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了天下,百姓安寧,立下皇帝稱號,於是下詔書於丞相隗狀、王綰,依法糾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確起來,統一起來”。

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

秦始皇詔書:秦詔版詔量金文雜拓(共9張圖片)|史賜書法字帖


再臨秦詔版!秦始皇詔書:秦詔版詔量金文雜拓(共9張圖片)|史賜書法字帖 https://bit.ly/3fRQm3c
釋文: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書證:    
史記始皇本紀:「二十八年,丞相隗林、丞相王綰等,議於海上。」諸本皆作山林之「林。」。開皇二年五月,長安民掘得秦時鐵稱權,旁有銅塗鐫銘二所。其一所曰:「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凡四十字。其一所曰:「元年,制詔丞相斯、去疾,法度量,盡始皇帝為之,皆有刻辭焉。今襲號而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刻此詔□左,使毋疑。」凡五十八字,一字磨滅,見有五十七字,了了分明。其書兼為古隸。余被敕寫讀之,與內史令李德林對,見此稱權,今在官庫;其「丞相狀」字,乃為狀貌之「狀」,爿旁作犬;則知俗作「隗林」,非也,當為「隗狀」耳。
秦代書法之詔版、權量賞析
秦始皇詔書:秦詔版詔量金文雜拓(共9張圖片)|史賜書法字帖 https://bit.ly/3fRQm3c
2020/11/27 來源:往事如風87
首先,什麼是權、量、詔版?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國家剛剛統一,全國各地的文字都不統一,大家交換文件、訂立契約、傳遞文書都成問題,於是秦政府讓李斯等人書寫制訂了標準的小篆體文字,所謂「書同文」,大家以後寫字都按這個標準來寫。這當然很重要,目前我們學習的《說文解字》中的文字,大都是在這個歷史時期定下來樣子的。但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情是,政府和民眾在買賣貨物,分發糧食時,用來秤量重量和用來稱量體積的「衡器」標準不一,這是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於是,秦政府頒布詔書,統一度、量、衡。
「秦詔版」為長方形,長10.8厘米,寬6.8厘米,厚0.4厘米,重0.15千克,它的四角鑽有四個小孔,是供人們將其固定時釘釘子用的,銅質青色,鑄造於秦始皇(贏政)執政時期。其正面是以秦小篆鑄成的,字體大小0.9厘米,豎五行、橫八行、上下、左右結構整齊,陰文書刻40字,即「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府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大致意思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了天下,百姓安寧,立下皇帝稱號,於是下詔書於丞相隗狀、王綰,依法糾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確起來,統一起來」這些文字詔書下放是隨同權、量一起下發的,而統一過的「權」與「量」上也同樣刻上了相同的內容。
這些詔書是傳達到各級的法令,於是,刻在青銅上便於流轉、懸掛,詔書形狀如下:
秦始皇統一中國,李斯為丞相,進行了統一全國文字的工作,變大篆為小篆,結束了「文字異形」的狀況。通過詔版這種形式,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文字書寫的範本。因此,在書法上,秦詔版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尤其對後世的書法創作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秦兩詔銅斤權 西安秦始皇陵墓出土 陝西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藏
相傳秦詔最初為李斯所書,不過設想一下全國那數不清的權量,上面的銘文當然不可能出於一人之手。加上官吏們對下級的意識決不如對天子那樣恭敬,所以與《泰山石刻》相反,秦詔銘文中雖然也有嚴肅、工整的,但大多數縱有行,橫無格,字體大小不一,錯落有致,生動自然。更有率意者,出於民工手中,或缺筆少畫,或任意簡化,雖不合法度,卻給人們以天真、稚拙的美感。
秦始皇詔書:秦詔版詔量金文雜拓(共9張圖片)|史賜書法字帖 https://bit.ly/3fRQm3c


