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夜間作戰能力 空軍深夜宣布恢復「跨子夜」實戰化飛行訓練 - 自由軍武頻道

「不對稱作戰」是指兩軍在勢力懸殊的狀態下,弱勢一方無所不用其「不對稱作戰」是指兩軍在勢力懸殊的狀態下,弱勢一方無所不用其

強化夜間作戰能力 空軍深夜宣布恢復「跨子夜」實戰化飛行訓練 - 自由軍武頻道


芬蘭打造全民國防 推動射擊成新國民運動
芬蘭鼓勵民眾投入全民國防,宣佈將增設約300座射擊場,希望射擊運動能像足球或者冰上曲棍球一樣,成為芬蘭的國民運動。圖為參加北約演習的芬蘭士兵。(美聯社)
芬蘭打造全民國防 推動射擊成新國民運動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2bfK6
2024/02/20 21:59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烏俄戰爭令北歐國家升高對俄羅斯威脅的警覺,才剛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芬蘭,為了鼓勵民眾投入全民國防,宣佈將增設約300座射擊場,希望射擊運動能像足球或者冰上曲棍球一樣,成為芬蘭的國民運動。
英國《衛報》、《電訊報》19日報導,雖然芬蘭實施義務役,18歲到60歲男性依法都須服6到12個月兵役,但是政府希望透過增設射擊場,讓民眾完成兵役後仍能維持其武器使用技能。
芬蘭執政黨「國家聯合黨(National Coalition Party)」國會議員、國防委員會主席科普拉(Jukka Kopra)向英國《衛報》表示,「現任政府的目標是要將芬蘭射擊場數量,從目前的大約600到700座,增加到1000座,這是因為民眾具備並且發展自己的射擊技能,有益於我們的國防模式」。
這個北歐國家與俄羅斯相鄰的邊界長達1330公里,俄國入侵烏克蘭後,芬蘭教導後備役和一般民眾國防技能的自願訓練課程,參加人數倍增,同時,芬蘭申請擁槍許可的人數也大幅提高。
提供國防訓練課程的「芬蘭國防訓練協會(MPK)」去年進行的訓練課程時數總計11萬6000天,比過幾年的約5萬天顯著增加。協會執行長萊特薩洛(Antti Lehtisalo)說,芬蘭人對保家衛國有強烈熱忱,完成訓練課程後,需要在射擊場練習技能。
國防部發言人表示,該部計畫「維護芬蘭射擊場的活動,並且提倡建立新的射擊場」,政府將簡化射擊場的環境許可和立法程序,「將聚焦在全國設立數量充足的步槍和戰術練習場」。芬蘭右翼政府為了提高全民國防,去年7月還開放糖尿病患也可從軍,同時擴大女性志願從軍的人數。
芬蘭打造全民國防 推動射擊成新國民運動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2bfK6

「不對稱作戰」是指兩軍在勢力懸殊的狀態下,弱勢一方無所不用其


7成台灣人民願意為保衛台灣而堅持戰鬥-若台灣遭中國入侵,大約有70%的人會留下來抵抗,20%會離開台灣,10%的人會投降 https://bit.ly/462tN01

二次大戰的梟雄武器坦克,在烏俄戰爭抵不過廉價的步兵輕型肩射武器與無人機投彈,完全翻轉戰爭形勢!
https://www.facebook.com/ng4lirder3sd0larny4/videos/1064284047925519/?mibextid=zDhOQc


超限戰,為中國軍旅作家喬良和前中國空軍大校王湘穗,在其所著同名書籍中所提出之概念[1]。在911事件(2001年)發生前兩年半(1999年)便作出預測(但湯姆·克蘭西1994年在著作「美日開戰」下冊,結尾描述到日航佐藤機長駕駛波音747衝撞美國國會大廈,或給予賓拉登恐攻集團在911以民航機攻擊美國金融中心的靈感)。據其論述,超限戰有別於傳統戰爭,為新型戰爭手段,是以一切手段,超越傳統戰爭手段範圍的新型戰爭形式。它包括了傳統的戰爭手段,同時也包括了貿易戰、新恐怖主義及生態戰。
超限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vXDFS
概論
超限戰可以透過不流血手段達到傳統戰爭可以、甚至不可能達到的效果,乃立足於現代暴力衝突的演變與現代經濟、文化、科技領域的高速發展。強調技術在未來戰爭中的地位,同時亦提出軍事思想仍是現代軍隊的重要組成。《超限戰》一書立足於美國在越戰後的歷次戰爭,特別是波斯灣戰爭與科索沃戰爭,並且與網路攻擊、亞洲金融風暴、國際極端恐怖主義相結合,認為未來的戰爭將無處不在,包括金融、貿易、網路駭客、媒體與國際法等範圍,何時何地都將是戰場。[2][3]
華盛頓郵報將其稱為40年來中國在西方影響最大的兵書之一,西點軍校作為推薦讀物[4][需要第三方來源],義大利步軍總監米尼上將稱其為當代軍事名著。台灣學者,優勢戰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劉振志[5]評論為「以中國共產黨的背景,加上中國固有的軍事文化,益之以轉化過了的辯證法,攪拌上幾十年的戰爭冶煉,才造就了《超限戰》的思想溫床。」
超限戰與反超限戰
2016年8月,喬良推出17年後的新修訂版「超限戰與反超限戰」,除了原本內容外還擴增了十多年來國際新發展的整理和新理論。喬良指出戰爭「泛化」是未來必然的結局,網路戰、資源戰、媒體戰、金融戰、文化戰,這些領域都將是未來激烈白熱的戰場,戰爭已經遠遠超出穿軍裝的軍人和飛機大砲的範圍,中國必須將所有的領域都軍事化看待,[6]並接受大量不穿軍裝的非軍事人才是超限與反超限的關鍵,政府必須儘快介入所有的無形戰爭領域預做準備。同時也提到其實超限戰對於中國共產黨並不是陌生的新名詞,在國共內戰當時並沒有這名詞,但已運用很多超限戰概念雛形,去對抗蔣介石的傳統軍服戰爭
超限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vXDFS


不對稱作戰,說得比唱得好聽!
