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5_1412382022-03-15_1408392022-03-15_141515China_Song_DynastyMap_of_Kidan_in_11112022-03-15_140726Epitaph_of_Empress_Xuanyi_of_Liao (1)People's_Republic_of_China_Beijing_Tianningsi_Tianing_Temple_David_McBride_Photography-0045_03金滅遼與北宋形勢圖Lindong_South_Pagoda_northeast_side800px-Khitan_mirror_from_KoreaKhitan_Small_Script_Bronze_Mirror契丹大字-北大王墓志2022-03-15_1423302022-03-15_1423182022-03-15_142307

2022-03-15_142421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7/Rest_Stop_for_the_Khan.png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


遼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遼代契丹文錢幣賞析|古錢幣鑑定拍賣估價
2021-01-15 專業古董鑑定交易 遼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遼代契丹文的鑄錢品種繁多,包含內容從政治到生活十分廣泛,有些類似漢文的花錢,它們豐富的程度可以自成爲中國古錢中的一大類別。契丹文資料極少幾近失傳,這些年契丹文錢幣的實物時有發現,通過收藏家們的努力,其中部分已經翻譯成了漢語被廣大的藏友所認知,由於翻譯難度大不免還有一些沒被翻譯成功,由於契丹文對讀解遼代鑄錢史的重要性,許多收藏家至今還在不懈努力繼續翻譯。基於契丹文只用於小範圍的契丹族,不會擴充的中原乃至更廣泛的地區這一局限性,客觀上講契丹文錢幣的鑄量一定不會多,這種錢幣存世程度極少也證明了這點,
 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以原意爲鑌鐵的「契丹」一詞作爲民族稱謂。歷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於公元389年,他們戰敗於拓跋魏,避居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遊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
        唐朝末期,公元907年,契丹迭刺部的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即可汗位。他先後鎮壓了契丹貴族的叛亂和征服奚、室韋、阻卜等部落,聲勢浩大不同凡響。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國號契丹,建元神冊。公元948年,改國號契丹爲遼遼聖宗文韜武略,對宋戰爭屢屢得勝。公元1104年遼與宋訂立澶淵之盟,並與西夏結好,從而形成遼、宋、西夏三足鼎立的政治割據局面。遼於公元1125年被宋金聯軍所敗,遼國滅亡。遼共歷9個帝王,政權統治時間長達210年。其後由耶律阿保機八世孫耶律大石於1124年建立的西遼政權,於公元1218年亡於蒙古。遼朝全盛時,其疆域幅員遼闊,東至於日本海,南到天津市、河北省霸縣、陝西省雁門關一線,北達今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帶,西到阿爾泰山。遼在與中原和西方各國的交往中,融匯衆長,卓有成效地促進了契丹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的迅速發,遼首創「一國兩制」制度,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使漢人爲其開墾農田,形成契丹特有的農牧混合經濟。遼在與中原和西方各國的交往中,融匯衆長,卓有成效地促進了契丹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的迅速發,爲開發祖國的蒙古地區和東北地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們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留下了契丹輝煌的歷史。
        在我國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中,曾扶搖而起的一個搏擊長空的鷹之族——契丹,建立了大遼國,從天山到東海,雄跨長城內外,以今我國北方遼河流域爲核心地區,在中華大地轟轟烈烈地拓創了200餘年的輝煌,奇蹟般地留下一個個驚奇、一個個謎團後,突然消逝得難尋蹤影。
