噸 500 元-周遭國家的初始價格都不高,大約落在每噸 100 至 200 元而已-台灣與其他鄰近亞洲國家的碳稅稅率(或碳費)屬於全球後段班,平均每噸僅約 10 美元,然而許多國家的稅率已高達每噸 100 美元以上。不僅如此,此稅率還有持續上升的趨勢,例如瑞士的稅率便從 2021 年的每噸 101 美元上升至 2022 年的每噸 130 美元 https://bit.ly/3PmE2aW
----------------------
友達2021年也公告內部碳價為新台幣每噸1,099元(約30美元)內碳價格每公噸300美元不接受企業單純買賣碳權來減碳,甚至最多只允許使用5%至10%的碳權進行補償達到碳中和,這已經代表「碳權」並非企業減碳主要的路徑,事實上,買碳權應該是企業減碳的最後一步 https://bit.ly/3Plpyb1


「台灣碳定價之選項」碳定價碳費,約每噸收新台幣300元。韓國年碳排約6億噸-台灣每年排碳約2.65億噸,其中1.2億噸來自電力業的排放- https://bit.ly/3NhmjyR
台灣預計2024年起徵收碳費。據了解,環保署今年首度委外研究,針對每公噸排碳課徵台幣100元及300元兩大方案進行影響分析,報告認為,兩者對總體經濟衝擊皆不顯著,若收300元,約減損600億元,僅占2019年GDP總額的0.32%,建議台灣碳費起徵價為每噸10美元(約台幣300餘元)。
 碳費費率是否呼之欲出?環保署對此仍未鬆口,僅表示各種費率方案都有可能,也會參考研究結果,最重要是未來優惠費率能對企業構成減碳誘因,希望今年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通過,明年就能啟動碳費費率的具體討論。
 國內碳費討論已逾兩年,費率始終未定案。環保署最初曾討論以每公噸排碳100元起徵,但遭外界批評過低。環保署後來首度委託倫敦政經學院分析碳費對國內的衝擊,研究以2019年資料計算,徵收對象設定為每年排碳2.5萬公噸以上的「大戶」,約288家,前15大排放源就占整體碳排九成八。
 根據報告,以「產業衝擊」而言,業者雖會轉嫁碳費所增加的成本,但每個產業條件不同,若課徵100元碳費,將有四大脆弱產業,包括生鐵及粗鋼、水泥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紙漿及紙板製造業;若課徵300元,基本化學材料業也會變成脆弱產業
 再以「總體經濟」分析,當碳費為100元,每年將課徵149.8億元,這是對總體經濟的「直接衝擊」,另生產鏈上下游成本也有50.9億元的「間接衝擊」,總計200.7億元,約占台灣2019年GDP總額的0.11%;另若生產成本上升完全轉嫁,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會上升0.21%。
 若課徵300元,GDP減損上升到603.5億元,但也僅占2019年GDP總額的0.32%,CPI則增加到0.62%。
 報告指出,徵收100元或300元對總體經濟影響皆不顯著,且長期調整後,GDP、CPI衝擊都可降低三成及五成,顯示台灣整體經濟對碳費有調適能力。碳費徵收參考價 兩個版本 | 財經焦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Nje5GA


種樹也可以換碳權?環保署的造林抵換專案/碳權兩大分類-減少碳

台灣明年開徵碳費 民團喊起徵價每公噸500元
 綠色公民行動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公民團體舉辦「台灣如何邁向淨零論壇」,邀請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圖中)與專家學者,開啟淨零路徑的公民社會對話。(記者陳嘉怡攝)
台灣明年開徵碳費 民團喊起徵價每公噸500元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NhkUIB
 2023/04/19 13:40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環保署將在2024年開徵碳費,針對碳費如何徵收、費率訂定目前仍在研議。公民團體今(19)天舉辦「台灣如何邁向淨零論壇」,認為對準國際淨零目標下的碳費水準,台灣明年的碳費起徵價應為每公噸新台幣500元,且不應立即啟動優惠費率;碳費費率應逐年提升,建議2030年調整為每公噸新台幣3000元。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綠色公民行動盟、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團體今天舉辦「台灣如何邁向淨零論壇」,邀請學者專家與政府代表,共同開啟淨零路徑的公民社會對話。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台灣2024年碳費起徵時,不應立即啟動優惠費率政策工具,應使碳費成為減碳經濟誘因,才進行優惠費率政策的討論。對準國際淨零目標下應有碳費水準,新加坡2024年每公噸碳費為新台幣570元;台灣2024年碳費起徵價應為每公噸新台幣500元、2030年調整為每公噸新台幣3000元。
 林彥廷提到,除了一噸收多少碳費外,碳費的用途也很重要,必須落實污染者付費,避免左手進右手出,致力於減碳工作,碳費用途也應鼓勵全民參與氣候行動,如擴及調適工作、公正轉型,補助大眾交通等全民有感的政策。
 林彥廷認為,依照現行政府規劃碳費由環保署管理,但考量到環保署認為碳費受限特別公課限制,管理基金額度有限,希望政府能走向「短期碳費、長期碳稅」,由財政部主責收取「碳稅」。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表示,他認同「短期碳費、長期碳稅」,事實上現在政府也是採取碳費先行的做法,不過還看不到碳稅的討論,建議政府可以規劃收取3年碳費,並利用這3年時間進行碳稅徵收條例等立法工作,銜接碳稅。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則表示,目前還是會先採取碳費先行、專款專用方式進行,樂見民間拋出碳費起徵價500元讓各界討論;至於碳費徵收等相關議題,預計今年8月底前會優先提出費率審議會機制、自主減量計畫等相關規劃,碳費徵收價將待費率審議會成立時進行相關決定。
 至於民團認為減碳是企業的責任,不應制定優惠費率作為獎勵,沈志修回應,優惠費率是要鼓勵企業自主減量、加大減量效果,如果企業沒有沒做到,環保署就會追繳碳費,目前制度會朝這個方向規劃,達到國家減碳目標。台灣明年開徵碳費 民團喊起徵價每公噸500元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NhkUIB


碳權兩大分類 減少碳排與增加碳匯
碳匯(carbon sink)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倉庫」。植物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樹木可把空氣中4公斤的二氧化碳轉成1公斤的木材。而碳匯不僅限於森林,海洋、土壤等能吸存碳的區域或物體,都可以進行專案申請,將碳匯轉為碳權。究竟碳權怎麼來?首先我們得了解溫室氣體減量的兩大分類,減少碳排放量及增加碳吸存量。
 第一種減少碳排放量,主要是用來規範企業的排放,具體做法是由政府劃定一個排放限額,受到規範的企業需要在期限內達成,若沒有達成將有相應的懲罰,但若在期限內達成目標,甚至將排放量減少至低於限額,則實際排放量與排放限額之間的差值,將可作為碳權使用,可以將碳權賣給其他未達標的公司獲利。
森林碳匯需要經營 樹木有長大才有碳權
以上兩種都是碳權,森林碳權屬於第二種,是森林碳匯經由專業機構認證後的一種憑證。此憑證可證明持有方確實有做到增加森林碳匯的行為,當持有憑證愈多,除抵銷碳排放量之外,多的森林碳權還可以轉手賣給需要的企業。
 因為樹木與人一樣,有幼年、青年、成年等階段,各階段的吸碳能力有差異,大部分樹木以20~40歲作為分水嶺。在20~40歲之前的樹木,其碳吸存能力呈現上升狀態,在20~40歲達到巔峰,之後開始下降,待樹木死亡後,碳匯則進入不會變化的階段。
 因此,森林碳匯若要進行碳權申請,除了申請計畫時的各項條件限制,更需保持森林吸存碳的能力,這也是碳權認證能否通過的重點,確定專案執行後,可確實對碳匯增加有所幫助,才可進行專案申請的工作。
 根據目前世界上認證數量最多的碳權認證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VCS)研究,若沒有專案執行,碳吸存量會逐漸減少,最後達到一個水準後,就不再隨時間變動,此時該林地可能已不再是森林
最小林地面積0.5公頃,大約1,500坪左右,可利用此方法將鄰近林主的土地集合,共同達成申請門檻,即可申請碳權。
看懂森林碳匯與碳權認證 綠電太難買不如種樹生碳權 - 農傳媒 https://bit.ly/46aN1BW


