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作戰「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的「新三戰」新三戰屬於不對稱戰爭的一環,能透過最小的成本,達成「攻心為上」或「不戰而勝」的效果/「認知戰」(Cognitive Warfare)解放軍從2003年將其列為「正式戰法」,特別針對台灣與香港,因礙於國際情勢,不方便以解放軍「直接」動武,「認知戰」更是解放軍完成作戰任務的重要方式/認知戰是結合前述正規的心理戰、輿論戰,加上透過社群媒體發動的訊息戰、宣傳戰…等方式的一種綜合型戰術,敵方透過網路、社群媒體的操作,型塑我方群眾對政治、經濟、軍事…等重要事項的看法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美國資安報告:台灣大選前24小時 中國網攻暴增
美國資安公司指出,在台灣1月13日大選前24小時,疑似與中國有關的網路駭客,發動一次大規模的破壞性攻擊,次數超過平常一倍以上。(法新社檔案照)
美國資安報告:台灣大選前24小時 中國網攻暴增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2Dn8Jy
2024/02/14 08:04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資安公司最新報告指出,在台灣1月13日大選前24小時,疑似與中國有關的網路駭客,發動一次大規模的破壞性攻擊,次數超過平常一倍以上,但其目的和成效仍不明朗。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13日報導,美國網路安全公司Trellix在13日發表的最新報告發現,在台灣大選前24小時,台灣遭遇研究人員所稱的大規模網路攻擊,次數超過平常一倍以上。
報告指出,「惡意網路活動從1月11日被偵測到的1758次,暴增至12日的4300多次」。網攻目標似乎集中在政府辦公室、警察局及金融機構,聚焦內部通訊、警察報告、銀行對帳單和保險公司資訊。
然而,這次攻擊也迅速減弱,到了大選當天,被偵測到的網攻次數只有1000出頭。
Trellix首席威脅情報研究員Anne An對VOA表示,「攻擊的方式很不尋常」,「我們看到許多中國的進階持續性威脅(APT)攻擊者,在入侵網路系統後保持低調,持續存在」,但「我們沒看過這種瘋狂的攻擊暴增。」
Trellix仍在檢視相關數據,但Anne An表示,有一種解釋就是中國駭客迫切尋找影響台灣選舉的辦法,他們很可能「侵入後再做最後一搏,試圖從金融訊息、警察紀錄和政府內部通訊中挖掘東西,然後看看是否有什麼他們可以掠取的東西。」
報導指出,如果與中國相關的駭客的目標,是影響台灣公民的投票意向,或在計票時引發某種恐慌,他們的努力看來已經失敗。有關選舉作弊的謠言,在被一些分析人員稱為「全社會回應」面前,很快不攻自破,而這種回應來自政府機構、獨立事實查核組織,甚至社群媒體的網紅。
不過,Trellix報告指出,台灣面臨的危險也許並未結束,台灣大選前夕遭遇的網攻暴增,可能是與中國有關的駭客長期戰略的一部分。
這種作法讓美國的網路安全官員極為擔憂。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美國網路監管機構「網路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聯邦調查局(FBI)、運輸安全局(TSA)7日發佈警告,一個與中國有關的駭客組織「伏特颱風」(Volt Typhoon),一直在「將自己置於可以發動傷害美國人實際安全的破壞性網攻的位置」。
CISA局長伊斯特利(Jen Easterly)上月向美國國會議員表示,中國的戰略很可能與台灣密切相關,北京的目的是煽動社會恐慌與混亂,「以阻礙我們調集軍力的能力」,尤其是在台海爆
美國資安報告:台灣大選前24小時 中國網攻暴增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2Dn8Jy發衝突的情況下。