        例如契丹文字,這是一個民族文明和文化的載體。契丹原來沒有文字,刻木契記事。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主持創製契丹文字,從任魯不古和突呂不受命依仿漢字偏旁製成文字數千個,史稱「契丹大字」。契丹大字製成後,於是日(遼神冊五年正月初二日)阿保機立刻頒行。後來阿保機的弟弟耶律迭剌,又創製了「契丹小字」,據說他的字「數少而連貫」,可能是用拼音字母所製成的。它利用漢字筆畫形體創製出300多個原字 ,然後綴合拼寫成詞。原字分正楷、行草、篆書等字體,篆體字的拼寫方式異於正楷和行草,採取魚貫式而不是層疊式。行文的款式自上而下豎寫,自右而左換行,敬詞擡頭或空格。原字有一個書寫形式,代表幾種語音或一個語音採用幾種書寫形式的情況。因此,同一個詞或詞素表現在文字上可以有不同的拼寫形式,甚至到現在爲止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語句被解讀出來,是中國文字史上著名的難題。
        契丹文字主要用於刻碑記功、寫詩譯書、刻寫墓誌、製作符牌、記著鄉里名稱等。金朝滅遼後,契丹文字繼續使用,而且在女真制字的過程中起過很大的作用。
        直到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詔罷契丹字」,從創製到廢止,前後共使用了近三百年。隨著哈剌契丹(亦稱黑契丹)建立的西遼(1124-1218)滅亡,終於成爲死文字。契丹文圖書也隨之全部湮滅,只有宋代王易的《燕北錄》和元末明初陶宗儀的《書史會要》裡收錄的幾個描畫的契丹字。
        在200多年的遼朝歷史中,共經歷了9代皇帝,其間,鑄造了各種錢幣約40多種。據著名錢幣專家衛月望先生《契丹金融史臆稿》所收的契丹錢目錄,可分爲年號錢、丹字錢、紀年錢、國號年號錢、仿前朝年號錢、巡貼錢、契丹文錢、萬歲三錢及花錢等類。由於遼朝貨幣經濟不發達,且行用錢多用宋錢,自鑄錢不多,再加上不斷的戰亂、朝代的更替和民族的消亡,故遼錢存世量少,特別是一些珍稀品種,更是鳳毛麟角,歷來爲泉家所寶。
        近年來,本人有幸收藏到幾枚遼代大錢,不敢專美,茲介紹於後,請錢幣收藏愛好者共同賞析,並求教於方家。
        一、 遼契丹文「天朝萬順」錢
        「天朝萬順」錢的製作和書法均稱上品,這種錢幣不作流通幣使用,而是作爲皇室慶典之厭勝錢、賞賜品或紀念品。文獻記載,此類錢解放前曾有出土,但原物均下落不明,僅有拓片問世。後經過楊魯安、衛月望、賈敬顏和劉鳳翥等人的考證,初步判定爲契丹文大字,並釋讀爲「天朝萬順」或「天朝萬歲」。
        柏光先生在《遼代契丹文大字「天朝萬順」寬緣大錢》(《收藏界》2006年第2期)介紹他收藏的一枚契丹文大字「天朝萬順」寬緣青銅大錢,直徑61.3毫米,厚39毫米,水紅銅色,爲熟坑傳世品,惟其契丹大字「天朝萬順」的「順」字寫法與所見拓片略異。
        該文還介紹說,在賈敬顏文章《契丹字錢幣考》(《內蒙古金融》1985年總第5l期)中曾列出一枚直徑6l毫米的契丹大字「天朝萬順」錢圖拓,此錢拓曾刊登於1934年5月號《藝林》月刊(總第53期)第4頁上。同時寫道:「原物曾爲周肇祥收藏,此錢合金質,紅鏽鮮明,出售者稱爲『天贊五萬』,周肇祥以30元購得」。 
        目前此錢已爲首都博物館所收藏,並註明:遼「天朝萬歲」,直徑62厘米,重68.1克,該錢爲折十型大錢,銅質。錢文字體粗獷,錢體紅鏽斑斕。面爲契丹文,釋爲「天朝萬順」或「天朝萬歲」。此錢早期爲周肇祥(又名退翁,字養庵,號無畏居士,古董收藏家)所藏。
        1977年遼上京遺址出土一枚契丹文「天朝萬順」銀質大錢,直徑39毫米(一說40毫米),現存內蒙巴林左旗遼故上京博物館,定爲一級文物,爲其鎮館之寶。
        俞偉超主編《中國古錢大系》收錄有一枚「天朝萬順」銅質大錢,直徑59毫米。
        北京嘉德拍賣公司2006年秋拍一枚「遼契丹文天朝萬順背單龍」,直徑25毫米,鑄造精美,估價100萬~200萬,成交價176萬。 
        北京嘉德拍賣公司2006年春拍一枚遼契丹文「天朝萬順」錢,原爲馬定祥藏品,直徑38.5毫米,背光素且緣廓平夷,估價40萬,成交價152.8萬。
        我收藏的這枚遼「天朝萬順」錢,契丹文大字,旋讀,爲鎏金大錢(圖1)。其直徑61.5毫米~61.8毫米,厚35.5毫米~36.5毫米,重69.5克,緣寬廓挺,包漿熟舊,金底亮澤,綠鏽紅斑鮮明(因古代黃金成色不足,故鎏金面上多有紅棕色繡斑)。錢文遒勁古樸,筆力堅挺,頗具魏碑遺韻。此類契丹文「天朝萬順」鎏金錢在各類錢譜、文獻和拍賣記錄中均未見有記載。
        二 、遼「巡貼千寶」錢
