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西周青銅器,是被稱爲「武王征商簋」的利簋

宜侯夨簋

宜ㄧˊyí侯ㄏㄡˊhóu夨ㄗㄜˋzè簋ㄍㄨㄟˇguǐ
西周初期的青銅器。丹徒烟墩山出土。四耳,高圈足,腹部飾有圓渦紋,圈足飾有夔紋。腹內壁有一百二十六字的銘文,記載周康王封夨為宜侯,賜其器物、土地等的事跡

一作仄簋。
西周康王时青铜器。为宜侯矢所作,故名。高15.7厘米,口径22.5厘米。 【爆料商周】分贓還是外派?周初封國的建立 | 即食歷史 Cuphistory
圆腹四耳,高圈足。
腹饰大旋涡纹,圈足饰夔龙纹。腹内壁有铭文12行,约130字,记录康王封矢为宜侯,赐予器物、山川、土地、奴隶之事。
宜侯在受分封、赏赐后,称颂周王美德,作簋以纪念其父虞公。1954年出土于今江苏丹徒烟墩山周墓中,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西周宜侯夨簋_百度百科

分封制始於西周初年周王對同姓和功臣的分封,大量史書詳細記載了當時分封諸侯的史實,不過到已有實物中為止,只有這件珍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宜侯夨簋是考古發掘材料並且明確記載了西周的分封情況的,這就決定了他在研究西周分封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專家還斷定銘文中的“宜”即在今(江蘇)丹徒一帶,也就是吳國的發源之地,而宜侯夨簋因其對研究吳文化的重要性又被稱為“吳國第一銅器”。 【爆料商周】分贓還是外派?周初封國的建立 | 即食歷史 Cuphistory

2022-03-10_222627

西周初期青銅器。簋(guǐ),金文中本作。食器。此器高15.7厘米、口徑22.5厘米、腹深10.5厘米。圈足徑18厘米。四耳、高圈足。1954年江蘇丹徒煙墩山出士,為目前所知吳國最早的銅器。腹內壁有銘文126字,殘泐約17字。記述周康王改封虞侯矢(即仄)為宜侯,賜給器物、土地、山川和奴隸。是研究西周奴隸社會和分封制度的重要史料,對研究吳國早期歷史也有重要意義。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2022-03-10_1953010 - 2022-03-10T195524.2100 - 2022-03-10T195522.6760 - 2022-03-10T195519.9710 - 2022-03-10T195517.700下載 - 2022-03-10T195806.259下載 - 2022-03-10T195810.133
青銅時代 · 宜侯夨簋
2018-07-18 由 考古中國網 發表于文化
西周早期青銅器。以作器者為宜侯夨而得名。簋銘記述周康王封夨為宜侯,並賞夨以器物、土田、奴隸等,是研究西周奴隸社會的歷史和分封制度的重要資料。該器1954年出土於江蘇省丹徒縣煙墩山西周墓中。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宜侯夨簋
▲ 宜侯夨簋紋飾圖
簋圓腹四耳,高圈足,通高15.7厘米,口徑22.5厘米,腹深10.5厘米,足徑18厘米。圈足上有鉤形的扉棱4個。腹外以突出的大旋渦紋為主題花紋,圈足飾夔龍紋。腹內底部有銘文12行,約130字,有16字殘失不清。銘文大致可分3段:①記周康王省視武王、成王所伐之商圖及東國之圖。王在宜地宗社舉行祭祀。②為王冊命的全文,即封夨於宜地為宜侯,賞以禮器、土田、奴隸。③記宜侯夨在受賞賜以後,稱頌王的美德,因而作銅器以紀念其父虞公。銘文所記土田、奴隸的封賞及周王與宜侯的臣屬關係,有助於研究西周初期周王朝的分封與江南開發的情況。
▲ 宜侯夨簋器底銘文
▲ 宜侯夨簋銘文
此簋與令彝、令尊、令簋應是一人所作之器,但諸器製作有先後。銘文中的宜地,研究者多以為可能即今丹徒附近,也有人認為未必即在此地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gg6p3el.html


