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墳墓建築藝術-台南。南山公墓/賴氏萬壽塔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讓寂靜亡靈說出生命故事:從德國墓園看台南「南山公墓」的去與留
作者 吳品瑜
2022-11-24
看著德國墓園的墓碑詳載的生歿日期,以及造型各異的墳墓造景與雕刻,彷彿時光逆反倒流,悠然回到墓園對外開放的1844年。
讓寂靜亡靈說出生命故事:從德國墓園看台南「南山公墓」的去與留 | 吳品瑜 / 陪伴,日不落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AJn7Hf
墓園,遠比任何名山勝水或古剎靈寺更適合思考人生意義與去向,甚至是族群的未來。而墓碑不僅僅是紀錄亡者的過去而已,更標誌了時空遷移下的族群與人類生活史。於是,即使亡靈無聲寂靜,卻仍持續展演歷史書的扉頁,並詢問在世者:「為何而生?」「此去何終?」
-每個墓碑,都隱含一份思念
復活節前夕,我從海德堡市政府網站得知,這一年有好幾場由「景觀和林業辦公室」提供的「山林墓園漫步」(Spaziergang über den Bergfriedhof)導覽團。然而連續幾個梯次都額滿,我只好逕自前往。意外發現這花木扶疏的小徑是到老城區的必經之路,騎單車到墓園不過8分鐘,對街緊鄰文理高中、住家、商店與火車站,還有好幾線街車經過,並不荒僻。這片墓園是由廢棄葡萄園改建而成,4條環形路線沿梯田盤繞而上,總長有23公里。設計者的理念是以山水園林化作優美的安息之所,目前共有17,405座墳墓。行走其上,看著墓碑詳載的生歿日期,以及造型各異的墳墓造景與雕刻,彷彿時光逆反倒流,悠然回到墓園對外開放的1844年。
-首先,山下多是近代極簡造型的長方碑石墳墓,而鄰街的區域則特別闢建樹葬花園區,有著鐵鑄涼亭與盤旋造景,錯落的小石頭上刻劃亡者的名字,或是以掌心大的銅雕鑄字,標示存在過的美麗。
-特別的是,根據所在地的巴登-符騰堡州規定,500公克以下的早產兒也有埋葬權,所以特別規劃了一塊「蝴蝶墓區」(Schmetterlingsgrab)。迷你墳墓上收納了心碎父母親們來不及給出的寵溺,擺滿小風車、玩具與布偶,有的墳墓直接以小搖籃為造型。蹲身細看,會有幾秒錯覺,以為只是嬰孩們玩耍未及收拾的遊戲角落,卻猛然瞥見碑文上這句悼文「雖遠如繁星,卻又如此挨近」(Fern bei den Sternen, und doch so nah.),瞬間觸動我身為母親的心,感受一輩子的哀悼與難以割捨的親子連結,更體會人身難得以及生命的珍貴。另外,2006年5月13日也為死於愛滋病的人設立了紀念碑,碑下佈滿寫有人名的石頭。
-依之字形路徑往山上走去,除了遠遠望見那組約30多人的導覽團之外,其餘大多是帶著花束或園藝小工具的家屬,他們植栽當季的勿忘我、報春花、三色紫羅蘭,因為當冬天最後一場雪融化、第一株綠芽自墳上冒竄時,代表基督徒對死而復生的希望。而在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週日──復活節這天,人們會在前一晚點燃蠟燭守夜,而在清晨來到親人的墳墓前,點綴五顏六色的復活節彩蛋、小羔羊等裝飾品,領受悲傷暗夜結束、復活之光升起時,那份死而重生的美好。
-望著許多上了年紀的家屬吃力地蹲身清理墓園,或蹣跚地提一大桶水來澆花,透出生命餘光中緩慢的優雅,以及寂然中的深刻關係繫絆。彷彿墓園有了結界,將時間與主流價值隔絕在外,在這最靠近死亡的所在,在世的人反倒從容隨順。
--依之字形路徑往山上走去,除了遠遠望見那組約30多人的導覽團之外,其餘大多是帶著花束或園藝小工具的家屬。
