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三藏十二部?
 「十二部」就是經典的體裁,分為十二部。
 ◎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七日開示
 「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經藏是說定學,律藏是說戒學,論藏是說慧學。釋迦牟尼佛入涅槃之後,大迦葉尊者率領五百位證果的羅漢在七葉窟結集三藏,阿難尊者將佛一生所說的法,記錄成為「經藏」;優波離尊者將佛所規定的戒律,整理成為「律藏」;大迦葉尊者將佛弟子讀經研律的心得,收集成為「論藏」。
 「十二部」,就是經典的體裁,分為十二部。所以有一首偈頌說:
             「長行重頌並授記,
                 孤起無問而自說,
                 因緣譬喻及本事,
                 本生方廣未曾有,
                 論議共成十二部。」
 (一)長行部:就是經文一行一行的長文。
 (二)重頌部:用偈頌方式重複地再把經義說一遍,把長行經文重說。
 (三)授記部:佛給菩薩授記的,譬如汝於某某劫,應當成佛,名號為何,壽命有多長,教化眾生有多少,在什麼國土裏……等等,都預先說明了。
 (四)孤起部:孤單獨立的偈頌,與前文不相連,而且與後面的經文也沒有關係。
 (五)自說部:平時有人請法,佛才說法,唯獨《阿彌陀經》,無人請法,佛不問自說。
 (六)因緣部:敘述某種事發生的因緣。
 (七)譬喻部:用比方來說明經文的義理。
 (八)本事部:說佛、菩薩在因地所行的事蹟。
 (九)本生部:說佛、菩薩今生弘法利生的事蹟。
 (十)方廣部:就是方正廣大的經,有圓融無礙的境界。
 (十一)未曾有部:從來沒有見過的神通變化。
 (十二)論議部:佛弟子研究經律的報告,或者佛與弟子討論的記錄。
 今將三藏十二部簡單介紹,教你們先有個印象,希望你們大家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宣化上人開示錄(四) 美國萬佛聖城 宣化上人講述 https://bit.ly/40yrTBP
---------------------------------
 三藏十二部
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三藏即經、律、論,十二部即佛説經分為十二類,亦稱十二分教,即長行、重頌、孤起、譬喻、因緣、無問自説、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
在佛門中,我們經常會聽人説到「三藏十二部」經典浩如煙海,但很多人不太清楚「三藏十二部」所指的具體內容,下面根據《君友會大藏經》記載分別作簡要的介紹。
「三藏十二部」中的三藏是指佛教的經、律、論三藏。「十二部」是指佛陀所説法,依其敍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別。
三藏編輯
具體來説,「三藏」系印度佛教聖典之三種分類。據《大乘莊嚴經論》卷四述求品載,藏,是「攝」之義,即總攝一切所應知之意。若依覺音之説,則藏為「諳記」之義,即以諳誦之法而師徒口傳。另據《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中載,藏為「器」之義,即容受所應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眾部與其它部派在三藏之外另加雜藏(本生因緣等),犢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羅尼)而成立四藏。法藏部另加咒藏與菩薩藏,大眾部之一説部另加雜集藏與禁咒藏,成實論加上雜藏與菩薩藏,六波羅蜜經加上般若波羅蜜多藏與陀羅尼藏,五者合稱五藏。此外,經藏與律藏二者,或聲聞藏與菩薩藏兩者,並稱為二藏。
「三藏」中的經藏,音譯素怛纜藏、修多羅藏,意譯契經藏。即指佛所説之經典,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有關佛陀教説之要義,皆屬於經部類。
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伏藏。佛所制定之律儀,能治眾生之惡,調伏眾生之心性。有關佛所制定教團之生活規則,皆屬於律部類。
論藏,音譯阿毗達磨藏、阿毗曇藏,意譯作對法藏。對佛典經義加以論議,化精簡為詳明,以決擇諸法性相;為佛陀教説之進一步發展,而後人以殊勝之智能加以組織化、體系化的論議解釋。論藏又稱論部。
在《大乘莊嚴經論》卷四中舉出了設立「三藏」之九種原因,即:
一、為對治疑惑,故設立修多羅。
二、為對治受用之二邊,即令遠離樂行之邊、苦行之邊,故設立毗尼。
三、為對治自心之見取,故設立阿毗曇。
四、為説三學,故設立修多羅。
五、為成就戒學、心學,故設立毗尼。
六、為成就慧學,故設立阿毗曇。
七、為講説法及義,故設立修多羅。
八、為成就法及義,故設立毗尼。
九、為通達法及義,故設立阿毗曇。
在《釋氏要覽》卷中亦援引《阿毗達磨集論》之説,謂經藏乃用以對治疑煩惱,律藏對治受用二邊之隨煩惱,論藏對治自見取執之隨煩惱。此外,西藏喇嘛教以三藏配於三毒,而謂律藏可斷除貪慾,經藏可斷除瞋恚,論藏可斷除愚痴。
有關三藏的先後次第,尚無定論,若就三藏結集的先後而言,則其次第為經、律、論;若就行修之順序而言,則為律、經、論。若將此三藏配於三學,則經相當於定學、律相當於戒學、論相當於慧學。同時,經亦包含戒、定、慧三學,律包含戒、定二學,論唯包含慧學。
在諸宗中,凡是以經立宗者,如華嚴宗、淨土宗、密宗、日本日蓮宗等,皆稱為經宗;以律立宗者為律宗,如我國南山律宗;以論立宗者為論宗,如俱舍宗、成實宗、三論宗等。又精通三藏之各藏者,分別稱為經師、律師或論師。造論弘揚佛教者,稱為論主或論師。精通三藏之法師稱為三藏法師、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單稱三藏。在我國,三藏之翻譯家亦稱三藏,例如稱玄奘三藏、真諦三藏等。
十二部編輯
「十二部」是佛所説的法,按照其敍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聖教、十二分經。即:
一、契經,音譯修多羅,即契於理契於機之佛教經典,又作長行。以散文直接記載佛陀之教説,即一般所説之經。
二、應頌,與契經相應,即以偈頌重複闡釋契經所説之教法,故亦稱重頌。這可以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來理解。從形式上看,文句字數有定,與古詩相似,這是從梵文、巴利文沿襲而來的文體,一般稱為偈頌。從內容上看,都是對長行內容的複述,故稱應頌或重頌。應者,「順應長行」;重者,「重宣其義」。