器侈口,束頸,四獸首耳,淺腹,圈足較高,下緣附邊條。腹部間飾渦紋、夔龍紋,圈足飾鳥紋。器內底鑄銘文12行120餘字,記述周康王冊封為宜侯,並賞賜鬯、瓚、弓、箭、土地、庶人等,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度的重要史料。
西周的分封即《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的“封建親戚,以蕃屏周”,是周天子分別授予自己的子弟、親族及功臣一定範圍的土地,建立封國,以屏衛王室,受封者即是諸侯。據史書記載,西周初年分封了71國,其中較大的有魯、齊、燕、晉、衛等。通過分封諸侯,周人不但牢固統治商朝原有地區,而且其勢力、影響得以不斷擴大,遠遠超過了商朝。
簋內底有銘文120餘字,大意為周康王冊封夨為宜侯,賞賜他鬯酒(一種香酒)、銅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隸等。作器者夨原為虞侯,改封為宜侯。宜這個地方,可能就在銅器出土地丹徒縣一帶。宜侯夨簋銘文是關於西周實行分封的重要史料。
銘文解釋
內容
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圖,遂省東或(國)圖。王卜於宜口土南。王令虞侯矢曰:〔遷侯於宜。錫〔〕鬯一卣、商瓚一口,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錫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厥宅邑三十又五,〔厥〕……百又四十。錫在宜王人〔十〕又七裏。錫奠七伯,厥〔廬〕〔千〕又五十夫。錫宜庶人六百又……六夫。宜侯大揚王休,作虞公父丁尊。
考證
郭沫若、唐蘭二先生的考證,認為夨就是周章,也有人認為“夨”是周章的弟弟——虞仲,還提及由於賞賜的級別很高,甚至超過了後來為周室立大功而被封諸侯伯長的晉文公,說明被封者身份很高(王室近族)。在春秋三傳的記錄中,周在淮河以東以南的地方並沒有轉封的諸侯,但是宜侯簋的出土填補了這個缺失,也就是說,曾經有周人轉封於長江下游,但是在西周末年東夷的打擊之下被摧毀,例如武王之穆中曾有所謂‘邗晉應韓’,其地應該在兩淮間的邗溝附近,也不見左傳記錄,可能也應該已經亡於東夷,所謂詩云:四方姍姍,因此吳人也完全可能是宜侯之國瓦解與土著文明的後裔。
所謂“宜侯是改封而不是原封,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宜侯是太伯的後人”則不然,首先大伯無後,一直用虞仲之後代表出走之族。那么只要證明吳是虞仲之後就可以了。
中間許多字銹壞,但是從可辨別的字來看,這是康王時器,系康王在審視了東國之地圖之後,又把虞候轉封在宜。參照周公子轉封在魯,那么同樣有可能虞公子轉封,並保持虞的稱號,因此作器的供奉對象是虞侯之父虞公。由於轉再宜地,因此改稱宜侯,猶康侯改封在衛而稱衛侯,叔虞封在唐而稱唐侯也。因此宜侯與虞仲的關係很明確。是宗子轉封外地的關係。那么如果吳人想聲稱自己是虞仲之後,則這種說法的基礎就是吳人與宜侯有關係。當是宜國亡國而建立與當地文明結合的吳。
研究
岀土
1954年6月,《宜侯夨簋》岀土於江蘇省江蘇鎮江大港鎮煙墩山。1984年,《宜侯夨簋軼事》一文的作者張敏訪問了該器的發現者,丹徒縣紹隆寺的福貴老和尚。據福貴回憶,54年他還俗在家(後來政策改變,又再次岀家),在村長聶長保家打工,在一塊坡地上翻土時,掘岀了一批青銅器。他的發現引發村民的圍觀,紛紛議論是否是金器。聶長保的兒子為了檢驗質地,隨便檢岀了一件,一鋤頭打得粉碎,他打碎的恰恰就是這批青銅器中唯一有銘的《宜侯夨簋》。
修復
現存的《宜侯夨簋》是用碎片綴合的,接縫處的銘文難於辨認,更嚴重的是碎片沒有全部回收,丟失了不少銘文。這是對《宜侯夨簋》的第一次傷害。下聶村發現古物的訊息上報後,上級來人進一步發掘清理,後來以江蘇省文管會的名義寫成簡報《江蘇丹徒縣煙墩山岀土的古代青銅器》,發表在《文物參考資料》1955年第5期上。簡報說,在煙墩山麓共發掘了三座古墓,得大型青銅器十二件,包括五座青銅鼎和《宜侯夨簋》,另得數目不等的小銅器、瓷器和石器。張敏猜測,簡報所謂的三墓實際上是一墓,一墓五鼎,墓主的身份當是諸侯,可能就是宜侯。如此猜測屬實,則《宜侯夨簋》就不是從外地流入的。但這是30年後的分析,若無過硬證據,不可能改變簡報上共發掘了三座古墓的原始記錄。清理煙墩山古墓時的缺失,對《宜侯夨簋》造成了第二次傷害。在修復《宜侯夨簋》時,工作人員在簋腹的四個耳形裝飾物下各掛上一個銅珥。展岀期間,某專家指岀耳下不該有珥,才又把四個銅珥摘去。這四個銅珥是那裡來的?在綴合簋體的有銘部分時,是否也拼入了無關的碎片?都是值得深究的問題。非專業修復對《宜侯夨簋》造成了第三次傷害