作者 黃怡
2022-08-28
中國天津工藝設計院延安文藝公社的作品。這幅1967年鼓吹愛國主義的作品,頗值得目前處於國防困境的台灣人參考。抗敵需要萬眾一心。
不對稱作戰,說得比唱得好聽! | 黃怡 / 時間的秘密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B6Ahi8
阿扁前總統上節目談蔡總統要全黨挺堅事件,說她為了勝選「賭很大」。這是個有趣的說法,也符合現狀,只不過蔡總統的算盤,後來被綠營同志取消了,理由是「不希望選舉失焦」,結束一場鬧劇。
政客與政治家的一線之隔,便在於政客的賭性比政治家的賭性大。政治家為了力圖國人生存與福利,面對不可知的橫逆,有時候也必須下賭注,例如英國邱吉爾首相號召國人團結抵抗納粹,當時德國軍力遠勝英國;或是伊拉克海珊總統決定開打1990年的海灣戰爭,併吞有主權爭議的科威特,而對上當時想要全面掌控中東局勢的美國,被後人形容為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甚至有些闡釋所謂「不對稱作戰」(asymmetrical warfare)的著作,將此役舉為經典案例。
如果說邱吉爾是「政治家」,海珊當然也是。至於說海珊是不是「政客」,要看他執政的那個階段,有些振興伊拉克的舉措,也常被史家稱讚為「溫和理性」。而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的美伊戰爭,雖也是小國選擇對抗大國的不對稱戰爭,但伊拉克已是強弩之末,註定了國人悲慘流離的命運。海珊最後束手就擒、經國際審判被處以極刑,很容易被蓋棺定論為一個賭性特強的政客。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定義,「不對稱作戰」是指兩軍在勢力懸殊的狀態下,弱勢一方無所不用其極以求勝利的戰爭。由中國知識份子喊出來的「超限戰」,就是指不對稱作戰。然而流行超限戰說法的20世紀末期,中國與美國軍力懸殊,現在中國已無法主張或沒有必要提倡「不對稱戰爭」了,因為中國軍事力量已逐年追趕美國,以致被美國國防政策列為首要「敵國」,重要性還超過俄國。
大英百科全書舉例「不對稱作戰」,認為這種戰爭不一定發生在國與國之間,即使一國之內,反對陣營的游擊戰隊挑戰執政者的傳統軍備,也符合不對稱作戰定義。再者,恐怖份子為戰勝強敵,以綁架或炸彈做為攻擊,是不對稱作戰的常見形式之一。不具備核武的國家與具備核武國家對抗,當然更是不對稱作戰。
因此,假使今天台灣為了反抗中國入侵而從事戰爭,確實可以符合「不對稱作戰」定義。諸如大家知道的,不對稱作戰的弱勢國家領導人,需要程度不等的賭性,才可能選擇作戰而非投降。中國飛彈試射穿過台灣時,蔡總統選擇大逛台灣美食展,這是太有自信或是逃避面對?是賭性太高或是韌性太強?表現的是政客或是政治家的格局?只能從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來斷定。
不過,無論是政客或政治家,其「賭注」就是全民的幸福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最近承認,在美國積極預警俄國必然入侵烏國核心地區時,他沒有告知國人,是為了怕引起局勢混亂、經濟崩潰,反而削弱烏國的抵抗能力。那麼,從目前烏克蘭與俄國的軍事戰鬥僵局來說,他當初的抉擇是政客或政治家的行為?恐怕都很難斷定吧。
這是美國陸軍攝於越戰現場的集錦照,時間介於1965~1972年。根據越南在1995年所公布的正式統計,越戰中,南北越平民死亡人數為200萬人,北越地區軍人與平民死亡人數為110萬人。另,南越軍人死亡人數為26萬人,美軍死亡人數將近6萬人。圖片來源:Wikipedia
美國前總統詹森是越戰的始作俑者,他首先下令美軍進攻越南,理由是怕越南南部被越共佔領,中南半島國家會呈現骨牌效應,逐一陷於共產黨統治。圖為詹森夫婦與家人,1968年8月28日在家看民主黨大會外面反戰人示威的電視報導。圖片來源:LBJ Library,Yoichi Okamoto攝。
越戰中最震撼世人的照片,就是這幀攝於1972年、9歲女孩潘氏金福受燒夷彈攻擊左背部嚴重燒傷,不得不全身赤裸在路上狂奔呼救的照片。她是在戰爭亂局中,被美軍誤傷的眾多無辜平民之一。圖為1991年她出版的回憶錄《照片中的女孩:金福的故事》。
越南戰爭:以小搏大不一定會輸
「不對稱作戰」自古就有,史跡斑斑,以小搏大也不見得會輸,只是看你要付出什麼代價罷了。中國歷史上形容某些戰役為「背水一戰」,大致上都是在講不對稱作戰。以現代而言,越戰(1955~1975)是最好例子,軍力龐大的美國最後認輸,從越南撤退,1976年南北越統一。
越戰的故事很長,準確些必須從法國統治整個越南(1884年)做為殖民地開始講。大致上說,越南人在法國統治期間已多次嘗試反抗外來政權,二戰期間日本人佔領期間,更從事一連串的反日運動,前後訴求都是反對帝國主義,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越南。
如果你覺得「新而獨立」這幾個字很熟悉,接下來的故事你會更熟悉。
日本人二戰失敗離開了之後,法國人擋不住越南人爭取獨立自主的氣勢,軍事鎮壓無效,只好求助於美國人插手,據說,情況危急時,美國還暗示法國官方,他們可以給兩顆原子彈來「伺候」這些反抗者
法國很明智的拒絕了美國的「好意」,接著,法軍在奠邊府之役(1954)戰敗,經由日內瓦會議協商,從北緯17度線向南、北各延伸5公里,做為非軍事區,北越由越共統治,南越先由越南國王維持統治表象,實由與美國親善的政客與政治家們成立新政府,並在美國中情局的協助下,大肆搜捕仍在南越活動的左傾人士,也就是南越的「白色恐怖」。