三、記莂,又作授記。本為教義之解説,後來特指佛陀對眾弟子之未來修證果位所作的印記。通俗地説就是經典中所記載的佛陀明確告訴弟子何時可以成佛的經文。據《瓔珞經》講有八種授記,《法華經》第六品專名「授記品」。
四、諷頌,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頌來記載佛陀之教説。與應頌不同者,應頌是重述長行文中之義,此則以頌文頌出教義,故稱孤起。也就是不依前面長行文的意義,單獨發起的偈頌。
五、自説,佛陀未待他人問法或者無請問佛法者,而佛自行開示教説的經文。如《阿彌陀經》,名「自説經」。我們知道,佛陀説法,多是弟子先請問,佛再作答,於一問一答中深入開來。而自説一體,是指弟子們不知提問,而佛從大事因緣出發,認為教義重大,即便無人求法請問,也要主動開示眾生。
六、因緣,記載見佛聞法,或佛説法教化之因緣,如諸經之序品。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説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説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如來説法必有因緣,即經中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説法教化本末因緣之處,如諸經「序品」。因緣是有關該經在甚麼情況下,為解決甚麼問題,對甚麼人而説的等等記述,屬於交代背景、主題、性質、目的等內容。
七、譬喻,佛説種種譬喻以令眾生容易開悟的經文。如《法華經》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八、本事,載本生譚以外之佛陀與弟子前生之行誼。也就是佛經中所記載的許多有關佛講述某菩薩或弟子過去幾生幾世所作所為的種種因緣事業,此類即稱為本事經,如《法華經》中的「藥王菩薩品」即是其例。
九、本生,記載佛陀前生修行之種種大悲行。凡經中佛説自身往昔行菩薩道時,修諸苦行,利益眾生所行因緣之經文,名「本生經」。如《佛本生經》中就講述了佛陀在過去世修行時,為鹿、為鷹等動物捨己度化眾生的故事。
十、方廣,字面意思是宣説廣大深奧之教義的經文。寬泛點説,即一切大乘經之通稱,又指詞廣理正,廣辨諸法甚深真理的經。凡屬宣講菩薩道的教理,弘揚菩薩行的法門,均屬方廣,是為教化大乘菩薩的大乘經典的通名,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對於方廣經典,《菩薩地持經》卷三雲:「十二部經,唯方广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小乘的方廣經,唯以語廣,此類經文,名「方廣經」。
十一、希法,又作未曾有法。記載佛陀及諸弟子希有之事。此是形容佛在説法中顯現出來的種種神力、吉祥、瑞相的經文。之所以稱名「未曾有」,是因為這些瑞相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從來未曾有的境界,眾弟子同聲讚歎:「未曾有」而得名。如經中説諸天身量,大地震動,曠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議之事的經文,名「未曾有經」。
十二、論議,記載佛論議抉擇諸法體性,分別明瞭其義,是一切論書的通稱。論議是佛法經典的主要形式,即「以理論議,明辯法相。」如佛為聲聞乘説「苦集滅道」四聖諦之義理。在文體上顯示為「一問一答」或「直髮精義」的兩種,顯示了佛説法的活潑親切。
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而諸經中有人稱惟方廣為大乘獨有之經;有人認為除記莂、自説、方廣外,其餘九部皆屬小乘經;也有人認為除因緣、譬喻、論議外,其餘九部皆屬大乘經;或有人以為譬喻、本生、論議外之九部為九部經;又有以為除自説、譬喻、論議外之九部為九部經。惟九部與十二部二種分類中,九部之説法較為古老,但卻較有力。上所謂九部經,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攝於經律論三藏之何種藏中,古往今來亦有不同的説法。
為了方便後人記憶這十二部經的名稱,古人將十二部經編成了一首偈頌:
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説,
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
論議共成十二部,詳如大論三十三
三藏十二部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FPQ3jo
 --------------------------------
三藏十二部
壹、前言
星雲大師全集 https://bit.ly/3K8mxYT
釋尊說法四十九年,為後世留下千古不滅的真理。當時沒有文字,這些教理都是以口口相傳的方式記憶傳承。佛陀入滅後,弟子們為了避免遺教散佚和確立教法,以大迦葉為上首的五百弟子,進行第一次的經典結集,由阿難誦經,優婆離誦律,然後由諸長老將誦出的經、律檢討修訂,審定出佛說的部分;其次又經過第二、第三、第四次的經典結集,輯成三藏十二部經流傳於世。
 《大乘莊嚴經論》舉出設立三藏典籍的意義:
 1.為對治眾生疑惑,為說戒、定、慧三學,為講說法、義,所以設立經藏。
 2.為使眾生遠離苦行、樂行二邊,為成就戒學、心學,為成就法、義,所以設立律藏。
 3.為對治自心的見取,為成就慧學,為通達法、義,所以設立論藏。
 貳、佛典的分類
 一、三藏
 佛陀的教法,經過弟子們幾次的結集整理後,分為經藏、律藏和論藏,稱為三藏典籍,是印度佛教聖典的三種分類。
 1.經藏:音譯修多羅藏,意譯契經藏,涵蓋所有上契諸佛義理,下契眾生根機的佛陀教法。
 2.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伏藏。是佛陀為調伏弟子心性,對治生活惡習所制定的教團規則。
 3.論藏:音譯阿毗達磨藏、阿毗曇藏,意譯對法藏。是佛弟子們將佛典教義加以論議、解釋,整理組織所成的典籍。
 二、十二部經
 十二部經,是將佛陀教法,依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又稱為十二分教、十二分聖教、十二分經。
 1.契經:音譯修多羅,又稱長行。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記載佛陀的教法,通於大、小乘經典,也包含律和雜藏,如四阿含、諸大乘經及波羅提木叉經等。
 2.應頌:音譯祇夜。和契經相應,以偈頌重覆闡釋契經所說的教法,又稱重頌。
 3.記別:音譯和伽羅那,又稱授記。本為教義的解說,後來特指佛陀對弟子們的未來所作的印證。有自記說、為他記說二種。自記說,是將自己的內證境界,明確的表達出來。為他記說,是如來及聲聞弟子,以自己的證悟和種種功德為他人所作的證言。
 4.諷頌:音譯伽陀,又作孤起頌。全部以偈頌形式來記載佛陀的教法。