  該器出土發表以後,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視。該器銘文涉及到了吳國建立初期,國家分封的有關內容,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銘文記述了周王在四月丁未這一天,進行賜命前的占卜,然後命虞侯夨改封到宜地,改稱宜侯夨,並賞賜宜侯夨大量物品的事情。唐蘭先生釋出銘文中的“虞”字,糾正了先前陳夢家、陳邦福等人釋為“虔”的誤識。上古時期“虞”、“吳”同音,從而證實該器為吳國用器。有關吳國在《史記》中的記載分別見於《周本紀》和《吳太伯世家》,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時期,有長子太伯、次子虞仲、少子季曆三人。“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發,以讓季歷。”而虞仲這一名稱在《吳太伯世家》中被稱為“仲雍”。唐蘭先生考釋銘文中的“宜”的地望即在今丹徒縣,並認為改封後的宜侯夨就是太伯、仲雍的第四代孫周章。進而證實3000多年前,吳國的統治中心即在丹徒一帶。這一說法受到了學界的廣泛認可。之後也有學者認為虞地在陝西,虞侯夨由陝西改封至宜地,或說宜地在河南宜陽。
    宜侯夨簋的出土,使得虞、吳、宜、夨等先秦地理的歷史淵源與地望考釋得以深入,同時對於研究早期吳文化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吳國第一銅器宜侯夨簋
距今3500年,鎮江有了青銅器,有了人類生活的記載。1954年6月,宜侯夨簋等12件青銅器的出土確定了鎮江城有3000多年的歷史,鎮江人的鄉愁也由此開始。
青銅器是人類文明的象徵。
距今6000年,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古巴比倫兩河流域。
距今5000-4000年,堯舜禹傳說時代,據古文獻上記載,我國已開始冶鑄青銅器。
距今3500年,鎮江也有了青銅器,有了人類生活的記載。1954年6月,宜侯夨簋等12件青銅器的出土確定了鎮江城有3000多年的歷史,鎮江人的鄉愁也由此開始。
3500年前,西周初期,四月丁未這一天,周武王姬發之孫、西周的第三代位君主周康王,察看了武王、成王伐商圖,又觀看了東方的地圖。
在對宜地進行占卜之後,康王命令虞侯夨說:令你遷到宜地,賜給你好酒一壺、玉器一件、紅漆弓一張、紅漆箭一百、黑漆弓十張、黑漆箭一千。賜給你土地,包括川、田地和宅邑。
賜給你人口,包括王人和庶人。爲感激和紀念周王朝的封賜,宜侯夨特地鑄造了寶器宜侯夨簋。
宜侯夨簋 / 資料圖片
有專家斷定,宜侯夨簋銘文中的「宜」就在江蘇丹徒一帶,這裡也是吳國的發源之地。
宜侯夨簋是學者們根據文物所攜內容命名的專名,宜是地名,侯是官名,夨是人名,簋是器名。它的珍貴价值與研究意義並不在於其爲西周青銅器本身,也不是器物所攜帶的銘文本身,而在於它的銘文中所反映的獨特內容是考古發掘材料中唯一詳記「封建」諸侯的金文。因其在吳文化研究上的重要性,故又被稱爲「吳國第一銅器」。
誰第一個發現宜侯夨簋?目前有兩個版本。
1955年出版的《文物參考資料》第5期上,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刊登了《江蘇丹徒縣煙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銅器》。文中提到:「1954年6月,丹徒縣龍泉鄉下聶家村農民聶長保的長子聶金海在鎮江大港煙墩山南麓斜坡上翻山芋地『壟溝』時,無意間在地表下一尺多深的土裡掘出了一隻鼎,他小心地擴大挖掘範圍到二尺多深度,共掘得銅器十二件。」
另一個版本出自於文史專家張敏,在1984年所著《宜侯夨簋軼事》一文中提到,他曾訪問該器的發現者,是丹徒東鄉圌山下的寺廟——紹隆禪寺的一位名叫福貴的和尚。1954年,福貴還俗在家務農,6月的一天,他在村長聶長保家做幫工,斫山芋田、翻壟溝時掘出了一批青銅器。
第一個發現宜侯夨簋的主角到底是福貴和尚,還是聶家長子?是他們獨自發現還是共同發現?65年時間過去,這個疑問難以再解開。唯一能得知的真相是,當時圍觀的村民紛紛議論出土的這些玩意兒是否是金器,爲了檢驗質地,滿足大家的好奇心,聶金海隨便檢岀一件,一鋤頭將之打成粉碎。
他斫碎的恰恰就是這批青銅器中唯一有銘文的宜侯夨簋。這件珍貴的文物僅在聶家停留一夜,隨後便進入了考古學者的眼中,並引發考古與歷史學界的大範圍震動。
跟宜侯夨簋同時出土的12件青銅器,有鼎、鬲、簋、大盤、小盤、盉、犧觥、對角狀器,定代爲西周早期。宜侯夨簋並不大,高15.7厘米,口徑22.5厘米。圓形,鼓腹,四獸耳,高圈足 ,有四扉稜。腹飾圓渦紋及夔紋,圈足飾夔紋。內底鑄有銘文12行,現存約120餘字。
正是這120餘字,穿越3000多年時光,向我們展示了周康王時期改封虞侯爲宜侯的重要活動。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鎮江博物館的宜侯夨簋乃複製品,原件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且爲修復補綴而成,遺憾的是銘文缺少了8字


