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實邊是指中國歷史上由官方組織的一種人口遷移方式。在與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幾乎連綿不絕的戰爭和衝突中,使歷代漢族中央政權均不勝其擾,在那些來去飄忽的草原騎兵面前,往往顯得處處被動,兵少則必敗,兵多則供應困難,無法久持。在這種形勢下,歷代漢族中央政權遂採取了“屯墾戍邊”的對策,除了在邊境戰略要地駐紮軍隊,參加屯田外,更多的則是內地向邊境地帶移民,在武裝保衛下開墾耕種,以提供軍糧,加強邊防。這種形式的人口遷移從秦、漢起一直沿用下來,重點在中國的西北部。
移民實邊政策可追溯到先秦。戰國初期的楚國,曾遷移貴族到邊境開荒,發展邊境經濟,加強國防力量。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漢武帝時,為加強北方邊防,公元前119年,一次就移民70餘萬口,充實北方諸郡,實行兵農結合,既減輕了國家的兵餉負擔,又保證了邊境的安全。由於採取了移民實邊和屯田戍邊的措施,漢代西北邊境一帶的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
在中國歷史上,主張移民實邊的政治思想家,主要有西漢的晁錯、東漢的王符、元朝的忽必烈、清朝的康熙。先秦移民多采取行政命令辦法,晁錯首次提出用經濟措施鼓勵移民,對移民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生命安全也考慮的很具體。王符與晁錯的移民主張在防禦外患這一目的上是相同的。但王符的“實邊”主張包含了人口與土地相適應的思想,較晁錯有了新的發展。 闖關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從“封禁虛邊”到“移民實邊”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清末外交官黃遵憲寫給梁啟超的詩句,道出了近代誌士對國土喪失的悲憤。19世紀中葉,妄自尊大的清王朝突然被不知來自何方的堅船利炮驚醒。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畢竟還能節節防禦,所割之地還是沿海據點。此間沙俄卻在東北奪地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如入無人之境,實在令人扼腕!
清廷丟失的黑龍江流域大片疆域,在遠古就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棲息之地,土地肥沃且森林繁茂,滿族祖先女真人便在此發祥並以漁獵耕作為生。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時滿族人口約60萬,1644年清廷進占北京時其軍民大多“從龍入關”,黑龍江以北所留居民主要是向清廷交皮毛稅的達斡爾等原始部落。此時俄羅斯哥薩克遠征隊進抵黑龍江畔,清軍派1萬多人北上將其打退,於1689年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邊界。自此清廷盲目認為北疆高枕無憂,當地百年間都是一派“沃野千里,有土無人”的景象。
清朝安定天下後,關內人口成倍增長,大量剩餘勞動力想到適於開墾的關外謀生。從1688年起,康熙皇帝一再下詔對關外實行禁封,目的是壟斷人參獸皮貿易,並想使當地成為清室親貴的私產和退路。為阻止漢民北上,清廷在遼東還修築了一道遍植柳樹的邊牆稱作“柳條邊”。乾隆時期因八旗人口日繁,清廷曾讓關內一些滿族人遷回松花江流域。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受不了邊疆之苦,上山下鄉後又大多逃回北京等城市,北疆荒涼局面仍遲遲未能改變。
曠土寡民必然難養軍隊。據英國考察人員19世紀中葉在黑龍江北和烏蘇里江東調查,百萬平方公里之地只有土著居民2.4萬人。此前,黑龍江下游以北縱橫千里之地竟沒有一個集鎮和駐軍點,烏蘇里江以東數百里闊野也僅設七處“卡倫”(哨所),主要還用於查阻內地來民。黑龍江南岸清軍駐地璦琿城有兵千餘,僅裝備古老的弓箭和火繩槍砲,例行守邊不過是解冰季節乘船去下游部落收皮毛稅再兼顧巡查,這種虛應差事還不能年年保證。
世界近代史上向外擴張疆土最多的沙俄,在工業革命後掌握了先進武器和運輸手段,就再次盯上了富庶的黑龍江流域。鴉片戰爭暴露了清王朝的極度無能,俄軍自1847年起便進占黑龍江口和庫頁島。對此危情,清朝黑龍江將軍幾年內竟茫然不知,1851年上奏朝廷還虛報“巡視”所見“疆界安靜”。殊不知,俄軍在外貝加爾省已集結了1.6萬軍隊,於1854年直逼璦琿城下,並分頭進占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廣大地區,移民建立村鎮城堡。1858年和1860年,沙俄利用英法軍隊侵華,逼迫危急中的清王朝簽訂《璦琿條約》、《北京條約》,正式承認那片土地改屬俄國的既成事實。輕易攫取這些利益後,俄國還一直強詞奪理地辯稱所佔是無主荒地,按國際慣例誰先控制就屬誰,清王朝重內輕外政策導致有邊無防的歷史性災難至此已難挽回。
愚昧昏聵的清廷想以封禁保存“龍興之地”,反而導致外侵乘虛而入威脅其祖宗家園,痛定思痛才改行“移民實邊” 。1860年清廷簽約割地時,就批准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要求對關內移民“解禁”的上奏。隨後50年間,山東等地的移民“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擁蟻聚”,關東大地上人口迅速增至1800萬。此間沙皇曾推動政治移民中國東北地區以實現“黃色俄羅斯”計劃,闖進來的幾十萬外籍軍民卻陷入汪洋大海般的中國民眾聚居地,再也無法使山河易主。後來日寇又利用滿清餘孽建立偽滿洲國,並想實施“移民滿蒙百萬戶”(向中國東北移民日本人和朝鮮人)計劃,面對人口已達3000萬的東北同胞反抗,最終仍無法斬斷當地對祖國的認同。
在人口稀少的邊疆,移民與鞏固防務歷來密切相關。吸取教訓後,左宗棠於19世紀70年代率湘軍西征收復新疆時,就向當地移民,很快出現“大將西征人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的景象。虛邊失地的前車之覆,終成為後車之鑑,“移民實邊”之功就此大書於史冊之上
移民實邊- 快懂百科 https://bit.ly/3soBqfh
--------------------
「移民實邊」是指歷史上經濟較發達、人口相對密集地區的人口,向人煙稀少、土地荒僻的邊疆地區遷徙,和當地各族人民共同開疆拓土、發展經濟、保疆衛國的歷史活動。
清朝治邊有方,邊疆與內地一體,二者關係密切。討論清季東北移民實邊政策是以清代中後期為時間範圍,以放荒招墾為主要內容,由消極到積極的整個歷程。移民實邊政策明顯地不同於封禁政策,但又與封禁有關。從有條件地辦理旗人屯墾,繼而開放旗招民佃,乃至旗民兼招,籌款招墾,最後以大量移民為訴求,邊政的調整反映著世變。由於清廷重視東北地方的屯墾,使移民實邊政策有所承續,討論清末新政改革亦不可忽視清代中期以來調整邊政的努力。
清季東北移民實邊政策之研究 (豆瓣) https://bit.ly/3LqEQXZ


九龍寨城龍津義學大門石對聯
昔日九龍寨城內龍津義學的大門石對聯,今存於九龍寨城公園內。門聯為:其猶龍乎 卜他年鯉化蛟騰 盡洗蠻烟蛋雨是知津也 願從此源尋流溯 平分蘇海韓潮
昔日於義學大門兩旁的石對聯,門聯為:其猶龍乎 卜他年鯉化蛟騰 盡洗蠻烟蛋雨是知津也 願從此源尋流溯 平分蘇海韓潮
九龍寨城龍津義學大門石額
昔日九龍寨城內龍津義學的大門石額,今存於九龍寨城公園內。龍津義學與寨城同於1847年落成,是一座貢院式建築,除作義學之用,亦供鄉公所用以聚眾商討要事。九龍司建立義學目的是為「移民實邊」,即吸引新移民前來九龍寨城一帶聚居,從事漁農礦業生產,以為駐軍提供物資支援,設學校目的為吸引平民遷居。
珍貴照片曝光!外國攝影師拍盡九龍城寨的「罪惡城」神秘國度 - 香港 unwire.hk https://bit.ly/3HEGNxG
昔日龍津義學的大門石額,今存於寨城公園內。(4) 龍津義學 | Facebook https://bit.ly/3L7uuvI

「移民實邊」西漢時期漢文帝、漢景帝-晁錯/人口,向荒僻的邊疆地區遷徙/柳條邊/封建王朝統治者,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為了維護邊塞地區的安定,能夠長期控制佔領的地區,往往都是從中原地區徵調大批人口,到邊塞地區建城,派兵駐紮,進行生產生活,這種遷移活動又稱“移民實邊”人口大遷移,在我國古代書中就有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初期的楚國,為了加強邊境地區管理,曾經遷移國內的貴族,到邊境地區開荒生活,發展邊疆經濟,加強國防力量/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發動南征,攻打百越等少數民族,並實施移民實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2022-02-07_084229800px-Kowloon-Walled-City-1898 (1)800px-Kowloon_Walled_City_Park_02.jfif800px-Image-Kowloon_Walled_City_southgate800px-Streets_in_Kowloon_Walled_City (1)759px-KWC_-_PlaygroundKowloon_Walled_City_Statue (1)2022-02-07_084239