森林碳匯在IPCC淨零藍圖的定位
Updated: Sep 20, 2022森林碳匯在IPCC淨零藍圖的定位 https://bit.ly/3p9BFxr
 撰文: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 特聘教授 柳婉郁、臺灣永續棧轉型推動經理 蕭玉資
   森林碳匯與世界森林現況      
     依據2020年國際間森林資源評估 (FAO, 2020),全球森林面積40.6億公頃,平均每人約佔0.5公頃,相較臺灣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林務局, 2014)指出,全台森林面積219萬公頃,佔總土地的60.7%,全台每人平均森林土地所佔僅0.093公頃,較世界平均來得少,甚至少於日本的0.15公頃與中國的0.195公頃。同時,檢視各國森林覆蓋率情況,最高為芬蘭佔72%,接續為日本67%,依次為韓國64%、臺灣64%,與臺灣相比較低為巴西56%、俄羅斯45%、加拿大49%、美國31%、中國為23% (FAO and UNEP, 2020)。
      關於森林碳匯究竟多少,需了解全球森林究竟為碳匯,還是碳源?依Harris et al. (2021) 於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發表研究指出,2001年至2019年全球森林吸收CO2量是排放量的2倍,森林提供碳匯吸收淨76億噸CO2 (−7.6 GtCO2e yr−1),大約是美國每年排放量的1.5倍。同時觀測熱帶雨林遭濫伐嚴重,如南美、東南亞地區多屬碳源;而臺灣透過政策管制保育林業多歸類為碳匯,透過人為更新樹種,年輕的樹木碳匯能力較強,其中包含森林生物質約佔44%,土壤有機質45%,枯死木及落葉約10%,以上共同組成森林碳匯能力。
      各國森林及造林政策並不相同,歐美國家與東北亞地區多為邊際農地新植造林,而林業生產國如北美、南美及東南亞為輪伐重新造林,可見各國依據氣候不同及土地面積與人口比例,決定國內造林取向。
  AR6報告之自然碳匯內容
     過去全世界人為碳排放約有34%來自能源部門(200億公噸CO2當量),24%來自工業(140億公噸CO2當量),22%來自農業、林業與其他土地利用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Other Land Use, AFOLU) (130億公噸CO2當量),15%來自交通(87億公噸CO2當量),6%來自建築(33億公噸CO2當量)。針對未來碳減量的多元模式,為達成全球增溫小於2度C,在政策模擬路徑上,除了74%透過能源轉型以外,其中13%可透過農業、林業與其他土地利用 (AFOLU) 達到改善規劃。
      在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Working Group III, AR6 WGIII)「氣候變遷的減緩」決策者摘要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針對森林與林業管理的部分,發現約有一半農業、林業與其他土地使用淨排放來自土地利用變化與森林濫伐,報告直接指出利用總體經濟與法律管制工具,輔以政策手段管控,將得以有效減少排放可能 (IPCC, 2022)。四項有效減碳措施包括:有效的減量政策、強調自然碳匯潛力、加強負碳技術效益、自然碳匯可行方法比較。
  有效的減量政策
     IPCC評估政策推行有助於減緩碳排,透過經濟管制工具效益至少每年減少18億噸碳排放,並特別提出森林與農業部門對減碳是有效且有幫助的,透過各項政策整合及資源挹注,加強量測、報告與驗證機制 (Measurement,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MRV) 與政策推行,透過公私協力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2020年至2050年部門模型評估,每年可以提供50億至60億公噸森林碳匯,成本達到每年4000億美元 (IPCC, 2022)。
      若能針對農業、林業與有效土地利用,特別是國家林業政策津貼整合,加強監測、稽核與法制,使各方土地持有者如私人企業或單位、非政府組織與原住民族投入當地社區資源齊心響應政策,將強化各項減碳途徑。包含完善森林保育與水資源法規、強化生態系統服務與地方農村經驗,促進在地與科學知識鏈結、鼓勵原住民族及私人林地所有權者加強社區管理、改善土地利用方案,藉此以永續為核心推動發展 (IPCC, 2022)。
  自然碳匯潛力高
     依據IPCC報告說明,2020年至2050年每年碳匯潛力約80至140億噸,其中42億至74億噸源於自然生態系統,如森林管理、沿海濕地泥炭地恢復及藍碳管理、改善森林管理復育、草原復育、減少濫伐、土壤碳封存,強化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功能,使用永續農業方法,林業及其他土地利用改善,將減緩大規模溫室氣體減量與增進CO2移除,但依然完全無法彌補其他部門的碳排放,尚需要其他部門提出有效減量方法,並透過國家政策管制,才得以雙管齊下進行政策措施。
      根據報告指出,18億至41億噸的碳匯出自改善與永續作物及牲畜管理,及農業中的碳封存,包括農田與草地的土壤碳管理、農林業及生物碳,透過自然解方,透過森林及其他生態系統保育、改善管理與復育,減少熱帶雨林濫伐與森林火災發生,減少生態系統轉換與甲烷、一氧化二氮排放,提供更多土地造林,將採伐的木材分配,伐後木材做成壽命長之產品、增加回收利用或材料替代,永續管理木材產品,改善全民大眾日常使用習慣,以上皆為有利於永續淨零的措施 (IPCC, 2022)。
  負碳技術效益大
     從2020年至2100年計算,AR6估計生質能碳捕捉與封存 (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ECCS),可達1700億至6500億噸,而大氣碳捕捉與封存 (Direct Air Capture with Carbon Storage, DACCS) 約0至2500億噸,自然碳匯含綠碳、藍碳、黃碳可達100億至2500億噸。
  自然碳匯方法比較 綠碳發展最成熟
     CO2移除方法需考慮方法學成熟度、移除過程、碳儲存時間長度、儲存容量、減緩潛力分析等面向,包含成本、共同效益、影響與治理風險程度。從各項減碳路徑發展發現,海洋藍碳每年碳移除與儲存潛力小於10億CO2當量,而農林業綠碳大於30億噸CO2當量如圖1,可見綠碳優於藍碳,主要為方法學成熟且碳成本較低,林地復育的方法學具有高成熟度且具有高潛力。以技術成本來說,土壤封存每噸約45至100美元,與直接碳捕捉DACCS每噸100至300美元成本相比,自然碳匯方法貼近地球生態循環,成本也相較低廉,副作用較少 (IPCC, 2022)。除此之外,透過恢復退化土地利用、維持土地生產力與多樣性保育措施,強化土地韌性,並復育紅樹林及沿海濕地,減少海岸線侵蝕,降低極端氣候所帶來的危害,可以加強全球氣候公正轉型 (Just Transition)。
   圖1、 IPCC報告中新植造林、再造林與森林管理的重要性
 邁向淨零排放之森林碳匯規劃
     全球為解決氣候危機,各國紛紛訂定2050淨零排放目標,臺灣亦於2021年4月21日由蔡英文總統宣示臺灣邁向淨零碳排 (Net Zero) 目標,而森林議題在淨零碳排政策下將扮演何種角色與重要性呢?
      1997年京都議定書 (Kyoto Protocol) 規定工業化國家至201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減少5.2%,並於第3.3條規定新植造林 (Afforestation)、更新造林 (Reforestation)、伐林 (Deforestation) 之碳吸收或排放之淨值,可併入排放減量值計算,並於第3.4條加強森林管理 (Forest Management)額外增加碳量可併入排放減量值計算。
       2015年巴黎協定 (Paris Agreement) 第5條說明應加強溫室氣體的碳匯相關內容,包括造林,建立環境給付機制如獎勵造林,獎勵對象主要為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之排放[6] 、增加碳吸存、碳保存作為,永續管理森林,同時重申與相關適當獎勵機制及非碳利益的重要性,主要透過各國國家政策獎勵造林機制。
      2015年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 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核心目標,其中第15項目標 (SDG 15) 為保護、維護及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永續森林管理,對抗沙漠化,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以遏止生物多樣性喪失,皆可看出全球與各國對森林造林與保育的重視。
      2019年12月歐盟 (European Union, EU) 提出綠色政綱,宣示2050年達到碳中和,此項目標於2021年7月正式納入《歐洲氣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並具體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5%,公布55套案 (Fit for 55 package),涵蓋氣候、能源、建築、碳交易、土地利用、交通運輸、賦稅等面向,驅動經濟與社會轉型,並提出重點措施如擴大歐盟碳交易體系 (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EU ETS),完善碳邊境調整機制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並強調自然碳匯的重要性,計畫在2030年前於歐盟土地範圍內種植30億顆樹,同時,極端氣候下的公正轉型議題亦納入55套案 (Fit for 55 Package),將歐盟ETS所得資金來改善社會交通運輸、建築使用、弱勢家庭等,以緩解政策轉型下可能產生的社會風險結果(World Bank, 2022)。
      2021年4月世界地球日,各國包括美國、歐盟、日本等紛紛宣示2050年碳中和目標,從過去強調減少排放到現在碳中和(減少排放+增加碳匯)目標。美國農業部長Tom Vilsack指出農業的碳排量主要來自肥料、牲畜及糞肥,未來重點將要加強氣候友善的農業技術,生質燃料的發展,碳吸收與截存與更完整的森林管理與造林。
      2021年11月COP26會議,發表《格拉斯哥領袖森林與土地利用宣言》(Glasgow Leaders’Declaration on Forest and Land Use),超過100位領袖共同承諾,將於2030年前停止森林濫伐與土地流失問題,並籌集公私資金處理相關議題,減少甲烷排放30% (Global methane pledge)、五大行業制定全球標準 (Glasgow Breakthroughs) 包含鋼鐵、運輸農業氫能和電力,制定全球標準和政策,致使2030年綠能可負擔,並要求參與國家自行訂定自主減量目標,也再次提出森林議題的重要性。
      以自然為本的解方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此種方式最早於2008年世界銀行 (World Bank, WB) 發布,並於2019年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納為全球氣候行動九大領域之一,牛津大學Nathalie Seddon et al. (2020)研究指出,NBS對氣候變化有相當的重要性,其主要作用可分為三類:(1)降低氣候風險暴露、(2)降低氣候敏感度及(3)支撐氣候適應潛能。近年極端氣候使森林火災發生頻率升高,使NBS更加受到重視。主張修復退化森林生態系統,增加森林面積,為迄今為止大氣中移除碳最具潛力的方式,與科技工程的碳捕捉與儲存相比之下,更貼近自然原本並具多功能維護生態系服務功能,同時2021年後造林所產生的自然基礎碳抵換價格飛漲,皆能看出科技與經濟界對自然碳匯的看重。
  臺灣自然碳匯的下一步
     2022年3月國家發展委員會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供至2050年淨零之軌跡與行動路徑,以促進關鍵領域之技術、研究與創新,引導產業綠色轉型,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輔以「十二項關鍵戰略」,包括為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匯、淨零綠生活、綠色金融、公正轉型,就能源、產業、生活轉型政策預期增長的重要領域制定行動計畫,以落實淨零轉型目標。
      農委會於2021年9月成立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盤點國內目前農業可提供的碳權交易超過500萬公噸,以國際CO2排放交易最保守行情1噸50美元計算,每年市場價值可達2.5億美元(約新台幣75億元),國內農業產值已有5000多億元規模,未來在碳權交易助攻下,在增加自然碳匯效益同時,也可以維繫生態多樣性,提升農民收益。
      從我國農業部門淨零排放策略「減排」、「增匯」、「農業綠能」三大部分來看,增匯項目中的林業主要為「新植造林」、「加強森林經營管理」(如表1),臺灣森林碳匯潛力,以森林面積為219萬公頃、佔總土地60.7%估算,每年碳吸存量達2100萬噸,佔每年全國總碳排8%,若加上土壤及枯枝落葉層的固定碳,全國森林碳匯將可達到更高,而哪些區域可作為未來森林碳匯潛力,平地區域如重金屬汙染地、休耕地、棄耕地,山坡地區域如檳榔廢園、農牧用地、超限利用地、荒廢地、雜木林地等,需搭配國家政策路徑修正法規,持續精進未來永續森林管理方案。
  表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淨零排放-主軸2「增匯」策略與措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站,2022)
       臺灣森林碳匯潛力約佔每年臺灣碳排放量的7-8%,因應淨零轉型政策趨勢,森林碳匯可搭配環碳中和之抵換,有效協助企業落實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ESG (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 規劃及國家永續發展目標SD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等,除了讓企業主動積極投入淨零藍圖,考量氣候風險融資與整體環境公正轉型,透過綠色存摺與增加碳權收入,進一步讓國家層級之國土計畫整合使用需求,如山坡地、竹林、都市林及邊際農地新植造林等,鬆綁伐採規定,進而推動國產材供應鏈,提升木材自給率,建構臺灣本土碳匯方法學,建置碳匯認證機制與交易媒合平台,透過政策提供補助與環境給付,使產業、官方政策、學術知識界合作,讓整個國家淨零藍圖更加完整。森林碳匯在IPCC淨零藍圖的定位
。森林碳匯在IPCC淨零藍圖的定位 https://bit.ly/3p9BFxr
----------------------------------------
森林裡不只有碳匯!38萬公頃經濟林,如何促進國產材、保育與碳匯的多贏?
森林裡不只有碳匯!38萬公頃經濟林,如何促進國產材、保育與碳匯的多贏?
撰文: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根政     分類:創新商模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2-12-09
蔡英文總統在2021年宣示台灣將推動2050淨零排放,今年3月則由國家發展委員會發表了「2050淨零路徑及策略(link is external)」,除了能源、產業、交通部門的轉型,其中提到占台灣國土面積達6成的森林碳匯約是2,140萬噸,可抵減約台灣8%的碳排量,預期到2050年將增加110萬噸森林碳匯(註1),達到2,250萬噸。
 從目前規劃看,未來30年台灣在邁向淨零排放之路,森林碳匯增加的幅度並不高,原因在於台灣可以增加森林的土地面積十分有限。此外,能源、製造業、住商、交通部門的排碳量遠大於森林碳匯,舉例來說,台灣大約220萬公頃的森林(註2),所創造的碳匯量,比中鋼公司一年約2,156萬噸的排放量還略少,如果台灣要透過森林來達碳中和,約略需要6個種滿樹的台灣,這使得森林碳匯在台灣邁向淨零排放過程中,不可能成為主角。