宜侯夨簋,青銅質,疑爲西周之簋。簋,器皿也。載曰武王、成王伐商、賞賜之事。[一]
西元一九五四年,出大港煙墩山,郭沫若、唐蘭等考此器,以為周康王封仲雍曾孫於宜。然學界未有定論。
----------------------------------------
宜侯吳簋乃西周早期最為著名的青銅禮器之一
器內壁共鑄銘文120餘字:
唯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圖,誕省東或(域)圖。王立(蒞)於宜,入土(社),南向。王令虔侯吳曰:遷(?)侯於宜。錫鬯一卣,商(賞)瓚一。□(錫?)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錫土:厥川(甽)三百,□厥(人?)□百又廿,厥宅邑卅又五、厥□百又卌。錫在宜王人□又七生(?),錫奠七白(伯),厥盧□又五十夫,錫宜庶人六百又□六夫。宜侯吳揚王休,作虔公父丁尊彝。
宜侯夨簋是西周早期青銅器。該器通高15.7厘米,口徑22.5厘米。淺腹,高圈足,腹上有四耳,耳上部作獸首狀,張咬簋沿,呈現西周早期特徵;腹部飾圓渦紋間夔紋,圈足為夔紋,有四扉棱,均呈現出西周早期鑄造特徵。器內銘文12行,約126字,殘泐約17字。該
器出土於江蘇省丹徒縣龍泉鄉(現更名為大港鎮)下聶村煙墩山南麓。
在1954年江蘇省文管會撰寫的報告中稱由村長聶長保1954年6月發現,共發現青銅器12件,鼎1,鬲1,簋2(包括宜侯夨簋),盤2,盉一對,犠觥一對,角狀器一對。後南京博物院配合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實習,於1983年在大港鎮發掘時查知此批銅器實由當地紹隆寺福貴和尚發現。因當時工作隊勒令僧侶還俗,福貴和尚在聶長保家中做短工鋤地時發現這批銅器。銅器出土後引起圍觀,聶長保兒子在驗證銅器時將宜侯夨簋打壞,造成銅器及銘文受損。出土後曾加以修復,耳下加珥,因不合西周早期形制特徵,後又去除。這批銅器出土以後,江蘇省文管會在1954年10月進行了複查,又發現了一些銅器和玉、陶器等,證實這批銅器出土於位於煙墩山的一座土墩墓。
該器出土發表以後,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視。該器銘文涉及到了吳國建立初期,國家分封的有關內容,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銘文記述了周王在四月丁未這一天,進行賜命前的占卜,然後命虞侯夨改封到宜地,改稱宜侯夨,並賞賜宜侯夨大量物品的事情。唐蘭先生釋出銘文中的「虞」字,糾正了先前陳夢家、陳邦福等人釋為「虔」的誤識。上古時期「虞」、「吳」同音,從而證實該器為吳國用器。有關吳國在《史記》中的記載分別見於《周本紀》和《吳太伯世家》,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時期,有長子太伯、次子虞仲、少子季歷三人。「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髮,以讓季歷。」而虞仲這一名稱在《吳太伯世家》中被稱為「仲雍」。唐蘭先生考釋銘文中的「宜」的地望即在今丹徒縣,並認為改封后的宜侯夨就是太伯、仲雍的第四代孫周章。進而證實3000多年前,吳國的統治中心即在丹徒一帶。這一說法受到了學界的廣泛認可。之後也有學者認為虞地在陝西,虞侯夨由陝西改封至宜地,或說宜地在河南宜陽。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zyJAzRL.html
------------------------------------
宜侯夨(cè)簋(guǐ),是西周早期青銅器。宜侯夨簋於1954年6月在江蘇鎮江大港鎮煙墩山出土,共有銘文120餘字。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宜侯夨簋高15.7厘米,口徑22.5厘米,足徑17.9厘米,器侈口,束頸,四獸首耳,淺腹,圈足較高,下緣附邊條。腹部間飾渦紋、夔龍紋,圈足飾鳥紋。器內底鑄銘文12行120餘字,記述周康王冊封為宜侯,並賞賜鬯、瓚、弓、箭、土地、庶人等,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度的重要史料。 [3] 
西周的分封即《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的“封建親戚,以蕃屏週”,是周天子分別授予自己的子弟、親族及功臣一定範圍的土地,建立封國,以屏衛王室,受封者即是諸侯。據史書記載,西周初年分封了71國,其中較大的有魯、齊、燕、晉、衛等。通過分封諸侯,週人不但牢固統治商朝原有地區,而且其勢力、影響得以不斷擴大,遠遠超過了商朝。
簋內底有銘文120餘字,大意為周康王冊封夨為宜侯,賞賜他鬯酒(一種香酒)、銅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隸等。作器者夨原為虞侯,改封為宜侯。宜這個地方,可能就在銅器出土地丹徒縣一帶。宜侯夨簋銘文是關於西周實行分封的重要史料。 [1] 
(圖冊資料來源 [4-5]  )
銘文編輯 播報
內容
宜侯夨簋銘文
宜侯夨簋銘文 [6]
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圖,遂省東或(國)圖。王卜於宜口土南。王令虞侯矢曰:〔遷侯於宜。錫〔〕鬯一卣、商瓚一口,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錫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厥宅邑三十又五,〔厥〕……百又四十。錫在宜王人〔十〕又七裏。錫奠七伯,厥〔廬〕〔千〕又五十夫。錫宜庶人六百又……六夫。宜侯大揚王休,作虞公父丁尊。 [6] 