日防衛省智庫報告:中國認知戰對台威脅大 台灣一年遭逾14億次網攻
Newtalk新聞 | 中國 | 張柏源 綜合報導
發布 2022.11.26 | 08:41日防衛省智庫報告:中國認知戰對台威脅大 台灣一年遭逾14億次網攻 | 中國 | Newtalk新聞 https://bit.ly/3Vr6XKt
日本防衛省最新版「中國安全保障報告」指稱。中國一年內對台發動超過14億次網路攻擊。   圖:翻攝FBI官網(示意圖)
日本防衛省智庫防衛研究所25日公布最新版「中國安全保障報告」指稱,中國透過台灣人抨擊民進黨政權手段層出不窮。包括親中藝人發布支持統一言論,有政黨幹部發表親中言論、舉行示威遊行等。中國認知戰對台灣有極大威脅,一年內對台發動超過14億次網路攻擊、利用疫情打擊台灣政府、利用台灣人開展影響力行動,策反跨國企業和軍隊相關人員。
報告內容披露,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台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重要機關遭到超過14億次網路攻擊。此外,2020年3月臉書(Meta公司)已關閉60多個向台灣散布新冠病毒虛假訊息的中國網路部隊帳號。中國網路部隊使用的帳號,大部分採用繁體字網名,偽裝成台灣用戶。
防衛研究所從2011年起每年固定發表「中國安全保障報告」,今年為第13次。報告指出,中國企圖利用武漢肺炎疫情蔓延狀況打擊蔡英文總統政權的案例。疫情剛開始蔓延時,中國報導「台灣禁止陸客和陸生入境,暫停小三通,阻撓滯留湖北的台商返台」之類真假參半、刻意歪曲事實的訊息,貶低台灣形象。
報告續指,中國還有散布虛假圖像訊息的手段。也有人民解放軍發布轟-6K轟炸機似乎在以台灣最高峰玉山為背景飛行的虛假圖像,以及中國的電視台播放2019年在內蒙古自治區實施的演習中,人民解放軍士兵朝著模擬台灣總統府的建築物進攻影像等。
此外,報告也揭露,共軍新設負責情報蒐集、技術偵察、網路空間攻防、心理戰等的「戰略支援部隊」,利用官方傳播進行政治宣傳,或以社群網路散播訊息以展開「認知戰」。尤其在「台灣統一」議題上傾注全力,例如在台灣地方選舉中協助親中派候選人等具有一定的成果。
防衛研究所也提到,中共黨員在外國的產學政界發展中共黨支部。據報導,發現至少有10個國家在上海的總領事館僱用共產黨員,連台灣大企業也都有中共黨員,設有中共黨支部。有學者指出,如果一家企業裡面有3至4個黨員,就必須成立黨支部,隨著兩岸關係、美中關係緊張,這些黨支部有可能變成統戰工作或對台政治活動的外圍,反向滲透企業。
中國也策反軍隊相關人員。預備役陸軍中將劉德良退休前曾擔任軍情局局長,退休後至天然氣分裝公司任總經理,上任不久便接到中國企業尋求在台合作夥伴的信函。劉德良一看便知這是典型諜報手法,隨即上報國安局與調查局。台灣方面也相當重視這一事態,調查局和軍中反情報總隊調查後發現,寄件地址、門牌果然是假的,接觸手段等也是典型的諜報人員手法。日防衛省智庫報告:中國認知戰對台威脅大 台灣一年遭逾14億次網攻 | 中國 | Newtalk新聞 https://bit.ly/3Vr6XKt
------------------------
認知(英語:cognition,聆聽i/kɒɡˈnɪʃ(ə)n/)是指「透過思想、經驗和感官獲得知識和理解的心理行為或過程」。[1] 它包括智力功能和過程的許多方面,例如:知覺、注意力、知識的形成、記憶和工作記憶、判斷和評價、推理和「計算」、解決問題和決策、理解和語言的產生。 認知過程使用現有知識並發現新知識。
在不同的背景下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認知過程,特別是在語言學、音樂學、麻醉學、神經科學、精神病學、心理學、教育、哲學、人類學、生物學、系統學、邏輯學和計算機科學領域。[2] 這些和其他不同的認知分析方法在認知科學的發展領域中綜合起來,該學科是一個逐漸自治的學科。
歷史
摩根詮釋
由19世紀的英國心理學家摩根認為:
如果能夠以心理進化和發展的規模較低的過程準確地解釋動物活動,則決不能以較高的心理過程來解釋動物活動。
認知革命