        遼代巡貼錢自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首次面世以來,已陸續發現巡貼錢約有九種,十一個版別。材質有鉛、銅、銀、金四種類別,錢文有漢文有契丹文。即丹貼巡寶(鉛、銅二種)、巡擲拾貼、百貼之寶、百貼大吉(順讀)、百貼巡寶(順讀)、千貼巡寶(順讀)、巡寶千貼(左旋讀大小字)、巡貼直萬(金質)、萬貼泉貨(契丹文)等。其中造型奇特的萬貼泉貨是唯一一枚契丹文巡貼錢,但它的發現進一步證明了巡貼錢確係早期遼錢。
        遼代巡貼錢整個名稱應是「契丹國皇帝貼補錢糧用巡幸頒賜之寶錢」,簡稱「巡貼錢」,它是調劑平衡遼早期各地區、各階層貧富懸殊現象及經濟發展失衡情況,而特製的補貼貧困地區軍民錢糧的一種特殊賞賜錢或特製的補貼憑證。對此,鄭家相《遼錢考》、衛月望《契丹金融史臆稿》等都有詳盡的論述。
        遼「巡貼千寶」大錢,爲一種遼帝巡守賞賜錢。「巡」指帝王巡守;「貼」,契丹語稱錢。「巡貼千寶」四字旋讀,爲當千大錢,與「丹巡貼寶」,「百貼之寶」恰好配備成套。此類錢製作及文字風格頗爲統一,出土均在遼之故地,故系遼錢可信。「巡貼千寶」制同北宋當十錢,徑4.4厘米,光背無文,品相精美。因屬帝王賞賜物而非行用錢,迄今唯見一二孤品,故至爲珍奇。
        我收藏的這枚遼「巡貼千寶」錢,爲鎏金大錢(圖2)。其直徑45.5毫米,厚3.8毫米,重30.4克,通體傳世古黑褐色,包漿潤澤,雜有少許紅斑綠鏽,緣廓和錢文鎏金層上多見紅棕色繡斑。錢文四個字旋讀,字體雄勁,楷隸兼筆,鑄造精工,緣廓堅挺,具五代美泉之風貌。
        三、遼「福德長壽」花錢
        我國民間花錢的種類繁多,諸如開爐、鎮庫、饋贈、祝福、玩賞、戲作、配飾、生肖等等都要鑄錢,這種「錢」,雖然具有錢幣的形態,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錢幣中的「非正用品」。其實是專供某種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紀念品。其中「吉語錢」是比較普遍的一類花錢。主要以「長命富貴」「福德長壽」「加官進祿」「天下太平」等吉語爲內容,這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力。花錢與民俗、宗教息息相關,其圖案大多反映當時居民的生活狀況,精神追求,是傳承文化的載體。近年來,吉祥錢的文化價值被逐漸發掘出來,收藏愛好者數量也越來越多。
        中國的吉祥錢又稱花錢,源於漢代,而宋、遼和明、清是其鼎盛時期。早期的花錢主要是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玩錢,只有少數是官鑄的。
        遼「福德長壽」花錢有多種制式,有雙魚型的、有與「千秋萬歲」和「皇帝萬歲」合背的、有背光素的、也有背月的。其中遼「福德長壽」背月的大錢,較爲珍稀。另見有一種契丹文小字「福德長壽」小平錢,衛月望先生將其釋讀爲「福壽永昌」。
        我收藏的這枚遼「福德長壽」背月大錢,爲鎏金錢(圖3)。其直徑41.8毫米,厚3.0毫米~3.5毫米,重25.1克,通體紅棕鏽色,包漿滋潤,緣廓淺平,字體古樸凝重,尤其是「壽」字下面的「寸」部中的一「點」落在豎勾之外,充分顯示遼人書寫漢字的率真風格。
        四、遼契丹文「神冊紀年」錢
        如前所述,遼太祖耶律阿保機(872-926) 漢名億,小字啜里只,契丹迭剌部耶律彌里人。因爲早在907年,在阿寶機登上天皇帝寶座之際,阿寶機就下令鑄造了契丹國的國家貨幣。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元神冊。神冊通寶年號錢就是在年號頒布之月開始鑄造了,遼朝年號錢的誕生意義重在政治,重在政權象徵,它是皇朝的名片,是天皇帝權柄,是國之重寶,而在經濟上的意義卻並不很大。除此之外,契丹允許各朝各國錢幣在境內和契丹各時期鑄幣一體流通,已基本滿足了當時經濟的需求,早期行用的年號錢,多爲平錢,其鑄額都不多;而大錢基本用於紀念、巡貼、賞賜和玩賞上。近幾年新發現的遼早期錢幣,多和金銀珠寶一起出土於罐藏而非窖藏,就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而遼契丹文「神冊紀年」大錢,更是具有紀念幣和賞賜錢的雙重意義。
    這枚遼契丹文「神冊紀年」大錢,爲契丹小字,旋讀。經過多方考證,參照「契丹小字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石刻碑文和劉鳳翥等「契丹小字《皇太叔祖哀冊文》考釋」等文獻,將本錢文初步釋讀爲「神冊初年」(圖4)。其直徑62.8毫米~63.4毫米,厚3.6毫米,重76.2克。這在各類錢譜、歷史典籍和拍賣記錄中也均未見有記載 遼朝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遼代契丹文錢幣賞析|古錢幣鑑定拍賣估價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5TjWRk


