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_1325572021-12-21_1324202021-12-21_133031

媒體人何日生30萬字的善經濟又得獎 連中三元獲全球好評
慈濟基金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pf9uKL
媒體人何日生30萬字的善經濟又得獎 連中三元獲全球好評 https://bit.ly/3yKhsyD
資深媒體人何日生30萬字的善經濟又獲獎。(慈濟基金會提供)© 由 鏡週刊 提供 資深媒體人何日生30萬字的善經濟又獲獎。(慈濟基金會提供)
資深媒體人何日生轉型學者,以利他的角度撰述《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從歷史的視角重新闡述生產的善、消費的善與金融的善,提出以「利他為本」、以「和合為手段」,締造最佳的經濟秩序與商業倫理。《善經濟》以其獨到的見解及精闢的引證論述,獲得「金鼎獎優良出版品」、中國大陸「2020年向光獎——年度研究特別獎」,以及美國舍衛國基金會頒發的首屆「舍衛國人文獎」等多項殊榮。
何日生現為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曾在英國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與哥倫比亞等世界知名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他在《善經濟》一書中詳盡爬梳西方文明與東方思想,從蘇美文明、古希臘神話、猶太智慧、儒家哲學到佛教教義,尋找什麼才是經濟背後強大的文化思想?答案是「善」,善即「利他」與「和合」。透過善的動機、善的方法、達到善的結果,是善經濟的核心思想;「善經濟」就是從利他的角度從事經濟活動。
善經濟的目標,就是以利他達到全體人類物質的均富與繁榮,以利他達到自我與群體社會的和諧與生命的圓滿。使人類社會達到人人「身體健康、物質豐饒、心靈潔淨、祥和圓滿」的理想世界。
《善經濟》一書從個案的研究中,提出「善企業」的10大修煉:「以信念為核心、以價值為領導、以愛為管理、以原則為治理、以慈悲為創新、以利他為系統、以圓形為組織、以典範為永續、與地球共生息、與萬物共榮」等,期能給企業向善、商業向善提供思想與實踐的參據,獲得全球多項肯定。
近兩年受到新冠疫情籠罩全球,本屆金鼎獎仍有1300餘件作品報名,最終共29件作品獲獎、51件作品獲優良出版品推薦。何日生的《善經濟》所談的利他思想,正是人文扎根於社會的一大實踐,脫穎而出獲頒非文學圖書類優良出版品,是2021年獲推薦作品中唯一以宗教與人文為寫作主題的書籍。
也因為《善經濟》精闢地剖析人類共好、社會祥和安定才是經濟活動的最大利益,致力於引領全球商業向善思維,獲中國大陸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頒予「2020年向光獎——年度研究特別獎」。
由美國舍衛國基金會舉辦的首屆「舍衛國奬」,秉承互愛與共生的信念,向超越宗教差異、推廣善行的典範致敬。舍衛國獎設有三個獎項──精神導師獎、人文獎和環保獎,候選人不限宗教背景,由公眾推薦;其中的「人文獎」頒發給資深媒體人、哲學博士何日生,成為首屆舍衛國人文獎得主。媒體人何日生30萬字的善經濟又得獎 連中三元獲全球好評 https://bit.ly/3yKhsyD
---------------------
資深媒體人何日生30萬字的善經濟又獲獎。(慈濟基金會提供)
資深媒體人何日生轉型學者,以利他的角度撰述《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從歷史的視角重新闡述生產的善、消費的善與金融的善,提出以「利他為本」、以「和合為手段」,締造最佳的經濟秩序與商業倫理。《善經濟》以其獨到的見解及精闢的引證論述,獲得「金鼎獎優良出版品」、中國大陸「2020年向光獎——年度研究特別獎」,以及美國舍衛國基金會頒發的首屆「舍衛國人文獎」等多項殊榮。
何日生現為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曾在英國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與哥倫比亞等世界知名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他在《善經濟》一書中詳盡爬梳西方文明與東方思想,從蘇美文明、古希臘神話、猶太智慧、儒家哲學到佛教教義,尋找什麼才是經濟背後強大的文化思想?答案是「善」,善即「利他」與「和合」。透過善的動機、善的方法、達到善的結果,是善經濟的核心思想;「善經濟」就是從利他的角度從事經濟活動。
善經濟的目標,就是以利他達到全體人類物質的均富與繁榮,以利他達到自我與群體社會的和諧與生命的圓滿。使人類社會達到人人「身體健康、物質豐饒、心靈潔淨、祥和圓滿」的理想世界。
《善經濟》一書從個案的研究中,提出「善企業」的10大修煉:「以信念為核心、以價值為領導、以愛為管理、以原則為治理、以慈悲為創新、以利他為系統、以圓形為組織、以典範為永續、與地球共生息、與萬物共榮」等,期能給企業向善、商業向善提供思想與實踐的參據,獲得全球多項肯定。
近兩年受到新冠疫情籠罩全球,本屆金鼎獎仍有1300餘件作品報名,最終共29件作品獲獎、51件作品獲優良出版品推薦。何日生的《善經濟》所談的利他思想,正是人文扎根於社會的一大實踐,脫穎而出獲頒非文學圖書類優良出版品,是2021年獲推薦作品中唯一以宗教與人文為寫作主題的書籍。
也因為《善經濟》精闢地剖析人類共好、社會祥和安定才是經濟活動的最大利益,致力於引領全球商業向善思維,獲中國大陸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頒予「2020年向光獎——年度研究特別獎」。
由美國舍衛國基金會舉辦的首屆「舍衛國奬」,秉承互愛與共生的信念,向超越宗教差異、推廣善行的典範致敬。舍衛國獎設有三個獎項──精神導師獎、人文獎和環保獎,候選人不限宗教背景,由公眾推薦;其中的「人文獎」頒發給資深媒體人、哲學博士何日生,成為首屆舍衛國人文獎得主。媒體人何日生30萬字的善經濟又得獎 連中三元獲全球好評 https://bit.ly/3J5UpTy
-------------------------------
2020/04/20, 人文
《善經濟》:為什麼給予、布施的喜悅不會「邊際效應遞減」?