1960年前後的認知革命產生了認知心理學。
擬人論
思維
人類智力
認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GMM3RX
----------------------------------
網路中心戰(英語:Network-centric warfare,NCW),現多稱網路中心行動(network-centric operations,NCO)是一種美國國防部所創的新軍事指導原則,以求化資訊優勢為戰爭優勢。其做法是用極可靠的網路聯絡在地面上分隔開但資訊充足的部隊,這樣就可以發展新的組織及戰鬥方法。[1]這種網路容許人們分享更多資訊、合作及情境意識,以致理論上可以令各部一致,指揮更快,行動更有效。這套理論假設:
用極可靠的網路聯繫的部隊更能分享資訊;
資訊分享會提升資訊品質及情境意識;
分享情境意識容許合作和自發配合,並增強持久力和指揮速度;
這些假設大大增加行動的效率。
「網路使能能力」(NEC)是英國和一些地方用的類似原則。
背景與歷史
1996年,海軍上將威廉·歐文斯[2]在他於美國空軍國家安全研究所[3]寫的文章《系統中的新興系統》[4]中引入「系統整合」的概念。威廉·歐文斯描述了一組有助情境意識、目標評估及分散火力分配的情報監偵系統、指揮系統、精準導引彈藥的系統如何略帶偶然地發展出來。[5]
Information-age-warfare-domains-of-conflict.svg
同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發表聯合展望2010(或稱2010聯戰願景)[6],引入軍事概念全譜優勢(或稱全方位主宰)[7],描述美國的軍事能力——無論和平行動或武力行動,都可以資訊優勢主宰戰場。
1998年,網路中心戰NCW的概念在美國海軍研究所會議錄文集亞瑟·塞布羅夫斯基海軍中將(Vice Admiral Arthur Cebrowski)和約翰·加特斯卡(John Gartska)合著的一篇文章正式公開。 其後嘉契卡和助理國防部長(網路與資訊整合)辦公室研究主任大衛·艾伯茨(David S. Alberts, Director of Research, OASD-NII )和邁特公司的弗雷德·斯坦(Fred Stein, Mitre Corporation)寫了一本書「Network Centric Warfa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深入討論這些概念。這本書由華盛頓國防部指揮與控制研究計劃(CCR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出版,借鑑商業機構,利用資訊溝通科技以改善形勢分析、準確管理庫存與生產及客戶關係之道,發展一套新的戰事理論。
接著於2001年,艾伯茨、加特斯卡、「循證研究」(Evidence Based Research)的理察·海斯(Richard Hayes)和蘭德公司 (RAND)的大衛·西格諾利(David S. Signori)合寫了一份「理解資訊時代作戰(UIA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UIAW由NCW提出的改變開始,試推其後果,以找一套可行的戰爭理論。由一系列環境感應的預設開始,UIAW構想一共分三領域的結構。「物理領域」就是事情發生和感應那裡;那裡出的資料就會傳至資訊領域。那裡的資料處理過後,接著就會進入「認知領域」以評估和用來決策。這種過程抄襲了合衆國空軍上校約翰·博伊德(John Boyd)提出的「觀察、定向、決定、行動」。
2003年,CCRP出版「放權週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ower to the Edge),繼續發展網路中心戰理論。以其在軍事行動的涵義來說,《放權週邊》是所有論著中最大膽、最革命者。它提到現代軍事環境複雜到沒有一個人,沒有單一組織,甚至沒有單一兵種可以完全明白。現代資訊分享技術快到足以令「週邊單位」(即行動人員)不用集中專業人員來估計他們將要什麼。