別樣的秦篆:《秦詔版》賞析

別樣的秦篆:《秦詔版》賞析
別樣的秦篆:《秦詔版》賞析 https://bit.ly/3rD670z
公元前二二一年,統一中國後的秦始皇任命李斯為丞相併開展了統一各地文字的工作,省減大篆,汲取或揚棄各種異形文字,以秦篆為根基,創建了小篆法度,結束了「文字異形」的狀況。同時,為了進一步鞏固中央集權統治和發展經濟,又採取了統一度量衡等一系列的重要改革措施。
為了廣布法令,昭告天下 ,秦始皇用當時的最高法令形式——「詔書」頒發了秦國的度量衡制度,廢除其他各國的度量衡制度,於是就有了《秦詔版》。
《秦詔版》多以小篆文字直接鑿刻或在澆鑄在權、量(權即秤錘,量即升、斗)之上,更多地則製成一片薄薄的「詔版」頒發各地使用。
詔書全文如下:「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
這種詔版形制,同時還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文字書寫的範本。因此,在書法的發展演變歷史上,《秦詔版》還具有非常重要的書法價值,尤其對後世的書法創作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秦詔版》中的書法,有部分作品嚴肅、工整的,但多數縱有行,橫無格,字體大小不一,錯落有致,生動自然,也有較為率意者時有缺筆少畫,任意減省的情況,有專家疑其出於民間書工。這些作品雖然有不合法度的情況,不過整體上卻能夠給人們以天真、稚拙的美感。
別樣的秦篆:《秦詔版》賞析
別樣的秦篆:《秦詔版》賞析
這件「秦詔版」為長方形,長10.8厘米,寬6.8厘米,厚0.4厘米,重0.15千克,它的四角鑽有四個小孔,是供人們將其固定時釘釘子用的,銅質青色,鑄造於秦始皇(贏政)執政時期。其正面是以秦小篆鑄成的,字體大小0.9厘米,豎五行、橫八行、上下、左右結構整齊,陰文書刻40字。
【一】別樣的秦篆
《秦詔版》因製作時間緊迫,大都是匆匆鑿就,故文字大小錯落,筆法瘦勁,極具跌宕生動之致。為後世學者展開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境界。
《秦詔版》字型仍是篆書,然而為了書刻快捷,已完全沒有了標準小篆的圓潤之意,代之以大量的方筆。其書法通篇規整,而單字欹正多姿、大小隨意,筆畫之間則多呈平行態勢。更有率意者,出於一般官吏之手,或缺筆少畫,或任意簡化,雖不合法度,卻給人們以天真的美感。
由於《秦詔版》上的文字經過反覆傳刻和大量的製作,漸漸變得粗糙起來,筆畫也疏略了許多,有些到最後已完全變成了後世的隸書字體,故也有人把《秦詔版》的文字或其它類似的文字稱之為「秦隸」。清人馮班在《鈍吟書要》中說:「秦權上字,秦之隸書,乃篆之捷也。」
別樣的秦篆:《秦詔版》賞析 https://bit.ly/3rD670z

別樣的秦篆:《秦詔版》賞析


始皇廿六年鐵權,秦代衡器。文登市苘山鄉新權村出土。鐵權略呈饅頭形,平底,頂有半圓鈕,腹鑲銅詔版。詔版橫11.1厘米,豎8.6厘米,邊沿殘缺不甚整齊。上刻秦始皇詔文:“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立號為皇帝。乃詔承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9行,40字,陰刻篆書。權通高19.4厘米,腹圍80厘米,底徑25厘米,重22.257千克。這是已知最重的秦鐵權。現藏煙臺市博物館。


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

秦詔陶量
口徑20.5,底徑17.7,高9.3,厚1厘米。泥質灰陶。平口,直壁略收,平底,口沿下有一周弦紋。腹部有篆書印文二十行四十字:“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內底戳印“騶”字兩個,口沿戳以“馬”字。
秦詔陶量_山東博物館 https://bit.ly/3Chesf5