從這隻無形的手,到政府有形的手,無不都是在進行利益與資本的公平分配,以節制無止盡的個人慾望擴張。而這隻無形的手,從善經濟的角度言之,不是政府的手,不是無產階級、不是專業官僚,更不是慾望的心,而是每一個人內在自發的慈悲心與本自具足的善心。
文:何日生
第七章 善為本體——經濟活動中善的動機
第一節 利他動機與經濟活動
當論及經濟活動的動機—從生產動機,到消費的動機,應該如何建立善的態度,如何建立利他的動機,以達成經濟商業的富裕,與人民生活的真正幸福?這是本章所探討的重點。
生產的動機與消費的動機,在資本主義的架構下似乎都是基於自利,都是基於自我的慾望。
吾人則認為,生產與消費的動機即便在資本主義的架構下,仍然是利他,也應該是為著人類全體以及自我的福祉著想。
基於利他的經濟思想與實踐即是「善經濟」。善經濟不僅是指慈善經濟,一切的經濟活動、商業活動都是基於利他的動機,與為社會創造出良善結果的經濟行為。
善經濟包括「動機的善、過程的善、結果的善」,三者缺一不可。
本文將分別論述其中的內涵與實踐模式。善經濟是從動機、方法及目的三者並備的一種經濟新思維。
吾人主張利他的經濟實踐,比起利己,將更有利於個人及整體社會的經濟發展。善經濟避免人類在極度發展的經濟生活中,走向對環境、對弱勢、對人心的一種反向作用。它引領人類在追求經濟榮景之際,不至於最終導致人類的極端衝突甚或毀滅。
善,從利他的角度,不但有利於個體富足的達成,亦有益於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它保護地球環境的永續,以及人類社會的整體和諧。
經濟活動中動機與目標的關係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任何一種活動都具備最終的目的,亦即「最終的善」(Summon Bonum)。病人看醫生的目的是為了健康。問一位將軍為何而戰?他回答戰爭的目的是勝利,但是勝利是為了國家人民的和平與幸福。因此戰爭的最終目的是和平與幸福。手段必須與目標一致才是善戰爭是手段,看醫師也是手段,健康與幸福才是最終的目標。
因此動機與目標必須一致,目標比起手段更重要。手段不能變成目標,就如同不能把戰爭變成目標,不能把手段變成目標,動機必須與目標一致,才不至於混淆手段與目標。
既然目標重於手段,那手段就不能取代目標。動機必須對準目標,不是對準手段。在經濟活動中,賺錢的目的為何?賺錢不是目標,是賺錢之後獲取的生活幸福與快樂才是目標。因此,經濟動機中的善與目標的善必須一致。
經濟的目標是什麼?不是賺錢,賺錢只是手段,手段不應取代目標。對於拚命賺錢的人,或以賺錢為動機或目標的人,最終將失去幸福,因為他花大量的時間在賺錢,失去了追求幸福的機會與目標。以累積財富為目的的人,是將手段當作目標,不只其動機錯置,其目標也是異化。
賺錢不等於幸福,就如同盡情消費不等於獲得自由。
這正是亞里斯多德所指出的,人類生活必須有一個至高的目標,否則容易把手段當作目標。
但是亞氏所提出至高的善,近代哲學家們是予以否定的,特別是啟蒙運動的學者霍布斯及洛克都認為,沒有至高的善,每個人都對善有不同的標準,追逐一個至高的善不可得,也不必要。這使得近代人們對於善的目標模糊而多樣,甚且以慾望的滿足,以及拚命的賺錢為最終目標。
因此經濟活動的倫理,就成了每一個手段的標準化,把每一個手段標準化當作經濟的目標。
於是會計的善是什麼?會計的善不應是節稅、避稅,這是將公司的利益極大化,而非基於企業與社會的長期發展來著想。也因為如此,才會出現二○○一年全球最大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的安隆公司發生財務造假弊案,同時引發負責安隆公司簽證的全球前五大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Arthur Andersen),因涉及協助偽造不實資訊、逃稅,並銷毀會計資料,而受到美國司法部收回執照、起訴調查。兩家巨型公司快速倒閉,震撼全世界,也引發巨大的全球金融危機。
法律的善是什麼?若沒有最高的善,只有專業標準化,法律的背後基礎會是什麼?是那些法條的制定與對法條的遵守,但是不論究法條背後的正義為何嗎?