網路中心行動是前任美國國防部長唐納·拉姆斯菲爾德推行的國防部轉型的基石;它亦是美國國防部秘書辦公室軍力轉型辦公室五個目標之一。
相關技術與計劃
美國海軍戰術數位資訊鏈路終端機
未來戰鬥系統的無人戰車
班用無人偵察機
美國國防部指令全球資訊網格將成為支援網路中心行動的基本技術架構。據此行政指示,全球資訊網格最後還是要包含所有先進的武器平臺、感應器系統及指揮控制中心。系統整合一語就常用來描述這種大規模整合工程。
美國不少重要軍事計劃也都開始試支援網路中心戰技術;其包括美國海軍的合同聯合迎戰能力(CE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及美國陸軍的未來戰鬥系統(FCS)計劃。
網路中心相容問題專案(NESI)為每一階段的網路中心問題,提供符合美國國防部NCW目標的可執行指導。這些指導都來自各指令、政策及命令中的高層次抽象的概念,如網路中心行動及戰事的參考模型(NCOW RM)和ASD(NII)網路中心列表。
理論基礎
這是其最高層次,美國武裝的網路中心行動原則模仿團隊作戰概念——即整合協同幾種部隊(由陸軍到空軍到海岸巡邏)的全部能力。這是在聯合作戰原則中的一部份。
網路中心行動(NCW)理論的假設[8]有:
假設一:用極靠得住的網路聯繫的部隊更能分享資訊;
假設二:資訊分享會提升資訊品質及情境意識;
假設三:分享情境意識容許合作和自發配合,並增強持久力和指揮速度;
假設四:這大大增加行動的效率。
結構與設計的困難
將這麼多不同的通訊系統夾雜在一起有多難?在複雜的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可見一斑。這是戰場通訊用的 軟體無線電技術,要跟好多軍用民用的無線電系統向後相容。
如何協調戰區上頻寬的利用?每件流動器材跟每個人員都可以發出無線電波(或者做中繼)。
如何有效地在不用保密層次的網路之間轉移資訊?雖可用多級安全系統解決部分問題,但每一項資訊是否允許傳輸仍需人手決定。
在全球定位系統不怎麼有效的地方行軍,不容易維持準確的位置意識。例如建築物和洞穴;又或市區和市區峽谷——這些都是很多現代軍事行動的環境。如何可融會來自多枚感應器的位置資料?仍有待研究。
如何保住NCW/NCO通訊機密?這個難處在於:在一般密碼學中,金鑰管理已經很難做到,現在還得讓其他人在附近活動。如果要求支援快速部署和可靈活改裝,這就難上加難。
國際活動
若想支援多國聯軍活動,就得調和各國網路的技術、行動各方面。標準協定就是北大西洋公約各國協調技術標準的。
有些不屬北約、但又很想支援例如維持和平、災難反應、人道主義援助等等的非戰鬥軍事行動的國家,就會與他們合作。
網路中心戰的精神的代價是它忽略個人之間的差異。有人可以解讀這套理論為:由四條基本假設,只須提供通訊架構,其他東西就會自動完成,「軍事效率就會大增」。四基本假設之任一亦有可能反而扼殺了軍事效率
網路中心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gJ4Wuq
--------------------------
資訊戰是指使用和管理資訊來保證與對手的比較優勢。包括收集情報,驗證,向對手散佈宣傳和假情報等等。
二戰德軍無線電截聽車
電腦網路入侵
美軍電腦中心
詳細說明
指現代戰爭在大量使用資訊技術和資訊武器基礎上,構成資訊網路化的戰場,也就是透過光纖、雷達、電腦、衛星、雷射等資訊技術及裝備,爭奪對資訊的控制權及使用權,其核心為爭奪戰場資訊控制權,以影響和決定戰爭的勝負。資訊戰具有戰場透明化、整體協調化、行動同時化、打擊精確化、空間廣闊化的特徵;其作戰範圍包括網路戰、電子戰、情報戰、心理戰、經濟戰及電腦病毒戰。
途徑或表現
電視、廣播和網路等媒體可能被堵塞。
電視、廣播和網路可能被劫持用於宣傳和假情報。
儲存資料可能被用電磁干擾等手段破壞。
法律和道德擔憂
資訊戰不僅給予了政府多種可以採用的攻擊手段,同時也引起了關於其道德和法律模糊性的爭議。傳統來說,道德學家們根據正義戰爭理論對戰爭作出一定分析。但正義戰爭理論並不能涵蓋資訊戰的領域,因為正義戰爭理論是基於傳統戰爭概念所作出的。與傳統戰爭相比,圍繞資訊戰所作出的爭議主要有三點:
