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560_medium (1)578562_medium (1)

蘇東坡的輪迴轉生
更新: 2022年10月14日
修行千山路,古人一世修不成,來世如何再續前緣?蘇東坡的元神輪迴轉生,給我們打開了啟悟生命真諦之門。【人間雲遊】蘇東坡的輪迴轉生 | 前世今生 | 輪迴轉生 | 人間雲遊 | 台灣大紀元 https://bit.ly/3ECNy4h
文/允嘉徽
北宋名士蘇東坡的人生故事豐富多彩,他的輪迴轉生故事也非常精采。愛民如己的朝官、曠達的文豪轉生後,是怎樣的面貌?如果他能選擇來生,他要再當文豪,或是政治家,還是僧人?
他的元神輪迴轉生的故事,替我們打開了啟悟生命真諦之門。
接續前生法緣
蘇東坡的母親程氏剛懷孕時,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僧人到她家來要求借宿,這個僧人長得英挺俊秀,但卻有一隻眼睛失明。蘇東坡自己也說,常常夢見自己是個僧人,往來於陜右(今陜西)地區。東坡的弟弟子由(蘇轍)和好友都有過同樣奇妙的夢。
東坡四十九歲那年的端午,他到筠州去找弟弟子由。端午節前,子由和雲庵和尚、聰禪師聯牀共宿,三人都夢見一起去迎接師戒禪師的到來。端午節那天他們三人一起迎來了東坡。師戒禪師在陜右五祖山寺修行,晚年時去了筠州。蘇東坡在他圓寂後出生。
東坡曾自述「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說自己道根與白居易相似,生命之根深植於修行之土。東坡題壁詩云「前世德雲今我是」,德雲是誰?《華嚴經‧入法界品》說「善財童子問法於德雲比丘」。「德雲」是在妙高臺修行的僧人,給予善財童子修行的點悟。推解來看,東坡說的「德雲」可能是他隱約的記憶中某一世的前身,是個高德和尚。
輪迴追尋之旅
北宋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蘇東坡在湖州靈峰山寶陀寺壁上留下了一首七言絶句:
靈峰山上寶陀寺,白髮東坡又到來,前世德雲今我是,依稀猶記妙高臺。
那是東坡逝世的前一年,從題壁詩中可聽得他生命主樂章的弦音,「前世德雲今我是,依稀猶記妙高臺」,金山寺妙高臺牽引他元神深處的記憶。
金山寺妙高臺。((Shutterstock))金山寺妙高臺。(Shutterstock)
時光往前推十五年,東坡有一首〈金山妙高臺〉詩云:
我欲乘飛車,東訪赤松子,
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里,
不如金山去,清風半帆耳,
中有妙高臺,雪峰自孤起,
……
何須尋德雲,即此比丘是。
長生未暇學,請學長不死。
此詩清楚顯示他求道的一片赤子真心。相隔十五年的兩首詩都明示他跟金山寺、妙高臺的深厚因緣。
在金山寺展現的學佛求道之心,並沒有隨著東坡肉身的寂滅而抹去,而是隨著東坡的轉生,刻記在他元神的記憶深處,到了來生的一個時刻裡,從記憶深處甦醒過來!
