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名稱。形體偏長,轉折方峭,由大篆演變而成,是秦代常見的字體,故稱之為「秦篆」。秦權量、秦金文是「秦篆」的代表書體。不過由於秦代統治時間很短,統一後又曾頒行統一後的文字「小篆」,故「秦篆」往往又泛指包含「小篆」的秦代書體。

真微印網_印學在線_www.sealbank.net_篆刻印學專業資料庫 - https://goo.gl/UEAB4l

2017-05-26_193522  


 

496579_0  File:XiaozhuanQinquan.jpg

秦篆是中國古代書法的一種,出自唐·張懷瓘《書斷》卷上中的記載
秦篆即'小篆'。唐·張懷瓘《書斷》卷上'小篆':"案,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皆同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清·劉熙載《藝概》卷五《書概》:"秦篆簡直,如《嶧山》、《琅琊台》等碑是也.
小篆,作為秦始皇制定推行的「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政策的一部分,以秦國本國的篆文為基礎,增損後代替了原先關東六國所使用的版本,由此統一了大篆這一字體的書寫形式。根據考古所得可知,遲至從戰國中後期,社會上流行著大篆和隸書兩種功能性質不同的字體--大篆主要用於經典書籍及金石銘文;而隸書主要用於官府的政令及日常的書信。因此,小篆是將大篆的各種寫法統一了的結果,它和隸書同時間流行於世。兩漢時的小篆字形趨於方直,筆法稍摻隸意,說明隸和篆兩種書體有相融合的趨勢。隸書後來在更大的範圍內流行與使用,於此或可見一端。而小篆本身,由於其字體本身的優美,被後世傳承下來,並被歷代的書法家所青睞。
小篆的制定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有感於各國文字的不一,實行「書同文」的政策,試圖統一篆文的書寫規範。這是中國第一次有系統地將文字標準化
因為是以秦國使用的書體為基礎,因此小篆又被稱為「秦篆」。
李斯與小篆
秦丞相李斯被稱為小篆的鼻祖
根據《史記·李斯列傳》的記述,丞相李斯為趙高所害被下獄囚禁後,曾試圖上書秦二世,文中反譏自己當政期間「更剋畫,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是一項罪名。由此推斷,李斯很可能直接參與了「書同文」的工作。復次,編撰於唐書法理論家張懷瓘的著作《書斷》,以及清代《康熙字典》也認為小篆者為秦相李斯所作。
於是後世往往把秦代器物上所刻畫的小篆,一律比附李斯手筆,其中比較可信的有《泰山刻石》。
小篆的推廣
小篆形體制定後,為了推廣到全國,李斯、趙高、胡毋敬等人以小篆作為編寫的標準用字,比較有名的例子有《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等。
此外,當時秦國官方的衡量度、皇帝的詔書、及紀念性質的刻石等都是用小篆來撰寫的。
小篆的風格
秦代時的小篆風貌,可由現存的《泰山刻石》、《瑯琊臺刻石》及權量銘文等遺物中得見之。小篆的筆劃較細 ,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稱;在字形上呈長方形,結構往往有左右對稱的現象,給人挺拔秀麗的感覺。
小篆的發展
漢代,小篆體化長為方,改變了秦篆修長圓挺的字型與風格
三國至隋,小篆字體變化又有異於漢,以《天發神讖碑》為代表。
唐代李陽冰創「鐵線篆」。
清代鄧石如則熔鑄秦漢兩代篆書為一體,形成了獨特風格,成為繼唐李陽冰之後的篆體書法傑出代表人物。
民國文化、政治名人吳稚暉,尤其專精於小篆。


 

1449468390-2466141870_nbrt022779200184brt022779200042brt022779200176brt022779200047brt022779200048brt022779200049brt022779200050ab080132images (23)art000652011320150301091828224255452015030109212586120946images (24)249778_1253519462yC1r249778_1253519462yC1r (1)images (25)  


 

高清:秦篆《嶧山碑》全文,值得收藏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Y9gn8Y

高清:秦篆《嶧山碑》全文,值得收藏
2017-04-13 由 食舊堂 發表于 歷史
啥都不說,臨習小篆的朋友都懂,直接福利,上圖:
作者相傳為秦相李斯
全文: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
嗣世稱王,討伐亂逆。
威動四極, 武義直方。
戎臣奉詔, 經時不久。
滅六暴強,廿有六年。
上薦高號,孝道顯明。
既獻泰成,乃降專惠。
親巡遠方,登於繹山。
群臣從者,咸思攸長。
追念亂世,分土建邦。
以開爭理,功戰日作。
流血於野, 自泰古始。
世無萬數,陀及五帝。
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
一家天下,兵不復起。
災害滅除,黔首康定。
利澤長久,群臣誦略。
刻此樂石,以著經紀。
皇帝日:「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
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
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
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請,制日可。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mm9a3rz.html