-向社會學家韋伯致敬
研究所教授曾交代我,一定要去韋伯(Max Weber,1864-1920)的墳前致敬。當時我雖查看了園區知名人物墳墓位置的標示圖,仍不確定方位,所幸一位年約60歲的中年婦人路過,耐心地陪我研究地圖、定位,並指向圍有鐵柵的猶太人墓區,提及她時常騎單車來先生的墳前,在一旁的木椅上久坐。她的眼神雖有落寞,但卻也同時帶著一份思念有寄的安慰。這時,另一名80多歲的老先生剛在妻子墳前的小灌木上掛好彩蛋後,走來主動給予協助,聽說我要找韋伯的墓,便七彎八拐地帶我抄小徑抵達。韋伯樸素的墓碑側邊刻著「凡轉瞬即逝者,皆為寓言」(Alles Vergängliche ist nur ein Gleichnis),似乎提醒人們自忙碌的日常作息與角色、義務中解脫出來,於寧靜中可以瞥見豐富隱喻。
-自此,這墓園彷彿是一處僻靜所,將我自俗世紛擾中抽離;亦像生活的驛站,得以稍事喘息與思考下一步。深秋,遠在台灣的三姨驟然去世,哀悼中,我連續兩週都在墓園間散步,希望在這片生死交界的場域隔空與她道別,也意外遇見許多親屬趁著「亡靈星期日」(Totensonntag,今年是11月20日)來臨之前,以松針、漿果與乾燥花製成的花圈點綴在墳土上,並點燃長長的蠟燭。
-這回再次行過「蝴蝶墓區」,一位中年父親跪在夭折嬰孩的墳上,徒手擦拭小風車與散落的玩具,並引領身旁約3、4歲的女兒一起哼唱兒歌,還喃喃唸起了故事書,叨絮嬰孩在世的許多可愛表情。夕陽輝映下,宛若貼上粉黃壁紙的嬰兒房,親情、思念與療癒無有分別的融入。
--墓園彷彿是一處僻靜所,將我自俗世紛擾中抽離;亦像生活的驛站,得以稍事喘息與思考下一步。
-是非遺,還是廢墟?
然而,當我與母親分享自己在墓園的散步時,她卻叨唸墓地陰氣太重,生人勿近,讓我反思:台灣傳統講求慎終追遠,墓園卻一直被視為嫌惡設施,地方政府也一貫以都市規劃、公共建設與經濟發展為由,無所不用其極地迫其拆遷,操作手法大抵先以技術性無作為,任由墓地頹圮、荒廢、雜草叢生,引發登革熱等問題後,再作實「管理」的正當性,去之而後快。
-自明鄭至今擁有400年歷史的台南「南山公墓」,擁有豐富的庶民生活史料,墓體、墓碑與墓誌銘涵藏豐富的文史、藝術與工藝價值,流經荷蘭時期原始林「哈赫拿爾森林」、蜿蜒環繞墓園的竹溪,曾扮演運輸屍體進南山埋葬、或將棺木流至鯤鯓海再運回廈門的重要通道,不僅保留古老地形,亦為上百種野鳥的棲息所。然而,儘管民間文史團體「地上台南」、台南文化守護行動聯盟、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南山公墓自救會、我見南山、守護南山公墓青年陣線以及其成員張鎧臣設立「南山公墓歷史名人塚電子地圖」種種行動,仍無法阻止「南山公墓」被汙名化為「阻礙府城進步」,讓即將迎來建城400年的台南,面臨與土地、歷史、人文斷裂的浩劫。
-相反的,2020年3月德國墓地文化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海德堡「山林墓園」也將認證標誌貼在正門上。根據非物質遺產墓地文化信託委員會指出,德國墓地文化的獨特不僅是墳墓嵌入公園造景,以及運用園藝與石頭將墳墓設計成小型花園,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方場域,讓人們得以在其中進行哀悼與紀念儀式、戰爭與和平悼念活動、根據季節與紀念日進行家族聚會、個人哲思漫步、長者與鰥寡者進行互助連結、猶太與穆斯林多元文化融合、藝文活動,乃至於家族與族群歷史踏查、文化演變研究、氣候與自然保護,與雕塑、石刻和青銅鑄煉的工藝傳承。