訴訟,能不能達到正義的伸張?還是讓人持續地對立?我們沒有思考當下專業主義原則背後的假設,而是專注於專業主義的原則之遵守。
法律的正義經常是充當彼此抗爭的手段,即使犯罪的人也能夠得到最大的保護,這是基於人的自我之極大的尊重。學法律的人或從事法律的人,就毫無顧忌地幫犯罪者脫罪,而不會設計讓彼此同理,讓犯罪者懺悔。因為法律體制即是要辯護律師為當事人,即便當事人有罪,也要盡力維護他,使他減刑,使他規避罪責,而不是引導他認錯、改過。因為我們的價值是崇尚個人至上,而不是與他人同理,不是利益他人為先,而是以自我利益為先。
這種假定,正是亞里斯多德所講的,缺乏至善的概念。每個人以自我之喜好為善,一切的專業法則都成為自我的保護傘,都是為提供每一個人自我慾望與利益極大化而努力
近年美國法律界發展的善意溝通,善意溝通的律師們專注在犯罪者對於自身犯罪的理解與懺悔,而不是規避懲罰或接受懲罰。兩者都使得犯罪者認為關完了,他也還完了,甚至覺得制度在欺負他,完全沒有悔意。因此法律的善在於犯罪者自身的覺醒,這本身是通向心靈的善,是至善的追尋。強調物質性與身體性的懲罰,只是一種工具性的正義,不是真正的正義。真正的正義是讓所有的人都體認到正義,願意遵循正義換言之,不管經濟的善,或法律的善,一定是考慮群體或他人利益,而非只關注個人利益。因為考慮他人利益,考慮自我的心靈成長與清淨,才是至善與最高的幸福。
至善,對亞里斯多德而言不是情緒,而是行為。是良好道德、公共參與,與愛的關係。
不遵守至善,而是以慾望為善,以自我利益之追逐為善,就是喪失自我的靈魂。
如果我們以這種至善之完成為人生目標,我們不會拚命地追逐利益,而是給予他人利益。我們會體諒他人,會對自我的行為懺悔,因為靈性的完美是我們追逐的目標,而不是欺騙、畏罪,甚至傷害靈魂。
如同佛教思想中的業報觀,即便一個人逃過法律的制裁,但是他知道業報因果仍然存在,逃得過世俗的法律,逃不過因緣果報,因此他發露懺悔,真心決心改過。拯救他的心靈,比起世俗的懲罰更重要。這是具備真正善觀念的人生。
佛教追求生生世世不斷完美自身的心靈,不是藏覆罪愆。其至高的善是追求永恆的慧命。因此,馳騁慾望與拚命賺錢為自己謀利,是與追逐永恆慧命相違背的作為。
這即是亞里斯多德所強調的,人類必須有追尋至善的動機,才不至於流於慾望與利益的追逐,慾望與利益的追逐不能給予真正幸福的人生,因為靈性的滿足與慾望的追逐背道而馳。
儒家追逐聖賢之境界,聖賢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君子之於道,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守志奉道是君子,依義不依利是君子。能博施濟眾於民,是為聖者。能近取譬,是為仁者。為他人利益著想,與為他人服務,是儒家至善人生的目標。
在這種動機底下,追逐金錢與慾望的滿足,當然不是人生的至善。儒家的經濟目標是利益國家與人民,不是追逐自我的慾望與功名利祿。因此達到這個目標的動機是道,是對於道的追求與修持,自然不是追逐金錢與慾望的滿足。因此沒有終極的目標,不會有真正的善動機。
在各個文明的價值結構中,幾乎都歸結出,至高的生命目標不是建築於外在物質或慾望的滿足,而是更高的道德理想與利益他人。這與人類追逐無限性的內在趨力有關。
人心對於無限的追逐
人一旦有了動機,就會無限制地擴大它的範疇。對於無限的追求,是人的天性與必然的驅力。
政治上追求權力的無限擴張,事功上追求偉大的成就,信仰上追求永恆的生命,企業上追求極大化的利益與版圖,慾望上追求無限制的消費,都是人對於無限性的驅力。這驅力專注在「要」什麼,專注在「得」到什麼?就會無限制地擷取、掠奪、占據,但是「得」與「要」帶來的結果是永遠的失落。因為再多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再多的權力都有相對抗的力量,再多的金錢都是局限的,再長的生命都是有盡頭的
以賺錢作為驅動力,不可能達到生命的真正滿足與幸福。以消費來滿足慾望,也永遠無法獲致快樂。
人必須把自我對於無限追求的驅力,放在「給予」,而非「得到」。把人追求無限的驅力放在得到什麼,那就是永遠的追逐,與永無止盡的空虛。
給予的快樂,越給越快樂。
得到的快樂是,越得到越難快樂。
得到一個,要兩個,得到兩個要三個,然後十個,然後無止盡地要去得到。
有錢的人比任何人更想追逐金錢,金錢的追逐卻永遠不足,因為當他擁有第一個一千萬時,他很快樂。但是第二個一千萬,快樂就遞減。接下來他必須賺更多的錢,才能達到當初獲得第一個一千萬時的喜悅。同理可證,下一次同等的快樂,或許得賺到第一個一億才能得到,這種無止盡的追求,使人要更多、還要更多,直到自我的金錢擴張體系再也無法承受而崩潰為止。
經濟學家馬歇爾的「邊際效益遞減理論」(Law of Marginal Diminishing Utility)告訴我們,更多的消費不會帶來更大的滿足,反而使得滿足的需求越來越難達成。追逐金錢的累積與物質消費的擴張,都是逃不開「邊際效應遞減法則」,更多的錢都很難取代第一次的滿足,要尋求再達到第一次的滿足,則需要更多、更多的錢。
相反的,給予、布施的喜悅,是不是也難逃「邊際效應遞減法則」呢?為他人付出的快樂,會創造更大的驅力持續為他人付出,以獲得原初的快樂嗎?
想想這有何不妥,一個人一直為他人付出,以尋求更大的快樂,這是對整體社群有益的事,這連功利主義者都會認同的理念。
為什麼為他人付出的快樂不會遞減,而是越付出快樂越遞增呢?