   儘管如此,筆者認為面對艱難的淨零目標,積少成多,任何減碳的方案都不應輕言放棄,8%左右的森林碳匯,仍有積極討論的必要。而在討論森林碳匯之時,我們也應重視台灣森林具有無可取代重要性,包括國土保安、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休閒育樂、木材與林產,文化傳承與發展、美學等,碳匯僅是其多元價值與功能之一。
   這些多元的功能要對應到不同的森林定位和經營管理策略與計畫,符合國際減碳規範和作法僅是基本款,更重要的是:考量台灣的環境特色和森林治理脈胳,增進森林生態系服務的多元功能,避免產生負面影響。
   林務局在今年(2022)4月提出增加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提高國產材利用三大策略及政策(link is external),要提升森林碳匯功能,兼顧森林生態系服務價值與產業經濟,並預計在2040年達成增加新植造林面積6.6萬公頃。
  對此,筆者認為:37.5萬公頃山坡地範圍內的宜農牧地的經營管理攸關台灣森林碳匯的增加或減少;將近10萬公頃的超限利用地(註3)、草生地,是潛在可增加森林面積的區位;38萬公頃經濟林正在盤點區位以及相關輔導配套,具保育價值的次生林(註4)、城鄉綠化都需要政策規劃與協調,以及資金的挹注,更需要結合台灣護樹愛林的民間力量,形成社會共識,共同推動。森林碳匯如何計算?方法學的部分,林務局和環保署正在相關學者研議當中,則有待進一步分析討論。(註5)
   38萬公頃經濟林,如何促進國產材、森林保育與森林碳匯的多贏
   林務局宣誓2017年為國產材元年,和國際接軌推動在國有林和私有林的森林認證,正面臨選擇合適的區位,建立制度配套,建立產業鏈,朝向永續營林的各項挑戰。圖一右為溪頭的柳杉人工林。(圖/李根政)
   台灣的木材超過99%仰賴進口,為了重建台灣國產材產業鏈,提昇木材自給率,林務局已宣誓2017年為「國產材元年」,正在推動森林認證與相關的輔導措施,重建國產材產業鏈的區域。這裡需要有更多的專業和公眾參與討論,確認做為永續經濟林的區位和經營管理配套。
   而林業界普遍認為,透過人工林(註6)的經營、木材的利用,是有益於減碳的生產活動。原因在於林木生長時,會吸收大氣中的碳,林木砍伐製作為林產品時,原先吸存的碳則會固定於林產品中,持續多年。然而,永續經營的人工林應該放在什麼地方?要用什麼樣的經營方法?又如何確保從木材的生產和利用,真的可以減碳?都是需要審慎規劃和討論的課題。
   我國森林碳匯計算的依據,是來自2017年林務局所完成的第四次森林調查報告(link is external)的基礎:根據該次調查統計,台灣總森林面積為219.7萬公頃,森林覆蓋全台土地面積為60.7%,其中屬《森林法》定義之林地,其森林覆蓋面積約為178萬公頃;林地以外之其他土地,森林覆蓋面積約為41.5萬公頃。
   林地上的森林,較有法令和配套,有一大部分是禁伐的保護區(註7),以及不會從事經濟林活動的國有林(註8),較無人為因素導致森林減少的情形。而被林務局規劃做為經濟林,打算從事造林、伐木等活動的區域,初步規劃可供林木生產經營的國有林約6萬公頃、私有林(註9)約13.65萬公頃、原住民保留地中的林業用地(註10)約6.5萬公頃、國有租地造林(註11)約12.22萬公頃,總計約38萬公頃。
   理論上,這些經濟林地就是推動國產材的場域,但尚需進一步盤點和確認其是否具有生產潛力。例如:林務局初步規劃可供林木生產經營的國有林約6萬公頃,但實際盤點潛在可生產的面積約2.5萬公頃。
   原因在於這些造林地在數十年未積極經營下,包括交通運輸、林相組成等條件已產生很大的變化,許多人工林在數十年間已自然演替為次生林,邁向天然林(註12)。就林業經營的觀點是「人工林劣化」,就生物多樣性的觀點則是「天然林復育中」。這衍生了其中生物多樣性、森林碳匯的爭議,例如台北市公有林的碳中和案爭議(link is external),當把次生林疏伐或皆伐(註13),改造為樹種單一的人工林,是否會增加碳匯?
   若林務局要避免類似爭議,很需要盤點經濟林中具有保育價值的森林,運用「具生產性私有林限制伐採補償方案」,讓具有保育價值的次生林保留下來。相對的,因為「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的實施,讓竹林的定期輪伐和生產大規模停頓,反而不利於減碳與竹產業的發展,應該藉此檢討這種無差別的補貼方式。
   此外,在台灣經濟林的經營和伐採作業成本,比進口木材成本高,加上產業和人才斷鏈,從造林到撫育成材的時間相當長,已屬特別需要政策扶助的「戰略性產業」。目前在私有林、租地造林的林業經營,難以全然依市場機制,非常仰賴政府政策性的補貼,林務局正以「公私有林業永續多元輔導方案」,對於營林的各環節提供補助,然而,仍力有未逮。
    淺山交錯著林地、農牧用地,很有可能鑲嵌著待保育的次生林(天然林)、國產材永續經濟林,林下經濟、混農林等土地利用型態,極需整合法規工具、制度配套,朝向永續治理。( 圖/李根政)
   筆者觀察:不管是保留具有保育價值的次生林或者對於國產材營林的補貼,都需要資金的挹注,這需要超過林務局既有預算的支持,如何結合森林碳匯的企業資金挹注,設計出合理的機制都尚待討論。
   農牧用地上的森林,攸關台灣森林面積的增減
  第四次森林調查報告指出,林地中「非營林使用」的面積為21萬1,545公頃,計有崩塌地約7萬1,177公頃,農作約5萬2,842公頃,草生地4萬3,761公頃。林地中未經營森林,將其轉為農作是屬違法的「超限利用」行為,理論上是可以透過加強執法轉為森林的區域;草生地亦可能透過自然演替或造林等方式促進其復育為森林。
   理論上,將近10萬公頃的超限利用地、草生地,是最有機會增加森林面積碳匯的地方,應該比起在「邊際農地造林」更為優先推動,但實務上尚待釐清和討論。
   同樣的報告亦指出:林地以外之其他土地上有41萬5,430公頃的森林,約有17萬公頃位於私有農牧用地上,這些都被納入台灣森林碳匯之中。但是,農牧用地大部分為私有,依法可以從事農業活動,並無法律管制其必須保留森林。因此,很可能因為恢復農業、光電使用等,而使得森林面積減少,進一步導致森林碳匯量減少。
   簡單來說:全台灣的宜農牧地約37.5萬公頃(全台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結果(link is external),農委會,2021 )的經營管理,正是影響台灣森林面積增加或減少最為關鍵的區域。
   這裡是林務局推動國土綠網,串接「森、川、里、海」,在法定保護區之外,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淺山區域。同時,也是在既有林地之外,最有可能推動國產材永續經濟林,以及林下經濟、混農林等最為合宜的空間。但同時,卻也是既有法規工具、制度配套最為脆弱,欠缺永續治理的區域。
   例如,台東安朔地區的農牧用地(註14),大部分現況為森林,本區約在1960~1970年代伐木、開墾、造林,1980年代廢耕後自然演替而形成天然闊葉林,根據第四次森林調查的資料所套疊,其中大部分是「經改造天然林」,包括多樣而獨特的殼斗科天然林,然而卻沒有法規,或者明確的協商機制,可望避免這些森林的損失。
    綠色區域為台東安朔溪南北的農牧用地,大部分現況為森林,為根據第四次森林調查的資料所套疊,其中大部分是「經改造天然林」值得關注。(圖/地球公民基金會)
   在農牧用地,以下是目前可能使用的政策工具,或民間正自主推動的作法,但整體來看,並不足以因應數十萬公頃規模的治理。
   一,如果該地的森林具有保育價值,理論上,政府可以透過林務局主管「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link is external)」等方案,提供私有地主之補償,促使得維持森林狀態。然而,目前僅應用於石虎等少數物種,並未擴及到森林生態系,且該給付方案也未必具有足夠的誘因。
   二,部分農牧用地是曾參與政府獎勵造林,如果經評估確認可以繼續輔導其朝向永續經濟林發展,可望成為國產材發展的區位。
   三,從媒體報導,我們看到農委會水保局正提出《山坡地農牧用地獎勵植樹造林》草案,擬在高度100公尺、坡度5%以上的山坡地,推動「山坡地保育區農牧用地一定比例種樹」。目前政府尚未公告此一草案內容。初步的理解,這應該是可以結合既有次生林保育、國產材、混農林業的推廣政策,但是,如何和林務局的政策通盤考量,避免各行其是,需要農委會進行內部協調整合。
   四,台灣民間已許多人士自主性的從事天然林復育,或正在推動農地的公益信託,如果有更多的民間資金投入,可以創造森林碳匯與生物多樣性的雙贏,政府應該增修信託法規、制度性的獎勵措施,鼓勵這樣的作法。
   筆者認為「山坡地農牧用地的森林」,並非都應以「凍結現狀」的方式經營管理,如何依據資源條件,考量森林碳匯所需要維持或增加的森林面積、生物多樣性、國產材、友善的混農林等,很需要生態環境的基礎調查,檢討增修相關法規,透過生態服務給付創造更多誘因,如果要引進結合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註15),導入企業資源(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則需要建立相關配套規範。
   生物多樣性的城鄉綠化,碳匯功能小、人民幸福大
   圖為台東安朔地區的森林空拍照,顯示多樣豐富的天然林。(攝影/傅志男)
   從增加森林面積──森林碳匯的角度,台灣平地的城鄉地區能夠提供做為森林的土地面積遠不如坡地,然而卻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幸福最有感的公共投資。
   根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link is external)的目標,國際植物園保育聯盟 (Botanical. Garden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BGCI ) 提出後2020年全球植物保育策略(Global Strategy for Plant Conservation, GSPC) 目標草案,比起過往更為重視城鄉地區的綠化工作,原因在於栽種生物多樣性的原生植物的綠地,可以促進都市永續生活的許多面向,包括了環境教育、入侵物種的控制、生態復育、涵養水源外,更重要的是,城鄉地區的公園綠地,讓人們可以就近使用,更有利於促進人民身心健康。
   期待藉由這波造林減碳計畫,將部分國產署或地方政府臨近城鎮、村落附近的公有地,以及台糖部分土地,規劃為森林公園,打造符合該區域植被特性的多樣物種及覆層的森林公園。而對於既有的公園綠地,可以採取補植、更換樹木、營造複層林等策略,不放棄任何可以種植樹木植物的地方。
   只是,推動城鄉植樹不應只是工程發包,要避免如種樹百里政策的倉促推動,應該進行經營管理系統的檢討與改造。近年來林務局和林試所正積極推廣原生植物的種植與稀有植物保育,應該在此基礎上,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從育苗開始就要導入植物生態、栽培、養護、生態教育等專業人才,建立和培訓經營管理的專業系統,搭配符合比例原則的經費和人力,有系統的長期經營,讓台灣的公園綠地經營體系邁向專業化,達成增加碳匯和永續生活的多元目標。
   納入關注森林的公眾參與,為台灣森林多元功能加值
  有關農牧用地的森林經營管理,涉及農委會林務局、水保局、內政部、國產署等,目前主管機關的權責不清,欠缺足夠的法規工具;經濟林連結國產材的政策配套,應該確保其作法可以增加森林碳匯而非減少;城鄉綠化更是中央和地方許多機關的常態工作,很需要擬定上位政策,提供生物多樣性植栽綠化的指引,有計畫的編列預算,導入專業與人才。
   種樹護林是台灣許多企業、慈善組織、個人所熱衷的環保項目,在這波森林碳匯的政策規劃中,如何結合和導引台灣豐沛的愛樹愛林社會力和資源共同參與,妥善運用企業對森林碳匯、環境永續ESG的需求,導引企業長期投入,對森林的多元價值做出實績貢獻,而非淪為漂綠的短線操作,將會需要更多的政策梳理,公眾參與討論。
   謹以此文拋磚引玉,建請農委會陳吉仲主委、國發會龔明鑫主委、蘇貞昌院長參酌上述提議,開放政府,讓關注森林生態、林業發展的各界國人,共同討論邁向淨零的森林治理策略方案,讓森林碳匯為台灣森林多元功能加值。
 森林裡不只有碳匯!38萬公頃經濟林,如何促進國產材、保育與碳-ESG永續台灣 https://bit.ly/3qTS1uE
-----------------------------------------
森林有碳匯,但不只是碳匯--讓森林碳匯提昇台灣森林的多元功能
文/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根政
 2022 年 11 月 16 日  您在這裡首頁 » 山林水土 » 森林與林業政策
 林務局宣誓2017年為國產材元年,和國際接軌推動在國有林和私有林的森林認證,正面臨選擇合適的區位,建立制度配套,建立產業鏈,朝向永續營林的各項挑戰。圖為屏東林管處工作人員正進行伐木。(圖/李根政)
 蔡英文總統在2021年宣示台灣將推動2050淨零排放,今年3月則由國家發展委員會發表了「2050淨零路徑及策略(link is external)」,除了能源、產業、交通部門的轉型,其中提到占台灣國土面積達6成的森林碳匯約是2,140萬噸,可抵減約台灣8%的碳排量,預期到2050年將增加110萬噸森林碳匯(註1),達到2,250萬噸。
 從目前規劃看,未來30年台灣在邁向淨零排放之路,森林碳匯增加的幅度並不高,原因在於台灣可以增加森林的土地面積十分有限。此外,能源、製造業、住商、交通部門的排碳量遠大於森林碳匯,舉例來說,台灣大約220萬公頃的森林(註2),所創造的碳匯量,比中鋼公司一年約2,156萬噸的排放量還略少,如果台灣要透過森林來達碳中和,約略需要6個種滿樹的台灣,這使得森林碳匯在台灣邁向淨零排放過程中,不可能成為主角。
 儘管如此,筆者認為面對艱難的淨零目標,積少成多,任何減碳的方案都不應輕言放棄,8%左右的森林碳匯,仍有積極討論的必要。而在討論森林碳匯之時,我們也應重視台灣森林具有無可取代重要性,包括國土保安、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休閒育樂、木材與林產,文化傳承與發展、美學等,碳匯僅是其多元價值與功能之一。
 這些多元的功能要對應到不同的森林定位和經營管理策略與計畫,符合國際減碳規範和作法僅是基本款,更重要的是:考量台灣的環境特色和森林治理脈胳,增進森林生態系服務的多元功能,避免產生負面影響。
 林務局在今年(2022)4月提出增加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提高國產材利用三大策略及政策(link is external),要提升森林碳匯功能,兼顧森林生態系服務價值與產業經濟,並預計在2040年達成增加新植造林面積6.6萬公頃。
 對此,筆者認為:37.5萬公頃山坡地範圍內的宜農牧地的經營管理攸關台灣森林碳匯的增加或減少;將近10萬公頃的超限利用地(註3)、草生地,是潛在可增加森林面積的區位;38萬公頃經濟林正在盤點區位以及相關輔導配套,具保育價值的次生林(註4)、城鄉綠化都需要政策規劃與協調,以及資金的挹注,更需要結合台灣護樹愛林的民間力量,形成社會共識,共同推動。森林碳匯如何計算?方法學的部分,林務局和環保署正在相關學者研議當中,則有待進一步分析討論。(註5)
 38萬公頃經濟林,如何促進國產材、森林保育與森林碳匯的多贏
林務局宣誓2017年為國產材元年,和國際接軌推動在國有林和私有林的森林認證,正面臨選擇合適的區位,建立制度配套,建立產業鏈,朝向永續營林的各項挑戰。圖一右為溪頭的柳杉人工林。(圖/李根政)
 台灣的木材超過99%仰賴進口,為了重建台灣國產材產業鏈,提昇木材自給率,林務局已宣誓2017年為「國產材元年」,正在推動森林認證與相關的輔導措施,重建國產材產業鏈的區域。這裡需要有更多的專業和公眾參與討論,確認做為永續經濟林的區位和經營管理配套。
 而林業界普遍認為,透過人工林(註6)的經營、木材的利用,是有益於減碳的生產活動。原因在於林木生長時,會吸收大氣中的碳,林木砍伐製作為林產品時,原先吸存的碳則會固定於林產品中,持續多年。然而,永續經營的人工林應該放在什麼地方?要用什麼樣的經營方法?又如何確保從木材的生產和利用,真的可以減碳?都是需要審慎規劃和討論的課題。
 我國森林碳匯計算的依據,是來自2017年林務局所完成的第四次森林調查報告(link is external)的基礎:根據該次調查統計,台灣總森林面積為219.7萬公頃,森林覆蓋全台土地面積為60.7%,其中屬《森林法》定義之林地,其森林覆蓋面積約為178萬公頃;林地以外之其他土地,森林覆蓋面積約為41.5萬公頃。
 林地上的森林,較有法令和配套,有一大部分是禁伐的保護區(註7),以及不會從事經濟林活動的國有林(註8),較無人為因素導致森林減少的情形。而被林務局規劃做為經濟林,打算從事造林、伐木等活動的區域,初步規劃可供林木生產經營的國有林約6萬公頃、私有林(註9)約13.65萬公頃、原住民保留地中的林業用地(註10)約6.5萬公頃、國有租地造林(註11)約12.22萬公頃,總計約38萬公頃。
 理論上,這些經濟林地就是推動國產材的場域,但尚需進一步盤點和確認其是否具有生產潛力。例如:林務局初步規劃可供林木生產經營的國有林約6萬公頃,但實際盤點潛在可生產的面積約2.5萬公頃。