在此同時,美國向南越政府注入源源不絕的資金,基本上就像是二戰後美國幫助重建日本與部分歐洲的馬歇爾計畫。可是,南越政府受到異議份子不斷挑戰,同時北越軍隊也依然躍躍欲試,他們不但派軍南進,也同時向西部的鄰國擴張勢力。美國當時是艾森豪總統時代,派出千名所謂「顧問團」進駐越南(1959),提供的諮詢項目從天上到地下,無所不包,到1964年顧問團已達23,000人。
甘迺迪總統對於西方遏制(containment,台譯為「圍堵」)共產國家軍事勢力的外交政策,大體上並不激進,然而1961年美國入侵古巴豬玀灣事件爆發,導致古巴飛彈危機(1962),雖安然落幕,美國面對北越勢力的擴張,不得不有所警醒。很遺憾,但也可說是很幸運的,甘迺迪在1963年11月遇刺,使他完全沒有機會介入這個美國史上最大烏龍的戰爭。
1964年的東京灣事件,美軍與越共軍的衝突導致美國正式介入越南內戰,戰況最劇烈時,駐紮美軍曾高達50萬人。該事件多年後得到證實,是美軍挑釁北越軍隊造成,美國已違法侵入越南領海。如今回顧,越南人是不是真的希望美國人介入內戰,是個大問題,對於北越與南越都一樣。戰爭帶來的無非死亡與毀滅,美國在韓戰後已10年未打仗,所有最新式的武器,都拿越戰當做實驗場,不要說地雷、燒夷彈等,連化學戰劑都出場了。
化學戰劑中最有名的是橙劑,據維基百科的綜合記載如下:
使用除草劑的目的是除去敵人藏身的叢林樹葉,噴灑範圍主要包括南越和寮國部份地區,飛機從空中噴灑除草劑,接觸到除草劑的植物會在兩天內死亡。直到1969年才發現,橙劑和其他除草劑含有戴奧辛中毒性最強的TCDD。
哥倫比亞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名譽教授珍妮.斯特爾曼(Jeanne Stellman)在2003年發表一份分析結果,明確指出1971年牧場助手行動結束時,至少已噴灑了9,092萬公升的除草劑,估計當時有210萬~480萬名村民暴露其中。……戰爭結束之後,越南出生的許多嬰兒以及出現的許多怪病,就是與此有關。噴灑過橙劑的地區的兒童都有多種健康問題,包括顎裂、智力不足、疝氣和多指症。
在1970年代,越南南部婦女的母乳中,以及曾在越南服役的美國軍事人員血液中,發現有高濃度的戴奧辛。有研究表明,曾經在越南服役過的美國退伍軍人,患癌症、神經、消化、皮膚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比率增加。
根據越南在1995年所公布的正式統計,越戰中,南、北越平民死亡人數共為200萬人,北越軍人與平民死亡人數為100萬人。另有統計,南越軍人死亡人數為26萬人,美軍死亡人數將近6萬人。更不要提那些因戰亂乘船漂浮於海的難民,據統計至少25萬人葬身海底。
越戰中最震撼世人的照片,是一幀攝於1972年、9歲女孩潘氏金福受燒夷彈攻擊左背部嚴重燒傷,不得不全身赤裸在路上狂奔呼救的照片。這幀照片獲得那年的普立茲獎,而她受傷時的動態報導,出現在紀錄片《心靈與心智》(Hearts and Minds,1974)中。她是南越人,被美軍主導的轟炸誤傷。《心靈與心智》訪問越戰時期的飛行員,承認當時美軍殺紅了眼,只要能殺人,什麼武器都派上用場。影片中,我們清晰看見婦人手上抱著的3歲孩童,小腿肚以下的皮膚都燒焦了,成片、成條的掛在他的腳踝上。
《心靈與心智》起先在美國是禁止放映的,也沒有電影公司願意發行,片中固然呈現贊成與反對美國參與越戰的兩方面說法,但無疑反方的證詞較為有利。影片中有個場景是喪禮,一名南越士兵即將入土,他的媽媽卻不肯離開,甚至悲傷到想跟他一起下葬。緊接著就是魏摩蘭(William Westmoreland)將軍的訪談記錄,他是1964~1968年的美軍越南戰地指揮官,1968~1972年的美國陸軍參謀長,他說:
東方人不像西方人把人命看得那麼有價值。反正人到處有的是,人命在東方根本不值錢。
《心靈與心智》的片名,取自詹森總統的一句話:「The ultimate victory will depend on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people who actually live out there.」(越戰的最終勝利,取決於越南住民的心靈與心智)。這原本是很中性的說法,但是從越戰的全程看來,美國人對於越南人的「心靈與心智」尊重到何種程度,十分可疑,以致片中那位代表反戰的美國飛行員這樣說:「我們都極力逃避在越南所得到的教訓,我想,美國人很努力的不去正視那些在越南所犯下的罪行,那些美國軍官們和政策制定者所展現的罪行。」
我第一次看《心靈與心智》,是1985年在美國一個友人家裡,很震撼,然而覺得事不關己。最近在Youtube重看,感受大不相同,戰火已經燒到家門口了,這個片子讓我涼透背脊。
我想到的是:裴洛西女士,沒錯,你很神勇,你一世英明,你選擇台灣做為你反共意識的展示地,可是你有沒考慮到,一個飛彈下來,炸翻的不是你的家園,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哪,我們的家人、朋友、同事、同胞,加上我們家的小狗小貓鸚鵡……。
然後我想起近一兩年來,經常有新聞報導,說是美國政府認為台灣軍購武器項目不實用,最好多買點適合「不對稱作戰」的武器。表面上看,美國好體貼,他們擔心台灣人打不贏這場未來的戰爭;事實上,像裴洛西這一流的政治人物,對台灣人民的關心程度,恐怕就跟當年他們「關心」越南人民不相上下吧?
從《心靈與心智》紀錄片1:40處,可看到喪禮現場及魏斯摩蘭將軍對於東方人如何看待人命的「高論」。
鮑比穆勒是美國退伍軍人參與和平運動的最佳表率。圖片來源:擷取自VVA
這兩本以不對稱作戰為主題的書,是以第三世界及弱國的視角,來探討維持和平的可能途徑。
到底誰在鼓吹台灣從事不對稱作戰?