因為付出的時候,內心愛的能量一直在增加。要想「得」到的時候,是內心的空虛一直在增加。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言,「求就是不足,求越多表示內心的不足越大」。這就是為什麼越要得到,心越痛苦,心越不容易滿足。
因為求,表示缺。求越多,缺越大。
將付出、利他作為經濟目標的人,自己更快樂。因為利益他人,自然與他人建立信任與愛的關係。信任關係會帶來財富,愛的關係會帶來幸福。
經濟的目標是幸福,而利他的事業更能利己,是真幸福。
愛才能自由,為他人付出所傳遞的愛的關係,讓人得到自由。
所以言,善的經濟動機引領人類獲得最終的幸福與自由
經濟行為中利他價值之實踐
十五世紀到十八世紀之交的西方世界,宗教衝突炙烈,基督教與天主教、基督世界與伊斯蘭世界的衝突都持續處於高峰。另一方面,政治的衝突也十分激烈,君王與貴族、傳統貴族與新興市民的抗爭也同樣持續著。然而,此時有一個相對平和、對等、互利、容納各種階層與宗教背景的領域,卻開始默默地擴展著,這領域就是商業的場域。
如同法國哲學家伏爾泰在十八世紀所看到的場景,在一個場合裡猶太人、新教徒、天主教徒、穆斯林、印度教徒都聚集在一起,他們談的是商業的互利,每一個人都得到接受與認同,除了破產者之外,人人在這商業場域裡都是平等的,都可以一起合作。儘管他們離開這場所之後,有人為孩子受洗為基督徒,有的以猶太習俗為孩子行割禮,有的禮拜阿拉真神,這些都不妨礙他們一起合作從事商業與貿易。沒有一個場域,至少在當時,更具備寬容、接納、互信、互利的氛圍。
所以對於長期飽受宗教與政治衝突的歐洲,商業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文明創造與融合之地。
商業是互信、互利的,本質為利益他人,雖然每個人都懷抱著自己的利益。可是大家都知道,除非自己能為他人尋找到利益,否則自己一定得不到利益。商業的法則永遠是利他才能利己。
雖然資本主義的社會視利己為圭臬,但其實真正促進經濟與商業活動的動機是利益他人,然後才是利益自己。要利益自己,就更要利益他人。
如同先前所述,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知道利他,才使得人類能夠更長久地適應大自然的挑戰而生存下來。達爾文主義者也不斷地提出證據,利他的族群比較能在物競天擇中生存下來。所以人類的基因裡就傳承著利他的因子。善經濟的動機就是要利他。
但吾人並非認為利己在商業社會不應該存在,或不曾存在。利己是存在的,只是更多利己的經濟與商業活動無法長久維持。利他的經濟與商業活動能夠讓一個企業、一個社會更長久地發展與給予人們幸福
韋伯試著以新教倫理解釋西方企業家的精神,認為追求企業的成功,同時守好上帝的戒律,就是企業家的天職。
韋伯賦予企業家神聖的使命,讓企業的推動基於善,這是新教倫理的精神對於基督教企業家的影響。韋伯以富蘭克林為典範,外追逐事功,以彰顯上帝的榮耀。對內謹守戒律,以作為上帝的好子民。富蘭克林之後,十九世紀的洛克斐勒,二十世紀的華倫.巴菲特,都是勤儉自持,財富無數,積極投入慈善。他們足以作為基督教善企業的代表。雖然在基督教裡,也不乏有貪婪、暴斂的企業家例證,然而,善的動機與善的企業,是韋伯認為基督教企業家成功的原因。
那麼是什麼力量使得十八 、十九世紀的西方商界,形成企業家的富有與貧困工人之間巨大的鴻溝呢?企業家的成功榮耀歸上帝,企業版圖越大,越是彰顯上帝的恩寵。上帝並沒有要給予、或沒有保證給予每一個子民同等成功的機會與果實,上帝的選民是有選擇性的,不是普遍性的。只有守住律法的人,才可能成為上帝的選民,但這也只是可能,因為人類不可能知道上帝的意旨,到頭來只有從結果的福報推知自己是上帝的榮耀者
在這種不普遍的選民思維中,所造成的貧富差距是可以預見的。這兩個世紀中,人類社會因巨大的貧富差距,所帶來的鬥爭、戰爭與苦難,遠遠超過過去十多個世紀。個人的經濟成就不等於社會的經濟成就,社會的經濟成就未能圓滿,必定帶來個人經濟成就的衰退與毀滅
在此,我們所述及的善經濟之善動機,所關照的是利他,而不是個人的榮寵與福報從儒家的角度,個人的成就與家族、國家的幸福緊緊相關聯。從佛教的角度,個人的福報是透過利他獲得。從道家的角度,上位者真正該做的是不以其認定的價值,加諸於一般人民,而是應該提供條件,讓人民自給自足,安居樂業,村落並立,社會和合,並與自然相合。其中心都是廣大的人民,不是自己。因此,從儒家、佛教及道家的角度來理解經濟活動,所著重的是整體人類的共同命運與幸福。
西方的馬克思思想也是從整體人民的幸福出發著想,但是他著重在以政治力來實現。我們強調的利他善經濟,是從自我生命的自願性出發,利他必定是自發的、自願的,是歡喜的。當我們認知到,人類的每一個活動都是息息相關,能夠利他就是更好的利己,人們自然會比較願意從利他的角度從事經濟活動
當然拿認知與慾望相比,慾望通常大於認知的力量。雖然從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到近代的康德都主張人有理性的能力,會做理性的選擇。但是一旦遭逢慾望的牽引,理性常常抵不過慾望。
東方的思維常常從情感出發,如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佛陀認為人人皆有慈、悲、喜、捨的佛性。建立善經濟的利他行動,情感的啟發與理性的認知同等重要。如何讓經濟活動者都認知利他比利己有力量,有更大的效益,這是理性的層面。在情感上,如何讓富有者同理窮困者,這種情感的啟發,有助於培養利他之心。
亞當.斯密所主張的在市場中,每一個人都從利己出發,會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進行分配,最終達到公共利益的平衡。亞當.斯密提到無形的手其實就是慾望,生產消費的分配、資本利得的分配,最終都回到慾望,人人心中的慾望就是那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掌握市場與資本。最終導致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地球的環境急遽被破壞。