蘇東坡與金山寺僧佛印。明 崔子忠《蘇軾留帶圖》。((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蘇東坡與金山寺僧佛印。明 崔子忠《蘇軾留帶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四百多年後的轉生
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西元1545年),南京全椒縣蔡彥高家生了一個男孩,佛緣很深。在他出生前,蔡彥高的妻子洪氏在夢中見到觀音大士攜帶一童子到他家,洪氏大喜,接過孩子來抱住,不久就懷孕了。兒子生下來時包著重重白衣誕生,幫他沐浴時,香氣繚繞。
這嬰孩一歲時就發作了風症(麻痺症),幾乎死掉。洪氏對著虔誠信仰的觀音大士祈禱,若兒子能痊癒,將來就讓他入佛門。後來嬰孩真的痊癒了,家人就喚他小名叫「和尚」,並將他寄籍在城中的長壽寺。
「和尚」從小就很安靜,喜歡獨坐,簡直就像根木樁。母親洪氏信奉觀音大士,她每次燒香禮拜時,「和尚」必定跟隨在左右。「和尚」九歲時學會了誦觀音大士經,聲音儼然就像老和尚。
「和尚」十二歲時,父親要為他定親,他立刻阻止了婚事。之後在母親極力贊成下,「和尚」如願成了報恩寺的居士。
報恩寺的西林和尚覺得,眼前的這孩子骨氣非凡。當時適逢禮部尚書趙大洲在場,趙摸著「和尚」的頭問道:「你愛做官還是作佛?」他立即應聲說:「作佛!」
於是西林和尚用心栽培他,又請名師教他。在他十七歲時請先生開始教他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學說、《左傳》、《史記》以及古文詩詞賦等。
在他十八歲那年,西林和尚把住持之職隔代交付給未成年的他,並且叮囑諸弟子說:「是(指他)雖年幼.有老成之見。我死後.房門大小事.皆聽決之.勿以小而易之也。 」
十九歲時,他恭請西林和尚為他剃度,真正成了出家弟子;同時燒掉自己以前所學的經書、文學作品等,一心入佛道修行。
他就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西元1546~1623年),字澄印,號憨山,法號德清,在七十八歲坐化,謚弘覺禪師,留下肉身佛像。
憨山的前世 東坡的今生
憨山大師在《夢遊集》著作中提到,有一次遊海門,登上金山寺妙高峰(妙高臺)。鎮江金山寺延革記載:宋代元祐時僧人佛印鑿平妙高峰成為妙高臺,一稱晒經臺。臺高逾十丈,在伽藍的後方,臺上造有佛閣。
現今之金山寺。宋代時佛印將伽藍後方的妙高峰鑿平成為妙高臺。((Shutterstock))現今之金山寺。宋代時佛印將伽藍後方的妙高峰鑿平成為妙高臺。(Shutterstock)
憨山大師在楞伽室中進入高度入靜放空的境界,腦中出現了這些景象:
老年的東坡正代張方平手書楞伽經……東坡與佛印禪師留作金山寺常住禪師。
這時憨山感到全身毛孔非常舒暢,充滿愉悅的活力,有如春天茂生百草一般,自己也不知道所以然。後來他從佛法中得到印證,原來這是自己前世所積累而來的精神特徵所致。
從此憨山感覺自己行脚在雲水間,海濶天空,溶溶一片虛明昭曠的境界,時時如一面大圓鏡,懸在他眉睫之間。那一年的戊戌秋日,他與鏡心上人,過訪東坡堂,讀悟前身(東坡)詩,又恍然進入了前世舊遊的境界。
前世今生生命真諦
從師戒禪師到東坡這一世,又到憨山大師,幾百年的輪迴!依稀記得更早之前還有德雲和尚那一世,他的元神都一直在返本歸真的求道途中追尋著。生命中經歷的出身家庭、父母兄弟朋友妻兒、家國江山、旅途上的林林總總改變了,唯一不變的是一顆堅定求道、立志得道返回生命來處——天國世界的心。
清朝 黃慎《東坡屐笠圖》。((公有領域))清朝 黃慎《東坡屐笠圖》。(公有領域)
【後語】
憨山大師肉身坐化,端坐三日.面色白皙而脣紅.手足綿軟.有如入禪定的狀態,保持金剛不壞之身。三百年後,有人來到憨山大師肉身座像前,認了自己的前身。
那是民國時期,西元1934年,一位高德望重的和尚重整曹溪祖庭南華寺。他在憨山大師肉身像前拈香,留下一偈語:「今德清,古德清,今古相逢換了形。佛法興衰聽時節,入林入草不曾停。」這位僧人的法號和憨山大師相同,都是德清,這是他說「今德清,古德清」反映的意思。這位僧人是清末民初高僧虛雲和尚。
輪迴中,一去一來換了形,而不變的元神懷著那真摯的修行一念,堅絕而不移。他們的輪迴讓我們認識到修行回佛國是多麼的不容易!如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三千年一開的仙界奇花——優曇婆羅花已在人間綻放,傳出了慈悲法力無邊的轉輪聖王已經在人間轉輪的消息。《西遊記》說:「人身難得,中土難生,正法難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此際正是代代修行人世世輪迴所等待的萬古機緣!◇
【人間雲遊】蘇東坡的輪迴轉生 | 前世今生 | 輪迴轉生 | 人間雲遊 | 台灣大紀元 https://bit.ly/3ECNy4h