從清朝「闖關東」到「移民實邊」聊聊東北移民史
1.古代帝王為什麼要移民實邊?
中國古代國與國之間是沒有領土界定,更沒有界線的劃分,做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統治者,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種大一統的思想影響,自然以「天朝上國」自居,皇帝貴為「天子」,帶天行使管理天下的權力,那天下的土地自然都是「天子」自己家的土地,都由「天子」一個人說的算。
每當中原王朝開疆拓土或者抵抗外族侵略,與周邊國家之間,與遊牧民族之間設立重鎮用邊塞的來證明對土地所有權,皇帝為了維護邊塞地區的安定,能夠長期控制占領的地區,往往都是從中原地區徵調大批人口,到邊塞地區建城,派兵駐紮,進行生產生活,這種遷移活動又稱「移民實邊」。
對於這種人口大遷移,在我國古代書中就有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初期的楚國,為了加強邊境地區管理,曾經遷移國內的貴族,到邊境地區開荒生活,發展邊疆經濟,加強國防力量。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發動南征,攻打百越等少數民族,並實施「移民實邊」,《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秦始皇派兵占領南越地區,設立桂林郡,象郡,南海郡遷罪犯、商人等到南越邊疆生活駐守。
先秦之前的「移民實邊」政策,只是君主的發令,具有強制性,老百姓並沒有主管願望願意遷到邊疆生活,但是到西漢時期為了抵禦匈奴入侵,「移民實邊」做為一種治國理政的思想,一直被沿用到現代,而真正提出「移民實邊」的人就是西漢時期漢文帝、漢景帝時期重臣晁錯。
晁錯在任時期為防禦邊疆外族侵略,向漢文帝上書《守邊勸農疏》,《募民實塞疏》,提出國家要用經濟優惠政策鼓勵老百姓遷移邊疆,在匈奴猖獗的地方建立城市,吸引大量漢民到邊疆生活,在當地藏兵於民,抵禦匈奴侵略,被文帝所採納。
晁錯又在《論貴粟疏》中建議,全國百姓向邊塞地區募集糧食,老百姓可以通過繳納糧食換取爵位官職也可用於贖罪,這叫「納粟授爵」,晁錯一系列措施為「文景之治」開創奠定了物質基礎,開創邊境軍隊屯田的先河,為抵抗匈奴南侵有積極作用。
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為抵抗匈奴襲擾,從中原地區徵調移民70萬,到西北諸郡戍邊屯田,實行兵農結合,這樣既減輕政府軍費的負擔,又可以保證邊境安全。
漢昭帝時的趙充國實行軍屯戍邊,三國時期曹操在許昌屯田政策,都是晁錯「移民實邊」的思想延伸和放大。
「移民實邊」這種邊疆政策,對於抵禦少數遊牧民族侵略有一定積極作用,唐朝時期在邊境設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等管理機構,元太祖忽必烈派蒙古軍隊駐紮大理,清朝順治皇帝「遷民入關」都是「移民實邊」理論體現。
順治皇帝像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2.有清一代從「闖關東」到「移民實邊」東北移民血淚史
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滿族八旗兵丁和漢軍八旗部隊「從龍入關」,幾乎全部從東北關外遷撥入關中原地區,不完全統計明末清初的滿族人口大約有100萬人口,入關就達90萬之多,這直接導致東北大量土地閒置荒廢,原來滿族和漢族貿易頻繁,人口相對集中的遼東地區也變得人口稀少。
在關外極寒地區已經有一些被政府發配到塞北「流人」在哪生活,這時候」「流人」實際上就是觸犯了刑律的人,(因為山東與遼東地緣較近,山東觸犯刑律者多發配「極邊寒苦」的東北,這也就是早期來到關外的山東人)這些「流人」有農民起義被鎮壓後的殘餘,有文字獄或科場舞弊案獲罪人,有刑事犯及其家屬,有失職犯罪官員、兵士等,在關內生活慣了的人,到那絕塞荒山、冰天雪地、遠離鄉土、舉目無親的環境裡生活,生活極其悽慘。
順治皇帝入關以後也意識到,八旗兵丁大量入關,導致關外土地荒廢無人開墾種植,地廣人稀,於是為了增加關外人口數量,開始有限度的開放遼東地區,這時候從關內移民主體從「流人」變為「流民」,因為清軍入關,關內人口開始大量增長,讓中原地區等地變得地狹人稠,而東北卻有著肥沃的土地和豐厚的礦藏,史書說關外:「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礦,曰鹽」,很多流民與其坐等餓死,不如到關外奮力一搏。
順治十年(1653年),清廷頒布《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宣布開放遼東地區,以獎勵政策招攬官吏和應招出關的移民,「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總;五十名以上,文授縣丞主薄,武授百總;招民數多者,每百名加一級。所招民每名口給月糧一斗,每地一,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在這種優惠政策鼓勵下,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的「流民」陸續沿大遼河而上,開始開荒種地,繁衍生意,但是移民遷移規模有限。
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遼東一帶都是「有土無人」,「自瀋陽至卜奎(今齊齊哈爾),中間數百里無居民」。為了限制蒙古人內遷和漢民外遷,劃分遊牧地和農業區,清朝於順治年間沿明朝遼東邊牆舊址築了約900里長的「柳條邊」,到康熙年間又加築了新邊牆。邊牆設20座邊門,每門常駐數十名官兵,稽查出入,禁止邊內居民到越過籬笆到邊外打獵,采人參,放牧。
「柳條邊」地圖此圖片來源於網絡
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皇帝怕關內移民,湧入到關外恐驚擾「龍脈」,東北是滿族的發源地,也是清王朝「龍興之地」,為了維護滿洲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康熙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廢止順治皇帝頒布《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對東北實行禁封政策,自此以後,政府沿山海關一帶遍植柳樹牆,中間用繩索相連,滿洲兵駐紮在那裡嚴密地看守著關口,不允許漢人出關。
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清軍以一萬之眾抵抗俄國軍隊入侵收復雅克薩(今中國漠河黑龍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羅斯阿爾巴津諾),取得雅克薩大捷,清軍以戰勝國的身份與俄方議談中俄邊境問題,康熙皇帝派索額圖與俄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分了中俄領土邊境線,「雅克薩之戰」勝利,讓康熙皇帝盲目認為北疆以後高枕無憂,對於關東地區仍然實行圈禁政策,嚴防漢族入關,並從關內逐漸遷回八旗兵丁回關外開墾荒地,但是這些八旗兵丁已經在關內養尊處優慣了,回到關外很難適應當地氣候,很多又回到關里,所以關外地區仍然是地廣人稀。
雅克薩之戰劃定中俄分界線此圖片來源網絡
康熙皇帝他在封禁東北的同時,在關內實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賦」,不收取老百姓人頭稅的,外加康乾盛世很少關內有兵荒馬亂戰亂,山東人口開始倍增,清初山東人口不過400萬,到道光時期,山東人口已經突破了3000萬,此後仍有增加,最高時為3778萬人。
人口激增,人均耕地不斷減少,在乾隆年間就降到了「溫飽常數」之下,平均每人只有3.68畝。於是 ,山東各地官吏同聲呼籲:「戶口漸增,百病以人多為首。」
從康熙朝開始,山東人有著更迫切地前往東北墾荒地的願望,為了吃飯,儘管東北封禁,山東流民還是「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湧蟻聚」,一時間山東人的足跡踏遍了遼闊的關東大地。
因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實行封禁後強行進入東北的,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也就是一百年後,大約已有180萬關內移民在東北生活。而這些移民活動都是在政府的封禁政策下進行的,故稱之為「闖關東」,並被後人所沿用。
「闖關東」老照片來源於網絡
到了1860年,清政府終於認識到封禁不是長久之策,因為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朝廷最終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開始「移民實邊」,於咸豐十年(1860年)正式開禁放墾,打開虛掩的大門,關外正式向移民敞開,清代著名學者鄭觀應在《盛世危言·墾荒》記載:「自 吉林 、 黑龍江 袤延以達於 西藏 三萬里,安能日日應敵,處處設防,除此移民實邊,更無善策。」
咸豐皇帝開禁放墾後「東三省之開放設治,遂如怒箭在弦,有不得不發之勢矣」,伴隨著關東地區的逐漸開放,流民「出關謀生者,日以眾多」,年增年長,蔚成大觀,山東、直隸流民更是「聞風踵至」,「終年聯屬於道」,使東北終於成為一個「移民社會」。
1904年清政府全面開放東北各邊荒地,1907年,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1908年僅奉天一省人口已達1100萬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東三省移民實邊章程》。
據估計,宣統三年(1911年)東北人口共1841萬人,其中約1000萬人是由山東、河北、河南省先後自發遷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東為最,約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斷,清代山東移往東北的流民約在七百萬至八百萬人之間」,移民像潮水一樣湧入關外,可想而見當時的場面壯觀。
關東地區與山東僅隔渤海相望,山東人遷移到關東有兩條路。
一條水路,從膠東半島最北端的蓬萊、煙臺、黃縣(龍口市)到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不過100公里,本身環渤海之間的海上經濟交流就非常頻繁,膠東地區一帶的農民闖關東大多是浮海北上。
一條陸路,從山東陸路到關東,需環繞渤海經過山海關,再借道「遼西走廊」,魯西、魯南、魯北的難民大多走此道。清末民初,隨著「膠濟鐵路」、「津浦鐵路」天津至山東嶧縣(棗莊市嶧城區)段、「京奉鐵路」等路段的開通,從山東可以直接乘火車到瀋陽,更為山東人民闖關東提供方便。
穿關東老照片來源於網絡
3 從東北的新移民看「移民實邊」「闖關東」的積極意義
日本人小越平隆是明治時期的日本間諜,曾經多次以遊客的身份來到中國東北監測地形數據,回到日本編寫《滿洲旅行記》,並詳細生動地記載闖關東的情景「旅行於滿洲各處,其與目相接者,皆山東店,為山東省移住之民所開設者也。於作(明治)三十一年五月,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一山東車,婦女擁坐其上,其小兒啼號,側臥輾轉。弟挽於前,兄推於後,老嫗倚杖,少女相扶,蹌蹌踉踉,不可名狀。有罵丈夫之少婦,有呼子女之老嫗,逐隊連群,慘聲撼野。有行於通化者,有行於懷仁者,有行於海龍城者,有行於朝陽鎮者,肩背相望焉。(明治)三十二年四月,由奉天至吉林,日日共寢食於客店者,皆是山東之移住民,無非在浦鹽耕稼之人群也。此等固無正確之統計,人口之調查,又其行程之道路,有由汽船者,有由木船者,有由陸路者,故其詳細不得而知,大約年年有七八萬或十萬內外而已。」真實反映當時闖關東的實際情況。
至於「闖關東」的原因,小越平隆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主要是前期移民東北的山東人民知道東北土壤肥沃,遠勝家鄉土壤,故而鄉鄰相傳,奔至東北;山東人口眾多,土地貧瘠,其民不足以自養;山東黃河泛濫,自然災害嚴重,民不聊生。
當年許多闖關東的山東人「挑起籮筐,一頭放孩子,一頭放鍋子」地前往東北墾荒,闖關東的山東人進入東北後從事的職業以農墾為主,兼有其它各業。清初,移民數量不多,大多從事采參、淘金、砍伐森林、獵取獸皮等職業,出現很多「走山者」,他們不顧朝廷禁令,常常成群結隊馱負糧布深入深山,有些采參、淘金人入山既遠,一去不返。
此後,移民漸以耕作為主要職業,開始他們既沒有土地,也沒有開墾權,於是「始而為傭,繼而為佃」,「租得旗人土地,從事耕作」,也有私自開墾土地的,「山東人入境者即集合同族,建造所謂家屋之窩棚,以為根據地,開始在附近土地燒荒,第一年種蕎麥,第二年起順序栽種高粱、稻粟」。
清朝推動「移民實邊」政策,推動了關外經濟發展,增加了關外人口基數,同時面對晚晴清朝政治敗局,粉碎了沙皇曾推動政治移民到中國東北地區以實現「黃色俄羅斯」計劃,闖進來的區區幾十萬外籍軍民卻陷入汪洋大海般的中國民眾聚居地的包圍,再也無法使祖國大好山河被俄羅斯人侵略。
後來日寇又想利用滿清偽滿洲國,並想實施「移民滿蒙百萬戶」(向中國東北移民日本人和朝鮮人)計劃,面對人口已達3000萬的中國東北同胞的反抗,最終仍無法斬斷當地中國人血脈親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gp8p539.html
--------------------
「移民實邊」是指歷史上經濟較發達、人口相對密集地區的人口,向人煙稀少、土地荒僻的邊疆地區遷徒,和當地各族人民共同開疆拓土、發展經濟、保疆衛國的歷史活動。 移民實邊之說源於漢朝晁錯,以後歷代多有行之,清朝末期亦採用此項政策治理邊疆地區。近代外國勢力對中國的侵略,清朝面臨前所未有的邊疆危機,因此,清代前期的治邊政策必須因時制宜,有所調整。對於東三省、蒙古地區、新疆、川藏邊區進行移民實邊政策的實施,因地制宜,倡導內地民戶移居內陸邊疆。 東北移民實邊政策是一項治邊政策,亦是清季移民實邊政策之一環。清季東北移民實邊政策,以清代後期為時間範圍,以放荒招墾為主要內容,包括討論清廷對東三省的治理做法由消極到積極的整個歷程。 東北移民實邊政策的概念是逐步形成的,也是不斷調整發展的過程。移民實邊政策的實行既明顯地不同於封禁政策,但又與封禁有關。從辦理旗屯,開放旗招民佃,進而旗民兼招,籌款招墾,最後以移民的成效為目的,這一過程反映出邊政的變化,「實邊在闢地,闢地在聚民,防邊必先置戍」 可謂總結了實行移民實邊的經驗。 移民實邊政策從清代中葉即開始部分實行,內容、措施逐漸改變,反映移墾社會的擴大與邊疆危機之外,清代自嘉慶朝以後一直重視東北地方的屯墾,使移民實邊政策有連續傳承的依據。討論清末新政改革亦不可忽視清代中期以來調整邊政的努力。
-----------------------------------
移民實邊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soYquC
從“封禁虛邊”到“移民實邊”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清末外交官黃遵憲寫給梁啓超的詩句,道出了近代志士對國土喪失的悲憤。19世紀中葉,妄自尊大的清王朝突然被不知來自何方的堅船利炮驚醒。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畢竟還能節節防禦,所割之地還是沿海據點。此間沙俄卻在東北奪地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如入無人之境,實在令人扼腕!
清廷丟失的黑龍江流域大片疆域。1644年清廷進佔北京時其軍民大多“從龍入關”,黑龍江以北所留居民主要是向清廷交皮毛税的達斡爾等原始部落。此時俄羅斯哥薩克遠征隊進抵黑龍江畔,清軍派1萬多人北上將其打退,於1689年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邊界。自此清廷盲目認為北疆高枕無憂,當地百年間都是一派“沃野千里,有土無人”的景象。
清朝安定天下後,關內人口成倍增長,大量剩餘勞動力想到適於開墾的關外謀生。從1688年起,康熙皇帝一再下詔對關外實行禁封,目的是壟斷人蔘獸皮貿易,並想使當地成為清室親貴的私產和退路。為阻止漢民北上,清廷在遼東還修築了一道遍植柳樹的邊牆稱作“柳條邊”。乾隆時期因八旗人口日繁,清廷曾讓關內一些滿族人遷回松花江流域。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受不了邊疆之苦,上山下鄉後又大多逃回北京等城市,北疆荒涼局面仍遲遲未能改變。
曠土寡民必然難養軍隊。據英國考察人員19世紀中葉在黑龍江北和烏蘇里江東調查,百萬平方公里之地只有土著居民2.4萬人。此前,黑龍江下游以北縱橫千里之地竟沒有一個集鎮和駐軍點,烏蘇里江以東數百里闊野也僅設七處“卡倫”(哨所),主要還用於查阻內地來民。黑龍江南岸清軍駐地璦琿城有兵千餘,僅裝備古老的弓箭和火繩槍炮,例行守邊不過是解冰季節乘船去下游部落收皮毛税再兼顧巡查,這種虛應差事還不能年年保證。
世界近代史上向外擴張疆土最多的沙俄,在工業革命後掌握了先進武器和運輸手段,就再次盯上了富庶的黑龍江流域。鴉片戰爭暴露了清王朝的極度無能,俄軍自1847年起便進佔黑龍江口和庫頁島。對此危情,清朝黑龍江將軍幾年內竟茫然不知,1851年上奏朝廷還虛報“巡視”所見“疆界安靜”。殊不知,俄軍在外貝加爾省已集結了1.6萬軍隊,於1854年直逼璦琿城下,並分頭進佔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廣大地區,移民建立村鎮城堡。1858年和1860年,沙俄利用英法軍隊侵華,逼迫危急中的清王朝簽訂《璦琿條約》、《北京條約》,正式承認那片土地改屬俄國的既成事實。輕易攫取這些利益後,俄國還一直強詞奪理地辯稱所佔是無主荒地,按國際慣例誰先控制就屬誰,清王朝重內輕外政策導致有邊無防的歷史性災難至此已難挽回。
愚昧昏聵的清廷想以封禁保存“龍興之地”,反而導致外侵乘虛而入威脅其祖宗家園,痛定思痛才改行“移民實邊”。1860年清廷簽約割地時,就批准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要求對關內移民“解禁”的上奏。隨後50年間,山東等地的移民“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擁蟻聚”,關東大地上人口迅速增至1800萬。此間沙皇曾推動政治移民中國東北地區以實現“黃色俄羅斯”計劃,闖進來的幾十萬外籍軍民卻陷入汪洋大海般的中國民眾聚居地,再也無法使山河易主。、
在人口稀少的邊疆,移民與鞏固防務歷來密切相關。吸取教訓後,左宗棠於19世紀70年代率湘軍西征收復新疆時,就向當地移民,很快出現“大將西征人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的景象。虛邊失地的前車之覆,終成為後車之鑑,“移民實邊”之功就此大書於史冊之