考證
郭沫若、唐蘭二先生的考證,認為夨就是周章,也有人認為“夨”是周章的弟弟——虞仲,還提及由於賞賜的級別很高,甚至超過了後來為周室立大功而被封諸侯伯長的晉文公,說明被封者身份很高(王室近族)。在春秋三傳的記錄中,週在淮河以東以南的地方並沒有轉封的諸侯,但是宜侯簋的出土填補了這個缺失,也就是說,曾經有周人轉封於長江下游,但是在西周末年東夷的打擊之下被摧毀,例如武王之穆中曾有所謂'邗晉應韓',其地應該在兩淮間的邗溝附近,也不見左傳記錄,可能也應該已經亡於東夷。因此吳人也完全可能是宜侯之國瓦解與土著文明的後裔。
所謂“宜侯是改封而不是原封,沒有任何證據支持宜侯是太伯的後人”則不然,首先大伯無後,一直用虞仲之後代表出走之族。那麼只要證明吳是虞仲之後就可以了。
中間許多字銹壞,但是從可辨別的字來看,這是康王時器,系康王在審視了東國之地圖之後,又把虞候轉封在宜。參照周公子轉封在魯,那麼同樣有可能虞公子轉封,並保持虞的稱號,因此作器的供奉對像是虞侯之父虞公。由於轉再宜地,因此改稱宜侯,猶康侯改封在衛而稱衛侯,叔虞封在唐而稱唐侯也。因此宜侯與虞仲的關係很明確。是宗子轉封外地的關係。那麼如果吳人想聲稱自己是虞仲之後,則這種說法的基礎就是吳人與宜侯有關係。當是宜國亡國而建立與當地文明結合的吳。 [6] 
研究編輯 播報
岀土
1954年6月,《宜侯夨簋》岀土於江蘇省鎮江大港鎮煙墩山。1984年,《宜侯夨簋軼事》一文的作者張敏訪問了該器的發現者,丹徒縣紹隆寺的福貴老和尚。據福貴回憶,54年他還俗在家,在村長聶長保家打工,在一塊坡地上翻土時,掘岀了一批青銅器。他的發現引發村民的圍觀,紛紛議論是否是金器。聶長保的兒子為了檢驗質地,隨便檢岀了一件,一鋤頭打得粉碎,他打碎的恰恰就是這批青銅器中唯一有銘的《宜侯夨簋》。 [6] 
修復
館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的《宜侯夨簋》其實是用碎片綴合的,接縫處的銘文難於辨認,更嚴重的是碎片沒有全部回收,丟失了不少銘文。這是對《宜侯夨簋》的第一次傷害。下聶村發現古物的消息上報後,上級來人進一步發掘清理,後來以江蘇省文管會的名義寫成簡報《江蘇丹徒縣煙墩山岀土的古代青銅器》,發表在《文物參考資料》1955年第5期上。簡報說,在煙墩山麓共發掘了三座古墓,得大型青銅器十二件,包括五座青銅鼎和《宜侯夨簋》,另得數目不等的小銅器、瓷器和石器。張敏猜測,簡報所謂的三墓實際上是一墓,一墓五鼎,墓主的身份當是諸侯,可能就是宜侯。如此猜測屬實,則《宜侯夨簋》就不是從外地流入的。但這是30年後的分析,若無過硬證據,不可能改變簡報上共發掘了三座古墓的原始記錄。清理煙墩山古墓時的缺失,對《宜侯夨簋》造成了第二次傷害。在修復《宜侯夨簋》時,工作人員在簋腹的四個耳形裝飾物下各掛上一個銅珥。展岀期間,某專家指岀耳下不該有珥,才又把四個銅珥摘去。 [6] 
地位編輯 播報
多數學者認為中國的分封制始於西周初年周王對同姓和功臣的分封,大量史書詳細記載了當時分封諸侯的史實,不過到已有實物中為止,只有這件珍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宜侯夨簋是考古發掘材料並且明確記載了西周的分封情況的,這就決定了他在研究西周分封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專家還斷定銘文中的“宜”即在今(江蘇)丹徒一帶,也就是吳國的發源之地,而宜侯夨簋因其對研究吳文化的重要性又被稱為“吳國第一銅器”
西周宜侯夨簋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5Ky8vK
----------------------------------------------------
周天子才可享用九鼎八簋
西周康王時的青銅器。1954年於江蘇丹徒縣(今市)煙墩山出土,通高15.7厘米,口徑22.5厘米,腹深10.5厘米。四耳,高圈足。腹部飾渦紋間夔紋,圈足飾夔紋。內底有銘文,現存一百十八字,大意是:周王把虞侯夨改封於宜為宜侯,賞賜其鬯酒、璋瓚、弓矢等物和土地、人口。宜侯夨感激王的賞賜而作此器以紀念。該器銘為研究周初分封、土地和等級關係提供實物資料。
------------------
宜侯矢簋名詞解釋:
西周初期青銅器。簋(guǐ),金文中本作。食器。此器高15.7厘米、口徑22.5厘米、腹深10.5厘米。圈足徑18厘米。四耳、高圈足。1954年江蘇丹徒煙墩山出士,為目前所知吳國最早的銅器。腹內壁有銘文126字,殘泐約17字。記述周康王改封虞侯矢(即仄)為宜侯,賜給器物、土地、山川和奴隸。是研究西周奴隸社會和分封制度的重要史料,對研究吳國早期歷史也有重要意義。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
九鼎八簋制度
這套九鼎八簋及相關禮樂器物組合的發現,填補了周代社祀禮制形式的空白,對於研究當時祭祀的禮儀規範及社會變革具有重要的意義。講述人馬蕭林: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
按照古墓的年代——周朝的禮制規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享用九鼎八簋,而曾侯乙墓中的確出土的是九鼎八
七鼎六簋
河南新鄭出土的春秋時期鄭國的九鼎八簋九鼎八簋,春秋,器物特徵:九件鼎的形制和紋飾相同,大小依次遞減,最大的一件通高54厘米,最小的一件也有47厘米;八件簋形制和紋飾相同,1996年河南
天子祭祀用九鼎八簋
在曾候乙墓出土的食器中,最主要的就是內外能夠反映禮制和曾候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gui鬼音)。它們製作精巧,保存完好,十分珍貴。簋在祭祀,宴享等祭祀活動中與鼎配合使用