 原因在於這些造林地在數十年未積極經營下,包括交通運輸、林相組成等條件已產生很大的變化,許多人工林在數十年間已自然演替為次生林,邁向天然林(註12)。就林業經營的觀點是「人工林劣化」,就生物多樣性的觀點則是「天然林復育中」。這衍生了其中生物多樣性、森林碳匯的爭議,例如台北市公有林的碳中和案爭議(link is external),當把次生林疏伐或皆伐(註13),改造為樹種單一的人工林,是否會增加碳匯?
 若林務局要避免類似爭議,很需要盤點經濟林中具有保育價值的森林,運用「具生產性私有林限制伐採補償方案」,讓具有保育價值的次生林保留下來。相對的,因為「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的實施,讓竹林的定期輪伐和生產大規模停頓,反而不利於減碳與竹產業的發展,應該藉此檢討這種無差別的補貼方式。
 此外,在台灣經濟林的經營和伐採作業成本,比進口木材成本高,加上產業和人才斷鏈,從造林到撫育成材的時間相當長,已屬特別需要政策扶助的「戰略性產業」。目前在私有林、租地造林的林業經營,難以全然依市場機制,非常仰賴政府政策性的補貼,林務局正以「公私有林業永續多元輔導方案」,對於營林的各環節提供補助,然而,仍力有未逮。
 淺山交錯著林地、農牧用地,很有可能鑲嵌著待保育的次生林(天然林)、國產材永續經濟林,林下經濟、混農林等土地利用型態,極需整合法規工具、制度配套,朝向永續治理。( 圖/李根政)
 筆者觀察:不管是保留具有保育價值的次生林或者對於國產材營林的補貼,都需要資金的挹注,這需要超過林務局既有預算的支持,如何結合森林碳匯的企業資金挹注,設計出合理的機制都尚待討論。
 農牧用地上的森林,攸關台灣森林面積的增減
第四次森林調查報告指出,林地中「非營林使用」的面積為21萬1,545公頃,計有崩塌地約7萬1,177公頃,農作約5萬2,842公頃,草生地4萬3,761公頃。林地中未經營森林,將其轉為農作是屬違法的「超限利用」行為,理論上是可以透過加強執法轉為森林的區域;草生地亦可能透過自然演替或造林等方式促進其復育為森林。
 理論上,將近10萬公頃的超限利用地、草生地,是最有機會增加森林面積碳匯的地方,應該比起在「邊際農地造林」更為優先推動,但實務上尚待釐清和討論。
 同樣的報告亦指出:林地以外之其他土地上有41萬5,430公頃的森林,約有17萬公頃位於私有農牧用地上,這些都被納入台灣森林碳匯之中。但是,農牧用地大部分為私有,依法可以從事農業活動,並無法律管制其必須保留森林。因此,很可能因為恢復農業、光電使用等,而使得森林面積減少,進一步導致森林碳匯量減少。
 簡單來說:全台灣的宜農牧地約37.5萬公頃(全台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結果(link is external),農委會,2021 )的經營管理,正是影響台灣森林面積增加或減少最為關鍵的區域。
 這裡是林務局推動國土綠網,串接「森、川、里、海」,在法定保護區之外,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淺山區域。同時,也是在既有林地之外,最有可能推動國產材永續經濟林,以及林下經濟、混農林等最為合宜的空間。但同時,卻也是既有法規工具、制度配套最為脆弱,欠缺永續治理的區域。
 例如,台東安朔地區的農牧用地(註14),大部分現況為森林,本區約在1960~1970年代伐木、開墾、造林,1980年代廢耕後自然演替而形成天然闊葉林,根據第四次森林調查的資料所套疊,其中大部分是「經改造天然林」,包括多樣而獨特的殼斗科天然林,然而卻沒有法規,或者明確的協商機制,可望避免這些森林的損失。
 綠色區域為台東安朔溪南北的農牧用地,大部分現況為森林,為根據第四次森林調查的資料所套疊,其中大部分是「經改造天然林」值得關注。(圖/地球公民基金會)
 在農牧用地,以下是目前可能使用的政策工具,或民間正自主推動的作法,但整體來看,並不足以因應數十萬公頃規模的治理。
 一,如果該地的森林具有保育價值,理論上,政府可以透過林務局主管「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link is external)」等方案,提供私有地主之補償,促使得維持森林狀態。然而,目前僅應用於石虎等少數物種,並未擴及到森林生態系,且該給付方案也未必具有足夠的誘因。
 二,部分農牧用地是曾參與政府獎勵造林,如果經評估確認可以繼續輔導其朝向永續經濟林發展,可望成為國產材發展的區位。
 三,從媒體報導,我們看到農委會水保局正提出《山坡地農牧用地獎勵植樹造林》草案,擬在高度100公尺、坡度5%以上的山坡地,推動「山坡地保育區農牧用地一定比例種樹」。目前政府尚未公告此一草案內容。初步的理解,這應該是可以結合既有次生林保育、國產材、混農林業的推廣政策,但是,如何和林務局的政策通盤考量,避免各行其是,需要農委會進行內部協調整合。
 四,台灣民間已許多人士自主性的從事天然林復育,或正在推動農地的公益信託,如果有更多的民間資金投入,可以創造森林碳匯與生物多樣性的雙贏,政府應該增修信託法規、制度性的獎勵措施,鼓勵這樣的作法。
 筆者認為「山坡地農牧用地的森林」,並非都應以「凍結現狀」的方式經營管理,如何依據資源條件,考量森林碳匯所需要維持或增加的森林面積、生物多樣性、國產材、友善的混農林等,很需要生態環境的基礎調查,檢討增修相關法規,透過生態服務給付創造更多誘因,如果要引進結合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註15),導入企業資源(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則需要建立相關配套規範。
 生物多樣性的城鄉綠化,碳匯功能小、人民幸福大
圖為台東安朔地區的森林空拍照,顯示多樣豐富的天然林。(攝影/傅志男)
 從增加森林面積──森林碳匯的角度,台灣平地的城鄉地區能夠提供做為森林的土地面積遠不如坡地,然而卻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幸福最有感的公共投資。
 根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link is external)的目標,國際植物園保育聯盟 (Botanical. Garden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BGCI ) 提出後2020年全球植物保育策略(Global Strategy for Plant Conservation, GSPC) 目標草案,比起過往更為重視城鄉地區的綠化工作,原因在於栽種生物多樣性的原生植物的綠地,可以促進都市永續生活的許多面向,包括了環境教育、入侵物種的控制、生態復育、涵養水源外,更重要的是,城鄉地區的公園綠地,讓人們可以就近使用,更有利於促進人民身心健康。
 期待藉由這波造林減碳計畫,將部分國產署或地方政府臨近城鎮、村落附近的公有地,以及台糖部分土地,規劃為森林公園,打造符合該區域植被特性的多樣物種及覆層的森林公園。而對於既有的公園綠地,可以採取補植、更換樹木、營造複層林等策略,不放棄任何可以種植樹木植物的地方。
 只是,推動城鄉植樹不應只是工程發包,要避免如種樹百里政策的倉促推動,應該進行經營管理系統的檢討與改造。近年來林務局和林試所正積極推廣原生植物的種植與稀有植物保育,應該在此基礎上,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從育苗開始就要導入植物生態、栽培、養護、生態教育等專業人才,建立和培訓經營管理的專業系統,搭配符合比例原則的經費和人力,有系統的長期經營,讓台灣的公園綠地經營體系邁向專業化,達成增加碳匯和永續生活的多元目標。
 納入關注森林的公眾參與,為台灣森林多元功能加值
有關農牧用地的森林經營管理,涉及農委會林務局、水保局、內政部、國產署等,目前主管機關的權責不清,欠缺足夠的法規工具;經濟林連結國產材的政策配套,應該確保其作法可以增加森林碳匯而非減少;城鄉綠化更是中央和地方許多機關的常態工作,很需要擬定上位政策,提供生物多樣性植栽綠化的指引,有計畫的編列預算,導入專業與人才。
 種樹護林是台灣許多企業、慈善組織、個人所熱衷的環保項目,在這波森林碳匯的政策規劃中,如何結合和導引台灣豐沛的愛樹愛林社會力和資源共同參與,妥善運用企業對森林碳匯、環境永續ESG的需求,導引企業長期投入,對森林的多元價值做出實績貢獻,而非淪為漂綠的短線操作,將會需要更多的政策梳理,公眾參與討論。
 謹以此文拋磚引玉,建請農委會陳吉仲主委、國發會龔明鑫主委、蘇貞昌院長參酌上述提議,開放政府,讓關注森林生態、林業發展的各界國人,共同討論邁向淨零的森林治理策略方案,讓森林碳匯為台灣森林多元功能加值
森林有碳匯,但不只是碳匯--讓森林碳匯提昇台灣森林的多元功能 | 地球公民基金會 https://bit.ly/3CA1kSY
-------------------------------------------
邱祈榮/2050淨零排放競逐下,台灣森林碳權專案面臨哪些困境?
2021年09月10日
文:邱祈榮(台大森林暨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台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
近來由於2050淨零排放議題備受重視,也讓具有負碳效益的森林碳權議題廣受注目。
台灣有森林碳權專案嗎?
台灣自2005年以產業溫室氣體自願減量管理制度,透過碳抵換專案形式推動抵換專案減量機制以來,截至2021年6月為止已通過註冊的抵換專案額度為57,403,532.9 ton-CO2e,已核發42,028,483.9 ton-CO2e額度申請,但其中並無任何一項林業類型抵換專案,僅在2019年環保署2019年4月24日召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溫室氣體減量成效認可審議會第10次會議」審核通過小規模減量方法: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AR-AMS0001),但截至今日並無任何專案依此方法學進行提報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
 事實上,對於林業類型抵換專案(為方便企業理解,以下改稱為「森林碳權專案」)有興趣的單位應該非常多,可由近年舉辦許多公益植林活動得到印證,但卻未能轉換成專案形式,顯見森林碳權專案並非如大家所想像的那般美好,應該存在不為人知的困境。本文嘗試探究台灣推動森林碳權專案面臨的困境,並提供幾個可行對策,讓大家知道台灣推動森林碳權專案應注意的事項。
  2050淨零排放議題備受重視,也讓具有負碳效益的森林碳權議題廣受注目。圖片來源:Mika Hiironniemi(CC BY-NC-ND 2.0)
推動本土森林碳權專案的困境
台灣推動本土林業類型抵換專案障礙,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森林碳權專案土地需求大,台灣私有林多屬小規模林主,不易整合
台灣私有林林主擁有面積較小,依2015年農林普查資料,林戶平均每家林業土地面積僅有1.47公頃,以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每年每公頃碳吸存量約10 ton-CO2e為例,至少要有上百公頃,較具經濟規模。這意謂平均需要整合將近69個林戶,在實務上確有相當大的難度。
 二、森林碳權專案執行技術門檻高,須仰賴專業執行團隊
森林碳權專案方法學至少需要基線、情境估算及監測方法學,其涉及的調查技術與經營管理實務,非一般林主所能操作,亦非一般林業人員所能執行。因為台灣長久以來,林業一直囿於國有林的管理體制,對於森林經營以保守或放任方式經營為之,對於森林實質生長的掌握並不精準,更遑論各種經營作業對於森林生長的影響,也是所知不多。縱有實務經驗豐富的資深人員,但仍不具備良好的森林經營管理能力。
 森林碳權專案專業執行團隊應能完整掌控整個經營期(或專案計入期)的各項作業規劃與執行,從造林、撫育到伐採,都要能按照專案既有規劃執行。由於森林碳權專案的執行,並非只是把樹種下去,而是更要能透過監測計畫掌握樹木生長情形,進行各種必要的管理作業措施,讓樹木能健康茁壯,方能讓樹木生長滿足專案情境,更重要的是要能經由縝密的經營措施,創造林地產值,方能確保林地的整體收益符合經濟需求。因此,森林碳權專案執行所需經營技術,須仰賴專業執行團隊來執行。
 三、林地經營收益低,碳權收入難以支撐整體經營成本
國外案例顯示,森林碳權專案的碳權收入,應是該林地經營眾多收入的一部分。若以每年每公頃平均碳吸存量約10 ton-CO2e計,其碳權價格1500元計為例,收入也僅有每公頃1萬5000元,若每年僅有此收入如何維持森林正常經營?因此,必須要有其他經營收入,方能維持森林正常經營,也才能正常提供碳匯效益。
 換言之,參與森林碳權專案的林地,為求永續經營必須要有其他收入來源。對於目前台灣很多私有林主,普遍覺得只要參與森林碳權專案,即能每年坐收碳權收益,殊不知即使參與森林碳權專案,仍要積極經營林地,創造參與專案林地的其他收入,方具有經濟效益。
 尤其當林主不具備森林經營能力時,需要委託專業執行團隊經營時,更會墊高經營成本,若無法有效提高林地經營收益,恐怕造成財務上無法負擔的情形。以目前台灣私有林幾乎缺乏實質經營的情形下,如何找到能夠正常有效經營管理森林,同時還有收益的私有林,將成為推動森林碳權專案的最大障礙。
 以上三項原因應是造成這些年來,有企業雖然對森林碳權專案有興趣,但找不到適當規模、具經營能力且能有其他收益的私有林主。同樣地,有些私有林主想要販售碳權,但因不具規模、不具經營能力,以及沒有其他收入可能,亦淪為空想。試想這樣勉力拼湊的森林碳權專案,在未來經營實施將困難重重,也是台灣推動本土森林碳權專案最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
 推動本土森林碳權專案的脫困策略
面對這樣的困境,解決之道可以從組建經營團隊、開拓林地收益及利益共享機制:
 一、組建經營團隊整合林主
組建林業合作社或新創林業公司,培訓森林經營專業能力,以整合擁有小面積林地的林主,形成「小地主大佃農」的經營夥伴關係,整合成具規模的森林碳權專案。當然,在這個組建及培訓過程,林業主管機關、專業團體或學校及研究單位,應該要深切體認到是否具有真正的森林經營管理能力,畢竟這是真正要面對實務執行的,不是做研究,錯了還可以再來。
 目前台灣在推動森林碳權專案實務方面,已經顯現出因專業不足承接碳中和標案,讓整個標案橫生波折。理想而言,透過具備森林經營管理實務能力的專家,可以輔導青農投入林業合作社或新創林業公司,形成專業執行團隊。
 以2021年8月為例,苗栗地區新成立「加樂林業合作社」,組織成員多為年輕林業從業人員或林主,可以加以組訓,培訓其森林經營管理能力,成為專業執行團隊。將來可以透過加樂林業合作社來整合林主,發展具規模的森林碳權專案,相信對於推動森林碳權專案應有極大助益。
 二、開拓林地收益
由於林地經營管理成本高,林地需要有效經營,能夠產生非碳收益,方能確保森林碳權專案成功。因此,必須要輔導經營團隊創造出林地收益。以加樂林業合作社為例,目前成員擁有肖楠造林地超過50公頃,時值需要修枝撫育階段,目前筆者也正輔導該合作社以肖楠枝條提煉精油,發展出林業精油微型產業,這正是創造林地收益的案例。
 目前政府推動林業多元永續方案,如林下經濟、林下養蜂等、森林療癒等活動,也都是創造林地收益產值的可行作為。因此,經營團隊應透過創新思維,發展林地多元價值,開拓林地收益。
  南庄加樂林業合作社鄧克智先生肖楠造林地。圖片來源:邱祈榮提供
三、利益共享機制
如前所述,推動台灣本土森林碳權專案需要有完整的組合:林主提供土地及專業執行團隊實質經營管理,兩者缺一不可,否則很難讓專案能順利執行完畢。然而,基於兩者間一個提供土地資源,一個提供技術勞務,彼此間的利益分配,應該在事先要有適當協議,避免日後引發爭議。
 當然,由於林業類型抵換專案執行期限非常長,加上又要創造林地收益,依照過往慣例,當收益少時,大家或許還可以共體時艱,但若收益多時,常常會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引發團隊內部或團隊與林主間的利益衝突,導致抵換專案無法順利執行完畢。
 另外,因碳權收益所引發的收益,也希望能對地方發展與就業有所幫助,因為這也是一般碳權交易專案所重視的利益共享原則。因此,如何擬定一個能夠可執行且可被遵守的利益共享機制,將會是執行本土森林碳權專案最大挑戰。
 森林碳權專案經營 技術難度不得輕忽
放眼未來,對於能夠產生碳權的本土森林碳權專案應該會受到越來越多企業關切,也會有越來越多人想投入推動此類型專案,為避免大家過度輕忽森林碳權專案的經營技術難度,以及其他林地收益有無等,造成日後專案執行上的困難。還希望國內推動本土森林碳權專案仍應小心謹慎,要認知到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至少應檢視:專案規模、執行團隊、經營技術及財務收支平衡等面向,這些面向雖非專案方法學所規範,但卻是能確保專案能夠順利執行的基礎。邱祈榮/2050淨零排放競逐下,台灣森林碳權專案面臨哪些困境? |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bit.ly/3pkzXcq