 5.自說:音譯優陀那,是感興語,不待他人請問法而佛陀自行開示的教說。有無問自說,佛陀自己開啟問端,如《雜阿含經》卷三、《阿彌陀經》;有讚歎辭,如「善哉!善哉!希有世尊!難有世尊」;有佛涅槃後,弟子抄集的偈頌,如漢譯《法集要頌經》。
 6.因緣:音譯尼陀那,意譯緣起、本緣及因緣等。是記載佛陀說法教化的因緣。也就是顯示「說人、說所、說事」的,就叫因緣。
 7.譬喻:音譯阿波陀那。是以譬喻來宣說法義,如《中阿含長壽王本起經》、《百喻經》、《雜喻經》,《法華經》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8.本事:音譯伊帝目多伽。記載本生譚以外,佛陀與弟子前生的行誼。包含以「佛如是說」為開卷語的經典。
 9.本生:音譯闍陀伽。記載佛陀前生種種大悲心的修行,也通於弟子過去生的事跡。律藏中以僧祇律為最多。
 10.方廣:音譯毗佛略、毗富羅等。宣說廣大深奧的教義,大都編入《長阿含》及《中阿含》。
 11.希有:音譯阿浮陀達磨,意譯又作未曾有法、勝法、希法。記載佛陀及弟子等三寶甚希有之事,如《大毗婆沙論》說:「希法云何?謂諸經中,說三寶甚希有事。」漢譯的《中阿含經‧未曾有法品》中有希有的具體內容。
 12.論議:音譯優波提舍。記述佛陀論議、抉擇諸法體性,並分別明了法義,是一切論書的通稱。
 佛教聖典的分類學以十二分教的方式劃分,此十二分教又攝於經、律、論三藏中,統稱三藏十二部經。
 參、原始佛教的聖典
 一、經藏
 代表原始佛教的聖典,有經藏、律藏、雜藏三大類。
 經藏指四阿含:《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
 1.《雜阿含》:共五十卷,包括一三六二部篇幅短小、廣泛而散雜的小經。主要的論述有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闡明正確禪觀,和鼓勵在家信徒信奉佛教、皈依三寶等,是四阿含的主要部分,也是了解原始佛教教義的根本經典。
 2.《中阿含》:共六十卷,包括二二二經,分五誦十八品。涵蓋修行法門及因果報應等佛教基本理論,是以禪慧修證的比丘為中心。
 3.《長阿含》:共二十二卷,由三十部篇幅較長,主題不同的經典匯集而成。內容有佛陀及弟子的傳教活動、佛陀的本生、駁斥外道的理論等。著重在教化婆羅門與外道,透過天神、神通及一般信仰,而表彰佛陀的崇高、超越,及佛法的究竟。因此,對教外的適應與化導是其重心。
 4.《增一阿含》:共五十一卷,五十二品,四七二經。內容的特質是依世間善行,信、念、施、戒、慈心、福德、自利利他,而導入於出世法的大乘思想。多說佛陀及弟子的事蹟、出家戒律和在家信徒如何修行等。經文是按法數的順序相次編纂,從一法逐次增加到十一法,所以稱為增一。
 《雜阿含》偏重於教理的闡明,《中阿含》和《長阿含》則偏重於佛陀與弟子事蹟的敘述。《中阿含》的文字篇幅適中,因此稱為《中阿含》;相對於此,《長阿含》的篇幅較為冗長,因此稱為《長阿含》。
 二、律藏
 律藏,分廣律、戒經、律論三類:
 ㈠廣律有六種
 1.《銅鍱律》:從印度傳入錫蘭,在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南方佛教國家流傳。內容分為經分別、犍度、附隨三大部。
 2.《十誦律》:是我國最早譯出的廣律,共六十一卷。初誦至三誦是比丘律;四誦名七法;五誦名八法;六誦名雜誦,內分調達事與雜事;七誦名尼律;八誦名增一法;九誦名優波離問法;十誦名比丘誦。
 3.《四分律》:為佛陀耶舍所誦出,竺佛念翻譯、道含筆錄。內容略分有比丘律、比丘尼律、二十犍度、集法毗尼、調部、毗尼增一。
 4.《摩訶僧祇律》:又稱《大眾律》,共四十卷,為法顯與道場寺佛陀跋陀羅所譯。內容有比丘毗尼和比丘尼毗尼二部。
 5.《五分律》:或作《彌沙塞律》,共三十卷。五分是:一、比丘律,二、尼律,三、受戒等九法,四、滅諍法與羯磨法,五、破僧法等八法,及五百集法、七百集法。
 6.《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共五十卷,是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廣律。
 ㈡戒經
 戒經即波羅提木叉經,是僧團中半月半月所誦的。漢譯又稱為「戒本」或「戒心」,是律藏的核心、根本。分為比丘戒本及比丘尼戒本。
 1.比丘戒本:共六類十三部,銅鍱部《比丘波羅提木叉》、大眾部《摩訶僧祇大比丘戒本》、化地部《彌沙塞五分戒本》、法藏部《四分戒本》、說一切有部戒本、飲光部《解脫戒經》。
 2.比丘尼戒本:共五類八部,銅鍱部《比丘尼波羅提木叉》、大眾部《摩訶僧祇比丘尼戒本》、法藏部《四分比丘尼戒本》、化地部《五分比丘尼戒本》、說一切有部《比丘尼戒本》。
 ㈢律論
 關於律的論書有:
 1.《毗尼母論》:共八卷,譯者不詳。是毗奈耶藏中本母(提綱挈領解釋佛說宗趣)的論釋。
 2.《摩得勒伽論》:共十卷,劉宋僧伽跋摩譯。是《十誦律》中優波離問及毗尼誦的異譯。
 3.《善見論》:共十八卷,蕭齊僧伽跋陀羅譯。是《四分律》的解釋。
 4.《薩婆多論》:共九卷,譯者不詳。是《十誦律》的解釋。
 5.《律二十二明了論》:一卷,陳真諦譯,依十八部中正量部的律,以二十二偈及註釋而成的律論。
 另外,還有《戒因緣經》、《優波離問佛經》、《舍利弗問經》、《佛說苾芻五法經》。
 三、雜藏
 雜藏,就是銅鍱部所傳的「小部」,小部本屬於經藏,與四阿含合稱五部或五阿含,因其性質和阿含不同,而被獨立成雜藏。內容分為十五部:小誦、自說、天宮事、長老偈、長老尼偈、本生、義釋、無礙解道、佛種姓、行藏、譬喻、餓鬼事、如是語、經集、法句等。
 肆、部派佛教的論典
 原始佛教所結集的經藏中,含有不少能歸入論藏的經典。隨著部派的分裂,對教理和戒律產生種種的異說和諍論,於是在二、三百年間,分初、中、後三期,另外完成了阿毗達磨論典七部。
 1.巴利傳的七論:有初期完成的《法集論》、《分別論》、《人施設論》;中期完成的《論事》、《界說論》;後期完成的《雙論》、《發趣論》。
 2.說一切有部所傳的「六足一身」七論:有初期完成的《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足論》;中期完成的《識身足論》、《界身足論》;後期完成的《品類足論》、《發智論》。七論合稱「六足發智論」。
 西元紀年前後,部派佛教完成了論藏,三藏典籍至此完全成立。
 伍、大乘佛教的聖典
 一、經部
 大乘經典依成立時間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般若經系、華嚴經系、法華經系、淨土系、密教系;第二期為涅槃經系、勝鬘經系、解深密經系;第三期為楞伽經系、密教系。
 ㈠第一期經系
 1.般若經系:西元一、二世紀大乘思想興起時,最早出現的大乘經,是般若一系的經典。
 般若系依《大正藏》所收,共有四十二部、七七七卷。其中唐代玄奘大師所譯的《大般若經》便有六百卷、十六會。