潘氏金福這幀照片在報端披露後,成為反對越戰的象徵,不但瘋傳美國,經由美聯社的報導,也傳到世界各地。拍攝該照片的記者黃公幼(Nick Út)把包括潘氏金福在內的這群孩子送到西貢的一家醫院,經過住院14個月與17次手術的治療,她才得以康復返家。後來她到古巴求學,輾轉移民到加拿大,並於1991年在美國出版了她的回憶錄《照片中的女孩:金福的故事》(The Girl in the Picture:the Story of Kim Phuc, the Photograph and the Vietnam War)。
1996年,潘氏金福在越戰紀念碑前發表演說,她呼籲道,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可以努力締造和平的未來。2022年5月她與攝影師黃公幼重聚,說:「50年後的今天,我不再是越戰的受害者,我是一位母親、祖母,更是一位呼籲和平的倖存者。」
《心靈與心智》片中的另一位關鍵受訪者穆勒(Robert O. Muller,1946~,亦稱Bobby Muller),原是個熱血的愛國青年,投效海軍陸戰隊,1969年戰鬥時脊椎中彈以致下半身癱瘓。返國後,他從1978年起,先後成立了幾個越南退伍士兵的人道團體,現在仍是成員9萬人的「美國越戰退伍軍人基金會」(the Vietnam Veterans of America Foundation)領導人。他所發起成立的團體大力協助國際反地雷組織(The 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Ban Landmines),該組織在1997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穆勒為《殺人科技》(Eric Prokosch,Technology of Killing,1995)所寫的介紹序中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平民傷亡尚僅占5%,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則占50%,到了1980年代末期,則高達90%。」似乎武力的科技化,並無法減免戰爭的殘酷。
中文世界向來罕見探討戰爭哲學的著作,很意外的,以不對稱作戰為主題的就佔了其中兩本。《不對稱作戰:當前美國軍力面臨之挑戰》(Roger W. Barnett,謝豐安譯,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與《弱者的戰爭:後冷戰時代常規非對稱衝突的特徵與源起》(Marinko Bobic,徐無譯,新華出版社,2021),講的都不是不對稱作戰的戰略與戰術,而是它為何發生、如何持續,以及如何避免它的發生。
尤其《弱者的戰爭》的作者認為,領導者的異常信念(Anomalous Belief)是決定開戰與否的指標條件之一:「領導人可能在情緒上急於達成其政治目標,而僅僅由個人主義、小群體或政治集團所驅使的政治目的,也有可能與國家領導人的一般行為模式有所偏離。……如果政權中缺乏競爭者或異議者,則更為情緒化的決策可能在制度背景下出現。」
由此可見,那些性格偏拗、喜好豪賭的政治人物,應該不是愛好和平的台灣人在未來選舉總統時應該支持的對象。
不對稱作戰,說得比唱得好聽! | 黃怡 / 時間的秘密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B6Ahi8

「不對稱作戰」是指兩軍在勢力懸殊的狀態下,弱勢一方無所不用其「不對稱作戰」是指兩軍在勢力懸殊的狀態下,弱勢一方無所不用其「不對稱作戰」是指兩軍在勢力懸殊的狀態下,弱勢一方無所不用其


認知作戰「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的「新三戰」新三戰屬於不對稱戰爭的一環,能透過最小的成本,達成「攻心為上」或「不戰而勝」的效果/「認知戰」(Cognitive Warfare)解放軍從2003年將其列為「正式戰法」,特別針對台灣與香港,因礙於國際情勢,不方便以解放軍「直接」動武,「認知戰」更是解放軍完成作戰任務的重要方式/認知戰是結合前述正規的心理戰、輿論戰,加上透過社群媒體發動的訊息戰、宣傳戰…等方式的一種綜合型戰術,敵方透過網路、社群媒體的操作,型塑我方群眾對政治、經濟、軍事…等重要事項的看法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专访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与中国对话才能避战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6.09.2022 https://bit.ly/3TQrFn2
被問到生氣?外媒專訪朱立倫談兩岸 他看完搖頭:慘不忍睹...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KS8C7W


中國對台灣的假戰及其真實意圖
星期專論》中國對台灣的假戰及其真實意圖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DwTs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海峽不斷挑釁的大戰略,是為了推動中共的史詩級全球鬥爭,對抗世界資本主義民主國家的領導者美國。圖為共機繞台演習,我戰機升空監控。(國防部資料照)
2022/09/11 05:30
◎余茂春(Miles Yu)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就對台灣人民和政府發動某種聖戰(holy war)。然而,中共的聖戰也是一場假戰(phony war), 因為中共是以虛幻的名義對付一個假想的對手,就像唐吉訶德(Don Quixote)攻擊風車一樣。
這場假戰有幾個虛假的前提。與中共的主張相反,台灣從來就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自一九四九年以來,今天台灣沒有一寸領土處於中共政權的行政管轄或主權控制之下。
中共炮製台灣獨立運動 轉移焦點
中共聲稱,有一小撮企圖將台灣從大陸分裂出去的「分離主義叛徒」(splittist traitors),炮製出所謂的台灣獨立運動。不過,這種說法是在轉移焦點。
為台灣目前並沒有主流政治人物主張台灣獨立。今天台灣所有的政治領袖,不論是來自民進黨還是國民黨這兩個主要政黨,都一直在努力維持現狀。現狀就是台灣的事實獨立。這種現狀可以回溯到一九四九年。
如果台灣從一九四九年以來就處於事實上的獨立狀態,台灣今天就沒有必要宣布獨立。它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它的正式名稱是中華民國(台灣)。它的領導人是民主選舉產生的。它的公民享有充分的自治權利。它的國防部隊枕戈待旦保護它的主權。而且,中華民國(台灣)政府和人民,是照亮整個印度—太平洋地區自由和民主的燈塔。
在北京的這場假戰中,中共的前提是站不住腳的,關鍵在於中國政府聲稱,台灣與古代中華帝國王朝有著歷史上的聯繫,藉此為中共透過「統一」的名義,將「解放」叛離的台灣這項偽善的使命正當化。
