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實邊」西漢時期漢文帝、漢景帝-晁錯/人口,向荒僻的邊疆地區遷徙/柳條邊/封建王朝統治者,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為了維護邊塞地區的安定,能夠長期控制佔領的地區,往往都是從中原地區徵調大批人口,到邊塞地區建城,派兵駐紮,進行生產生活,這種遷移活動又稱“移民實邊”人口大遷移,在我國古代書中就有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初期的楚國,為了加強邊境地區管理,曾經遷移國內的貴族,到邊境地區開荒生活,發展邊疆經濟,加強國防力量/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發動南征,攻打百越等少數民族,並實施移民實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5wrar9n


東北長城——柳條邊 

柳條邊也叫“邊牆”、“條子邊”或“柳邊”。柳條邊牆是在高、寬各三尺的土台基礎上,每隔五尺插柳條三株,各株之間用繩聯結,形成約高五尺的柳條籬笆,即“插柳條結繩”。邊牆外還挖有寬、深各八尺至一丈的深溝,以禁止行人越過。
      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的秦長城和明長城。而東北一直被稱為“關東”或“關外”。其實在東北腹地也有一條長城,那是清長城。長城的名字叫“柳條邊”。
“柳條邊”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是清廷為維護“祖宗肇跡興亡”之作,防止滿族漢化,保持國語騎射之風而修築的標示禁區的綠色籬笆。全柳邊長2600裡,設邊門20座、邊台168座,數百水口(柳邊橫跨江河處稱水口),如巨龍盤踞在東北大地,被稱為關東綠色長城。
 “柳條邊”修建在遼河流域和今吉林部分地區。遼河流域的柳條邊﹐南起今遼寧鳳城南﹐東北經新賓東折而西北至開原北的威遠堡﹐又折而西南至山海關北接長城﹐周長一千九百餘里﹐名為“老邊”﹐也稱“盛京邊牆”。又從威遠堡東北走向至今吉林市北法特﹐長六百九十里﹐名為“新邊”。老邊自威遠堡至山海關的西段﹐歸盛京將軍管轄﹔自威遠堡至鳳城南的東段﹐歸盛京兵部管轄並受盛京將軍兼統。新邊則歸寧古塔將軍(後改吉林將軍)管轄。在交通要道處初設邊門二十一﹐後減為二十。其中較著名的有九官台邊門﹑威遠堡邊門﹑鳳凰城邊門等。每邊門常駐官兵數十人﹐稽察行人出入。
“柳條邊”顧名思義。那是一條插種柳條成林的土壩。土壩高一米,寬一米。整個士堤的外側挖一口寬8尺,底寬5尺,深8尺,其橫斷面為倒梯形的壕溝,壕溝與土堤並行。土堤上每隔5尺插一根4寸粗6尺高的柳條,各柳條用繩連結成籬笆狀,稱之為“插柳結繩”。柳條成活成柳樹,於是就成為由柳樹遮擋的邊牆,實際是一條戒備森嚴的封禁界限(隔離牆)。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民族融合是歷史的必然,這種封禁政策本身在其製定之初就已註定它的失敗,其中除民間偷越、官吏瀆職腐敗等因素外,就是乾隆帝本人也不得不在國家利益與民族利益的衝突中,不斷地作出妥協,甚至有時不得不開禁。這種妥協,再加之流弊,終致流民問題成尾大不掉之勢。而移旗屯田卻也因八旗人丁日沈靡風等原因,多告失敗。清光緒年間,柳條邊名存實亡。邊上的柳樹多被砍伐,在邊牆外人口日益增多。清政府為便於管理就設立了官府管轄邊民。通化府就是在光緒年間設立的。“通化”這一地名的本身就體現了封禁政策的無奈,而只能對禁外的老百姓進行“教化”了。
時過境遷,今天柳條邊已只能剩下點蛛絲馬跡,但當初許多地名還保留著。文化還保留著;許多老人一提“邊裡邊外”都知道怎麼回事;老邊餃子已經是著名的品牌;“東邊道”鐵路也與這有關;如今的“旺清門”“英格門”等地方,就是柳條邊的“邊門”所在地。
------------------
到東北謀生為何叫“闖”關東? 
2018-10-03 15:51
眾所周知,我國在人口遷移方面有走西口、下南洋、闖關東的說法。仔細分析,您可能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去別的地方謀生叫“走”“下”,而到東北卻要“闖”呢?
對於這個問題,中國滿學會副會長、吉林省民俗學會理事長施立學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因為有柳條邊。
提起柳條邊,很多長春人都不陌生,但是能夠說清原委的人卻並不多。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歷史上的柳條邊。
1
實施封禁保護“龍脈”
清朝遷都北京以後,統治者把東北地區劃為一個特殊地帶,嚴加保護。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其“龍脈”受損,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護東北地區生產的皇室所需的人參、東珠等特產,以及供每年採捕供物及皇帝巡幸圍獵所用的圍場,柳條邊就是以此為目的修築的一條封禁界線。
據施立學介紹,柳條邊也叫“邊牆”、“條子邊”或“柳邊”。柳條邊牆是在高、寬各三尺的土台基礎上,每隔五尺插柳條三株,各株之間用繩聯結,形成約高五尺的柳條籬笆,即“插柳條結繩”。邊牆外還挖有寬、深各八尺至一丈的深溝,以禁止行人越過。
清代楊賓的《柳邊紀略》有這樣的記載:“古來邊塞種榆,故曰'榆塞'。今遼東插柳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之竹籬,掘壕於其外,呼為柳條邊,又曰條子邊。”
如今,柳條邊的柳林雖已不復存在,但所過之處,田間地頭一些堤壕痕跡仍清晰可見。