-----------------------
蘇東坡前世為和尚 黃庭堅由信佛女子轉生
文/許茹
蘇東坡前世為和尚 黃庭堅由信佛女子轉生 | 輪迴轉生 | 新唐人中文電視台在線 https://bit.ly/3RVcaIw
就是這樣兩位名揚宋朝乃至後代的文學家,卻都與佛家有緣,而且還知曉前生、相信因果,他們今生所取得的成就焉知不是前生修來的福報?(金嘉英/大紀元)
北宋文學大家輩出,其中堪稱「文星曠世,曜耀寰中,千古奇才」的當非蘇軾莫屬。蘇軾,世人又稱其為蘇東坡,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從不失其抱負和胸襟。他在詩詞、書畫、散文等方面皆有很高成就,後世流傳甚廣。他的詩作題材廣闊,善用誇張比喻,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作汪洋恣肆、清新豪健,開創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書法雖取法古人,卻又能自創新意,為「宋四家」之一;同時,他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與蘇東坡同時代、年齡小他八歲的黃庭堅也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其詩、書、畫號稱「三絕」,世人謂之「才藝超絕,忠孝凜然」。他曾遊學於蘇東坡門下,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蘇東坡對他的評價是「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瑰瑋之文妙絕當世」,其詩「超軼絕塵 ,獨立萬物之表」。
就是這樣兩位名揚宋朝乃至後代的文學家,卻都與佛家有緣,而且還知曉前生、相信因果,他們今生所取得的成就焉知不是前生修來的福報?
蘇東坡前世是和尚
元豐三年(1080年)正月,蘇軾前往黃州(今在湖北黃岡)貶所,其弟蘇轍也被貶官,蘇軾的家眷則在蘇轍處。五月,蘇轍來到齊安,在那裡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與雲庵師、聰禪師出城迎接五戒和尚。第二天,雲庵師、聰禪師也做了同樣的夢,他們都很驚異。
不久後,他們收到蘇東坡的信,說自己「已到奉新」。三人大喜,將其迎到建山寺,並將他們做的夢告知。蘇東坡說:「我八九歲時,曾夢見自己是個出家人,往來於陝右地區。我母親懷孕的時候,夢見一個僧人前來投宿,那個僧人瞎了一隻眼。」
雲庵師驚道:「五戒和尚正是陝右人,瞎了一隻眼。他老年在高安遊化,後在大愚圓寂,算起來他圓寂已經有五十年了——東坡先生今年恰好四十九歲,定是五戒和尚轉生無疑!」從此,蘇東坡就自稱為「戒和尚」。
蘇東坡與金山寺僧佛印。明 崔子忠《蘇軾留帶圖》。(台北故宮博物館提供)
蘇東坡還喜好穿僧衣,並曾在詩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說「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南華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處長如到舊遊。」(《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過舊遊》)
「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宋代的《清本山堂話本》裡有一篇《五戒禪師和紅蓮記》,說的是五戒和尚和明悟禪師一道在寺裡修行,他們撿了一個棄嬰,並把她撫育成人,取名紅蓮。紅蓮長得亭亭玉立,嫵媚動人。五戒和尚凡心未去,犯了色戒。明悟禪師看在眼裡。第二天,他特地去採了枝白蓮插在瓶中,約五戒和尚來觀賞。五戒頓時醒悟,羞愧不已,回到自己房中沐浴後就圓寂了。明悟預見到五戒下一世可能謗佛謗僧,這樣可能就永無出頭之日了,於是他也趕緊坐化,緊追五戒投胎而去。五戒投胎到了蘇家,轉生為蘇東坡;明悟轉生後為蘇東坡的好友佛印和尚,而紅蓮投胎轉世後是蘇東坡的侍妾朝雲。
蘇東坡起初醉心功名,並不太信佛法。被貶黃州後,他與住在廬山上的佛印和尚相交,並成為好友。二人常常一起打坐,討論佛法。佛印一再點化他,加之蘇東坡悟性不低,也知自己前世是修煉人,因此深信因果輪迴之說,崇信佛法,並潛心修煉。
1101年8月,蘇東坡去世前,對守在床邊的三個兒子說:「我平生沒做什麼壞事,相信不會墜入地獄的,你們不要太傷心了。」又告誡人們神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但遺憾自己已經回升無力了。不知蘇東坡再度轉世時是否會走上修行之路?