這隻無形的手,在韋伯看來是上帝的意旨,他讓誰富有,誰就富有在卡爾.馬克思看來是無產階級專政;在熊彼得看來是專業官僚;從凱恩斯看來是政府的調控。
從這隻無形的手,到政府有形的手,無不都是在進行利益與資本的公平分配,以節制無止盡的個人慾望擴張。
而這隻無形的手,從善經濟的角度言之,不是政府的手,不是無產階級、不是專業官僚,更不是慾望的心,而是每一個人內在自發的慈悲心與本自具足的善心。
政府的調控,不會根本地讓企業家放棄貪婪,放棄以各種壓制別人的手段擴張企業版圖,不會停止企業無止盡地獲取巨大財富。
去除慾望與貪婪,要根本地從啟發企業家內心的慈悲著手。
以慈濟功德會在全球的志業發展為例,慈濟啟發許多企業家投入慈善救濟工作,企業家「在見苦中知福」,「在接觸苦難中啟發自性的慈悲」。從而開始改變做生意的模式,不再貪婪,不再從事惡的經濟、有害的經濟。而是以誠正信實經營生意。
這種蛻變來自於人人本自具備的愛心與慈悲,來自於提供企業家場域,去見苦、去拔苦,他的心靈狀態改變,從貪婪到施捨,從自我到大我。這是慈善志業陶冶企業家內心善念的方法。
善經濟的動機培養,可以從慈善工作的啟發與陶冶著手,慈善工作可以培養企業家的利他精神,可以讓企業家感受到窮人的辛苦。這比體制的分配正義,更能實現資本的公平分配。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聯經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何日生
善經濟,就是從利他的角度從事經濟活動
以善的動機、善的方法,達到善的結果
在東西方文明中,善一直是各文明的核心議題。對於西方,善是真理。對於中國,善是利益萬民、利益萬物。
《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從利他的角度,重新審視人類歷史上各文明經濟體系中的善和利他的思想與實踐,把推動每一個經濟文明背後的善與利他思想總結出來,闡述人類文明經濟體系中的善之模式,以及善如何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產生積極的作用。作者何日生詳盡爬梳西方文明與東方思想,從蘇美文明、古希臘神話、猶太智慧、儒家哲學到佛教教義,尋找什麼才是經濟背後強大的文化思想?答案是「善」與「利他」。
善的動機、善的方法、達到善的結果,是善經濟的核心思想;「善經濟」就是從利他的角度從事經濟活動。
利他,讓人類找到共贏、共榮之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利之心,也有利他之心。如何擴大利他,縮小自利之心,是探討善經濟的善動機必要之關鍵。如何強化利他之心,從接觸苦難人開始。幫助苦難人,是轉自利為利他的關鍵。
善經濟的目標,是以利他達到全體人類物質的均富與繁榮,以利他達到自我與群體社會的和諧與生命的圓滿。使人類社會達到人人「身體健康、物質豐饒、心靈潔淨、祥和圓滿」的理想世界。《善經濟》:為什麼給予、布施的喜悅不會「邊際效應遞減」?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eeCxI1
-------------------------------------
善經濟,就是從利他的角度從事經濟活動
以善的動機、善的方法,達到善的結果
  在東西方文明中,善一直是各文明的核心議題。對於西方,善是真理。對於中國,善是利益萬民、利益萬物。
  《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從利他的角度,重新審視人類歷史上各文明經濟體系中的善和利他的思想與實踐,把推動每一個經濟文明背後的善與利他思想總結出來,闡述人類文明經濟體系中的善之模式,以及善如何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產生積極的作用。作者何日生詳盡爬梳西方文明與東方思想,從蘇美文明、古希臘神話、猶太智慧、儒家哲學到佛教教義,尋找什麼才是經濟背後強大的文化思想?答案是「善」與「利他」。
  善的動機、善的方法、達到善的結果,是善經濟的核心思想「善經濟」就是從利他的角度從事經濟活動。
  利他,讓人類找到共贏、共榮之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利之心,也有利他之心。如何擴大利他,縮小自利之心,是探討善經濟的善動機必要之關鍵。如何強化利他之心,從接觸苦難人開始。幫助苦難人,是轉自利為利他的關鍵。
  善經濟的目標,是以利他達到全體人類物質的均富與繁榮,以利他達到自我與群體社會的和諧與生命的圓滿。使人類社會達到人人「身體健康、物質豐饒、心靈潔淨、祥和圓滿」的理想世界。
博客來-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 https://bit.ly/3FjeYJR
---------------------------------
寫在《善經濟》一書之前
導論 善經濟的思想緣起
第一章 當代資本經濟的哲學反思
第一節 個人主義的歷史建構歷程
第二節 傳統西方社會中的個人
第三節 東方的整體生命觀
第四節 佛教的「我生命觀」與資本經濟
第五節 以利他為上、和合為本
第六節 基於萬物一體的善經濟
第二章 利他的心理起源——群體生存的關鍵
第一節 人類為何會利他
第二節 利他是人性的實然與必然
第三節 利他的思想論證
第四節 飢餓困局理論(Starving Paradox)