“靠邊王”的柳邊遺跡
2
“人”字長城橫亙東北
根據記載,柳條邊有老邊、新邊之分。老邊位於遼寧省境內,由鳳凰城經開原至山海關,稱為“盛京邊牆”,共設16個邊門。新邊南起今天的遼寧省開原市,經吉林省四平市、長春市,最後到吉林市的舒蘭結束,共設4個邊門,每個邊門均設專人把守。
施立學認為,清朝統治者用柳條邊在東北大地上書寫了一個巨大的“人”字,它彷彿一道綠色的長城,封禁了東北大部分地區長達200多年。
因柳條邊得名的“靠邊孫”,還留有邊溝的遺跡
3
為管理流民設長春廳
康熙末年,中原連年遭災,大量人口向邊外流動。清政府雖然多次申明控制“關口出入之人”,但對到邊外居住耕種的人卻沒有嚴厲禁止。隨著關內移民的大量湧入,加上柳條邊年久失修,這道“綠色長城”逐漸形同虛設。
嘉慶四年,即1799年,清政府鑑於到柳條邊外墾荒的流民越來越多,決定設官管理,在時屬蒙古王公領地的長春地區設立了一個過渡性政權機構——長春廳。第二年,也就是1800年,在今新立城鎮正式設長春廳治,管理“民人”事務。
在“靠邊孫”,村民說房子所在位置
就是柳條邊曾經經過的地方
4
東北生態得以保護
儘管一些學者認為,柳條邊政策的實施是不利於民族融合的歷史倒退,但民俗專家施立學則更看重其對東北生態環境和物產的保護作用。
新邊竣工以後,清政府嚴格規定,在禁地內嚴禁捕蛤蜊、捉水獺、採蜂蜜、挖人參等,違者重罰。
施立學認為,200餘年的封禁政策使東北地區的林業、礦業、水利、中草藥材、山貨野果、食用菌資源得到很好的保護,對今天豐富的自然資源、優美的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僅從這一層面來看,柳條邊這道“綠色長城”也算名符其實。
康熙乾隆賦詩柳條邊
清朝時期,柳條邊外的區域被視為“龍脈”加以保護。這裡不但出產大量貢品,也留下了幾代皇帝東巡的腳步。據施立學介紹,柳條邊外是有清一代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十次東巡、秋狝冬狩之地。康熙、乾隆等還在這裡留下了大量詩句,其中有一部分是關於柳條邊的。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第二次東巡第一次到達吉林松花江,
曾寫下一首《柳條邊望月》詩:
雨過高天霽晚虹,關山迢遞月明中。
春風寂寂吹楊柳,搖曳寒光度遠空。
在這首詩中,這位皇帝以明快的筆觸描繪了東北地區清寂遼闊的春夜景緻。
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東巡,行至吉林柳條邊附近時,寫下兩首詩,
一首名為《柳條邊》:
西接長城東屬海,柳條結邊畫內外。
不關阨塞守藩籬,更匪舂築勞民憊。
取之不盡山木多,植援因以限人過。
盛京吉林各分界,蒙古執役嚴誰何。
譬之文囿七十里,圍場豈止逾倍蓰,
周防節制存古風,結繩示禁斯足矣。
我來策馬循邊東,高可逾越疏可通,
麋鹿來往外時獲,其設還與不設同。
意存制具細何有,前人之法後人守。
金湯鞏固萬年清,詎系區區此樹柳。
這首詩形像地表明了柳條邊的性質,反复說明柳條邊是為表明禁區界限而設置的標識,絕非清朝的北方邊界。乾隆認為,柳條邊不是在險​​要之處設立的屏障,所以不必勞民傷財大事營築
另一首詩名為《入伊屯邊門》:
部落行將遍,吉林望不遙。
迎人山色近,礙路漲痕消。
村野經楓葉,邊牆近柳條。
初來原故土,所遇匪新招。
瞻就心何切,勤勞意豈驕。
省方逢大吉,寶穡報豐饒。
這首詩寫出了乾隆經過伊通邊門時的所見和所感。據施立學介紹,伊通邊門即伊屯門,又叫一統門,因河得名,在今天長春市南約20公里的伊通河西岸。
---------------------
柳條邊牆是什麼樣的?
  今天的東北大地上,已經看不到昔日柳條邊牆的影子了,只遺留下一些以昔日邊台、邊牆命名的村落,記錄著曾經的歷史。柳條邊也稱柳條邊牆、條子邊等,它就是挖土築成土台子,寬高因地勢而定,外溝寬一丈,底寬五尺,深一丈,稱之護邊溝,防止有人越過去。土台上插三株一墩柳樹條子,每墩之間用繩梱結橫連柳枝。繩是達子筋為主,此地產還有線麻、筒麻、椴樹皮打備而成。這叫“插柳結繩”形成柳​​樹杖子,幾年後一條柳樹條籬笆杖密不透風,成了一道蜿蜒起伏在東北大地上的人字形綠色長城。
  柳條邊分為老邊和新邊,老邊完成於1681年,經歷皇太極,順治,康熙三朝,共43年。後來康熙三十二年(1697年)又進行大規模擴邊。它南起遼寧鳳城至山海關接長城,共850多公里,邊內是“盛京圍場”歸盛京將軍管轄。新邊是從康熙九年(1670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用12年時間築成。從威遠堡到吉林法特全長345公里,共有邊門四座,每門設文武官員各一名,駐兵30人左右,守邊門查過往行人,驗票出入。設邊台28個,駐人管理,台丁100多人,由隨旗漢人充當,大多是雲南來的。清初三番戰俘,吳三桂兵居多,他們被綁手成串發往東北充邊護台。還從雲南撥884戶到關東邊台、驛站、守邊清溝,不准考試登科,世代不能為官,地位卑賤。有漢人隨旗來到柳條邊裡,他們可以立屯開荒跟旗人一樣待遇,時間長了人們把這些人稱為“邊台人”或“邊耗子”清朝把柳條邊地段劃分得很清楚,柳條邊內是保護區,遼河流域是農業區,新邊外是游牧區。老邊在遼寧省境內,新邊從開原起,經四平、順伊通到長春東南郊區,臨雙陽過九台至舒蘭。因江河水系和交通要衝劃分南中北三段四門,南段是遼河流域,中段是飲馬河流域,北段是松花江、沫石河水系。《吉林志書》載:“在柳條邊上設道邊門,東起巴彥鄂佛羅、伊通、赫爾蘇、布爾圖庫四邊門。各設專管邊門防禦一員,筆帖一員,吉林移駐滿洲兵各二十名,巴彥鄂佛羅、伊通、布爾圖庫三邊門各屬七台,從伊通邊門至赫爾蘇邊門所屬八台。”根據所述劃分,北段從法特頭台到第七個台城子街歸屬法特門。從馬家頭台到葦子溝(八台村)計六個台歸屬伊通門,伊通門到赫爾蘇門有八個台,七個歸屬赫爾蘇門,一個歸伊通門,在吉林境內有28個台。
  柳條邊是如何從“封禁”到“開放”的?