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


秦詔版銘文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結束了戰國時期的混亂政局後,為了鞏固中央集權統治和發展經濟,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統一度量衡就是他的一項重要改革。他用當時的最高法令形式——“詔書”頒布秦國的度量衡制度,廢除其他各國的度量衡制度。詔書全文是:“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見圖) 這篇詔書或在權、量(權即秤錘,量即升、鬥)上直接鑿刻,或直接澆鑄於權,量之上,更多地則製成一片薄薄的“詔版”頒發各地使用,這就是《秦詔版》。

亦稱“秦量詔版”。青銅製。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度量衡詔書,有的刻秦二世元年同類詔書,或二詔合刻。
秦詔版是無論在史學還是書法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秦始皇統一中國,李斯為丞相,進行了統一全國文字的工作,變大篆為小篆,結束了“文字異形”的狀況。相傳,李斯手書了秦代金石刻文,金刻有權量詔版,石刻有嶧山、泰山、琅琊山、芝罘、碣石、會稽六處刻石。詔版為自由體,主要是為了實用,寫法草率,筆劃方正,行款錯落,該詔版文筆劃方折是因為刀刻所致。文字仍屬篆書範疇。
秦始皇二十六年詔釋文: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秦詔版》,青銅刻。古時帝王下詔書,將詔書內容刻在金屬版上稱為“詔版”。可以存垂久遠。秦詔版刻字,風格大體近於東巡刻石,但因金屬的堅硬性質,鐫刻時曲圓婉通的筆調已經走樣,不及石刻、木刻那樣流暢,但仍不失為學習秦篆的珍貴資料。----《古代碑帖鑑賞》
鎮原縣博物館收藏的秦代“銅詔版”,1996年9月經國家文物局專家楊伯達一行8人組成的鑑定小組鑑定,認定為“秦詔版”屬國家一級文物。同時正式命名為“二十六年銅詔版”(簡稱“秦詔版”)。“秦詔版”為長方形,長10.8釐米,寬6.8釐米,厚0.4釐米,重0.15千克,它的四角鑽有四個小孔,是供人們將其固定時釘釘子用的,銅質青色,鑄造於秦始皇執政時期。其正面是以秦小篆鑄成的,字體大小0.9釐米,豎五行、橫八行、上下、左右結構整齊,陰文書刻40字,即“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其大意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了天下,百姓安寧,立下皇帝稱號,於是下詔書於丞相隗狀、王綰,依法糾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確起來,統一起來”。
鎮原縣博物館收藏的秦詔版
鎮原縣博物館收藏的秦詔版
政治制度
秦始皇
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大帝國——秦朝,從而奠定了中國長期統一的基礎。雖然它在歷史上僅存在了15年,但這個短暫的王朝對此後中國數千年的帝制社會卻有極其深刻的影響。所謂“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自秦以後,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之制也”(《中國歷史資料》),是為後世公認的定論。秦始皇的許多經濟、文化等政策無疑是進步的,在各地區、各民族得到了廣泛交流。這對中華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其主要經濟政策是以秦國的圓形方孔錢通行全國。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修築長城,開挖靈渠,引水灌溉,還有“令黔首(民)自實田”(《中國通史》),在全國實行土地私有制,按畝徵税。其主要的文化政策是先以小篆,後以隸書作為標準字體統一文字。“秦詔版”就是秦始皇為了落實好經濟政策中的統一度量衡而頒發的文告,命丞相將其鑄於“銅詔版”上,吩咐丞相把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原來不一致的度量衡用統一的標準明確起來。這一舉措,對在當時剛剛建立的統一的多民族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有着積極的意義。
經濟文化
陝西咸陽出土的 秦詔版
陝西咸陽出土的 秦詔版(5張)
“秦詔版”的收藏是意外發現的。1976年在縣農副公司收購門市部,由愛好文物的縣文化館幹部張明華髮現並交館收藏,當時以廢銅收購,價值只有0.80元。1995年10月,甘肅省文物鑑定委員會董彥文、吳怡如、趙子祥等一行8人鑑定,認為屬國家一級文物。1996年經國家文物專家鑑定後,正式命名為“秦詔版”。這對進一步研究秦時屬於北地郡的鎮原縣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依據。同時,為我國館藏文物增添了稀世之寶
秦詔版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rDa0CL