宜侯夨簋是西周早期青銅器。該器通高15.7厘米,口徑22.5厘米。淺腹,高圈足,腹上有四耳,耳上部作獸首狀,張咬簋沿,呈現西周早期特徵;腹部飾圓渦紋間夔紋,圈足為夔紋,有四扉棱,均呈現出西周早期鑄造特徵。器內銘文12行,約126字,殘泐約17字。該器出土於江蘇省丹徒縣龍泉鄉(現更名為大港鎮)下聶村煙墩山南麓。在1954年江蘇省文管會撰寫的報告中稱由村長聶長保1954年6月發現,共發現青銅器12件,鼎1,鬲1,簋2(包括宜侯夨簋),盤2,盉一對,犠觥一對,角狀器一對。後南京博物院配合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實習,於1983年在大港鎮發掘時查知此批銅器實由當地紹隆寺福貴和尚發現。因當時工作隊勒令僧侶還俗,福貴和尚在聶長保家中做短工鋤地時發現這批銅器。銅器出土後引起圍觀,聶長保兒子在驗證銅器時將宜侯夨簋打壞,造成銅器及銘文受損。出土後曾加以修復,耳下加珥,因不合西周早期形制特徵,後又去除。這批銅器出土以後,江蘇省文管會在1954年10月進行了複查,又發現了一些銅器和玉、陶器等,證實這批銅器出土於位於菸墩山的一座土墩墓。
    該器出土發表以後,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視。該器銘文涉及到了吳國建立初期,國家分封的有關內容,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銘文記述了周王在四月丁未這一天,進行賜命前的占卜,然後命虞侯夨改封到宜地,改稱宜侯夨,並賞賜宜侯夨大量物品的事情。唐蘭先生釋出銘文中的“虞”字,糾正了先前陳夢家、陳邦福等人釋為“虔”的誤識。上古時期“虞”、“吳”同音,從而證實該器為吳國用器。有關吳國在《史記》中的記載分別見於《周本紀》和《吳太伯世家》,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時期,有長子太伯、次子虞仲、少子季曆三人。“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發,以讓季歷。”而虞仲這一名稱在《吳太伯世家》中被稱為“仲雍”。唐蘭先生考釋銘文中的“宜”的地望即在今丹徒縣,並認為改封後的宜侯夨就是太伯、仲雍的第四代孫周章。進而證實3000多年前,吳國的統治中心即在丹徒一帶。這一說法受到了學界的廣泛認可。之後也有學者認為虞地在陝西,虞侯夨由陝西改封至宜地,或說宜地在河南宜陽。
    宜侯夨簋的出土,使得虞、吳、宜、夨等先秦地理的歷史淵源與地望考釋得以深入,同時對於研究早期吳文化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宜侯夨簋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宜侯夨簋 https://bit.ly/3MHqR0v
---------------------------------------
分贓還是外派?周初封國的建立
【分贓還是外派?周初封國的建立】
本文摘自《爆料商周:上古史超譯筆記》
作者:野蠻小邦周
出版社:遠足文化
延伸閱讀:【爆料商周】尊爵、不凡,唯有公侯伯子男:解密五等爵制度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有數年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二伯駕崩了,被謚為周武王,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流言四起的日子。我自魯國返回鎬京,打算跟父親報告我的魯國開拓史。到鎬京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二伯,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誦兒還在,我要保護二哥的孩子,不必難過。」
喪儀完畢,父親要到東土平叛,我也要回到曲阜作戰,於是便同行。我們過了孟津,父親說:「我捉條魚給你。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心裡暗笑他的迂,這事只要交給傳令兵去做便是,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看見他揭起衣裙摸魚,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就流下來了。父親撈到一條白魚,跟當年是一個樣子,繩索串著,一股腦兒放在我的馬車上。於是他抖抖溼掉的衣裙,心裡很輕鬆似地說:「沒事,當年我也給你二伯這麼幹,我那時躲在船下,他可誇我了……」。從父親臉上晶瑩的水光中,我彷彿能看見某種年輕而熾烈的情緒復燃,那種青春的,羞澀的,難以啟齒的感情……直到父親轉身離去。
我很開心,父親的心裡,不再只有二伯了呢……
傳說英姿勃發的武王,率領三百輛戰車、勇士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大軍渡過盟津,各方友軍來會。這支氣勢如虹的軍隊,往東直指商首都,長驅直入。
末代帝王商紂傾盡所有軍隊,以七十萬人應戰,孰料這場敵寡我眾的戰事,就在商軍隊一片倒戈聲中迅速終結,商紂自焚而死,武王成為中國北方大地新的統治者。
迅速拿下商朝的周武王,旋即面對的是如何鞏固周人的統治權。商朝國祚數百年,對中國黃河流域各邦國有強大的影響力。至商王朝末期,影響力逐漸衰退,即使有些邦國離商而去,他們也未必會聽令於西方新興的周。何況,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商覆滅後還有大大小小的商貴族遺留在首都近郊,商王朝東部地區更有許多與商若即若離的方國。周人只是消滅商王朝的「中央政府」,地方勢力仍在。以武力擊敗統一的敵人已然不易,如何有效填補商王朝留下的權力真空,使地方勢力俯首聽命?如何不要讓軍隊在各地為了平叛而疲於奔命?難題才正要開始。
四面楚歌的諸侯
周人的解決方案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封建制度。
封建是怎麼一回事?是王子帶著國王爸爸的祝福,到一個富裕的領土接受臣民供養嗎?還是帥氣的騎士帶著長劍騎著駿馬奔馳而至,宣布今天開始這裡為我所統治呢?受封的諸侯是兩手空空,還是大包小包拉著車到封地去呢?或是吃著火鍋,唱著歌就上任了呢?