1b7b0006d6d183b38c351b7c0006c7e58ab069461b7d0006c61a8e1dcf611b7e0006c6115c225d6b1b7d0006c7b965bea4091b7c0006c9b308f80ce71b7f00027dd8c48a54871b7d0006c7a0fb4a4a56  


 

1b7c0006c9b308f80ce71b7f00027dd8c48a54871b7d0006c7a0fb4a4a56b21bb051f819861873021c1e4bed2e738ad4e6e7b3b7d0a20cf431adc40515d64b36acaf2fdd980d2fdda3cc7cd98d10161a5ade213fb80e7aec9016d01373f082025aaf29552824fbedab64024f1afd96dda144ad3459823ecc32600cf431adcaef84fa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有感於全國文字的繁雜和書體的不一,於是提出“書同文”,文字統一,書體統一。秦始皇命令擅長書法的李斯去做這項工作。因此小篆又被稱為“秦篆”。
另有一個原因是為了改變原先那種彎彎曲曲的筆劃線條,整理出一種筆劃勻整,便於書寫的新字體。
小篆的製定是中國第一次有系統的將文字的書體標準化的過程。
書體由來編輯
秦創小篆說
小篆又稱秦篆,是秦統一後經過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種通行書體。秦統一前由
秦權上刻製的小篆
秦權上刻製的小篆
於長期地域割據,“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書寫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現象十分嚴重。如“羊”就有二十多種寫法,給發展經濟和文化交流帶來極大不便。故在統一貨幣、車軌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時,又著力推行“書同行”政策。《說文解字·敘》記“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可見小篆係由籀文大篆沿革演變而成。李斯在籀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廢除異體,而創秦篆,統一了全國的文字。這種書體更趨簡化,線條園勻,字呈豎勢。是我國漢字的一大進步,也是漢字發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為後來楷、隸、行、草諸書的變革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鑄造在鐵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結字端莊,分行佈白工整,為小篆的精華和代表。其傳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殘部,僅存10字。另有《泰山》《瑯琊台》二石真跡拓片存世,《會稽》、《嶧山》後人摹刻本傳世,據傳上述刻石皆為李斯所書。
《琅玡刻石》
《琅玡刻石》
泰山記得石也稱封泰山碑,秦王政28年(公元前219年)始皇東巡泰山而立,丞相李斯所書。石高4尺,四面環刻文字,三面為始皇詔,一面為二世詔,內容主要是“頌秦德”。字體小篆,原殘石現存岱廟。其傳世拓本較多,其特點是筆劃圓潤,挺遒流暢,筆筆如鐵線;結體端莊嚴謹;字形稍長,造型健美;分行佈白體勢工整,為小篆之代表。唐李嗣真雲:“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絕妙。秦望諸山及皇帝玉璽,猶夫千均強弩,萬石洪鐘,豈徒學者之宗匠。亦是傳國之貴寶。”
嶧山刻石俗稱嶧山碑,為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登嶧山(山東鄒縣)所立,傳為丞相李斯所書,小篆。內容前為始皇詔,144字,自“皇帝曰”以下為二世詔,計79字,字略小。二世詔刻於公元前209年。其石久佚。現所見均為後摹寫,雖多失秦篆古厚的筆勢,但其筆劃清勁,圓轉宛通,對研究篆書藝術的演變有重要價值。秦詔版為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所作,記秦始皇的頒布詔內容。其筆劃勁遒,書風隨意自由,大小相同,隨勢生姿;字間行間,時疏時密,雖不齊整,前後成趣。
小篆為戰國文字說
著名學者、書法篆刻家徐無聞先生認為,在一個極為短促的秦王朝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創造出一種文字來的,一種文字的的形成要經過長期的過程的,秦始皇只是對戰國時期就已形成的小篆進行加工、整理和推廣而已。[4]
概論
鄧石如小篆
鄧石如小篆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一之字體,居書史轉變之關鍵。
秦代刻石保存小篆書跡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諸石最為重要,琅邪台、泰山原石及拓本殘存,石權始皇廿六年詔則最能見其真相。
發展
周朝自平王於公元前770年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後,五百餘年,經歷了諸侯兼併的春秋時期和七國爭霸的戰國時期;在語言文字方面,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據史料記載,當時“寶”的寫法,就有194種形態。“眉”字的寫法有104種,“壽”字的寫法,也有百種以上。有的字體柔婉流動、疏密誇張,有的體勢縱長,有的結構狂怪。這雖對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但對思想交流帶來了不便。
代表作品
《碣石頌》
《碣石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為了有利於統治,在文字上進行了改革,實行“書同文字”的政策,“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秦文是沿襲西周的文化傳統,在“ 金文 ”、“籀文”(大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後人又用“小篆”稱之,以與“大篆”區別。
《嶧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東巡峰山(山東嶧縣境)時刻立的第一塊石刻。《泰山刻石》,是在此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刻立。