黃庭堅前世是女子
宋哲宗元佑初年(1086),蘇東坡曾與黃庭堅一同去拜見一位老者,老者一見面就說蘇東坡的前世是五戒和尚,而黃庭堅的前世是一個女子。蘇東坡點頭不語,黃庭堅卻根本不相信。老者對他說:「你到涪陵時就會有人告訴你。」後來他被貶到涪陵,幾次夢見一個女子託夢告訴他前世之事,他方才相信老者之語。
黃庭堅二十六歲時,曾在蕪湖一帶做知州。一天午睡時,他做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走出府衙,來到一處村莊。但見一位老婆婆,在自家門前擺上供桌,燒香祈禱,桌子上還擺著一碗煮好的芹菜麵。聞到香氣四溢的麵散發出的味道,黃庭堅不自覺地端起來就吃。吃完後又回到府衙。一覺醒來,夢中所見依然清晰,而且更蹊蹺的是,他的嘴裡還留有芹菜的餘香。
聞到香氣四溢的麵散發出的味道,黃庭堅不自覺地端起來就吃。示意圖。(Shutterstock)
第二天午睡時,黃庭堅又做了同樣的夢,齒間同樣留有芹菜的餘香。驚訝之下,他走出府衙,按照夢中的道路前行,果然發現一處村莊。他來到一家門前,叩開了門,見到了一位老婆婆,便向她講述了自己的夢。
老婆婆告訴他,昨天是她女兒的祭日,因為她生前非常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每逢祭日,她都會擺上一碗芹菜麵,喊她來食用。老婆婆還說,她的女兒生前非常喜歡讀書,又信佛,還特別孝順,就是不肯嫁人,二十六歲時生病死了。死前還告訴她,一定會回來看她。
老婆婆請黃庭堅進到屋裡,指著一個一個大木櫃說,她女兒平生所看的書全鎖在裡面,只是不知道鑰匙放到哪裡去了,所以一直無法打開。奇怪的是,黃庭堅居然知道鑰匙放在哪裡,並找了出來。他打開木櫃,在裡面發現了許多文稿。黃庭堅仔細一看,發現他此前所寫的文章,文稿裡邊都有。
黃庭堅明白原來自己就是老婆婆的女兒轉世,於是他將老婆婆接回家奉養。
不知一生篤信佛法的黃庭堅,是否是由此走上了信佛之路。他曾作過一首《戒殺詩》: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元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
四十歲時,黃庭堅還寫了篇《發願文》,發願素食,戒除女色、飲酒。他寫道:「今日對佛發大誓:願從今日盡未來也,不復淫慾、飲酒、食肉。設復為之,當墮地獄,為一切眾生代受頭苦。」@*#
參考資料:
北宋僧人釋惠洪《冷齋夜話》
《修水縣誌》蘇東坡前世為和尚 黃庭堅由信佛女子轉生 | 輪迴轉生 | 新唐人中文電視台在線 https://bit.ly/3RVcaIw
---------------------------------
蘇東坡前世為僧,轉生再續前緣。(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又稱蘇東坡,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他學識淵博,才情卓絕,文章汪洋奔肆,如行雲流水。蘇軾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曾與數位名僧往來,習佛之心堅定篤厚,就佛家而言,這一切都是前世今生的因緣。
前世出家為僧
錢塘西湖壽星寺有一位老僧人法名則廉,曾經提到蘇軾前世曾在此寺院修行的一段奇緣:
蘇軾在做郡倅(郡守的副貳之職,亦是通判的別稱)的時候,曾經與道潛禪師(號參寥子)一起來到寺院拜訪住持。
他看看四周若有所悟地對參寥說:「我生平並未到過這裡,但這裡的一切景物好像很熟悉,就好像曾經在這裡住過一樣。從這裡走到『懺堂』,應該有九十二個台階。」於是就派人去數,果然正如他所說的。
蘇軾又對參寥說:「我前生曾經是這裡的僧人,現在的這些僧人,都是我過去的師兄弟。」從此之後每次到寺院來,就寬解衣服而靜坐,總要待上一段時間才會離開。
則廉稱自己當時只是一個小和尚,奉方丈之命陪侍在蘇軾旁邊。每當炎暑的時候,蘇軾就在竹林陰涼的地方,袒胸露體。則廉看到蘇軾的背上有很多的黑痣,像是星斗的排列形狀,非常奇特。——《春渚紀聞》
有關蘇軾前世曾出家為僧的故事,還有一段記載:
蘇軾的弟弟蘇轍被貶謫到高安的時候,此地有一位雲庵僧人與蘇轍常有來往。另有一位聰禪師,居住在聖壽寺,與蘇轍、雲庵時有論禪之誼。
一天夜裡,雲庵夢見與蘇轍一同去迎接五祖戒禪師,醒來之後,覺得非常奇怪,就將此事告訴聰禪師,不想聰禪師說:「我也夢到一同去迎接戒禪師。」蘇轍聽到後鼓掌大笑說:「真是奇怪啊!竟然會出現相同的夢境。」
不久,蘇軾捎來了一封信稱:「我已經到了奉新,不久就可以見面了。」蘇軾到達後,聽說兩位禪師的夢境,就說:「我在八九歲時,就常常夢見自己是僧人,且常在陝右一帶往來;而我的母親在臨盆快生下我的前夕,夢見一個瘦小又瞎了一眼的出家僧人來托宿。」
雲庵非常驚訝,說:「戒禪師就是陝右人,瞎了一眼,晚年的時候曾來到高安這一帶。」照時間算起來,應該有50年了,而蘇軾當時正好49歲。——《冷齋夜話》
幾年後,蘇軾被貶謫到海南,做了主管玉局(道觀)的官職,於是寫了一首詩偈給南華長老:「惡業相纏五十年,常行八棒十三禪,今著衲衣歸玉局,可憐化作五通仙。」
蘇軾的意思是,自己一生已心煩苦惱過了50年,在經過一連串的歷練之後,現在竟然負責道觀的事情,但自己的心志是要修煉成佛,以證得六通而達無死無生的境地,並非只是要修煉成神仙而證得五通而已。
蘇軾參禪悟道留千古佳話
由於蘇軾慧根深植,與眾僧友留下許多妙事妙理,成為千古的佳話。
有一次,蘇軾問佛印禪師:「在地獄圖畫中,為什麼沒有和尚呢?」佛印說:「人世間的人都怕閻羅王,而閻羅王害怕和尚。」
蘇軾再問:「閻羅王怕你什麼呢?」佛印答:「假如閻羅王犯錯,也要向和尚懺悔啊!」蘇軾聽後大笑說:「好說!好說!」這段戲言蘊涵著很深的道理,即任何人犯錯都要受果報,都要誠心懺悔,就是閻羅王也不例外。
蘇軾畢竟是文人,在生活戒律上與出家僧人有所不同。但他明白,人世間不過是一場戲而已。
蘇軾居住在錢塘的一段日子,常常到西湖遊玩。有一次他帶著歌妓去拜訪住在杭州淨慈寺的大通禪師,大通禪師看到蘇軾身邊有歌妓,非常地不高興,蘇軾於是寫了一闋詞,要歌妓唱:「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皺眉;卻嫌彌勒下生遲,不見阿婆三五少年時。」蘇軾的意思是:人世間的一切事物,總是變幻莫測的,眼前所見的一切並非是真相;且光陰易逝,宜珍惜把握人生。
當時在蘇州有一位仲殊僧人,聽到後就應和:「解舞清平樂,如今說向誰?紅爐片雪上鉗槌,打就金毛獅子也堪疑。木女明開眼,泥人暗皺眉;蟠桃已是著花遲,不向春風一笑待何時?」——《冷齋夜話》
蘇軾還常常在詩文中寓入佛理,曾因此使人悟道而削髮出家。
據傳:在杭州的西湖,曾有人在唱《滿庭芳》詞,唱到「畫角聲斷斜陽」時,有一歌妓名叫琴操,聽到後就說:「是『畫角聲斷譙門』才對」,於是歌唱的人就說:「那您是否可以將曲子改為『陽』字韻呢?」於是歌妓琴操重新將曲子以「ㄤ」韻為韻腳而將《滿庭芳》詞改寫。由於內容非常地感人,蘇軾欣賞後也非常地稱讚。