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的秦長城和明長城。而東北一直被稱為“關東”或“關外”。其實在東北腹地也有一條長城,那是清長城。長城的名字叫“柳條邊”。 “柳條邊”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是清廷為維護“祖宗肇跡興亡”之作,防止滿族漢化,保持國語騎射之風而修築的標示禁區的綠色籬笆。全柳邊長2600裡,設邊門20座、邊台168座,數百水口(柳邊橫跨江河處稱水口),如巨龍盤踞在東北大地,被稱為關東綠色長城/台灣土牛溝稱呼源自柳條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九龍寨城有很多個全港No.1 【九龍城寨】三不管下的傳奇罪惡之城,真黑社會大佬講城寨真歷史真面貌 | HONG KONG D
1.全香港最高密度的住宅區
2.全香港最多僭建樓宇的住宅
3.全香港最多無牌醫生、牙醫
4.全香港最多無牌食肆/工廠
5.全香港最大型的黃賭毒
6.全香港最大型的清拆工程

【九龍城寨】三不管下的傳奇罪惡之城,真黑社會大佬講城寨真歷史真面貌 | HONG KONG D

Kowloon-city_Walled-city_Story_A3Kowloon-City_others_4Kowloon-City_others_6Kowloon-city_Eat_Tai-Wo-Tang-Cafe_44Kowloon-city_Walled-city_Story_A2Kowloon-city_Walled-city_Story_43Kowloon-city_Walled-city_Story_41

【九龍城寨】三不管下的傳奇罪惡之城,真黑社會大佬講城寨真歷史真面貌 | HONG KONG D


《阿飛正傳》在此留下永恆的伏筆:消失的香港記憶——九龍城寨 《阿飛正傳》在此留下永恆的伏筆:消失的香港記憶——九龍城寨 - every little d
《阿飛正傳》在此留下永恆的伏筆:消失的香港記憶——九龍城寨 - every little d https://bit.ly/3LcrSg5
《阿飛正傳》在此留下永恆的伏筆:消失的香港記憶——九龍城寨 - every little d
「九龍城寨是一個英國和中國都聲稱自己擁有主權的圍城,它吸引許多移民和投機分子,也是一個龍蛇混雜的地方。它既是癮君子和黑社會的地盤,也是生意人和學齡孩童的家。」_《華爾街日報》
你是否記得《阿飛正傳》裡,梁朝偉扮演的賭徒,整裝出門前待在那個狹小房間?那一幕,讓梁朝偉徹底改變了他的演員人生。而取景的地方,正是香港曾經的傳奇-九龍城寨。
1915年的香港地圖,右上方的「Chinese Town」即為九龍城寨,地圖下方為香港島的維多利亞城。
九龍城寨,是在香港殖民地時期,一座由居民獨立自治的圍城。1987年中國政府與英國政府達成拆除城寨的協議,並於1993年清拆,城寨的真貌如今已不復見。
鳥瞰1980年代中期的九龍城寨。Photo Credit: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 CC BY SA
城寨近拍。 《阿飛正傳》在此留下永恆的伏筆:消失的香港記憶——九龍城寨 - every little d
黃昏下的城寨近拍。
在城寨被拆除前,攝影師Greg Girard花了數年記錄這個香港特有的現象,他說,「城寨是建築的試金石,這裡沒有計劃、沒有限制。居民常在既有的建築結構上直接搭建新建築,城市的外觀就像一隻怪物,卻讓人深深被吸引。」
19世紀中九龍城寨狀況的模型,現在藏於香港歷史博物館。
九龍城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的官方鹽場,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清朝政府於1847年擴建該地為九龍寨,與對岸的維多利亞城遙遙相望。
1915年的九龍城寨。
1899年前的九龍城寨,仍歸清朝駐軍管轄,地位相當於今日的中國領事館。直到該年5月英軍入侵,趕走城內的清朝官員,使得之後的城寨一度荒廢,幾乎無人居住。二戰期間的日軍為了擴建渠道,拆毀了九龍城寨的古城牆。
二戰後,大量難民逃往香港,逐漸建立起九龍城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樣貌。
二戰之後,國民黨退居台灣,共產黨不理會香港,英國又無權進入九龍城寨,讓九龍寨城變成「三不管」地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批華南居民逃難來港,入住九龍寨城,九龍寨城從此人多雜亂,成為黃、賭、毒等犯罪行為的溫床。直到1973年,香港政府派出超過3,000名警察強行進入城寨掃黑、掃毒和掃黃,城寨內的治安才開始好轉。
城寨中居民的生活。無論城寨裡的人遇到什麼挑戰,他們都會努力用自己的智慧解決。
治安漸佳的城寨,鋼筋水泥樓房如雨後春筍般建成,非法擴建情形嚴重,街道狹窄如走廊。由於建築完全未經都市計畫,城寨環境衛生也非常惡劣。
沒有香港醫師執照的中國醫生,幾乎都聚集在城寨之中,使這裡成為無牌醫師的大本營。
密密麻麻的招牌,也成為城寨的一種特色。
清拆前的九龍城寨,外圍已建有高達十多層的樓宇。由於當時的香港不承認中國的醫師資格,九龍城寨北面的東頭村道,幾乎成為了無牌牙醫、中醫和冒牌貨販賣店的集中地。
城寨內的食品工廠。
城寨內有各式小型工廠,四百多間商店,已自成一國。居民需要自行開發水井,再以水管將自來水提供給整座城寨。為了讓位於建築頂層的水泵有電可供水,居民還會自發性地輪流用電。
Photo Credit: AFP/達志影像
城寨拆除後,正在改建成公園。Photo Credit: AFP
1987年1月14日,英國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清拆城寨的協議,著手遷徙居民,並將原址改建公園,承諾盡量保留城寨原有的建築特色。改建後的九龍城寨公園被劃入香港,屬於九龍城區。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如今的九龍城寨公園。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至於為何改建成公園?當時建設計畫負責人鐘逸傑表示,九龍城寨太接近啟德機場跑道,若在原址興建住宅會妨礙飛機升降,加上九龍城人口稠密,怕區內配套不夠,才決定在原址興建公園。
由日本探索家描繪的城寨剖面圖。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估算,九龍城寨在拆毀之前約有3萬多名居民,以城寨總面積0.026平方公里推算,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千2百萬人,幾乎是當時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而在城寨完全清拆前,曾經讓成龍在此地拍攝電影《重案組》,並讓一群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時間描繪城寨地圖。
九龍城寨的相關報導 《阿飛正傳》在此留下永恆的伏筆:消失的香港記憶——九龍城寨 - every little d
《華爾街日報》特別為九龍城寨製作了專題,記錄城裡細碎的人與往事
《華爾街日報》的九龍城寨影片專題報導
城寨中央凹陷的地方,就是龍津義學。
龍津義學是當年九龍城寨裡最古老,也最有名的建築之一。義學建於清道光27年開辦,跟九龍古城寨同時建成。最初,義學兼作鄉公所使用,所有九龍司的事務,都在這裡商量討論。民國之後,義學被城寨的居民改成小學,名為「九龍城公立高初兩等義學」。在城寨清拆後,龍津義學留了下來,並改建為「義學大樓」。
九龍城寨同時也是日本動畫《攻殼機動隊》的城市場景原型,在日本更有一座九龍城寨風格的遊樂場《WAREHOUSE川崎店》。Photo Credit: LuxTonnerre CC 
全面清拆後,當年的城寨已不再。攝影師Greg Girard在感傷之餘表示,「每個地方都會發現他們太晚開始注意歷史建築的保護。等要正要展開的時候,才發現一切已經太遲。」而著名建築師、RAD建築設計公司董事陳喜漢則認為,城寨的精髓一直存在於香港。
「從山頂上看,香港每一座建築都與旁邊的建築有關聯,就如同放大版的城寨。」 《阿飛正傳》在此留下永恆的伏筆:消失的香港記憶——九龍城寨 - every little d
《阿飛正傳》在此留下永恆的伏筆:消失的香港記憶—— 《阿飛正傳》在此留下永恆的伏筆:消失的香港記憶——九龍城寨 - every little d

九龍城寨 - every little d https://bit.ly/3LcrSg5      《阿飛正傳》在此留下永恆的伏筆:消失的香港記憶——九龍城寨 - every little d

7243377942_c400832533_c7243379908_5f40d656a8_c7243367782_3863829d56_cRTR446Q-1024x659000_APP2002093069343-1024x6747243372632_bd9fd2d38f_c7243371522_3999303e7a_c7243377942_c400832533_c (1)Kowloon-Walled-City-1898Kowloon_Walled_City_Early_Stage_Model_in_History_Museum-1024x7687243382346_799c05ee5e_c7243380804_090bcd7afa_c


大清滅亡「最後百萬軍隊在哪?」 ㄧ追傻了竟藏香港至1993年
大清滅亡「最後百萬軍隊在哪?」 ㄧ追傻了竟藏香港至1993年 https://bit.ly/3uvvMej
2022年2月6日 週日 下午8:14·1 分鐘 (閱讀時間)
社群中心/綜合報導
無論過去或現在,軍事發展對任何國家都相當重要,軍事力量以利出征或是捍衛國土。而中國歷史發展幾千年,在每個朝代裡,帝王都擁有自己強大的軍隊,但改朝換代時,軍隊都會隨之崩解,「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帝制王朝,在朝代滅亡後,外界對於百萬清軍的下落非常好奇。
每個王朝都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圖/翻攝自百度)
清朝的奠基者努爾哈赤成立清朝軍隊,他將軍隊分為四旗,後增設為八旗,軍隊戰鬥力增強、紀律性高,在努爾哈赤建國後金,八旗制度軍政合一,繼承人「皇太極」也繼續八旗制度。清末還有兩股主要勢力,為李鴻章創建的「北洋水師」、袁世凱創立的「北洋新軍」。
而這兩支強大軍隊分別因國庫虧損,導致無資源、戰鬥力不足被打敗,以及領導人死後而逐漸分解,勢力消散。但據學者深度了解,這百萬清軍還有一支神秘隊伍,在清朝滅亡後,該隊伍隱藏香港,並駐守在香港「九龍寨城」。因1987年,中英兩國達成協議,拆除寨城,直至1993年完全清除 ,這支清軍才徹底消失
大清滅亡「最後百萬軍隊在哪?」 ㄧ追傻了竟藏香港至1993年 https://bit.ly/3uvvMej

2022-02-07_0732292022-02-07_0737192022-02-07_0737042022-02-07_0737002022-02-07_0736502022-02-07_0736392022-02-07_073520794px-KWC_-_1989_Aerial800px-Streets_in_Kowloon_Walled_CityKowloon_Walled_City_Statue758px-CO_1069-453-09_(cropped)Kowloon_Walled_City2800px-Kowloon-Walled-City-1898408px-Kowloon_City_Main_Gate800px-Kowloon_Walled_City_Early_Stage_Model_in_History_Museum