-網站上許多攝影師也專門拍攝墓園設計與墓碑造型,例如:德國「黑色浪漫:墳墓攝影與詩歌」網站收集了在德國109個墓園與17個外國墓園拍下的數萬張照片,逐點說明碑文、圖樣象徵及詩歌。例如:握手的塑像雖象徵告別,但卻也寓意忠誠和超越死亡;早在蘇美時代即已使用的棗椰樹和棕櫚葉符號,在希臘與羅馬文化中各象徵戰勝死亡惡魔以及復活的歡樂等等。
--德國墓地文化的獨特不僅是墳墓嵌入公園造景,以及運用園藝與石頭將墳墓設計成小型花園,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方場域,讓人們得以在其中進行哀悼與紀念儀式、戰爭與和平悼念活動。
-另外,紐倫堡工匠500多年在風化砂岩墓碑上嵌入青銅或黃銅標誌的傳統技藝,於2018年被巴伐利亞州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兩個基金會致力修復、保存與拍照編列紐倫堡聖約翰尼斯(St. Johannis)和聖羅克斯(St. Rochus)教堂墓地的6千多個墓誌銘。墓誌銘不僅載入社會多樣化職業和生活軌跡,更提供社會、心理以及藝術學者得以深入研究人類生活史的豐富素材。
-2021年夏天我去紐倫堡旅遊時,從杜勒美術館旁的老城門步行不過8分鐘,就來到這個在Tripadvisor紐倫堡189個觀光景點中名列第7名、且年代幾乎長達800年的「聖約翰尼斯」(Johannisfriedhof)墓園。更意外的是,墓園被商業與住宅區環繞,而且有密集的街車經過,交通十分便利。我帶著8歲的孩子在墓園待了5個多小時,拍下140多張照片。成排石棺上銘刻著巴洛克時期象徵生命短暫和死亡的骷髏頭與沙漏,讓我駭然震懾,更發現世界首位自像畫畫家杜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的墳墓。值得一提的是,畫家在1489年時,還為這片成為自己後來歸所的墓地畫過一幅水彩畫。或許那天並非特殊節日,現場幾乎都是遊客,有的還拿著導覽專書,非常專業地一一核對銅製墓誌銘的細節。
--越來越多的人也會到墓園裡尋求休息和放鬆,消除孤寂感與對死亡的焦慮,甚至共感形成心理互助團體,這讓死去的地方變成了活的地方。圖為墓園導覽圖。
-墓園無聲存在,卻訴說我們的生命故事
非物質遺產公墓文化董事會主席Tobias Pehle說,「墓地文化塑造人們的自我形象和生活,更反映祖先的成就,以及揭示社會歷史和結構。」在申請列入全國名錄的過程中,董事會更列舉了許多保護墓地文化的風險因素,包括對墓地文化缺乏理解與傳統儀式的式微、實用與成本效益導致墓園關閉等等,因此有必要引進合乎時代的理念,重新制定墓地規劃與墳墓設計的規範。
-負責墓地的海德堡「景觀和林業辦公室」負責人恩斯特.巴德爾(Ernst Baader)表示,墓地對社會具有形塑身分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個人哀悼儀式,更可謂在世者的生活場域,因為越來越多的人也會到墓園裡尋求休息和放鬆,消除孤寂感與對死亡的焦慮,甚至共感形成心理互助團體,這讓死去的地方變成了活的地方。
-借鏡德國,台南「南山公墓」應該有比破壞、遷移還更好的解決方案。亡靈雖已寂靜,卻仍繼續無聲說出生命故事,而墓園作為哀悼和希望的所在,為今世與永恆之間建立了連結,於是傳統與現代化並不全然對立與扞格,反而是永續的庶民、族群生活史,以及在地的文化根本與泉源。讓寂靜亡靈說出生命故事:從德國墓園看台南「南山公墓」的去與留 | 吳品瑜 / 陪伴,日不落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AJn7Hf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