在歷史上,台灣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曾經先後被多個大國統治過。中國的幾個朝代曾經斷斷續續地統治過台灣島。台灣也曾經間歇性地被其他國家佔領、兼併和治理,包括西班牙、荷蘭和日本。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中國身上。中國也曾經被外國列強侵略和佔領,包括蒙古、滿洲和其他的遊牧民族強權
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裡,台灣人民都是自治的。它們不屬於任何人。基於這些事實,今天任何對於領土主權的聲索,都應該主要以國際法和人民的意願為基礎,而不是以過去曾經佔領或共同的民族語言遺產為依歸。
無視國際法與人民意願 聲索領土
俄羅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最常堅持危險的歷史修正主義的兩個政府,它們都被國際社會所排斥。它們都利用關於共同的歷史和民族語言遺產的錯誤論斷,為它們的侵略行徑辯護。它們既無視國際法,也罔顧不接受敵國佔領的主權人民的意願。俄羅斯已經入侵並且兼併烏克蘭的大片領土。中國則瞄準台灣。
國際法也沒有站在中國這一邊。就在不久前的二○一六年,海牙常設仲裁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的一項歷史性裁決清楚地表明,北京基於歷史權利,將領土或海洋主權劃設到其從未控制過的地區的擴張性聲索,「沒有法律依據」。這項裁決的影響範圍遠遠超過南海。
由於中共的表裡不一和投機取巧,中國對台灣的假戰甚至更具欺騙性。北京宣稱重視中國的領土完整,並將台灣的「統一」定位為將失去的領土歸還給其合法所有人的神聖使命。
其實,中共政權對中國的實際領土往往輕忽大意、投機取巧。只要將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時出版的中國地圖,與當前的地圖加以簡單對比,即可闡明這一點。自一九四九年以來,北京的共產黨政府心甘情願地將中國領土割讓給主要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友好國家,例如蘇聯(俄羅斯)、蒙古和緬甸。這些領土加起來比台灣這個小島還要大好幾十倍。如果中國的領土完整是中共最關心的問題,它就絕對不會這麼做。
中國外交沒原則 是機會主義導向
中共將其奪佔台灣的決心,佯稱為對絕對原則的堅持。這也是假的,因為中國的外交往往沒有原則可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與台灣的假戰中採取的原則,與在其他情況下不同。中國反對以「一個中國,一個台灣」,做為解決在政治和意識形態上截然不同、但擁有共同文化和歷史遺產的主權國家之間爭端的方案。可是,北京在一九九二年採取在外交上承認南韓的「一個平壤,一個首爾」政策,輕易地背叛了北韓這個「唇齒相依」的親密盟友。同樣地,中共在外交上承認西德的同時,也與共黨統治下的東德維持官方往來。中共在自己的外交事務上始終是機會主義導向,而不是原則掛帥。
中國對台灣的戰爭是假的。那麼,中國在台灣海峽興風作浪的原因是什麼?其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真正目標是美國。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意識形態的信徒。它有著千禧年的狂熱,企圖在一場自稱為「史詩級的鬥爭」(epic struggle)中取勝,推翻全球資本主義。所有的中共領導人,從毛澤東到習近平,都毫不掩飾地致力實現這種願景,而且鉅細靡遺地公開闡述中共在這種信念指導下的戰略意圖。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曾經簡明扼要地總結這項使命:「我們共產黨人堅信馬克思主義一定會取得最後勝利,資本主義制度最終要被社會主義制度取代。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因此,我們對社會主義前途充滿信心。」(江澤民文選,第一卷,第三五○頁)
美國是資本主義體制的全球領導者。光憑這一點,美國就會被視為中共的頭號勁敵。但從北京的角度來看,更糟糕的是美國將台灣視為盟友和夥伴。而且,自從這個自治的島嶼最近幾十年已經蛻變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以來,美國也大幅提升了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
在台海興風作浪 真正目標是美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海峽不斷挑釁的大戰略,是為了推動中共的史詩級全球鬥爭,對抗世界資本主義民主國家的領導者美國。台灣海峽的所有重大危機,都是中共為了促進這項對抗美國的大戰略而挑起的。
為了抗議美國陸戰隊登陸黎巴嫩,並抵制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對美帝及其中東行動的「馬克思主義修正主義」和「反革命投降主義」,毛澤東在一九五八年八月對台灣佔領的離島金門和馬祖發動猛烈砲擊。整個世界都因為台灣海峽的這場危機瀕臨核戰末日。
毛澤東的私人醫生李志綏後來觀察到,「這是毛對赫魯雪夫試圖緩和蘇聯和美國之間緊張關係的挑戰…對毛來說,砲擊金門和馬祖只是一場表演,是一場使赫魯雪夫和艾森豪明白他們無法束縛中國,並且破壞赫魯雪夫尋求新和平的遊戲。這場遊戲是一場可怕的賭博,全球面臨原子彈大戰的威脅,可能賠上數百萬中國百姓的無辜生靈。」
在一九九五年和九六年,中共又在台灣附近發射飛彈,製造另一場台海危機。這是為了恐嚇台灣選民,但更重要的是威脅華盛頓。事後,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吹噓道,「在台灣問題上…我們在台灣海峽的兩場軍事演習震懾了美國政府內外。」
這種馬基維利式的詭計一直延續到今天。中共認為,美國所謂反中共陰謀的關鍵,是一套「既交往又圍堵」(engagement plus containment)戰略。中共也相信,北京的反制之道應該是「以對抗促合作」(to use confrontation to promote cooperation)。
這種算計引發了當前的台海危機。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升高台灣海峽的緊張情勢,脅迫被認定為軟弱和優柔寡斷的美國現領導階層按照中共的條件與北京合作。它企圖迫使美國放棄支持熱愛自由、主權和民主的台灣的決心,藉此折損美國的全球威望和領導地位。
這或許是一場假戰。但它有一個真正的敵人。
(余茂春曾在川普政府擔任美國國務卿龐皮歐政策規劃辦公室中國政策首席顧問,現為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及2049計畫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以及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星期專論》中國對台灣的假戰及其真實意圖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DwTsDF