【鑑賞】遼代佛像之美 - 壹讀

0 - 2022-03-15T142607.8160 - 2022-03-15T142646.1120 - 2022-03-15T142644.0030 - 2022-03-15T142637.4640 - 2022-03-15T142634.4810 - 2022-03-15T142631.5130 - 2022-03-15T142625.9250 - 2022-03-15T142619.1490 - 2022-03-15T142617.4240 - 2022-03-15T142614.8120 - 2022-03-15T142612.9580 - 2022-03-15T142610.4250 - 2022-03-15T142608.681

【鑑賞】遼代佛像之美 - 壹讀


遼代官窯青瓷契丹大字「金部」款 男白衣觀音像賞析譯考。 - 頭條匯

4888d30f0279466299aa633e3b0a56bf3d6e911fb6f442b09096536985e6b02eb768f40a372b42af8cc74b3ed6243bb2fba7447d6f9c4401af6384e094209a81fa1008e14b1041daad0adf43abc4156be32cf3d8b1e74de1b37df0e01baf2192b6ef37c0a3b64c968470ee27827c64a4

遼代官窯青瓷契丹大字「金部」款 男白衣觀音像賞析譯考。 - 頭條匯


【大百科詞條(稿)】西夏文 、契丹文、女真文、八思巴字_今日語言學 - 微文庫

2022-03-15_142955

史籍稱“河西字”,使用者自稱“番文”,党項羌人的文字,用來記錄党項語。這種文字在西夏建國之前的1036年由夏景宗元昊委託大臣創制而成,隨即被用為西夏的官方文字,在王國覆亡之後一直斷續使用到明代中期。西夏字的總數將近六千,基本筆畫和造字理念來源於漢字,多用“會意”“形聲”手段構成合體,但無一字與漢字相同,且絕大多數字形都比漢字複雜。目前見到的西夏文獻主要出土於內蒙古自治區、寧夏自治區和甘肅省的幾處遺址,尤以內蒙古額濟納旗的黑水城所出為大宗。出土文獻分藏俄、英、中、法、日等國,數量巨大,內容以佛教著作為主,另有一批中原典籍的譯本,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西夏人自己編寫的字典、童蒙教材、法令和詩歌諺語。西夏字目前能獲得大致解讀的約佔總字數的十之七八,閲讀文獻已經基本夠用。
1345年西夏文石刻陀羅尼拓片局部(原石在北京居庸關雲台)【大百科詞條(稿)】西夏文 、契丹文、女真文、八思巴字_今日語言學 - 微文庫 https://bit.ly/3MMURIe