政黨或國家發動網路攻擊的危險性大大小於其發動傳統攻擊的危險性。這使政府或其他恐怖、犯罪組織更容易頻繁發動襲擊。
資訊傳播技術已經浸入世界各地,以至於大規模的技術被暴露在網路攻擊的危險之下。具體來說,民用技術可能會成為網路攻擊的目標,而且攻擊甚至可能通過民用電腦或網站實施。而且,對民用設施施加控制會比對一個物理區域施加控制困難很多。除此之外,對民用設施的攻擊和利用還會引起關於隱私權的許多倫理討論,導致對於此種攻擊的反對更為強烈。
資訊傳播技術進入戰爭系統使網路攻擊或機器攻擊將造成的後果很難估計。對於機器人武器和自主武器系統來說,判斷誰該對造成的後果負責變得越來越難。這個問題在網路攻擊方面更為明顯,因為有時它甚至不能追蹤到誰第一個發動了襲擊。[1]
最近,在美國,合法性問題成為爭論的核心,尤其是在隱私權問題上。網路部負責人中將基思·B·亞歷山大指出:「在我們的執行能力上和政府法規上有一個錯位。」爭議的關鍵在於網路攻擊對於公民組織的影響上。基思保證,他們將儘可能使資訊戰的範圍與傳統戰爭相似,並限制其對公民的影響。[2]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對資訊戰將對國際人道法形成的挑戰表示擔憂。它呼籲諸如《武器貿易條約》等公約將資訊戰可能存在的危險納入考慮範圍,確保資訊戰各方對人道法的尊重。資訊戰「發展並不存在法律真空。就像任何新武器、作戰手段和方法一樣,它必須能以符合國際人道法的方式使用,尤其要遵守區分、比例性和攻擊中的預防原則。
資訊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EZWUqz


中共犯台是否協防台灣?日本民調:74%反對出動自衛隊
中共犯台是否協防台灣?日本民調:74%反對出動自衛隊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UXN8KN
日本公益財團法人「新聞通信調查會」近日發布調查結果,指出近8成日本受訪者對台海爆發衝突感到有危機感,但如果中國武力犯台,超過7成受訪者反對出動自衛隊協防。圖為日本自衛隊示意圖。(彭博)
2022/11/13 22:0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海安全近年成重要議題,關乎整個東亞甚至全球局勢。而日本公益財團法人「新聞通信調查會」近日發布調查結果,指出近8成日本受訪者對台海爆發衝突感到有危機感,但如果中國武力犯台,超過7成受訪者反對出動自衛隊協防。
日本《時事通信社》今(13)日報導,這項由「新聞通信調查會」進行的調查共有2993位18歲以上日本民眾回答。在「是否對日本遭受他國軍事攻擊感到不安」的提問中,有76%的受訪者認為「感到非常不安」或「整體來說感到不安」。
其中79%受訪者對台灣發生事態感到「非常有危機感」或「整體來說有危機感」。但當中國武力犯台,日本將派出自衛隊跟美軍共同對抗共軍,僅有22%受訪者「贊成」或「整體來說贊成」,「反對」或「整體來說反對」的受訪者居然高達74%。中共犯台是否協防台灣?日本民調:74%反對出動自衛隊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UXN8KN

中國認知戰對台威脅大 台灣一年遭逾14億次網攻/認知作戰「輿


民調:中共若侵犯台灣43%美國人支持派兵協防 多達75%視中國為敵
Newtalk新聞 | 國際 | 張柏源 綜合報導
發布 2022.12.03 | 06:56
民調:中共若侵犯台灣43%美國人支持派兵協防 多達75%視中國為敵 | 國際 | Newtalk新聞 https://bit.ly/3imHTpN
美軍軍官正對一張包含台灣與中國沿海地區的地圖進行兵棋推演。   圖:翻攝BarrickTim推特
中國不斷擴充包括核子武器在內的軍事武器,並挾軍事力量欺凌鄰國、威脅台灣,另一方面又和侵犯烏克蘭的俄羅斯不斷深化的戰略夥伴關係,引起國際社會警戒。根據一份最新公布的民調,美國人越來越擔心中國構成的威脅,多達75%現在將中國視為敵人。如果中國入侵台灣,43%美國人支持讓美國地面部隊保衛台灣。