九龍寨城(或稱九龍砦城,俗稱九龍城寨或者九龍城砦;英語:Kowloon Walled City)是存在於清朝及英屬香港的一座已拆卸定居地,位於現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九龍城,曾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2]。
九龍寨城由清朝政府於1847年擴建而成,是新安縣九龍具戰略價值的軍事駐地,1899年5月成為英屬香港境內一座無政府狀態的圍城,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隨香港全境被日軍佔領。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英國政府達成協議清拆寨城,1987年和1989年首季分兩期進行調遷,1993年完全拆除,1995年8月於遺址建成九龍寨城公園。[2]至於寨城內的居民,除少數接受特惠賠償或選擇購買居屋外,絕大多數均遷入觀塘彩霞邨。
不少人誤會「九龍城寨」是正確的名字,但其實「九龍寨城」才是官方真正的名稱。九龍寨城的石額上刻有「九龍寨城」大字,而《新安縣誌》亦有記載為「九龍寨」,加之清朝嘉慶以來「先建寨、後建城」的準則[來源請求],可以證明「九龍寨城」的名字由來。
九龍寨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gsF9Dd
地理
九龍寨城原來的面積達70畝地(約47000平方公尺)[3],而其東南部本是九龍灣西北海岸,即今天的太子道東一帶。但隨著其後啟德機場的興建而變成一個內陸地區。在日佔香港時期,因為城牆的拆除,周邊一帶後來都被劃作英屬香港的九龍城發展區,而令寨城的範圍進一步收窄至賈炳達道以北,[2]在衙門一帶約只有2畝半地大的地方,使當地的居民在後期建樓房也只能在該範圍興建。
歷史
建立初期
宋朝時期,當時朝廷在尖沙咀與茶果嶺之間一帶設立名叫官富場的鹽場,其旁設「官富寨」,並派遣鹽官管理及駐軍保護[4]。
因應1842年英國割占香港島,1847年清朝政府擴建九龍寨城。九龍寨城與對岸的維多利亞城遙望對峙。
1898年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九龍以北的新界成為英國向中國租借的殖民地,但在清朝外交官員力爭下,九龍寨城仍歸清廷管轄,由廣州府新安縣大鵬協左營駐防[5],作為清朝官員辦公場所,地位約等於現代的領事館。
展示19世紀中期九龍寨城狀況的模型 
九龍寨城城門 
1898年的九龍寨城,圖中央為接官亭 
成為鬼鎮
主條目:新界六日戰
早期居民的生活情況
寨城內見城牆延至白鶴山(1898年)
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由1898年7月1日起英國將租借九龍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方及附近逾200個離島,為期99年。然而港英政府當時需要調查情況,並不急於接管新界,在1899年4月才開始公佈接收詳情。4月14日,以屏山鄧氏為首的新界原居民各大氏族反抗,爆發新界六日戰,政府在4月19日才正式接管新界。[2]當新界鄉民反英活動沒有停止時,英軍認為這是要求清軍撤出九龍寨城的最佳時機。
戰後由於英國政府認為戰爭是由新安縣官員策劃,違反《專條》中的「不得與保衛香港之武備有所妨礙」,因此在5月16日派皇家威爾斯火槍隊和100名炮兵義勇軍[6]入侵寨城,將城內官員軍隊全數驅趕[7]。其後寨城一度荒廢,幾乎無人居住,寨城遂變成無政府狀態[8]。清廷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於5月22日發緊急電報予英國外交部,抗議英國出兵攻擊九龍寨城,要求對方立刻撤軍。英國政府仍舊派軍駐守於九龍寨城[9]。
12月27日,英國於溫莎城堡單方面通過一個《九龍城樞密院令》(KOWLOON CITY ORDER IN COUNCIL)[10][11],藉「中國官員在九龍城行使管轄權已被發現抵觸了保衛香港的軍事要求」為由:
...the exercise of jurisdiction by the Chinese officials in the City of Kowloon having been found to be inconsistent with the military requirements for the defence of Hongkong...[11]
《樞密院令》下達三條命令,其中第二條提到「特此宣佈,對於《專條》所述的租期內,九龍城為女王陛下(維多利亞女王)殖民地香港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原來殖民地的組成部分實際上同樣。」:
The City of Kowloon shall be, and the same is hereby declared to be, for the term of the lease in the said Convention mentioned, part and parcel of Her Majesty's Colony of Hongkong, in like manner and for all intents and purposes as if it had originally formed part of the said Colony.[11]
1900年,李鴻章前往廣州就任兩廣總督時途經香港,與港督卜力就此問題進行交涉,其表示清政府絕不會放棄對九龍城的主權和治權,並指英國應遵守簽訂了的條約。鑑於清政府不斷向英國施壓和抗議,明確重申擁有九龍城的主權,英方覺得再佔有九龍寨城名不正,言不順,在英官員權衡後,終決定下令英軍撤出九龍城,即使英方仍堅持該土地屬「女王陛下殖民地香港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卻未敢把英國法律延伸至九龍城,直接管治;清廷則堅持對九龍城的合法管轄權,但同時已沒有足夠國力可恢復統治九龍城。清朝滅亡前,九龍城遂成為非常特殊的三不管地帶[9]。
日軍佔領
1941年至1945年,日軍在香港期間,為了擴建原名龍津河的啟德明渠,拆毀了全部城牆。二戰後,露宿者開始在九龍寨城聚居。
二戰香港重光後,1947年時任寶安縣長的林子俠向外交部駐兩廣特派員郭德華建議恢復九龍城設治,並設民選鎮長,同時為承認港九為永久割讓地以向英國示好,在城內設「中華民國駐香港總領事館」,但遭港府拒絕。
九龍事件
1947年12月2日,中華民國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郭德華與香港總督葛量洪會談,重申中國管治九龍寨城主權[12]:8465。12月5日,外交部重申未放棄九龍立場[12]:8466。同年底,在寶安縣政府支援下的「寶安縣九龍城居民福利會」成功抵抗香港政府入城整頓,此事更引起廣州市民發起反英示威,焚毀沙面的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時任廣東省政府主席的宋子文與英交涉,拒絕英人在寨城的權利。
1948年1月5日,香港政府派大批軍警武裝進入九龍城,強拆民房70餘間,並拘捕當地居民代表二人[12]:8483。香港政府突然下令拆毀九龍城民房,激起民眾憤慨,廣州沙面群眾遊行示威,中國總統蔣中正諭示人民,謹守秩序,並令外交部提出抗議,嚴正交涉[13]:53。1月6日,外交部就昨日九龍城中國居民2000餘人遭香港軍警驅逐事向英國駐華大使施諦文提出抗議;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政府已經要求英大使電話香港政府,停止現正採用之強暴舉動[12]:8484。而廣東省寶安縣縣長王啟俊在1948年1月7日更與縣參議會議長等人親臨城寨巡視,宣示主權[14]。1月8日,外交部為九龍事件向英國駐華大使施諦文提出嚴重抗議,強調指出中國政府對九龍城擁有轄權,對港英當局的違約行為予以譴責;監察院監察委員開談話會,認為香港政府強驅九龍城中國居民有違國際公法,決定致函外交部敦促立即查明真相,切實與港英當局交涉[12]:8486。
1月10日,香港政府就九龍事件發表聲明稱:九龍城之整個拆遷問題,完全為有關殖民部內部行政情事;外交部次長葉公超經香港到廣州處理九龍事件[12]:8487。1月11日,廣東省參議會組織之九龍城同胞慰問團一行八人,攜慰問品由廣州出發飛抵南京[12]:8488。
無政府狀態
1972年九龍寨城及旁邊西頭村
九龍寨城的牙醫診所(1991年)
從遠處看九龍寨城南面(1993年)
在1948年由於皇家香港警察以至港英政府都無權進入,九龍寨城頓成罪惡溫床的貧民區,更有以「三不管地帶」——香港政府不敢管、英國政府不想管、中國政府不能管[15]來形容當地複雜的管轄問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批難民從華南地區湧入香港並聚居於九龍城寨。港英政府不官至此處,城寨為三合會活躍地帶,成為黃、賭、毒的溫床。妓院、賭檔、鴉片煙館、海洛因館、狗肉食堂等四處林立。1959年,城寨發生了一宗命案,中英兩國政府互相推卸處理刑事案件的責任。此外,由於香港政府並不承認中國醫生的資格,城寨成為了無牌牙醫及中醫診所和冒牌貨販賣點的集中地。
1961年,香港政府徙置事務處擬收回九龍寨城、西頭邨及東頭平房區以興建徙置區(即今日的美東邨),但因中國政府反對而作罷;及後,幾經轉折下,美東邨延至1974年才在附近落成,但僅建成第6座。
1963年1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約見英國駐華外交代辦嘉雅,對港英當局拆除九龍城寨內居民房屋一事提交抗議照會。鄭重提出,九龍城寨是中國領土,管轄權屬於中國,歷史上一向如此,請英國政府責成港英當局立即撤銷拆遷九龍城寨的決定,並停止任何有關拆遷的行動。1月21日,英國政府復照中國政府,暫停拆遷行動 。
1973至1974年,香港政府派出逾3,000名警察強行進入城寨,剷除城寨內的黑社會勢力。城寨後來「絕地逢生」,鋼筋水泥房屋如雨後春筍般建成,非法擴建、違建嚴重,立體的貧民窟在一塊地上突出,街道狹窄如走廊,各種奇怪店家皆有,成為都市奇景。居民用水來自8條公家的水管或水井。1980年代初期,城寨的建築由於完全未經都市計畫,導致環境衞生惡劣,而罪案率遠比香港平均數字高得多。
由於九龍城寨從原則上說是中國在香港的外飛地,因此該地設立了一個沒有實際權力的九龍城人民代表大會,意圖跟中國政府靠攏。雖然名義上好像有中共背景,不過實際上是香港貧困民眾自發的自治組織,沒有被承認也不受中共控制和支配而滋事,只是用以強調九龍寨城不是英國殖民地。
改建公園
主條目:九龍寨城公園
隨著時間流逝,城寨內的罪案率有所下降。然而,無論是英國和中國政府,都發現城寨的現狀越來越難以忍受。1984年12月,中英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處理香港問題,1987年兩國共同決定拆掉城寨,遷徙居民。1987年1月14日,英國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拆除城寨的協議,並於原址改建公園。而公園亦盡量保留城寨一些原有的建築物及特色。
九龍城寨在1990年代拆除前,曾經讓藝人成龍拍攝電影《重案組》,並容許一群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時間描繪城寨地圖。拆除工程於1994年4月完成,香港政府將原址改建為公園。原本計劃名為「九龍城寨公園」,因為其原稱「九龍寨城」早已完全失傳,但拆除期間得到老居民的指引,古物古蹟辦事處將一些遺跡發掘了出來,並揉合在公園的設計中或予以保存為展品,以供遊人欣賞。