  柳條邊守衛了東北大地,但到清代末期,其統治日益薄弱時,“龍興之地”的封禁便很難維持了。首先是新邊外蒙古王公,新邊外飲馬河流域的飲馬河、伊通河、霧開河是蒙古牧場,郭爾羅斯旗札薩克輔國固穆七世公孫恭格喇布坦,他執政時,財政空虛,於是違背祖輩傳統制度,又背瞞著清朝理藩院和吉林將軍,招移民開墾草原,劃地收租,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從山東招來200多農民,在伊通河畔開荒。闖關東移民聞訊而來,不斷開荒,這也得到政府的默認,因此,孫恭格喇布坦被稱為撕開柳邊封禁的第一人。
  其次是“韓邊外”的勢力範圍進一步推動了柳條邊的鬆動。“韓邊外”原名韓憲忠,他6歲時隨父從遼南來到九台慶陽,因逃債來到“吉林東圍場”內的夾皮溝金礦,跟幾個金工拜把子,在一次火拼中打敗金霸梁才,成為首領。他因賭博時報號“韓邊外”而得名。他統攬行政、徵稅職能,發行貨幣,把自己的名改為韓憲宗,像唐宋時皇帝的年號一樣,印在沙金包上,他還豢養鄉勇,其勢力範圍內成了真正的獨立王國。後來,清朝派兵收剿“韓邊外”,三次末果後,對其進行招安,承認韓邊外的勢力範圍,又給了他開荒的權利。這樣,越來越多的闖關東人來到這裡,土地不斷開墾,柳條封禁政策進一步鬆動。
  第三點便是清末的鴉片戰爭之後,英法等國取得在關東沉海地區的商貿特權。1861年,營口開放,國門洞開,東北失去封禁必要。為鞏固國防,開墾,移民是唯一的辦法。甲午中日戰爭後,沙俄進入東北修建鐵路掠奪資源;日俄戰爭後,兩國瓜分東北,清政府考慮到讓日俄移民佔領,不如從關內移民到東北,所以平定太平天國後,逃災避難的人們湧向東北。由於甲午和庚子戰爭賠款,清代從道光後,財政日益窘窮,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識之士呼籲政府開放東北,招頭徵稅,以充支出,於是清政府對東北封禁有所鬆動,沒有明文也是默認,東北逐漸開放。
  大批關內災民進入東北,打破了這片土地幾千年的沉寂,使得柳條邊的禁地被沖破,荒原、山地被開發,互相交流形成民族的融合,又由於列強侵入造成國土危機,在財政窘窮的情況下,為加強國防,清朝政府迫不得已解除長達近二百年的封禁,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東北已全部開放,柳條邊也徹底失去作用。
  記得在一次關於東北文化的講座中,吉林省民俗學家施立學老師講,中國之前的移民潮有“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之說,為何獨獨“關東”要“闖”呢?是因為清代統治者的柳條封禁政策,關內和中原的百姓到東北來,要闖過長長的柳條邊,是違法的,因此需要“闖”一“闖”。廣大的東北,是清代的“龍興之地”,清軍入關在中原建立統治後,為保護這裡,從清初就開始修築柳條邊,建立東北大御路,設驛站進行中轉。築柳條邊主要為防止漢人、蒙古人等破壞其“龍脈”,邊內設立“盛京圍場”和“吉林圍場”,專供皇帝狩獵和八旗官兵演練之用。
  距離長春最近的柳條邊邊門
  清代設立柳條邊,為了控制東北的交通要道,以更好地保護東北這塊廣大的“龍興之地”,共設置了168個邊台和20個邊門。今天長春人熟知的九台,就是當時的一個重要邊台,而位於長春西南伊通河西岸20公里的伊通邊門,是昔日寧古塔將軍管轄的四邊門之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淹沒在新立城水庫中的伊通邊門
  伊通邊門,又稱一統門、易屯邊門,是柳條邊20個邊門中,東數第二個邊門。伊通邊門因扼古運伊通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於邊門廢弛已近兩百年,近半個世紀又淹沒於新立城水庫之中,很少有人說得清其位置在哪兒?
  關於伊通邊門的位置,文獻中曾有三四種版本,一曰在新立城水庫伊通河東,一曰在新立城水庫西,一曰在伊通河西。具體在哪兒,莫衷一是,因為伊通邊門目前在水底世界。依據柳條邊九台出來西南的走向,和實際踏查,伊通邊門應在今朝陽區樂山鎮五間房屯東北的新立屯水庫中,距五間房屯約一公里。這有幾點依據,第一,是根據《樂山鎮志》所記載的“伊通邊門距鎮駐地偏東北12.5公里樂山邊界”,此“邊界”恰是五間房屯。第二,從柳條邊走向看,伊通邊門亦應為五間房屯東北。柳條邊從九台縣放牛溝鄉任家屯村北的雙頂子西南向併入長春郊區三道鎮四合村東南的盛京崗子之後,又臨雙陽縣境,至雙陽縣泉眼鄉崗子村後台屯向南0.5公里,進入長春市郊區。經郊區的西邊屯,後祁屯方向轉為偏西。過三道鎮政府北0.5公里至淨月鄉的邊沿子屯後方向又轉南。過幸福鄉的靠邊吳屯,新立城鄉的靠邊孫、靠邊王等屯徑直向南入新立城水庫。在樂山鎮同永春鄉交界點的東面(現新立城水庫內),方向又轉為西南,在轉向處即伊通邊門舊址,向西南過樂山鎮紅勝村王小店屯進入伊通縣境。
  最後,是根據踏查中,周圍村民的介紹。在新立城水庫西門附近的孫家屯和八家子屯,村民展先生介紹,伊通邊門在樂山鎮五間房東,新立湖少水時,可看見邊門遺址,惜今年水大,遺址已不見踪跡,若他年水落,仍可見遺址。
  昔日伊通邊門的建制與守衛
  據記載,伊通邊門有滿洲防禦員一人,筆帖式一人,領催一人,滿漢八旗兵20人。邊門建有門樓一座,以青磚紅松木料、石料及灰色魚鱗瓦構築而成。門樓東西長6米,南北寬5米、高6米,房脊的東西兩端及房檐四角均飾有獸形建築鴟吻。門洞寬、高各2米,門洞過木上方正中懸書“伊通邊門”長方立掛匾額,匾額的右上方小字寫的是吉林將軍所屬。門樓的山牆與柳條邊土堤相接,土堤很高,邊壕很深,常存積水。邊壕與門洞間架榆木板橋一座,中間是過道門洞,僅可過大車一輛。防禦衙門的牌子上寫著:“衙門重地,國課攸關,有敢故違,定行究辦”。有文、武兩個章京,下有八旗驍騎營兵三四十人。平時八旗驍騎營兵分班守備,職責是掌管邊門的啟閉,稽查行人出入。過往行人都得從門洞走,否則就犯“爬邊越口”的罪名,要受重罰。
  在歷史上,伊通邊門是重要的儲糧基地和運糧航道,清康熙年間,在著名的雅克薩之戰中,這裡就擔負著糧餉北運的重要職能。
----------------------------
清朝八旗隨龍入關後,東北故地留有的人口很少,皇帝就擔心其他民族(主要是關內的漢人)跑到東北去謀生,從而讓東北變色。