 在中國佛教史上,傳說般若部類的傳譯,是從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八部,到十六部,這表示《般若經》在不斷的增多與不斷的發展中。《般若經》最早傳譯過來的,是漢靈帝光和二年(一七九)譯出的《道行般若經》,十卷,三十品,又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到了晉元康五年(二九五)竺叔蘭譯出了《放光般若經》,此經與《道行般若經》相對,古人就稱之為《大品》與《小品》。《大品》與《小品》,也就是《般若經》的廣本與略本。
 另外,《維摩經》的成立可能次於《小品般若》,這是一部以維摩詰居士為中心人物,透過其與文殊菩薩等共論佛法的方式,來宣揚般若空理的經典。
 接著譯出的是《濡首般若》(即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第八會——那伽室利分)、《金剛般若》(即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第九會——能斷金剛分)、《文殊般若》(即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第七會——曼殊室利分)、《勝天王般若》(即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第六會——最勝天王分),《理趣般若》(即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第十會——般若理趣分)等至唐代以後才譯出。
 《般若經》是初期大乘的重要經典。在佛法中,般若是共三乘的,如《般若經》說:「欲學聲聞乘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學緣覺乘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學菩薩乘者,當學般若波羅蜜。」經中成立了種種的空,「空」,是《般若經》的心要。此經所說的空,與無生、真如、法界、涅槃等同一內容。「般若」之所以特別闡揚空義,是說修行當重在離妄執,不落名相的體悟,和聖者心境的了無住著、了無掛礙。空即般若,般若即空。「空」與「般若」,也就是世間法與佛法的差別所在。
 2.華嚴經系:《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在中國的漢譯經典中,是一部大經,被稱為大乘經典——「五大部之一」。此經的全部編集完成,比《般若經》要遲一些。
 華嚴部的集成,不是一次集出的,有些部類,早已存在流行。在現存《華嚴經》的內容,如〈入法界品〉,《大智度論》中稱為《不可思議解脫經》,或稱《不思議經》;《十地經》、《漸備一切智德經》,是《華嚴經》的〈十地品〉;《兜沙經》是《八十華嚴》的〈如來名號品第七〉的略譯,及〈光明覺品第九〉的序起部分。這幾部,不但各有法門的名稱,而且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齊備,具足了一部經的組織形式,都是在大部《華嚴經》以前就已有的經典,之後才綜合編集到大部《華嚴經》中的。古人稱此為「隨類收經」——就是把相關的編集起來。因此,依近代學者所作的推論,現在所流通的大部《華嚴經》,大約是在西元三世紀中所集成的。
 中土的《華嚴》有三種譯本:
 (1)《六十華嚴》:六十卷三十四品,晉佛陀跋陀羅譯,世稱「舊譯華嚴」。
 (2)《八十華嚴》:八十卷三十九品,唐實叉難陀譯,世稱「新譯華嚴」。
 (3)《四十華嚴》:四十卷一品,唐般若譯,世稱「後譯華嚴」,即《不可思議解脫經》,是〈普賢行願品〉(即〈入法界品〉)的單行本。
 《華嚴經》的內容統攝了空有、頓漸的思想,而建立諸佛圓融的一乘圓教。它成立了萬有諸法由心所現的一真法界,是真妄泯滅、生佛不分的真理世界,是超越一切對待,本體即現象,現象即本體,絕對平等的世界。
 此經是描寫佛陀大覺境界的經典,是經由般若真空所表現的妙有境界——即華嚴的世界,是不思議解脫世界,所謂一多相即、大小互容的一真法界。
 3.法華經系:和《華嚴經》同一時代出現的是《法華經》,有七卷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開顯佛之真實知見,說明弟子實因實果,明示師門權因權果。後十四品說明長遠之實果,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而顯師之實果。其中心思想,是以《般若經》的「空」為樞紐,顯示真空妙有的世界;主張三乘歸一乘,即聲聞、緣覺、菩薩都要成佛的。「無二無三」,名為一佛乘,如《妙法蓮華經》卷一說:「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又卷三說:「諸佛方便力,分別說三乘;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大概的說,「開權顯實」說乘權乘實,「開跡顯本」說身權身實,是《法華經》的兩大宗要。
 《法華經》的漢譯本有三部:
 (1)晉竺法護太康七年(二八六)所譯的《正法華經》一〇卷。
 (2)姚秦鳩摩羅什於弘始八年(四〇六)譯出的《妙法蓮華經》七卷。
 (3)隋闍那崛多與笈多在仁壽元年(六〇一)補譯所成的《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
 《華嚴》與《法華》,都是著重於佛德。《華嚴》以釋尊為毗盧遮那佛,說始成正覺的境界,著重於佛與一切相攝相入,無盡無礙。《法華經》則直說佛分身的眾多,壽命的久遠,表示在伽耶成佛及入涅槃,都是應機的方便說。
 《無量義經》是根據《般若經》的思想來連貫《法華經》,為法華的序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與《法華經》第二十八品〈普賢菩薩勸發品〉有關,可說是其結論。
 4.淨土經系:此系經典的起源很早,最初的作品《阿彌陀經》、《阿閦佛國經》,與《般若經》都是早期成立的。《阿彌陀經》的思想是重他力的信願大乘,是以成佛度眾生為重,願行為中心。論到佛果菩薩行的,除了西方淨土外,還有東方阿閦佛淨土,其思想的重點,雖也勸人發願往生,而主要在勸人學習阿閦佛往昔菩薩道時的願行,這是以自力為主的。阿閦淨土,是智證大乘的淨土法門,是重於菩薩行、自力行的淨土。阿彌陀淨土,是重於信願的、佛力的,是信願大乘的淨土法門。主要經典有《大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阿閦佛國經》等。
 5.密教經系:密教最古老的經典是《密迹金剛力士經》,晉竺法護譯,共七卷,收錄於《大寶積經》卷八至卷十四,是以夜叉為主,是手執金剛杵的夜叉。內容首先闡明菩薩、如來的身、語、意三密,最後並有祕密主請求佛陀入滅後五百年中護持本經。
 ㈡第二期經系