【大百科詞條(稿)】西夏文 、契丹文、女真文、八思巴字_今日語言學 - 微文庫


由漢字改編的文字,你知道嗎?西夏文,契丹文…… - 每日頭條

2022-03-15_1435250 - 2022-03-15T143545.3210 - 2022-03-15T143546.3700 - 2022-03-15T143542.3652022-03-15_143533

由漢字改編的文字,你知道嗎?西夏文,契丹文…… - 每日頭條


光顯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額爾德尼廟位於巴彥淖爾蘇木查干寶力格嘎查。蘇尼特左旗第四代郡王垂濟恭蘇嚨,於1714年建立此廟。1829年,蘇尼特左旗第十代郡王成札布(垂濟恭蘇嚨的第六代孫)修建額爾德尼廟,並上報皇帝,光緒帝賜匾為“安壽寺”,準20名度牒。成札佈為祭奠滿洲公主而修建該廟,造成巨額債務。該廟有1個殿,5個寺堂,以及舍院,有葛根(藏人)及數十名喇嘛。舊時,該廟用的大鍋兩口,中鍋五口,現存大鍋、中鍋各一口。大鍋高137厘米,直徑190厘米,可容180擔水,約800公斤;中鍋高50厘米,直徑80厘米。1969年,額爾德尼廟被毀。

額爾德尼召(蒙古語:Эрдэнэ Зуу),漢名光顯寺,是位於蒙古國前杭愛省哈拉和林的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2] 第一世班禪額爾德尼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該廟建於1586年。17世紀80年代被毀。後來兩次重建。興建額爾德尼召的建築材料取自哈拉和林城遺址。該廟周圍建有108座白色佛塔,蔚為壯觀。額爾德尼召鼎盛時期曾有62座殿堂。[

800px-Erdene_Zuu_monastery_door_knocker2022-03-15_1439592022-03-15_143937800px-Złota_Stupa_w_klasztorze_Erdene_Dzuu_012022-03-15_140726800px-Erdene-Zuu

蒙古高原第一座佛教寺院_額爾德尼昭- 調色盤網絡

光顯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走進蒙古國】 07 額爾德尼召 @ 趴趴虎的部落格 :: 痞客邦 ::


查干薩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應瑞家族墓地_百度百科

843e776fc6194743b9d22125fa01a00d0 - 2022-03-15T150051.8832022-03-15_145917


佛事興盛時代之下,一段遼代佛塔建築的榮光記憶

造塔時代 契丹佛塔

0 - 2022-03-15T150237.7040 - 2022-03-15T150234.4180 - 2022-03-15T150231.920

佛事興盛時代之下,一段遼代佛塔建築的榮光記憶


契丹人为什么爱修塔?_凤凰网

D0A1CEC44397EECDF5E14F006A7A4372A9D8FC32_size235_w415_h310F8350D2804141AA8DB8307149E36C1D2649FBE28_size107_w640_h9462DFF1E69A8A66ED0BEACC80D9081040576990AA8_size59_w640_h481D0FAC95DCA32E3B70B0637793F3A0BBDE853645E_size192_w274_h413A6C4212B9CEC0C98C3669495FB2E0EA6411CE612_size309_w417_h417365E9A044406D00F0DDC3012FCB78F5B72A1774C_size147_w225_h335CA9B5CA48219C29D6E4DF4294AF7CBEDC3725513_size151_w640_h832011CDB82A1783AD6B5D5BA5FB33A884383B4A2BC_size175_w470_h314CAB0A6BF35FBBF69C7D18F23B7A599C216C6A9E8_size210_w469_h27740844FB34FF72554E02DBE92AA8A0A5F725A1BFE_size66_w379_h700

契丹人为什么爱修塔?_凤凰网


遼代遺存的佛塔建築幾乎全為八角形狀

慶州千年白塔,於野蒼穹,為何國慶都沒人去? - 每日頭條


0 - 2022-03-15T151752.4030 - 2022-03-15T151745.5690 - 2022-03-15T151741.3010 - 2022-03-15T151737.1840 - 2022-03-15T151735.0530 - 2022-03-15T150850.472