後來蘇軾因故來到西湖,就開玩笑地對琴操說:「我現在就假扮為長老,你試試來問我吧!」琴操就問:「何謂湖中景?」蘇軾回答:「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琴操又問:「何謂景中人?」蘇軾回答:「裙拖六幅瀟湘水,鬢嚲巫山一般雲。」琴操再問:「何謂人中意?」蘇軾答:「惜他楊學士,憋殺鮑參軍。」琴操又說:「如此究竟如何?」蘇軾答:「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琴操在經過這一段問答之後,突然心性有所悟徹,即削髮出家為尼。——《能改齋漫錄》
蘇軾與歌妓琴操的這段問答,道出了美景、佳人、仕紳名流雖令人讚嘆與心儀,但終究無法永恆,世事無常。
吟詠和詩
蘇軾與方外之士往來頻繁,並留下許多詩和佳句。
有一位惠詮僧人,佯裝瘋狂痴顛,表面上看起來總是垢污滿身,但寫的詩句卻又清婉感人,曾經在一座山寺的壁上題詩:「落日寒蟬鳴,獨歸林下寺;柴扉夜未掩,片月隨行屨。唯聞犬吠聲,又入青蘿去。」蘇軾一見此詩,即於詩後和曰:「唯聞煙外鐘,不見煙中寺;幽人夜未寢,草露濕芒屨。」——《冷齋夜話》
惠詮的詩描寫的是:在夕陽西下時,寒蟬鳴叫著,獨自歸返寺中,在這一片看似逐漸幽靜的環境中,唯有月影、犬吠相伴,在靜中有生機無限正蘊涵著。
而蘇軾更以雖聽聞鐘聲,卻又看不見寺院,營造真空妙有的禪理,並以未寢的幽人與青草的露水,顯現在寂靜中有「動」的氣息。
曾經有一位僧人名思聰,字聞復,是錢塘人,他7歲時就擅於彈琴,12歲時舍琴而開始學書法,書法精通後,於15歲時,又舍書法而學詩,詩中常出現奇語妙句,也因為「詩」而受到蘇軾的稱讚。
蘇軾在錢塘為官時,當時思聰正準備參加童生考試,蘇軾就對在座的賓客說:「這位童生年紀雖小,卻非常擅於作詩,他的詩風非常接近道潛禪師,現在我們就以『昏』字韻令其為詩。」
思聰當下即成詩:「千點亂山橫紫翠,一鉤新月掛黃昏。」蘇軾大為稱賞,並言其詩可媲美唐人,也因此笑著說:「不需要唸經,也做得了一個和尚。」而思聰也在不久之後即出家為僧。——《竹坡詩話》
有一次蘇軾去拜謁辯才長老,辯才長老對蘇軾說:「窗前的兩棵松樹,昨天被風吹折一枝,心裡感到惆悵難過,想寫一首詩,結果只寫了兩句就接續不下去了。」於是就拿出已寫好的詩句:「龍枝已逐風雷變,減卻虛窗半日涼。」蘇軾看過即接續:「天愛禪心圓且潔,故添明月伴清光。」——《上天竺山志》
辯才長老因風吹折窗前之松,日後將減少了清涼之感而惆悵,而蘇軾安慰他,日後將更添明月清光的照入禪堂。
辯才長老後隱居於龍井,曾誓言要深隱於此不再出入。有一次,蘇軾來探望辯才長老,兩人相談甚歡,不知不覺竟走到了風篁嶺。左右的人都嚇一跳,當面提醒辯才長老已違背誓言越過老溪。辯才笑著對蘇軾說,杜子美有一首詩不也曾說過:「與子成二老,往來亦風流。」蘇軾離開後,辯才長老便在嶺上蓋一間小亭,名曰「過溪亭」,又名「二老亭」,用來紀念這一段往事。——《詩話總龜》
不按牌理出牌超脫世外
蘇軾為人瀟灑,不拘小節,常不按牌理出牌,而與他交往密切的一眾僧人,亦常能隨順蘇軾的性格,彼此互惜互憐,營造一份超脫世外的情誼。
蘇軾有一個嗜好,喜歡吃燒豬肉,佛印禪師在金山寺當住持時,常常將豬肉燒好等待蘇軾的來到。有一天,燒好的豬肉卻被人偷吃。蘇軾知道後就戲作一首詩:「遠公沽酒飲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採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