------------------
俄烏戰爭國際情勢緊張 謝金河:軍工股股價逆勢大漲
2022/09/11 08:47
俄羅斯總統普廷今年2月底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入侵烏克蘭,戰事持續至今已超過半年。(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今年2月爆發俄烏戰爭,全球的實體戰爭成為地緣政治最迫切的危機,中國與台灣的對峙也成為地緣衝突最前線,在全球股、債市紛紛大跌的情況下,全球軍工股股價卻逆勢大漲,成為景氣向下修正的奇兵,他表示兩岸情勢日益緊張,全民要有備戰的危機意識,台灣的國防預算大幅增加,相對也將帶動台灣的軍工產業。
謝金河近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全球的實體戰爭已成為地緣政治最迫切的危機,尤其是兩岸的對峙,也成為地緣衝突最前線。他表示這3年經濟學人都以台灣作為封面故事報導焦點,暗指台灣是地表上最危險的國度。當戰爭從不可能變成可能,全球各國都努力擴張軍備,國防支出都大幅成長,在全球股,債市紛紛大跌的情況下,全球軍工股股價卻逆勢大漲,成為景氣向下修正的奇兵。
謝金河指出,美國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軍工股,包含洛克希德馬丁、雷神(Raytheon Tech)、Northrop Grumman(NOC),股價漲幅都十分驚人。最近日本的軍工股也大幅上漲,從5大商社,到與日本可能建軍有關的三菱重工,以及石川島播磨重工都出現很大的漲幅。雖然台灣沒有太搶眼的軍工企業,但是在國機國造及國艦國造的政策下,漢翔及龍德造船正快速崛起。其中成立已近半世紀的龍德造船,2019年營收首度逾10億元,去年已達22.4億,今年前7月營收又成長55%,有勤益集團及國發基金入股相助,看起來已拚出一片天。
謝金河也提到,隨著兩岸情勢日益緊張,全民要有備戰的危機意識,台灣的國防預算大幅增加,相對也將帶動台灣的軍工產業。他也提到前哨預策創辦人范疇是最早喚起大家要有危機意識,呼籲廣建靶場、徵召女兵,近日也前往柳營靶場打靶。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也跳出來呼應范疇的觀點,范疇也秀出在美國打靶的成績單,並且捐出6億元給沈伯洋先生的黑熊學院,他們登高一呼,率先響應的居然有上千人。謝金河說,其實他們都有一個迫切的危機感,他們要以實際的行動喚起全民抗敵的意識。俄烏戰爭國際情勢緊張 謝金河:軍工股股價逆勢大漲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B8MKAP


「積極備戰是避戰最好方法」 矢板明夫舉2國為例
 矢板明夫直言,積極備戰才是避戰的最好方法。(資料照,記者王文麟攝)
「積極備戰是避戰最好方法」 矢板明夫舉2國為例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GPtD2a
 2023/04/17 00:4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隨著台海局勢升溫,面對中國對台文攻武嚇不斷,近期台灣國內出現不少「全民防衛」呼聲。對此,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強調積極備戰才是避戰的最好方法,並舉瑞士和以色列為例,若2國只想透過和敵人談判換取和平,「地圖上應該早就沒有這兩個國家了」。
 由怪怪貿易公司與中華民國全民國防教育協會攜手舉辦的全國性台灣盃射擊大賽,15日至16日在台中麗寶福容飯店登場。針對這場賽事,矢板明夫16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我一直認為積極備戰、推動全民國防是避戰的最好方法。舉辦射擊大賽,有利於促進民間防衛意識的提高。對台灣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矢板明夫指出:「關於『全民防衛』的概念,全世界最著名的兩個國家是瑞士和以色列。瑞士在二次大戰期間,為了防止德國入侵,快速動員了近50萬名後備人員,利用地形之利,於瑞士高原、阿爾卑斯山等修築軍事要塞,令德國放棄了入侵計畫;以色列也是採用全民皆兵的政策,打退了一次又一次的外敵侵略。在強敵圍繞的環境下,保衛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如果瑞士和以色列不積極備戰,只試圖透過和敵人談判來換取和平,那麼,地圖上應該早就沒有這兩個國家了。」
 他接著說:「最近,台灣在全民防衛方面,湧現了很多新的想法,也有很多人開始了自己的實踐。無論是李喜明將軍提出的「整體防衛構想、不對稱作戰」;還是壯闊台灣聯盟吳怡農理事長全力推動的「後盾計劃」;還有曹興誠董事長贊助的黑熊學院,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矢板明夫最後表示,「射擊訓練是促成全民皆兵的重要一環。當一般民眾能夠舉起槍枝、準確射擊,表現出心理強度和意志力,就足以弱化敵人的覬覦之心。面對中國的文攻武赫,做好全民國防、提高每個人的戰鬥實力,是最實際、有效的防備。」「積極備戰是避戰最好方法」 矢板明夫舉2國為例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GPtD2a
-------------------------------------------
這兩天很多朋友傳來了在台中舉辦的「台灣盃極限射擊大賽」的報導和照片。希望能夠幫忙宣傳一下。我當然義不容辭。
民間企業和全民國防教育協會,合作舉辦的此次大賽,有來自台灣各地的選手齊聚一堂,展現高水準的射擊技巧。
我一直認為積極備戰、推動全民國防是避戰的最好方法。舉辦射擊大賽,有利於促進民間防衛意識的提高。對台灣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關於「全民防衛」的概念,全世界最著名的兩個國家是瑞士和以色列。瑞士雖然是永久中立國,但是從來沒有放鬆過訓練民兵保家衛國。
瑞士在二次大戰期間,為了防止德國入侵,快速動員了近50萬名後備人員,利用地形之利,於瑞士高原、阿爾卑斯山等修築軍事要塞,令德國放棄了入侵計畫。以色列也是採用全民皆兵的政策,打退了一次又一次的外敵侵略。在強敵圍繞的環境下,保衛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
如果瑞士和以色列不積極備戰,只試圖透過和敵人談判來換取和平,那麼,地圖上應該早就沒有這兩個國家了。
最近,台灣在全民防衛方面,湧現了很多新的想法,也有很多人開始了自己的實踐。無論是李喜明將軍提出的「整體防衛構想、不對稱作戰」;還是壯闊台灣聯盟吳怡農理事長全力推動的「後盾計劃」;還有曹興誠董事長贊助的黑熊學院,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射擊訓練是促成全民皆兵的重要一環。當一般民眾能夠舉起槍枝、準確射擊,表現出心理強度和意志力,就足以弱化敵人的覬覦之心。
台灣的現行法律對槍械管理極其嚴格。所以在台灣展開射擊訓練、只能用玩具槍代替。全球知名的玩具槍製造商、擁有「台灣槍王」之稱的怪怪貿易公司的廖英熙董事長,是這次「台灣盃極限射擊大賽」的執行長。廖董說:「現在的玩具槍,仿真性極強,既可以練准頭、也可以練膽量」。