目前我們所知,最完整的封建紀錄是西周早期的宜侯夨簋(夨,音同仄),受封的宜侯把周王封他治理「宜」地的命令鑄在〈宜侯夨簋〉上:(下文中,□表示該處文字無法辨識)
唯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圖,省東國圖,王卜于宜,入土南鄉。王令虞侯夨曰:遷侯于宜,賜秬鬯一卣、商瓚一、□、弓一、矢百、旅弓十、旅矢千,賜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廿,氒厥宅邑卅又五,厥□百又四十,賜在宜王人□又七姓,賜甸七伯,厥盧□又五十夫,賜宜庶人六百又□六夫。宜侯夨揚王休,作虞公父丁尊彝。
周王將原封在虞地的虞侯夨改封到宜地,賜他美酒、象徵尊貴地位的瓚、代表天子授權的合法武力──弓矢,這些都是封建儀式的基本套路。
接著周天子告訴他受封土地的地點、人口:有河川、城邑、原屬周王室的人口、庶人等。宜侯改封的年代已經是西周早期中段之後,受封的土地上已經有直屬於周王室的人民居住,周王將這些人悉數轉移給宜侯,宜侯提著一卡皮箱即可入住。
只有宜侯這麼歡樂就國嗎?西周建國之初受封的諸侯又是怎麼受封的呢?《左傳》記載衛國祝佗敘述周初封建的歷史: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選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於周為睦。分魯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類醜,以法則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職事于魯,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於少皥之虛。(皥,音同號)
周天子封周公之子伯禽時,給他裝飾華麗的車馬、旗幟、玉器、良弓,各種官員與器物,以及六個殷貴族家族。他帶著這大隊人馬與周王的賞賜,前往千里之遙的曲阜建國。
和時代稍晚的宜侯不同,伯禽受封的商奄一帶並不在周人的控制下,伯禽到這裡的目的就是建立據點。也就是說,伯禽大包小包帶著很多東西和人手,到了一個都是敵人的地方,從蓋房子開始。
他們有多辛苦呢?伯禽在曲阜苦心經營了三年,才終於能回老家向周公報告魯國已上軌道。但沒想到,伯禽雖然苦心孤詣打下魯國根基,位在魯國南方的徐戎、淮夷還是叛變了。不僅身為魯國國君的伯禽必須冒著生命危險在前線作戰,成王也率軍親征,「東伐淮夷,殘奄,遷其君薄姑」。前面說過,魯國統治的地域是商奄之地,這次的叛變顯然包含了魯國治下的區域,成王的征伐可說是將該地原居的族群連根拔起,才終於讓魯國周邊的情勢穩定下來。
與伯禽同時受封的姜太公,也是費盡苦心才使齊國首都營丘不再動盪。《史記》記載姜太公到封地去時,是連夜低調趕路,在黎明之際,眾人都還沉睡時抵達營丘。才剛安頓下來,鄰近的萊夷就興兵與姜太公爭奪營丘。所以史學家錢穆說,周人所謂的封建是武裝移民,受封的諸侯不是去領地享受各種高規格待遇,而是帶著軍隊到封地建立屬於周人的軍事基地。每個封國都是周王室戰略網上的據點,藉著各封國在封地的軍事擴張,周人才牢牢控制住東方的新領土。
小邦周的大棋局
伯禽、姜太公經營東方時,周武王也將商首都朝歌封給紂王之子武庚,以安撫殷商貴族,並且命令管叔、蔡叔監視這位前朝王子。管叔與蔡叔是周武王時受封,各領有管、蔡國。
除了伯禽、姜太公、管叔、蔡叔外,同時受封的還有召公之子,去了遙遠的北方燕國(參見本書第二十篇〈遠得要命王國的奠基者〉)。這是周人軍事擴張的第一步,先控制商人核心區,接著在可能控制區域的東端、北端定錨。
周初受封的管叔、蔡叔,大家都知道他們後來勾結前朝王子叛亂。管蔡之亂平定後,周王重新規劃了前朝王子的舊封地,派出了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建立衛國,封紂王的哥哥微子在宋國,這是第二波封建,沿著交通要道布置軍事占領區。除了往東與往北,往南推進的腳步顯然較慢,但也並非完全沒有動作,如曾國、蔣國就建立在黃河以南的戰略要地上。
周人封建國家的數量可能以百計,多到有一些封國雖然見於史書,但我們已經無法確知是在何時分封,如文王之子建立的曹國,武王之子建立的應國,周公之子建立的凡國、蔣國;還有些僅見於青銅器,史書沒說也不知明確地方的,如楊國。但大致可以推定,周人的封建是隨著軍事行動逐漸推進的,最重要、規模也最大的封建集中在武王、成王兩代之間,其後雖然還陸續有幾次建立新封國,但封建規模都不如周初。
雖然不能確定所有封國的封建時間,但可以從封國的位置判斷周人的戰略布局。齊、魯、燕是周初三位開國功臣受封的國家,三國連成周王朝最外圍的防線:燕國扼住往東北的通道,齊控制了泰山北麓的海線交通,魯則掌握泰山南麓與黃河四條支流。太行山東麓與西麓的交通幹道分別為邢、衛、凡與晉、芮(音同瑞)等國把守;出了陝西,往東的路線則有成周、曹國、宋國,往南則分別由應國、曾國與蔡國、蔣國鎮守。宋─蔣一線以東是淮夷活動區,終西周之世都沒有真正拿下這個地區。最後要說明,左圖僅標出較重要的以及周王室直系親屬建立的國家,實際上周人的封建網絡更加細密。可以說,周人在黃河流域及其南北側張開了一張緊密的控制網。
封建看起來是天羅地網,但只是在戰略要衝上建立一個個據點而已,對新領土細密的軍事與政治控制,並不是短時間可以達成。以山東半島為例,考古遺址表明,周文化對當地的影響在西周早期還不是很明顯,到西周中期才延伸到山東半島東部。這表示,西周早期周人雖然在政治上可能一定程度控制這個區域,但直到西周中期,周文化才深入這個區域,讓此地區成為西周國家真正意義上的一部分。
周人在控制區影響力的提升,不僅是諸侯之力,周王室對外部封建諸侯的援助也很重要。以軍事活動來說,西周開疆拓土往往是周王徵用地方諸侯的軍力作戰,如〈晉侯穌鐘〉就是周王令晉侯穌(音同蘇)征伐宿夷。雖然周王室仰賴諸侯在各地開闢疆土,但王室並不是坐享其成,周王必須時時後援諸侯的軍事任務。例如〈小臣簋〉就記載山東半島的東夷大規模叛變,以地緣來說,魯齊兩國首當其衝,可以想像當時魯侯和齊侯都要備戰,但顯然兩國的力量無法控制叛亂的東夷,所以參與這場戰事的小臣記載伯懋父率領殷八師(直屬周王室的軍隊)平亂,一路打到海濱。
西周的封建體制並不是單純的領土賞賜,而是周人因應周初政治現實採行的政策。這個政策是中央王室在內與諸侯在外相互支援,同氣連枝,達成對中國北方的實質統治。因此西周才成為中國第一個落實地方控制的朝代。駐守封地的諸侯及其下屬,並不是耽溺享受的貴族,個個都是強悍的戰士,正是他們的剽悍與堅忍,造就了輝煌而為後世嚮往的西周王朝。
【爆料商周】分贓還是外派?周初封國的建立 | 即食歷史 Cuphistory https://bit.ly/3tLDdMf