《瑯琊刻石》(山東膠南)、《芝罘刻石》,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於芝罘山(山東煙台市西北)刻立。
《碣石頌》,是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東巡至碣石(今河北昌黎縣西北)所立。
《會稽刻石》,是始
《會稽刻石》
《會稽刻石》
皇三十六年(前210年)第五次巡行登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東南)所刻。這些刻石都是標準的小篆書體,相傳為丞相李斯所寫。
《嶧山刻石》,是秦篆(即小篆)的代表之作。字的點劃均為線條,粗細一致,圓起圓收。字體端莊嚴謹,有實有虛,疏密得當,從容平和且勁健有力。有人評之為“畫如鐵石,千鈞強弩”。字的結構上緊下松,垂腳拉長,有居高臨下的儼然之態,似乎讀者須仰視而觀。在章法上行列整齊,規矩和諧。這種整齊化一的風格與秦朝政治理想是一致的。秦刻石在總體上從容、儼然、強健有力的藝術風範與當時秦王朝的時代精神是相統一的。
殷商人的甲骨文刻辭,企圖用以溝通人與神的信息,獲得神秘世界的心理感應。商周人在青銅器上鑄刻銘文在於祭祀神靈,記錄事件或顯示富有或權威。秦始皇刻石,將其立於名山之巔,則是用以炫耀他統一六國的功業,作為帝王的威嚴、自信與長治天下的意願。然而在秦刻石這一精神目的實現的過程中,同時也創立了一種可以使書法更長久留存的形式,開拓了一個新的藝術天地。中國書法藝術的兩大系統,一為碑系,一為帖系。秦刻石則是在此前石鼓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碑系開山之作。
《嶧山刻石》原石毀於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唐《封演聞見記》雲:此碑後被拓跋燾登嶧山時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邇,碑雖倒,慕名前來摹拓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仍絡繹不絕。當地官民因常疲於送往迎來,便聚薪碑下,將其焚毀,從此殘損不堪,不可摹拓。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見到的是根據五代南唐徐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現藏在西安碑林裡。在李斯之後,唐代李陽冰、五代[2] 徐鉉、清代鄧石如,近人吳昌碩等都以篆書為長。秦代小篆文字資料流傳下來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以及無數秦量、秦權、詔版。東漢時許慎作《說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產生年代雖然不早,數量卻很大,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橋樑。
風格特徵
秦代時的小篆風貌,可由現存的《泰山刻石》、《瑯琊台刻石》及權量銘文等遺物中得見之。小篆的筆劃較細,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稱;在字形上呈長方形,結構往往有左右對稱的現象,給人挺拔秀麗的感覺。
臨寫方法編輯
用筆
楊怡孫篆書
楊怡孫篆書
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說:“篆尚婉而通”,這五個字可以說是篆書用筆的度世金針,警世名言。“婉”和“通”雖僅二字,卻準確揭示出對篆書用筆的基本筆勢和篆書筆劃質量的要求。因此,臨習篆書寫應以中鋒為主,中鋒立骨,中鋒才能使筆劃圓實勁健,運筆應流暢,此乃正宗古法、風格神采所繫。否則,極易寫得板滯,要打破其板滯,用筆的虛靈是其關鍵。篆書的捉筆須掌虛而指實,運筆講求中含內斂、流暢通達,筆力藏於筆劃之中,使氣息浩浩然、綿綿然而首尾貫通。
清人朱和羹認為:“筆不虛,則欠圓脫,妙在能合,神在能離,離合之間,神妙出焉。此虛實兼到之謂也”,可謂得其三昧。一般說來,實筆,指用筆較為重而遲緩且墨濃;虛筆,指用筆較輕而急速且墨幹。用筆要虛實互出、潤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書的筆劃(線條)節奏鮮明,韻律生動,行氣貫通。故而,書篆宜虛實相生、潤燥結合,宜圓轉澀進,澀而通暢,才能使線條渾厚、通暢而又古拙、虛靈,從而表現出圓通勁健的力度來,形成毛、澀、松、暢的藝術效果。此外,在臨摹過程中還要注意線條粗細穿插和變化,切不可一味求均求勻。
當然,我們在臨習篆書的初級階段,首先要把篆書的字形和筆順搞清,不要以為其簡單而被忽視。到熟練之後,就可把注意力轉向用筆,關注用筆的骨力、虛實、疾澀、潤燥等細節,從而使臨習走向更高級階段,最終完成從形質向神采的過度。
結字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小篆成為官方統一的文字。小篆體勢修長,講究對稱,筆劃停勻,用筆起收不露痕跡,體態端莊而妍美。
自秦以後,歷代的書法家大都把秦篆奉為圭臬,取修長的縱勢為體貌。唐代李陽冰為篆書者楷模。自唐而下,南唐有徐鉉,宋代有張謙仲、喻湍石均為其時的篆書大家。元代有趙孟頫、吾衍、周伯琦、吳叡,各以篆書擅名一時。明代徐霖則飲譽當代。降至清中葉後,王澍、丁敬、錢坫、洪亮吉、孫星衍、莫友芝、楊沂孫,乃至近代羅振玉、章炳麟、王褆一脈,皆規模“二李”(李斯、李陽冰) ——起筆藏鋒斂毫,行筆中鋒,收筆多垂露,筆劃停勻,講究對稱,字型方整,結體疏鬆古拙。這些篆書名家或師《石鼓》、或參鐘鼎籀書,雖然評者譽稱其篆書“遠接前秦”、“情參鐘鼎”,然而,大致工致多於神情——用筆、結字均未能突破前賢的藩籬。
蕭退庵老人認為小篆“必須能寫得方,寫得扁,方是好手”,可謂一語道破了篆書的結字特徵。因此,在習篆時,應以方楷一字半為為宜。以我個人的體會,將篆書寫扁寫方也並非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這首先要練就過硬的手上功夫,並且要多從漢碑篆額的篆書上去感悟。同時,在臨習書篆時,必須以“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能容針”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結字達到疏至不可再疏、密至不可再密,以疏為風神,以密為老氣,這樣就能想方就方,想圓就圓,要長就長,要扁就扁,隨心所欲,無所不宜了。另外,還要考慮字形的取勢。一般來說,取勢是字形生動與否的重要一環。就篆書字勢而言,應該追求端莊雅正,字形的高度比例以及字形與垂腳長度的比例,一定要符合一定的適度。如此於展縱間兼取橫向之勢,便能於一字之內、字字之間,得舒展跌宕而又顧盼之情。再結合以中鋒用筆為主,偏鋒、側鋒並用,收筆多側鋒,懸針、垂露兼融,筆劃間注意搭接的裝飾意味諸方面,兼工帶寫,篆書 “取勢” 、“具情”的新面就能表現出來。 