 1.涅槃經系:《大般涅槃經》,北涼曇無讖譯出,有四十卷。先譯前十卷,與法顯所譯的《大般泥洹經》六卷同本異譯。由於經本不完全,曇無讖回西方尋求,在于闐又得後續部分的經本。前十卷與後來續譯的部分,因成立的時代有先後,所以解說有些不同。又本經由曇無讖譯出後,傳於南方宋地,經慧嚴、慧觀、謝靈運等人,對照法顯所譯的六卷《泥洹經》,增加品數,重修而成二十五品三十六卷,稱為《南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的前十卷五品,是以佛入涅槃為緣起,說大般涅槃。從如來常住大般涅槃,說到眾生本有如來藏我,我是「常樂我淨」的四德之一。四德,是如來大般涅槃的果德。如來常住,所以說眾生本有如來藏我。如《大般涅槃經》卷七說:「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於此如來藏、佛性,有真我的含義。在後續三十卷是經過般若學系的會通修正,是這樣說的,「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即是我」,不再提如來藏了。《大般涅槃經》的後續部分,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我),只是通俗的方便說,如此經卷二七說:「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說眾生「定當得故」,不是說在眾生位上就已經有了。如卷三二說:「一切眾生定當得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是佛的果德,眾生要依戒、定、慧三增上學的修習才可得。大般涅槃是無量功德所成就,常住不變而無盡的利益眾生。
 2.勝鬘經系:《勝鬘經》共分十四章,旨在詮釋如來藏與生滅識的關係,是一部大乘真常妙有的要典。此經包含有《法華》、《楞伽》、《涅槃》等經的要義,肯定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即「一切眾生皆得成佛」,所以又稱如來藏系。此經的譯者是求那跋陀羅,經名《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異譯本有唐武后時,菩提流志所譯的《大寶積經》第四十八會,名「勝鬘夫人會」。
 代表「如來藏」這一法門的初期經典,除本經之外,尚有:
 (1)《大方等如來藏經》。
 (2)《大般泥洹經》六卷,相當於曇無讖所譯的《大般涅槃經》前五品、十卷。
 (3)《大方等無想經》(又名《大雲經》),現存殘本七卷。
 (4)《大法鼓經》二卷。
 (5)《央掘魔羅經》四卷。
 (6)《不增不減經》一卷。
 3.解深密經系:這是唯識學系的經典,我國譯本有四種:
 (1)唐玄奘三藏所譯,經名《解深密經》,五卷,八品。
 (2)元魏菩提流支譯,經名《深密解脫經》,五卷,十一品,為唐本全經的異譯。
 (3)陳真諦三藏譯,經名《佛說解節經》,一卷,四品,即前經的〈勝義諦相品〉別譯。
 (4)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經名《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一卷,即唐譯本〈地波羅蜜多品〉第七的別譯。又譯有《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一卷,是唐譯本〈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的別譯。
 此經可說是唯識思想的源流,內容分為八品,除〈序品〉外,餘七品,可依佛說四教來理解本經的真實義趣所在。四教是:
 (1)勝義了義之教,依五相顯勝義,即〈勝義諦相品第二〉;依諸識顯勝義,即〈心意識相品第三〉;依三相顯勝義,即〈一切法相品第四〉和〈無自性相品第五〉。
 (2)瑜伽了義之教,即〈分別瑜伽品第六〉,此是說明修止觀勝解行的意義,和說明識所緣,是唯識之所現。
 (3)地波羅蜜多了義之教,即〈地波羅蜜多品第七〉。
 (4)如來成所作事了義之教,即〈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
 此經是瑜伽唯識學派的根本所依經。
 ㈢第三期經系
 1.楞伽經系:《楞伽經》有三種譯本:
 (1)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
 (2)元魏菩提流支譯,名《入楞伽經》,十卷。
 (3)唐實叉難陀譯,名《大乘入楞伽經》,七卷。
 此經內容記錄大乘佛教多種重要教義,主要是說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其特色是以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相結合,是代表印度後期大乘佛教思想的經典,為法相宗所依六經之一。
 2.密教經系:密教經典雜多,到了第三期才有純粹的密教經論出現,如《大日經》、《金剛頂經》。
 二、律部
 《梵網經》是大乘律第一部經典,全稱《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又作《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主要在說明菩薩修道的階位及應受持的十重四十八輕之戒相。內容和小乘律不同,沒有出家、在家的區別,主張眾生依循共通的戒律,並以佛性的自覺為特色。
 三、論部
 大乘經典相繼出現時,大乘論藏也隨著而出,大乘佛學分為空、有二宗。空宗,即中觀學派;有宗,即瑜伽學派和如來藏系,也就是中國所稱的法性宗和法相唯識宗與真常唯心。
 中觀學派主要的論典有《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百論》、《十住毗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等,其中《中論》是此宗立論的根本。
 瑜伽學派主要論典有十一部,而以《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十地經論》、《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阿毗達磨雜集論》為主。
 真常唯心系的有:《究竟一乘寶性論》、《佛性論》、《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三藏十二部經分大、小乘三藏。大乘、小乘的不同點在於大乘以佛果為究竟圓滿,小乘則以阿羅漢果為究竟解脫;大乘佛典是修菩薩行的指南,小乘經典則是修聲聞行的指南。就「果」與「行」而言,大小乘有所不同,但是研究佛學者,應了解佛陀一代的教說、根本思想及佛教的發展,這樣才能全盤把握佛教的精神與根本教義。
 【習題】
 1.試述三藏的內容。
 2.試舉例說明十二部經。
 3.試列舉各期經系經典。
 4.試列舉律典、論典各十部。
 5.大小乘三藏有何差別?