整個發掘工作的最大收穫是兩塊於城寨南門(此乃城寨的正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分別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其他的遺跡還包括城寨城牆殘存的牆基、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城寨內牆建築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其餘的文物就有三座炮、石梁、對聯及柱礎等亦被一一保留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民眾為免石額被日軍破壞,將之拆下埋於城寨內泥土中。政府將公園改名為九龍寨城公園
政治
由於英國在1898年提出租借新界地區時並沒有把九龍寨城劃入租借範圍,而雖然其後英國曾經對寨城進行過多次進攻,但多次都無功而回。滿清政府以及其後的中華民國政府都沒有表示要放棄寨城主權,因此法律上寨城一直都是中國的外飛地。而香港政府又多次無法取得寨城管治權,使寨城成為一個無政府狀態的無主地地帶。
在寨城重光後,曾設「寶安縣九龍城居民福利會」,隸屬廣東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所有的事務都是由「城寨福利會」管理,而該組織聲稱寨城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推行的政策幾乎不會對寨城有任何影響。為了表示「主權」,當地居民長期都有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寨城的政制大致上沿用大清律例,而香港於1971年廢除大清律例後雖然也有跟隨,但也不完全跟隨英式法例,例如寨城內並不受香港《貓狗條例》中對於食狗肉的管制;買賣房屋沒有地契,只靠「福利會」作見證[16]。
隨著1987年中英雙方同意拆除寨城,寨城的「政權」於1993年隨著拆除工程的完成而結束,並劃入香港,屬九龍城區。
「九龍皇帝」曾灶財整理祖先遺物時,發現九龍部份土地(九龍城)被割讓給英國之前,曾獲御賜為他祖先的食邑(封地)。香港成為英國屬地後,他們卻不再是九龍的地主。曾氏不滿政府「霸佔」其土地,故開始四處稟狀,經常在家附近塗鴉「宣示主權」[17]。
人口
九龍寨城早期人口只在零和幾百之間波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完結後不久,人口卻穩步增長。然而,此後大部分的寨城人口資訊並沒有被準確地記錄。港英政府人口普查估計寨城的人口為1971年的10,004人,及1981年的14,617人,但這些數字被普遍認為是太低。在另一方面,非正式的估計,經常誤將鄰近的西頭村木屋村計入寨城人口中。但許多報導稱,寨城擁有高達50,000人。
政府在1987年做的一個徹底的調查得出更清晰的數據:估計有33,000人在寨城居住。以城寨面積0.026平方公里推算,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69,230人,屬於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澳門黑沙環(2017年每平方公里170,953人)的7倍多,全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旺角(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的9倍多。
寨城內外建築
1875年的龍津石橋
龍津石橋在2010年出土的遺蹟
龍津石橋
主條目:龍津石橋
龍津石橋建於1873年,1875年完工落成,全長200米,寬2.6米,分為南、北兩段,以花崗石建成,是當時全港最長和最堅固的石碼頭[18]。橋柱共21條。其後因海泥淤積,1892年以木材加建至300米,橋頭作丁字形,成為九龍寨城東門與海岸連接的登岸碼頭,龍津橋在靠岸一端築有接官亭,以迎接派駐九龍寨城衙門的官員。龍津石橋經歷多次擴建,在香港日佔時期因擴建啟德機場而被埋。2008年,考古專家發掘,終找到1875年龍津橋、上下船平台、碼頭石墩、接官亭墻基基石、上下船平台、1930年代九龍城碼頭水泥墩、木質防撞柱及梯級。政府正研究保育方案。
保存公園內的「龍津義學」石刻
龍津義學
龍津義學是九龍城寨最古老以及最有名的建築之一。義學由九龍司巡檢許文深於清道光廿七年開辦,跟九龍城寨同期建成。其建築結構一如古時的貢院,門前有走廊,兩邊有大石柱,門前有石刻,上面刻有當時新安縣知縣王銘鼎所題的「龍津義學」四字,大門兩旁有門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每聯第三字嵌有「龍津」二字:
其猶龍乎[註 1],卜他年鯉化蛟騰,盡洗蠻煙疍雨[註 2];
是知津也[註 3]!願從此源尋流溯,平分蘇海韓潮[註 4]。
最初,義學兼作鄉公所使用,所有九龍司的事務,都在這裡商討。
民國之後,義學由附近居民改成小學,名為「九龍城公立高初兩等義學」,[2]據說是香港第一家新式學校。[來源請求]
1940年,由於城寨城牆已塌,香港政府以衛生為理由清拆城寨房屋,當時只有廣蔭院和龍津義學沒被清拆,到了七十年代,開始有地產商在城寨發展,龍津義學因而改建成「義學大樓」。
龍津賭坊
龍津賭坊是九龍城寨裡最大以及最有名的賭坊。
聖保羅小學
香港聖公會第一位華人牧師鄺日修曾於1908年將九龍城寨內的九龍司衙門改為平民義學,並命名為「聖保羅小學」。學校主要以教育貧苦兒童為主。其規模雖小,但吸引了來自香港島和新界的學生前來就讀。聖保羅小學一直開辦了三十多年,至1940年代結束。此前曾於1922年起改名為「天國學校」。這所學校位處於老人街附近[19]。
拆除前城內街道
城寨福利會於1980年代所製的街道圖,顯示城寨內的大廈和街道名稱,現複印在寨城公園展館內
九龍寨城雖然只有6.5英畝(26000平方米)的面積,但就多達20-30條街,可以算得上世界上同面積小城中最多街巷者。城寨主要街道分南北同東西兩邊方向的大街大路,在這些大街大路再分很多小路出來。
東西向大路
1975年城寨南面,包括龍津道的入口,當時建築已接近14層高的限制(左為西頭村)
龍津路
參見:龍津路
龍津路分別有6條街:龍津後街、龍津一巷、龍津二巷、龍津三巷、龍津尾巷、龍津橫巷,而在廣東省有很多城市都有龍津路。
所有龍津路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它一定對凖城門口的津樑,因為龍津意思是「聚龍通津」,就是指城門同城門津樑。
以前在九龍城寨確實有一個津樑,而且是由風水師看準,找出最好的所謂龍氣位而定。龍津路亦是九龍城寨內,最古老的街道。
龍津道
賈炳達道公園望寨城南面(1991年)
寨城大路以外樓宇之間的小路
龍津道是寨城城牆被拆之後,城內居民在原來城基的兩旁建樓,樓與樓的中間就變成一條路,稱作龍津道。
它在1951年形成,以前最盛行的色情場所、賭場、毒品分銷中心都聚集在這裡,經營的人希望這條路能聚龍通津,因此命名。
這裡以前還有麻雀館、牌九檔、番攤館、狗肉食堂和煙館。
南北向大路
寨城北面外東頭村道夜景
龍城路
龍城路(Lung Shing Road)是和九龍城寨外的東正道平行的一條路,它北面的路口就是對正東頭村道南邊的人行道上,而南面的入口卻十分隱蔽,因為它正好在龍津道和龍津路之間,又夾著益華樓和東南樓,正好在三岔路口上,如果在城寨外望進去,龍城路就正好被龍津路同龍津道隔著。
城寨居民就將這條路稱作龍城路,作為九龍城寨的代表,龍城就是九龍城寨的簡稱。
光明街
光明街以前兩旁都是石屋以及寮屋,由於這裡有很多毒品店鋪,這些店鋪都點很多蠟燭,給吸毒者認路,所以滿街都是點燃的蠟燭,人們就稱這條街為光明街。此外因為吸毒者稱吸毒為「充電」,所以這些毒品店鋪就稱爲「電台」。
不過後來這裡已經完全沒有毒品店鋪,全部改為食品生產,其中最大的有好幾間製造魚蛋的工場,另外還有一些做豬紅、砵仔糕、燒豬和燒鴨的工場等。但其食物的衛生情況,不容樂觀。
老人街
老人街(Lo Yan Street)和光明街都是處於龍津道112號和114號之間,這條街大約在1950年代初期形成,因爲20年代有基督教團體把前九龍巡檢司衙門那裏作爲老人院,然後居民圍繞老人院建造很多村屋,所以居民稱這條街為老人街,不過後來老人院改為青少年活動中心。[2]
由於老人院是由衙門改建,所以老人街有很多古蹟,其中兩尊嘉慶七年的古炮最具有代表性,老人院建築風格亦可以看得出有衙門的特色。這條老人街亦是城寨內唯一能看到太陽的地方。那間老人院是在1993年政府清拆城寨時唯一保留的建築,由於以前曾用作「九龍巡檢司衙門」,因而被列為法定古蹟。
大井街
大井街(Tai Chang Street)算得上城寨內其中一條最老的街,還沒有城寨的時候就已經有這條街。大井街因為有一個大井而得名,而這個井在以前是整個城寨最主要的食水來源。不過到了1920-30年代,因為霍亂肆虐,而井又是有最多霍亂菌的地方之一,因此全港很多的井都要封掉,不過大井街的那個井到了1950年代才被封閉,然後開始改為用城外的八條水管供水。
西城路
西城路(West City Road)是城寨內唯一一條意譯為英文名稱的道路。顧名思義,西城路之所以稱爲西城,是因為這裡是城寨內最西的地方。這裡有很多僭建寮屋,很多人去到九龍城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些建築。
拆除後保留的建築
1847年建成的衙門
衙府
衙府現存留在九龍寨城公園的中央,[2]是唯一得以保留的清朝建築。建於1847年,作大鵬協府及九龍巡檢司衙署所在地。建築風格為三進四廂的南方建築物,牆身及柱礎用青磚及麻石建造,而屋頂樑架則為傳統木材結構,上鋪素燒的筒瓦和布瓦。
自1899年駐軍撤離寨城後,衙門曾被用作多種慈善用途,其中包括用作安立間教會窮人院(廣蔭院)、老人院、寡婦和孤兒收容所、義學、診所及在最後於寨城(除衙門)清拆前作為老人中心[20],也是寨城中心少數沒有向上擴建的所在地。現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南門遺址的花崗岩石額及鋼筋
南門遺址
香港政府在1994年四月清拆寨城內樓宇時,在南門原址發掘了分別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的花崗岩石額,相信是居民二戰時知道日軍入侵而埋藏於泥土下。此外,城牆殘存的牆基、一條沿內牆建造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亦先後出土[21]。當年樓宇的鋼筋水泥亦留於遺址中。整個南門遺址已列為法定古蹟。
影響和文化描寫
由於驚人的超高住宅密度,漫無目的的都市發展,各式不法店家的興起,九龍寨城的影像與人物故事太多,加上香港在西方的影響力,使得這個人造奇觀廣為世界所知,從有關建築、文化和社會現象中,散見於世界各地的作品和記述,知名文化人類學家可兒弘明曾對此進行深入研究,其他例子有日本Warehouse 遊樂場、《師父·明白了》、《銀河鐵道物語》、《攻殼機動隊》、《銀翼殺手》、《閃靈奪還屋》、《莎木II》、《九龍風水傳​(日語)》/《九龍風水傳VR》、《City of Darkness》、《功夫》、《城寨英雄》、《追龍》及「Vertical City」建築概念。
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
加拿大攝影師格雷格‧吉納德(Greg Girard)和英國建築師林保賢(Ian Lambot)於1993年合著出版之書籍,2015年翻譯成中文版《黑暗之城:九龍城寨日與夜》[22]。
Warehouse
Cyber Kowloon Walled City
位於日本神奈川縣川崎市日進町一座名為 Warehouse 的室內遊樂場的設計布局仿照了九龍城寨[23],樓宇外圍標示「城寨Style」的骯髒甩色牆紙,入口大門標示「歡迎光臨」的正體字,旁邊則有幾個塊海報的展示牌。內裡則重新建造殘舊不堪的街道與密密麻麻的建築物,設於一及二樓,不但設有破爛的舊式招牌,還有生鏽的捲閘和電梯門,廁所牆壁亦有剝落,加上配以廣東話的街市喧鬧背景音樂。場內設有1990年代的舊式遊戲機及扭蛋等不同遊樂設施。三樓至五樓的環境則回復「正常」,設有現代化網吧、漫畫店及按摩椅等[24]。該家Warehouse於2005年12月開業,營運者是曾經僑居香港的埼玉市議會議員吉田一郎;已於2019年11月17日結束營業
九龍寨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gsF9Dd