「雷根總統基金會暨研究所」(The Ronald Reagan Presidential Foundation and Institute)今天發布年度「雷根國防調查」(Reagan National Defense Survey),其中顯示美國人希望美國在海外展現強大的軍力,並支持增加國防支出。他們希望美國與盟邦站在一起支持民主。
此外,美國人也希望和烏克蘭站在一起,反對俄羅斯侵略,並阻止中國對台灣的潛在侵略行動。根據雷根總統基金會暨研究所公布的調查報告,美國人看到烏克蘭和台灣之間的相似處,71%的人擔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會激發其他極權國家入侵他們的民主鄰國,也有多達70%對中國在未來5年內入侵台灣的威脅表達具體擔憂。
美國兩黨多數人都支持努力嚇阻中國入侵台灣,包括61%的人支持增加美國在台灣附近的軍力,58%的人支持增加對台軍售。如果中國入侵台灣,43%受訪者支持讓美國地面部隊保衛台灣,而36%的人反對。在得知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先進半導體生產國後,則有65%受訪者表示他們對派遣美國軍隊的想法持開放態度。
調查也顯示,美國人越來越擔心中國構成的威脅。75%受訪者現在將中國視為敵人,高於2021年的65%和2018年的55%。儘管發生烏克蘭戰爭,但仍有多數人(43%)認為中國是對美國構成最大威脅的國家。然而,2022年的43%比2021年的52%下滑,而認為俄羅斯構成威脅的受訪者倍增,從2021年的14%增加到31%。
當被問到美國是否有明確的戰略處理和中國的關係時,過半(54%)的人說沒有,只有27%的人說有,20%的人不知道。當談到對中國的具體憂慮時,美國人承認中國威脅的多面性。當被要求選擇他們對中國最大的擔憂時,經濟作為排第一,包括竊取技術以及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整體比例占22%,民主黨人士為21%,共和黨人士達25%。
認為中國的軍事建設是最大顧慮的受訪者占18%,認為是中國侵犯人權行為的則占17%。值得注意的是,13%的人表示他們對中國最大的擔憂是中國會入侵台灣,比2021年的7%增加。也許與經濟顧慮有關,超過一半的人(54%)支持努力減少美國和中國間的貿易額,包括多數民主黨人士和共和黨人士。民調:中共若侵犯台灣43%美國人支持派兵協防 多達75%視中國為敵 | 國際 | Newtalk新聞 https://bit.ly/3imHTpN


撐過接下來的四年
星期專論》撐過接下來的四年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beLUml
2024/04/28 05:30
對於即將就職的賴清德政府來說,在他的四年任期內成功遏阻中國共產黨攻擊或入侵民主台灣,將是一場毫無疑問的勝利。
然而,這也可能是一種難題,因為在這四年裡,中共黨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變得更為強大。
因此,華盛頓和台北需要提高警覺,以確保已經倍增的中共威脅動向,不會壓垮台灣、美國及其民主盟友。
解放軍三個新「兵種」 劍指台灣
中共企圖壓制美台等民主國家的嘗試之一,就是在二○二四年四月十九日宣布,撤銷解放軍在二○一五年成立的戰略支援部隊,將其主要任務重組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直屬的三個新「兵種」,以進一步實現區域軍事和全球霸權的目標。
新成立的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PLAISF)將專注於建構並強化數位網路,這對解放軍的空中、飛彈、海上和兩棲/空降部隊更有效的聯合作戰至關重要,並朝向全球力量投射和入侵台灣的方向發展。
對於實現愈來愈多人工智慧(AI)驅動的自主聯合部隊無人系統運作,高效的網路建設同樣不可或缺,而這一新兵種將證明,有必要擴大投資人工智慧、先進電腦科技和數位安全架構。