李 斯
李斯。上蔡人。與韓非。俱事荀卿。而才不及非。斯入秦為客卿。及韓非使秦。秦王與語。大悅。李斯懼其寵。譖之下獄。非欲自陳。不得見。竟死。秦并天下。斯為丞相。始皇三十四年。斯請諸有文學詩書百家語者蠲除之。令到滿三十日弗去。黥為城旦。始皇可其議。收去詩書百家之語。以愚百姓。使天下無以古非今。始皇不三年死。二世乃使趙高案治李斯謀反狀。榜掠千餘。不勝痛。自誣服。然自負有功。實無反心。從獄中上書。趙高棄去不奏。曰。囚安得上書。遂具斯五刑。論腰斬。斯謂其子曰。吾欲與汝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父子相哭。夷三族。(李斯列傳)
李斯是戰國時上蔡人(今河南省汝南縣北),個性殘虐忌刻,原和韓國公子韓非,同學於荀卿門下,但才學不及韓非。李斯當秦國客卿時,適值韓非出使秦國,秦王和韓非談論政事,對其才能大為讚賞,李斯惟恐韓非得秦王寵用,心懷忌妒,便捏造罪狀,陷害韓非入獄,韓非想要申辯,但被李斯制止,不得見秦王,李斯又派人暗中送毒藥使韓非自殺,結果竟然死在獄中。
秦國併吞天下,任用李斯為丞相,到秦始皇三十四年時,李斯奏請秦王說:「天下藏有詩書百家語錄的,一概下令燒毀除去,令下三十日,若不燒除,罰刺面塗墨,終身作伺守寇虜,建築長城的苦役。若相對談論詩書的,斬首於市,引古非今的,誅殺親族,官吏見知不舉發的與之同罪。」始皇許可他的建議,於是收繳詩書百家之語,以愚弄百姓,使天下不能有考古鑑今的典籍可憑。時過三年,始皇去逝,李斯和宦官趙高偽造始皇遺詔,殺始皇長子,立次子胡亥即位,是為二世,這時趙高忌恨李斯權勢,誣告李斯謀反罪狀,秦二世命趙高案治,李斯受笞打捶擊千餘次,不勝痛苦,只得誣服,但自負對朝廷有功,確實無謀反之心,從獄中上書自陳前功,請二世明察赦免,趙高將書棄置不奏並說:「囚犯那能上書。」於是判處李斯五刑罪,受腰斬於咸陽市。李斯臨死,對其子說:「我想同你再像往日一樣,牽著黃狗走出上蔡東門,追逐狡兔,已不可得了。」父子相抱痛哭,並誅滅三族。

dbb44aed2e738bd49c8465c3a18b87d6267ff99f7c1ed21b0ef41bd54760398856da81cb39db3d9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