0 - 2022-02-07T082257.6340 - 2022-02-07T082354.4940 - 2022-02-07T082353.3830 - 2022-02-07T082350.7890 - 2022-02-07T082348.9390 - 2022-02-07T082346.2530 - 2022-02-07T082330.4350 - 2022-02-07T082322.6980 - 2022-02-07T082319.1400 - 2022-02-07T082317.2900 - 2022-02-07T082315.516

香港罪惡之城「九龍城寨」最後的沒落,無政府狀態持續100多年!
2018-01-10 由 齊昌山民 發表于歷史
1991年香港政府終於下令拆除史上最傳奇、最臭名昭著的貧民窟——九龍寨城。你或許會在動漫、遊戲等ACG文化里聽到它的名字,但如今即便是香港年輕一代也已經很少知道「九龍寨城」的大名。它的歷史已經隨著1994年拆除完畢,改建九龍寨城公園後就逐漸被人們遺忘了。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一些老照片,共同回憶這座暗黑之城。
密密層層的牌坊,可以一窺當時的生齒密度。
九龍寨城的發源
九龍寨城最初其實並不是貧民窟,在清朝時期它是為清軍駐地,地處現今的九龍城內。1898年根據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九龍半島與新界劃為英國殖民地,但在清朝外交官員的據理力爭下,九龍寨城仍歸屬於清朝管轄,自此便埋下了日後形成九龍寨城的契機。
九龍城寨,攝於1915年
由於九龍寨城位於香港殖民地以內,與清朝地界並不接壤,因此成為清朝在香港殖民地內的一塊飛地,並設置有清朝官員的辦公場所。直到後來1899年英軍侵入寨城,趕跑了城內的清朝官員,使九龍寨城一度成為荒城,長時間無人居住。
早期居民
二戰期間,日軍為了擴建啟德明渠,拆毀了九龍寨城周圍的全部城牆,以至於二戰後有不少露宿者在九龍寨城聚居。這就是九龍寨城的雛形,後來隨著主權歸屬的爭議與大量無業游民的湧入,九龍寨城徹底成為了一座罪惡之城。
連片的九龍寨城建築群
三不管地帶
九龍寨城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歷史遺留問題。英國人趕跑了城內的清朝官員,但在名義上九龍寨城仍然屬於清朝乃至後來中國的領地。香港政府在1947年曾經試圖清理九龍寨城,結果引起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不滿,甚至在廣州爆發了反英示威。寨城內的民眾還組建起「寶安縣九龍城居民福利會」抵抗香港政府入城整頓。
最終香港政府不敢管、英國政府不想管、中國政府不能管,九龍寨城成為特殊的「三不管地帶」,陷入一個無法無天的無政府狀態。新中國成立後,九龍城寨被三合會所統治,裡面充斥著各種色情、賭場、鴉片煙館等黃賭毒場所。在九龍寨城的內部只有8條公家的水管或水井,但這些僅有的水管全都被寨城的黑勢力所控制。如果普通居民需要用水,只能向黑幫交水錢。
當然城寨內也有不少做正經生意的人,由於這裡毗鄰廣東,因此有許多貧窮的中國人來香港討生活時都會選擇在這裡安家。因此這裡出現了許多無牌照的中國牙醫及中醫診所。原住民也在這裡經營起了水產加工、雜貨店、狗肉店,隨著居民越來越多,九龍寨城的違法建築也變得越來越多。
到了上世紀80年代,空中俯瞰的九龍寨城儼然就是一座破落的古堡,鋼筋水泥搭建而成的連片建築里塞滿了至少3.3萬人,而占地面積卻只有6.5英畝(26304平方米),是世界上人口密集最高的地方。骯髒的房屋、狹窄的通道,有些地方終年不見陽光,使得這裡的環境衛生極為惡劣。
堆疊的房屋使得沒有光澤進得來,「即便正在白天,寨城內看起來就像是夜晚。」
獨一可以闊別黑暗做潤的就是屋頂。
寨城內衛生狀態沒有受器重,此區沒有法令管理衛生及恬靜。
HUI TUY CHOY在1965年成立面工廠,完滿沒有在乎安康衛生、火源跟勞工制度。
工廠供魚蛋給本地餐廳。
當時只有一條法令法例:寨城內最高樓不能超出13到14樓。
1984年12月,中英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處理相關問題,1987年兩國決定共同清理城寨,遷徙居民。於是在1991年的11月28日,九龍寨城開始清理,整個清拆過程於1994年4月完成,原址改建為九龍寨城公園,保留了一部分原九龍寨城的遺址和遺蹟。九龍寨城終於走入歷史。
1994年國家正在原址興建了九龍寨城公園,直至今R,九龍城寨諾大的空間還是吸引著多量的照相師、賞鳥專家及那些等待正在噴香港落拓賞景的乘客們。
城寨公園。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v8nmmpa.html