信息支援部隊的發展,攸關其兩個「姊妹兵種」的成敗。網絡空間部隊(PLACSF)將透過網路進攻和防禦作戰,讓解放軍投注更多資源以主導全球數位網路,鎖定台灣和全球,擴大網路間諜活動、攻擊軍事和民用電子基礎設施的能力,並運用數位媒體,來推進中共的全球—政治經濟野心。
先進的網路和網戰能力,將被新成立的軍事航天部隊(PLAASF)加以拓展和利用,這反映了解放軍在二○○○年代初期的內部爭論。當時,解放軍空軍(PLAAF)與控制衛星和載人航太任務的前中央軍委總裝備部(GED),以及第二砲兵飛彈部隊,為了爭奪「太空部隊」的控制權激烈角力。
軍事航天部隊可能會利用空軍的平流層高超音速(極音速)和次音速飛行載具計畫,來支配低地球軌道(LEO)以下的「近太空」(Near Space),而一旦結合總裝備部時代的衛星、載人太空任務和太空戰鬥系統,低地球軌道、地月空間(Cis-Lunar Space,即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太空區域,或稱月軌內空間)、月球,甚至更遠的地方都將盡入其彀中。
解放軍這三種新兵種,尋求逐漸取得主導地位,進而促成中共領導和資助全球代理人戰爭的第二種新趨向,其目標是使入侵台灣成為現實,然後躍居全球軍事霸權。
資訊支配、網路優勢和太空控制,將使中共能夠更有效地協助盟友俄羅斯,贏得針對歐洲的新戰爭;協助盟友北韓擊垮南韓和日本;並協助盟友伊朗摧毀以色列—所有這些破壞性的區域性作為,都是為了實現中共稱霸全球的戰略目標。
中共代理人 恐發動戰術核戰爭
二○二四年初,中共展現了資助和武裝兩個代理人實現其野心的能力;美國拜登政府愈來愈擔心,中國供應的零組件正在擴大俄羅斯的武器生產規模,並加速俄國總統普廷對烏克蘭的軍事掠奪,這場殘酷的戰爭還可能蔓延到摩爾多瓦、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
其次,中共的經濟和軍事技術支援,讓伊朗激進的穆拉(Mullah,指伊斯蘭教士)政權,得以透過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的聖城部隊(Quds Force),將代理人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打造成一支擁有十萬枚火箭的反以色列勢力,並向葉門代理人「青年運動」(Houthi)提供中程飛彈,其中一些已經射向以色列,甚至為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二○二三年十月七日對以色列發動的恐怖攻擊,提供訓練和資金。
自一九七○年代以來,中共的代理人戰爭持續朝向核戰爭發展,當時美國和其他國家未能阻止中共向巴基斯坦轉讓核武器和飛彈技術—目前,巴基斯坦估計擁有約二○○件核武器,還有可搭載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核彈頭的「阿巴比爾」(Ababeel)中程彈道飛彈。
中共也已經將北韓變成洲際核威脅的代理人,協助平壤開發射程達一萬五○○○公里的「火星-17」,以及採用固態燃料的「火星-18」核洲際彈道飛彈,到了二○三○年代初期,這些飛彈將可以搭載MIRV核彈頭,足以摧毀與二○二四年相同規模的美國核力量,但北京並未因此付出任何代價。
此外,可能是由中國設計的十千噸爆炸當量「火山-31」戰術核彈頭,將配屬北韓至少七種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系統,這些飛彈可能會出售給伊朗,以及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南非和巴西等落入中共勢力範圍的國家。
在解放軍和俄羅斯戰略及區域核力量不斷增強的嚇阻傘下,中共的代理人將進一步大膽考慮發動戰術核戰爭;目前,解放軍可能已掌握戰區核優勢,美國研判它擁有一○○○枚可攜帶核彈頭的戰區射程飛彈,到了二○三○年,還可能打造出一○○○枚以上的戰略核彈頭。
自二○二二年初以來,俄羅斯以估計約二千至一萬枚的戰區核武庫為後盾,不斷叫囂核威脅,以阻止拜登政府對其入侵烏克蘭採取果斷回應。
台灣不對稱戰力 難應對中共威脅