為保護“龍興之地”,朝廷就設立柳條邊,控制東北的交通要道,共設置了168個邊台和20個邊門,像“人字型的綠色長城”。柳條邊工程也是有標準的,它需要挖土夯成土台子,寬高根據地勢而定;外圍還有寬1丈、底寬5尺、深1丈的護邊溝;土台上種大量植柳樹以防止人穿越。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國人移民方向的不同說法,為什麼獨獨去東北要用烈性字“闖”呢?原因就是柳條邊的存在,清代的柳條邊是有官兵守衛的,平時獲准的行人要從門洞走,否則就要被扣上“爬邊越口”的罪名,一旦抓到就要受重罰。因此,中原的百姓要去東北,是需要一股“闖”勁。
柳條邊的修建,經歷皇太極、順治、康熙三朝,共43年。清朝皇帝還在邊內立“盛京圍場”和“吉林圍場”,專供狩獵、演兵之用。
建成後的柳條邊,從山海關向東北方延伸,在吉林布特哈邊門開始分叉,一條繼續向東北走、一條向西南走。你可以看得出,滿族發源地長白山區域受到重點保護,而柳條邊也有效阻隔北部的游牧民族、南方的農耕漢人進入。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近代史很快擊碎清朝皇帝的美夢。大清帝國的控制能力,無法維持主柳條邊的意義,現實讓柳條邊的封禁鬆動。
清末的郭爾羅斯旗,札薩克輔國固穆七世公——孫恭格喇布坦,因為囊中羞澀而冒險開墾草原。與其沒錢治理屬地,還不如違背祖制收租,他在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從山東召來200多農民來到伊通河畔開荒。因此,孫恭格喇布坦被稱為撕開柳邊封禁的第1人。
1840年鴉片戰爭後,清朝開始受到西方列強的欺負,東北封禁政策受到重大挑戰,尤其1861年營口被迫開放之後。面對沙俄、日本等列強的虎視眈眈,開放移民到東北定居已經成為國防共識。於是,朝廷對封禁東北大大鬆動,雖然沒有明文下達,但是東北已經湧入大批移民。
一直到光緒三十年,也就是1904年的時候,東北全境實現開放,柳條邊被徹底廢棄。而大批移民進入東北,不僅有效增強國防實力,還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大融合。
順治年間,清政權從鞏固盛京留都重地的戰略出發,在明代遼東邊牆的基礎上,修築了盛京柳條邊,到順治末年完成。
盛京柳條邊“起至鳳凰城,北至開原縣,折而西至山海關接邊(長城),周圍一千九百餘里,共十七邊門,名為老邊”,也叫“盛京邊牆”;康熙九年(1670)至二十年(1681),又修築了吉林柳條邊:“東自吉林北界,西抵開原威遠堡邊門,長六百九十餘里,遮羅奉天北境,插柳結繩,以定內外,謂之柳條邊,亦名新邊。”
整個柳條邊以山海關、開原威遠堡、鳳凰城和吉林法特哈邊門四點連線,呈“人”字形狀。“人”字形柳條邊的撇“丿”上端是吉林布特哈邊門,下端是山海關,其邊外均屬於蒙古族居住的地區“人”字形柳條邊的捺“乀”,上端也是布特哈邊門,下端是鳳凰城邊門,其邊外則是廣闊的長白山區,因此,清朝修築柳條邊的根本目的,是將滿族的發祥地長白山區嚴密地保護起來。
柳條邊的作用
清朝最初修築柳條邊時,與明朝修築遼東邊牆一樣,具有國防上的作用,而與所謂“東北封禁”無關。
朝鮮世子在順治元年(1644)被釋放回國,以示友好。然而,清政府在進行統一中國的戰爭中,推行野蠻的民族征服政策,特別是強令漢人剃髮易服,在關內爆發了激烈的抗清鬥爭。回到朝鮮國內的世子繼位後,由於他本人做過清朝的階下囚,對清朝深懷不滿而同情關內的抗清武裝,一度甚至想出兵北伐以示增援。清政府與朝鮮王朝的關係,表面上朝貢不斷,實際上貌合神離,彼此間心照不宣而已。清朝方面遂利用明朝遼東邊牆的舊址,修築了柳條邊,位於盛京柳條邊的鳳凰城、璦陽、鹼場、旺清四座邊門,就是為防禦朝鮮而設的。
乾隆帝東巡盛京時,以《老邊》(即盛京柳條邊)為題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征戰縱圖進,根本亦須防”兩句,是對清政府修築柳條邊的最權威解釋。順治元年,百萬滿族從龍入關,盛京地區沃野千里,有土無人。東北方向有沙俄侵入黑龍江流域,東南方向的朝鮮也躍躍欲試。清政府從防衛盛京這一“根本重地”考慮,才有修築柳條邊之舉。
清人高士奇認為,清朝修築柳條邊,目的是“插柳結繩,以界蒙古”,具體的講,就是西邊那一“丿”的作用。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帝到東北拜謁祖陵,高士奇是主要的扈從大臣之一,在東北的行程中多次經過柳條邊,故高士奇說清修柳條邊“以界蒙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清統治者的看法。
清朝初年,西部柳條邊同樣有軍事作用。正如《鐵嶺縣志》所說:“今蒙古內附,誠可無憂。然折柳之樊,未嘗無也。乙卯春,亦小有蠢動之徵。”,“乙卯”指康熙十四年(1675),“蠢動之徵”,是說居住在廣寧柳條邊外的察哈爾部布爾尼親王發動的反清叛亂。清朝派將軍圖海平定這次叛亂後,將察哈爾部編人八旗,調往宣府、大同邊外,設義州巡檢管理其地。康熙十九年(1680)沒城守尉1員,駐防滿洲八旗兵350人。
“結柳為邊,以界內外”這8個字出自乾隆帝《進柳條邊》詩中的註釋,所謂“以界內外”,是指清朝修築的盛京和吉林柳條邊,作為清政府在東北設置行政區的分界線。
具體來說,“人”字形的柳條邊,以開原威遠堡邊門為中心,由此折向西南至山海關外明水塘邊門,是盛京(奉天)將軍與蒙古各部落的分界線;由威遠堡邊門折向東南至鳳凰城邊門,為盛京將軍與吉林(寧古塔)將軍的分界線;由威遠堡邊門折向東北至吉林法特哈邊門,為吉林將軍與蒙古各部落的分界線。
總之,柳條邊西北部的草原地帶,是蒙古民族的廣闊牧場;柳條邊東北部的茂密森林和崇山峻嶺,是從事狩獵的滿族、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赫哲、費雅喀等族任意馳騁的天地;柳條邊的東南部,遍布著清皇室的田莊、八旗官兵的旗地和漢族的農田。“人”字形的柳條邊,對東北各族人民從事生產活動,保護生態資源,在當時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