 6.如何從三藏十二部經把握佛教的精神與根本教義? 
星雲大師全集 https://bit.ly/3K8mxYT
-------------------
結集星雲大師全集 https://bit.ly/40hfe6D
壹、前言
 結集又稱集法藏,有等誦、合誦、會誦的意思。結集的方式,是先聚集許多聖賢比丘,再從眾聖賢比丘中推出精通法、律的聖者,由上座發問,宣誦者就憑記憶回答誦出,經與會大眾共同審定,確認是佛陀所說,才是佛法。這種經過共同審定,等於全體共同誦出的方式,即名為結集。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記載,阿難在結集時,告訴長老大德,如果他所誦出的法,是佛陀所說,請大家隨喜贊同;如果不是佛陀所說,則請大眾提出異議,不要因為尊重而不敢發言,由此可見結集的慎重。
 結集成的經、律,是有部類與次第組織的編集,是代表當時佛教界公認的佛法。這些共同審定出來的聖典,為了避免錯亂忘失,還請經師或律師就結集的經律讚歎持誦,使其正確的流傳下去,而達到「正法久住」的目的。
 貳、第一次結集——五百結集
 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後,本著慈心悲願,為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及天龍八部宣講微妙甚深的義理,以及於鹿野苑為五比丘宣說四諦——初轉法輪的開始,歷經四十九年(或四十五年)的說法,都是著重在音聲——語言的教說,再經弟子輾轉傳誦,流布人間。因此,當時並沒有文字的記載以資流傳。
 佛陀說法都是隨順眾生,觀機逗教的。佛陀的教導,不只是言教,還有以身作則的身教,和開示道德的戒條、法制等,這就是佛陀「以法攝僧」而組成的僧團。
 佛陀將要涅槃時,摩訶迦葉和五百比丘由波婆城趕赴拘尸那城,途中,由一位外道口中得悉佛陀已經入滅,當時尚未離欲的弟子聽了都傷心慟哭,已經證得聖果的羅漢也默默不樂,只有六群比丘之一的跋難陀欣然地說:「太好了!平時大沙門總是以戒律來約束我們的行為,現在,大沙門已經入滅,從此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了。」
 大迦葉聽了,非常感慨。於是在拘尸那城佛陀荼毘典禮之後,便思惟:「這三大阿僧祇劫難得一聞的佛法,如何才能使它久住?如何才能令未來的世人依循奉行?」於是徵得大眾的贊許,推選五百人結集法藏。
 在發起結集時,阿難幾乎為大迦葉所擯棄,因為當時阿難尚未證得阿羅漢果,但是眾比丘認為阿難久侍佛陀,博學聰慧,多聞第一,所謂「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應該讓他參加結集。大迦葉以阿難煩惱未盡,又犯有種種的過失,如不問佛微細戒,以及請佛度女眾出家等六突吉羅罪,因此不准予參加。阿難聽了既慚愧又悲傷,他知道自己沒有證果,是因為阿羅漢不能當侍者,為了服侍世尊,所以留殘結不斷盡,而不是不能證果。
 阿難被逐之後,發憤用功,專精修行,終於在當晚開悟,殘結斷盡,證得阿羅漢果位而被允許參加結集。
 這年夏安居,在阿闍世王大力護持之下,五百阿羅漢會聚於摩揭陀國王舍城北的七葉窟中舉行第一次結集,以大迦葉為上座,阿難誦經,優婆離誦律,再由長老將所誦出的經律加以檢討,審定出佛說的部分,共歷時三個月(或說七個月)。時間是佛陀入滅後的第一年夏天,即阿闍世王在位第八年——約西元前四八五年。
 這一次的結集,稱為五百結集或王舍城結集、五百集法、五百出。
 參、第二次結集——毗舍離結集
 第一次結集後,百年當中四眾遵守教法,沒有爭執異議。佛陀入滅百年之後,印度東部跋耆族的僧侶對戒律發生異議,提出十條戒律新主張,引起了諍論,而導致第二次的結集。
 論諍起因於嚴持戒律的波利城比丘耶舍,在毗舍離遊化時,看見當地跋耆比丘於布薩日接受信徒的金銀布施,認為這是非法的行為,提出異議,卻遭毗舍離比丘擯逐出城。
 耶舍被擯逐後,前往西方,得到波利城比丘及商那和修的贊同,又赴僧伽國取得離婆多的支持,於是集合七百位比丘,往東回到毗舍離。於是東、西雙方各推派代表四人,由耶舍長老主持,會中由離婆多就十事一一提出詢問,薩婆迦眉一一作答,會議進行數月之久,最後一致判定跋耆等比丘所行的「十事」是非法的。這就是第二次結集,或稱七百結集、毗舍離城結集。
 此次結集主要是對戒律的討論,裁定跋耆族比丘所行的十事是不合律制規定。據《五分律》卷三十所載,十事的內容是:
 1,鹽薑合共宿淨:戒律規定,比丘托缽乞食是為資養色身,若有剩餘的食物應轉施他人,不能貯存。跋耆比丘認為有鹽薑拌合的食物,可以貯存於角器,第二天再食用。
 2.兩指抄食淨:比丘應持過午不食戒。跋耆比丘則認為日影從日中遍移至兩指寬時,還是可以用餐。
 3.復坐食淨:比丘不能過二堂。跋耆比丘則認為用完餐後,可再過二堂。
 4.越聚落食淨:比丘用完餐後外出,村人如再供食,應轉施他人。跋耆比丘認為村人再供食,可以再食用無妨。
 5.酥油蜜石蜜和酪淨:比丘應持過午不食戒。跋耆比丘卻認為以酥油蜜、石蜜,加上乾酪做成的飲料,可以飲用,不算犯戒。
 6.飲闍樓伽酒淨:比丘應持不飲酒戒。跋耆比丘認為未發酵或半發酵的椰子汁,是可以飲用的。
 7.作坐具隨大小淨:坐具的大小有一定的尺寸。跋耆比丘認為坐具大小沒有限制,可以隨意製作。
 8.習先所習淨:比丘應當捨棄過去所學的世間才藝。跋耆比丘認為過去的世間才藝,可以保留應用。
 9.求聽淨:一切儀式作法,應由僧眾共同舉行。跋耆比丘認為單獨行事無妨,只要事後向僧眾報備即可。
 10.受畜金銀錢淨:比丘不能儲蓄錢財。跋耆比丘則認為金銀錢財是可以接受的。
 肆、窟外結集