二氧化碳吸存量/碳吸存能力 相思樹奪冠/行政院環保署的報告,2019 年台灣每人每年平均排放二氧化碳當量約為 10.96 公噸/人。十公噸大約等於一台大卡車的重量,聽起來相當驚悚,不過,你有沒有想過,要種多少棵樹,才能抵銷你排放的二氧化碳業障呢?台灣1年總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2億6千多萬公噸,但全部森林對碳的吸存量卻只有6.2%/相思樹碳吸存力最高,每公頃可吸380公噸二氧化碳、光臘樹排名第二,可吸345公噸、台灣櫸則排名第三/每公頃水稻田每日平均可吸收約423公斤二氧化碳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不吃牛肉+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碳排放量為11.3公噸,是全球平均值4.9公噸的2.3倍+1公斤牛肉消耗7公斤黃豆或玉米、1萬6千公升的水。牛會排氣、打嗝一天排出100公斤甲烷,等於1輛汽車跑100公里排放氣體,畜牧業排放量比汽車還多+決定台達電餐廳沒有牛肉。德國人每年平均食用近60公斤的肉類。美國和澳洲的人均肉食消費量則超過100公斤。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淨零排放-淨零碳排/碳價碳費碳稅/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碳排放量為11.3公噸,是全球平均值4.9公噸的2.3倍/歐盟的碳價格落在每公噸80歐元左右(約新台幣2500元)/台灣1年總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2億6千多萬公噸,但全部森林對碳的吸存量卻只有6.2%/相思樹碳吸存力最高,每公頃可吸380公噸二氧化碳、光臘樹排名第二,可吸345公噸、台灣櫸則排名第三/每公頃水稻田每日平均可吸收約423公斤二氧化碳/如果全球沒有做到2050溫室氣體淨排放量為零則地球的溫升將無法逆轉-地球人口將大量減少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鑿井工程/深水井/清水地熱電廠隔30年重啟幕後鑽井四兄弟/全國的深淺層地熱發電潛能約達320億瓦,等同於11.7座核四廠的規模/宜蘭清水地熱發電廠-不排碳、不受天氣影響、能24小時穩定發電。這對設定能源轉型、淨零碳排目標的台灣來說,地熱發電量目前雖小,卻很實在。商轉典禮上,賴清德盛讚它是台灣「邁向淨零排放的關鍵1步」,曾文生宣示地熱發電是政府繼光電、風電後,力推的第三個重點項目/鑽地熱井的工程成本價格,1公尺單價是3、4萬起跳,當深度破千公尺時,成本、設備與物料更是2倍以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什麼是梅雨季?為什麼有空梅?圖解梅雨如何形成,除了解乾旱也可能淹水?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臺灣