第五節 經濟體系中利他與利己的融合
第六節 利他即利己的哲學思維
第七節 利他作為人類自我之超越
第八節 萬物是一的利他哲學
第三章 封建社會中的善經濟思想
第一節 蘇美經濟文明:機械城市經濟與自然共生抉擇
第二節 希臘經濟文明:唯心與唯物的辯證
第三節 中國文明:個體與群體生命和合的經濟生活
第四節 羅馬帝國的跨國經濟
第五節 西方封建時期的經濟思想
第四章 哲學文化信念與善經濟
第一節 希伯來文明的經濟思想:禁慾與享樂的和合
第二節 基督文明的經濟正義:物質與心靈的兼顧
第三節 伊斯蘭文明的經濟思想
第四節 中國儒家的經濟思想與實踐
第五節 初期佛教文明的經濟思想
第六節 中國傳統佛教的經濟思想與實踐
第七節 近當代儒佛融合的善經濟觀
第五章 西方工業革命之前經濟體系中的善
第一節 中世紀商業社會的經濟互信結構
第二節 商業體系發展中利他與利己的歷史辯證
第三節 利己與利他經濟的歷史辯證
第四節 商業互助時代的背離
第六章 利己與利他經濟思想的演進
第一節 利己經濟學的發軔
第二節 自由市場與全體利益
第三節 科層道德與善惡經濟
第四節 社會企業的善性與道德
第五節 以善性與道德為出發點的資本市場
第七章 善為本體——經濟活動中善的動機
第一節 利他動機與經濟活動
第二節 生產與消費的本質
第三節 善的動機之培養
第四節 利他體制的建構
第八章 善為運用——善經濟的方法
第一節 方法的善對人類的價值與意義
第二節 善的方法與善的結果
第三節 善經濟之方法一:交易的善
第四節 善經濟之方法二:金融的善
第五節 善經濟之方法三:生產的善
第六節 善經濟之方法四:消費的善
第九章 善為實相——善經濟的結果
第一節 以愛均富
第二節 里仁為樂
第三節 利他創新
第四節 永續共榮
第十章 善企業的思想與實踐
第一節 以信念為核心
第二節 以價值為領導
第三節 以愛作為管理
第四節 以原則為治理
第五節 以慈悲為創造
第六節 以圓形為組織
第七節 以利他為系統
第八節 以典範為永續
第九節 與地球共生息
第十節 萬物共生共榮
總結 建立共善的經濟體系
參考書目
收回

推薦序(節錄)
以王道信念建立善的循環╱施振榮
  因慈濟的因緣認識本書作者何日生先生已十餘年,最近他暫時停職放下手上的慈濟工作,到大陸北京大學、英國牛津及劍橋大學以及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進行研究及講學。
  何先生對「善經濟」這個議題有很深的認識,他從歷史、哲學、宗教及現代資本主義的不同觀點及角度切入,深入研究並在比較分析後提出論述,對於組織建立善經濟的思維及有效落實值得參考。
  我認為書中所談的善經濟,與我所推動的王道思維,目標都是在引導組織往善的、對的方向發展。所謂的王道就是大大小小組織的領導人之道,同樣善的組織也要靠領導人有思想及信念,以身作則,才能建立善的生態,讓善經濟循環下去。
  宏碁在創立的第一天就以「人性本善」作為企業文化的基本信念,也因此為企業及社會培育許多人才,創造許多「間接、無形、未來」的隱性價值,也對許多企業、家庭及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建立起善的正面循環。
  「善經濟」十分強調利他的重要性,這和我所談的「利他是最好的利己」,都同樣是重視創造「間接、無形、未來」的隱性價值,相信也只有透過利他才能永久利己,建立源源不斷的善循環,並將所創造的價值由隱性價值逐漸轉化為顯性價值。
  本書作者用心推動善經濟及善循環,值得大家進一步深入了解,並將善的信念內化在自己及組織的文化中。我四十多年來也是堅持王道的信念,一路走來以實踐「利他」,為社會創造許多顯性及隱性的價值,最終也都證明秉持善的信念定能建立起良性的循環而生生不息。
自序(節錄)
寫在《善經濟》一書之前
  在東西方文明中,善一直是各文明的核心議題。對於西方,善是真理。對於中國,善是利益萬民、利益萬物。
  孔子聽到武樂說:「盡美矣,未盡善也。」聽到韶樂說:「盡美矣,又盡善也。」這兩段話的意思是達到美還不夠,還要善。所以,美不離善,美必須趨於善,才是圓滿
  孔子在《禮記》裡也說:「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這說明,真理必須是善。學,即實踐。真理必須實踐,才知道其益處。善有「受益」之意。善不是以一項真理框限每一個人,而是造福每一個人。雖有最高的真理,如果不能讓人獲益,這真理就不善。所以真理必須善,對於生命的完整性,善比真理還要究竟。
  中國人眼中善的意涵,從造字中就可以看出。善,就是一人一口羊。每個人都有,每一個都享受幸福,每個人都生活在共容、共享、共榮的社會那才是善。
  西方哲學的始祖柏拉圖講「至善」(Summom Bonum),強調真理,追求最高的真理。但中國人的善不是去追求、認知最高的真理,然後用這真理來衡量世間的一切。中國的善是各人「善其所善,美其所美」,才是善。如孟子言:「可欲之謂善」,「充實之謂美」,滿足人民所需要的就是善,每個百姓都擁有幸福才是美。所以說「充實之謂美」。
  連主張生命要復歸於「無」的老子都強調:「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善利萬物,連惡都要去靠近、去幫助。所以不是打擊惡,而是教化惡。直到世間的一切的惡都轉化為善,才是善。
  所以善,就是利他。利益萬民,利益萬物。
  其哲學的最高理想是,與萬物合一、與萬法合一,是為共善。
  其實踐方式是,與一切的人事物都建立愛的關係,是為共善。
  善是利他。「善經濟」就是從利他的角度從事經濟活動。經濟的主體就應該是利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博客來-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 https://bit.ly/3FjeYJR