單育辰:始皇廿六年詔書“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補論-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https://bit.ly/3CIFVrA
〈始皇廿六年詔書 〉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所頒佈的一條的詔書,歷代多有著錄,現今也常有實物出土。[1]其文如下:
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 「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此銘文雖然短小,卻蘊含了不少史事。早在隋代,顏之推已依此解決了《史記》中的文字訛誤,《顏氏家訓·書證》云: 「《史記·始皇本紀》:『二十八年,丞相隗林、丞相王綰等,議於海上。』諸本皆作山林之『林』。開皇二年五月,長安民掘得秦時鐵稱權,旁有銅塗鐫銘二所……其『丞相狀』字,乃為狀貌之『狀』,爿旁作犬;則知俗作『隗林』,非也,當為『隗狀』耳。」[2]詔文中的「皇帝」、「黔首」,前人也多已指出可與《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秦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 」及「更名民曰黔首」相印證。
但其中「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一句應如何理解,長期以來,卻一直眾說紛紜。依筆者所見,近來專文對「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進行釋讀的有以下四種:
(一)是駢宇騫先生斷為「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並根據湖南湘潭新發現的北宋嘉祐元年銅則的銘文「銅則重壹伯(百)斤·黃字型大小」,[3]對〈始皇廿六年詔書〉中的「則」有新的認識。他說:「由此我想到始皇廿六年詔書中的『則』,應當就是銅則之『則』,是標準權器的名稱。『法度量則』,就是『法度量權』(或『法度量衡』)。」 [4]
(二)是孫常敘先生斷為「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他說:「『法度量則不壹』的『則』是實詞……是器樣或樣器——標準器,有標準的意思。那麼,『法度量』就成了『則』的定語。」[5]
(三)是張文質先生斷為「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並解釋說:「『則』字為假設連詞……法字是度和量的定語,析言之即法度和法量」。[6]
(四)是王輝先生斷為 「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 」,其說為:「『法』本應作動詞理解,意為效法 ……『則』用作名詞,所謂 『法則度量』,就是(提)供天下效法、參照的度量衡標準器。」[7]
至於在文章中捎帶對「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釋讀的,為數甚多,且歧異頗大,但其論證多隻一言兩語,我們將要對上揭四種說法的批評基本適用於它們,為節省篇幅,這裏就不具引了。[8]
我們認為(三)、(四)兩說從語法和語言習慣上看明顯是有問題的。孫常敘先生在其文中已駁議到:「如果把『法』理解為『法定的』,則與始皇詔『不壹』相抵觸,因為既是法定的就不能不一。如果把它看作動詞,則『法度量』動賓關係只說一事,與『盡始皇帝為之』相矛盾。」其言甚是。這裏我們再補充一點意見:(三)的問題還在於古代從無在「度、量」這些衡制前用「法」做定語之例(古書常見的「法度」乃兩個近義名詞組成的並列結構);(四)把「法」理解為「效法」,於其前又補充了「提供」一詞,更難免有增字解經之嫌。
相比起來,(一)、(二)兩說缺陷較少,但駢、孫兩位先生的釋讀也是互有得失。依我們的理解,「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若嚴格標點的話,應為:「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其中「法、度、量、則」是四個為並列關係的名詞,下面結合(一)、(二)兩說做一些具體解釋:
詔文中的「法」,孫常敘先生認為是名詞,甚是,但他解釋「法」的意義為:「這個『法』就是《管子·七法篇》 『尺寸也,繩墨也,規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謂之法 』的『法』,是指計量器說的。」我們於此有不同意見,說詳下。詔文中的「度」和「量」在典籍中常用為名詞,此處無需多談。詔文中的「則」,駢宇騫先生與孫常敘先生認為也是名詞,但二位先生的解釋尚有差異。駢宇騫先生把「則」理解為「標準權器的名稱」,與「法」、「量」、「則」為並列關係;[9]而孫先生把「則」理解為「準則」,「法」、「度」、「量」三個字是「則」的定語,認為「法度量則」即「法」、「度」、「量」的「標準器」、「標準」。我們認為,駢宇騫先生把「則」理解成與「法」、「度」、「量」為並列關係的說法是正確的,因為若按孫先生的理解,「法度量則」在古時應寫為「法度量之則」,是不大可能省略掉助詞「之」的。而尤可助成駢先生之說者,則為與〈秦始皇廿六年詔書〉處於同一時代的《荀子》,「法」、「則」、「度」、「量」四字常常連用,如:
(1) 《荀子·榮辱》:「循法則、度量、刑辟、圖籍,不知其義,謹守其數,慎不敢損益也。」
(2) 《荀子·儒效》:「志意定乎內,禮節修乎朝,法則度量正乎官,忠信愛利形乎下。」[10]
(3) 《荀子·富國》:「今亦以天下之顯諸侯誠義乎志意,加義乎法則度量,箸之以政事,案申重之以貴賤殺生,使襲然終始猶一也。」
其中的「法則度量」都是並列關係的名詞,即同於〈始皇廿六年詔書〉的「法度量則」。
其實與《荀子》、 〈始皇廿六年詔書 〉「法則度量」、「法度量則」文法及意義相近的詞例在古書中還有不少,現略加以徵引:
(4) 《國語·周語·單穆公諫景王鑄章》:「律度量衡於是乎生,小大器用於是乎出,故聖人慎之。」
(5) 《商君書·君臣》:「民眾而奸邪生,故立法制、為度量,以禁之。」
(6) 《韓非子·守道》:「今天下無一伯夷,而奸人不絕世,故立法度量。度量信則伯夷不失是,而盜蹠不得非。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
(7) 《史紀·秦始皇本紀》:「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8) 《史紀·秦始皇本紀》:「王者制事、立法、物 度、軌則,壹稟於六律,六律為萬事根本焉。」
(9) 《淮南子·主術訓》:「故法律度量者,人主之所以執下,釋之而不用,是猶無轡銜而馳也。」
(10) 《漢書·景帝紀》:「九月,詔曰:『法令度量,所以禁暴止邪也。』」
(11) 《三輔黃圖》卷一:「銷鋒鏑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人,立于宮門。坐高三丈,銘其後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一法律,同 度量。』」[11]
其中例(11)顯然是解釋例(7)「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的,且與〈始皇廿六年詔書〉文例極近。由此可以看出,駢宇騫先生把「法度量則」理解成四個為並列關係的名詞,是十分正確的,但其中的「則」並不一定非像他理解的那樣,要和北宋嘉祐元年銅則中的「則」對比,因為北宋銅則的「則」的用法偏晚,與秦代度量衡制度銜接不上;而「法」字也不見得要像孫常敘先生那樣認為是「計量器」,因從其所引的《管子·七法篇》「尺寸也,繩墨也,規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謂之法」的「法」來看,此處的「法」明顯指現代漢語裏「法則」意義的「法」,而非指計量之器。[12]由(4)—(11)諸例可以看出, 〈始皇廿六年詔書 〉「法、度、量、則 」的「法」和「則」,可以有廣義與狹義的兩種理解:廣義的理解即同於上揭各例的「法」,泛指秦帝國的所有的法律(「法」)、令則(「則」);狹義的理解可能僅指關於度量衡制度及與此制度相關的商品儲存、買賣等方面的法律(「法」)、令則(「則」)。
接下再看「不壹歉疑者」,「不壹歉疑者」是修飾前面的「法、度、量、則 」的,學者多把它標點為 「不壹、歉疑者」,這樣也不盡準確,如果嚴格施以標點的話,應為「不壹、歉、疑者 」,「不壹」指舊時各國的度量制度雜亂不齊一;「歉」,有一些學者讀為 「嫌」,認為其中的「嫌疑」是一個詞,其實從詔文絕大多數鑄、刻為「歉」來看,「歉」應用為本字,其義為缺少、不足[13];「疑」指可疑。這樣,整篇詔書可重新標點如下:
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把天下諸侯都兼併了,百姓非常安定,秦始皇設立其稱號為「皇帝」,於是對丞相隗狀、王綰下詔說:「法律、度、量、令則中有不壹齊、缺歉、可疑的,都明確統一起來。」 [14]
應該指出的是,史樹青、許青松二先生在〈秦始皇二十六年詔書及其大字詔版〉一文略帶解釋〈始皇廿六年詔書〉時說:「『法度量則』是指法律、度量等制度」,他們又把相關文句斷為「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並解釋為:「把全國不統一而混亂不清的法律、度量和各種制度都明確統一起來。」 [15]雖然其斷句尚不嚴格,但把詔書的「法」和「則」理解法律、制度與本文相類。楊寬先生在《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一書中把相關文句斷為「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並說:「〈瑯邪台刻石〉云:『端平法度,萬物之紀』,又云:『器械一量,同書文字。』可知此詔所謂『法度量則』、『法度』乃指法制,『量則』乃指度量衡器。此與上引十二金人銘文作『一法律,同度量』,用意相同,亦即〈秦史皇本紀〉所謂:『法令由一統』、『一法度衡石丈尺』。」[16]雖然其把「法度」和「量則」看成是兩個詞組,但大意也與本文類同。目前筆者覓得的,與我們結論大致相同的文章,僅此兩種。
單育辰:始皇廿六年詔書“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補論-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https://bit.ly/3CIFVrA