慶州千年白塔,於野蒼穹,為何國慶都沒人去?
2017-10-03 由 蘇丹卿 發表于文化
慶州白塔又稱釋迦佛舍利塔,位於內蒙古赤峰巴林右旗境內。在這裡,曾出土不少文物,有經碑,以及各種材質色彩不一的舍利塔(可參考巴林右旗博物館)。
如今的慶州白塔,雖然孤影在蒼茫於野,不論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歲月的年輪,已近千年。但它仍然保留完好,仔細觀摩,磚雕木雕等花紋圖案十分清晰。
恰好在這秋天的午後,風吹起葉草翻浪,碧藍天空下,這一眼望去,蒼茫大地於它最是醒目。這座兀然矗立在茫茫草地上的潔白秀麗的高塔,彷佛是這在歷史的蒼穹之下,它把當年的一切風雲刻畫在塔身,使得後人根據這些蛛絲馬跡不禁驚嘆千年。
整座白塔高達73.27米,是一座典型的磚木結構拱閣式塔。繞著塔身仰望一圈,你會發現這白塔的外形構造又是八角七級。在中國古代,慶州白塔又稱釋迦佛舍利塔古塔建築的鼎盛時代屬於遼代,這個時期最是流行八角磚塔,而慶州白塔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它原名為釋迦佛舍利塔。
塔身潔白如玉,光亮奪目。在秋天的午後,野草泛黃之際,這白塔看著讓人心生溫柔。各種精美浮雕仍是能清晰可見。站在這塔前,於風中,還能聽到清脆的風鈴聲。
四周懸掛或繫著許多五顏六色的經幡,在陽光秋風的吹拂下,時光倍顯美好。源於自身對宗教建築的喜好,我在這白塔前更是觀摩許久,不忍離開。
尤其是這白塔的相輪堂內曾發現不少歷史文物,令我更加好奇。塔身的最底座是灰磚砌成,興許是風化了吧,色彩顯得斑駁脫落。周圍掛滿的經幡不時被風吹起,驚現一處似圖騰的磚雕。
不過白色塔身上的浮雕卻是十分清晰完整,抬頭仰望,每級塔檐使用的磚木結構也很明顯,色彩脫落的牌匾懸掛在塔身,即便滄桑,呈現出一股古舊的味道,可這「釋迦佛舍利塔」幾個字依舊清晰有力。儘管這是後來的掛上去的,但歷史再久遠,風雨也不曾磨蝕如此珍貴的遺蹟。
從遼興宗重熙十六年二月就建起,直到重熙十八年七月十五竣工。這兩年多的時間,便就給歷史鑄就了近千年的光陰歲月。
白塔正前方還有一個類似西藏桑爐的建築(在西藏稱之白塔)。但這並不奇怪,這與內蒙古人的宗教信仰有關。從薩滿教到景教再到藏傳佛教,這一段宗教的發展歷史決定了今天的白塔前這些經幡的存在。
秋風起,大雁北飛,廣袤無際的草地上這座聳拔的高塔其實還有一段歷史的背景故事。倘若沒有這個故事,興許就不會有釋迦佛舍利塔了。
相傳慶州白塔是遼興宗耶律宗真為自己的生母章宣太后「特建」的。為何要「特建」,這就關係到宮廷權力傾軋。當時遼興宗的生母蕭氏為聖宗生下了兩個兒子,一個是遼興宗耶律宗真,另一個是耶律重元。但耶律宗真被當時沒有子嗣的齊天皇后收養了,而蕭氏就從一個普通的宮人被封為妃子(順聖元妃)。
聖宗死後,留下詔書封齊天皇后為皇太后,但蕭氏竟然藏匿詔書,並在耶律宗真即位時自封為章宣太后還把持朝政。雖然耶律宗真是她的親生兒子,但她竟然密謀立耶律重元為帝。不過這事很快就敗露了,耶律宗真在朝臣支持下先發制人,將蕭氏送到剛剛築就的慶州城內的七括宮幽禁起來。
但沒想到的是這蕭氏在慶州獨處的年月里清心事佛,成為了一個佛教徒。後來,耶律宗真與母親蕭後關係得到緩和,便將當初幽禁母親的地方「特建」了一座佛塔。
而這座細膩纖秀,柔和清麗又形制高貴的佛塔便就是今天的慶州白塔,一眼望去,果真氣度非凡。但今天的白塔已經無法登臨。
不知何時裡面拆除了第一層階梯,改成經堂,如今塔門緊閉,估計只有歷史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歷史又未曾留下線索。只道後人在相輪堂發掘了不少文物出來。
作為中國古塔建築,慶州白塔可謂是一瑰寶。它呈現的不僅是歷史故事,還有歷史發展。相對於我而言,又豐富我了對遼代歷史建築文化的需求。
蒼茫大地,北國孤塔,風蕭蕭而起。一道斑駁的石板路鋪就在蒼穹之下,兩旁野草叢生,高舉過頭,在夕陽的秋風下搖曳生姿。寂靜的天空不聞鳥啼雁歸,只有後人的背影陸續仰望。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vz3k8z2.html