何日生
  佛教思想與宗教NGO領域之實踐者暨研究者。著有《利他到覺悟:證嚴上人利他思想研究》(聯經)、《一念間》、《慈濟實踐美學》、《清水之愛:見證骨髓移植發展史》、《建構式新聞》;策劃編著《慈濟宗門的普世價值》、《環境與宗教的對話》等書。長年致力於佛教慈濟基金會之人文工作,並為慈濟大學副教授。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傳播碩士。多次前往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香港大學等進行專題講座,所撰之佛教利他思想、慈濟人文等論文,分別收錄出版於牛津大學佛學期刊(The Journal of OCBS)、英國劍橋學術出版社(Cambridge Scholar Publishing)。
  資深媒體人,電視主播與製作人;多次榮獲臺灣電視金鐘獎,所製作之《清水之愛:Great Love as a Running Water》世界骨髓移植紀錄片,入選2014年國際艾美獎(Emmy Award, International)亞非地區最佳新聞紀錄片。博客來-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 https://bit.ly/3FjeYJR
---------------------------
疫情下從善經濟到善企業 (江迅)
《善經濟》:探討人類文明經濟體係中善的思想實踐
何日生:哈佛大學及劍橋大學訪問學者(圖:何日生提供)
長年擔任慈濟基金會發言人與人文部門主管的何日生出版新書《善經濟》,他以在慈濟二十年的慈善工作經驗,從利他思想入手,提倡將慈濟的核心理念感恩心運用到經營方針的「善企業」。
新冠疫情下,一部《善經濟》由台灣聯經出版公司推出,引發話題。此書是作者何日生近兩年在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作為訪問學人的研究主題,從利他思想著手,探討人類各文明經濟體係中善的思想與實踐。
長年擔任慈濟基金會發言人與人文部門主管的何日生是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目前從事「利他思想」和「善經濟」「善管理」的理論研究、論述與實踐。他從媒體人到皈依證嚴法師,到今日著述論善,哲思道路有跡可循。早在二零一三年,他就有了「善經濟」的概念,深信世界正走向以建構社會理想而非追逐利益為核心的經濟體制,以利他非利己的經濟時代一定會到來。在北京大學研讀哲學博士期間,他體會到佛教的慈悲利他與儒家的和合思想,可以作為經濟的核心力量,因此決心到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研究撰寫以佛教慈悲等觀念為核心的利他經濟哲學。直到二零一八年,在慈濟工作近二十年,他向證嚴上人告了長假,四月飛英國劍橋大學做訪問學人,又來回美國哈佛與哥倫比亞大學展開研究。二零二零年三月,疫情在波士頓擴散,他剛好回台灣教書,就留下來,不再前往哈佛,而是以線上參與研討與課程。至二零二零年底訪問研究員結束,也已完成善治理一書。二零二一年一月五日,何日生接受亞洲週刊訪問。
「善經濟」核心是利他,「利他才能利己,利眾才能利潤」,但西方經濟學一貫以來主流卻是利己為核心,能不能就此跟我們的讀者作簡要論述?
「善經濟」強調「利他利己」。利他的前提是慈悲,是同理心。每一個人都有自利之心,也有利他之心。如何擴大利他,縮小自利之心,是探討善經濟的善動機必要之關鍵。如何強化利他之心,從接觸苦難人開始。幫助苦難人,是轉自利為利他的關鍵。利他,讓人類找到共贏、共榮之道。善,是以利他為動機,以和合為手段。中國的「和」具備三個層次,一是「中和」,允執厥中,從不同的極端見解與利益,找到共容之道。二是「保和」,每個人都能各安其位,各享其利,各正其命,是為保和。三是「太和」,這樣的和合境界能持之以恆至萬代,是太和。和合是善。善的理想是「與萬物合一」,「與萬法合一」的共善。與萬物合一,就是愛一切的人與物。「利他為本,和合共善」,是善經濟所追求的最終理想與目標。善經濟在指向物質豐饒的同時,也提供心靈清淨的實踐之道。
疫情下從善經濟到善企業 - 亞洲週刊 https://bit.ly/3H05eou
------------------------------------
《善經濟》 獲全球三獎肯定
2021-12-20   | 慈濟基金會
何日生教授著《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善經濟所要達到的不只是賺錢,而是能夠達到愛的關係的建立,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對於整個心靈層次的追尋,以達到大家共榮共善的境界,獲美國首屆「舍衛國人文獎」。(慈濟基金會提供)
「獲得這個殊榮,我要同時感恩敦和基金會給我研究贊助;也感恩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給我很多、很多資料,以及指導上的協助;更要感恩慈濟基金會提供我大量的實踐基礎;也要感恩我的師父──證嚴上人在思想上給我很多的啟發。」透過視訊影片,何日生博士謙卑地表達受獎心情。
何日生博士以利他的角度撰述《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從歷史的視角重新闡述生產的善、消費的善與金融的善,提出以「利他為本」、以「和合為手段」,締造最佳的經濟秩序與商業倫理。《善經濟》以其獨到的見解及精闢的引證論述,獲得臺灣「金鼎獎優良出版品」、中國大陸「2020年向光獎——年度研究特別獎」,以及美國舍衛國基金會頒發的首屆「舍衛國人文獎」等多項殊榮。
啟迪善念 實踐利他