面對中國的文攻武赫,做好全民國防、提高每個人的戰鬥實力,是最實際、有效的防備
Facebook https://bit.ly/41ecLuk

2023台灣盃極限射擊大賽

2023台灣盃極限射擊大賽盛大登場 全民國防議題受重視 | 產業綜合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抗中保台的不對稱作戰 無人載具創造入侵者的地獄景象
專論》抗中保台的不對稱作戰 無人載具創造入侵者的地獄景象 | 國際 | Newtalk新聞 https://bit.ly/4aP2cC6
發布 2024.04.07 | 16:59
據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表示,新的自殺無人艇「海上寶貝(Sea Baby)」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數個月內獨立開發的武器,包含去年7月裝載850公斤炸藥攻擊克里米亞大橋、同年9月襲擊俄海軍登陸艦和油輪等都是這款自殺無人艇的「戰果」。   The Telegraph YouTube 頻道
金門大膽、二膽島近日遭中國無人機拍攝,台灣陸軍司令部參謀長陳建義中將在 4 月 3 日對此表示,這不是突發狀況,是灰色地帶侵擾、認知作戰複合威脅。
然而,中國的侵擾恐不只無人機,《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 4 月 4 日報導指出,中國海軍相關人士正在密切關注烏克蘭以「無人水面載具」(Unmanned Surface Vessels,另譯為「無人水面艦艇」或「無人水面船艇」)在黑海攻擊俄羅斯海軍設施與軍艦的進展。
蓬佩奧:無人載具戰略 可成為台海戰爭的新戰略概念
現任職於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與前美國海軍軍官、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克拉克 (Bryan Clark),於今(2024)年 2 月 24 日俄烏戰爭兩週年,投書《國會山莊報》(The Hill),標題為「有助美國防衛台灣的新戰略概念」。
文中提到,美國 2025 年的國防預算顯示出美軍已經是一支達到極限的軍隊,在歷經 10 年的加強後讓美國軍隊成本變得過於昂貴而無法擴張,但規模仍不足以滿足美國和盟友的需求。
由於中國沒有美國對全球軍事責任的包袱,中國除了可以集中力量在西太平洋,也因為其所屬地理位置的優勢,讓中國根本無需離開家門口,就可以用相較於美國更低的成本來增加力量,發動侵台戰爭。
中國這些優勢,使得美國不可能複製 1990、2000 年代在科索沃與伊拉克戰爭的精準打擊戰術,在相同戰術下,美軍幾乎不可能達到阻止中國侵台時所需的規模。
發展高價武器 卻無法應對高風險的意外事件
文章指出美軍規模萎縮,為了與中國對抗而集中發展潛艇、隱形轟炸機、長程飛彈等高價武器,反而讓美軍無法應對一些高風險但低機率的事件。
包含去年由於兩棲戰艦短缺,使得美國海軍無法援助土耳其地震災民,也無法從南蘇丹撤離美國公民;原本用於阻止蘇聯和中國潛艇和超音速飛彈的驅逐艦正在老化,而沒有護衛艦可以保護航運免受葉門叛軍青年運動無人機的襲擊。
但建立專門部隊使用無人載具,包括無人機、無人艦艇,在空中、海面、水下反而可以發揮不對稱的作戰效果,將能使美軍走出戰略困境。
烏克蘭就利用這種方法,摧毀了俄羅斯一半的黑海艦隊並恢復海上貿易。蓬佩奧和克拉克認為美軍應擴大無人機艦的軟硬體系統,讓美國破壞或減緩中國對台的入侵,而不是花上十年或更長時間等待下一代飛彈、潛艇或轟炸機的到來。
小兵立大功 烏克蘭無人水面載具挑戰俄羅斯黑海主導地位
《外交家》報導提到面對駐紮在克里米亞的黑海艦隊持續遭受烏克蘭的襲擊,俄羅斯已將艦隊移至距離烏克蘭飛彈和無人水面載具更遠的地方。
英國國國防部長夏普斯(Grant Shapps)曾說:「俄羅斯在黑海的主導地位現在受到挑戰。」 烏克蘭無人水面載具在黑海的表現自然也會引起中國軍方的注意。
今年 1 月,中國海軍的分析人士在中國國防期刊《艦船知識》發表文章分析,重點關注無人水面載具的新興潛力,並指出各類無人水面載具的大規模應用已成為現代海戰的新威脅。
無人水面載具將對傳統軍事思想、戰爭理論、作戰方式、軍事組織架構、武器裝備的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低成本無人水面載具 狼群戰術造成更大破壞力
中國海軍也曾在 2023 年春撰文分析無人水面載具的特徵清單。在談到破壞能力時,一年的分析指出,無人水面載具比空襲更危險。跟飛彈相比,無人水面載具彈頭的爆炸威力更大。
此外,較低的製造成本使其能夠大規模製造和部署,這意味著無人水面載具可以利用「狼群戰術」來進行更大破壞力的行動。
狼群戰術(Wolf pack)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對大西洋上的盟軍商船,以及美國對太平洋上的日本運輸船所使用的潛艇戰術,戰術是以多艘潛艇集結攻擊,使得
破壞戰的成果大幅提昇。
港口設施目標明顯 無人水面載具威脅性高
另一方面,中國海軍的分析也評估港口基礎設施和港口船舶如何應對無人水面載具的攻擊。首先是指出港口設施的弱點,港口目標很明顯,建物、碼頭和停泊船隻等海軍基礎設施很容易被識別和瞄準。其次是港口的資訊透明高,無法對大型港口進行偽裝,而現代監視技術也可以輕鬆偵測港口裡的目標。第三是若遭攻擊,造成損害的可能性很高。
為了防禦無人水面載具對港口的威脅,分析建議設立「感知、防禦、攻擊」三維度的防禦體系。針對感知,無人水面載具很容易受到影響。例如訊號干擾,特別是在
通訊和導航系統方面。因此可以採用主動和被動的防禦方法。
在海岸防禦方面則是佈建一個現代防禦系統,從點防禦轉向三維的全面水面防禦,防禦系統內的「資訊流」應在作業與決策人員之間發揮協調的功用,也要包括地方政府、公共安全和海事事務等部門。
同時強調浮動防禦屏障的重要性,美國、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家均有保護海軍基地、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的浮動防禦屏障。
而「綜合多域打擊系統」則是以攻擊的方式應對無人水面載具威脅,這是一種具有多防區優勢的新型殺傷網絡,並使用相關武器裝備和升級的非對稱作戰方式,同時減少精確導引武器類的開支以最佳化攻擊效益。
美國海洋建築公司JF Brennan Company在2022年收購了被譽為全球海上安全防護標竿的Harbor Offshore, Inc.(HOI),並承包了美國海軍主要港口的海上安全屏障系統。 設置海上屏障可以阻擋船隻前進並抵禦攻擊,以保護機場、橋樑結構、水庫、核電廠、軍事設施等關鍵資產。 (圖:JF Brennan Company)
無人水面載具不對稱作戰 攻擊方和防禦方都可使用
v專論》抗中保台的不對稱作戰 無人載具創造入侵者的地獄景象 | 國際 | Newtalk新聞 https://bit.ly/4aP2cC6
為了實現此目標,需規劃遠、中、近程多層打擊體系和電磁與常規武器多域聯動火力網路,該系統的最遠射程包括用精確導引武器,甚至是以高超音速飛彈攻擊敵方無人水面載具的前線作戰基地、集結區和生產基地,將戰場優勢奪回。與此同時,無人水面載具還可用於巡邏、發現敵方無人水面載具並發動攻擊。