就這個問題小編簡單做一下解答,清代所修築的柳條邊是一條用柳條籬笆修築的封禁界線,又名盛京邊牆。柳條邊是用土堆成的堤壩,然後在其上每間隔一段距離插上柳條,再用繩索將這些柳條進行連接,形成一道柳條堤壩。在堤壩之外,開挖一條壕溝來阻隔人的進入,形成一道人工屏障。
就柳條邊修建的地點而言,遼河地區和吉林部分地區,是滿族貴族的發祥地。遼河平原的肥田沃土絕大部分是旗地,不希望外族人進入。為了保護滿洲皇室之“龍興重地”和保衛東北的經濟利益,限制東北和其他區域人的交往,清統治者在盛京、寧古塔和內蒙古幾個行政區的分界線上修築了柳條邊。
在柳條邊上,設有多處關卡,凡進出關卡進行生產的各族居民,必須持有證明,從指定的關卡進入,否則就以私入禁地論罪。清王朝修築柳條邊還有一層深意,企圖藉此防止滿漢之間的相互交流融合,防止滿族漢化,保持滿洲的“國語騎射”的特有狀態。邊內外的皇族圍場和人參、貂皮、珍珠等產地均為禁區,而設置柳條邊則將這些資源據為獨有,不許邊民自由出入,私自採捕。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柳條邊的封禁界線也逐漸被突破,到咸豐年間,柳條邊被廢除。到了道光末年,柳條邊基本完全成為了一個歷史遺跡。就現在來講,在吉林省四平市的布爾圖庫邊門地區還有一些遺存。
柳條邊之所以能得名,是因為其修築的過程“皆插柳條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上之竹籬”。
最早修築的柳條邊是遼河流域一段,走向南起鳳凰城西南,向東到興京,然後再轉向西北至威遠堡,再到山海關,其開始於順治初年,到十八年(1661)完工,是為“老邊”,也稱作“盛京邊牆”。既有“老邊”,也就自然還有“新邊”,新邊的修築開始於康熙九年(1670),到康熙二十年(1681)完工,範圍是從威遠堡到吉林的法特哈。沿著柳條邊的走向,清朝先後設置二十餘處邊門,如鳴水堂邊門、新台邊門、清河邊門、威遠堡邊門、鳳凰城邊門等等。
從盛京老邊、吉林新邊的走向來看,我們可以明確柳條邊修築的意義:
首先,柳條邊能夠區隔盛京、吉林和蒙古東部之間的區域地理及行政界限,例如吉林新邊的修築就是為了“插柳結繩,以界蒙古”。
其次,柳條邊的存在還是為樂保護東北這一滿洲龍興之地。正如大家所知,當時東北地區盛產人參、貂皮、東珠等奢侈品,這些物資原本都為清朝皇室所有,卻吸引很多東北地區以外的偷獵、採參之人,私自越境來此採捕。所以,清朝特地修築柳條邊,用以防範這種情況。由於前往東北盜獵之人不只有漢人,也有朝鮮人和蒙古人,故清朝的柳條邊連接了盛京、吉林和蒙古的邊界。
康熙初年,柳條邊的出入之禁並不想後來那麼嚴格,各邊門“內外人出入,必登籍以記,他無厲禁”。不過,隨著邊界之禁日趨嚴格,沿邊地區均有“戍兵巡邏,非將軍令,不得出入。有乘夜拔荊私行者,謂之扒邊。次日按人馬踪跡,尾而得之,解刑部治罪”。
柳條邊是清代東北地區的一種特殊邊界,也是清王朝修築的重要工程。柳條邊主要是先在下面用土堆成土堤,然後在上面相隔五尺,插柳條三株,柳條之間用繩子連接。再在土堤兩側,挖深八尺,底下寬五尺,上面寬八尺的壕溝。清王朝入關以後,東北地區成了清王朝的大後方,歷代帝王對東北地區特別重視,修柳條邊就是重要的保護措施。
清王朝是第一個特殊的朝代,由於東北是他的龍興之地,因此對東北採取的措施和其他省份不同。清政府為了保護滿族習俗,防止其漢化,維護本民族的權力,在東北地區實行了二百多年的封禁政策。柳條邊就是最為主要的措施之一。這個工程有多浩大呢,從鳳凰城到山海關,全長約1900裡的柳條邊牆,俗稱老邊。從開原到吉林,全長800餘里,稱為了新邊。
柳條邊的主要作用,其實主要有四個;1.東北為龍興之地,修築柳條邊是為了“鞏固龍興之地”;2.清朝的統治者為了維護滿人的經濟特權,嚴禁八旗以外的漢人進入柳條邊內種植和放牧;3.東北地區是滿族的聚住之地,為了防止漢化,保護其"騎射傳統”,採用了封禁之策;4.東北的特產非常多,滿族貴族為了獨占這些特產,防止各族人民私自佔有,從而實行封禁
柳條邊修建於清順治、康熙年間,是清朝為了保護東北“龍興之地”、防止外藩侵入而修築的封禁界限。時人楊賓曾在《柳邊記略》中介紹了柳條邊:“今遼東皆插柳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之竹籬,而掘壕於其外,人呼為柳條邊,又曰條子邊。”柳條邊共由邊台、邊牆、邊門、水口、封堆等五部分構成,根據修築時間的不同,可劃分為“老邊”與“新邊”,老邊因修築於遼寧地區,因此又名“盛京邊牆”。整個柳條邊呈“人”字形狀,其修築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皇太極在位時期下令重修明邊牆一小段,這是修邊之始,但這時的邊牆並不是後來的柳條邊,不過從這時開始清朝有了修築邊牆的意識。
二、順治即位之初,便開始了柳條邊的修建,首先將皇太極時期修建的邊牆往南北兩向延伸,並在沿途修建了柳條邊,此時的柳條邊還只是從威遠堡到鳳凰城直到海邊的東段邊牆。順治五年(1648)年,又開始了西段邊牆的修築,此時的邊界主要是劃分牧區內的游牧邊界,西段邊牆從威遠堡至山海關,威遠堡將東西邊牆連為了一線,全長1950華里,清朝的龍脈之地便在邊內。最遲至順治十八年(1661年),老邊牆已全部修築完成。
三、到了康熙時期,對邊牆又進行了擴張,形成了新邊牆,康熙皇帝曾三次下令擴展邊牆,從威遠堡往東北延伸修築了北段邊牆,此時原來的東段邊牆也被納入了新邊牆內部。
柳條邊是清朝封禁東北的邊牆。
清軍入關是一個偶然性很大的事件。入關之前,雖然清朝已經統治了整個東北地區,但是它的控制區人口稀少,力量薄弱。入關的八旗只有幾十萬人口,面對中原大地人口上億的漢人,清廷內心是十分虛弱的。所以他們要把滿清的老根據地東北封禁起來,不許漢人進入,作為滿人萬一在中原呆不住了的退路。
為了封禁東北,清朝建設了規模巨大的“柳條邊”。柳條邊是用柳條建造的一條邊牆,在遼寧、吉林均有分佈,把東北與中原漢地以及蒙古地區分隔開來。其中,遼寧邊牆周長1900余華裡,為“老邊”;吉林邊牆周長690華里,因修築時間晚,故稱之為“新邊”。早在順治初年,柳條邊就開始建設,一直到康熙三十六年才完工。
