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者:
鄧南光
關鍵字:年輕男子、山路、挑柴
全集系列名稱:鄧南光作品集
描述:
蔗舉(柴馬)是舊時自山林將薪柴扛下山的用具,薪柴放置架頂,使用者不必彎腰即可施力,可增加載重量。
拍攝者身份:業餘攝影家
拍攝者生卒年:1907-1971
照片提供者:鄧世光 (鄧南光之長子)
日期:蔗舉(柴馬)扛木材之2-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7167100) https://bit.ly/3mNswpv
1950~1959
蔗舉(柴馬)扛木材之1-數位典藏與學習聯合目錄(7167099) https://bit.ly/3MOfaE1
蔗架大狀元
彭鼎財、賴慶湘、涂聯興客家電視 https://bit.ly/3HivL1H
台灣早期在嘉南平原盛產甘蔗,當時扛甘蔗成為村民主要的收入。徒手扛甘蔗,只能夠一綑一綑的扛,既費力又賺不了多少錢,因此,工作非常辛苦。
西元1870年間,大陸福建的老祖先們遷移到台灣,落腳台灣為生,傳進做「蔗架」的技術,這項簡易農具為伐木、舉木工人帶來了安全、省力、增加收入。
用蔗架一次可舉兩百多斤的甘蔗和木柴,當時台灣以農業為主的生活狀況,幾乎家家都有蔗架。而每家有多少蔗架,也可以知道那家有多少山、田地。所以聽當地耆老說,看那家有多少蔗架,就可判定有多少家產祖業。
因為使用蔗架扛物,一次可以扛兩百多斤重,所以選用的樹材一定要質輕耐用才不會造成負担。
俗稱「嗶剝樹」又名鹽膚木、鹽酸白、俗名鹽酸筴樹,生長在台灣平地山麓1200公尺向陽坡地,樹枝叢生分叉成V字形,是漆樹科落葉小喬木,果實內含有少許鹽份,每年夏末果實成熟的時候,村民會採來生食,可以補充體力。是做蔗架最好的樹種。
嗶剝樹在山區常可看到,生長快速,果實掉落後很容易生新苗。特性是質地輕以及乾燥後不易受潮,是做蔗架最好的樹種。
做蔗架的樹幹,中央枝幹要直,兩邊要分叉,才會堅固,扛在肩上才會方便。結合粗細的樹枝做蔗架,中間需要一根橫桿,需要綑綁,村民就在山區斜坡就地取材樹籐,來綑緊樹枝,因為樹籐有韌性,沒有沾到雨水,十年也不會斷。
使用蔗架時,需要強壯體力和耐力外,要單肩斜扛,才能省力又安全;將剝完皮的丫字形樹幹結合,中間加一條橫桿,做成蔗架,可以就地取材將野生的樹籐取下來綑綁固定。
初扛蔗架者,不能超過自己所能扛起的重量,不勝負荷體力的時候,再好用的農具,使用不當也會造成意外。卸木材或和甘蔗的時候,雙手緊握V字型和中央枝幹的交叉點,站穩腳步再將重物輕拋出去,力道不能太大,以免蔗架折斷傷人。
在西元1905年,日本人在高雄橋仔頭糖廠鋪設輕便軌道,以牛隻來牽引火車廂,用來運輸甘蔗或蔗糖。1907年,日本總督府通過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提出的製糖火車鐵道申請,向美國買了三部蒸氣火車頭和一百五十個貨車廂,物力和時代的演進,導致於蔗架無人再使用,搬運山上木頭都改用鐵牛車,蔗架也就無用武之地了。現在,後代子孫大都沒有看過蔗架,就算看到蔗架,也不會使用。
早期村民就地取材,製作簡單耐用的農具雖然不再使用,已放在博物館內當成古物懷舊,但是這些古老農具都是老祖先們的智慧結晶。客家電視 https://bit.ly/3HivL1H
聯合大學客語翻譯系統 / NUU Hakka Translation System
蔗舉(柴馬)
聯合大學客語翻譯系統 / NUU Hakka Translation System
沒有卡車之前,以人力運材的「木馬」
因為危險性高 都是至窮至貧亟需收入的硬漢才願意從事此業擔當車夫
記得很多年前訪問過一位木馬工
他形容工作之危險「木馬比老虎可怕」
因為面對老虎仍有拼搏或逃命生機
拖木馬要有心理準備隨時會意外喪命
(2)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我父親早年是業餘攝影家,這張照片曾在台灣省攝影學會沙龍展獲獎,拍攝時間大約1950-1960間 | Facebook
這張照片曾在台灣省攝影學會沙龍展獲獎,拍攝時間大約1950-1960間。
牛車上滿載的是白甘蔗,準備運往糖廠,早年白甘蔗是蔗農和台糖公司契約種植,是製糖專用,1963年政府為了保護蔗糖生產,明訂處罰損害原料甘蔗法省府1月30日府農第2字88934號,「凡損害原料甘蔗者移送法辦」, 因此白甘蔗就成了「禁蔗」,不可任意吃它。
小時候我住過虎尾和北港,這兩個小鎮都有糖廠,附近種植大面積的甘蔗田,我跟同學或玩伴經常偷偷跑進去「偷吃」,小孩子純粹是好玩,其實白甘蔗並不好吃,根莖較紅甘蔗細,皮很硬,沒什麼汁液也不甜,對了,甘蔗田裡還有很多青綠色、體形較小的蟬。
1950至1960年代,蔗糖為台灣帶來大把外匯,當時台灣到處都種有甘蔗,「跟著台糖五分仔車找甘蔗」更是台灣五年級生的童年回憶,當時的五分仔車不只載運甘蔗,也提供沿路居民搭乘,是當時鄉下除了客運以外另一個方便的交通工具。
每當糖廠的大煙囪冒出濃煙,就知道開始製糖了,附近的水溝都是從糖廠排放出來冒著煙,微熱的糖水甜味,記得北港糖廠外面宿舍區還有公共浴池,也是使用製糖排放的廢水,此外印象最深刻的記憶,就是到糖廠福利社買健素糖和枝仔冰棒。
不過1980年起,蔗糖因生產成本過高,台灣20多個糖廠陸續停產,目前僅剩下小港、虎尾及善化糖廠仍在製糖,小港糖廠以進口原料糖精煉成糖,虎尾及善化糖廠以本土甘蔗製作二砂糖。
如今台灣一年吃掉約 60 萬公噸的糖,其中 30 萬公噸來自台糖,這些糖大多使用進口原料製作,本土甘蔗製作的二砂糖只佔 4 萬多公噸。
台灣的製糖歷史其實從荷蘭人佔領時就已開始,早期稱為「糖廓」,日治時期日本政府鼓勵借貸給資本家投資現代化機械建廠製糖,稱為「製糖所」,巔峰時總共有43座製糖所,戰後才改為「糖廠」並收歸為公營事業。
早年「糖」是昂貴的民生物資,只有富裕人家才能消費,所以聽說台南為什麼食物都很甜,是因為台南有錢人多,煮菜時多放一些糖,表示他們買得起也吃得起。現在糖廠雖然沒落,但擁有的土地仍然相當可觀。(部分資料取材自「雲林食通信」)(2)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我父親早年是業餘攝影家,這張照片曾在台灣省攝影學會沙龍展獲獎,拍攝時間大約1950-1960間 | Facebook https://bit.ly/3AlYl0d
背陶器的男子,為了生計真是負重而行。
這一排得有五十個,六排就是三百,一個一斤多也要三百斤重。他歇息的時候,身後的木棍就拄在地上,減輕負擔。
(1) Facebook https://bit.ly/3KiDO1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