此外,美國也擔心與即將擁有核武器的伊朗,爆發更大規模的中東戰爭,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拜登政府向以色列施壓,要求其克制對伊朗四月十四日動用三○○枚彈道飛彈、巡弋飛彈和無人機的空前襲擊進行報復。
除了數十年來持續對伊朗和北韓提供援助,中共如今又對俄羅斯提供新的軍事援助,顯示中共很可能對俄羅斯、伊朗和北韓抱持充分期待,希望它們為中共攻台作戰做出適時貢獻。
中國和俄羅斯目前僅僅來自於兩場戰爭的軍事壓力,凸顯了第三個趨向:美國及其盟友迄今無法全面提高軍事生產,以阻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暴露了美國及其盟友實際動員、部署,以及對抗中、俄在歐洲、中東和亞洲幾乎同時發動戰爭和代理人戰爭的能力不足。
做為入侵台灣戰略的一部分,中共希望藉由其他戰事來壓制華盛頓,分散美國的軍事力量,將其軍事物資和國防產能消耗殆盡,以削弱美國可用於協助台灣防禦的力量,使台灣無法抵擋解放軍的大規模飛彈、攻擊機、太空戰鬥系統、資訊/網路優勢,以及與日俱增的長程無人系統攻勢。
面對這些不利的發展,我們也需要正視華盛頓和台北目前不切實際的幻想。
首先,有必要承認,儘管沒有真槍實彈的交火,中共與美國、台灣和其他大多數民主國家,目前已處於交戰狀態。
這種認知應該喚起動員政策:大幅增加軍事開支;將中共定位為犯罪組織的政策,以限制其海外間諜活動和影響力建構;減少與中國的商貿往來,以降低經濟依賴和機密外洩的政策;最重要的是,讓中國人民更有能力推動政權更迭的政策。
華府和台北都有必要承認,儘管美國承諾將進行軍事干預,以挫敗中共長程武器的威脅,但試圖說服台灣放棄長程武器,僅著重發展不對稱/反入侵能力,並不足以應對中共威脅。
台灣可能不得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相對獨立地作戰,意味著美國當然應該協助台灣發展更有效的反入侵能力,同時提供更長距離的阻絕能力,例如更多的潛艦、更多的F-16攻擊戰鬥機、可增強戰力的空中加油機、成本較低的一五○○公里射程巡弋飛彈,以及三○○○公里射程的中長程彈道飛彈(IRBM),以反擊中共—解放軍的攻勢。
日本和菲律賓目前正積極與華盛頓合作,應對解放軍的攻擊,為台灣可能爆發戰爭做好準備,美國應該鼓勵這種趨勢,使其進一步發展為聯合演習,然後蓄勢發動反攻,從中共—解放軍的入侵中拯救台灣。
反制中俄朝 美應強化戰區核武庫
還有,美國也應該促進擴大合作的新安排,例如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協議和四方安全對話(澳洲、印度、日本和美國),建立一個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防務體系,將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印度、澳洲和美國的監視和軍事支援匯聚成一體。
最後,美國必須扭轉拜登政府拒絕建立多樣化和強大戰區核武庫的政策,以應對俄羅斯、中國和北韓的核升級架構。
如果無法達成前述目標,華盛頓可能會被迫遷就一個不太理想的選項:做為維護盟友的代價,美國應該協助日本、南韓、澳洲等重要盟邦,或許還包括其他夥伴,取得最低限度的核能力,以遏制中、俄和北韓發動核攻擊。
台灣、美國、日本和菲律賓當然有可能在未來四年阻止中共對台發動戰爭,但也迫切需要進行類似戰爭的動員,才能把握維持這種嚇阻態勢的機遇。
(作者費學禮為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美國當然應該協助台灣發展更有效的反入侵能力,並提供更長距離的阻絕能力,例如更多的潛艦、更多的F-16戰機。圖為台灣向美採購66的F-16V(BLK70)戰機。(取自洛馬官網)
星期專論》撐過接下來的四年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beLU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