康熙初年的《柳邊紀略》 一書中記載:“今遼東皆插柳條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原之竹籬;而掘壕於其外,人呼為柳條邊,又曰條子邊”。可見柳條邊就是一條柳插籬笆。柳條邊的修築標準,就是用土堆成寬、高各三尺的土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條三株,各株間再用繩子橫向連接柳枝。土堤的外側挖掘深八尺、底寬五尺、口寬八尺的壕溝,以阻擋人穿越。
為了守衛柳條邊,防止漢人越界,清政府在柳條邊內外設置了守城尉、防守尉、協領等官員,各自帶領兵丁巡查,捉拿偷越邊境的“罪犯”。東北與關內的交通,只能通過柳條邊上設置的“邊門”進行。清政府沿柳條邊的走向,設置了20個邊門。每個邊門設防禦一人,筆帖式一人,下屬八旗兵數十名,負責把守邊門,稽察行人。不走邊門的人,按“爬邊越口”罪嚴厲懲治。
清政府對東北的封禁政策導致東北土地大量荒蕪,人口稀少,經濟十分凋敝,埋下了近代東北遭受俄國、日本侵略的隱患。鴉片戰爭之後,由於沙俄入侵東北,清政府才不得不逐步鬆弛對東北的封禁,以便“移民實邊”。日俄戰爭爆發後,東北已經淪為日俄兩國的戰場,清政府被迫徹底放棄對東北的封禁政策,於1907年在東北正式設立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

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


楊賓(1650年-1720年),字可師,號耕夫,別號大瓢山人、小鐵,人稱「楊大瓢」。浙江山陰(今紹興)人。清朝書法家、旅行家。
少年穎悟,精通《漢書》和杜詩,八歲能作擘窠書(榜書、泛指大字);工書法,梁巘稱:「楊賓得執筆法,學右軍、長公(蘇軾),圓韻自然。」[1]其父楊越在浙東通海案因掩護錢纘曾幼子獲罪,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與夫人范氏被流放到寧古塔。[2]當時楊賓年僅十三歲,領五歲弟楊寶(楊實)與兩個妹妹去上海縣投奔叔父崇名鎮右協右營都司楊懋經。八年後,叔父病故,賓等歸山陰。康熙十四年(1675年)成婚於蘇州,為養家活口,因習為刑名錢穀之學。[3]康熙十七年,清廷開博學宏詞科,巡撫張鵬翀預薦楊賓,然而楊賓以其父有「毋令賓為八股以應舉」之命,拒不應試。出遊山西、安徽、浙江、貴州、福建等地。
康熙二十八年春,康熙南巡至蘇州,楊賓不顧衛士鞭打,率弟泣請代父戍邊,以非舊制不准。[4]後來楊賓為探望父親,取道柳條邊,經船廠(今吉林市),「觸石破顱,血流數升而死,死半日乃復甦」,[5]來到寧古塔,一路上遊覽憑弔,常向老兵退卒詢訪遺聞逸事,將東北沿途所聞所見,撰成《柳邊紀略》一書,是中國第一部詳細介紹東北的書。[6]康熙三十年(1691年),楊越病逝寧古塔,不許歸葬。楊賓四處奔走,跪泣衙門陳情達455天,納賄於侍衛內大臣索額圖門下,乃准許返葬,其母範氏「悉散家財,單車就道」,[7]而「土漢送者,哭聲填路」。康熙四十五年前後,入福建巡撫李中丞幕,每得土產則馳獻老母。康熙四十六年春李中丞卒,其母傷心慟哭說:「從此不得九頭柑矣!」。晚年多病,患痔瘡,不得不臥床寫作。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楊賓病逝,葬於蘇州。著有《金石源流》、《大瓢偶筆》、《晞發堂詩文集》、《大瓢先生雜文殘稿》、《塞外詩》、《藩鎮考》、《日富編》、《客舍鈔存》、《游西山詩》等。

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

楊賓 柳邊記略
歷史地理著作。清楊賓撰,五卷。作者自序稱:“柳邊者,插柳為邊,猶古之種榆為寨,而以之名其書者,以柳邊為寧古塔境也。”此書記清初盛京、寧古塔、璦琿三將軍所轄地區,即柳條邊內外的形勢、山川、官制、兵額、城堡、驛站、部落、寺廟、貢賦、民情風俗等。作者的父親因獲罪流放於寧古塔,從江浙來此探父,後其父去世,歸葬中原,因念耳目所聞、見有宜書者,遂成此書。書中對古蹟所在、流人遭遇尤為註意。此書保存了大量史料,可資治東北地史者參考。此書版本較多。其中《遼海叢書》本較為通行。


柳邊紀略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http://tinyurl.com/y2699dzc
柳邊紀略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tinyurl.com/yyosjz92

楊賓與《柳邊紀略》
 jakdan 2013-08-04 17:32:06
    楊賓,自號耕夫,浙江山陰(今紹興市)人。公元1650年(清順治七年)出生在一個薄有良田的詩禮家庭之中。自幼聰明伶俐,受到其父楊越的嚴格家訓,4歲人私塾,6歲開始
攻讀《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8歲能寫一手豪邁的大字。稍長,吟詩作對,深得老師的喜愛,有時還寫出絕妙的詩句,讓老師驚嘆不已,說:“小小年紀竟能如此,將來一定能功成名就。”父親楊越總是語重情長地對楊賓說:“讀《四書》、《五經》可以使人知書明禮,但《史記》、《漢書》之類的書也不可不讀。”到了10歲以後,對涉及中國的人文、歷史、地理等方面的書楊賓更是愛不釋手。
  但好景不長,其父楊越由於抗清被流放寧古塔。13歲的楊賓只得帶著5歲的弟弟楊寶與兩個妹妹及祖母投奔叔叔家。8年以後,叔叔病逝,生活的重擔就全落到21歲的楊賓身上,他吃盡了人生道路的艱難困苦。這期間父親楊越曾捎信說:“孩子,有志進取,亦是聖賢。要好好讀書,千萬不要荒廢。”正因楊賓刻苦地學習,使他的學問日見博大精深,乃至28歲時學問就已貫通古今。但由於他父親不准楊賓以八股文應舉,一生都沒有做官。29歲他住在蘇州時,江蘇巡撫張鵬仲聽說楊越知識淵博,就傳信說:“我想推薦你做學院的院長,不知你是否願意?”楊賓辭而不就,這體現了他身上具有一種受他父親影響不與清朝統治者合作的民族氣節。由於他“不樂仕進”,家中比較清貧,後來雖做了官府的學者,但始終沒擺脫筆耕的生活,為人寫字和從事著述,這也就是他長稱“耕夫”的原因吧。