 據《大唐西域記》卷九、《部執異論》等記載,大迦葉召集五百阿羅漢舉行第一次結集時,未被選入參加的比丘尚有數百千人。他們以婆師波羅漢為上首,另行結集,共出經、律、論、雜、禁咒等五藏。
 由於此次結集,是大眾同聚一處而誦出,所以稱為大眾部結集,又稱窟外結集,以區別大迦葉在七葉窟內的結集。
 伍、第三次結集
 佛陀入滅後約二三六年,阿育王篤信佛法,對僧團供養不絕。相反的,外道們卻衣食窮困,於是自行剃除鬚髮,穿著袈裟混入僧團,他們一邊獲取衣食,一邊傳入外道的思想,而引起僧伽間的論諍,使得王都華氏城阿育王寺七年間不能和合說戒布薩。
 阿育王便迎請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分別邪正,將雜入佛法的外道,一齊驅出。之後,集合大眾,在摩揭陀國華氏城,舉行第三次結集,與會的比丘有一千人之多,他們用了九個月的時間,重新整理經、律、論三藏。目犍連子帝須還親自撰述《論事》,批駁當時外道的各種異議邪說。
 陸、第四次結集
 佛滅後百年至一一〇年之間,由於毗舍離和跋耆僧侶的十事非法諍,召開了第二次結集,重誦律藏,雖然上座部長老獲得勝利,僧團表面上仍屬統一,但實際上大眾部與上座部已開始產生分裂。到阿育王時代,第三次結集之後,又發生了「大天五事諍」的事件,佛教從此正式分裂。
 所謂大天五事是指:
 1.餘所誘:大天對弟子說,阿羅漢雖然離欲證果,遇到天魔來擾亂誘惑時,也會有夢失不淨的現象。
 2.無知:無知有染汙及不染汙二種。阿羅漢雖然斷盡三界見思煩惱,但是僅僅斷除染汙無知,尚未斷除不染汙無知。「不染汙無知」,阿羅漢不能斷,唯佛能斷。
 3.猶疑:疑有「隨眠疑」和「處非處之疑」。阿羅漢尚未斷盡後者,所以雖然是獨覺聖者,還常常有迷惑。
 4.他令入:阿羅漢必須依靠他人的授記,才知道自己是羅漢,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智慧神通第一的人,也是經由佛陀授記,才知道自己已經解脫。
 5.道因聲故起:四聖諦的觀苦、空、無常、無我等是聖道,阿羅漢必須摯誠唱念「苦哉」,聖道才能現起、證悟。
 以上五事是大眾部的始祖大天所提倡的,當時上座部持相反的論點,認為這五事是非法的,稱為五事妄語、妄言、邪說、惡見等。也由於對五事觀點的歧異,而導致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
 不到百年,大眾部又以學理見解的不同,分裂出一說部、說出世部及雞胤部。數十年後,又分出多聞部、說假部。再過數十年,大眾部比丘聚居制多山,重論大天五事,又起辯論,於是再分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至此,大眾部共分成八部。
 上座部則幾經分裂,成說一切有部、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山林部、化地部、飲光部、經量部、法藏部。
 從西元前二百多年阿育王時代,到西元開始之前,前後約二百多年,上座部加本部分裂為十一部,大眾部加本部分裂為九部,合稱小乘二十部。各部學說各有差別。
 佛陀入滅後四百多年,印度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王崇信佛法,但是所聞佛法有許多異說,便請教脅尊者,脅尊者回答:「離佛的時代已經很遠了,各部派對佛法已滲入自己的見解,現在應該重新結集三藏典籍,以正明義理。」
 於是迦膩色迦王召集比丘大德及在家居士各五百位,在迦濕彌羅,以脅尊者、世友為上首,從事三藏的註解。歷時十二年,先後造「優婆提舍」十萬頌以註釋經藏,「毗奈耶毗婆沙」十萬頌以註釋律藏,「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十萬頌以註釋論藏。總共三十萬頌,九百六十萬言,迦膩色迦王並以赤銅為鍱,鏤寫論文,以石函封緘,建塔珍藏,歷史上稱這次結集為第四次結集。
 柒、其他的結集
 根據巴利教史及緬甸史的記載,一八七一年,緬甸國王敏東召集二千四百位高僧,在首都曼德勒舉行第五次三藏結集,而以國王為護法人。
 此次結集歷時五個月,以律藏為中心,考訂校對聖典原文的異同,更將結集的三藏文字,分別鐫刻於七二九塊方形大理石上,然後豎立在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Kuthodaw)中,外面還有四十五座佛塔圍繞,現在依然保存在曼德勒古都裡。
 另外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七日衛塞節,緬甸佛教在國家贊助下,於仰光北郊藝固山岡上,舉行第六次結集。此次結集主要是團結佛教徒,增進上座部佛教的興隆,和提高緬甸獨立國的地位。
 此次結集是以第五次結集所鐫刻的七二九塊大理石刻文為依據,並參考錫蘭、泰國、高棉、倫敦巴利聖典協會,以及緬甸各種巴利文版本,作詳細考訂。經過兩年,在一九五六年完成,並將結集的資料印刷流通。
星雲大師全集 https://bit.ly/40hfe6D
----------------------------------
在佛經中,很多文字和數字所代表的含意,是另有概念。
「十二部經」,是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典。
十二部指的是體裁而言。
因為佛陀為了透過經典文字來表達佛法概念,因而運用了很多不同的說法方式、譬喻,
 來表達一些本來就難以言說清楚的妙理,更重要的是要體悟人人佛性俱足,
 「何其自性,本自俱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這些經典文字,都是佛陀智慧的紀錄。
 那麼十二部指的是那些體裁呢?