2022-02-07_0835002022-02-07_083632

城寨內的街道暗無天日,頭頂可見的是看似欲墜的電線和水管,水管日夜滴水,無人修葺,邊走要邊提防被水滴到。街巷暗弄濕漉漉的,濕氣甚重,老鼠橫行,暗角隨時會蹦出一隻,和行人擦脚而過。
文:陳文龍(久石文化發行人)
和小時候同住九龍城寨的朋友聊起一些童年記憶,思緒波瀾,勾起了不少曾經住在城寨的點點滴滴。
在未被政府清拆以前,九龍城寨算是香港最大的貧民窟,所住的「寨民」大多是新移民或社會最底層的草根,這些「寨民」用現代新潮一點的說法就是「低端人口」。如果九龍城寨還存在的話,應該還是有人爭著住,還是有市場需求,因為不管任何世代,有富裕人家,也會有「低端人口」。
一、三不管地帶
九龍城寨(正式名字應該是九龍寨城),或稱九龍城砦,砦即是寨。「寨」的字義是防守圍的柵欄,自成一個區域,是軍事的駐地。清政府1842年簽下《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1860年簽《北京條約》再把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割讓給英國,1898年簽《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把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後來一併把九龍半島北部與新界租借給英國,唯獨保留九龍城寨仍歸清廷管轄,作為駐地,類似現代的領事館。
滿清政權覆亡後,國民政府和共產黨忙於內戰無暇處理九龍城寨,港英政府也沒有治權,九龍城寨因此變成所謂的「三不管地帶」──「香港政府不敢管、英國政府不想管、中國政府不能管」。壞人做了壞事,只要跑到九龍城寨躲避,香港警察並沒有治權入內捕捉,所以九龍城寨成為一個罪惡溫床,集「黃」、「賭」、「毒」於一寨無法可管,成了壞人的避風港。
九龍城寨雖然惡名昭彰,這些對於童年的我,似乎沒有什麼影響,住在城寨的歲月,沒有見過砍人放火、圍毆逞凶的刀光劍影,電影《追龍》的打殺劇情亦沒有親眼目睹,現實生活並非天天上演新聞事件和電影場景。住在九龍城寨的人和其他地區的升斗小民並無二致,每天努力為生活打拼,只是比較窮,居住環境比較惡劣而已,鄰里之間相處十分和諧而平靜。雖然港英政府對城寨沒有實質治權,也沒有對樓宇收取「差餉」(香港對房屋的一種稅捐),但還是提供了基本的民生服務,例如供應食水、電力、清掃街道、清理垃圾、郵差派信等,住在城寨裡的居民也能安居樂業。
被清拆前的九龍城寨,大樓約十層高,一幢挨著一幢,密密麻麻,在天台上只要跨一小步,就能走到隔壁大樓。天台的女兒牆處處是用水管駕起俗稱「魚骨」的電視天線,颱風過後,天線被打得七歪八斜,得重新調校,電視才能收到訊號,不然看到的是片片雪花。站在天台高處,九龍城至香港島的太平山盡收眼底,啟德機場在不遠處,飛機從九龍城轟隆轟隆緩降向機場跑道,巨無霸的飛機就在眼前掠過。城寨內的街道暗無天日,頭頂可見的是看似欲墜的電線和水管,水管日夜滴水,無人修葺,邊走要邊提防被水滴到。街巷暗弄濕漉漉的,濕氣甚重,老鼠橫行,暗角隨時會蹦出一隻,和行人擦脚而過。
城寨沿坡而下,由上方的東頭村道至下方的龍津道,左邊的東正道至右邊的西城路,呈長方形如一座棋盤。從下方的龍津道,城寨有四條路可以直通東頭村道,由東而西,分別是龍城路、光明街、老人街、大井街。貫穿東西的只有一條龍津路,龍津路又分叉出幾條細巷。城寨的街巷弄道如迷宮,如果不是住在其中,一入內,恍如闖入一座暗無天日的巨大「石屎森林」(粵語,即大樓建築),要找到出口,得花一些時間。巷弄似不通,卻處處可通,罪犯入內藏匿,就算警察敢於入內追捕,未必能找到罪犯蹤影。他們可以消失於轉角,或遁入任何一座大樓跑上天台,再從天台下樓隱身暗巷。
城寨四周除了錯落有致的招牌,放眼望去,幾乎每一層樓都有向外潛建的鐵籠、鐵窗懸在牆壁,突出在外,蔚為奇觀,可說是潛建中的潛建。城寨的樓宇本身就不是合法建築物,沒有受到監管,清拆時才發現大樓根本沒有地基,所幸香港沒有地震,不然後果難以設想。
直至安排調遷為止,我在城寨住了約四年,搬過三次家。
二、食乜嘢
一開始,父親在東頭村道和友人租了一間木板隔間,月租數百港元。房間架了一張鐵管雙層床(香港俗稱碌架床),只剩下窄窄的走道,堆放一些雜物,一張摺枱,吃飯要坐在床沿。小小的屋子住了兩家人,八、九個人擠在屋裡吵吵嚷嚷,好不熱鬧。
東頭村道是城寨最熱鬧的街道,食肆、士多(雜貨店)林立,在大樓低處外牆,或橫或直,高高低低掛滿白底黑字,全是牙醫和西醫診所的招牌,看上去東頭村道儼如醫療一條街。嚴格而言,是非法醫療一條街。許多在大陸行醫的醫生逃難到香港謀生,不諳英文,無法考取證照合法執業,因此在三不管的城寨,大量無照醫生,掛起招牌大行醫道。無照不代表無良,這些無照醫生診金相對便宜,反而招來不少病患。病患不只侷限城寨居民,更多是來自港九新界,但因為無照,若有醫療糾紛,患者是求訴無門,只能自求多福。
太陽西斜的黃昏,靠城寨這邊的東頭村道馬路旁正要熱鬧,推著小車的熟食小販一攤接一攤從老人街街口延伸到東正道。叫賣聲,「食乜嘢」(按:吃什麼)此起彼落,有賣鮮榨椰汁、炒栗子、「炸嘢」(炸物)、牛什、韭菜豬紅、魚翅魚肉、紅雞腎紅雞腳、咖哩魚蛋、車仔麵、豉油王炒麵……像是一個小市集。買的人站在路邊吃,吃完垃圾隨手丟,有些小販的小吃是用瓷碗裝,車攤旁邊會放一兩桶水,用來洗碗,所以路上油漬斑駁,垃圾隨處可見,有點髒亂。
小時候住城寨,物質匱乏,三餐都在家吃,少有到餐廳吃飯,路邊小吃對童年的我算得上珍饈美味。沒什麼零用錢,就花一塊錢吃一串魚蛋、手頭較為闊綽,就花三塊錢吃一碗韭菜豬紅。印象猶深的是賣「炸嘢」的那攤小販,清瘦的臉龐,拿著一雙長長的竹筷,忙著整理油鍋裡的炸物。雞脾(雞腿)和雞翼炸得酥脆,青椒、紅腸、茄子抹上一團魚肉(魚漿)色味引人垂涎。炸雲吞皮猶為一絕,雲吞皮裹上一小團魚肉,熱油炸過後,皮脆肉軟,至今難忘。當年一塊錢可選三件,自由搭配,吃得十分滋味,萬分滿足。
東頭村道是城寨對外交通的主要幹道,我要去土瓜灣新亞中學上學,要在東頭村道的巴士站搭乘11K,每程是1.2元。我和另外兩個要好的朋友,同讀一間中學,每天早上相約在東頭村道的巴士站,一人湊兩塊,花六塊錢就免除「迫巴士」,一起共乘「的士」(計程車)去上學。
東頭村道近老人街交匯處,有一檔熟食檔,在門口擺賣冰豆漿,大大一杯只賣一塊錢,那時不流行紙杯,裝在玻璃杯,站在門口喝,喝完要返還玻璃杯給店家。每次喝他們的豆漿,我會暗自玩一個遊戲自樂。一杯一塊錢的豆漿,我付五塊錢或十塊錢,同時舉起杯子,張大嘴巴,一飲而盡,在他們還沒找我錢時,我比快把一滴不剩的空杯放在桌上,為此而感到竊喜。可能是這樣,長大後,我喝啤酒乾杯豪邁快飲如鯨,少有人可以比我快。
三、住城寨的人
之後,我們舉家搬到龍津路的一幢大樓的十樓,一梯兩伙(戶),對面鄰居是父親的鄉里。小小房子,兩房一廳,一間廚房和廁所。大樓沒有電梯,上下樓都要靠腳力。房間雖有窗戶,但鐵窗透不進一點陽光,也吹不進一絲微風。窗戶只能半開,若全開,漏水的水管水滴會濺進屋內。白天不開電燈,伸手不見五指,偶爾停電,得點蠟燭。炎夏如住在一個烤箱,沒有冷氣,汗流浹背,只能打赤膊,吹電風扇。電扇如果不開,空氣像是凝滯不動,吸入的空氣是熱氣。
城寨停電不是常發生,停水則經常出現,這才是大問題。城寨是人口密度是世界最高的地方,根據1987年港英政府清拆時的人口統計,城寨有33,000居住人口,面積只有0.026平方公里,等於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55,000人。城寨面積如此細小,卻住了那麼多人,大樓蓋得高,水壓往往上不了較高的樓層,加上人口眾多,水量供應不足,較低的樓層用水,水壓到不了較高樓層,自來水管如同虛設。為解決用水問題,城寨四周每隔一段距離,設有「街喉」,供居民取水和洗滌,「街喉」是城寨一個特色街景。
城寨的供水採時段性,分區供水。家家戶戶的廚房幾乎設了一個水泥蓄水池,有供水時用來蓄水,如果沒有供水,就要到街喉提水倒進蓄水池備用。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是水桶,住龍津路最深的記憶是,兄弟常要總動員提水桶到街喉裝水,然後提著沉甸甸的水桶爬十層樓的樓梯回家倒放,路程中間要放下水桶休息數次。
住城寨的人,幾乎是香港最低層,最草根,尤其租戶,更是一窮二白,我們家也是,父親是塑膠廠工人,母親是工廠女工。家裡除了必要的傢具,家徒四壁。傢具除了碌架床,只有一張摺枱和幾張摺椅。沒有衣櫃,衣服裝在一個鐵箱裡,證照就藏在箱底。電器只有天花板的吊扇,還有一個電飯煲。沒有熱水爐,夏天洗冷水澡,冬天洗澡要先用水壺煮水,倒進一個紅色大塑盤混合冷水,調出合適的水溫。洗頭洗澡只用一盤水,先蹲著洗頭再洗澡,用一個漱口杯舀水,一杯一杯往頭上淋,往身上倒。沒有電視機,要看電視就到鄰居家去看。
煮食的爐具不是石油氣或電磁爐,是火水爐(又叫煤油爐)。火水爐在香港應該已經全面消失,沒有人再用,其火力相當緩慢。火水爐是活動式爐具,印象中是綠色的,靠一圈的棉條吸底盤的煤油燃燒。要升火煮食,拉起一支拉桿升起棉條,用打火機點燃一支沾有媒油如大型棉花棒的引火棒,插入火水爐點繞一圈,逐一點引燃棉芯。要熄火,壓下拉桿,棉條跟著降下,火焰自動熄滅。如果煤油用完,得靠人工以一支簡單的手動泵具,從煤油筒泵至火水爐。邊用火水爐煮食,邊會聞到一陣淡淡的火油味道。火水爐易生危險,因為是活動式的爐具,一旦打翻容易失火。
我們家三兄弟,我為長兄,我穿的新衣服會傳承給二弟,二弟傳給三弟,穿到三弟身上已是三手衣。因為物質貧乏,吃水果也是一件大事,作為兄長的我會扮演分配者角色。一個蘋果會切成四等份,三兄弟一人四分之一塊,我會再把剩下的四分之一塊切成三等分,一人再一小塊分食之。
住龍津路十樓,剛好屋主要賣屋,我記得開價是港幣八萬元,那年是1986年。城寨的房屋的買賣契約是私約,自己簽立契約便過戶,不用繳稅,沒有什麼官式文件,也不用向政府登記,更不能向銀行申請貸款,買賣都是現金交易,唯一的認證機構是「九龍城寨街坊事業促進福利會」。父母努力工作,一個月收入合共不外乎三、四千元,剛好負擔一家日常開銷,難有積蓄,八萬元在當年是天文數字。鄰居說可以幫忙籌借,但龐大的債務怕會影響到生活,所以後來只好另覓租處。
四、街口二樓的房子
再來,父母找租了龍津道近老人街街口二樓的房子,這是我們在城寨最後一次搬家。龍津道也是城寨主要道路,街道寬闊,面向九龍城,這是我們住在城寨唯一向陽的房子,回家不用穿越幽暗的巷弄,不必走避滴水。環境改善了,租金相對貴一些,月租一千四百元。樓梯左邊地鋪是房東開的西藥房,牆壁兩邊壁櫃到達天花板,一邊放了高約150公分的矮櫃,擺滿各種西藥、保健品、奶粉等。有時是老闆坐著迎客,有時是老闆娘。右邊是無照牙醫診所,透明的玻璃櫥窗,放置了許多假牙和齒模,店內有一台簡陋的治療椅。
牙醫診所前面是一個街喉,我們要取水十方便,但住二樓有足夠水壓,扭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但廚房還是有一個水泥蓄水池,城寨是分時供水,有供水時段就要儲水備用。媽媽為了方便,偶爾還是捧著洗衣盤到街喉洗衣服。
街喉旁邊有一攤糖水攤,手推車改造活動爐具車,擺放兩張摺枱和幾張椅子,賣湯圓和腐竹蛋,黃昏開始營業,至半夜才歇。攤主是父親的鄉親,據說是黑道人物,除了擺攤,還幫人圍事討公道。
樓梯頗為陡峭,斜度約四十五度,拾級而上,不必迴轉直達二樓。右邊牆壁釘掛著全幢大樓有銅錢圖案的信箱,歪歪斜斜,有空隙的地方,貼滿了密醫和搬家公司的小廣告卡。
房子呈長方型,三房一廳一廚一衛,三間房間和客廳皆以木板隔間。有兩間房間有採光,推窗可以看到對面賈炳達道和九龍城的景色。連接客廳是一間暗房,是我和二弟的房間,二弟睡上舖,我睡下舖,三弟和爸媽睡一間。為了減輕租金壓力,父母把另一間房間分租給一對年輕夫妻。城寨周遭有幾處可以貼招租廣告,我們買來紅紙,用黑筆寫上招租資訊,下方重覆直立寫上幾組電話號碼,再把一組電話號碼剪成一塊小方塊,方便租客撕下帶回家聯絡我們。房子很快租出去,租金是每個月港幣800元。
現在的九龍城廣場在我有記憶時,是一個臨時街市。小學五、六級的我要幫忙買菜,就是到臨時街市買菜,買了菜還要煮,等父母下班回家有飯可吃。要去臨時街市要穿過一個木屋區叫西頭村,木屋又叫寮屋,是用木板搭建十分簡陋的居所。如果大家看過陳果《香港有個荷里活》電影場景中的大墈村,大墈村就是木屋區。西頭村的取名大概是跟東頭村相對應,一個在「東」邊那「頭」,一個在「西」邊那「頭」。木屋區被拆後改建成單車公園,就是現在賈炳達道單車公園。單車徑落成後,我們還住城寨,在房間推開窗戶,進入眼簾的就是小孩在單車徑騎腳踏車。父親也買了一輛BMX的腳踏車給我們,我們就牽到單車徑踩玩,這算是我們最貴的玩具了。
西頭村中間有個小廣場,小廣場有一間士多(按:指小雜貨店),我喜歡流連。一有零錢就會往士多跑,去買卡樂B薯片,因為廠商一再打廣告,每包卡樂B附有一張小卡,小卡印有一個字,只要集齊指定五個字什麼的,就能得到日本原裝進口會說話、會移動的機器人。不知道吃了多少包的卡樂B,就是只差一個字,機器人沒有得到,倒是吃了很多薯片,這大概是一場騙局,是一種行銷之術,騙我們這些無知小孩,小孩都夢想可以擁有一個機器人。
西頭村清拆後,機械退場並沒有架設圍欄把工地圍起來,地上全是殘磚敗瓦,凹凹凸凸,起伏不平,大風一吹,塵土飛揚。我會利用放學時間,走在其中,尋找一些廢鐵斷鋼,然後拿到打鼓嶺道的回收站變賣,廢鐵一斤是兩毛,一趟下來可以賺到四、五塊錢。
賈炳達道有個足球場,小學時偶爾會和同學在球場踢足球,足球場旁有一排籃球場,即使是大熱天氣,還是很多人在球場打籃球。我和一個同學靈機一動,找來一個大桶,大桶在街喉注入半桶水,加入一些冰塊,到超市買了一些維他檸檬茶和可樂放進桶裡,在籃球場邊做起生意,叫賣冷飲。現實世界是殘酷的,生意不是被想像出來的,顧客不買單,撐不了幾天,賣不掉冷飲只好自己喝
我的城寨童年回憶(上):「三不管」的香港九龍城寨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LeHD6s
--------------
每次回香港,我總會從東頭村家裡,信步走到寨城公園去尋找童年的回憶,因為那裡曾經是我的家。走在寨城公園原來龍津道的公園小徑,曾經住過的位置依稀可辨,有種熟悉的感覺,但家早已如煙消,心裡又感到陌生。
文:陳文龍(久石文化發行人)
延伸閱讀:我的城寨童年回憶(上):三不管的香港「九龍城寨」
城寨很多家庭,父母除了白天上班,下班還會把工作帶回家做,這些工作許多是女工活。例如我的朋友,媽媽白天在工廠「車膊頭棉」(縫製肩墊),晚上還拿回家,全家總動員,挑燈趕活,希望可以多賺一點錢。城寨大部份的家庭除了是一個家,還是一個家庭小型加工廠。後來媽媽在九龍城福佬村道一間組裝電髮棒的工廠做組裝女工,中午會回龍津道家裡煮午餐吃,同時也會推一大包半成品的塑膠齒輪回家,我們兄弟要協助把中間多餘的塑膠梗用尖嘴鉗逐一去除。這是承包制家庭工,以磅制價,若以時薪計算大約4、5塊錢左右,要看工作的速度而定,媽媽在工廠上班的日薪是40塊錢。
媽媽除了白天上班,為了想要多賺一些錢幫補家計,下了班還會到新蒲崗的製衣廠加班,做的是「剪線頭」,「剪線頭」是車間把成衣車縫完成,由人工逐一檢查,把接縫處過長的毛線剪掉。當年香港工業正盛,人手正缺,往往要到十點、十一點才收工回家,時薪是8塊錢,會供應晚餐,飯盒一盒。媽媽有時候沒有吃帶回家給我們吃,即使過了三十年,我還記得半夜吃到的「班腩豆腐飯」,雖飯冷菜冰,但那還是一樣的美味。