烏克蘭對無人水面載具的使用,讓世界各國海軍真實地了解了未來大規模海戰的情境。至少,這會有讓中國海軍分析家思考如何保護海軍昂貴的資產。此外,即使是沒有大型海軍的小國,也可能對擁有龐大艦隊的大國構成嚴重的不對稱威脅。
分析人士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與瓦希特(Nathan Waechter)在《外交家》撰文認為,這些事態發展也可能會對台海局勢產生重大影響。最明顯的是,烏克蘭使用無人水面載具的不對稱例子可能為台灣防禦中國海軍入侵提供參考實例。特別是,這些載具平台的低成本和自主性可以使它們有效地發揮很大的效益。
然而,中國是一個「無人機超級大國」,擁有一套無人水面載具計劃,因此解放軍無疑也會尋求利用無人水面載具來對假想的第三方艦隊製造新威脅,特別是未來美國或日本可能會援助台灣。
中國的海軍還可能會用無人水面載具來加強對台灣週邊島嶼的海上封鎖,攻擊台灣海軍和港口,使台灣防禦的目標複雜化,以及進行近距離監視和弱化離島的降落區或補給區防禦。
美國海軍首次向西太平洋部署無人水面載具
不只中國海軍關注無人水面載具的發展,美國海軍已在建置並測試無人水面載具隊,為可能跟中國發生的衝突做準備。
2023 年 10 月 24 日隨著幾艘無人水面載具抵達加州,美國海軍完成美國太平洋艦隊長達數月的無人作戰問題。美國太平洋艦隊「幽靈艦隊大君主計畫」(Ghost Fleet Overlord)進行了無人水面載具部署。
這些無人水面載具「遊騎兵號」(USV Ranger)、「水手號」(USV Mariner)兩艘無人水面原型艦、中型「海鷹號」(Seahawk)、「海獵人號」(Sea Hunter)在 5 個月的部署期間,在太平洋航行超過 8.6 萬公里,各艦在航行期間以「近乎獨立自主」方式,無人手動控制平台,操控這些無人水面載具。
無人水面載具團隊以位於加州懷尼米港(Port of Hueneme)的無人操作中心和海軍驅逐艦上的工作人員,控制這些船隻。
2023年9月美軍的無人水面艦艇遊騎兵號(Ranger)在「整合戰鬥課題」(Integrated Battle Problem) 演習期間穿越太平洋。 (圖: US Navy)
無人水面載具進出港部署 仍需艦上人員操作
美國在 2022 年 5 月成立第一無人水面艦艇分隊(USVDIV 1),執行中大型無人艦艇操作。針對無人水面載具的功能,第一無人水面艦艇分隊分隊長戴利中校(Cmdr. Jerry Daley)表示,這些無人載具還無法百分之百完全自主執行任務。
在進出港部署等階段仍須由艦上人員操作,但這次的整體任務所蒐集到的經驗,仍然可以讓美軍全軍有效利用、整合與編寫出未來的無人艦艇作戰概念與準則,並應用在打造的新無人載具上。
無人海上系統專案經理 Scot Searles 上尉表示,第一無人水面艦艇分隊的部署為致力於開發海軍無人水面系統的工程師提供了大量資料。西太平洋波濤洶湧的大海和遙遠的距離,可以讓自主系統進行壓力測試。這些系統分為三大類:自主系統、指揮控制和通訊網絡,以及船體、機械和工程系統。
整體而言,在部署測試過程中,在 13 次出現問題中,只有 6 個被識別為無法自主處理的問題,其他會介入干預的原因次因為海象波濤洶湧,以及出於對載具系統安全的考量。實際上必須有人介入並糾正系統的頻率每月少於一次。
美國將在今年 5 月,在大型無人艦艇系統的基礎上,創立第二無人水面艦艇分隊,專注於「小型無人水面艦艇」的測試與操作。
美國西太平洋部署無人水面載具 阻止中國入侵台灣
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克拉克認為,美軍此次部署不僅僅是為了增進技術,或學習如何在遠離母港的地方操作無人載具。
也是在直接針對西太平洋地區的競爭對手中國,特別是如何阻止中國入侵台灣。他說:「令人擔憂的是,中國能否擾亂我們的攻擊網絡,並足以達成入侵(台灣),或者走得足夠遠⋯⋯以至於我們無法真正阻止它。」
根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USNI News)的報導,美國對無人海上載具部署的早期評價是正面的,但除了第 1 無人水面船艇分隊的一次性部署之外,海軍無人海上載具的發展藍圖尚不清楚。
前美國海軍軍令部長吉爾迪上將(Mike Gilday)曾表示:從 2024 年開始,海軍將在 3 至 5 年的預算週期內買下一批無人水面艦艇,1,000 至 2,000 噸護衛艦大小的大型無人水面載具(LUSV)是充當飛彈庫並跟海軍有人駕駛艦艇協同作戰。中型無人水面載具(MUSV)約 500 噸,具有模組化酬載空間,可以作為前向感測器節點,並向有人駕駛的船隻發送訊息。
美軍的大型無人水面艦艇 Nomad 於 2022 年 6 月 29 日抵達珍珠港參加 2022 環太平洋軍演(RIMPAC)。 (圖:US Navy)
部署致命無人載具 創造「地獄景象」 製造入侵者混亂
負責作戰需求和能力的海軍作戰部副部長米勒(Chris Miller)說:「我們不會有一天一覺醒來就擁有一支無人艦隊。這確實是一項長期佈局,我們確實試圖了解這項技術及其適用範圍,以及我們如何跟我們的盟友和合作夥伴密切協調,打造最具攻擊性的海軍。」
雖然海軍的混合艦隊要到 2030 年代才能準備就緒,但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羅(Sam Paparo)正面臨一個問題:中國可能入侵台灣。
為了讓水手和海軍陸戰隊員遠離太平洋上最致命的考驗,他們希望用致命的無人機壓倒入侵部隊,在海面、水下部署數千架致命無人載具創造出「地獄景象」,製造
入侵者的混亂。
克拉克認為說:「(敵方)船隻受到損壞、速度減慢、重要時機消逝、有些船隻迷路、有些船隻可能會沉沒。這種地獄般的景象,在(敵軍)入侵中造成(敵軍)的混亂,讓你能夠(有空間)動員起來,齊心協力,開始發射遠程火力,這能真正摧毀更大的兩棲艦艇和水面艦艇。」
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的了解,五角大廈複製者(Replicator)戰略的第一個計畫可能會是集中在阻止中國入侵台灣,這是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羅和印太司令阿基里諾(John C. Aquilino)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首要作戰任務。
另外,在台灣方面,中科院「快奇專案」已編列了 8 億台幣預算,用於研發和生產無人水面攻擊艇,今年 3 月已召開邀商說明會,預計在 2024 到 2025 年間製造 4 艘原型艇。而中科院先前在 2019 年啟動的另一個名為「慧龍專案」的多用途水下載具研發,也正在測試中
原文網址: 專論》抗中保台的不對稱作戰 無人載具創造入侵者的地獄景象 | 國際 | Newtalk新聞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4-04-07/915110
Follow us: @Newtalk新聞 on FB | @newtalk_news on IG |  @NewtalkNews on Y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