 「三藏十二部」
 藏:指的是經、律、論
 十二部:
 (一)長行部:就是經文一行一行的長文。
 (二)重頌部:用偈頌方式重複地再把經義說一遍,把長行經文重說。
 (三)授記部:佛給菩薩授記的,譬如汝於某某劫,應當成佛,名號為何,壽命有多長,教化眾生有多少,在什麼國土裏……等等,都預先說明了。
 (四)孤起部:孤單獨立的偈頌,與前文不相連,而且與後面的經文也沒有關係。
 (五)自說部:平時有人請法,佛才說法,唯獨《阿彌陀經》,無人請法,佛不問自說。
 (六)因緣部:敘述某種事發生的因緣。
 (七)譬喻部:用比方來說明經文的義理。
 (八)本事部:說佛、菩薩在因地所行的事蹟。
 (九)本生部:說佛、菩薩今生弘法利生的事蹟。
 (十)方廣部:就是方正廣大的經,有圓融無礙的境界。
 (十一)未曾有部:從來沒有見過的神通變化。
 (十二)論議部:佛弟子研究經律的報告,或者佛與弟子討論的記錄。
 ---
 因此,佛經共可分為十二種不同的體裁,稱為十二部,
 因此十二部經,即是泛指了所有的佛經。
 六祖言:「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就是告訴我們,其實三世諸佛所說的一切經典,都是從共通的佛性中產生的智慧,因時因人因地,隨順說法而成的文字紀錄。
 因此真正的智慧,並不在於文字本身,而是人人本自俱足的佛性。
 只因人人受到貪嗔癡、煩惱執著所障礙,如同大雲覆蓋於太陽,因而智慧不能如同佛陀般光明廣大。
 --
 結論:
 十二部經,指的就是一切各式各樣佛陀隨宜說法的經典。
 同樣的,八萬四千法門,也是指一切萬萬法。
 學習分享,感謝。法鼓山心靈環保學習網 如來十二部經每一部的名稱?以及十二部一共有幾本經及經名? https://bit.ly/3LW2fDj
-------------------------------------------------------
「三藏」是指佛教的經、律、論三藏。
 「十二部」是指「三藏」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別。即長行、重頌、諷頌、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
 經、律、論三藏:
 【經藏】音譯素怛纜藏、修多羅藏,意譯契經藏。即指佛所說之法理紀錄下來匯集而成的經典和佛陀教說之要義,皆屬於經部。
 【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伏藏。佛所制定之律儀,皆屬於律部類。
 【論藏】音譯阿毗達磨藏、阿毗曇藏,意譯作對法藏。對佛典經義加以細分與詳解,屬於稱論部。
 「十二部」:
 「十二部」是佛教經典按照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聖教、十二分經。即:即長行、應頌、記莂、孤起、自說、因緣、譬喻、本生、本事、方廣、希法、論議。
 一、長行。長行又作契經,音譯修多羅,即契於理契於機之佛教經典。以文字直接記載佛陀之教說。
 二、應頌。與契經相應,即以偈頌重復闡釋契經所說之教法,故亦稱重頌。這是從梵文、巴利文沿襲而來的文體,一般稱為偈頌。
 三、記莂。記莂又作授記。本為教義之說,後來特指佛陀對修行者之未來修證果位所作的印記。
 四、諷頌,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頌來記載佛陀之教說。與應頌不同者,應頌是重述長行文中之義,諷頌則以頌文頌出教義,故稱孤起。
 五、自說。佛陀未待他人問法或者無請問佛法者,而佛自行開示教說的經文。如《阿彌陀經》,名「自說經」。
 六、因緣。記載見佛聞法或佛說法教化之因緣,如諸經之序品。這是有關該經在甚麼情況下,為解決甚麼問題,對甚麼人而說的等等記述。
 七、譬喻。佛說種種譬喻以令眾生容易開悟的經文。如《法華經》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八、本事。佛經中所記載的有關佛講述某菩薩或眾生過去世所作所為的種種因緣事業,此類即稱為本事經。如《法華經》中的「藥王菩薩品」即是其例。
 九、本生。記載佛陀前生行持之種種大悲行。
 十、方廣。指廣大深奧之教義的經文。如《華嚴經》。《菩薩地持經》卷三雲:「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余十一部,是聲聞藏。」
 十一、希法。又作未曾有法,記載佛陀及諸弟子希有之事。如經中說諸天身量,大地震動,曠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議之事的經文,名「未曾有經」。
 十二、論議。論議是佛法經典的主要形式之一,即「以理論議,明辯法相。」如佛為聲聞乘說「苦集滅道」四聖諦之義理。在文體上顯示為「一問一答」或「直發精義」兩種。
 為了方便後人記憶這十二部經的名稱,古人將十二部經編成了一首偈頌:
 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
 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
 論議共成十二部,詳如大論三十三。(轉載)
【佛學常識】 佛教三藏十二部是指什麼 - 佛學交流網站 https://bit.ly/3z6nnPr
--------------------------------------

不讀書則不知仁義/讀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閱《資治通鑑》能夠知古今;《二十四史》道盡天下的興亡;三藏十二部佛教典籍,敘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用書之道,有四點:  第一、藏書不難,能看為難。  第二、看書不難,能讀為難。  第三、讀書不難,能記為難。  第四、能記不難,能用為難/「一冊經卷滿馨香,法味供養最富足。」「人抬人萬丈之高,書抬人無價之寶。」韓愈也說:「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不讀自身,不曉得失;不讀自心,不知妙處/「以滿腹經綸代替胸無點墨;藏書千冊代替腰纏萬貫;以文會友代替酒肉朋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