  楊賓對他的父親楊越極其尊崇,以有這樣的父親為驕傲,並以他父親作為自己做人的榜樣。楊越少年時喜歡讀書,胸怀大志,行俠仗義,樂交四方豪傑。明朝滅亡之後,他散盡家財,廣交志同道合者,希望有一天實現反清復國大計。1659年,楊越探明了清廷在沿海的情況,捎信給鄭成功,說: “清兵在沿海一帶防守較鬆,從海上進攻,容易成功。果然海上義軍大舉進兵長江,兵圍南京。後因驕傲輕敵而功敗垂成。義師撤退後,皇上非常震怒,下旨嚴查內應者,凡涉及抗清活動的人一律捕獲。清兵逮捕了祁班孫、錢纘曾等人,進行了嚴刑拷打,逼其說出楊越下落。楊越聽說後主動投案,定為逆案,被判長期流放寧古塔。
       轉眼間二十幾年過去了,楊賓自父母流放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捎信無人帶,也無法打聽父母在寧古塔的境遇。後來清廷下詔“允許拿白金贖人回家”,但這樣一筆巨款怎麼也拿不出來。楊賓想自己去探望父母。有一天,忽然接到父親的來信,信上說:“孩子,你已成人,知你思念父母,但不要出塞,因你肩負我的重任。祖母年歲已高,需要人侍奉,父親多年沒有盡孝,希望你替父完成。這樣,父親有生之年也就安心了。”在這種情況下,只好讓其弟楊寶在1688年去探望父母。一年後其弟歸來,楊賓了解到父母在寧古塔的艱辛困苦,深感不安,他多麼想替父流放,讓父母過上安逸生活啊!正巧1689年春,聽說康熙帝將要出巡蘇州,兄弟二人商定在這天冒死向皇上懇請替父受過。清晨,兄弟二人叩拜在康熙帝出巡的道路上,直至中午才聽有人喊“皇上駕到”,兄弟二人急忙叩趕上前,遭到衛士阻攔。但楊賓還是大聲喊道:“請皇上開恩,臣民楊賓願代父受過。”皇上聽到後問了隨行官吏,傳旨道:你父親罪行嚴重,不得返回。”兄弟二人又追逐皇上的御船數百里,多次懇請,但皇上始終不允,命衛士將二人趕走。楊賓深感替父赦歸無望,加上祖母已去世,於是決定親自出塞探望雙親。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初冬,年已四十的楊賓,打點行裝,攜帶足夠的食糧,騎馬由京師上路。由於道路遙遠,每走幾十里,便向人打聽寧古塔在何地,但知者甚少。十月出關,進入東北地區,經松山、遼河,到達開原。一路上,由於天氣寒冷,行人稀少。11月14日,大雪紛飛,狂風怒號,楊賓孤身進入阿稽原始森林。茂密的森林,遮天蔽日,白天行走,經常看到一些異鳥怪獸出沒,到了晚上更是陰森恐怖。沒有住的地方,只得躲在山洞里或樹根下,時刻擔心為虎狼所食。11月18日,特別寒冷,風雪交加,天色昏暗,一路之上都不能進食,只得忍餓前行。下午,路過一座小山,楊賓策馬直上,突然馬一聲嘶叫,在光滑的雪面上連人帶馬從半坡中滾落,楊賓摔出十幾米遠,昏死過去。馬觸冰石,腦漿進裂而死。楊賓甦醒過來,不顧傷勢和疲憊,繼續前進。12月2日進人了冰雪覆蓋的松花江,這時的楊賓已體無完膚,臉有凍傷,手足皸裂,衣服破爛。但他在堅強的意志支持下,又走了半個月,終於到達寧古塔。經過九死一生,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見到了闊別的雙親。分別28年了,在楊賓心目中,父母親還是年輕時的形象,身體健康,行動敏捷,父親雙目炯炯有神,兩鬢和鬍鬚烏黑。今日一見,父母成了白髮蒼蒼、老態龍鍾的老人。喜極而悲,兩行熱淚不覺滾滾而下。
  兩位老人因兒子的到來,給他們的寂寞生活帶來了一片樂趣和生機。白天父親帶他到寧古塔各處瀏覽,當走在街上時,人們都親切地喊:“楊馬法”。楊越向兒子解釋:“因為你父親為當地人做了好事,博得了他們的尊敬,因此他們尊我為長者。”(馬法,滿語,尊敬長者之意)夜晚,挑燈促膝長談,述說離別之苦以及寧古塔的發展變化。
        一天,楊越拉著楊賓的手說:“我已經老了,看來此生難以赦免回籍,只能老死在這塞外戍所了。古人云,人生在世,要立德、立功、立言,此乃'三不朽'之大事也,這些對於我都無法實現了。我在塞外生活了二十餘年,積累了不少資料,若能條分縷析,撮為一編,留給後人,傳之久遠,也不負謫戍一回。遺憾的是,這件功德無量的事我已無法完成,只能依靠你了。”楊越說完氣喘噓噓,不停地咳嗽著。楊賓聽罷,淚流如雨,說道:“兒越謹記父命,一定不辜負父親的期望。我在出關的途中,特別是進入柳條邊之後,凡遇到邊疆要地、台卡哨所,我都要停下來考察,並向當地的耆老、站丁、戍卒詢訪,採輯所得甚豐。”說著,將途中所獲資料拿到父親跟前,楊越看一看,非常高興,說道:“我死足矣!”於是取出他自己多年積累的有關寧古塔的風土民情、遺聞軼事等珍貴資料一起交給楊賓。
  楊賓在寧古塔侍奉父母之暇,也親自考察渤海國遺跡及明代設立的奴兒乾都司所轄的衛所。在考察時,凡山川形勢、驛站道裡、城郭屯堡、各種物產、風俗語言,無不詳細蒐集,認真記錄。
  次年3月,楊賓懷著無限依戀之情,告別了父母,回到關內。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也就是楊賓離開父母2年後,傳來了父親病死在寧古塔的惡耗。按清廷法令:“流人死在戍所,不得返葬,其家屬也不得返回原籍。”楊賓為謀求返葬而四處奔走於大吏官府之門進行泣訴。
  有一天,他冒死來到侍衛大臣索額圖的家,跪到門外。索額圖看到楊賓的孝心,破例讓楊賓替父返葬。時人稱他為“楊孝子”。於是楊賓和弟弟楊寶二次出塞。這次出塞,一方面要迎取父親的靈柩;一方面又和楊寶一起,補充上次出塞所收集資料的不足。當楊賓再次來到寧古塔時,見到更加蒼老的母親,和弟弟一起跪在父親的靈柩前失聲痛哭。
  楊賓歷盡千辛萬苦,回到了蘇州,把父親靈柩安葬在長州(今扛蘇吳縣),了卻了自己的心願,盡了兒女的孝道。
  但他認為最大的孝道是繼承父親的遺願,完成可以稱為“立目”的不朽之作。楊賓還想到,寧古塔是邊外重鎮,但清以前的歷史已很少有人知道;寧古塔土地肥沃,有許多特產,如楛矢石奴、樂珠、紫貂等也為外人所不識;父親在這裡生活近30年,用他和其他流人的辛勤和智慧改變舊的風俗,教民種植五穀,修建房屋等等,這些功績也應流傳下來。這裡沒有地方志和史書,自己的“立言”正可補充不足。因此,楊賓下決心要完成《柳邊紀略》的撰寫。歷時十多年,最後終於在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完成了《柳邊紀略》的撰寫和定稿工作。