遠公是指東晉的慧遠大師,常與文人建齋結社。慧遠大師與佛印禪師都是嚴守戒律的佛門大師,而酒與肉正是佛門之所戒,但兩位大師卻為蘇軾買酒、燒肉,如此地忙碌一場,都只是為他人而已。蘇軾詩意雖有戲笑的成份,但也可看出佛印禪師待蘇軾的情誼。
蘇軾一生波瀾起伏,在歷經人生的滄桑之後,他的心境有了很大的轉變,他在《自題金山畫像》一詩中曾自我表明心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這首詩表達其「心」已不受任何外物的牽動,而其「身」的飄蕩更是能隨遇而安。而被常人視為是受苦的貶謫之地——黃州、惠州、儋州,卻是他一生過得最豐富且快意的一段日子。
蘇軾畢竟是慧根深植,在浮沉不定的一生中,他始終能瀟灑面對,正因如此,他的詩詞文中,總有明朗空靈的自然之氣,這或許是蘇軾再一次乘願下世的另一段因緣吧
蘇東坡前世為僧 轉生再續前緣(圖) 轉世 | 輪迴 | 異事奇人 | | 看中國网 https://bit.ly/3T95Oa0
-------------------------------
北宋黃庭堅和蘇東坡的輪迴故事
北宋黃庭堅和蘇東坡的輪迴故事 【明慧網】 https://bit.ly/3yJNHiv
【明慧網二零一八年九月四日】在中國歷史上,輪迴的概念深入人心,且理論完備。人們篤信輪迴,用輪回來理解世界,用輪回來認識世界,形成了輪迴的世界觀。連梁山好漢被砍頭時都相信「頭掉了碗大個疤,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今生死去,來世還可以輪迴世間再做好漢。
但是自從科學理論進入中國,乃至中共統治中國後,關於宗教,有神的文化一概否定,中國人頭腦中對於傳統文化所知越來越少。到了現在,輪迴的證據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尋找,證明真偽,從而得出可信的結論。雖然一種學說需要經過論證才能證明其正確,但是古人證明輪迴的方法和理念與現代卻完全不同。
北宋詩人黃庭堅的輪迴故事
北宋一位有名的詩人黃庭堅,字山谷,從小就是出名的大孝子,幼時就為母親洗滌溺器,後來做了大官,還是堅持自己親手洗刷。其孝行美德,感化一方,被後人選為二十四孝之一,他寫過一首詩「似僧有發,似俗脫塵。做夢中夢,悟身外身。」寫的就是自己的輪迴故事:
黃庭堅二十六歲考中進士之後,被朝廷任命為黃州(蕪湖)知州。有一天他在州衙內午睡,夢見自己走出衙門,來到一處鄉村,老遠就看見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婆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禱告,口中喊著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山谷走近前,見案上供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芹菜麵,香味撲鼻,便不自覺地端起來吃,吃完後回衙門休息。忽然聽見敲門聲,一覺醒來,方知是夢。不過夢境逼真,嘴裏還留有芹菜香味。但他並未在意,以為只是夢而已。