國泰航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往來香港的人,幾乎都搭乘過『國泰航空公司』的班機。我第一次搭乘時,就很納悶「Cathay Pacific Airways」怎會譯成『國泰航空』。
後來查字典,「Cathay」居然是中古英語「中國」的意思,是「契丹」一詞的轉譯
「契丹」是宋朝北方的外族,老外怎會把「契丹」當成「中國」了……
【關於『國泰航空』】
國泰航空公司,於1946年,由美國人Roy Farrell及澳洲人Sydney De Kantzow在香港成立。最初,他們以『澳華出入口公司』的名義在上海發展,後遷往香港,並註冊為『國泰航空公司』。
1946年,正值國共戰爭的動蕩年代,「Cathay Pacific」直譯為「中國太平」,翻成『國泰』較簡潔,也寓意「國泰民安」。
【Cathay的演變】
Cathay,由蒙古語的「Khitan」(契丹)演變而來。
有關Cathay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於西元1000年(北宋初年)中亞的《摩尼教》文件裡,發音為「Cathai」。因係音譯,各語言轉譯後,有十餘種拼法,Cathay則是英文的寫法。
歐洲人應是13世紀蒙古西征後,才普遍採用Cathay這名詞。
【遼國 + 西遼國】
契丹人,生活在今中國北方的內蒙古、遼寧一帶。早在405年,歷史文獻就有記載契丹人。
907年,契丹人建立遼國;1125年,遼國被金人滅。
1132年,契丹人又在中亞建立西遼國;1218年,西遼國被蒙古人滅。
契丹人在中國北方、中亞活躍長達800餘年。
【不知遼國】
契丹人對漢人自稱「遼國」,是為了便於統治中國北方的漢人區域。
從蒙古到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只知契丹、不知遼國,自然把契丹人統治的區域都以「契丹」稱之。
【蒙古帝國】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從此蒙古帝國積極擴張,也把中國北方稱為「契丹」的說法,帶到歐洲、中東。
在俄羅斯和整個斯拉夫語世界,至今還用「契丹」來稱中國
【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於1275年抵達元朝「大都」;1295年,回到威尼斯。
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錄》,稱中國北方為契丹(Cathay)、南方為蠻子(Manji),與蒙古人的說法一致。
(1567年,比利時地理學家歐特留斯繪製的地圖。Cataio在北、China在南,當時歐洲人的認知,「契丹」仍是中國北方的代名詞)
【族名 → 地名】
原來,我以為『老外誤把契丹當成中國』,是「以今論古」的誤解。
「契丹」原是宋朝北方的外族之名,後轉為「中國北方」的代名詞,這樣的族名轉地名,沒看前因後果,還真不易理解哩。
(河北宣化的遼代壁畫《散樂圖》,可以看出當時契丹人漢化頗深)
【附記】
許多人以為『國泰航空』與台灣「國泰金融集團」是關係企業,其實二者並無關連。
「國泰金融集團」成立較晚,取英文名時,應有參考『國泰航空』。
值得注意的是:
『國泰航空』的英文名「Cathay Pacific」,直譯為「中國太平」,才有「國泰」之意。
「國泰金融集團」的英文名為「Cathay」。少了「Pacific」,就沒有「泰」的意思了。

國泰航空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