李遠哲憂溫室效應:「已看到棺材露出一角」地球人口,由15億增加到60億,到今天已經是72億;等到2050年就會變成95億。這種人口爆炸現象導致能源急速耗損,工業革命 歷史不到300年,已經消耗地球千萬年累積的資源,一連串天災,其實是預警世界末日的到來。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臺灣其實是全世界排名第18的缺水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專家之眼】罪惡莫過碳交易—以減碳為名的資本遊戲 | 財經焦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碳權交易所採「自願減量」制!碳權、碳稅、碳交易是什麼?碳稅、碳費怎麼收?


新竹巨城與台電倡導節能減碳 每晚關閉招牌燈
 新竹巨城購物中心為倡導節能減碳,即日起至9月每晚關閉外牆招牌燈光。(台電提供)
新竹巨城與台電倡導節能減碳 每晚關閉招牌燈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31rngQ
 2023/06/22 10:23
〔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新竹巨城購物中心為倡導節能減碳,自6月21日夏至起至9月30日止,每天晚上8點30分起關閉外牆、騎樓、候車亭等招牌燈光,以及部分廣場與外牆照明燈源,估計可減少68公噸碳排放量,相當於6145棵大樹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
 台電新竹區處胡忠興處長表示,肯定遠東巨城帶頭力挺節能減碳及移轉夜間尖峰用電的政策,展現綠色購物中心標竿的行動力與創意,會將遠東巨城節電典範作法,推展給其他同類型用電戶一起響應,共創能源與產業雙贏。
 台電表示,隨著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近年供電系統尖峰時間由白天移轉至太陽下山後的夜間,為協助大用戶因應今年上路的「新尖離峰時間電價」,台電新竹區處今年以來已辦理十多場宣導說明會,並且主動拜訪協助用戶檢視用電情形,並提出節能節費建議。遠東巨城力挺台電節能減碳政策,創全台購物中心先例率先響應啟動「Big City,Big Green 關燈愛地球活動」,引導所有同仁、供應商共同參與關燈減碳,並透過FB粉絲專頁、IG等分享留言邀請消費者一起守護地球。
 遠東巨城羅仕清總經理表示,感謝台電公司新竹區處給予的節電節費建議,遠東巨城倡議夏季關燈連續百日的節能概念,希望消費者能跟著遠東巨城腳步,關掉家中部分電燈電器,鄰近社區可以走入賣場共享資源。遠東巨城期望能發揮社會影響力以大帶小、積少成多,號召各界響應對環境保護與地球永續的意識。遠東巨城超過百日的關燈減碳是一個開始,未來將持續提出倡議減碳方案,從企業出發,進而顧客、家庭到城市,共同用實際行動珍愛土地、減緩全球暖化。
 台電新竹區處指出,百貨商場、商辦大樓主要耗電的設備是空調設備、冰水主機、抽水馬達及各式照明,建議用戶可以配合政府補助政策,將冷氣空調設備等更換為變頻式,同時藉由各自場域空調箱控制出風及溫度,可以在維持環境舒適度的前提下有效節省電力成本支出。此外照明燈具雖然每具容量小,但數量多,集結起來的耗電量也是不容小覷,呼籲百貨商場、商辦大樓檢視自身用電情形,調整用電行為,儘量避開在電費單價最高的夜尖峰時段大量用電,聰明節電節費又能愛護地球。
新竹巨城與台電倡導節能減碳 每晚關閉招牌燈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31rngQ