《善經濟》一書以「珍惜物命」闡述企業家生產創造,是為了改善人類生活,提升人性品質。商業的消費應基於珍惜物命,基於對生活的增能,與自我生命價值的擴大;金融的善是將資本投入於助益經濟發展並解決社會問題,非只以賺錢為目的,如影響力投資等,本書都有詳細的論述。
作者何日生現為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曾在英國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與哥倫比亞等世界知名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他在《善經濟》一書中詳盡爬梳西方文明與東方思想,從蘇美文明、古希臘神話、猶太智慧、儒家哲學到佛教教義,尋找什麼才是經濟背後強大的文化思想?答案是「善」,善即「利他」與「和合」。透過善的動機、善的方法、達到善的結果,是善經濟的核心思想;「善經濟」就是從利他的角度從事經濟活動。
何日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博士學位,以及南加州大學碩士,主修傳播管理與傳播政策,曾是臺灣知名之電視主持人與製作人,以及資深媒體工作者,多次榮獲臺灣電視最高榮譽獎項——金鐘獎;其製作之《清水之愛:見證骨髓移植發展史》紀錄片更入選國際艾美獎亞非地區最佳新聞紀錄片。 
電子傳媒之外,何日生在文字出版上也著力甚深,曾任《人醫心傳》與《志為護理》雜誌總編輯,著有《利他到覺悟》、《建構式新聞》、《慈濟實踐美學》、《一念間》、《清水之愛:見證骨髓移植發展史》等,《善經濟》中探討利他所帶來的理想,更受各界好評。
透過《善經濟》一書,何日生提出「利他」是讓人類找到共贏、共榮之道。他認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利之心,但也有利他之心;如何擴大利他,縮小自利之心,是探討善經濟背後善動機必要之關鍵。如何強化利他之心?他提出,從接觸苦難人啟發惻隱之心,見不足而知足、見苦而知福,進而願意伸出援手幫助苦難人,是轉自利為利他的關鍵。
善經濟的目標,就是以利他達到全體人類物質的均富與繁榮,以利他達到自我與群體社會的和諧與生命的圓滿。使人類社會達到人人「身體健康、物質豐饒、心靈潔淨、祥和圓滿」的理想世界。
《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從利他角度來看待經濟的活動與實踐,繼榮獲臺灣金鼎獎、中國大陸「向光獎」肯定後,再獲美國首屆「舍衛國人文獎」。(慈濟基金會提供)
利他淑世 三獎肯定

《善經濟》一書從個案的研究中,提出「善企業」的十大修煉:「以信念為核心、以價值為領導、以愛為管理、以原則為治理、以慈悲為創新、以利他為系統、以圓形為組織、以典範為永續、與地球共生息、與萬物共榮」等,期能給企業向善、商業向善提供思想與實踐的參據,獲得全球多項肯定。
創作出版的自由,是臺灣最珍貴的資產,出版產業記錄文化也傳承知識,呈現臺灣創意、求變的多元面貌,是臺灣重要核心價值。臺灣金鼎獎的設立,是為了獎勵在出版領域上有卓越表現的出版單位、從業人員及創作者,鼓勵出版產業發揮文化傳播的功能,為臺灣出版屆的最高榮譽。
近兩年受到新冠疫情籠罩全球,本屆金鼎獎仍有一千三百餘件作品報名,最終共二十九件作品獲獎、五十一件作品獲優良出版品推薦。由何日生撰述的《善經濟》所談的利他思想,正是人文扎根於社會的一大實踐,在一千三百餘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頒非文學圖書類優良出版品,是2021年獲推薦作品中唯一以宗教與人文為寫作主題的書籍。
《善經濟》精闢地剖析人類共好、社會祥和安定才是經濟活動的最大利益,致力於引領全球商業向善思維,獲中國大陸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頒予「2020年向光獎——年度研究特別獎」。
「向光獎」原為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等於2017年主辦的「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獎」,2019年正式更名為「向光獎」,目的在推動商業向善、資本向善,吸引主流商業體系更加關注社會問題,共同創造社會價值,希望能引發商界、創投界和公眾的思考,重新定義什麼是好的企業。
為表彰、鼓勵和推動學術研究和行業研究,2020年的向光獎特別設立了「年度研究獎」,並將該獎項頒給致力於引領全球商業向善潮流的著作,因其在華人社會引發廣泛的認同和反響的何日生所撰寫的《善經濟》。
由美國舍衛國基金會舉辦的首屆「舍衛國奬」,秉承互愛與共生的信念,向超越宗教差異、推廣善行的典範致敬,彰顯他們為人類命運和生命尊嚴所做出的貢獻,鼓勵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改善世界。
舍衛國獎設有三個獎項──精神導師獎、人文獎和環保獎,候選人不限宗教背景,由公眾推薦;其中的「人文獎」頒發給資深媒體人、哲學博士何日生,成為首屆舍衛國人文獎得主。
何日生為全球「善學」研究發起人,同時也是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他的著作《善經濟》超越了東西方思想文化的差異,宣導利他主義以推動全人類的均富與繁榮,促進社會和諧與生命圓滿。「舍衛國人文獎」肯定《善經濟》闡揚「大愛」精神,是超越種族、宗教分歧及國界,號召更多人響應關愛生命、創造福利、保護生態、創造和諧家園。
(文:慈濟基金會)《善經濟》 獲全球三獎肯定 https://bit.ly/3yNkzp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