  楊賓所撰寫的書,為什麼叫《柳邊紀略》呢?這是因為他要寫的是“柳邊”以外的寧古塔地區。所謂柳邊者,插柳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掘壕於外,呼為'柳邊',又曰'條子邊。”它是從清初順治間開始分段修築,至康熙時陸續完成的一條柳樹籬笆,是用來禁止邊內居民越過籬笆打獵、採人參和放牧的。以後又起著限制漢民族出邊墾荒的作用。它南自今遼寧鳳城起,東北經新賓折西北至開原,又折而西南至山海關北接長城的一條,名為“老邊”。又自開原東北與老邊相接至今吉林市北的一條,名為“新邊”。初設邊門21座,後減為20座。每門常駐官兵為十數人,稽查行人出入,這就是歷史上曾名著一時的“柳邊”。當時柳邊以外的地方主要是寧古塔轄境,黑龍江也屬寧古塔管轄。
  楊賓寫作《柳邊紀略》的態度極為嚴謹。他曾兩去寧古塔,對由京師至寧古塔計算出2 878裡,經過115個地方,各地與各地之間的距離都有記載,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他考察明代在東北設立的384衛,24所,7站,7地面,1寨,所有名稱無一遺漏,全部記載下來,這對以後研究明代衛所設置很有幫助。
  《柳邊紀略》中,對寧古塔的記述極詳。新舊城的設置、新城的住戶、房屋、廟宇,寧古塔的官員和兵丁人數及寧古塔附近的五國城(今依蘭)、金上京會寧府、唐代渤海龍泉府都有考察。特別記述了寧古塔西“有大石曰德林”,實際就是現在的火山口森林至吊水樓瀑布間的石龍。這些是了解寧古塔真實歷史情況的可信史料。
  楊賓還用較多篇幅記述了寧古塔的風俗民情。這里人民的生活雖然並不富裕,但民風純厚,有的居民缺衣缺食,鄰人自動救助。每家街門為木柵,只為阻擋牲畜,人可自由出入,夜無盜賊。交易用銀,但無錢,價錢夠一兩銀子的要交,不足一兩銀子的謝一聲即可拿走。這裡對老人十分尊敬,稱之為“馬法”(老爺爺)。滿人相見,以屈躬為禮,久未相見則相抱或執手。一般人皆以魚皮、獸皮為衣,官員和富者以麻佈為衣,以穿白布者為尊貴。漢人多為流人,有文化,也有的懂貿易,一般較富;而滿人較窮,向漢人借貸,到期必還,對流人從不歧視。這種民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柳邊紀略》還記錄了邊外的特產,有東珠、人參、貂、獺、猞猁猻、獵鷹、鹿、鱘鰉魚、大馬哈魚等。清朝規定,貂皮皆為貢品,遠地三年交一次,近地一年一交,交時賞以布、綢及生活用品,當地都統或副都統,對一年交一次的,宴一次;三年交一次的,宴三次。在參、珠採集季節,“設官督丁,以時採捕”,或“遣大人監督,甚重其事。”進山海關要檢查, “宗室有定額,超過納稅”,走山者(私挖人參),多時年達百人,派兵堵截,但不能禁。對這些特產有的已經絕跡,有些產量大減,是很可惜的。
  《柳邊紀略》是一部比較全面記述黑龍江地區乃至全東北的歷史地理名著。梁啟超認為此書是“開創邊疆地理研究風氣之名著”,對我們研究黑龍江地區和東北歷史有不可缺少的貢獻,對當前的實際工作也有重要的參考意義。隨著時間的流傳,歷史越久,越會顯現其非凡的價值。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土牛溝/東北長城-柳條邊-提到長城,人們立即會想到從山海關到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台中市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台中文資處提供)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tW2v8
2020-07-14 05:30:00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台中市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是台灣現存僅見的清代官方所立之原漢界線的見證,也是全台唯一保存的土牛線紀念物。因具見證台灣開發史及原漢政策等重大意義,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未來可獲中央較多維護及維修經費。
土牛界線是清領時期普遍設置的原漢界線,台中市文資處指出,清初閩客漸移民到台灣,與在台平埔族和高山原住民在開墾、貿易、領地方面,常發生利益摩擦。官方在重要入山口,利用自然地形或採人工挖掘壕溝為界線,以挖出的土砌成土堆,因土堆外形似牛,便稱之為「土牛」。另豎立石碑做為漢人和原住民開墾耕作的地界線。
文資處指出,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清乾隆26年(1761年)彰化知縣張世珍在原漢邊線挖溝為界,挖出的土堆堆砌成19個土堆,並於土堆邊立碑為界。
該「土牛民番地界碑」內容詳載土牛堆和土牛溝的深、寬、長度、尺寸,並以「永禁民人逾越私墾」限制越界開墾,是目前台灣現存僅見的清代台灣官方所立之漢番界線之見證,是全台唯一保存的土牛線紀念物,台中市在2013年8月1日公告指定為「一般古物」,目前置放在石岡區土牛國小內。今年6月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
台中市石岡區「土牛民番地界碑」獲文化部古物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重要古物」。(台中文資處提供)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ftW2v8


全台僅存 土牛民番地界碑列重要古物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土牛溝-台灣番界/柳條邊/石牌漢番界碑/「原漢分治」(1722)清官府便於重要出入口50餘,處立界碑-在1750年土牛溝畫出紅線後,乾隆中晚期,1760年另外又畫出「藍線」、1784年畫出「紫線」(紫線只見規劃,未曾定案)、1790年畫出「綠線」來取代土牛紅線台灣番界/台灣中部有個大肚王國(Koninkrijk Middag),在南方則有大龜文(Tjakuvukuvulj,荷蘭人記載Taccabul)王國/編列屯墾時姜家金廣福是唯一合法參予「番屯經營」的漢人家族-姜家起初在兩界之間開墾,墾成後上繳為屯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