城寨的老人街是一條從龍津道直通東頭村道的主要往來街道。老人街的由來,大概是因為老人街有一間老人院,老人都走去老人院休憩,因此被名為老人街。但我們住進城寨時,老人院已不復存在,已改成青少年中心。青少年中心就在老人街中間,大門一進去右邊有一張乒乓球桌,往前有櫃檯,後面有其他玩具、圖書和康樂棋室,這些娛樂設施是讓青少年可以消磨時間,防止他們到處閒蕩而學壞。
我小學讀的是九龍城龍崗道的樂善堂小學,班上有一半同學都住城寨。青少年中心是我課後常去流連的地方,是一個同班同學帶我去的,我才知道有這個地方。我常去打康樂棋和乒乓球,有時也會和朋友玩跳棋,我們稱在青少年中心工作的姐姐叫「姑娘」,我們要玩什麼東西都要姑娘登記借用,我也不知道她們是不是社工,不過我記得她們會向我們打聽一些同學的消息和關心我們。
不管是之前的老人院,還是後來的青少年中心,其建築物都是棟清朝時的「九龍巡檢司衙門」,地點是九龍城寨的中心點。由於這座建築有其歷史意義,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被列為法定古蹟,在城寨被清拆後唯一被保留的建築物,現在是寨城公園的遊客中心。
城寨除了廣東話能通外,另外最多人說的是潮州話,城寨大部分業權應該都握在潮州人手裡,在城寨開店的,大部分是潮州人。我們的房東就是潮州人。有名的黑道人物「跛豪」吳錫豪也是潮州人,據說70年代香港90%的海洛英由九龍城寨輸出,「跛豪」赤手空拳活躍於城寨,幾乎壟斷了整個毒品市場。印象較深的是,說到潮州人,會說:「潮州人拉二胡──自己顧自己」(因為潮州話自己顧自己近似於二胡的調音聲),這是嘲弄潮州人的自私自利。
東正道有一間文具店,老闆也是潮州人,夫婦對話說的是潮州話。80年代末,香港引進台灣的水果老虎機機台,這是一種賭博機器,港幣五毛錢可以換一個代幣,投入代幣可以押注。文具店老闆引進了一台,很多小朋友擠在機台前面,有錢的賭博,沒錢的看別人賭。我和一個朋友,也常出現在人群中,直至口袋的錢盡輸為止,才頹然離開。賭博是會上癮的,總覺得輸的錢可以一注就贏回來。我們那時候在工廠做非法童工,時薪是五塊錢,大部份賺來的工錢,都透過一台老虎機奉獻文具店老闆。小小文具店應該透過這台機器發了一些小財,說不定比賣文具還賺得多。我們如果拿現金向他換代幣,老闆會笑逐顏開,如果贏了代幣向他換回現金,他的臉色會立即變沉,一副不情不願!因為這種賭博遊戲,後來我和那個朋友也染上賭馬的惡習,這是後話。
從龍津路搬到龍津道,從路搬向道,是在不遠的地方,當年我們年紀小,無法幫忙,父親按照廣告小卡找來知名搬家公司協助搬屋。幾個壯漢,帶上工具很快把東西包裝妥當,當家當搬到中途,搬家公司坐地起價,要我們多付搬家費,不然不繼續搬,形同勒索。那些搬家工人個個是彪形大漢,惡形惡相,似是行走江湖,我們已是砧板上的肥肉,只能任由宰割,吵也沒用,最後只能多付錢了事。
龍津道的士多(雜貨店)林立,也有一些冰室(冷飲店)和餐廳。有一年可口可樂推出「搖搖」(YOYO)行銷活動,喝可口可樂有贈獎,獎品是「金牌搖搖」。士多通常把冰箱放在靠門口處,玻璃樽裝的可樂即開即飲,是否有中獎就藏在瓶蓋內的膠墊,但是那個夏天狂灌了許多可樂,獎品還是沒有到手。記憶猶深的冰室,是在東正道和龍津道的交接處那間,因為其門口掛了一支電話,可以免費任人借用撥打,在沒有手機的年代,那支電話給我們聯絡朋友提供了許多方便。
城寨裡有許多小型工廠,印象較深是食品加工廠,例如魚蛋廠,死魚都一條一條躺在地上等待丟進攪拌機被加工做成魚蛋。龍城路上有一間腸粉廠,蒸氣緲緲,工人把米漿倒在一塊發黃的布上,等米漿凝固,再捲成條狀。還有砵仔糕廠,砵仔有白色和啡色,白色是白砂糖製成,啡色是黃糖製成,會加入一些紅豆作裝飾。龍津道和老人街交界處有一條小路通往九龍城,有個大嬸黃昏時份就會出現在路口擺賣城寨製的砵仔糕,一個八毛錢。付錢後她會用兩支竹籤,嫺熟的挖起砵仔裡的砵仔糕交給你。
城寨唯一留給我的童年陰影是,有一次我走在龍津道上,不小心輕微擦撞一個一隻手臂稍不能自如的中年男子。第一時間我向他道歉,但他還是想追打我,我拔足沿著龍津道快跑,他一路跟上,我畢竟是一個小孩,在東正道被他追上,他不由分說狠狠的打了我一巴掌,當下痛到麻痺,幸好沒有被打聾。我當下覺得莫名其妙,也沒有路人仗義幫忙,他大概精神有些問題吧!經過這個無妄之災後,走在城寨的路上,我總是格外留神,提高警覺,如見到他就避而遠之。
五、清拆城寨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1984年年底前往北京和大陸簽署《中英聯合聲明》,協議把香港歸還中國,之後九龍城寨成為中、英政府要共同面對和處理的問題之一。1987年中英兩國和港府決定清拆城寨,遷徙居民。被媒體視為罪惡溫床,被政府視為毒瘤,被窮人視為避風所,被黑道視為天堂的「三不管」城寨,終要全面被接管,被剷平而消失於地圖之上。
1987年1月14日,港府派了警察、房署職員等一百多人的工作人員對城寨進行圍封並限制出入,進行住戶清查和登記,避免有人因為清拆而遷入要求賠償。清拆城寨消息的保密,密不透風,住在城寨絕大多數的居民是透過新聞報導才得知,封城一刻居民感到莫名其妙,難以置信,也對未來感到徬徨。
新聞曝光後,一個遠親打電話給我們,要我們告知登記人員,誆說他們一家租了我們一間房間,說他們返家省親,要我們先把其中一間房門鎖起來,以登記為居民,企圖獲得政府的住屋安置和賠償。這種技倆大概是行不通的,政府清拆城寨經過長時間的縝密規劃和沙盤推演,一旦執行,是雷厲風行,滴水不露。
政府在清拆城寨的過程,對居民的安置方式算是人道,不是用行政命令趕居民出城寨。以我們家為例,我們得到入住公屋的安排,居住環境獲得不少的改善。
政府在清拆城寨時,安置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租屋者,一是自置的物業。如果是城寨的租戶,會安排入住公屋,如果不符合公屋條件,會先安排到臨時安置區等侯「上樓」。如果是自置的物業,政府會賠償一筆款項,款項多寡按照面積計算。以當時行情,賠償房價等於九龍城唐樓的房價。事件有正面也有反面,城寨清拆對租戶是一大利多,因為可以獲得分配公屋,改善住家環境。但對在城寨做生意的商家則是一種滅絕。例如,無照醫生不可能在別的地方掛起新招牌再度執業,商家也很困難在別的地方另起爐灶,重新開鋪,因為城寨的租金和其他地區絕然不同。因此,清拆時也引起一部分人以相當激烈的手段抗爭,長時間搭棚睡在路邊進行抗議。
1987年開始政府分兩批進行居民的調遷。我們是第二批被調遷,由於租戶,有得到政府補助的搬遷費,和被安置入住公屋的資格。但由於某些資格不符,我們暫時被安置到竹園的「彩竹臨時安置區」。安置區又叫臨屋區,我們在臨屋區住了近兩年才搬到東頭邨的公屋。
政府在安排住戶入住公共房屋時,要住戶提供一張「全家福」,據說這是政府的美意。政府設想入住公屋的住戶多是普羅大眾,少有機會可以拍攝「全家福」的機會,所以有此規定,一來是存檔之用,一來是提供住戶紀念之用。我們是在東頭村道美東邨的美東影樓影全家褔,這張照片到現在是我覺得我們全家最珍貴且最有紀念的一張照片。
六、回香港
每次回香港,我總會從東頭村家裡,信步走到寨城公園去尋找童年的回憶,因為那裡曾經是我的家。走在寨城公園原來龍津道的公園小徑,曾經住過的位置依稀可辨,有種熟悉的感覺,但家早已如煙消,心裡又感到陌生。
城寨被拆之後,我的朋友和同學也各分東西,經歷歲月的洗禮,我們也從少年變成壯年,城寨的記憶也逐漸遠去而變得模糊。當我們這些曾經住過城寨的人,被時間捲走之後,九龍城寨也終將成為一個歷史的名詞。
1993年九龍城寨被清拆完成,清拆後於1995年8月在原地改建成蘇州式庭園,有池、有廊、有亭、有橋……像是富宅門第,明空靜夜坐在石椅望月,有幾分詩情。或許有幾分詩情的緣故,有違香港勢利的價值,因此平時遊客稀少,清風冷月,步道淒清,和昔日城寨熱鬧的景象完成不同。「貧民窟」改建成有亭台樓閣的花園,面目全非,被命名為「九龍寨城公園」,有些許突兀。實際保留的只有兩樽古砲、一座翻新後的衙門,和一些零星的古蹟,例如大井街的水井、「龍津義學」石碑、斷柱的地基等。那些跟我童年生活息息相關的人事物,也隨著城寨的拆卸而湮滅,蕩然無存,如露珠消融於晨曦,無跡可尋。
寨城公園的導覽員,向遊客訴說著城寨過去的種種,多是暗黑的一面。我和其中一個聊天,他說他不是昔日住在城寨的居民,而是附近的街坊。他對城寨的印象,如一般民眾一樣,都是透過眼睛,站在外圍觀察再轉述給遊客。
寨城公園的遊客中心,雖有影像和文字介紹城寨的歷史和過去居民的生活,但那只是冷冰的資料,想要接觸的遊客並不多。和朋友一起遊園時,我會指著圖片,跟朋友說我小時候住的位置在那裡,分享苦日子不是想像中那麼苦,反而是一個快樂的童年。有時候,我會猜想,如果城寨當年只遷走居民,而保留舊有建築,也許現在可以變成一個著名地標,吸引遊客遊覽,甚至改成體驗旅館。
七、故事
城寨可以被視為一個傳奇,滿清政府喪辱權國,割地賠款,在自己的領地割給英國後建置「九龍城寨」作為「領事館」;清王朝敗亡後,皇家之地卻淪為「貧民窟」;曾經是官員進駐的城寨,最後變成「三不管」,清兵不再駐紮,成為黑社會的黑勢力碉堡。
這種傳奇性就和九龍城寨密不可分的黑道人物,城寨代表人物號稱「跛豪」的吳錫豪一樣。他混跡黑道,操控毒品市場,每天過著打打殺殺的日子。他靠著賄賂打通警察,和他們稱兄道弟,讓他成為「大毒梟」,可以呼風喚雨,但最後也是警察為他銬上手銬,送他入獄。1991年8月,他因肝癌被特赦出獄,期間正是以其為人生藍本的電影《跛豪》上映,媒體詢問其心情,他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是他生命到了盡頭,臨死前悟出人生不是操之在手,而是一種已安排好的宿命。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出獄不到半個月,他因病氣絕。
城寨的景象包羅萬象,住了三萬多人,有激勵人心、努力向上,不向命運低頭的故事,也有著自甘墮落,頹廢失足的人生悲劇,各有各的故事。我只是用我的眼睛看到我所看到的其中一個面相,而不是全面的城寨。每個住過城寨的人,必定有著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而故事內容必定精彩而發人深省。
被外界封為「罪惡之城」的城寨拆了近三十年,香港的貧窮依然存在;毒販也沒有減少,非法賭檔仍在暗角開賭,娼妓還是有其市場。人不管在那裡只是一種生活,對於童年生活在城寨的我,因為貧窮,所以懂得珍惜。
即使我們小時候住在黑暗的城寨,也許角落裡躲藏著許多壞人,但正如我朋友所言:「還好我們沒有學壞,長大有著一片光明!」
我的城寨童年回憶(下):九龍城寨,黑暗中有光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LgzPRq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清末外交官黃遵憲寫給梁啟超的詩句,道出了近代誌士對國土喪失的悲憤。19世紀中葉,妄自尊大的清王朝突然被不知來自何方的堅船利炮驚醒。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畢竟還能節節防禦,所割之地還是沿海據點。此間沙俄卻在東北奪地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如入無人之境,實在令人扼腕!
  清廷丟失的黑龍江流域大片疆域,在遠古就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棲息之地,土地肥沃且森林繁茂,滿族祖先女真人便在此發祥並以漁獵耕作為生。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時滿族人口約60萬,1644年清廷進占北京時其軍民大多“從龍入關”,黑龍江以北所留居民主要是向清廷交皮毛稅的達斡爾等原始部落。此時俄羅斯哥薩克遠征隊進抵黑龍江畔,清軍派1萬多人北上將其打退,於1689年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劃定邊界。自此清廷盲目認為北疆高枕無憂,當地百年間都是一派“沃野千里,有土無人”的景象。
  清朝安定天下後,關內人口成倍增長,大量剩餘勞動力想到適於開墾的關外謀生。從1688年起,康熙皇帝一再下詔對關外實行禁封,目的是壟斷人參獸皮貿易,並想使當地成為清室親貴的私產和退路。為阻止漢民北上,清廷在遼東還修築了一道遍植柳樹的邊牆稱作“柳條邊”。乾隆時期因八旗人口日繁,清廷曾讓關內一些滿族人遷回松花江流域。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受不了邊疆之苦,上山下鄉後又大多逃回北京等城市,北疆荒涼局面仍遲遲未能改變。
  曠土寡民必然難養軍隊。據英國考察人員19世紀中葉在黑龍江北和烏蘇里江東調查,百萬平方公里之地只有土著居民2.4萬人。此前,黑龍江下游以北縱橫千里之地竟沒有一個集鎮和駐軍點,烏蘇里江以東數百里闊野也僅設七處“卡倫”(哨所),主要還用於查阻內地來民。黑龍江南岸清軍駐地璦琿城有兵千餘,僅裝備古老的弓箭和火繩槍砲,例行守邊不過是解冰季節乘船去下游部落收皮毛稅再兼顧巡查,這種虛應差事還不能年年保證。
  世界近代史上向外擴張疆土最多的沙俄,在工業革命後掌握了先進武器和運輸手段,就再次盯上了富庶的黑龍江流域。鴉片戰爭暴露了清王朝的極度無能,俄軍自1847年起便進占黑龍江口和庫頁島。對此危情,清朝黑龍江將軍幾年內竟茫然不知,1851年上奏朝廷還虛報“巡視”所見“疆界安靜”。殊不知,俄軍在外貝加爾省已集結了1.6萬軍隊,於1854年直逼璦琿城下,並分頭進占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廣大地區,移民建立村鎮城堡。1858年和1860年,沙俄利用英法軍隊侵華,逼迫危急中的清王朝簽訂《璦琿條約》、《北京條約》,正式承認那片土地改屬俄國的既成事實。輕易攫取這些利益後,俄國還一直強詞奪理地辯稱所佔是無主荒地,按國際慣例誰先控制就屬誰,清王朝重內輕外政策導致有邊無防的歷史性災難至此已難挽回。
  愚昧昏聵的清廷想以封禁保存“龍興之地”,反而導致外侵乘虛而入威脅其祖宗家園,痛定思痛才改行“移民實邊”。1860年清廷簽約割地時,就批准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要求對關內移民“解禁”的上奏。隨後50年間,山東等地的移民“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擁蟻聚”,關東大地上人口迅速增至1800萬。此間沙皇曾推動移民滿洲以實現“黃色俄羅斯”計劃,闖進來的幾十萬外籍軍民卻陷入汪洋大海般的中國民眾聚居地,再也無法使山河易主。後來日寇又利用滿清餘孽建立偽國,並想實施“移民滿蒙百萬戶”計劃,面對人口已達3000萬的東北同胞反抗,最終仍無法斬斷當地對祖國的認同。
  在人口稀少的邊疆,移民與鞏固防務歷來密切相關。吸取教訓後,左宗棠於19世紀70年代率湘軍西征收復新疆時,就向當地移民,很快出現“大將西征人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的景象。虛邊失地的前車之覆,終成為後車之鑑,“移民實邊”之功就此大書於史冊之上
“封禁虛邊”到“移民實邊”_新浪軍事_新浪網 https://bit.ly/3B41Ar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