種樹也可以換碳權?環保署的造林抵換專案/碳權兩大分類-減少碳


獨董協會:67%上市櫃公司開始碳盤查 完成者低於10%
獨董協會:67%上市櫃公司開始碳盤查 完成者低於10% | 產業熱點 | 產業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3JNaobj
2023/06/06 19:30:44中央社 記者潘智義台北6日電
 中華獨立董事協會理事長駱秉寬今天表示,67.73%上市櫃公司已開始進行碳盤查,但不到10%公司完成,有25%完全還沒開始進行,另有57.73%的公司還沒找到第三方機構來進行碳盤查。
 駱秉寬在「2023公司治理暨永續高峰論壇」致詞時指出,今年4月19日總統蔡英文首度宣布,「碳金融」是達成能源供應鏈穩定和多樣性目標的關鍵,國內將成立自主的碳交易平台,就是碳權交易所,負責碳權的額度交易、碳權買賣和碳顧問諮詢,來達成減碳目標,共同讓台灣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致詞時表示,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7月底設立,由證交所與國發基金共同投資,若環保署將相關子法完成立法,即可為碳權訂價、交易;盼在環保署訂定規則下,如期完成零碳排目標。
 在碳管理方面,中華獨立董事協會說明,有67.73%的上市櫃公司已著手進行碳盤查和碳足跡相關工作,顯示上市櫃公司的積極性。然而,著手進行調查者僅有不到10%的公司完成,尚有不到25%的公司尚未開展工作,顯示碳管理改善也仍有很大空間。
 另外,57.73%的公司尚未委請第三方機構進行碳盤查認證,意味著在碳管理方面的投入和進展不夠明顯。
 上市櫃公司推動董事性別多元化方面,截至今年3月底止,上市櫃公司仍有497家並沒有一名女性董事,占近28%,其中有163家上市櫃公司明年任期屆滿,必須在改選後有一名女性董事。
 截至今年3月底止,上市櫃公司當中,女性董事未滿1/3的公司有225家,占比13%。
獨董協會:67%上市櫃公司開始碳盤查 完成者低於10% | 產業熱點 | 產業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3JNaobj