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

秦 廿六年詔橢量
朝代:秦
類別:銅器
功能:量器
質材:礦物/金屬/青銅
說明文:
橢圓形,有鋬柄。外壁有銘四十一字:「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一,歉疑者,皆明壹之」。記秦王政在位的第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統一了各國諸侯,百姓得到安寧,建立尊號為「皇帝」。於是詔示丞相隗狀與王綰制定標準的度量,使不統一、有疑問的、都能明確劃一。秦始皇廢封建,立郡縣,集權中央是奠定在制度統一的基礎上。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的措施,見證於秦始皇頒布的統一度量衡的詔書,鑄刻在大批製作的度量衡標準器上,秦量上即載此詔。《史記》記載秦始皇的丞
秦 廿六年詔橢量 < 精選圖像 < 故宮Open Data專區 https://bit.ly/3STk3Q8


秦始皇东巡 - Wikiwand

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

秦始皇东巡 - Wikiwand


秦詔版銘文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結束了戰國時期的混亂政局後,為了鞏固中央集權統治和發展經濟,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統一度量衡就是他的一項重要改革。他用當時的最高法令形式——“詔書”頒布秦國的度量衡制度,廢除其他各國的度量衡制度。詔書全文是:“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見圖) 這篇詔書或在權、量(權即秤錘,量即升、鬥)上直接鑿刻,或直接澆鑄於權,量之上,更多地則製成一片薄薄的“詔版”頒發各地使用,這就是《秦詔版》。

秦詔版銘文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有改革措施。統一度


秦篆即'小篆'/小篆,作為秦始皇制定推行的「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政策的一部分/秦篆修長圓挺的字型與風格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赵佗为什么没有回援秦国,在岭南自立为王,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_南海 https://bit.ly/48GlLeS
秦始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S2tdM4
【DSE中文範文】蘇洵《六國論》語譯及文章大意分析 AmazingTalker® https://bit.ly/41Ivsam
弊在賂秦 - Google 搜尋 https://bit.ly/3TOE1P4
大秦滅亡時還有近百萬大軍,為何他們不回援- 知乎 https://bit.ly/3TGWwFb
秦始皇真的有詔書給趙佗嗎? https://bit.ly/48lQpd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