次日午睡,再夢如昨,菜香幽幽,夢境如親歷。黃庭堅感到不可思議,遂起身步出州衙,循著夢中道路行去,欲探個究竟。行至一村落,景物依稀,彷彿回到故鄉一般。他徑直走到一戶人家,叩門而入,正是夢中所見的老婆婆,便上前施禮,問老婆婆何故在門外喊人吃麵。老人答道:「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回來吃麵,我每年都是這樣做。」
黃山谷感到驚奇,問道:「你女兒死去多久了?」老婆婆答:「已經二十六年了。」山谷突然想到,自己今年正是二十六歲,昨天恰是自己的生日。遂再問她女兒在世的情形,家中境況如何。老婆婆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她生前喜歡讀書,信佛吃素,很是孝順,但不肯嫁人。並發願說求來世轉男身,做文學家。到二十六歲那年,女兒生病去世,死的時候,她說還要回來看我的。」山谷大驚,忙問:「她的閨房在哪裏?我可以看看嗎?」老婆婆手指著一間舊房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去看吧。」
山谷走進房裏,環顧四周,臥床桌椅,倍感親切。只見靠牆有一個大櫃,依然緊鎖。山谷問老婆婆:「那裏面是甚麼?」「全是我女兒生前看過的書。」老婆婆邊擦淚邊回答。「我……可以打開看看嗎?」老人家說:「鎖匙不知女兒放哪裏去了,我一直無法打開。」山谷心中琢磨了一下,忽然記起鎖匙的位置,便告訴老婆婆,徑直找出鎖匙。打開書櫃,發現裏面許多書稿。細閱之下,山谷如墮雲霧──原來他每次應試的文章,竟然全在這裏,而且一字不差!
山谷沉思良久,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前生曾是女兒身。此地是他前生的老家,老婆婆便是他前生之母,如今這個家只剩老母一人。於是山谷跪拜在地,匍匐老人腳前,含淚稱娘親,說自己就是她的女兒轉世。母女隔世相認,自然悲喜交集。
黃山谷回州衙後,迅速帶人來迎接老母同往,奉母至孝,如同親娘,終身奉養。
我看到這個故事十分感慨,古人並非我們想像的愚昧。凡事也要有證據才能確認,所以黃庭堅就按著記憶找到了那位女子的家,找到了前世的母親,才完整解釋了自己的經歷。如今有的相信超自然現象的科學家證明輪迴,也是用這種方法,去實地考察,將往生人的記憶作為線索,能夠記憶並完整描述前世事蹟的,才算是完整的輪迴實例,從而得出輪迴是真實存在的結論。
佛印和尚與北宋文學家蘇東坡的故事
在古代,曾有人比較完整的記述了輪迴的前生後世、因果和結局的主線,給人類文化中留下參考事例。其中佛印和尚與蘇東坡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據說有位五戒和尚,他一目失明,還有一師兄叫明悟,五戒因為一念之差,同女子紅蓮有了苟且之事,結果事情被明悟和尚看破,五戒羞愧難當,便坐化投胎去了。明悟已經預見五戒下一世可能謗佛謗僧,這樣就永無出頭之日了,於是他也坐化,緊追五戒投胎而去。到了這一世,五戒投胎成了蘇東坡,明悟就是蘇東坡的好朋友佛印和尚。蘇東坡剛開始時不信佛法,醉心功名,但佛印一直不離不棄地追隨左右,苦心勸化點悟於他。自身的親身遭遇,加上佛印的不斷勸化點悟,蘇東坡終於醒悟,不但深信因果輪迴之說,而且崇信佛法,潛心修煉。
北宋黃庭堅和蘇東坡的輪迴故事 【明慧網】 https://bit.ly/3yJNHi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