《碳盤查成功關鍵秘笈》兼具理論實務 - 卓越電子報

書01

《碳盤查成功關鍵秘笈》兼具理論實務 - 卓越電子報


 

拯救世界的負碳技術超人身家背景大揭露
拯救世界的負碳技術超人身家背景大揭露 | 信傳媒 https://bit.ly/3K2vZMW
綠學院2023年7月16日 週日 上午8:05
 負碳技術的原則就是要使這裡的「移除」碳排放量,大於排放到大氣中的人為額外碳排放量,才能算負排放行為(Greenhouse Gas Removal),否則頂多就是達到碳中和,沒有負碳效果。(圖片來源/綠學院授權轉載,下同)
 "蝴蝶,蝴蝶,生得真美麗。頭戴著金絲,身穿花花衣。你愛花兒,花兒也愛你,你會跳舞,它有甜蜜。"|世界童謠
 這幾年我時常周末就往山上跑,爬遍臺灣的大小百岳。一個每天待辦公室的生質能技術工作者在爬山的時候思索人與自然是否能像蝴蝶與花的關係,想著想著看現在天氣熱到像是地球要把人類團滅似的,不禁擔心綠學院專欄文章寫的節能、綠能、碳交易等碳中和策略是否來得及,也許我們工程師應該從技術的角度提供解方?
 這個解方就是負碳技術(Negative Emissions Technologies, NET),比較精準的用詞是負排放技術。我們之前文章說過,碳中和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把排放到大氣中的「人為額外」碳排放量透過植樹或工程技術移除,或運用碳交易等方式取得碳權來抵換,達到正負相抵,名義上不製造額外的碳。
 負碳技術的原則就是要使這裡的「移除」碳排放量,大於排放到大氣中的人為額外碳排放量,才能算負排放行為(Greenhouse Gas Removal),否則頂多就是達到碳中和,沒有負碳效果。
 三種負碳技術類型
 負碳技術百百種,簡單理解有三種類型,一種是大自然的技術,兩種是人類的技術。
 ● 用自然碳匯儲存二氧化碳
 自然碳匯已經儼然成為負碳技術中的時尚精品。幾位綠色帶路人私下開玩笑說,明明都是減相同的一噸碳,鍋爐節能、照明設備更換,甚至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竟然在市場都沒有森林碳權有價值,大自然的負碳技術能力估值只怕比獨角獸企業還高!在《三分鐘帶你看懂綠碳、藍碳、黃碳》中,我們已經詳細介紹這三種自然碳匯儲存二氧化碳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儲存都不是永久儲存,以地球的時間尺度來說,自然碳匯儲存的二氧化碳終究會跑出來,只是以人類壽命長度來說,這儲存時間對我們來說夠用了。 
 ● 用科學技術儲存二氧化碳
 也就是碳捕集及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逐字翻譯CC是碳捕集,S是封存,總之就是用人為方式儲存二氧化碳。常聽到的燃燒前、燃燒後、富氧燃燒、直接空氣捕集等方式,只是會影響碳捕集的二氧化碳濃度、組成或捕集位置不同而已,如此排放行為經過這樣移除人為額外碳排放量,頂多達到碳中和,但絕對稱不上是負碳,碳補集及封存要有負碳的效果,其實需要走這兩種技術路線:
 1.直接空氣捕集及封存技術(Direct Air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DACCS)
 既然森林、海洋、土壤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倉庫,那也可以動腦筋到空氣上,空氣中有16%左右的二氧化碳,可以透過技術將二氧化碳捕集下來並封存。實際較常使用的碳捕集技術原理,不外乎先用液態的吸收劑吸收二氧化碳或用固態吸附劑吸附二氧化碳,然後再釋放出高純度的二氧化碳,或是使用薄膜技術,藉由不同氣體穿透膜的能力不同,進而分離出二氧化碳,最後再藉由加壓的方式將分離出的二氧化碳強制灌到地下,使二氧化碳在地下岩層中逐漸礦化成岩石,達到長期貯存的目的。當然,這些也都有可能因為地殼運動而再次釋出。
 2.生質能整合碳捕集及封存技術(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ECCS)
 為什麼要特別把生質能算一類?因為生質能電廠使用的原料就是前述吸收二氧化碳生長的生質物,燃燒會排放二氧化碳,但因這樣先吸收、再排放二氧化碳的方式剛好相互抵消,雖不能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但也不會增加二氧化碳,這時接著再將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捕集下來並封存,就是負碳了。
 ●  用產品或材料儲存二氧化碳
 有自然碳匯,就會有人為碳匯,我們可以把二氧化碳儲存在生命週期長的產品或材料的肚子裡。例如,不要把木材拿去燒,而是將木材製成傢俱、建材、建築,木材的肚子就會繼續貯存它生前儲存的二氧化碳,符合碳儲存於長生命週期產品的特徵。
 這裡很容易聯想到碳捕集、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中的U利用,不過這兩者並不相同。CCUS中的U目前技術並不成熟,許多人認為的U利用,其實比較像循環經濟,必須要能把二氧化碳直接拿來再利用做成可以使用很久的產品,才有機會算負碳技術。
 看完這篇文章我們得到了三個知識升級:
 1.負碳技術的原則是要能讓「移除」碳排放量大於排放到大氣中的人為額外碳排放量,因此只要補集二氧化碳的來源是化石燃料,就不可能成為負碳,頂多達到碳中和
 2.要達到負碳一定要連結生質物的種植與利用方式,否則就需要直接從大氣中直接移除二氧化碳
 3.負碳技術算前沿綠色科技,自然也缺少方法學,因此除了森林碳匯之外,很少看到負碳技術申請到碳權
 目前所有負碳技術的成熟度皆相當有限,成本昂貴,短期內不具競爭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們仍須先看綠學院的專欄文章從低碳做起,才能邁向負碳!
拯救世界的負碳技術超人身家背景大揭露 https://bit.ly/3NUU89d
拯救世界的負碳技術超人身家背景大揭露 | 信傳媒 https://bit.ly/3K2vZMW


近5成高碳排產業勞工不懂淨零 淨零轉型恐受阻
2023/12/20 14:52近5成高碳排產業勞工不懂淨零 淨零轉型恐受阻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RQximj
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今天發布「2023年台灣高碳排產業之公正轉型調查報告」,顯示近5成的高碳排產業勞工仍不清楚淨零政策、2成憂淨零會導致失業。(記者陳嘉怡攝)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今(20)天發布「2023年台灣高碳排產業之公正轉型調查報告」,顯示近5成的高碳排產業勞工仍不清楚淨零政策、2成憂淨零會導致失業;若勞工對淨零的意識愈薄弱,未來愈容易發生抗爭。
台大風險中心兼任博士後研究員王瑞庚表示,此次調查對象是針對台灣高碳排產業的從業人員進行調查,但卻有近48.9%不了解政府淨零政策、84.1%表示公司未設定減碳目標、44.9%不清楚公司有無投資低碳設備或技術。此外,更有20%的高碳排產業勞工擔心自己失業,其中青年世代與女性擔憂企業將減碳責任轉嫁給員工承擔。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表示,因應國際供應鏈減碳壓力,許多企業已起身推動淨零,但應該拉著勞工一起,尤其勞工是企業的主體,若在淨零轉型過程中發生抗爭,恐不利淨零政策推動。例如2018年老舊柴油車駕駛抗議環保署汰換政策走上街頭,導致空污法修法延後,應避免類似事件重演。他也建議政府成立氣候社會基金或公正轉型基金,補償受衝擊的勞工並輔導其就業。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也指出,台灣過去面對勞動問題,多停留在金錢補償,並未針對就業有太多安排,高污染產業轉型勢必牽涉到勞工問題,且大部分高污染產業都有強烈的在地連結,政策工具必須要預先規劃搭配,協助受衝擊勞工在當地就業。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戴國榮認為,台灣76.8%企業僱用員工人數在30人以下,依法不能籌組工會,導致國內企業工會覆蓋率僅占7%,應推動行業別勞資對話、簽訂團體協約才能達到不遺落任何人;此外應讓大學人才培育和產業無縫接軌,台灣才能順利完成2050淨零目標。
王瑞庚表示,針對淨零全球都搭建在數位分析,韓國不只製造業、服務業也在發展,台灣的數位發展部也應朝此方向規劃,協助產業朝數位、低碳轉型,並呼籲各部會應加強淨零轉型工作,不要等到「火燒罟寮」才有意識。
近5成高碳排產業勞工不懂淨零 淨零轉型恐受阻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RQximj

種樹也可以換碳權?環保署的造林抵換專案/碳權兩大分類-減少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