2022-03-10_1950202022-03-10_1950062022-03-10_1949532022-03-10_194535

除了宜侯簋铭文中记载的虞侯迁宜之外,西周金文中还有哪些诸侯被改封他处的例子?_宜侯夨簋铭文中多次出现的 - 调色盘网络

2022-03-10_1931392022-03-10_1945352022-03-10_1945252022-03-10_194514

除了宜侯簋铭文中记载的虞侯迁宜之外,西周金文中还有哪些诸侯被改封他处的例子?_宜侯夨簋铭文中多次出现的 - 调色盘网络


中國文物遺存最早的西周青銅器,是被稱爲「武王征商簋」的利簋
中國文物遺存最早的西周青銅器,是被稱爲「武王征商簋」的利簋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u5uYLp
透過故事看更多,經典大百科,更規範全面準確的百科。
簋是一種古代食器,主要在飲宴時用來盛裝煮熟的稻、黍、高粱等食物,相當於現代的飯碗,在商、周時期舉行祭祀或宴會時,它也是一種重要的禮器,供奉在神壇上和鼎配套使用,盛裝食物等用於祭祀祖先和上帝;
按周朝禮制中的列鼎制度規定,不同等級的人在飲食祭祀時所使用鼎和簋的數量是不同的,天子最多爲九鼎八簋,諸侯次之爲七鼎六簋,卿大夫又次之爲五鼎四簋,高級士再次之爲三鼎二簋,而低級士則只能有一鼎一簋或只有一鼎。
七鼎六簋
在周朝禮制中簋和鼎與老百姓無緣,而且如果違反禮制越級使用,就會有「問鼎之嫌」,當時的簋也常用其主人的名字來命名,如主人名爲利,則其所擁有的簋就會被稱爲利簋;
在商周時期,擔任有司的利曾經作爲將軍跟隨周武王一起參加征商伐紂,在獲勝之後,身爲有司的利得到周武王賞賜給他的金(即青銅),並以此鑄造了一件青銅簋,用來祭奠自己家族的祖先,於是人們稱之爲利簋;
西周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整體爲侈口圓形,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爲一個方形連鑄底座,器身及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器腹內底部鑄銘文4行32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的武王征商事件。
西周利簋
西周利簋採用上圓下方的形制,是中國古人對天圓地方這種古老觀念的最直觀體現,這種青銅器樣爲西周時期新出現的樣式,也成爲了西周初年時期青銅簋的典型造型;
西周利簋造型端莊穩重,腹部較深,雙耳有珥,作獸首口銜鳥頭狀,方座上則爲與腹部獸身主體相映襯的獸面造型,其巨目凝視,體現出一種威嚴感,以顯示簋主人的貴族氣勢;
西周利簋的紋飾線條流暢清晰,以腹部和方座座壁的饕餮紋爲主,饕餮紋與夔紋、龍紋和鳳紋等都屬於幻想的神話動物,其藝術形象被刻畫爲以鼻樑爲中心,眉、眼、耳、角分別以對稱形式排列在左右兩側;
西周利簋的饕餮紋通過猙獰恐怖神祕的威嚴感,以其「獰厲之美」用於鎮懾邪魔和愚弄平民,張揚統治階級的權利,同時也告誡自己的子孫後代和臣僕們不可過於貪暴;
西周利簋的兩側加飾有倒夔紋,在圈足以夔紋帶呈二方連續圖案繞簋一周,通常被飾於青銅器物上的夔紋形象爲一角大頭,長嘴張口,細身一足,尾尖作捲曲狀;
西周利簋的方座平面四角加飾蟬紋,並以最常見的雲雷紋爲底用以烘托主題饕餮紋,雲雷紋的基本特徵是以連續的迴旋形線條構成爲幾何圖形,圓形的連續構圖常單稱爲雲紋,方形的連續構圖則單稱爲雷紋。
西周利簋紋飾
西周利簋的腹內底部鑄有銘文,共4行32字,簡略地記錄了在甲子日的清晨,周武王帶領各地諸侯討伐商紂王,最終滅掉商朝建立周朝的歷史事件,並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完全一致,也成爲西周利簋最爲重要、最有價值的部分;
西周利簋的32字銘文爲:珷征商住(唯)甲黨(子) 朝減(越)鼎克旋(昏)執(夙)又(有)商辛未王才(在)器(闌)自(師)易(錫)又(有)事利金用乍(作)理(檀)公寶蹲(尊)彝;
西周利簋的銘文字體和商甲骨文、金文的形體結構一致,字體扁長,字跡凝重穩健,並保留有商朝銘文字體首尾尖中間粗的典型特徵,是西周早期金文的代表作之一。
西周利簋銘文
西周利簋的銘文中所記載的武王征商伐紂時間爲甲子日晨,並逢歲星當空,正好印證了《尚書·牧誓》中所記載的「時甲子日昧爽,王至於商郊牧野」,因此西周利簋也被稱爲「武王征商簋」;
西周利簋造型端莊穩重,充分顯示出簋主人的貴族氣勢,其器身所飾花紋具備特有的歷史面貌和時代風格,緊密聯繫了商周時期的社會生產、生活和思想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周時期的工藝美術特徵;
西周利簋是有關武王征商史實的唯一文物遺存,爲考證西周時期的歷史、文化和軍事等提供了真實的資料,在夏商周斷代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價值與意義非凡。中國文物遺存最早的西周青銅器,是被稱爲「武王征商簋」的利簋 - 人人焦點 https://bit.ly/3u5uYLp

88680a1e59a52dada1a32022-03-10_2229422022-03-10_2229362022-03-10_2229292022-03-10_2229245c1e02f382


利簋銘文《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利簋是現存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利簋”武王征商簋/商周時期,簋是用來盛放糧食的器皿/武王伐紂發生於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由此,這一歷史學的著名懸案終於告破,利簋居功至偉。可以說它刻下了商周的界碑。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姜太公牧野之戰/利簋-武王征商簋,西周早期青銅器。為周武王時官吏利所作/利簋是現存最早的西周青銅器,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記載武王伐紂具體日期即「甲子日」的器物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春秋啟示錄(十八)——博物館裡的西周重器攻略(上) - 每日頭條

0 - 2022-03-10T225018.3900 - 2022-03-10T225013.4240 - 2022-03-10T225010.8730 - 2022-03-10T225008.2050 - 2022-03-10T225003.9120 - 2022-03-10T224948.9010 - 2022-03-10T224945.4300 - 2022-03-10T224937.8770 - 2022-03-10T224934.5970 - 2022-03-10T224933.1050 - 2022-03-10T224931.5630 - 2022-03-10T224930.1850 - 2022-03-10T224928.4060 - 2022-03-10T224922.6720 - 2022-03-10T224921.2330 - 2022-03-10T224919.9450 - 2022-03-10T224916.2210 - 2022-03-10T224846.3790 - 2022-03-10T224830.4030 - 2022-03-10T224825.1470 - 2022-03-10T224823.296FireShot Capture 053 - 春秋啟示錄(十八)——博物館裡的西周重器攻略(上) - 每日頭條 - kknews.cc

春秋啟示錄(十八)——博物館裡的西周重器攻略(上) - 每日頭條


九鼎八簋等级礼仪制度 - 布格伦科技网


 

【九大簋的簋】
 平常我們常常用「九大簋」來形容盛宴,「九」不難理解為菜式數目,不過「簋」究竟是什麼呢?
 「簋」其實是古代青銅或陶制盛熟食的容器,也曾是重要的祭祀禮器,與鼎一起使用,什麼地位的人用多少個簋和鼎也有成規。例如根據史書,只有君王能用九鼎八簋,諸侯次之,可用七鼎六簋,其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再之下的士則只能用三鼎二簋。
 今人宴席用「九大簋」,當然已沒有古時的禮祭要求,但依然可見飯菜之豐盛,筵席規格之高。
(1) Facebook https://bit.ly/404tm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